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工作計劃

精準扶貧工作計劃

欄目: 工作計劃 / 發佈於: / 人氣:3W

時間的腳步是無聲的,它在不經意間流逝,我們的工作同時也在不斷更新迭代中,現在就讓我們好好地規劃一下吧。想學習擬定計劃卻不知道該請教誰?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精準扶貧工作計劃,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精準扶貧工作計劃

精準扶貧工作計劃1

一、基本情況

新江村位於淥田鎮西南部,總面積11.2平方公里,轄21個村民小組,共976户,人口4114人。全村有耕地2913畝,山林8920畝。村民經濟以糧食種植、林業及外出勞務為主,經濟十分落後,貧困問題相當突出。20xx年以來,村內共有貧困户67户211人。至20xx年底,現已脱貧43户135人,當前仍有24户76人未脱貧。

二、指導思想

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認真落實縣委、縣政府關於扶貧工作的安排佈署,把扶貧工作做為我局切實轉變工作作風、密切聯繫羣眾的紐帶,真正達到羣眾得實惠、幹部受教育的目的。以提高農民收入、促進鄉鎮勞動力轉移和就業為目的,不斷增強農民自身"造血"功能,使其生活有保障、就業有門路、創業有項目、儘早儘快地走上脱貧致富之路。

三、工作目標

根據新江村發展實際和扶貧工作具體要求,本着增加農民收入、提高生活水平的原則,積極引導村民轉變觀念,調整產業結構,增強脱貧致富能力,通過產業扶持、就業培訓、教育支持、兜底保障等措施,確保至少完成村內20户貧困户的脱貧任務。

四、幫扶措施

1、強化領導。專門成立駐點幫扶工作領導小組,由局長賀明同志任組長,分管副局長文志丹同志任副組長,陽長義同志任隊長兼任新江村第一書記,張孟東同志任專職聯絡員。

2、強化黨建。充分發揮黨員模範帶頭作用,組織全村黨員學習十九大報告、習近平總書記講話、政策、法規、科技,穩步提升黨員素質,着力提升支村兩委班子的管理能力和自治能力。不斷健全村民議事決策制度,充分調動村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嚴格落實村務公開各項規定,確保村級管理公開透明,進一步密切並鞏固黨羣幹羣關係。

3、辦好實事。全力扶持村級基礎設施建設和農業產業發展,積極爭資引項,力爭為新江村解決一批羣眾反映突出、嚴重影響制約生產生活的實際問題。

4、強化責任。組織全局幹部職工積極參與駐村幫扶工作,每名幫扶責任人確保至少結對1户貧困户,每月至少落實上門走訪2次。因人施策,制定具有針對性的幫扶方案,並嚴格落實幫扶措施。深入開展送温暖送愛心活動,大力宣傳各項惠民利好政策和脱貧攻堅成果,進一步堅定幫扶對象脱貧信心和決心。幫扶工作情況納入每一干部績效考核範疇,嚴格確保"結對到位、措施到位、脱貧到位和驗收過關"的"三到位一過關"責任的落實。

精準扶貧工作計劃2

一、工作目標

嚴格落實“單位包村、幹部包户”扶貧工作要求,根據扶貧工作三年總體規劃,加強村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加大扶貧攻堅與基層黨建“雙推進”力度;履職盡責抓創建,協助搞好村級黨建工作。堅持和完善“三會一課”,黨務公開、政務公開、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制度。求真務實謀發展,協助村級抓好扶貧攻堅衝刺工作,積極創新扶貧方式,對貧困人口精細化管理、對扶貧資源精確化配置、對扶貧對象精準化扶持,抓好問題整改,確保年度各項幫扶工作落實到位,確保順利通過省、國家脱貧摘帽評估驗收。

二、工作重點

(一)加強政策宣傳,全面提升羣眾滿意度。利用村兩委、扶貧工作隊、幫扶專班、幫扶人等幾股力量宣傳好脱貧攻堅政策,特別是羣眾關心的交通、飲水、環境衞生、健康醫療扶貧等政策,確保羣眾政策知曉度100%。對於羣眾反映的問題,要積極探求解決的方法,幫助對接政策,做好解釋説明工作,爭取羣眾理解,全面提升羣眾滿意度。

(二)協助抓好村級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千方百計提高村級集體經濟收入。堅持科學規劃,大力改善羣眾居住和生活條件,改善村級文化建設設施、村組道路、安全飲水工程建設,深入開展村級環境治理,提高美麗鄉村建設水平。加快推進村茶葉加工廠建設,茶葉加工廠預計投資150萬元,預計年加工幹茶2萬斤,帶動貧困户增收500元/户,帶動貧困户就業10人,村集體經濟增收5萬元以上。

(三)協助抓好特色優勢產業發展。鼓勵村民大力發展特色優勢茶、桑產業,藉助產業扶貧政策,督促貧困户加大發展產業的力度,確保產業給貧困户穩定增收,提高脱貧質量。引導羣眾成立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打造優勢山區特色農產品。藉助電商扶貧等各種平台、資源開拓市場,加大山區特色農產品宣傳,促進羣眾增收。

(四)因户施策、分類實施幫扶措施。一方面,為目前尚未脱貧的8户15人,逐户制定幫扶措施,加大扶持力度,確保未脱貧户如期達到脱貧目標。加大危房改造政策宣傳,多方爭取政策,督促危房户加快進行房屋重建。針對部分已達脱貧標準而不願脱貧的貧困户,要加強政策宣傳,多方動員,勸導其主動脱貧。另一方面,針對已脱貧户,確保脱貧不脱扶、幫扶力度不減。為已脱貧户制定幫扶措施,做好後期的政策對接,保證其脱貧穩定。針對貧困户實際情況,有的放矢,拓展幫扶思路、落實幫扶政策、幫助解決實際困難,將基礎建設、生態扶貧、產業幫扶、教育幫扶、兜底幫扶等政策落實到每一户、每一人,同時採取多種形式加大宣傳力度,營造濃厚氛圍,夯實精準扶貧的羣眾基礎。

(五)協助抓好“兩委”班子建設及基層黨建工作。協助抓好村“兩委”班子建設,加強黨員隊伍建設,幫助培養一批致富帶頭人、科技能人,引導大户回鄉創業。組織現有黨員開展學黨章、學農業技術活動,提高他們的政治、科技素質,充分發揮他們在本村脱貧致富建設中先鋒模範作用。開展民主評議黨員活動,倡導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加大青年農民、致富能手回鄉創業人員發展黨員的力度,保持村黨組織活力。

(六)爭取幫扶單位及社會各界幫扶資源。積極對接幫扶單位,將村級發展與幫扶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及時向幫扶單位反饋,爭取幫扶單位主要領導、班子成員到村進行實地調研指導以及幹部職工深入扶貧户開展幫扶活動均不少於12次,促進幫扶單位更好地依據貧困村基礎情況針對性實施幫扶。多方對接社會幫扶力量,限度爭取人力、物力、財力及項目等方面的幫扶支持,用好社會扶貧網等渠道,瞭解貧困户需求並及時對接幫扶,提高工作隊自身服務意識,實實在在地幫助羣眾排憂解難,着力解決突出問題,完善脱貧舉措,採取多種形式開展幫扶活動。

(七)加快精神文明建設步伐。圍繞着力培育新型農民、持續推進移風易俗弘揚時代新風行動、着力豐富農民羣眾文化生活、深化農村精神文明創建活動、補齊貧困地區精準脱貧的“精神短板”,切實把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各項工作落到實處。要切實發揮農村黨支部組織羣眾、宣傳羣眾、凝聚羣眾、服務羣眾的作用,帶領農民羣眾解放思想、振奮精神,學好致富技能和本領,齊心協力把鄉村振興戰略要求落到實處,讓農民羣眾在共建共享中擁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煥發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

(八)全面抓好問題整改。與村兩委、幫扶專班一起對村級脱貧攻堅工作存在的問題進行全面梳理,按照數據質量、到户政策、矛盾信訪、項目管理、巡視巡察整改、作風整治等類別建立健全問題台賬,集中精力抓問題整改,立行立改、真改實改,整改一個銷號一個,建立問題整改台賬。

三、工作要求

(一)提高政治站位,形成共識。駐村扶貧工作隊始終把脱貧攻堅作為頭等大事,採取超常規舉措、拿出過硬辦法,確保全面實現既定目標。把脱貧攻堅作為重大政治任務,提升政治站位、強化政治擔當,絕不辜負人民的期待。把脱貧攻堅作為第一民生工程,下一番“繡花”功夫,着力解決一批困難羣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以貧困羣眾滿滿的獲得感、發自內心的滿意度,向羣眾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

(二)強化責任擔當,增進感情。貫徹落實各級脱貧攻堅工作精神,壓實責任,認真查擺突出問題,圍繞“兩不愁、三保障”脱貧目標,扣好第一顆釦子,補齊短板,確保脱貧攻堅始終沿着正確方向推進。全心全意為困難羣眾服務,真正做羣眾的貼心人、知心人,爭取羣眾的理解和支持,全面提升羣眾滿意度。

(三)明確任務,狠抓落實。緊緊圍繞整市摘帽,對照省、國家脱貧摘帽評估驗收的要求,全面排查問題,合力整改問題。狠抓落實,精準推進,杜絕任何形式主義和畏難情緒,確保精準識別、精準施策、精準退出,建立健全穩定脱貧長效機制,鞏固脱貧成效。

精準扶貧工作計劃3

一、指導思想

樂安實驗學校幼兒園是一所集市級十佳幼兒園和省級示範幼兒園為一體的陽光型園所,按照時代的要求,開放地吸收和接納各種信息資源,兼容幷蓄,為我所用,從而實現優化整合。另一方面,為進一步發揮我園省級示範幼兒園、"十佳"幼兒園輻射作用,以開放的姿態面向鄉鎮,真正走進和融入鄉鎮,為幼兒園創造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加強城鄉學前教育的交流,促進城鄉學前教育的均衡發展,我園與錦秋、博昌兩個辦事處結為城鄉幫扶拉手園,我們力求把學前教育的新理念帶到鄉村幼兒園,促進鄉村幼兒園新課程改革的研究和深化。並依託農村資源作為城區幼兒園的活動基地,使幼兒瞭解鄉村幼兒的學習和生活環境,使城鄉幼兒在互助友愛、交流合作過程中身心和諧發展。在縣教育、教研相關部門的領導下,務求"手拉手"活動取得實效,由此特制定本年度"手拉手"助教促學計劃。

二、工作目標

1、在活動中不斷提升現代化管理理念,實行以人為本的科學管理,走向以人為中心的管理途徑,實現科學化、規範化、制度化、人本化相結合的管理體制。

2、在活動中嘗試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積極開展優秀教師、幼兒園名師、教學能手、學科帶頭人等教研獎勵活動,充分調動城鄉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結合辦事處幼兒園工作特點和我園的工作實際,對教師全面實行業務考核。

3、制定教師培訓與服務掛鈎的制度與措施:技能考核、實際組織活動考核;家長反饋考核;細節考核;教育反思、教育筆記等考核。

4、相互參加園內的一些集體家園活動,增進幼兒園與家長的交流,使幼兒得到全面和諧的發展。

三、成立"手拉手"活動領導小組

組長:李少梅耿慶軍王

成員:各園園長及業務園長、教研組長、骨幹教師

四、活動形式

1、踏踏實實,做好常規工作

常規是正常保教秩序的保證,保教人員一日工作程序化、規範化,確保幼兒生活制度與常規得到切實貫徹。因此,我們要求鄉鎮幼兒園和我園全體教職員工嚴格按照幼兒一日常規的要求及一日工作程序要求進行標準操作,使保教過程科學合理,並依照一定規範,有序運轉推進。學年末幼兒園之間派老師進行保教常規操作比賽,在細、嚴、實上下功夫,認真總結經驗,分析幼兒園保教保育工作現狀,尋找存在問題和主要原因,緊密結合實際,制定符合實際,操作性強,便於檢查落實的細則措施。使各個環節規定的具體工作內容和要求認真落實到人,落實到時間與地點,並規定完成程度與工作質量。確保幼兒園保教保育工作融合與滲透在幼兒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之中。

2、送教下鄉,促進健康發展

我園園長、教師定期到結對幼兒園交流活動,開展論壇講座、培訓、教科研、上示範課、課間操、律動等活動。

特別是我園的課間操,一定要帶到辦事處幼兒園內,我們幼兒園課間操可以説是異彩紛呈,我們以"運動、健康、快樂"為宗旨,藉助時尚、歡快、凝重等多種音樂元素,將遊戲、鍛鍊、古詩表演等多種形式融入其中,激發了幼兒"我要做""我願做""我樂做"的內在驅動,給孩子全新的體驗與感受。提高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獲得了運動的快樂體驗。活動中每一位幼兒都是快樂的,鍛鍊是快樂的、遊戲是快樂的、互動是快樂的、合作是快樂的,快樂的元素流淌在課間操的每一個瞬間。

3、引教進城,流淌新的元素

辦事處幼兒園的骨幹教師到我園送課、聽課、看課、評課、參加集體備課和一日常規實習。進行操作比賽、講課比賽、演講比賽,對存在的困惑和疑難問題進行交流和探討,共同提高。

4、崗位互換,體驗不同環境

結對幼兒園的園長、幼師輪流交換到對方帶班、觀摩、學習、交流,進行全方位體驗,提高幼兒園的管理水平和教師的業務素質。

5、資源共享,豐富開闊視野

充分運用網絡優勢,將優秀教研成果資源共享。例如將集體備課、精品教案庫、活動方案實行資源共享;通過"博客論壇"進行"問題對話",促進雙方教師便捷交流。

6、專業大賽,磨練教師自信

幼兒園之間搞一次"夏之潮"專業大賽,對專業好的教師進行獎勵,激勵他們的鬥志,磨練他們的自信。

7、家園活動,家長滿意信任

通過園際間的學習,各園搞一個大型的家園親子活動,讓家長對幼兒園滿意信任,同時帶來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精準扶貧工作計劃4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省委、省政府及市委、市政府相關會議精神為引領,緊緊抓住中央實施精準扶貧的重大機遇,圍繞縣委在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精神和鄉人民政府的安排,切實做到精準化識別、針對性扶持、動態化管理,努力促進全鄉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奠定堅實的發展基礎。

二、基本原則

(一)按幫扶對象所原則。採取技術性幫扶、微小產業扶持。把幫扶工作落到實處。

(二)幫扶工作深入一線,深入農户家中,通過走訪調研、廣泛徵求羣眾意見、建議,瞭解村情民意,找準貧困原因和發展瓶頸,圍繞羣眾最盼望、最希望解決的問題落實幫扶重點,從產業扶持、基礎設施、教育培訓、農村危房改、扶貧生態移民等方面入手,明確幫扶任務,細化幫扶措施。

(三)建立一個幫扶台賬。摸清貧困户存在的困難、急需解決的生產發展項目等情況的基礎上,要逐户登記造冊,建立檔案,建立幫扶對象台帳,把貧困户急需而自己無力解決的實際困難及時向民政部門彙報。

(四)整合一批幫扶項目。認真履行職責,進一步轉變工作作風,真抓實幹,發揮部門優勢,從人才、資金、技術、項目、信息、協調和技能培訓等方面為貧困户提供扶持,保證幫扶措施和任務的落實。注重整合涉農部門的各項強農惠農資金,支持扶貧對象發展產業、增加收入。

精準扶貧工作計劃5

一、充分認識實施精準扶貧開發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扶貧開發是實現共同富裕的首要民生工程。實現科學發展、富民興石目標,最艱鉅最繁重的'任務在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改革開放以來,我縣扶貧開發經歷了二六越温達標、八七扶貧攻堅、穩定解決温飽等階段,目前已轉入鞏固温飽成果、加快脱貧致富、改善生態環境、提高發展能力、縮小發展差距的全面攻堅新階段。但長期以來,扶貧開發存在着貧困人口底數不清、致貧原因不明、扶貧資金和項目指向不準的問題,扶貧開發的針對性和精準度不夠。按照人均純收入2300元/年的貧困線標準,全縣還有低收入人口6.7萬人,其中建檔貧困户4.8萬人、低保户1.9萬人,貧困發生率為12.41%,較全市平均高3.91個百分點。貧困人口的生產生活條件還沒有從根本上得到改變,我縣仍屬於國家重點貧困縣。各級各部門要充分認識全縣扶貧開發工作的嚴峻性、艱鉅性和複雜性,把扶貧開發當作一項重大的政治任務和民生工程來抓,以更大的決心、更強的力度、更有效的舉措打好新一輪扶貧攻堅戰,加快建成扶貧開發示範縣和綠色生態經濟強縣。

二、準確把握精準扶貧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總體目標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八大精神為指導,深入貫徹市委四屆三次、四次全會及縣委十三屆四次、五次全會精神,按照中央關於扶貧開發的工作部署和《中國鄉鎮扶貧開發綱要(20__年)》要求,圍繞打造扶貧開發和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縣總目標,堅持開發式扶貧方針,以一區三片為主戰場,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構建三位一體扶貧格局為路徑,着力消除體制機制障礙,更加註重解決制約貧困地區發展的突出問題,更加註重增強貧困地區和扶貧對象自我發展能力,更加註重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更加註重精準扶貧,加快貧困羣眾脱貧致富、貧困地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步伐。

(二)基本原則

發展為要、民生為本。堅持把加快發展作為促進減貧的根本舉措,把穩定解決扶貧對象温飽、儘快實現脱貧致富作為扶貧開發首要任務;強化基本公共服務,提高社會保障水平,從制度上保障貧困人口生存和發展基本權利。

點面結合、合力攻堅。把連片特困地區作為扶貧攻堅主戰場,整合多方資源,着力改善貧困地區生產生活條件;把具備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作為扶貧開發主要對象,落實好到人到户措施,努力增加貧困羣眾收入。

因地制宜、協調發展。立足實際,突出優勢和特色,將扶貧開發與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相結合,與農民增收、鄉鎮發展結合,與生態建設、環境保護相結合,統籌推進區域科學發展。

改革創新、開放引領。以改革創新為動力,解放思想、開拓思路,創新扶貧工作機制,深化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努力探索扶貧開發新途徑。

政府主導、羣眾主體。發揮政府在扶貧開發中的主導作用,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參與扶貧開發;充分調動貧困地區幹羣的主動性和創造性,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增強自我發展能力。

(三)總體目標

到201_年,按照人均純收入2300元/年的扶貧標準,實現4.8萬貧困人口兩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義務教育、醫療和住房),完成100個貧困村整村脱貧建設任務,全面建成扶貧開發和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縣。貧困村農民人均純收入增幅高於全縣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務主要領域指標接近或達到全縣平均水平。

三、紮實推進精準扶貧各項重點工作

當前及今後一段時期,全縣扶貧開發工作將集中解決相對貧困、區域貧困、發展差距等突出問題。各級各部門要突出重點、注重實效,落實好精準扶貧各項措施,切實解決好制約貧困地區發展的瓶頸問題。

(一)堅持兩個瞄準,實行精準識別

1.瞄準貧困户,認真開展扶貧對象識別。結合國家扶貧標準,瞄準貧困户,嚴格按照七步四公示(七步即自願申請、初選對象、入户調查、村級評議、審核公示、規劃幫扶、審批備案,四公示即縣、鄉、村、村民小組四級四次公示)要求,堅決杜絕優親厚友、弄虛作假等行為,徹底改變窮人帽子富人戴現象,科學合理確定扶貧開發對象。建立重慶石柱扶貧信息管理系統,按照每年扶貧對象動態調整要求,對信息系統中的貧困對象建立有進有出的動態管理識別方式,及時進行調整。

2.瞄準貧困村,找準制約發展突出問題。按照水、電、路、氣、房和環境改善六到農家要求及七有四通三解決基本標準,找準羣眾最迫切、反映烈、直接影響羣眾生產生活的現實難題。對已經驗收的貧困村跟蹤問效,及時解決基礎設施和產業發展的實際困難,對正在實施整村推進項目的貧困村強力推進各項工作,確保不脱貧不驗收達標。

(二)着眼突出困難,實施精準扶持

1.着力改善貧困鄉鎮環境。把解決貧困地區基礎設施瓶頸制約作為首要任務,夯實發展基礎。加快建設沿江高速公路,啟動西沱長江大橋、萬黔鐵路等重大交通項目前期工作,力爭開工樑黔高速公路。完成國省道改造116公里。建設鄉鎮通暢公路530公里、撤併村通達公路145公里,解決33個撤併村羣眾出行問題。新增和調整鄉鎮客運線路12條,增加鄉鎮客運車輛18台。提高鄉鎮公路建設投資補助標準,貧困村通暢工程每公里達到40萬元。加快推進萬勝壩渠系、東方紅、曹家灣等3座水庫重點水源工程建設,紮實開展10條中小河流治理,解決9.36萬人鄉鎮飲水安全問題,補助標準提高到729元/人。充分利用五小水利重點縣資金集中整治山坪塘859口,新增、恢復改善灌溉面積2.5萬畝、8.5萬畝。加大農_改造升級項目力度,建成安全可靠、節能環保、技術先進的鄉鎮電_。結合美麗鄉村建設,推進生態村、生態鄉鎮建設,完成23個鄉鎮污水處理廠、3個鄉鎮片區垃圾處理廠建設,實施62個村鄉鎮環境連片整治項目。爭取將我縣納入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建設範疇,推動生態文明示範工程試點縣建設。充分利用二輪退耕還林、石漠化治理、中央造林補貼等國家生態建設項目資金,實施生態造林15.5萬畝,石漠化面積190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積141.5平方公里,增強貧困地區防災減災能力。到201_年,實現行政村通暢率達100%,鄉鎮客運和符合客運條件行政村公路通達率達100%,鄉鎮安全飲用水率達到85%,森林覆蓋率達到57.2%,貧困羣眾居住條件得到顯著改善。

2.大力扶持特色支柱產業。以產業扶貧為主線,加快建設武陵山區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基地縣。堅持將財政扶貧資金的70%用於產業發展,以三百工程(百村百園百企)為載體,圍繞3+7特色效益產業,在每個貧困村培育12個主導產業。完善縣鄉農產品市場體系,打造黃連、蓴菜、辣椒等電子交易平台,加快銷售貧困地區特色農副產品。引導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組織和貧困農户抱團經營,促進貧困户穩步增收。依託綠色生態、土家風情、歷史文化三大優勢,圍繞建成中國黃水國際民俗生態旅遊度假區目標,積極打造大黃水5_景區1個,4_景區4個,3_景區5個;圍繞一縣兩極四區多點佈局,整合旅遊、扶貧、民族發展等資金,大力發展鄉村旅遊,積極創建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年接待遊客超過1000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超過50億元,旅遊產業成為帶動旅遊地區貧困羣眾增收主導產業。大力發展特色生態工業,開展辣椒、蓴菜、優質牛羊肉等農副產品加工,建設渝東南地區農林產品加工基地,促進貧困羣眾就近創業就業。完善縣校合作機制,深化校地合作;加快推進重慶辣椒產業科技支撐示範工程,實現辣椒生產標準化、加工精深化、質量安全化;深入推進科研平台建設,鞏固好辣椒、黃連6個專家大院,新建1個冷水魚專家大院,加快石柱黃連中獸藥試驗示範工程、石柱蓴菜良種擴繁建設;每個貧困村配備1名科技特派員,幫助貧困户掌握12項實用技術。到201_年,力爭每個有條件的貧困農户至少有1項增收產業項目,貧困地區特色產業體系基本形成,貧困羣眾步入平穩較快協調發展的良性軌道。

3.全力推進連片整村扶貧。以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為主戰場,加速打造武陵山片區扶貧開發示範縣。立足縣域優勢,藉助政策窪地,加快實施《石柱縣武陵山片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實施規劃(20__年)》,用好用足國家對連片特困區域發展的優惠政策,圍繞基礎設施改善、骨幹產業培育、社會服務保障、到户政策落實等內容積極開展先行先試,集中打造大黃水片區和方斗山、七曜山、西沱沿江三大片,培育現代農業綜合示範園、高山生態扶貧搬遷新村、鄉村旅遊示範片等一批示範亮點工程。到201_年,大黃水片區財政專項投入達到1200萬元,全面建成全市連片扶貧試驗區。圍繞七有四通三解決標準,引導發改、交通、水務、民族發展等政策和資金向貧困村傾斜,在52個整村脱貧村中推進水泥路、自來水、清潔能源、信息服務、商貿服務、優美環境等鄉鎮基礎設施六到農家工程,力爭建設一片、脱貧一片、帶動一片。到201_年,實現100個貧困村脱貧銷號,基本完成武陵山片區扶貧攻堅任務。

4.紮實開展生態扶貧搬遷。切實把高山生態扶貧搬遷工作作為重要民生實事來抓。堅持羣眾自願、貧困户優先原則,瞄準居住在深山峽谷、高寒邊遠、生態修復保護區等地的貧困羣眾,堅持農户自願、梯度搬遷、房屋自建為主,適度集中搬遷、統建為輔的遷建模式,努力降低搬遷成本,堅決杜絕搬近不搬遠、搬富不搬窮和小產權房現象。爭取市級以上專項補助資金及時足額到位,縣級財政每年安排300萬元專項用於高山生態扶貧搬遷工作,山東省淄博市幫扶資金的70%、江津區幫扶資金的60%精準用於特困户搬遷補助及集中安置點配套基礎設施建設。落實好普通搬遷户、建卡貧困户、低保户每人0.6萬元、0.8萬元、1萬元的補助政策。對有意願搬遷但無力搬遷的特別困難羣眾,採取機關單位結對幫扶、小額貸款貼息等方式幫助籌資搬遷。整合水利、交通、國土整治、農業綜合開發、生態建設等資金,重點支持高山生態扶貧搬遷安置區的水、路、電、氣、通訊、環境等基礎設施建設;在安置區因地制宜打造辣椒、黃連、蓴菜、中蜂、冷水魚等特色種養業,農業產業發展資金、特色效益農業資金、鄉村旅遊資金等向搬遷集中安置點傾斜,引導貧困羣眾發展特色產業或務工創業。到201_年,完成高山生態扶貧搬遷3.3萬人,其中貧困人口1.02萬人,遷出區生態修復1.49萬畝,貧困羣眾居住環境明顯改善。

5.穩步推進教育就業扶貧。堅持扶貧先扶智,不斷提高貧困人口的素質,增強自我發展能力。全面改善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建成鄉鎮義務教育階段寄宿制學校23所、鄉鎮教師週轉房480套1.68萬平方米,實施4.1萬鄉鎮中國小生營養改善計劃,全面完成貧困鄉鎮中國小食堂、運動場、廁所、浴室等改擴建,逐步提高營養標準,加強留守兒童關愛體系建設。對貧困子女就讀普惠性幼兒園按每年保教費1500元、生活費600元標準進行資助;對貧困家庭寄宿生就讀國小和國中分別給予每年1000元和1250元生活費補助;對貧困家庭子女就讀高中給予每年1500元生活補助,同時對低保家庭就讀高中給予每年800元學費補助。開展貧困大學生救助活動,暢通助學貸款、社會資助、勤工儉學綠色通道,不讓貧困大學生因經濟困難失學。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着力打造電子應用技術、服裝設計與工藝等4個骨幹專業,創建4個重點專業實訓基地,把縣職業教育中心建成現代職業教育市級示範學校;對貧困户子女就讀中職學校實現學費全免,對中職學校一、二年級特殊困難家庭學生每人每年補助生活費1500元、住宿費500元。優先保障鄉鎮學校人員編制配備,大力培養全科教師,着力解決貧困地區師資短缺和結構不合理問題,對偏遠地區教師提高生活補助。每年選派城區教師30名到貧困鄉鎮學校開展一年以上的支教,並對支教教師發放生活、交通等補貼,支教結束後同等條件下優先晉職晉級。建立貧困畢業生信息庫和創業項目庫,開展貧困畢業生專場招聘,設立貧困畢業生創業專項扶持資金,幫助貧困家庭畢業生自主創業。到201_年,貧困鄉鎮義務教育鞏固率達93%,學前教育毛入園率達75%,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95%,職業教育體系更加完善,貧困羣眾就業創業能力進一步增強。

6.切實提升公共服務能力。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進公共服務均等化,提高貧困羣眾生活幸福指數。鼓勵貧困户子女報考醫護類院校,引導其畢業後回鄉行醫;用兩年時間完成80個撤併村衞生室建設,為每個貧困村配備村醫和醫療設備,鄉鎮衞生院新招聘醫護人員對有執業資格的放寬到中專學歷,村醫每人每月專項補助不低於400元。開展縣級醫院對口幫扶鄉鎮衞生院工作,每年從縣級醫院選派專業醫師到鄉鎮衞生院、從鄉鎮衞生院選派醫師到村衞生室開展一年期支醫,對支醫人員發放生活、交通等補貼,支醫結束後同等條件下優先晉職晉級。深入實施鄉鎮廣播村村響、電視户户通工程,完成2萬套直播衞星接收設備的入户和安裝工作,實現廣播電視全覆蓋,消除數字鴻溝帶來的差距。開展以幸福山寨為載體的送戲、送電影、送圖書、送故事、送展覽五送活動,豐富貧困羣眾業餘生活。實現貧困村文化活動室、農家書屋全覆蓋,每個行政村建成35户文化中心户,形成鄉鎮30分鐘文化圈_絡。深入挖掘土家特色文化,打造一批民族特色文化村寨。進一步完善貧困鄉鎮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家庭收入、家庭財產和消費支出為認定條件,實行動態管理下的應保盡保,按照市政策規定適時提高低保標準。切實加大對醫療救助、臨時困難救助的財政投入,對鄉鎮低保、五保、重點優扶對象、殘疾人等醫療救助對象參加合作醫療保險的個人繳費給予資助。探索扶貧小額保險,為鄉鎮扶貧開發對象因意外傷害導致的死亡、殘疾以及醫藥費用提供保險保障。到201_年,鄉鎮貧困地區羣眾養老保險、新型鄉鎮合作醫療參保率均達到95%,貧困地區羣眾獲得公共衞生和基本醫療服務更加均等,廣播電視全面實現户户通,文化公共服務體系全面建成,人民羣眾生活幸福感顯著增強。

(三)創新工作機制,推行精準管理

1.創新金融扶貧機制。加快推進鄉鎮三權抵押貸款,盤活鄉鎮資產。引導和鼓勵商業性金融機構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推動金融機構_點向貧困鄉鎮、貧困村延伸。積極探索政策性銀行、商業銀行與貧困互助資金組織合作模式,加大對貧困農户的信貸投入力度。規範互助資金的管理,支持貧困户發展產業。完善扶貧貸款貼息政策,增加財政貼息資金,重點扶持對貧困户帶動力強的農業企業、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和專業大户。

2.深化結對幫扶機制。引導各類企業、社會組織和個人以各種形式參與扶貧開發,積極爭取對口幫扶單位加大支持力度。建立幹部駐村結對工作制度,確保貧困村每年都有幹部幫扶工作組,做到每位貧困户都有幫扶責任人。深化縣領導、縣級部門聯繫幫扶貧困村制度,建立機關企事業單位聯繫幫扶貧困户制度,實現貧困村、貧困户結對幫扶全覆蓋,逐步實現結對幫扶長效化、制度化。

3.強化資金整合機制。以武陵山片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為平台,按照財政扶貧資金為牽引、行業投入為主體、社會幫扶為補充的資金整合原則,成立由縣長任組長的扶貧資金整合領導小組,將相關資金集中解決貧困村和貧困羣眾最基本、最急需問題,實行年初集中規劃、階段定期檢查、年終實績評比,實現資金使用效益化。

4.完善資金監管機制。按照整合、集中、統一、嚴管要求,把資金分配與工作實績、使用效益、評價結果相結合,保證扶貧資金直接用於扶貧對象,提高資金使用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堅持和完善資金項目公示公告制、村級義務員監督制,鼓勵貧困農户參與項目決策、項目監督和效果評估。審計、監察、財政、扶貧等部門推行偶數年全面審計、奇數年重點抽查制度,加大扶貧資金使用監督力度。堅決查處違紀違法案件。

5.健全考核評價機制。對精準識別的貧困村、貧困對象,深入查找和分析貧困原因,因村施策、因人而異,制定幫扶規劃,明確責任單位和責任人,落實幫扶措施。把減少貧困人口數量和提高貧困人口生活水平作為主要指標,加大對扶貧開發領導小組成員單位、相關行業部門、各鄉鎮履行扶貧職能職責情況的實績考核。

四、確保各項任務落到實處

(一)加強組織領導。按照縣為主體、工作到村、責任到人要求,建立領導機制,落實工作責任。及時調整和充實扶貧開發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強化縣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統籌協調、組織指揮職能,落實好聯席會議制度,建立成員單位分工協作機制,抓好扶貧開發各項任務的督促檢查,研究解決好工作推進中的難題。各鄉鎮、縣級相關部門要認真落實一把手負責制,把扶貧開發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將其作為首要的民生來抓,按照低調務實、少説多幹,積極作為、敢於擔當的要求,共同打好新一輪扶貧攻堅仗。

(二)明確工作職責。按照渠道不變、各計其功原則,各級各部門要將相關政策和項目資金集中向貧困村、貧困户傾斜,構建大扶貧格局。縣扶貧辦要認真開展好連片開發、整村推進、產業扶持、技能提升等工作,側重落實好到人到户政策。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行業部門要認真履行部門職能職責,重點解決貧困地區困難羣眾行路、飲水、上學、就醫、就業等工作,切實改善貧困羣眾生產生活條件。聯繫幫扶貧困村的機關、企事業單位要發揮本部門信息、項目、資金和技術優勢,幫助貧困村、貧困户實現脱貧目標。各鄉鎮要組織好扶貧項目的具體實施,主動爭取社會各界的關心和支持,廣泛動員廣大羣眾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充分發揮困難羣眾的主人翁精神。

(三)營造良好環境。準確把握扶貧宣傳導向,大力宣傳新十年扶貧開發綱要、中央扶貧工作會議精神,充分展示全縣扶貧開發的成就和經驗,及時報道和宣傳社會各界積極參與扶貧開發的成功做法和先進典型,全面反映貧困地區幹部羣眾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風貌。《石柱報》、中國石柱_、石柱手機報要開闢專欄,及時宣傳扶貧開發政策和扶貧工作動態。各鄉鎮要做好進村入户宣傳工作,對重點項目要有明顯標誌標識,客觀反映黨和政府對貧困地區、貧困農民的關心關愛。

(四)強化隊伍建設。以培養吃苦耐勞、業務精湛、愛崗敬業的扶貧幹部隊伍為目標,大力開展聯繫貧困羣眾教育實踐活動,增強羣眾觀念,增進與貧困羣眾的血_情。對縣、鄉鎮扶貧幹部開展多形式的扶貧培訓,提高扶貧系統幹部政策理論和業務素質。加強貧困村基層組織建設,抓好駐村扶貧特派員選派工作,每個鄉鎮配備1名扶貧專幹,每個貧困村有1名大學生村官,鼓勵優秀的年輕幹部到貧困村工作,增強村級領導班子帶領脱貧致富的能力。加強反腐倡廉教育,督促扶貧幹部嚴格遵守廉潔自律各項規定,積極追求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努力建設有理想、懂政策、熟業務的高素質扶貧幹部隊伍。

精準扶貧工作計劃6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於紮實推進精準扶貧工作的意見》,促進精準扶貧與生態保護建設緊密結合,特制定本計劃。

一、目標任務

(一)土地整治和地質災害綜合治理。到20xx年,完成貧困縣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255萬畝,完成規劃的80%以上地質災害隱患治理和搬遷避讓工程;到 20xx年,在貧困縣共建設高標準基本農田510萬畝,完成規劃的地質災害隱患治理和搬遷避讓工程,有效預防地質災害。

(二)林業生態和林業經濟。大力開展植樹造林,加快發展林業經濟,到20xx年,貧困羣眾林業純收入達到1700元以上,貧困地區森林覆蓋率達到17.94%;到 20xx年,貧困羣眾林業純收入達到3100元以上,貧困地區森林覆蓋率達到18.64%,生態安全屏障基本建立。

(三)草原生態保護。20xx年,貧困地區草原植被覆蓋率達到52%以上;20xx年達到53%以上,草原沙化、鼠害、超載過牧等突出問題得到有效治理,生態環境明顯改善。

(四)村容村貌整治。到20xx年55%以上的貧困村環境得到整治;到20xx年所有的貧困村環境得到整治,村容村貌有效改善。

 二、主要措施

(一)強化國土資源整治

1.建設高標準基本農田。編制《甘肅省精準扶貧土地整治實施規劃》,對確定實施項目的貧困村逐村制定實施計劃。加強田、水、路、林綜合整治,提高農田質量,嚴格保護基本農田。推進沙化土地封禁保護,採取小流域綜合治理、淤地壩建設、坡耕地整治、生態修復等措施,有效防治水土流失。

2. 實施地質災害綜合防治。編制《甘肅省精準扶貧地質災害綜合防治實施規劃》,到20 年,完成200處大型、特大型地質災害隱患治理工程,確保受地質災害威脅的92萬人生命財產安全;完成534處搬遷避讓工程,搬遷避讓2.39萬户。到20 年,共完成217處大型、特大型地質災害隱患治理工程,保護受地質災害威脅的122.5萬人生命財產安全;共完成654處搬遷避讓工程,搬遷避讓2.7萬户。

3.提高工程質量。堅持“高標準建設、高標準管理、高標準利用”,制定土地整治、地質災害治理項目管理制度和有關標準,確保項目建設質量。建立健全項目竣工後的工程管護制度,確保工程項目發揮應有效益。

4.加強耕地管理。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整治的耕地,保持原承包權不變,繼續由原承包人耕種;新增加的耕地,可留給村集體發展現代農業,壯大村集體經濟實力。

(二)推進林業生態保護和林業經濟發展

1.加強生態保護與建設。在保護好現有6080萬畝森林資源的基礎上,實施重點生態公益林保護3284萬畝;依託國家天然林保護、三北防護林、退耕還林、自然保護區等重點生態建設工程,大力實施植樹造林,從20xx年開始,每年新增造林面積210萬畝、封山育林60萬畝。在退耕還林工程中,免費為貧困户提供每畝價值300元的苗木。

2.加快發展優質林果產業。按照生態建設產業化、產業發展生態化的要求,大力發展以蘋果、核桃、花椒、油橄欖、葡萄、梨、棗、枸杞等為主的特色優勢林果產業,從20xx年開始,每年新建千畝標準化示範基地40個以上,新增林果面積60萬畝、提質增效100 萬畝。到20 年,林果面積達到1960萬畝,產值達到180億元;到20 年,林果面積達到2140萬畝,產值達到360億元。

3.積極發展林下經濟。依託森林資源,大力發展種植、養殖、林產品加工和森林旅遊,到20 年,培育林下經濟示範典型120個以上,產值達到60億元;到20 年,培育林下經濟示範典型300個以上,產值達到65億元。

4.加快發展特色苗木產業。採取政府引導、企業帶動、農户參與、部門服務等措施,大力支持貧困地區發展種苗產業,積極引導貧困户參與種苗基地建設,培育種苗大户。每年新育以雲杉、油松、樟子鬆、刺槐、新疆楊為主的生態苗木10萬畝;新育以蘋果、大櫻桃、核桃、梨為主的經濟林苗木2萬畝;新育以國槐、銀杏、雲杉、雪松、香花槐為主的景觀苗木3萬畝。到20 年,苗木產值達到18億元,到20 年達到24億元。

5.強化技術培訓服務。在貧困地區開展到村到户林業技術服務,整合力量建立林業扶貧服務隊,及時開展林果業實用技術培訓和服務。到20 年,累計培訓貧困農民180萬人 (次);到20 年,累計培訓人數達到400萬人(次),使貧困户每户掌握1—2項產業實用技術,參與1—2項富民產業增收項目。建立林果技術信息網絡服務平台,免費為農民提供技術服務和指導。

(三)加強草原生態保護

1.落實草原獎補政策。在全省貧困地區全面落實草原禁牧、草畜平衡措施,加大牧草良種補貼和牧民生產資料綜合補貼力度。從20xx年起到20 年,貧困地區每年完成草原禁牧0.83億畝、草畜平衡 0.916億畝、牧草良種補貼0.21億畝,對21.78萬户貧困牧民給予生產資料綜合補貼,年落實補貼資金10.26億元。

2.實施退牧還草工程。20xx—20 年,在肅南等19個貧困縣每年完成草原圍欄300萬畝,20xx—20 年每年完成草原圍欄250萬畝;從20xx年起到20 年,每年補播改良100萬畝、種植人工飼草6萬畝、發展舍飼棚圈養殖1.5萬户,總投資7.776億元。

(四)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治理

1.加強貧困村村容村貌整治。環境整潔村建設項目重點安排在貧困村,美麗鄉村建設項目優先在貧困村實施。完善村莊建設規劃,開展以髒亂差治理、人畜分離、垃圾污水處理、村莊綠化為重點的環境突出問題整治,推進改廁、改圈(舍)、改灶、改院和治棄、治污、治理亂搭亂建,保護歷史遺蹟、古樹名木等人文自然景觀,創建乾淨整潔、山清水秀的農村人居環境。制定村規民約,健全完善羣眾自我管護村內公共設施和環境衞生機制。

2.推進畜禽養殖污染治理。提高貧困村畜禽養殖廢物綜合利用水平,加強糞便及污染物的無害化處理。省環保部門從20xx—20 年,每年安排20xx萬元用於畜禽養殖污染治理及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項目,20xx年完成113個、20xx年完成95個、20 年完成92個,使貧困縣規模化畜禽養殖企業廢棄物綜合利用率不低於 70%,中小型畜禽養殖企業綜合治理率不低於50%;從20xx年起,繼續安排農村環境整治項目,鞏固提升治理成果,到20 年貧困縣規模化畜禽養殖企業廢棄物綜合利用率不低於75%,中小型畜禽養殖企業綜合治理率不低於55%。

3.加強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強化化肥、農藥等投入品管理,加大耕地重金屬、化學品等污染治理力度,建立廢舊農膜回收、利用激勵機制。

(五)強化資金保障

積極爭取國家資金投入,調整優化省級財政支出結構,向貧困縣、貧困村、貧困户傾斜,確保項目建設按期順利進行。

三、責任分工

(一)省委農工辦、省發改、農牧、國土、林業、環保等相關部門制定精準扶貧生態環境保護建設實施方案和年度實施計劃,完善政策措施,制定技術標準,建立考核評價機制。省審計廳負責項目資金的審計工作。

(二)各市(州)人民政府制定本區域年度生態環境扶貧工作方案,將年度目標任務分解到所轄貧困縣(市、區),並加強指導、監管和績效考核工作。

(三)各貧困縣(市、區)要擔負起具體實施的主體責任,按照精準扶貧需求清單,編制本縣(市、區)到村到户實施方案,建立管理制度和工作台賬,組織實施好項目。

 四、完成時限

20xx年,做好調查摸底,制定全省精準扶貧生態環境總體規劃,完善政策、技術規範和考核評價機制。

20xx—20xx年,確定的項目全部得到實施,基本形成生態扶貧長效工作機制。

20xx—20xx,政策機制進一步得到完善,確定的目標任務全面完成,貧困地區生態環境保護建設明顯加強。

五、檢查驗收

省委農工辦、省發改、財政、農牧、國土、林業、環保等相關部門根據各自職能分工,定期、不定期對各市(州)項目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開展項目建設績效評價。按照縣級自查、市級複查、省級抽查的程序,對項目進展、工程質量、資金使用等情況進行檢查驗收。對工程項目實施好的貧困縣(市、區)進行獎勵,並加大下一年度項目安排和資金投入力度;對未完成任務和實施效果差的,通報批評並責令限期整改。

精準扶貧工作計劃7

從 20xx年起,按照定點、定向的原則,對接建檔立卡的貧困村、貧困户和貧困人口,努力構建到村、到户、到人的教育精準扶貧體系,落實多元扶持與資助政策,加強農村貧困家庭學生技能教育和綜合素質培養,實施教育強民、技能富民的精準扶貧舉措,促進貧困家庭從根本上脱貧致富。

(一) 學前教育:重點推進學前教育資源向貧困地區行政村延伸,到20xx年,在全省58個貧困縣(市、區)和17個插花型貧困縣(市、區)有實際需求的貧困村依託國小新建、改擴建幼兒園,使貧困地區農村學前三年入園率達到70%,按標準配齊配足幼兒教師,配備玩教具、保教和生活設施設備,優先實現革命老區、藏區有需求的貧困村幼兒園全覆蓋。到20xx年,實現全省58個貧困縣(市、區)和17個插花型貧困縣(市、區)有實際需求的貧困村幼兒園全覆蓋,保障貧困家庭適齡幼兒接受學前教育。對接受學前教育的貧困家庭子女免收保教費。

(二)義務教育:改善貧困地區農村義務教育學校辦學條件,到20xx年,使貧困地區農村學校教室、桌椅、圖書、運動場地等教學設施設備滿足基本教學需要,宿舍、牀位、廁所、食堂、飲水等基本滿足生活需要;到20xx年,全面完成“改薄”任務,使貧困地區農村學校辦學條件全部達到義務教育學校的辦學標準。

(三)職業教育:擴大職業教育辦學規模,推進職業教育資源進一步向貧困地區、貧困家庭傾斜。到20xx年,加大職業教育免費力度,提高中職助學金標準,每年有約8萬名貧困家庭中職學生和約4.6萬名貧困家庭高職(專科)學生接受免費職業教育。貧困家庭國中畢業生進入中職學校和普通高中的比例大體相當。逐步打通中高職有機銜接的上升通道,面向就讀中職的貧困家庭學生加大高職單獨招生和註冊入學的比例,擴大貧困家庭學生進入職業院校的覆蓋面。到20xx年,在每個市(州)重點辦好12所中等職業學校,每個縣(市、區)重點建設1所有特色的職業技術學校(職教中心),優先實現貧困縣(市、區)中等職業學校貧困家庭畢業生接受專科層次職業教育比例不低於40%,通過多種途徑確保貧困家庭的適齡學生進入職業院校學習,掌握專業技能,提高脱貧致富能力。

 主要措施

(一)擴大貧困家庭子女接受學前教育、義務教育和職業教育的機會

1. 擴大貧困地區農村學前教育資源。按照有利於利用國小富餘校舍和師資、有利於幼兒方便就近入園、有利於鄉鎮分級管理、有利於社會力量積極參與的原則,依據《甘肅省農村幼兒園基本辦園標準(試行)》,依託國小在58個貧困縣(市、區)和17個插花型貧困縣(市、區)有實際需求的貧困村新建、改擴建幼兒園,滿足貧困家庭適齡幼兒入園需求,着力解決貧困地區農村幼兒“無園上”的問題。

2.加大貧困地區學前教育免費力度,按照每生每學年1000元的標準,免除貧困家庭幼兒在當地接受學前教育的保教費。所需資金由省財政和市縣財政按6∶4比例分擔。

3.加大義務教育薄弱學校改造的財政投入力度,全面改善58個貧困縣(市、區)和17個插花型貧困縣(市、區)的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

4.辦好58個貧困縣(市、區)和17個插花型貧困縣(市、區)的行政村教學點,保障貧困地區農村兒童就近入學。

5.加強教育信息化建設步伐。到20xx年,寬帶網絡覆蓋58個貧困縣(市、區)和17個插花型貧困縣(市、區)所有中國小和教學點,“班班通”建設覆蓋所有班級,讓貧困地區學生享受到優質數字教育資源。

6.以建檔立卡的貧困家庭為重點,所有貧困家庭中職學生享受免學費政策,按每生每學年20xx元標準發放助學金,阻斷貧困代際傳遞,帶動家庭脱貧。實施好藏區“9+3”中職免費教育項目。

7. 對58個貧困縣(市、區)和17個插花型貧困縣(市、區)進入省內高職院校的貧困家庭學生免除學費和書本費,所需資金由省財政和生源地市縣財政按6∶4分擔。為貧困家庭考入高職(專科)、本科院校的學生每生每學年解決不超過8000元的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由政府貼息,並提供勤工儉學機會。

(二)精準對接貧困家庭脱貧需要和貧困地區發展需求開展招生扶貧

8.積極爭取國家部委所屬高校和外省省屬重點高校面向貧困地區的專項招生計劃。省屬高校貧困地區專項招生計劃、革命老區專項招生計劃、地方高校農村生源專項招生計劃精準到縣,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貧困家庭子女。

9. 實施省內高職(專科)院校在貧困縣單獨測試和中職應屆畢業生推薦直升招生計劃。擴大高職自主招生院校範圍,確保自主招生院校50%的自主招生計劃面向省內 58個貧困縣(市、區)和17個插花型貧困縣(市、區)實施分縣定向單獨測試招生,對於貧困家庭的子女單獨劃線、單獨錄取。實施中職應屆畢業生推薦直升招生計劃時,將高職院校不低於30%的年度招生計劃用於推薦直升招生並向貧困家庭子女傾斜。

10. 積極支持省屬醫學院校加大定向培養農村全科醫生的力度,每年面向貧困縣安排300名招生計劃,專門用於貧困地區鄉村全科醫生定向培養,相關專業招生計劃向貧困家庭子女傾斜。依託蘭州大學、省中醫藥大學實施好每年450名的定向免費醫學生培養項目。依託省內外醫學院校,每年安排700名計劃,組織58個貧困縣(市、區)和17個插花型貧困縣(市、區)的鄉村醫生接受全科醫生培訓。

(三)強化對貧困地區教師隊伍培養培訓的政策支持

11.落實國家《鄉村教師支持計劃(20172020年)》有關要求,對58個貧困縣(市、區)和17個插花型貧困縣(市、區)的鄉村學校教師在職稱評聘、培訓進修、評優提職等方面進行傾斜。鼓勵退休教師到貧困地區鄉村幼兒園、中國小開展支教。逐年解決貧困地區農村幼兒園教師編制問題,防止新的代課教師羣體出現。

12.通過定向培養、精準招錄、在職培訓、專題研修、對口支援、實習支教等,每年為藏區培養、培訓和補充中國小和幼兒園雙語教師。每年選派400名省內高校優秀大學生以“頂崗實習”形式赴藏區開展為期半年的雙語教學支教活動。

13.向58個貧困縣(市、區)和17個插花型貧困縣(市、區)鄉村義務教育學校教師發放生活補助。

14. 按照省、市、縣3∶3∶3的原則,為貧困地區農村幼兒園每班配備2名專任教師、1名保育員。探索中高職一體化的學前教育師資培養模式,逐步形成以本專科為主、中高職為輔、各學歷層次相銜接的學前教育師資培養體系。省內中高職院校和普通高校學前教育專業,瞄準貧困地區農村幼兒園教師短缺現狀,定向培養農村幼兒園教師。

15.“國培計劃”和“省培計劃”每年培訓貧困地區600名幼兒園園長和3000名教師。每年組織500名鄉鎮中心幼兒園教師到貧困地區國小附設幼兒園及教學點巡迴支教。加大對革命老區、藏區中國小教師培訓的傾斜支持力度。

16.合理配置教師資源,保證城鄉教師、校長合理流動。每年選派200名城市中國小校長,到貧困地區農村學校開展不少於1學期的掛職。每年選派1400名城市優秀教師,到邊遠貧困地區、民族地區和革命老區農村學校,開展不少於1年的支教。

17.加大貧困地區職業院校“雙師型”教師培養力度。中職專業骨幹教師國家級、省級培訓項目向貧困地區職業學校傾斜,每年安排100名涉農專業教師參加國家級和省級培訓。每年選派100名省屬學校教師到貧困地區職業學校掛職,100名貧困地區職業學校教師到省屬學校掛職;每年對100名貧困地區職業學校校長、300名貧困地區職業學校專職教師開展專項培訓,使有實踐經驗的專兼職教師佔專業教師比例的60%以上。

(四)着力推動貧困地區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與勞動力轉移

18.開工建設蘭州新區職教園區。進一步加快進度,建成一批社會有需求、辦學有質量、就業有保障的特色專業,建設面向全省特別是貧困地區學生的公共實訓基地,最大範圍吸納貧困家庭學生接受職業教育,加快貧困地區技術技能人才培訓和勞動力轉移。

19.圍繞六盤山片區、秦巴山片區、藏區“三大片區”,以市(州)為單位,建設一批區域性的、大型開放的職業教育實訓基地,滿足貧困地區技術技能型人才需求,提高脱貧致富能力。

20. 按照“一縣一業”、“一村一品”產業培育要求,在貧困地區縣級職教中心開辦涉農專業教學點,全省形成以8所“農”字頭職業院校為龍頭、80所縣級職教中心涉農專業教學點為補充的新型職業農民技能培訓網絡,每年開展城鄉富餘勞動力轉移就業創業培訓和勞務品牌培訓20萬人(次)以上,實現“輸出一人、脱貧一户”。

21.以5所“農”字頭中等職業學校和3所農林類高等職業院校、30個涉農專業點為主體,構建覆蓋全省、服務完善的現代職業農民教育網絡。依託農業高等學校、職業院校組建現代農業職教集團,完善中高職貫通培養方案,培養多層次農業技術人才,參與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建設。創建10個左右的農村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改革發展示範縣(市、區)。

22.整合甘南藏族自治州中等職業教育資源,加大對甘南州中等職業學校建設的支持力度,確保20xx年9月建成並投入使用。

23.從20xx年起,每年組織6萬名以上貧困家庭的“兩後生”接受免費職業教育,畢業生就業率保持在90%以上,20萬名以上青壯年勞動力接受職業技能培訓。

 責任分工

(一)省教育廳根據貧困地區教育發展情況和貧困家庭子女受教育情況,負責制定學前教育、義務教育和職業教育等方面精準扶貧工作方案,科學制定扶持和資助政策,統籌各方教育資源,着力改善辦學條件,努力提升辦學質量。

省發改委將貧困地區農村學前教育、義務教育、職業教育發展納入全省國民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相關專項規劃,積極爭取中央支持貧困地區教育發展的各類政策和資金支持。

省財政廳建立健全經費保障機制,協調落實中央支持學前教育、義務教育和職業教育專項資金,統籌相關財政資金,努力加大財政投入。

省編辦、省人社廳負責貧困地區農村幼兒園、中國小師資配備工作,力爭將“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優秀師資補充到農村幼兒園和中國小,落實好教師職稱晉升和待遇保障政策。

(二) 各市(州)有關部門要按照“省負總責、市級推進、縣抓落實、扶持到校、資助到生”的教育扶貧工作要求,切實把精準教育扶貧納入市(州)經濟社會發展戰略和總體規劃,建立任務台賬,細化工作職責,掛圖精準作業,根據各級各類教育特點,規劃、落實好項目、資金,制定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和工作計劃,定期召開專題會議,協調解決工作推進中的具體困難和問題。

(三) 各貧困縣(市、區)有關部門負責各類教育扶貧項目的實施。堅持“節儉、安全、實用、夠用”的原則,詳細清查辦學條件現狀,核實辦學條件缺口,一一列出清單。按照項目規劃和政策要求,落實各類教育扶貧項目建設資金使用主體責任,確保各類教育扶貧資金及時、足額到位,把好項目建設質量和項目資金使用關,避免重複建設、超標準建設。

 完成時限

學前教育:20xx年至20xx年,實現58個貧困縣(市、區)和17個插花型貧困縣(市、區)學前教育覆蓋1000人以上的行政村;20xx年,實現革命老區和藏區農村幼兒園全覆蓋,幼兒保教人員滿足基本需求;到20xx年,實現貧困地區貧困村幼兒園全覆蓋,保教設備、師資配備到位,幼兒園保教活動正常開展。

義務教育:到20xx年,58個貧困縣(市、區)和17個插花型貧困縣(市、區)貧困鄉村義務教育學校,特別是革命老區、藏區義務教育學校的辦學條件得到明顯改善;到20xx年,58個貧困縣(市、區)和17個插花型貧困縣(市、區)義務教育學校基礎設施建設、生活設施設備和教學儀器設備配備任務全面完成,實現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的目標。

職業教育:到20xx年,貧困家庭子女接受中職、高職(專科)教育全部免費,接受免費職業教育的貧困家庭子女規模達到12.6萬。到20xx年,58個貧困縣(市、區)和17個插花型貧困縣(市、區)55%的貧困家庭適齡學生都能進入職業院校學習,就業率保持在90%以上;職業院校(職教中心)職業技能培訓能力適應貧困地區技能型人才培訓需求。

檢查驗收

(一)建立定期檢查制度。省、市(州)定期檢查各貧困縣(市、區)各類教育項目實施情況。省教育廳、省財政廳等部門每半年對各市(州)、貧困縣(市、區)教育項目實施情況進行抽查,重點是資金使用、項目進展、工程質量等情況。

(二) 建立責任追究制度。縣級政府對教育獎補資金實行專賬管理、專款專用。專項資金實行“誰使用、誰負責”的責任追究機制。重點強化預算管理、審計監督,對弄虛作假、套取騙取或違規使用獎補資金的,一經查實,追回資金,並予以通報,情節嚴重的按照有關法律法規進行追究與處理。

(三)建立信息公開制度。各級政府按照財政預算公開的總體要求做好信息公開工作。縣級教育部門通過當地媒體、部門網站等方式,向社會公示教育發展年度資金安排、工作進展等情況。

(四)建立績效評價制度。聘請具備資質的第三方組織對項目開工完工率、項目管理水平、資金落實情況、資金支出情況、財務管理狀況、資源配置與使用效率等進行績效評價,及時客觀反映貧困狀況、變化趨勢和教育扶貧工作成效。

精準扶貧工作計劃8

20xx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脱貧攻堅收官之年。為切實保障好睏難羣眾的基本生活,統籌疫情防控阻擊和決戰脱貧攻堅,按照市委、市政府關於有效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堅決打贏脱貧攻堅戰工作部署,根據《xx市扶貧開發領導小組20xx年工作要點》和民政系統工作實際,現提出今年將按照“一提高四落實”的工作思路推進行業扶貧工作,具體如下。

一、提高各類民政救助對象保障標準和補差水平

1、提高農村低保標準和補差水平。將農村低保月人均保障標準提高85元,達到每人每月470元,月人均補差水平提高40元,達到325元。

2、提高農村特困人員供養標準。將農村特困人員集中供養標準提高110元,達到每人每月615元;分散供養標準提高110元,達到每人每月510元。將農村特困失能、半失能人員供養標準提高到每人每月915元。

3、提高農村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標準。將農村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標準提高10元,達到每人每月60元;將農村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標準提高20元,達到每人每月70元,實現城鄉殘疾人兩項補貼標準統一。

提標提補工作要求5月底之前結束;日常工作中,做到每月及時足額發放困難羣眾生活補助資金。

二、全面落實低保政策

4、開展數據比對工作。常態化開展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與農村低保對象數據信息比對工作(原則上不少於2次),加強“兩項制度”有效銜接,確保“應扶盡扶、應保盡保”。

5、推進低保政策精準實施。重點關注失能弱能對象,全面提高大病重病患者、重度殘疾人、孤寡老人、失親兒童(學生)等深度貧困人口的保障標準。保持低保政策的相對穩定性,對脱貧户中的低保對象,尤其是對脱貧質量不高、無穩定收入來源、有返貧風險的脱貧人口,要給予一定的漸退期;如已取消低保保障的,要結合低保動態調整及時納入,待其穩定脱貧後再退出。

6、加大未脱貧對象的保障力度。今年初還未脱貧的非特困對象家庭,原則上,至少保證有1人是低保對象。

三、全面落實特困供養政策

7、落實好五個方面的救助供養政策。按照《江西省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健全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制度的實施意見》(贛府發〔20xx〕42號)提出的:提供基本生活條件、提供照料服務、提供疾病治療、辦理喪葬事宜、提供教育(住房)救助等五個方面要求,結合本地實際,逐條逐項抓好落實。

8、進一步加強農村特困人員照料護理服務工作。定期發放護理補貼,失能特困人員照料護理補助標準每人每月1200元,半失能特困人員照料護理補助標準每人每月300元;落實“具備生活自理能力的,每月不低於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標準”的要求。

四、全面落實臨時政策

9、加強與扶貧政策的銜接。對因子女就學、疾病治療等造成家庭支出較大,正常生活受到影響的建檔立卡貧困户、低保對象和特困人員,可及時給予臨時救助;對在解決住房問題過程中基本生活遇到困難的建檔立卡貧困户、低保對象和分散供養特困人員,要通過臨時救助及時保障好他們的基本生活,增強對解決“三保障”問題的支持作用。

10、加強與農村低保、特困政策的銜接。對申請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員救助供養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等困難羣眾,可以視情先給予臨時救助,及時緩解其生活困難,再按照規定程序進行審核審批,並將符合條件的納入相應救助範圍。

五、全面落實農村貧困失能殘疾人照護和託養要求

11、組織開展照護和託養工作。為年滿16週歲以上有長期照料護理需求的建檔立卡和農村低保重度失能殘疾人提供照護和託養服務,採取居家照護和日間照料的,按每人每月600元的標準給予補助;在殘疾人綜合託養服務機構託養的,按每人每月1000元的標準給予機構補助;在農村公辦養老院託養的,按每人每月1200元的標準給予機構補助。

精準扶貧工作計劃9

20xx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開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規劃的收官之年。全市扶貧系統必須緊緊圍繞減貧增收這個核心,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以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為主戰場,以產業扶貧為總抓手,大力實施扶貧開發“三步走”發展戰略,紮實推進“精準扶貧·減貧摘帽”第一民生工程,全面完成“十二五”扶貧開發規劃目標任務。

總體目標:全市減少農村貧困人口20萬人以上,實現道真自治縣和全市20個以上貧困鄉鎮“減貧摘帽”。圍繞“鄉有主導產業、户有脱貧項目、人有增收技能”的目標,加快推進產業扶貧進程。全面落實目標、任務、資金和權責“四到縣”制度,構建形成運行規範、監管嚴謹、充滿活力的扶貧開發體制機制,切實做到精準扶貧、陽光扶貧、公正扶貧和廉潔扶貧。重點工作:

一、以機制創新為動力,深入推進“四大改革”

着力破除扶貧攻堅的體制機制障礙,深入貫徹落實《關於創新機制紮實推進農村扶貧開發工作的意見》(〔20xx〕25號)及《關於以改革創新精神紮實推進扶貧開發工作的實施意見》(黔黨辦發〔20xx〕23號),制定出台《關於實施扶貧開發“三步走”發展戰略的實施意見》,編制規劃、創新機制、先行先試、探索路子,在同步小康中當先鋒、打頭陣、作表率。

1.創新精準扶貧分類指導機制。完成貧困村、貧困户幫扶信息更新,建成運行精準扶貧信息平台。針對建檔立卡扶貧對象,逐户找準發展思路,制定幫扶措施,在產業扶貧、公共服務、基礎設施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確保實現結對幫扶、產業扶持、教育培訓、農村危房改造、扶貧生態移民、基礎設施建設“六個到村到户”。

2.創新扶貧項目資金管理機制。按照目標、任務、資金和權責“四到縣”要求,全面落實項目審批權下放到縣制度。全面規範扶貧項目工作流程,嚴格執行“鄉鎮申報、縣級審批、鄉村實施、鄉鎮初檢、縣級驗收、鄉級報賬”工作機制。

3.創新金融扶貧服務協調機制。進一步完善創新小額信貸到户扶貧形式,對建檔立卡扶貧對象,通過貼息幫扶支農再貸款,探索解決貧困户擔保難、貸款難、貸款成本高的問題。認真抓好世界銀行扶貧貸款項目的啟動和實施,繼續推進農村扶貧小額保險試點工作。

4.改進扶貧開發考核評價機制。進一步完善扶貧開發考核評價辦法,把貧困人口生活水平提高、貧困人口數量減少、扶貧開發精準度和“六個到村到户”作為主要考核評價指標,注重“減貧摘帽”、貧困鄉鎮發生率與同步小康、目標考核指標相銜接,建立健全扶貧開發結對幫扶與同步小康駐村幫扶相結合的工作機制,促使扶貧開發成效考核“指揮棒”的作用得到更好發揮。

二、以脱貧致富為核心,加快拓展“八大行動”

扶貧開發是貧困地區“三農”工作的重中之重,是保障改善民生的關鍵舉措。各級扶貧部門要切實履行職責,創新思路方法,加大扶持力度,注重精準發力,堅持整體推進與精準到户、加快發展與保護生態、各方支持與自身奮鬥相結合,進一步完善政府、市場、社會協同推進的大扶貧工作格局,加快貧困地區和貧困羣眾脱貧致富奔小康步伐。

1.在思想先導上拓展新高度。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扶貧開發戰略思想,正確處理經濟發展的新常態與扶貧工作的關係,自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省委和市委的判斷部署上來,全面認識新常態、準確把握新常態、主動適應新常態。既要堅定信心、保持定力,抓住用好新常態藴含的扶貧新機遇,又要高度重視扶貧開發面臨的新挑戰,進一步深化拓展新常態下對扶貧攻堅的新認識、新理念、新舉措、新作風。

2.在減貧摘帽上拓展新成就。大力實施扶貧開發“三步走”發展戰略,加大爭取投入和扶持力度,整合專項扶貧與行業扶貧資金,全年投入財政扶貧專項資金力爭增長15%以上。適時啟動“十三五”扶貧規劃編制工作,大力實施重點區域、重大民生事項和重點工程建設,穩步推進武陵山、烏蒙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扶貧攻堅。全力加強對道真縣“減貧摘帽”工作的督促、檢查和指導,保證各項措施落實到位,確保“收官之作”收得精彩、收得圓滿,全面完成重點縣“減貧摘帽”。到20xx年底,確保全市4個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105個以上貧困鄉鎮實現“減貧摘帽”,農村貧困人口減少到50萬人以內。

3.在產業扶貧上拓展新水平。圍繞全市產業區域佈局和產業扶貧專項規劃,大力扶持發展核桃、中藥材、草地畜牧業、特色茶葉、商品蔬菜等八大優勢扶貧產業,加快“中部蔬菜、乾鮮果產業帶,西部竹業、高粱產業帶,東部茶糧煙產業帶,東北部草地畜牧業和茶果煙產業帶”的山區扶貧產業示範區建設。鞏固提升9個扶貧產業園區,建立完善貧困農户利益聯結機制,積極推廣“農業扶貧產業園區+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户”等多種模式,不斷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扶貧項目實施效率和農業產業化發展水平。

4.在結對幫扶上拓展新境界。堅持圍繞扶貧抓黨建、抓好黨建促扶貧,推進區域開發與精準扶貧相結合,用好建檔立卡成果,發揮駐村幫扶幹部作用,因地制宜發展貧困地區特色經濟。健全完善扶貧開發結對幫扶與同步小康駐村幫扶相結合的工作機制,實行“領導掛點、部門掛鄉、單位包村、幹部包户”的扶貧工作責任制,市四家班子主要領導分別掛點聯繫4個扶貧開發重點縣,市直機關部門掛幫一類重點鄉鎮,省、市、縣、鄉幹部駐村,縣(區、市)領導幹部聯户,切實提高扶貧開發的精準度。

5.在社會扶貧上拓展新成效。認真做好上海對口幫扶遵義工作,實施對口幫扶項目44個,完成投資5832萬元,重點向美麗鄉村、產業發展、社會事業、人力資源開發等方面傾斜。大力推動幫扶工作向合作發展延伸,推進雙方在教育、醫療、人才、金融、文化旅遊、農副產品展示展銷等方面的合作,推動產業轉移、園區共建取得更大成果。積極籌備在上海召開滬遵對口幫扶第三次聯席會議。進一步整合中央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定點幫扶、省級“集團幫扶”的項目資源,進一步動員市級部門深化拓展“集團幫扶”的內涵載體。大力支持集團幫扶鄉鎮改善基礎設施、發展扶貧產業、改善民生事項,做到“不脱貧、不脱鈎”、“不摘帽、不脱鈎”。積極落實社會扶貧支持政策,鼓勵社會力量以多種形式參與扶貧,認真組織開展“10.17”扶貧日系列活動。

6.在就業扶貧上拓展新實踐。圍繞“四化同步”目標和教育“9+3”計劃,繼續推進“雨露計劃·1户1人”培訓,採取職業教育進校區、進工廠,農業實用技術進基地、進園區等多種方式,大力開展開展農民職業化教育培訓和農民工職業技能培訓,逐步使每個貧困農户至少有1名勞動力掌握1-2門適用技術,逐步實現貧困地區富餘勞動力培訓全覆蓋。20xx年完成農村富餘勞動力培訓10萬人(次),完成“雨露計劃”培訓39595人,完成各級各類貧困地區幹部培訓1400人。

7.在隊伍建設上拓展新風貌。按照市委提出“抓黨建就是抓關鍵,抓作風就是抓重點”的要求,以“提高隊伍素質,服務精準扶貧,打造標杆團隊”為核心,深入踐行“一切為了貧困羣眾”理念,努力建設一支“黨性強、作風正、能幹事、幹成事、不出事”的扶貧幹部隊伍。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深入踐行“三嚴三實”,把抓領導、抓關鍵、抓載體作為扶貧幹部隊伍建設的重要內容,做到以身作則、做好表率,促進轉職能、轉作風。深入開展“四型”機關黨組織建設,積極創新支部活動內容和載體,在市扶貧辦機關創新開展“一講二曬三評”系列活動,全面加強機關建設,提升工作效率和服務水平,形成勇於創新、團結務實、熱情服務、廉潔為民的良好氛圍。

8.在廉潔扶貧上拓展新氣象。堅持一手抓扶貧攻堅、一手抓廉政建設,深入貫徹遵義市委《關於嚴格執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落實八項規定持續發力的通知》,制定出台《遵義市扶貧辦黨組關於全面落實黨風廉政建設兩個主體責任的實施意見》。堅持用改革方式破解扶貧開發中存在的問題,全面落實扶貧系統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嚴格遵守《》和黨的政治紀律,做到守紀律、講規矩,認真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省委十項規定和市委十二項規定,模範遵守黨員幹部政治紀律“十嚴禁”和作風建設“十不準”。重點針對扶貧項目審批權下放後的項目審批、資金監管,大力整治擠佔挪用、損失浪費、滯留滯撥、擅自調項等違規違紀行為。加強基層黨風廉政建設和懲防體系建設,積極組織開展扶貧項目資金審計和清查清理工作,確保扶貧項目資金安全有效,實現扶貧資金效益最大化、貧困羣體得實惠最大化、幹部成長安全最大化。

精準扶貧工作計劃10

近年來,貴州省威寧縣不斷總結扶貧經驗,加大扶貧力度,創新工作思路,探索新的扶貧模式,扶貧攻堅工作取得了階段性勝利。今年以來,威寧提出了“xx346”工作思路推進精準扶貧工作有序開展。

立足一箇中心

以扶貧對象穩定脱貧為中心。威寧把“六個到村到户”作為實施精準扶貧的重要抓手,立足於扶貧對象穩定脱貧這個中心,積極創新扶貧方式,對貧困人口精細化管理、對扶貧資源精確化配置、對扶貧對象精準化扶持,摒棄了“穿開發新衣,走救濟老路”,切實做到“真扶貧、扶真貧”。

突出兩個重點

以對象識別為重點。根據貴州省、畢節市的安排部署,威寧立足“五個結合”(即結合“十二五”規劃、結合前期調研情況、結合扶貧工作實際情況、結合鄉鎮具體情況、結合威寧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啟動了全縣xx1個類別村和30.53萬貧困人口的識別工作。在識別工作中,嚴格按照省、市明確的識別貧困户九個步驟和識別貧困村“一高一低一無”(即行政村貧困發生率高於27%,行政村20xx年農民人均純收入低於4819元,行政村無集體經濟收入)的要求進行識別。

以建立幫扶台賬為重點。通過詳細記載扶貧對象的姓名、家庭人口、所在鄉鎮(村)、收入情況、收入來源、幫扶責任人、幫扶內容、幫扶目標、幫扶措施、幫扶進展等情況,建立統一標準的幫扶工作台帳,以全面、客觀、準確地反映幫扶措施的制定、幫扶目標任務的設計、幫扶成效的實現等情況。幫扶台帳的建立有利於準確瞭解幫扶工作的開展情況,有利於及時發現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有利於推進精準扶貧工作深入開展。

把握三個結合

與“威寧試點”工作有機結合。把“六個到村到户”暨精準扶貧工作和“威寧試點”工作結合起來,在全面推進“扶貧開發、生態建設、人口控制”三大主題實踐的基礎上,勇於探索、大膽實踐、先行先試,創造和積累新的經驗,推動精準扶貧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與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相結合。把“六個到村到户”暨精準扶貧工作作為踐行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羣眾路線最實在、最具體、最直接的行動和內容之一,牢固樹立羣眾觀點、站穩羣眾立場、踐行羣眾路線,沉下去、接地氣,洗心靈、提境界、錘鍊自我,真心實意為貧困對象查實情、辦實事。

與“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建設相結合。把“六個到村到户”暨精準扶貧工作與“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建設相結合,充分利用“四在農家·美麗鄉村”的“小康路、小康水、小康房、小康電、小康訊、小康寨”六項行動計劃的建設資源,不斷改善貧困羣眾生產生活條件。

建立四個機制

建立健全幫扶機制。以今年全縣6萬人脱貧為首要目標任務,制定了詳細的實施方案,充分進行資源整合,以“六個到村到户”為主抓手,制定了相關幫扶計劃,建立了幫扶台帳,確保貧困村、貧困户扶貧措施全覆蓋。

建立健全管理機制。強化扶貧項目監管,積極落實省財政廳和省扶貧辦將目標、任務、資金、審批權下放到縣的“四個到縣”政策,確保所有扶貧項目覆蓋到户。強化扶貧資金監管,嚴格執行《貴州省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管理辦法》和《貴州省財政扶貧資金報賬制管理實施細則》,及時更新“貴州省涉農資金監管系統”數據。

建立健全進退機制。通過民主評退、返貧核查、落實政策三個步驟來建立扶貧對象進退機制。對識別出來的有勞動能力的扶貧對象,及時納入幫扶範圍,落實幫扶責任人並按規定落實扶貧政策;屬於民政救濟範圍的,及時給予救助;已脱貧的扶貧對象,取消其享受的扶貧政策。

建立健全督查機制。將部門和鄉鎮“六個到村到户”暨精準扶貧工作納入動態跟蹤督查考核體系,分時間分階段對工作開展情況進行督查考核,考核結果在全縣範圍內通報,並作為幹部工作業績和提拔使用的依據,對扶貧開發工作不力、工作滯後的單位部門黨政主要領導實行問責。

做到六個精準

結對幫扶精準。採取“百個單位扶村、百家企業幫村、百所學校助村”的方式,按“4321”開展幹部接對工作,確保全縣幹部職工和貧困户真正結成幫扶對子,做到“一村一同步小康工作隊、一户一脱貧致富責任人”。目前,已將8227名幹部職工與xx523貧困户60001名農村貧困人口結成幫扶對子。

產業扶持精準。緊緊瞄貧困村、貧困户,根據產業分佈特點,按照涼山類型區、半涼山類型區、河谷類型區三個地型類別,因地制宜,統籌規劃,分類指導,對每户貧困户實施1-2個優勢產業,確保其增收脱貧。

教育培訓精準。緊緊圍繞貧困鄉村“一户三人”培訓計劃(即1户1人接受中職以上學歷教育或者1户1人接受培訓後轉移就業或者1户1人掌握農村實用技術),堅持“四個需求”培訓原則(即按照項目需求情況進行培訓,按照鄉鎮需求進行培訓,按照產業發展需求進行培訓,按照勞動力轉移就業需求進行培訓),確保實現“培訓一人、轉移一人、就業一人,脱貧一户”。

農村危房改造精準。對今年貴州省下達的11828户農村危房改造任務,結合20xx年度減貧任務,按照 “四早”(即早宣傳、早發動、早實施、早竣工)和“六公開”(即改造政策、改造對象、貧困類別、補助資金、建房標準、改造時限)的工作要求,及時開展分解指標和工程建設工作。

扶貧生態移民精準。堅持政府主導、羣眾自願、統籌規劃、合理佈局、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先易後難、有序推進的原則,結合20xx年度減貧任務,精心實施今年下達全縣的723户3163人扶貧生態移民工程任務,確保“搬得出,留得住,能就業,有保障”。

基礎設施建設精準。以貧困村、貧困户為主要目標,以村鎮和產業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以完善農村居住條件和生產生活設施為抓手,打造農村設施完善、服務功能齊全、村容整潔、管理有序的鄉村基礎設施建設體系。

精準扶貧工作計劃11

一、基本情況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關於創新機制紮實推進農村扶貧開發工作的實施意見》和省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省委組織部《關於建立“單位包村、幹部包户”定點幫扶制度的實施意見》文件精神,確保我村扶貧工作分階段科學開展,建立扶貧工作的長效機制,推動各項扶貧措施落到實處,現制訂本規劃。

圍繞國家農業“轉型升級”主體戰略,以貧困羣眾增收脱貧為目標,強化領導,創新工作,大力實施“特色經濟作物種植、特色養殖、剩餘勞動力轉移培訓”三大工程,全力推進扶貧進程。

二、工作方針

1、宣傳黨中央、國務院、省市、縣關於農村扶貧開發方面的重大方針政策,幫助落實好各項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和扶貧措施。

2、配合村“兩委”完成貧困村、貧困户建檔立卡和貧困户動態管理工作,協調落實幹部包户結對幫扶工作。

3、根據本村的致貧原因和發展需求,引導村民發展符合市場需求和自身資源條件的主導產業和村級集體經濟項目。

4、組織開展農户實用技術培訓,組織有轉移就業意願的貧困户勞動力進行技能培訓,並實現轉移就業,拓寬農民增收渠道。

5、動員和組織村民參與村道、農田水利、生活用水、用電、村容村貌等基礎設施建設和村莊環境整治。

6、幫助貧困户解決危房、就學、就醫等實際困難。

7、協助組織實施各類到村到户扶貧項目,管理、監督、檢查扶貧項目和資金。

8、編制扶貧項目,爭取相關部門的支持,並組織實施、管理和監督。單龍寺村方家衝村民組由於交通不便,導致農户種植的經濟作物難以通過公路向外輸送,擬向上級有關部門反映具體情況,申請修建水泥路1公里。

第一部分:

通過對全村貧困户的走訪調研,充分了解各貧困户的基本生產生活情況和致貧原因,全面完成對貧困户的信息採集和建檔立卡工作。建立並完善扶貧隊的工作例會制度。初步編制完成《單龍寺村三年(20xx—20xx年)扶貧發展規劃》和《單龍寺村20xx年扶貧工作實施計劃》等工作。

縣經信委將聯合縣檔案局、輕紡協會、中國電信霍山分公司等單位職工深入本村各居民點,對各村定點幫扶的貧困户進行走訪,開展“送温暖”活動,瞭解他們的實際困難,根據每户的實際情況進行幫扶。

第二部分:

探索建立新型的農業合作社,推廣油茶等符合本地種植條件的特色經濟作物,

第三部分:

深入各村實地查看存在的危房,對危房實行建檔,向有關部門申請進行危房改造。

第四部分:

深入瞭解各貧困户的致貧原因,對因病致貧、因學致貧、因殘(痴)致貧進行分類歸檔,區別對待,將根據各户具體情況進行幫扶。

第五方面:

加快單龍寺村的信息化建設工作,推進村部及“單龍寺學校”接通符合國家標準的互聯網。與中國電信等單位聯繫對本村的電子網絡設施進行擴建改造、優化提速、升級換代。加大對村民的信息化培訓力度,今年擬培訓1名有文化、懂信息、能服務的信息員。

三、基本內容

一是以“單位包村、幹部包户”和“結對共建”活動為契機,認真抓好扶貧工作。在扶貧開發工作中,嚴格按照上級指示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基層建設年活動為契機,牢固樹立為民服務宗旨,踐行“精準扶貧”促發展的工作理念,堅持因地制宜、以人為本原則,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貧困羣眾的根本利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強化服務意識,想貧困羣眾之所想,辦貧困羣眾之所需,為貧困羣眾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把扶貧項目真心做到貧困羣眾的心坎上,讓他們真正感受到扶貧政策的温暖,享受扶貧政策帶來的實惠。

二是以特色農業產業開發為主線,充分發揮貧困村優勢,

堅持“一村一品”的原則,大力發展特色產業。我們廣泛徵求羣眾意見,因村制宜,分類指導,按照“宜種則種,宜養則養”的原則,圍繞主導產業,制定出切實可行的產業發展規劃。

三是加強勞動力轉移和農民實用技術培訓,促進農民增收。勞動力轉移培訓是三大扶貧項目之一,為切做好此項工作,我隊成立了培訓工作領導小組,全面負責勞動力轉移培訓工作。加強對轉移勞動力的動態管理,爭取最大限度保障學員權益和培訓效果。同時,按照“貧困羣眾需要什麼就培訓什麼”的思路,擬邀請農業專業技術人員為農户現場答疑,提高羣眾技術水平,增強創業致富能力。擬舉辦農業實用技術培訓和幹部培訓,為貧困村勞動力轉移就業提供技術支撐,實現“培訓一人,就業一人,脱貧一家”目標。

四是按照縣委、縣政府農業產業發展規劃,緊緊瞄準貧困村貧困人口,深入實施產業化扶貧,成方連片發展,打造扶貧開發亮點,促進羣眾增收致富。

五是認真做好新一輪貧困村的幫扶工作。加強與省、市幫扶部門溝通聯繫,積極做好各項服務,配合幫扶隊員做好幫扶工作,同時加強對先進、典型的挖掘、總結和報道,構建“大扶貧”格局。

六是堅持一箇中心(改善民生促進和諧),抓好四項工作(整村推進、扶貧幫扶、產業開發、勞動力培訓),實現五個突破(工作機制創新、現有資源整合、項目資金爭取、農業開發成效、富民增收措施)。以產業化扶貧為突破口,增

加貧困羣眾收入。穩步開展扶貧互助資金協會的工作,重點扶持羣眾發展特色產業。

七是改善單龍寺村的教學條件和校園軟硬件設施。

四、工作重點:

一要堅持整合資源,積極構建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三位一體”大扶貧格局,統籌安排,加強交通、電力、通信、醫療衞生、安全飲水、文化設施、產業基地建設等基礎設施的建設。解決吃水難、行路難、上學難、就醫難等突出問題。

二要以產業化扶貧為突破口,調整農村產業結構,穩定增加貧困地區農民收入。通過爭取信貸資金、上級專項扶持資金等形式扶持主導產業。重點扶持羣眾發展茶葉等特色產業,努力增加羣眾收入。

三要加大科技扶貧、智力扶貧力度。加大貧困地區勞動力轉移就業培訓力度,努力提高貧困地區勞動力就業能力、競爭能力和創業能力。

四要加大項目資金爭取力度,爭取更多的項目資金。要主動出擊,加大申援力度,積極爭取上級支持,爭取更多的項目資金投入到我村,加快貧困羣眾脱貧步伐,促進社會經濟各項事業的蓬勃發展。

未來三年(20xx—20xx年),我村扶貧工作隊將堅持以產業扶貧為主攻方向,以提升傳統產業、培育新的特色產業為主導,以增加就業、增加羣眾收入為目標,堅持開發式扶貧、

精準扶貧工作計劃12

一、指導思想

以省、市、縣扶貧工作會議精神為指導,認真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按照“精準扶貧,不落一人”的總體要求,以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齡人口為主要對象,以建檔立卡貧困家庭為延伸,堅持“精準扶貧,教育先行;教育扶貧,育人為本”,充分發揮教育扶貧的人才、智力、科技、信息優勢,努力辦好每一所學校,教好每一名學生,温暖每一户家庭,真正做到教育改變學生和家庭的命運,阻斷貧困代際遞傳,為我縣精準扶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做出貢獻。

二、工作目標及措施

1、入學率達到要求。

學前三年教育毛入園率達到78%,義務教育鞏固率97%,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78%。全面組織未升學初、高中畢業生(簡稱“兩後生”)免試就讀職業技術學校,或接受免費職業教育培訓,提高“新成長勞動力”就業技能。

2、落實教育惠民政策。

一是落實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齡孩子在優先享受現行資助政策的基礎上,予以限度的資助;貧困學齡前兒童按每生每年1000元的標準給予生活費補助;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費、課本費全免,貧困國小生每生每年1000元、國中每生每年1250元的標準補助寄宿生生活費;貧困普通高中教育階段,按每生每年1600--20xx元的標準免除學雜費,按每生每年1000、20xx、3000元的標準發放國家助學金;中等職業教育階段學生學費全免,按每生每年20xx元的標準發放國家助學金;搞好貧困家庭大學生學費生源地貸款。積極開展社會助學活動,引導設立特困學生救助基金,採取優惠政策疊加的方式,加大對特困學生的救助力度。

二是落實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按照每生每天4元,一年200天標準落實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確保全縣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學生都能享受學生營養改善計劃。

三是加大優質高中招生向薄弱學校傾斜。以促進教育公平、教育均衡發展為重點,落實省級示範高中學校招生計劃分解到國中學校的措施,確保優質普通高中招生計劃“分配生”佔比逐步達到80%。

3、着力改善辦學條件。

一是實施項目建設,改善辦學條件。20xx年計劃投入7600萬元,其中環保廁所改造3000萬元,合格學校建設1300萬元,全面改薄項目2300萬元,高中辦學條件改善1000萬元。重點完成縣一中西校區一期工程、縣承啟紅軍學校國中部建設工程、曹排國小二期工程、縣特殊學校學生生活用房建設、創建32所合格學校和3所鄉鎮幼兒園、49個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均衡發展項目、縣職校二期工程等。完成全縣80個重點貧困村學校項目建設任務。

二是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設。繼續加強中國小信息技術基礎設施建設,大力推進“互聯網+教育扶貧”,實現“寬帶網絡校校通”、“優質資源班班通”和“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加強優質數字資源的開發和應用,鞏固提升“教學點數字教育資源全覆蓋”項目成果,逐步擴大“在線課堂”開設規模,讓農村地區孩子“同在藍天下,共享優質資源”。探索建立農村教學點網絡學校,採取專遞課堂、名師課堂、光盤授課等多種形式,促進農村教學點開齊開足課程,全面提升教育教學質量。20xx年,全縣所有教學點實現與省級網絡平台互聯互通。

4、全面提升教育質量。

一是加強德育工作。堅持“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重點,樹立遠大理想,勵煉意志品質,培養吃苦耐勞的精神,加強心理健康教育,促進學生心理、人格積極健康發展。

二是提高教學質量。開展義務教育“聯校協作發展”行動,推行強校扶弱校、鄉鎮中心校帶村小、片區國中聯校制、聯校協作發展等辦學模式,在尊重學校辦學自主權的基礎上,打破行政區域界線,在學校管理、教育教學、教師專業素養提升等方面進行交流與協作,通過堅持“五個抓”(即抓課程、抓課堂、抓活動、抓隊伍、抓管理),培養學生應具備併為個人終身發展奠基和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社會責任、國家認同、國際理解、人文底藴、科學精神、審美情趣、身心健康、學會學習、實踐創新等九大素養,促進教育質量全面提高。

精準扶貧工作計劃13

為紮實推進精準扶貧工作,確保20xx年全面同步實現小康,根據我鄉實際,制定如下精準扶貧規劃。

一、基本情況

全鄉轄5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總人口8876人,幅員面積近30平方公里。全鄉屬深丘地形,海拔差約350米。20xx年農民人均純收入11000餘元。

(一)產業情況。全鄉以傳統農業為主,未形成獨具特色的優勢產業。農作物為水稻、玉米、小麥,經濟作物為油菜。本鄉盛產大豆,全鄉種植大豆麪積3000餘畝。近年來,新培育生豬養殖大户2户,肉羊養殖大户1户,流轉土地規模種植獼猴桃500畝。

(二)基礎設施情況。

1、鄉村公路。全鄉村社公路里程共81.5公里,村道22公里,已硬化22公里,社道59.5公里,其中合併村村道21公里。

2、水利設施。全鄉有山坪塘170餘口,蓄水池265口,小(二)型水庫6座。

3、新村建設。全鄉已規劃聚居點16個,大梁山村甘子埡聚居點正在建設之中,已建成農房10套,完成了小區管網配套、路面硬化、環境打造等工作。

(三)黨建情況。全鄉共有黨員438名,鄉黨委下轄10支部,周公寨支部活動陣地老舊、破敗不堪,居委會支部活動陣地為臨時租用。楊家河支部被市上評為落後支部,支部戰鬥力不強,黨員作用發揮不好。

(四)精準扶貧工作。全鄉有省定貧困村兩個(青河村、楊家河村),分別於20xx、20xx年實施精準扶貧。一個一般貧困村(松林塘村),兩個返貧村(周公寨村、大梁山村)。20xx年全鄉已脱貧60户,226人,現有建檔立卡貧困户239户,848人。20xx年計劃脱貧56户,220人。目前,已上報易地搬遷扶貧71户,223人。

二、20xx年精準扶貧工作計劃

20xx年,鄉黨委、政府將在市委、政府的領導下,在上級幫扶單位的指導下,以產業開發、基礎改善、村容整治、管理民主為工作重點,打好精準扶貧工作攻堅戰。

(一)產業開發。繼續做好兩個省定貧困村的產業發展工作。進一步支持業主做大青河村獼猴桃種植產業,積極爭取業主開展農村特色旅遊項目,規劃建立星級農家樂,逐步把青河村打造成市郊生態養身旅遊度假區。加強楊家河村產業發展步伐,確定一至兩個特色優勢產業集中連片發展,開闢一條羣眾長期穩定增收的門路。努力建成一批特色鮮明的小微園區,依託興鑫羊場建立肉羊養殖小區;依託楊正明、何春軍等生豬養殖大户建立生豬養殖小區;依託場鎮市場建立兩至三個蔬菜種植小微園區。

(二)基礎改善。

1、公路建設。積極爭取立項楊家河村黃蓮嘴村道(約4公里),松林塘村柏埡樑(2公里)、松林塘村道(1.7公里),松林塘村母家灣鄉道(3.6公里),打通制約困難羣眾發展的瓶頸。

2、水利設施。在癌症病多發的重點村社,楊家河村胡家嘴、周公寨村伏家莊子開展一次人蓄飲水普查。爭取立項解決青河村原九社,松林塘胡家壩,大梁山甘子埡、周公寨五房嘴等部分村社飲水難的問題。組織整治一批山坪塘,圍繞青河村獼猴桃種植產業、周公寨肉羊養殖產業配套一批蓄水池。爭取立項對松林塘村松林潭水庫升級改造、何家灣小(二)型水庫維修整治。

(三)城鄉環境綜合治理。規劃建設場鎮污水處理站一座,解決場鎮近3000人的飲水排污處理問題。加大環境綜合治理力度,健全鄉村環境衞生清掃保潔隊伍,把建檔立卡貧困户納入鄉村保潔隊伍,增加貧困户收入。

(四)推進民主協商議事會制度。按照村民協商議事會規程,將村、社公共事務全部納入村民協商議事會,嚴格按照“五道程序”選舉產生協商議事會成員,確保議事會成員結構合理。認真執行“八步工作法”,確保協商議事會健康、規範、有序運行。

(五)加強黨的建設。在精準扶貧工作中,突出基層組織的引領和戰鬥堡壘作用,利用好上級幫扶政策和措施,確保落後村支部儘快摘掉落後的帽子。積極開展精準扶貧學員示範户創建工作,每個支部確定1-2户黨員示範户,充分發揮黨員作用。爭取立項解決周公寨村支部、居委會支部活動陣地問題,規範支部“三會一課”制度,積極開展黨員教育活動,組織無職黨員積極參與村、社事務,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

精準扶貧工作計劃14

20xx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開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規劃的收官之年。省委、市委、縣委緊緊圍繞減貧增收這個工作核心,作出了系列扶貧工作安排部署。20xx 年,縣城管局將深入貫徹落實各項扶貧工作要點,確保“精準扶貧”工作與業務工作“兩手抓”、“兩促進”,取得實際成效。

領導重視,強化責任落實。我局黨組班子高度重視“精準扶貧”工作,召開專題會議,對20xx年度“精準扶貧”工作進行安排部署。

一是全面落實春節前,聯繫村貧困户走訪慰問活動,重點為貧困羣眾送去慰問物資,確保貧困羣眾度過一個温暖祥和的新春佳節;

二是明確了專人負責,重點負責組織全局幹部職工深入幫扶聯繫村,落實對口幫扶對象摸底、統計登記、信息核實、制定幫扶計劃和措施等工作,並與村幹部進行座談,共同研究討論20xx年聯繫村“精準扶貧”幫扶發展方向。

春節前夕送温暖,真情實意暖民心。1月29日和2月1日,我局黨組副書記詹忠良及建設系統總支書記饒正華,曾兩次帶領黨員幹部深入幫扶聯繫村田坪鎮慶寨村開展春節前夕貧困羣眾走訪慰問活動。在走訪慰問中,我局黨員幹部在慶寨村村幹部的帶領下,先後來到該村橋邊組、坳上組、楊林組、吳家組、劉家組等村民組,逐一走訪慰問了聯繫村貧困老人、困難黨員、高齡黨員、軍屬、貧困殘疾人等。每到一處,黨員幹部都與羣眾進行親切交流,詳細瞭解貧困羣眾的生活情況、認真傾聽他們的困難訴求,現場研究制定後續幫扶措施,真正做到了知民情、聽民聲、解民憂。同時,總支書記饒正華同志要求,在20xx年聯建幫扶工作中,縣城管局黨員幹部一定要充分結合精準扶貧和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工作要求,切實落實幫扶措施,盡最大的努力爭取通過項目幫扶、政策幫扶、資金幫扶等方式,幫扶聯繫村脱貧、困難羣眾脱困,切實做到幫扶有成效、幫扶出成果。據統計,春節前夕共走訪慰問貧困羣眾31人,發放慰問金共計13800元。

貧困户再走訪再調查,促進“精準扶貧”提速增效。為進一步掌握聯繫村對口幫扶貧困羣眾基本情況,推動20xx年精準扶貧工作深入開展。2月26日,我局組織黨員幹部深入慶寨村,開展貧困户入户再走訪再調查工作。為提高走訪實效,確保圓滿完成慶寨村12個村民組88户貧困户的入户走訪調查工作,我局將一行的30餘名黨員幹部分為五個工作組,每組則負責對2至3個村民組的對口幫扶貧困户進行走訪。在明確了任務分工後,黨員幹部立即進入工作狀態,在村幹部或村民的帶領下迅速分頭開始開展走訪活動。走訪過程中,黨員幹部重點對貧困户的身體狀況、家庭人口、經濟收入、致貧原因等情況進行再次核對和記錄。在完成調查和核對工作後,我局黨員幹部還在各自幫扶的貧困户家中掛上了“精準扶貧”對口幫扶牌,並親切的告知貧困羣眾,幫扶牌上有自己的照片和聯繫方式,如生活生產中遇到急需解決的困難和問題時,可以及時撥打幫扶牌上的電話號碼,自己將竭盡全力採取有效措施進行力所能及的幫扶。通過此次再走訪再調查工作,使黨員幹部對貧困户的基本情況有了更加深入的瞭解,堅定了開展好20xx年精準扶貧工作的信心和決心,助推本局精準扶貧工作提速增效。

精準扶貧工作計劃15

我校對“精準扶貧”此項工作高度重視,為了保證優質高效地完成精準扶貧工作的年度工作任務,根據省、州和臨夏縣XX《精準扶貧工作實施方案》的總體部署和要求,結合我校和聯繫村的實際情況,特制訂本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精準扶貧工作的一個核心宗旨是讓廣大扶貧對象徹底脱貧,在獲得物質生活條件根本改善的同時,切實提升精神生活的層次和水準。變輸血型扶貧為造血型扶貧,是當前精準扶貧工作的一個基本原則。“扶貧先扶智”,我省在之前的扶貧工作實踐中所創立的教育扶貧經驗得到了廣泛認可和大力推廣,2月25日《XX》、《甘肅日報》對全省通過開展教育科技扶貧“拔窮根”的“組合拳”進行了專題介紹,對在精準扶貧工作中實施的學前教育、義務教育、職業教育、鄉村教師隊伍等納入整體扶貧工程的做法給予了充分肯定。為了順應精準扶貧工作形勢的發展,結合我省教育扶貧工作的要求,發揮臨夏中學師資優厚、智力資源豐富的優勢,我校精準扶貧的重點應放在教育扶貧上,着眼於關注農民實際需求、幫扶學校教育教學、跟蹤服務在校學生,以智力扶貧為核心抓手,切實發揮教育在扶貧工作中的基礎和先導作用。

二、工作內容

(一)掌握路盤鄉聯豐村全村各受教育階段學生的基本信息,並進行跟蹤調研和跟進服務。

對全村所有在校學生,包括村幼兒園、村級國小、國中、以及在高中、大學等不同學段就讀的學生信息進行摸底登記,弄清楚其家庭狀況、經濟條件、成長特點、基本需求和主要困難等情況和信息,做到心中有數。從下半年開始選擇其中有代表性、急需幫扶的學生進行鍼對性幫助,體現精準特點。

(二)對梅冬嶺國小進行專項幫扶

梅冬嶺國小是路盤鄉的中心國小,在校學生絕大多數是聯豐村當地農民子弟,具有普遍的教育幫扶需求

國小精準扶貧工作計劃默認。同時,由於該校辦學條件所限,許多教育教學活動具有幫扶的需求空間。根據對該校的調查瞭解,20xx年擬對該校進行如下幫扶活動:

1、幫助解決部分體育用品。購贈一些籃球、乒乓球拍、羽毛球拍、跳繩等體育用品。

2、開展“六一”、教師節慰問活動。

3、開展一次心理輔導講座。

4、開展定期或不定期的傳統文化講座,開展“送文化下鄉”。

(三)對户籍在聯豐村且已完成國中學業、渴求升入臨中學習的學生,給予一定的優惠政策,降一定分數錄取。高三補習生補習優先錄取,減免部分費用。

(四)邀請相關科技人員到村上進行專題輔導和培訓。

針對聯豐村農民在養殖、農牧業生產過程中需要獲得相應知識技能培訓的實際情況,我校將聘請相關專家給予技術指導。

1、學校邀請畜牧局專業技術人員到村上對牧業養殖户傳授養牛、養羊技術。

2、邀請種子公司專業人員到田間地頭培訓種子的選用、化肥使用等方面的內容。

(五)電子商務培訓學習。

組織我校信息技術專業教師,對具有一定文化知識、具備條件的中青年農民進行一次網上購物、網上致富信息查詢與發佈等方面的專門培訓。

(六)組織村民上黨課。

安排我校黨務幹部利用農閒時間,組織村民上1-2次黨課,宣傳黨和國家的富民政策。

(七)完成常規性工作。

1、完成每月2次的入户調查工作。

2、上傳反映調查情況的文字、圖片等資料。

3、完善相關表冊。

4、及時編印《精準扶貧工作簡報》。

(八)相關物質幫扶工作。

1、購買、發放一定數量的啤特果樹苗。根據所瞭解到的情況,聯豐村農民在春耕生產中比較重視植樹育苗、發展經濟林建設,我們計劃購買一些啤特果樹苗,適時發放到貧困户手中。

2、聯豐村在整治和改造村社道路過程中出現了資金短缺,我校可視具體情況解決村上的部分欠款。

3、其他幫扶。

總之,精準扶貧工作是造福民眾、惠及桑梓的第一號利民工程,我們將根據上級部門的安排和要求,結合聯繫村社貧困農户的實際情況,儘量發揮我校優勢,盡心盡力把精準扶貧工作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