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讀後感

《荷塘月色》的讀後感範文(精選10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23W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後感了。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荷塘月色》的讀後感範文(精選10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荷塘月色》的讀後感範文(精選10篇)

《荷塘月色》的讀後感1

散文,可以給人精神上的享受和藝術上的薰陶。讀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就像看見楊柳在水面上拂起一串串漣漪一樣,給人以清新淡雅的感覺;又像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散發出淡淡的清香。他的《荷塘月色》,恰好就是這麼雅緻。

剛開始讀的時候,我有點不耐煩,覺得讀起來很辛苦,不僅繞舌,還十分長。第二天我再讀,隨着心情慢慢平靜下來,漸漸地和文字融為一體,我發現了許多。

朱自清先生筆下的'清華大學荷塘為什麼這麼美,好像人間仙境一般呢?聽爸爸講:荷塘其實都差不多,只不過朱自清在現實的基礎上加以想象,就把一個普通荷塘變成了他心中最美的荷塘。在這裏,我不得不佩服朱自清,他和普通人就是不一樣。朱自清的詞語用得十分巧妙,比如:“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他把月光比作流水,靜止的事物寫出了動感,有一種恢宏的氣勢。

我畢竟還是個國小生,理解得不深,有一些疑問。首先,朱自清説:“光與影有着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梵婀玲是什麼?我不知道,媽媽告訴我,梵婀玲是英語小提琴的音譯,我才明白。其次,那是一個熱鬧的夏天,蟬聲與蛙聲彼此起伏。按理説,人們對聲音會很在意,可能會討厭嘈雜的噪音。但作者卻很奇怪,他就當這些都不存在一樣,絲毫不受影響。

無論如何,朱自清勾勒出了一幅詩情畫意般的荷塘月色。我慢慢合上書,躺在牀上,夢中來到清華大學的荷塘邊……

《荷塘月色》的讀後感2

今日我們學了一篇來自朱自清寫的著名篇目《荷塘月色》,讀完這一篇文章之後,有許多的感受。在其中,我最喜歡其中的第五段了。

在這一段中,起先便開始由月光映入荷花開頭,讓人不覺的想象到了一個美麗的夜景,月光像流水一樣靜靜的泄在荷葉上,把荷花照應着一樣牛乳洗過一樣的白,一切都好像夢一樣,環繞着我們。之後,又把景物轉到了四周,遠光穿過高高的樹木,灑在了荷塘中,經過月光的照射,路旁柳樹的影子映到池塘的.荷花上,構成了一幅幅美麗的景色。

在這一段中,作者把所見所聞形象的描述了出來,靜靜的月光,勃勃的青霧,在月光照耀下的荷花,淡淡的雲,樹影和月影,這些景觀處處顯示着幽雅寧靜,而這些獨特的感受僅有在獨自處於夜晚的荷塘邊才能感受得到,在那裏,荷塘中的荷花與月色相互交融在一齊,再經過一些周圍的景物的烘托,為第六段在寫荷塘四周的景物做了鋪墊。在這一段中,作者也用了一些修辭手法,比如“塘中的月色並不均勻;但光與影有着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這一句,作者就用了通感的手法,從視覺轉移聽覺,形象的溝通了人的感官,進行了多角度的描述,使文章更加的充實,更加的豐富。還如“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這一句,用一個“瀉”字,以動寫靜,寫出了月光的柔和,幽靜,使讀者身處於此環境之中。

總之,在這篇文章中,有許許多多的優美語段,但我獨愛這一段,或許因為喜歡這柔和的月光吧。

《荷塘月色》的讀後感3

各種煩惱圍繞着朱自清。他有點心力交瘁了。有一天,他在院子裏乘涼的時候,忽然想起了荷塘,想起這個熟悉的地方。

現在靜了,路上只有他一個人,彷彿這片天地都是他的。之前一定要説的話,現在也可以不説;之前一定要見的人,現在可以不見;之前一定要做的事,現在可以不做。這段時間是作者難得的獨處時間,難得的冷靜時間。

月光配合着荷塘的景象,堪稱美妙絕倫:月光如流水一樣,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裏。葉子和花彷彿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着輕紗的夢。雖然是滿月,天上卻有一層淡淡的雲,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為這是恰到好處——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別有風味的。

此文大部分都是寫景的。但在字裏行間依然可以感受到作者那淡淡的憂傷。顯示出朱自清受不了那瑣事的糾纏,願到一個清靜的地方,靜靜地享受這美妙的生活。比起在現實中的自己,這是的自己明顯是個無拘無束的自由人。

朱自清是帶着憂愁出來的。但是最後的結尾又是他“猛一抬頭,不覺已是自己的'門前;輕輕地推門進去,什麼聲息也沒有,妻已睡熟了好久了。”

這美麗的景色可以讓作者忘記自己的憂愁了吧?但是“熱鬧是它們的。”作者還是無法擺脱那一縷愁傷,淡淡的哀愁與淡淡的喜緒相互交織,給優美的月下荷塘披上朦朧的薄紗,清幽淡雅、朦朧和諧,荷塘與月色融成了一體!

《荷塘月色》的讀後感4

幾周,我讀過一篇文章,它的名字叫《荷塘月色》,這篇文章寫得很美,給我留下的印象很深。

這篇文章寫得很美,尤其是對荷花、葉子以及月色的描寫,以人心曠神怡,久久不能忘掉。每次,我讀完以後,覺得好像學到了什麼人也不知道的知識。每讀一遍,都是那麼愛不釋手,彷彿手裏捧着金子似的。

然而,除了寫景寫的美,我更加讚賞的是對荷花品格的'描寫。荷花出淤泥而不然,我們人不也要擁有這品格嗎?

《荷塘月色》是一篇很優雅的散文。作者是中國現代詩人、散文家朱自清先生寫的。寫的是朱自清先生夜晚出來散步,走到了荷塘邊,欣賞荷花、葉子和月色。之後,又想到了寫荷詩。

中國著名數學家華羅庚小時候家裏窮,於是就去做雜貨店的勤儉工。在店裏客人很多的時候,華羅庚卻能安心驗算數學。

再比如貧困地區的孩子們,在那麼窮的地區都能好好學習。這些精神不都值得我們學習嗎?

再看看現在的我們,一等教室裏很吵鬧的時候,就找藉口不好好讀書。時間是我們的 ,不抓緊時間學習,將來怎麼報答父母和祖國呢?那些不抓緊時間學習的同學,為什麼不能學習貧困地區的孩子,不管在什麼情況下都能認真學習呢?

我們每個同學都應該學習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這樣,將來我們的祖國會更加繁榮昌盛。

《荷塘月色》的讀後感5

讀《荷塘月色》,這篇文章中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有很多種説法,我個人的理解是:《荷塘月色》一文表達了作者閒適的心情,描寫了月下荷塘的自然之美。本文然我感觸很深的,莫過於作者對於景物極其細緻的描寫。對於月下荷塘的描寫我印象頗深,尤其是那柔美的月色。

沒有電,光源惜缺,白天靠太陽,晚上自然靠月亮。明月當空,月有着它的素淨之美。看天涯明月,寄相思之緒。明月市場成為愛情的見證,著名的神話“嫦娥奔月”反映出了古人對月亮的迷戀、幻想,亦印證了無論是實際還是精神層面,月亮在古人心中的特殊地位。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張若虛在《春江花月夜》裏所發出的'感慨使人驚歎。由人思月,人生短促,自然無盡。月在人亡是常有的事。多年後,更迭了朝代,明月換撥人看,《荷塘月色》中作者亦與月產生了共鳴,不同的地點,相隔甚遠的時間,作者來到荷塘,月光柔和的照射過來,一種美,一種迷幻,亦或一場夢……

“辛苦最憐天上月,一夕如環,夕夕都成玦。若似月輪終皎潔,不辭冰雪為卿熱”。我比較喜歡納蘭容若《蝶戀花》中的這幾句,悽美卻又不失幾分靈氣。“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蘇軾筆下的月頗有異曲同工之妙,月並不完整,但它卻有着它完美的缺憾。這也許是眾多文人將自己內心的空缺寄託與明月的原因吧。

《荷塘月色》的讀後感6

我不由的產生疑問,朱子清先生為什麼要寫下這篇《荷塘月色》?作者從去荷塘的途中走過曲徑、樹、看到月色。不免產生淡淡的哀愁。在凝望荷塘邊景荷葉、荷花、荷香、荷波、月光 ,不免產生淡淡的喜悦

我們眼見的荷花:“裊娜”“羞澀”“點綴”微風迎面還“送來縷縷清香”“彷彿……渺茫的歌聲……”;

我們眼見的荷葉:“與花……顫動”“肩並肩密密的挨着”“凝碧的波痕”;

我們眼見的荷塘:“薄薄的青霧”“浮”。

我們眼見的樹林:“彎彎的楊柳”“稀疏的倩影”“漏着幾段空歇”“樹縫漏着一兩點燈光” “月光是隔……荷塘上”。 “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的`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

於是朱子清筆下的《荷塘月色》就成了謙謙君子,成了抒情散文中的異苑奇葩,成了

散文史上的牡丹風華。

梁元帝《採蓮賦》裏説得好:

於是妖童媛女,盪舟心話:[益鳥]首徐回,兼傳羽杯;棹將移而藻掛,船欲動而萍開。爾其纖腰束素,遷延顧步;夏始春餘,葉嫩花初,恐沾裳而淺笑,畏傾船而斂裾。

周敦頤《愛蓮説》裏説得好: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青蓮而不妖。

我在這兩位大作家在他們的筆下,細細品位,宛如一幅幅淡淡的丹青,幽幽掛在我們的眼中。令我們掛念、令我們思、令我們陶醉……

《荷塘月色》的讀後感7

最近,我讀了朱自清先生的散文集《背影﹒匆匆》。在眾多清新美麗的散文中,我感觸最深的就是《荷塘月色》。

荷花,清雅脱俗,獨步人間,曾獲得無數文人仰慕和歌頌。“含笑佇立,嬌羞欲語”是把荷花寫成美女。。“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是寫荷花在陽光下的豔麗。“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是寫荷花的品性。而《荷塘月色》,卻寫出了的月光下潔淨祥和的荷塘美景。

讀着這篇這篇文章,我似乎與作者並肩散步。在柔美的月光下,陰森的小路並未使我害怕。我一邊聆聽着作者的娓娓訴説,一邊欣賞着美麗而令人動情的`荷塘月色。一陣微風吹過,淡淡的荷花香也令我為之一振,放眼望去池塘中那一大片盛開的荷花,格外嫵媚動人。田田的荷葉,零星的荷花,風中的花香,真令人心曠神怡。夾着薄雲的淡淡的月光瀉在葉子和花上,浮在荷塘上作者為我們呈現了一幅栩栩如生的風景畫。我盡情地賞花觀月,深深地陶醉在靜謐優美的意境之中。

我讀文章,一遍遍地體驗着作者通過寫景抒發出來的那種情感,那淡淡的喜悦中滲透出來的絲絲憂傷。這憂傷大概是作者開頭説的“心裏頗不寧靜”造成的。心情不平靜的作者,卻為月色中的荷塘營造出一種恬靜安詳的氛圍。多讀這樣的文章,常常沉浸在這樣的氛圍裏,真能讓人靜下心來呢。

《荷塘月色》的讀後感8

我讀完《荷塘月色》,我很喜歡朱自清的作品,令我陶醉。我打開書一看,我一看“荷塘”這個地名,我便想起去年的暑假前,我一個人到奶奶家旁邊的花園觀賞荷花的情景。那寧靜的畫面讓我至今想起來還恍如昨日。記得那天晚上我在家裏一個人,感到寂寞,也像朱自清先生一樣尋排遣,我揹着手踱着出了家門,我想起那個美觀的小花園。我獨自走在曲曲折折地小石頭路上,抬頭一看,看見有滿月的光很美好的。

我緩緩地走在路上,彌望荷塘的四面,遠遠近近的都是樹,有的明亮可辨,有的陰陰暗暗,而最多的是鬱鬱葱葱的松樹。令人看起來多可怕!但我有點勇氣走下去,走着走着,豁然開朗!啊!原來在荷塘的周圍都是銅枝鐵幹一樣的.樹,中間的荷塘裏有不少荷花的花蕾,像安睡的樣子。我只好輕輕地走步。走到荷塘的旁邊,坐下一看,荷塘有田田的葉子,層層的葉子中間,朵朵粉紅色的花,中間露出幾絲淡黃色的花蕊,還有的荷花白如玉石。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使我心曠神怡!

突然,一朵荷花裏有燈光閃爍,變成粉白色的荷花燈,彷彿寶蓮燈似的,真漂亮!我非常不可思議!我想知道里面是什麼東西?打開一看,哇!是一個螢光閃閃的小螢火蟲,我好奇地看着它,螢火蟲慢慢地飛落在我的胳膊上。螢火蟲悄悄地跟我説:“你不要寂寞,多來看荷塘一下。”螢火蟲又飛來舞去地回去了。我有點心灰意冷,我站立轉身沿着荷塘走回去。我觀賞完荷塘,大飽眼福,戀戀不捨地離開荷塘。

《荷塘月色》的讀後感9

"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着些白花,有裊娜地開着的,有羞澀的打着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裏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這月下的荷塘靜如隔世,風輕花香,吸引着詩人的光顧,同樣也吸引着我的目光。細細觀來,寬闊的荷塘中亭亭玉立着些沉睡的荷花、荷葉,我彷彿看到,月光柔和地鋪在花上、葉上,哪怕是最中央的花蕊,月光也慷慨地灑下她的憐愛,整個荷塘好似籠罩着輕紗,在夢中沉睡。空氣中,淡淡的花香,夾雜着薄薄的霧氣,真是個人間仙境啊。我忍不住就要跳進書中,與那荷花共舞,與那荷葉共樂。

"葉子底下是脈脈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見一些顏色;而葉子卻也更見風致了,月光如流水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上,讀。"花兒受葉兒滋養,葉兒被流水洗滌,一切的生命源於這水,這脈脈的水,這清澈的`水,這細密密的水,而水卻被荷葉朦朦朧朧地蓋住了,使葉子更清更晶了。在這淡月微雲之下,我的思緒也忽然想到了"明月清風照綠葉,輕雲薄霧映彩荷"這句話,用它來形容這荷塘意境,再合適不過了。

伴着這清香的荷塘,我深深地體會到作者對美的嚮往,對寧靜平淡生活的憧憬和對家鄉那種江南水鄉的無限回憶與懷戀。

《荷塘月色》的讀後感10

這個寒假我讀了許許多多有名的散文,但是,讓我記憶頗深的還是《荷塘月色》。

這篇文章的作者朱自清——現代著名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他曾寫過許多有名的文章,比如我非常喜歡的《匆匆》,《春》《背影》等,而從這文章中的晚上荷塘邊皎潔的月色可以看出作者渴望追求美好的生活,對黑暗的現實想“超然”又想“掙扎”的心跡。

“這是一條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讀着讀着我也似乎走進了這幽僻的角落,同作者一起欣賞美麗令人陶醉的荷塘月色。陰森的小路在柔美的淡淡的月光下顯得不再令人害怕。愛熱鬧、愛羣居——當然是想和人民一起生活在一個美好的環境裏,愛冷靜、愛獨處“白色恐怖”,當然在這種“白色恐怖”中,想住在“世外桃園”。從文中我感到了作者內心的不寧靜、彷徨,我的心情也隨之而波動起來。

“走着”、“走着”、“我看見了荷塘”,田田的荷葉,零星在荷花,風中的花香,真令人心曠神怡。夾着薄雲的淡淡的月光瀉在葉子和花上,浮在荷塘上,簡直就是用光與荷花美麗的畫,作者把月光下的荷塘上的.月光描寫的淋漓盡致、栩栩如生。我在作者筆下盡情的賞花觀月,我陶醉了……

看着看着,突然美麗的、柔美淡薄的月光消失了,四周圍着蓊蓊鬱鬱的樹,樹間透着光,可是光卻是如此的無精打采,這時的主角幾乎成了熱鬧的蟬和蛙,我彷彿又回到了起初的不寧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