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讀後感

《孔雀東南飛》讀後感(通用20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4.71K

當閲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後感如何寫了哦。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孔雀東南飛》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孔雀東南飛》讀後感(通用20篇)

《孔雀東南飛》讀後感 篇1

一、情節波瀾曲折,跌宕起伏。

作者在故事的開頭設置了尖鋭的矛盾衝突:聰明能幹、心靈手巧的劉蘭芝和焦仲卿兩人感情深厚,但為婆婆不容,一定要趕其回家。在這種矛盾衝突中,仲卿希望能夠緩解矛盾,於是百般求告,但矛盾不僅未得到絲毫緩解,反遭母親捶牀痛罵。仲卿迫於無奈,只得讓蘭芝暫回家門。話別之時,兩人相約誓不相負。蘭芝回家後,母親見到不請自歸的女兒,十分震驚,後經蘭芝解釋,這才諒解。但不久,縣令、太守相繼為兒子求婚,蘭芝不為所動,一一回絕。但其兄為了攀結權貴,步步相逼,這樣使矛盾進一步激化。蘭芝被迫之下選擇允婚,其實已作了以死抗爭的打算。仲卿聞訊,責問蘭芝,蘭芝道出真情,許下諾言,並約定黃泉相見。結婚當晚蘭芝投河自盡,仲卿聽後也吊死樹下。他們以死抗爭的方式將矛盾推向了最高峯。最後兩家求得合葬,葬後兩人雙雙化鳥,告誡世人。

二、敍事雙線交替,縝密緊湊。

採用雙線交替推進的方式。

第一條線索圍繞劉焦兩家的家庭矛盾衝突展開。仲卿求母,是焦母的專橫和仲卿的軟弱的第一次衝突;蘭芝辭婆,是焦母的無情和蘭芝的鬥爭的第二次衝突;蘭芝拒婚,是蘭芝的忠貞與其兄的虛榮的第三次衝突;仲卿別母,是焦母的頑固與仲卿守約的第四次衝突。這四次衝突,實際是一場迫害與反迫害的鬥爭,且演繹得一次比一次激烈,直至雙雙殉情。

第二條線索是圍繞蘭芝與仲卿矢志不渝的愛情鋪展的。這條線索建立在上述矛盾衝突的基礎上。

第一次是仲卿求母失敗後,與蘭芝的臨別,反映了兩人濃厚深切的`戀情;第二次是蘭芝辭婆後,與仲卿的話別,抒寫了他們真摯堅定的感情;第三次是蘭芝拒婚後,與仲卿的訣別,刻畫了他們生死相依的愛情。

這兩條線索,交替發展,完整緊湊地完成了故事的敍述及人物命運的交代。另外,結構上呼應映襯。如不同場合中兩次出現的蒲葦磐石的比喻,加深了讀者對劉焦夫婦愛情堅貞的認識。又如蘭芝分別時對其兄“性行暴如雷”的擔憂,焦母“東家美女”的引誘,在詩中也暗伏、照應,顯示了結構的縝密。

三、主題鈎深致遠,藴藉寬廣。

從蘭芝和仲卿兩人的角度看,這是性格的悲劇。蘭芝不僅美麗善良,而且外柔內剛,所以當她面對獨斷專行的婆婆,性行暴戾的哥哥也決不屈服。仲卿官宦世家,從小生活在母親的淫威之中,養成了懦弱無能的性格,所以當他面對母親的威逼,就決定了他不可能主動爭取婚姻的幸福。從焦母和劉兄兩人的角度看,這是社會的悲劇。在“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東漢,儒家經義中的“孝”充當着捍衞封建禮教,維護封建家長權威的堅實堤壩。所以焦母能用高壓政策對待兒媳,劉兄能用威逼手段脅迫蘭芝,將他們雙雙推向了婚姻的墳墓。從這個角度看,封建家長制和封建禮教實質充當了殺害他們的劊子手,它們不僅摧殘了美滿幸福的婚姻,更是扼殺了善良純樸的天性。從蘭芝和仲卿死後雙雙化鳥的這一角度看,故事帶有神話色彩,它寄託了人民羣眾追求戀愛自由、生活幸福美好的強烈願望

《孔雀東南飛》讀後感 篇2

焦仲卿對劉蘭芝的悽美愛情也實在可歌可泣,從前是不孝有三,無兒為大,無兒就是最大的不孝。而劉蘭芝嫁到夫家兩三年,早晚侍奉婆婆和照顧小姑。但是,她最大的錯就在於沒有生養。這在封建的禮教下是不可饒恕的。

就是到了現在這開放的兩千年後,一個家庭中如果沒有了子女,也是有點不合常情。如果公婆有封建思想而且還是個有錢有地位的人家,那作為兒媳如果不會生養肯定在這個家中是既沒有地位也許也要被驅逐出門。如果一般的家庭丁克家庭的根基也是不穩定的,這個要有十分深厚的感情基礎和個人良好的心理素質。要不這個婚姻也會受到很大的挫折!

我對“孔雀東南飛”的記憶還是小時候看紹興戲時留下來的,我還是為了焦仲卿和劉蘭芝流了好多好多的眼淚。焦忡卿在同房一場戲,那充滿期待和情意蜜蜜;從起先的:“紅羅帳,垂香囊,娘子端坐在牀中央。

半遮面,淺絲笑,面似紅來笑也香。”到表示對愛的忠貞不渝;“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其實文學作品的價值就是有重複性和永恆性的,就是到了現在改革開放三十年,歷史還是反覆重演。一般來講年輕漂亮的姑娘用美貌而嫁到豪門,這個婚姻肯定是不幸福的,豪門中就有那濃重的封建文化。一般還是以門當户對、年貌相配為上上之策。

而像現在的焦仲卿們他家的地位也不是豪門,但是這婆媳關係是幾千年的家庭矛盾,想一想,想現在凡是大家庭住在一起的沒有一對婆媳會相安無事,儘管母親對兒子都是關愛無比,但是和一個沒有血緣關係的兒媳是肯定不會和諧的。就像林黛玉所説;“不是東風壓倒了西風,就是西風壓倒了東風!”

這一點還是要説西方比較開明,孩子在18歲後獨立,自己上學自己貸款買房子,今後來償還。自己成家立業住在外邊。而我們也隨着經濟的`發展已經有越來越多的百姓子女和父母分開居住,這對創造和諧大家庭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但是,因為我們的貧富差距比較大,有的還是沒有這個條件來達到父母和子女的分居住開。為家庭矛盾的激化來助漲聲勢!因此,對弱勢羣體的關愛已經到了火燒眉毛的關鍵時刻。安居房、廉租房的興起可以化解多少家庭矛盾,小家的安頓對國家大家庭的長治久安將會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孔雀東南飛》讀後感 篇3

第一次讀完《孔雀東南飛》,真的沒感覺,平靜的如一汪死潭。愛情的悲劇太多,多得讓人嘖嘖稱奇。太完美的東西總是沒人欣賞,如同給斷臂的維納斯加上雙臂,那無疑是一個敗筆。

死,是大多數悲劇中的一個比較完美的.結局,活着,相思之苦會讓你生不如死。有一句話叫做:百年修的同船渡,千年修的共枕眠。如果非要找一個理由,那就是他們的道行不夠深。劉蘭芝這個形象,比較之下還是比較喜歡,我覺得她反抗焦母,只是一種無奈,或者自遣回家只是留一個較軟弱的尊嚴,比起虞姬的烏江自刎,簡直不值一提。他的心理活動很簡單,愛情是純潔的,容不得一點瑕疵,它可以為了愛去死,但又太多俗套。如果她真的是想反抗到底,那麼死是一種懦弱的表現;如果她是一個忠孝的人,那麼死又是一種不負責任。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愛一個人不一定要得到他,看着她得到幸福其實更是一種偉大的愛。只是有人將愛看得太自私,零距離接觸,你只會看到它更多的缺點。距離不會讓愛變得淡泊,只會讓愛變得更無形,但你卻隨時能感覺到他的愛。如果劉蘭芝能明白這些,他會覺得赴清池是多麼的不值。焦仲卿更不必自掛東南枝。

喜歡你並不怕別人愛你,但害怕你站在我面前心裏卻想着另一個人。所以即使劉蘭芝嫁給了別人,但她還是愛着焦仲卿,而焦仲卿也同樣忘不掉劉蘭芝。這就足夠了。愛不一定要海誓山盟,愛不一定要相依看夕陽西下。只要你愛過一個人,真心愛過,這就足夠了。

思念一個人是幸福的,被人思念更是一種幸福,因為你知道在天涯海角,有一個人為你傷心為你流淚。

痴情並不一定等於殉情,殉情只能證明你愛一個人,但不能説明你比別人更愛她。有一種愛叫放手,為愛放棄地久天長。

時間在你的感歎和惋惜中劃過,沒有一絲痕跡。當你再讀這篇文章時,發現時代變了,但愛情的忠貞沒有變。忠,就是拿一把劍插在自己心裏,當你選擇忠的時候,你已替自己掘好了墳墓,只是不知道自己何時會掉進去而已。這時時間對你來説已毫無意義,因為結果早已註定。愛也如此,完美的愛太稀少,只能用淚水來彌補。

《孔雀東南飛》讀後感 篇4

不好意思,忘準備本了。先打出來,然後改日抄上。

《孔雀東南飛》,我先看的譯文。我看下來,認為這文章寫得太有感覺了,於是翻書去找原文,才發現這竟然是1500年前的一篇敍事詩。驚訝之。

問題1,貌似直接搬祥林嫂那個就行了,所以想説説第2個。本文的環境是封建禮教下約束下的社會氛圍,這就決定了本文以悲劇收場的命運。我覺得非要站在現在的立場上,給他們找一個出路,並不能還原故事的本意,完全是畫蛇添足。我覺得之所以以死殉情的行為,感動了讀者,是因為,從這種誓死抗爭的舉動裏,能完整地表現出作者對封建禮教舒服的深惡痛絕。焦劉二人對愛的嚮往與執着,能超越當時的風氣,着實難得可貴。死能將這種弱勢的,搖擺的感情得到超脱與永存,何嘗不是一種理想的選擇?

文章中並沒有太多地着墨與如何與腐朽抗爭,隱約中更具表現力。將焦劉二人對世態的無奈之情,對命運的迷茫之情,對選擇的無助之情,濃縮在幾句哀而不傷的對話中,言簡而意賅。或者又介於詩的載體,使整篇文章平實而又有活力,節奏舒緩而緊湊。我對詩的感覺就是讓自己的感情自然地流露,讓自己瞬間的情感凝為永久。文章的主旨和色彩,並不需要在創作時刻意去調和,因為這種感情流露的方式,形散卻完整。我喜歡這種真切和自由,即使真的'沒水平,但真的是我。

孔雀,這種鳥,是在開屏時才被人們瞭解了它們的美麗。焦劉之間的愛,也是在捨棄了物質的約束後,才能在意識領域得到開屏。楓葉的飄零,刺鳥的悲鳴,沒有人會阻止這些殘酷的美麗發生,可偏偏到了人這自稱最完美的生物上就不符合倫理道德了嗎?我想,被質疑的是達成美麗的方法吧?為了達到某一目的,人們會瞻前顧後,費盡腦汁地算計,然後折中多得到些,少失掉些。但這樣得到的美麗,不是純粹的,不是被傳頌的。那些被人們所記得的,正是那些不收物質約束而追逐到的成績。犧牲是慘烈的,也正是這些慘烈的犧牲才讓我們懂得珍惜。珍惜這種獻身精神,而不是早已被污濁的軀殼。不知是哪時哪刻,錯誤的概念變得根深蒂固。尋找出路等同於逃避,我羨慕他們能勇敢的面對。

孔雀東南飛,五里一俳徊。

勿惜來時路,方能永相隨。

《孔雀東南飛》讀後感 篇5

《孔雀東南飛》為我們講述了一個悽美哀怨的愛情故事。在封建禮教的束縛中,使一對追求真愛追求幸福的人,放棄了對生命的執著,本應雙宿雙棲的比翼鳥訂下了“黃泉下相見,勿違今日言”的殉情決心。最終,劉蘭芝在太守府“攬裙脱絲履,舉身赴清池”;焦仲卿自家院裏“徘徊庭樹下,自掛東南枝”。千百年來,文人騷客莫不唏噓,掬一把同情淚“時人傷之,為詩云爾”。

讀罷此文,我在傷感的同時,也不免產生疑問:難道封建禮教下的社會就不允許蒲草“韌如絲”,磐石沉重而不轉移嗎?即使答案是否定的,我們就可以“寧為玉碎,不為瓦全”了嗎?要知道,生命對我們只有一次,生命是一個不容置疑的單方向的存在;心若在,夢就在,但我們的生命不能從頭再來。

古人云:“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我們沒有權利毀壞它——即使你歷盡磨難,雙手佈滿老繭;即使你歧路彷徨,山窮水盡;即使你失去前路,天空塌陷。朋友,我記得《讀者》有這樣一篇文章,一個青年在又一次遭受愛情打擊之後,他絕望了,他回憶自己人生中的種種不幸:父母早逝,學業不成,工作無着,愛情又如此不景氣,他質問上帝命運的不公,覺得失去了生存的意義,決定了結自己的一生。當他走上懸崖,忽然想到:我連死都不怕,難道害怕活嗎?於是他又決定活下來。我深深佩服這個小夥子活下來的勇氣,陽光總在風雨後——其實人生總免不了風風雨雨、坎坎坷坷,如果因了一點點不如意就怨天尤人就呼天搶地就尋死覓活,那麼生活會是多麼單薄與脆弱。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沒有人能夠隨隨便便成功。在焦仲卿周圍有老母的愛,有妻子的愛,有兄妹之間的愛——生活給予他的已經夠多的了。可惜,他親自扼殺了自己的生命——他無緣看到那風雨中的彩虹,那風雨過後的鏗鏘玫瑰!

常常由衷讚歎傲霜鬥雪的豔豔紅梅,她的生命代表了一種執著與頑強;常常敬佩韓愈筆下的遙看而近卻無的“天街小草”,她的生命來自一種對生存的`強烈渴望;常常因為讀了《安妮日記》為小主人公——那個猶太小女孩安妮掬一把同情的淚水,她的離去是多麼無奈、恐懼,她曾經是那麼熱愛生命,那麼渴望生存。古往今來,綜觀歷史,凡有所作為的偉人,凡頂天立地有本事的大英雄大豪傑,無一不是熱愛生活熱愛生命的人。列寧即使在彌留之際,還要求夫人科魯蒲斯卡亞為他朗誦歐·亨利的《熱愛生命》,這位偉人臨終前還要與病魔鬥爭,贏得微弱的生命。曾經是“垮掉的一代”作家海明威,在哈瓦那聽説漁人桑地亞哥勇斗大魚的故事後,激起他那久違的激情創作了《老人與海》,那一句名言:人,可以被消滅,但不可以被打敗!是的,人是不可以被打敗的!苟活者會看到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會憤然而前行!

熱愛生活吧。宜將剩勇愛生活,不可沽名學焦劉。 。

《孔雀東南飛》讀後感 篇6

千百年過去了,讀着《孔雀東南飛》,彷彿還能看見美麗勤勞婦女工作的身影;還能看見面目深沉的婆婆責備媳婦的情形:還能看見軟弱無能的府吏跪在牀前哀求的表情;彷彿還能聽見婦女與府吏別時的信誓旦旦。媒人來了,婦女為了感情,為了誓言,毅然“攬裙拖絲屐,舉身赴清池。”成就了一段驚天動地的感情杯具。

美麗勤勞的婦女是誰?蘭芝是也。一個願意為感情而犧牲的人,她與焦仲卿是真心相愛的。但因為焦母,自己的父母兄長,她走上了絕路。蘭芝死去了,她的'死不是一種逃避,而是一種解脱;她的死不是懦弱,而是剛強的另一種詮釋。

蘭芝,死去千百年了,但她那對感情的堅貞不移的精神卻活到此刻,播撒在神州的每一個角落,感動着每一個炎黃子孫。蘭芝的死令人感到惋惜,但死或許是最好的辦法,更能展現她對感情的忠貞,對自我的解脱,而這也許就是她唯一的選取。

既然蘭芝之死是那麼令人惋惜的,那蘭芝之死又是誰的錯呢?焦母?還是蘭芝的父母兄長?這一向都是人們所眾説紛紜的。千百年過去了,人們最後曉得:蘭芝之死是由於那個時代腐朽的封建制度所造成的,也就是説蘭芝但是是那時代的一件犧牲品,有更多的蘭芝在我們所不知年代悄然成了犧牲品。而蘭芝算是幸運與幸福的那個,至少在這天還有人記得她,記得當年可歌可泣的感情,為她憤憤不平。而更多的犧牲品甚至還説不出名字。對此,我無奈地説:“那是一個末世,是一個人吃人的道德制度下的末世。”

《孔雀東南飛》讀後感 篇7

孔雀東南飛,飛到天涯去不回,千般戀愛萬種柔情相思成灰。心碎的時候,秋聲格外讓人悲。天若不盡人意。我願生死相隨。大江上下殘照斜陽萬物低垂,情深的時候哪種離別不傷悲,這次痴心赴水何時何地相會,我願有情人共飲一江水,紅塵外柔情內有沒有斷腸的淚,但求真心以對今生何懼何悔。

《羅米歐與朱麗葉》代表的西方經典感情杯具,而一曲《孔雀東南飛》更見中國感情的悲壯,紅塵有愛,人間有情,我們總期望有情人終成眷屬,使他們的感情從起點到終點,經歷磨難迴歸美麗的團圓。然而,縱觀一下滾滾紅塵,一幕幕感情杯具不也正在上演嗎?

“誓不相隔卿,且暫還家去;吾今且赴府,不久當還歸,誓天不相負”“君當作磐石,妾當作蒲葦,蒲葦紉如絲,磐石無轉移。”且看仲卿與蘭芝這對恩愛夫妻的誓別,難道不令我們感動嗎?他們“舉手長勞勞,二情同依依”的悽美場面不禁讓我們潸然淚下,焦母的逼迫,使這對恩愛夫妻勞燕分飛,各奔東西,直到雙雙殉情,仲卿與蘭芝在歷史上演繹了美麗的“孔雀東南飛“的感情杯具。

山無陵,江水為竭,東雷震震,夏雨雪,天地會,乃敢與君絕。仲卿與蘭芝雖然沒能白頭偕老,但他們留給後人的卻是無盡的暇思……

幾百年後,一個叫梁山伯的寒士,一個叫祝英台的士家女子,兩情相悦卻有緣無仲卿的份,有情人要被生生拆散,演繹了一出無奈的“化蝶”,怎能不讓人歎息?人世間竟不能生相依,那麼死則化蝶翩翩起舞吧。“漸行淅遠漸遠漸無書,水闊魚沉何處問?夜深風竹敲秋韻,萬葉千聲皆是恨。”我認為梁祝化喋不應有恨,因為這種悽美已成永恆,代表了感情的忠貞,成為千古傳奇。他們的感情杯具着實浪漫悽美。

“紅酥手,黃滕酒,滿城春色宮牆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桃花落,閒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託。莫、莫、莫!”又是幾百年後,一個叫沈園的地方,一個叫陸游的詩人,娶了一個叫唐婉的女子,伉儷相得,琴瑟相和,好一對神仙眷屬。然而陸母逼迫夫妻離異,陸游隨母意而另娶,唐婉也易嫁趙士誠。幾年後的一個春日,陸游滿懷鬱悶踽踽獨遊,邂遇唐婉,唐遣人送酒致意,陸游滿懷傷感,詞成《釵頭鳳》一首,唐婉和之。不久,唐婉抑鬱而亡。

“天不老,情難絕,心似雙絲網,中又千千結。夜過也,東窗未白殘燈滅!”美麗的邂逅竟鑄就了一個感情杯具,但它卻留下了永恆的美麗。

自古多情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是啊,放手讓愛的人走,誰能做得到。焦劉之愛,梁祝之情,陸唐之戀,哪個不是杯具,但哪個又不是美麗的,浪漫的呢?文學史上,從《關雎》到《靜女》、到《氓》、到《孔雀東南飛》、到《王西廂》之張生和鶯鶯、到《牡丹亭》之柳夢梅和杜麗娘、再到《紅樓夢》之寶玉和黛玉,這些文學作品表現了多少感情的完美、多少怨男恨女、多少始亂終棄、多少出生入死終成眷屬,一代代青年男女大膽地追求着真愛,憧憬着完美的生活,他們為愛而歌而歡,為愛而怨而恨,為愛不求功名,為愛忠貞不渝,為愛拋灑滴滴紅淚,他們因愛而生,因愛而死,因愛還魂,譜寫了一曲曲感情悲歌。

誰以前擁有過的一切完美回憶,就算結果是杯具,又能怎樣?雖然每一個人都不喜歡杯具,因為杯具總是把完美的`東西毀滅給人看,令人傷懷,但也只有杯具才會有如此的藝術魅力,值得人如此回味。因為杯具的魅力,不僅僅在於它毀滅的美;杯具的不幸,更在於它往往不僅僅僅是杯具,而是永遠的生活。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人們總是嚮往大團圓式的感情,殊不知那驚天地泣鬼神,經受風雨洗禮的杯具感情是更美麗的。“願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

《孔雀東南飛》讀後感 篇8

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

一把辛酸淚,鑄就了感情的至死不渝;淚眼問天,抒發了內心的激憤;舉身赴清池,執着見證感情的誓言;哭號百轉,只為仲卿獨守閨房。

誰的旋律,將誰纏繞?誰的淒涼,讓誰斷腸?縱有萬般真情,都會瀰漫在暗淡的黑夜中。當思念化成灰燼,我彷彿看到了蘭芝的無奈,當世界依然縈繞在你的臉頰,一切的一切,都將從順入流。於是乎,我感慨道:以前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也許仲卿與蘭芝的“蒲葦韌如絲,磐石無轉移”在後人眼裏但是是過眼雲煙,什麼山盟海誓,什麼至死不渝,都是一席空話。

如果説西方的感情故事《羅密歐與朱麗葉》是感情的史詩,那麼中國的《孔雀東南飛》將是感情追逐的絕唱。孔雀東南飛,飛到天涯縱不回。千般的纏綿愛戀,柔情的相思只為彼此能夠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劉蘭芝深赴黃泉,焦仲卿自掛東南枝,義無反顧反抗對不公平命運的束縛。為感情,為自由,他們不惜一切,這是何等的倔強啊!就應説,這是對感情倔強的追求。但無情的偏見,蠻橫的剝奪了一個柔弱女子愛與被愛的'權利。

一朝為情死,萬念皆下情啊!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的痴心,都將成為虛無。即使是無,也要固守感情的忠貞不渝。“人世間有百媚千紅,我獨愛你哪一種”今生今世的諾言,亙古不變。

蘭芝啊!汝何所懼?即使黑暗中的感情,我相信,真情的曙光會驅逐一切。從古至今,“不守婦道,紅杏出牆”諸多都是在形容你,但我相信你的堅強,只要自我做過的,都會無怨無悔。千般戀愛萬種情,一切盡在不言中。縱然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你寧死不再嫁,只為仲卿對你許下的承諾,你的專情,你的專一,讓我傾佩。

仲卿的愛,枝頭空。似乎又重演了《梁祝》的悽慘。你愛蘭芝,愛的無怨無悔。你對她許下的“山無稜,天地合,才敢與君絕”的誓言,讓我置身在封建社會看到了你的執着,看到了你對感情的追求。但在當時,你的“孝道”未免對蘭芝有些殘忍吧!你尊你的老母,但又將蘭芝置身何處呢?我也許不是你,不能體會你的情緒。蘭芝只是一個女人,作為一個女人,最不能承受的便是自己最愛的人手裏的一紙休書。如果在現代,我相信你對蘭芝,必須是不離不棄,對嗎? 但求真心以對今生何懼何悔?時間在老去。那時的花開,那時的剎那芳華,我們目光集聚,沒有別離!青山依舊在,真情萬古存。棒打鴛鴦,説到底就是一種現實的罪過,這種罪過拆散了多少有情人!我,來不及陪你一世,來不及問你什麼是永恆,甚至還來不及哭泣,你就這樣悄然而走,頭也不回。

君淚盈,妾淚盈,洛帶同心結未成,江頭潮已平!

《孔雀東南飛》讀後感 篇9

愛一個人需要什麼?我説不出。但焦仲卿與劉蘭芝會堅定的告訴你:這份感情需要全身心的付出,致死不愈的信念,真心的告白等等。不明白你發現沒有,圍繞在焦、劉身邊的種種事端全都被一樣東西所驅動和主宰,那就是人性中陰暗的一面,懷疑、猜忌、誤解,無不一波未停一波又起的興風起浪,這些滲透進他們的感情中,如不及時化解,後果是災難性的。

由於焦仲卿之母的極度冷眼,嫁入焦府才兩年的劉蘭芝無奈的被遣回了孃家。對此,仲卿顯的無能為力,在孝字當頭的社會裏,他選取了妥協。且不談焦母與劉蘭芝誰對誰錯,單是焦仲卿為蘭芝極力的'袒護中,焦仲卿愛劉蘭芝是有目共睹的。或許送走劉蘭芝只是權宜之計,公務纏身的他實在無法顧及這家中變故,也許只想緩和一下局勢的他,怎樣也料想不到由此而引發的後果。從此人隔兩地,兩顆心也隔絕了。

根據其風俗,媳婦被婆家趕回孃家無異於被休棄了。在這種風氣的定勢下,在漫長而又消沉的歲月中,焦仲卿臨別時給她的誓言與期望,猶如殘留的燭光一樣越來越暗。在家人的止不住的勸説再婚下,與內心裏萌生的懷疑,種種的疊加,她最後支持不下去了。心神不定的她糊里糊塗的答應再婚。不要責備她,她僅僅只為了明白他還是愛她的麼,他什麼時候來接他?她是為了確定什麼還是在試探什麼,我想這場感情皆因此而暗淡下去。

當那個熟悉的聲音劃破夜空傳來時,那種雨過天晴心,花怒放的情緒怎能不使蘭芝欣喜若狂,奔出門去,兩人深情對望時,蘭芝的心結不復存在。但仲卿的話卻深深刺痛了她“卿當日勝貴,吾獨向黃泉”。悔恨不已的蘭芝應對另一個誤解,她無能為力,唯一死以證明她對仲卿愛之深,愛之烈,超越生死與時空。

結局是美滿的,他們完成了他們認為最能保留這段感情的唯一方式。在臨死前,他們心中不再疑惑,不再猜忌、誤解。在此之後,那些曾令他們嚐盡辛酸的東西將永遠不會再撼動他們的感情了。

《孔雀東南飛》讀後感 篇10

自漢樂府中“君既為儂死,獨活為誰施”到梁祝化蝶,再到西方的羅密歐朱麗葉,殉情似乎成為了證明愛情的絕佳方式。

而當我第一遍讀完《孫雀東南飛》時,亦曾以為這只是一首描寫愛情衝破封建束縛的敍事詩,內心頗為不屑。畢竟,我更向往《泰坦尼克號》中為了愛情而活下去的人生態度。

而當深度解讀到蘭芝後,我為我第一次的淺薄感到愧疚,也並非是殉情,而是“殉義”。

“纖纖作細步,精妙世無雙”美人之美,美在風骨。作為世家貴女,她自國小婦功,習儀態,守禮節。手如葱根,口含朱丹。蓮步微移間如青蓮破浪,流風迴雪。

蘭芝的美,在於她的莊重。世人常道女為悦己者容,可即使焦仲卿不在,蘭芝仍然盛裝打扮。無關張揚,無關妖媚,只是出於對自己的尊重。無人悦己,我自悦己。丈夫不在,亦要鄭重對待每一天。即使將回孃家,內心荒涼千瘡百孔,也要梳洗四五道,自身地高傲地漂亮地離開這裏,而非發如蓬草,哭紅了雙眼後落魄收場。

蘭芝之美,在於她的真摯。本為天之驕女,卻為焦仲卿走下神壇。本有無數鮮怒馬的少年郎可供選擇,她卻偏偏愛上了僅為府吏的焦仲卿,“死生契闊,與子成説”。“生者同寢,死當同陵。”她的愛,濃烈似火,一往直前。他人再好,終不是你。蘭芝信奉着對焦仲卿的愛,真摯純潔。

蘭芝之美,在於她的決絕。她愛焦他仲卿,卻不願為改變自我,忍受壓迫,任勞任怨並非善良,而是懦弱。她自請下堂,不是不痛,只是不遠被腐去稜角。她知與焦仲卿再難相見,亦曾有過放下過往的念頭,譬如陸游唐婉的.《釵頭鳳》令多少人潸然淚下,其間真情自是不假,可唐婉不也嫁作她人婦?不是不愛,只是不能繼續了。最後一次,蘭芝走到街頭試圖埋葬自己的脆弱,她本想將深情吞嚥入喉,卻又見到[]那人踏馬而來,日瞑,馬鳴悠悠,多少深情説不盡,只留詩,一聲歎,她以為這會是相忘於江湖的最後一面,卻不料焦仲卿竟撕碎她的尊嚴。她本就是極其固執的人,更不許他人折辱她的尊嚴,尤其是當被她最愛的人質疑是,魯迅以血存軒轅,劉蘭芝便以死證清白。

“黃泉下相見,勿違今日言!”何其決絕。她凜然赴死,毫不遲疑。以她的血,全了她的尊嚴。

古今容貌出眾者,不知幾許也。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絕美外表下是脆弱的靈魂。可美人之美,美在風骨,如劉蘭芝般鐵骨錚錚者,可謂美人。

《孔雀東南飛》讀後感 篇11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萊特”,不同視角的切入,會使同一篇文章或同一個素材呈現出不同解讀與各異的魅力。當我們從封閉、單向、僵化的思維定式中解放出來,培養和建立開放、多元、動態的思維方式,就能找到契入材料的不同入口,獲得不同的取意角度。學習過《孔雀東南飛》之後,我們則可以提煉出以下話題。

話題一:“愛情”

愛情是一個厚重而聖潔的話題,也是人類生命中的一個重要主題。這是一種非常微妙的情感,多少人慾説還休;這是一座最為神祕的殿堂,多少人為它裝扮最絢爛的衣裳;我們讚美着愛的偉大,又詛咒着愛的.善變。愛情是文學作品永恆的主題。文學作品提煉和濃縮了那些令人感動的歲月執手,也呈現瞭如風雨中飄搖的茅舍,經不起洗禮的“大難臨頭各自飛”。劉蘭芝與焦仲卿的愛情站在自由愛情的入口,以一種決然離開的死亡抗爭着;而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愛情卻站在自由愛情的出口,用另一種偶然的死亡爭取着。他們的愛照亮了中外的文學星空。

話題二:“死亡”

“生之艱難”與“死之可畏”是生命與生俱來的兩大痛苦宿命。但生與死的價值不足活着,而在尊嚴與理想。當這種權利被剝奪,弱小的生命會匍匐而墮落,而那些強悍的生命就會感受到無法忍受的苦痛。於是蘭芝、仲卿為追求婚姻愛情自由而死,為追求生命自由、維護生命尊嚴而死。如果沒有死亡的抗爭,他們的生命將失去精神、靈魂,沒有情感守持,沒有生活自由,生命處於被奴役、被禁錮的狀態中。這樣的人生,生命的意義和價值又何在呢?匈牙利詩人斐多菲説:“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美國人民在獨立戰爭前夕高喊:“不自由,毋寧死!”不同時代,不同民族的人們對自由的認識和追求,足以説明焦仲卿、劉蘭芝為婚姻愛情自由而死的本質意義和價值。

話題三:“觀照女性命運”

張潔在《方舟》中説:“身為女性就是大不幸。”身為女性,為什麼在幾千年的歷史中只能佇立,卻無法穿越愛的迷霧?我苦苦追問,雖然我深知這是不期有答案的追問。我深知女性的悲哀:西施被贈與夫差,張巡殺妾饗士,楊玉環馬嵬坡之死……哪一樁不是因愛與國家而成為歷史的悲劇?歷史的深處縱橫流淌着多少女性的淚水!即使與丈夫化作鴛鴦的劉蘭芝,她的生命中依然有那份無以言狀的重重壓抑,那種如蠶繭般理不清的厚厚憂傷。

《孔雀東南飛》讀後感 篇12

“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我打開了被稱為“樂府雙璧”的《孔雀東南飛》,這首詩是我在高中時期學的一篇文章,今天重新再讀一遍,產生了無限感慨。

《孔雀東南飛》和《木蘭辭》一起起被稱為“樂府雙璧”。東漢末年,廬江府小吏焦仲卿的妻子劉氏,因為被焦仲卿的母親嫌棄,趕回孃家。而孃家的人又逼迫劉蘭芝再嫁,但是劉蘭芝已經發誓不再改嫁。後來蘭芝投河自殺。焦仲卿聞得妻子死訊之後,在自家的庭院樹上自縊而亡。後人同情他們的遭遇,就作了這首詩。

這首詞讀起來朗朗上口,卻講述的是一個悲傷的故事,東漢建安年間年僅十七歲的蘭芝嫁給仲卿,夫妻兩人總是聚少離多。攔在在家裏日日紡織,然而卻不能得到公婆的喜歡,並希望趕走她,希望兒子去娶隔壁的女子秦羅敷。最終夫妻兩紛紛選擇用極端的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

讀完這首詩,我深深為劉蘭芝和焦仲卿的愛情故事感動了,在古代一夫多妻的情況下能夠有如此悽美的愛情,就像梁山伯和祝英台一樣悽美。現在社會非常浮躁,充滿了誘惑,離婚率非常高,我們經常在新聞上看到各種明星離婚或出軌,各種糾紛分手。很多人為了利益對愛情背叛。孔雀東南飛讓我懂得一定要珍惜自己的感情,愛情是美好的,一定要好好經營愛情,不要為了金錢和偏見而傷害愛情。

《孔雀東南飛》讀後感 篇13

雲寒雨冷,寂寥夜半景色悽清。獨自路上彳亍行。

荒山悄靜,依稀隱約傳來了夜半鐘聲。循着鐘聲,來到一處禪院。聲更響,相思難平;鐘聲驚破夢,更難成。

是誰令我愁難罄?唉——悲莫罄。大學畢,就業匆,未有關係、人脈於我身。縱有滿腹經綸,無處用,處處碰壁,難掩悲情淚。樹信念,忍世俗,結人脈,本應通情達理順人心。可奈何?不被容,情無訴,只可獨傷心。

出公司,漫街頭,解憂愁。俊男靚女,滿面春風,自心亦敞開。工資未發,滿不在乎,窮開心。感發亂,塵滿面,蓬頭垢面惹人瞧。至髮廊,整觀容,容光煥發精氣足。神采奕奕,滿心舒暢,以前悲傷棄。

正衣冠,調心態,重整河山待後生。復回公司,見一生面孔。命運幾何?與我相無異。此乃女子,憂慮更甚,艱難苦恨繁霜鬢。於我看,不忍心,時時處處相幫依。倆新人,互扶持,於患難,見真情。人非禽獸,知恩圖報,一來二去,紅顏知己知我心。

時光流逝,情誼更深,眉目相對,含情脈脈。於公司,漸順意,我倆人,郎才女貌人稱讚。情誼更深,愛意更濃,每日嬉笑怒罵,好不快活。不知父母意,豈敢曰與?泛舟湖上,大槐樹下,私定終身。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結婚意日濃。終下決心,戰戰兢兢,各見父母。意説明,如料想,父母不允,恩許難求。無他,唯有奮力一搏。吾與父母曰:“兒已薄祿相,幸復有此女。事業相扶持,生活常照料。兩人情終確,終身已私定。生即為鴛鴦,死亦化成蝶。女行無偏斜,何意致不厚?”父曰:“爾乃窮小子,其乃貧家女。貧賤夫妻,百事悲哀。吾只你一子,爾受苦何能?願你事業成,或攀富家女,此生富且貴。”語畢,吾不再言。身卧在牀,輾轉反側。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謂其女,無偏差,父母亦不允。在外遇相見,低頭共言語:“父母不允,勿失吾心。待看形勢,隨機應變。若有逼迫,吾等私奔。吾當作磐石,汝當作蒲葦。蒲葦紉如絲,磐石無轉移。”舉手長勞勞,二情同依依。

時光如流水,白駒過隙,我倆情誼日更深。爾等同私奔,怎奈現實窘,無以繼終日,只得回桑梓。父母之命無相許,兩人分居空悲切。其女家欲嫁。而吾窮小子,無以言表,無法以對。其女軟禁家,父母不允出。行至其窗外,陽台不得見。只得電話言,聊表心意,徒增傷感。

忽一日,信息交流止。花落六回疏信息,月明千里兩相思。憶汝迢迢隔青天,昔時橫波目,今作流淚泉。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半年不相見,不見合歡花,空倚相思樹。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半年後,其女父母復登門。留一信、一嬰孩,無話,匆離去。開信,上書:“吾等苦命人,有緣而無分。應結為夫婦,黃泉共為友。怎奈世事迫,孔雀東南飛。父母逼吾嫁,則吾誓不從,以死而明志。送去那嬰孩,系爾親骨肉。吾先走一步,爾將兒養大。心繫鴛鴦佩,此時已分離。吾手拿一半,一半於信封。待到爾昇天,切記握玉佩。以此為憑證,世代為夫妻。”讀罷淚沾襟,情緒不可抑。俯瞰那嬰孩,他亦對視我,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情緣泡影,鴛鴦夢,三生約,何堪追認?傷心哀我,負愛抱恨,決心請逃。暱暱兒女語,恩怨相爾汝。辭別父母,遠離這傷痛地。帶嬰孩,走遠方。女子,汝乎爾誠能,無以冰炭置我腸。

邁步入禪院,剃度成為僧。我禪心修佛性,夢幻已今朝醒。情根愛根,恨根怨根,春花怕賦詠;情絲怨絲,愁絲愛絲,秋月怕留情。情心早化灰,禪心經潔淨。

輕觸琴絃,如風之纖細,思念為誰斷?繞指的情愫,一生的眷戀,在琵琶和鳴中,演繹了一場又一場歲的留戀;情到深處,孤寂難掩,耳畔的呢喃似花落時一聲輕歎;情緣訴不盡笙簫,一世寂寞誰人憐,難掩相思雨。

看破紅塵,內心無慾無求,經歷過的情愛恍若隔世。瑟瑟的蒼穹,綿綿的'清愁,在誰的琴曲下柔成了一個千千心結?月落烏啼,那又是唱響了誰的風霜千年?藕花深處,煙雨樓台依舊是滄海茫茫。今宵的我,無由得卻飲醉在了前世的那一場曉風殘月裏。

禪院蕭蕭歎孤影,仿似杜宇哀聲泣血夜半鳴。隱居山林,菩提,伴我苦敲經;凡塵,那堪復聽。情似煙輕,為愛為情恨似病,對花對月懷前程。徒追憶,花月證。情人負我,變心負約太不應,相思當初枉心傾,怨句妹妹太薄倖。怎可獨自離去,留我在這人世間。

禪院鐘聲,深宵冷清。夜半有恨,我人已淚盈盈。

《孔雀東南飛》讀後感 篇14

秋池水漲,驚落梧桐,林中一對鴛鴦你儂我儂,柔情似水……然而待一陣瑟瑟秋風呼嘯而過,葉落鳥盡,再不復曾經的甜蜜,再不見兩人私密耳語的舊景。

我在鴛鴦湖畔小憩,卻於此情此景憶起焦,劉二人。

我的思緒伴着秋風輕撫湖面,又隨泛起的陣陣漣漪而上下晃盪,鑽進鴛鴦湖與畔的間隙。眼前儼然是成百上千只鴛鴦繁飛的樂園,閉上眼,便是焦,劉二人墓前的鴛鴦啼鳴在耳邊縈繞。習習涼風棒打水中嬉戲的鴛鴦,並非“大難臨頭各自飛”的窘態,相反,是更加緊密的擁抱。舉手長勞勞,二情同儂儂。正如兩人別離前執手互贈誓言之態——待入黃泉後,白首不分離。而今,鴛鴦猶存,卻早不是當初生離死別,提恨當論的焦,劉二人的化身了,因湖中的鴛鴦眼中不再飽含別離前泛光的淚花,不復情深不得的潸然。我離那互擁的鴛鴦又盡了幾尺,似乎如此便可以享用他們的深情之喜悦多一點,那溢出的幸福與焦仲卿對劉蘭芝的不渝鍾情類似,更與劉蘭芝對焦仲卿的一往情深相近。

有人説: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我不能説我愛你,而是彼此相愛,卻不能夠在一起。得不到婆婆肯定的`劉蘭芝頃刻間就與最深愛的丈夫間學隔了一條無法跨越的溝渠,比九曲黃河更長,比萬丈銀河更寬。母親的不解與兄長的勢利更是為這溝渠延展輸了一賭嚴實的磚牆。我步步相逼,總是讓焦劉二人走上黃泉路,雙雙殉情。畫作業,但夜班五更連連啼叫的雙飛鳥,惹得行人駐足細聽,寡婦聽犯彷徨。那個黃昏,便是焦仲卿不再軟弱之時,不再是劉蘭芝強裝倔強之刻,梁祝戲碼如願上演,魂靈不再是分離的個體中,像水溶於水中,難捨難分。浮沉戀情半着悲歌在紙上奏響,曲盡文成終成樂有名章。

“ 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蘭芝獨自一人坐在花轎中,硃紅的新裝不復豔麗。在她眼中早已化作暗淡的一點,消失殆盡。輕弄簾布,眼前清池,隨着轎伕的顛簸晃盪,池水打濕了胭脂粧點的雙眼……

轎中一抹清瘦的身影,憂鬱地前行,時而被風颳起簾子方可瞥見轎中女兒濕絹沾雨,泣涕漣漣的嬌容。這個嚴粧辭公婆,淚濕謝小姑的女子,此刻無法與那生死契闊之人執手相伴,尚況明日即成他人之婦,霎時淚如泉湧……焦郎此刻在哪方?忽忘誓天不相負乎!天上比翼鳥,地下連理枝,又何曾比得上人間執於

相擁十日長?心死,絕望,罷了罷了,此生不得願,來日再相見。伊命絕今日,魂去尺長留。蘭芝挽起裙褥,脱下鞋襪,縱身一躍,空留牛馬在寂夜中嘶鳴。

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蘭芝之死讓眾卿無處話淒涼,無伊,生死又有何意義。心冷,無望,樹下一彷徨,自縊永留存。

元稹説:“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劉蘭芝在橋中流淚彷徨的時候,也許對日後再嫁的日子也曾抱有重新開始的希望。但是乎有一個無限膨脹的身影占據着心房,再也容不下他物。世上也再無第二個劉蘭芝,使焦仲卿願與伊白頭偕老。

劉蘭芝一頭栽進江中,魂兒也含笑生天。依附於湖中偎身於公鴛鴦的母鴛鴦身上,而焦仲卿也從枝頭脱身而出,與劉聚首。看似圓滿,於我而言,卻是無盡惆悵。終是不能在人世間長相守罷,所謂鴛鴦更是世人效仿梁祝化蝶説,對啊寬慰言辭,對後世的警戒之託詞罷了,罷了……

夜鳴雙飛鳥,非是有情人。正如李商隱所言:雌去雄飛萬里天,雲羅滿眼淚潸然。鴛鴦淚,看似相聚,卻更似分離之悲。人去樓空,空留兩座墳頭。

《孔雀東南飛》讀後感 篇15

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東南庭樹下,劉蘭芝,那個善良而又堅忍的女子,含淚回眸,你在通過那低矮的殘牆望誰?是那個深愛你的仲卿嗎?蘭芝,你的淚並未落下,你想仲卿也不想看見你哭泣吧,所以你笑了,笑顏如花,孰不知迷倒了多少風流才子,你在想仲卿何時攜一身風塵來與你將那諾言詮釋-誓天不相負。你也曾苦苦奔波於這喧囂的塵世,追尋着你的真愛。

時而抬眸淺笑,時而紅脣青起,美麗的女子呵,你的憂傷何人知?你以為,人生於你,只不過是浮雲一夢了無真愛,卻不知,月老早已將你們的`紅繩緊緊相綁。於是,你遇見了他-焦仲卿。從此,你的一笑一顰,因了仲卿-那個你眼底心底唯一的少年-而生動起來,你的生命,猶如初升的朝陽-燦爛。是哪家的少年?是哪般少年?才會使你甘願沉淪在這紅塵凡世中…但,最終,最終你眸中還是滑過了兩行絕望的淚,這是為哪般?你想,執子之手,與子攜老。你想仲卿啊…你終於決定離開了,世間萬物哪能污染你,你選擇了水-那世間最純淨的東西,你終要離開,離開這淒涼的人世,你悽婉的一笑,縱身躍入…仲卿-這般美好的男子,為了你,以自己最美的資態奔向了你…

“在地願為連理枝,在天願做比翼鳥”你們終究是在一起了啊,化作那鴛鴦,相親相愛…

《孔雀東南飛》讀後感 篇16

這部經典的愛情史詩講述的是我國漢末建安年間劉蘭芝和焦仲卿的愛情悲劇故事,仲卿和蘭芝兩情相悦,卻不能長相斯守,便有了“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的蒼涼。為了擺脱獨自徘徊的悲涼,他們選擇了共同殉情。留下了“蒲葦韌如絲,磐石無轉移”的.千古盟誓。《孔雀東南飛》這部劇被稱作是中國版的《羅密歐與朱麗葉》,是一部流傳千古的愛情神話。

看完《孔雀東南飛》,心中一片戚然,依然還在為焦仲卿和劉蘭芝的纏綿的悲劇愛情而感歎、而惋惜,一對多麼恩愛的少年夫妻就那樣匆匆的離去了,一段多麼美麗的佳話就那樣匆匆結束了,他們還不滿二十歲,正值豆蔻年華,卻走的那麼倉促、那麼悽婉……“君當作磐石,妾當作蒲葦,蒲葦韌如絲,磐石無轉移”那堅定悽楚的誓言穿越了時空,時常回響於耳畔。焦仲卿不是沒有抗爭過,當焦母堅持遣蘭芝走時,只聽到仲卿絕望而悲愴的呼喊:“今若遣此婦,終老不復取!”但在那個所謂“孝”字當頭的年代,母親舉起“孝”的大棒逼散鴛鴦,賢惠美貌的兒媳含冤受屈被遣送回家,從此人隔兩地,兩顆心也隔絕了。悲劇的序幕被慢慢拉開……“攬裙脱絲履,舉身赴青池”、“徘徊庭樹下,自掛東南枝”、“生不同衾,死同穴”,害人的休妻制度,吃人的封建禮教,讓他們做出這樣的選擇,一個無奈而無悔的選擇。他們用生命捍衞了感情的忠貞,他們用生命拒絕了私慾的誘惑,寫下了如歌如泣的悽婉愛情。

《孔雀東南飛》讀後感 篇17

《孔雀東南飛》是一首膾炙人口的五言敍事詩,該詩以敍事的方式,描述了情深意篤的劉蘭英、焦仲卿夫婦為家庭所逼,被迫分離,最終殉情而死的故事。

整篇詩歌,文采飛揚,遣詞用句貼切而自然,讀來令人感動、催人淚下,其中許多對偶成為後人傳誦引用的名言佳句,如“孔雀東難飛,五里一徘徊”。“君當作磐石,妾當作蒲草;蒲草紉如絲,磐石無轉移”。

從詩中可見,當時男女成婚,均為父母(或兄長)包辦,媒人説合。然而,在這樣的婚姻制度下,也有培養出真情實感,兩相依依的夫妻,雖然有家庭和外界的壓力,但他們的`婚姻感情不以貴賤、貧富而轉移,即便在家人看來有更好的前途和歸屬,他們知道,自己的感情只專屬與被迫分離的對方。

詩歌中的人物及對話活靈活現地顯示了人物的性格。劉蘭芝説她自己“十三能織素,十四學裁衣。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十七為君婦,心中常苦悶”。可見其多才多藝,但她終不能討婆婆歡心,受盡折磨,以至於她不堪忍受,向丈夫抱怨:既然我不能勝任當你家的媳婦,就讓我回孃家去吧。

焦仲卿母親的決定是推動悲劇發展的開始,及至後來,劉蘭英的母親和兄長逼迫劉蘭英再嫁,都是推動劇情發展的關鍵,也是中國自古以來遵循“三綱五常”封建禮教的結果。父母之命不可違,男女或夫妻之間的感情則可被強行扼殺。故此在中國的傳統文學作品中留下了不少棒打鴛鴦、生離死別的悲慘故事。

希望在我們這個崇尚自由的現代社會莫要再出現類似的悲劇,希望如此。

《孔雀東南飛》讀後感 篇18

“眉黛頻低,遠山何如離恨長”,她勤勞能幹,多才多藝;她外柔內剛,自有主意,不為威迫所屈,不為榮華所動;她對仲卿温柔體貼,深情專一;她果斷忠貞,為愛情而犧牲。

“妄自多情,空訴離殤”,他忠於愛情卻不給直接抗爭,逆來順受,忍辱負重;他善良孝順,正直淳樸,為了愛情最後走上叛逆的道路;他可以為了愛情克服性格上的弱點,他可以為了愛情掙脱思想的'束縛,他可以為了愛情放棄大好仕途,他甚至為了愛情不惜生命!

就這麼為愛情忠為愛情貞的兩個人,卻最後落了個不好的結局。是什麼原因,逼得這麼相愛的兩個人落得這麼個結果。

我羨慕他們之間純真的愛情,卻遺憾他們之間的結局;我羨慕他們之間情誓深深,卻遺憾他們以死赴誓;我羨慕他們堅持自我、維護愛情,卻遺憾他們所遭受的種種困難!

到底是什麼原因,蹀躞情深的二人面臨生死考驗,上天似乎中要給相愛的兩個人制造些困難,使他們在愛情道路上坎坎坷坷,不論焦劉之情還是唐陸之愛,結局總是不盡人心意。

對於愛情道路上的人們,彼此包容、理解、關照、信任才是最重要的。不論前方有什麼樣挑戰,只能且行且珍惜。

《孔雀東南飛》讀後感 篇19

《孔雀東南飛》全文都用5言的句式,讓人讀起來朗朗上口。情節緊緊相連,扣人心絃,回味無窮。結尾也秉承了這類歌頌愛情古文的一貫風格,將原本悲傷的結局巧妙地轉化為一個虛幻美好又引人深思的結尾。

《孔雀東南飛》在人物的塑造上善於運用人物的語言來塑造一個人物的形象。就如新婦謂府吏:“勿復重紛紜。往昔初陽歲,謝家來貴門。奉事循公姥,進止敢自專?晝夜勤作息,伶俜縈苦辛。謂言無罪過,供養卒大恩;仍更被驅遣,何言復來還!妾有繡腰襦,葳蕤自生光;紅羅復斗帳,四角垂香囊;箱簾六七十,綠碧青絲繩,物物各自異,種種在其中。人賤物亦鄙,不足迎後人,留待作遺施,於今無會因。時時為安慰,久久莫相忘!”僅僅用對話就把蘭芝不亢不卑,堅強堅貞,以及對焦仲卿的`摯愛表現得淋漓盡致。雖然缺少一些動作、神態、外貌描寫,但這也更加突出了文章的語言描寫。

本文意在控訴了宗法禮教、家長統治和門閥觀念的罪惡,表達了青年男女要求婚姻愛情自主的合理願望。女主人公劉蘭芝對愛情忠貞不二,她對家長專制和宗法禮教所作的不妥協的鬥爭,使她成為文學史上富有叛逆色彩的婦女形象,為後來的青年男女所傳頌。男主人公焦仲卿雖然性格有點軟弱,但他身上那男子的骨氣與剛強讓他勇於反抗,最後自縊殉情。總而言之,《孔雀東南飛》在當時表達了青年男女對自由戀愛的渴望與追求,勇於反抗整個社會背景,在當時是具有先進意義的。

《孔雀東南飛》讀後感 篇20

愛一個人需要什麼?

我説不出,但焦仲卿與劉蘭芝會堅定的告訴你:這份愛情需要全身心的付出,致死不愈的信念,真心的告白等等。不知道你發現沒有,圍繞在焦、劉身邊的種種事端全都被一樣東西所驅動和主宰,那就是人性中陰暗的一面,懷疑、猜忌、誤解,無不一波未停一波又起的興風起浪,這些滲透進他們的愛情中,如不及時化解,後果是災難性的。由於焦仲卿之母的`極度冷眼,嫁入焦府才兩年的劉蘭芝無奈的被遣回了孃家。對此,仲卿顯的無能為力,在孝字當頭的社會裏,他選擇了妥協。且不談焦母與劉蘭芝誰對誰錯,單是焦仲卿為蘭芝極力的袒護中,焦仲卿愛劉蘭芝是有目共睹的。或許送走劉蘭芝只是權宜之計,公務纏身的他實在無法顧及這家中變故,也許只想緩和一下局勢的他,怎麼也料想不到由此而引發的後果。

從此人隔兩地,兩顆心也隔絕了。根據其風俗,媳婦被婆家趕回孃家無異於被休棄了。在這種風氣的定勢下,在漫長而又消沉的歲月中,焦仲卿臨別時給她的誓言與希望,猶如殘留的燭光一樣越來越暗。在家人的止不住的勸説再婚下,與內心裏萌生的懷疑,種種的疊加,她終於支持不下去了。心神不定的她糊里糊塗的答應再婚。不要責備她,她僅僅只為了知道他還是愛她的麼,他什麼時候來接他?

她是為了確定什麼還是在試探什麼,我想這場愛情皆因此而暗淡下去。當那個熟悉的聲音劃破夜空傳來時,那種雨過天晴心花怒放的心情怎能不使蘭芝欣喜若狂,奔出門去,兩人深情對望時,蘭芝的心結不復存在。但仲卿的話卻深深刺痛了她“卿當日勝貴,吾獨向黃泉”。悔恨不已的蘭芝面對另一個誤解,她無能為力,唯一死以證明她對仲卿愛之深,愛之烈,超越生死與時空。結局是美滿的,他們完成了他們認為最能保留這段愛情的唯一方式。

在臨死前,他們心中不再疑惑,不再猜忌、誤解。

在此之後,那些曾令他們嚐盡辛酸的東西將永遠不會再撼動他們的愛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