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教學反思

幸福是什麼教學反思

欄目: 教學反思 / 發佈於: / 人氣:2.4W

身為一名人民老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教學,對學到的教學技巧,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教學反思我們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幸福是什麼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幸福是什麼教學反思

幸福是什麼教學反思1

幸福是我們很熟悉的話題,但對於四年級學生來説要説清楚幸福是什麼,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課文《幸福是什麼》講的是三個牧童在智慧女兒的引導下經過勞動實踐弄懂了幸福的真正含義:幸福是要靠勞動,要靠很好地儘自己的義務,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

反思本節課,我覺得對重點詞句的品讀還不突出。在學生學習時應該找出課文中心的句子(幸福要靠勞動,要靠很好地儘自己的義務,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品讀析句時,先理解詞語“義務”,再理解這句話的意思。然後圍繞中心句找出文中相對應的事例一一品讀感悟。這樣直奔課文中心,再緊緊圍繞中心展開教學活動。這樣既適合略讀課文的教學,又能節約點時間去積累本課的好詞佳句,或者同學之間交流有關幸福的名言。這些都是在今後的教學中所注意的細節。

總之,教學本課後,我深深地認識到:我們不但要教給孩子們知識,還要教給孩子們做人的道理,讓學生的人生更為燦爛,更有意義!

幸福是什麼教學反思2

俗話説:“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即使是成功的課堂教學也難免有疏漏失誤之處,對它們進行回顧、梳理,並對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為以為以後再教時應吸取的教訓,努力做到教學相長,穩步上升。

在今天的課堂上就出現了讓人難堪的一幕。我教學的是《幸福是什麼》,學完課文後,學生對童話的主題幸福的含義有了比較深刻的,透徹的瞭解(幸福就是通過勞動,很好的儘自己的義務,做對別人有益的事)這個主題很顯然對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很有意義。但事實上幸福的確有很多種含義,愛別人是一種幸福,被別人愛也是一種幸福,付出了是一種幸福,等待也是一種幸福。學生説不出這樣概括的話,我就安排了這樣一個環節,“你能説説自己的幸福嗎?”我讓學生聯繫生活實際談談自己的幸福,説出自己的'生活。於是,同學們的情緒高漲起來,一個個説着自己的幸福。當我叫到李同學時,他提了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稱那美麗的姑娘為智慧的女兒?”問題提出了總要解決吧,有的學生説:“她是智慧的女兒所以稱為智慧的女兒。”有的説:“她很聰明,所以稱她為智慧的女兒。”應該説説出自己的疑問是值得讚揚的,學生的回答也很精彩,但是卻完全背離了這節課要解決的實際問題。教師要引導學生圍繞教學的內容進行“自定向”是非常重要的,否則就特別容易偏離教學的實際軌道。同時教師在應該引導的時候必須起好引導作用,絕不能因為怕不能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而出現被學生牽着鼻子走的現象。

我們在重視課本、重視課堂教學的同時,須酌情引導學生在閲讀的想象中適當超越文本、適當超越課堂,即讓學生利用一些課文留下的空白處展開想象,運用自己的生活經驗和在課外讀物中得到的知識進行信息加工和再創造,探索課文的深層意藴。例如在本課的學習中,我讓學生從三個青年自己的敍述中體會幸福的所在。表面看學生似乎把課文的內容已經讀懂了,但實際上,這三個青年的經歷與學生的生活經歷相去太遠,孩子們是無法真正體會到幸福的所在。如果在教學中我能這樣設計:想象一下這十年中在他們身上發生怎樣的動人故事。那麼他們可能會根據自己原來的經驗和課外書上獲得的知識,展開再想象,編出了許多動人的故事,引出了現實生活中的英雄事蹟。這樣在他們的腦海裏,幸福已不再抽象,而是一些活生生的,可以觸摸到的實體。

幸福是什麼教學反思3

《幸福是什麼》是一篇童話故事,文中主要是尋找和認識幸福的過程。在教學時,我就直接的導入,你們認為幸福是什麼?你覺得你的幸福是什麼?學生紛紛舉手説:我的幸福是穿的好,吃的好,還有爸爸媽媽疼愛,我感到很幸福。錢潔宇還説,我們坐在這個寬敞明亮的教室裏學習,這麼好的環境裏和同學玩耍,感到很幸福。學生的幸福來至於現實生活中的,這是我真有點納悶了,原來同學們理解的幸福是這樣的,與文中講的'幸福有點離譜了。我就直接讓學生去找,文中講得幸福到底是什麼?再讓學生説説這篇童話的主要內容,講的是三個牧童在智慧女兒的引導下經過勞動實踐弄懂了幸福的真正含義:幸福是要靠勞動,要靠很好地儘自己的義務,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可有不少學生對這句話不是真正的理解。我把教學重點定為:什麼是幸福以及三個牧童是怎樣弄懂幸福是什麼的。讓學生讀懂課文。然後再提問,誰能來表演文中的角色。在學生大體瞭解課文內容後,抓住三個青年和智慧女兒的話,讓學生思考,通過討論交流表演。這時學生才真正明白了是勞動讓他們感到了幸福,只有付出勞動,做對別人有用的人,才是幸福的。之後我讓學生聯繫他們平時看到的,做過的,説説自己對幸福的看法,自己什麼時候感到最幸福,學生暢所欲言,有的説我為班級端菜,抬飯盒,受到老師的表揚,受到同學們的誇獎,我感到很幸福;有的説有一次在公共汽車上,我把座位讓給老爺爺坐,老爺爺誇我是個懂事的孩子,乘客投來讚許的目光,這是我感到很幸福;有的説我在家裏幫媽媽洗菜時,媽媽誇我時,我感到了幸福。這是的我才鬆了一口氣,學生終於明白幸福到底是什麼的緣由,我很欣慰。

幸福是什麼教學反思4

《幸福是什麼》是人教版四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一篇略讀課文。本單元是以“中外童話”為專題。這些優美的童話,以動人的故事和優美的語言,把讀者帶入美好的情境,使人們感受到真、善、美的薰陶。《幸福是什麼》是一篇尋找和認識幸福過程的文章。通話本身就是充滿幻想和神奇的,學生也比較感興趣,而文章本身比較通俗易懂。因此,我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充分的朗讀,採用了自主閲讀、小組合作朗讀、角色表演讀等多種形式的閲讀活動。在初讀課文時讓學生把文中的字詞解決;再一次讀課文則要求學生對文本內容有整體的感知了解;在對文本的角色體驗中進行了第三次的朗讀;最後讓學生通過第四次的朗讀感悟體會文本內涵。反覆的誦讀,由淺入深,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使學生逐步領悟文本的思想。

通過了文本學習學生知道幸福是辛勤的勞動,幸福是做有意義的事。而後我又拓展開來,讓學生自己來説説“福是是什麼?”問題剛出,課堂的氣氛讓我有些意外,學生們都高高地舉起了小手,似乎每個人都有很多話想説似的`。我控制不住心中的喜悦可有非常想聽到孩子們對於幸福的理解。

“幸福是和老師、同學在一個教室裏學習。”

“幸福是和爸爸媽媽坐在院子裏吃月餅,看月亮。”

“幸福是可以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玩耍。”

“幸福是可以拿到三好學生的獎狀。”

“幸福是在課堂上回答出老師的問題,並得到老師的表揚。”

……

多麼樸實的回答,多麼真切的感受啊!是呀,我們生活在這個社會上,可是隻要我們用心生活,其實幸福是多麼的簡單啊!我為學生這真切的回答而感動,同時又為有了這樣一羣學生而高興。我們每天和這樣的孩子一起徜徉在語文的道路,又何嘗不是幸福的呢?

幸福是什麼教學反思5

《幸福是什麼》人教國小語文第七冊第三單元的一篇閲讀課文。這個童話故事主要講了三個牧童在智慧女兒的引導下,尋找和認識幸福的過程。設計時以培養學生的自我理解能力為主,聽説讀感寫相結合,最終從一個高度上來體會幸福。

四年級的學生具有了一定的閲讀能力、感悟能力和語文綜合運用能力,也掌握了一定的學習方法,選擇這篇課文一方面考慮到學生喜歡讀童話故事,另一方面則是故事富有哲理,可以引導學生對幸福的思考,對生活的理解,讓學生樹立正確的幸福觀。上課時主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學生提供廣闊的自主學習空間,達成對文本的理解與感悟。

本節課我主要抓住兩個環節來展開教學:緊扣主題自讀自悟,彙報交流,引導想象。

因為這是一篇略讀課文,課文淺顯易懂,教學時,我並沒有作過多的講解,沒有采用段段分析的方法,而讓學生抓住關鍵的幾句話,統領課文,去梳理故事的情節,領會文章的主旨。根據問題的回答接着讓學生自主找出三個青年尋找幸福的過程,進行彙報交流。

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曾説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語文教學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學生的想象力,幸福是我們很熟悉的話題,但要説清楚幸福是什麼,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文章重點寫了三個青年的話,對三個青年尋找幸福的具體過程卻省略了。這個空白也正是讓學生的體驗所缺乏的,我們在重視課本,重視課堂教學的同時,須酌情引導學生在閲讀的想象中適當超越文本,適當超越課堂,即讓學生利用一些課文留下的空白處展開想象,運用自己的生活經驗和在課外讀物中得到的知識進行信息加工和再創造。探索課文的深層意藴,例如在本課的學習中,學生僅僅從三個青年自己的敍述中是很難體會到幸福的所在,於是我便引導他們去想象這裏面具體的故事。在這個環節的教學中,我又着重抓住第一位青年的話,進行一系列情景的創設,如:當病人生命垂危的時候,他___,當病人消極絕望的時候,他___等,讓學生全方位地想象醫生平凡工作中的救死扶傷,送去健康,在這個基礎上,我又適時指點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即聯繫生活實際展開想象,讀出文字背後所藴含的意思,自然而然地進入到下面的學習,這樣的多種手段將一個個活生生的事例展現在學生的眼前,使學生可以説出實實在在的體會,這樣在學生的腦海裏,幸福已不再抽象,而是一些活生生的',可以觸摸到的實體,真正的讓孩子感受到幸福的真正含義,這種通過對課文中的重點語段的研討,實現對人物感情的再創造,既體現了語文本體觀,又體現了學生的主體觀,情與景交融。

二、聯繫生活多元擴展,體現語文的人文特徵

情感+語言=詩,實現對課文情境的語言創造,是小語教學的一種境界。在學生深入的理解幸福的深刻含義之後,我通過出示名人名言,有關幸福的圖片,以及《幸福是什麼》的小詩,然後讓學生自由創作,引導學生去發現、品味存在於自己身邊的幸福,寫出對幸福的感受,昇華學生的閲讀體驗和感悟,進一步深入地理解幸福,並更好地珍惜幸福。

課文中的教學永遠是一項遺憾的勞動,在這堂課的教學中,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之處,語文組老師在評課時給我提出了很多中肯的意見和建議,比如習慣了教師先提出問題,然後讓學生回答,老師再進行評價,不敢放手給學生。另外學生讀書的時間少,最後對中心句的朗讀不夠到位等等。能得到同行們的幫助,這何嘗不是一種幸福呢?再次衷心地謝謝大家!

幸福是什麼教學反思6

《幸福是什麼》是一篇略讀課文,從思想上沒有重視,認為讓學生讀讀説説就行了。但是上起課來卻感覺不是這麼簡單。以下是本課的授課感受:

1、沒有吃透教材。這是一篇篇幅較長的童話。告訴人們“幸福要靠勞動,要靠很好地儘自己的義務,做出對別人有益的事情”的這一人生道理。雖然文章主旨明確,但要深切地體會語言、感悟哲理則有一定難度。剛一進入課文,自己就感覺不知從何入手才能讓孩子們感悟道理。以至於學生大談對幸福的理解,而脱離了文本。

2、抓住文本,展開想象。當學生談到對幸福的認識時,我意識到要及時把學生的思路引到文本中去。當學生説“我考了好成績得到老師家長的表揚、我救活一隻小鳥把它放回大自然、我種的菜收穫了”時,我便引導學生進入“幸福是什麼”的追求中。啟發學生帶着“三個牧童做了一件什麼事而得到了智慧女兒的讚揚?”“三個牧童十年後找到了真正的幸福嗎?你怎麼知道的?”的`問題自能讀書。然後再集中探討第一個牧童的幸福歷程。在反覆理解與朗讀後,問:他是怎樣幫助別人的?引導學生不斷地從語言、動作、神態、情感各方面去體驗白衣天使的奉獻歷程,去體驗救死扶傷的神聖與莊嚴,從而真切感受幫助別人而獲得幸福的愉悦。學生再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了幸福的含義。

幸福是什麼教學反思7

幸福是什麼?其實這是第三單元中的一篇童話故事的標題,文中講了三個牧童疏通了一口老泉,砌了一口小水井,得到了智慧女兒的祝福——祝他們幸福!但三個孩子不明白什麼是幸福,在智慧女兒的引導下,三個孩子通過十年親身經歷知道了“幸福要靠勞動,要靠很好地儘自己的義務,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這個概念比較抽象,到底什麼是幸福,我想要學生在理解上上一個層次。

課一開始,我就詢問學生:“在平時的生活和學習當中,你有過幸福的感覺嗎?是什麼事情讓你覺得幸福呢?”有的孩子説自己過生日時媽媽買了蛋糕、送了禮物感覺很幸福;有的説自己生病了,父母細心照顧自己覺得很幸福;還有的説讀幼兒園的時候沒有作業很幸福,週末父母帶自己出去玩是幸福的,考試考得好的時候家長表揚自己時也是幸福的……孩子們説了很多,越説越興奮,似乎他們都感覺到了自己生活在一個幸福的家庭當中。但我卻高興不起來,我的內心甚至在隱隱作痛,為什麼孩子們感覺到的幸福都是來自於他人的關愛,他們只是坐享其成他人給予的幸福,自己卻不曾去創造哪怕一點點的幸福呢?是教育的缺失還是孩子的自私在作怪呢?不會感恩的孩子將會是多麼可怕呀!

想起去年曾經上過的一篇文章,叫做《可貴的沉默》,裏面也講到了感恩,講到了向父母回報愛,短短的一個學期就忘了嗎?這樣的狀態真讓人覺得煩惱!

沒辦法,我只能放慢講授的速度,讓孩子們細細地去品味文中的三個牧童用十年的經歷所獲得的幸福的體驗:我能幫助別人,因而感到幸福;我勤勤懇懇地工作,我的工作對別人都是有用的。我的勞動沒有白費,所以我是幸福的;麥子養活了許多人。我的勞動也沒有白費。我也感到很幸福。我讓孩子們反覆地朗讀這幾句話,期待着“書讀百遍,其義自現”規律的重複。在學生對幸福的感受漸漸清晰明朗的時候,我又對幸福的概念進行拓寬。不同職業的人對幸福的理解是不同的。我趁機朗誦了畢淑敏的《提醒幸福》:對雷鋒來説,幸福是“走到哪裏就把好事做到哪裏”的`快樂;對警察來説,幸福是“舍一家團圓,保萬家平安”的奉獻;對農民來説,幸福是“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的收穫;對母親來説,幸福是“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的期盼。同學們,課前你們對幸福的理解是停留在淺層次上的,現在學完課文之後你對幸福又是怎樣理解的呢?請你聯繫自己的生活實際,再來説一説自己對幸福的感受。令人欣慰的是,孩子們的感受比課前要深刻一些了,不再是那些純享受式的幸福了。希望孩子們不要忘記自己的感受,一直把這種通過勞動,通過幫助他人來獲得幸福的方式牢牢地埋藏在心底,踐行在實際生活中,做一個會感恩、會回報的對社會有用的人!

幸福是什麼教學反思8

今天,我帶領學生學習了《幸福是什麼》這篇課文,幸福是我們很熟悉的話題,但要説清楚幸福是什麼,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幸福是什麼》這篇童話就想通過一個有趣的故事告訴人們幸福的真正含義。基於以上情況,以及學生自身的學習基礎,我打算根據閲讀提示的要求自瀆課文,採取小組合作的形式,互助學習,能自己解決的小組討論解決,不能解決的,但確實有價值的問題再提出全班討論

上課時一切都按照設計的程序進行,半節課的自學時間過去後,我讓孩子們彙報合作學習的情況(主要分為兩大塊1、提出需要幫助解決的問題2、説説本組已經解決的有價值的問題),表面上看,孩子們似乎把課文的內容讀懂了,但實際上,這三個青年的經歷與孩子們的生活相去甚遠,他們是無法真正體會到幸福的`所在。正當我苦於無處着手時,突然張旭冷不丁冒了一句“老師,我最怕醫生了,總是打針。”我靈機一動,引導孩子們發揮自己的想象,第一個青年是如何在異地他鄉為治病救人的。可以説也可以合作表演,課堂一下子就活躍了起來,更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最大程度的走進了第一個青年的身邊,感受到了他的幸福,理解了幸福的不同含義。同時我因勢利導問學生:“作為一名國小生,我們現在的勞動是什麼?”學生你一言我一語議論起來,這個説是學習,學習好了我就幸福。那個説是做值日為大家服務就是幸福。整個課堂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通過這節課進一步證明了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學生就會積極參與,成為學習的主人。

幸福是什麼教學反思9

教學要求

1、 快速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使學生懂得幸福要靠勞動,要靠很好地儘自己的義務,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

2、以開放的姿態探討幸福的話題,積累幸福的名句,拓展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

教學重點

瞭解三個牧童對幸福各有怎樣的體會,從而懂得真正的幸福是什麼。

教學難點

理解智慧的女兒兩次話語中的深刻含義。

教學過程

一、課前談話,引入課文

每個人都想得到幸福,那麼同學們有沒有認真想過幸福到底是什麼呢?今天我們學的這篇課文題目就是“幸福是什麼”。

二、快速讀全文,思考

1、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2、説説課文的起因是什麼?引出一個什麼問題?

因勢理清文章線索。

三、分析課文的起因

1、默讀課文起因部分,思考三個牧童是怎麼幹的.?他們為什麼要挖水井呢?

2、由挖小水井引出了一個問題是什麼,他們怎麼尋找的?

四、分析“尋找幸福”。

想想三個牧童分手後,各自都做了些什麼?想象一下他們是怎麼做的,補上課文沒有説的話。

五、十年後,三個牧童已經變成三個青年,回答

1、他們對幸福各有怎樣的體會?請你朗讀課文後説説。

2、把智慧的女兒兩次説的話劃下來,讀這兩段話,結合三個青年的體會説説幸福是什麼?

六、拓展:體會“幸福”的含義,

1、小練筆:幸福是

2、交流幸福名言。

3、欣賞詩歌《幸福是什麼》。

附板書:問幸福找幸福:做醫生,救了很多人;

勤勞工作,對人有用; 感到幸福

耕田種地,養活很多人説幸福

幸福是什麼教學反思10

《幸福是什麼》是人教版四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一篇略讀課文。本單元是以“中外童話”為專題。這些優美的童話,以動人的故事和優美的語言,把讀者帶入美好的情境,使人們感受到真、善、美的薰陶。

《幸福是什麼》是一篇尋找和認識幸福的過程。因此,我的教學重點就落到“認識什麼是幸福”上。在教學時,我以這樣的.語言導入:同學們,你們認為幸福是什麼?你覺得你的幸福是什麼?緊接着就是了解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再抓住重點段來理解全文即具體的分析課文。

在上完了這一課之後,就覺得學生還是沒有弄懂幸福到底是什麼?我也對自己做了一個深刻的反思。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讀的形式少:

比如,我可以用默讀、生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讀、比賽讀等方式。以讀為主。讓生在讀中思考、在讀中體會、在讀中感悟。

2、學生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沒有體現出來:

比如,師先提出問題,讓學生讀,出現了問題之後,師可以適當的往好的方面引導,再讓學生來爭論、討論。不要一味的都是老師在評價,讓他們在討論的過程中也能學習。

3、對幸福的理解,我認為幸福就是付出,勞動就是付出。還要引導學生要有一顆感恩的心。我們伸手向父母要零花錢時,你有想過你的父母的感受嗎?上課不聽講時,你有想過老師的辛勤勞動嗎?……

幸福是什麼教學反思11

我首先採用了歌曲《幸福是什麼》導入,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由此讓學生談幸福感受,引出問題(幸福到底是什麼),自然的導入課題。接着檢查掌握字詞、瞭解課文大概內容的情況,因為這是一篇閲讀課文,課下已讓學生充分預習。再後緊緊圍繞“三個青年是如何尋找和認識幸福的?他們覺得什麼是幸福?”為問題展開,對學生因勢利導,通過學生合作交流、在反覆感情朗讀中,再理解智慧女兒話語中的深刻含義;最後讓學生聯繫實際談對幸福的`理解完成了教學目標。教學環節層層相扣,教學課件圖文並茂,直觀形象,突出了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更好的完成了教育教學任務。

講課時,習慣了先設計好問題,然後讓學生合作交流,最後老師再進行評價總結,不敢放手給學生。我想,這是一篇童話故事,淺顯易懂,又是一篇閲讀課文,如果放手讓學生自學,出現了問題之後,老師再適當點撥,可能也會收到意料不到的收穫。

幸福是什麼教學反思12

今天,我班開展了家長開放日活動,我帶領學生學習了《幸福是什麼》這篇課文。這是一篇童話,就是通過一個有趣的童話故事告訴孩子們幸福的真諦。因為幸福對於不同身份的人來説,答案是多元的。面對剛步入四年級的孩子來説,要説清楚幸福是什麼,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再加上這是一篇略讀課文,所以我把教學重點定為:讓學生通過自讀自悟瞭解故事內容,懂得幸福是什麼,培養獨立閲讀的能力 。

教學時,我重視孩子的自瀆自悟,在學生邊默讀課文邊做批註後,進行反饋交流,重點抓住三個青年和智慧女兒的話展開教學,結合理解“勤勤懇懇(以想象第二個青年工作的畫面進行)、義務(在一個孩子説出義務就是責任後,引導孩子説説在校、在家、在社會上所做的事)”的含義。課上,我運用多種朗讀形式,指導孩子朗讀課文。學生通過交流明白了,是勞動讓他們感到了幸福,只有付出勞動,做對別人有用的人,才是幸福的。之後我拓寬文本內容,引入兩篇小詩,讓學生進一步理解幸福的真諦。最後安排小練筆,讓學生寫寫自己對幸福的獨特見解。

這節課上,孩子們學得特別認真,對課文的理解也十分到位,我倍感欣慰。尤其是五位學生所寫《幸福是什麼》的小詩都很精彩。但語文教學永遠是一門遺憾的藝術,每次課後總能夠發現不足之處。正如一位家長評課時説的一樣,在時間的把握上不夠合理,因為整整上了50分鐘;還有,對本篇課文的童話色彩的氣氛渲染有所欠缺,關於智慧的.女兒的教學中只出現一次(説明:其實預設時已經有這方面的內容)。

通過這堂課的教學,我深深地感受到,只有我們教師付出辛勤的勞動,認真備課,才能給學生帶來收穫的喜悦,同時學生也會給老師帶來快樂。讓我們在以後的教學中去尋找屬於我們自己的幸福吧!

幸福是什麼教學反思13

這是篇略讀課文,篇幅較長,是按故事發展的順序寫的,雖然文中出現了多處較奇異的情節,但也都是學生預料之中的,順理成章地發展下來,也許學生懂得了童話並不真實。文章的故事情節雖然奇異,但內容還是比較簡單,學生基本都懂。可能存在的就是對於理解智慧的女兒最後説的話——幸福要靠勞動,要靠很好地儘自己的義務,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很好地儘自己的義務”就是“把自己應該做的事情做好”;整句話的意思就是:要想獲得幸福,就要通過辛勤的勞動,給別人帶來方便和好處,讓別人感到幸福,自己也就幸福了。

因為這是一篇略讀課文,所以我把教學重點定為:什麼是幸福以及三個牧童是怎樣弄懂幸福是什麼的。再加上課文淺顯易懂,教學時,我沒有作多的講解。在學生大體瞭解課文內容後,抓住三個青年和智慧女兒的話,讓學生思考,並在小組內討論交流。學生通過交流明白了是勞動讓他們感到了幸福,只有付出勞動,做對別人有用的人,才是幸福的。之後我讓學生聯繫他們平時看到的,聽到的,做過的,説説自己對幸福的看法,自己什麼時候感到最幸福,學生暢所欲言,讓學生在説中,在讀中品味幸福的含義,並能記住這句話,經過幾個輪迴,同學們都理解並記住了這句話。最後讓學生交流自己對幸福的理解。有的同學説“在學校裏認真聽講,按時完成作業是幸福的”、“在學校裏遵守紀律,與同學和睦相處是幸福的”,有的同學説“有家裏幫爸爸媽媽做力所能及的事是幸福的” 、“做好自己的事,不讓爸爸媽媽操心是幸福的”,讓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個學生説“我們全班同學能一起坐在教室裏學習是幸福的”。有的説有一次在路上幫助了別人,人家對我説謝謝時,我感到了幸福;有的説我在家裏幫媽媽作家務時,媽媽誇我時,我感到了幸福……在不知不覺中,深化了對學生進行熱愛勞動,助人為樂的教育。

與此同時,我不失時機地出示了一些關於幸福的名人名言,讓學生讀一讀,背一背,一方面進一步受到思想教育,另一方面也積累了語言。

最後,我還安排了一個演課本劇的環節,雖然孩子們熱情很高,但結果不理性。可能是我一開始交代得不是很清楚,沒有仔細教他們該怎麼去演。當然,要想演好,還得記台詞,但時間過短,他們講了第一、二句,後面就忘詞了,因此馬上亂場了。以後有時間,讓他們再準備準備,成功地來演一次,這樣也許更能調動和發揮他們的特長。

在上完了這一課之後,我也對自己做了一個深刻的反思。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讀的形式少:

比如,我可以用默讀、生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讀、比賽讀等方式。以讀為主。讓生在讀中思考、在讀中體會、在讀中感悟。

2、學生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沒有體現出來:

比如,師先提出問題,讓學生讀,出現了問題之後,師可以適當的.往好的方面引導,再讓學生來爭論、討論。不要一味的都是老師在評價,讓他們在討論的過程中也能學習。

3、對幸福的理解,我認為幸福就是付出,勞動就是付出。還要引導學生要有一顆感恩的心。我們伸手向父母要零花錢時,你有想過你的父母的感受嗎?上課不聽講時,你有想過老師的辛勤勞動嗎?……我在上課時就沒有怎麼好好的去引導,這種學生就是明顯的只知道叫別人幫助自己,不知道自己也要去幫助別人,就沒有一顆感恩的心。我們老師不只是教給孩子們知識,還要教給孩子們做人的道理。好讓他們都能更好的成長。

通過這節課,我懂得了發揮學生主動性的重要性,只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給學生一個充分展現自我的平台,他們就一定能在學習中

幸福是什麼教學反思14

幸福是我們很熟悉的話題,但對於四年級學生來説要説清楚幸福是什麼,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課文《幸福是什麼》講的是三個牧童在智慧女兒的引導下經過勞動實踐弄懂了幸福的真正含義:幸福是要靠勞動,要靠很好地儘自己的義務,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

我把這篇閲讀課文的教學重點定為:三個牧童是怎樣弄懂幸福以及理解幸福的含義。課文淺顯易懂,教學時,我沒有作過多的講解。在學生默讀全文後,要求找出重點句(智慧女兒的話)並理解這句話的含義,然後抓住文中三個孩子是怎樣尋找和認識幸福的`。通過朗讀、表演、交流,感到了只有付出勞動,做對別人有用的人,才是幸福的。接着我讓學生聯繫他們平時看到的,聽到的,做過的,説説自己對幸福的看法。之後又出示了幾組不同身份的人對幸福的理解,讓孩子們體會幸福的真諦。與此同時,我不失時機地出示了一些關於幸福的名人名言,讓學生讀一讀,背一背,一方面進一步受到思想教育,另一方面也積累了語言。課後要求學生回家與父母交流,然後讓他們動手寫下自己對幸福的理解。金琳寫道:“媽媽告訴我,幸福無處不在,有時,一個眼神,一個動作,都會讓人感到幸福。如:看着睡夢中孩子安祥的臉龐,媽媽會感到幸福;看着馬路上一對白髮蒼蒼的老夫妻相互攙扶,這是一種幸福;餐桌上一家人其樂融融地圍在一起吃飯,這也是一種幸福……”李倩寫道“我與爸爸在暢談中,爸爸問我:‘當你在公交車上把座位讓給大肚子阿姨時,阿姨摸着你的頭,向你表示感謝,當你教小弟弟打羽毛球時,看到小弟弟學會後那高興的樣子,你的感覺怎樣?’媽媽問我:‘當你把一首新曲子彈出優美的旋律,當你在參加社區朗誦表演取得成功時,你又是怎樣的感覺?’我明白了,原來幸福就在家人的笑臉裏,在我的努力中,在別人的讚美聲中……”在與父母的交流中,學生進一步體會到尋找幸福不一定要走很遠的路,要經歷很長時間,只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隨時伸出自己的雙手,就可以抓住幸福。

教學永遠是一項遺憾的勞動,每次課後自己總能夠從課堂中發現不足之處。如上課一開始我讓學生找出重點句理解,不很妥當。如在學生了解文中三個孩子尋找和認識幸福後,再交流對幸福含義的理解,這時對課文中重點句理解就水到渠成。

總之,教學本課後,我深深地認識到:我們不但要教給孩子們知識,還要教給孩子們做人的道理,讓學生的人生更為燦爛,更有意義!

幸福是什麼教學反思15

《幸福是什麼》是四年級語文上冊第三單元的一篇略讀課文。本單元是以“中外童話”為專題。都是優美的童話,以動人的故事和優美的語言,把讀者帶入美好的情境,使人們感受到真、善、美的薰陶。

《幸福是什麼》是一篇尋找和認識幸福的過程。因此,我的教學重點就落到“認識什麼是幸福”上。再抓住重點段的朗讀來感受勞動發明幸福的真理。

在教學時,我就直接的導入,你們認為幸福是什麼?你覺得你的幸福是什麼?緊接着就是了解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再抓住重點段來理解全文即具體的分析課文。

在上完了這一課之後,就覺得同學還是沒有弄懂幸福到底是什麼?我也對自身做了一個深刻的反思。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讀的形式少:

比方,我可以用默讀、生自身喜歡的方式來讀、競賽讀等方式。以讀為主。讓生在讀會考慮、在讀中體會、在讀中感悟。

2、同學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沒有體現出來:

比方,師先提出問題,讓同學讀,出現了問題之後,師可以適當的往好的方面引導,再讓同學來爭論、討論。不要一味的`都是老師在評價,讓他們在討論的過程中也能學習。

3、對幸福的理解,我認為幸福就是付出,勞動就是付出。

還要引導同學要有一顆感恩的心。我們伸手向家長要零花錢時,你有想過你的家長的感受嗎?上課不聽講時,你有想過老師的辛勤勞動嗎?……

比方:我在講到,假如你現在是病人,醫生把你的病治好之後,你會對醫生説點什麼呢?有一個小朋友就説到:“醫生,我家裏很窮,都快吃不上飯了。我可以不給醫藥費嗎?而且我家裏上有老、下有小,你可以借一點錢給我嗎?”我在上課時就沒有怎麼好好的去引導,這種同學就是明顯的只知道叫他人協助自身,不知道自身也要去協助他人,就沒有一顆感恩的心。我們老師不只是教給小朋友們知識,還要教給小朋友們做人的道理。好讓他們都能更好的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