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讀後感

紅樓夢讀後感[集合15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62W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後感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紅樓夢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紅樓夢讀後感[集合15篇]

紅樓夢讀後感1

暑假將來到來之際,老師為了豐富我們的假期生活以及增加我們的閲歷,為我們推薦了很多有意義的書籍。我選了我感興趣的《紅樓夢》,讓爸爸去書店給我買了來。看到書時我有些發愁了:這麼厚的書何時才能看得完呀?後來我慢慢靜下心來,嘗試去翻閲它。我漸漸被其中的人物所吸引,也逐漸的投入感情在其中,隨着他們一起悲,一起喜。

不經感慨這真是一本好書,代入感真的很強,人物性的塑造鮮明。説到這,我相信讓許多人映像深刻的莫過於劉姥姥逛大觀園,以及還有那潑辣的.王熙鳳了。不經如此呀!還有多愁善感的林黛玉,聰明靈秀的賈寶玉,端莊大方的薛寶釵,心直口快的史湘雲······個個都是值得揣摩。

“天上掉下來個林妹妹”可不正是天上掉下來的神仙妹妹。每每想到關於黛玉的情節,不由得就會淚流滿面呀。這個“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多三分勝三分”的女孩,令我產生了無限的戀愛。無論是離愁別恨,還是草木枯榮,都會讓她黯然淚下。這個多愁善感的女孩,或許她真是那株美麗的絳珠仙草,來到世間是為了“還淚”吧。

他好像是通靈寶玉的化身,清靈、純潔,他不愛讀書,因為他看淡功名利祿,不想參雜到污濁的官場,也不願為封建禮數所束縛。他就是賈寶玉了,寶玉與大觀園中眾姐妹的關係甚好,因為他懂得這些女孩的內心,能看清她們水一樣清澈的心靈。

看完這本書我已經無法將《紅樓夢》看成是一部普通的小説了,它更像是一段歷史的象徵。它寫出了那個年代那個家族由盛轉衰的過程,也寫出了人物間的悲歡離合。都説《紅樓夢》所展現的是將沒好東西碾碎給人看的悲劇,關於這出悲劇或許我們只能説這是歷史的必然。是呀,它的衰亡確實是必然性的,不過對於還不太懂得世間存亡法則的我來説,我多希望它不是個悲劇,我多希望賈寶玉可以和林妹妹在一起。但是細細想來從古至今只有悲劇才能叫人久久難忘呀。

紅樓夢讀後感2

作為四大名著之一的《紅樓夢》,其情節曲折,內容豐富,人物都各自獨具特色,更有王熙鳳、賈寶玉這些人物,尤其吸引讀者眼球,已經成為經典的《紅樓夢》,更是被導演成劇,把一個個硬生生的書本人物,活靈活現的展現在了熒幕上,讓觀眾更深刻領會其核心內容。

説到《紅樓夢》,不能不提的是賈寶玉與林黛玉的愛情悲劇,因為前世的恩怨,林黛玉從前世的絳珠仙草轉世投胎,許下用一生的眼淚還與寶玉,以報當日滴水之恩,賈寶玉與林黛玉素日朝夕相處,早生情義,可黛玉心思敏感,寄居在榮國府,卻由於她清高自居的'個性,常常為小事傷心難過,她把人生的希望都寄託在寶玉身上,她深愛着寶玉,最後的結局卻以悲劇收場。曹雪芹筆下的林黛玉是多愁善感,反封建禮教的光彩照人的形象,賈寶玉則擁有十分叛逆的性格,他鄙視功名利祿,不遠走“學而優則仕“的仕途,他與寶黛要求婚姻自主,在戀愛中背離了封建社會的人生之道,他們在反封建的道路上越走遠走,最終導致兩人的悲劇結局。

還有一個與眾不同的人物,她便是王熙鳳,可謂是文中的一大亮點,他的陰毒人人皆知,作為榮府”總管“,她作弄權勢,兩面三刀,她用毒計害死賈瑞,她生性尖酸刻薄,最後害了全家,但畢竟她很能幹,榮府上下大小事都得她説了算,又善於迎合賈母,深得老太太的喜愛,又因此遭到妒忌,她以她的狠在讀者心中留下深刻的映象,是對封建社會的殘酷的批判。

《紅樓夢》中的人物有四百多位,而且個個栩栩如生,就是那些着墨不多的次要人物也是寫來如見其人,如聞其事,就拿劉姥姥來説吧。出生鄉村的劉姥姥來到了賈家,鳳姐導演了一幕鬧劇,在賈母那裏吃飯的時候,丫鬟只撿了一個鴿子蛋放在劉姥姥那裏,劉姥姥不知羞恥的説:“老劉老劉,飯量大如牛。”體現老劉的那種直爽,體現了封建官僚與窮苦百姓的差距之大,諷刺了當時的封建社會。

《紅樓夢》以寶黛釵的愛情悲劇以及大觀園中點滴瑣事為主線,以金陵官族名門四家大族由鼎盛走向衰亡的歷史為暗線,展現了封建社會最終會走向滅亡的必然趨勢,達到古典小説的高峯。

紅樓夢讀後感3

一個可悲的女子,韶華未盡,卻化三分流水兩分塵;一段可歎的愛情,花落人亡,才知侯門一入深如海;一代傳奇的王朝,固步自封,終是山河破碎雨打萍......

其實,這段愛情本就不成立。

從陰陽相生的角度來説,林黛玉乃是太陰,經典的,黛玉葬花,正常人誰幹的出來?賈寶玉也算不上是“男人”,也不是他的錯,畢竟天天泡在女人堆裏,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這樣因緣巧合下,不正常的人湊到了一堆(這讓我一個正經的大陽光男孩看得極其難受),柔柔弱弱的愛情,動輒破滅,這讓我意識到,一股來自男人的陽剛對這個世界有多麼重要!

再者,林黛玉是寄人籬下,又顯得與世俗格格不入,其實就叫不守婦道,據我所知,在封建社會,女人就該老老實實地呆在家裏孝敬父母,相夫教子,據説還要織布。林黛玉恰恰相反,恃才自傲,舞文弄墨,拈酸吃醋,經常生賈寶玉的氣。在古代就是不守婦道,尤其是在大家族裏,就很不。好,尤其是林黛玉人際關係不好,沒人説媒,在古代婚姻,説媒妁之言是很重要的,不然就是私奔。(詳情請見《詩經·氓》)然而賈寶玉,他。。。唉,豬隊友,不説了。最重要的一點,曹雪芹大人專門説了寶玉命不該早取,薛寶釵頗有城府,給她足夠的'時間自然就能淘汰掉林黛玉。

但這段破破爛爛的愛情放在現在來講,卻是很甜美的。有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愛情最重要的是一起成長。吵來吵去,分了又合,合了又分,分分合合中便是成長。就像只有林黛玉把淚流乾了,寶玉才知道怎麼安慰她,在現在再看,或許這才叫美好。

小説的次線是封建王朝的衰敗史,四大家族,就是封建王朝的縮影。拿賈寶玉他家來説,賈家經歷了幾代人的艱苦創業之後才有今天的成就,然而繁榮昌盛過後,逐漸敗露富家子弟的驕奢淫逸,爾虞我詐,內部矛盾不可開銷。《抄檢大觀園》是《紅樓夢》全書中最重要的內容之一,它是賈府內部種種矛盾激化的結果,也是賈府由盛而衰的一個徵兆。這時賈家的輝煌已經不在,府內時以花天酒地、鬥雞聚眾賭博為樂,本是最清淨的大觀園,到頭來也是一片腐朽,這也正應了《易經》中的一個道理,亢龍有悔!

總的來説,《紅樓夢》是一部全方面的經驗之談,一本書,便是成長的開始。

這就是一塊石頭帶來的傳奇。

紅樓夢讀後感4

《紅樓夢》原名《石頭記》。從故事的開頭,便寫了寶玉和黛玉的前世緣份,為之後的故事埋下了伏筆。黛玉前世為絳珠仙子,化為人身是為了解前世的恩情,這也是黛玉為何總是哭泣的原因。本書描寫了一個富貴至極的大家族由盛及衰的過程,以賈、王、史、薛四大家族為背景,敍説了寶黛愛情的悲劇。

書中有云:“悲喜千般同幻泡,古今一夢盡荒唐。浮生着甚苦奔忙,盛席華筵終散場。”紅樓夢再怎麼繁華闌珊,終究是一場荒唐的大夢。《紅樓夢》為四大名著之首,它就好比一壺清茶,若不去仔細品嚐它、斟酌它,是永遠體會不到這壺茶深藏的甘甜的。紅樓之所以值得我們細細品讀,是因為它可以讓我們用一生去品讀。

書中的詩詞美句可謂數不勝數,並且每一句都值得我們回味。可能一句詩,一段詞,便是一個人物的`一生了。

金陵十二釵應該是最引人注目的,早在第五回《寶玉遊太虛幻境》時便提到了她們的結局,從此埋下了伏筆。在太虛幻境的薄命司中,正有首詞,而這首詞就是她們每個人的命運。令人感慨,這或許就是“紅顏薄命”吧。黛玉含淚而亡,寶釵孤守而終,探春遠嫁他鄉,迎春暴斃而亡,惜春出家守佛......一個個才貌過人的女子卻落得這樣的下場,而這根本原因便是賈家的衰敗導致的。

賈家不過是當時社會的一個縮影,因此以小見大,側面反映出當時社會的矛盾重重、政治黑暗、人性衰朽。寶玉雖然集萬千寵愛於一身,享盡榮華富貴,但是他的婚姻卻是不自由的。在那個時候,表面還維持着繁華,但卻從各方面暴露了開始衰敗的跡象。

《紅樓夢》既是一支絢麗的燃燒着理想的蠟燭,又是一首悲涼的輓詩。其藝術價值就在於它能與讀者產生心靈上的溝通,打動人心,讓人對書中的人物感動與憐惜,這種心靈的顫動,至今也價值無限。

紅樓夢讀後感5

又是一秋窗風雨夕,煙雨迷濛,轉瞬,紅了櫻桃,綠了芭蕉,不解蹤跡。只朦朦朧朧間,似聽見:

“是幾時孟光接了梁鴻案”寶玉悄問。

“誰知她竟是個好人,我素日只當她藏奸“黛玉低眉言道。

這個“她”又是誰呢?原是那大觀園中豔冠羣芳的寶釵。自黛玉同寶玉捧讀了《西廂記》後,有感而發,於行酒令時,無意説出了一句“良辰美景奈何天”,寶釵心知肚明,卻不告破,只私下裏教導了一番。又於一日,陪黛玉解解悶,問問病情,同剖金蘭,令其極為感動。

早先日子,釵黛兩人嫌隙極大。一是瑰麗大方的牡丹,一是清秀靈逸的蓮荷。四時如畫的大觀園,因她們的存在而春風洋溢。單論才思,各有所長;可若論性理,同言黛玉孤傲自許,寶釵則知書達理。況木石前盟終不比金玉良緣,自是形同陌路。

黛玉一夢只盼寶玉同己心,眾人明己意,無數個不眠之夜,總難自遣。寶釵則盼“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一入深宮,寵愛一身,可奈何夢難做主,亦隨緣一生。兩人雖詩詞同心,卻終隔一程山水。

秋,是萬物更生的季節,是時候一語真情了。“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極好的,然我最是個多心的人,只當你心裏藏奸。……細細算來,我母親去世的早,又無姊妹兄弟,我長了今年十五歲,竟沒一個人像你前日的.話教導我。“黛玉率性直腸,足以打破多年隔閡,惺惺相惜。寶釵亦是感動,説道:“我在這一日,我就與你消遣一日。”應了黛玉之約,晚些再來。

只苦於天公不作美,負了二人的約定。夜雨昏昏,瀟湘無力,黛玉情知寶釵不來,取了本秋怨之詞,感其悲涼,故擬《春江花月夜》之格,作《秋窗風雨夕》,讀之令人潸然淚下。不料寶釵又差人送黛玉些小東西補補身,黛玉又為極善感之人,心漸漸回暖,忙令丫鬟給蘅蕪苑的婆子賞錢打酒。

可再暖的茶終會變涼,再深的情也隨光陰失了味,這一切終是苦短的夢。人生無常,寶釵是第一個不辭而別的人。黛玉雖是明白人,知“無立足境,方是乾淨”,知一切如浮雲過耳,可總難免悲切善感,不知所措。此一生便隨賈府共浮沉,“留得殘荷聽雨聲”罷!

黛玉不怨誰,她這一生愛恨分明,也不過煙雨迷濛,夢醒,了無牽掛。

紅樓夢讀後感6

幼時愛看《西遊記》,單調的打打殺殺在我眼中變得妙趣橫生,孫悟空,豬八戒,沙僧,唐僧……一個個人物在我的腦瓜裏變得活靈活現,每每想起便會憶起那美好的畫面。

後來,愛上了《三國演義》,喜歡孔明而憎惡周瑜的嫉賢妒能,一代梟雄曹操的奸詐狡猾,現在回想,作為一位軍事奇才,又如何算得上可惡呢?

現在,我翻開了那紅樓夢,散發幽幽墨香的書頁,大觀園裏流光溢彩的畫面重現在眼前,它批判了封建社會的腐敗,註定了黑暗統治必敗的結局,還有對生命的`不尊重以及貴賤的劃分令他們義憤填膺,也有人悲歎於文學的流傳必將因為其從盛到衰的歷程。每讀一次,每一次的感悟大卻是大相徑庭。

紅樓夢如涓涓溪流,緩緩流淌,心中固然有太多感受,欣喜,感動,痛惜,期盼……金陵十二釵構成了社會上形形色色人物的內心世界,黛玉的絕麗脱俗,思想叛逆;寶釵的舉止嫻靜,淡泊名利;元春的賢孝才德,幽閉深宮;探春的個性剛烈,心機縝密;湘雲的胸襟坦蕩,開朗豪放;妙玉的極通文墨,熟值經典;鳳姐的精明強幹,八面玲瓏。大觀園裏的每一位,都以自己的姿態生活着。

最使人難以忘懷的便是那“寶黛之戀”,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若是有緣罷,又為何不能執子之手?在榮國府——這活生生的牢籠裏,他們的愛情始終是壓抑;若是無緣罷,為何讓她遇見他——仙草美玉,為何落得一個香殞玉碎,一個入了空門?

黛玉叛逆,隨心所欲,不拘泥於閨閣清規,不屑一顧於世俗,不會阿諛奉承,直言不諱,崇尚真情,淡泊名利……

恩恩怨怨,悲歡離合,終究是曹雪芹先生的黃粱一夢,深牆大院下,囚錮了多少人的身體,卻無法掌控他們的內心。黛玉的清高仿若空谷幽蘭,如梅花孤芳自賞,終落得

“一縷香魂隨風散,三更不曾入夢來”的淒涼結局。一場忠貞不渝的愛戀,終為水中月,鏡中花。

紅樓一夢牽動着眾人的神經,伴隨着痛苦煩冤,終成悽然一夢。我們曾多少次被這愛戀所震撼,有多少次淚滿衣衫。我們在扼腕惋惜的同時,有沒有痛徹心扉的思想過呢?封建社會的迂腐,家規的森嚴,由此導致了榮國大府從繁榮走向了落幕。

假亦真來真亦假,紅樓夢雖虛無,但歷史上究竟有多少類似的呢?

紅樓夢讀後感7

“丟棄了不離不棄黃金瑣,忘記了莫失莫忘通靈玉”,好一個多情瀟灑的賈寶玉,嬌嫩多病的林黛玉,塑造了一個發生在清朝封建家庭的動人愛情悲劇。作者曹雪芹通過《紅樓夢》,揭示了當時封建社會的黑暗,也表達了他的不滿與憤怒。故事講述的是從小體弱多病的林黛玉來到了榮國府,漸漸與賈政之與生俱來通靈玉而性格頑劣的公子賈寶玉相戀,又因鳳姐從中使用掉包計,使得賈寶玉娶帶有黃金瑣的薛寶釵,讓林黛玉吐血身亡,賈寶玉從此心灰意冷,看破紅塵,遁入空門的故事。

世人都為林黛玉而感到悲哀不值,更為他們悲慘的命運而惋惜。但追究人物本身並沒有過錯,讓人憎恨卻是那種封建的傳統觀念。什麼婚姻大事父母做主,什麼門當户對,這種思想真是害人不淺。這不,賈寶玉和林黛玉就是因此而要承受陰陽相隔,想而見不着的痛楚。還要讓賈寶玉受這樣的欺騙。就是石頭心腸的.人也會被他倆的真情所感動的。一部《紅樓夢》,讓多少人為它垂淚,讓多少人為它感動啊!主人公賈寶玉,應該説他是一個柔中稍稍帶剛的男子,他的柔有部分是因為環境所致,他們家上上下下幾乎都是女性,掌管全家的又全是女子,自然而然地就應了一句話“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他們的家族是因為他們家中一女子進宮當了皇帝的寵妃而盛起,於是他們天天吟詩作樂,而其中又有兩女子非提不可,那便是薛寶釵和林黛玉。林黛玉生性猜忌,多愁善感,可賈寶玉偏偏就是喜歡她,她身子弱,老

祖宗看不上她,便騙賈寶玉與薛寶釵成親,林黛玉聞訊氣死,而當賈寶玉揭開蓋頭髮現並非林黛玉,而林黛玉又身亡,悲痛欲絕,出家當了和尚。這裏的是是非非是“剪不斷,理還亂”,讓人看到古時婚姻的紕漏,它們往往全有父母處理,什麼“指腹為婚”,更為可笑的是,他們有時從未見過面便稀裏糊塗地成親了。而且古時女子爭着要進宮,因為那樣可以使家族富貴,可皇帝有上千嬪妃,得寵一時,沒多久又要冷清了,又何苦進宮呢?皇帝老兒們飲酒作樂,衣食無憂,而老百姓則是吃了上頓沒有下頓,生活之苦讓人難以想象,也怪不得有了一次又一次的起義“造反”了,禍害之緣還是在於皇帝身上。

紅樓夢讀後感8

《紅樓夢》講的是一個家族的興衰,一個家族的大小故事。主人公為賈寶玉,他們的家族是因為家中一女子進宮當了皇帝的寵妃而盛起,於是他們天天吟詩作樂,而其中又有兩女子,是薛寶釵和林黛玉。林黛玉生性猜忌,多愁善感,可賈寶玉偏偏就是喜歡她,她身子弱,老祖宗看不上她,便騙賈寶玉與薛寶釵成親,林黛玉聞訊氣死,而當賈寶玉揭開喜帕發現並非林黛玉,而林黛玉又身亡,悲痛欲絕,出家當了和尚。

古時女子爭着要進宮,因為那樣可以使家族富貴,可皇帝有上千嬪妃,得寵一時,沒多久又要被淡忘了,她們又何苦進宮呢?皇帝姥兒們飲酒作樂,衣食無憂,而老百姓則是吃了上頓沒有下頓,生活之苦讓人難以想象,也怪不得有了一次又一次的起義“造反”了,禍害之緣還是在於皇帝身上啊。讓人不由得痛恨起古時的苛捐雜税,它們把老百姓一步一步往火坑邊上推,真讓人深惡痛疾。

《紅樓夢》一書讓我時而高興時而憂傷,時而憤怒時而感慨萬千,也讓我想了很多。

《紅樓夢》以賈府衰亡為主要線索,全書以賈府為中心,描寫上至朝廷,官場,下到市井、鄉里的人情世故和風尚習慣,可謂是中國封建社會後期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

最吸引我的就是上至寶玉,金陵十二釵,下至丫頭都是那麼的具有才華,個個都出口成章,讓我刮目相看,更讓我崇拜得五體投地。印象最深的就要數黛玉和寶釵了。

黛玉或許是從小體弱多病,又過着寄人籬下的生活,因此養成了她多愁善感的個性,她的眼淚總是又多、又細、又長。空有了一顆玲瓏心和無人可及的詩情才藝,真是讓我倍感遺憾啊!

反之,寶釵從小就在大户薛家出生,又有母親和哥哥的疼愛,她的性格就大家閨秀所具備的大氣了,因此也更得長輩們的`喜愛了。更是“是非面前繞道走”,連丫頭們都喜歡她。而我又覺得她雖然表面上是風光了,但做每件事都要思前想後,肯定是件特累的事。

《紅樓夢》裏對每個人都是刻畫得入木三分,各有各的特點,各有各的心思,讀了以後真是受益匪淺,更感到世態炎涼,真真假假,到頭來都是“赤條條,來去無牽掛”。

《紅樓夢》引人入勝的地方數不勝數,真不愧為是文學史上的瑰寶啊!

紅樓夢讀後感9

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遊絲軟系飄春榭,落絮輕沾撲繡簾。閨中女兒惜春暮,愁緒滿懷無釋處……

這取自於《紅樓夢》女主人公林黛玉所吟誦的《葬花吟》,這首詩歷來被世人所稱頌,既展示了黛玉在冷酷現實摧殘下的心靈世界,也是其感歎身世遭遇的全部哀音,既有抒情,又何嘗不是隱示其命運的讖語,“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黛玉如一朵馨香嬌嫩的花朵,悄悄地開放,又在狂風驟雨中被折磨得枝枯葉敗,從世界上悄悄消逝。

讀了這本書之後,我不禁感歎這本書中人物的悲慘命運:黛玉真情被扼,淚盡而逝;寶釵獨守空房,寂寞終老;寶玉看破紅塵,循入空門;元春芳隕寂寞深宮中;迎春所嫁非人,折磨而死;鳳姐被休,一卷草蓆捲走一生榮華......這些人物的命運都讓人感到惋惜,更是揭露了當時封建社會的黑暗。

在這本書中,我最喜歡的人物是林黛玉。她自尊又自卑,多疑而純真,孤高也謙和,尖刻卻寬厚,如此複雜而多面的性格特徵組成了這朵大觀園中的閬苑仙葩。幼小失怙,寄人籬下,黛玉沒有真正貼心依靠的'人,同時孱弱的身體加劇了她對生命的挫敗感,縹渺無望的愛情也在煎熬着她敏感多思的心。在物慾橫流的賈府,她是個弱者,是個無關緊要的寄食者,她的心理無法承受這樣的事實,只有用清高來防衞,表現得日益尖刻與小心眼。她,像一朵帶刺的玫瑰,越努力用硬刺武裝,越發掩蓋不住內心深深的自卑情結。

雖説“什麼臭男人拿過的我不要”,可她也只對那多情的賈寶玉許下了芳心。但世人只言金玉姻緣,又何曾記得木石前盟?黛玉的自卑感使她總是疑心重重,對寶玉的愛沒有信心,以至於不斷地消磨與寶玉的感情作為慰藉,看寶玉傷了、哭了、病了、表白了,她才放心了、笑了、憐惜了、後悔了。頑固的封建禮教允許寶黛的愛情存在,卻嫌棄黛玉的多病之身和小家子性兒,一次次對他們的感情發出警告,司琪、芳官等先後做了犧牲品,美好的愛情終究無所附麗,“香魂一縷隨風散,愁緒三更入夢遙”。

黛玉美好、柔弱、勇敢,她用淚水釀出一曲芳醇的悲劇,叫人如何不愛她?

紅樓夢讀後感10

以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為背景,以圍繞事關賈府家事利益的賈寶玉人生道路而展開的一場封建道路與叛逆者之間的激烈鬥爭為情節主線,以賈寶玉和林黛玉這對叛逆者的悲劇為主要內容,通過對以賈府為代表的封建家族沒落過程的生動描述,而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社會種。種黑暗和腐朽,進一步指出了封建社會已經到了"運終權盡"的末世,並走向覆滅的歷史趨勢。

《紅樓夢》以上層貴族社會為中心圖畫,極其真實地,生動地描寫了十八世紀上半葉中國末期封建社會的全部生活。全書規模宏偉,結構嚴謹,人物生動,語言優美,此外還有一些明顯的藝術特點,值得後人品味,鑑賞。

小説作者充分運用了我國書法,繪畫,詩詞,歌賦,音樂等各類文學藝術的一切優秀傳統手法,展示了一部社會人生悲劇。如賈寶玉,林黛玉共讀西廂,黛玉葬花,寶釵撲蝶,晴雯補裘,寶琴立雪,黛玉焚稿等等,還表現在人物塑造上,如林黛玉飄然的身影,詩化的眉眼,智慧的神情,深意的微笑,動人的低泣,脱俗的情趣,瀟灑的文采……這一切,都是作者憑藉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豐厚藝術素養培育出來的,從而使她在十二釵的羣芳中始終盪漾着充滿詩情畫意的特殊韻味,飄散着東方文化的芬芳。

曹雪芹在《紅樓夢》中真實地再現了人物的複雜性,使我們讀來猶如作品中的人物同生活中的人物一樣真實可信,《紅樓夢》中的賈寶玉"説不得賢,説不得愚,説不得善,説不得惡,説不得正大光明,説不得混帳惡賴,説不得聰明才俊,説不得庸俗平凡",令人徒加評論。不僅賈寶玉,林黛玉這對寄託了作者人格美,精神美,理想美的主人公是如此,甚至連王熙鳳這樣惡名昭著的人物,也沒有將她寫得"全是壞",而是在"可惡"之中交織着某些"可愛",從而表現出種。種矛盾複雜的實際情形,形成性格"迷人的真實"。

作者善於通過那些看來十分平凡的,日常生活的藝術描寫,揭示出它所藴藏的不尋常的審美意義,甚至連一些不成文的,史無記載的社會習慣和細節,在紅樓夢裏都有具體生動的描繪。

紅樓夢讀後感11

紅樓夢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曹雪芹,在國中時,這就是必看的會考內容,但其實我們只記得大概模糊的概念,知道作者和故事總體情節,但是,對於故事中錯綜複雜的人物其實瞭解的並不是很詳細。

通過暑假這次閲讀活動和高一下學期學習的《林黛玉進賈府》,讓我們更深刻的瞭解了故事中豐富的人物及其複雜的人物關係;林黛玉聰明伶俐的病美嬌,賈寶玉古靈精怪的模樣,以及賈寶玉的母親在賈府中過的非常的不錯,都體現出她的聰明,頗為深的心機,賈夫人對林黛玉的慈愛等複雜的情感都在這本書中活靈活現。

賈府實力雄厚,其擁有嚴格的家規及其等級分明嚴格,賈家,寧榮二府,這是財富,權勢的代名詞,可其實有誰知曉,一入豪門深似海,寶玉,寶釵,湘雲,包括黛玉,整日待在大觀園裏,吟詩賞花,固然風雅,可這並不是生活的全部。而且整日的限制,使得大觀園裏的人情感封閉地可怕,越壓抑越多,爆發時什麼都攔不住。腐朽制度使賈府大部分人中都擁有封建思想,迫害極深,而賈寶玉是這些人中唯一思想與眾不同的人,他擁有超前的思想,但因為封建制度的迫害,賈府中無人支持導致他的思想,當他看到自己從小一起長大的奴婢被迫害,其他人都無動於衷,只有他自己悲痛交加,表達出他的無奈與悲涼。

在寶玉和黛玉的愛情中,雖然時間是短暫的,但他們兩個在一起是非常的相愛,但因為觀念的`不同,所以導致了悲劇的發生,或許兩個人都是浪漫的人,浪漫的人天生就不該相遇,因為生活不是浪漫,生活會將浪漫消磨得一乾二淨,最終,紅玫瑰變成了牆上的蚊子血,白玫瑰成了胸口粘着的白米飯。所以,就讓浪漫在最美的是畫上句號,在彼此的心中,留下幸福的回憶。

兩個相愛的人天地相隔。有些人覺得寶玉在最後出家是無情的,可我認為他因為想逃離封建制度的壓迫,不想被世俗所繼續糾纏,他的選擇無疑也是一種明智的決定。

最後,我認為,紅樓夢反映封建制度對人民的壓迫,當時社會腐朽混亂,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人民需要反抗和發現新的思想。

紅樓夢讀後感12

《紅樓夢》以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為背景,以圍繞有關賈府家事利益的賈寶玉人生道路而展開的一場封建道路與叛逆者之間的激烈鬥爭為情節主線,以賈寶玉和林黛玉這對叛逆者的悲劇為主要內容,通過對以賈府為代表的封建家族沒落過程的生動描述,而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社會種種黑暗和腐朽,進一步指出了封建社會已經到了"運終權盡"的末世,並走向覆滅的歷史趨勢。

《紅樓夢》以上層貴族社會為中心圖畫,極其真實地,生動地描寫了十八世紀國中國末期封建社會的`全部生活。全書規模宏偉,結構嚴謹,人物生動,語言優美,此外還有一些明顯的藝術特點,值得後人品味,鑑賞。

小説作者充分運用了我國書法,繪畫,詩詞,歌賦,音樂等各類文學藝術的一切優秀傳統手法,展示了一部社會人生悲劇。如賈寶玉,林黛玉共讀西廂,黛玉葬花,寶釵撲蝶,晴雯補裘,寶琴立雪,黛玉焚稿等等,還表現在人物塑造上,如林黛玉飄然的身影,詩化的眉眼,智慧的神情,深意的微笑,動人的低泣,脱俗的情趣,瀟灑的文采……

這一切,都是作者憑藉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豐厚藝術素養培育出來的,從而使她在十二釵的羣芳中始終盪漾着充滿詩情畫意的特殊韻味,飄散着東方文化的芬芳。曹雪芹在《紅樓夢》中真實地再現了人物的複雜性,使我們讀來猶如作品中的人物同生活中的人物一樣真實可信,《紅樓夢》中的賈寶玉"説不得賢,説不得愚,説不得善,説不得惡,説不得正大光明,説不得混帳惡賴,説不得聰明才俊,説不得庸俗平凡",令人徒加評論。

不僅賈寶玉,林黛玉這對寄託了作者人格美,精神美,理想美的主人公是如此,甚至連王熙鳳這樣惡名昭著的人物,也沒有將她寫得"全是壞",而是在"可惡"之中交織着某些"可愛",從而表現出種種矛盾複雜的實際情形,形成性格"迷人的真實"。

作者善於通過那些看來十分平凡的,日常生活的藝術描寫,揭示出它所藴藏的不尋常的審美意義,甚至連一些不成文的,史無記載的社會習慣和細節,在紅樓夢裏都有具體生動的描繪,這就是我對這本名著的感受。

紅樓夢讀後感13

我很小的時候就聽説過我國古代四大名著《水滸傳》、《三國演義》、《紅樓夢》、《西遊記》。而當時我對《紅樓夢》只明白有叫賈寶玉、林黛玉兩個人。就是此刻讀起它,也會被它所深深地吸引。

到了七年級,那時班裏已有好多同學都讀完了四大名著,可我還有一本《紅樓夢》。當我第一次看時,就被吸引住了。

我發現這書裏的詩句寫得十分妙,讀時不但琅琅上口,寓意也是極深刻,漸漸地,對《紅樓夢》產生了濃濃興趣。讀完後,不禁感慨,林黛玉竟然如此的多愁善感,這是一個十幾歲的少女所應具有的性格嗎?或許她的性格是周圍環境所造成的,沒有父母的關懷、寄人籬下。但她受到了賈府上下無微不至的關懷,卻依然有些不滿足。她最終因憂慮而死。我覺得林黛玉正是一道美麗的風景線。“黛”是一種墨綠色,代表她對自由的嚮往。她多愁善感、任性自私,還很愛哭,但實質上,這正是對封建社會束縛人性的一種很好的回擊!她敢於追求自由,反抗社會,尋找自我真正的幸福,這正是她可貴的品質和內涵。在那黑暗的時代,卻有着這種特殊的風景線。

沒錯,她就是一道風景線,以降珠草的身份,給了黑暗、趨炎附勢、欺上媚下的社會留下深深的`印跡。雖然有着薛寶釵、賈元春之流的批判,可是她的芳跡、高貴、勇敢以及敢於同時代抗爭的精神給人留下深深的印象。

全書以賈寶玉與林黛玉的感情杯具為主線,講述賈府的興衰歷史,也以側面寫應了封建家庭的荒淫、腐敗,表現了封建制度的腐朽和社會的黑暗。作者也寫終都透露着哀怨傷感的請調,流露出一種消極思想。

以前初讀出了對於封建剝削階級的腐朽生活和精神實質有切實的體驗和感受,小説自始至《紅樓夢》時,一向都認為林黛玉是不懂事,細心眼的人。每當賈寶玉對別的女孩子説一句話時就又哭又鬧。當別人含蓄地指點她的錯誤時,她總會諷刺別人一番。好像自我是多麼的完美,沒有絲毫的缺點。賈府怎樣容得下這樣的人。可是讀的次數多了,才真正體會到她,所以才會有了先前的感悟。所以我還想再次強調:林妹妹是一道即美麗又特殊的風景線。

紅樓夢讀後感14

暑假期間我讀了《紅樓夢》一書,它是由清代小説家曹雪芹所作的家喻户曉的四大經典名著之一。這本書以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為背景,以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故事為主線,圍繞兩個主要人物的感情糾葛。同時,通過對這些愛情悲劇產生的社會環境的描繪,深刻而尖鋭地批判了封建社會制度、倫理關係、政治吏治……滿腔悲憤地控訴了封建主義的殘酷無情和滅絕人性。

這本書在描寫人物的技巧方面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精雕細刻出了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等人物形象,書中對王熙鳳的描寫是這樣的。“一雙丹鳳三角眼,兩彎柳葉吊梢眉,身量苗條,體格風騷,粉面含春威不露,丹脣未啟笑先聞。”這樣的'外貌描寫讓我們對王熙鳳印象深刻,像刻在腦海裏似的。在眾多的人物中我最喜歡薛寶釵了,因為她不僅性格温和,而且長得美麗大方還很會説話,討人喜歡。書中寫道:有一次寶釵生日,院裏搭了個戲台,賈母先叫寶釵點,寶釵點了個賈母喜歡的《西遊記》,賈母很是喜歡,寶釵不僅善解人意會説話,而且很有才華,有一次元妃來了,她讓寶釵、黛玉等姐妹各題一匾一詩,大家看了看覺得還是寶釵和黛玉寫得最好。寶釵還提醒寶玉不要和元妃唱對台戲,讓寶玉把“綠玉”改作“綠蠟”並把典故講給他聽。書中曹雪芹刻畫了許許多多鮮活的人物形象,讀着讀着,我的眼前好像浮現出他們的身影。曹雪芹刻畫人物栩栩如生,令人驚歎!

最讓我喜歡的還是《紅樓夢》裏的古詩詞了,這是有了這些詩詞《紅樓夢》才煥發出迷人的光彩。這些詩句中我最喜歡“眼空蓄淚淚空垂,暗灑閒拋卻為誰?尺幅鮫綃勞解贈,叫人焉得不傷悲!”這首詩是説,黛玉在為寶玉流淚,除了為寶玉還能為誰呢?本來在為寶玉流淚,收到寶玉贈送的手帕,知道寶玉深知她的心意,於是哭得更厲害了。上面這兩句話是林黛玉的心聲,但是,她之所以會在那個時候將這兩句話説出來,正是因為當時的環境,因為那方帕子而引出的感慨。

我喜歡《紅樓夢》,不僅是因為這本書刻畫人物細緻入微、栩栩如生。更是因為這本書是中國古典詩詞的百花園。

紅樓夢讀後感15

第一次讀《紅樓夢》時,我還是個小孩子。故事裏的林黛玉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不是因為喜歡她,相反的,我從內心十分討厭這位整天哭哭啼啼,做事刻薄,説話尖鋭的“小心眼”。我覺得這樣的人不值得賈寶玉對她痴戀一生。

等我長大點了,我又重新拿起《紅樓夢》。這時,我才慢慢明白黛玉的詩,黛玉的夢,黛玉的淚。重新讀描寫她與寶玉的第一次見面時的場景時,心裏生出好些感觸:初見時黛玉在心裏説的一名“何等眼熟到如此”,寶玉脱口而出的“這個妹妹我曾見過”。這一問一答註定了這痴情的千古絕唱。

再讀,再品。黛玉多愁的淚也有了源頭。從小寄人籬下的她,小心翼翼,害怕別人對她的嘲笑。她沒有勇氣如史湘雲,醉卧芍藥叢中的青石凳上,卻總是“嚴嚴實實裹着一牀紅綾子被”;她沒有心氣如薛寶釵,寫出“韶華休笑本無根,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雲”。她只願“嫁與東風春不管,憑爾去,忍淹留”。

黛玉的離去,讓我一直難以釋懷。黛玉深愛着寶玉,他們有着“在天願為比翼鳥,在地願結連理枝”的願望,希望白頭偕老。卻又無奈上天讓黛玉在心上人與另一個女人的良辰吉時,一面是洞房花燭,一面是生死離別。黛玉是苦的,有那麼多的有情人終成眷屬,在愛的人的注視下離去。她卻只能焚稿斷情魂歸離恨天。黛玉輸了,敗了,而勝者是那與她心上人結下金玉良緣的薛寶釵。可是,黛玉又在哪裏輸了呢,她的才情誰能比擬?她的一顰一笑何人能及?只能怪她生存的`社會太黑,黑得如墨。黛玉的淚也只能反射它的黑。

黛玉也是幸運的。世界與封建的黑暗沒有玷污這位“珠仙子”,她一直高傲純淨,她可以繼續做自己,繼續純潔清高,就如她的詩“質來潔來還潔去,強於污濁陷渠溝”!

合上書,閉上眼,一個消瘦蒼白的女子慢慢在黑暗中消逝,痴痴地唱着“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

這本書使我明白了一個道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