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讀後感

文化苦旅讀書心得精選14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48W

當我們備受啟迪時,心得體會是很好的記錄方式,這樣就可以總結出具體的經驗和想法。那麼心得體會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文化苦旅讀書心得,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文化苦旅讀書心得精選14篇

文化苦旅讀書心得1

初見《道士塔》這名字,我詫異,一座平常的塔,不明白餘秋雨先生為何選這平凡之物,輕輕地觸摸這泛黃的紙張,踏上了別樣的旅程,有着文字這般安靜的旅伴。

因為歷史的浩劫,使中國敦煌莫高窟的歷史文化遺傳到海外,守候在敦煌石窟的王道士早已泯滅在歷史長河中,但中國瑰寶乃至如今依然在異國他鄉。那些數千年來中華勞動人民智慧和汗水的結晶啊!

原文:“我想糾正一個過去的説法,這幾年的成果已經表明,敦煌在中國,敦煌學也在中國。”這是一位日本學者的話,也是我喜歡的一句話。

原文:“茫茫沙漠,滔滔流水,於世無奇,唯有大漠中如此一灣,風沙中如此一靜,荒涼中如此一景,高坡後如此一跌,才深得天地之韻律,造化之機巧,讓人神醉情馳。以此推衍,人生,世界,歷史,莫不如此。惟其這樣,人生才見靈動,世界才顯精緻。歷史才有風韻,然而,人們日常見慣了的,都是各色各樣的單向誇張。連自然之神也粗粗糙糙,懶得細加調配,讓人世間受其累。”

沙原隱泉是作者踏過陽關雪後的又一行徑,當作者被眼前幾座巨大的沙山遮擋,又別無他途時,表現出了“心平氣和,慢慢跑”“沙山的頂端,只管爬”的人生態度。茫茫沙漠沒有了平常生活的喧囂,有的只是心靈的釋放,“因此,老尼的孤守不無道理。”

當作者腳下忽然平實,眼前有一彎清泉,橫卧山底,此時此景作者用了一句“動用哪個藻飾詞彙,都會是對它的。”看到此景的作者心裏已是着急了,水面之下,飛舞着叢叢水草,使水色綠得更濃,竟有三隻水鴨,輕浮其上,帶出兩翼長長波紋,你又會是什麼心情呢?看到此處,我似乎聽到了水鴨帶動湖水是清脆的聲音,自己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更有一種願為此景背上行囊,頂着烈日不遠萬里追尋它的奢望。

《這裏很安靜》作者沉靜冷冽地對戰爭的反思,作者把那個地方用“神祕得像寓言,抽象得像夢境。”這地方在新加坡,但卻有很多長住新加坡人都不知道有這麼個地方。這是一個墳地,一個不像新加坡其他堂皇的墳地,因為它是“一個一度把亞洲攪得暈乎乎的民族”的墳地。“世界上沒有哪一個墳地比它更節儉的了。”“納骨一萬餘體”——六個字下是一萬餘名侵略東南亞的`“皇軍”的骨灰。在其隔壁一片廣闊的草地上,鋪着無數星星點點的下石樁,“一個石樁就是一名日本妓女。”人的生命,能排得這樣緊縮,擠壓得這樣侷促麼?而且,這又是一些什麼樣的生命,將自己的媚豔和殘暴揮灑到如此遙遠的地方,然後又在這裏劃下一個悲劇的句號。多少倩笑和吶喊,多少胭粉和鮮血,終於都暗啞了,凝結了,凝結成了一個角落,成了一種躲避,躲避着人羣,躲避着歷史,只懷抱着茂草和鳥鳴,懷抱着羞愧和罪名,不聲不響,也不願人靠近。

看完這本書,最大的感觸就是對於文化的理解,實則,文化是一種精神,一種追求,一種壓迫,一種力量!文化是美麗的,痛苦的,感人的,悲憤的,是包容一切的!

一切對於某些人來説是世界,而世界,對於某些人來説是文化了。

“報紙上説我書寫得輕鬆瀟灑,其實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種很給自己過不起的勞苦活,一提筆就感到年歲徒增,不管是春温秋涼,是大喜大悲憤,最後總要閉一閉眼睛,平一平心跳,迴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這是餘秋雨教授在《文化苦旅》中的自序。容得我們細細體味其中。

合上書卷,走向窗前,看着流動的人羣,每每處處不在宣泄着一種文化,而深埋千年文化的故土呢?

我們真應該去遼闊的土地上走走,看看,體驗……釋放自己那湧動着滿心,滿眼,滿腦的渴念……

文化苦旅讀書心得2

厭煩於平時的行政煩囂、人事喧嚷、滔滔名利、爾虞我詐,嚮往安靜平和的生活,於是越來越多的人來到江南小鎮尋找失去的寧靜,餘秋雨亦是如此。

餘秋雨説:江南小鎮使飄蕩在都市喧囂間惆悵鄉愁收伏在無數清雅的鎮色間,在文化意義上走向充實,也許正是這種感覺讓無數作家對江南小鎮流連忘返,讓無數人在夢裏再現江南小鎮那“穿鎮而過的狹窄河道,一座座雕刻精緻的石橋,傍河而築的'民居……”。喜歡讓自己的鞋,踏在街石上的清空聲音中聽到自己的心跳,不久,就會走進一種清空的啟悟之中,流連忘返。

“淺渚波光雲彩,小橋流水江村”這副楹聯道盡了江南小鎮的魅力。江南小鎮它不是經由大自然雕琢出的自然山水,而是屬於華夏古老文化的人文山水。我們不曾到過此處,但書中的江南小鎮卻給予我們一種,回到家中那般自在,難怪歷年來,許多文人遇到了政治不清明或人生不得志時,便會到此隱居起來,但在荒山結廬有着生活上的麻煩,“大隱隱於市”便成了文人來江南隱居的最好推力。於是江南小鎮的與世無爭,悠閒自在使無數作家、藝術家神往,成為他們心中的“桃花源”。

江南,一點兒也不像大家閨秀,它沒有大紅大紫過,但它像位小家碧玉,平實而耐久!

文化苦旅讀書心得3

對歷史的多情總會加重人生的負載,由歷史滄桑感到引發出人生淪桑感。——餘秋雨 初讀餘秋雨的《文化苦旅》總是感歎於他那伸張有力的筆法和豪邁中略帶悽苦的哲語。而欣賞餘秋雨的美文在很大程度上對我是一種精神上的洗禮和和給我了一個文化省思的自由空間。

有人説餘秋雨老師寫的文章太苦了,尤其是《文化苦旅》。

的確,寫文章絕非易事,而寫一些關於文化的歷史情節方面的書就只有“苦”了。 至於説《文化苦旅》是最“苦”的,大概是因為它的涉及面之廣,其所涉及到的歷史情節又最深、最扣人心絃:

任何一本散文集敢像它那樣一開頭便涉及到王圓錄那樣的具有重大歷史背景、能在讀者心靈最深處刺痛原本就很薄弱的民族自尊心的人物。膽怯之餘,還因為,除了歷史學家,很少有人能夠將那段塵封多年的、早已無人問津的歷史片段寫得如此詳盡而生動。

更沒有哪一部散文集能有它那樣大的涉及面。因為很少有散文家,或其他文學大師會象餘秋雨老師那樣僅靠兩條腿去拜訪祖國的名山大川,去丈量歷史的每一寸土地。

正因為餘秋雨老師靠自己的腿走了那麼多的路,所以他的文章讀起來總不會讓人感到很輕鬆。

卻有一種想讀而又不能輕易去讀的感覺。

也正因為餘秋雨老師靠自己的腿走了那麼多的路,所以讀他的文章總會感到一種長途跋涉的“苦與累”。

但如果沒有這種“苦與累”的感覺,讀者就不會因到達而喜悦;就不會因半途折返而失望;就不會因前途渺茫而惆悵;就不會因尋訪半天卻徒勞無獲而鬱悶;就不會好似身臨其境地隨文章的波瀾壯闊、跌宕起伏而或喜或悲。

在歷史的長河中,有許多人都可以象秋雨這樣勇敢地去走,但,只有他可以這樣冷靜而痛苦地揭露,歷史留給我們的大多都是疼痛和傷疤,即使有時光這樣的良藥,也難以痊癒。有些人可以把時光當成忘憂草,有些人無論如何也做不到,他們只會一遍又一遍地咀嚼那份苦澀,而這份苦澀還會一代一代地遺傳。

餘秋雨在《文化苦旅·廢墟》中寫道:“廢墟是毀滅,是葬送,是訣別,是選擇。時間的力量,理應在大地上留下痕跡;歲月的巨輪,理應的車道間輾碎凹凸。沒有廢墟就無所謂昨天,沒有昨天就無所謂今天和明天。廢墟是課本,讓我們把一門地理讀成歷史;廢墟是過

程,人生就是從舊的廢墟出發,走向新的'廢墟。營造之初就想到它今後的凋零,因此廢墟是歸宿;更新的營造以廢墟為基地,因此廢墟是起點。廢墟是進化的長鏈。”他反省整個民族的文化。他從“中華王朝的背影”中,評論一個民族的興衰成敗、一個文化盛敗的因由。

就我個人來説,最動人的一定是那篇《風雨天一閣》:“登天一閣樓梯時我的腳步非常緩慢,我不斷地問自己:你來了麼?你是哪一代的中國書生?”就這一句問話,讓我這個自詡為“書生”的書生汗顏,這個詞實在離我的個人旅程太遠。我捫心自問,究竟是什麼觸動了我的神經,中華民族作為世界上最早進入文明的人種之一,讓人驚歎地創造了獨特而美麗的象形文字,創造了簡帛,然後又順理成章地創造了紙和印刷術。這一切,本該迅速地催發出一個書籍的海洋,把壯闊的華夏文明播揚翻騰。但是,野蠻的戰火幾乎不間斷地在焚燒着脆薄的紙頁,無邊的愚昧更是在時時吞食着易碎的智慧。一個為寫書、印書創造好了一切條件的民族竟不能堂而皇之地擁有和保存很多書,書籍在這塊土地上始終是一種珍罕而又陌生的怪物,於是,這個民族的精神天地長期處於散亂狀態和自發狀態,它常常不知自己從哪裏來,到哪裏去,自己究竟是誰,要幹什麼。而讓我們這些從事於古籍修復的人員更加痛心疾首。可能對待王道士那種怒其不爭,哀其不幸的情感也是如此

餘秋雨的文化苦旅讓我向往着沿着他的足跡,避開舒適並且平庸的生活,走向文化探索的精神聖殿。

文化苦旅讀書心得4

苦澀的味道給這本記錄中國千年文化的書增添了一份味道。在看《文化苦旅》之前,我大概不會想到,一個引人入勝的景點和歷史,背後估計有這麼深的含義;作者自帶妙筆,結合乾淨優美的散文,使之成為喚醒中國人的文章。

“淺淺者雲照,小橋流水村”的對聯,成就了江南小鎮的魅力。江南古鎮不是自然雕刻的自然景觀,而是屬於中國古代文化的人文景觀。我們以前從未來過這裏,但書中的小鎮給我們一種賓至如歸的感覺。難怪幾千年來,很多文人遇到政治不潔或生活失意的時候,都會隱居起來。而荒山蓋屋,生活上有煩惱,隱於城中,成了文人來江南的最好推力。其實我們對“隱居”既有正面的看法,也有負面的看法。一方面,當中國文化受到一些因素的影響,比如北方遊牧民族入侵中原時,文人會把自己的文學修養帶到這裏隱居,以避免戰爭或政治的迫害。其次,是士人病死、官場沉浮的失意時刻,事事不順。這時候最好的辦法就是解除他們的身心,找個地方隱居。缺點是有些人會為了得到一份緊巴巴的工作,在隱居中藏起追求名利的工具。這些舉動讓中國特有的隱性文化開始變質,之前的孤傲和死後的名聲徹底黑暗。儘管如此,我們仍然對隱居持積極的態度,因為中國古代文人發展的空間太窄,迫使他們要麼隱居,要麼死去。我們不會讓他們的雄心壯志落空,而是選擇一沉再沉,等待有朝一日東山再起。在自然人文環境中沉思,考慮人的情感,在留侯寺前,一尊石像追憶柳宗元的一生,從他的文采到他的降職,這是貶謫,劉墉兩州是偏僻之地。所以他把自己置身於山河之中,把自己的苦惱狀態完全寄託在山河之遊和文章的創作上,成就了中國文學的歷史”,這一代文人的氣節和傲氣,使後世文人不得不尊重他的文化自覺和人格,帶着崇敬和懷疑向這位偉大的作家致敬。當我們合上書時,我們忍不住去睡覺。流動的汽車和人們在宣揚另一種文化。這裏是高雄,但是千年文化的故鄉呢?也許我們應該帶着對中國文化的懷疑,親自去廣闊的土地上看書。

餘行走在中華民族的土地上,以其獨特的觀察和洞察,對古老民族的深層文化進行了深刻的思考,用細膩的筆觸寫下了中華文化。《文化苦旅》不甜,因為有太多的苦要承受和經歷。

走進書中的情境和思考,不禁認真起來。就像一羣被流放的孩子,被流放到一個陌生的土地,因為歷史和那個文化,迫使我們前進。我們住在前面的莫高窟裏。洞穴仍然壯觀,石像和壁畫仍然寂靜無聲。我們靜靜的看着光影投射下的`石壁的變化,就像他們靜靜的看着千年敦煌的變化。一千年前,開了一千年後雄偉的莫高窟。它遭受了浩劫,王道公手裏的一串鑰匙守護了敦煌一千年,卻把它留在外人手中,而華夏子孫也拋棄了它。那輛馬車和裝載文物的馬車被運到了國外。多年後的今天,這個神祕而有意義的洞穴為什麼能吸引所有人的目光?它的外表並不美麗,只是一種儀式,一種生活,以及它的深層儲藏。我們在這裏看到了美,也看到了宗教世界,它是中國人的標本,一種美麗的標本,同樣美麗的標本,儘管它曾經被畸形和無情地改造過。

文化苦旅讀書心得5

時間和文字在一個個老庭院裏廝磨,這是文化存在的極温暖方式。千般荒涼,以此為夢;萬里蹀躞,以此為歸。

——餘秋雨

我站在歷史的城牆張望,看着文化如雨絲一般浸潤着每一寸土地。

文化,存在於濕冷清秀的衚衕中,是孩童輕舔冰糖葫蘆時的滿足;文化,存在於清涼悠閒的樹蔭下,是人們絮叨家裏長短時傾訴的快樂;文化,存在於寧靜古樸的鄉村中,是老人們踮腳倚望兒女回家的姿態。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而那些明麗堂皇的頁篇亦免不了留下晦暗的陰影,所以我願意選擇走進文化本身。細細研讀了《文化苦旅》,靜心淺品,瞭解文化苦旅及其存在的意義。

順着餘秋雨先生的筆尖,向我走近的,是蘇軾。

深陷於烏台詩案的他,顯得疲倦狼狽。他微醺的嘴角掛着苦澀的笑意。獨自承受着生命之不可承受之重的他;獨自承受社會輿論給他潑來的一盆盆髒水的他;獨自承受沒有親友關切孤苦的他。本是一個讓周圍人瞻仰的文化名人,卻被以莫須有的罪名被流放黃州。

正如餘秋雨所寫的一樣:“你找不到慷慨陳詞的目標,你抓不住從容赴死的理由。你想做個義無反顧的英雄,不知怎麼一來把你打扮成了小丑;你想做個堅貞不屈的烈士,鬧來鬧去卻成了一個深深懺悔的俘虜。”他也曾彷徨,也曾不知所措。人煙稀少的黃州,給他一種難言的悽苦與孤獨。沒有親友的陪伴,沒有錦衣玉食的生活,待時間慢慢流走,這一切都使他的靈魂重新變得澄澈空靈。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對蘇軾而言,這次的黃州遭遇,使他真正的成熟了。在一場苦難中再次成長的蘇軾開始了他一生創作中的巔峯時期。

對於常人而言,蘇軾的遭遇是不幸、是坎坷的。而在餘秋雨先生看來 ,卻非如此。苦難磨練了一個人的生的意志,使這個人發出温潤明亮但卻不刺眼的光。蘇軾亦是如此。

每當我在學習上遇見困難時,總會想起蘇軾眉宇間的淡然。所謂淡然,並非不在乎,而是對苦難的.從容而赴。

我想這本書中的每一處文化,每一位在文化這本厚厚的字典中留下過綽約身影的人,他們所存在的意義都是一樣的。時間如白駒過隙,當歲月在文化的眉間留下悠然的印記時,我想,那邊是文化存在的最温暖的方式。它離我們並不遙遠,它就充斥着每一寸土地,每一顆熾熱的心。

文化苦旅,我想這大概就是生命的意義。正是因為有苦的打磨,有歲月留下的痕跡,它才顯得如此珍貴。而文化,就存在於每個人的眉眼中,因而清淺,因而悠長。

文化苦旅讀書心得6

讀罷《文化苦旅》,對我來説,的確是漂泊於中國莽莽蒼蒼大地的一次苦旅。多少深夜牀畔,零零散散地翻動書頁,努力瞭解它藏在背後的真實,所得大概只有那模糊不清的腳印。餘秋雨説“每到一個地方,總有一種沉重的歷史氣壓罩住我的全身,使我無端的感動、無端的喟歎”,而我卻時時與他感同身受,這不禁讓我感歎“文人的魔力,竟能把偌大一個世界的生僻角落,變成人人心中的故鄉”。

在我眼中餘秋雨是一個“多情”的人,他總是能在人們遺忘的角落,找到古代文人和文化留下較深腳印的所在,然後“閉一閉眼睛,平一平心跳,迴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也許有人會認為“多情”應發生在“愛上層樓強説愁”的年紀,而餘秋雨卻“一提筆就感受年歲陡增”,這使他們感到不解。但在我看來“多情”可以發生在“愛上層樓強説愁”的年紀,但也可以是在歷盡滄桑之後,有些“多情”寫在山水裏,有些多情寫在歷史裏,只要心中有一份“情”在,年輕的腳印仍然可以記錄老年的“智慧”,一如當你在“行萬里路”的同時,仍然可以坐在案頭“讀萬卷書”。是的',餘秋雨認識到了這一點,他認為“我無法不老,……我不敢對我們過於龐大的文化,有什麼祝祈,卻希望自己筆下的文字能有一種苦澀後的回味,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於是他“離開案頭,換上一身遠行的裝束,推開了書房的門”,去進行文化的苦旅!

文化苦旅讀書心得7

讀完餘秋雨老師的《文化苦旅》,我很想抓住些什麼,卻又難以言狀,只覺得淡淡的哀愁與寂寞縈繞在心中不去,又難復平靜。從滾滾黃沙的大漠邊塞到温婉宜人的江南小鎮,餘秋雨老師的文化足跡,跨越了大江南北,旅途中夾雜着喜悦、激動、哀傷、沉痛。百感交集,而最終只匯合成一個赫赫刺人的“苦”字。中國史上敍説羈旅之苦的文學作品不在少數,然而負擔上“文化”二字,卻更令人覺得這苦澀的味道濃得要化不開了。

説説那個令人恨恨不已的.王道士吧,青磚黃泥的道士塔原也只是個普通的佛教地方,可當那王道士開掘了一門永久性學問的洞穴後,這兒再也不普通。王道士也成了達官貴人寵的“妃”,王道士的古文物,不,是正用在阿諛逢迎的官場的中國的古文物,它們的清白也漸漸被抹黑,更糟的是:外國友人的不客氣,王道士的傻笑,中國古文物就此一車一車地安全運出國境,王道士與外國友人的寒暄。唉!傷心欲絕!餘秋雨老師之苦,皆因有着中國古代文人憂國憂民式的文化自覺,種種令人痛心疾首的現象赫然呈現在自己的眼前卻無能為力,也就難以自抑地揪心揪肺了。也許是我出生的年代比餘秋雨老師要幸福,沒有親眼目睹種種擦肩而過的辛酸與血淚,因而沒有那種刻骨銘心的苦味縈繞心頭,然而餘秋雨老師筆下一幕幕清晰可見的中國式文化悲劇,已經令我的心也不自覺得隨之惆悵,陷入了淡淡的寂寞,歷久不散。也許餘秋雨老師得知我們肆意欣賞着他的“苦”,卻不能與之同苦,而只是僅僅的“寂寞”,怕是他的“苦”又會更甚了吧。也許許多歷史界的專家學者曾經不留情面地指出過餘秋雨老師作品中與史實不符的種種紕漏,但是依然無妨,文學不同於歷史學,畢竟餘秋雨老師釀製的文化苦酒傳出了令人心醉的香味,不僅僅是向讀者,向文化界,更是向廣大的中國人民。這樣就已經足夠了,不是嗎?

作為一名高中生的我就這樣追隨着餘秋雨老師的足跡,在寂寞間行走着,徘徊着,最後旅途也到了終點站,只剩下了“這裏真安靜”的孤獨與餘韻。

文化苦旅讀書心得8

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訴説着一個個中國古文化,中國文明的盛興、衰落。讀《文化苦旅》,是讀行走的哲學,跟隨餘秋雨先生踏上游歷中國文化古蹟的旅途,感受歷史名跡歷經千年的風風雨雨所沉澱出的歷史文化底藴。

在遊歷山水之間,去感悟出一些人生的真諦。我們去到了某一個地方參觀旅遊,總是會不自覺地回想那裏發生過的一切,曾經在我們所站的這個地方有誰走過,又發生過的什麼樣的歷史事件呢,又是誰在這裏修建的呢,修建的目的又是什麼呢等等。就在這樣的一瞬間裏,那所有的一切都會很自然渾沌地交融在一起,歷史的滄桑感與人生的滄桑感便會油然而生,歷史古蹟所藴藏着的精神與文化重燃而生,使參觀者都好像親身經歷過了一般。而我們人社工作者又何嘗不是如此,在日常的下鄉檢查工作過程中,我們與山水、羣眾做着不同的互動,看着匆匆往來的羣眾,不知他們從何而來,又向和而去?我們的腳步只能緊跟着自身的職責,想羣眾之所想,急羣眾之所急,時刻維繫着人民羣眾的安危,此時作為一名人社工作者我感覺自己是無比的自豪。

讀《文化苦旅》並不是在欣賞山水風景,而是在對歷史的滄桑的一種回顧,歎息和哀傷,也是對人生的一種激勵。一次次的漂泊旅程,都是在增長我們的智慧,洗滌着我們的心靈。這一次又一次的跋涉又能讓我們得到一種啟迪,一種精神的寄託。文化的傳承,歷史的見證在這裏留下了最真實的寫照。歲月的流逝,讓歷史的滄桑在人們的記憶中早已經是越磨越淡,漸漸地淡出人們的生活圈子,時間磨損了最值得深藏的記憶,或許也只有當我們身臨其境的那一刻才能將這些詮釋出來。工作的過程中,我們同樣也會遇到這樣那樣的難題,機關事業單位是一種十年如一日的工作,孜孜不倦,我們看不到吶喊聲,沒有歡呼聲,更加沒有掌聲。我們只能夜以繼日的工作在第一線,默默地服務好人民羣眾。

讀着《文化苦旅》,讓我漸漸地明白了很多東西。我想,讀一本書除了能夠獲得理性和知識的收穫之外,最大的'享受可能是那種喜悦,有所思有所悟的那種喜悦。讀《文化苦旅》並不是一件舒心的事,因為需要用全部的心去感悟。但是讀着讀着,便會有所收穫。猶如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可以清楚的發現自己的成長和發展有其階段性,不能強求一致,更加無法整齊劃一。循着一本紙色泛黃的《文化苦旅》,拂開瀰漫千年的歷史塵埃,我追溯到遠古文明的源頭,掬一捧最清的,感受它帶給我的闃靜之中最沉重的呼吸。

文化苦旅讀書心得9

手杆《文化苦旅》,連同作者的筆觸,字裏行間走遍大半個中國。旅行結束的時候,我本應該陶醉在祖國壯麗的山河、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中,卻無法陶醉自己,一種苦澀的感覺莫名其妙地從心裏湧出。我一直對《文化苦旅》裏的“苦”字感到不解。一開始我以為這不外乎是旅行的辛苦,現在才知道這太天真了,不懂。其實身體苦不要緊,心苦才是真苦。作者曾感慨地説:“文人似乎註定要與苦旅相連。”在我看來,這是文人最大的財富。苦澀過後,總會有一絲回味。——.對歷史的理解,對文化的理解,對人生的思考,都融化在這苦澀的回味中。

虞丘老師説:“如果人生是一條直線,那麼只有一些點有保留價值。”是的,人生無非是一段漫長曆史的縮影。歷史從古至今,還會繼續下去。歷史的足跡已經成為無數人一生的執着追求。歷史的魅力在於,它的足跡總是藏在山河之間,難以尋覓。所以,沒有博大的歷史情懷和深厚的文化內涵的人,是永遠找不到這些無價之寶的。毫無疑問,餘虞丘教授是探索寶藏的贏家,他的收穫就是這個《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引領我遨遊歷史長河。擺在我們面前的,是歷史舞台上上演過的強大而華麗的現場劇,出現過的偉大人物。他們體現了中國文化的良知和高尚人格,但大多數人仍然逃脱不了悲劇的結局。我心都碎了!但是這顆破碎的心真的懂中國文化。當莫高窟出土大量具有巨大研究價值的敦煌文物時,人們為歷史歡呼。然而,歷史上演了一場極其荒謬的鬧劇,讓外國人大搖大擺地把一箱箱珍貴文物搬到他們的博物館。也許歷史就是為了刻意磨礪那些執着的歷史學家,讓他們只能依靠國外博物館提供的微縮膠片來研究中國的敦煌研究。同時我們要問歷史,這種削尖的代價是不是太大了?當然,這段歷史留給我更多的是對人生的思考。

“對歷史的激情總是會增加生活的負荷,歷史的滄桑感會引發一種生命感。”這是作者的感歎,也是對讀者的'啟發。一個人的一生也是一段歷史。人生之路是曲折的;回頭看身後留下的腳印,在驕傲的同時難免會感到一絲惆悵。因為無論你的成功多麼輝煌,總會留下這樣那樣的遺憾。作者在山河之間跋涉,為了記錄歷史的足跡和文化的靈魂;我們在生活中跋涉,是為了記錄生活的真諦。

看完《文化苦旅》,留下了苦澀的回味;那麼漫長的人生之後,我們會留下什麼呢?

來自新華文軒書店的感受:在山水中讀歷史,在歷史中讀文化,在文化中看透山水,讓靈魂受文化影響,受精神洗禮,這是我讀《文化苦旅》時得到的最強烈的感受。也許,我還沒有完全理解作者的深刻含義。也許,我還沒有真正讀懂這本書的含義。然而《文化苦旅》的苦澀哀愁奏響了時代的最後的聲音,警示世人,令人惋惜!

文化苦旅讀書心得10

前些時候輿論對該書及作者爭議頗多,如今看過並粗略的研究一下,覺得議論是理所當然的。總體評價這本書:文化苦旅,不苦很酸,文人的酸腐都體現出來了。

在我看來,一部文學作品是否有文采,關鍵在於詩意,當然,是流淌的詩意,而非憋出來的詩意。詩意也只能證明作者的才氣,不能決定作品的高低。索爾仁尼琴與莎士比亞誰更加富於才氣?無疑是後者。誰的作品更偉大?真的很難説。

其實文學作品是個綜合的東西,一切在於怎樣描述現實,還有現實在內心的感受,才華,是沒才華的人天天掛在嘴上的假牙。説人話,能把人話説到趣味之極的地步,這叫才華。

好作品標準就三個字:説人話。

但《文化苦旅》中説人話的作品很少,大多是用辭藻堆砌出來的空洞文章,或是強加情感的矯情文章。所以我對這本書的評價並不高。

他寫的《三十年的重量》這篇文章中寫到,"記得我那篇得獎作文是在一個夏天的黃昏坐在一個小板凳上一揮而就的,好像是為了應付暑假作業吧,一寫完就飛奔出去玩耍了。待到有一天驚奇萬分地看到它刊登在報紙上,並且後面還印有口氣堂皇的長篇評語,從審題、選材、詳略取捨、辭章修養一一加以讚揚,我立即變得嚴肅起來了。"他被所謂的評委點評給收服了,只是一心陶醉其中,並沒有想評委憑什麼能胡亂扯出文章原本沒有包含的東西,連作者本人都沒有想到的,評委又從何得出這樣的結論呢?也難怪之後他寫文章也是這個樣貌,對所見事物喜歡強加情感,也難怪他眼睛裏常含着淚水。

《文化苦旅》中很多文章是強加情感的。寫事物來寄託作者的情感,這個沒錯,但當作者的情感過分的寄託,反而使文章顯得矯情(或濫情)。例如《道士塔》。

《文化苦旅》中很多文章是用辭藻堆砌出來的空洞文章,在一篇文章裏對一個事物用很多辭藻修飾,看似浮華,就因浮華而破壞了事物原本的樣貌。他這樣寫作,證明了他懂得很多修辭手法,很多詞彙,但對文章的破壞是很大的,顯得有點做作,太過於注重修辭,見得不怎樣自然。例如《廢墟》,這個能夠和《荷塘月色》"一較高下"的文章。

餘秋雨寫《文化苦旅》中很多文章,一邊用辭藻堆砌來描述景物,一邊強加情感,導致文章顯得既空洞而又濫情,雕飾感極其濃重,難道不雕飾就不是文學、文化了麼?全書的主調是憑藉山、水、物以尋求文化靈魂,但我並沒見到文化靈魂,而是見到作者滿紙的矯揉做作。

《文化苦旅》中説人話的作品很少,大多屬於他的回憶散文,他的回憶散文,大都是把事情敍述清楚,運用辭藻就很少,很好的表達自我的心路歷程,他不用辭藻堆砌的文章例如《漂泊者們》,給人一種清晰自然的.感覺,沒有顯得做作,在《文化苦旅》中顯得極其難得的文章。

《青雲譜隨想》直接把筆觸指向文化人格和文化良知,展現出中國文人艱難的心路歷程。敍事描述都很到位,辭藻運用可是分堆砌,恰當自如,自我也沒有過分強加情感,沒有把自我胡思亂想的故事強加給文章,是一篇很好的文章。這篇文章不足之處在於,為引出朱耷花費過多的筆墨寫中國繪畫史和徐渭,如果把這些資料壓縮,減去一些無關緊要的修辭句子,使文章感覺緊湊些,那樣讀者不會覺得作者扯皮太多,賣弄自我的知識,而產生疲倦。這樣的話,文章就能更近一層了。

我對餘秋雨的旅行,並沒從書中感覺到有多苦,只看到他寫下的眾多空洞矯情文章,盡顯他所謂的文人情懷,可是是酸腐罷了。或許我的觀點有些偏激,因為現實中對餘秋雨評價是當代散文作家的佼佼者,為當代散文領域供給了嶄新的範例。我不明白評價散文的標準是什麼,但我明白朱自清的《背影》比《荷塘月色》好,餘秋雨的《漂泊者們》比《道士塔》好,至少前者都是真情實感的敍述事情,而後者都是辭藻堆砌出來的矯情空洞文章。或許我的偏激源於考試中對餘秋雨文章的賞析,強加的"賞析"毀了文章。

秋雨在《文化苦旅》的後記寫到:"讀者諸君如果不細心碰到了它,那就隨便翻翻。"這些文章真的不適合被強加賞析,出此刻課本和考試中實在是這些文章的悲哀,因為作者本沒想那麼多,無中生有的賞析只能是破壞了文章。餘秋雨如此,如果是餘華的文章被選中,能夠想象到本來一篇説人話的文章,也會被"賞析"到變成説鬼話。,我覺得文章被拿來做考試賞析,是文章莫大的悲哀。

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感受,以上就是我的感受,大家就求同存異吧。

文化苦旅讀書心得11

從翻來這本書第一章開始,我就有感覺,這將會是一趟長途跋涉,是目光和靈魂在書中的跋涉,是思想和視野的一次開拓。

它並不是快消文學,它的每一章每一節都帶給人厚重感,帶給人思考的空間,要讀懂,還得放慢速度,細細品味。

文化之苦,在於創造,而問尋文化創造之路,必是苦旅。問極蒼穹,文化的宿命在於此。

想象着,為了寫這本書,餘老先生的足跡踏遍了祖國的河流山川,一遍遍叩尋着中華文明的歷前世今生。用腳步度量腳下這塊大地,撫摸着前人留下的文字,觀察着前人留下的足印,在一個個深夜久久思考,執筆把這些觀察感悟寫下來。

除此外,他還要走一條世界古文明探尋之路,把目光投向世界,以世界的眼光,以多種文明相比較的角度,來反思中華文明。

穿過戰火紛爭不斷的國家地帶,在海上承受暴風雨的打擊,在沙漠裏不畏艱苦地行走。文學的考察,不再只侷限於前人的書,而化作了一步一腳印的實地考察。

中華文化缺乏的.實證精神,從這裏開始踐行。古人有言道: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

這句話不是説,書就不必讀了,就去像個苦行僧一樣去人間遊歷體驗就好。書對於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而言,永遠都是滯後的,有些內容可能寫下來就已經過時了,早已經有更新的內容取代了它。但是,書的價值在於,使文明得以延續,使過去的事變成故事。

這就是沉澱,一個民族歷史文化的沉澱。只有記得來時的路,他日我們才知道應該走向何方。所以,學者不僅要讀萬卷書,但是更要行萬萬里路,所謂知行合一,該是如此。

餘老先生之大學問在乎行,更在乎筆端,所以他在遇到危險時,其他的東西可以不要,但是筆和紙,一定隨身攜帶。他讓我感覺到大學者風範就在這些小細節中,而非印象中的高談闊論,指點江山。

現代文明的足跡從哪裏開始?

他從本身出發開始探尋,然後從本國國土國情開始探尋,再放眼世界,最後回到本國近代文明的創造者身上,如此高屋建瓴的氣魄,令人眼界頓開。

在他走出來的小山村裏,有一羣女教師承擔起了文明開化的責任,而她們本身是封建禮教的被迫害者,正是她們把更多的學子送出了大山,而餘老先生正是其中一個。一位老師説,"君子懷德,小人懷土",不要太黏着故土,只有來來去去,人活了,地方才會活了。

所以他邁出了小山村,邁向了更廣大的世界。

我説得太多反而多餘了,去書中看看餘老先生行走中記錄的世界吧。心疼餘老先生在國內的遭遇,敬仰他高尚的人格,感謝他堅守文學的傳播,為普世大眾留下珍貴的資料。

我相信,即使再過二十年,經典依舊經典,快消文化只會隨着時代變遷而被世人遺忘。

文化苦旅讀書心得12

我正好手頭有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一書,利用雙休日的時間翻閲了一遍,這是一本需要靜下心來靜靜體味的書,他從風景秀麗的江南到大漠孤煙的大西北,從冰天雪地的北國到充滿民族風情西南邊陲,他的足跡踏遍了祖國的山山水水,也是他在悠久燦爛的中華文化裏的苦苦求索,莫高窟的色彩、線條令他着迷:北魏色彩的渾厚沉着,隋朝的暢快柔美,唐代的.噴射和舒展,五代的精細、温煦......這是一條色彩的河流,也是文化的河流,一直洶湧地向我們奔瀉而來。天一閣的藏書曾令他迷惑,而終於有一天顯現了藏書的社會意義。而西湖終究是文人們心中的一個飄渺的夢境,只能意會,無法用文字解讀。

中國文化如奔騰不息的黃河、長江,流經祖國大地,流向浩瀚的太平洋。文化是內化於心的一種精神財富,在有華人的世界裏,就有中國文化的延傳,漂泊海外的華人們可以把原始的巨樹當成神廟,供奉着“大公伯”,然後進化成“拿督大公伯”,希望庇佑着他們。這是典型的宗族文化,一輩子也無法揮去。

960萬及其海域的神州大地,孕育出燦爛的華夏文化,有如一朵朵奇葩綻放着,包容和開放的海派文化,親新婉約的江南文化,濃郁思鄉情結的華人文化......我無法用語言表達作者對中國文化的深刻解讀,我只能用心去細細體味。

合上書卷,我們不由自主地走向窗前,流動的車潮及人潮正自我宣示另一種文化,這裏是高雄,而深埋千年文化的故土呢也許咱們應該背起滿滿對中國文化的疑慮,親自去遼闊的土地,讓我們讀過書後,沉重而苦苦的步伐,也走在上面。

文化苦旅讀書心得13

聽完輕音樂《雲裏野鶴》,靜靜的讀完《文化苦旅》,心裏總是被一層厚厚的悲哀束縛着,無法擺脱。本來想選擇這種輕音樂來釋放卷軸中的壓迫和沉重,但是一個民族文化的重量壓制了音樂的輕鬆。

無法揮去的,是一個民族的悲痛。

餘在書的序言中曾説,促進學習不是以生命的枯萎為代價,也不是用燦爛的知識給人類增加沉重的身心負擔。如果是這樣的話,幾千年文化的重量已經壓得人喘不過氣來了,那麼創新呢?進步呢?然而他卻以青春的步伐輕快地走在路上,走遍大江南北,從莫高窟到江南小鎮,從陽關到天一閣.當他旅行回來時,他已經很重了。

他説,任何一個真正的文明人,都會在心理上自覺不自覺地過着年齡重疊的生活。其實一個民族文化不就是這樣嗎?當手指緩緩拂過隋唐積累的淺淺笑容,劃過宋代文人心中的傷痕,掃過元朝的遼闊疆域,伸出手迎接明清逐漸灰暗的舞台,我該如何向誰傾訴心中的悲哀?廣闊的天地裏到處都是華夏子孫,卻沒有一個能承受得住一個民族文化的沉重壓力。太過複雜,經歷了太多,以至於沒有一個舞台能完全詮釋這種半輝煌,半沒落,華麗,極度灰暗的變化。這種文化吸引了無數的社會學家、生物學家、考古學家和科學家從不同的角度針對它,選擇不同的清晰和模糊來表現和還原它。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歷史是唯一能完全展現它的東西。

當你讀到第一章《道觀塔》的時候,你可能會咬牙切齒,痛恨王道士,也可能會抱怨一個偉大國家的博大文化被一個不知名的小眾拱手相讓,如此輕描淡寫。如果這些文物在一場戰爭中被敵人作為戰利品拖走,就不會這麼荒唐了。可恨的是丟的太隨便,留下的只有事後痛哭搶地的懊惱和遺憾。如果你繼續讀下去,你的憤怒會逐漸被壓抑,取而代之的是一聲沉重的歎息和深深的無奈,彷彿你正在被一個熱血青年逐漸步入人生的暮年。回顧此生經歷的世界,只能感受歲月的滄桑和深深的無奈。

莫高窟洞壁上流淌着千年文化足跡。沿着這個足跡前進,也是沿着歷史的腳步,從更遙遠的時代向現在靠近。隨着線條的粗細和色彩的濃淡,他們從南北朝走到元代,在色彩流動的激盪下洶湧澎湃,温文爾雅。

一個龐大的民族文化就是如此,它必須結合時間的延長和空間的呈現,也要凝聚創作者的良苦用心和觀眾的陣陣驚歎。這樣才是立體的。

記得有人寫過一篇關於《文化苦旅》的文章,叫《行走在寂寞間》。我覺得這個名字很好聽。的確,在整個旅途中,餘是孤獨的,沒有人能理解他獨自品嚐一個民族文化的痛苦時的孤獨。或許我們可以從他在陽關和嶽亞泉的小字裏看出這種孤獨感。“有這樣一個地方,天才叫做天。在這樣的一天,土地被稱為土地。獨自行走在這樣的世界裏,矮子變成了巨人。在這樣的世界裏獨自行走,巨人變成了侏儒。”與其説是行走在茫茫天地之間,不如説是行走在茫茫歷史之間。同樣的人,同樣的孤獨,也是一樣的,感歎自己的渺小,感歎外面世界的浩瀚。侏儒變成巨人是因為只有他一個人在天地間行走,沒有參照物;巨人變成矮子是因為只有自己和天地存在,天地成為參照物。而這個參照物有多龐大,個人再高,在他面前都是微不足道的。

這種悲哀也是美學三大悲哀之一:“宇宙之浩瀚,自身之渺小。”

他在《沙源隱泉》裏提到了一個泉,他很開心,但此刻他站在狹窄的山頂上,而泉卻委身在山腳下。如果他想靠近春天,那就意味着他爬山的努力白費了。這種悲哀是所有帝王幾千年的悲哀,卻沒有人分享他們的喜怒哀樂,一顆孤獨的.心隱藏在羣體的表象之下。

我一直覺得作者對廢墟有獨特的看法。他説“廢墟是建築的黃葉”,我一直喜歡他的比喻。隨着建築的枯萎,廢墟應運而生。黃葉的意義在於哺育春天,因為沒有舊的枯萎,就不會有新的崛起。因此,廢墟起着承上啟下的作用。它在空間是固定的,但會延長時間。

同時,我不得不承認,廢墟本身也是“一種形式美”。他們從出生起就直立在廣闊的天地裏。經歷了風風雨雨,他們漸漸變得滄桑而疲憊。他承受不了時間的重量,於是摔倒了,回到了地球。這種美不是震撼人心的迷人,而是淡淡的蒼涼和憂傷,充滿人情味的温暖。

一直以來,我都想找到一個合適的方式來表達我對文化消失的感受,但我找不到一個好的方式。看完這本書,我覺得應該是一個能很好的放置感情的對象。面對與歷史漸行漸遠的文化,我們哀歎自己太小,對此無能為力。比如我們把它當成歷史廢墟。在這毀滅面前,我們可以驚歎和讚美,但遺憾和歌唱.但是我們不能以自以為是的方式恢復它。第一,我們沒有能力讓它和以前完全一樣;其次,它的存在可以喚起人們太多的記憶,既關於自己,也關於這個民族。

看完整本書,心情總是很沉重。也喜歡回去,似乎老了很多。

江南雖有清幽悠閒的小鎮,但也有包羅萬象坦蕩的洞庭湖。但心裏一直有一個身影,在茫茫天地中跋涉,大雪覆蓋了他身後的腳印。遠遠望去,潔白中只有一個小小的影子,在茫茫中走來走去,不知從何而來,何去何從。

文化苦旅讀書心得14

《文化苦旅》是一本文字優美卻又言之有物的書。這本書讓我遊歷了大江南北,帶我穿越時空,領略唐宋元明清的歷史。本書寫的是中國名處的名勝古蹟、風土人情,可按以説是一本遊記;而在其中又記錄了許多史實;也可以説是一部史記;而全書流露出的喜怒哀樂、詩情畫意,又使這本書成為一部很不錯的散文集。

走在中華民族的土地上,作者用其獨特的觀察力和洞悉力去深思這古老民族的深層文化,用心思細膩的筆觸,為這趟巡視華夏文化的「苦旅」,這本書裏頭有太多不忍與親身體驗的辛酸。苦苦的味道,未看過《文化苦旅》之前,大概也不會想到,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與歷史古蹟在它們的背後會有如此深層的涵義;而作者運其妙筆,以乾淨漂亮的散文,組合成了一篇篇絕妙的文章。走進書中的情境與思考,我不禁嚴肅起來。像一個被流放的孩子,流放到一塊自己不熟悉的.土地,逼使我不得不走向前去。眼前出現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舊壯觀,石像,壁畫依然不言,我靜靜看着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變化,如同它們靜靜地看着敦煌千年的變遷。千年前的第一刀劃下,開啟了千年後莫高窟的壯麗。它曾遭遇浩劫:王道士手中一串鑰匙把守了千年的敦煌,卻任其流落在外人手裏,而中華子孫卻也將之棄而不顧,那一馬車,一馬車的文物輸往外國。多年後的今天,那神祕又充滿意義的洞窟,為何能引起大家的注目它並非外表炫麗,而是它只是一種儀式,一種人性的,及它深層的藴藏。我們在這兒看到,美,也有宗教的天地,以及它是中國千年的標本,一樣美的標本,縱使它曾經殘缺,被人無情的,任意的轉換。

在柳侯祠前,由一尊石像追想柳宗元的一生,從他的文才想至他的被貶,既遭貶謫,而永柳二州又是荒遠之地,因此他自放于山林水澤之間,將其困厄感傷的心境,完全寄託在遊賞山水之間與文章創作之中,使中國文學擁有了「永州八記」這樣出色的山水文學,這樣的一代士人的氣節與傲氣讓後世學者不得不去尊敬他的文化意識及人格,帶着崇敬和疑問來瞻仰這位大文豪。

苦與甜本是一家,先苦後天,才知甜滋味。正如餘秋雨把書名取作《文化苦旅》!但苦中處處有希望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