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讀後感

菊與刀讀後感2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5.51K

當閲讀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體會呢?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後感頭疼,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菊與刀讀後感,歡迎閲讀與收藏。

菊與刀讀後感2篇

菊與刀讀後感 篇1

自古以來的所有戰爭中,士氣與謀略是保證勝利的關鍵一環。人類在戰爭上投入往往是最多的,千百年來士兵手中的兵器從青銅長矛轉化為燧發火槍,再從自動步槍轉化為計算機控制的各種高科技武器,其本質隨着物理和化學界的發展而日新月異,但是唯有士氣與謀略的本質基本是亙古不變的。在戰爭中好的謀略會鼓舞戰士們的士氣,而旺盛的士氣又往往是相應的謀略得到高質量的執行的關鍵,而且需要注意的是"士氣"這種獨特的精神只能由得當的謀略來提高,不會由謀略來創造。一個國家的軍隊所存在的"士氣"是慢慢培養起來的,是由該國獨有的文化經過長時間孕育薰陶出來的。"士氣"的塑造往往離不開士兵所屬民族的文化薰染。

合上《菊與刀》的書頁,在感慨於再次系統而客觀地瞭解日本文化的同時,不禁想起了六年前的一部風靡全國的戰爭題材電視劇《亮劍》。在空洞、虛偽而又粗製濫造的抗日題材電視劇氾濫的今天,《亮劍》能客觀地通過幾場著名的戰役體現出"軍人"這個詞所包含的的'價值,實在是難能可貴。《亮劍》在讓觀眾讚歎其歷史還原度極高的同時,也在刻畫中日兩國軍人的內心世界上潛移默化地做到了最大限度的還原。當看到熒幕上日軍有組織地按照波狀隊形衝鋒進攻獨立團的陣地時,看到龜縮防禦的山崎大隊給予兵力數倍於己的八路軍以巨大殺傷時,看到日軍的"拉網式掃蕩"險些消滅突圍中的李雲龍時,我們的心靈受到了某種形式上的震撼。我們終於知道了"日本鬼子"不是無數的抗日片中描繪的仁丹胡羅圈腿,而是一支善戰的力量,一支異常險惡兇狠的力量。以當時的中國與日本抗衡丟掉了半壁河山,我們不委屈。

結合《菊與刀》中對大和民族精神世界的剖析,來分析《亮劍》中日本軍人的"士氣",我們會發現日軍其實是一支受到本民族文化薰陶得很深的軍隊。首先日本民族是一個矛盾的民族,這點從對"菊"與"刀"意象的選取上就可以看出來。日本民族是尚武的,對武士道的崇拜,對武士刀和武士名號的珍視,在衝向強敵時對來世輪迴的信仰,乃至以"玉碎"這樣的美名稱頌戰死,都是對"尚武精神"最直接的體現;日本民族又是禮貌、謙遜而温和的,日本的孩子自小就注重品德的修養,他們孝敬父母,尊重長輩,利用一切精力來學習比自己先進的事物,並刻苦地、拼盡全力地去完成自己的任務,這是因為他們在本民族的教育中瞭解了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人生的"練習",是為圓滿的生命所做的準備。可是在二戰中兩者不再矛盾——一百萬日本軍人謙遜到幾乎沒有叛逆地聽從了天皇的召喚,向千瘡百孔的中國展示了武士道精神的強悍。世界戰爭史對於武士道精神薰陶下的日本軍隊的評價大多是貶義的:愚蠢,盲從而守舊。對此我不敢完全苟同。純軍事理論上説日軍只是在戰略思想和武器裝備上處於劣勢,而"士氣"則始終處於高度的瘋狂狀態,即使在1944年的滇西戰場,換句話説只要日軍的劣勢得到了彌補它依舊是一支戰力很強的軍隊。我們需要注意的是,根據《菊與刀》的説法,雖然對武力的信奉和對心靈與精神上完美的追求是矛盾的,但是在日本人的心中它們都有着共同的目的:使自己在世上短暫的一生得到最高質量的價值體現,即我們經常説的"精神上的昇華"。而唯有戰爭才能使這種獨特的價值觀得到最大化的體現。我認為這是戰時日本保持其瘋狂的"士氣"的根本原因,由此而催生出日軍在中國戰場上的優勢,即"菊與刀"所帶來的最終"玉碎"。

對此我們中國人應該做什麼呢?我們的歷史遠比日本要悠久豐富,但是我們卻最終薰陶出了羊一樣的軍隊。我們在近代開始成型的文化中幾乎全是"菊",幾乎沒有"刀"。中華民族在秦時那種尚武精神到了近現代近乎磨滅,我們的軍隊和百姓全成了温馴的羊。現在我不知道日本還能不能培養出那支曾橫掃中國的軍隊,我只知道中國軍隊應該着手認真地開始自己的民族尚武精神的培養和傳播,恢復可以與"玉碎"抗衡的"亮劍"精神,讓中國可以再在未來的競爭中處於不敗之地,再次傲視大海對面那個"菊與刀"的民族。

菊與刀讀後感 篇2

菊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武士道文化的象徵。《菊與刀》揭示了日本人的本質性格,亦即日本文化的雙重性,如“愛美而黷武,尚禮而好鬥,喜新而頑固,服從而不馴服”等等。這種異常矛盾的民族特性,貫穿了日本的整個文化,成為日本獨特的文化氣質。

其實,菊花和刀象徵着日本文化精神中矛盾的兩極,恬靜淡然卻又剛烈殘忍。從對戰爭的看法可以看出,日本重視精神的力量,而對物質的對比嗤之以鼻。在他們的戰術手冊上有這樣一句,“以吾等之訓練對抗敵軍數量上之優勢,以吾等之血肉對抗敵軍之鋼鐵”這充分説明了日本是怎樣將菊花和刀的精神結合起來。如果説菊花象徵的是某種可以抵抗外界的精神力量,刀這個符號,代表的就是頑冥不化的崇尚由這種精神帶來的道德優勢和力量。這種重視精神輕視物質的文化內在,使得日本在作戰時常常採取異常極端的方法,兇殘的對待已經放棄抵抗的普通人民。

日本人為什麼會發動侵華戰爭?這當然不能簡單的歸咎於日本人“壞”。

日本文化不同於西方文化,這種文化中沒有原罪,沒有懺悔,也不需要原諒。他們的一切行為都可以用忠義和各得其所來解釋。日本雖然從中國引進儒家倫理中關於忠和孝的觀念,但卻極為鄙視被儒家視為最高準則的“仁”。因此,忠和孝成為他們倫理中最主要的兩極。而在對待天皇的態度上,這兩種力量完全則是成為了合力。日本人對天皇有着近乎神般的崇敬和忠誠,幾乎成為一種準宗教。而在宗教中,神的發言是沒有人可以質疑對錯的,這就為日本的戰爭找到了藉口。所有的屠戮都可以以對為天皇忠誠找到藉口。

表面上,對天皇效忠使日本人瘋狂的、不惜一切撲向中國。但是這一切的起源在哪裏?日本是個有着強烈等級文化觀念的國家,從中國汲取來的關於等級的觀念,在這個國家裏生根發芽,根深蒂固。日本文化裏有種各得其所的説法,他們相信只要每個人在社會等級中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那麼這個世界就是完美的'。雖然這和平等自由等觀念相悖,但自由也有種含義就是尊重每個民族自己的選擇,因此對這種社會準則,我們沒權評論。但可怕的是,日本在處理國際關係時,也把各得其所當作最高準則。他們不僅為每個人找到位置,而且越俎代庖的要為每個國家打上標籤。這正是日本發動大範圍侵略戰爭的深層動機,他們認為自己在該地區內是處於等級的高序列,因此它要整飭這個地區的秩序,讓每個國家處於自己應該的位置。這種強制的不由分説的輸出,背後的精神內核就是可怕的等級制。

另外,從文化內涵上看,日本文化中有強烈的負恩感。在日常生活中,接受恩情根是一種讓人難以承受的情分,因此,必須傾盡全力去償還。但,報恩是由條件的,就是施恩者必須是自己認為高尚的,可以償還的人。作為從中國那裏承受文化恩澤的國家,日本一直對中國懷着複雜的心理,既感到難以償還,又對近代中國的沉淪感到羞辱,這種羞辱來自於其自身國力的增強,由此感到曾收到過這種國家恩惠的可恥。這種複雜的心情由各得其所的藉口成為發動侵華戰爭的內在原因。它要為中國重新確立自己的地位,就是作為日本的附庸,並把這作為報恩的一種方式。

日本在處理國際關係時,把各得其所當作最高準則,他們要為中國重新確立自己的地位,並將這視為報恩的方式。然而,戰爭中的日本人發現,中國人並不歡迎他們,而只有仇恨。日本人意圖構建的大東亞共榮圈和國際關係的等級秩序,只不過是一廂情願。他們還沒學會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他們缺少實事求是的態度。並非每個國家都向他們那樣痴迷於等級秩序,只能在穩定的等級中才能獲得安全感。中國崇尚以和為貴,然而在亡國滅種的危機前,所有中國人又會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英雄氣概站出來,即所謂“忍無可忍,無需再忍”。缺乏實事求是精神的日本人,沒有想到,在中國他們會遇到如此頑強的抵抗,一盤散沙匯聚成了一個堅強有力的鐵拳!

在“實事求是”方面,作為日本另一個對手的美國顯得高明得多。日本是一個很獨特,甚至很“怪”的民族,美國人知道他們對日本國情、人本文化、日本的民族性不夠了解,他們不能不加區別的就用對付德國的辦法對付日本,因而他們組織了學者對日本的民族性進行研究,這些研究者中就包括了本尼迪克特。她在報告中推斷出的結論是:日本政府會投降;美國不能親自直接統治日本;要保存並利用日本的原有行政機構。後來,美國的決策同這位人類學家的意見一致,而歷史也彷彿是在設定的軌道上前進。毫無疑問,美國對日本的佔領方式是有效的,而這種有效性很大程度上歸功於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科學精神,歸功於人類學家準確的預見。結果是日本投降後幾乎沒有抵抗,完全服從“敵人”的管理,而美國,通過清理並利用日本政府機構,作為一種統治工具,為自己節省了大量的時間、人力和資源。在此過程中,我們驚訝的發現,正確的意識產生了如此巨大的積極作用,指導實踐,趨利避害。

開始,上帝就給每個民族一隻陶杯,從這杯中,人們飲入他們的生活。任何外國都不能命令別國的人民接受某種方式。此所謂自己活,也讓別人活,求同存異,共同發展。

當前全球化背景下,這是任何國家或民族都應遵循的,日本已經在這個問題上付了學費,希望它吃一塹長一智。而中國,完全可以依自己的國情獨立自主發展,走和平崛起之路,只是希望不再出現第二個日本,強行輸出自己的價值和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