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教學反思

《十六年前的回憶》教學反思

欄目: 教學反思 / 發佈於: / 人氣:5.59K

《十六年前的回憶》教學反思1

《十六年前的回憶》是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國小語文第十二冊第四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本文通過對李大釗被捕前到被捕後的回憶,展示了革命先烈忠於革命事業的偉大精神和麪對敵人堅貞不屈的高貴品質,表達了作者對父親的敬仰與深切的懷念。結合導讀的要求以及所選的課文可以看出,這組教材的重點訓練項目是綜合運用以前學到的語文基本功,來閲讀、理解課文,學習作者有條理地敍事和表達感情的方法,並在提高理解、表達和觀察能力的同時,受到革命傳統的教育。

《十六年前的回憶》教學反思

一、教學效果

本節課圍繞着教學目標,我取得了以下效果:

教學本課我從引導學生品析人物語言描寫,體味人物神態的描寫入手,採用學導式教學法,重在一個“學”字,貴在一個“導”字,以發展學生的自學和探索能力,全面發展學生智力。全文教學分為初探性引讀,深究性引讀,內化性引讀三個階段,安排自學、討論、精講、演練四個環節。如精講環節,我着重讓學生體味李大釗説的兩句話。1.“小孩家知道什麼!”2.父親堅決地對母親説:“不是常對你説嗎?我是不能輕易離開北京的……”抓住“堅決”“常”“輕易”“什麼時候”展開教學,體會人物神態描寫時,我着重抓住描寫李大釗面對敵人沉着、冷靜的兩句話,品析“慣有”“嚴峻”這兩個詞説明了什麼?

二、成功之處

閲讀教學不僅僅是一種“告訴”,而是讀者(教師、學生)與文本以及作者進行反覆地、深層次地“對話”,在這“對話”的過程中,體驗和領悟、探究與發現,把握與發展文本的內核之所在。如“李大釗是一個怎樣的人”,這是學生在第一課時初讀後留下的一個凸顯課文主旨的問題,如何解決?只有再次引導學生走進文本,與文本進行再次的磨合,通過“閲讀—品析—議論—整理”的系列閲讀活動,從中領悟到李大釗是一個對革命事業充滿“信心”的人。這樣文本中的具體文字恢復了生命,從而使學生得到了生命化的教育。這是教學中的一大亮點。

三、不足之處

在引導學生與文本對話的時候,因為課上時間有限留給學生閲讀的時間不夠,在指導閲讀中未能抓住文本的“熱點”與“難點”。

四、改進措施

如果我再重新來上這節課的話,我會這樣做:平等、互動地引導學生與文本的對話。抓住文本“熱點”與“難點”,打造課堂的熱源效應,打通課堂的壁壘,將閲讀活動立體化,將平等對話互動化,將探究體驗情感化。讓學生感受到閲讀文本是心靈與心靈的碰撞,撞出的火花便是文化的積累,思想的薰陶,精神的積澱。如“從什麼地方可以看出李大釗同志對革命事業的信心呢?”這個問題的引出教師應服從學生的需求創設情境,調動興趣,激活思維,體驗情感。抓住本文重點,即人物語言、神態的描寫,引導品味分析,入情入境。

《十六年前的回憶》教學反思2

一、成功之處

善於創設情境,以情境帶動學生。導入部分的圖配樂,為本課的教學奠定了基調,使學生一下子進入到一種莊重、緬懷先烈的氛圍中來。

教學設計與課文有關的字詞練習,是我這學期來的新做法。比如多音字、近義詞、反義詞、根據詞語意思寫出詞語、根據字在詞語的意思選出正確解釋……方法多樣,既讓學生得到考試方法的訓練,又讓他們很輕鬆地掌握了課文中的重點詞語。為進一步讀懂課文做好鋪墊。

在教學中,特別是放手讓學生學習的時候,他們的發現很多,體悟很多都出乎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對於學生的每一次發言,我都予以肯定,同時也不放任自流,把自己的感悟再加進去,使之更合理更全面。

二、不足之處

在本課的'教學中,領會文章前後照應的寫法這一環節做得最讓自己沮喪。學生不能領悟其好處,又接近下課了,未完成教學,我把前後照應的好處和課文結合後直接告訴他們了。但是,當學生不能體會時,教師的作用不就是點撥嗎?有點矛盾了。

三、改進措施

教師主導地位與學生主體地位有機結合起來。

《十六年前的回憶》教學反思3

這節課的成功之處是能在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教師的觀點有所轉變,能夠在安排學生自學的基礎上,進行自學方式及學習收穫的調查、交流,以此培養學生自學意識和能力。對教材理解較好,並能創造性的使用教材,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拓寬了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淡化了對文本內容的細緻分析,適量地增加了課外閲讀內容。課堂上做到了面向全體,並採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注意了教師的評價與學生的評價相結合。本課能體現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學生能深入理解本課的思想內容,受到情感薰陶,學生能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參與學習全過程,課堂上主動求知(質疑),學會了前後照應的寫法,並主動運用。

不足之處是,教師情感的投入在某些時機表現得不夠充分,對學生髮言後的評價有時不夠及時。閲讀練習的時間稍短了一些。培養學生的各項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素質有待於進一步加強。

《十六年前的回憶》教學反思4

《十六年前的回憶》一文,巧用多種照應方法,文章結構十分嚴謹。

一、再現式照應,即後面所説的是前文內容的再現或重複。

例如開頭説:“1927年4月28日,我永遠忘不了那一天。那是父親的'被難日……”結尾又説:“昨天是你爹被害的日子”,“昨天是4月28日。”這樣照應,不僅點明瞭李大釗烈士犧牲的具體日期,而且突出了作者對父親的懷念之情。

二、回答式照應,即後面所説的是對前面內容的解釋或回答。

例如前頭説:“有時候留在家裏,埋頭整理書籍和文件。”後面寫道:“為了避免黨組織被破壞,父親只好把一些書籍和文件燒掉。”這樣寫説明李大釗具有高度的警惕性和無限忠於黨的可貴品質。

三、續寫式照應,即後面所説的是對前面提示的內容的延伸和深化。

例如前面説“工友閻振三一早上街買東西,直到夜裏還不見回來”,被抓到警察廳裏去了。後文説:“在軍警中間,我發現了前幾天被捕的工友閻振三。”這就交代了事情的來龍去脈,而且説明李大釗的品質也教育了工友,他寧可遭受折磨,也不泄露黨的祕密。

《十六年前的回憶》教學反思5

《十六年前的回憶》是李大釗的女兒李星華寫的,全文通過回憶李大釗十六年前從被捕前、被捕時、法庭上和被害後四部分來刻畫李大釗通知的偉大,整節課通過兩個課時的學習,學生從中深深的感受到了李大釗的偉大。

第一課時着重在瞭解李大釗,瞭解時代背景,從而理清文章的思路,但是因為學生對當時的歷史背景的瞭解的有限性,導致自己預設的知識留下了一個小尾巴,如:對文章第一部分的品讀不到位。第二課時主要是對文章的進一步分析與學習,整節課進行的很順利,學生感悟的`也很好,但是在這個過程中發現學生的表述總是差一點點才能夠達到理想狀態,這在今後的教學過程中應該更加的注意並側重對學生這一方面的培養。還有一個遺憾的地方就是在後面對於本課的寫作方法的指導上還是有些牽着學生往前走的意思,不是讓學生自己從中獲得更多的知識,雖然學生能夠掌握並能熟練的運用這一知識,但是還是覺得自學成果會更好。

總之,這一節課進行的很順利,學生和教師已經形成了一定的默契,但是遺憾的是學生在課堂上的練習還是有些少,這樣總是讓孩子們有一種好像語文課就是一味的分析課文,分析內容,而沒有得到更多知識方面的鍛鍊。

《十六年前的回憶》教學反思6

《十六年前的回憶》是國小語文第十二冊第四單元中的一篇精讀課文,這篇課文主要講的是作者回憶父親李大釗同志被捕前,被捕時,法庭上及被害後的經過,表達了李大釗忠於革命事業的精神和在敵人面前堅貞不屈,不惜獻身的崇高品質及作者對父親的敬仰與深切的懷念。本組課文的訓練重點是前後照應、首尾連貫的寫作手法。

本節課圍繞教學目標,我取得了一些效果:

1.引導學生與文本的對話,應該是平等、互動的。但教師還應該抓住文本“熱點”與“難點”,打造課堂的熱源效應,打通課堂的壁壘,將閲讀活動立體化,將平等對話互動化,將探究體驗情感化。讓學生感受到閲讀文本是心靈與心靈的碰撞,撞出的火花便是文化的積累,思想的薰陶,精神的`積澱。如“從什麼地方可以看出李大釗同志對革命事業的信心呢?”這個問題的引出教師應服從學生的需求創設情境,調動興趣,激活思維,體驗情感。抓住本文重點,即人物語言、神態的描寫,引導品味分析,入情入境。

2.引導學生與文本的對話,應該是平等、互動的。但教師還應該抓住文本熱點與難點,打造課堂的熱源效應,打通課堂的壁壘,將閲讀活動立體化,將平等對話互動化,將探究體驗情感化。讓學生感受到閲讀文本是心靈與心靈的碰撞,撞出的火花便是文化的積累,思想的薰陶,精神的積澱。如從什麼地方可以看出李大釗同志對革命事業的信心呢?這個問題的引出教師應服從學生的需求創設情境,調動興趣,激活思維,體驗情感。抓住本文重點,即人物語言、神態的描寫,引導品味分析,入情入境,抓住堅決、常、輕易、哪能這些語言的關鍵詞,抓住不慌不忙、慣有、嚴峻這些人物神態的關鍵詞,採用換詞(句)法點撥引導學生有的放矢地去與文本對話,使閲讀教學融工具性與人文性為一體。

3.與文本對話需要教師、學生的情感投入,與文本對話除了具有平等性,互動性,還應有情感性,因為語文學科的文本是無處不充斥着情感的東西,詩即思,言即情,所以,在引導學生認識李大釗這位偉大形象時,通過教師、學生與文本有感情的平等對話,即教師範讀,學生有感情的朗讀等;通過教師,學生與文本的互動對話,即教師的情感點撥,學生的情感觸發等一系列閲讀活動。如引導想象,談談感想,談談心情的教學環節都較好地引發了讀者(教師、學生)與作者、編者產生了共鳴--對李大釗同志的緬懷、崇敬、仰慕之情油然而生,達到了生本、師生、生生精神上的自由交流。

不足之處:課文較長,故事又有一定的歷史背景,再加上學生不瞭解當時的社會局勢,對於一些重點詞句的理解必定沒有多深的感觸。

如果我再重新上這節課,我會這樣做:通過學生扮演角色,演課本劇的形式,更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表演、朗讀、理解課文的能力,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出示掛圖,指導讀圖,理解“安定、沉着”等詞語。

《十六年前的回憶》教學反思7

《十六年前的回憶》這篇文章是一篇回憶錄,是李大釗的女兒李星華於1943年寫的,是對學生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的好教材。為了突出重點,

突破難點,教學時我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一、做到長文短教。

由於課文篇幅較長,內容較多,學生在理解上肯定會有一定的難度。備課前我也去查閲了有關長篇課文的教學方法,可以採取“直奔中心”法,即從整體入手,通過整體感悟,讓學生直接觸及中心正題,抓住重點段落進行研讀,放棄逐字逐句的講解。於是在本課的教學過程中,我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第一方面,從整體上理清文章的脈絡,概括出李大釗是怎樣的人,並以此為線索,抓重點詞句探究;第二方面,抓住文章表現的情感,以朗讀為主,在讀中體會李大釗的品質,從而感受語言文字的生動,優美。

二、走進李大釗的內心,實現與文本對話。

當我讀完這一篇課文的'時候,我也被李大釗對革命事業充滿必勝信心,在敵人面前堅強不屈,用自己的言行影響親人的高尚情操深深感動。我想這是每一位閲讀了這篇課文之後的讀者都會共鳴的想法。那麼如何讓學生也能夠體會到這些呢?這成為了我備課時的一個難點和重點。我想只有通過對文章中重點字詞的體會,作者的細節描寫等,讓學生展開合理的想象,才能走進李大釗的內心世界,於是在教學中抓住“局勢越來越嚴重,父親的工作也越來越緊張。他的朋友勸他離開北京,母親也幾次勸他。父親堅決地對母親説∶‘不是常對你説嗎?我是不能輕易離開北京的。你要知道現在是什麼時候,這裏的工作多麼重要。我哪能離開呢?’”“父親瞅了瞅我們,沒對我們説一句話。他臉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種偉大的力量佔據着。這個力量就是他平日對我們講的—他對於革命事業的信心。”、“父親立刻就會意了,接着説∶‘她是我最大的孩子。我的妻子是個鄉下人。我的孩子年紀都還小,她們什麼也不懂。一切都跟她們沒有關係。’父親説完了這段話,又望了望我們。”等句段引領學生體會李大釗的高尚品質。

三、訓練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通過閲讀我們不難發現,其實這篇文章還有很多的空白點需要學生去思考,比如“父親在敵人面前態度嚴峻,猜測父親當時心裏是怎麼想的?”“父親説完了這段話,又望了望我們。想一想父親心裏在想什麼呢?”等等,這些都是文本的空白點。於是課堂上我引導學生們開始思考。這些口語表達的設計,即讓學生走進了李大釗的內心,體會到他當時的情感,又進行了口語表達能力的訓練。

《十六年前的回憶》教學反思8

前幾天參加了由回民二小和我校聯合舉辦的語文教師素養大賽,我思考了好多。下面就我執教的《十六年前的回憶》做一反思:這篇課文的篇幅比較長,全文有32個自然段。本着從本班農村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我設計了三課時,第一課時我主要引導學生讀正確有關重點詞句,瞭解李大釗先生的生平簡介、課文寫作順序及課文的主要內容。第二課時重點理解課文中描寫李大釗的重點詞句及描寫敵人窮兇極惡的詞句,以便分析人物的內心活動,從而讓學生感悟到李大釗不僅具有忠實於革命事業偉大精神和堅貞不屈的.高貴品質,而且作為父親、作為丈夫,他還有着對家人深深地憐愛之情。第三課時重點指導學生朗讀課文最後三個自然段,讓學生體會父親被害後家人的心痛及感受,並聯系第一自然段,體會文章前後呼應寫法的好處。隨後就學生心目中的人物(可以是李大釗、李星華、李星華的母親、軍閥張作霖……)進行小練筆。現就第二課時反思如下:

在上課開始,我以讓學生回憶文章主要內容為引入,以李大釗“被捕前”、“被捕時”和“被審時”為主線索展開新課的教學。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讓我感受最深的有以下三點:

一是平時很少發言的個別同學積極地參與到問題之中並踴躍地回答問題;

二是同學們對文本的感情投入很深,朗讀時很有感情;

三是同學們在進行分角色朗讀“在法庭上”這一部分時,我被同學們的精誠團結所感動,因為我根本不知道讓哪幾個同學來表演,誰扮演父親、誰扮演女兒、誰扮演法官和誰扮演母親,就在這時,我不慌不忙地將主動權交給了班長,在班長的組織下,幾位同學立刻有聲有色地進行了表演。

最後,課堂在“從父親又望了望我們的‘望’中你體會到了什麼”的思考中結束。這節課是我上幾次公開課以來第一次感覺比較成功的一節課,不過,在反思中也意識到了還有以下幾點不足:

1、板書不夠細心。一個好的板書就是一節課的精華,而我卻將要點沒有很好地寫在黑板上。

2、長文短教的技巧還很欠缺。這是一篇回憶錄,應該在理清“被捕前”和“被捕時”這兩個方面的學法後,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學習“在法庭上”這一部分,而我卻沒敢大膽地將學習的主動權教給學生。

3、如鄭校長和幾位老教師所評價的那樣,我的課堂只注重讓學生回答問題,而忽略了六年級學生在回答問題時應儘量連句成段。這一點是我以前真的沒有意識到的。我很感謝各位老師對我的指引,現在的教學中我也逐漸地培養學生的這一表達能力。

總之,學無止境,教無定法。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將繼續勇於嘗試探索,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爭取不斷地進步。

《十六年前的回憶》教學反思9

回顧今天的課堂,簡單卻也不失簡約,利用了導圖,開始了互助,不求複雜,只求紮實,真實而不失那份主動,靈動。《十六年前的回憶》是篇回憶錄,也是一篇老課文,雖然篇幅比較長,但內容不難理解,利用第一人稱的寫法,真情流露,表達真情實感,具有可讀性,也是一份革命教育的好題,從內容出發而不侷限於內容,兩課時的安排得失小結如下

尋互助抓手,從培養質疑入手。本文最大的一個舉措與收穫便在此,從課題入手,質疑問難,存疑讀書。(十六年前發生了什麼事?怎樣的事情讓我十六年後還回憶?)聚焦內容提問,雖然不難,由於平時重視不夠,學生還不是太會發問;趁熱追擊,在梳理課文結構後,根據黑板上的導圖,再次引導學生質疑,這一輪難度提升,質疑互助,學文釋疑。(課文按什麼順序寫?父親為什麼被捕?被捕前,被捕時,法庭上父親的態度有什麼變化?)師追問,除了關注內容之外,還可以怎麼提問?生給出:課文的結構有什麼特點?前後什麼關係?顯然提問者是有答案的,師繼續追問,根據你知道的答案再提問,生馬上給出:前後照應的.寫法有什麼好處?有了如此啟發,問題質量在提升:課文運用對比的寫法,有什麼好處?父親有着怎樣的精神品質?通過兩輪質疑,給予時間,幫助梳理,主體參與意識增強,少講真思,好!

提高值問題,嘗試互助學習。聚焦文章寫法,提煉人物品質的問題,正是共學好憑藉。共學一:前後照應寫法的好處,互為補充,完整表達,強化寫法的品鑑,從內容,寫法,讀者三個角度,層層深入,既為讀,也為考;共學二:李大釗的精神品質,證據?學習提煉,互為補充,化零為整,既從片段中提煉,也從全文中關注。共學三:生字詞人人過關,第一課時,互相提醒的是易錯音,形,偏旁,人人修改過關,第二課時,互相批改的是實時聽寫的情況,人人訂正過關。紮紮實實過基礎,紮紮實實學閲讀。

遺憾亦有,寫法未完全突破,部分學生有些很不上進度的小茫然;互助未真正敞開,男女生交流不夠,發言面,發言層次體現不出,繼續努力,實踐調整!

《十六年前的回憶》教學反思10

《十六年前的回憶》的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藉助語言文字感受李大釗同志的革命精神,受到革命傳統的薰陶感染。所以在教學前就要設計好引導的方法。首先我指導學生收集關於1927年前的中國的情況,認識軍閥割據形勢下,李大釗從事革命工作的危險性及李大釗同志的生平的資料。

在這基礎上引導學生在自讀的過程中找出需要深入體會的句子,重點在描寫李大釗被捕前、被捕時和被捕後言行的句子,發表自己的見解,並與同學討論,加深領會李大釗同志的精神。如,“不是常對你説嗎?我是不能輕易離開北京的。你要知道現在是什麼時候,這裏的工作多麼重要。我哪能離開呢?”李大釗明知形勢嚴峻,處境萬分危險,但他竟革命事業看得比生命還重,決不離開自己的工作崗位,表現了對革命高度負責的精神。“我看到了他那亂蓬蓬的.長髮下面的平靜而慈祥的臉。”説明李大釗同志即使受過酷刑,仍保持這對革命事業堅定的信念和對人民深沉的愛。“他臉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種偉大的力量佔據着。這個力量就是他平時對我們講的——他對於革命事業的信心。”正因為李大釗同志對革命事業充滿必勝的信心,所以不但在敵人的嚴刑拷打下毫不動搖,而且也不因親人的哭喊而傷痛。相反,他要永“安定”“沉着”影響親人,使他人化悲痛為力量。通過語言文字的理解讓學生感悟到李大釗同志對革命事業的赤膽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