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讀後感

《目送》讀後感15篇[優]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3.03W

讀完一本書以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那麼你真的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目送》讀後感,歡迎閲讀與收藏。

《目送》讀後感15篇[優]

《目送》讀後感1

“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孩提時看這本書,喜歡的是它入微的細節描寫和温柔靜好的語言。而今,時光在輕紗流霜中漸行漸遠,歲月在悄無聲息中變了容顏。我赴學離家,才覺光陰似箭,親人遠離。再度品讀《目送》,感慨萬千,早已淚眼婆娑。

《目送》是龍應台女士在經歷過至親死亡後提筆書寫的感悟,飽含滿滿的親情、濃濃的不捨。“寫盡了幽微,如燭光冷照山壁”,深邃,憂傷,美麗。輕輕翻開書,重寄一段過往。

曾經我以為,長大就是鮮衣怒馬,仗劍天涯。後來,在一遍一遍目送後,我恍然,長大還意味着獨自漂泊,心中牽掛。原來,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

曾經,年幼的弟弟想我陪他玩,若我在寫作業、在看電視,甚至只是因疲倦煩躁便會拒絕他,讓他自個兒玩。後來,要離家時,看着他恬靜美好的睡顏,我只能深深地看着,看着,好似我在“目送”他。我只想將他的模樣連同我們朝夕相處的點滴,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裏。

曾經,日子很長,只是陪在爸媽的身旁。昨天爸爸又做了糖醋魚,今天放學媽媽又給我買了小蛋糕;上週爸媽帶我去買裙子,這周又帶我去放風箏……童年歲月是那麼美好,讓人以為那段與家人相伴的甜蜜時光會一直延續。

後來,生命很短,山間果脯成養老枝椏。記得那個中午要離家,媽媽在廚房張羅了一大桌子菜,爸爸坐在陽台搖椅上,摘下眼鏡,微眯着眼,替我縫緊新校服的扣子。我看着廚房中媽媽微駝、瘦弱的背影,看着爸爸眯着雙眼,小心翼翼穿針的`側顏……父母老了,我是多麼的不捨啊!可我只能看着,看着啊!

那天,要去車站了。下樓後一抬眼,媽媽站在陽台上,連連囑咐我注意安全。爸爸的車駛離前,再次回頭,媽媽還在那兒遠遠地張望。到了車站,我接過爸爸手中的行李,道別。檢票進站前,一回頭,竟還能一下子在川流不息的人潮中看見了遠處的爸爸——他一直望着我,然後朝我招招手,笑了。

這些都是自己最深切的情感體會,怎能不對《目送》產生共鳴?

曾經,外公幫我種花,為我做糕點,教我念詩……我相信外公會一直呵護着我。後來,老屋裏堆滿白花,牆上的老風扇吱呀呀地轉,唱着別離的歌。外公全身被纏上白布,旁邊是一副冰冷的深褐色棺木。我竟沒見到外公最後一面!我只能盯着那白布,深深地看着,看着。

曾經,我看着幫助了我的陌生人道別離去;看着幼時好友搬家遠去;看着畢業晚會後老師的身影淡去……我以為我們都會再相遇。後來,我看到一句話:相逢如初見,回首是一生。是啊,有些人,有些事,或許一生都無法再遇見了。

庭前,花開花落;窗外,雲捲雲舒。晨曦微暖,幾聲犬吠,就這麼靜下來了。緩緩合上書,合上一段過往。

你來看此花時,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曾經,我們沒心沒肺,不在意時光,不知曉離別。後來,我們真正注意到過往時光時,便明白那最真摯的情感一直珍藏於心,只是那寸寸時光,我們失去後才懂得珍惜。曾經……後來……有很多美好轉瞬即逝。既然醒悟了,我們更應把握時光,珍惜身邊人,心中夢,活在當下,不負韶華。

畢竟,一目送,一轉身,已是經年。

《目送》讀後感2

老實説,作為一個孩子,我可能還未曾親自目送過其他人遠去,畢竟年紀還小,就算有過,也不會有過多麼複雜的情感,也不曾有過如此多的感概與思緒。

但是,被目送的經歷,我有過多次,不知為何,記憶中的一個個片段始終格外清晰,清晰到那一次離別的每一點細節,清楚到每一句叮嚀,一聲離別的話語,還有那一雙雙眼睛,那一雙雙目送兒女們離去的眼睛仍然清晰地浮現在眼前,那是目送兒女遠行的眼睛。

我總記得,每次稍遠或稍長的分別,比如去軍訓、去夏令營等,只要有條件,都是父母雙雙一起為我送別的。每次與父母分別時,父親總是默默地為我從車上取下行李後便又會靜靜地回到車裏,讓母親陪我走到大巴車上,而我與他的`別離似乎也格外的簡短,短到有時我甚至還來不及去再與他道一聲“再見”,給他一個擁抱。可是我永遠忘不了,那雙最後望向我的寫滿並非都是不捨,而是一種鼓勵、堅定與信念的眼睛。我當然知道其實他內心會有更多的擔心和不捨,只是那一瞬間眼神的交錯給了我足夠安心,讓我感覺到什麼是後盾,讓我明白,我不止一個人。

母親每每也總會催促我早點上車,好找個靠窗的座位,別再暈車了,我也總會聽話,一個人拿着包走上車,挑個靠近窗户的座位坐下,然後再靜靜地多看幾眼媽媽的身影。媽媽也會快速地找到我的位置,然後同樣靜靜地看着我。

其實,我心中也清楚的很,在那平靜的目光背後,又是怎樣複雜的思緒,不捨、擔心、緊張、期待、信任、鼓勵,或許都有,或許還有更多。這天下的父母,又有幾個不是心疼兒女的呢?每個人都是在這種自相矛盾中經歷別離,逐漸成熟起來的。我衝窗外的媽媽搖了搖手,示意她快點走,畢竟她工作很忙,還要加班加點,她見了也點點頭,卻仍站在那裏沒有挪動半步,又朝我揮了揮手,讓我別管她。看着目不轉睛望向我的媽媽的眼睛,頓時,一股酸澀在心頭無限蔓延,親愛的媽媽,你可曾知道,我怎麼捨得又怎麼可能願意離你遠去呢?

車子最終還是發動了,然後緩緩地駛離了,望向窗外,是一直在朝我招手道別的母親,哦,對,還有那角落裏那輛一直未開動的車子,父親還是沒走。車子越行越遠,母親的身影從漸漸模糊到消失。可是,我卻能感覺到母親目光的追逐,我知道,縱使我在天涯海角,您的目光也從未離我遠去,是吧,親愛的媽媽?

機場上,我打開了書,翻到了這篇名為《目送》的文章,讀了一遍又一遍,淚水也忍不住悄然落下。爸爸媽媽,您們也如此嗎?也是在目送我的背影漸行漸遠嗎?您們也會目送我長大然後離您們遠去嗎?您們也會捨不得嗎?也會倔強地想我像小時候一樣留在您們身邊嗎?我恍然明白,原來目送並不是一種選擇,而是一種宿命,我們總會有那麼一天,在目送中長大成人,然後目送我們的父母老去,目送我們的下一代長大。其實,我們每個人每天都在經歷着一次又一次目送,我們目送時間的流轉,目送歲月的遠去,目送一天一天來了又去.......我們根本不必追,因為,追不到。

後來,我逐漸明白,我們的一生啊,便是對生命的目送。

《目送》讀後感3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母子女一場,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段,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摘自《目送》

每次看到扉頁上的這段文字,心中總會感慨一番,覺得作者有種悲涼的味道,也許這也是天下的父母都有的而且不可避免的,除了生死離別之外最痛苦的事情。

目送孩子,華安,華飛。十七歲,正值最叛逆的時刻。

他只是勉強地接受着母親的温情,厭惡但又不便在展示在臉上,勉強讓離他很遠的母親抱住他的影子,空蕩蕩的影子。或是有時在用餐鄙視着母親引以為傲的學識:“你怎麼才知道?”以自己相對前衞的思想,抨擊着母親那“過時”的觀念,講述着屬於自己的新潮流,排斥着母親發自內心的感慨,施行着自我的風格,不可理喻着關於母親對於人生的見解。也許這就是代溝吧,可怕的代溝。聽着母親電話中幾十年如一日的“固定”話語,不禁心生惱怒,以同樣的方式“贈送”給母親,使母親的心,變得傷痕累累,也變得落寞了。

目送母親,一個阿爾茨海默症患者。只記得從前的點點滴滴,忘了身後的繁華世界。

她總是在做同樣的事,在問同樣的問題,期盼着女兒的迴歸,疑惑着“你是我女兒嗎”的問題,有時雖然面對着自己的真正的女兒,卻依舊不認識,還一直在喊“女兒女兒,我的女兒呢”。無奈,她永遠都不知道了。也許她剛剛問過的問題會再問一遍,剛剛吃過的.零食會希望你再給她一份,她認為自己沒有吃。她是最需要照顧的,也是作者的感情寄託,但,她什麼都不知道了,讓做作者感到無可奈何,花兒總是要落去的,小草總是要枯萎的,再參天的大樹總有一天也會轟然倒下。使一個作為女兒的心,傷感了,也用心了。

目送父親。一個戰士,年邁的老人。記着故鄉,有着尊嚴,意志堅定的老戰士。

他送作者去大學,曾經,卻只是送到一個無人、靜靜的地方,不想讓女兒在大學裏出醜——他開的車子不夠好。雖然他很想繼續把女兒送到校門口,可是這樣的車子實在不適合送一個大學教授。在他看來,女兒的面子比自己的願望更重要。他的尊嚴似乎更不容易被侵犯。曾經,他會念着《陳情表》,而音,變得婉轉悽楚,會聆聽着《四郎探母》,而潸然淚下。如今,他卻魂歸了,故里是他一直想去的地方。可滿足了他,卻使女兒心中無助、孤寂又深了。

目送,用眼睛,一個最簡單的動作。在小路這邊呆呆地望着遠去的背影,那孤寂、黯淡而又落寞的眼神,曾爆發出強勁的力量——妄想把背影追回來,然而,又倏爾佈滿了堅定、擔憂、不捨的堅定目光。只得看着背影漸漸遠去,消失在深深的巷子後頭,不能做什麼,只能用目光將所有的情感揮霍在這茫茫的空氣中,看着它們像一粒粒微塵,落到各地,消散。這是不可改變的結局。

目送,用眼睛,更是用心,送別,屬於自己的親情。

《目送》讀後感4

喜春夏之新陽,感秋冬之涼寒,親情冷暖,匯聚於心。娓娓道來的往事,訴説着有對父親逝去,母親老去的傷懷,也有對“用眼睛看得見得壞去量時間”的無奈;有對兄弟遠去,兒子離去的不捨,也有對距離跨越的質疑;有對生命如草芥的悲涼與同情,也有對時代殘酷的不忍與憤懣……

龍先生的描述好似近日黃昏,也好似曇花一現,温暖,美麗,卻也包裹了一層淡淡的憂傷,有許多感同卻不身受的文字,也讓二十多歲的我融入不了這個氛圍,我缺少的仍是經歷,卻不是愛。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像風中的轉蓬一樣,各自滾向渺茫。大抵是我也嚐了些悲歡離合的滋味,很多描述的場景竟也能歷歷在目,主角是我自己。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

我高中舍友曾經問過我:“度過人生十八年,你最害怕見到什麼場景?”

“鬼啊,夢裏見到鬼”我不假思索的回了她,還扮了個鬼臉。

“你呢?”我接着問她。

“回家,不,不是回家,是離家,離家時我爸媽目送我離開,一路望着我直到我看不見他們,我害怕,甚至不敢看他們,可是忍不住回頭,一回頭眼淚就唰的一下湧出來,無法控制”當時宿舍的'空氣都安靜了,因為那個中秋節,宿舍只有我倆,我們都想家了。

重温了一遍朱自清的《背影》,眼淚鬱結於心,大概都長大了吧,學着珍藏這種温馨的淚水。無論是龍應台,還是朱自清,他們文人大家也都是這樣做的。

是在高二吧,寒假特別的短,開學在即還特別的冷,整個牧場已經白雪覆蓋。我想着請假吧,估計也就一兩天路上的雪就能化的差不多,到時候就能開那輛農用車送我上公路坐班車,可媽媽一個勁的唸叨請假耽誤課程,叫爸爸騎摩托送我,爸爸沒做聲,點了點頭。第二天依舊冷,我和爸爸各自披了件羊皮大衣上路了,爸爸坐的直直的,肩膀子也闊開,我怕他脖子灌進冷風把我的圍脖給他圍上了,爸爸嗆着風大聲喊着我“你自己圍好,我不冷,圍脖給你,你就躲在我後面,不要探出腦袋”我抱緊了爸爸,就這樣走了將近一個小時。

到公路邊停了車以後,爸爸抱着我躲在被風處,爸爸睫毛上落着厚厚的霜,整個帽子延邊都是厚厚的霜,是軍用的那種帽子,眼角有冰碴子,估計是風吹的眼淚已經飛出去了,只剩下點水珠結冰了。

班車來了,我把圍脖遞給他就趕緊上車了,回過頭來,爸爸已經縮寫脖子開始發動摩托車了,我才發現爸爸的大黑靴已經全白了,可是他還得走一個小時。

我回想起曾經家裏還沒有農用車的時候,父親不一直都是這樣接送我們的嗎?為什麼我直到高二心才開始疼。

《目送》七十三篇,讀畢回味無窮。

對於目送離別,我想着還是陪伴最好吧。

《目送》讀後感5

“我慢慢了解到,所謂父母子女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中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看到這段飽含傷感的文字,我一怔。這是一種怎樣的感覺呢?無奈,憂傷,深邃,明瞭。我無言,似乎有太多的感覺想要表達,卻又抑制在心頭,或許,我還太年輕吧。

龍應台用她罕見的温柔低迴的筆觸,寫下父親的逝去,母親的老去,兒子的離去,兄弟的情誼,還有對人生的感悟。温情的語言,柔和的筆調,沉澱了人生的悲歡離合,我一次次地咀嚼回味,開始懂了些什麼。

在我一次次地抱怨作者兒子固執、不體諒母親的同時,我想起了自己,難道我不是這樣的'嗎?尤其在《十七歲》這篇中,我看到了很多自己的影子。母親遞過特意為兒子準備的傘,被他拒絕。“這麼小的雨。”兒子説。“會感冒。”母親説。“不要。”兒子説。但細細的雨卻濡濕了他的發。這段普通的對話喚醒了記憶中自己的樣子,有太多的時候,我就跟文中的他一樣,對於母親瑣碎的話語感到不屑。有時,會憎惡母親遞過來的傘,感覺它佔空間,認為一點小雨不會把我怎麼樣,直到天空落下大雨,才開始懊悔沒有接過媽媽給我的傘;有時,會討厭母親在我週日回校前過於囉嗦的囑咐聲,“這個星期天氣會轉涼,多帶件衣服”“每天都要記得吃鈣片”“認真學習,不懂的多問老師”……我總覺得自己已經長大了,這些囑咐是多餘的,母親這些話像是一種對我的不信任,不懂事的我這樣理解她的好意。當龍應台看到一些新鮮的東西興奮地指給兒子看時,他卻讓母親不要用手去指,覺得母親像個沒見過世面的小孩,他甚至與母親保持開距離,認為母親的行為令他尷尬。這一幕着實讓我厭惡,開始懂得龍應台作為母親的悲哀。但我的腦海中也浮現出自己的樣子,在慢慢長大的過程中,我越來越不想和母親出門,她那個大嗓門總是讓我在外面無比尷尬,所以我寧願自己一個人待在家裏也不和她一塊出去。可我卻忘了,小時候的自己總是在商場吵吵嚷嚷地要這個、要那個,母親只是看着我在貨架前跑來跑去,默默地提着籃子,把零食玩具一樣一樣地放進去,任我吵,憑我鬧。所以我現在怎麼能去嫌棄母親呢?懊惱,悔恨。品讀《目送》,我漸漸明白母親的良心用苦,發現自己的種種行為給母親帶去了太多的心酸。

回想以前,更多的時候,是母親看着我漸行漸遠,在我走出家門時,背後一句句的囑咐聲後,是無言,她目送我,直到我消失在樓梯口。像文中的他一樣,我沒有回頭,只是匆匆地走。龍應台的落寞也恰恰是我母親的落寞。但她卻一次又一次,在我成長的道路中,無言目送,沒有責怪,沒有抱怨,看着我長大,看着我走遠。

我很幸運有愛我的母親,不管那時光,是停留還是不停留?記憶,是長的還是短的?這都是在漸行漸遠的背影裏對生命的無言。不管那一條河裏的水,是新的還是舊的?每一片似錦的繁花,輪迴過幾次?這都是母親在淚眼朦朧的目光中對孩子深情的送別。

讓我們在向前奔跑的時光裏偶爾回望吧,回望母親蒼老的容顏,回望母親心酸的身影。

《目送》讀後感6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母子女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龍應台34歲做母親,自稱從此開始上“人生課”,這段話大概是她最深沉的“課堂啟示”。

七十三篇散文,寫父親的逝、母親的老、兒子的離、朋友的牽掛、兄弟的攜手共行,寫失敗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寫纏綿不捨和絕然的虛無,最平凡的母女兄弟,卻透出最深沉的人生思考,最深邃的滄桑。

讀《目送》,讓人不得不想到朱自清的《背影》。二者各有不同,《背影》是即將遠行的兒子作為男人,用內斂含蓄的筆觸描寫父親的背影,才恍然發覺,父親老了;《目送》中,作者既是被父親送至工作單位的女兒,又是送兒子遠行的.母親,在交叉的角色轉換中體會到對時間的目送,在日益長大的兒子身上看到當年的自己。她以女性特有的細膩温和的筆觸描寫了從兒子上幼兒園、國小、出國的一次次送別,字裏行間無不體現這作為母親的欣慰、幸福、失落,讓讀者感同身受。《背影》是兩代人的故事,《目送》是三代人的感動,所以,頗有些父母與子女易地而處,換位思考的味道。古人云:養兒方知父母恩。説的大概就是這種感受吧。

我想,這本書中一篇名為《同學會》的散文我定會終身難忘。因為一個讓我淚流滿面的情節。女兒陪年邁的爸爸去參加同學會,剛下樓,這位父親就牽住了女兒的手,女兒説:“我四十歲了,你不必牽着我的手過街。”

他説:“好。”到了過街,他的手又伸了過來。後來,女兒又很嚴肅地告訴他:“我已經五十歲了,你真的不必牽着我的手過街。”他説:“好。”到了過街,他的手又伸了過來。這個女兒,就是龍應台她自己。故事到這裏

還在繼續,直到有一天,一個個兒很高,腿很瘦很長的年輕人在人來人往的大街上,很認真地對她説:“我已經十八歲了,你真的要剋制一下牽我手過街的反射衝動了。”這時的她,龍應台,站在車來車往的馬路上,眼淚止不住地流。那個年輕人,是他呵護了十幾年的兒子呀。我想,那應該是一種什麼樣的情感體驗呢?作為母親的她,內心是怎樣的空曠和荒涼呢?是怎樣的失落和懊悔呢?作為母親的她,大概對當時牽她手的父親的心情感同身受吧。

物物交換產生了便利的貨幣,情緒交換造就了真誠的朋友,利益交換催生了必要的合作,各種形式的交換每天都發生在不經意的瞬間,那麼,社會身份的交換會發生什麼呢?父母習慣性地關心呵護,兒女不經意的冷漠排斥,是不是隻有在身份的交換中才會讓人有所察覺呢?有所感動亦或是愧疚呢?

可惜社會身份的同時交換不可能發生,它像所有的交換一樣,有一個“時間差”。如果時間差足夠小,也許可以彌補許多不經意的遺憾。如龍應台,在父親反射性的牽她的手時,她再也不説那一句傷人又傷己的話了,她

“像綿羊一樣”讓父親牽着手,一步一步走過去。但如果時間差過大,也許就是一生的遺憾。多少人,在初嘗為人父母的辛苦委屈後,想要報答父母時已經遲了。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

《目送》讀後感7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龍應台。

有人是這樣評價龍應台的文字的,“橫眉冷對千夫指時”,寒氣逼人,如刀光劍影;“俯首甘為孺子牛”時,卻温柔婉轉彷彿微風吹過麥田。百鍊鋼化作繞指柔,想來也只有“愛”能有這般巨大的威力。

文中寫道,從兒子華安上國小開始,母親的目光如那緊緊附着其他枝幹的菟絲花一般,也緊緊地跟隨着他。“鈴聲一響,頓時人影錯雜,奔往不同方向,但是在那麼多穿梭紛亂的人羣裏,我無比清楚地看着自己孩子的背影——就好像在一百個嬰兒同時哭聲大作時,你仍舊能夠準確聽出自己那一個的位置。”哪怕是重重人海,母親仍有若”火眼金睛”的能力找到孩子,直到孩子消失在那一邊,再也,再也不見。母親的愛,就藏在這戀戀不捨的目光中。

青春期的我們,也如同那個在機場被母親目送走的十六歲少年華安——母親的深情在我們眼中,宛若“洪水猛獸”。我們不能理解母親突如其來的一個擁抱,那太肉麻;我們不願聆聽母親輕聲細語的一頓教誨,那是嘮叨。可我們不曾想過,體會過母親心裏的難過。“有時他在對街等候公交車,我從高樓的窗口往下看:一個高高瘦瘦的青年,眼睛望向灰色的`海;我只能想象,他的內在世界和我的一樣波濤深邃,但是,我進不去。一會兒公交車來了,擋住了他的身影。車子開走,一條空蕩蕩的街,隻立着一隻郵筒。”那三字“進不去”,藴含着多少無奈與心酸,渴望親近卻只能遠望的心酸呢?龍應台眼裏的青年,終究是不見了。他走在他的路上,可路上沒有他的母親。此時龍應台心裏大概只剩落寞和惆悵罷了。

這在背後的靜靜目送,讓我也想到了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我看見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着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一幕不禁讓朱自清先生潸然淚下。父親的偉岸,就是在堅持為兒子做簡簡單單之事時所現。

當我閲讀《目送》,當我想起《背影》,我也總忍不住想起車站裏一次目送,一個背影。

數日前,我需坐動車前往學校。父親將我送到車站門口,將行李遞給我。別時,也只是叮囑我幾句,諸如安全學習一類。當我忍不住回首時,發現父親還在等候,還在看着我。也許是等我的背影消失,目送我的又一次遠行;也許是等我的一次回首,盼望我的再一個眼神。古人常雲:父愛如山。父親的愛,大概也就藏在一次又一次駐足中吧。

讀了《目送》,讓我更容易體會到一個個細節隱藏之下的情感,是父母擔心自己的多次問候,是父母在車站駐足不前,是父母準備的一桌飯菜。

感謝《目送》,給我以情感上的啟迪,感謝龍應台,告知我世間純純的愛,感謝書籍,給我帶了温情的文字。讀書,不僅可以沉浸於作家優美的文字,而且可以豐富自己的內心。讓讀書,讓温情,伴我們遠行……

《目送》讀後感8

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換來今生的擦肩而過,可今生的多少次擦肩而過,才能換得來世的相遇?

合上書本,我方才明白,這是關於人生的故事,關於生命的反思。

打開書本,扉頁上寫着這麼一段話:“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讀完這段話,我內心一顫,是啊,從未有一段話讓我這麼為之動容,緊接着我陷入了深思。

如果説目送是父母眼底止不住的淚滴,那回望就是替他們拭去淚珠的雙手;如果説目送是父母心底無聲的嗚咽,那回望便是使他們釋懷的安慰。回望永遠是目送最好的回答,感恩永遠是親情的回報。在文章裏,安華在漸漸長大的過程中,用自己的行動抵擋了母親的靠近,當作者一寸一寸目送他遠行企盼他回頭時,他只自顧自的離開了。原來有一種愛,是她默默地目送你離開。我的羽翼也漸漸豐滿,回想起母親對我的一次又一次送別,我也曾厭倦,也曾逃避。每次都是這樣,已經和母親道別了,她的話還是會鋪天蓋地的向我襲來。我越嫌她嘮叨她越説不停,我走得越遠她説的就越大聲。可現在想來,這不是她無微不至的關愛的化身嗎?而我也和安華一樣一次也沒回頭,一次也沒有。我為自己的行為感到自責,也絲毫不敢想象母親那是心中的落寞。我忽然沉重了很多,又釋然了很多,這是人生的輪迴,子女繼承着上一輩殷切的目送延續。只要是對你好的,哪怕重複過千遍萬遍的,母親也還會對你説。你以為她不煩嗎?她也會煩。原來不單是離別是需要回望,父母的心思也需要你的回望。或許我們應該嘗試着改變,在她目送你時一次回望,在她嘮叨時靜心聽從,都將不會讓她受傷。也許,我現在所做的都只是微不足道的.,但是我相信,一句問候,一杯清茶,一個擁抱真的可以讓那落寂消逝。也許,許多年後,我目送着母親離去的時候,我仍然會悲傷,但至少已不再遺憾。

“如今識盡愁滋味,欲説還休,欲説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這才是作者真情流露的獨白,面對接二連三的變故,龍應台則拿出了那份理性和坦然,發出了“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這番感慨。憂思如同肩頭的落花,有的人只是簌簌抖落,但有的人卻因為它而降低了生命的高度。七十三篇散文,七十三個故事。一生這麼長,卻也這麼短,路上過客匆匆,是啊,有些路,只能自己一個人走。人生何嘗不是在擁有中失去,在失去中擁有呢?簌簌抖落肩頭的落花,期待明日冉冉升起的朝陽。再多的遺憾都不過詮釋着生命的意義,我們只能往前走,帶着愛和釋懷迎接新的開始。

在《目送》這本書中亦寫了我們每個人都曾經遭遇過的挫折和失敗,心痛和寂寞,失落和放手。平淡之事,常人之情,在龍應台的筆下用最樸素的方式綻放出了最動人的詩意。正如《目送》的代序——你來看此花時所寫,整本書是對時間的無言,對生命的目送。每個人,來到“花”前,都看見不一樣的東西,得到不一樣的“明白”。

後來啊,我才漸漸的明白,我們不是漸行漸遠,而是有一天終要重逢……

《目送》讀後感9

我喜歡龍應台的書,不是因為她犀利的《野火集》,是我讀了她的這三本書:初為人母時,讀了她的《孩子,你慢慢來》這本書,在安安和飛飛(龍的兩個兒子)一點一滴瑣事的記錄中,我體會到一個母親的款款柔情;追隨者孩子成長,我又讀了她的《親愛的安德烈》,這本書讓我提前作了思想準備—孩子終將長大,我們要知道如何與十八歲的他溝通;最近,我關注了她的《目送》,説實話,看到思考“生死大問”這樣的推薦語句時,我真的不想看這本書,因為我不願思考這麼沉重的問題—雖然我們終將面對。最後,還是難以抗拒龍應台的魅力,我買來此書,讀完書中第一篇文章《目送》,我已經滿眼含淚,難以抑制的想寫些什麼了。

《目送》前半部分是寫的媽媽目送安安的幾個場景:他上國小的第一天,媽媽送他到學校,看着他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門裏;十六歲安安到美國做交換生,機場的告別,安安“閃入一扇門,悠忽不見。我一直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頭一瞥,但是他沒有,一次也沒有。”他二十一歲時,媽媽目送安安坐公交車去上大學,“一會公交車來了,擋住了他的身影。”文章的下半部分,寫到了自己的.父親:博士學位讀完之後,我回到台灣教書。到大學報到的那一天,父親用他那輛運送飼料的廉價小貨車長途送我。離開時,頭伸出來説:“女兒,爸爸覺得很對不起不起你,這種車子實在不是送大學教授的車子。”後來父親生病了,龍應台去看他,“護士接過他的輪椅,我拎起皮包,看着輪椅的背影,在自動玻璃門前稍停,然後沒入門後。父親辭世送別時,龍應台寫到:掠開雨濕的頭髮,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記得這最後一次的目送。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孩子是父母永遠的牽掛,從小到大,我們會有很多次的送別:他入托的第一天,看着他被老師領進教室,含着淚回頭看着你,口裏無奈的説着:“媽媽,早來接我。”上大學時,他消失在一羣歡快的孩子中,快樂的揮揮手給你道別;工作了,他回家探望你,離開時坐到車上,搖下窗户,對你説:“回吧,媽媽”,然後你就看着他的車子一溜煙離開,留下你孤獨的站在路口,朝着遠方,久久凝望。

可是,我們又都是孩子,年少時,我們需要父母的呵護,或許離開父母時,會回回頭,向身後的他們告別;但當我們長大成人時,在一日日的忙碌中,着急趕路,或許我們都忘記了向身後的背影揮揮手,或許我們忘記了兒時的我們是怎麼樣的離開。而他們,卻默默地遠望着你的背影,似乎要站成一座雕像,在你人生的道路上,他們永遠在凝望,他們在説:孩子,雖不必追尋,我卻永遠牽掛。

《目送》讀後感10

離家時,你是否會回眸?

背影,

是離別,是開始,是傷感,是不捨,

但是,

我們又毫無可能的避免那一次一次的離別,

只能徒留他人目送。

《目送》包含了73篇散文,整本書由“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沙上有印,風中有音,光中有影”和“滿山遍野茶樹開花”三部分組成,描繪平凡的生活,字裏行間流露出的,是幸福,是牽掛,是精神上的感動與震撼。

龍應台説“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目送》牽繫着三代人的生活,在文中,作者為人母,為人女,她的每一次目送,都是悲傷的。一次次的目送,失去了孩子對她的依賴,失去了父親對她的關愛。我想,這部作品的目的之一,就是作者希望能通過她的經歷,指點我們繁忙之際抽空陪陪父母,別等到子欲養而親不待,讀後感《《目送》有感》。

“生命裏有多少個漸遠的背影,有多少次不捨的目送。也許我們會低落,會惆悵。但這就是生命,無數的背影與目送串成了我們生命的起止輪迴。”我們的一生,被父母目送着,然後我們會目送着自己的孩子蹦跳着離開,但我們很難回頭去張望,只因那份愛一直存在着。《目送》篇中,在兒子赴美學習的機場,“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頭一瞥,但是他沒有,一次都沒有。”不禁讓我們想到自己,每次離家,父母是否同樣期待過我們能夠回頭看一眼?讀書時期,按每年假期回家2次,每次30天,再計算和父母真正呆在一起的時間,又剩下多少?或許有人會説,我現在離家遠,以後工作了肯定常常回家,可你是否考慮過工作以後哪裏來的假期?工作後你人又在哪裏?別等了,常回家看看,或者帶父母來你在的城市玩,珍惜相處的每一天。

文中的骨肉之情很深很濃,足以讓每一個讀者都熱淚盈眶,淡淡的文字,淡淡的'憂傷,卻是深深的情。小時候,我們依戀父母,他們是我們的唯一;長大時,我們不由自主的遠離他們;年老時,即使深愛孩子,卻希望不被顧念。當子女能懂得這份最深的親情時,父母卻在歲月流逝中慢慢老去,正所謂不懂時擁有,懂得時失去,於是,出現感悟:“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太疼的傷口,你不敢去碰觸;太深的憂傷,你不敢去安慰;太殘酷的殘酷,你不敢去注視。”我們必須學會珍惜這份情。

母親的愛就像空氣,無影無蹤又無處不在,當我們終於長大,離鄉求學,在忙碌的生活裏,總會有一瞬間想起她。愛,就是夜裏突然餓了想起的味道,就是天冷時來自遠方喊你加衣的話語。對於生命,最好的態度不是挽留,而是珍惜,如作者所言“再多的遺憾都只不過是生命的過程,我們只能往前走,用現在來填補過去的空白和傷口,帶着愛和釋懷與生命和解。”不管我們在哪裏,試着做做撥通電話,定束花,買盒點心,哪怕一個微信紅包,都能讓她知道,我們是關心她的,有些事,現在不做,以後都做不了,時光從來不會優待每一個人,別等到來不及才去説我愛你。

《目送》讀後感11

後天是九九重陽節,也是老人節,因明後天有事怕沒時間去父母家,於是我便決定今天去看望父母。

11點多我給媽媽打了電話問問在不在家,媽媽説在家,正要煮餃子呢,一塊過來吃口吧,我説剛吃完一會兒,你們先吃吧,不用等我。

我簡單的收拾了一下,便去蔬菜水果批發大院買了一些水果。到父母家的時候已經是中午12點半了,媽媽跟我説他們剛吃完,問我要不要在吃點,我説不餓,等餓了再吃吧。見爸爸坐沙發裏看電視,便問候了幾句,爸爸今天的氣色比以前好了很多,人也胖了一些,見到我來非常的高興,感覺有説不完的話似的。爸爸告訴我你三叔來了,在裏屋睡覺呢。我説哦,好幾年沒有見過我三叔了。

在我的印象裏三叔非常的健談,人長的也精神,腦瓜靈活,三叔曾經做過教師工作,後來又在政府機關工作,説話很有條理,脾氣還好。正和父母聊天的時候,有人敲門,原來是找父母打麻將的。三叔可能也聽到了動靜,從裏屋走出來,我看到三叔第一眼的時候都有些愣了,簡直不敢相信這就是我眼裏的三叔,瘦瘦的身材,矮矮的個頭,滿頭的白髮,整個人老了很多。聽媽媽説三叔早上七點多就來了,早飯也是在父母家吃的,我也沒敢多問什麼,只是覺得人怎麼突然間一下就老了呢,我想人老了都很戀舊吧,以前他們哥兄弟走動的並不怎麼勤,奶奶走的早,是爺爺一手把他們拉扯大的,現在他們也都步入了爺爺輩,年輕的時候也曾為一些雞毛蒜皮的事吵過,可是親兄弟打斷骨頭連着筋,到老了還是這哥幾個在走動,還是哥兄弟在一起覺得親切。

爸爸在七個兄弟姐妹中排行老二,雖然是老二,但大家有事都來找他商量,媽媽對待大伯和幾個叔叔、姑姑都象自己的親兄弟姐妹一樣,他們一來,媽媽都要到市場去買一大堆菜,然後親自下廚。我的媽媽今年已經75歲了,可依然那麼勤快,受苦受累從來不喊屈,都是一個人承擔,我老公常跟我説,你們姐三個有你媽一半的勤勞就行了,每説這話的時候,我都會説沒辦法啊,誰叫你這麼慣着我了,老公聽了也很無語。不過在這裏還真的要感謝老公一下,謝謝你這麼多年來的嬌慣與縱容,讓我知道這份愛如許深情。

下午父母打麻將,我便睡了一會,四點多的'時候我跟媽媽説我先吃一口然後回家了,怕晚了沒車。媽媽便緊忙給我弄飯吃,臨走又給我拿了不少東西,怕我這個吃不上那個吃不上,每次去媽媽都會問我這個要不要那個要不要。我説不拿了,太沉,媽媽説你可真懶,出門就上車了有啥拿不動的,我説好吧,那就少拿點吧。以前走的時候很少跟父母説一聲我走了,我想可能依賴慣了,想事太少,每次走的時候從父母的眼神裏都能看出是那麼的不捨,爸爸行動不是很方便,每次媽媽都要把我送到樓下,看我走遠她才上樓。

做為兒女我想我做的還不夠好,陪父母的時間太少了,姐姐和弟弟在外地不能常回來看望父母,而我雖然離的近一些,但有時候就是因為懶的動,去的次數也不是很多,現在隨着年齡的增長,覺得父母離我越來越遠,所以現在只要有空就會去看看,沒空的話也會給父母打打電話,父母知道你在關心他們,他們就會覺得很欣慰,很知足。希望朋友們有時間都常回家看看,因為世界上只有父母的愛是不需要回報的。

《目送》讀後感12

“不是漸行漸遠,而是總有一天會再重逢。”

——題記

放下書,天氣很熱,像是斜陽不斷散發着熱浪。風扇在頭上呼呼的刮,我的視線卻凝聚在眼前這本合着的頁腳輕掀的《目送》上。

“所謂母女父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之所以對這段話記憶深刻,是因為它適合形容每一種心懷不捨下的離別。

父親的逝,母親的老,兒子的離,朋友的牽掛,在即為人母又為人女的人生岔路口,看着深愛的人漸漸走遠。

而令我感觸頗深的,大概是母親的老和兒子的離。

首先是母親的老。

龍應台費了很多筆墨在寫母親老了這件事上,將歲月蹉跎,年華老去,時光匆匆的影子投在白髮蒼蒼的母親身上。“時間是一隻藏在黑暗中的温柔的手,在你一出神一恍惚之間,物走星移。”看到這裏,我頓時有些傷感,愁緒不知從何而起,卻固執地縈繞在我的心頭。

大概是想到在幾千個日夜後,為我操勞無數的母親也要芳華逝去,不再能窺探到任何年輕的影子,對於熟悉的`孩子,色彩,文字,那些記憶在大腦皮層的褶皺裏歇息,甚至如同龍應台的母親一樣——會忘記她的女兒是誰。但其實讀完這一章,我也清楚的知道,老去,逝去,被遺忘,都是人生不可避免的,是完成這趟旅行的終點站,也是一本小説的尾聲,最後的篇章。

其次是兒子的離。

“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離開前的回頭一瞥。但是他沒有,一次都沒有。”讀到這裏時我內心有一絲愧疚,我這個做女兒的是不是也一直在被目送着,從牙牙學語到識字讀書,從稚嫩孩童到意氣少年。我可曾回頭留戀過?好像不曾,好像次數太少,我根本想不起來。也不知道我究竟為什麼默認了那個心安之處的避風港一定會在原地等我,好像時間會停駐在那裏。實際上青絲下掩藏着縷縷秋霜,濫觴於青春年華的活力早已黯然無光。原來我們兩人之間也隔着一道門,我在門裏頭,她在門外。年少的我固執的認為這扇門隔開的是兩個世界,或許她曾叩響這扇門,可我漠視,我淡然。

如今我的世界因為有了太多感觸開始劇烈振翮,翻天覆宇中打開那扇門。意外發現母親還在門口等我,想到這裏鼻頭一酸,被目送者竟一直是我,遠行的是我,毫無波瀾的也是我。想起兒時怪罪母親“為什麼不多陪陪我?”,如今母親辭掉了工作回了老家,在家裏操勞,總是拿着洋娃娃在過家家的小孩長大了,發現目送竟是一個輪迴,年輕時父母目送孩子,年老時孩子目送父母。

讀到最後,我發現這本書其實是龍應台對於自己的目送,是作者與文字間的一種離別,每寫一行字,就是在目送自己的過往經歷,與此情此景此人漸行漸遠的距離。這些緣分,也在電腦文檔最後點擊“保存”的時候,就此別過。

人生就是在目送和被目送的交替中進行的,可目送是隻有哀傷和寂寞嗎?我想不是的。輕狂的少年總有一天會收斂鋒芒,遠去的旅人總有一天會魂歸故里,而漸行漸遠的自己總有一天會懂得珍惜,或早或晚,一直都來得及。

如果還是輕狂的少年,就請多看看家人的笑臉;如果是遠去的旅人,就請寄回旅途中的明信片;如果是目送中的背影,就請回頭,對目送你的人,回以一句“再見”。

再見自會重逢,重逢自會再見。

不是漸行漸遠,而是總有一天會再重逢。

《目送》讀後感13

最近,我在看龍應台的《目送》一書,讀了其中的“目送”一篇,我感慨萬千。文中作者回憶了三個送別兒子華安上學的情景:

情景一:華安上國小第一天,和母親手牽着手,進入校園後,他邊走邊不斷地回頭,依依不捨地離開媽媽。

情景二:十六歲,華安到美國做交換生。在機場告別時,母子倆照例擁抱,但是兒子很明顯地在勉強忍受母親的深情。

情景三:華安二十一歲時上的大學,正好是作者任教的大學。但即使同路,他也不願搭母親的車。即使同車,他戴上耳機——只有一個人能聽的音樂,是一扇緊閉的門。

雖然只是簡單的三個情景,但是卻勾勒出孩子成長中的心理變化。孩子小的時候依戀父母,而母親也同樣依戀孩子。在孩子逐漸長大後,他們更加獨立,便嘗試擺脱父母的呵護,而母親卻有些茫然不知所措。在孩子能完全獨立後,他更希望擁有自己的空間,而母親卻被拒之門外,她感覺很無奈。

讀完文章之後,我一方面感歎這是孩子成長的必然規律,另一方面又很同情這位母親那無處安放的母愛。孩子在成長,在走向獨立,而母親對於孩子的愛的方式卻永恆不變,這必然是一對難以調和的矛盾。

這兩日,在朋友圈看到兩條消息,其中一條是一年級孩子的爸爸發的狀態,帶孩子去遊樂場玩耍,在玩碰碰車的項目時,小孩可以帶一位家長同坐一輛車玩,也可以獨自開車玩。在以前,孩子總會選擇讓父母陪着一起開車,可是這一次,孩子居然要求自己一個人玩。看着孩子一個人也玩得很開心,做爸爸的心情有些複雜。另一條消息是,一位三年級孩子的媽媽發的狀態,媽媽第一次讓孩子自己走着去上學,在樓上看着孩子小小的背影逐漸遠離,媽媽的心裏一陣酸楚。

小時候孩子是完全離不開父母的,而父母也已經習慣並享受着這種被依賴的感覺,可是,不知不覺中,孩子慢慢長大了,一點一點地變獨立了,父母感覺自己被孩子擺脱了,不被需要了,儘管當時觸動心靈的只是一件小事,但也足以傷感一陣子了。

怎樣才能避免這種心理落差呢?龍應台在書中寫到:“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相比作者的這種看似有些傷感的人生感悟,或許紀伯倫的《致我們的孩子》裏“你的孩子不屬於你,他們是生命的渴望,是生命自己的兒女。經由你生,與你相伴,卻有自己獨立的軌跡。”所傳達的對於孩子觀念更為令人深思。“你是生命之弓,孩子是生命之矢。幸福而謙卑地彎身吧!把羽箭般的孩子射向遠方,送往無際的未來。”或許父母只有懷着這樣的心態,做好這樣的心理準備,等兒女長大脱離自己的時候才能淡然處之吧!

《目送》讀後感14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目送》是作家龍應台思考"生死大問"的作品,是一本感悟性的人生之書。它是一本生死筆記,深邃,憂傷,美麗。《目送》的七十三篇散文,寫父親的逝、母親的老、兒子的離、朋友的牽掛、兄弟的攜手共行,寫失敗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寫纏綿不捨和絕然的虛無。寫盡了幽微,如燭光冷照山壁。

我們這一代的兒女,總是一次又一次將背影無情地留給父母。這自然是有個過程的,從最初上幼兒園哭喊着不願父母離開,到習慣上學後的安之若素,到開始上寄宿高中時的`表面堅強而內心軟弱無依,到爸媽送我上大學時候的隱隱驕傲,再到如今,留在大學的城市工作後,就只春節和國慶能回趟家。而結婚後,會有更多的繁雜家事,連一年僅兩次的回家機會也不再能好好地陪伴他們。

算一算,到如今,我已離開父母快18年了。每次父母到火車站送我,進站檢票後揮手告別,便再不敢回頭,怕回過頭去,對上背後那灼灼深情殷切注視的目光。

國慶假期最後一天,回蘇的火車上,手機停機了,也連不上網絡。所有人都在昏昏欲睡,除了精力旺盛咋呼跑鬧的小孩。腦子裏還在想着,怎樣才算是最好的父母。

我想,天下最好的父母應該是這樣,首先是努力奮鬥,為下一代創造更好的起點。這個起點不僅僅是物質條件方面,還應該包括身體健康、眼界視野、獨立人格,邏輯判斷能力,以及愛的能力,等等。等孩子來到這世上,陪伴他最關鍵的嬰幼兒、青少年成長期,珍惜與孩子互相依偎的這十幾年緣分,在這十幾年中,教會他除了學校所教的知識以外,其他一些基本生存能力,比如適應環境的能力,營造良好人際關係的能力。

然後,就是等他翅膀慢慢長硬,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只要合乎情理,只要遵法守紀,父母所能做的只是適當提醒、理解並支持他,而絕非一意阻攔,硬叫他依照父母的意願而改變自身的心意。

身邊太多朋友選擇了遠方,我們並不是不愛故鄉,也不是不愛父母,我們只是願意在最能奮鬥最能吃苦的年紀,勇敢地離開舒適區,在自己最心儀的地方,努力打拼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

我想,做兒女的要明白,一輩子太過短暫,在父母的有生之年,要讓他們的眼睛多點落在我們的面孔上,而不是總含淚看着我們漸行漸遠。而作為父母,應該明白孩子不是你的附屬物,欣慰於孩子的獨立自主就好,並送上最好的祝福。

你能給孩子的只是精神上的慰藉和支持,一輩子太過漫長,你保護不了他永遠。讓他(她)自己體會孤獨、挫折、失敗等種種坎坷,這才是真正的愛,因為"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

所以,那些年的背影,不必追。

《目送》讀後感15

拿到書的時候,沉甸甸的,每晚入睡前讀一兩篇,閉目思考,有時會輾轉反側,有時會帶着笑一夜黑甜。温情的文字,慢慢地,熨帖着人心,有種窩心的安慰。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目送》

許是很久沒有讀書的緣故。當念及此段話的時候,還是心下一軟,彷佛心裏的愧疚慢慢融化了,似是受了天大的`委屈一般。

不必追。做到好難。習慣了傳統思維的我們,內心“父母在不遠游”的思想佔據着牢固的位置,總是怕“子欲養而親不待”,希望陪在他們身邊,哪怕暫時擱置自己的夢想。我想,我就是那種無法離開的人吧。有太多牽絆,小到滿屋滿架的書籍,大到親情友情,都很難割捨。曾經,為着叛逆,在大學聯考結束時,報了南方的大學,遠離家鄉,離開後才知道,原來我想擺脱的不是家庭,而是父母那無時無刻的嘮叨。內心,還是想在離他們進一些的地方。希望,他們目送我離開,不必追,而我,只會走到小路轉彎的地方,不再遠行。

“有一種寂寞,身邊添一個可談的人,一條知心的狗,或許就可以消減。有一種寂寞,茫茫天地之間‘餘舟一薺’的無邊着落,人知恩那個各自孤獨面對,素顏修行。”離開她們之後,常常會覺得寂寞,彷佛被抽走了所有力量。有時會莫名其妙地走神,做事會出錯。有時會忽略身邊的人和事。

這是關於光陰的故事,我們每個人都在時光的洪流中漸漸長大,我們眼前的背影從高大到佝僂,自己也就慢慢成了別人眼裏的背影。當我們再不能為過往的遺憾一一買單的時候,彼時的目送就成了眼下的悲涼。

有時候他會和我商量一些瑣事,這也是過去從未有過的,只是恍然間讓你明白,孩子長大了,而他真的老了。我變得害怕。在我漸漸長大的過程中,生命裏那些莫可名狀的無奈和悲涼在一瞬間將我淹沒,我甚至不敢去想象將來我該如何站在我的孩子身後去正視我的蒼老。

孩子將是你的生命的延續,他剛生下來時哇哇大叫,給你一個肉肉的細小的背影;他三歲時調皮得讓你抓狂,給你一個滿地亂爬的背影;他七歲時你擔心他那亂七八糟的數學成績,他給你一個很不甘的背影;他十三歲時你擔心他從別的地方看到不該看的東西於是嘗試着和他交流,而他彷彿對此不屑一顧,只給你一個很倔強的背影;他十六歲時不搭理你,永遠只給你一個消瘦的背影;他二十歲時飛揚跋扈得彷彿整個天下都是他的,而你的所有勸誡全都成了廢話;他三十歲時你幾乎要用年來做單位用以計量和他見面的頻率,他一直給你一個忙碌的背影;他四十歲時你已經老得滿臉褶子走不動路了,你行動不便,偶爾還會尿牀,你在這時候回過頭望望,這一輩子,望到的全是他的背影。而當他終於真切地望着你的時候,你已經快不行了,你看着他哭,你笑,你知道,他是你的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