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教學計劃

關於一年級語文教學工作計劃範文合集十篇

欄目: 教學計劃 / 發佈於: / 人氣:7.43K

時光飛逝,時間在慢慢推演,我們又將迎來新的喜悦、新的收穫,請一起努力,寫一份計劃吧。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計劃很難寫?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一年級語文教學工作計劃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一年級語文教學工作計劃範文合集十篇

一年級語文教學工作計劃 篇1

一、學生情況分析:

一年級學生年齡較小,他們從幼兒園進入了國小的大門,一下子比較難以適應國小生活。尤其是不少學生還保留了許多從幼兒園帶來的不良習氣,如課間紀律差,上課比較自由,還未懂得國小學習的一些常規要求。同時,由於他們來自各個不同的幼兒園,所受的教育也各不相同。因此,教師一方面要抓好常規教育,一方面要培養學生對學習的興趣。雖説都上過幼兒園,接受過一定的教育教學,但有的不夠規範,特別是拼音和寫字方面,需要進行糾正和輔導。此外,現在的孩子在家都是小皇帝,自主性差,個性強又怕困難。我們應該加以正確引導,多加鍛鍊,幫助他們儘快適應學校生活,接軌新課程學習。

二、教材分析:

(一)教學內容:

本冊教科書包括“入學教育”、“漢語拼音”、“識字”、“課文”、“語文園地”、“口語交際”幾個部分。教材的開頭是入學教育,用四幅圖,幫助學生了解學校生活,瞭解學習常規。然後是漢語拼音的部分,共13課,在學習拼音的同時認識70個常用字。而後是識字(一)、10篇課文,識字(二)、又10篇課文。兩個識字單元各4課,每課認字12——14個。20篇課文分作4個單元,大體按由淺入深的順序排列,每個單元的課文在內容上有一定的聯繫。在每個單元之後設語文園地,以豐富的內容和多樣的形式,鞏固語文知識,發展語文能力。此外,全冊設6個口語交際話題,安排在每個單元的後面,使學生在創設的情境中進行口語交際的訓練。識字的編排,實行認寫分開,多認少寫。全冊要求認識400個常用字,寫其中100個筆畫簡單的字。

(二)教學目標:

1、漢語拼音

⑴、能讀準聲母、韻母、整體認讀音節和聲調。

⑵、能準確拼讀音節,正確書寫聲母、韻母。

⑶、能運用漢語拼音正音,學習普通話。

2、識字寫字。

⑴、學生喜歡漢字,有主動識字的願望。

⑵、認識400個常用漢字,會寫100個漢字。

⑶、掌握基本筆畫,字寫得端正、正確、整潔,按正確的筆順寫。

⑷、初步養成正確的姿勢和良好的習慣。

3、閲讀:

⑴、使學生喜歡閲讀,感受閲讀的樂趣。

⑵、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⑶、學習藉助插圖閲讀。

⑷使學生對讀物中感興趣的內容樂於與他人交流。

4、口語交際:

⑴學説普通話,逐步養成習慣。

⑵、能認真聽別人講話,瞭解主要內容。

⑶、與他人交流,態度自然大方,有禮貌。

⑷有表達的自信心,積極參加口語交際,踴躍發表自己的意見。

(三)全冊重點、難點:

1、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教育。

2、觀察圖畫、學習拼音和説話訓練有機結合。

3、打好寫字基礎,識字重視積累,體現彈性。

4、重視朗讀指導,讀正確、通順、有感情。

5、重視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舉一反三的能力。

6、培養良好的語言習慣。

四)全冊關鍵:

1、注重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2、教學體現時代精神,符合語文學習規律。

3、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語文學習方式。

(五)思想品德教育結合點:

1、進行熱愛大自然的教育。

2、使學生懂得:刻苦努力是做人、成才的根本。

3、讚美真摯感人的'各種親情。

4、給學生以“勞動光榮,懶惰可恥”的教育。

5、對學生進行益智教育。

6、反映科技發展和社會文明。

三、教學措施:

1、幫助學生了解學校常規,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語文課上嚴格練,其它課上堅持練,家長協助配合練,檢查評比促進練,持之以恆長期練。

2、吃透新教材,深入瞭解學生,創造性地使用新教材。

3、充分利用多媒體,利用教材優美的情境圖,創設輕鬆愉悦的學習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拼音教學中要擺正情境圖、語境歌和學字母的關係,強化音節教學,重視教給學生拼讀成直呼音節的方法,致力於學生獨立認讀能力的培養。閲讀教學中要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識水平,把握好理解的度,摒棄繁瑣的分析和空洞的説教,做到“讀”字當頭,多讀、精講、重視朗讀背誦的指導,重視學生對語字的認識和積累,重視範讀、範寫、範背,充分發揮教師的示範作用,並結合範讀、範説進行聽力訓練,結合範寫,進行觀察訓練,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內容來自斐&nb

4、加強語文和兒童生活的聯繫;引導學生留意生活,在生活中學語文。

5、設立學習小組,讓學生自主合作地開展學習,培養合作探究精神。

6、認真批改每課作業,及時作好反饋、小結。

周次

時間

內 容

1

8月27日—

9月2日

8月31—9月1日學生繳費、大掃除、始業教育;9月3日(星期一)正式上課

2

9月3日—

9月9日

1、入學教育

2、a o e

3

9月10日—

9月16日

1、I u v

2、b p m f

4

9月17日—

9月23日

1、d t n l

2、複習一

3 g k h

5

9月24日—

9月30日

2、z c s

3、zh ch sh r

6

10月1日—10月7日

國慶節

7

10月8日—10月14日

1、複習二

2、ai ei ui

3、ao ou ui

8

10月15日—10月21日

1、ie ve er

2、複習三

3、an en in un vn

9

10月22日—10月28日

1、ang eng ing ong

2、複習四

10

10月29日—11月4日

1、識字(一)1、一去二三裏

2、秋遊

3、識字(二)2、口 耳 目

11

11月5日—

11月11日

1、識字(三)在家裏

2、識字(四)4、操場上

12

11月12日—11月18日

1、課文(一)1.畫

2、課文(二)2.四季

3、課文(三)3.小小竹排畫中游

13

11月19日—11月25日

1、課文(四)4.哪座房子最漂亮

2、課文(五)5.爺爺和小樹

3、語文園地二

14

11月26日—12月2日

1、我們的畫(口語交際)

2、課文(六)6.靜夜思

3、課文(七)7.小小的船

4、課文(八)8.陽光

15

12月3日—12月9日

1、課文(九)9.影子

2、課文(十)10.比尾巴

3、語文園地三

4、這樣做不好(口語交際)

16

12月10日—12月16日

1、識字 1.比一比

2、識字 2.自選商場

3、識字 3.菜園裏

17

12月17日—

1、識字 4.日月明

2、語文園地四

3、我會拼圖(口語交際)

4、課文11.我多想去看看

18

12月24日—12月30日

課文12.雨點兒

課文13 .平平搭積木

課文14.自己去吧

19

12月31日—1月6日

課文15.一次比一次有進步

語文園地五

該怎麼辦(口語交際)

課文16. 小松鼠找花生

20

1月7—

1月13日

課文17.雪地裏的小畫家

課文18.借生日

課文19.雪孩子

21

1月14—

1月20日

課文20.小熊住山洞

語文園地六

小兔運南瓜(口語交際)

複習迎考

22

1月21—

1月27日

期末考試,學期結束

一年級語文教學工作計劃 篇2

一、本組基本情況分析

一年級語文備課組有4位教師,一位剛任教三年的年輕教師,雖工作經驗不足,但精力充沛,積極上進。兩位從事低年級的教學工作多次,對低年級的教學有着豐富的經驗。還有一位教師是從高年級下來,已多年未從事一年級的教學,但比較熟悉高年級的語文教學層,對一年級的知識教學有個系列的概念。對一年級的教學來説,不同層次的教師組合在一起,正好形成了互補的結構。一年級為起始年級,在入學前,我們對每位學生進行檢測,瞭解到學生間差異較大,識字量上、拼音上表現明顯。起步早的學生能閲讀短文,起步晚的則一字不識,這給教學帶來一定的困難。

二、指導思想

認真學習、領悟新基礎教育理念、二期課改精神,積極貫徹落實區、校教導處的工作要求,不斷加強學習,提高理論素養,以學校狠抓語文教學質量教學工作重點為契機,創造性地開展課堂教學研究,並加強日常集體反思,增強小組羣體的教育教學智慧,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為中心。認真落實課題研究計劃,強化教育教學常規,全面提高教學質量。通過學習、實踐、研究,進一步在備課組中形成濃厚互助合作、團結奮進的良好氛圍,提升備課組的整體水準,以此提高我們師生的整體生命質量。

三、本學期教學目標

1、認真學習《語文新課程標準》,瞭解現階段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瞭解本年段的教學目標和要求。

2、積極參加區教研所組織的一年級教學研究活動,定時定點開展備課組活動。

3、關注全年級每個學生的語文學習狀態,保證教學質量。

4、在教學中勇於探索,善於發現問題,積極參與教研組的課題實踐操作,認真做好資料積累等工作。

四、具體措施

1、結合學習新課程標準、新教材編寫説明、教材單元訓練目標及關於教材的調整意見等,把握好教學重點。加強學習、廣泛閲讀,豐厚各人的人文底藴,積極開展學習交流活動,共同提升理論素養。

2、根據年級組課題與個人特色項目,有目的地進行專業學習和實踐研究,做好資料積累工作。

3、圍繞課題加強集體備課,上好研究課,根據情況及時調整計劃,改進措施,以取得良好的研究效果。

4、潛心鑽研教材及教法,努力探索新型的課堂教學模式,做好“隨課文分散識字”課型的研究。

5、全組教師要善於運用新課程和新基礎教育理念來審視和剖析自己的教學計劃和教學行為,在教研活動時,對各類研究課例進行分析研究,取他人之長補己之短,以求有所提高保證每次教研組活動的時間、效率,營造時時事事皆可教研的濃厚氛圍。

6、加強教學常規的自查、互查,及時總結教學中的得失,並按月進行隨筆交流,以獲得同行的指點幫助,真正做到同反思、同進步,個人提高的同時,備課組的整體水平也“水漲船高”。

7、根據學生年齡特點開展小型多樣的語言實踐活動,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利用課餘時間做好輔優補差工作。

本學期計劃在全年級開展“識字比賽”、“朗誦比賽”與“講故事比賽”等,以活動培養學習興趣,促學生進步。

五、具體安排

一年級段語文教研活動安排表(略)

一年級語文教學工作計劃 篇3

一、指導思想:

以《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為依據,遵循語文教育的規律,順應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致力於構建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教材體系,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為他們的終身學習、生活和工作奠定堅實的語文基礎。

二、教材內容及編排:

本冊教材以專題組織單元,以整合的方式組織教材內容。8個單元8個專題,分為8組:多彩的春天、家庭生活、保護環境、快樂的夏天、動腦筋想辦法、我們的生活多麼幸福、我們都有好品質、我們身邊的科學。8個專題貼近兒童生活,體現時代特點,藴涵教育價值,把知識、能力、方法、情感融為一體。每個專題內涵都必將寬泛,避免了教材內容的侷限性。

每組包括1課“識字”、4—5篇課文和1個“語文園地”,各部分相互聯繫,構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識字課包括詞語、三字經、對對子、謎語、諺語、詩歌等多種形式。課文共34篇,內容豐富多彩。“語文園地”包括4個欄目:我的發現——鼓勵學生探究發現,引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主要是識字的方法;日積月累——引導學生積累好詞佳句、優秀段篇;口語交際——與專題聯繫,在雙向互動中培養口語交際能力;展示台——給學生提供展示學習所得的舞台。

8組之後有5篇選讀課文,最後是兩個生字表。

本冊識字的編排,繼續實行認寫分開、多認少寫的原則。全冊要求認識550個常用字,會寫250個認識的字。要求認識的字和要求會寫的字,分別在練習裏有標明。此外,在語文園地裏也安排了少量要認識的字。書後的生字表(一),列出了全冊要認識的字,生字表(二),列出了全冊要求會寫的字。

三、教材特點:

(1)圍繞專題組織教材內容,加強整合,便於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

(2)安排獨立的識字課,內涵豐富,形式多樣。

(3)大幅度更新課文,使教材更具有時代感,更貼近兒童生活。

(4)大力改進呈現方式,使教科書成為學生喜愛的“學本“。

A、編寫角度有關注教師的教,轉向方便學生的學。

B、教材注重引導發現,儘可能多地為學生提供展示的機會,使學生樂學、會學,不斷產生成就感。

C、聯繫單元的專題設計口語交際,加強各個單元教學內容的整合。

(5)體現彈性,增加適應性。

四、教學總目標(聽説讀寫能力的安排):

(一)識字與寫字

1、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願望。

2、認識常用漢字800個,其中250個會寫。

3、掌握漢字的基本壁畫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筆順規則用硬筆寫字,注意間架結構。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

4、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書寫規範、端正、整潔。

5、初步認識大寫字母,熟記《漢語拼音字母表》。

6、能用音序法查字典,學習獨立識字。

(二)閲讀

1、喜歡閲讀,感受閲讀的樂趣。

2、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藉助讀物中的圖畫閲讀。

4、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瞭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閲讀中積累詞語。

5、閲讀淺近的童話、語言、故事,嚮往美好的情境,關係自然和生命,對感興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並樂於與人交流。

6、誦讀兒歌、童謠、淺近的古詩,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美。

7、認識課文中出現的常用標點符號。在閲讀中,體會句號、文號、感歎號所表達的不同語氣。

8、積累自己喜歡的成語或格言警句。背誦優秀詩詞文15篇(段),課外閲讀總量不少於1萬字。

(三)寫話

對寫話有興趣,能簡單寫自己想説的話。

(四)口語交際

1、學講普通話,逐步養成用普通話的習慣。

2、能認真同別人講話,努力瞭解講話的主要內容。

3、聽故事、看音像作品,能複述大意和精彩情節。

4、能較完整地講述小故事,能簡要講述自己感興趣的見聞。

5、與別人交談,態度自然大方,有禮貌。

6、有表達的自信心。積極參加討論,對感興趣的話題發表自己的意見。

(五)綜合性學習

1、對周圍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興趣的內容提出問題,結合課內外閲讀,共同討論。

2、結合語文學習,觀察大自然,用口頭或圖文等方式表達自己的觀察所得。

3、熱心參加校園、社區活動。結合活動,用口頭或圖文等方式表達自己的見聞和想法。

五、教學重難點:

重點:如何鞏固

認識的'550字,會寫的250字。

難點:如何正確的閲讀。

六、教學措施:

[一]、識字與寫字:

1、相信學生能夠用已經形成的初步的識字能力來學習本冊生字,鼓勵他們用自己喜愛的方式識字。可以採用多種方式加強同學間的交流與合作,如,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當小老師等。

2、採用多種形式,注意加強生字的複習和鞏固,防止回生。

3、加強寫字指導,不但要寫對,更要寫好。最好每節課上都讓學生寫幾個字,切實保證寫字質量。

[二]、閲讀教學:

1、重視朗讀的指導。

2、避免單調枯燥的技術性朗讀指導,採用多種方式,如給畫面配音,分角色朗讀等,引導學生朗讀。

3、重視學生個人的閲讀感受,除了討論書中的思考題外,給學生質疑問難的機會,給學生充分發表自己見解的機會。

4、重視課外閲讀的指導。引導學生選擇好的讀物。

[三]、口語交際教學:

1、重視創設情境,使學生入情入景地進行口語交際。

2、重視日常教學中的口語交際活動。

3、努力開發語文課程資源,充分利用校內外課程資源,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時間活動,增強學生在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

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本班共有學生38名,幾乎沒有學習後進生。經過第一學期的學習,每生能認漢字500字左右,其中少數同學能認800——1000字左右。每生能寫漢字100字——150字之間,少數能寫200字左右。對偏旁部首的認識不成問題。漢語拼音鞏固率高,音序清晰,這為本冊的音序查字典法奠定了基礎。寫字姿勢正確,但有3——4人因身體原因及習慣不良,需再加強寫字習慣的督促。學生的閲讀興趣濃厚,閲讀習慣良好,閲讀時不出聲、不指讀。本學期將進行每天中午半小時的閲讀時間,再加大閲讀量。學生已經能獨立寫一、二句的拼音作文(不會寫的字用拼音),既複習了學過的字,又鞏固了拼音,孩子的寫作能力得到了鍛鍊與發展。

上學期末的成績令人滿意。本學期將再致力於對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

七、教學進度表:

周次 日期 教學內容 備註

1 2.4—6 第一組:識字1——語文園地一

2 9—13

3 16—20 第二組:識字2——語文園地二

4 23—27

5 3.1—5 第三組:識字3——語文園地三

6 8—12

7 15—19 第四組:識字4——語文園地四

8 22—26

9 29—4.2 第五組:識字5——語文園地五

10 5—9

11 12—16 期中階段複習、檢測

12 19—23 第六組:識字6——語文園地六

13 26—30

14 5.3—7 放假一週

15 8—14 第七組:識字7——語文園地七

16 17—21

17 24—28 第八組:識字8——語文園地八

18 31—6.5

19 7—11 選讀課文

20 14—18 期末總複習

21 21—25 期末總複習

22 28—7.2 分項測試分項評價

一年級語文教學工作計劃 篇4

一年級作為學生走進學校的第一步,正如修築高樓大廈一樣,必須要為學生的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本學期,我主要在注重學生的漢語拼音知識的掌握、寫字、讀書、課外閲讀等方面作了努力。

(1)注重漢語拼音知識的掌握。

漢語拼音知識既是學生學好語文的基礎,又是學好語文的重點。如何讓學生能把這看似枯燥的知識學得生動有趣,又能很好地掌握,我與年級裏、科組裏的老師經常交流,並向她們學習教學經驗,以使自己能讓學生學得輕鬆、學得紮實。同時,在開學前一個半月教學拼音的時間裏,我針對學生因材施教,每天鼓勵學生讀課外書,並經常引導學生對已學拼音知識活學活用,通過學兒歌、“摘蘋果”遊戲等形式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2)抓好寫字訓練。

寫字教學是一年級語文教學工作的難點。能讓每一個學生寫一手好字,是我最大的心願。所以,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我特別注意對學生寫字的.要求。首先,要讓學生寫好字,作為他們的語文老師,我更注重自己在課堂板書、給學生的留言等方面給學生做一個很好的示範。其次,我充分利用教學光盤中的寫字教程,引導學生學會讀帖、描紅,既從技能方面要求學生,又從習慣方面的要求學生。特別是習慣方面的要求,如怎樣握筆,保持怎樣的寫字姿勢,這些往往容易忽略,而恰恰正是這影響了學生的寫字質量的提高,甚至影響到用眼衞生和骨胳發育。因此,在抓好學生寫好字的同時,我更注重學生有良好的寫字習慣。

(3)抓好讀書訓練。

如何讓學生能從“閲讀”變為“悦讀”是一個關鍵。首先,調動學生讀書的積極性是最為重要的,在課堂上,我經常設立各種各樣的讀書比賽,小組讀、男女讀、抽生範讀、教讀等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激發了學生讀書的興趣;其次,我注重在閲讀教學的過程中,儘量引發學生能打開想象的翅膀,讀出自己的感受出來。比如,我在上《北風和小魚》一課時,當學完課文後,很多學生都認為北風很討厭,小魚很勇敢,但是當讓學生欣賞完我所準備的精美的冬天雪景時,學生的觀念就發生了一些變化,有的學生開始喜歡北風,這時我及時引導學生説説自己的理由,從而讓學生能夠多角度地去思考,並通過朗讀大膽展現自己的獨特感受。第三,注重自己的示範性。由於一年級的學生模仿性較強,所以在教學生讀課文之前,我都要特別注意這篇課文的字音、語速、語調、語感等方面,儘可能地為學生作出很好的示範。

通過一學期來的工作,我班學生在期末考試中獲得了優異的成績,全班44人蔘考,及格率100%,90分以上人數43人,95以上人數達40人,滿分13人,平均分97.52分,列年級第一。

一年級語文教學工作計劃 篇5

一、班情分析

我班現有學生33人,一年級孩子正處於學習啟蒙階段,通過一年級上學期的學習,大部分學生已經基本掌握了漢語拼音的讀寫,以及正確地拼讀音節、學讀輕聲;在讀寫分開、多認少寫的原則上,學生已會認250個生字,會寫100個字;能根據一定的情境或看圖,用普通話講清一件簡單的事;在閲讀方面也能正確地朗讀、背誦指定課文,能聯繫課文和生活實際理解常用詞語和句子的意思,認識了句號、感歎號、問號,並能讀出陳述、疑問、感歎的語氣。在本學期中我們應該繼續保護孩子學習語文的慾望和好奇心,進一步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讓孩子們在快樂中學習,培養孩子樂於探究、團結合作、勇於創新的精神。

二、教學內容

本冊教材以專題組織單元,以整合的方式組織教材內容,共設八個專題,分別為:多彩的春天,家庭生活,保護環境,快樂的夏天,動腦筋想辦法,我們的生活多麼幸福,我們都有好品質,我們身邊的科學。八個專題貼近兒童生活,體現時代特點,藴含教育價值,把知識、能力、方法、情感融為一體。每組包括1課識字、4—5篇課文和1個語文園地,各部分相互聯繫,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識字課包括詞語、三字經、對對子、謎語、諺語、詩歌等多種形式。課文共34篇,內容豐富多彩。語文園地包括四個欄目:我的發現——鼓勵學生探究發現,引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主要是識字的方法;日積月累——引導學生積累好詞佳句、優秀段篇;口語交際——與專題聯繫,在雙向互動中培養口語交際能力;展示台——給學生提供展示學習所得的舞台。

三、教學目標

1、讓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願望。本冊共有250個要求會認的字,200個要求會寫的字,要相信學生能夠用已經形成的初步的識字能力來學習這些生字,鼓勵他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識字。

2、重視朗讀的指導。在學生讀正確、讀流利的基礎上,指導學生讀出感情,讓學生在讀書的過程中自讀、自得,激發學生閲讀的興趣。

3、教師要創設情境,讓學生入情入境地進行口語交際,讓學生有表達的慾望,在日常生活中主動進行口語交際,不斷提高口語交際能力。

4、繼續養成講普通話的習慣。

5、積累自己喜歡的好詞佳句、詩歌、諺語等。

四、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和朗讀,以及學習方法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

2、教學難點

(1)在進行課文教學時,要重視學生個人的閲讀感受,除了討論書中的思考題外,還要給學生質疑問難的'機會,給學生充分發表自己見解的機會。

(2)學生與別人能大膽、自信的交流。

(3)增強學生在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

五、突破重、難點措施

1、在語言環境中把字的音、形、義結合起來,聯繫生活實際識字。

2、注意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圖畫和實物,把識字和認識事物有機結合起來。

3、採用多種形式,注意加強生字的複習與鞏固。

4、在閲讀教學中要避免單調枯燥的技術性指導,而是要引導學生入情入境,如給畫面配音,分角色朗讀,表演讀等等。

5、注重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促進學生的持續發展。

六、教學措施

1、對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可多介紹一些課外閲讀書籍供他們閲讀,拓寬學生的視野和想象空間,讓他們發出自己的見解和感受。

2、對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要因材施教,不用一把尺子衡量他們,注重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教給他們正確的學習方法,使他們樂於學習。

七、課時進度安排

第1、2周———識字1、第1—4課、語文園地一

第3、4周———識字2、第5—8課、語文園地二

第5、6周———識字3、第9—12課、語文園地三

第7、8周———識字4、第13—17課

第9、10周———語文園地四、識字5、第18—19課

第11周————第20—21課、語文園地五、期會考試

第12、13周————識字6、第22—25課、語文園地六、識字7

第14周————26—29課

第15周————語文園地七、識字8、第30—31課

第16周————第32——34課、;語文園地八

第17、18、19、20周———複習考試

一年級語文教學工作計劃 篇6

一、班級概況:

全班學生入學不久,活潑好動、天真爛漫,每個人的思想,品德都不成熟,處於形成的初步時期。對於學校班級的各項紀律、規定都不瞭解,集體主義觀念還未形成,對於學習更説不上什麼“勤奮、鑽研、細心”的精神,學習目的還未明確,學習習慣正處於逐步形成的階段。因此需要老師耐心引導。

二、教材分析:

全冊教材由“我愛上學”“看圖説話學拼音”“識字”“課文”“語文百花園”五個部分組成。為了方便識字和閲讀,生字和課文全部加註了拼音。

1.關於“我愛上學”

力求體現當代教育新理念,堅持以學生為本,將過去的“入學教育”改成“我愛上學”。“我愛上學”是向學生進行入學教育的主題內容。圍繞“我愛我們的學校”“我愛老師和同學”和“我愛學語文”三個專題,配有三幅展示富有兒童情趣、多姿多彩的學校生活畫面,將情感興趣、口語應用、行為習慣、合作意識、學習方法等因素整合,發展學生的語言,促使學生愛學、樂學、會學。同時,滲透了瞭解新環境、認識新朋友、環境認字的內容。

2.關於看圖説話學拼音

漢語拼音教學是國小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是幫助識字、閲讀、學説普通話的工具。怎樣激發學生學習漢語拼音的興趣呢?教材從國小生的.心理髮展規律和認知規律出發,從母語教育的規律和兒童入學前口語水平的實際出發,根據兒童思維具有形象性及樂於口頭表達等心理因素,把漢語拼音教學與識字教學、學説普通話有機地結合起來,並增強教學的趣味性,與兒童的語言實際生活經驗相聯繫。從兒童學習的興趣、需要着眼,本着易學、有用的原則,突出重點,化解難點,搞好幼小銜接,繼續發展兒童的口頭語言,並安排兒童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識字,為學習書面語言打下基礎。

3.關於識字

識字部分有較大突破。主要體現在:從大語文觀出發,本着生活中處處有語文以及從學生內心需要考慮,識用結合,從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出發,綜合運用多種識字方法。

4.關於閲讀

(1)關於課文。課文以專題組成單元,全冊共編排了20篇課文,分為5個單元:愛祖國、愛家鄉、愛學校;熱愛大自然、多彩的秋天;愛學習、自主實踐、講文明、懂禮貌,熱愛生活、快樂自信;動腦筋想辦法、團結友愛。這五個專題的課文、練習等,貼近兒童生活,體現時代特點,文化內涵豐富,各單元均由導語情境圖、課文、課後練習、"語文百花園"四部分組成,四部分圍繞同一個專題,把知識、能力、方法、習慣、情感態度、價值觀融為一體,進行整合訓練。導語的編寫是根據兒童心理特點,以學習夥伴的口吻,從不同角度激發兒童閲讀興趣和情感,儘量設置懸念疑團,誘發兒童求知慾,同時配有反映兒童課內外學習語言的畫面,以引發兒童自主學習、展開想像、合作交流的興趣。

一年級語文教學工作計劃 篇7

一、課標對本學科的要求。

(一)識字與寫字

1.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願望。

2.認識常用漢字1600~1800個,其中800~1000個會寫。

3.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筆順規則用硬筆寫字,注意間架結構。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

4.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書寫規範、端正、整潔。

5.學會漢語拼音。能讀準聲母、韻母、聲調和整體認讀音節。能準確地拼讀音節,正確書寫聲母、韻母和音節。認識大寫字母,熟記《漢語拼音字母表》。

6.能借助漢語拼音認讀漢字。能用音序和部首檢字法查字典,學習獨立識字。

(二)閲讀

1.喜歡閲讀,感受閲讀的樂趣。

2.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習默讀,做到不出聲,不指讀。

4.藉助讀物中的圖畫閲讀。

5.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瞭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閲讀中積累詞語。

6.閲讀淺近的童話、寓言、故事,嚮往美好的情境,關心自然和生命,對感興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並樂於與人交流。

7.誦讀兒歌、童謠和淺近的古詩,展開想像,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美。

8.認識課文中出現的常用標點符號。在閲讀中,體會句號、問號、感歎號所表達的不同語氣。

9.積累自己喜歡的成語和格言警句。背誦優秀詩文50篇(段)。課外閲讀總量不少於5萬字。

10.喜愛圖書,愛護圖書。

(三)寫話

1.對寫話有興趣,寫自己想説的話,寫想像中的事物,寫出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

2.在寫話中樂於運用閲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

3.根據表達的需要,學習使用逗號、句號、問號、感歎號。

(四)口語交際

1.學講普通話,逐步養成講普通話的習慣。

2.能認真聽別人講話,努力瞭解講話的主要內容。

3.聽故事、看音像作品,能複述大意和精彩情節。

一年級語文教學工作計劃 篇8

二、班級概況

全班共61人,學生入學不久,活潑好動、天真爛漫,每個人的思想,品德都不成熟,處於形成的初步時期。對於學校班級的各項紀律、規定都不瞭解,心中集體主義觀念還未形成,對於學習更説不上什麼“勤奮、鑽研、細心”的精神,學習目的還未明確,學習習慣正處於逐步形成的階段。

三、教學要求

1、學習習慣

(1)掌握正確的讀書姿勢、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2)掌握正確的寫字姿勢和握筆方法,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愛惜學習用品的習慣。

2、漢語拼音:

(1)學會漢語拼音,能讀準聲母、韻母、聲調和整體認讀音節,能準確地拼讀音節,正確書寫聲母、韻母和音節。

(2)能借助漢語拼音識字、正音、學説普通話。

3、識字寫字

(1)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願望。

(2)認識常用漢字400個,會寫其中的100個。

(3)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能按筆順規則寫字。字寫得正確、端正、整潔。

(4)初步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

4、閲讀

(1)喜歡閲讀,感受閲讀的樂趣。

(2)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學習藉助讀物中的圖畫閲讀。

(4)對讀物中感興趣的內容,樂於與他人交流。

5、口語交際

(1)學説普通話,逐步養成説普通話的習慣。

(2)能認真聽別人講話,努力瞭解講話的主要內容。

(3)能與別人交談,態度自然大方,有禮貌。

(4)有表達的自信心。積極參加口語交際,踴躍發表自己的意見。

四、教學措施

1、端正教學思想,改進教學方法,正確把握新教材的特點,抓住教學的重點、難點,緊扣教學目的進行教學。

2、在培養習慣、方法,要把培養正確的寫字姿勢作為重點,嚴格訓練,做到統一要求,規範練習,語文課上嚴格練,其它課上堅持練,家長協助配合練,檢查評比促進練,持之以恆長期練。

3、在拼音教學中要擺正情境圖、語境歌和學字母的關係,強化音節教學,重視教給學生拼讀成直呼音節的方法,致力於學生獨立認讀能力的培養。

4、閲讀教學中要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識水平,把握好理解的度,摒棄繁瑣的分析和空洞的説教,做到“讀”字當頭,多讀、精講、重視朗讀背誦的指導,重視學生對語字的認識和積累。

5、重視範讀、範寫、範背,充分發揮教師的示範作用,並結合範讀、範説進行聽力訓練,結合範寫,進行觀察訓練,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

一年級語文教學工作計劃 篇9

一、班級學生情況分析

本班學生名,在經過了一個學期的語文學習後,基本上已經達到學習的目標,對學習漢字有着一定的興趣,樂於參加到學習活動中來。但是面對較大的識字量,學生識字的返生效較高。因此對這些學生,應該更多地關注如何用生動有趣、形式多樣的方法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使其體驗成功學習所獲得的樂趣。

二、教材分析:

(一)教材內容

本冊教科書以專題組織單元,以整合的方式組織教材內容。共設8個專題,分為8組:多彩的春天,家庭生活,保護環境,快樂的夏天,動腦筋想辦法,我們的生活多麼幸福,我們都有好品質,有趣的自然科學。這八個專題貼近兒童生活,體現時代特點,藴含教育價值。而且,每個專題內涵都比較寬泛,避免了教材內容的侷限性。每組教材把語文知識、能力、方法、習慣、情感態度價值觀融為一體,體現從整體上提高語文素養。每組包括1課“識字”、4-5篇課文和1個“語文園地”。各部分相互聯繫,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識字課形式多樣,包括四字詞語組成的韻語、新三字經、對子歌、兒歌、謎語、數量詞組成的韻語、諺語等多種形式。

必學課文共34篇(其中兩篇連環畫形式的課文),內容豐富多彩。“語文園地”面貌一新,包括四個欄目:我的發現——鼓勵學生探究發現,引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主要是識字的方法;日積月累——引導學生積累好詞佳句、優秀段篇;口語交際——與專題聯繫,在雙向交流中培養口語交際能力;展示台——給學生提供展示學習所得特別是課外所得的舞台。八組教材之後有五篇選讀課文。最後是兩個生字表。(表一是要求會認的字,表二是要求會寫的字)。

本冊教材中漢字的編排,繼續實行認寫分開、多認少寫的原則。全冊要求認識550個常用字,會寫250個在本課或以前認識的字。要求認識的字和要求會寫的字,分別在練習裏標明。此外,在語文園地裏也安排了少量要求認識的字。

(二)教材特點

1、繞專題組織教材內容,充分體現整合。

2、排獨立的識字課,內容豐富、形式多樣。

3、幅度更新課文,使教材更具有時代感,更貼近兒童生活。

4、改進呈現形式,使教科書成為學生喜愛的“學本”

三、教學目標:

1、認識550個常用字,會寫250個在本課認識的或以前已經認識且在本課重現的字。認識的字,只要求認識,在課文中認識,搬個地方還認識;知道在新認的字中出現的新偏旁。要求寫的字,要了解字義,能口頭或書面組詞,逐漸在口頭或書面運用;最重要的是把字寫對、寫好,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

2.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願望。學習獨立識字。愛識字,能主動識,學着自己識,這是學生識字不竭的動力。一定要重視興趣、習慣的培養。要重激勵、多鼓勵。

3.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詞句的意思。有感受的想法,樂於與人交流。讀詩歌能展開想象,感受語言的優美。

4.學習默讀。允許有個從指讀到不指讀,從出聲到不出聲,從只顧讀到一邊讀一邊想的訓練過程。

5、重視語言的積累。課內要求背的、一定要背下來。還要鼓勵學生自覺地更多地積累詞、句、段。

6.加強在生活中學語文的引導、交流與展示。

7、體現語文與生活的緊密結合。

四、教學措施

1、理解教材編輯意圖,以組為單位整體設計教學。

2、倡導合作學習。採用多種方式設計教學活動,加強同學間的交流與合作。

3、重引導發現,鼓勵探究學習。

4、提倡學生運用記憶規律,發現新與舊的聯繫,發現識字方法。鼓勵學生在生活中識字,鼓勵學生觀察生活,體驗生活。

鼓勵學生用自己最喜歡、最習慣的方法認記方法認識漢字。

5、要重視課外閲讀的指導,給學生提供課外閲讀成果展示的機會,使學生互相學習、互相促進,不斷產生成就感。

6、努力開發語文課程資源,充分利用教材內容和當時、當地的語文課程資源,開展豐富。,20xx年一年級語文教學計劃

一年級語文教學工作計劃 篇10

一、教材簡析

本冊教材是由課程教材研究所和國小語文課程教材研究所開發中心聯合編著的。它由“入學教育”、“漢語拼音”、“識字”、“課文”、“語文園地”五部分組成。“入學教育”通過三幅圖畫讓學生形象地瞭解校園及學校生活,使學生喜歡上學、喜歡學校。“漢語拼音”學習聲母、韻母、整體認讀音節及拼音方法。“課文”共20課,分兩組學習(共四個單元)。每個單元之後有一個“語文園地”(共六個)。除此之外,本冊還加入了“識字”兩組,使學生在拼音、字、詞、句各方面有了練習。

本教材集知識性和趣味性於一體,其中安排了大量的精美圖畫,生動直觀,具有很強的吸引力,增加了可讀性和觀賞性,既能幫助學生理解所學內容,又進行了美的教育。

二、教學目的

1、通過“入學教育”,激發學生對學校、對學習、對同學的熱愛,感受由老師同學組成的大家庭的温暖。

2、學會聲母、韻母、聲調,能準確地拼讀音節,準確地讀出整體認讀音節,能正確書寫聲母、韻母和音節。

3、學會100個字,認識400個字。要求會寫的字,要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瞭解字義。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能按筆順規則寫字,字寫得正確、端正、整潔。

4、通過課文教學,進行朗讀、背誦訓練,積累詞語,受到思想品德的薰陶,逐步培養學生的讀書興趣和良好的閲讀習慣。

5、在教學的各個環節中規範學生的口頭語言,培養良好的語言態度和語言習慣。

三、教學重點

1、學會聲母、韻母、聲調,能準確地拼讀音節,準確地讀出整體認讀音節,能正確書寫聲母、韻母和音節。

2、學會100個字,認識、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瞭解字詞在語言環境中的意思,正確書寫,逐步掌握一些識字方法,培養初步的識字能力。

3、進行朗讀、背誦訓練,培養興趣和良好的閲讀習慣。

四、教學難點

1、明確掌握前鼻韻母的發音部位和發音方法,熟練掌握兩種拼音方法。

2、提高識字能力,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

3、能説完整的話,能清晰、準確地表達自己地想法和認識。

五、教改措施

1、充分利用教材中精美的圖畫、兒歌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把課堂還給學生,以學生為主體,鼓勵學生在課堂上人人開口,做課堂的小主人,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3、在課堂上扶、放結合,要大膽地放、巧妙地扶,並且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

不僅學會,還要會學,及時讓學生總結學習方法,培養學生愛學習、樂學習的興趣。

六、教學活動

1、拼音比賽

2、書寫展示

3、故事會

4、朗誦比賽

七、教學進度安排

入學教育 3課 3課時

漢語拼音 13課

識 字 8課

課 文 20課

語文園地 6課

單元教材分析

一、教學目的

1、觀察圖畫內容,使學生初步感受老師的温暖、同學的友愛、校園生活的豐富多彩,依據畫面提示,對學生進行尊敬老師、遵守紀律、團結友愛等方面的入學常規教育。

2、學會a o e I u ü六個單韻母,要求讀準音、認清形、正確書寫、會讀四聲,能準確熟練地讀帶調韻母。

3、學會b p m f d t n l八個聲母,要求讀準音、認清形、正確書寫,能用這八個聲母和單韻母相拼,聯繫看圖讀用拼音寫成的字。

4、會認“爸、媽、我、大、米、土、地、馬”八個字,要求讀準音、認清形。

二、教學重點

1、學會六個單韻母和八個聲母,要求讀準音、認清形、正確書寫。

2、能用b p m f d t n l八個聲母與a o e I u ü相拼。

3、認識八個生字。

三、教學難點

1、能準確發出六個單韻母的二聲和四聲。

2、八個聲母與六個單韻母帶調拼音。

四、課時安排

入學教育 3課 3課時

拼音教學 4課 9課時

複習一 1課 2課時

入學教育

一、教學目的

1、以圖畫為引子,使學生了解學校及學校生活,並且指導他們觀察畫面中人物的動作、神態,使學生初步感受教師愛的温暖、同學們的友愛和校園生活的`豐富多彩。

2、依據畫面提示,對學生進行尊師、守紀、團結友愛等方面的入學常規教育。

二、教學重點

1、讓學生對學校生活有個初步的瞭解。

2、進行觀察和思維訓練。

三、教學難點

使學生懂得如何遵守校紀班規,儘快適應校園生活。

四、教學方法

談話導入,聯繫圖畫進行教育,創設情境,深化教育主題。

五、教具

掛圖

六、課時安排 3課時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課

同學們,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西飛一小,從踏入校門開始,你們就是國小生了。那麼有誰知道國小生的生活與幼兒園裏的小朋友的生活有什麼不同?(生髮表自己的看法)

那國小生的生活是怎樣的呢?(出示掛圖一)

二、觀察圖畫,理解內容

(一)1、這是什麼地方?都有誰?他們在做什麼?

2、討論

①、開學第一天,你見到老師應該説些什麼?

②、圖上這位小同學與老師説了些什麼?老師會對他説些什麼?(及時點評)

3、情景練習

同學們從踏入校門的那一刻起,接觸最多的人就是老師。老師教給同學們知識,並且關心同學們成長。那麼在學校生活中我們應該怎樣與老師相處呢?

①、清兩位同學上台表演,一演老師、一演學生。

情景:a、在路上師生相遇如何互致問候?

B、在辦公室裏、在教室裏……

②、師生評議。

③、總結

我們為什麼要這麼做呢?

(二)1、爸爸媽媽送我們到校門口時,我們應該説些什麼?

2、看圖。想一想:圖上的父子、母女正在説些什麼?(讓學生根據他們的動作、神態大膽、合理地想象)

3、情景表演

①、表演、評議

②、總結:要熱愛父母、尊敬父母。

(三)1、當你在上學、放學路上遇見同學,你會怎麼辦?(情景表演)

2、評議

3、總結:同學之間要互相團結、友愛、互相幫助。當別人遇到困難的時候,應該伸出援助之手。

(四)、觀察遠處,畫上還有誰?他們在幹什麼?(打掃衞生)

問:他們為什麼要打掃衞生?不打掃衞生會怎麼樣?

總結:校園是我們共同的家,這裏有教室、綠樹、紅花。作為其中的一員,我們應該愛護我們的校園環境。

三、對照現實,熱愛校園

1、同桌互相説一説我們的校園,各地方都有些什麼?

2、指名説,其他同學補充。

3、集體參觀我們的校園,熟悉環境(可讓講解較好的學生作小導遊,邊走邊説)。

四、作業設計

回家動手畫一畫我們美麗、可愛的校園。

第二課時

一、觀察圖畫,瞭解語文課。

1、同學們在上什麼課?你是怎麼知道的?

(讓學生知道語文課和語言課的不同,不僅練習“聽”和“説”,而且還要學習“讀”和“寫”。)

2、讓學生説一説學會了“讀”和“寫”有什麼用?

二、喜歡語文課

1、黑板上有什麼?你們誰認識黑板上的動物圖片?誰認識圖片下的文字?

2、拿出識字卡片“羊”字,請認識的同學讀給同學聽。問:如果老師請你把這個字帖到黑板上,你願意嗎?如果願意,你應該怎麼做?(引導同學看圖,想圖中黑板前的那位小姑娘學習。)

3、在語文課堂上,我們不僅能學到拼音、漢字,還能學到許多其他的語文知識。我們可以利用所學到的語文知識來讀書、看報,還可以寫信、交友,表達內心的想法和感受,因此,學習語文是非常重要的。

三、怎樣上好語文課

1、觀察圖畫,其他同學的動作、神態是怎樣的?

2、看了這些小同學怎樣上語文課,那麼我們又應該怎樣上我們的語文課?

3、總結:

上語文課時,要坐端正,專心看黑板,認真聽老師講解,並且積極參與學習活動,只有這樣才能上好語文課,掌握好語文知識。

四、擴展

在學校上學,除了要上語文課外,我們還要學習其他的科學知識,還要上數學課、自然課、英語課、音樂課等等。所以在其他課堂上,同學們也要認真聽講,積極思考,這樣就能學到更多、更廣的知識,成為聰明的好學生。

第三課時

一、談話導課

同學們,已經開學了,你們也已經轉入正式的學習生活中了。那麼有誰知道正確的讀書、寫字姿勢和執筆方法呢?

二、觀察、模仿

1、出示掛圖,仔細觀察圖中的小同學是怎樣做的?

讀書:坐端正,腰挺直,雙手執書,身體與桌子、眼睛與書之間要有一定的距離。

寫字:坐端正,腰挺直,一手執筆,一手扶住書本;身體與桌子、眼睛與書之間要有一定的距離。

執筆: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筆桿,中指在後支撐;手指距筆尖有一定的距離。

2、同學們知道了什麼是正確的讀書和寫字姿勢,那我們就模仿圖中的小同學練一練,看誰做的姿勢最標準、最正確。

3、指正

在老師逐個檢查的過程中發現大部分的同學姿勢都非常標準,但還存在個別問題。誰願意上來給大家示範一下正確的姿勢?(師相機指導)

三、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觀察、學習、模仿,我們知道了正確的讀書、寫字姿勢和執筆方法,這節課同學們也做得很好。這種正確的姿勢剛做起來是比較不容易的,但它對我們成長、學習是很有幫助的。所以,我們一定要堅持下去,養成良好的讀書、寫字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