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工作計劃

氣象防災減災工作計劃7篇

欄目: 工作計劃 / 發佈於: / 人氣:5.04K

時光在流逝,從不停歇,我們的工作又進入新的階段,為了今後更好的工作發展,是時候開始寫計劃了。相信大家又在為寫計劃犯愁了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氣象防災減災工作計劃,歡迎大家分享。

氣象防災減災工作計劃7篇

氣象防災減災工作計劃1

為貫徹落實國家減災規劃文件精神,進一步提高防範應對災害能力,有效開展社區防災減災工作,普及科學救災知識,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減輕各種災害的影響,使社區的防災減災工作邁向規劃化、制度化、迅速化,促進社區安全穩定和諧發展,根據本社區實際,特製如下訂防災減災社區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以人為本、構建和諧社會的要求,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 ”重要思想為指導,統籌考慮各類災害和防災減災工作的各個方面,充分整合各種社區應急資源,發動社區羣眾開展自救互救,建立一支防災隊伍,全面提高綜合防災減災能力和風險管理水平,保障社區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二、工作重點及工作目標

做好防災減災工作,防範是關鍵,宣傳教育是前提。長城社區始終堅持“以人為本”,拓寬宣傳渠道,創新宣傳方式,圍繞“防災減災宣傳、普及減災知識和爭創減災示範社區”三方面推進防災減災工作深入開展。通過組織培訓、召開座談會、播放專題片、文藝表演等社區居民喜聞樂見的形式積極引導社區各界支持參與減災示範社區的創建活動,營造良好創建氛圍。制訂結合社區實際情況的減災教育計劃,定期開展形式多樣的社區居民減災教育活動;組織居民觀看預防災害電教影片,參加自救呼救、醫療救護知識培訓班等。

同時在社區宣傳教育場所,居民樓道等地,居委會經常張貼減災宣傳材料等。通過各種宣傳方式,使社區居民瞭解和掌握基本的逃生技能及必要的應對災害的救災技術。

三、計劃安排

為提高自然災害緊急救援能力,規範救災工作,合理配置救災資源,建立健全突發重大自然災害緊急救助體系和運行機制,迅速、高效、有序地處理自然災害事件,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保障災區人民羣眾的基本生活,維護社會穩定,根據國家有關法規和政策,結合我社區實際,制定本如下工作:

一是進一步健全社區綜合減災工作機制和工作制度。通過進一步組織領導,把綜合減災作為構建和諧社區、平安社區的重要工作內容,統一規劃、全面部署,進一步夯實社區綜合減災的工作基礎。

二是完善社區災害應急預案。把社區突發事件的`應急預案制定和完善工作作為重點來抓,針對社區災害隱患,制定細化的應急預案,把組織居民開展演練經常化,讓每個社區居民都明確災前、災中、災後的各個進程和環節中應該做什麼、怎麼樣做和如何避險,最大限度地減少居民生命及財產的損失。

三是努力完善社區減災志願者隊伍建設。社區志願者隊伍平時參加減災宣傳教育,遇有災害事件時及時報告,並協助社區做好災害應急準備、緊急救援和羣眾轉移安置等工作,使其成為社區災害預警、救助、服務的主力軍。

四是繼續開展好社區的減災宣傳教育工作。重點圍繞社區災害隱患和社區居民的減災意識現狀,健全減災宣傳工作機制,注重實效,開展形式多樣、活潑生動的減災知識普及活動,切實提高社區居民減災知識素養。

在上級領導部門的指導下,儘管我們社區在減災工作中做了一些工作,但離上級和居民對我們的要求還差的甚遠。我們會加倍努力,做到思想創新、辦法創新、與時俱進。掌握主動權把減災工作搞得更好。

氣象防災減災工作計劃2

為全面落實省公司《關於做好xx年防災減災工作的通知》川廣網發【xx】62號文件精神,切實加強廣電網絡安全生產意識,結合本地實際組織開展全系統安全教育宣傳活動。現將本年度工作規劃如下: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人為本、安全第一”的原則,以防震減災教育為主線,以深化廣電網絡系統安全宣傳工作為重點,集中開展多種形式和內容的防災減災安全教育活動,營造良好防抗災害氛圍,保障和促進公司的健康成長。

二、活動目標

通過開展“安全教育周”活動,主要實現以下目標:

1、全系統參與“安全教育周”活動受教育率達到100%;

2、全系統員工防災減災、應急避險知識知曉率達到95%以上;

3、全系統員工防災減災意識和自我防護能力明顯提高;

三、活動內容

1、公司機關和各營業部組織上好一節安全教育課。

2、公司舉行一次防災減災應急演練。

四、活動要求

1、提高認識,統一思想。加強本系統安全生產教育工作,關係到廣電網絡健康發展和本系統員工的`幸福安寧。為此,全體幹部員工要充分認識加強防災減災安全教育工作的極端重要性。

2、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公司成立以總經理任組長,分管副總經理任副組長,相關部門和各營業部經理為成員的領導小組。對活動要有總體安排,切實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實施,要把“安全教育”活動搞得既有聲勢又有實效。所有活動的過程要做好記載,攝好影,以備查。

3、明確職責、加強協作。各部門、各營業部既要明確分工,又要互相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加強組織指導,認真開展各項活動。

氣象防災減災工作計劃3

我們將結合20xx年的工作經驗和工作中的不足,進一步加強我縣防災救災工作力度,現在就下一步工作謀劃如下:

一、樹牢綜合減災理念,強化統籌協調。

積極協調指導相關單位和各鄉鎮、街道辦事處開展工作,進一步完善與水利、農業農村、氣象、民政、城市管理等部門之間工作協同機制,完善工作規程,銜接“防”和“救”的責任鏈條。

二、健全考核機制,嚴格責任落實。

進一步完善防災減災救災考核辦法,細化考核細則,組織開展對各鄉鎮、街道和縣減災委成員單位年度考核。同時加強對鄉鎮報災工作的'管理,制定防災減災救災工作通報、提醒警示、重點管理等3項制度措施。對風險普查、災情管理、救災救助等重點工作視情采取相應措施。梳理制定自然災害防治權力與責任清單,建立重大自然災害調查評估制度,推動自然災害防治責任落實。

三、加強災害監測預警。

強化與氣象、水利、農業農村、地震、自然資源和規劃、林業等多部門會商機制,堅持每月、每季度和重大節點及時發佈災害風險預報和監測信息。

四、實施災害風險管控。

匯交水旱、地質、交通、住建、林業、地震、氣象等部門,建立全縣自然災害綜合風險基礎數據庫,匯聚風險管理各環節要素信息,編制多部門數據共享和管理辦法,建立數據定期更新工作機制。探索建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評估工作機制,分級分類組織開展橋樑、危化品聚集區等重點行業領域自然災害綜合風險評估,編制風險區劃和防治區劃,查找短板,精準治理。對重點區域、重點部位、重要環節進行全面排查,對防汛抗旱、地震監測、地質災害防治、森林防火等進行專項排查,及時發現隱患,實施綜合治理。落實“河長制”、“林長制”,壓實防汛抗旱、森林防火防治責任。

五、提升綜合減災能力

(一)持續開展示範創建。堅持社會共治,提升基層災害防禦能力,完善綜合減災社區創建標準,指導各鄉鎮、街道開展全國綜合減災示社區和河南省綜合減災(安全)示範社區創建。

(二)強化科普宣傳教育。結合“5·12”全國防災減災日、安全生產月、“10·13”國際減災日、消防宣傳月等重要節點,組織開展應急救護技能培訓和逃生避險演練,開展好防災減災宣傳教育活動。利用鄉村大喇叭和基層應急廣播系統,完善應急信息發佈渠道,普及防災減災救災知識。在鄉村文化廣場、公園、商業綜合體等場所增加防災減災救災科普場地和內容。開展防災減災救災研究探索,推廣防災減災救災產品普及應用。

(三)建強基層救援隊伍。按照“有組織、有人員、有制度、有經費、有裝備”標準,分級建立基層救援隊伍。

(四)加強災情管理。配齊各級災害信息員,強化業務培訓,嚴格落實國家《自然災害情況統計調查制度》,明確災情信息報送的內容和方式,除緊急情況外,統一使用“國家自然災害災情管理系統”報送災情。規範災情台賬管理和災情核查核定,全面提高我縣災情管理工作業務能力和水平。

(五)精準救災救助。密切關注汛期雨情、水情、旱情發展變化,加強與氣象、水利、農業農村、自然資源、林業等部門會商研判,依據災情發展態勢,適時啟動災害預警響應和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響應,及時安排下撥中央、省級及市級救災資金,視災區需求緊急申請、調撥中央、省級及市級救災物資,指導幫助受災地區做好受災羣眾生活救助、因災倒損民房恢復重建和冬春生活救助等工作,切實保障好受災羣眾基本生活。

氣象防災減災工作計劃4

一、我國防災減災科技應用與建設的現狀

我國目前已建立起了較為完善、廣為覆蓋的氣象、海洋、地震、水文、森林火災和病蟲害等地面監測和觀測網,建立了氣象衞星、海洋衞星、陸地衞星系列,並正在建設減災小衞星星座系統。在氣象監測預報方面,建成了較先進的由地面氣象觀測站、太空站、各類天氣雷達及氣象衞星組成的大氣探測系統,建立了氣象衞星資料接收處理系統、現代化的氣象通信系統和中期數值預報業務系統。全國已形成了由國家、區域、省、地、縣五級分工合理、有機結合、逐級指導的基本氣象信息加工分析預測體系。為了監測江河洪水,國家組建了由數目眾多的水文站、水位站、雨量站等組成的水文監測網,建立了七大江河地區洪澇災害易發區警戒水域遙感數據庫,將遙感技術在“八五”期間應用於洪災監測。大江大河防汛抗旱工程技術有了長足的進步,有些領域已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另外,利用現代科技積極開展小流域綜合治理工作,如農區人工增雨、人工防雹、滴灌工程等,這些技術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對防災減災發生了非常積極的作用。在地震監測和抗震方面,組建了400多個地震觀測台站,“十五”期間進行了數字化改造,由48個國家級數字測震台站組成的國家數字測震台網和由300多個區域數字測震台站組成的20個區域數字測震台網以及若干個流動數字測震台網、數字強震台網構成了中國數字測震系統,建立了大震警報系統和地震前兆觀測系統,形成了比較完整的監測預報系統,編制了全國地震烈度區劃圖和震害預測圖,確定了52個城市作為國家重點防震城市,對全國地震烈度6度以上地區的工程建築,實施綜合性震害防禦,對城市和大中型工礦企業的新建工程進行了抗震設防,完成了多條鐵路幹線、主要輸油管線和多座骨幹電廠、大型煉油廠,一批重點骨幹鋼鐵企業和超大型乙烯工程以及大型水庫的抗震加固。在地質災害防治方面,加強了對滑坡、泥石流、崩塌以及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裂等地質災害的勘查防治工作,採取了包括工程防禦體系、生物水保防禦體系、管理防護體系,社會管理體系和預測及報警體系在內的綜合防禦體系,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同時把生態建設與防災減災相結合,實施封山育林、退耕還林、退田還湖、退田還草和修建水利工程等一系列措施,極大地防止和減輕了地質災害的危害和損失。全國已建立了25片國家級水土流失重點治理區,實施了七大流域水土保持工程,在一萬多條水土流失嚴重的小流域,開展了山水田林綜合治理。先後確立了包括“三北”防護林、長江中上游防護林、沿海防護林、平原農田防護林、淮河太湖流域防護林、珠江流域防護林、遼河流域防護林、黃河中游防護林和太行山綠化工程、防治沙漠化工程的十大林業生態工程。此外,還發射了“資源一號”、“資源二號”衞星,廣泛應用於資源勘查、防災減災、地質災害監測和科學試驗等領域。

二、我國防災減災科技應用與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1.管理缺乏綜合協調

長期以來,我國的災害管理體制基本是以單一災種為主、分部門管理的模式,各涉災管理部門自成系統,各自為戰。由於沒有常設的綜合管理機構,各災種之間缺乏統一協調,部門之間缺乏溝通、聯動,造成了許多弊端,如缺乏綜合系統的法規、技術體系政策與全局的防災減災科技發展規劃;缺少系統的、連續的防災減災思想指導,不利於部門之間協調;缺少綜合性的防災減災應急處置技術系統;缺少專門為災害救援的綜合型救援專家、技術型隊伍;沒有形成相對完善的防災減災科學技術體系;信息公開和交流渠道不順暢;資源、信息不能共享;科學決策評估支持系統與財政金融保障制度尚未建立等等,直接影響防災減災實效。

2.投入不足 ,資金渠道單一

全國每年投入到防災減災科技研發和應用的經費十分有限,在防災減災基礎設施建設、科研設備購置、防災工程建設、防災減災基礎研究和先進技術推廣應用等多方面投入不足。主要是因為我國防災減災科研基本依賴於財政撥款,資金來源渠道單一。由於防災減災科研具有的社會效益遠遠大於近期經濟效益,很難吸引企業資金和社會資金主動投入,造成防災減災科技發展和技術推廣滯後。另外,缺少科研成果推廣的中間環節與適合防災減災工作規律的運行機制,防災減災科研成果的轉化率低,一些防災減災科研成果的推廣應用率不足10%,嚴重影響了全國防災減災工作的深入進行,影響了全國防災減災工作水平的進一步提高。

3.科技資源尚待優化配置

我國防災減災科技資源主要集中在氣象、地震、地質、環保等領域,由於缺乏宏觀協調管理及傳統的條塊分割現狀,一方面各領域主要關注本領域的防災減災科技發展,研發工作主要侷限於解決本領域存在的技術問題,在不同災種以及防災減災的不同環節中,科技資源沒有得到合理配置,科技開發與應用水平發展很不平衡,在基礎地理信息、救災設備和隊伍建設方面低水平重複建設嚴重。另一方面,儀器、設備、資料、數據等都由部門、單位甚至個人所有,不能實現資源共享共用,資源條件不能系統整合形成高效、共享的社會化服務體系,無法形成合力和整體創新優勢。

4.防災減災科技發展緩慢

一是在不同災種以及防災減災的不同環節中,科技發展與應用水平很不平衡;二是各災種的應急研究和操作水平差別較大,低水平重複研究較多;三是技術手段和裝備落後,監測能力不強,短期預測預報能力還較低;四是缺乏各類災害的科學評估模型和方法,災害信息共享應用和評估的技術急需完善;五是對一些重大災害的認識與防治技術,長期徘徊不前;六是現有科研結合國情實際不夠密切,科技整體支撐能力有待提高等。

5.防災減災高水平科技人才匱乏

我國防災減災科技人才主要集中在專業管理部門和科研機構中,基層防災減災機構普遍缺少技術應用人才,與我國防災減災工作重點結合不密切,特別缺乏防災減災領域的高層次、高水平的學術技術帶頭人和工程技術應用人才。另外,研究經費、待遇等方面條件較差,影響我國防災減災科技人才隊伍的穩定與發展。

6.科普宣教力度不夠

缺乏統一的防災減災科普規劃,沒有固定的防災減災科普教育基地,也缺乏經常性的防災減災科普宣傳活動,使防災減災科普缺乏系統性、連續性,致使我國社會公眾防災減災知識、防災減災意識的科普教育水平較低,全社會對生態環境保護的意識較差,最終影響我三、我國防災減災科技支撐的對策建議

1.建立統一綜合的防災減災組織保障體系

設置統一的具有危機管理性質的防災減災綜合管理機構,負責對全國防災減災工作的大政方針做出決策,逐步實現從部門為主的單一災種管理體制向政府和部門聯動、條塊結合的綜合應急管理體制轉變。

加強科技主管部門與涉災管理部門的協同,形成跨部門、跨地區、跨學科、多層次、分佈式的協同管理職能和機制。

成立集合各災種、各專業及相關管理部門專家的顧問團體;建立防災減災決策的專家諮詢系統,為政府防災減災決策提供智力支撐。

2.完善防災減災科技進步政策與創新機制

制定科技支撐防災減災辦法與政策,增加科技投入,在科學研究、技術開發、科技基礎設施建設、科技人才培養選拔等方面給予支持;將防災減災科普知識納入國民素質教育體系和工作計劃,提高全民防災減災意識和能力,在大中小各級學校教育中適當引入防災減災課程及讀物。

建立高效、合理的防災減災科技創新資源配置機制、科技投入機制、成果轉化機制、政策激勵機制與人才培養機制;加強基礎科學和應用科學研究,開展關鍵技術、共性技術聯合攻關;加快科技成果在防災減災領域的推廣應用。

3.多渠道增加對防災減災的科技投入

將防災減災發展所需投入納入每年科技經費預算,按照一定的使用比例,支持研究開發工作、科技基礎設施建設、改善技術裝備、參加國際交流等。並使防災減災科技投入的增長幅度不低於科技經費增長的總體水平。

建立社會防災減災基金,吸收企業、社會團體、公民及海外人士對防災減災的捐贈,按比例將部分基金用於科技投入。

用給予引導資金的方式,促進地方政府增加防災減災科技投入,引導技術開發機構與企業投資防災減災技術與產品的研發和產業化。

4.促進防災減災科技資源共享平台的建設

藉助全國科技基礎條件平台的建設,通過制定統一的標準和規範,整合全國各災害管理部門的`分類災害信息資源,全天候運轉監測網;以網絡技術為紐帶,積極推廣應用地理信息系統(GIS)、遙控系統(RS)、全球衞星定位系統(GPS)技術,建設覆蓋至全國各鄉村的主要災害實時監測預警系統;充分應用數字化技術及網絡技術,綜合集成防災減災各單位上報的災情信息,構建包括災害應急響應、災害信息分析、災害救援決策、救援信息反饋等在內的防災減災技術及信息資源平台。

5.加強防災減災科技能力與科技隊伍建設

通過科研體制改革和現代院所制度建設,進行課題制、首席專家負責制和科研經費預算等防災減災科技機構科研管理制度建設;鼓勵科研與地方防災減災需要緊密結合,開展自然災害綜合研究和治理;鼓勵科研機構與企業聯合研發防災減災技術和裝備,實現產業化;與管理部門合作,嘗試推廣先進的防災減災技術和管理方法,探索區域防災減災綜合管理模式;參與重點防災減災工程建設、基礎設施建設、試驗示範區建設。

在培養選拔高層次人才的基礎上,大力培訓一線工作的防災減災技術人員及管理人員,改善基層技術人員的工作生活條件;通過科研項目、激勵措施、分配製度、考核選拔等吸引和穩定人才隊伍,培育有競爭力的研究羣體,加強創新團隊建設;培養防災減災後備人才,逐步在我國高校中開辦防災減災專業教育。

6.加強國內外防災減災科技交流與合作

鼓勵防災減災科研機構、管理部門開展國內外交流合作,獲得先進的應用技術及管理經驗,追蹤最新技術。在跨國、跨區域的防災減災工程建設中,政府應積極協調,為項目實施提供幫助和保障。

其實,有些災害是可以預防的。地震發生前,會有些預兆。比如馬等牲畜會掙脱韁繩,並瘋狂地往外跑;正在冬眠的蛇會湧出洞外;蜜蜂會驚飛、逃竄;狗會狂吠,還有一些家畜會出圈,到處竄跑;老鼠成羣結隊搬家……這些預兆可以讓人們提前知道將發生地震,如果發現這些動物有這些反常現象,須先辨別真假,再向地震局報告,以防在先,及早撤離。地震發生了並不是就必死無疑,其實,還有很多自救的方法。例如:地震了,你被壓在廢墟的底下,這時候,你不要盲目亂動,要冷靜,先把手抽出來,慢慢地挪動廢墟,先保持呼吸順暢,再想辦法呼吸,喊人員來救你。如果發生地震時你在家裏,必須馬上鑽到堅硬、並且沒有倒塌的小房間中躲避,以免砸傷。還有,要貼着堅固的牆壁或在門口蹲着,在房子倒塌後,再求生,要避免被弄傷。如果在野外,一定要避開陡崖,防止掉下山。還有要預防山體滑坡,以免滑下去。如果在學校,一定要聽從老師的指揮,躲到課桌下,注意保護頭部,如果在上體育課,要避免高大的建築物,不要被砸傷。如果在電影院,要躲在觀看椅底下避震,要避開掛在天花板上的燈、空調的懸掛物,用東西保護頭部,聽從指揮人員指揮撤離現場。在商場發生了地震,要避開玻璃櫃,避開貨物、廣告牌、燈等物品。如果在公共汽車內,要躲在椅子底下或蹲下,要穩住重心,扶好扶手。其他自然災害不像地震一樣不可避免,有時是完全可以控制的。酸雨,被人們稱為“空中死神”,因為人們的工廠排放出的廢氣,(硫化物)飄到空中,一下雨,便和雨一起下來,就成了酸雨。酸雨會導致湖水變酸,魚蝦類死亡;森林漸漸衰老;農田變貧瘠;一旦滴到文物古蹟,珍貴字畫上,馬上會被腐蝕爛……可見,酸雨對人們的危害有多大!温室效應就是指大氣層中有氣體吸收紅外線,導致氣温升高的一種效應。它的危害也不小,會導致很多人喪失生命,尤其是老人和小孩子。温室效應會使人得哮喘病等肺病,還會引發許多疾病,如腦炎、高燒。並會造成乾旱、洪水,糧食減少,許許多多地方財物損失重大。

還有許多自然災害,其中有許多是人類自己的“傑作”。所以,我們要有這方面的知識,不要自己害了自己。不止自然災害,還有人造災害。如火災、泥石流、水土流失等,都是人類自己砍伐樹木而造成了不必要的損失。所以,我倡議大家做好以下幾點:

1、保護森林,種植樹木,保護水土。

2、工廠不要排放太多廢氣,多用取之不盡的太陽能。

3、要保護臭氧層,汽車不要排放廢氣。

4、小心用火,不亂丟煙頭。

5、要多學防震、防災方面的知識,有防範意識。

6、節約用水,珍惜每一滴水。

如果先做好了這幾點,會減少災害的發生,或者一旦災難發生時會挽回不少人的生命。

保護我們的家園——地球,便是保護自己。讓我們行動起來,共同防止災害的發生,讓明天的地球更加光明,更加燦爛!

氣象防災減災工作計劃5

一年來,在市局黨組和地方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和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縣局班子帶領全局幹部職工,認真落實新發展理念,以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為契機,團結奮進,紮實工作,較好完成了既定的目標任務。

一、提升氣象基礎業務質量,確保氣象服務工作優質高效

今年以來我們不斷提高監測預警的水平和質量,認真做好“關鍵性、轉折性、災害性”天氣預報和服務工作,積極、主動為各級黨委、政府提供準確、及時的決策氣象信息,為社會提供快捷、全方位的公眾氣象信息。

目前為止共發佈各類服務材料146期,其中《天氣週報》46期、《氣象信息專報》50期、《重大天氣信息專報》5期、《夏收夏種氣象服務專報》10期、《秋收秋種氣象服務專報》5期、《農業氣象情報》30期。發佈各類氣象災害預警信號95次。發佈各類氣象服務短信270餘條,服務人次達30萬餘次。

1、綜合氣象觀測工作穩步提高

升級完善的10個自動雨量站、5個四要素自動站、8個六要素自動站和1個國家級氣象站的區域性監測站網絡,實現了多要素自動站鄉鎮全覆蓋,在全縣氣象災害防禦中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為推進觀測自動化,完成稱重降水傳感器安裝調試工作,等上級批覆後正式運行。為進一步完善監測網絡,年底計劃將5個四要素自動站全部升級成六要素站。

探測環境保護實行值班巡視制度,並實行月度零報告制度。組織全體業務人員每月參加2次網上業務測試,積極參加綜合業務崗位大練兵活動。

2、氣象預報服務工作優質高效

夏收夏種氣象服務。提前制定了《20xx年夏收夏種氣象服務方案》,在小麥集中收割時段,每日發佈3-5天的天氣預報材料及氣象短信。夏收夏種期間,我局共印發各類氣象服務材料專報10餘期,發佈短信40餘條,服務4萬餘人次,同時組織志願者服務隊開展直通式氣象服務8次,科學指導農民搶墒、抗旱、播種。

汛期氣象服務工作。及時召開了汛期動員大會,組織人員對衞星接收終端、計算機及各種網絡通訊設施和區域自動氣象站等進行了全面的檢修和維護,為汛期氣象服務工作提供保障。

入汛以來,全體業務人員嚴格遵守汛期各項規章制度,堅持24小時無縫隙值守班。進一步完善了預警信號發佈制度,目前預警信息短信平台決策用户及防汛責任人已擴大到近2200人,對出現在我縣區域內的暴雨、雷雨大風等強對流天氣,均提前準確發佈了預警信息。

秸稈禁燒氣象服務。成立秸稈禁燒氣象服務小組,認真做好預報服務。禁燒期間每天向禁燒辦提供未來天氣預報和天氣趨勢,製作供專題氣象預報材料10期,發送氣象短信50次,並安排專人包村宣傳。同時,圓滿出色地完成春運、春耕春播以及中大學聯考等重要時節的氣象服務工作。

二、不斷加強規範化建設,人工影響天氣防災減災成效明顯

調整了以分管縣長為組長、相關單位負責人為成員的人工影響天氣領導小組,並將人工影響天氣管理和作業人員經費20萬元納入地方財政年度預算。

目前,按照人影規範化建設要求,建成完善標準化人影作業基地4個,設立作業點6個。圓滿完成了全省人工影響天氣標準化縣驗收工作。全年共進行12次人影作業,增雨效果十分明顯,受益農田面積達200多萬畝。為提升空氣質量,緩解大氣污染,根據縣政府大氣污染防治會議要求,我局將充分利用現有人工影響天氣作業手段,主動作業,為打贏藍天保衞戰做出氣象部門的`貢獻。

三、不斷創新工作模式,氣象防災減災能力明顯加強

我局不斷創新工作模式,初步實現了氣象業務體系、災害防禦管理體系和氣象服務信息向基層延伸,完善了有效聯動的農村應急減災組織體系,健全了以預防為主的農村氣象災害防禦機制,氣象為農服務能力明顯加強。繼續推進突發事件預警信息平台建設,成立了縣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佈中心,並將運行經費納入財政預算。完成了xx鎮、臨渙鎮“基層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佈系統”安裝調試工作。

積極開展與縣農林委、水務局、民政局、國土等單位的合作,簽訂合作協議書,發揮了部門的技術和資源優勢,共同推進綜合防災減災體系建設。

全縣11個鄉鎮、1個開發區、4個示範村已建成標準化氣象信息工作站,韓村鎮、五溝鎮建成標準化農村氣象防災減災示範鄉鎮。

組織專家聯盟、農業專家隊伍,開展聯合會商2次,聯合調查4次,深入農村、農業一線,瞭解農户生產需求,開展直通式服務6次。

舉辦兩期信息員培訓,每年兩次考核,並按考核結果發放信息員補助經費。創新服務方式,信息員利用“微信”、“QQ羣”、“釘釘”等手段傳播氣象信息。

四、理清職能,推動氣象改革工作不斷深入

認真落實行政審批事項清理工作。做到取消到位、落實到位、監管到位。全面梳理法律法規賦予的氣象行政管理職能,制定公示並落實本單位權力清單、責任清單制度。進一步規範防雷行政審批、防雷安全監管和升空物安全管理工作。穩步推進防雷改革工作,梳理防雷安全監管重點單位。《xx縣防雷安全監管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經xx縣政府同意下發,定期召開聯席會議,聯合安監局下發《xx縣氣象局 xxx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關於進一步強化氣象相關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和年度防雷安全檢測工作計劃。組織志願者開展送防雷等安全知識進廣場農村學校等活動。

五、抓好黨建和精神文明創建工作,努力構建文明和諧單位

黨建工作得到加強。認真開展兩學一做活動,進一步提高了黨員幹部的羣眾路線觀念、宗旨意識和廉潔意識,切實加強了黨組織的思想政治建設和作風建設。

積極開展黨風廉政宣傳教育月活動,參加全省氣象系統廉政法規知識網上測試;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層層簽定黨風廉政目標責任書;紮實推進廉政風險防控工作,全面推行和不斷完善局務、政務公開制度,重點加強財務監管和監督;圓滿完成了縣級廉政文化示範點驗收工作。

氣象文化建設和精神文明創建工作有序開展。積極開展氣象大宣傳活動,全年在中國氣象報、中國氣象局網站和地方媒體共發表稿件10餘篇;認真開展科普宣傳工作,利用3.23氣象日、5.12防災減災日、“安全生產月諮詢日”等活動積極開展氣象科普宣傳進學校、進社區、進鄉村活動,增強了市民、學生、農民的防災減災和自救互救的能力。

文明創建工作再創佳績,圓滿通過第十一屆省級文明單位公示。

一年來,在全局職工的共同努力下,圓滿完成了既定工作任務。20xx年,我們將繼續圍繞市局黨組和縣委、縣政府的安排部署,努力做好以下工作:

1、認真做好xx國家氣象觀測站新址整體建設和探測環境保護專項規劃工作。

2、進一步加強農村氣象災害防禦體系和農業氣象服務體系建設,不斷提高氣象為農服務能力和水平。

3、加強基層氣象台站建設,提高氣象現代化水平。健全氣象災害監測預警和信息發佈體系,完善信息發佈平台,不斷提高氣象災害監測預警和信息發佈工作水平。

4、進一步完善服務手段,切實提高業務和服務質量。全力以赴做好“三性”天氣、重要農事季節以及重大活動的氣象保障服務工作。

氣象防災減災工作計劃6

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公共氣象、安全氣象、資源氣象”理念,緊緊圍繞“兩個體系”建設和氣象防災減災這個中心,在提高基礎業務、氣象服務質量與水平及氣象現代化建設上樹立標杆、爭先創優;在為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中營造亮點、謀求發展。進一步解放思想,開拓創新,與時俱進,紮紮實實地做好我局各項工作。為此,我局20xx年度工作安排從以下七個方面進行:

一、大力加強領導班子建設。

要以提高素質、優化結構為重點,以廉政教育為關鍵,認真落實八項規定要求,加強幹部職工的思想道德建設。始終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堅持進行黨的基本理論、基本綱領和基本教育學習,以貫徹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為龍頭,把制度建設貫穿於反腐倡廉工作的各個環節,用制度規範幹部的從政行為,形成利用制度管人、按照制度辦事、依靠制度理財的有效機制。加強幹部職工的思想道德建設,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

二、加強政治理論和業務學習,搞好乾部職工的素質培訓工作。

以培養政治過硬、懂業務、善管理的領導幹部為重點,有計劃、有安排的`加強幹部職工的政治理論和業務學習,制定一線高級專門人才選拔、培養、使用管理辦法,實行高級專業技術人員業務述職制度,為業務人員搭建相互學習、相互交流、相互促進的舞台,以此增強幹部職工的綜合素質。

三、進一步抓好基礎業務建設,認真實施業務體制改革的要求,繼續保持測報工作的高水平、高質量。

牢固樹立基礎業務是氣象事業發展的“生命線”意識,狠抓基礎業務質量不放鬆,努力提高基層業務人員熟練運用和維護自動化觀測儀器裝備的水平,加大一線人員的業務學習力度,積極開展基礎業務技術練兵和業務競賽活動,嚴格執行技術規範和操作規程,保證基礎業務穩步發展。繼續加強公共氣象服務工作,進一步提高氣象服務水平,特別做好災害多發期、敏感時期的氣象服務工作,為政府決策提供科學依據,更好地服務於社會。充分利用省、市兩級氣象預報指導產品,結合本地天氣實況,及時發佈適用於當地的公眾氣象服務產品和決策服務產品。提高對新技術、新知識的運用能力,發展本地區精細化天氣預報和服務產品延伸工作,利用現代化科學技術手段向社會公佈。實現防禦規劃到縣、組織機構到鄉、精細預報到鄉、氣象服務站到鄉、應急預案到村、風險調查到村、氣象信息員到村、科普宣傳進村、預警信息發佈到户、災害防禦責任到人、災情收集到人。努力提高台風、暴雨、冰雹、高温、乾旱、低温凍害等重大災害性天氣的預報、預警服務水平,積極主動為地方政府提供災害性天氣過程、重大項目建設、大型活動及敏感時期的決策性氣象服務。

四、圍繞“兩個體系”建設開展農業氣象服務,堅持氣象為農服務不動搖,積極爭取地方政府支持。

堅持把氣象為農業服務作為首要任務,依靠科技進步,因地制宜,構建適應農業防災減災、農業氣候資源開發利用、國家糧食安全保障、農業應對氣候變化等需求,結合本地農業發展佈局,發展適合“一鄉一品、一縣一業”的特色農業、設施農業等專項氣象服務業務。在省級指導下開發適合本地的精細化服務產品,開展針對性特色服務。發展符合現代農業發展方向的農業氣象服務體系,為穩定農業生產和保障農業安全提供優質氣象服務。

五、全面推進縣級氣象機構綜合改革工作,充分認識基層氣象機構綜改發展的重要性,加大基層氣象機構綜改力度。

首先要合理定位基層氣象機構,在堅持基礎性、公益性的屬性不變,堅持面向民生、面向生產、面向決策的方向不變的同時,穩步推進基層氣象機構綜改。在福建省氣象局的統一決策部署下,立足於我縣的現實基礎,改變局站(台)合一的格局,按照政事分開、事企分開的原則,推行局、站或局、站、台分離。逐步形成由氣象行政機構、氣象事業單位和社會氣象服務機構組成的新型事業結構。積極爭取解決基層氣象機構用人問題,在國家事業編制崗位以外,通過爭取地方事業編制崗位並納入縣級財政預算等多種形式緩解基層事多人少的矛盾。通過縣級氣象機構綜合改革實現氣象事業結構更加合理,基礎業務配置更加優化,公共氣象服務效益更加明顯,社會管理職能發揮更加有效,發展保障機制更加完善。

六、進一步加強黨風廉政和精神文明建設工作。

1、以加強黨支部建設工作為重點,推進黨的思想、組織、作風和制度建設,要不斷增強黨組織的戰鬥力、凝聚力和感召力,使黨組織真正成為貫徹科學發展觀和“十九大”重要思想的組織者、推動者和實踐者。

2、認真抓好黨風廉政建設,堅定不移地抓好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

3、繼續深入開展廉政文化建設,加強文明單位創建工作力度,提高文明單位內在質量。認真落實黨風廉政責任制,完善廉政監督制度,進一步推進民主管理、民主決策和民主監督。

4、重點做好下一屆省級精神文明單位創建工作,爭取持續保持省級文明單位榮譽稱號。

七、總結20xx年度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找出差距和不足,克服困難,在地方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在上級氣象主管機構的管理下,完成其他各項任務。

總之,在20xx年我局工作緊緊圍繞省、市氣象主管機構和縣委、縣政府安排的重點工作,以全市、全縣氣象工作會議精神為我局開展工作的指導方針,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黨的“十九大”報告精神,我局要以更加飽滿的工作熱情,更高的目標要求,在市局及地方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切實轉變工作作風,改進工作程序,完善工作制度,做到各項工作有思路、有實踐、有新的舉措、有新發展,爭取為氣象事業實現跨越式的發展而努力工作。

氣象防災減災工作計劃7

為貫徹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推進氣象依法行政,做好氣象法制工作,全面落實“公共氣象、安全氣象、資源氣象”發展戰略,按照縣普法辦20xx年普法工作要點和市氣象局提出的工作目標,特制訂我局20xx年普法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以“法律六進”活動為主要載體,重視創新,突出特色,講求實效,紮實開展氣象普法工作,全面推進落實“六五”普法規劃,為提高“四個能力”和推進氣象現代化體系建設提供法制保障。

二、工作目標

以弘揚法治精神為核心,通過普及氣象法律法規和開展氣象宣傳教育,進一步提高氣象部門幹部職工法律意識和法律素質;進一步增強氣象部門行政執法人員社會主義法治觀念,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進一步增強氣象部門領導幹部依法治理的自覺性,提高氣象依法管理和服務社會的水平;進一步規範氣象執法,增強人民羣眾的氣象法律意識。

三、工作任務

(一)積極開展法制教育,提高行政執法水平。

1、認真抓好領導幹部法律宣傳教育。堅持和完善領導幹部學法用法制度,豐富領導幹部學法內容,制定局黨支部學法計劃,採取集中學習和自學相結合,以黨支部的學習帶動全局的普法學習,增強學習效果。

2、組織開展執法人員的法制教育。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氣象行政處罰辦法》、《省氣象災害防禦辦法》等法律、法規、規章和文件規定,並積極參加地方政府和上級主管機構組織的法制培訓。

(二)廣泛深入開展法制宣傳活動

1、在全局上下努力營造法制宣傳氛圍。強化法制教育輿論宣傳,辦好普法教育宣傳欄,開展形式多樣的法律宣傳教育活動。教育引導全局幹部職工深刻認識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內在要求、精神實質和基本規律,形成學法用法,崇尚法治,依法辦事的社會風尚,進一步增強幹部職工法治意識和提高依法辦事能力,進一步健全學法用法制度,提高依法管理和服務水平。鼓勵和引導氣象行政執法人員、業務管理人員在履行職責過程中開展法制宣傳教育,促進依法行政。

2、在全社會積極開展氣象法律法規宣傳活動。充分利用“3.23”世界氣象日、“5.12”防災減災日、“12.4”法制宣傳日等契機,舉辦集中宣傳活動。通過召開座談會、開展“法律六進”、懸掛標語、開設專欄、網絡等多種形式加強宣傳,在鞏固“五五”普法宣傳經驗和成果的基礎上,加強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辦法》、《氣象災害防禦條例》、《防雷減災管理辦法》、《氣象探測環境保護法》等法律法規宣傳,為我縣氣象事業又好又快發展創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三)繼續加強防雷及氣球施放管理

1、防雷的.管理方面。一是聯合教育部門加強學校防雷安全宣傳和防雷安全檢查工作;二是加強同當地安監、公安(消防)等部門的橫向合作,集中對重點部門、重點行業進行防雷安全檢查,發現問題立即查處,及時排除雷災隱患;三是認真做好雷災調查和上報工作。

2、施放氣球管理方面。一是堅持每個月開展執法檢查,對發生的違法施放行為嚴格按照有關法律法規進行處罰;二是在“元旦”、“春節”、“清明”、“端午”、“五一”、“國慶”等節假日加強氣球施放管理,發現問題及時整改,確保節假日期間的安全;三是做好施放氣球安全事故和施放氣球處罰案件的上報工作。

(四)切實做好氣象探測環境和設施的保護工作

1、嚴格執行氣象探測環境保護責任制,建立健全氣象探測環境保護管理制度。

2、依法加大對氣象探測環境的保護力度。

3、加大對外宣傳,引起全社會對氣象探測環境保護的重視。

四、保障措施

將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擺上全局重要議事日程。成立普法工作領導小組,對全年法制工作精心部署,認真實施。加強對執法人員的管理,明確執法人員的工作職責。對在崗人員進行一次法律知識考試,有力保證氣象行政執法工作的落實和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