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讀後感

個人讀後感合集15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93W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後感了。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個人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個人讀後感合集15篇

個人讀後感1

早就聽説過《哈利.波特》這個系列的書,它在全世界都是一套熱門書,我早就想看了。

開學初,倪斯涵帶來了一本書,問我要不要看,我拿過來一看,這不就是我一直想看的《哈利.波特》嗎?我的雙眼立刻放出光芒,馬上像倒蒜似的使勁點頭。

這本書描繪的是一個魔法世界,故事是由一個名叫“伏地魔”的黑巫師引起的。在某一天的晚上,哈利.波特的父母為了保護一歲的哈利.波特被伏地魔殺死了,而伏地魔本人也因魔咒反彈,而暫時死亡。九年後,哈利來到了霍格沃茨魔法學校上學,在那裏,他認識了好朋友赫敏.格蘭傑和羅恩.韋斯萊,以及其他的許多同學。

在霍格沃茨的'每一個學期,哈利都會遇到一些和伏地魔有關的危險,第四個學期快要結束時,伏地魔居然靠自己的魂器復活了!

越來越多的人因為伏地魔這個惡魔的復活而死去。為了不讓更多人再受到傷害,哈利和赫敏、羅恩一起經歷千辛萬苦,找到並毀掉了伏地魔所有的魂器,最後打敗了伏地魔,並取得了勝利。

這套書吸引我的不僅僅是那些變幻莫測的魔法,它還讓我明白了許多道理。

首先,我明白了要學會團結,如果哈利他們各自堅持各自的意見,不團結在一直,是不可能戰勝伏地魔的。在現實生活中也是如此,如果我們不團結,不往一處使力,就會使團隊活動無法順利進行,如果我們不團結,很多事情都不能做成!

我還明白了無論做什麼事情都不能衝動,一定要先讓自己靜下心來冷靜地思考,再去做這件事情,否則,你做的事情可能不會讓你得到你想要的結果,在做的過程中,還可能會對自己或他人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最後,我懂得了看人不要老看外表,一定要對那個人多瞭解,不然很容易誤把好人當壞人,把壞人當好人。

這套書充滿懸念,引人入勝,吸引着讀者一點一點跟着作者一起去探索其中的奧祕,在探索過程中,同時獲得了許多寶藏,取得了精神上的財富,這真是一本值得一看的好。

個人讀後感2

我想這世上是有人相信天堂的。天堂很夢幻,彷彿是似曾相識的一個很美妙的地方。在讀這本書之前,我對於天堂是沒有概念的,但是讀完之後,我知道,天堂是一個可以反映你前世的地方。你要不做壞事,你就可以心安一輩子的,反之,則否。

文章是以一個結尾作為開篇的,正如文章所説,所有的結尾亦是開端。主人公愛迪的前世的結束使天堂的大門打開了。他在這裏見到了他在世時的對他來説最重要的五個人,五個可以改變他命運的人,每個人都給他上了一節課。而愛迪,這個瘸了一條腿的人,這個為救一個孩子而死了的人,他也將成為他人的遇見,他將繼續描繪他的地圖。因為…

"沒有一個生命是沒有意義的,只有當我們覺得孤獨的時候,我們才是在浪費自己的生命。"這是愛迪預見的第一個人--藍皮人,是他給他上了第一堂課。的確,我們作為一個依然可以付出我們的勞動,收穫我們的果實,奉獻自己的愛心的人,我們是否應該慶幸?或許,我們不會有愛迪救孩子的榮幸,我們沒有經歷過戰爭,沒有感受過生死,我們離天堂還遠。但我們要愛生命,愛人們,愛生活,因為我們不是就光我們自己。

這無疑是最基礎的一點,除了這個,我們要學會犧牲,自我犧牲,自我犧牲就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寬恕,因為沒有人一生下來就帶有憤怒的;回憶,讓回憶成為自己的伴侶,記住好的,記住教訓,忘記不好的。帶着這些,慢慢的往下走,完成自己的故事,這樣就不會孤獨,就不會浪費自己的生命。那麼你就會真正感受到那個小女孩帶給我們的不同的祕密,卻使我們感受到同樣的東西:家。

結尾我想引用文章尾聲的一段話:我們每一個人都會影響到另一個另一個人又會影響到下一個人,世界上充滿了各式各樣的故事,但是,所用的故事都會連成一個故事。深淺不一的印記,付之一笑的回憶

個人讀後感3

《一個人的好天氣》勾月版的,讀完,平平的文字,貼近生活。就像作者説的,她的文字很一般,一般到她自己也寫不下去了。確實,她寫的只是她那平平淡淡的就像白開水一樣的日子,而我現在寫得不也是平平淡淡的就像白開水的日子。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發泄情緒的一個方法,對我來説,現在寫博文就是發泄情緒,以前有什麼話可以找同學朋友説,可現在工作了,大家都有自己的事要忙,就算她肯聽你想説,她也未必知道你在説什麼,畢竟你們現在的交際圈什麼的不一樣了。寫出來別人可能也看不懂,但重要的是你的情緒有一個發泄的出口,不至於壓抑着吧。

覺得作者的性格和我很相似,一樣喜歡安靜,一樣不喜歡銷售類的工作,一樣會懷念高中的生活,一樣很容易和男生打成一片的性格,卻如果要進一步發展就會不知所措,最後疏遠對方,一樣沒被愛過,一樣的對生活一片茫然。作者只是兼職,而我已經出來社會快三年了,做着和她兼職類似的工作。

也許是我不願意長大吧,可能是穿着的關係,也可能是臉比較有肉吧,別人很難看出我今年二十四歲了,甚至還有人覺得我是個剛出社會的學生。反正我也不顯老,總的`來説,我是開心的,可年齡到了,總這樣的裝扮也不行,説不定好會被質疑裝嫩。我想改變,可又害怕改變,不想那麼快脱掉自己身上這種氣息吧,而且我真的不知道怎麼改變。

我喜歡漫畫,喜歡SD娃娃,前面可能好接受一些,可後面這個,至少在我認識的人中沒人能接受,有些人還覺得恐怖,可我就是特別喜歡。我還喜歡手繪的古典女生的圖片,我空間很多這些圖片,經常被同學朋友説不實際,就喜歡這些不切實際的東西。有一次我在空間發表漫畫的圖片,有個同學説我越過越年輕。其實我真的不覺得喜歡這些東西和年齡有什麼關係,這算不算是一種愛好呢?心情不好的時候,我喜歡看這些圖片,看了整個人的心情也會變好了。

個人讀後感4

赤子孤獨了,會創造一個世界。

“深夜,皎潔的月光灑在紙上,幾日思想念的思緒蜂擁而出,提筆,想説的話卻欲言又止。小孩,我是多麼想念你……”日前,看了《傅雷家書》此書感覺甚是同感,併產生共鳴,翻開此書,可見的全是父愛情深與拳拳的赤子之心。

“可是等到空下來。或是深夜,就總是想着你,同父親兩人談你,過去的,目前的,抱着快樂而帶點惆悵的心情,忍不住也流下淚來,不可以自已。”這是選自媽媽的一段話,媽媽在信中是一個極其温和的人,但更多地是對傅聰如潮水般的思念。而爸爸更是這樣,雖都説父愛如山,難以用言語表達出我愛你,但在這部分信件中無一例外,爸爸都會用噓寒問暖的方法關注着兒子的所有,拳拳愛子之心早已溢於言表。

“中國正到了“復旦”的黎明時期,但願你做中國的---新中國的---鐘聲,響遍世界,響遍每一個人的`心!”這是選自爸爸對兒子期望的一段話,本以為傅雷會像一般的爸爸一樣,期望兒子在海外生活得好就就夠了了,可是沒想到他卻為整個新中國的音樂進步在做着想,傅雷在信中持續的提到:小孩必須要認真學習,為祖國報效。如此的赤子,難移會有這樣高收穫。

在整本書中,赤子之心隨處可見,傅聰對音樂的熱愛,對中國音樂的進步給予了很大幫;傅雷教會兒子不可以忘國要為國奉獻更是顯而易見,如此熾熱的殷殷之心,無不讓人誇讚。

眨眼現在,愈加多常識分子出國留學,成為了國外華僑;赤子漸漸降低,迫切的殷殷之心漸漸被澆滅;望子成龍的爸爸媽媽也將更長遠的見地看向了海外,大家沒資格説這是不是好,但只有愈加努力的去學習,把這赤子之心傳承下去。

做一個赤子吧,創造出是我們的一片寧靜世界。

個人讀後感5

每當有早年的童謠響起,幼稚的聲音飄來,充滿童年天真快樂的事情發生,我都能想起曾經讀過的一本書——《城南舊事》。

《城南舊事》是由林海音以自己7到13歲的生活所創作的一本短篇小説,記錄了各色人物與當年的北京城南,故事豐富有趣,實際背後暗藏玄機。

主人公英子為人善良可愛,一家人温馨和睦,因此結識了兩位朋友秀貞和妞兒,秀貞失去了自己的女兒,因就像瘋了似得,被村裏人當瘋子看待,但英子並不如此認為,英子同情她,與她成為朋友,在好不容易讓秀貞找到自己的女兒妞兒時,兩人最終的結局卻令讓心寒。

後來,英子又遇到了厚嘴脣的一個年輕人,意外之下,間接讓警察帶走了為了弟弟而偷取物品的他,最後,宋媽隨着她丈夫離開,英子的父親也去世。

無論是為了女兒“瘋”的秀貞,為了弟弟上學而偷東西的厚嘴脣,還是淳樸善良的宋媽,都有自己獨到的特點,小英子有着童年最潔白真摯的情感,她會為失去朋友而難過到大病一場,會為間接抓了一位善良的小偷而難過,會因爸爸的離去而成長。

我很喜歡作者這樣細膩富有情感的文筆,也很喜歡她記敍的那些或使人發笑或使人沉思或使人悲傷的小故事,這些小故事經過文筆的發酵,變得更加真實,引人入勝,發人深省。

我很喜歡裏面的一句話:“要學駱駝,沉得住氣,慢慢的.走,慢慢的嚼,總會走到的,總會吃飽的。”這句話對我影響深刻,我想人生也應如此,慢慢的去走完它,沉住氣,靜下心。這本書真的帶給我不小的驚喜,我相信看了它的人,都會受益匪淺。

個人讀後感6

這本書讀來有種淡淡的憂傷,青春期的迷惘,對未來的不確定,還有破罐子破摔的衝動。春天是個萌動的季節,是萬事萬物起點和新徵程的開始,知壽從春天裏走來,好像離巢的鳥兒,渴望飛向廣闊無垠的天地,飛向自己的人生之路。經歷了春天的懵懵懂懂和不顧一切的任性衝動,開始的漫長的夏天,彷彿一場馬拉松,躁動不安、疲憊不堪,卻活力滿滿、熱情洋溢,來到秋天的寧靜,開始思考,開始成熟,人生是否真的如此?寒冷的冬天和失戀一起襲來,難過傷心的知壽覺得世界只剩下了自己一個人,孤獨寂寞如漫長的冬夜。但是她還是正常工作,準備從吟子家搬出,開始理解母親的處境,對吟子依依不捨踏上新的旅途,因為新的春天開始了,冬天很快過去,知壽似乎長大了一點。

在那個春天裏她搬到吟子家,走出第一步,然後離開吟子家,走向自己的天地,過去的一年是一個過渡期、適應期、準備期,或許還沒準備好,但是知壽已經知道自己終將走出那一步。

一年四季,可以是形容一個人年歲漸增的過程,也足以用來概括人的一生,這樣看來,人的一生實在是很簡單,但是四季的冷暖只有自己知道,這簡簡單單裏有着只有我們知道的不簡單。我們一生可能會有許多個春夏秋冬,每個季節,遇見不一樣的`自己,自己就像這四季一樣豐富多彩,起起伏伏,甚至每一天裏都有各種天氣,但總有好天氣,就像春天總會到來。

這本書情節很簡單,知壽每天的生活也有各種相似的重疊。厭煩,想象破滅,失戀,懷疑人生,惡毒的小心思……這些都是我們會經歷的,這個春天,大學畢業,自己也即將踏入社會,脱下稚氣,開始一段新的旅程。會有迷惘,經歷困難,懷疑自己,在各種環境裏改變自己。書中寫的是知壽的成人禮,讀來很親切。讓我不禁想:我將以何種姿態來迎接我的成人禮呢?

個人讀後感7

曾經一直都覺得“子欲孝而親不在”是人生最大的遺憾,當讀過張潔的長篇散文《世界上最疼我的那個人去了》之後,我默默感歎,何止只是遺憾?那更是此生延綿不絕的愧疚。

衰老的過程是一系列的剝奪,衰老加上病痛,讓老人變得更加脆弱。脆弱的那一刻,需求關愛的迫切顯得更加強烈了。鍾愛兒女一生的老人卻又因為這份疼愛而剋制着自己對兒女的依戀,總是用一句“沒事,挺好的。”搪塞着自己的疼痛和對兒女的思念。

抵賴、隱瞞、解釋着種種身體異常的反應,都源於由至愛而來的對自身疼痛的輕描淡寫。面對老人的無助,我們是否有及時的體察;面對老人無聲的依賴,我們又是否給予了及時的關愛?這些都是需要我們在與老人的生活過程中細心去體會和實踐的。

張潔説,人的一生其實是不斷地失去自己所愛的人的過程,而且是永遠的失去。想到這個我們每個人都無法迴避的事實,心中有種不可言喻的惆悵。誰也無處可逃的正在失去和將要失去,想到這裏,終於體會到老師為什麼會説,老人的晚年可以説是老人的一生。死亡是我們每個人最終的歸屬,而如何在老人離世之前以最大的努力讓老人安息,報答一份報答不盡的愛,這該是我們每一個為人子女者的一個思考吧?

有一點感悟,更加的深刻了:愛意要及時恰當的`表達,在老人生命的最後,不要再用所謂的好去強迫老人做些力不能及的事了,沒有必要也沒有意義的,生命的盡頭讓老人最大限度地舒服最重要。讓老人在温馨的愛意裏終老是給老人最好的禮物。

讀完書有看片,深深地感動着,也遺憾着。或許,對老人而言生命的盡頭最大的孝道是順。

個人讀後感8

今天,我帶着沉重的心情閲讀了一篇名為《兩個人的天堂》的文章,我為文中兩個小主人公的精神所感動。

小主人公程思晴和程思愛生活在一個破爛不堪的家庭裏,因為爸爸吸毒和販毒而去坐12年的牢,媽媽沒有穩定的工作和收入,所以媽媽只好出去外面撿垃圾和廢品去賣錢來維持全家的生活。由於家境困難,程思晴和程思愛只能輪流去上學。可是在這種艱苦的條件下她們倆的學習在班裏都是名列前茅的,可想而知,在取得優異成績的背後不知付出了多少汗水和淚水。不僅這樣,她們倆在學習之餘還一起寫童話故事——《天堂裏的微笑》,她們寫通話故事不僅是她們的樂趣,同時也寄託了她們的希望。此時此刻,我為她們能在艱苦的條件下對未來充滿信心和能取得優異的成績的精神所感動。

隨着科學技術和經濟的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基本達到小康,可是還有一些偏遠山區的同齡朋友,他們生活在大山裏,過着清貧的日子。但是,他們卻有一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他們為了“走”出大山,而努力學習,有的甚至考取了清華、北大等重點大學。回想我自己,我從小生活在繁華的大都市裏,整天過着衣食無憂的生活,在學習上,為了提高我的`學習,爸爸媽媽不知花了多少心思,可我卻不好好學習。現在想來我感到很慚愧。

程思晴和程思愛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農村同齡朋友也是一樣。貧困的孩子、農村的孩子一點不比城市裏的差。我想,城市裏的我經過努力一定能成為優秀的學生,為我加油吧!

簡評:從文章的字裏行間可以看出,在語言表達上有了很大的進步,選取寫作素材也有所提高,望在以後的學習中繼續保持兩好的學習態度,用心去學習。

個人讀後感9

這是一個很普通,但又很現實的故事,這個故事深深地打動了我。作者方方,沒用任何華麗的詞句,用白描的手法鋪陳開來,平靜地講述了塗自強的一生。

塗自強是一名普通的大學生,但卻是他們小山村唯一的一名大學生。他一心苦讀,以為這樣就可以改變命運,書上不也説知識改變命運嗎。塗自強的刻苦得到老師同學的讚賞,正當我以為他能按照自己的意願考研,留校,做一名老師的時候,故事急轉直下。在即將考研時,塗自強父親突然去世,他只有回家奔喪。從此厄運不斷——辛苦工作一年即將獲得對他來説天文數字般的五千元時,老闆捲款跑了。母親被塌倒的老屋砸傷,不得不搬來和塗自強一起住,而他的薪水,只是剛剛夠他和母親吃飽。母親無法適應城裏人,和打工小飯店鬧翻,緊接着,塗自強被查出已患上肺癌,已是晚期。無奈之下,塗自強只有編一個去美國的謊言.

把母親安置在一所寺廟。塗自強永遠失聯……

打動我的並不是塗自強多麼悲慘的遭遇,打動我的是,他不是一個怨天尤人灰濛濛的一個人,相反,塗自強是一個樂觀積極上進陽光的人。他為了過好一點的生活,拼盡全力,最後生死未卜。命運就是如此的不公平,對於出身貧寒的孩子來説,除了拼命努力之外,是不是還有運氣。大學城裏千千萬萬學子中,又有多少“塗自強”呢。

作者故意用輕鬆的筆調,用不動聲色的.敍述,用不帶抒情的寫法,講述了一個沉重的故事這不只是塗自強的個人悲傷,這是無數像他一樣的人的悲傷,更是這個時代的悲傷……

個人讀後感10

《你只是看上去很努力》,是有很多小文章組成的,包括了作者自己經歷的,其他人的經歷。不同角度幫我們,看到我們自己的人生。

我第一次看到這本書題目很奇怪,為什麼,你只是看上去很努力?看了這篇文章,我才知道。努力分兩種。一種,是自身的動力和需求驅動,不斷的向前更努力,每個階段都要有成果可以檢驗。另一種,是在花了時間在上面,沒有效率可言了,也沒有成果可以呈現。

看起來每天熬夜,也只是拿着手機點了無數的贊,看起來那麼早上課,卻只是在課堂裏補昨天晚上的覺,看起來在圖書館坐了一天,卻真的只是坐了一天,看起來去了健身房,卻只是在和帥哥美女搭訕。你真的走心了嗎?真的問心無愧了嗎?或者只是看起來很努力而已。

我在健身會所辦了張游泳卡,跟教練拉起呱。教練感慨説很多人來游泳館,不是游泳,而是泡澡。我問何出此言,他説,你發現沒有很多人在池子裏不是積極的在水裏游來游去,而是在一個角落裏,拍打着水面,扭來扭去,這樣對鍛鍊身體沒有一點意義,你的心肺活量不會增加,你的四肢也得不到鍛鍊,這樣對鍛鍊身體沒有一點意義。要想得到鍛鍊,必須努力向前游到,游到要四肢酸楚麻木,

書中還有很多金句,摘錄給大家,一起共享。

任何沒有計劃的學習都是在作秀而已。任何沒有走心的努力,都只是看起來很努力。

只要能夠讓彼此優秀,這場戀愛就沒有白談。

與眾不同,不是你錯了,很多時候英雄都是孤獨的'。

別以那些口無遮攔的直白自豪,其實只是幼稚而已。

休息的方式根本不是瘋狂的睡大覺,而是換個腦子做其他事情,多腿走路才是高效人士的必經之路。

其實不存在白活的日子,不經歷那些,永遠不知道自己愛什麼,不經歷那些,永遠不知道現在的生活是多麼可貴。

同樣講一段痛苦的經歷,負能量是在鞭撻別人的不好,折磨社會的不公,正能量是在降温後告訴你,那些再苦,我依舊可以通過努力去改變一些。

個人讀後感11

一個尋尋覓覓的萬里長夢,一個單純温馨的學者家庭,相守相助,相聚相失......其實《我們仨》這本書我在很早以前就拿起來翻過,但是迷迷糊糊的看不明白講的是什麼,看不懂楊絳的尋尋覓覓的夢,於是就扔下了。

前兩天,抱着試一試的心理,我又翻開了這卷萬里長夢。《我們仨》這本書分為三個部分:《我們倆老了》、《我們失散了》和《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整本書的開始源自於一個夢,這個夢記述了這一家人在古驛道相聚相失。正如作者所説,“這是一個‘萬里長夢’。夢境歷歷如真,醒來還如在夢中。但夢畢竟是夢,徹頭徹尾完全是夢。”讀到書的第二部分時,我順着這個沒有邏輯的夢,跟隨這作者來到了古驛道。不知道作者要講的是什麼,但是卻莫名其妙地被一種力量牽引着,讓我繼續讀下去。追溯着這個夢,我也漸漸走到了這個萬里長夢的盡頭,但是真正的故事並沒有結束。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在第三部分中作者這樣寫道:“現在我們三個失散了。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剩下的這個我,再也找不到他們了。我只能把我們一同生活的歲月,重温一遍,和他們再聚聚,雖説是對於這個夢的'回憶,但是作者並沒有過多的悲哀,而是在感情的波瀾中,隨着事情的快樂而快樂,隨這事情的悲傷而悲傷。

這作者這種平淡但又洋溢着親情的文章中,給了我們更多的想象,這個夢,是屬於每一個讀者的,每個讀者都有一個自己腦海中的夢境。“我清醒地看到以前當作‘我們家’的寓所,只是路途上的客棧而已。家在哪裏,我不知道。我還在尋覓途中。”作者心中的這個家,永遠是屬於“我們仨”的。

個人讀後感12

我是在讀《一個人的村莊》的時候想起那個問題的。

那是幾年前的事了,某一個讀書日,報紙上發起一個討論:如果讓你在大海上漂流一年,只能帶一本書,你會選擇哪一本?

回答眾説紛紜,當時我的選擇早已不記得了。捧着劉亮程的《一個人的村莊》,那個答案突兀地閃現:手上的這一本便不失為一個好選擇。

如果讓我用一個字形容讀這本書的感受,我會選擇“靜”。這些樸實得有如黃土的文字裏,藏着一股寧靜的力量,靜到一低頭就能看見長長的過往,靜到能聽見天地之間最清晰的心跳聲。

我驚異於字裏行間的靈氣,而我得知作者只讀過五年書後,我感到了理所當然。只有這樣的人才可能寫出這樣的文字,就像他腳下的土地,木訥無言卻寬厚温存。那是寧靜到極致後具有的深沉的力量,它迫使我心中的喧囂沉寂,一寸寸壓低我的靈魂,直至趴伏在大地上感受風的私語和大地的呼吸。

劉亮程是村莊的兒子。他寫狗。寫馬。寫蟲子,他花了一個下午的時間觀察螞蟻搬家。寫人,熟悉的不熟悉的、友好的對頭的。寫房子,他津津樂道着他曾荒廢了不少時光的那些老房子,那些院門、土牆、牆邊的樹、樹旁的煙囱和悠然的炊煙。寫煙、寫風景、寫木老頭;寫夢、寫死亡和新生。從冬天寫到下一個冬天,寫每一個人每一堵牆、每一塊土皮都將歸去的`歲月,和天空。

他是整個村莊最閒的人,他也是整個村莊最忙的人。他蹲在田壟上研究風的心情,他為一所房子擔憂能否曬到陽光,他聽見一朵野花吟吟的笑聲像個傻瓜似的一個人在荒野中笑出來, 他覺得屋後的那個榆木疙瘩是村莊的頭顱。

劉亮程以他孩童般的眼光注視着大地的一切,同時他又以先知般的悲愴預言了生命中吹徹的風和一年年累積的冬日。他是一個隨性的赤子,任由自己飄蕩在每一個司空見慣而不為人知的角落,就像一陣風、一場夢。

那是他的幸運,也是我們的不幸。

拿起這本書,在浮躁的世界裏獲得暫時的澄澈 。我願意帶着這個美麗的妄想,一個人在無邊的海洋上流浪。

個人讀後感13

塗自強其人正如他的名字一樣,一生自強。出生農村,在先天資源上便相差甚遠。而他卻能憑藉自己的奮發苦讀成為山溝溝裏的大學生,實屬不易,這也是他人格自強的表現之一。

而此後,文中言“我們走上了不一樣的路”他和採藥青澀未萌芽的感情也就此終結。去往武漢的路上,身無分文,一路上靠人接濟幫助,儘管只是如此簡單的幫助,塗自強也覺得這是自己莫大的福氣,盡給他碰到了天底下所有的好人,此中也能初顯其性格中順從苦難,不能反思向上的一面。而接受他人幫助的時候,塗自強也總是用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回報,這也是他性格自強的一面。

初至校園,像是上天捉弄,同宿舍的趙同學相對於他而言就像是出生在終點線的人。不必為生活費發愁,不必為學習憂愁只需喜歡就能去到美國留學。但更戲劇化的是塗自強自身的想法,他認為這就是自己的命,自己出生貧苦,吃些苦頭也是應當的。這從文中多處或明示或暗示都出現了多處,這或許也是導致他後來悲慘結局的一個因素。

倘若他像那個中文系女生一般心思活絡些,不如此老實,也許後來的'結局不會如此悲傷吧?畢業後,因天災將母親接進城裏居住,原不富裕的日子更加捉襟見肘。他卻一直心懷期望,壓縮自我時間更加拼命,只為自己和母親能在武漢可以有立足之地。而農村和城市的差異也在塗母求職這段描寫中凸顯出來,譬如餐館老闆覺得塗母洗的碗不夠乾淨,而塗母卻覺得很乾淨。

而長時間高強度作息紊亂的工作讓這個年輕人的身體逐漸虛垮,最後患上肺癌晚期。匆匆離場結束了這出悲傷的故事。讀完令人內心一梗,卻不知該怪罪誰人,路上碰見的全是好心人,都在努力幫助塗自強,而他自身肯吃苦、能吃苦,孝順堅毅又對生活充滿熱情。如此發展怎麼落得如此下場。思來想去只能將其怪為命運不公,讓塗自強在每次即將脱身泥潭的關鍵時刻遇上惡人。悲哉!

個人讀後感14

最近很奇怪,忽然很多身邊要好的朋友都出游去了,也許11月對於很多景點來説是淡季,對於人來説,這是一個梳理的季節。而更神奇的是,我的這些朋友們,多半是獨自出行,最多是兩個好基友一起出去玩兒。

而我一個人流浪在這個小島上,已經是第五天了,感覺卻好像過了一個月。因為,從內心來説,你終於徹底地成為了一個人生活。儘管每一天,你的周圍走過千百個人,你卻不必擔心他們會跟你打招呼,你也不必擔心會有電話進來談工作,或者也沒有任何必須去做的事情。一切的一切,都是來自於你獨自掌握自己的`時間。第一天到達這裏時,曾有數小時的恐慌,因為面對全新的地理,節奏,以及你擔心自己無聊,或者你擔心自己馬上就想回去,在年少單獨出行時,曾有過這樣的經歷,剛到達陌生目的地的時候,我就想立刻回家了。可是,那數個小時的憂慮過去後,是一日一日疊加的卻是不想回到熟悉的人羣中,甚至,不想在身邊建立起熟悉的關係。

印象最深的是在上一份工作中,因為每日需要面對接踵而至的問題,電話,拜訪,會議,我常在午飯時獨自夾着Kindle或者iPad,一個人隱遁到離辦公室略有距離的咖啡館去。如果沒有那半小時幾十分鐘的獨處,那一天,對於自己來説,是難以為繼的。

現在想起那種倉皇和疲憊,力爭在被壓縮的空間和狀態裏,尋找那份最原始的自己,的確是悲慘又可笑的。

可是,每個人的特性是生來無法改變的,也許還有童年的因素,可是,到了現在,一切彷彿是蛋糕模子,無論放什麼進去,出來都大概是那個形狀和深度。

我知道很多人也抱着和我一樣的彷徨和考慮,這個世界目前來説,不鼓勵獨處和內向的人,所以,但凡有點這樣想法的人,不需要別人去批判,自己首先就會在內心先抽自己一鞭子~~

所以讀到這本書時,有種壓抑已久的釋然感,這個世界有種可能,一半的人,或深或淺地存在和你一樣的擔心,和願望。

個人讀後感15

今年這個寒假,我閲讀了好多書,讓我記憶最深的是冰心奶奶寫的《小桔燈》這本書。這本書反映了1945年抗戰期間革命者在國民黨反動派統治下的艱難處境和對光明的渴望,讚揚了他們鎮定、勇敢、樂觀的精神。

書中描寫的中心人物是一個地下黨的女兒。當時國民黨反動派殘酷地逮捕、屠殺地下黨員,白色恐怖籠罩着重慶上空。這位小姑娘的父親是地下黨員,因黨組織遭到破壞,而離開了家。母親也因受到特務的毆打而吐了血,然而,這位小姑娘不像一般的孩子那樣驚慌失措、哭鼻子,而是能夠幫着大人做點事。這對於一個九歲的小女孩來説,是多麼不容易啊!

文章的`結尾細緻地描寫了小姑娘給作者做了一盞小桔燈。這盞小桔燈發出的朦朧的桔紅的光,實在不算明亮,但是卻象徵着可以燎原的星星之火,象徵着革命的前途是無限光明的,象徵着革命事業必勝!所以作者每逢春節,都會想起那盞小桔燈。是啊,這位年僅九歲的小姑娘雖是作者偶然相識的,但她的一舉一動確實給人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

讀了這篇文章,我很感動,也很羞愧。我比小姑娘大2歲,但很多事情都沒做好。我們現在的生活條件優渥,我擁有很多東西,但我有時卻很不珍惜,甚至還浪費。有時我過分依賴爸爸媽媽,有時候卻很有自己的想法,覺得媽媽嘮叨,愛管閒事。而現在我要向這個小姑娘學習,學會管理好自己,主動幫家人分擔家務,做個學習的小主人,珍惜今天的生活和條件。

我們要想攀登科學的高峯,就需要勇氣,需要珍惜這美好的時光,學習更多的知識。我願做一個像小姑娘那樣的人,以鎮定、勇敢、樂觀的精神為祖國的發展而勤奮努力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