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讀後感

《最好的告別》的讀書心得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51K

當我們經過反思,對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通常就可以寫一篇心得體會將其記下來,這樣可以幫助我們分析出現問題的原因,從而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到底應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最好的告別》的讀書心得,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最好的告別》的讀書心得

《最好的告別》的讀書心得 篇1

“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是一個生者最完美的謝幕。揭開書頁深感殘酷和沉重。雖説生老病死人之常情,人之常態。但真正面對自己的親人,愛人,家人或朋友等等,又有幾個能輕描淡寫,雲淡風輕呢?!也許被質疑現在正青春,談論衰老是否言之過早?是否危言聳聽?容顏可以改變,甚至高度寬度也可以改變,唯獨衰老無法逆轉,必須遵循自然規律。而死亡並不遙遠,就如《死神來了》永遠無法預知下一秒會面臨什麼。只希望在有限的時間裏,活得有價值和尊嚴,坦然接受衰老,自然地活,優雅地老去。

五十知天命的阿圖不僅是一位優秀的醫生,更是一位深具慈悲心腸、富有人道精神和人文情懷的作家。作為醫者仁心出發,用獨特而理性的眼光肯定人類的衰老與死亡的進化論,圍繞身邊的親人,朋友或病人展開從醫學生物學角度闡述美國養老院進化史,發展史,用大量舉例,數據論證老年生存率與死亡率,尋求更加科學和人性化養老院。如何幸福快樂,自由自主,有尊嚴及有趣地度過晚年,不能只滿足於疾病治療現階段,而更要關注老年人養老,疾病,老年護理,死亡,姑息醫療及善終護理等新理念展開論述。強調醫生不只是治病,更要關注人的身心的需求。拋開傳統醫學觀念,開闢一條人性化可行性老年醫療機構。許多寶貴見解和理念值得閲讀,思考和借鑑。

(1)老齡化結構改變

據統計中國老齡人將近佔3億人口,421倒金字塔家庭結構,將讓下一代不堪重負。意味着一對夫婦照顧四個老人。醫療水平提高,保健人口老齡化是壽命革命的標誌,是人口長壽和社會進步的產物,養老問題的嚴重性和必要性浮出水面。

(2)道德與現實相沖突

書中舉證了許多例子,經濟發達的美國老年人相對是幸福,也讓人羨慕。擁有獨立經濟實力,社會保障,福利機構,完善的養老設施等,而中國面臨改進中,大部分老人養居起家,兩代共住,相互照應,在身體力行的情況下,幫助兒女起居飲食,養孫育兒,沒有完全獨立或自主,自由。要是老了動不了,病了就送進醫院交給醫生,生死由天。這就是養兒防老,老有所依中國傳統文化。就像書中提到謝莉不但要兼顧工作家庭和孩子,還要照看日漸衰老的父親,力不從心,經過一番思想鬥爭,決定送父親到養老院。問題非常現實,送與不送,一邊是道德評判,一邊是實際困難。

(3)面對衰老應做好準備

一想到衰老,腦袋裏全是恐怖而可怕的畫面,頭髮牙齒掉光,駝背的糟老頭或老太婆,不是愉快話題。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為了保持容顏,打玻尿酸,整形,整容五花八門,層出不窮,各顯神通,與衰老抗戰到底,不惜重金或付出慘重代價甚至是生命。無法坦然接受或直視慢慢變老的事實,總指望通過人為干預,能永葆青春。其實所有化粧品或醫學技術,在衰老面前仍舊無計可施,徒勞無功。自然規律無法違逆,你的身體,毛髮,皮膚,粘膜,骨骼,臟器等功能逐漸老化,輪番“亮紅燈”警示你遠離健康,走向衰老。放下一切妄想,接受現實吧!上帝是公平的,不偏袒任何人,雖然不能決定生命長度,但可以增加生命的`寬度,活出每個階段的風采和優雅,夕陽無限好,不恐黃昏時。老人就是一首經典老歌,一本歷經桑田厚重的書,帶給人智慧和從容。別被臉上的皺紋給嚇到,那是最美的紋理,只希望在自己白髮蒼蒼那一天,有人對我説:奶奶,你真健康!而不是年輕或漂亮。只有完成接受並愛着每一個時期的自己,才能與衰老和平共處。

(4)盡全力救治也許不是最正確的做法

出身於醫學世家,擁有資深經驗的阿圖醫生的父親,在死亡面前一樣無助,一樣恐懼,有着所有病人該有的身心反應,儘管父親研究了一輩子醫學,也逃不過死神召喚,在病魔面前只是微小的一個細胞,只能眼睜睜被癌細胞吞噬,只是希望在被癌細胞消滅之前走得從容和快樂點。所以阿圖應諾父親意願,選擇姑息醫療和善終服務,陪伴父親走完生命中安詳和自尊的時光。而不是選擇盡力搶救,插上呼吸機,導入鼻飼管,電除顫,全身上下插滿了管子或儀器,或是死的時候,血管裏留着化療藥物,喉頭插着管子,肉裏還有新的縫線。從而論證姑息醫療和善終護理才是更理性更人性化的選擇。國內還沒有實行安樂死,在病人生命垂危之際,家屬總要求全力搶救,讓機器維持呼吸心跳,失去生物學價值,換位思考,你能接受嗎?

(6)三種醫患關係:家長型、資訊型、解釋型。

作者對醫患溝通方式的臧否對於時下中國緊張的醫患關係應該有所啟迪。他批評傳統的“家長型”模式——醫生擁有全部的權威,做治療決定,病人是醫生決定的被動接受者;他也反對“資訊型”模式——這是一種零售式的關係,醫生負責提供信息,病人負責做決定,但病人常常很茫然,很難作出正確的決定;他推崇“解釋型”醫患關係——醫生和病人共同做治療決定,為此,醫生要充分了解病人的治療目標、生命願望,然後努力幫助病人實現。“解釋型”醫患關係要求以病人為中心、以病人的目標和願望為中心,因此,需要醫生充分了解病人,同病人進行“艱難的談話”。作者通過包括他父親在內的幾個具體案例,對“艱難的談話”的意義以及具體操作,給予了詳細的介紹,值得借鑑學習。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你陪我長大,我陪你到老,永遠不離不棄。

《最好的告別》的讀書心得 篇2

生命,尊嚴,死亡……阿圖葛文德的這本《最好的告別》的標籤讓我在閲讀的時候一直有一種難以言喻的宿命感。的確,死亡離我們很近,是每個人終將走過的宿命。但,我們要怎麼迎接死亡?

死亡到底是什麼?從生物學的角度,身體裏大多數細胞的凋亡意味着生命的死亡;還有人説,人會經歷三次死亡,當最後一個知道他的人死了,他才真真死去,這裏強調的是人的影響力;相似的説法還有文學家臧克家先生筆下的“有的人或者,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着。”這裏更突出一個人的貢獻。

這本書的邏輯其實很簡單。他先告訴,無論是從生命的長度還是生命的質量上,我們對病人無微不至的,為了讓病人活得更久的照顧未必對患者真正有用。在這一部分作者期望説服讀者,並不是活得越長的人生越有意義,以及現代醫療設施,比如手術,化療,很多時候並不能延長生命,甚至會讓情況變得更糟。而生命的價值是什麼,本來就難以一概而論。作者引用塔基的基本需求,並提出“人們的優先需求顯著改變,他們把注意力放在存在上,而不是放在做事上;關注當下,而不是未來”的觀點,試圖説明幸福感讓一個人的人生有意義,而在醫院治療的方式顯然無法讓人幸福。

接着作者從美國現有的制度,或者説存在的機制,提出讓病人活得更好的兩種可能。在有活力的療養院裏,病人們能儘可能做自己喜歡的事;接受臨終服務,讓一個人在臨死的最後時間裏儘可能舒適地做自己想做的事。

比較兩種方式,我認為他們只不過是運作的方式不一樣而已,他們的核心都是一樣的,那就是讓病人儘可能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而説到想要的生活,其實真的不那麼容易獲得。第一,每個人的想法都不一樣,這種生活不是簡單的可以複製的。這也是療養院的困難所在。第二,很多人可以説出自己不想要什麼,卻很難講出自己到底想要什麼。這樣容易導致的結果是,病人總覺得不滿意(畢竟身體每況愈下是一個事實),更難得到自己想要的。這也是很多人不得善終的`重要原因。

因此,找到“自己到底想幹什麼”尤為重要。作者在原文的表述類似於“有什麼可以替換的東西”,但我喜歡管這個叫生命的判準,或者底線,理解為一個人決定最想做的事情,最無法割捨的事情是什麼。可是這一點,自己尤不知道,何況是在危機時刻做決定的家人們?

所以我覺得這本書治之於我最大的意義,在於他讓我開始思考我生命中難以割捨的東西是什麼?我在腦子裏搜索了一圈,答案還是不知道。我覺得,這樣子其實是有一點可悲的。

所以,為了讓人生更加豐富,為了找到自己最喜歡的東西,好好學習,出好作品吧。這樣已有所得的人生,大概才能更清楚地説出,自己這一生裏,最重要的是什麼。

《最好的告別》的讀書心得 篇3

在我過往的三十年中,歷經過我外公外婆的去世,爺爺的離開,那種親人般離去私心裂肺的痛還長留心間。去年,我更遭受過我的第一個孩子在我腹中,未滿三個月就已經胎停的打擊。我更不敢去想像我父母的離去及其愛人的永別會是什麼樣的情景。但是我一天天的成熟,父母一日日的老去,這是都我不可迴避的事實。人真的在生老病死自然規律面前,無能為力。

於是我拾起了這本書《最好的告別》。作者阿圖本身是一名醫學工作者。在書中既有作為醫者的專業角度,也有作者作為子女,朋友的角度。全書更多的是對讓我們很羨慕美國完善的養老機制的批判,但不是枯燥無趣的講述養老院的制度,而是穿插一個個有血有肉的患者的小故事,甚至還有作者的父親在罹難腫瘤的案例,我讀到最後真的是已經淚流滿面,泣不成聲了。

關於衰老,首先我要承認是一種不可逆的現象,我想我學到的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老了就要承認,但是在老的過程中要學會如何優雅從容的老去,該放手的時候就應該坦然地去放手。

關於死亡,我從來不知道為什麼我會常常思考到死亡,尤其在晚上睡覺的時候,只要想要有一天我會死去,再也見不到這個五彩繽紛的世界,我就會感到一種難以呼吸的痛。我們總以為我們時間多到無聊,總以為有時間讓我們任性一回……誰讓那時候的自己年輕呢?(讀後感)現在的`我,時間不在是“畢業遙遙無期”的那種慵懶,帶給我更多的是一種緊迫感,我也終於意識到生命從開始就已經意味着結束,所以我要在有限的時間裏多嘗試,多經歷,多感受。可能真的怕死,因為我還有還多未完成的心願,可能真的捨不得死,因為留下太多遺憾。在書中我學到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面對死亡的勇氣,雖然在死亡面前,我們是那麼的無助痛苦,但是至少能坦然接受死亡的事實。

結合我自己的平日教學教育工作,在中學階段開展死亡教育是十分必要的。能使學生正確認識死亡,消除和減少危險因素的影響,進一步明確健康和生命的意義。類似C同學的慘劇將不會在學校發生。更重要的要學生尊重生命的價值。瞭解死亡並且坦然接受的必然性並不會讓人消極和悲觀,反而會促使人更加積極地思考該如何更加自主。更有勇氣,更有尊嚴的走向生命的終點。

人生就是一場場的別離,當臍帶被剪斷那一刻,寶寶和媽媽經歷了第一次“別離”。斷奶,寶寶和媽媽的第二次“分離”。上學時我們的第三次“別離”,孩子的青春期,我們的第四次“別離”。愛情使我們第五次的“別離”。永別是我們最後一次“別離”。一次次別離,一次次成長。

皮像再漂亮也會衰老,不變的應該是有趣而深刻的靈魂。多看書,看好書,也是變美的修行。

《最好的告別》的讀書心得 篇4

不可否認,閲讀這本書的初衷是為了緩解內心的焦慮—面對一些正常的初始衰老跡象。隨着年齡增長,人會越來越意識到,死亡,尤其是突然而決絕的死亡,或許沒有那麼令人恐懼而衰老卻着實是個折磨人的小妖精。如同良好電子系統的突然崩潰,彷彿鐵絲鋸斷腳踝的電影橋段,衰老的隨機性和逐漸性,會讓成年人的世界日漸崩塌,直至黯淡消亡......

阿圖·葛文德,印度裔美國外科醫生,出於對臨終關懷這一課題的興趣,以多年積累、遊訪及親歷的眾多事例,著作此書,既有對醫生從業人員定位的建議,也有對臨終關懷領域發展的介紹與展望。有數據,有實例,有采訪,是西方科學的理念。

但全書由從未離開過印度的祖父在印度傳統家庭中養老始,由移民美國深造終身踐行科學行醫的父親魂歸印度恆河的'儀式終,骨子裏的東方思辨與哲學,又在告誡讀者,無論是病患還是家屬,最終選擇權依然在你們手中,何時進,何時退?在戰術上積極運用先進科學手段克服生死攸關的大病症,在戰略上適時退回獨立而有尊嚴的生活狀態“藐視”衰老,甚至是死亡。既然我們不能選擇生的方式,至少應該為如何體面的死亡做出自己的判斷—瞭解自己最在意的生活底線,不做無謂的生存掙扎。整本書的讀感猶如觀看李安導演的電影,外在觀感很西式,內在靈魂依然保有東方韻味。

彩蛋時間:這是一篇書評,也是送給自己不惑之年的禮物。較之六年前的那份生日禮物,字裏行間明顯留下了歲月的痕跡,但瞭解死亡與衰老,除了催生愛意,還會給予你面對的勇氣。面對死亡,正視衰老,過好這一生。

《最好的告別》的讀書心得 篇5

作者是一個美國醫生,印度後裔。寫的三本書依次是《醫生的修煉》《醫生的精進》和《最好的告別》,大約能窺見一位醫者的思考。這本主要講的就是臨終醫療和養老問題。

儘管醫學進步解決了很多健康問題,但是不可否認還有非常多的未解難題。過度醫療一方面是醫生這個職業的定位,總是盡一切努力延長生命;另一方面是患者對於醫學問題的不瞭解,以致於懷着過多的不切時機的期望,過度治療後不但沒有達到預想的目的,反而因為藥物併發症增加了許多不必要的痛苦。

書中把醫患關係分為三類家長型、諮詢型和解釋型。家長型的醫生懶於溝通而自行決定治療方案;諮詢型更像銷售,擺出貨品、全憑患者自行選擇,似乎有些不負責任的意味。而解釋型是作者所推崇的'醫患關係。

解釋型醫患關係首先需要醫者耐心而有技巧的溝通,從而發掘患者在生命的末端最為珍重的事務,有人希望活得更久哪怕經受治療之苦,有人不想承擔一點點手術的風險而選擇保守治療,有人更看重生活質量哪怕生命只剩下幾周……瞭解了患者的需求後,醫者在據此制定配套的治療方案,這個過程中醫者不像是技術人員,而更像是陪伴人員。書中作者提到的幾位解釋型醫生,也的確是非常温暖的人。

那些不想在醫院度過生命終點的患者,又如何應對年老體衰而造成的生活不便,是作者討論的另一個問題——養老。

除開子女護工的陪伴,很多老人是希望能夠自主的控制日常生活的,更何況鉅額的養老院花費和老人被虐待的報道是現實存在的。讀後感m書裏提到了非常偉大的兩個人,一個創造性地設立了公寓模式的療養院,讓老人們能夠擁有獨立自主空間的同時,能夠得到足夠的生活和醫療的照料;另一位更是排除重重阻攔地在療養院裏養了兩條狗,四隻貓和一百隻鳥,讓老人們能夠開心有希望地活着。刷完全書,我都無法想象是怎樣的人能夠有這樣善意和創造力。

人是慢慢變老的,一個個的身體零件開始逐漸出現故障,起初尚能修修補補不以為意,但總有一天機器會突然罷工,衰老不可抵抗。但除了生命的長度外,生活的質量和尊嚴或許更為重要。

如何優雅地跨過生命的終點?作者提出的似乎是一套不錯的解決方案,圖書館借的書,該還了,準備買一本偶爾翻翻。

《最好的告別》的讀書心得 篇6

我一直覺得我是開心的,快樂的。

從咿呀咿呀説話,到跟着老師學拼音,學漢字,學英語,一直都在成長,一直都在進步,眨眼間讀完了二十年書。從穿着褲襠開始走路,到村口的石頭山上滑下去,褲子的屁股都磨出兩個洞洞,慢慢的學會了打乒乓球、打網球、踢足球,甚至馬拉松都跑到了324。

我一直以為人最大的幸福就是進步,哪怕只有一點點。

一天早上,我照例出門晨跑,父親語重心長的説:“不要跑的太過了,不惑是道坎。過了這道坎,人的巔峯也就過去了,要注意保護自己。”父親一直是我心目中的偶像。記得他十八歲就遠離家門闖天下,練就了一身的經驗和閲歷,一身的肌肉、使不完的力氣也一直是我仰慕的。 直到近十年來發現他的記憶力衰退,視力變差,聽力下降的很厲害,高血壓、冠心病以及其他派生疾病也一直困擾着他。看着他滿頭的銀髮,花白的鬍子,因年長而鬆弛的皮膚,走起路來也不再精神抖擻。不得不感歎:父親老了。

母親,又何嘗不是這樣的。經常忘記了鑰匙放在哪兒,經常忘記了冰箱裏的.食物。衰退的記憶,變形的體型,衰弱的智力,突然發現,我母親怎麼就是這個樣子呢?原來只要教育兩個孩子就可以了,現在要教育四個“孩子”了,小孩子越來越好教,老孩子越來越難教。

《最好的告別》,是一個很好的契機,讓我們自己好好的審視自己,認識到自己的定位。不是可能,是真的有一天,我們會發現自己真的老了,電視廣告裏的腰痠腿痛就真真切切的發生在自己身上,突然之間發現自己老花了,不再擁有那雙洞悉社會的眼睛,忽然之間發現自己耳朵也背了,從未背叛的耳朵也不靈了,就這樣,通向世界的大門變得越來越窄,如同慢慢地掉進一個深不見底的井裏,一天比一天深,離井口越來越遠,任憑你再怎麼呼喊都無濟於事。自己的孩子也擁有了更加多的責任:工作,生活,配偶,子女的撫養,子女的教育。自己含辛茹苦養大的孩子們,是不是也開始慢慢嫌棄這個眼花耳背的父親?

老了,其實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告別肉體的勇氣,以及做好告別肉體的準備。總有一天,還是要告別的。不管是自己極不期望的方式,中風、大小便失禁、滿牀的大便、口齒不清晰、孤零零的周圍一個人都沒有;還是自己期望的方式,正如我97歲的外太婆,一大早洗好衣服,然後躺在牀上一覺睡去再也沒有醒來......

《最好的告別》的讀書心得 篇7

對於醫學工作者的任務究竟是什麼,我們一直都搞錯了。我們認為我們的工作是保證健康和生存,但是其實應該有更遠大的目標——我們的工作是助人幸福。幸福關乎一個人希望活着的理由。那些理由不僅僅是在生命的盡頭或者是身體衰弱時才變得緊要,而是在人的整個生命過程中都緊要。無論什麼時候身患重病或者受傷,身體或者心智因此垮掉,最重要的問題都是同樣的:你怎麼理解當前情況及其潛在後果?你有哪些恐懼,哪些希望?你願意做哪些交易,不願意做哪些妥協?最有助於實現這一想法的行動方案是什麼?

本文末,譯者詳細的概括了本文的內容,不在贅述。我主要講看完這本書對我的`兩點啟示。

1.為什麼看這本書?一直想要了解奶奶的內心世界,以及對待奶奶衰老甚至死亡的恐懼,那不是一種每天都處於恐懼的狀態,而是在你吃飯時,看書時,跑步時等等不經意間的一個想法,而這個想法會擊敗你所有的堅強。這本書給了我一個對待奶奶和自己的處理方式。感謝阿圖作者。

2.這本書給了我一個新的視野去看待醫療對人的影響。以前理解的醫療就是要延長病人的生命,這也是我理解的醫療的終極目的,但卻忽視作為<人>才是醫療的目的。延長生命是好事,然而人之所以是人,不僅要追求活,而且更想要追求的是活着。文中大量的觀察和研究告訴我們,相反,為了延長生命滿身插滿管子去維持生命,不如採取姑息治療讓即將離去的人好好的度過和家人在一起的時光。其實説起來簡單,但到底什麼時候採取善終服務,這對於生人,醫生來説都是一個挑戰。你不知道這個決定對不對,適不適合。

《最好的告別》的讀書心得 篇8

最近對了一本書叫《最好的告別》,我緩慢的讀完了這本書,然後去理解了一下它的原名《Being Mortal》,“凡人”,我們啊都要去面對生老病死的“老”、“病”、“死“,但很多人都沒有準備好去面對。阿圖醫生講的是關於衰老和死亡的很多故事,角度卻不是從面對自己的衰老出發的,是告訴我們如何面對父母的衰老的。

首先是“老”,人慢慢的'老去,最開始還可以自己生活,獨立自主地做任何自己喜歡的事情;然後慢慢的開始不那麼靈活需要兩個人相互扶持才能勉強獨立生活;再然後反應變得有點遲鈍,容易被騙,需要子女幫忙來做決定;後來變得容易摔倒,好起來變得很困難,需要和子女一起生活;最後失能失智,連子女都無法照料,需要療養院。殘酷的是,不論是我在寫這段文字還是很多人在思考的時候,都是希望他們能夠活着,”安全“第一,剩下的都不重要,但是他們需要什麼呢?我們沒有想過,社會也不能提供這樣的幫助。阿圖醫生提到很多人在做這樣的嘗試,希望提供一個地方,能夠讓老人即保持在家的快樂,也能夠提供一些醫學上的幫助,讓老人依然能夠享有自由、尊嚴、快樂。即便是在發達國家,更多的是一些療養院,醫生和護士限制你的一切行動,要安排作息,按時吃藥,限制行動,只是活着。那我們必須要考慮,父母到了那個時候,我們能怎麼辦呢?我們該怎麼做呢?同時想一下,現在自己的想法,孤身一人,覺得一個人多好,到老的時候真的是能夠很好的生活嗎?

其次是“病”,年老的時候,各種病症都找上門來,不論是慢性病還是癌症,或者只是摔了一跤進了醫院,我們都沒有去接受一個事實,那就是這些病是治不好的,即便有奇蹟治好了,人的身體也不會恢復了,不論是放療還是手術,都不能讓你繼續回到自由生活的狀態了,同時要承受巨大的痛苦,這就是生病帶來的必然的後果。我們不能説醫生給的治療方案欺騙了我們,給了我們虛假的希望,只是説現代醫學還不能解決這些事情。我們需要自己反思,需要自己瞭解,那些對生命存活意義不大的手術要不要做,在知道手術可能帶來反作用的情況下還要不要繼續,我們或許需要聊一聊他們想要什麼,想要怎麼樣活下去,能夠為一場手術付出什麼樣的代價。

最後是“死”,我們總要學者去面對死亡的,不然只是在手術枱上一次又一次的延長生命,只為了呼一口氣,最後死去好像什麼也沒有做。很多人權衡利弊或者被迫之下選擇了一個服務叫”善終服務“,減少痛苦,輕鬆地死去。而我自己還沒有能夠真正的面對這一點,但希望在未來的某一天,能夠真的知道自己該怎麼做。

如何告別?很艱難,但踏出這一步,一定會放下很多事情。記得奇葩説有一集的主題是“該不該鼓勵絕症患者活下去“,正反雙方的觀點都很有道理,但我去知乎看了看,更多的是普通人在講故事,講自己親人離世時的痛苦與遺憾,告訴你他們面對的時候不知道才是更好的,讓人揪心難受的同時也要想想其實自己也會面臨同樣的處境。

我們只是普通人,但或許也可以有坦然面對這一切陰晴圓缺的勇氣,祝願你我都能有這樣的幸運擁有這份勇氣。

《最好的告別》的讀書心得 篇9

終於聽完了張大志先生的講書,我的評價是:好!

這本書提出並解答了許多我們不願意仔細思考的問題:人們到底該如何坦然面對(親人或者自己的)衰老和死亡?好死真的不如賴活着嗎?醫療的終極意義僅僅是為了延長生命嗎?明知道時日無多,迴天乏力,還有沒有必要竭盡全力救治?如何才能做到有意義地活着和體面地離開?

以下是本書譯者的精彩總結:

作者在書中主要討論了三大話題:臨終醫療、護理和養老。透過作者提供的一個個案例,讀者可以看到美國人享受到的良好、充分的醫療,美國病人和醫生的互動過程。作者對美國養老歷史及現狀的考察,讓我們看到美國老年人普遍享有比較體面、舒適的老年生活。養老的社會化既保證老年人受到專業、可靠的照顧,又不增加兒女事務性的負擔;類型多樣、選擇豐富的養老機構可以保障老年人的安全、醫療、生活、社交等方面的`需求,而且這些機構還在不斷地改進,往更人性化、更個性化的方向發展。

以我一箇中國人的視角看,美國的醫療和養老狀況令人豔羨。不過,作者寫這本書可不是為了讚揚美國的成就,而是對美國醫學界提出了嚴厲、深刻的批評——他認為美國醫學界沒有做好照顧臨終患者和老年人的準備:醫務人員對臨終病人和老年人的心理需求、情感需求瞭解和關懷得不夠,常常不關心治療是不是符合病人的最大利益,即有意義地活着;他批評醫生在明知治療已經沒有意義的時候,還在繼續提供治療方案,提供虛假希望,導致病人以非常不人道的方式死去,他認為這樣的治療很野蠻,是對病人的折磨。他描寫的那些被過度、無效治療折磨的病例是在“奢侈地遭罪”,讀之令人不寒而慄。

《最好的告別》的讀書心得 篇10

是鏡子起皺了嗎,剛取下來的耳環放哪了,姨媽從什麼時候開始不光顧了,聲音怎麼不清亮了,眼睛怎麼也開始模糊了,曬曬太陽竟然睡過去了,半夜如廁不小心摔倒骨頭碎了,吃的越來越少了,睡睡醒醒對晝夜沒概念了,總閃過從前的事認不得眼前的人,死在醫院或自己家,在搶救時或睡夢中,掙扎了很久或只疼了那麼一下。終是能親身確認人死後到底有沒有靈魂。

有一天想到終會經歷以上。如果此生未得意外青睞。

自身變老、他人幫助、從家庭到療養院的轉變、姑息治療、善終服務、解釋型醫患關係、最後告別的勇氣…書中的常識,是集慈悲、人道、人文、現代醫學於一體的理論研究,可是實踐起來又是另外一回事,尤其是在當下國內的醫療大環境以及傳統觀念的桎梏中,即使是一個從醫多年慣看病、死的老人,在面對自身遇到同樣的問題時,本能的求生欲也可能使他做出錯誤的決定,而兒女明知不可卻不加規勸的順從,也只能是用孝敬為痛苦推波助瀾,也同時深陷其中。

衰老和死亡,它們已經一前一後在路上。希望以後,不介意嘴角笑出的大括號,會選擇住進療養院,能和信任的`醫生成為朋友,看見後輩漂亮小姑娘會咯咯地説“像我”,偶爾數落一下坐在餐桌對面的老頭兒,還是會嗔怪被玫瑰花刺扎傷了手,在一個晴日的午後,翻開年輕時的日記讀一讀,然後鋪開紙張,平靜地寫下遺書。

《最好的告別》的讀書心得 篇11

阿圖·葛文德在這本書中討論的是一個嚴肅的話題:衰老和死亡。初拿到這本書,我沒有馬上讀。面對這樣一個敏感的話題,我內心是拒絕的,避之不及。而且,在二十歲的年紀,衰老和死亡似乎是一件很遙遠的事情。有一天無意中翻開讀了一段話,就被深深地觸動到,當即決定開始讀這本書。

葛文德圍繞衰老和死亡討論了三個話題:養老、臨終醫療和善終護理。從葛文德的文字中,我欣喜地看到,無論是罹患絕症的病人還是衰老脆弱的老人,好好活到生命的終點不是不可能的。要做到這一點,最重要的是改變觀念。我們在對待病人和老人方面最殘酷的`失敗,是沒有認識到,除了安全和延長生命,他們還有其他優先考慮事項,譬如避免疼痛或不舒服,儘量保持頭腦清醒,偶爾能和家人外出,實現個人生命具有完整性的感覺。通過改變每個人生命最後階段的可能性這一方式,我們有機會重塑我們的養老機構、我們的文化和我們的對話。

有一些有意義的改變正在發生。對於老人,可以有比療養院更好的東西,譬如輔助生活。遭遇死亡,可以有緊急搶救之外的其他選項,譬如善終服務。患上絕症,醫生、病人及其家屬應該通過一系列談話,考慮清楚什麼時候從為時間而戰轉向爭取人們珍視的其他事物。

關於衰老和死亡,我們越早思考越好!

《最好的告別》的讀書心得 篇12

醫學發展至今,能夠醫治的疾病不足30%。就一個簡單的感冒,最終是靠自身的免疫力扛過去的,所謂的各種感冒藥不過減輕症狀而已。

醫學有很多的侷限,衰老與死亡是醫學不能承受之重。我認為現在是,將來也是。即便科技的發展使得人類可以長生不老,估計醫學的倫理也不允許。人類如果踏破倫理的底線,必將很快自取滅亡。

而我們對醫學抱有的種種幻想,使得我們在某一天因為衰老而喪失身體的某項功能,或功能減退後,無法接受事實,而尋求醫學干預;當有一天我們知道自己或親人的生命即將走到終點的時候,或因為疾病,或因為意外,或僅僅是生命正常的進程,我們又去尋求醫學干預。

儘管我們內心也知道,衰老與死亡是人生的必修課,但真正面對的時候,所能想到的只有尋求醫學幫助。

於是醫學被賦予了生命最後的意義,我們中的大多數,在生命的最後,孤零零的躺在ICU,身上插着各種管子,血液裏流淌着一種又一種的化學藥物,見不到自己想見的人,完成不了自己未盡的願望,跟一羣陌生人在一起,在各種儀器“滴滴嗒嗒”的嘈雜聲中,花着畢生的積蓄,苟延殘喘幾天,最後以一個不起面的方式走完生命的最後一程。

醫學連一個普通的感冒都無法治癒,怎麼可能逆自然規律而讓人起死回生?尤其是現如今患病率增高的癌症。其實,大家都明白,但似乎都不想點破這個事實,醫生知道,患者及家屬也知道。

在我們生命旺盛的時候,我們沒有思考過死亡,在我們突然面對死亡的時候,我們又不知所措。

阿圖·葛文德醫生的《最好的告別》一書,以一個外科醫生的視角,帶我們思考了衰老與死亡,通過幾個真實的故事讓我們體會了生命的最後我們需要做什麼,醫學需要做什麼。

在書中阿圖醫生認為,“現代科學深刻的影響了人類生命的進程。跟歷史上任何時代的人比起來,我們活得更長、生命質量更好。但是,科學進步已經把生命進程中的老化和垂死變成了醫學的干預科目,融入醫療專業人士‘永不言棄’的技術追求。而我們事實上並沒有做好準備去阻止老弱病死,這種情況令人擔憂。”

“在過去幾十年裏,醫學科學使得數百年來關於死亡的經驗、傳統和語言過時了,並給人類製造了一個新的困難:如何死。”

是的,如何死?換一種問法,如果你換上了轉移性癌症,或者任何相似的晚期、不可治癒的疾病,你希望怎麼度過餘下的日子?

你希望陪在家人身邊,做自己還想做的事,高質量的'過完餘下的日子?還是希望躺在病房冰冷的牀上,為了那幾乎渺茫的生的希望,而犧牲眼下的現在?

《最好的告別》一書中,好多個案例的主角,最後選擇的善終服務,放棄了醫學的干預。他們最後在安詳和圓滿中走完了生命的最後一程。也有的人放棄醫學干預後,活着的時間遠遠超過了醫生的預期。他們中的大多數,在生命的最後選擇和家人在一起,完成了他們最想做的事,美滿的過完了一生。

“無論我們面臨怎樣的侷限和陣痛,我們都希望保留我們作為自己生活篇章的作者的自主或者自由。這是人之為人的精髓。”

是的,生命的最後,儘管我們知道時日不多,但生而為人,我們還需要有尊嚴的活着。儘管需要幫助,但我們仍需要是自己生活的主導者,而不是躺在病牀上任由醫護人員擺弄的一堆肉體。精神失去自由、自尊的痛苦不亞於肉體的痛苦,而這也足可以摧毀一個人。

“無論是由於年齡還是健康不佳所致,隨着能力的衰退,要使老人們的生活變得更好,往往需要警惕認為醫學干預必不可少的想法,抵制干預、修復和控制的衝動。”

生命最後,醫學過度的干預,就是在縮短、惡化餘下的時間,可是這個事實好像並沒引起什麼注意。

生命的最後,醫學該做什麼?生命的最後,自己及家人該做什麼?這是一個值得去思考的問題。

“生有時,死有時”---當我活到頭的時候,我希望能平靜地面對生命的終點,並且是以我自己選擇的方式。

《最好的告別》的讀書心得 篇13

作為開年第一本書,《最好的告別》完全有理由勝任這份榮耀。此書是由作者[美]阿圖·葛文德創作的關於衰老與死亡,你必須知道的常識。

作者直面常人不願面對的話題——衰老與死亡。分別通過以下幾個內容來解讀美國社會對老年臨終關懷及服務的看法:

第一部分:獨立。

隨着時間的推移,老年人似乎並不特別為孩子的離開而難過。人均壽命的不斷提高,家庭規模從上個世紀平均7個子女,逐漸下降成為三個左右。父母或是子女操心老年問題的時間至少推遲了十年,甚至更久。當我們還未發現問題前,也許就已經不用再操心了。

在亞洲人的傳統觀念裏,年邁的母親獨自居住被視為讓子女丟臉的事情,而這樣的觀念正在被改變,獨居老人的比例正在迅速攀升。與其説老年人喪失了傳統的.地位和控制權,不如説他們分享了新的地位和控制權,現代化並沒有降低老年人的地位,而只是降低了家庭的地位,它賦予人們,包括年輕人和老年人一種更多的自由,自主,自助的生活方式。

但是當這種完全獨立、自助的生活不能再維持的時候,我們該怎麼辦?

第二部分:崩潰。

醫生的工作是維護病人的生命質量。這包含兩層含義,儘可能免除疾病的困擾,以及維持足夠的活力及能力去積極生活。對於一個老年疾病專家,雖然無法阻止身體和心智的變老,但是有辦法使這些問題更容易處理,並至少避免某些最壞的後果。

而老年病學,他要求我們每個人思考生活中不可治癒的情況,我們將面對不可避免的衰老,以便做出一些必要的小小改變,來重塑衰老。我們當然會儘可能維持並延長老年人的壽命,但是當多種疾病到來的時候醫生也許也束手無策,甚至採取措施會造成更加嚴重的後果。

第三部分:依賴。

高齡老人,他們最害怕的並不是死亡,而是在那之前的種種狀況:喪失聽力、記憶力、失去最好的朋友和固有的生活方式。我們似乎屈服於這樣一個信念,一旦失去身體的獨立性,有價值的生活和自由就根本不可能了。

老人們從未屈服,許多老年人奮起反抗,在每個療養院和輔助生活機構圍繞人應該具以生活的優先考量和價值觀都在發生着戰鬥。但是幾乎沒有一所療養院的工作人員會跟你一起坐下來,努力理解這種情況下生活對你到底意味着什麼,更不用説幫你建立一個家,一個使得真正的生活變得可能的地方。

那些面臨人類生命週期的最後階段,最終將要面對的就是這種後果:各種社會目標的機構,這些目標從來不是對居住其中的人們要緊的目標:在我們衰老,脆弱,不再有能力保護自己的時候,如何使生活存在價值?

第四部分:幫助。

也許養老院並不是最好的選擇,但是卻常常是子女們最後的無奈之舉。老人們被迫居住在僅能盛放簡單生活物品的房間裏,周圍是其他老年人。周而復始,老人們再也不能按照自己的意願來生活,甚至剝奪了他們的想法、生活方式。

該洗澡的時間就洗澡,該吃飯的時間就吃飯。老人們渴望着一扇門:一把能鎖上的門。甚至會選擇在家和養老院輪流居住,以尋求最後的妥協。

但是,研究表明老年人根本沒有變得不開心,而是隨着年歲的增長快的程度提高,他們比年輕時更少焦慮,壓抑和憤怒。他們只是覺得失去了做人最後的尊嚴。

《最好的告別》的讀書心得 篇14

《最好的告別》內容可以大致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研究了美國養老的發展趨勢。幾十年來,從救濟院到療養院,養老外部條件得到極大的改善,但這一點是遠遠不夠的。對於嚴重失能的老人,在人生的終點到來之前,什麼是最重要的?“有一個覺得是自己家的地方,其重要性就像水之魚一樣。”這樣的問題逐漸引起關注,改革人士們不斷探索出不同的新的養老之路,例如輔助養老機構等概念得到提出和踐行。在傳統的養老院當中,安全生存作為第一要務,“老了但對生活的要求不能僅僅是安全。”在這些新型的養老機構當中,老人可以感覺像在家裏一樣,而不是像在機構中被各種規則所約束。例入引入兒童,動物,植物,“用兩條狗,四隻貓,一百隻鳥發起的革命”,“抗擊養院的三大瘟疫——厭倦感,孤獨感,無助感”,讓老人們的價值感得以體現,使其心靈得到滋養,實現最大可能的自主,免於強迫和限制,讓他們在生命的最後一段路中,書寫自己生命的故事。

第二部分講述瞭如何面對人生盡頭。醫學在面臨這樣的狀況,是放手,還是全力救治?作者通過一個又一個的`真實故事的訴説,讓我真切感受到人生終點是多麼艱難。“生活中最好的事就是能自己上廁所”理解和接受人終有一死這個事實是需要勇氣的,同時也需要學習如何去面對——不光是自己,還是家人。在這一刻,選擇是多麼的艱難。

這是一本非常嚴肅的書,作者採用科學研究的態度,引用實證研究結論,儘量客觀、科學的陳述事實與闡述觀點。但同時,那一個個脆弱而真實的生命時刻,也常會人淚光閃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