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教學反思

《擺一擺、想一想》教學反思

欄目: 教學反思 / 發佈於: / 人氣:1.34W

身為一位優秀的老師,我們都希望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對學到的教學技巧,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那麼什麼樣的教學反思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擺一擺、想一想》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擺一擺、想一想》教學反思

《擺一擺、想一想》教學反思1

擺一擺,想一想”是一個純數學探索實踐活動課,就是讓學生先擺後想,邊擺邊想,在擺的過程中想,在想的過程中擺。在擺和想的活動過程中進一步認識100以內的數,加強對數位的認識。這個實踐活動操作簡單,規律性明顯,能比較好的使學生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加強條理性,善於觀察,思考問題。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根據學生喜歡玩的天性,把“玩”引入課堂,讓學生用一張小小的圓片在數位表上玩擺圓片的數字遊戲,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擺和想的過程中,鞏固了對100以內數的認識;加強了對數位的認識;使學生的.觀察能力,探索意識,形象思維,歸納能力、抽象思維都不同程度的得到培養和提高。在用三個圓片來擺數的時候,學生擺出了3、12、21、30。沒有一定的順序,只是擺了一個寫一個。找了3個學生上來都沒有一定的規律,這個時候我就引導學生去擺,可以把圓片都放在個位上或者十位上一個一個來挪,這樣,孩子們基本上就掌握了規律。所以在下一個環節用四個,五個圓片來擺的時候,大部分學生會用規律擺。在第三環節我就讓讓學生脱離用圓片擺來直接寫出用7、8、9個圓片所表示的數,可是由於前兩環節還有少許學生體會的不充分,缺少規律的總結,學生在這一環節還是脱離不了用圓片來擺。不過,總的來説,孩子們大部分都會根據規律來寫數了,教學目標算是達成了,就不知道課後作業會如何。

《擺一擺、想一想》教學反思2

案例:

《100以內數的認識》中,有一個“擺一擺、想一想”的活動。上課時我是這樣處理的:

用2個圓片擺數(注意:只擺一位數或兩位數)

仔細觀察老師是怎樣擺的。

十個 十 個 十 個

2 1 1 2 0

小組合作:用3個、4個圓片擺數(3個同學擺,小組長作好記錄,不要有重複的數) 312 21 30

4 13 22 31 40

小結:怎樣擺才能使數不重複、也不落下。

獨立練習:分別用5個、6個、7個、8個、9個圓片擺數。

彙報。

學生彙報時我把學生的作品貼於黑板上,並整理寫出學生口答的數,如5、14、23、32、41、50等。整個過程,我用“誰還擺出了不同的數”作為引導語讓學生回答,提問了許多個學生。

課後反思

本節課整個教學過程採用“一問一答”式的反饋方式。我們知道,用5個、6個、7個、8個、9個圓片擺數可以擺出40個數,如果讓學生一個一個來説,顯然很浪費時間。針對這一情況,我可採取“多管齊下”的方式,而不要用“一問一答”的方式。即當學生活動教師巡視時,可有意識地選取不同做法的同學到黑板上貼作品,寫數,然後,再組織學生討論“他們寫的數是否有重複或落下?”這樣,學生的學習信息可以同時呈現出來,而且信息面比較廣。實踐證明,這種收集學生學習信息的方式在數學課堂上能達到省時高效、多方位收集學生信息的`目的。現在,我還想培養學生能夠主動到黑板上展示自己的做法,而且培養學生學會分析判斷,只有自己的做法跟黑板上的做法不一樣才到上面寫,這樣,又可避免做法重複現象。當然,要培養學生具有這種習慣和能力並不是一朝一夕能達到的,我還要不斷地實踐、努力

總之,對於自己的教學,我要加強反思,努力找出自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才能使自己的教學實驗少走彎路,取得成功。

《擺一擺、想一想》教學反思3

教師可能關注更多的是進度,而不是學生的探索,所以本節課很失敗,用了兩節課來完成,儘管如此,仍有學生沒有掌握。當有學生很快完成3個圓片的拼擺時,有些學生的拼擺數量超過了3個卻渾然不知。在操作中,教師沒有讓學生合作完成,也沒有讓同桌之間相互看一看、説一説。教師有些着急,在未完全掌握兩個圓片的拼擺的'時候急於推進3個圓片的拼擺,效果不好。有學生不知道老師在説什麼,那麼來自同伴的提醒和幫助就非常的重要,同伴之間的交流可能更有效,同伴之間相互幫助也是一種督促。教師的進度太快反而欲速則不達。

讓學生藉助實際圓片拼擺之後再去完成圖的操作,效果可能會更好。

《擺一擺、想一想》教學反思4

《擺一擺,想一想》是一年級下冊第四單元《100以內數的認識》最後一個知識點。教材中設計了一個生動有趣的活動,讓學生通過實際的操作,進一步鞏固數位的概念,並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探索100以內數的特點及排列規律。

作為一節綜合實踐課,較欣慰的是,小朋友們能井然有序的完成我的活動要求。連平時比較容易出現亂子的“擺一擺”,也控制在可行之內。較可取的有以下3點:

1、讓學生在形象的動畫中體會學習的樂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推動學生探究新知識的動力。在新課的開始,我用可愛的卡通形象——牛牛,和小朋友們交朋友。再利用牛牛變出的珠子,在計數器中擺一擺。通過動畫的展示,新知的引入顯得更為自然。這樣的設計激發了學生強烈的求知慾望和主動參與學習的動機,使學生學習情緒高漲,達到學習的最佳境界。

2、讓學生在同桌的合作中體會集體的智慧。

在再次熟悉擺法的探索中,我讓同桌之間一生擺,一生記錄,集體探究4、5、6顆珠子的擺法。小朋友們在互相探究、互相合作中糾錯、提高。

3、讓學生在多樣的習題中體會數學的魅力。

在鞏固練習中我安排了“我會填”、“我會判”、“我會猜”這3個環節,在緊扣教學重難點的同時,以多樣,層次性的習題來檢驗小朋友們的學習效果,更讓小朋友們在多樣的練習中體會數學的魅力。除此之外,我還設計了延伸的拓展練習:擺9顆以上的珠子,讓學生深刻地感知每一個數位最多隻能擺9顆珠子。

當然這節課的缺點也是明顯的:

1、放手不夠充分

作為一節綜合實踐課,本意以學生的活動為主,但在實際操作中,為防止學生脱離我的預設,我步步為營。2顆珠子,先擺再講解;3顆珠子,先擺再講解。直到4、5、6顆珠子才放手讓學生去自主探究。操作不多,活動時間不夠,活動性不強,化實踐課為常規課,這點需要反思。

2、引導不夠有效

特別是在找規律這一環節,因為我給小朋友的`是一個完整的大表格,豎豎橫橫斜斜的都對的特別整齊。學生一下子就發現了豎豎斜斜的數字間的規律,但他們沒有深入的找一找橫橫的,也就是每一顆珠子所擺出的數字間的規律。而這點恰恰是這節課的關鍵。因此在表格的處理和呈現中,我可以對其他的進行弱化,着重某一行的找規律。

一堂好課是上出來的,是磨出來的,更是鑽出來的。一次次的試教,讓我在不足中尋找差距。再次感謝前輩們寶貴的意見,讓我反思中提升。

《擺一擺、想一想》教學反思5

上完這節綜合實踐課,最大的感受就是一年級的孩子既活潑又難把握,苦於在放與不放之間找最佳支點,教學任務如何才能在40分鐘內有效完成?合作學習的傾聽意識怎樣落實到每位孩子?……這些都是我課前課後不停思索的問題。回顧本節課,我認為在基本活動經驗的積累和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方面做得還不錯。

四個層次的擺圓片活動,前兩個層次是動手操作,先是師生合作,明確操作任務,再是兩次小組合作,從無序到有序,從無效合作到有效合作,也就是在實踐中積累活動經驗,展示思考過程,交流收穫體會,最後發現規律,解決問題,雖然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有點慢,但我並不急求成,在擺三個圓片這個環節,預設是有從小到大、從大到小的擺法,可是在巡視中並沒有如我所願,只找到一個接近從大到小的擺法,為此,我在觀察比較出從小到大這種擺法很有序的基礎上再來看這種擺法,提示學生如何才能讓這種擺法也變得有序呢?學生有了前面的對比分析,很快進行了改正,在這個糾正過程中,學生感受到了無序和有序的'區別,從而更易體會有序思想的方便之處。學生的表現讓我想到了課堂生成是靈動的,學生的錯誤是課堂中寶貴資源,用好這美好的錯誤將會給我們的課堂帶來別樣的光彩。

兩人合作是本節課的主要學習方式,前不久聽了一位專家的講座,談到小組合作需要關注的十二個細節,其中就有低年級孩子自我調控能力不夠,更適合兩人合作,為將來四人或更多人數的小組合作提供基礎,非常有道理,本節課我就是讓學生一人擺一人記,分工明確,不會存在你爭我搶的局面,事實證明也是如此,但有些學生或是不願參與、或是不會與人合作、或是沒有聽清要求(我發了兩張記錄單,有些孩子錯誤的認為一人寫一張),反思我讓學生合作前,可能沒有更為清晰的説明合作要求,我以為只要進行師生合作示範,應該沒有問題,但我忽略了有些孩子注意力是不集中的,他們不能將這個環節和上個環節聯繫起來,擺圓片又很好玩,他們的注意力都在我要擺圓片了,所以造成部分小組的合作效果沒有達到預期。在合作學習彙報時,本想突出小組而不是個體,讓彙報的小組都站上了講台,一方面為他們增添認同感,另一方面突出團體意識,但在彙報時兩人的合作還不夠,在他們潛意識中還沒有形成這是我們共同完成的結果,我也擔心時間不夠,就沒有太花時間去引導如何以小組的名義進行彙報,以後在平常上課時還需要循序漸進。

時間的分配不是很合理,前鬆後緊,學生在擺一個圓片和兩個圓片時太慢,小組彙報三個圓片可以怎樣擺時,調控還不夠,評價手段還需更加豐富,在不同時段想辦法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提高課堂效率!

通過本次綜合實踐活動課的公開教學,我感受到了學生其實很喜歡數學,低年級的孩子也能在有數學味的課堂中找到快樂!

《擺一擺、想一想》教學反思6

案例片斷

片斷: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師:給你3個小圓片,你能在數位表上擺出哪些數?請小朋友們四人合作,三位小朋友擺數,一位同學記錄他們擺的數。擺完後,把這些數按一定的順序排列,並討論一下,有什麼規律?

(學生分四人小組擺小圓片,討論)

師:哪個小組派一位代表來説説你們擺了哪些數?是怎麼擺的?

生1:我們擺了3,12,21,30四個數,我們是先擺好後,再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的。

生2:我們也擺了這四個數,我們是從大到小排列的,是30,21,12,3。

生3:我們擺了3,30,12,21,是把個位和十位上兩個數交換一下位置。

師:小朋友們真能幹!那你們喜歡哪種順序呢?為什麼?

生1:我喜歡第1種,因為從小到大排列,看起來比較順一點。

生2:我喜歡第3種,這樣擺起來比較有規律一點。

師:哦!擺起來有規律一點?能一邊擺一邊給同學們説説嗎?

生2:(邊投影演示邊説)就是先把這3個小圓片全都放在個位上,這樣是3;然後再把這3個小圓片全都放在十位上,這樣是30;再把1個小圓片放在個位上,2個小圓片放在十位上,這樣是21;再把2個小圓片放在個位上,1個小圓片放在十位上,是12。

生:説得真好!小朋友們看清楚他是怎麼擺的嗎?

生齊:看清楚了。

生3:老師,我的擺法也是有規律的。

師:是嘛!來!邊擺邊説給大家聽聽!

生3:(邊投影演示邊説)我先在個位上擺3個小圓片,這樣表示的是3;然後從個位上拿1個小圓片到十位上,這樣就是12;再從個位上拿1個小圓片到十位上,就是21;再把個位是的小圓片拿到十位上,就是30。

師:講得太棒了!你們比老師講得還好!其他小朋友看清楚了嗎?

生齊:看清楚了!

……

片斷:深入探究、模仿寫數

師:小朋友們,用3個小圓片可以擺出四個數,用4個小圓片可以擺出五個數。從這兩次擺的過程中,你有什麼新發現嗎?

生1:我發現擺出來的數比小圓片多1個。

生2:我發現這些數加起來都等於小圓片的個數。

師:哦?!你能舉個例子嗎?

生2:比如,12這個數,1+2=3, 21是2+1=3。説明它們都是用3個小圓片來擺的。

師:哦!是這樣的。你真會動腦筋!

師:下面請小朋友們想一想,用5個小圓片,可以擺出幾個數?如果不擺,你能寫出這些數嗎?請同學們寫一寫。

(學生寫數)

師:哪個小朋友願意把自己寫的數和大家分享?

生1:我寫的數是5、50、14、41、23、32六個數。

師:能説説你是怎麼想出來的嗎?

生1:我是把個位和十位上的數交換一下寫出來的。

生2:我寫的數是5、14、23、32、41、50,這六個數。

師:你又是怎麼想的'呢?

生2:我是想,先在個位上擺5個小圓片,然後每次從個位上拿一個小圓片到十位上,這樣就得到了六個數。

師:太棒了!那麼6個小圓片可以擺幾個數呢?

生齊:7個!

師:那麼10個小圓片呢?

生齊:11個!

師:是嗎?到底對不對,我們可以怎麼辦?

生齊:用小圓片來擺一擺。

師:那好就動手擺擺看。

(學生用小圓片在數位表上擺數)

生:老師,我只擺出了9個。

(下面開始自言自語:是9個,是9個。)

生:老師,怎麼會只有9個了呢?

師:是呀!怎麼會只有9個了呢?請小朋友們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繼續擺下去看看,好嗎?

三、反思和討論

本節課圍繞“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這一理念,讓學生在“自主探索”中發現一些規律。具體表現在:

1、情景式的複習,把主動權還給學生。

筆者在活動開始前,設計了“幫助藍貓介紹計數器”的複習環節,提出了一個極具開放性的問題,“哪位小朋友能幫藍貓認識一下計數器呢?”可以讓每個小朋友都有話説。這樣,學生自主複習的效果明顯比教師複習要好的多。表現在:(1)數位位置:左邊的是十位,右邊的是個位。(2)數位位值:個位上擺一顆表示一個一,十位上擺一顆表示一個十。(3)數位上表示數:如果個位放一顆,十位放兩顆就表示21。(4)數位表的好處:表示數很方便。……事實上這些“介紹”都為後面教學的展開作了鋪墊,學生在向自己喜歡的動畫人物介紹自己所學的本領時,自信心得到了提升,獲得了積極的情感體驗。

2、操作式地探究,經歷學習的過程。

蘇霍姆林斯基説過:“在人的心靈深處,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上,這種需要特別強烈。”針對學生的這種心理,我們不能將事實的真相輕易地告知學生,而要讓他們通過操作、猜想、驗證等活動,引起學生髮表自己的不同見解,從而產生認知衝突,喚起學生討論的積極情感,讓他們的思維的火花不斷碰撞。“天生其人必有才”,樂於探究是兒童的天性。學生身上藴藏着自主學習的潛力,教師要大膽放手,尊重他們探究的需要,創設可供探究的條件,引導他們在探究中學習、感悟。

這是一節數學實踐活動課,鑑於學生的年齡特點,該實踐活動能夠充分利用兒童喜歡動手操作的心理,筆者設計一些有層次的“玩法”:嘗試擺、探究擺、運用擺、模仿寫,通過一系列的活動,使學生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感悟100以內的數和相關的基礎知識。在讓學生體驗知識的過程中,筆者不僅注重了“基礎知識的感悟”,而且又有意識地培養學生一些數學的意識,如猜想、驗證等。學生在猜測用“10個圓片可以擺11個數”後,教師質疑:“到底對不對,我們可以怎麼辦?”、“那好就動手擺擺看。”……設計的意圖並不在於讓學生掌握這個知識,而是有一種“驗證”的體驗,逐步培養學生檢驗的意識。

3、開放式地評價,用喜歡的方式學。

“以學生為本”是新課程標準的理念之一,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尊重學生發揚個性,鼓勵他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進行探究、學習。如在展示“3”個圓片擺法的時候,筆者設計了一些評價的問題:擺了哪些數?你是怎麼擺的?你喜歡哪個小組的順序,為什麼?……等問題,引導“生生評價”,從而進行自我的建構和完善。再如在“探究規律”和“模仿寫”這些環節的設計上也都有體現,抓住“你有什麼新發現”和“這些數你是怎麼想出來的”兩個問題,留給了學生無限的思考空間。

《擺一擺、想一想》教學反思7

蘇霍姆林斯基説過:“在人的心靈深處,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上,這種需要特別強烈。”“擺一擺,想一想”是一年級下冊的一節數學活動課,目的就是先擺後想,邊擺邊想,在擺的過程中想,在想的過程中擺,在擺和想的過程中,鞏固對100以內數的認識;加強對數位的認識;使學生的觀察能力,形象思維,歸納能力、抽象思維得到培養和提高。

《數學新課程標準》指出:實踐活動是培養學生進行主動探索與合作交流的重要途徑。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這節課的課堂中,我化“靜”為“動”,讓學生在操作中、娛樂中、探索中激發起學習的興趣,同學們在我創設的民主、平等的氣氛下,思維開拓了,能力發展了,頭腦也靈活了,參與意識增強了,合作交流的意識也濃了。在整堂課中,我就是讓“動手操作、動手實踐”貫穿始終,讓學生在用學具變魔術,創造出一系列的數,同時引導學生思考:怎樣才能不重複,不遺漏,有規律地擺出來,並寫出來呢?然後,通過觀察、比較、交流、歸納,發現100以內的數的特徵與排列規律。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的樂趣,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擺一擺、想一想》教學反思8

“擺一擺,想一想”就是先擺後想,邊擺邊想,在擺的過程中想,在想的過程中擺。本節課教師的教學設計充分安排了不同的擺學具,也不失時機地點撥學生的想規律。在擺和想的過程中,鞏固了對100以內數的認識;加強了對數位的認識;使學生的觀察能力、探索意識、形象思維、歸納能力、抽象思維等都不同程度地得到培養和提高。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玩”是孩子們的天性

本節課的設計讓孩子們在玩學具的基礎上引導在數位上擺數,這是一年級學生學習數學的一個重要方式。適當的實踐活動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更有利於學生探索規律,尋找事物規律的方法,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本節課在這方面體現得較為突出。如:本節課中進行了多次活動,學生通過擺一擺、記一記、找一找、説一説等活動,在一種輕鬆快樂的氛圍中找到了規律,我覺得更為成功的是學生獲得了學習的快樂。

2、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學具為材料體驗學習過程

如:第一次活動:學生用1個圓片、2個圓片、3個圓片擺數。擺數時要動腦筋,怎樣才能擺的`既快又不遺漏,為學生髮現擺數規律作鋪墊。第二次活動:學生用4個圓片、5個圓片擺數,課上安排讓各小組介紹擺得快的經驗,激發學生探索擺數規律的慾望。當學生用6個圓片、7個圓片8個圓片……擺數時,我就抓住時機提出,不擺圓片,能直接寫出個圓片7個擺出的數嗎?這時學生的興趣高漲,繼續探究的慾望更加強烈,使擺數的規律自然而然的產生,不僅注重學生的動手和動腦密切相連,而且學生的思維也非常活躍,幾乎都發現用圓片在數位上擺數的規律,這看似簡單的合作探究活動,卻藴涵着豐富的既不重複又不遺漏的排列組合方法,這不正是一種有價值的數學實踐活動嗎?

《擺一擺、想一想》教學反思9

“擺一擺,想一想”一年級下冊數學第四單元學了100以內的數以後的一節數學活動課。“擺一擺,想一想”就是要求學生先擺後想,邊擺邊想,在擺的過程中想,在想的過程中擺。活動課中只有放手讓學生通過充分的擺圓片活動,在動手、動腦的主動探索過程中,發現、歸納與運用規律,感受數學的美,感悟數學學習活動過程中的樂趣。

在上這節課時,我在教學中充分安排了擺的.活動,也不失時機地點撥學生的想規律。在擺和想的過程中,鞏固了對100以內數的認識;加強了對數位的認識;使學生的觀察能力、探索意識、形象思維、歸納能力、抽象思維等都不同程度地得到培養和提高。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玩”是孩子們的天性,本節課的教學讓孩子們在玩、擺圓片的基礎上引導在數位上擺數。因為適當的實踐活動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有利於學生探索規律,尋找事物規律的方法,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本節課在這方面體現得較為突出。如:本節課中進行了多次活動,學生通過擺一擺、記一記、找一找、説一説等活動,在一種輕鬆快樂的氛圍中找到了規律,我覺得更為成功的是學生獲得了學習的快樂。

2、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學具為材料體驗學習過程。如:第一次活動:學生用1個圓片、2個圓片、3個圓片擺數。擺數時要動腦筋,怎樣才能擺的既快又不遺漏,為學生髮現擺數規律作鋪墊。第二次活動:學生用4個圓片、5個圓片擺數,課上安排讓各小組介紹擺得快的經驗,激發學生探索擺數規律的慾望。當學生用6個圓片、7個圓片8個圓片。擺數時,我就抓住時機提出,不擺圓片,能直接寫出個圓片7個擺出的數嗎?

這時學生的興趣高漲,繼續探究的慾望更加強烈,使擺數的規律自然而然的產生,不僅注重學生的動手和動腦密切相連,而且學生的思維也非常活躍,幾乎都發現用圓片在數位上擺數的規律,這看似簡單的合作探究活動,卻藴涵着豐富的既不重複又不遺漏的排列組合方法,這不正是一種有價值的數學實踐活動嗎?

《擺一擺、想一想》教學反思10

《擺一擺想一想》是一個純數學探索實踐活動課。這個教學內容是在學習了100以內數的認識之後安排的一次實踐活動。通過學生用圓片擺一擺,進一步認識100以內數的組成、數位和位值的概念。

由於本節課是一個純數學探索實踐活動課。主要是通過學生擺圓片發現規律,所以本節課我始終以學生為主,讓他們通過自己擺、同桌合作擺等多種方法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充分利用兒童喜好動手玩的心理,把好玩的習慣引導到學習上,設計出生動有趣形象的'“玩法”,讓學生從“玩”中學。

1、本節課我在黑板上畫了一個數位表,問學生這是什麼?引出個位、十位。

2、給出一個圓片,讓學生自己試試,師引導完成。再給兩個,讓生自己完成。

3、讓學生猜想4個、5個圓片可以擺出幾個數,當學生彙報出自己猜想的理由時,然後去擺擺試試

4、當學生彙報用5個小圓片擺出的數時,説説又發現了什麼規律?這樣自然引出了找規律的環節。

5、在找用9個小圓片擺出的數時,我讓學生直接回答,利用規律。我覺得這樣可以發現問題,也可以活躍課堂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