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教學反思

《珍珠鳥》教學反思

欄目: 教學反思 / 發佈於: / 人氣:2.34W

身為一位優秀的老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課堂教學,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快速積累我們的教學經驗,那麼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珍珠鳥》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珍珠鳥》教學反思

《珍珠鳥》教學反思1

這次,參加國小語文優質觀摩課活動感觸頗多。

以前,我在上公開課時,總是挑選精讀課文來教。在這次觀摩課活動中,我選擇了略讀課文進行嘗試。説實話,對於略讀課文該怎樣恰當地處理我心裏並沒有底。所以在第一次設計教案時,我像以往設計精讀課文那樣,將課文處理得很細。在備課時,我抓住“珍珠鳥是怎樣信賴我的”和“我是怎樣贏得珍珠鳥的信賴的”兩條線索貫穿教學。何老師在看完我的初案後指出:這次執教的是略讀課文,就應該突出略讀課文的特點來,刪繁就簡,可將兩條互相交叉的線索合併成一條線,即以“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關鍵句子為切入點,緊扣“信賴”和“美好的境界”兩個關鍵詞輻射全文,通過學生自學、品味,拉近學生與文本的距離,使學生領悟“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的真正內涵。

在何老師的指導下,我調整了備課的思路,從以下幾點入手設計和組織教學,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初讀課文,感受“情意”。

我首先通過檢查預習來了解學生的學文情況。然後在學生初讀課文的基礎上,談談各自讀文的感受。學生初讀後,有的感受到“珍珠鳥是一種可愛的小鳥,作者非常喜愛它”,有的説“珍珠鳥是一種怕人的小鳥,但它卻不怕作者”,還有的説“感受到作者和珍珠鳥有種親近的情意”。這些感受都是孩子們獨特的情感體驗,是真實而可貴的,雖然來自直覺,有些粗糙、膚淺,卻是理解主題的基礎。有了理解的基礎,就可以引導學生深入讀書,理解文章的真正內涵。

二、細讀課文,理解“真愛”。

通過初讀,學生感受到了作者對珍珠鳥的愛。但要理解課文的最後一句“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僅僅體會到“愛”是不夠的。這“美好的境界”是什麼呢?僅有“愛”就能創造出這美好的境界嗎?這時,我抓住學生的初步感受,引導學生向縱深開掘:“珍珠鳥在‘我’的照料與呵護下發生了哪些變化?我是怎樣贏得珍珠鳥信賴的.?”進而讓學生細讀課文,體會作者對珍珠鳥“不一般”的愛:

起初,作者為珍珠鳥營造了一個舒適而又温馨的家,鳥兒才傳出“笛兒”般的叫聲。接着,小鳥出生了,可作者卻不驚動它們,鳥兒才漸漸把“小腦袋從葉間探出來”。作者所做的這一切,是對鳥兒生活習性的充分尊重。小鳥在“屋裏飛來飛去”,可作者卻“不管它”,任由它自由自在地飛。這裏體現了作者的包容,是愛的另一種表現形式,即對鳥兒的充分理解和寬容。鳥兒膽子越來越大,時常接近“我”,這濃濃的愛意,是一種溝通,是零距離的接觸。 直到有一天,鳥兒落在“我”的肩上睡着了,作者寫下一時的感受“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這種你離不開我,我離不開你的人鳥合一的感人情景,是更深層次的愛——“信賴”。這種“美好的境界”不是每個人隨時隨處都能感受到的,那是需要付出的。有了作者對鳥兒的“不一般”的愛,才有了“信賴”,才有了享受那份美好境界的幸運。

在我的引導下,學生找到以上相關的句段反覆品味、交流。在“尊重——理解——寬容——溝通——欣賞——信賴”的層層深入的情感體味中,學生對課文最後一句“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真正有了感悟。

三、賞讀課文,感悟“信賴”。

在學生理解課文的過程中,我還注重培養學生對課文深刻意藴、豐富情感的欣賞能力,通過欣賞,獲得情感陶冶、心靈淨化。

在串讀課文引讀到第14自然段時,我給學生播放了一段音樂,在優美的旋律中,孩子們陶醉地讀着,情不自禁地表達出自己的感受。教師適時引導:“此時,你是否已經讀懂了作者的心聲,誰來談一談?”在交流中,有的同學談到“人與動物的和諧關係要靠信賴來創造”;有的感慨“如果世界充滿愛,將會創造多少美好的境界”;更有一位同學談到了對人生的感悟:“‘信賴’是相互的,‘信賴’是要付出的。如果我們對別人充分信賴,那麼就會得到很多朋友,會創造出很多美好的境界……”學生的感受多麼可貴,從感性的認識已經上升到了理性的思考。最後,我以課件播放畫面的形式結束課文,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在咱們的生活中,信賴無處不在。

這次觀摩課基本上達到了我預期的目標:在教學過程中,學生自己讀課文,看課文,圈畫相關內容,概括主題,學生真正成了課堂上的主人。可細想起來,課堂上還存在着一些遺憾:在檢查預習後緊接着讓學生根據閲讀提示自學,前半堂課大段的時間處於“靜”的狀態,因此,學生的情緒難以很快調動起來; 此外,在引導學生交流彙報時,形式有點單一。雖然最終留有遺憾,但專家的指導將促使我不斷反思和成長,使教學實踐逐漸走向新的里程。

《珍珠鳥》教學反思2

《珍珠鳥》屬於一篇略讀課文。課文以生動細膩、富有情趣的語言寫出了珍珠鳥由“怕”人到“信賴”人的變化過程,告訴我們:“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

一、教學效果

本課教學,讓學生在讀中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及寫作方法,引導學生體會作者對鳥的真誠、細膩的愛,認識珍珠鳥在“我”的呵護下由“怕”人到“信賴”人的變化過程。針對課堂容量及教學流程達到的效果現總結如下:

1、相識。

初讀課文,在掃清閲讀障礙之後拋出一個問題:文章寫了幾隻鳥?珍珠鳥長啥樣?學生快速瀏覽,標畫出相關語句。接着讓學生交流,初步認識珍珠鳥,感受作者選材時佈局謀篇的功力,以及對珍珠鳥的喜愛之情。緊接着指導學生抓住關鍵詞讀出此時的感受,為下一步的悟情埋下伏筆。

2、尋境。

可是,有人説,這是一種怕人的鳥。我們之間相處得如何呢?找到最能表現這種意境的句子。學生再次走進文本,從文章中去尋找答案。“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一下子映入學生眼簾,多麼美好的畫面,多麼令人感動的瞬間!帶着自己獨特的感受品讀欣賞感人的一幕!此時順勢激起學生的'生活積累:你生活中有過哪些美好感人的畫面?通過分享,讓孩子們感受生活的美好!

3、悟情。

美好需要保護,需要守望,需要寬容,需要奉獻,需要信任……那我是如何讓珍珠鳥信任的呢?學生再次走進文本,邊讀邊在空白處寫下自己的感受,字裏行間流露出孩子們的閲讀感悟。我所做的一切一步步得到了珍珠鳥的信任,小鳥居然來到我的房間,和我嬉戲,玩耍,最後竟然像個孩童般趴在我的肩頭睡着了,且睡得那樣熟!

4、懂法。

為了學生能遷移運用,聚焦文章第五自然段,抓住描寫順序的詞語去感受作者言之有序、言之有物的寫法。(先是……然後……再……)然後讓學生仿照練習寫話,描寫生活中的一個場景,要做到言之有序。語文學習的終極目標是為了更好地表達,這樣便更好地將新課標落到了實處。

二、成功之處

學生徜徉在語言文字裏,真正感受到了語言的魅力,也感受到作者遣詞造句的功力。抓住課後題引導遷移運用,讓語文的學習成為一種習慣,一種能力。

三、不足之處

學生的背誦沒有落實好;品詞析句的能力有點走過場,沒能做到最好的預設。

四、改進措施

如果再來教這篇課文,我會做更全一點的預設,會設計如何引導學生背誦積累的環節,或自由背誦,或以填空的形式背誦;會增加一個拓展的環節:蒐集與信賴相關的名言、人物或事件,引導學生去做一個講信用的人,能創造和諧幸福畫面的人!

《珍珠鳥》教學反思3

《珍珠鳥》是根據作家馮驥才的散文改編的,描寫了"我"為一種怕人的珍珠鳥創造了舒適,温暖又安全的家,使它們與"我"越來越親近,説明"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課文生動活潑,妙趣橫生,很能引起學生的閲讀興趣.在指導學生閲讀時,我從以下四點入手設計和組織教學,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初讀課文,感受小鳥的可愛

首先播放珍珠鳥圖片,讓學生認識珍珠鳥,激發興趣,然後讓學生初讀課文,讀後談談自己的感受.

學生初讀後,有的説"珍珠鳥是一種可愛的小鳥,作者非常喜愛它",有的説"珍珠鳥是一種怕人的小鳥,但它卻不怕作者".這些感受都是孩子們獨自的情感體驗,真實而可貴,是理解課文主題的基礎.根據這些感受,引導學生進一步深入讀書,理解作者寫作的真諦.

二,品讀課文,感受美好境界

在學生理解課文的過程中,還應培養學生對課文優美形象,深刻意藴,豐富情感的欣賞能力,通過欣賞,獲得審美享受,感情陶冶,精神淨化.

在教學課文第6自然段時,讓學生邊想象鳥兒伏眠於作者肩頭的情景,邊有感情地朗讀.孩子們陶醉地讀着,情不自禁地表達出自己的感受.我適時推波助瀾:"在作者眼裏,珍珠鳥太可愛了.小鳥是幸福的,作者也是幸福的,這是多麼美好的'境界啊!這多像一幅畫啊,你能給這幅畫起個名字嗎"學生的靈感被激發起來,有的説叫"人鳥之情",有的説叫"親近的情意",還有的説叫"信賴",於是我用"你是個有愛心的孩子""你像個詩人""你像個哲學家"等充滿欣賞和讚美的評價鼓勵學生的創意.

三,研讀課文,感受人鳥之情

通過初讀,學生感受到了作者對珍珠鳥的愛.但要理解課文的最後一句"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僅僅體會到"愛"是不夠的.這"美好的境界"是什麼呢僅有"愛"就能創造出這美好的境界嗎顯然,這時應抓住學生的初步感受,引導學生向縱深開掘:"珍珠鳥是一種怕人的小鳥,但它卻不怕作者,為什麼你是從哪兒感受到的"進而讓學生研讀課文,體會作者對珍珠鳥"不一般"的愛:

小鳥在"屋裏飛來飛去","落在櫃頂上","書架上","撞燈繩",可作者卻"不管它",任由它自由自在地飛.這裏體現了作者的包容,是愛的另一種表現形式,即對鳥兒的充分理解和寬容.

鳥兒膽子越來越大,它"蹦到'我'的杯子上喝茶","啄'我'的筆尖",而"我"卻只是"撫一撫它細膩的絨毛".這時,鳥兒接近"我","我"接近鳥兒,這濃濃的愛意,是一種勾通,是零距離的接觸,是一種互為欣賞.

直到有一天,鳥兒落在"我"的肩上睡着了,作者流出一時的感受"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這種你離不開我,我離不開你的人鳥合一的感人情景,使人感悟到更深層次的愛——"信賴".這種"美好的境界"不是每個人隨時隨處都能感受到的,那是需要付出的.有了作者對鳥兒的"不一般"的愛,才有了"信賴",才有了享受那份美好境界的幸運.

四,再讀課文,評價"信賴"

在學生通過欣賞性閲讀獲得情感滿足的基礎上,我設計了讓學生談讀後感的評價性練習.在交流中,有的同學認為"人與自然的和諧依靠的是信賴";有的感慨"如果世界充滿愛,將會多麼美好".我引導學生思考:是否我們經常問問自己對別人付出了愛心嗎有沒有嘗試着與別人勾通……如果用心去做,那麼,也許就會得到很多朋友,會創造很多美好的境界……課文的最後一句話,可以説是作家對人生的感悟,體現了大家手筆的匠心獨運.

這堂課的教學設計離不開信息技術的支持.畢竟,興趣是孩子們最好的老師,通過現代信息技術展現的豐富表象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在導入之後,利用多媒體創設情境,請同學們看幼鳥,成年鳥的生活照片,通過圖文對照,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再讓學生帶着興趣讀課文,找出描寫珍珠鳥可愛,表現人與鳥相互信賴的句子,詞語,感知語言中藴含的感情色彩.最後,通過表現人與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一組圖片,讓學生進一步加深對"信賴"的理解.將信息技術與學科有機地整合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不足之處:課上的提問過多不利於學生對文章的品讀,而過多的品讀,讓學生自讀自悟又不利於學生理解能力的提高.兩者如何協調值得深入思考.

這一節課留給自己的反思很多,爭取在不斷的實踐和反思中不斷的進步

《珍珠鳥》教學反思4

《珍珠鳥》是著名作家馮驥才的作品,作者以獨特的角度,新穎的立意,傳神細膩的描寫,準確生動的用詞,記敍了珍珠鳥由害怕人到親近人的變化過程,揭示了“信賴,往往能創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深刻道理。通過教學旨在讓學生感受人與自然、人與動物和諧發展的深刻意義;喚醒同學內心的愛,激發他們關愛動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一、看圖説話,初步感受作者對珍珠鳥的喜愛之情。

我首先通過看圖説話,讓學生描述珍珠鳥的樣子,初步體會“珍珠鳥是一種可愛的小鳥”。並通過課文中作者的描繪,感受作者簡潔質樸的語言,以及對珍珠鳥的喜愛。同時,我引導學生辨析“真好,朋友送我一對珍珠鳥!”與“朋友送我一對珍珠鳥,真好!”之間情感的細微變化。是同學們更明確了作者內心對珍珠鳥那種情不自禁親近的情意。這些感受都是孩子們獨特的情感體驗,是真實而可貴的,雖然來自直覺,有些粗糙,膚淺,卻是理解主題的`基礎。有了理解的基礎,就可以引導學生深入讀書,理解文章的真正內涵。

二、細讀課文,感受作者對珍珠鳥的細心呵護。

通過初步學習,學生感受到了作者對珍珠鳥的愛。可是要知道“珍珠鳥是一種怕人的鳥。”她怎麼會輕易信賴人呢?僅僅體會到“喜歡”是不夠的。這時,我抓住學生的初步感受,引導學生向縱深開掘:“我是怎樣贏得珍珠鳥信賴的?”進而讓學生細讀課文,體會作者對珍珠鳥“不一般”的愛:起初,作者為珍珠鳥營造了一個舒適而又温馨的家;而且決不去窺探,鳥兒才安心地在裏面生兒育女;小鳥出生了,可作者卻不驚動它們,鳥兒終於漸漸把“小腦袋從葉間探出來”。作者所做的這一切,是對鳥兒生活習性的充分尊重。在我的引導下,學生找到以上相關的句段反覆品味,交流。在"尊重——理解——寬容——溝通——欣賞——信賴"的層層深入的情感體味中,學生對課文最後一句“信賴,不就能創造出美好的境界?”有了進一步的感悟。

三、創造性複述,感悟“信賴”創造出和諧生活的情景。

但要真正理解“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的主題,只體會作者對珍珠鳥的親切呵護是不夠的。這"美好的境界"是什麼呢?小鳥在"屋裏飛來飛去",可作者卻“不管它”,任由它自由自在地飛。這裏體現了作者的包容,是愛的一種典型的表現形式,即對鳥兒的充分理解和寬容。而鳥兒膽子越來越大,時常接近“我”,這濃濃的愛意,是一種溝通,是零距離的接觸。因此我引導學生複述這一動人的情景,並進一步走進珍珠鳥的情感世界,引導他們在複述的基礎上,再説一説你為什麼會這樣一步一步與作者親近。這就從作者和小鳥的視角,同時出發,真正使學生體會到了相互的“信賴”才會產生美好的境界。學到這裏,我自然引讀下一段落——直到有一天,鳥兒落在“我”的肩上睡着了,作者寫下一時的感受“信賴,不就能創造出美好的境界?”這種你離不開我,我離不開你的人鳥合一的感人情景,就這樣呈現在我們眼前。

這種“美好的界”不是每個人隨時隨處都能感受到的,那是需要付出的。有了作者對鳥兒的“不一般”的愛,才有了"信賴",才有了享受那份美好境界的幸運。因此,本文的學習,我側重引導學生走進作者的世界,走進鳥兒的情感世界,體會作者的表達,不僅感受着作者平實質樸的語言,也體會到他從筆尖流瀉出的對生命的尊重與珍愛。

《珍珠鳥》教學反思5

《珍珠鳥》是一篇優美的散文,描述了“我”為一種怕人的鳥————珍珠鳥創造了安逸、舒適、自在的環境,使它們與“我”越來越親近,從而説明了“信賴”往往創造出完美的境界。課文寫的生動活潑,妙趣橫生,很能引起學生的閲讀興趣。但它所表現的思想感情對於農村的學生而言,在理解上還是存在必須的難度的。根據本文特點,結合新的課程理念,本課在教學時我注重以人為本,以讀為本。採取情境體驗式教學法,引導學生緊緊抓住珍珠鳥與作者情感變化這一主線,自主探究,自主感悟,合作交流,讓學生在各種形式的對話過程中獲得獨特的感受和體驗,讓其思維在互動中交流,情感在感悟中昇華。

(一)以情為切入點,創設教學情境,在感受中學習。

教學一開始首先創設情境,激發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在學生初讀了課文的.基礎上,教師創設質疑情境,誘發學生大膽質疑,生成問題。然後再圍繞學生生成的重點問題,探索珍珠鳥與作者情感變化的線索。這充分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題,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和引導者”這一教學理念。

(二)以讀為本,引導學生在體驗中學習。

要十分重視學生在閲讀過程中的主體地位,讓學生與文本對話、師生對話、學生與學生對話的過程中獲得獨特的感受和體驗。一是引導學生充分地讀文;二是讓充分發揮想象力,使學生與作者進行心靈的碰撞與交流。在這種用心主動的思維與情感活動中,學生對“信賴,往往創造出完美的境界”這句有了更深的感悟。

《珍珠鳥》教學反思6

《珍珠鳥》是一篇優美的散文,描寫了“我”為一種怕人的鳥珍珠鳥創造了温暖、舒適、安全的生活環境,使它們與“我”越來越親近,從而揭示了“信賴”就能創造出美好的境界。課文寫的生動活潑,細膩深刻,很能引起學生的閲讀興趣。

因此,我決定將本文的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點確立為:朗讀課文,通過賞析好詞好句來理解中心,並通過聯繫生活實際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在新課的教授過程中,設計瞭如下幾個環節:首先我讓學生感受小鳥的可愛,產生對小鳥的喜愛之情。然後讓學生默讀課文,找出珍珠鳥發生的變化,邊讀邊劃邊寫感受。在理解作者與珍珠鳥的信賴關係的建立過程,我為學生創設一個情境:我是作者,你是小珍珠鳥,誰和我談談心。同學們根據不同問題,大膽想象,説出自己的見解,引領學生用自己的心靈主動去與文本對話,獲得課文豐富的、多元的'理解。在教學中,我讓同學們仔細看圖,説説自己看到了什麼。讓學生馳騁想象,學生憑着對課文的理解,發言不時閃現充滿個性、智慧的語言。一幅幅温馨的感人畫面浮現眼前,從而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最後,引出主題:信賴,就能創造出美好的境界。“此時此刻你最想説什麼?”使感情得以昇華。學生説出了“人與小鳥相處得這麼友好,真令人羨慕。”等真實的感受,對動物的關愛,對同學、朋友的友愛,對信賴的理解,都在情感的體驗中得到了感性的理解,在學生與文本、作者的對話中提高了道德的認識,洋溢着濃濃的人文情懷。雖然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學習,但是我有些地方還是放不開手,做的説的過多.通過這節課我深深地認識到:只有在感受中有所理解,在理解中加以欣賞,在欣賞中進行評價,才會使閲讀活動的內容更加豐富多彩。

《珍珠鳥》教學反思7

《珍珠鳥》是一篇優美的散文,描述了“我”為一種怕人的鳥----珍珠鳥創造了安逸、舒適、自在的生活環境,使它們與“我”越來越親近,從而説明了“信賴”往往創造出完美的境界。課文寫的生動活波,妙趣橫生,很能引起學生的閲讀興趣。

在教學過程中,我注重小鳥與人關係的變化去啟發學生,出示兩道題:我是怎樣善待珍珠鳥的?珍珠鳥又是怎樣逐步信賴我的?讓學生思考並討論。先自主嘗試,然後交流。珍珠鳥怕人,但作者的精心照顧、無盡關愛化去了這一切。作者為他們營造了一個温暖的巢,讓他們住的舒心,不去驚擾他們,讓他們住的安心,正是這種奉獻,鳥兒們由不敢出籠,到敢伸出嘴,到在作者書屋裏自由飛翔,以至於——喝作者杯中的水,啄作者握好的筆,玩的盡心,樂不思“窩”,竟酣睡在作者肩頭!這種“膽性”的開放的背後,是關愛做的橋樑,信任作的基礎.不但讓學生們明白要愛護動物、善待生命,並且深一步啟示了孩子們——信賴是人與動物、人與人和諧相處的基礎。由此,我在講授本課時,注重啟迪,自我領悟,.讓學生熟悉課文、理解知識.

但閲讀教學不僅僅是讓學生熟悉課文、理解知識的過程,更是學生個性體驗、與作者交流、體會情感的過程。在教學過程中,我沒有采取多種讀的形式,沒有讓學生與作者心靈交會,尤其是文中作者猜到小雛兒的'出生、看到小雛兒肥胖的樣貌、呢稱“小傢伙”、珍珠鳥逐步信賴我的過程、注視小鳥兒沉睡的語句,應當讓學生們讀出情,咀出味,感知作者那字裏行間自然流露出對鳥兒關愛之情,讓孩子們在活力四溢的朗讀中,得到深刻的感悟與永恆的記憶。讓學生明白讀本好書就是與一位偉人交流。課後深知“講解只能使人明白,而朗讀更能使人感受。”要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語感,就應先從朗讀入手。

在日後的教學中,要充分讓學生讀書,感知課文的語言。讓學生的體驗感悟經過他們的朗讀表現出來,所以,如何讓學生在自我的課堂上,真正用情去學,用心去學,發自內心的喜歡語文課堂也是今後教學中不斷追求的目標。

《珍珠鳥》教學反思8

一、比一比,再組詞。

撥()賴()貳()咂()

拔()懶()膩()砸()

二、在括號時填上合適的量詞,不能重複。

兩()珍珠鳥一()乾草四()籠子

三()吊蘭五()球兒一()呼喚

三、選擇合適的詞語填寫。

忽然

竟然

居然

1、過不多久,()有一個小腦袋從葉間探出來。

2、這可愛的小傢伙,()把我當成了它的朋友。

3、有一天,我伏案寫作時,它()落到我的肩上。

起初

漸漸地

隨後

4、()這小傢伙只在籠子四周活動,()就在屋裏飛來飛去。(),它膽子大了,竟然落到了我的小桌上。

四、課文填空。

1、它先是離我(),見我不去()它,便上點點挨近,然後蹦到我的(),俯下頭來(),再偏過臉()我的反應。

2、白天,它();傍晚,它就在()中,(),()滾圓的身子,()開那綠葉()進去。

3、看着這()的小傢伙,我不由自主地發出了一聲呼喚:(),不就能創造出美好境界嗎?

1)“不由自主”可以換成(),“我不由自主”是因為()。

2)、“美好的境界”是指:()。

3)、珍珠鳥逐步信賴“我”是因為()。

4)、短文中反問句的意思是()。

5)、想想,信賴還會是什麼?試着寫一句。

信賴,(是撫慰心靈的一劑良藥。)

信賴,(能創造奇蹟。)……

五、填寫有關“鳥”的'成語

鳥()花()鳥()弓()鳥()換()()

附:(潘浴天驕提供)

信賴是一盞燈,一盞明亮的燈,

她使我們前進的道路更亮,更明;

信賴是一座橋,一座堅固的橋,

她使我們封閉的心靈相通,相融;

信賴是一首歌,一首動聽的歌,

她讓我們在飛揚的歌聲中歡笑,愉悦;

信賴是一首詩,一首抒情的詩,

她讓我們在詩意的生活中沉醉,嚮往。

《珍珠鳥》教學反思9

很久沒上公開課了,發現站在台上的我有點生疏於教材教法的把握,有點無力於教學現場的調控。但畢竟是上了,既有收穫,亦有遺憾。

當下的課堂教學追求清晰的板塊,簡單而又豐滿的課堂活動。基於這樣的理念,我在教學設計時儘量體現教學內容板塊化,自認為還是比較清晰的。教學中,我主要設計了以下板塊:

1、初讀全文,概覽大意——有法可依

教學時,我讓孩子們快速瀏覽全文,試着用幾句話概括地説説文章寫了作者“我”和珍珠鳥之間一段怎樣的生活故事,並相機點撥啟示類的文章的主要內容的概括方法:敍事+啟示。通過這樣的方法滲透,讓孩子們在概括課文主要內容時做到了有法可依。從接下來的幾篇啟示類的文章的教學來看,學生較好地掌握了這種方法,效果甚佳。

2、變序教學,直奔重點——以讀為本

本課的最突出“美好的境界”的段落無疑落在課文第13自然段的特寫鏡頭上,這一幕“人鳥一家歡”的美好境界讀來最為温馨。於是,我抓住“居然、竟”這對錶達作者出乎意料的詞語的品悟,通過指讀、評議、配樂讀等,在讀中體會這和諧、温馨、美好的畫面。從教學現場來看,學生在語境的品悟、在學生的互動、在老師的點撥下讀得入情入境,在課堂中掀起了一個小高潮,效果不錯。

3、合作學習,探究信賴——潛心涵詠

眾所周知,學生的語文素養之一便是對語言的敏感力。那麼,如何落實這一理念?我設計了這樣一個教學活動:

珍珠鳥的哪些舉動最能表達這種美好的境界?請選擇一處最有感觸的地方,圈圈關鍵詞,寫寫批註。

也許這是平常每堂課都會做的一項基本功的訓練。但在本堂課中,在學生交流完之後,我隨之話峯一轉:這麼美好的境界可得用美好的文字去表達。這兩段話中,作者的哪些寫作方法值得我們學習?

於是,學生的'話匣子便打開了:

生1:作者將珍珠鳥寫活了,用擬人的手法加以描寫,賦予它一定的靈性,讀來特別親切。

生2:我發現作者在描寫時非常的細緻,將珍珠鳥的動作非常細膩地表達出來,讓我們看到了珍珠鳥在一步一步地與“我”親近。

師:是的,這就叫做“細節描寫”。

生3:我還發現,作者在寫作時,一會兒將鏡頭對準珍珠鳥,一會兒將鏡頭對準自己,兩個角色不斷地交替出現。

師:你真厲害,這就叫做“人、物交織描寫”。

……

瞧,只要給孩子們一個支點,孩子們便會給你滿滿的驚喜!這樣,老師自然而然地落實了從“寫什麼”到“怎麼寫”的過渡,從而流暢地轉到了第四個教學板塊。

4、學法遷移,練筆實踐——以學為本

基於上面的教學流程,我順勢而導:

“事實上,平時像這樣的温馨場景還有很多。那小珍珠鳥與我相處的那些日子裏,可能還會怎樣淘氣地親近我?我又會怎樣呵護、關愛它呢?請你展開合理的想象,學着作者的寫法,描寫其中的一幕情景吧!”

於是,孩子們的練筆精彩紛呈地出現在我們眼前。

……

教學之後自我感覺良好,但區教研員曹俊老師的一番話讓我慚愧不已:“這節課教師教學吃力,言語過多,未能體現略讀教學的特點。建議儘量多創造活動,讓孩子們自己在活動中學會學習,將學習的權利還給孩子。”

是的,在備課之前我也曾擔心本文的學習內容較複雜,學生能在一節課之內將內容學好嗎?所以,總放不了手讓孩子們嘗試在活動中學會方法與言語的祕妙。但,深入反思之後,的確是我們太低估了孩子的學習能力。事後,同級段的孫華芬老師在自己班級嘗試着讓孩子們自己學習,確實收到了意外的收穫。

可見,放不開的往往是我們自己;擔心,學生學不會的,往往是我們的藉口!嘗試着,在下一次的公開課中重新詮釋自己的教學理念,讓學生學得更好,更紮實……學本路上,我們師生攜手努力着……

《珍珠鳥》教學反思10

《珍珠鳥》一篇精美而可愛的散文,閲讀的時候,我從中體會到了作者温柔的情誼,細膩的心思,人與鳥之間暖暖的信賴。

這篇課文是採用賞析品味的方式來講解的,經過賞析精彩語句來表現中心,揭示主題。

一、初讀課文,感受小鳥的可愛

首先播放珍珠鳥圖片,讓學生認識珍珠鳥,激發興趣,然後讓學生初讀課文,讀後談談自我的感受。

學生初讀後,有的説“珍珠鳥是一種可愛的小鳥,作者十分喜愛它”,有的説“珍珠鳥是一種怕人的小鳥,但它卻不怕作者”。這些感受都是孩子們獨自的情感體驗,真實而可貴,是理解課文主題的基礎。根據這些感受,引導學生進一步深入讀書,理解作者寫作的真諦。

二、品讀課文,感受完美境界

在學生理解課文的過程中,還應培養學生對課文優美形象、深刻意藴、豐富情感的欣賞本事,經過欣賞,獲得審美享受、感情陶冶、精神淨化。

讓學生從課文中找出自我喜歡的、能表達作者喜愛之情的句子,在小組之內討論交流,而後每組派一個代表在班級內依次交流自我的句子,組與組之間不能重複。

例如,第十一自然段,學生分析“挨近、蹦俯、喝茶、偏……”一系列動詞寫出了珍珠鳥的形象,表達作者喜愛之情。這時,我適時引導:運用了什麼描述?學生立馬回答“動作描述,寫出了珍珠鳥的頑皮可愛”。這樣經過句句分析解決文章重難點,還能提升學生的本事,讓他們融進語文的學習中。

三、研讀課文,感受人鳥之情

經過初讀,學生感受到了作者對珍珠鳥的愛。但要理解課文的最終一句“信賴,往往創造出完美的境界”,僅僅體會到“愛”是不夠的。這“完美的境界”是什麼呢?僅有“愛”就能創造出這完美的境界嗎?顯然,這時應抓住學生的初步感受,引導學生向縱深開掘:“珍珠鳥是一種怕人的小鳥,但它卻不怕作者,為什麼?你是從哪兒感受到的?”進而讓學生研讀課文,體會作者對珍珠鳥“不一般”的愛:

小鳥在“屋裏飛來飛去”、“落在櫃頂上”、“書架上”、“撞燈繩”,可作者卻“不管它”,任由它自由自在地飛。那裏體現了作者的包容,是愛的另一種表現形式,即對鳥兒的充分理解和寬容。

鳥兒膽子越來越大,它“蹦到‘我’的杯子上喝茶”,“啄‘我’的筆尖”,而“我”卻只是“撫一撫它細膩的絨毛”。這時,鳥兒接近“我”,“我”接近鳥兒,這濃濃的愛意,是一種勾通,是零距離的接觸,是一種互為欣賞。

直到有一天,鳥兒落在“我”的肩上睡着了,作者流出一時的感受“信賴,往往創造出完美的境界”。這種你離不開我,我離不開你的.人鳥合一的感人情景,使人感悟到更深層次的愛——“信賴”。這種“完美的境界”不是每個人隨時隨處都能感受到的,那是需要付出的。有了作者對鳥兒的“不一般”的愛,才有了“信賴”,才有了享受那份完美境界的幸運。

四、拓展提高,引起學生情趣

在這個環節,我設計了一個有意思的環節,“假如你是一個小小攝影師,需從課文資料中選擇一處畫面拍下來,你最想拍哪一幅?為你要拍的畫面擬一個精彩標題。”學生對這個環節很感興趣,經過小組討論找到了自我喜歡的畫面,並且取了一個精彩的標題,如“萬綠從中一點紅”“味道不錯”“人朋鳥友”……讓這節課在結束之餘到達了一個小高潮。

這堂課的教學設計離不開信息技術的支持。畢竟,興趣是孩子們最好的教師,經過現代信息技術展現的豐富表象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再讓學生帶着興趣讀課文,找出描述珍珠鳥可愛、表現人與鳥相互信賴的句子、詞語,感知語言中藴含的感情色彩。最終,經過表現人與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一組圖片,讓學生進一步加深對“信賴”的理解。將信息技術與學科有機地整合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習進取性,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這一節課留給自我的反思很多,爭取在不斷的實踐和反思中不斷的提高。

《珍珠鳥》教學反思11

《珍珠鳥》是根據作家馮驥才的散文改編的,描述了"我"為一種怕人的珍珠鳥創造了舒適,温暖又安全的家,使它們與"我"越來越親近,説明"信賴,往往創造出完美的境界"。課文生動活潑,妙趣橫生,很能引起學生的閲讀興趣。在指導學生閲讀時,我從以下四點入手設計和組織教學,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初讀課文,感受小鳥的可愛

首先播放珍珠鳥圖片,讓學生認識珍珠鳥,激發興趣,然後讓學生初讀課文,讀後談談自己的感受。

學生初讀後,有的説"珍珠鳥是一種可愛的小鳥,作者十分喜愛它",有的説"珍珠鳥是一種怕人的小鳥,但它卻不怕作者"。這些感受都是孩子們獨自的情感體驗,真實而可貴,是理解課文主題的基礎。根據這些感受,引導學生進一步深入讀書,理解作者寫作的真諦。

二,品讀課文,感受完美境界

在學生理解課文的過程中,還應培養學生對課文優美形象,深刻意藴,豐富情感的欣賞潛力,透過欣賞,獲得審美享受,感情陶冶,精神淨化。

在教學課文第6自然段時,讓學生邊想象鳥兒伏眠於作者肩頭的情景,邊有感情地朗讀。孩子們陶醉地讀着,情不自禁地表達出自己的感受。我適時推波助瀾:"在作者眼裏,珍珠鳥太可愛了。小鳥是幸福的,作者也是幸福的,這是多麼完美的境界啊!這多像一幅畫啊,你能給這幅畫起個名字嗎"學生的靈感被激發起來,有的説叫"人鳥之情",有的説叫"親近的`情意",還有的説叫"信賴",於是我用"你是個有愛心的孩子""你像個詩人""你像個哲學家"等充滿欣賞和讚美的評價鼓勵學生的創意。

三,研讀課文,感受人鳥之情

透過初讀,學生感受到了作者對珍珠鳥的愛。但要理解課文的最後一句"信賴,往往創造出完美的境界",僅僅體會到"愛"是不夠的。這"完美的境界"是什麼呢僅有"愛"就能創造出這完美的境界嗎顯然,這時應抓住學生的初步感受,引導學生向縱深開掘:"珍珠鳥是一種怕人的小鳥,但它卻不怕作者,為什麼你是從哪兒感受到的"進而讓學生研讀課文,體會作者對珍珠鳥"不一般"的愛:

小鳥在"屋裏飛來飛去","落在櫃頂上","書架上","撞燈繩",可作者卻"不管它",任由它自由自在地飛。那裏體現了作者的包容,是愛的另一種表現形式,即對鳥兒的充分理解和寬容。

鳥兒膽子越來越大,它"蹦到'我'的杯子上喝茶","啄'我'的筆尖",而"我"卻只是"撫一撫它細膩的絨毛"。這時,鳥兒接近"我","我"接近鳥兒,這濃濃的愛意,是一種勾通,是零距離的接觸,是一種互為欣賞。

直到有一天,鳥兒落在"我"的肩上睡着了,作者流出一時的感受"信賴,往往創造出完美的境界"。這種你離不開我,我離不開你的人鳥合一的感人情景,使人感悟到更深層次的愛——"信賴"。這種"完美的境界"不是每個人隨時隨處都能感受到的,那是需要付出的。有了作者對鳥兒的"不一般"的愛,才有了"信賴",才有了享受那份完美境界的幸運。

四,再讀課文,評價"信賴"

在學生透過欣賞性閲讀獲得情感滿足的基礎上,我設計了讓學生談讀後感的評價性練習。在交流中,有的同學認為"人與自然的和諧依靠的是信賴";有的感慨"如果世界充滿愛,將會多麼完美"。我引導學生思考:是否我們經常問問自己對別人付出了愛心嗎有沒有嘗試着與別人勾通……如果用心去做,那麼,也許就會得到很多朋友,會創造很多完美的境界……課文的最後一句話,能夠説是作家對人生的感悟,體現了大家手筆的匠心獨運。

這堂課的教學設計離不開信息技術的支持。畢竟,興趣是孩子們最好的老師,透過現代信息技術展現的豐富表象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在導入之後,利用多媒體創設情境,請同學們看幼鳥,成年鳥的生活照片,透過圖文對照,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用心性。再讓學生帶着興趣讀課文,找出描述珍珠鳥可愛,表現人與鳥相互信賴的句子,詞語,感知語言中藴含的感情色彩。最後,透過表現人與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一組圖片,讓學生進一步加深對"信賴"的理解。將信息技術與學科有機地整合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習用心性,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不足之處:課上的提問過多不利於學生對文章的品讀,而過多的品讀,讓學生自讀自悟又不利於學生理解潛力的提高。兩者如何協調值得深入思考。

這一節課留給自己的反思很多,爭取在不斷的實踐和反思中不斷的進步。

《珍珠鳥》教學反思12

《珍珠鳥》是根據作家馮驥才的散文改編的,描寫了“我”為珍珠鳥創造了舒適、温暖又安全的家,使它們與“我”越來越親近,説明“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課文生動活潑,妙趣橫生,很能引起學生的閲讀興趣。在指導學生閲讀時,我從以下幾點入手設計和組織教學,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外形入手,感受小鳥的可愛

首先播放珍珠鳥圖片,讓學生認識珍珠鳥,激發興趣。然後讓學生初讀課文,找出描寫珍珠鳥外形的句子,體會珍珠鳥的可愛,產生出對珍珠鳥的喜愛之情。

二、重點品讀,感受人鳥之情

通過初讀,學生感受到了作者對珍珠鳥的愛。但要理解課文的最後一句“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僅僅體會到“愛”是不夠的。這時,我引導學生向縱深開掘:“珍珠鳥是一種怕人的小鳥,但它卻不怕作者,為什麼?你是從哪兒感受到的?”進而讓學生抓住重點品讀課文,體會作者對珍珠鳥“不一般”的愛。學生通過品讀,找出了小珍珠鳥是怎樣在我的寵愛下一步一步親近我、信賴我的,從而進一步感受到這種“美好的境界”不是每個人隨時隨處都能感受到的,那是需要付出的。有了作者對鳥兒的“不一般”的愛,才有了“信賴”,才有了享受那份美好境界的幸運。

另外,這堂課的教學設計離不開信息技術的支持。畢竟,興趣是孩子們最好的老師,通過現代信息技術展現的`豐富表象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在導入之後,利用多媒體創設情境,請同學們看幼鳥、成年鳥的生活照片,通過圖文對照,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再讓學生帶着興趣讀課文,找出描寫珍珠鳥可愛、表現人與鳥相互信賴的句子、詞語,感知語言中藴含的感情色彩。最後,通過表現人與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一組圖片,讓學生進一步加深對“信賴”的理解。

當然,這節課也有不足之處:課上的提問過多不利於學生對文章的品讀,而過多的品讀、讓學生自讀自悟又不利於學生理解能力的提高。這一節課留給我的反思很多,希望今後能在不斷的實踐和反思中進步。

《珍珠鳥》教學反思13

《珍珠鳥》是一篇描寫生動、富有詩情畫意的狀物散文。課文以細膩親切的語言寫了“我”為一種怕人的珍珠鳥創造了安逸舒適、自由自在的生活環境,使它們與“我”越來越親近,説明“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課文的前半部分寫了兩件事,細膩地表現了作者對小生靈真誠的、無微不至的'愛。後部分,生動地記敍了小珍珠鳥與作者之間逐漸挨近,直至熟睡地作者肩頭,對作者真誠信賴的變化過程。學生初讀後,有的感受到“珍珠鳥是一種可愛的小鳥,作者非常喜愛它”,有的説“珍珠鳥是一種怕人的小鳥,但它卻不怕作者”,還有的説“感受到作者和珍珠鳥有種親近的情意”。這些感受都是孩子們獨自的情感體驗,是真實而可貴的,雖然來自直覺,有些粗糙、膚淺,卻是理解主題的基礎。教師應珍視這些感受,進而引導學生深入讀書,理解作者寫作的真諦。但要理解課文的最後一句“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僅僅體會到“愛”是不夠的。這“美好的境界”是什麼呢?僅有“愛”就能創造出這美好的境界嗎?顯然,教師這時應抓住學生的初步感受,引導學生向縱深開掘:“珍珠鳥是一種怕人的小鳥,但它卻不怕作者,為什麼不怕?你是從哪兒感受到的?”進而讓學生細讀課文,體會作者對珍珠鳥“不一般”的愛。在學生通過欣賞性閲讀獲得情感滿足的基礎上,我設計了讓學生談讀後感的評價性練習。其實,課文的最後一句話,已經是作家馮驥才對人生的感悟,體現了大家手筆的匠心獨運。

《珍珠鳥》教學反思14

一、人與自然之間愛的頌歌

“ 真好 ! 朋友送我一對珍珠鳥 。” 一開篇 , 作者便用欣喜的語氣道出了自己的心聲 , 並以此奠定了全文的輕鬆基調 。 通讀全篇 , 讀者始終被作者的筆牽引着 , 被人對動物的關愛之情籠罩着 , 與作者一起悉心體察着這可愛又怕人的鳥的一舉一動 。

在關愛之情的驅使下 ,“ 我 ” 主要為小鳥兒做了兩件事 : 第一 , 雖然小鳥兒已經有了 “ 舒適又温暖的巢 ”, 但 “ 我 ” 仍舊精心為它重新加工 , 佈置了一個幽靜 , 安全的居室 , 並按時給它們添食加水 ; 在温馨和諧的環境中開始新生活的小鳥 “ 輕鬆自在 ” 的叫聲 , 也許就是它對主人的感謝 。 第二 ,“ 我 ” 按捺自己的好奇心 , 決不因為所謂的喜愛而輕易打擾小鳥兒的生活 ; 在以後的日子裏小鳥對 “ 我 ” 的逐漸親近就是對這份愛的最好回報 。

由於有愛 , 作者格外認真地觀察着小鳥的一舉一動 ; 另一方面 , 由於細心的觀察 , 進一步加深了作者對這天真的生靈的喜愛 。 文章中這種滿溢着愛意的描寫非常多 , 作者用輕盈活潑 , 疏密有致的筆觸為我們精心勾勒了珍珠鳥的形象 , 譜寫了一曲人與動物之間的愛的頌歌 。

二、信賴創造出美好的境界

文章按照時間順序敍述了 “ 我 ” 和珍珠鳥一家三口從相識 , 熟悉 , 親近 , 到相依相伴的關係變化過程 。 寫珍珠雛鳥與 “ 我 ” 由疏遠到親近的感情交流過程 。 表面上看 , 小鳥從 “ 離我較遠 ”, 到 “ 一點點挨近 ”, 到 “ 淘氣地陪伴我 ”, 到最後 “ 居然落到我的肩上 ”, 與 “ 我 ” 的形體距離越來越近 。 在這個過程中 , 是小鳥主動來親近 “ 我 ”; 而實際上 , 我和小鳥每靠近一步都是以我的某種舉動為前提條件的 。 可見 , 人與鳥形體距離的逐漸接近 , 清晰地表現了二者心理距離的不斷縮短 。 在這個變化過程中 ,“ 我 ” 的'舉動起到了決定作用 ,“ 我 ” 用超脱私慾的愛心為它營造了一個寬鬆 , 自由的空間 , 也因此贏得了它對人的信賴 。“ 信賴 , 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 。” ——結尾一句話成了統領全篇的點睛之筆 , 閃耀着動人的思想光彩 。 不僅是人與動物 , 人與人之間又何嘗不是如此尊重對方的生存空間 , 思想空間 , 真正做到不以強凌弱 , 不以大欺小 , 這是建立信賴關係的前提條件 , 而有了信賴無疑會使世界多一抹温柔的色彩 。

《珍珠鳥》教學反思15

《珍珠鳥》是我國當代著名作家馮驥才先生精心撰寫的優美散文。這篇散文描述了人鳥相親的動人歷程,揭示了“信賴,往往能創造出完美的境界”的深刻道理,情文並茂,寓理於事。我班的孩子比較喜歡動物,對動物有愛心,所以我選取這篇課文進行教學。從上課的狀況看,我的教學有以下亮點:

一、創設情境,注重激發學生情感

開課伊始,優美的鋼琴曲在學生的耳畔縈繞,各種美麗的鳥兒圖片一張張呈此刻學生的面前,一下子就把學生吸引住了。姿態萬千的鳥兒,清新、幽靜的大自然,融合在一齊,讓人看了有種和諧的感覺。這不僅僅觸發了學生心底深處的感情,也為下文的學習奠定了情感基礎。

二、巧妙地找準切入點,引導學生自主探究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要求重視培養學生探究性和創造性閲讀潛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創意的閲讀。而實施探究性、創造性閲讀,關鍵在於我們要把課堂教學的時間和空間還給學生,方能引導他們去搭建自主探究和發現的平台。設計這堂課時,我沒從頭開始,而是叫學生找找“作者為什麼寫這篇文章”,由此引出“信賴,往往創造出完美的境界”這一中心。指導學生讀這句後,我讓學生結合課文資料,針對這句話提出問題。學生毫不猶豫地道出了自己心中的疑團:“作者是如何得到珍珠鳥的信賴的”“誰信賴誰”“這句話是什麼意思”……我將四個有價值的問題板書在了黑板上,之後抓住第一個問題:“作者是怎樣照顧和呵護珍珠鳥的”引導學生抓住關鍵句子、詞、字探究。問題是孩子們自己提出來的,所以無論是自學,還是小組合作學習,他們都十分的投入,交流時也妙語連珠。

三、結合學生的感悟,隨機指導朗讀

在交流“作者是怎樣照顧和呵護珍珠鳥”時,有一個學生談到作者稱呼珍珠鳥為“小傢伙”,突出了作者對珍珠鳥的喜愛,還結合父母平時稱他為“小傢伙”進一步説明。我覺得他體會得很獨特,隨機讓學生找到出現了“小傢伙”這個詞的句子,自己反覆朗讀體會。學生自由讀完後,我又指名讀、部分讀、齊讀,在一遍遍朗讀中,學生感受到了作者對珍珠鳥深深的愛。

四、對教材的合理拓展,為課堂增添了精彩

教學快結束時,我設計了兩個很有創意的環節:一是“給文中插圖起名”。在學生讀完第13自然段後,我出示書中的插圖,並深情地配上話語:“在作者眼裏,珍珠鳥太可愛了。小鳥是幸福的,作者也是幸福的,這是多麼完美的境界呀!你能試着這幅圖起個名字嗎請寫在插圖的旁邊。”這樣,不僅僅訓練了學生的擴散思維,而且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培養了學生概括思維潛力和語言表達潛力。學生起的名字五花八門:“愛”、“信賴”、“特殊的父子”、“温馨的.一家人”……二是“自行編寫信賴格言”。這一環節的精心設計,從學生的精彩發言(如,“信賴是階梯,讓我們走向成功”、“信賴是一雙緊握的手,我給你力量,你給我力量”、“信賴是一座彩虹,讓我們心相連”……)中,我們能夠看出,學生的創新潛力得到了培養,同時學生在編寫格言的時候,對自身健康品質的構成也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

當然,教學中我也覺得有遺憾,最主要的是朗讀指導還少了些。這也是閲讀課文一向困惑我的一個問題。我們的閲讀課文篇幅比較長,但要求一節課完成,容量可想而之,因此,很多時候是匆匆而過。在以後的閲讀課文教學中我將不斷探索,如果各位老師有好的推薦請賜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