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讀後感

讀愛的教育有感15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3K

讀完一本書以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讀愛的教育有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讀愛的教育有感15篇

讀愛的教育有感1

高爾基曾説過這樣一句話:“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人類的發展離不開書籍。讀每一本好書能讓自己受益終生。當然我這條書蟲可不會放過這樣的看書習慣哦!其中《愛的教育》就是我特愛“啃”的`一本書。而且當中的一篇故事“少年筆耕”使我經不住它的誘惑連寫作業的時間都忘了!我就大致講給你聽吧!

一個名叫敍利亞的少年今年十二歲了,並且上國小五年級了他是個帥氣的少年,而他父親最疼愛的也是敍利亞呢!父親的工作真是難上加難,先是幹完鐵路上的活之外再加上在訂單上抄寫客户的資料,總是幹到半夜生更,足以讓他疲憊不堪。敍利亞十分心疼決定暗地裏幫父親抄訂單。可這一干不但學習往下滑,而且臉色變得蒼白。父親不但認為是敍利亞沒用功讀書,反而對他產生了冷漠之情。可最終父親還是知道了真相而內疚。

讀這本書時,我想“愛”是什麼?讀完書後我懂了:愛,像空氣每天在我們身邊,因其無影無形就總被我們忽略。其實它的意義已經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愛,説操勞奔波,上學時,説老師在我們渴望得到知識時給予我們教育。

讀愛的教育有感2

這個星期我讀了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的《愛的教育》這本書。這本書通過樸素生活的描寫,使我感到人類多麼需要相互關心,相互理解,相互幫助!我認為這種關心、理解和幫助,都離不開一個根本的東西——愛!

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封父親的信——《要學會愛人》,主要內容是講:安利柯和父親走路時,安利柯不小心撞上了一位婦人,連對不起也沒説就走了,安利柯的父親感到非常生氣,告訴安利柯應該向婦人道歉,並告訴他今後應該怎樣尊敬別人,培養好的品德。

説實話,其實我有時也和安利柯差不多,每當有家長陪同時我都很有禮貌,但當家長不在時我就變懶了,見到誰就當沒看見,頭一低就過去了,連句話都懶得説。

記得有一次,我在上學的路上碰見我家對門的阿姨,我連理都沒理,低着頭就朝前走,裝作沒有看見。也不知人家會怎麼想,是不是從此把我看成一個不懂禮貌的`孩子呢?現在想想我這樣是非常不禮貌的。

一個人要培養好的品德,必須從小事做起。小事不注意,將來就成不了大事。

今後,我要學會關愛他人。如果看見有個小同學摔倒了,就連忙扶起來;看到有人遇到困難,要及時幫助。給老人讓路,給盲人引路,見窮人施捨,見傷者施救,這都是文明的表現,這都是愛的表現。

我希望全世界的人都充滿愛心!

讀愛的教育有感3

愛,多麼簡單而又單純的一個字。相信在大家心中都有這麼一個熟悉的字,每個人心中都有一份愛。當我讀了《愛的教育》這本書後,明白了愛是無私奉獻的,愛是偉大的。

書中主要講述了四年級的安利柯以日記的形式記錄着自己的生活:他身邊的感人故事以及他在生活當中所積累的點點滴滴愛。他每天都在思考,每天都在反思自己一天的成果,他在快樂的世界裏成長着。安利柯每天都寫着,堅持不懈,一絲不苟,他的行為值得我們學習。

《愛的教育》是以日記形式來敍述的,雖然書中的故事十分短暫,但書中包含了同學們的友誼,師生的恩情,父母對孩子的愛。這一切代表這一個飽含詩意的字愛,愛決定一切。

書中的每一篇文章都十分感人,但最讓我讀得津津有味的是船難的每月故事。這個故事主要講了在幾年前的一個早晨,一艘大輪船向馬耳他島駛去,但因那天天氣不妙,下起了大暴雨,船無法前行。父母雙亡的馬利奧恰好想去親戚那住,他在船中認識了一位小女孩,彼此成為了好朋友。那場狂大的暴風雨讓人們精神措亂,船艙受傷嚴重,還剩最後一條救生船了。幾位船員與大人都上了船,還剩下一個空位。船員們讓馬利奧上船,但他知道小女孩十分想得救,更何況他想起那個小女孩幫她包紮頭的情形,馬利奧抱起女孩兒就往下扔,但自己卻被海浪吞沒了。船長也犧牲了,許多乘客遇難了。

馬利奧把生的希望留給別人,把死的希望留給自己,他捨己為人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船長就算死也要死在自己的.崗位上,他不看重自己的生命,而是把乘客們的安危放在第一位,寧願捨棄自己的生命,也要留給他人一個還生的機會。

人間處處有真情,真情時時暖人心。謙讓他人是傳統美德,我們要幫助需要幫助的人,熱愛他人,關愛他人。我還感受到了愛就在我們身邊,只要我們用一顆真誠的心去對待,就可以感受到愛的海洋。

讀愛的教育有感4

愛的教育是什麼呢?在生活中,是母親日日夜夜辛勞,在身邊陪伴我;是父親每天早出晚歸,為家人幸福而工作;是老師嘔心瀝血地教導我們,讓我們成為祖國未來的棟樑之材;是同學之間相互學習,相互幫助,提升自我。而讀了這本《愛的教育》,我對愛的教育更是有了新的感受……

一個飄雪的日子裏,卡洛斐的雪球不小心打到了老人,他馬上承認了錯誤,老人原諒了他。卡洛斐勇敢地承認錯誤,是很值得我們學習的好品質呢!不僅如此,他還把自己視為比生命還貴重的郵票簿送給了老人,他可真是個好孩子。老人見有小孩打到自己,知道對方不是故意的,不僅不計較還表示自己沒事,老人的寬容大度和温柔善良深深觸動了我。讀到這裏,讓我不由想起在生活中類似的經歷:我玩耍時不小心把姐姐的東西弄壞了,雖然很為難,但是最終主動承認了錯誤,姐姐安慰着我,微笑着原諒我,提醒我以後玩耍要更加留心,我也記在了心裏,也因此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誠實與寬容的美好,這不恰恰是一份愛的教育嗎?

炎熱的'夏季,主人公安利柯因為父親工作原因,不得不轉校。主人公和朋友告別,讓我想起了幼兒園時和大家分別的場景:大家都很傷心,向老師們告別,向同學告別。但同時,這也告訴我們要感恩遇到的每一個人,他們給自己帶來了無窮的快樂和感動。珍惜朋友,不要因為一點小事傷害朋友。這也是一份愛的教育,一份關於坦然面對離別的教育。

愛的教育或許不可言説,卻教會了我許多:要學會尊重每一個不同出身的人,凡是勞動帶來的都是光榮的;要學會感恩父母,用實際行動去報答他們的養育之恩,因為父母是最疼愛我們的人,是他們為我們撐起一片天空;要學會禮讓和理解殘疾人,讓他們感受到世界上到處充滿愛……

讀愛的教育有感5

它是一種心靈的感化;是一種愛的訴説;是一種敞開心扉的真情流露。《愛的教育》——我成長道路上愛的引導者。

在《愛的教育》裏,沒有繁花似錦的華麗詞彙;也沒有繁瑣複雜的劇情,而貫穿全本書的只是一個純潔而樸素的愛。我相信,這足以能夠成為我日常書單的理由。雖然全書文字簡單樸實,所描寫的也是極為平凡的人物。但是,字裏行間所流露出的人與人之間的那種真情實感,卻是怎麼都無法取而代之的。

漸漸的,我發現這本書的那些平凡而樸素的人物都有着一個共同的.特點:他們對生活充滿着愛,對他人的友愛,熱愛祖國和家人,勇於對他人奉獻。也正因為有了他們的愛,他們的生活才顯得多姿多彩。

愛在點點滴滴,愛在生活,愛在心裏。我想,也許一個小小的善舉能打動他人的心靈;也許,一句漫不經心的問候能在寒冷的天氣感到温暖……因為就在那麼一瞬間,愛的光芒在閃耀,光明且美好。

《愛的教育》,謝謝你,讓我重新閲讀了愛,理解了愛,並在心中種下了一顆愛的種子,它正在慢慢生根發芽……

讀愛的教育有感6

讀完了《愛的教育》,我深有所感。這本書是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寫的,通過一個國小生的日記,反映了社會各階層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他們的生活狀況,以及他們對各種事物的不同的態度、不同的情感與不同的處置方法。它通過對生活樸素的描寫,使人感到人類多麼需要相互幫助,相互關心,相互理解!裏面有許多作者的小夥伴,他們是可愛的'、講道理的孩子,雖然有的貧窮,有的富有,有的殘疾,有的學習落後,但作者從不計較,與他們玩得開心和快樂,並從開心和快樂中得到了教育。《愛的教育》這本書塑造出一個個貌似渺小卻不平凡的人物身上發生的許多感人的故事,在我心中激起了一陣陣強烈的情感。

我有許多朋友,但知心朋友屈指可數。讀完《愛的教育》後,我知道怎樣才能讓自己的知心朋友多起來,做好朋友不分貧窮貴賤,要廣交朋友。

這本書還教了我許多做人的道理,還使我受益匪淺。

讀愛的教育有感7

“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這是《愛的奉獻》裏的歌詞,每當我讀《愛的教育》這本書時,總會想起這首歌,那歌詞聲聲入耳。

《愛的教育》的作者是意大利著名作家亞米契斯。看了這部風行全球、催人淚下的作品後,我的心被深深地感動了。我的心靈彷彿進行了一次愛的洗禮,讓我真切地感受到愛是多麼的神聖、高尚;讓我明白愛原來是如此簡單;讓我領悟愛就是如此純潔……

記得有一次,恩里科的同學加羅菲玩雪時,不小心打傷了一位老人的眼睛。加羅菲很害怕,但在同學加羅內的勸告下,承認了錯誤。這是同學之間互幫互助的愛!在加羅菲承認錯誤的那一刻,許多人舉起拳頭想揍他,加羅菲嚇得差點暈倒。這時,校長説話了:“既然他有勇氣承認錯誤,我們就不要傷害他。”這是校長真切的關愛!那位老人並沒有責怪加羅菲,回家後,對家人説:“唉,我想起那可憐的孩子被嚇得臉色蒼白的樣子就難受。”老人是受害者,但他寬容的心包容了加羅菲的過失,這是老人寬容的愛!幾天後,加羅菲來探望老人,他為了感謝老人的原諒,把自己的心血——小集郵本送給了老人。這是加羅菲真誠的.愛。老人暫時收下了集郵本,痊癒了後,他把集郵本還給了加羅菲,還加了三張郵票。這是老人以德報怨寬大胸懷的愛!

其實,愛就在我們身邊。回想“5.12”四川地震,就是因為有了廣大人民羣眾的團結一心、眾志成城,才能讓在災民重建家園,重新找到幸福。看看我們平時的生活:公共汽車上,人們主動騰出座位,讓給有需要的人;馬路上,有關心老人,扶着過馬路的動人畫面;商場裏,人羣擁擠時,互相禮讓的文明行為……只要你用愛看這世界,愛就到處可見。

讓我們人人都獻出一點愛,讓世界真正成為美好的人間;讓我們的愛照亮世界的每一個角落,讓世界到處都有温暖;讓我們的愛都為文明社會添光彩!

讀愛的教育有感8

教育恐怕是最難的事情了,魯迅早在80年前説中國少有合格的父母,到今天依然讓人覺得沒有過時,因此對於大部分的中國人而言,教育子女的關鍵是父母要具備教育的資格,老師要具備教育的資格,可是不幸的是並沒有多少人願意承認這一點,於是在"問題父母"、"問題教師"的教育之下,社會上批量生產"問題少年",面對這樣的形勢,許多人在焦急中束手無策。

在《愛的教育》之《譯者序言》裏,譯者夏先生把辦學校比做挖池塘。他説,我國辦學校以來,老在制度上方法上變來變去,好像把池塘,有人説方的好,有人説圓的好,不斷地改來改去,而池塘要成為池塘必須有水,這個關鍵問題反而沒有人注意。他認為辦好學校的關鍵是必須有感情,必須有愛;而當時的學校所短缺的正是感情和愛,因此都成了沒有水的池塘,任憑是方的還是圓的,總免不了空虛之感。夏先生給這部小説的評價很高,説作者寫出了理想的教育境界。就是把學校、家庭、社會都建立在感情的基礎上,建立在愛的基礎上。小説原名《心》,夏先生覺得這個書名不醒豁,不能表明內容,先想改成《感情教育》,最後決定用《愛的教育》。

看了《愛的教育》後感受頗深,首先我們要理解什麼是愛的教育,“用正確的愛去滋潤、培養青少年的成長,教會他們在生活中學會愛,學會做人。成為一個具有愛的能力的健全人格的人。”這是一句極一般的解釋。更有許多人説:對現在的.獨生子女們來説,愛不是太少了,而是太多了。這種教育又有多少實際效用呢?在這裏,人們忽略了一個關鍵的詞,那就是“正確的愛”。

一説到愛,人們的腦海裏出現的,總是那種要啥有啥、樣樣遷就的溺愛;管頭管腳、包辦控制的佔有式的愛;或以滿足物資需要為主要內容的物化的愛。

其實愛既需要慈,同樣需要嚴,它是嚴慈統一的愛。如果對孩子不講原則,沒有嚴格要求,只能培養自私、任性、依賴、驕橫的人。長大後不能適應社會,也沒有能力服務社會。這個不是正確的愛。

愛也絕不能把活生生的孩子當成自己的佔有物那樣去控制。不尊重孩子的個性、天賦、意願,剝奪了他的自由思想和實際能力,這將使孩子不會自己走路,永遠都不會成為真正獨立的人。這不是正確的愛。

同樣,愛不是物資的代名詞,人們可以通過物資贈與去表達自己的一份愛,但華服、美食、新車、豪宅絕不能與愛劃上等號。愛更多的是情感的東西,精神的東西。在日常的生中,愛給人一種被肯定、被重視、被關注、被接納的感覺。使人感到温暖、快樂、振奮和上進。愛包含四個要素:

1、愛是關心。心中裝着他人和集體,時刻敏感到他人的困難和需要,拿出實際行動,主動去幫助別人。如敬業中學韓老師班的一位好學生,一次考砸了,黯然地在操場徘徊,不知如何向對他期望值很高的父母交代。韓老師有意借倒垃圾,走近他身旁,輕輕地説了一句:“所有困難都要靠自己去面對的。”這句話竟成了這位學生日後的座佑銘,上高中後,他在一張賀卡中寫到:“那個籃球場上的傍晚,是您為一個迷路的孩子找回了回家的方向。”愛,有時並不要化很多時間,只要你時刻敏感到他的需要,就能及時為他的心靈作嚮導。

2、愛是尊重。尊重孩子的獨立存在,尊重他的獨立個性、情感、和特殊的成長規律,平等與之相處,不以自己的意志強加於他。“二期”課改強調以孩子發展為本,使“教師在學會傾聽、解讀中理解欣賞孩子”“教師在學會支持、引導中創設讓幼兒互動的環境” ;“二期”課改給孩子們帶來了“更多的信任”,“活動空間”;“二期”課改中重視了隱性課程對孩子發揮的作用,等等。

3、愛是理解。教師要理解孩子的需要,過去教師是幼兒園活動設計者、組織者,而今教師們將幼兒園活動設計部分空間讓給了孩子,讓孩子們在各種活動中充分表達自己的需要、想法,教師從中擷取幼兒興趣所致、幼兒發展所需、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的課題生成新的課程。

4、愛是責任。以孩子的成長、幸福,社會的進步,國家的興旺為己任。對集體的事業有一種承諾感、義務感。從小培養孩子的責任意識,如“三八”節發給每位幼兒五元錢,讓他們進入超市為媽媽挑選禮物,雖然只有五元,但是包含了孩子對媽媽的愛,他們首先要了解媽媽喜歡什麼,然後要了解五元可以買哪些東西,最後把買好的禮物要保管至媽媽的到來,這些就是任務,這就是愛的教育。

我們強調愛的教育,其真正的目的是讓幼兒學會付出。處以“獨”的生活環境,使獨生子女們容易產生自我中心。他們只知道自己的需要,自己的冷暖,自己的飢飽;卻不知別人的需要、冷暖、和飢飽。他們只知父母是萬能的依靠;卻不知父母也是血肉之軀,也有痛苦和悲傷。只知自己的感受、自己的喜、怒、哀、樂;卻不知別人的感受,不知自己的行為是否會傷害別人。

因此,我們的任務是讓獨生子女們從自我中心的圈子裏跳出來。懂得這個世界上除了自巳外,還有別人存在。除了自己的需要,重視自已的感受外,同樣要滿足別人的需要,別人的感情和感受。

愛其實又分為兩個方面,它是愛和被愛的和諧統一。當我們説到愛的時候,大多人想到的是被愛。尤其是孩子們,總是等待大人來關愛、呵護自己。甚至一些年齡超過18歲的大學生,還是習慣於向父母伸手,向學校和社會伸手。貧困生接受了社會的贊助,不知感激,不思圖報,還以為是理所當然。

所以,我們要教育孩子,讓他們認識和體驗:不但接受愛是人的需要,而且付出愛也是人的需要。如果只有被愛而不會主動愛就不是一個完全的人,一個真正幸福的人。

對孩子進行愛的教育的途徑是從被愛中學會愛。愛是一種情感,情感是不能用説教,用命令和收買來獲得的。只能象馬克思所指出的那樣:“只能用愛去交換愛,用信任去交換信任。”我們提出用愛去培養愛,在幼兒園裏經常會碰見,幼兒們看到一位在樓梯上跌倒的小夥伴,開始大家只是大叫“XX摔交了”,沒有一人過去攙扶,安慰他。老師走過去,把他輕輕扶起來,仔細察看膝蓋上小小的破皮,拿出紅藥水擦一擦,用手輕輕揉一揉,並關心地問:“還痛不痛?”“不要怕,就會好的。”以後,每當有孩子跌倒時,孩子們都會擁上去,攙扶他,問候他,拿紅藥水了。這就是愛的教育。

要別人愛你,首先學會愛別人,從小在愛的雨露滋潤下,長大才能成為有愛心的人,對社會有用的人,也一定是得到愛的人。

讀愛的教育有感9

愛,這是多麼富有詩意的一個字,又是多麼温馨的一個字!而讀了《愛的教育》這本書,更是讓我感受到了愛的境界。

這本書的作者是意大利著名的亞米契爾斯。書的主人公是一名讀四年級的小男孩——安利柯。書通過日記的'形式,寫出了不一樣的愛,有友愛,父愛,師生之間的愛……《愛的教育》中的每一個故事,都洋溢着愛的温馨。其中,最令我難以忘懷的還是《掃煙囱的小男孩》。

這個故事主要講了在學校對面,有個小男孩在哭泣,幾個女孩跑過去,關切地問他怎麼了。他説,他今天給別人掃煙囱,得到30個小錢。可是衣袋破了,錢全都掉了,主人會罵他的。女孩們聽了,紛紛把身上的錢給小男孩,最小的女孩沒有錢,便把剛剛採的鮮花送給了他。小男孩高心極了,回家去了。

其實,這樣的事例也在我們的身邊發生過。比如:汶川發生地震後,源源不斷的愛心來到汶川,同學們則把零花錢捐給災區,希望他們能早日創建更好的家園。

讀了《愛的教育》,我知道愛是無私的,我為自己以前的行為感到自豪……

那是清明節的一天,我們一家人上街買菜時,看見一位年過七旬的老人在乞討,我摸了摸口袋,發現有五元錢,便毫不猶豫地把錢遞給了他。因為我知道,在別人眼裏這點錢是微不足道的,但在他眼裏卻可以讓他填飽肚子。

在這個世上,因為有愛,所以父母能無私地為自己的孩子付出;因為有愛,人們才會幫助那些素不相識的人……。

讀愛的教育有感10

本文講述一個叫安利柯的小男孩成長的故事,記錄了他一年之內在學校、家庭、社會的所見所聞,字裏行間洋溢着對祖國、父母、師長、朋友的真摯的愛,十分感人。文章中孩子們所表現的更多的是閃光的品德,這正是小説讚頌的地方。小説記錄了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和啟示,這本小説在漫長的歲月裏,它陪伴一代又一代的孩子成長。可以説,這是一本永遠不會過時的'書。

它用愛塑造人,引導我們永遠保持一顆勇於進取而善良真誠的心,愛祖國,愛人民,同情人民的一切不幸與苦難,這其中最令我難忘的是“醫院的天使”。故事講述的是一個叫齊啟祿的小男孩,由於他的父親到法國做工,前天回意大利。在那不勒斯市下船後突然生病,因此住進了醫院。一面寫信給他的妻子,告訴她自己已經回國,及因生病入院的事。

妻子得信後雖然擔心,但因為有一個兒子正在生病,還有着正在哺乳期的小兒子,不能分身,不得叫大兒子到往看望父親。孩子在醫院卻一直照顧着一個外人,最後不但不和真正的父親回家,卻要堅持照顧着那陌生人。愛自己的親人是應該的,也是容易的,但如果一個人只懂得愛自己的家人,除了家人之外的人一概不愛,那他就是一個可悲的人,他並不真正明白愛。

然而又有多少人真的去感受去學習那種愛呢?請看看現實,這世界上並非充滿着愛。我認為《愛的教育》雖然講的是情感教育,卻洋溢着對生活,對大自然的熱愛,充滿樂觀向上的精神。在閲讀時好似把我帶入了廣闊的社會中去,它真是讓我懂得了許多課本上學不到的東西。每個故事都講述了那些朋友的友誼和寧肯犧牲自己的高貴品質激勵我們。愛可以比成很多東西,確是這樣又不僅僅是這些。我想,“愛是什麼”不會有明確的答案,但我已經完成了對於愛的思考——愛是博大的,無窮的,偉大的力量。

讀愛的教育有感11

老師,在同學們心中是威嚴的,可你們讀了這篇《愛的教育》,一定會改變想法。

愛,像空氣,每天在我們身邊,因其無影無形常常會被我們所忽略,可是我們的生活不能缺少它,其實他的意義已經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愛,恩里科有本與父母共同讀寫的日記,而現在很多學生的日記上還掛着一把小鎖。最簡單的東西卻最容易忽略,正如這博大的愛中深沉的親子之愛,很多人都無法感受到。愛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它不僅僅對個人而言,更是以整個民族為榮的尊嚴與情緒。《愛的教育》一書中描寫了一羣充滿活力,積極要求上進,如陽光般燦爛的少年。他們有的家庭貧困,有的身有殘疾,當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們從出身到性格都有迥異之外,但他們身上卻都有着一種共同的東西—對自己的祖國意大利的深深的愛,對親友的真摯之情。

這裏面不能忽視的是每個月老師讀給那羣少年聽的"精神講話。這一個個小故事,不僅使書中的人物受到薰陶,同樣讓我這個外國讀者也被其中所體現出的強烈的情感所震撼。而面對我們的教育,愛應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礎。夏丐尊先生在翻譯《愛的教育》時説過這樣一段話:"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愛是一次沒有盡頭的旅行,一路上邊走邊看,就會很輕鬆,每天也會有因對新東西的感悟,學習而充實起來。於是,就想繼續走下去,甚至投入熱情,不在乎它將持續多久。這時候,這種情懷已昇華為一種愛,一種對於生活的愛。讀《愛的教育》,我走入恩里科的生活,目睹了他們是怎樣學習,生活,怎樣去愛。在感動中,我發現愛中包含着對於生活的追求。

讀了這小小的片段,我的感想是:《愛的教育》中,把愛比成很多東西,確實這樣又不僅僅是這些。我想,“愛是什麼”不會有明確的答案,但我知道“愛”是沒有限制的,小到同學之間的友好交談,老師對學生的鼓勵,父母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愛,甚至萍水相逢的人們的一個微笑,替長輩解解愁,消消悶……大到捐獻骨髓,獻血,幫助希望工程…… 這都是愛的力量是我們這樣做,這是愛的行為,它可以使人感到温暖、幸福。雖然如同空氣般的愛有時會被“污染”,“稀釋”,甚至“消失”,所以希望更多的人去感受一下樸實語言中深厚的愛。不要認為愛是一種忽來忽去的力量,只要認真體會,你一定會感受到愛的温暖。請細心體會,讓愛傳到永遠。

讀愛的教育有感12

愛的教育的書名使我思考,在這紛紜的世界裏,愛究竟是什麼帶着這個思考,我與一個意大利國小生一起跋涉,去探尋一個未知的答案。

愛,像空氣,每天在我們身邊,因其無影無形就總被我們忽略。其實他的意義已經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愛,不説操勞奔波,單是往書架上新置一本孩子愛看的書,一有咳嗽,藥片就擺放在眼前,臨睡前不忘再看一眼孩子,就是我們需要張開雙臂才能擁抱的深深的愛。

當我們陷入困境,沒人支持,是父母依然陪在身邊,晚上不忘叮囑一句:早點睡。讀了安利柯的故事,我認識到天下父母都有一顆深愛子女的心。安利柯有本與父母共同讀寫的日記,而現在很多學生的日記上還掛着一把小鎖。最簡單的東西卻最容易忽略,正如這博大的愛中深沉的親子之愛,很多人都無法感受到。

如果説愛是一次旅遊,也許有人會有異議。但愛正是沒有盡頭的,愉快的旅遊。就像生活,如果把生活看成一次服刑,人們為了某一天刑滿釋放,得到超脱而幹沉重的`活兒;那麼這樣的生活必將使人痛苦厭倦。反之,把生活看成旅遊,一路上邊走邊看,就會很輕鬆,每天也會有因對新東西的感悟,學習而充實起來。於是,就想繼續走下去,甚至投入熱情,不在乎它將持續多久。

這時候,這種情懷已昇華為一種愛,一種對於生活的愛。讀《愛的教育》,我走入安利柯的生活,我走入安利柯的生活,目睹了他們是怎樣學習,生活,怎樣去愛。在感動中,我發現愛中包含着對於生活的追求。

如果愛是奔騰的熱血,是跳躍的心靈,那麼,我認為這就是對於國家的崇高的愛。也許它聽起來很"口號",但作為一個有良知的人,這種愛應牢牢植入我們的心田。當讀到安利柯描繪的一幅幅意大利人民為國炸斷了雙腿,淋彈死守家園的動人場面時,我不禁想到我們祖國大地上也曾浸透了中華兒女的血。同樣是為了自己國家的光明,同樣可以拋棄一切地廝拼,我被這至高無上的愛的境界折服。我不需為祖國拋頭顱了,但祖國需要我們的還有很多。愛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它不僅僅對個人而言,更是以整個民族為榮的尊嚴與情緒。

《愛的教育》中,把愛比成很多東西,確是這樣又不僅僅是這些。我想,"愛是什麼"不會有明確的答案,但我已經完成了對於愛的思考——愛是博大的,無窮的,偉大的力量。

讀愛的教育有感13

近段時間,我讀了愛的教育這本書。書中講了許多感人的故事。

{愛的教育}是一個四年級國小生日記的形式,來記述主人公安利柯和他的同學一學年的生活,這裏面寫了有關感恩的故事。最使我感動的是為父着想這個小故事。裏面講了國小生許利亞十分孝順,他的父親為了支撐這個家庭,為了幫助父親,他暗暗在夜裏工作,父親卻不理解他,還批評他,可是他還是堅持工作。父母發現後很感動。我讀了這個小故事也很感動許利亞這麼小就幫助父母,是一個感恩的孩子。我都是是快六年級的人了,卻不為父母着想,甚至還抱怨父母,做什麼事都都是喊父母做,吃水果,喝水……沒有自理能力。對於父母,他們不要你幫助父母做什麼事,只希望我們能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將來有好工作。我們不能讓父母操勞從現在起,我要學會感恩,學會回報他人。感恩不是人類美德的全部,但若沒有感恩也就沒有真正的美德。感恩不是天性,而是良好教育的成果。“人家幫我,永誌不忘;我幫人家,莫記心上。”正如華羅庚多説的。我在報紙上,看到這樣一篇新聞,一個男子自己的事業成功了,卻不忘感謝父母,給父母買了很多東西。讓父母度過美好的人生。我現在要學會感恩,幫爸爸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完成老師佈置的各項任務。做一個感恩的人。

我們一定要回報給我們幫助的人。要感謝父母的恩惠,感謝老師的恩惠,感謝大眾的恩惠,沒有父母養育,沒有師長教誨,沒有國家的保護,我們何能存於天地間。因為他們給你温暖,蒙味,知識。考上好學校,這就是給她們最好的回報。要是考上學校,記得要到老師所在的學校,老看看身體好不好,帶給她們一束鮮花。

讀愛的教育有感14

讀了《愛的教育》,我終於知道了愛是什麼。

這本書是以主人公——一個四年級男孩安利柯的眼光,以日記的方式,從4年級10月份開學的第一天,一直寫到第二年7月份。記錄了安利柯身邊各式各樣感人的小故事、父母在他日記本上寫的勸誡啟發性的文章,使我萬分感動,以及老師在課堂上宣讀的精彩的每月故事。每一篇文章都感人肺腑。

愛是一盞路燈,可以給你心靈的温暖。其實,身邊的每一件小小的事都值得記錄,那就是愛,哪怕給淋雨的人借一把雨傘,那都是愛。

讀了《愛的教育》,我突然想到今年五月份的`5?12大地震,在大地震發生的每一件事,都是、有英雄的氣息,都讓人感動。

讀了《愛的教育》,我知道了愛。

讀愛的教育有感15

什麼是“愛”?“愛”在哪裏?怎樣做才能表達“愛”?在六年級的寒假裏,我對“愛”有了更深一層的理解。

《愛的教育》,相信無論有沒有看過這本書的人都會知道這本書。作者埃?德?阿米琪斯以日記形體寫了意大利四年級國小生安利柯的一學年的經歷,描寫了發生在學校、班級和家裏的一個個感人至深的故事。其中的“每月故事”在意大利和許多國家早已家喻户曉。

這本書在暗暗地告訴人們素質教育其實就是愛的教育,是對祖國、父母、師長、朋友的真摯的愛,愛是教育的根本。青少年時期是人的一生中至關重要的階段,在青少年成長過程中,老師除了教給我們知識,還應該給予我們青少年“愛”給予我們“愛”的教育。不僅是師長,還有父母、朋友都應該這樣做。

還記得五年級的`一個上午,班裏的同學都陸續到齊,老師還沒有來,有三四個頑皮蛋沒有在自己的位子上自習,竟聚在一塊兒戲弄小霞。

小霞是一位矮小、遲鈍、成績差的同學,大部分的同學都很討厭她。

那幾個淘氣的傢伙嘻嘻哈哈地在那兒不是用尺子來捅她,就是扯她後腦勺垂着的辮子,一點兒也不知道收斂。小霞平時沉默寡言,瞧瞧自己瘦小的身子,只好忍辱負重。後來,他們的行為竟把小霞氣得滿臉通紅,到了忍無可忍的地步,大聲地對他們説:“別再鬧了!”他們看見了,覺得好玩,戲弄得更起勁了。

這時,小淑和小慧走進教室,看見當時的情形,便趕忙跑過去護衞小霞。後來小淑和小慧告訴了老師,他們才停止對小霞的戲弄。當然,少不了老師的一頓揍罵……

這件事至今我還歷歷在目。那四個淘氣包只會戲弄、壓迫可憐的弱者,除此之外,就沒什麼本領,這種行為最可恥!最卑鄙!相反,小淑和小慧的這種崇高的同情心,俠義的行為令我不禁由衷的敬佩她倆。這種表現,是英勇的表現、俠義的表現、關心朋友的表現以及是一種“愛”的表現。

我們青少年應該學會“愛”;學會“愛”別人;學會怎樣去“愛”。“愛”,大至國家、社會、民族的大我之愛,小至父母、師長、朋友之間的小我之愛,還有對生活、對大自然的熱愛。

讓我們以愛的表現,是人間充滿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