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讀後感

流浪地球讀後感(精選6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59W

當閲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後感了。你想知道讀後感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流浪地球讀後感(精選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流浪地球讀後感(精選6篇)

流浪地球讀後感1

我打開這本科幻作家劉慈欣寫的《流浪地球》,準備重温一遍故事裏的情節,在此之前我已經看過了。因為內容太精彩了,讀了一遍又想讀一遍。

劉慈欣是中國科幻小説代表作家之一,被譽為“中國當代科幻作家第一人”。他的長篇小説《三體》獲得了科幻界的最高獎項——雨果獎,相當於科幻界的諾貝爾獎。

這是一部中短篇小説,以第一人稱的方式來寫,講述了未來幾千年後,太陽即將發生氪閃,人類不得不把地球推出太陽系,在宇宙中流浪的故事。聯合政府在亞、美大陸上安裝了地球發動機,並將人類的逃亡分為四步:剎車時代、逃逸時代、流浪時代和新太陽時代。“我”出生在剎車時代的末尾。二十幾年過去了,“我”與加代子結婚了。可好景不長,不久之後出現了叛亂,“我”得知加代子已經在一場戰役中身亡,被判有史以來最冷酷的刑法——將密封服上的制熱電池拆掉,然後暴露在外面,靜靜的等着血液凍結。而就在這時,氪閃爆發了,“我們”被取消了死刑。“我們”現在已經進入了流浪時代,地球即將泊入比臨星的軌道,成為它的衞星。

地球的流浪生涯終於結束了。我的腦海中浮現出一幅畫面:比鄰星的三個“太陽”從東方升起,照耀着2000多年前的空氣、泥土,滋養着2000多年前泥土裏留下的種子。草原上的草,小河裏的水草、魚,森林裏的樹、花、藤蔓、蘑菇,都在陽光下拼命地顯示自己蓬勃的生命力——地球,復甦了。

我推薦這本書,不僅是因為它語言豐富,通俗易懂,貼近現實生活,沒有用太多的專業術語,很適合國小生閲讀;更是因為它告訴了我們一個深刻的道理——希望是世界上最寶貴的財富。在看似不可戰勝的危機面前,希望就是閃閃發光的啟明星,只要永遠滿懷希望,努力向着正確方向不斷前行,我們就能克服所有困難,戰勝任何危機。

流浪地球讀後感2

"在這個世界上,希望和鑽石一樣珍貴。"如果你選擇希望,你就有理由堅持生活。

《流浪地球》的故事背景是太陽進入老年,地球上的人們帶着地球去尋找新的家園以求生存。它也揭示了人性的光輝和災難來臨時人們之間的真摯情感。

故事中的人有勇氣去做,因為他們選擇了希望。如果它們不努力工作,而是舒適地等待滅絕,結果會完全不同。即使前面的過程很困難,但未來是美好的。後者,即使過程簡單,也註定要滅亡。這是希望的力量。

鑽石很珍貴,因為它能反射成千上萬種顏色的光。希望,給它一束人類的光輝,它一定會給你一個多彩的成功世界,所以希望像鑽石一樣珍貴。

小説中有一個場景給我留下了深刻的記憶。叛軍想把堅持在地球上游蕩的5000名士兵凍死。但是5000名士兵中沒有一個人屈服並乞求憐憫。他們説:“讓人類永遠保持清醒是不可能的。”他們選擇了全人類的希望,而不是他們自己的。死刑執行一小時後,氦閃爆發,太陽開始死亡,所以5000名士兵的選擇是正確的。他們的選擇拯救了人類。這是希望的力量。

生活中有很多選擇希望的例子,比如“豬很強壯”。如果它沒有選擇希望,如果它在廢墟中堅持了九天的希望,它今天怎麼能過上舒適的生活呢?還有最美麗的老師張麗麗,她為——個孩子的未來選擇了更高的希望。她繼續努力,把三個學生從疾病中解救出來,給了他們生命和健康。希望是這個世界上最真誠的情感,但它能帶領人們走向光明的未來。

我們應該像他們一樣選擇希望嗎?

我想是的。當生活、學習和工作不令人滿意時,我們應該選擇希望並堅持下去。每當我穿過峽谷,沿着崎嶇的小路行走時,一片綠蔭出現在我面前,我的心突然變得清晰起來。如果你選擇希望,希望也會選擇你,給你帶來光明的未來。

我想,在這個世界上,希望比鑽石更珍貴!

流浪地球讀後感3

“希望是這個世界上像鑽石一樣珍貴的東西。”選擇希望,人生就有堅持的理由。

《流浪地球》的情景設定在太陽步入老年期,地球上的人為了存活,帶着地球去找新的家園的故事。也揭示了當災難來臨時,生活中人性光輝和人與人之間的真摯情感。

故事中的人之所以有勇氣去做,是因為他們選擇了希望,如果他們不去努力,而是安逸地等着滅亡,那結果截然不同,就算前過程艱難,但是未來是美好的,後者就算過程安逸,結果註定滅亡,這就是希望的力量。

鑽石的珍貴在於,給它一束光,它能折射出千道萬道的五彩繽紛。希望,給它一束人性的光輝,它肯定也會回贈你成功的繽紛世界,所以希望和鑽石一樣珍貴。

小説中有一幕使我留下深刻的記憶,反叛軍要把堅持流浪地球計劃的五千名士兵凍死在冰山雪地中,但五千名士兵當中沒有一個人屈服求饒,他們説:“讓人類永遠保持清醒是不可能的。”他們選擇了整個人類的希望,而不是自己的希望。死刑後一個小時氦閃爆發了,太陽開始走向滅亡,所以説這五千名士兵的選擇是正確的。他們的選擇,拯救了人類。這就是希望的力量。

生活中選擇希望的事例很多很多,比如“豬堅強”。如果不是它選擇了希望,在廢墟中九天九夜都堅持自己的希望,它又怎會有今天安逸舒適的生活?還有最美教師張麗莉,她選擇了更崇高一點的希望——孩子的未來,她一推,讓三名學生免受病痛之苦,讓她們獲得了生命和健康。希望是這人世間最樸質的情感,卻能帶領人們走向光明和未來。

而我們是否也應該像他們一樣,選擇希望呢?

我想是的。當生活,學習,工作不如意時,我們應該選擇希望,堅持走下去。每當我跨過溝壑,走過崎嶇的小路,眼前出現一片綠蔭,心中頓時變得明朗。你選擇了希望,希望也就會選擇你,並帶給你美好的未來。

我覺得,希望是這個世界上比鑽石更珍貴的東西!

流浪地球讀後感4

《流浪地球》就是大劉的短篇科幻作品合集,但是不要因為短篇而小看它,大劉雄渾的想象力在短篇裏一樣展現的淋漓盡致。

全書8個故事,當中有關聯的有兩個,雖然它們因為篇幅和架構的原因,比不上三體的氣勢磅礴,但是短小有短小的好處,很多時候它留下了更多的想象空間,後味反而更濃。

以書中我最喜歡的《鄉村教師》為例,小説開篇非同尋常,你不會以為這是一個科幻小説,你肯定會以為這是一個現實小説,反映在窮鄉僻壤的地區的教育問題,我們看到了熟悉的可敬老師,看到了熟悉的愚昧村民,要不是這本書明明確確的就是大劉署名,我真的懷疑我是不是拿錯了——當然,從一半開始,風轉急下的劇情突然讓人瞭解了大劉這樣安排的用心,從科學的角度講,人類絕不是什麼進化完美的生物,但是人類的發展動力,人類傳承的制度雖然低效,但是卻是可敬的,如果沒有鄉村教師最後的堅持,也許文明都會自此消失,這種戲劇的安排,其實很有意思,讓緊張感保持到了最後一刻。同時,這部作品又是反映現實的,它不僅反映了人性,也反映了一些大劉關注的現實,大劉的作品不同於其它作品的最大差別,就是大劉不是信馬由韁的想象亂飛,大劉的作品一定是以現實和人性為基礎的幻想,幻想可以滿天飛,但是沒有基礎的沉積,那樣的作品並不會打動人,也自然不會引起人們的思考和共鳴。我想這正應了一句話,藝術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大劉的科幻作品很好的體現了這一點。

另外幾部作品《中國的太陽》以農民工為主角,出發點和特別,最後的主旨也很特別,是一種對純經濟論的反駁。《流浪地球》則是典型的在極端危機之下,對人類本身命運和人性的拷問。大劉最擅長的估計就是這種手法。而《鏡子》更是一部關注腐—敗問題的作品,當然是以科幻的角度。其它幾部作品也是各有側重。

誠摯向諸位推薦,如果你還有幻想的話。

流浪地球讀後感5

這個假期,我們全家人看了劉慈欣的科幻小説《流浪地球》,還看了由它改編的同名電影。雖然電影和書的出入挺大的,但是講的都是地球人想辦法要帶着地球離開太陽系的故事。為什麼地球要去流浪呢?因為太陽即將發生氦閃,也就是説太陽快要死亡了。發生氦閃後,太陽將不再是恆星了,而成為一顆由恆星爆炸而生成紅巨星。

地球上的科學家們計算出了太陽發生氦閃的時間大概是四百年內。所以想出一個方法,就是在地球上安裝上萬台功率巨大的推進器,先把地球的自轉停下來,然後再讓推進器把地球推向離地球最近的.人馬座的比鄰星。雖然比鄰星是離地球最近的恆星,但是還是非常遙遠,有4.3光年的距離。地球大概需要2500年才能到達新家。

太陽為什麼會死呢?氦閃是怎麼回事?我們目前的科學常識告訴我們,宇宙是有壽命的。比如太陽的壽命大約是100億年。目前太陽已經50億年了。在《流浪地球》這部小説裏,作者是這樣假設的:太陽將在四百年內發生氦閃。氦閃就是太陽內部的氫快要燃燒殆盡、全部轉化為氦,氦元素的聚變將在很短的時間內傳遍整個太陽內部,由此產生一次叫“氦閃”的劇烈爆炸。之後,太陽將變為一顆巨大且暗淡的紅巨星,它膨脹到如此之大,地球將在太陽內部運行!事實上在這之前的氦閃爆發中,我們的星球已被汽化了。所以,地球要在太陽死亡之前趕緊移民外太空恆星系。

這部小説的構思和想象力都非常豐富,場面恢弘,令人印象深刻。雖然是科幻小説,但是我覺得這部小説實際上也在提醒人類——正視自己所處的環境,一定要到意識到環保節能的重要性。如果我們現在還沒有意識到保護賴以生存的地球的重要性,萬一未來的哪一天真是需要移民去外星系,我們的地球還能適合長久的“流浪”嗎?也許還沒有等到移民外星系的那一天,地球就“千瘡百孔”了,物種滅絕殆盡了。

我們要做到物盡其用,節約使用各種能源,特別是不可再生能源,開發更多清潔易得的能源,逐步淘汰污染嚴重、難以分解、對地球環境危害大的垃圾。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一份報告説:目前地球上每分鐘消失一種植物,每天消失一種動物。這遠遠高於自然的“本底滅絕”速率。這是一個警鐘。我們要給人類自己和其他生物一個安全和適宜的環境。從自身做起,保護生態環境,這樣,我們人類和其他各種生物才能夠延續。

流浪地球讀後感6

有這樣一個假設,如果人們發現太陽將在四百年後發生一場因“氦閃”引起的劇烈爆炸,變成一個又大又暗的淡紅巨星,地球將會因此變成灰燼,那麼人類該怎麼辦?他們的命運又會怎麼樣?這就是《流浪地球》最初為我們呈現的場景。

這本書主要講述了聯合政府天文組發現地球將面臨滅亡的命運,為了拯救地球,政府開啟了“流浪地球”的計劃,在亞洲和美洲的大陸版塊上建造了行星發動機,打算用行星發動機將地球拉到比鄰星,變成比鄰星的行星。而這時,隨着地球環境越來越惡劣,人們不得不住進地底的地下城,等待地球的搬遷。未來的一切都不可知,希望非常渺茫。

書中的很多情節我都特別喜歡,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地球被木星吸住的那段。

那一次,地球從木星身旁掠過,卻被木星強大的引力吸住了,地球大氣層中的氧氣和二氧化碳被吸向木星,“我”在地球上看見地球的大氣層被木星的“眼睛”——暴風圈,給吸了過去,就在“我”焦急萬分、地球命懸一線的時刻,行星發動機把火焰全部對準暴風圈,同時,一艘宇宙飛船向火焰中心撞擊而去,瞬間爆炸,發出耀眼的光芒。這一撞,讓地球脱離了木星的吸力,拯救了地球。後來,“我”才知道,那個駕駛飛船的人是從“我”出生就離開“我”去執行任務的父親。為了拯救地球,父親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父親這種捨己為人、奮不顧身的精神深深感動了我。其實生活中有許許多多這樣的人:黃繼光為了讓戰友可以衝上敵人的陣地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敵人的槍口;排雷英雄杜國富對着戰友喊出“你退後,讓我來”,保護了戰友,自己卻失去了雙手和雙眼;抗洪搶險的人民子弟兵、保家衞國的邊防戰士、衝進火場的消防英雄……他們心中只有一個堅定的信念,就是大公無私,他們無一不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流浪地球》的故事很有可能就是地球與人類未來的命運。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珍惜地球,保護環境,努力降低對地球的傷害,那就不會出現最後那麼危急的一刻了。而我們也應更加珍惜現在的美好時光,珍惜每分每秒,努力學習,讓自己能夠成為文中“父親”那樣的人,為祖國做出貢獻,讓生命變得更加充實而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