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讀後感

學生讀後感(集合15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4.14K

當閲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後感了。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學生讀後感,歡迎閲讀與收藏。

學生讀後感(集合15篇)

學生讀後感1

學《中學生守則》有感

吾嘗學《中學生守則》,有感,故屬此文。

其一曰“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共產黨。”國乃人之根本,夫不愛國可耶?民養國而國為民,二者共生,故愛國即愛民。吾屬皆應以愛國為首任。

其二曰“ 遵守法律法規,增強法律意識。遵守校規校紀,遵守社會公德。”古人云:“無規矩不成方圓。”法乃國之規,無法,國焉在栽?如此而何談愛國!無干法,不倍德,此吾屬之所做也。

其三曰“熱愛科學,努力學習,勤思好問,樂於探究,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和有益的活動。”所謂“學生”,即學者也,不學安為學生?吾屬固應好學勤思,然後有所用於社會栽。

其四曰“珍愛生命,注意安全,鍛鍊身體,講究衞生。”生之父母授,何以自棄之?身體亦父母授,吾應倍益之。於衞生,乃人之品性,人正則屋亦整。

其五曰“自尊自愛,自信自強,生活習慣文明健康。”尊於己,愛其身,不自信則和人可信?不自強則依於何?習善則大益於身,甚者益於旁人,故吾屬亦應養善習。

其六曰“積極參加勞動,勤儉樸素,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淨空法師一日不做則一日不食,何況吾屬?做吾之所能及,若非己不可不求於他。勤儉為華夏之德,樸素乃聖人之賢。華夏子孫應承華夏之德且學聖人之賢。

其七曰“孝敬父母,尊敬師長,禮貌待人。”父母於吾,有生之饋養之恩,故百善孝為先,人可無才不可不孝!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因何而不敬之?於眾人,亦皆以禮待,乃為君子。

其八曰“熱愛集體,團結同學,互相幫助,關心他人。”人皆生之一人而活於萬人中,愛人即為愛己,助人即為助己。

其九曰“誠實守信,言行一致,知錯就改,有責任心。”為人不可不誠,行不可不依所言。聖人亦錯,然錯而改之,近美焉,錯而不改,則錯益大焉。

其十曰“熱愛大自然,愛護生活環境。”萬物始於天地,養於天地,而盡於天地。天地損則萬物損,故應愛之養之。而於其境吾所處,則益應愛之。

此十言乃吾屬為生之綱也,必記於心而莫違,守其則而莫犯。此乃餘之所得也。

學生讀後感2

《平凡的世界》對我來説是一部很有意義的小説,因為第一次讀它的時候是在高三,當時正面臨着考學的壓力,是它帶來了動力並讓我對文學有了另一種釋義——樸實無華便是真,善,美。該作品全景式描述了中國現代城鄉生活,通過複雜的矛盾糾葛,以主人公孫少安、孫少平兩兄弟為代表刻畫了社會各階層普通人們的形象,在這個平凡的世界中不斷超越自身侷限,最終獲得生活上的成功,譜寫出一曲充滿活力的生命之歌。他們兄弟倆向人們揭示了人生的自強與自信,奮鬥與拼搏,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一系列複雜的矛盾糾葛紛繁地交織,蕩氣迴腸。

《平凡的世界》之所以是一本好書,是因為他的人物以及情節都刻畫的很真實,直讓人彷彿置身於那個時代,體驗着那個時代的風風雨雨,看後讓人很受啟發,回味無窮。

人性之美。人性的魅力在純真的質樸中是最耀眼的,因為親情、友情、愛情是一條永遠剪不斷的線。主人公孫少安的家是貧窮的,但也是富有的,家人之間那份濃濃的親情就是他們最大的財富。孫玉厚是一個高大的形象,他是家裏的頂樑柱。可是誰能想到作為一家之主的父親,在他慈祥的笑容後面有多少的生活艱辛與無奈,但是孫少安知道,他父親在他面前抱頭痛哭流涕,他第一次看見剛強的父親在他面前流淚,他自己也哭了,他知道,面對生活的艱苦,他將要和學校大門永遠的告別了,他多麼不情願啊!但他理解父親的痛苦——父親也不願意斷送他的前程……就這樣,他的學生生涯隨着那張名列全縣第三的好成績而收到的錄取通知書的到來而終結了。文中那樸實無華的語言,最撕扯內心情感的描寫入木三分,看到這裏我都忍不住淚流滿面,少安為了弟弟妹妹,為了這個家犧牲的太多太多了,他沒日沒夜的`忙碌着,從來沒有為自己“自私”一下。書中使用最頻繁的詞語就是:“親愛的,親愛的大地,親愛的雙水村、親愛的父親、親愛的弟弟、親愛的朋友……”總之,人世間的真情都在這裏一一展現。“愛情不應該是利己的,應該是利他的,是心甘情願的與所愛的人一起奮鬥並不斷自我更新的過程。”這就是另一主人公孫少平的感情箴言,活潑瀟灑,但温柔體貼的田曉霞不幸早逝,一串銀鈴似的笑聲遠去,消失……令人惋惜,但他放棄多情賢惠的美麗姑娘金秀的愛戀,同師傅遺孀慧英嫂的結合,高尚的人格令人佩服,流露出深厚的人性,人性之美。

學生讀後感3

最近讀了於永正老師的這本書,感觸頗深。此書總共分十個章節,第四章的童心未眠、第五章的行無言之教的內容給了我很大的啟示。因我一直教低年級,學生年齡小,活潑好動,經常視課堂紀律若無物,這是低年級學生剛入校門的特性。童心未眠的標誌之一是始終保留孩子般的好奇心;做一個有“孩子氣”的教師。其實於老師所講的童心未眠還有更深的一層意思,那就是理解和體諒學生。記得有一次,於老師班上一個孩子遲到。於老師在班上放肆的表揚那遲到的學生。當時,班上所有的學生都問,為什麼遲到還要在班上放肆表揚呢?於老師當場回答學生説:“你們哪個有勇氣遲到了,還能像他那樣大大方方走到教室門口,還有如此膽大的喊聲報告。是你們肯定會躲在某個角落哭臉。”就這樣,那調皮學生再也沒遲到了。回想當初我教一年級時,我的一直嚴格要求學生,上課不準説話、不準調頭、不準做小動作……。若干個不準之後,其實效果並不理想,學生在課堂上想做卻不敢做,想説卻不敢説,整個一節課下來,學生死氣沉沉,毫無積極性可言。

我想對待所有的學生,我就是教學能力並不是他們所吸引的地方,我想“微笑”才是低年級學生所需求的。於老師説,“温”就是寬容、大度、有氣量、不計較。我非常喜歡於老師的那句格言:“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這對於低年級教師是多麼的重要。他們剛剛離開父母親温暖的懷抱,他們需要這“温”;於老師告訴我們做一個甘草。甘草有三個特性。作為老師除了和藹可親,温文爾雅,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要“嚴”;那麼在這“温”與“嚴”之間還要講究一個“度”。

於老師在本書中還講訴了自己從教生涯中的一些教育故事,書中有一段是作者自己對自己的約法三章:一、不背手;二、主動和學生打招呼;三、課間和學生一起玩;四、到學生家裏走走;五、經常講故事和笑話;六、幽默;七、努力讓微笑成為自己的名片;八、做值日;九、一旦做錯了事,公開承認自己的'錯誤;十、定期徵求學生的意見和建議。看到這裏,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內心。和孩子一樣,有什麼不好?於永正先生作為一個全國著名的特級教師,都能如此要求自己,為何我不能。

師生關係是平等的,我們要理解學生,不妨放下架子,不居高臨下地俯視學生,不帶有色眼鏡評價學生,在教學中實現“平等對話”。於老師就是這樣用一件件平凡的小事,一句句樸實的話語,贏得的學生對他喜歡。

學生讀後感4

那個窗邊的孩子,她叫小豆豆。

天真無邪的孩子,會和燕子交朋友,喜歡桌子的開開關關的聲音,想要成為一名宣傳藝人為大家帶來快樂。可是,這樣的孩子卻被退學了。親愛的媽媽並沒有因此而責備小豆豆,她給了小豆豆最寬容的母愛,這是小豆豆一輩子銘記的幸福。

小豆豆退學了,這卻是她新的人生的開始,因為她幸運地來到了一所與眾不同的學校,遇到了以為非常熱愛孩子的校長先生。她走進了“巴學園”,一個有很多大樹和電車教室的學校;她的身上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她不僅學會了遵守紀律而且學會了關心他人、為他人着想。因為小林先生認為:“無論哪個孩子,當他出生的時候,都具有着優良的`品質。他在成長的過程中,會受很多影響,有來自周圍的環境,也有來自成人的影響,這些優良的品質可能會受到損害。所以我們要儘早期發現這些‘優良的品質’並精心呵護,把孩子們培養成富有個性的人。”熱愛大自然的小林先生,他希望孩子們儘可能地保持自然的性格,在韻律的學習中保持最純真的本性。他能靜靜地傾聽“小豆豆”四個小時的説話,一年級的小豆豆從來沒有想過會有一個人,能夠這麼長時間地聽自己講話,而且一點也沒有表現出厭煩,就是這四個小時,給了小豆豆最初的夢想;小林先生還能從孩子的角度出發設計運動會的比賽項目,來激發一個殘疾孩子的自信;如果小時候,我的老師也會從“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教育孩子們不要偏食,或許我就不怕^^了。正是這樣的教育理念,讓原本淘氣的孩子們懂得了更多,逐漸地發生了變化。

當前的教育現狀顯然沒有達到書中所描寫的那種境界,教師體罰學生、學生自殺事件時有發生。可幸運的是那種呆板、公式般的教學,正逐漸在向人性化、自然化的趨勢發展。怎樣才能走進學生的內心深處,不斷地發現他們特有的品質,給他們充分的空間去探索、觀察、創造,把大自然給孩子們當成天然的“教室”?這是教師的使命與責任,任重而道遠。

我願成為小林先生那樣的人,尊重每一個孩子,用愛心與信任給我們身邊的“小豆豆”們貼上永遠撕不掉的好孩子的標籤!

學生讀後感5

《海底兩萬裏》是儒勒·凡爾納的科幻小説中最為有名的一篇,它主要描寫了一位名為阿龍納斯的學者在水中乘坐被人們認為是“大鯨魚”的潛水艇遨遊海底世界的經歷。

其中我比較喜歡的是尼摩船長,他十分冷漠的外表下卻有一顆十分火熱的心,他擁有着鉅額財富,卻把大部分都給了別人;他博學廣識,卻十分厭惡那人類世界,他也十分冷酷,有時卻柔情似水;他熱愛着自己的國家,卻從不登上土地。他,就是我眼中的尼摩船長,一個性格古怪卻無比熱愛海洋的'人,一個名字意思為“查無此人”的人。

他足智多謀,在潛水艇被困於大冰洞中時巧妙地利用了熱水能融化冰的原理使冰層不再加厚,從而使大家都避免了死亡的危險,成功地浮上水面,脱離了危險的冰海,也呼吸到了新鮮的空氣,避免了二氧化碳中毒的危險,使得一船人死裏逃生。

他有時也是殘酷無情的,當潛水艇遇上了不明國家的攻擊船隻時,他毫不留情地用衝角把船給撞沉了,看着一船九百號人在烈焰中喪生,在水中被淹死,在巨大的爆炸中被炸得灰飛煙滅,他卻面無表情。

他還是柔情似水的,在他進入船長室看着他那死去的妻兒時,他彈起了手風琴,不禁淚如泉湧。在看見自己的船員被死神無情地奪去生命之時,他也不禁落了淚。

也許是對人類世界的痛恨,也許是他在骨子裏還有親情與友情,也許是因為以前在人類社會中學到了豐富的知識,而這一切綜合在一個人身上,就構成了他——尼摩船長,一個矛盾、複雜、讓人喜愛而又讓人琢磨不透的人。

我也從裏面感受到了許多,也許是當時人類社會太黑暗太糜爛,使他從心底裏對人們產生一種仇恨,也使他離開了這個世界而進入了海洋,與世隔絕。但這個世界的光亮也未曾消失,他的廣博的知識也是從人類社會中得來的,而這些知識又是他最好的幫手,也就是説在尼摩船長身上可以看到這個社會的陰暗與光亮。

還有最為重要的一點,那就是親情,這是別的社會所不能給你的,只有在人類社會中你親身去體驗才會得到它。這也許就是為何尼摩船長有時也柔情無比的原因吧!

這就是我對《海底兩萬裏》的介紹和感受。

學生讀後感6

《昆蟲記》讀後感《昆蟲記》是法國著名昆蟲學家法布爾的著作,這本書是他認真觀察了幾十年昆蟲,又花了三十多年寫成的,全書記載了二十多種昆蟲,它們都非常有趣,也都很有特色。

《昆蟲記》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螞蟻和蟬之間的關係,小時候讀的童話中説,螞蟻一個夏天都在準備糧食,而蟬只是在樹上唱歌,從來不準備食物,過得悠閒自在,還笑話螞蟻總這麼忙。冬天到了,螞蟻家裏有許多他們夏天準備的食物,供他們過冬,而蟬因為夏天沒準備食物,所以冬天來了,他們沒有吃的了,只好到螞蟻家去乞討。螞蟻對蟬説,你夏天唱歌,冬天你就跳舞吧,所以蟬最後還是餓死了。

但這畢竟只是個童話,但當我讀了《昆蟲記》後,才知道事實並非如此,我對他們有了全新的認識。其實蟬壓根都沒去螞蟻家門口乞討過,倒是螞蟻會經常到蟬家乞討,更確切地説,螞蟻是經常到蟬家去搶,所以螞蟻在法布爾的眼裏是一個強盜。其實蟬的食譜很簡單,他只要吸樹幹中的樹汁,就可以生存下來了。一到夏天,它用嘴上那根長長的管子插樹幹裏去吸樹汁,它就這樣開了一口“井”,讓樹汁源源不斷地流出來,但它被一羣口乾舌燥的傢伙圍住了,它們都搶着去分享蟬的勞動成果,可蟬當然不願意把自己辛勤鑿出來的“井”拱手相讓,所以他們之間會發生一場惡戰。在這些強盜中,最不甘心的要數螞蟻了,其他昆蟲在戰爭在混亂中偷偷地喝了一小口就溜走了,可螞蟻總想獨佔這口“井”,所以一個勁把這口井的主人趕走,螞蟻雖然比蟬小得多,但是成羣結隊地活動,勢單力薄的蟬哪是他們的對手,它被螞蟻軍團團團圍住,在戰爭中敗下陣來,氣呼呼地撒了一泡尿,然後逃之夭夭了。螞蟻成了這口井的`主人了,蟬又重新去鑿新的井了,但是螞蟻很快就把這口井的水喝完了,然後又去搶蟬新的井,可憐的蟬新的忙碌半天開的新井,還沒喝上幾口,又被螞蟻軍團霸佔了。有的螞蟻更貪心,為了能得到更多的樹汁,還要把蟬那根開井的管子拔下來給自己用,蟬真是一隻可憐蟲。

法布爾通過細緻的觀察,在《昆蟲記》中把這些動物描寫得這麼生動和有趣,讓我們彷彿看到了這些昆蟲之間的戰爭和爭奪,原來動物界與人類一樣,弱肉強食。

學生讀後感7

"嗷——嗷——"一聲聲嚎叫地動山搖,令人毛骨悚然;一隻隻眼睛泛着綠光,在黑暗中閃亮……看到這一情景,你們猜到是什麼動物了嗎?對,它就是狼——殘忍、暴烈、兇猛的代名詞。它令人深惡痛絕,唯恐避之不及。但有一本書,使我對狼有了新的認識。哪本書有這樣的魔力呢?它就是沈石溪寫的<狼王夢>。捧着這本帶着墨香的書,我欣喜若狂!整天在"啃",甚至連吃飯、睡覺、上廁所也不放過。難怪媽媽笑稱——我被"狼"灌了迷魂湯了。

書中講述了一匹充滿智慧的狼——紫嵐為了那夢寐以求的狼王寶座,消耗了青春,也葬送了愛情……最後當那隻曾經奪取她兒子黑仔生命的金雕又一次在空中盤旋時,為了趕走威脅,保護未出世的孩子,也為了"狼王夢"的再次延續,紫嵐和金雕展開了殊死搏鬥,最終,他們同歸於盡。紫嵐走了,留下了無限的遺憾和永久的夢。

故事情節扣人心絃,使我完全置身於狼羣中,心緒也隨着紫嵐一家的命運而起伏。有人説紫嵐是被權力扭曲的失敗的母親。但在讀這本書時,我卻被她博大無私的母愛深深打動。一次,為救被捕獸夾夾住的藍魂,她不顧一切地撕咬捕獸夾,咬掉了牙齒也不罷休!為了訓練小兒子雙毛,她的腳被摔了,胸前還留下了難看的疤痕……她承受了生活的艱辛,失子的痛苦,老年的孤獨,即使到生命的最後一秒,也奮不顧身與金雕同歸於盡,為自己的子孫後代掃除一個個隱患。

讀完後,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我從紫嵐聯想到了自己的`母親,她為我操碎了心。可我呢,瞭解她的煩惱嗎?知道她的憂愁嗎?體會她的苦衷嗎?關心她的健康嗎……除了伸手向她要這要那,心安理得地享受她的關愛,又何曾用心去關注過媽媽的喜怒哀樂?同學們讓我們從今天開始,從身邊的點滴開始,學會關愛我們的父母吧!哪怕是為他們倒一杯茶,拿一雙拖鞋,掃掃地或者洗洗碗……"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父母的愛是無私的、無微不至的,讓我們一起去珍惜它,用實際的行動回報他們。

學生讀後感8

媽媽帶我到書店裏讓我選一本書。我一進書店,眼睛在書羣中尋找着自己喜歡的“目標”。突然,眼前一亮,《最後一頭戰象》這本書映入了我的眼簾。它就像一塊磁石,把我深深地吸引住了,我便不由自主地喜歡上了它。我翻開了它,迫切地去尋找它的精華,去挖掘它的“寶藏”,去接識故事中的主人公。 日記

我讀了這本書後發現不僅我們人類會愛子心切,就連動物也不例外。就像《給大象拔刺》這章裏説的`:小象的右前腿受了傷,公象和母象因為愛子心切,便到路上劫持一個人路來替小象看病。如果誰替小象來看病時弄痛了小象,公象和母象就會採取最強的措施來對付你。從這章故事中我體會到了公象和母象對小象濃烈的父愛和母愛。我們的生活中也有這樣的愛。這個愛就在我們的家裏,爸爸媽媽愛我們,我們也愛爸爸媽媽。

我從《象冢》這章感受到了:象羣中象為了爭奪王位的野蠻爭鬥,象羣預知死神來臨的預感,象羣神祕的象冢,象羣隆重的葬禮。我體會到象羣的生活習性很與眾不同,葬禮竟然也能辦得如此隆重。大象竟然還是世界第一流的、絕妙的助產士。

我讀了《憤怒的象羣》這章感受到了:象羣就是一個集體,如果有人傷害了它們其中的一員,它們就會“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巖温扁為了滿足自己的需求,去殺害和自己村寨和睦相處的友好“鄰居”。從中我知道了,我們要和動物友好相處,不能去殺害自己的朋友。不能為了滿足自己的小小需求而濫殺無辜。

我從《野豬跳板》這章裏知道了:野豬也很聰明,它竟然會想到讓作者來當它的跳板,讓它脱離“苦海”。野豬的模仿能力也很強,作者只做了幾次,它就會“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了。

《最後一頭戰象》寫出了象、豬、熊的生活習性。把這三種動物寫得栩栩如生,讓人感覺它們好像就在我們的面前一樣。把它們寫得活靈活現,會説話一樣。讀了這本書,我懂得了很多道理:我們應該與動物和平相處、互相幫助,我們要愛護動物,跟它們建立起友好的感情。從中我也知道人與人之間也要和平相處、互相幫助、共同進步。

學生讀後感9

《老人與海》主要講了一個老漁夫聖地亞哥一連八十四都沒有釣到一條魚,但他仍然堅持不懈,終於在第八十五釣到一條身長十八尺,體重一千五百磅的大馬林魚。大魚當然也不肯任人宰割,極力反抗,拖着漁船往大海深處走。對於好不容易釣來的大魚,老人當然死拉着不放。即使沒有水,沒有食物,沒有武器,沒有助手,他也沒有灰心。經過兩天兩夜的不懈努力,他終於殺死了大魚,但血腥味引來了許多鯊魚前來搶奪大魚。老人經過自己的頑強拼搏,雖然到最後只剩下一支折斷的舵柄作為武器,但最終戰勝了鯊魚。不過大魚仍難逃被吃光的命運,最終,老人筋疲力盡地拖回了一副魚骨頭。他平安回到家中,但卻傷痕累累。他以前的助手馬諾林便來照顧他。其實一直以來,馬諾林都在老人身邊,關心他,幫助他。不是親人,但勝似親人。

老漁夫聖地亞哥的自信,堅強,勇敢,堅持不懈和頑強拼搏的精神,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我們的一生中,肯定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困難,如果我們能像老人那樣,充滿自信地去迎接挑戰,我想沒有什麼困難是不能克服的。我們是新時代的隊員,是未來的希望,我們應該擁有這種優秀的品質。在以後的學習生活中,我應該更加自信,更加勇敢,去戰勝各種困難,使自己變得更加出色。

馬諾林雖然因為父母的反對,不再做老人的助手,但還是一直在關心他,幫助他。雖不是親人,卻勝似親人。是愛讓他們不離不棄。作為新時代的好隊員,我們也應該學習他那顆關心幫助他人的心。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我要儘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大魚雖然被老人捕獲,但卻極力反抗,雖然最終難逃被吃的命運,但至少它努力地抗爭過。面對學習生活中的各種困難,我們也應該像它那樣,凡事盡力而為。不到最後關頭,絕不放棄。

以前的我,不夠堅強,不夠自信。但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我一定會加倍努力,使自己越來越出色。我相信:有志者事竟成!只要我堅持不懈,就一定能成功。

爭當新時代的好隊員,這是我們的共同目標。就讓我們一起攜手共進,為祖國美好的未來貢獻自己最大的力量!

學生讀後感10

我有一本伍美珍——陽光姐姐著的兒童書聰明妹妹笨哥哥之我愛戴老師,也稱陽光姐姐日記本。這本書很有趣,生動。我非常喜歡這本書。

這本書的主人公有有阿呆,阿瓜及他們的同學,老師和家人。在裏面有一篇兩角錢的石榴使我深深感動了。有一天,姑姑和她的男朋友兔子一起帶我和阿瓜上街玩,我們在街上看見一個比阿瓜年齡還小的鄉下女孩在一個賣石榴的老爺爺的攤位硬拉着她媽媽買石榴,她媽媽拿出兩毛錢問爺爺能買個石榴嗎?老爺爺搖了搖頭。我感覺這個小女孩好可憐,就在女孩要走時,老爺爺給了她一半的一半,女孩把兩毛錢交給了老爺爺,捧着那一點點的石榴高興地走了,我把那剩下的石榴買了下來,本來想給那個女孩,但她不見了,我只好自己吃了。讀了這篇後:我覺得我們應該要樂於助人,要有一顆真誠的心幫助那些有困難的人。像一首歌中唱到“只要人人都獻出一份愛,世界將會變得更加美好”。

又有一篇酸櫻桃讓我深受啟迪。今天,外公來看阿瓜,買了一些櫻桃給噴嚏大王。外公給我和阿瓜每人一顆,我吃得牙齒都酸倒了,但還是吃了下去,噴嚏大王剛吃了一口,就吐了出來,而且表情好像要哭一樣,阿瓜也説太難吃了。外公

好失望,媽媽咬一口,笑着對外公説:“是太酸了!”外公下定決心地説:“好,我自己吃。”我們看着外公把櫻桃一個接着一個扔進嘴裏。奇怪的是外公一邊吃一邊搖頭晃腦地説:“好吃極了,不吃是傻瓜!”外婆在一旁撇嘴巴。晚上,外公牙疼了,好像很難受,媽媽給外公買了藥回來吃。外公吃了藥馬上睡着了。我非常後悔,當是為什麼沒把那些酸櫻桃全吃了。看完了這篇後使我懂得了一個道理:其實外公要告訴我們是今天的'生活來之不易,我們要懂得“節約”倆字,不要浪費。用節約下來的東西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有一篇我有幸福的感覺讓我感觸非淺。今天上課時戴老師讓我們查字典,但我沒有字典,只好眼巴巴地看人家還查了,戴老師問了我原因後就回到了講台上去了。放學了,戴老師叫住我交給我一本新華字典。四周的同學圍了上來,藍藍無比羨慕地喊起來:“阿呆,你好幸運哦,戴老師送你一本字典哎!”我的大頭開始暈了,還有一點不敢相信這是真的。 看了這篇後:愛是不分大小的,老師對學生的愛是無私的。以後,我一定要好好學習,用優越的成績來報答我敬愛的老6fae師。

這就是聰明妹妹笨哥哥讀後感。它讓我懂得了不少道理。

學生讀後感11

曾經看過一本書,我讀了後當場便流下了淚水。書的名字叫:我的爸爸叫焦尼。

書中講了一個12歲的小男孩,因為父母離異,從何小便跟着媽媽生活。一年中,他可以和爸爸單獨生活一天。小男孩12歲那年便又一次見到了自己爸爸。

這一天,小男孩早早的起牀,吃完早飯後便騎上車子來到了電車站,一個人靜靜的向遠方望去,好像在等着什麼。突然,一陣電車的轟鳴聲映入了小男孩的耳朵裏,而小男孩的爸爸就乘坐着這輛電車。“轟隆!”電車門打開了,只見一個成熟的男人從電車門中走了出來。“爸爸!”小男孩一眼被辨認出了他。“好兒子!”爸爸也在人羣中回答着小男孩。小男孩被他爸爸一把抱了起來。“哎呦,一年不見你都比你媽重了!走,我們去度過我們幸福的一天吧!”小男孩説:“我們去遊樂園吧!”“好!”於是兩人便向遊樂園走去。

“海盜船,爸爸我要玩!”“好,我去買票。”爸爸買了票後,我們便走了進去。一開始搖的並不高。到高潮的時候,爸爸突然喊道:“大家來看,這就是我的兒子!最令我驕傲的兒子!”聲音大得好像巴不得全世界都聽到。小男孩呆了,不一會便迴應着喊道:“這就是我的爸爸,我的爸爸叫焦尼!”

小男孩和他的爸爸又去了咖啡館,剛到門前,小男孩便對稍低的老伯伯説:“這是我的`爸爸,他叫焦尼哦!”老伯伯對他笑了笑。

時間一點一點的在流逝,轉眼間還有10分鐘就要和爸爸説再見了。但是,爸爸依然説還早着呢。一瞬間,爸爸一把抱起兒子,把他抱上了車。將兒子放了下來,大喊道:“請大家等一下,聽我説一句話。”一瞬間,車上安靜了下來,就連在穿襪子的老爺爺也停止了動作。“這是我的兒子。”説着,便把小男孩抱了起來。繼續説道:“這是我的兒子,我最愛的兒子。請大家記住他的樣子,明年的這個時候我還會再見到他。”説着便在兒子頭上親了一口。

小男孩下了電車後,目送着自己的爸爸。並且對旁邊的一個過路人説:“那個人就是我的爸爸,他叫焦尼哦!”“恩。”路人回了一句。

小男孩並沒有流淚,因為他知道一年後爸爸還會坐着那輛車回來看我。

這一本書深深的印在了我的心裏,一直不會忘記!而那一本書也讓我受益匪淺。明白了很多要面對的孤獨,困難,悲傷等等!

學生讀後感12

讀過《心繫祖國,健康成長》一書,令我感慨萬分。我深深為書中主人公的愛國主義精神所折服,更為自己是一個炎黃子孫而自豪。

人的一生中,最崇敬、最偉大的字眼莫過於“母親”和“祖國”。古往今來,無數仁人志士為了維護祖國的尊嚴,不惜拋頭顱、灑熱血。無論在哪裏,中國人民的心總是與祖國緊緊相連的。1931年秋,吉鴻昌將軍出國考察,在美國紐約,因別人把他誤會成別人把他誤會成日本人,他專門用毛筆在木牌上寫了“我是中國人”幾個醒目大字,然後掛在胸前,昂首走在紐約的大街上。我被吉鴻昌將軍那種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深深感動,更為中華民族那種不畏艱難,自強不息的高尚品質所服。吉鴻昌將軍不求名,不求利,為了國家可以犧牲一切,所做的一切也都是為了祖國,這正是中華民族所擁有的百折不撓頑強拼搏的意志。

愛國,就要急祖國之所急,想祖國之所想,隨時準備報效國家。作為跨世紀的接班人,我們更要從一點一滴做起,時刻要把祖國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絕不做有損國家尊嚴的事。在校園裏,我們應該好好學習,奮發向上,不斷提高自己的愛國意識;在同學遇到困難時,主動伸出援助之手;在平時的言行舉止中,我們要講文明,要對人有禮貌,不亂講髒話……這些雖然都是小事,可把這些小事做好了,同樣也是一種愛國的表現。要知道,我們的.一言一行,代表的不光是自己,更是代表着個國家的形象。可是在我們周圍總有那麼一些人,他們讀書的目的不是為了報效國家,而是為了出人頭地、為了自己的前途;他們張口閉口外國如何如何,而把自己的祖國貶得一文不值。這些人和書中的主人公相比,難道不覺得慚愧嗎?

讀完《心繫祖國,健康成長》這本書後,我深深感到自己作為二十一世紀的學生,肩負着時代賦予的神聖使命,從現在開始就要把自己的成長同祖國的前途命運緊密聯繫在一起,努力學好本領,提高文化素質,樹立崇高的理想,憑藉自己頑強拼搏的意志戰勝一切困難,不懈地奮鬥,超越自我,用掌握的知識去描繪祖國更新更美的藍圖,用勤勞的雙手把祖國建設成社會主義強國,使祖國以嶄新的面貌屹立於世界東方。

學生讀後感13

每個老師都希望自己的學生上課習慣好,學習成績好。上課是老師傳道受業的重要途徑,老師只有上好了課,才能守住講台這塊陣地,才能博得學生的信賴,才能讓學生髮自內心地敬仰,能喜歡自己這個老師,喜歡自己所教的科目。並且多年以後學生回憶起來仍然興趣盎然。怎樣做,才能達到所期望的效果呢?魏勇老師在書中《怎麼上課,學生才喜歡》為我們指明方向。

翻開這本書,裏面沒有什麼高深的觀點和理論,而是魏勇老師作為一線老師對教育現象的反思或是教學隨想,真真切切地從課堂、學生、如何上課、如何提問、教師學習等方面娓娓道來。他以粗獷,明晰,大將之風的文筆,向人們揭示出教育的本質,給老師點亮心中的迷惑:別忘了!自己曾經是學生;學習書本知識,要從學生的"經驗"出發;上一節好課,才是尊重孩子!

"別忘了,我們都是當過學生的人,我們最喜歡聽哪種老師的課呢?第一,風趣幽默;第二,他在課堂上總能給我們一種新的東西,讓我們感覺意外,讓我們感覺腦袋被拍了一下。"書中這段文字給我感觸最深,我們當學生的時候就喜歡有趣的老師上課。現在我也是一位老師了,應該回想一下當學生時對老師的.期許,我們可以成為我們學生時喜歡的老師,那應該能給現在的孩子們驚喜。

魏勇認為課堂其實是師生共同經歷的精神旅行或者精神探險,在此過程中,學生始終在驚喜中享受發現的樂趣。在這種探險中,教師的角色接近於導遊,始終在寬鬆愉快的氛圍中引領遊客有計劃地領略未知的湖光山色,去探尋茂林修竹中的某一處幽靜。教師要善於從教師這個高冷的角色轉換為平和的共同學習者,時刻提醒自己曾經也是一名學生,以學生的視角撥開橫亙在師生之間的霧霾。=

一節好課,才是尊重孩子!魏勇老師説,如果一節課平庸的上下來,沒有給學生以驚喜,沒有給學生帶來禮物,對學生就是不尊重。因為學生是多麼渴望老師能給他們意想不到的驚喜和收穫啊!我感覺,就是在組織教學上,也要經常變花樣,學生注意力才集中。經常一種方法下來,學生沒了新鮮感,課堂就沒有了活力。上好一節課,是需要老師多學習,多思考,多討論,多用心的。

認真學習,不斷思考,是老師在教學上不斷成長的前提!繼續讀魏勇老師的書《怎樣上課,學生才喜歡》,讓我們不斷進步!

學生讀後感14

《做一個學生喜歡的老師》這本書是於永正老師對自己五十年教育生涯的回顧,是語文教學的實踐總結,更是對人生的感悟,細細讀來,就如同一位長者與我交流對話,讓我感同身受,茅塞頓開。我記住了於老師的“名片”:正面寫着微笑,三個關鍵詞——尊重、理解、寬容;反面寫着負責,三個關鍵詞——嚴格、頂真、耐心。於老師用畢生的心血和精力踐行着這樣一張名片。

首先,要有如“甘草”般的心性和品格。教師的品格對於孩子的學習和成長至關重要。在書中,於老師借同事朱友明老師的`話語,將自己比作“甘草”,用甘草温和、包容、調和三個特性來詮釋自己的品格,也道出了所有學生對老師的期盼,可謂是神來之筆。一名學生喜歡的老師,首先要温和親切。温和的微笑、親切的態度,是縮短師生間距離最好的法寶。一年級新生剛入學的時候,我和孩子們第一次見面,對待一個個目光裏充滿好奇和懵懂的打量着這個新環境的小豆包們,我都盡最大的努力用特有的温馨笑容和親切語言,幫助這些剛剛來到新環境的小朋友們,讓他們能夠緩解對陌生環境的緊張情緒,放鬆下來,逐漸融入到新的學習生活環境中來,慢慢打開心扉認識新的老師和同學們,對已經到來的國小生涯報以憧憬和期盼。

於是我也成了大多數孩子和家長們眼中温柔的王老師。當然,對於一些犯了小錯誤的孩子來説,也要學會順勢利導,化干戈為玉帛。在教育心理學上,低齡兒童的心理特點決定了他們對自身行為的控制力有限,老師要做的不是訓斥,而是幫助愛動愛説話的孩子認識並調整自己的行為,面對犯錯誤的孩子,於老師總能用寬仁的微笑和態度讓他們學會自省並改正。“多麼令我感動的笑,多麼令我難忘的笑!”“於老師的笑是最温和,也是最有效的批評。”學生在作文中這樣抒懷,他們在感動中自省,在自省中自然自在地成長。温良敦厚——這如甘草般柔性的力量就這樣潤澤、滋養着學生的內在精神。在書中於老師也為此做了總結:做甘草,就是做個好人;是好人才能成為好老師,成為學生喜歡的老師。做好人,就是做個温和的人,做個寬容的、善解人意、善待學生的人。做甘草,就是做個動腦子的人,有智慧的人。有智慧,才能把工作做好。這也讓我在今後的教學中有了方向和導引。

學生讀後感15

“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一直以來,我認為人只是脆弱的,軟弱的,貪婪的,自私的。可自從讀過《紅旗飄飄 引我成長》這本書後我才知道中國人也是有不畏困難的,是威武不屈的,是有一身傲骨的!

在抗日戰爭最艱難的時期,我們無法想象像楊靖宇將軍一樣的抗聯戰士是什麼樣的:在1940年2月,楊靖宇和400餘人陷入日軍“討伐”隊重圍,最後只剩下楊靖宇一人,敵人讓他投降,可他面對日軍承諾讓他以後過上錦衣玉食的.生活的誘惑,卻仍然壯烈殉國。殘忍的日寇只能割下楊靖宇的頭顱,掛在城門上示眾,可是,當剖開他的肺部,敵人發現他腸胃裏盡是枯草、樹皮和棉絮,根本就沒有一粒糧食。

震驚!震驚!還是震驚!這些有着強烈意志品質的人怎能吃下這些“食物”而不投降?因為,他們人人長着一個“中國胃”!

突圍!突圍!1934年12月2日,陳樹湘將軍帶領餘部拼死衝殺,這才突出重圍,12月12日早晨,在湖南江華縣牯子江渡口,陳樹湘遭到對面敵民團的襲擊,腹部中了槍,腸子流了出來,陳樹湘不幸被敵人抓獲,陳樹湘面對猖狂的敵人,堅貞不屈,繼續與敵人鬥爭,1934年12月18日,陳樹湘趁敵不備,用手從傷口處伸入腹部,摳出腸子使盡全力,大叫一聲,扯斷了腸子,壯烈犧牲,年僅29歲。

震驚!震驚!還是震驚!這些有着堅貞不屈精神的人,是如何將自己的腸子摳出,再看看現在,有多少人敢這樣,全都膽小懦弱,任人欺辱,一點都沒有了當年陳樹湘將軍,楊靖宇將軍抗日時的風範。

當日蹄踏上我們的祖國,中國戰士們面對敵人的誘惑,他們沒有投降!面對敵人的圍剿,他們沒有投降!面對彈盡糧絕,他們依舊沒有投降!這羣戰士以大無畏的精神面對絕境,因為他們是一支有着理想的軍隊!

以後我一定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報效祖國,為祖國增添一份光彩!正是因為有無數愛國志士前仆後繼的不懈追求,才有我們值得驕傲的光榮歷史,才有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輝煌,才有我們作為揚眉吐氣的中國人令世人尊敬的今天!

“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無論是紅軍時期,或是抗日時期,中國軍人的威武不屈讓敵人喪膽,讓中國這個弱小的國度逐漸強大。熱愛祖國,是我們中華民族悠久的傳統美德,是我們民族精神的精髓,它必將傳承下去,影響一代又一代人,見證中國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