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讀後感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14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8.03K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萬曆十五年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14篇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 篇1

《萬曆十五年》經過記錄在16世紀中國的歷史背景下,萬曆年間朝中上下七零八落的事,折射出以德替法制度的混亂,反映了當時社會,高級官員的悲慘人生。

這本書用傳記的手法敍述了當年張居正他生前得志、揚名立萬,死後失勢、遭掘棺之恥;大英雄戚繼光在張居正生前位至“總理薊州軍務”,在張居正死後罷官家居;名士李贄失勢後,以知府身份掛冠而去;海瑞,一個富有傳奇性的人物充分重視法律的作用並且執法不阿,可是作為一個賢傳培養下成長的文官,他又始終重視倫理道德的指導作用……即便是鄭貴妃、張鯨、馮保、高拱、盧鏜、也統統沒有好結果,或身敗,或名裂,沒有一個人功德圓滿。

上至天子下至平民無不成為以德替法制度的犧牲品。黃仁宇先生認為:中國兩千年來,以德替法制度,到明代為極限,這就是一切問題的癥結。

本書告訴我們在以德替法的封建專制制度下,為民、為官之人是沒有保障的。因為帝王維護或保護的不是他的子民,而是他的`統治地位。為了帝國的傳承,帝王能夠犧牲一切,包括所謂的“德”。“德”字何解,就是執法公正不阿,待人謙虛,對朋友不分高低官職。對底下臣民則應當視如兒女,這就是君王所要有的“德”。

沒有保障的為官之人整天就遊手好閒,吃喝玩樂,沒有保障的為民之人不屑為朝廷盡忠,在異族的鐵蹄下,明帝國最終灰飛煙滅。我想一個國家的潮起潮落不全在於國主,民眾才是最重要的,俗話説“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想讓船跑得快,水才是關鍵。順勢的話,朝廷會發展和快,逆勢則會慢,嚴重的話船也保不了。最終,大臣們的貪福之心也所以破滅,居民們的生活保障就得看下一個君王了。

歷史滄桑,萬曆皇帝萬世傳承的願望隨同歷史的波濤一齊消失在我們目光盡頭,漸漸的久遠。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 篇2

黃仁宇用其獨特的視角,將明朝晚年,即萬曆十五年,作為切入口,對這段歷史進行了別樣的解讀,1587年,一個看似平平淡淡的一年,在其中發生了許多為人們易於忽視的事件。而在黃仁宇眼中,這些事件雖然表面看來無關緊要,但實質上卻為明王朝最終走向沒落,埋下了禍端。其新穎的視角給後人帶來了新的啟示。

縱觀全書,每位人物都力圖轉變,卻最終都被文官體制所束縛,以致明朝發展在萬曆十五年幾近停滯。書中以萬曆皇帝、張居正、申時行、戚繼光、海瑞和李贄等歷史關鍵人物為代表,着重挑選具備後世參考價值和社會歷史性的事件進行闡述。

受孔子儒家思想的影響,且吸取秦朝重法而短亡的教訓,自西漢以來儒家在各代王朝的地位就直線上升,但治國不能一味只用道德,還需法的約束,所以到明朝就逐漸形成了表儒暗法的治國之道,但道德還是高於法的,從明朝官員遇到不能用法決斷的.問題時,則用道德來衡量這一點就能看出。

但當道德在社會中佔比分量太大時,就會產生表面上人人追求道德,而私底下人們都為自己謀取私利。海瑞就是典型的範例,官員一邊把他標榜為人民楷模,要人人都學習其精神,一邊卻想把他架空,認為其是個麻煩,從書中“海瑞的死訊傳出,無疑使北京負責人事的官員大大地鬆了一口氣,因為他們再也用不着去為這位大眾心目中的英雄——到處惹是生非的人物去操心作安排了”就可以看出。

我想《萬曆十五年》之所以能夠在如今,還能受到許多人們的喜愛,是因為它還具有現實意義,人們不僅可以瞭解這段歷史,還可以從中吸取經驗,對當今生活進行反思和具有深遠的教育意義。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 篇3

這是美籍華人學者黃仁宇寫的一本好書,1979年首先在美國出版,並多次重印。我是在閲讀了王小波的“不新的《萬曆十五年》”一文後,才上網購得此書閲讀的。在讀書中,通過書裏提到的文章和人,再去找自己有興趣的書來讀,這種是我自稱為“順藤摸瓜”讀書法。由於這個讀書法,我最近重點購買了一些“讀書筆記”類的書籍來閲讀。

《萬曆十五年》是一本歷史學範疇的書。在我的讀書目錄裏,應該是文(文學)、史(歷史)、哲(哲學)三類為主。在閲讀一個人的著作前,最好先閲讀他的傳記或者簡介。這樣,才會對作者寫作的立場、背景、動因等有一個初步的瞭解,有利於自己對作品的理解。這個也是我自稱為“摸清背景”的第二個讀書法。由於這第二個讀書法,我也購買了比較多的人物傳記來閲讀。

通過讀書,我要建立起自己的讀書方法和閲讀書目體系。

再來談談《萬曆十五年》這本書吧。全書以萬曆十五年(公元1587年)為歷史時間的橫斷面,然後講述了與這個橫斷面有關的六個人物——一個皇帝(萬曆)、兩任元輔大學士(張居正、申時行)、一個模範官僚(海瑞)、一個傑出孤獨的將領(戚繼光)、一個自相沖突的哲學家李贄。最後,從作者的.大歷史觀得出結論:1587年,即萬曆十五年,表面上無事可記,然而四海昇平的表面之下,千年帝國崩潰的隱患早已埋下,所以,書中所述的人物都是悲劇性結局(皇帝也不例外),故萬曆十五年的歷史,也是失敗的歷史!

讀了這本書後,引發了我的另一個思考,就是我們現在一再提的“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究竟我們民族歷史那個階段、那種機制值得我們驕傲,更值得我們在當今列強環伺的國際形勢下提出“復興”的口號?如果説中國的漢唐盛世值得我們後人“復興”,那麼,萬曆十五年的悲劇,不是由漢唐而來的嗎?

希望通過閲讀更多的歷史書籍和做歷史的思考,能對以上問題做出解答。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 篇4

《萬曆十五年》共分為7個章節,除了第一章外,後六個章節每一章都講述了一位具有代表性的歷史人物。他們是萬曆皇帝,張居正,申時行,海瑞,戚繼光,李贄。在作者的眼中,他們是時代的佼佼者,通過他們自身遇到的問題來反映當時的國家的狀態。

一個王朝的興衰和百姓有着莫大的關係。如果一個王朝的政治能夠適應百姓的需要,那就可以創建輝煌時代,反之則逐步走向沒落。比如唐朝出現過盛世的情形。唐朝的魏徵説過水可以載舟也可以覆舟,講的就是王朝統治階級和被統治階級的關係的問題,魏徵説的是兩個極端。在百姓擁護的時候,可能就是物產豐富勞動量大的時候,勞動被積累起來,形成國力。而百姓不擁護的時候,可能就是統治階級和被統治階級矛盾尖鋭的時候,也就會出現種種問題,直到統治階級被推翻。

《萬曆十五年》講的是統治階級內部的矛盾,政治,軍事,思想,官吏制度所出現的現象。不同的歷史人物代表的是不同階層的矛盾。在具體的矛盾中,如果可以解決,則説明統治階級是被認可的,進而可以得出結論王朝的統治是適應百姓的,也就是可以繼續下去的。可是書中講的矛盾中,幾乎都是無法解決的'矛盾了。對於當時的歷史走向,可能已經是岌岌可危的時候了,體制不能改變了,改變就會出現自殺的悲劇,同時這個體制能保護既得利益者,但是這個體制是要觸礁的。因為種種跡象都表明了前途茫茫了。要洞察到歷史趨勢了。可能王朝的統治像一艘漏洞百出的船,馬上就要觸礁了。這就是問題所在。而對於道德的褻瀆就更加證明了歷史的發展已經不能再容忍了。

當年的孔子,如今的海瑞,都是個人英雄,是不能改變體制的,因為不能保護階級的利益。道德是發自內心的還是表面的文章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書中通過不同的矛盾展示出的是王朝和百姓的關係已經到了最後,沒有什麼力量可以改變了,王朝是窮途末路了,是夕陽時代了。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 篇5

前一章寫萬曆皇帝,黃仁宇描繪的其中的繁文縟節不禁讓我想起了前幾天看的夢工廠動畫《功夫熊貓感恩節特輯》。

這樣的看似毫無關係的兩個東西,之所以在我腦子裏形成詭異的聯繫,全然要歸功於其中對中國古代禮節的刻畫。萬曆中皇帝的早朝制度,還有慈聖皇太后對萬曆皇帝奇怪的親情表達,(不是通過親切的語言,而是請學士寫文章,並誦讀)這些甚至有些可笑的禮儀表達,阻礙了情感的傳遞,就像功夫熊貓裏的武俠大會上各種禮節,各種嚴肅怎麼也抵不過在家裏吃麪條的温馨。

過分的禮儀有時是一種災難,儘管作為表象的'禮儀在現實裏世界所表達的內核已經不如之前那樣反應等級,但這種形式化的東西在社會上仍然蔓延,具體有如把老人折磨得不行的被志願服務等。因此從古到今,無論是外國人看我們,還是國人看自己的這種形式化禮儀,是不是應該有所改觀。 萬曆後篇,有關於張居正經濟方面的變法,以及戚繼光在軍事方面試圖進行的改革通通失敗,不得不讓人聯繫其失敗的根本原因是當朝竭力維護的體制,一個要求思想同質化,毫無異端聲音的體制。這種體制總歸是要維護皇權。另外,思想上同質化的延續,導致了今日的教育體制培養出的孩子成為了世界上最缺少想象力的一類人。這樣的聯繫看似無稽之談,無可考證,但我相信事情的形成還是有歷史根源的。 關於對歷史的態度,請允許我胡言亂語幾句。國人以自己的歷史為傲,但太依賴歷史,會讓人難以暢想未來。就像電影產業一樣,當中國人執着於拍攝武俠大片時,美國人已經用《阿凡達》《盜夢空間》來闡釋未來的樣子,沒有歷史便創造未來,在貧瘠時反而能造就更好的創意,國人應該多一點憂慮意識吧。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 篇6

這是美籍華人學者黃仁宇寫的一本好書,1979年首先在美國出版,並多次重印。我是在閲讀了王小波的“不新的《萬曆十五年》”一文後,才上網購得此書閲讀的。在讀書中,經過書裏提到的文章和人,再去找自我有興趣的書來讀,這種是我自稱為“順藤摸瓜”讀書法。由於這個讀書法,我最近重點購買了一些“讀書筆記”類的書籍來閲讀。

《萬曆十五年》是一本歷史學範疇的書。在我的讀書目錄裏,應當是文(文學)、史(歷史)、哲(哲學)三類為主。在閲讀一個人的著作前,最好先閲讀他的傳記或者簡介,這樣,才會對作者寫作的立場、背景、動因等有一個初步的瞭解,有利於自我對作品的理解。這個也是我自稱為“摸清背景”的第二個讀書法。由於這第二個讀書法,我也購買了比較多的人物傳記來閲讀。

經過讀書,我要建立起自我的`讀書方法和閲讀書目體系。

再來談談《萬曆十五年》這本書吧。全書以萬曆十五年(公元1587年)為歷史時間的橫斷面,然後講述了與這個橫斷面有關的六個人物――一個皇帝(萬曆)、兩任元輔大學士(張居正、申時行)、一個模範官僚(海瑞)、一個傑出孤獨的將領(戚繼光)、一個自相沖突的哲學家李贄。最終,從作者的大歷史觀得出結論:1587年,即萬曆十五年,表面上無事可記,然而四海昇平的表面之下,千年帝國崩潰的隱患早已埋下,所以,書中所述的人物都是杯具性結局(皇帝也不例外),故萬曆十五年的歷史,也是失敗的歷史!

讀了這本書後,引發了我的另一個思考,就是我們此刻一再提的“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究竟我們民族歷史那個階段、那種機制值得我們驕傲,更值得我們在當今列強環伺的國際形勢下提出“復興”的口號?如果説中國的漢唐盛世值得我們後人“復興”,那麼,萬曆十五年的杯具,不是由漢唐而來的嗎?

期望經過閲讀更多的歷史書籍和做歷史的思考,能對以上問題做出解答。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 篇7

何為歷史?何為大歷史觀?為何要讀歷史?為何要懂歷史?

《萬曆十五年》讀來,像一個個人物傳記,又像一個個故事片段,而他們集合在一起,映射出的是整個明朝,是否也代表了封建制度呢?這讓我想起了小時候語文老師們常説的“以小見大”、“見微知著”……就好像整個人生中最關鍵的幾年或者幾次轉折,區別在於人生中會有人在旁不斷提醒要注意把握住關鍵的重點。而在浩瀚的歷史裏,身處其中的人沒有人知道或者察覺,即便察覺了或者也無力改變,歷史的滾滾車輪下,他們或者奮進或者掙扎或者妥協,看似平淡的年份或許就決定了往後的漫長歲月,而平靜中也藴含着改革與流血。

歷史到底為什麼成為了歷史,路線為什麼沒有發生轉變,是人的作用還是人沒有發生作用?即便是貴為皇帝的萬曆也似乎只是一個擺設,一個龐大機器下的門面。而門面也累了,也消極怠工了,可是也改變不了他想立三子的願望,也不能和心愛的鄭妃死後同穴;更別説那個善於打太極、時刻調和着陰陽的申時行了;海瑞這個不合時宜的文官也沒有辦法從根本上改變財税制度;戚繼光要不是有張居正的居中調和,連練兵打倭寇的器械和糧餉都成問題,又談何英雄;張居正風光幾何,最後不也是死後清算、妻兒離散;那個落髮為僧的李贄,避開了氏族和案牘,卻也只得牢騷滿腹,在矛盾中找不到出路,雖解決了生活清貧的.苦惱,卻也只能含恨而去。這一切都讓我想到了太祖朱元璋的兢兢業業和他樸素簡潔的農業社會理想,種種措施、種種預判,到最後或是促成了他最不想看到的江山破碎……

一直以來,歷史為人所津津樂道的便是他們的借鑑意義,對比古今,剖析中外,人們是否就能夠預測歷史,建築出完美的發展歷程呢?朱太祖沒有做到,只是簡單的因為所處的階級和時代嗎?站在巨人肩上的我們,就能夠完美避開雷區嗎?能夠聰明一點,明理一些也總是好的吧!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 篇8

讀史使人明智,初讀《萬曆十五年》,心中總是憤慨萬千,直至讀完才明白一些其中內容,説懂只能是貽笑大方,如下只能稱為一些個人心得。

“公元1587年,在中國為明萬曆十五年,論干支則為丁亥,屬豬。當日四海昇平,全年並無大事可敍,縱是氣候有點反常,夏季北京缺雨,五六月間時疫流行,旱情延及山東,南直隸卻又因降雨過多而患水,入秋之後山西又有地震,但這種小災小患,以我國幅員之大,似乎年年在所不免。只要小事未曾釀成大災,也就無關宏旨。總之,在歷史上,萬曆十五年實為平平淡淡的一年”,從萬曆皇帝、申時行、張居正,再到萬曆皇帝、戚繼光、海瑞到最後的李贄,這一段幾乎在每章都有寫到。本書以六個歷史人物的失敗來起筆,然後以萬曆十五年為切入點,來映照整個明朝的命運。帝國的滅亡在這一些已經註定好了結局,失去了最後扭轉乾坤的最後機會。

此時,帝國經歷了200多年的統治,文官集團已經達到了統治的巔峯,制度已經僵化,朝廷的管理已經失去了控制,而作為帝國的主宰萬曆皇帝也成為朝廷所需的一個吉祥物,以致帝國在缺少早朝的25年都能順利運轉下去。這一年萬曆皇帝即位已經15年,從9歲孩童,到如今正值盛年,終於有了清晰地感受,無能為力。這一年,張居正逝世已有5年,在這一個不需要丞相的時代,其人也是無可奈何。這一年申時行任首甫已有五年,依然用自己的`“陰陽”之法來維持整個朝政的平衡。這一年萬曆皇帝才值24歲就已經成為了活着的祖宗。這一年一代清官海瑞溘然離世,堅守一生,卻始終遊離世界之外。這一年,一代名將戚繼光也走了,文武雙全,卻也逃不過這時代的軌跡。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 篇9

我還太年少,從這紙業中厚重的歷史,只窺得一些野心,聞得一些感慨,也有了一些見解,今與諸君一談。

縱觀萬曆年間,其實有許多想不明道不清的事,為何萬曆皇帝前十五年兢兢業業,後期卻廢於朝政?為何一代首輔張居正有權衡陰陽之術,卻在死後身敗名裂?為何向來寬厚的申時行, 卻被迫乞骸骨?有太多太多的謎團可以在黃仁宇先生的著作中得以解釋。

黃仁宇先生在本書中提到了人有陰陽兩面,於萬曆皇帝而言,陽面在他創業伊始最為凸顯,對各種禮儀照章辦理,在過去的15年,他曾祭天地,祭廟祖,慶元旦,賞端午,他接見外國使臣和謝職對修著有功勛的官員,毛老他還曾檢閲軍隊頒發戰旗,並在一次戰役中獲得勝利,以後接受獻俘。然而於陰的一面,身為皇帝,他不能大刀闊斧的改革,不能立自己心愛女人鄭氏的兒子為太子,不能出去遊玩,他只能通過不上朝儘量不與官員往來這種消極的行動做最後的掙扎,這是他無聲的吶喊,也是他最後的反抗。他的一生對陰陽失衡的問題都沒有做出解答。而於首府張居正,陰陽對比則更為明顯。於煬張居正似乎永遠是智慧的象徵,他沒不香了,長鬚且注意修飾袍服,每天都像嶄新的一樣折橫分明,他的心智完全和儀表一致,他不開口則已,一開口頗閤中國古語所謂夫人不言,言必有中。然餘音一面全清朝野的張居正,他的作威作福已經達到了這樣的程度,凡是他所不滿的人,已經用不着他親自出面,則自有其他的內外官員對此人投井下石,以此來討好首輔。

我先是很不解,我知道人有多面。一面,可是人可受到他人的'尊敬和崇拜。另一面就很不堪,甚至自己都難以直視。其實權衡這兩面最重要的關係就是自己的信念。就像萬曆皇帝一般身在儒家的思想薰陶中,方可置身於朝堂,而不注重於後宮之事。倘所有朝堂之人,都視朱子為信仰,萬眾一心,那明朝末期就不會那般的頹壞。政策的實施實施後的成敗,與所有文官的共同習慣是否相安勿擾,否則理論上的完美人不過是空中閣樓。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 篇10

公元1587年,即萬曆十五年,英文版書名叫無關緊要的一年,似乎這一年發生的事似乎都無關緊要。但作者分別從萬曆皇帝,張居正,申時行,海瑞,戚繼光,李贄等人着手,為我們勾畫出了明朝當時的政治制度,思想文化,社會思潮等等,並尖鋭地指出社會發展到一定程度,如果只靠道德而不是法律去管理一個國家其必然的缺陷。

大學時讀過這本書,但是當時只是當做歷史故事書來讀。直到去年人民的 名義熱播,這本書又經過高育良書記之口再次熱了起來。我當時就想,高育良書記之所以這麼喜歡提及萬曆十五年這本書,應該是他有着跟明朝當時官場以及官僚相惜的心態吧,比如高書記跟申時行那樣把握官場的陰陽,打着太極,揣摩上意,和着稀泥等等,簡直如出一轍。後來再一想,為什麼編劇周梅森要不斷地在劇中強調這本書,除了暗喻劇中人物之外,會不會有一絲借古諷今的'意味?高書記喜歡這本書是因為他從萬曆十五年裏看到了自己,而我們通過人民的 名義去看高書記,卻並沒有察覺他所做所為於當今官場的格格不入,也就是説高書記覺得他像明朝官,而我們並沒有覺得高書記是一個明朝官。背後的原因究竟是什麼?是因為歷史是不斷重複的嗎?還是因為我們社會特別是官場制度相比於明朝就沒有進步?

哪怕不去想那麼多,至少通過這部劇去讀萬曆十五年的人,最終都會認同一個國家只靠道德而不是靠法律去管理社會,那必然是有其侷限性和落後性的。我們能夠讀完這本書再去思考當今社會之現狀,還是要感謝周梅森跟黃仁宇兩位先生對開啟民智所做之貢獻。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 篇11

偉人和政治家,誰更值得敬仰?你又想成為誰?張居正太善良,太殘忍;太聰明,太愚蠢。張居正有着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想,他意識到改革必須以摧枯拉朽般的力量摧毀原本的一切,在廢墟上重建。他劍指文官作風,甚至過於嚴厲。他想要富國強兵,百姓安康。他之所以要辛苦鑽營,權傾朝野,是因為不做一個殺伐決斷的首輔,改革必然受到阻礙。即便在這過程中他謀取私利,那麼試問做到內閣首輔的位置想要斂財何須至此?

太善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何須大動干戈推行新政?太殘忍,想要根除陳腐做派必然會在當時造成損傷。太聰明,出身貧寒要有多大的才能和城府能坐上首輔的位置,又是怎樣的深謀遠慮能找到國家運行的軟肋?太愚蠢,耗盡了自己的一生,卻落得了滿朝文武的批評,死後甚至成為了攻擊的符號。

所謂錯誤,“張居正的根本錯誤在自信過度,不能謙虛謹慎,不肯對事實作必要的讓步”。張居正從來都沒有錯,只是成為一個偉人和得到善終,中間橫亙着最遙遠的距離。

申時行,大智慧的典範。申時行是處理人際的高手,“沒有忽略文官的雙重性格:即雖為公僕,實系主人;有陽則有陰。他必須恰如其分地處理此中矛盾。”時勢要求申時行充當和事老,他就擔任這樣的.角色,至於別人的評論如“首鼠兩端”,就只能付之一笑。

申時行是機器運轉的潤滑劑。這個世界需要偉人竭心盡力將光明帶到人們眼前,更需要有這樣的人拼盡全力將黑暗擋在背後。申時行是太極高手,懂得怎樣協調()皇帝與文官,以及文官之間的關係,保證思想的傳承和國家的有序。更令人驚歎的是,做完了這一切,他能夠全身而退。然而,出色的政治家和偉人之間,仍然橫亙着最遙遠的距離。

然而,世間沒有張居正,那麼時代永遠不會進步;世間沒有申時行,那麼國家將會陷入混亂。為人若如張居正,無愧於心,卻不得善終;為人若如申時行,左右逢源,卻無所作為。

這兩個問題,真的很難回答。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 篇12

《萬曆十五年》是黃仁宇先生的一部明史研究專著,也是他的代表作。

萬曆十五年,即公元1587年。在西歐歷史上為西班牙艦隊全部出動徵英的前一年。當年,在明朝發生了若干為歷史學家所易於忽視的事件。這些事件,表面看來雖似末端小節,但實質上卻是以前發生大事的癥結,也是將在以後掀起波瀾的機緣。其間關係因果,恰為歷史的重點。

作者認為:“當一個人口眾多的國家,各人行動全憑儒家簡單粗淺而又無法固定的原則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創造性,則其社會發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補助技術之不及。”作者揭示出了明朝雖然當時國力強盛,但已經開始落後於世界先進國家的原因。

有評論説:它是一面鏡子,照見了我們的前輩,古時候的讀書人,或者叫作儒生們,是怎樣作人做事的。古往今來的讀書人,從經典裏學到了一些粗淺的原則,覺得自己懂了春秋大義,站出來管理國家,妄斷天下的是非屈直,結果把一切都管得一團糟。大明帝國是他們交的`學費,大清帝國又是他們交的學費。老百姓説:罐子裏養王八,養也養不大。儒學的罐子里長不出現代國家來。萬曆十五年是今日之鑑,尤其是人文知識分子之鑑,希望他們讀過此書之後,收拾起胸中的狂妄之氣,在書齋裏發現粗淺原則的熱情會有所降低,把這些原則套在國家頭上的熱情也會降低。

通讀下來,戚繼光給我的印象最深。後來又讀了有關戚繼光的其它史料,感覺戚繼光雖是個偉大的民族英雄,但他也並非剛正不阿,也懼內,也和當朝首輔張居正拉關係。總之,人無完人。英雄也是一個平常的人。

歷史是一面銅鏡,但遺憾的是,歷史在不斷地重演着,無論是成功還是失敗......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 篇13

這是美籍華人學者黃仁宇寫的一本好書,1979年首先在美國出版,並多次重印。我是在閲讀了王小波的“不新的《萬曆十五年》這本書”一文後,才上網購得此書閲讀的。在讀書中,通過書裏提到的文章和人,再去找自己有興趣的書來讀,這種是我自稱為“順藤摸瓜”讀書法。由於這個讀書法,我最近重點購買了一些“讀書筆記”類的書籍來閲讀。

《萬曆十五年》這本書是一本歷史學範疇的書。在我的讀書目錄裏,應該是文(文學)、史(歷史)、哲(哲學)三類為主。在閲讀一個人的著作前,最好先閲讀他的傳記或者簡介,這樣,才會對作者寫作的立場、背景、動因等有一個初步的瞭解,有利於自己對作品的理解。這個也是我自稱為“摸清背景”的第二個讀書法。由於這第二個讀書法,我也購買了比較多的人物傳記來閲讀。

通過讀書,我要建立起自己的讀書方法和閲讀書目體系。

再來談談《萬曆十五年》這本書吧。全書以萬曆十五年(公元1587年)為歷史時間的橫斷面,然後講述了與這個橫斷面有關的六個人物――一個皇帝(萬曆)、兩任元輔大學士(張居正、申時行)、一個模範官僚(海瑞)、一個傑出孤獨的'將領(戚繼光)、一個自相沖突的哲學家李贄。最後,從作者的大歷史觀得出結論:1587年,即萬曆十五年,表面上無事可記,然而四海昇平的表面之下,千年帝國崩潰的隱患早已埋下,所以,書中所述的人物都是悲劇性結局(皇帝也不例外),故萬曆十五年的歷史,也是失敗的歷史!

讀了這本書後,引發了我的另一個思考,就是我們現在一再提的“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究竟我們民族歷史那個階段、那種機制值得我們驕傲,更值得我們在當今列強環伺的國際形勢下提出“復興”的口號?如果説中國的漢唐盛世值得我們後人“復興”,那麼,萬曆十五年的悲劇,不是由漢唐而來的嗎?

希望通過閲讀更多的歷史書籍和做歷史的思考,能對以上問題做出解答。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 篇14

這次墨跡到現在才來寫讀後感,着實因為我有一個不好的習慣。總是在下一本書讀完才來寫上一本書的想法。中間這段時間腦海裏總是偶爾浮現出來關於上一本書的想法,有時候會記下來,有時候就忘記了,下面説説萬曆十五年這本書。(中篇,閲讀大概需3分鐘)

這又是我第一次沒看完,回頭補的書。萬曆十五年大的框架是從經濟上來貫穿全書,小的'則是見微知著,從關鍵人物抉擇一窺當時大明王朝的時代命運。説實話只是從本書實在是無法全面評價這幾個人。

本書實在是字字珠璣,兩個多小時內寫了又刪,刪了又寫,實在是沒有資格評價這幾位人物。每個人物都極其複雜。

萬曆皇帝和張居正是萬曆年間影響最深遠的人物,這個時間王陽明已經去世,留下了心學學派,後面李贄也受其影響,黨爭也由此開始。申時行在張居正之後繼承首輔出任文淵閣大學士,開始在萬曆和文官集團中間和稀泥,此時張居正已死,政策已廢除大部分。戚繼光自稱張居正門下走狗,得張居正支持創建戚家軍,戚家軍自成一派。海瑞抬棺進諫萬曆,後被貶。李贄削髮,著書,最後死在獄中。

每個人物都可以單獨成書,每個人物又極其有代表性。以我們上帝視角來看,所有的人物都受儒家哲學思想影響,無法超越那個時代。每個人都是不幸的。萬曆被禮教道德約束,事事無法得償如願;張居正權傾朝野,抱負未盡,死後經營大部分付之流水。申時行踐行中庸之道卻招文官集團唾棄。戚繼光被稱為孤獨的將領。李贄焚書與藏書自相沖突,慘淡收場。

作者用極其冷酷的語言訴説這些已經發生的事。在作者大歷史史觀下,大明王朝上層奉行儒家哲學以道德禮教約束人們,以人治代替法治。上層中庸之道、中層道德腐化、下層土地兼併,整個大明王朝已走向沒落。

末尾作者提到了一國兩制,寫本段話時正值港亂,説明一國兩制也不是萬能的,要綜合時代變化,改進制度,要目光長遠。所謂合作共贏是發展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