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讀後感

《目送》讀後感(精選3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59W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體會呢?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後感如何寫了哦。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目送》讀後感(精選3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目送》讀後感(精選3篇)

《目送》讀後感1

細雨婆娑,老樹抽出新芽,枯木又開花,光陰讓四季走了一輪又輪,也讓父親眼角長出皺紋,讓母親挽起的青絲混雜了白髮。在光陰的故事裏,每個清晨都氤氲着母親煮早餐的温柔,在時光堆砌的大房子裏,一磚一瓦都是父親堆砌的堅毅,在未來的圖騰裏,一筆一畫是我對父母的承諾。

曾經,我也像龍應枱筆下的兒子安德烈焦躁,孩子氣,任性,我有過無不及,當我學會站在父母的位置思考,去感受到父母對我那份深深的寵愛時父母卻已日漸老去,在生命的長河上將與我漸行漸遠直至生死兩隔。時間是一隻藏在黑暗中的.温柔的手,在你一出神一恍惚之間,物走星移。我親愛的父親和母親滿懷期待目送着我在成長路上行走,蹣跚學步到穩步單車,咿呀學語到出口成章,黃髮垂髫到青絲及腰……我願時光是個善良的人,讓我有生之年能讓父母幸福,我願時光是個魔術師,能撫平父母臉上的皺紋讓白髮變烏絲,我願時光能慢一些。

無論過去多少年我依舊會記得大雨滂沱的那個夜晚母親撐着傘來接我,漆黑的夜幕裏,滴答的雨聲裏,母親微涼的手牽着我往家的方向走去。多少年後依舊記得父親厚實的手牽着我肉嘟嘟的小手走在傍晚的田埂,夕陽把我們一大一小的影子拉的很長很長……我站在記憶的這端看着往事裏的片段,目送着母親牽着長髮微濕的我穿過雨幕消失在黑夜中,目送着父親帶着小小的我在夕陽下越走越遠消失在地平線那邊……

《目送》讀後感2

《目送》這本書讓我認識了龍應台。這是一本散文集,裏面的七十三篇散文滿滿的都是寫作者對人生的感悟。這本書三代人可以共讀。它的用詞很樸實,沒有多少華麗的詞組。龍應台從一件件極為渺小的事中,悟出了一個個人生道理。《目送》還被譽為二十一世紀的《背影》。

《目送》中的七十三篇散文,書寫了父親、母親、兒子、朋友和兄弟;記敍了逝、老、離、牽掛和攜手共進。龍應台的文字,時寒氣逼人,如刀光劍影;時温柔婉轉,如微風過麥田。把書中的一個個故事描繪的淋漓盡致。用魯迅的一句詩句來形容,就是“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翻開書,第一篇散文就是《目送》,文章通過寫送華安去機場的事反映了當今子女們排斥父母的現象。“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頭一瞥。但是他沒有,一次都沒有。”讀到這兒,我的腦海裏浮現出一幅幅和父母告別時的畫面。那時,我是否也是這樣的?也許,那時,他們正在心裏悄悄的流淚。“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們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這幾句短短的話語,透露出當時作者內心淡淡的憂傷。父母含辛茹苦培養我們,大半輩子時間都花在我們身上,告別時控制不住的感情,卻被我們排斥、漠視。他們想得到的,不是金錢,不是權利,更不是什麼榮華富貴的'東西;他們希望得到一個擁抱,渴望聽到我們説幾句温暖人心的話語,更想得到告別時的回頭一瞥,回眸一笑。這些用金錢買不到的東西,往往是最可貴的。等我們長大以後,告別,也許意味着一兩年都見不到,而不是一兩天。告別時父母內心的不捨之情,或許比較誇張,但我們必須接受,因為他們是辛辛苦苦撫養我們長大的父母。

記得和同學們去三亞玩的那一次,到了機場,和同學們會面後,和爸爸媽媽説了再見,又強忍着聽了幾句媽媽的叮囑,立刻玩了起來。好像監獄裏的犯人被囚禁了十年後獲釋了一樣。“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母子女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的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我們在和父母道別時的不耐煩,他們,只能在心裏默默地流淚。我們留給他們的,只有背影。告別時,父母內心深處的不捨、憂傷只能通過目送我們的背影來緩解。

處在叛逆期的我們,渴望自由的飛翔,不想再想温室裏的花朵一樣。離開父母的同時,也許,心裏正在暗暗的竊喜:終於可以自由生活了!但是,不論我們走到海角天涯,遇到困難時,第一個想到的,一定是父母;最掛念我們的,也一定是父母。告別時給他們的回頭一瞥,回眸一笑,就能讓他們一顆懸掛的心立馬放下,對我們一萬個放心。

告別時,我們不能讓父母目送我們的背影漸行漸遠,我們要用行動告訴他們,我們在外面不會有事的,讓他們對我們的出行一萬個放心。不管怎樣,請做到:勿留背影!

《目送》讀後感3

《目送》這本書,龍應台用平實的詞彙描寫出母親同時也是女兒在面對親情時的無奈,同時又敢於直面生活帶來的無奈。雖然文字樸實無華,但近乎詩句的意景寫意,道出了她的人生哲學,有點像《論語》,用對話而且只用對話,只不過龍應台將對話換成了描寫,平鋪直敍的日常生活的描寫。昨天有讀者把龍應台與季羨林比較,我更提高到與孔子比較。

另外,我覺得龍應台的文字不太適合男性閲讀,文字太過細膩。我注意到發言的女性產生共鳴的比較多,而男性發言比較少而且感受不深,我覺得這是因為龍應台是女的,這是必然的,我感覺散文是不是會分性別。

目送這篇文章主要指的是龍送兒子的離別之情,而看似深情的自己與冷漠的兒子形成了對比,深情的“目送”沒有換來不捨的'“回頭”,而作為女兒的她對待父母我個人認為要“更具人情味”得多,因此有了心理誤差,我認為這是男女之間的“結構”不同所造成的。兒子可能更喜歡對外界的探索、冒險,他已經迫不及待地出去看世界。男人更決絕,女人則多愁善感。

文章描寫的龍應台就像現在被人詬病的“直升機媽媽”,整天徘徊在兒子的頭頂,其中還涵蓋中西之間的文化衝突,因此作為龍應台來説包容的不僅包括男女之間的差別、父母與子女之間的差別外,而且還中西文化的差別,這就讓龍作為跨國母親付出更多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