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教學反思

植物媽媽有辦法教學反思(精選5篇)

欄目: 教學反思 / 發佈於: / 人氣:8.03K

作為一名人民老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教學,對教學中的新發現可以寫在教學反思中,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植物媽媽有辦法教學反思(精選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植物媽媽有辦法教學反思(精選5篇)

植物媽媽有辦法教學反思1

今天學完了《植物媽媽有辦法》這一課,在課文中我知道了蒲公英靠風來傳播種子;蒼耳靠小動物來傳播種子;豌豆是成熟了以後經過太陽照射豆莢炸開傳播種子。植物媽媽可真有辦法呀!可是還有別的辦法嗎?

帶着這個疑問,回到家和媽媽一起共同查找了資料。還學到了不少新的知識,知道了植物大概有這幾種傳播種子的方法:

一、風婆婆來幫忙。除了蒲公英靠風傳播種子以外,還有柳樹、榆樹、楊樹等也靠風來傳播種子,我們春天看到的滿天飛舞的白毛毛就是柳樹的種子。

二、隨着大海漂流走。在海邊生長的椰子樹,椰子成熟時落在海邊,隨着大海漂流到別的島嶼,在那裏紮根生長。就完成了種子的傳播。據統計,全世界光是靠海流傳播種子的植物就有100多種呢!

三、人有時也會幫助植物傳播種子。比如:我們吃水果時,把果核扔掉,裏面的種子遇到適宜的條件,就會萌發生長為果樹,如蘋果、梨、西瓜等。

四、動物也會來幫忙。動物的身上和鳥的糞便中,也都經常帶着各種各樣植物的種子。隨着它們的頻繁遷徙,自然就把種子帶到了其他地方,如葡萄種子等。

五、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像豌豆一樣果實成熟後,經過太陽照射,果實開裂後種子迸出,它的種子被送到四面八方,從而就完成了傳播。如大豆、鳳仙花等。

植物沒有腳,可世界上到處都有植物的蹤跡,它們好像能“無腳走遍天下”為什麼呢?就是因為《植物媽媽有辦法》呀!

植物媽媽有辦法教學反思2

“生活處處是學問,處處是知識”《植物媽媽有辦法》這篇課文就告訴我們這個道理。這篇課文運用詩歌的形式,比喻和擬人的手法,展示了各種植物傳播種子的不同方法。全詩共五節。第一節提出問題:植物靠什麼辦法傳播種子;第二、三、四節分別講了蒲公英、蒼耳、豌豆傳播種子的方法;第五節講只要細心觀察就能獲得許多知識。文章寫得生動有趣,語言生動活潑,符合兒童的閲讀興趣,易於學生理解。

本課訓練學生讀懂句子,把句子連起來了解節的內容。主要是培養學生理解、概括、默讀、朗讀和收集使用信息的能力,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我們班的學生居住在城市,雖然對植物不陌生,但對本課中的蒲公英、蒼耳、豌豆三種農村經常見的植物並不認識,他們傳播種子的方式就更是難點了。

所以教學前,我先引導學生聯繫生活實際,讓他們和爸爸媽媽一起走進大自然去接觸各種植物,採集蒲公英的種子和枝葉,蒼耳的種子和枝葉,並加以瞭解,激發學生了解植物知識、探究大自然奧祕的興趣,培養學生留心觀察周圍的事物,養成仔細觀察的好習慣。

上課時,再用不同的形式展現,先用孩子們帶來的實物展示,再如:蒲公英傳播種子用錄象展現過程,讓學生知道蒲公英靠風傳播種子;蒼耳傳播種子是通過投影演示的,或放在我的頭髮上和孩子們的頭髮上、衣服上試試傳播方法;豌豆傳播種子是在充分閲讀的基礎上,理解句子,然後同桌交換意見,再利用錄像,直觀形象地幫助學生理解豌豆蹦跳着離開媽媽,就是靠彈力傳播種子。

再拓展生活中傳播種子的石榴、黃豆等等很多植物,讓孩子們盡情地多説知道的其他植物種子傳播的方法。孩子們説的熱火朝天,積極認真。

所以最後通過學習,讓孩子們知道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多種多樣,千奇百怪。我們以後都要做生活的有心人,懂得“生活處處是學問,處處是知識”的道理。

植物媽媽有辦法教學反思3

《植物媽媽有辦法》是一首詩歌,運用了擬人的手法,把科學知識用韻文的形式生動形象地表現出來,語言琅琅上口,是一篇百讀不厭的科普作品。這篇課文形象生動地講述了蒲公英、蒼耳、豌豆三位植物媽媽傳播種子的方法,很適合小朋友的閲讀。

一、情境導入,激發興趣

興趣是創造一些快樂的重要途徑,學生對課文有了興趣,自然就想去學課文,想走進課文,有想去了解的積極性。因此在課的開始我就設計了“我來猜”這個遊戲:(伴着音樂出示一張張美麗的植物圖片,讓學生猜猜這些植物的名稱,不認識的可根據其顏色、形態起個有趣的名字,引發學生對植物的興趣和熱愛。)學生對此感覺很新奇,興趣特別的濃厚,猜的很積極,接着老師引導學生:千姿百態的植物點綴着美麗的大自然,裝扮着我們的生活。那植物是怎樣傳播種子的,如何一年年生長、繁殖,讓綠色鋪滿大地的呢?這樣的引導激起了學生的興趣,學生的積極性被調動了,躍躍欲試的想去了解,就這樣在課始就輕而易舉地調動了學生學習課文的勁頭。

二、自讀自悟培養能力

這篇課文的內容比較簡單,讀起來琅琅上口,而且配有形象的插圖,看着圖片學生理解課文並不困難。關鍵是要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體驗、感受各種植物傳播種子的辦法。教學中我讓學生在充分朗讀體驗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自讀自悟,儘量體現學生自主參與閲讀實踐的過程。如初學課文的時候,自讀思考:這首詩一共介紹了幾種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而在學習課文的時候,我重點帶學生學習第2節,我先讓學生自己讀、然後畫一畫、再想想、最後指名介紹自己知道了什麼。然後用同樣的方法,師生共同討論第3節,學生自己學習第4節。這樣用“教──扶──放”這樣幾個步驟,教給學生讀書方法,並讓學生在課堂上多動眼、動手、動口、動腦,促使學生的語言能力、思維能力、認識能力統一發展。

三、藉助媒體加深理解

隨着現代科技的發展,多媒體的運用也越來越廣了,在這篇課文中,我為了幫助學生理解本課的重難點,我在學生自讀自悟的基礎上,藉助多媒體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如:蒲公英傳播種子是用錄象展現過程的,讓學生知道蒲公英靠風傳播種子;蒼耳傳播種子是通過投影演示的;豌豆傳播種子是在充分閲讀的基礎上,理解了句子,再利用錄像,直觀形象地幫助學生理解豌豆蹦跳着離開媽媽,也就是靠彈力傳播種子。通過生動形象的演示不但輕鬆的學完了課文,學生也對這幾種種子傳播方式記憶憂新。

植物媽媽有辦法教學反思4

《植物媽媽有辦法》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二年級上冊第一組的課文,是一首充滿兒童情趣、富有韻律感的詩歌。全詩語言生動形象,把自然知識藴含文字當中,語言朗朗上口,內容淺顯易懂。

總結這節課的教學我有以下做法較為滿意:

一、 以興趣為切入點開展教學。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植物王國的奇事十分有趣,從課題的"植物媽媽有辦法"中,引領孩子感受大自然的奇妙。提出課上的要求,一起去探究植物王國、探究大自然的奧祕。這樣的引導,一下子就把孩子們帶到了文本中。

二、 在質疑聲中探究知識。

上課伊始,揭示課題《植物媽媽有辦法》後,我引導學生圍繞課題質疑。讀了課題,你有什麼感興趣的問題想提出來嗎?這樣的設計激發和調動了學生的熱情,為下一步的讀書探究打下基礎。在這樣的訓練中也為培養孩子們的質疑能力打下了基礎。

三、用讀、悟的方法自主探究。

為了幫助理解本課的重難點,我讓學生自讀自悟這幾位植物媽媽是靠什麼傳播種子的,並用筆畫出有關的句子,再自由説説喜歡哪位植物媽媽的辦法。在學習課文時,我重點帶領學生一起學習了蒲公英媽媽的這一段,抓住"降落傘、紛紛"等詞去感悟,通過評讀、賽讀、想象閲讀、師生對接讀等形式反覆朗讀體會,為第3、4小節的學生自學作好鋪墊。這樣的讀、悟結合的方法,孩子們易於接受,而且自主地交流的練習也讓學生的語言能力、思維能力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

四、課後預留作業給學生拓展空間。

在課前預留的預習中,我讓學生收集植物,並要求學生認真觀察各種植物,瞭解植物種子傳播的一些辦法。在教學時,我讓學生各自介紹瞭解的一些植物知識,從而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課後,我模仿課文進行了一個小節的仿寫,引領同學們可以在課後嘗試進行創編,看到孩子們創編的詩歌,既有韻律又藴含知識,還是很不錯的。

這節課也有自己不滿意的地方,那就是在質疑後的落實上稍有些亂,另外板書不夠及時,希望可以在以後的教學中進行彌補。

植物媽媽有辦法教學反思5

《植物媽媽有辦法》是二年級上冊語文第一單元的一首關於自然知識的詩歌。本單元的主題是“大自然的祕密”,本課運用擬人手法親切的體現了大自然媽媽的奇妙。本篇詩歌很適合低年級兒童閲讀,也易於激發他們的閲讀興趣和觀察探索大自然的`慾望。部編版教科書最大的特點就是人文主題和語文要素雙線組織,在讓學生掌握本課的生字詞之外,感受大自然的奇妙積累一些科學常識也是本課我要關注的重點。無時無刻的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激發他們閲讀的興趣,只有在書中才能看到更過闊的世界。我在這節課教學後有以下幾點收穫與感悟:

一、激發學生的探究學習興趣

在本課教學中,我遵循二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從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入手,初讀課文孩子可能不太明白這篇課文講的是什麼,通過談話的方式層層遞進,引導學生梳理課文主線。上課初我以:“你們想知道植物媽媽是用什麼好辦法來送別自己的孩子嗎?”從而吸引學生,讓學生進入情境。這樣學生有了疑問,就有了探究學習的興趣。

二、演示、朗讀感悟詩歌內容

現在的孩子很少去地裏幹活,剛開始備課的時候覺得大多數孩子對蒲公英、蒼耳、豌豆比較陌生,但現在正好是秋季,這幾種植物比較容易採集到,因此在教學詩歌的第二、三、四小節的內容時,我根據實際情況採用了通過演示、朗讀的方法來感悟詩歌的內容,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才能有深刻的體會和感悟。同時更加激發了學生對大自然的好奇,第五小節中“粗心的小朋友卻得不到它”點名了培養了學生細心觀察的能力。

學習第一小節之前,我讓學生抓住課文裏的關鍵詞“四海為家、旅行”讓學生理解植物播種繁殖的重要性和特殊性,結合自身經歷引導學生積累好詞好句。同學們,你們都去哪旅遊,能跟我説説嗎?四海為家就是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都可以當自己的家。老師就有個美麗的夢想,想要去世界各地旅行,四海為家。低年級孩子有自己想要明確表達自己情感的衝動,但往往語言組織不是很順利。這時候教師就要組織引導學生積累,在學生説不出來的時候基於示範,讓學生模仿,慢慢就能產生遷移從而舉一反三。

詩歌第二小節用擬人的方法介紹了蒲公英,使學生知道蒲公英的種子會隨風飄去。學生自讀了這一小節以後,我把課前採集來的蒲公英展示給學生看,並請幾個學生上講台演示:用口對着蒲公英吹氣,這時學生便見到有些種子被紛紛吹飄走了,同時也理解了“紛紛出發”的意思。此時,我引導學生通過仔細觀察回答課後習題,蒲公英是怎麼傳播種子的?

詩歌第三、四小節寫了蒼耳和豌豆傳播的過程,詩歌最大的特點就是對仗整齊,在學習過第二小姐的基礎上,我把學習的主動權放手給孩子。讓學生大膽自主的想象蒼耳是如何掛住動物的皮毛?豌豆莢在太陽底下曬裂了,豆子怎樣就蹦蹦跳跳到了其他地方?通過圖片和動畫的演示,學生進行了很多的猜想,小蒼耳跑到小松鼠的身上,小松鼠帶着她到森林裏給他找了一個家。這樣的設計鍛鍊了孩子的想象力和表達能力,更激發孩子對大自然的嚮往。

三、拓展延伸,培養學生蒐集信息、編寫詩歌的能力

我在課前佈置學生自己蒐集,也可以向家長請教一些植物傳播種子的辦法。在教學即將結束時,我先請學生各自介紹蒐集的植物傳播種子的辦法,從而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並且我還引導學生模仿詩歌為自己喜歡的植物編小詩,對於大部分孩子還是有難度的,我就給了他們一些提示,讓他們根據提示進行補充。編好後自己朗讀,這樣學生就有了學習的成就感。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強調:“閲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因而在本堂課的教學中,我針對教材特點、低年級學生特點,因地制宜採用了演示、結合生活經歷和朗讀感悟詩歌內容的方法,促進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提高。當然在本課的教學中還存在着不足,在識字教學方面教學方法過於單一,停留在“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結合生活實踐積累和形聲字”這幾種識字方法,對於“字理識字”這方面比較欠缺,課下我會通過閲讀更多相關的書籍來豐富識字方法,更加充分調動學生識字的內驅力。

教育是幸福的,在每節課的教學中我與孩子們一起遨遊在奇妙的世界裏。今後的語文教學中,我會不斷反思總結,通過閲讀更多的更廣的書籍帶領孩子去認識體會美妙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