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子部 > 道家老子

讀《道德經》有感15篇

欄目: 道家老子 / 發佈於: / 人氣:3.01W

當閲讀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總結呢?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讀《道德經》有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讀《道德經》有感15篇

讀《道德經》有感1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德經》的開篇語,早已是膾炙人口。可是對於這部奇書的哲學思想,大眾又有多少了解呢?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真正道德高尚的賢士總是習慣於韜光養晦,因為他們心中時刻記掛着的,是天下蒼生。只有那些目光短淺之流,才會沾沾自喜,誇耀於世人。這些賢才,品格高潔,從不計較個人榮辱得失,他們懂得“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的道理。總是想法設法地學習到更多的知識技能來拯救世人。他們的`胸懷,不知會令多少沽名釣譽之徒汗顏。

大器晚成。很多才華橫溢的人只有到中年甚至是晚年才會取得輝煌的成就。這是因為培養一個濟世經國的大賢,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達到的。韓信,狄青,藍玉等,這些人為朝廷立下不世之勛,終因鋒芒畢露,不懂功成身退而不得善終。姜尚,胸懷大志的飽學之士,垂暮之年才遇明主,輔佐武王,完成了推翻商紂殘暴統治的大業。不僅淋漓盡致地施展了自己的才華,而且子孫後代也盡享尊崇。這才是真正的“大器”啊!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這不正是我們現在所提倡的“共同富裕”嗎?不正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最佳印證嗎?

《道德經》,這部先賢留給後世的哲學經典,永遠值得我們品讀。

讀《道德經》有感2

《道德經》第三章原文:不尚賢, 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慾,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讀《道德經》彷彿有點兒讀微博段子的感覺,因為老子惜字如金,一章就那麼百來個字,恰恰符合今天微博、微信、説説的特點,但是千萬別誤解,其實不是那麼回事。

老子所著道德經通篇的連貫性非常強,前後之間的銜接天衣無縫,藉此可見,老子絕對是文章高手。

在第二章中,老子第一次拋出了“無為”以及聖人(得道高人、明道之人)的行為準則,緊跟着在第三章中老子進一步深入地繼續深度、廣度地闡述了這兩點。

此外,精緻短小的章節,通常都有兩部分構成,一部分是論道或者論德,另一部分則是給出了聖人行為準則(當然偶爾也來個反面典型),藉此告知世人,這些道該如何去實踐。

事實上,這也就是《道德經》歷經數千年依然經久不衰,受到追捧的原因之一。

《道德經》的這種偉大,就是從“道”與“德”的角度出發,見微知著地、一針見血地指出了某些一定會發生的現象。於是,老子雖然生活在春秋時期,但是卻於數千年之前就知道今日世界會發生的一切。

當網絡上的幾個小紅人為了博取眼球製造熱點在不遺餘力地折騰着的時候,老子騎在了牛背上,慢慢悠悠地道出了“不尚賢,使民不爭”( 不尊尚虛名,民眾就不會攀比相爭)。

其實老子在數千年之前先知先覺所預見的現象,不僅僅只是發生於互聯網上,在學術界,在知識分子層面,這一現象或許更為突出。少數頗受社會尊崇的`高級知識分子,也常常語不驚人死不休,而他們這些行為的核心動機,大概也是博取知名度,以期進而擴大影響力,從而在商業社會的洪流中可以攫取一些利於自身的方方面面的利益。

《道德經》的第三章,在深入闡述“無為”、“無為而治”以及如何實現無為而治的聖人行為準則。

老子除了強調不要尊寵虛名,以免讓天下人為此不擇手段地追逐之外,還提出了另外非常重要的一點:不要搞出一些稀奇古怪的東西,讓其順着物以稀而貴的方向,影響了社會風尚。

“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

把這句話講得更直白一點就是:不要整出一些奢侈品出來,因為這些東西將很容易被人所追逐,所惦記,人們會不擇手段地去獲取。

當所有人都在奮發努力卻不為温飽,而只是為了一隻lv,為了一塊歐米茄,為了一輛寶馬的時候,我們幾乎已經無需想象就知道社會會成為一種什麼景象。所有一切或平凡或偉大的思想,都將被奢侈品所替代,其追逐的滾滾洪流將席捲一切,老子將這些現象定義為:背道而馳。

老子在第三章中所談及的兩個方面,一個是名,虛名;一個是利,奢侈品一般的利。那麼這兩者就構成了老在在道德經中所反覆多次提及的“欲“(慾望的欲)。所以老子緊跟着就提出了一個非常偉大、非常現實的關於慾望的觀點:”不見可欲,使民不亂“(不要顯耀、炫耀會引起人們貪心的事物,從而確保民心不會迷亂)。

衣食住行方面的基礎需求一定與奢侈品無關,所以,這些基礎性的需求也就與老子所定義的“欲“無關,由此可見,《道德經》中的所定義的”欲“有多麼精準而現實。

精神層面的“欲“則在《道德經》中被老子定義為了:虛名。追求虛名的行為,屬於”欲“的範疇。

以上兩個方面就構成了道德經中反覆提及的“無為“、”無為而治“。我們需要引起注意的是,道德經在後面的章節中還將數次提及無為而治,其所囊括的面將被逐漸放大,被逐漸完善。

綜合總結描述一下就是:不要尊寵那些虛名,這樣人們就不至於不擇手段地去追求那些虛名;不要整出那些天價的奢侈品,不要讓那些奢侈品成為風尚,這樣人們自然就不會打破頭地去追求那些東西。

那麼問題來了:如何才能做到?怎麼去實現這一“無為而治“呢?

老子再一次給出了聖人的行為準則。

聖人行為準則之四(前文講過,將延續這個編號):讓人們填飽肚皮,吃飽,並盡最大努力排空了他們的心機;

聖人行為準則之五:強健人民的體魄,讓他們過健康的生活,最大限度地疏導削弱他們之間名、利、欲方面的各種競爭;

聖人行為準則之六:讓人民不要去自以為聰明,追求逐利被慾望牽着走,不自以為是地耍小聰明,使其一切順自然天道而行。

對於統治階級而言,道德經認為,在治理方面,如果能遵循這些聖人行為準則,那麼天下就實現了大治;對於廣大民眾而言,道德經認為不要去追逐虛名,不要被奢侈品這樣的“利“而牽着鼻子走……

讀《道德經》有感3

在《道德經》中,老子着眼於道與德的關係,而得到了“無為而治”的社會理想。而書中所講的道與德是我們很難理解和想象的,要不是看過這本書的,是不會想明白更深一層次的道與德有什麼含義的。

在老子看來,道一是宇宙產生之本源,二是萬物運動變化發展的規律。在我看來道是宇宙的本源是很難理解清楚的,或者説是,我不贊成這樣的説法。道怎麼就是宇宙的本源呢?那麼宇宙的本源是什麼?老子的道不是無聲無形無色無狀的嗎?這樣的話,宇宙的本源不也是無聲無形無色無狀的東西嗎?在現在的情況下,我自己是解釋不了宇宙的本源問題的。

相對而言,我更贊成道是萬物運動變化發展的規律。我認為道是道理原則一類的,説簡單就是天道,地道,人道。天之道指自然變化發展的規律,地之道是指治國之道,人之道可以理解為人們的為人處世之道。日月盈昃,辰宿列張,寒來暑往,秋收冬藏,閏餘成歲,律呂調陽,雲騰致雨,露結為霜,金生麗水,玉出昆岡是“是自然的道。“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天之生民,非為王也;而天立王,以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樂民者,天予之;其惡足以賊害民者,天奪之”是治國之道。《論語》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資治通鑑》的“兼聽則明,偏信則闇”,《戰國策》的“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是為人處世之道。《大學》裏的“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孟子·公孫丑下》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兩篇則是講整個道的集合,天道地道人道的結合。

深一點的,我把“道”理解為“信仰”。“道”有道路的含義,就像老子堅信自己的`道與道路一樣,我們也有自己的信仰。上文説的,天道,地道,人道等等的道,不是我們所相信的嗎?道,只有在我們理解相信的基礎上才能作用於我們自身。這就是那些政治家,哲學家,思想家所一直在做的事:先騙自己,再騙別人。。。先解釋一下我為什麼説道是信仰:一是信仰的的虛空性與道的無聲無色,無形無狀是同出一則的。二是道與信仰都是我們自己無形中所堅持相信的,三是道的種種解釋都會作用於我們,形成信仰。

道講完,講德。德是什麼?與道的關係。。老子的德是具體事物生的原理。是道寓於具體事物的表現,也就是説德是物體從道那裏得到,而成為事物的原理。。等等的全是廢話,沒一句能懂的。。只有德是道寓於具體事物的表現我們能理解到。。一句話德是因為道的需要而產生的,道在起作用的時候我們所表現的一系列行為所依據的原理根據便是德。。那便是道德。

讀《道德經》有感4

《道德經》又稱《老子》,是先秦道家的基本典籍,為戰國時期楚國的老聃所作,是一部藴藏着人生哲理的經典著作。它撰文深遠微妙,詞句晦澀難懂,令人難以把握其精髓要旨。再加上古今譯本較多,譯本見仁見智,出入也較多,所以一直以來,我都沒有認真通讀《道德經》原文。但其作為一部中國原始的哲學鉅著,其散發的光芒一直都在遠方閃耀,令我心神相儀已久,趁此徵文之際,硬着頭皮把《道德經》粗讀了幾遍,本着樸素辯證主義精神,取其精華,希望從中明白一些通達的人生智慧,用以自省、自勵、自我提高。但其涉及範圍太廣,此次只撿出其中幾句,來做為對《道德經》讀後的一種自我梳理,遠未達到對整部鉅著的通篇研讀並感悟,希不要怡笑大方,對他人有誤導之嫌。

一、“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户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

三十根車輻拱着一支車轂,正因為中間是虛空的,所以車子才能運轉使用,揉和粘土做成器皿,正因為中間是虛空的,所以器皿才得盛物使用,開鑿門窗,建造房舍,正因為中間是虛空的,所以房舍才得居住使用。

心靈放空,才能容物。只有我們把自己的心靈放空,積欲放空,虛懷若谷,致虛極,守靜篤,把我們自己變成一隻空碗,才可以往裏面盛飯。反映在工作中,不管處在什麼位置,什麼崗位,都要卸下以往背在身上的榮譽、經驗、學識等,從新開始,從頭再來,以一隻空碗的心態來迎接新的事物,該換位的換位,該納新的納新,迅速找到自己的定位,補充新鮮的血液,吸收新的滋養。輕裝上陣,我們才能跑得更快,清除雜念,我們才能看得更清,過去的榮譽只能代表過去,居里夫人就曾把獲得的諾貝爾獎牌給孩子們玩耍,別人很驚訝,問她是怎麼想的,她説獎牌只能代表過去,我現在已經歸零,一切得從新開始。

二、“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因為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如果提早把易事、細事處理好,以後就不會發生難事、大事了。因此可以説,預先解決了易事,就等於解決了未來的難事,預先做了細事,就等於做了未來的`大事。解決易事,做細事,是輕而易舉的;解決難事做大事是煞費周章的。因此不要忽略易事、細事。並且當視少為多,把易事做為難事來處理;視小為大,把細事當做大事來做,做好易事、細事,這樣就不會再有難事、大事了。

辦事情要從客觀重要條件出發,一旦條件成熟,事情也就水到渠成了。同時也告誡我們處理問題要從容易的地方下手,實現遠大的目標,要從細微的地方下手。處理問題時,要是遇到細微的事物,萬不可掉以輕心,或許細微的才是事物的關鍵所在。一切事物的發展過程都是從小到大的。我們做事情必須有恆心,一點一滴地去完成,不然就會功虧一簣,半途而廢。

三、“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人們所從事的工作,經常是在接近成功的時候(也是最困難的時候)失敗的,在結束時也要和開始時那樣慎重處之,這樣就不會失敗了,即在最困難的時候,必須拿出開始時的決心和信心,千方百計地去克服困難,所謂成功者絕不放棄,放棄者絕不成功,也就是“強行者有志”這種品質,就是符合“道”的,這種品質就能保證你成功。

“道,先天地生,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道獨自運行而不改變,周而復始地旋轉而不停止。説明道做事堅忍不拔,威武不屈,任何干擾和阻撓都無濟於事,它總是堅持不懈地行動下去。所以我們做事就要效法這種精神,要做正確的事,符合客觀規律的事。要做時就下定一個必勝的決心,不管遇到什麼困難都要不屈服,不管別人説什麼,都不要受影響,專心致志,堅持到底,持之以恆,終會成功。

水,與物無爭,謙下自處,所以老子講,如果一個人的行為能做到如水一樣,善於自處而甘居下地——“居善地”;心境養到像水一樣,善於容納百川的深沉淵默——“心善淵”;行為修到像水一樣助長萬物的生命——“與善仁”;説話學到如潮水一樣準時有信——“言善信”;立身處世做到像水一樣持平正衡——“政善治”;擔當做事像水一樣調劑融和——“事善能”;把握時機能做到像水一樣及時而動,隨着動盪的趨勢而動盪,跟着靜止的狀況而安詳——“動善時”;再配合基本的原則,與物無爭,與世不爭,那就永遠沒有過失了。

“道可道,非常道”。“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道是可以描述的,但描述出來的道常不是恆常的大道。真正的宇宙大道,很難用語言詳盡地描述表達清楚。我通過自己的一些讀書體會,形成這篇讀後感,但其原著深髓的精神必有折損,想必也必有誤讀,但願同仁們以此為起點,持之以恆,“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早日趨近於《道德經》中描述的至高境界。

讀《道德經》有感5

《道德經》第二十二章言炊者不立,自是者不彰,自見者不明,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其在道,曰:餘食贅行,物或惡之?故有欲者弗居。意為踮起腳想站得高一點,反而站得不穩;急切的大跨步前行,反而走不快;自我顯示的人,反而不能顯聞;自以為是的人,反而不能彰顯;自我誇耀的人,反而是無功勞之人;自高自大的人,反而不能持久。以道之觀點而言,以上這些急躁誇耀的行為位,可以説是剩飯贅瘤,惹人厭惡,所以行道之人不這樣做。這一章教我放下,放下那些無用的、過時的東西,或者情感。我們沒有必要把過去緊緊攥在手中,時時刻刻的放在心裏,有些事兒、有些人,註定了只是生命中的過客,而我們卻常常把那些當做生命的全部,很累很累的活着。

路很長,在這一路上,不免要遇上那麼一些人、那麼一些事兒。可是過了,也就過了,但很多人卻總是割不下,捨不得。而我剛好就是那一類人,有時候真覺得自己活得好累,把什麼都放在心裏,過去的事兒或許會學着放下,但過去的人總是活在我現在的生命裏,影響着我現在的生活。大學之後,總是想着高中的那些朋友,有時不免有些對比,曾經的舍友和現在的舍友,曾經的朋友和現在的朋友,曾經忙碌而充實的生活和現在忙碌而茫然而的生活,總是在這樣對比,卻最終害了自己。心心念唸的總是過去那幾個好朋友,總是在緬懷過去那些日子,卻發現錯過了屬於現在的朋友,也讓現在的生活過得更加的渾渾噩噩。

我不曾學會放下,總是想着過去,想着他們在做什麼,不知道是否是因為只有我一個在這裏的緣故,我總是想要聯繫他們,或者説想要他們還記得我。到現在,卻發現他們都已經放下,只有我一個人在執着着曾經。我的電話在她們的生活裏可有可無,他們的生活經營的那麼好,只有我在這裏蹉跎着年華,揹着那厚重的包袱,走得那麼艱難,卻依然不肯放下,把自己弄得那麼累,還錯過了沿途的風景,現在想來,好不划算啊!

《道德經》第九章言:持而盈之,不若其已。揣而鋭之,不可長保也。金玉盈室,莫之能守也。貴富而驕,自遺咎也。功遂身退,天之道也。意為水碗已盛滿,不如停下來。捶打金屬使它尖利,難保長久。金玉滿堂,沒有守得住的。富貴而驕傲,自已招災。功成業就,退位收斂,這是和乎自然規律的。人要學會放空自己,總是想着把自己裝得滿滿的,不僅自己累,身邊的人也是累的。我們總是以為把自己裝點的完美一點就真的完美了,卻忘了這世間沒有真正的完美。我們不是聖人,亦不是神仙,只是這世間芸芸眾生裏一個最普通的'個體,完美只是一種美麗的想象。這世間沒有什麼是完美的,月亦有陰晴圓缺,且不説平時彎月之時的缺憾,就是三五團圓之時,也是天上月圓人間月半。

這世間沒有什麼是完美的,我們都有着多多少少的缺憾,既然如此,又何必費盡心力的去把自己裝點得完美。一瓶水,太滿了,小心翼翼的,總是害怕它會溢出,不敢做這,不敢做那,什麼事兒都要瞻前顧後,想這想那兒的,端着總是累的,身累,心更累。即便這樣,我們通常依然捨不得放手,總想着留着那一瓶滿滿的水,佔據着空間,勞累着心神。持而盈之,不若其已,其實該放手的時候就應該放手,沒有什麼是可以永遠保持的。中國有句古話,叫富不過三代,也説明了這個道理,即使金玉滿室,也會有家財散盡的那一天,世事無常,我們不去放空,我們死守着的,終會化為烏有,倒不如自己瀟瀟灑灑的放開,就是那一份灑脱,那一刻的輕鬆也值得我們放下一切去擁有。

辛棄疾詩云: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不也是這個道理嗎?放不下的太多,要守護的太多,輸了如何,贏了又如何呢?到頭來,光陰虛度,心神俱疲,倒不如放下,放空一切!

《道德經》第十一章言:三十輻同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為器,當其無,有埴器之用。鑿户牖,當其無,有室之用也。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意為三十根輻條彙集到一個轂上,有了轂中間的洞孔,才有了車的作用。揉捏粘土做成了器皿,有了器皿中間的虛空,才有了器皿的作用。開鑿門窗建造房屋,有了門窗中間的空地方,才有了房屋的作用。所以有給人以便利,無使它發揮作用。很多器物,之所以有用,在於它的空,人其實也是一樣的,只有空了,才會有用。

適時地放空自己,學會沉澱,留出更多空的地方,才會擁有的更多。有和無不過是瞬間的轉換,卻有着很大的差別。在武俠小説《天龍八部》中有這樣一個片段,一個珍瓏棋局,無人能破,而虛竹和尚以自殺之勢放下一子,誠然,他殺死了自己的很多子,但同時也清出了一片空地,使自己可以更自由地馳騁拼殺。現實亦是如此,清出足夠的空間,才會有成長的餘地。我們總是想着把自己裝得滿滿的,卻忘了我們時時刻刻都在成長,時時刻刻都需要成長,把自己裝得太滿,沒有了成長的餘地,那麼我們只能止步原地,或者説只能在原地踏步。我們總是習慣自己設很多條條框框,把自己圈在裏面,忘了空出一片天地自由飛翔。

很多東西只有空着的時候才會顯示出它的價值,人又何嘗不是這樣的呢?放空自己,放下那些包袱,會發現自己可以擁有更多的東西,可以更好的沉澱積累,更加的優化自己。所謂物極必反,我們往往是把自己裝得太滿的時候,才會發現自己需要更多的空餘做真實的自己。

《道德經》第六章言:穀神不死,是為玄牝。玄牝之門,是為天地之根。綿綿呵,其若存,用之不勤。意為道這個生養天地萬物的神奇物,是永恆存在而不會消泯的,這就叫做形而上的微妙母體。微妙深奧的母體門户,就叫做天地的根源。它冥冥地存在着,對宇宙萬物的作用是無窮無盡的。《道德經》第十六章言:致虛極也,守靜篤也。意為儘量使心靈達到一種虛寂的狀態,牢牢的保持這種寧靜。我們生活在這繁華的世界中,需要的便是這種放空一切,獨守心靈寧靜的狀態。

我們總是牢牢的守着那些厚重的包袱,忘了放下,也捨不得放下,卻發現這些包袱往往都會拖累自己前行的腳步。放下,不是捨棄,不是徹徹底底的忘記,沒有誰能做到過了便是過了,從此不再想起,我們都只是大千世界裏的一個凡人,做不到脱離紅塵俗世,也做不到那般恣意瀟灑,但我們可以在過了之後,收拾自己的心情,把一些人一些事兒存在心底,不要讓它們佔據當下的位置。我們可以傷懷,可以緬懷,但那些已不是我們生活的重點,我們都應該活在當下,活在真實現實的生活裏。很多人很多事兒都成為了過去,既然如此,就要學會放下,到需要的時候再把它們拿出來。我們身處哪個環境,就應該活在這個環境裏,過去無論多麼美好,它終究只是過去,我們再也回不去,那麼又何必把它放在心尖上,讓它影響我現在的生活。

把什麼都抱在懷裏,我們還有力量前行嗎?沒有了,我們只能拖着沉重的腳步蹣跚前行,或許四年時光都在原點徘徊。可是被我們放在包袱裏的事兒,早已被其他人遺忘,成為了別人的過眼雲煙;被我們放在包袱裏的人,也已有了新的生活,他們過得開心,而我也只是曾經,或者也只曾經的一個過客。既然如此,就讓我們放下包袱,放下那些心心念唸的人和事,過去了,就讓它過去,我們好好的經營現在,至少以後回憶現在的時候可以不是一片空白。

學會放下,學會輕裝簡行,或許還會看到一路風景怡人。

讀《道德經》有感6

很多人認為,我這種年紀不適合讀這本書,其實不然,道德經的閲讀對象可以是任何年齡段。而根據自己的閲歷與人生經歷,會有不同的感悟。因其有一種深邃的、獨特的哲學視角,於是,我被深深吸引……

《道德經》只有五千餘字,後人分其八十一章。雖然字數不多,卻是章章錦繡,字字珠璣。可謂曠世奇書。箇中道理自然“玄之又玄”,故而讓很多人望“道”興歎。這也不奇,畢竟此書森羅萬象,其中涵蓋宇宙觀、人生觀、價值觀的辯證方法,包括治國之道、處世哲學、人性修養、軍事哲學、養生之道的智慧。

中外許多人都曾給《道德經》寫過書評,還有人曾為其寫書。例如魯迅,他曾説:“不讀《道德經》一書,不知中國文化,不知人生真諦。”再比如説日本的魯川芳郎,他認為此書有一種獨特的魅力,它給世俗世界壓迫下疲憊的人們一種神奇的力量。的確,如今我們所處的時代就象一棵枯萎的秧苗,渴望汲榷道德經》中的精華。畢竟,人性的虛榮與慾望充斥其中。而我們沒有足夠的定力去靜心、淨心。少私寡慾。所以,我們要學“道”。

如果我問你什麼是“道”,你可能會講出一大堆東西,別人聽得雲裏霧裏,甚至連你自己也不清楚自己在講什麼。似乎沒有人能給道一個標準的解釋。老子在第一章開頭就做了詮釋:“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也就是説,道要是能説出來,就不是普通的道了。我們難以理解道,所以追求的人不多,而成道者更少。基於此,我們所熟知的'成道者大抵是那些看破紅塵,頓入空門的高僧道佬。如果只是這樣的話,這本書的意義就太淺了。當在我緊蹙雙眉而對“道”一頭霧水時。第八章的“上善若水”提醒了我,老子認為“道”就好比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虛懷若谷,包容天地,以無慾普濟生靈,借虛懷渡盡羣生。道,就像水一樣,無聲無息無為而養萬物,水就是道的一種表現形式。但它所承載的道,只是其中極小的一部分。

那麼,我們該怎麼理解“道”呢?

“道”,似乎很難解釋,我們經常用“道”,卻不知其意。在科學中,我們不知道一個人為什麼會有壽命,於是給了一個很寬泛的概念,因為有時間。而這本書中僅用一“道”字就深刻的詮釋了人的一生,雖簡卻精。同樣,在已知科學中我們知道質子中還有夸克,而夸克中還會有東西,甚至還有!我們不得而知,於是又以道喻之。對於人們難以解釋的事物或事情,這本書中都給出了簡潔卻確切的答案——道。老子説:“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個“自然”是什麼意思?“自”便是自在的本身,“然”是當然如此。所以道是“自然”如此,“自然”便是道,它根本不需要效法誰,那麼道就是宇宙的本原及它的規律。

道養育了萬物,以地球為例,道讓萬物各廝各職,演化出一套穩定的生態系統,死而又生,生而又死。不使其中任何一員太興或太衰。植物腐後可成為天然養料,為下一片長在這裏的植物以充足的養分,食草動物憑藉這些植物填飽肚子,鳥類和食肉動物又以這些東西充飢,這些動物死後,又為新的植物創造養料!萬事萬物都從它的根本出發,那麼一切事物也就簡單而明朗了。“道”之大,可大到宇宙形成,“道”之小,可小到電子運轉。星球的公轉自轉,週期一定,循環往復,從不間斷,是規律!電子的有序排部,是規律!可能這樣會更容易理解,更容易被接受。但是,這只是我的一種解讀,而我對道的理解也只能説是淺顯的。道就像數學中sinα的函數圖象一樣,函數兩邊永遠沒有盡頭,且周而復始,而我們只能不停的探索……去尋找道的真諦。

有人也許會認為我們人類是個例外,因為我們有高超的智慧,發達的科技。既然人類有這麼發達的科技,為什麼“生物圈二號”的實驗還是失敗呢?原因很簡單,人類永遠不可能超越自然,超越道!如果我們一再違背道的規律,反其道而行,那麼我們必將受到道的懲罰。難道你沒有看到人類一意孤行的後果嗎?頻繁的地震現象以前從未有過,氣候異常也愈演愈烈……人類還以自己比其他動物略大的頭腦與“道”比高,卻不知“道”的智慧是你難以琢磨的,它滲透在每一件事物中,而這些事物又被道所包含,誠可以説是“眾妙之門”。

至此,我們應該懂得按照道的規律行事。人類有無窮無盡的慾望,但是我們只能適當地釋放慾望,不能恣意妄為。其實也就是道家所謂的“無為”。無為不是無所作為,而是不妄作為。也就是不違背道的規則而胡亂作為。有些人被慾望衝昏頭腦,胡作非為。例如重慶的xx,本是一位維護人民利益的好官,但卻經不起金錢的誘惑,一發不可收拾,於是名聲掃地,在獄中度完此生。而處在青春期的我們,有時為了虛榮互相攀比,穿名牌衣服,戴貴重的珠寶。其實,他們都不懂:真正美的東西是不需要任何裝飾的。更明確來説,他們不懂“道”。貪慾過度只會讓你墮入苦海,商紂王后宮佳麗無數,還要徵集民間美女,吃肉喝酒便罷,非要設酒池肉林,以供消遣,百姓難以忍受,遂有武王伐紂,商王朝也被推翻,於是後人稱紂王為無道昏君。虛榮心也常常害人不淺,《項鍊》中的女主角因為虛榮,白白耗費了十幾年青春。道讓萬物繁衍生息,而無慾無私,順其自然無為之道,利萬物而不求回報。我們這個被金錢與慾望所充斥的社會中,缺少的就是少私寡慾的優良品質,火熱的慾望讓我們難以靜心、淨心。道無窮無盡的智慧告訴我們要“至虛極,守靜篤”,方能活得自在。

不要讓慾望與虛榮控制自己,要理性的對待外在的世界和自己的內心,不要背離道的規律。只有這樣,我們就可以“無所不為”,什麼都可以做,只要遵循道的規律和規則。

《道德經》不愧是我們中華文明的瑰寶,其中妙理,還得是你親自去讀才可,每個人讀“道”,都可得不同之“道”。

讀《道德經》有感7

無為是一種心境、一種修養,是辯證的。向社會推廣無為,有助於國家的穩定,但如果站在歷史發展的高度,片面的無為是無助於人類的進步的,所以對於當代的青年人理解古代無為論應該以辯證的方法,一分為二的看待,“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對待競爭,我們要敢於去迎接挑戰,對待失敗和不平等我們要報以一種平常心,用合適的方法去改變或適應,而不去盲目的爭魚死網破。這樣有助於保全自己和取得最終的成功,只有厚積才會勃發。同樣,“無為”用在當代待人處世上就是要對人寬容。“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物慾則剛。”

《道德經》是一部中國古代樸素辯證法的啟蒙鉅著,拉開了從古至今幾千年來人類對自然規律進行探索的序幕。辯證的去看待它,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對我們人生的指導是大有裨益的。

老子以他博大精深的見解,以他虛懷若谷的氣魄,向世人闡述了怎樣為人處事,怎樣進行科學管理,怎樣修養身心,怎樣求知,怎樣治國等等,告訴我們無論做任何事情必須遵循大道(即事物的規律),不要有太多的慾望“昔之得一者”古來大凡按規律辦事的人,“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天下正。”上天尊重規律可以清澈,大地尊重規律可以安寧,神靈尊重規律可以帶來安寧,河流尊重規律可以水滿,自然界萬事萬物尊重規律就可以生生不息,君侯大王尊重規律就可以得到天下。“其致之”推而言之。“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發;神無以靈,將恐歇;谷無以盈,將恐竭;萬物無以生,將恐滅;侯王無以正,將恐蹶。”説的是天空不清澈就可能會爆裂,大地不安寧就可能會塌陷,神明不顯靈就可能會消失,河流沒有水就可能枯竭,萬事萬物不能生長就可能滅亡。追求太多,渴望太多,就會被生活所累;如果沉靜無為,包容一切,將會滿足和快樂,否則就會招來禍患。

老子的《道德經》,以辨證的哲學方式提出了他對於治國與治人方面的主張。《道德經》的前半部主要論述了治國的方略,後半部主要論述瞭如何治人。

第一段“道可道,非恆道,名可名,非恆名。”是説作為世界本源的道是可以用語言來形容的,但並不是永恆的。“名可名,非恆名。”説的是可以稱呼的名不是恆常的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是説天地剛剛呈現時是沒有名的,萬事萬物逐漸出現時才有了各自的名(但並不永恆)。“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意思是之所以經常在沒有欲求時來探究它的奧妙,有的時候探究它的倪端。“此兩者同出而異名。”是説有和無這兩方面都同出於道卻有不同的名稱。“同謂之玄”都同樣可以被認為深遠微妙,難以把握。“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這裏指的是這種玄而又玄的道是一切奧妙的門徑。

開篇,老子以具體而又抽象的“道”引出“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即寫出了要認識玄妙的玄,最好便是做到“無慾”。這與他所主張的“清淨無為”異曲同工。“無慾”也就是貫穿《道德經》的主要思想。

老子認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純真的。而種.種人類醜惡行為,則應當是不合理不完善的社會制度造成人性扭曲的不正常現象。由此,老子堅持去偽存真,保留人性善美而契合自然之道的東西,摒棄所有引起人的貪慾的東西。他的政治思想,在今天看來,似乎是難以理解。他理想社會中的人民,四肢發達,頭腦簡單,沒有奢侈的物質享受慾望,也沒有被各種令人頭暈目眩的文化或知識困擾的煩惱。他是一個歷史的循環論者。在他的眼裏,讓人們在一種自由寬鬆的社會環境中保持人類純樸天真的精神生活,與自然之道相契合,比物質文明雖然發達,但充滿着危機、爭鬥、謀殺和陰謀的社會制度顯然更符合於人類的本性。

他所強調的“無為”,即是順應自然,其治理社會的效力,顯然要比用法令、規章、制度、道德、知識來約束人的社會行為要合理得多,有力得多。這就是“無為而無不為”的基礎涵義。而老子的這種社會理想,又是同他的“道”論密切相關的。

出於對自然法則的深刻悟解,老子把適應於“道”的運動,看作是人類政治制度、社會生活以及道德準則都應該遵循的最高準則。具體體現在他政治思想中的即是他鼓吹的“無為之治”和“不言之教”。所謂“無為之治”並不是無所為,而是強調人的社會行為要順應自然,適用於“道”的運動。具體地講,就是要求統治者給老百姓寬鬆的生活和生產的環境,不強作干預,以順應自然。老百姓在這種怡然自得的生活環境裏,無苛政之苦,無重税之憂,自然會感到這種政策的好處,從而達到了“不言之教”的教化作用。

“無為之治”並不是脱離現實的烏托邦,也不是虛渺幻想中架設起來的空中樓閣,它具有現實中施行的可行性和合理性。最顯明的史例就是漢初的黃老無為之治。由於秦王朝的殘暴統治和漢楚之爭,西漢初期,社會生產遭受嚴重破壞,經濟凋敝,人口大量減少。《史記·平準書》記載當時“自天子不能具鈞駟,而將相或乘牛車,齊民無藏蓋。”在這種殘破的社會經濟狀況下,自高祖劉邦開始,實行了黃老的無為之治,採取“與民休息”政策。至文帝時期,更進一步推行“輕搖薄賦”、“約法省禁”政策,使生產逐漸得到恢復和發展。

在老子看來,高明的當政者和領導者應懂得自然之道,順應人的天性,讓下屬和百姓各盡其能,各守其職,各得其所,相安無事,而切忌用過多的條規制度來進行強制性約束,否則會適得其反。也就是説,最好的政策應該是“清靜無為”的政策。要讓一個國家、一個社會安定大治,就像對待井水一樣,攪動得越兇,殘渣敗葉就越是泛起,水就越是混濁,最好的辦法不是去放什麼漂白粉之類的,而是停止施加外力,讓它自己慢慢平靜下來,這樣井水就會自然清靜了。“無為而治乃大治”,這是老子“無為”論給後人的有益啟示。

治國如此,那麼治人又該如何呢?要以善,以柔,以剛。

所謂“上善若水”,水至善,至柔,也至剛。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水柔,能變化於無窮,幷包容一切;水剛,故可滴水而致石穿。水集“善、柔、剛”於一身,治人也是如此,要善、柔、剛三者並重。

善,並不僅僅只是善良之意,還要與人為善。如果人人都信善,整個社會就將會呈現出一派祥和之氣。人人不生惡念,太平盛世將唾手可得。柔,然而不弱,能使心平氣和,與“善”所產生的效果不相伯仲。而剛,則是要堅強,持之以恆。只要有恆心與堅強的意志,鐵杵難道不能磨成針麼?只要能做到“善、柔、剛”,就可以變得信、美、辯、智、博,雖不能成為聖人,也將不遠矣。

這是一首對水的頌歌,歌詠的對象是具備像水那樣品格的聖人。它以“上善若水”為提綱,指出一個人如要效法自然之道的無私善行,便要做到如水一樣謙退守中的至剛、至淨、能容、能大的胸襟和氣度。

水,具有滋養萬物生命的德行,它能使萬物得它的利益,而不與萬物爭利,只要能做到利他的事,就永不推辭地做。但是,它卻永遠不佔據高位,更不會把持要津。

俗語説: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水,在這個永遠不平的物質的人世間,寧願自居下流,藏污納垢而包容一切。所以老子形容它“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以成大度能容的美德。因此古人又拿水形成的'海洋和土形成的高山寫了一幅對聯,作為人生修為的格言:“水唯能下方成海,山不矜高自及天。”

水,與物無爭,謙下自處。所以老子講,如果一個人的行為能做到如水一樣,善於自處而甘居下地—“居善地”;心境養到像水一樣,善於容納百川的深沉淵默—“心善淵”;行為修到像水一樣助長萬物的生命—“與善仁”;説話學到如潮水一樣準時有信—“言善信”;立身處世做到像水一樣持平正衡—“政善治”;擔當做事像水一樣調劑融和—“事善能”;把握時機能做到像水一樣及時而動,隨着動盪的趨勢而動盪,跟着靜止的狀況而安詳—“動善時”;再配合基本的原則,與物無爭,與世不爭,那就永遠沒有過失了。

老子在自然界萬事萬物中最讚美水,認為水德是近於道的。而理想中的“聖人”是道的體現者,因為他的言行有類於水。為什麼説水德近於道呢?水滋潤萬物而無取於萬物,而且甘心停留在最低窪、最潮濕的地方。在此後的七個並列排比句中,都是有關水德的寫狀,同時也是介紹善之人所應具備的品格。老子並列舉出七個“善”字,都是受到水的啟發。最後的結論是:為人處世的要旨,即為“不爭”。也就是説,寧處別人之所惡也不去與人爭利,所以別人也沒有什麼怨尤。

老子講了一連串人生哲學的行為大準則,如果集中在一個人身上,就是完整而完善,實在太難了。除了歷史上所標榜的堯、舜以外,幾乎難得有一完人。不過,如果我們具備一項這樣的美德,也就可以名垂千古了。

老子《道德經》中所陳的治國與治人思想,其意義之深遠,至今仍有很重要的借鑑意義。

現今社會,生活、工作的腳步很快,壓力又大,人們的脾氣也隨着變得焦躁與不安。如果能做到善、柔,必定可以平心靜氣。心靜自然涼,生活、工作的情緒就會舒暢起來,效率也會大大提高。不僅如此,善與柔還可以幫助處理好朋友和同事之間的關係,使變得融洽,心情也會陽光不少。

中華民族歷來重視道德的教化作用,提倡“百行德為先”,崇尚“身正為師,德高為範”。各行各業,各村各户都在努力提高羣體的道德水準。具體來説,就是將“靜心、淨心、盡心”三心衍化為“六心”教育:忠心獻給祖國,愛心獻給社會,熱心獻給集體,關心獻給同事,孝心獻給父母,信心留給自己。在現代經濟社會下,重讀和闡釋聖典《道德經》,讓人們能致虛守靜、淨化心靈,從而盡心盡職,有利於社會穩定,有利於工作團結,有利於家庭和睦!

讀《道德經》有感8

在這個寒假,我重新閲讀了《道德經》,這本書是老子的亂世之道和人生哲學,雖然短短的20多頁,但其中的內容和豐富程度不是寥寥數語所能概述。

首先,這本書是老子在概述了當時的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的變化後,得到了食物都會向着它相反的方向變化,指出了“物極必反”的通則,這即使是在今天,也是一樣的道理,這讓我開始重新思考看待問題的角度和方法,應當貴柔、守雌。人不能浮躁,心態要平和,不能因為外界的干擾就自亂了內心,浮躁是我們現在年輕人的通病。現在我們在西安交通大學這樣的高等學府讀書學習,難免會心存沾沾自喜,我們應當精心科研,打磨我們的性格,鑄造我們的能力,這方為我們這些年輕人需要做的事情。

第二,我們一定要按規律辦事,大千世界,時事運轉都存在其規律。我們在規律的基礎上,要明確自己的目標,修煉自己的內心,朝着我們的目標“守靜篤”。我們現在的研究生,在從事自己相關領域的科研工作時,只有認真把握領域的`核心,觀察和發現領域內事物的變化規律,在自己的目標和領域內深入研究,才能取得優秀的成績。

第三,無為。天地所以長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意思是説天長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長久,是因為它們不為自己而生息,自然而然的存在,所以才能長久。我們在日常的待人接物上,要常有無為的思想,不要永遠想着自己,要多為他人考慮,這樣人人為我,我為人人,校園生活互幫互助,生活才會充實而有趣。

老子雖然已經離我們而去,但是《道德經》卻依然存世,且為千古絕唱,我們應當將其中的思想和現代的生活工作緊密結合,推陳出新,強化自己內心涵養和品德,他日為我輩之楷模。

讀《道德經》有感9

我們一直在尋找適合中國的現代社會人際關係,其實早在兩千多年前老子就已經研究出最完美的的社會人文構造了,只是沒多少人去鑽研罷了。

——題記

老子在《道德經》留下了許多治理國家的方法,或許有些人認為老子有愚民主義的方向,但在我看來並非如此,而是老子畢生摸索出了完美的社會模型。

在《道德經》第八章中,老子首先提出上善若水的思想,老子善用一些生活中常見,而又不會引起爭議的事物來引喻一種態度或表達一種道理,如同天、地、人、萬物。老子談水,不談水對人或萬物的幫助,而獨闢新徑地談論起了水的“不爭”,水是世界上最柔和的事物,就算有東西擋住了它,它會從它的周邊流去,而不會與事物本身相爭持;它不論最後通往何處,哪裏有路它就會往哪裏去,或許通往地獄,亦或許一去不返,但它依然義無反顧。文末有一句話:“夫唯不爭,故無憂。”因為你什麼也不去爭,自然什麼也不會失去,這裏的不爭絕非不思進了,而是善於謙讓,在同等機會下讓利於他人,或自知不如而退讓。其實到最後,你依然會得利,因為不爭,所以多了許多朋友,就有了更多得利的機會,正是“夫為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試問,若所有人都能做到“不爭”,那社會又如何能不和諧,天下又怎會不安定呢?人們不去爭利,互相謙讓尊重,又如何建立起隔閡。社會學中提到了兩種不同的社會構造,一種是個體理性導致集體非理性,另一種是個性感性導致集體理性。似乎比起理性而言,感性是個貶義詞,但試想,所有人都想着自己手頭的那點利益時,都想着用最小的代價換取更大的利益,在中國社會中這種現象叫做“坑”式欺詐,而這樣一個個體理理性的社會,它的最終集體顯現出的形態便是集體混亂。但若如同老子所言,每個人都去謙讓,或許有人稱之為迂腐,有人稱之為愚笨,但最後所呈現的卻一定是一個和諧的集體。

打個比方,若是每個人都是一塊稜角分明的.石頭,都想着去碰撞對方以得到更大的地盤,那麼到了最後,我們只能剩下一盤亂石散沙,雜亂地分佈在各個角落;若是每個人都像是一股細流,或許在碰到石頭時會被一分為二,甚至散落各處,但當它們匯聚在一起時,但是無人可擋的奔騰巨流。而這樣的兩種社會相遇,孰勝孰負一目瞭然。相較於西方社會,中國屬於經驗社會,它最寶貴的資源便是老祖宗留下的知識,知識的惟一載體便是書籍,但許多中國人不願去承接這些遺產,因為它們太過博大,而這對於一個沒有凝結出成體系的科學方法論的國家無疑是一件可怕的現象。

五千多年的歷史使中國積澱了太多太多,我們不能,也沒有資格不去傳承它們。古人的智慧是偉大的,品讀《道德經》讓我悟出了許多,我願化作一條細流,去追尋,去探索,等待着終有一天流入我們自己匯聚成的汪洋大海。

讀《道德經》有感10

《道》第二十三章原文:希言自然。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故從事於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同於失者失於樂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道德經》22、23、24三個章是一組巧妙奇異的組合章節。

22章,老子拿古成語説事,用古語證明早於老子之前的先人們是在努力遵道貴德的;然後給出了一組聖人的行為準則;

23章,老子拿天地之間的自然現象説事,再次不厭其煩地強調着道與德對於人的重要性;

24章,老子將回歸22章的內容,再一次竭力重複解釋着、強調着22章給出的行為準則的重要性。

在自然科學尚還很不發達的遠古時期,古人們非常善於做一件事:觀察大自然,理解大自然,孜孜不倦地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

這種天人合一的傳統文化主線是在方方面面可以得到體現的,在深度理解大自然之後,將大自然的一些規律人文化,導引至思想學術體系裏面來就是非常顯著的一大特點。

當接觸這些古典古籍,如果我們真的讀懂了,那麼一定會對古人這種善於觀察善於思考的行為佩服得五體投地。

”希言自然。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

這一段非常容易懂,用今天我們最熟悉的直白語言一句話可概括為:不要喋喋不休地那麼多廢話,看看自然,學習天地。

老子列舉了兩個千萬年以來,一直沒有發生變化的自然現象。

那種陡然而起的颶風,暴風,從來都不會總早刮到晚,一定是一陣或者幾陣颶風一閃而過,事實上脆弱的人類也經不起颶風飆上一整天;

那種暴雨,也一定不會從早下到晚,別説一整天,現在任何城市被暴雨澆灌兩個小時,一般都會形成一片汪洋的海景,所有人都會在自媒體上發圖上文地直播城市的海景壯觀卻又無奈的一面。

想想人類也是夠脆弱的,甭管車水馬龍、燈紅酒綠的多熱鬧、多high,如果颶風飆一天,如果暴雨灌一天,啥都沒了。

不過也不用擔心,《道德經》23章作為最古老的天氣預報講了,颶風和暴雨都不會持續一整天的。

自然現象看完了,回答前文的一個問題(不要喋喋不休地那麼多廢話,看看自然,學習天地),向天地學點啥?

第一次的學習是在《道德經》第七章(天長地久)學習了天地精神,天地那種滋潤萬物而不居功,不主宰,不為自己的天長地久精神。

23章算是第二次向天地學習了,學什麼,兩點:1、希言;2、自然。

希言:廢話少一點。

自然:行為和語言自然一些,自然一些就是向道靠近一些,遵道。

於是把“希言自然”放在一起就是《道》所倡導的道的.基點之一:為無為、無為而行,無為而治、無為而學……,總之就是少一點折騰,讓行為更接近道一些,更有效一些,就像22章的古成語那樣(我們在前文提醒過22、23、24三個章節是一個組合,依然圍繞着古成語在論道,在倡導道行天下)。

”故從事於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同於失者失於樂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這一段話,我們要重新編輯一下,只是為了便於理解而重新編輯一下。

故從事於道者,同於道;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

故從事於德者,同於德;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

失者,同於失;同於失者失於樂得之。

幾乎不用翻譯了,重新編輯之後,我們唸叨幾次大概就有點感覺了。

做事、行事符合道,不是背道而馳,那麼就能與道保持一條線了,能在道的水平上,那麼就容易悟道、得道。

“孔德之容,惟道是從”,能符合道了,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道、悟道、得道,那麼德這玩意兒就自然顯現出來了。

把道擱置在一邊,失於道,失於德,那麼很自然地將會失於天、失於地、失於人。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老子莫名地丟下了道和德的論述,用八個字收了23章。

其實,老子是在講笑話一般地嘲諷了一下世人。

嘮嘮叨叨講了那麼多,我們知道世人不一定會相信,這會是實際情況,甚至還會有人壓根兒就不信,這也會是實際情況。

【當然,傳統學術派將“信不足焉,有不信焉“解釋為誠信不足的人,人民是不會相信他,我不敢説這樣的解釋不對,我只是想説,這種解釋跟23章的內容完全不吻合,老子的文章沒那麼跳躍的好吧。】

讀《道德經》有感11

《道》第七章原文: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印象中老子的《道》是不是很久沒談如何遵道實踐?的確如此,但是也無需着急,這一章中,老子將給予我們驚喜,再度給出了聖人行為準則。天長地久,在老子看來不是傳説,不是理想,更不是奢望,而是道的一種表現。

什麼是天長地久?天地為何能夠長長久久?

老子以犀利的視角,為我們開闢了一個全新的理念,只要我們理解了這一深度隱藏於天長地久之下的道,那麼我們很容易在方方面面實現天長地久。《道》的第七章有着超現實的意義。關於老子所論的天長與地久,我們稍後再談,先看看日常生活中一些我們非常熟悉的事例。

山上有一株漂亮的桂花樹,農曆八月開花的時候一片金色(金桂),香氣四溢,非常迷人,妖嬈、芬芳、燦爛……因為非常美麗,非常誘人,於是我們想要自私地佔有,夜不成寐,聞雞起舞地起了個早牀,扛一把鋤頭迎着朝陽把這株寶貝給挖回家,種在家門口。為了能使其成活,人們往往不遺餘力地給它澆水、施肥,結果在反覆折騰之下,這一株金桂終於凋零了,死了。最初想要佔有的動機是:經常可以欣賞到燦爛的金桂綻放的美景,似乎這樣就可以讓芬芳與美麗長久一點,似乎這樣,這種美麗就只是屬於我們自己,結果不僅沒能長久反而給徹底弄沒了。我們可能會反駁,移動一下種活的概率也非常高。

對,挪動一下的確不一定會令其死掉,但是一定會因為其太漂亮,而在某一個清晨我們開門一看,那株金桂居然不翼而飛了,只在門口留下一個大坑……如果那株燦爛的金桂一直生長於山上,會不會存活得久一點?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非常經典的廣告語。

當初我們在訂婚或者是在某個重大紀念日,買下一顆幾克拉的巨大鑽石的時候,我們的確是這麼規劃的.,讓其恆久存在,永遠在家族裏面向下流傳。

問題是:如果都可以這樣,那麼每個家族都有着其流傳下來的鑽石(或者是類似於鑽石這樣的傳家貴重寶貝),可事實是這樣嗎?至少我們家是沒有鑽石流傳下來的。

如果當初購買的是數克拉的巨大鑽石,那麼這顆鑽石的命運通常會是這樣子的:在某個投資機會面前,或者在某個缺錢的時候,幾克拉的鑽石會被瘦身為一克拉,被兑換成人民幣,然後換購一個小一點的,再然後,那一顆小一點的鑽石終究不受待見,或被搞沒了,或被繼續兑現了。

我們試着假設一下,某個博物館裏面有一顆5克拉的靜美鑽石藏品,那麼這顆鑽石會不會恆久一點呢?

答案也是不言而喻的。

好吧,讓我們暫時放下金桂與巨大的鑽石,回到《道》第七章的天長地久上面來,因為老子幫我們解析了上述兩個案例背後深藏的道。天很長,地很久,天地可以長長久久地存在,這就是天長地久。天地無私地生養滋潤了萬物,這一點我們都認可。

天地滋養孕育出萬物之後,擁有過什麼?太陽是屬於天的?月亮是屬於天的?星星是屬於天的?地下深埋的煤礦、油田、金礦是屬於地的?天地是按照自己想要的規律的在運行着的,還是按照利於滋養萬物生命的規律,遵循着道而運行的?

以上問題的答案都是顯而易見的,因為天地之間的一切資源都是被天地之間的一切生命在支配享用着的,其中人類是最大的受益者,當然也是最貪婪的一族。

在我們的印象中,太陽、月亮、星星從不曾請假缺勤過,每天每天都會按照利於世間萬物的形式轉一圈,周而復始,從不間斷。這就是天長地久!這就是如何天長地久!怎麼樣實現天長地久!

人們常常把這四個字用於愛情,但往往卻都難以實現,現代人很能總結,把愛情的終極結果總結為兩種:相濡以沫,厭倦終老;相忘於江湖,懷念到哭泣。

不是情感專家,不懂情感心理學,但是從《道》的角度來看:不能天長地久的愛情,只有一個唯一的原因,為自己想的太多,為兩個人、想的太少,缺乏天地精神。

其實第七章就談了唯一的這點:天地精神!因為有天地精神,所以才有了天長地久。這就是《道》第七章的核心理論,這就是《道》第七章給予我們的道。

那麼,如何讓將這種道付諸於實踐呢?老子再度搬出了久未的聖人行為準則。

聖人行為準則之七(延續第三章的編號):在一些功勞、利益、名聲方面保持謙讓姿態,不要打破頭地去爭搶,往往最終都能有一個不錯的收穫而領先(後其身,而身先)。如,牛仔褲與金礦的商業故事。

聖人行為準則之八:在一些關鍵時刻,屏棄私心雜念而將自身置之度外,往往能全身而退(外其身,而身存)。如,戰場上面的魔鬼定律,不怕死勇敢衝鋒的通常都沒死,怕死的往往都很快犧牲。

懷揣天地精神,保持無私的清澈,最終所獲得的一切其實都還是屬於我們自己的,絕對不會自動跑到他人賬户、他人名下、他人頭上去了。這就是老子在第七章末了的點題俏皮反問句“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談到這裏,我們不得不扯一下題外話: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這句話橫行於世間,被絕大多數人所誤解。

關於這句古語,有兩個角度的理解和解釋。比較現代的解釋是將“人不為己”的“為”解釋為修為,修行、修煉。比較尊重於原意的正解是將“人不為己”的“己”理解為整個人類自己,而非個人自己的己。

讀《道德經》有感12

大學的時候參加了一個讀書交流會,一個師姐在交流的時候説,老子是有大智慧的,倡導“上善若水”、“無為而治”、“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讀了孔子向老子問道的典故,我開始認真誦讀記背抄寫《道德經》,看了不同版本的《道德經》,看了一些解讀《道德經》的書籍,不敢説明悟,就是窺門徑也不敢説,只是將上面的章節文字記下來,期望有一天能夠潛移默化有所得。

《道德經》闡述了“道”、“德”,説,“道可道,非常道”,一切的描述“道”的語言,只是指月的手指,而不是月亮。有人説“道”就是規律,其實也不盡然,我想,“道”是生化運行萬物的一種力,生化萬物又存在於萬物之中,得道之士,每時每刻都能體道,八仙中的曹國舅稱“道在天,天在心”,莊子説“道在屎溺”,百姓對“道”是日用而不知。

《道德經》倡導一種渾然齊物的境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對於“道”,要遵從和依循,順之者生,逆之者死。為了便於理解“道”,老子舉例作了一個類比,説“道”性雌柔,養萬物,若谷、若水,尤其是若水,具有如下美德,居善地、心善淵、言善信、政善治、動善時,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水都是往低下的地方流淌,遇到阻礙就繞道而行,萬物賴以生長卻不爭功,懂得謙退,雖然至柔卻又能攻堅強。

“道”無比高妙,難以悟透,而水隨處可見,可以觀之思之。通過對水的感觸思索,不經意間能感受到“道”的脈搏。《道德經》傳達了一種養生理念,雍正説以道治身、以佛治心、以儒治國,氣功也能從《道德經》文字裏找到理論依據,“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淈,動而愈出”,要求要保持虛空,虛其心、實其腹。《道德經》傳達了治國的思想,“治大國若烹小鮮”,《道德經》倡導的“無為”,不是什麼都不做,而是要善為,要像胡錦濤同志説的“不折騰”。我們在改革開放初期,為了儘快擺脱貧窮落後局面,要求“摸着石頭過河”,更多追求發展速度,十八大之後,我黨提出了“五大發展理念”,要求在發展的時候更多的考慮到自然、環境、資源的承載力,做到天人合一,而不是單純的唯GDP論英雄。十九大以後,更加強調政治、自然生態要保持綠水青山,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十九大提出我們進入了“新時代”,也契合了《道德經》所説的“動善時”,黨中央審時度勢,確定了新的`歷史方位。

和平與發展是當今世界的主題,針對當前世界出現的一些問題,我國提出“一帶一路”發展戰略,其中也體現出古代的智慧,我國當前已經越來越靠近世界舞台的中央,將要承擔越來越多的責任,《道德經》説,“故大國以下小國,則取小國。小國以下大國,則取大國。”我們主持成立了亞投行、召開了“一帶一路”高峯論壇,都在傳達一個信息,願意以互利共贏為共同目標,攜手他國共創美好未來。用威權不能解決紛爭問題,我們承諾過永遠不稱霸,不管我們走到哪裏,發展到什麼階段,都不會忘記這個諾言,都將在踐行這個諾言。倡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就是為世界問題提供中國方案,貢獻中國智慧。

《道德經》成書的年代估計在春秋戰國期間,那時百家爭鳴,思想活躍,名家輩出,老子作為周室典藏,遍讀典籍,集中精要,進而融會貫通,成一家之言,因關尹喜誠邀,寫成奧義鉅著,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有人説,老子五千言,字字珠璣,每個字都可以寫一篇論文,內容之深廣,令人仰止,可謂仰之彌高、鑽之彌艱。這是一本值得一直讀下去,一直琢磨的書。

讀《道德經》有感13

道家提出所謂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其實就是“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陰陽化合而生萬物”。這其中就涉及到了“道”的“有無結構”。何為有無結構?我想這是中華文化中“兩分法”觀念的雛形,也是老子思想中極為重要的一種思維方式。當然,這裏的“兩分法”不僅僅是“一分為二”,也包含了“合二為一”的思想。

有無結構中最基本的概念就是陰陽的對立統一。在被譽為“中華第一圖”的太極圖之中,“陰”由黑色部分表示,代表“坤道”;“陽”由白色部分表示,代表“乾”道。而“陰”又可以代表虛無和柔弱,是一種趨於無限的能量;它的對立面“陽”則可以代表實在和剛強,是一種相對有限的能量。為何我要説“陰”是一種趨於無限的能量,而“陽”是一種相對有限的能量呢?我們可以看看自己所處的宇宙:宇宙的大背景就是象徵着“陰”的黑色,現代科學研究表明,在宇宙的構成中,我們看不見的暗物質和暗能量分別佔到26.8%和68.3%;而其他一切可觀測到的星系、恆星、行星和各種宇宙塵埃,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説的“物質”,在宇宙中僅僅佔4.9%的比例。我們知道“太極”這個實體是健運不息的,動則產生陽氣,動到一定程度就出現相對靜止,靜則產生陰氣,如此陰陽之氣互為其根,運轉於無窮。

從太極圖“陰陽魚”的表現形式可以看出:陰中有陽且陽中有陰,陰陽二氣相互纏繞,似乎在圍繞一箇中心旋轉。我們可把“道”理解成一種“無”的狀態,一種“有”的能力。道的力量是無窮無盡的,道的形態是無影無蹤的,但這並不妨礙道通過“陰陽交合”來生化萬物,“道”具有“無中生有”的巨大創造力。

如果説“有無結構”是在描述道的存在狀態及意義的`話,那麼“正反結構”則側重於表述道的存在機理和運行規律。道的“正反結構”就是從道的“有無結構”中衍生出來的。《老子》第二十五章説:“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故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

這裏的“反”具有十分豐富的意義:相反,循環往復和物極必反。反從表面上看是相反,但“反”還可以理解為“返” ,即循環往復,它是道的運行方式和軌跡:日出與日落的交替是一種循環,春夏秋冬一年四季的更迭也是一種週期。大到宇宙天地,小至人類社會乃至社會中的每個個體,都在遵循着一種週期律:一切從零開始而後又復歸於原點,然後再開始新一輪的循環,似乎永遠不會停歇。故曰:“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那麼為何説物極必反呢?古語云:“ 水滿則溢,日中則移,月圓則虧。” 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達到某個頂點後必然會有向低谷運行的趨勢,因為若非這樣,就無法開始下一輪的循環。

我們中國人講求“中庸之道”也是出於這個原因,為人處世要學會隱藏自己,逢人話不能説盡,要留三分;不能貪得無厭,要懂得見好就收;吃飯要吃七八分飽等等,説的都是這個道理。

最後我來談一下“柔性意象” 。《道德經》中的柔性意象可以分為三大類:女性崇拜、嬰兒崇拜和對水的讚美。老子認為柔弱能戰勝剛強。現實生活中也的確如此:人的牙齒遠比舌頭堅硬,但我們只聽説過“老掉牙”的説法,卻從未聽説過“老掉舌頭”的説法。看來,柔軟的舌頭遠比堅硬的牙齒強大,歲月的流逝會讓牙齒脱落,但卻不能阻止舌頭與我們相伴終身。

老子曾説:“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老子認為“曲則全”,即只有適時地讓步、妥協才能保全自己。人們常説“英雄難過美人關”,這其實就是柔弱勝剛強的表現。女性、嬰兒和水這三種象徵柔性的意象其實是互相關聯的:女性可以孕育嬰兒,而且構成女性和嬰兒的主要物質成分就是水。這不僅僅是一個巧合,我們知道,水是生命賴以生存的源泉,是組成複雜有機體的重要成分。一個星球上要想有生命存在,陽光、水和恰當的化學成分是必不可少三種要素:陽光為生命提供能量源,恰當的化學元素構成有機體,而水則是化學反應和能量轉換的重要介質。可見,是水的存在促成了生命的存在。

老子説:“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水的柔性説明其具有女性品質;水是生命之源説明其具有母親品質;水的清澈純潔,不含雜質則説明它具備嬰兒品質。從我個人的生活體驗來看:一個堅強的男人在這三種人面前不必去裝好漢:一是在孕育他的母親面前,他應是孝子;二是在為他孕育下一代的妻子面前,他應該是疼愛妻子的好丈夫;三是在作為他生命的延續的孩子面前,他應該是一個慈父。由此可見,陽剛的男性在母親、妻子及幼小的孩子這三類象徵着陰柔的人面前,都應該變得趨向於温柔才對,我想,這才是真正的陰陽平衡之道,這才是天底下最重要的人倫教化。

最後我總結一下:道的結構主要是有無結構,即陰陽的對立統一,這是中華民族“陰陽對稱、剛柔調和、整體思維”的傳統思維模式的重要來源。隨後,在“道”的運行中,又表現出陰陽一體、相互轉化和循環往復的正反結構,而“道”在發揮自身作用的時候,還表現出一種謙卑、處下、善利萬物而不爭的看似柔弱實則強大無比的柔性特質。我相信,藴藏於黑白太極圖中的“陰陽之道”還會創造出更多偉大的奇蹟。

讀《道德經》有感14

《老子》又名《道德經》,是生活在兩千多年前的思想家老子留下的一部影響着東方文化發展的重要著作,也是我國道家思想的奠基石。細讀《老子》不難發現此書的本質是一本修身治世之書,其中包含着我們耳熟能詳的“赤子之心”“水德”觀……對個人修養的體悟與警示的修身之思,以及“無為”“不自有”“柔弱勝剛強”等治世、處事哲學思想。時至今日,老子的這些修身處事的哲學思想對我們也有着重要的人生啟示意義。

初讀《老子》時,難免會迷惑於書中雜亂無章的邏輯,它的章節語言時而通俗易懂,時而艱難晦澀。此次閲讀專門找了一些輔助資料,讀後卻有頓開茅塞之感。在《史記·老莊申韓列傳》中有一段關於老子及《老子》的記錄:老子者,楚苦縣厲鄉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孔子適周,將問禮於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與骨皆已朽矣,獨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時則駕,不得其時則蓬累而行。吾聞之,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驕氣與多欲,態色與淫志,是皆無益於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謂弟子曰:“鳥,吾知其能飛;魚,吾知其能遊;獸,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為罔,遊者可以為綸,飛者可以為矰。至於龍,吾不能知其乘風雲而上天。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

老子修道德,其學以自隱無名為務。居周久之,見周之衰,乃遂去。至關,關令尹喜曰:“子將隱矣,強為我著書。”於是老子乃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餘言而去,莫知其所終。

劉向的《列仙傳》中也有對老子的記載:後周德衰,乃乘青牛車去。入大秦,過西關。關令尹喜待而迎之,知真人也。乃強使著書,作《道德經》上下二卷。

從這段記錄中可以看到老子的生平及《老子》的成書原因,老子的樣貌如何我們如今已無法知曉,而現今世界幾乎能見到的所有關於老子的畫像、雕塑都有着一個共同的特徵,即一對大耳朵和垂暮老者的形象,這應該與老子的名字有關“名耳,字聃”。老子身為周朝的圖書館館長,在見到周朝衰亡之景後毅然離周,當他騎着牛過函谷關的時候被守關將領尹喜攔下,因慕於老子的才能便強行讓老子留下一部著作才能過關。於是也就有了如今的《道德經》。老子在不情願的情況下完成這部著作,也就可以理解我初讀時候的那些疑惑了,但無論邏輯是否通順,語言是否流暢,《老子》一書中包含的修身處事之啟示毋庸置疑。

這裏着重説《老子》一書中的一個重要的處事思想即“柔弱勝剛強”,人們普遍認為,柔弱在剛強面前不值一提,所以在生活中總會呈現出以大欺小,以強凌弱的現象。而老子在兩千多年前,就已經將二者的.關係説的清楚明白,“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曰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滅,木強則折。”“強大處下,柔弱處上”(第七十六章)。老子從生死的角度來解析柔弱與剛強,他説人活着的時候筋骨都是柔軟的,而死了則會變得僵硬,植物也是如此,草木生長的時候枝條都是柔脆的,死了則是乾枯堅硬的,那麼堅硬的則屬於死亡一類,而柔弱的則是具有生命力的,所以打仗的時候不要逞強硬來。樹木過於繁盛就會被砍伐,由此看來強大的反而處於劣勢,而柔弱者則佔據上風。由此,老子為這一理論主張找到了具象的代表——水。

“天下之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第四十三章)。“天下柔弱莫過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第七十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第八章)

天下最柔弱的水,仍然可以在堅硬的巖石中流淌而過,柔弱的水卻可以抵擋鋭利的刀劍,滴水可以破石,水亦可以鏽刀,這處處展現着柔弱勝剛強的內涵。這也體現着老子“尚柔”的人生哲學。老子將天下至柔的水的德行與人的德行相連,形成了一個完整的修身邏輯體系。老子在《道德經》第八章中説:最好的德行就像水一樣。水善於滋潤萬物而不和萬物相爭,能夠在人們所厭惡的環境中停留,水更接近於道的境界。安守着與人無爭的善地,心胸保持沉靜,待人真誠,説話守信用,為政善與精簡處理,處事善於發揮所長,行動善於掌握時機,因為有不爭的美德,所以就不會有幽怨產生。“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是老子對水德的闡述也是對人德的啟示。

居善地:所謂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水在流動的過程中總會流向一些低窪處即被世俗人們所惡之處,但最終水仍會到達它想要去的地方,在流動的過程中也一直以不同的形式發揮着它的價值,它可以是地面上的溪流也可以是天空中俯視一切的雲朵,水的這種順其自然的“不爭”品質帶給它的是出於最高點俯視一切的眼界和胸懷。這種腳踏實地做好自己本職工作的不爭精神同樣適用於現今世界的我們。

心善淵:“藏心微妙,深不可測”守住內心的寧靜不被外部世界干擾,像水一樣,無論混雜多少泥沙,沉靜下來仍是清澈澄明。

與善仁:待人真誠有包容力,水在流淌的過程中會無差別的接受和對待着任何事物,無論沙石或是寶玉都可一路隨行。

言善信:落地有聲,講誠信。水的形態不同聲音亦不同,可以是小溪的“潺潺”,可以是河流的“嘩嘩”,可以是大海的呼嘯,聽其聲可知其形,這就是“信”。內外一致,表裏如一,既不虛張聲勢,也不矯情偽飾。

老子的“柔弱勝剛強”是在提醒着:我們可以追求強大,但真正的強大是海納百川的寬廣胸懷,我們只有放低自己的姿態,保持“柔弱”的狀態,才能取得更大、更長久的成就。我們可以追求強大,但真正的強大是利益別人的高尚境界,“天地之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你能幫助的人越多,就越有價值,就能取得越大的成就。

讀《道德經》有感15

《道德經·八章》王弼注相較其它章註釋,寥寥幾字,幾近無語,最為可疑。觀帛書本,發現與通行本有兩處不同。

一是“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帛書本作“水善利萬物而又爭居眾人之所惡”,除“不”作“又”外,斷句亦不同。兩句雖都説水不爭,但帛書所言似乎更為深刻。

二是“居善地……動善時”句,通行本此句較為複雜,疑有錯簡衍文,帛書本無“善仁言”三字,此句全文為“居善地,心善淵,予善天,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蓋老子文,凡對偶三字句,多系偶數,通行本“善”字七句,與全書文例不合。

對此章之解讀,不宜從道德價值方面解“善”。老子與儒家不同處,是不從人為道德層次言“善”與“仁”。這裏的“上善”,實為水德之比喻,也即言水的天性如此。“水善利萬物而又爭居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此乃順應水之天性而為,並無外在事功的目的性。

帛書本“予善天”也是説善於仿效天道施與萬物,即《道德經·五章》“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之意。道像水與天一樣,普濟萬物而不存在任何目的性,完全是順應自然本性而為,這就是“上善”。

我讀這裏,常常會想起讀莊子時的感悟。

莊子在《大宗師》篇借許由之口説:“吾師乎吾師乎!濟萬物而不為義,澤及萬世而不為仁,長於上古而不為老。”我説他人讀老莊都説道家“無為而無不為”,而我偏要説道家“無不為而無為”,第一個“為”是無所不為的“為”,第二個“為”是為了什麼目的的'“為”,我是要説道家不是消極不做事的,他是無所不為的。但是他在“為”(做事)的時候,他不是預先一個外在目的,他完全是順應自然本性,即使實現了“仁和義”,普濟了萬物,這也不是他本心有意為之。他只是順應天性而為,完成了自己。知此,方能達到人生的超脱。

故而蘇軾言“讀莊子乃得吾心也”,而有曠達之態。

“上善若水”此“善”乃水德之天性,自然而然,毫無作態。後世道家末流法之,一味崇尚柔弱,以權謀衡之,遂成陰險。其實戰國中期中國哲學之偉大發現就是找到了人之“本心”,這是“心學”萌芽發展期,無論孟子和莊子對“心”都有極深的體驗和表述,為後世玄學和心學的出現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