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讀後感

活法讀後感2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9.02K

讀完一本書以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後感了。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活法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活法讀後感2篇

活法讀後感1

讀稻盛和夫所著《活法》,我懂到了:“人生的意義、價值是提升心性,磨鍊靈魂。工作職場就是磨鍊意志最好的場所。”這不禁讓我產生深深的觸動。

一、在工作和生活中要擁有正面的思維及保持高度的熱愛

《活法》中提出了這樣一條公式:“人生/工作的結果=思維方式X熱情X能力。”公式説明一個道理:熱情是對工作的幹勁和努力的程度,能力是自身的才能與智商,但作者不僅把思維方式在第一位,還把此項的評分範圍設定在可正可負的100分之間,把要素之間設定為相乘的關係,“思維方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書中,正面的思維方式作者用日常詞彙描述,比如:是積極向上的、有感恩心、有協調性、性格開朗、勤奮、不自私、不貪慾等等詞彙。這説明日常生活中如果我們能遵循並堅守傳統美德中關於“仁、義、禮、智、信”的種種論述,對工作和生活保持着高度的.熱愛,發揮出自身的聰明才智與主觀能動性,就一定會擁有崇高的職業道德和強烈的事業心、責任感,從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中,逐漸實現自己美好的人生價值追求。

二、在日常生活中要過得異常認真,並形成厚實的人格

《活法》中提出,要想成功實現自身的人生價值,需要每一天都過得“異常認真”,在日常工作中以“認真”進行提升心性、磨鍊靈魂。作者説:“他不在意一個人是否有才華,才子往往對今日抱着漫不經心的態度,很容易憑藉自己的才智看到未來,因而難免對烏龜般的按部就班不耐煩,總想學會兔子,用最短時間達到終點”。作者直言不諱的對一種勞動態度作出評判,“一般人都把勞動看成獲得生活所需糧食與報酬的手段,認為勞動時間越短越好,工資則多多益善,其餘的時間要用來從事休閒活動,這樣的人生才算豐富。”作者認為勞動對人具有崇高的價值和深遠的意義。勞動有剋制慾望,磨鍊心志,塑造人格的功效。我們工作現場就是最好的磨鍊意志的地方,我們的日常工作就是要尊貴的修行。“國得異常認真”就是全身貫注於一事一業,拼命努力,持之以恆,精益求精。人在這個過程,靈魂自然而然的獲得淨化,形成厚實的人格。

三、要保持京津姿態,創造生命偉大的價值。

作者提倡“精進”,堅持不懈,直至成功。他們的觀點真誠、質樸而令人警醒:要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要戒驕戒躁,要每天自我反省,要感謝生命,要行善積德,都是提高心性、磨鍊人格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我們每個人,只要保持“精進”的姿態,日復一日地把細微之處做的精於求精,就可以從稻盛和夫人的人生體悟中得到受益。

活法讀後感2

稻盛和夫的《活法》這本書曾多次、在多個場合被提及,但我從未認真閲讀,最近讀完,才感悟到:閲讀此書,如同身邊一位長者語重心長地對我講解人生的真諦。

此書融入了稻盛和夫先生一生的智慧和經驗,書中的字裏行間都滲透着一位思想者的高尚人格和處事哲學。

稻盛和夫的哲學要求我們每個人都必須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哲學"。我們有義務認識自己的責任,終其一生去努力磨練靈魂,一點點反覆精進。努力勤奮地工作,心懷感恩之心。善思善行、誠懇地反省並約束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持續磨練心智、提高人格,努力做到這些看似理所當然的事情才是真正的人生意義,才是稻盛和夫哲學闡述的真實的"活法"。

稻盛和夫提出"以原則思考,化繁就簡是做人和做事的原則",我非常贊同他的觀點,我認為作為個體我們做人做事都要有一把尺子,超出了自己所能承受的."度",就要明確告訴自己不能做。

《活法》是稻盛和夫作為成功企業家的生活感悟,對於我們普通讀者來説,我認為這本書最大的意義在於兩點:

一是讓處於迷茫中的人找到活着的意義;二是讓我們認識到自身潛在的偉大力量。如何實現這兩點重大改變呢?我覺得這本書的核心在於強調轉變思維方式,建立自己的人生哲學。

作為一名企業員工,我認為應該具備以下幾種心態:感恩的心態。感謝今天的平安和健康;感謝公司和同事。我們不僅僅是選擇的一份養家餬口的工作,公司更是一個展現自我能力、實現自我價值的平台。

簡單的心態。大道至簡,保持一點點單純,會活得更輕鬆,更有質量;努力工作,專心做事,是我們生活的本真、幸福的源泉。讀後感m敬業,要相信天道酬勤,努力就會有回報。所謂的"不可能"只是現在的自己不可能,要相信我們具備還沒有發揮出來的巨大潛能。

我們要學會用"將來進行時"進行思考,用這種積極的態度對待工作,就能把不可能變為可能。人生是一齣戲,我們每個人都是主角。這齣戲只能自編自演,與困難正面對峙,把自己逼近極限,這樣的精神狀態就能擊破"認為不可能"的成見,催生獨創性的成果。這樣不斷積累,就能在人生劇本中注入生命,並讓它在現實中展現。

通過本書的閲讀,又感覺與智者進行了一番長談,對此受益頗多。作者:馮秀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