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讀後感

《三體》讀後感[合集]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5.74K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三體》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三體》讀後感[合集]

縱目無境宇宙,整個人類種族宛若星河中的一粒細沙,它的創生與湮滅,轉瞬便成灰飛的幻影。無數閃耀過的細塵,最終歸於無盡靜默,唯有時間是永恆的勝者。

《三體》這部小説人物形象繁多,時間跨度長達數個世紀,涉及的社會各個階層,從表面上看是一部世界末世的編年史。但解讀整本小説的核心主線有兩條,作者已經通過主角的名字暗示了關鍵:一位是“執劍者”羅輯,他代表的是理性的“邏輯”;另一位是“繼任者”程心,她代表的是感性的“誠心”。貫徹整個《三體》的精髓,在我看來,就是人性之中理性與感性的永不停歇的糾纏與掙扎。

羅輯的形象一開始並不高大,從汲汲營營譁眾取寵的學術流氓,到自暴自棄濫用特權的“執劍者”,直到最為珍視的妻兒被帶走,才開始直面自己“拯救人類”的責任。然而,羅輯的主要性格特質十分明顯,就是真實和客觀。真實,使他毫不掩飾自己的慾望與需求。客觀,表現在他毫不避諱的坦言自己的缺點和極限。理性的思考、邏輯的分析、以及客觀的觀察,才能讓羅輯能夠擺脱人類的身份,超脱人類的盲目自大,不帶感情色彩的將人類眼中奧妙的宇宙還原成黑暗的森林。

宇宙中不變的只有真理。真理沒有温度,沒有色彩,沒有感覺,它亙古不變,一切不能與之抗衡。所有試圖帶着感情去解讀真理的人,必然走向邏輯的死衚衕。邏輯是打開真理之門的唯一鑰匙。然而,運用“邏輯”這一工具的人類卻有着難以克服的先天不足:自大便是原罪。

公元4世紀,希臘神學修道士龐義伐(Evagrius Ponticus)就將自負與傲慢共同列為損害人靈性的惡行,隨後合併進而演化成為了天主教“七罪宗”之一的“傲慢”,即將自己視為優於一切的存在。從以地球為宇宙中心的地心學説,到哲學範疇的唯心主義,當人類直立行走並逐步發育大腦時,人類優於其他物種的認識就已根植在基因之中。這種認識紮根的如此之深,甚至不經意識到便將造物的神和外星人等強大而未知的存在,想象成如同人的外形一樣的形象。更有甚者,想象在精神層面上也存在某種萬物適用的統一概念或基準,例如善與惡,而將道德原本也只是人類社會產生並僅適用於人類文明的準則置若罔聞。

簡而言之,你自己的道德觀不適用於你的鄰居,而人類社會的道德法則對於動植物種羣毫無意義。將整個宇宙中億萬個可能存在的文明作為統計的樣本,排除掉所有個體差異性,例如只適用於某些種族的規則,剩下具有意義的便是亙古不變的通用真理。這真理在《三體》中便是宇宙“黑暗森林法則”。

懷抱嬰兒的程心在未來世紀的人眼中宛如懷抱耶穌的聖母,嬰兒的微笑打動了她的心,在那一瞬間,她完成了自我角色的確認:所有的人類都是她的“孩子們”,而她就是守護“孩子們”的母親

母性,愛與犧牲,這偉大的使命矇蔽了她的雙眼,人們將她推上神壇,她已做好奉獻與犧牲的準備。然而當危機來臨之時,她才知道這從來不是自己。天平的兩端一邊放着人類的生死,一邊放着三體星人的存亡。程心,這渺小的個體生命,根本無法翹起任何一個種族的未來。程心,固然有着“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誠心,卻蚍蜉撼樹般妄圖對抗宇宙中的生存法則。

“她兩次處於僅次於上帝的位置上,卻兩次以愛的名義把世界推向深淵。”程心在感性的洪流中隨波逐流,她的重要決定往往基於不忍的情緒,她的道路常常取決於旁人的行為。當感性的潮水湧上她的心頭,所有理性判斷的高地便隨之淹沒。遺憾的是,她所執念的“善”和“愛”在宇宙真理的宏觀命題前無不歸元成零。

人性如此,孰分優劣。理性與感性沒有絕對的優劣之分,理性人類正確判斷在環境中所應持的狀態而確保種族生存,而感性使人類基於共情等因素保持合作而保證種族延續。理性與感性之間的交織和掙扎,保證人類在進取心之外不因莽撞而喪命,也不因退怯而在進化中湮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