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教學計劃

學校教學教學計劃(精選9篇)

欄目: 教學計劃 / 發佈於: / 人氣:2.47W

時光在流逝,從不停歇,又將開始安排今後的教學工作了,立即行動起來寫一份教學計劃吧。如何把教學計劃寫出新花樣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學校教學教學計劃,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學校教學教學計劃(精選9篇)

學校教學教學計劃 篇1

一、課程性質與任務

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

語文課程是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必修的一門公共基礎課。本課程的任務是:指導學生正確理解與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和思維發展,加強語文實踐,培養語文的應用能力,為綜合職業能力的形成,以及繼續學習奠定基礎;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和科學文化素養,弘揚民族優秀文化和吸收人類進步文化,為培養高素質勞動者服務。

二、課程教學目標

中等職業學校語文課程要在九年義務教育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使學生進一步提高正確理解與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提高科學文化素養,以適應就業和創業的需要。指導學生學習必需的語文基礎知識,掌握日常生活和職業崗位需要的現代文閲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學作品欣賞能力和淺易文言文閲讀能力。指導學生掌握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養成自學和運用語文的良好習慣。引導學生重視語言的積累和感悟,接受優秀文化的薰陶,提高思想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形成良好的個性、健全的人格,促進職業生涯的發展。

三、教學內容結構

本課程的教學內容由基礎模塊、職業模塊和拓展模塊三個部分構成。

1. 基礎模塊是各專業學生必修的基礎性內容和應該達到的基本要求,教學時數為160~180學時。

2. 職業模塊是適應學生學習相關專業需要的限定選修內容,各學校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選擇和安排教學,教學時數為32~36學時。

3. 拓展模塊是滿足學生個性發展和繼續學習需要的任意選修內容,教學時數不做統一規定。

基礎模塊、職業模塊和拓展模塊,均從閲讀與欣賞、表達與交流兩個方面提出教學內容和教學要求,通過語文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語文的能力。

四、教學內容與要求

(一)基礎模塊

1. 閲讀與欣賞

正確認讀並書寫3500個常用漢字。

能使用常用漢語工具書查閲字音、字形、字義,正確區分常用的同音字、形近字。

能用普通話朗讀課文。

注重對文章整體感知和領會,理解重要詞語和句子在文章中的含義和作用,能概括文章的內容要點、中心意思和寫作特點。能辨識常見的修辭手法,體會文章中修辭手法的表達作用。

閲讀各種優秀作品,體會其豐富內涵,加深和拓寬對自然、社會、人生等問題的思考和認識。

能瞭解散文、詩歌、小説、戲劇等文學形式的.特點。

注重閲讀中的情感體驗,感受教材中文學作品的思想情感和藝術魅力,學會初步欣賞文學作品。就作品中感興趣的內容進行討論,説出自己的理解、體驗或感悟。 能利用圖書館、網絡等蒐集、篩選和提取有用的信息。

誦讀教材中的古代詩文,大體理解內容,背誦或默寫其中的名句、名段、名篇。 激發學習古代詩文的興趣,增強熱愛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思想感情。 掌握精讀、略讀、瀏覽等閲讀方式。

掌握加圈點、列提綱、制卡片、編文摘等閲讀方法。

閲讀優秀文學作品總量一般不少於200萬字。

2. 表達與交流

(1)口語交際

養成説普通話的習慣。普通話水平達到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頒佈的《普通話水平測試等級標準(試行)》相應等級的要求。

聽話時做到耐心專注,能理解對方説話的主要內容、觀點和意圖;説話時有禮貌,表達清楚、連貫、得體。

學會介紹、交談、複述、演講、即席發言、應聘等口語交際的方法和技能。能夠根據學習、生活和職業工作的目的和情景進行恰當的表達和交流。

(2)寫作

語段寫作,能圍繞中心,條理清楚,正確地遣詞造句。

篇章寫作,做到符合題意,中心明確,思想健康;選材得當,結構完整,語句通順;書寫規範,不寫錯別字,正確使用標點符號。

寫記敍文,能恰當地選擇材料和組織材料,能在敍述和描寫的基礎上學習抒情、議論等多種表達方式。

寫説明文,能把握説明對象的特徵,合理安排説明順序,恰當運用常見的説明方法。

寫議論文,做到有觀點、有材料,材料與觀點保持一致。

掌握便條、單據、書信、啟事、通知、計劃等常用應用文的寫法,做到格式規範、文字簡潔。能夠根據學習、生活、職業工作的需要恰當運用。

初步養成修改文章的習慣。

45分鐘能寫五六百字的文章。寫作活動不少於10次。

3. 語文綜合實踐活動

根據校園生活、社會生活和職業生活確定活動內容,設計活動項目,創設活動情境。通過蒐集資料、小組合作、交流展示、總結評價等步驟,圍繞活動主題開展語文實踐活動,運用有關的語文知識和技能,提高語文應用能力,培養職業理想和職業情感。

(二)職業模塊

1. 閲讀與欣賞

閲讀與專業相關的各類文章,讀懂主要內容。能對文章中的重要信息進行篩選、整理,獲得所需要的資料。能根據專業學習的需要選擇讀物。

閲讀有關職業理想、行業發展、企業文化等方面的文章,培養健康的職業情感和良好的職業道德。

閲讀中提高蒐集相關職業信息的能力,從閲讀中瞭解社會、瞭解職業,培養職業意識。

閲讀自然科學、社會科學類作品,領會作品中體現的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進一步瞭解經濟社會發展和科學技術進步對高素質勞動者的全面要求,增強學習知識和掌握技能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 表達與交流

(1)口語交際

掌握接待、洽談、答詢、協商等口語交際的方法和技能,做到態度真誠,表達準確,語言文明,儀態大方,符合職業崗位的要求。

(2)寫作

掌握調查報告、説明書、廣告詞、策劃書、求職信、應聘書等應用文的寫法,做到格式規範,語言簡明、得體,內容符合要求。

寫作活動不少於4次。

3. 語文綜合實踐活動

從相關職業的實際需要出發,選取活動內容,設計活動項目,模擬職業情境,組織語文綜合實踐活動。在活動中提高語文應用能力,增強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

(三)拓展模塊

1. 閲讀與欣賞

精讀文章,能理清作者思路,辨析文章結構,概括文章主旨,瞭解寫作特點。 初步掌握欣賞散文、詩歌、小説、戲劇的方法,閲讀一定數量的優秀文學作品。 品味文學作品的形象、情感、語言,能通過口頭或書面表達自己的理解、體驗或感悟。

能借助註釋和工具書,讀懂文言課文的基本內容,瞭解課文中常見文言實詞的含義和常見文言虛詞的用法,以及與現代漢語不同的文言句式。

能結合教材中的古代詩文了解相關的文化常識,豐富文化積累。

掌握繪圖表、作批註、寫心得等閲讀方法。

2. 表達與交流

(1)口語交際

能用普通話正確表達自己的觀點,能根據語境,藉助語氣、表情、手勢恰當地表情達意,提高交際效果。

學會講解、採訪、討論、辯論等口語交際的方法和技能,做到重點突出、條理清晰、用語簡潔,能根據職業工作的需要,恰當進行口頭表達與交流。

(2)寫作

篇章寫作,做到觀點正確,中心明確,思想健康;內容具體,結構嚴謹,層次清晰;語言簡潔,文字通順;格式標準,文面整潔。

寫記敍文,能恰當地運用議論、抒情等表達方式,語言形象生動。

寫説明文,能具體、清晰地説明事物或事理,語言準確。

寫議論文,做到論點鮮明,論據充分,論證合乎邏輯。

能根據職業崗位的需要,寫作總結、説明書、記錄、海報、簡報等應用文,做到格式規範,文字表述正確,內容符合要求。

45分鐘能寫600字以上的文章。寫作活動不少於5次。

3. 語文綜合實踐活動

針對社會生活和相關行業中的重要問題,發現和確定活動內容,設計活動項目,開展綜合程度較高的語文實踐活動,培養語文綜合應用能力。

五、教學實施

(一)教學時數安排建議

實施學分制的學校,按16或18學時摺合1學分。

(二)教學建議 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學要遵循語文教育規律,突出職業教育特色。教學中要堅持以學生髮展為本,探索富有實效的教學模式,改進教學方式、方法和手段,培養學生語文應用能力,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

1. 教師要加強學習和研究,努力促進專業發展

教師應瞭解職業教育語文課程的特點,研究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學的規律,不斷學習,完善知識結構,提高理論素養。要結合教學實踐,加強教學反思,提高課程實施的水平和效率。

2. 瞭解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特點,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教師應瞭解學生學習水平與心理特點,關注他們的學習困難,重視他們的學習需求,努力營造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加強教學內容與社會生活、職業生活以及專業課程的聯繫,創設與職業工作相近的情境,幫助他們認識語文在生活和工作中的作用。激發他們參與教學活動的興趣與熱情,使他們在參與中掌握學習方法,獲得成就感和自信心。教學中要因材施教,實施分類指導和分層教學。

3. 重視語文課程的育人功能,促進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

教師要充分發揮語文課程薰陶感染、潛移默化的功能。要尊重學生的感受與情感體驗,同時要重視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正確引導。

4. 積極開發和利用語文課程資源,加強語文實踐,提高學生運用語文的能力 中等職業學校各類實踐性教學環節為學生創設了接觸社會、瞭解職業的環境,也為學生提供了語文學習的資源。教師要高度重視語文課程資源的利用與開發,通過開展語文實踐活動,促進學生利用課堂教學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加強書本學習與實際應用之間的聯繫。

5. 恰當使用現代教育技術

教師應重視現代教育技術與語文課程的整合。要更新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法,充分發揮計算機、互聯網等現代教育技術的優勢,合理應用多種媒體組合,為學生提供豐富多樣的學習資源和有益自學的教學環境。在教學過程中,提倡恰當利用數字化教學資源,作為輔助教學的手段。

(三)教材編寫建議

教材編寫要以本教學大綱為基本依據。

教材的內容應體現中等職業學校語文課程教學目標,落實各個模塊的教學內容與要求。各個模塊的教學時數要與本教學大綱的教學時數安排相匹配,符合規定要求。教材應該具有鮮明的職業教育特色,反映培養目標及專業學習的要求。 教材選文要注重內容的價值取向,反映科技進步與社會發展的趨勢。選文應該具有時代性和典範性,富有文化內涵,文質兼美,風格多樣,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升學生文化品位、品德修養和職業素養。

教材體例和呈現方式應靈活多樣,避免模式化。要適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要求,體現中等職業學校語文課程教學內容的特點。充分考慮學生語文學習的現狀,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要注意為學生設計語文綜合實踐活動,同時,為師生提供滿足教學需要的多介質、多媒體數字化教學資源。

教材要有開放性和彈性。要考慮不同地區、不同專業的需要,在合理安排基本課程內容的基礎上,給地方、學校和教師留有開發的餘地,也為學生留有選擇的空間,以滿足不同學生學習和發展的需要。

六、考核與評價

(一)目的和功能

語文教學評價的目的不僅是為了檢測教學目標的達成情況,更重要的是及時向教師和學生提供反饋信息,有效地改進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激發學生學習熱情,促進學生的發展。

語文教學評價應體現檢查、診斷、反饋、激勵、導向和發展的功能,尤其要注重發揮診斷、激勵和發展的功能。

(二)原則

語文教學評價應遵循以下原則:

1. 評價主體多元化的原則。堅持他人評價、自己評價與相互評價相結合。

2. 評價內容全面性的原則。在對學生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能力進行評價的同時,要注重對學生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發展進行評價。

3. 評價方法多樣性的原則。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特點,採取不同的評價方法,逐步建立學生的發展性評價體系。

4. 評價過程發展性的原則。要更多地關注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增長了什麼知識,具備了什麼樣的能力,獲得了哪些進步。

(三)方法建議

要根據不同情況和不同需要採用不同的評價方式,發揮評價的多種功能,提高評價的效率。

1. 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加強形成性評價

應加強形成性評價。要通過形成性評價客觀反映學生在平時取得的進步,幫助他們逐步樹立學習信心,獲得成就感。

2. 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重視定性評價

語文教學評價要採用定量評價和定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並應更重視定性評價的作用。要本着促進學生語文應用能力提高的目的,根據不同的要求,有選擇地採用定量評價和定性評價。如可以通過書面考試的方式,對學生認知水平進行評價;也可採用陳述性的語言、激勵性的評語等形式對學生的學習態度、表現、取得的成績等情況進行定性評價。

學校教學教學計劃 篇2

一、指導思想:

以“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重要思想為指導,積極推進雙語教育實驗,豐富學校教育內涵,探索行之有效的雙語教育模式,使我校雙語教學水平得到顯著提高,使學生在學習母語階段充分接受英語薰陶,為將來成長成為具有國際視野和國際交往能力的創新型人才奠定基礎。

二、工作目標:

根據《無錫市教育局關於推進雙語教育實驗的指導意見》,精心組織,紮實推進雙語教育工作。圍繞學校雙語教學實驗方案進行雙語教學的探索。拓寬雙語課程設置,改善雙語學習環境,,探索雙語教學模式,形成具有校本特色的雙語教育體系。

本學年內,要充分重視雙語實驗學校創建工作,完善雙語教育環境,開設好實驗課程,在“健康教育”、“牛津1A口語交際”及其他學科浸透等方面進行實驗,初步形成校本特色的雙語教育模式;同時着重培養一支專兼結合、富有雙語教育能力的教師隊伍。並通過雙語教學的施行,提高學生英語口語能力、英語交往能力、英語應用能力。

三、工作要求:

第一學期

1、統一思想認識。從行政人員到英語教師、雙語教師直到全校教師學習關於雙語教育的理論和市教師局關於推進雙語教育實驗的指導意見,統一思想認識,提高積極參與雙語教育的自覺性,瞭解雙語教育的基礎知識和本校開展雙語教育實驗的`規劃。

2、選派教師參加雙語教育實驗的培訓。

3、選定雙語教育實驗的學科、年級、教材。營造雙語教學氛圍。

4、成立校雙語教育實驗領導小組和教學研究小組。

5、在國小一年級開設英語口語交際課、在國小三年級開設雙語健康教育課。以這二個年級為先行實驗,定期開展研究活動,探索雙語教育模式。

6、利用新加坡英華學校來校華文浸濡契機,進行雙語交流活動。

第二學期

1、進一步改進雙語教育實驗環境,優化師資配備。

2、積極開發雙語教育資源,創新雙語教育活動的內容和形式,大力加強

化建設,初步形成校本雙語教育特色。

3、探索雙語教育質量評估標準和方法,制訂有關學科的《雙語課堂教學評價表》並試行評估。

4、將原有五月份英語藝術周活動優化為“雙語文化藝術周”活動。

5、開展一次區級以上的“雙語研究展示課活動”。

6、舉辦英語教師和雙語課教師教學想象和課件製作比賽。

主要措施

1、狠抓雙語教學的常規管理

以教學過程管理為着力點,定期抽查雙語教師的教學“六認真”工作,深化學生、班級,及時把握雙語教學動態,採取有效措施,確保雙語教學工作正常、規範、有效進行。

2、加強雙語師資隊伍建設

經常性地組織雙語教師進行校本培訓,學習先進的教育理論,學習雙語教學常用方法,使教師逐步從“經驗型”向“學習型”、“研究型”轉化。

加強教研組建設。教研組要重視雙語教師教學,進行互動的隨堂聽課和專題教研活動,使雙語教師的教學能力有一個質的提高。

結合有關部門的教學新秀教學能手、、學科帶頭人的評審工作,儘可能多地推薦雙語教師能評,力保有1-2位評為市級教學能手。使雙語教師的教學工作走向成熟。

3、每學期安排雙語教學研究課展示活動。

4、優化環境建設:充分利用校園廣播、電視開展雙語學習活動,開展雙語小報比賽、雙語黑板報比賽、雙語櫥窗展示等活動,營造好英語學習的軟環境。

學校教學教學計劃 篇3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以塑造健美形體,增進身心健康,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為目標;以“和諧”為主線,以形體課課堂教學為主,課下學習生活好習慣的養成、監督為輔;以師生互動為擴展的平台,實現課堂教學最優化,達到師生的共同成長和發展。

二、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通過形體課程的學習,使學生了解和掌握芭蕾的基本理論知識和技巧;

2、通過形體對各部分肌肉的靜力練習 , 使學生掌握身體不同部位的正確姿勢;

3、通過接觸不同形式的音樂,培養學生的節奏感;

4、在正確完成動作的基礎上,初步培養學生的表現力。

(二)能力目標:

1、使學生改變自身的形態習慣,通過規範、科學、嚴格的訓練,訓練出良好的體態;

2、使學生掌握肌肉的鬆緊和鬆弛能力,在訓練的整個過程中教會學生聽音樂,養成跟着音樂來做動作的良好習慣;

3、使學生在做動作的時注意美感、舒展、感覺,韻律,樂感等方面的協調。

三、主要實施手段和方法:

通過課堂的學習,文藝活動的參加鍛鍊、日常生活的堅持和監督

四、學生情況分析:

通過上一學期的形體訓練,學生都有了初步的提高,能做簡單的基本動作,

且動作比較靈活,動作也比較協調到位,但她們也存在一定的差異:

1.教學活動

過程中會出現接受能力的`不同,導致學習的速度的快慢不統一。

2.節奏感和動作

表現能力的差異,有些學生很快就聽懂音樂,記住音樂節奏,而有些學生則欲速而不達。

3.個別學生柔韌性較好,但大部分學生需要加強,讓條件好的學生幫助偷懶的學生更好的掌握舞蹈。

學校教學教學計劃 篇4

一、教材分析:

建模和演示

運用形狀、色彩、肌理、空間等藝術語言,經過描述、立體造型等手段,選擇自己的工具和材料,記錄和表達自己所見、所聽、所感、所思,發展意境和創造本事,傳達自己的思想感情。

設計和應用

運用比較與和諧、對稱與平衡、節奏與韻律的組合原則,瞭解一些簡單的媒介材料的思路、設計方法和加工方法,進行設計與裝飾,美化周邊環境。

欣賞和評論

欣賞和理解自然美和藝術作品的材料、形式、資料,經過描述、分析、討論瞭解藝術表達的多樣性,用一些簡單的藝術術語表達你對藝術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綜合探索

結合學校和社區的活動,經過結合藝術與科學課程等課程的知識和技能進行策劃、製作、表演和展示,實現藝術與環境、傳統文化的關係

二、教學難點:

(1)要點:

1、培養學生科學的觀察方法和藝術概括本事

2、繼續教授國畫技法,學生練習彩色水墨;欣賞現代中國畫大師的作品,培養民族自豪感。

3、學習簡單的手工技巧。

(2)困難:

1、培養學生在實物中運用抽象思維和抽象尺度透視的本事。

2、提高學生的彩色水墨畫技能和概括本事,能夠獨立完成自己想畫的東西。

3、手工培養學生的耐心和細緻本事。

三、學生情景分析

1、從學生的學習習慣分析:

這個年級的學生表現力強,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在生活習慣上更注重自己本事,不敢落後於他,所以學習主動性強,在班級紀律上更進取。

2、從教師的教學分析,每個學生都有不一樣的優缺點。

每個學生在瞭解了班級之後,都有自己獨特的特點。根據情景不一樣,針對性的教學方法也不一樣。每個學生都應當掌握藝術技能的基本功,讓他們看到更多優秀的作品,理解更多鼓勵的評論,充分發揮自己的.本事,展示自己的特色。學生在課堂紀律上兢兢業業,對掌握基礎知識有自己獨特的見解。這個班的學生在手工作業上還缺乏創造力和自己反思。

四、總體思路:

學生以個人或團體合作的形式參與各種藝術活動,嘗試各種工具、材料和製作工藝,學習藝術欣賞和評論的方法,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思想,美化環境和生活。在藝術學習過程中,要激發創造精神,培養藝術實踐本事,構成基本的藝術素養,培養高尚的審美情趣和完美的人格

1、培養較強的造型本事,素描簡單的幾何形態,引導正確的觀察方法來確定如何塑造事物,是要認真學習和分析難的學生。

2、手工技能較弱的同學,往往會滲透自己最擅長的手藝,這樣能夠在必須程度上提高班級的整體水平。

3、課內和課間的作品展示和評價以及各種教學方法,從而增強競爭意識和榮譽感,相互學習,增強對藝術的興趣。

學校教學教學計劃 篇5

1、聚焦xxxx版新課程標準,實施教師教學能力提升工程。

要加強對xxxx版新課程標準的研究,加強對學生學習心理、學習方法的研究。各教研組繼續組織各學科《課程標準》、《市課堂教學改革指導意見》學習。認真總結反思課改實驗中取得的經驗和出現的問題,把課改的重點放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上來。同時,結合遠程研修的學習成果,開展新課標學習專題展示課活動,促進新課標理念在課堂教學中的實施。

2、教研要注意突破制約

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瓶頸,以構建有效課堂的`具體環節和操作細節為切入點,解決如課堂導入、突破重難點、作業分層佈置等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困難和問題。以校內交流課和"家長開放日"為平台,展示課堂教學研究效果。

3、以教研組為龍頭開展學科的各種特色活動。

以學科為依託,把培養學生學習力與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結合起來,做到師生的共同成長。繼續以學科為主陣地,開展形式多樣的學生活動,以此豐富學生的體驗和實踐生活,激發他們的開拓創新的潛能,提高其綜合素質,滿足不同學生的不同需求。語文組主要特色活動:閲讀和書法活動;數學組主要特色活動:作業評比;綜合組主要活動:冬季三跳比賽、"元旦"慶祝會。各組教研組長擬定具體計劃,按照計劃開展各項特色活動。

4、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1、繼續注重學科教師專業能力的提升,積極參加教研室組織的各項活動。

2、引領骨幹教師追求教學風格。教師要從教學整體着眼,把研究、教學、讀書、寫作結合起來。強化理論學習,自覺以先進的教育理論或教學思想為指導,教學中注意結合個人特點或教學需求選擇突破口重點攻關。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積累,並對個人經驗進行總結歸納、抽象昇華,形成個人教學風格。本學期進行教育教學論文評比一次。

學校教學教學計劃 篇6

一、教學目的要求

1、培養學生喜愛漢字、喜歡寫字的感情,感受寫字的樂趣。培養良好的寫字習慣。

2、學習正確的寫字姿勢和鉛筆的執筆要領,學習使用和保管寫字工具,教育學生愛惜學習用品。

3、認識人、刂、宀 、礻 、辶 、 犭 、竹 、 糹、 心、釒、雨、火 、門、穴 、小、頁、 足、目、 ム 、 ㄅ、ㄆ、灬 、飠等部首,初步掌握書寫方法;學會四種書寫規律:橫畫要平穩、豎畫要正直、短邊豎內斜、斜畫交點居中,並按以上書寫規律寫字。

4、按照由讀貼到描摹到臨寫的寫字方法,在田字格里寫出規範、端正、整潔的鉛筆字,發展觀察能力和審美能力,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

二、教學內容

1、漢字部首6課。每課介紹兩種部首和一些相應的練習字。

2、漢字的書寫規律四課。每課介紹一種書寫規律,安排帶有所學筆畫的例字供學生臨摹。課後都安排了二至三個練習題。

3、綜合練習兩課。安排了四個練習題,複習鞏固所學筆畫和筆順,引導學生自查學習效果。

4、古代書法家的故事兩課

三、編排原則

1、遵循寫字的規律設計教材的'體例。

2、精心選編教材內容。

3、指導與練習有機結合。

4、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5、安排了豐富多樣的練寫內容。

6、版式設計生動活潑,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徵。

四、教學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要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學生的寫字興趣,培養他們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感情。

2、教學中注意兒童特點。

3、要注意寫字課上教師指導和學生書寫時間的分配。

4、課堂指導和課後練習相結合。

5、處理好寫字與識字的關係。

6、處理好寫字教學與課外書法活動的關係。

7、要注意衞生習慣的培養,防止或糾正學生用嘴咬筆等不良習慣。

8、教師要認真備課,把握教材的特點。

五、課時安排

每週一課時,共計17課時。

漢字的部首(1)………………………….1課時

漢字的部首(2)…………………………. 1課時

漢字的部首(3)…………………………. 1課時

漢字書寫規律(1)……………………….. 1課時

漢字的部首(4)…………………………. 1課時

漢字的部首(5)………………………… 1課時

漢字的結構(1)…………………………1課時

漢字的部首(6)………………………… 1課時

漢字的部首(7)……………………………1課時

綜合練習(1)

名家鋼筆書法作品欣賞………………………1課時 漢字的部首

(8)………………………………1課時 漢字的部首

(9)………………………………1課時 漢字的結構

(2)…………………………. 1課時 漢字的部首

(10)………………………….. 1課時 漢字的部首

(11)…………………………… 1課時

漢字的部首(12)…………………………… 1課時

綜合練習(2)

名家鋼筆書法作品欣賞……………………………1課時

學校教學教學計劃 篇7

一、指導思想

海南師範大學外語系以服務少數民族和貧困地區為宗旨,在當地教育局的統一部署與安排下,重組我係英語學科教師教育資源與中學英語教學實踐資源,與瓊中縣基地學校共同建立起為期一年的週末流動師資培訓學院,計劃在瓊中縣培養10—12名研究型國中英語骨幹教師,幫助他們更有效地更新教育教學理念和專業知識,提高學科教育理論修養和教學研究能力,並以他們為種子隊員,推動教師所在學校的“校本教師培訓”與反思性實踐活動的開展,促進瓊中縣國中英語教師隊伍的專業化進程,實現瓊中縣英語學科課程改革和海師大外語系英語學科教學研究的雙贏目標。

二、培訓目標

研究型骨幹教師應該具有較強的英語學科教學能力和願意對英語教學進行反思性實踐研究的積極態度與基本技能,包括:

1、能夠清楚地描述自己教學的目標、具體過程、結果和存在的教學問題;

2、對個人教學有自己監控的意識與能力(包括能夠有效觀察課堂、記錄、反思和講述自己的教學決策思路);

3、能夠對教學進行質量評價、分析和診斷,並能夠處理自己的教學問題;

4、能夠對教師的課堂教學行為進行內容分析、學會對教學進行比較與歸納;

5、能夠用有關語言、學習、教學等相關的外語教學理論對教師教學行為背後的原因進行推理和解釋;

6、習慣於與其他同伴教師進行反思性交流與合作;

7、對自己的教學問題或某種課堂現象能夠採用正確方式進行調查;

8、能夠對自己的調查數據進行處理和對調查結果進行討論,並能將自己的調查過程與結論撰寫成行動研究報告。

三、培訓內容

海師大週末流動師資培訓學院英語學科從06年12月開始至07年12月結束,在瓊中縣進行為期兩個學期的週末培訓活動。

本培訓着眼於提高教師個人對外語“教”與“學”的個人理解,發展教師自身的專業發展意

識與對個人教學行為與思維過程進行研究的意識。為此,教師將以所在學校教研小組為單位學會開展經常性的教學反思與交流活動,以提高其自己專業發展的技術和能力,特別是進行教學行動研究所需要的各種方法、手段與技巧,並通過這種互助性的(Peer—Support)小組研究活動,在交互性的學習與研究中學會總結和擴展自己的教學實踐知識,為教師專業的終生髮展打好堅實的基矗

第一學期(06—12—16至07—7—21)集中培訓14個週末,培訓內容主要為

(1)英語學科教學知識與技能的學習與交流;

(2)英語課堂教學的分析與評估;

(3)英語教學反思與交流等三部分,包括訓練營學科教學知識與技能學習4×14學時,案例分析為主的課堂教學研究4×14學時,校本互助型教學反思與研究,並輔之以網絡上的教學研究指導共7個月,每週一次,約2×28學時,共計168學時(詳見上學期培訓安排)。

第二學期(07—8—1至07—12—15)集中培訓5個週末,培訓內容主要為

(1)英語教學基本理論的應用;

(2)英語教學的研究方法;

(3)英語教師的行動研究等三部分,包括訓練營的英語教學理論講座與教學研究方法講座共4×5學時,行動研究案例分析4×5學時,通過網絡進行的教學研究指導5個月,每週一次,約2×20學時,共計80學時。

四、培訓與檢測方式

1、主題性集中培訓

每次集中培訓都以一個教學主題為中心進行課堂教學分析與研討活動,邀請本縣全體國中英語教師共同參與,一方面有利於促進全縣國中英語教師專業化的整體進程,同時為研究型骨幹教師的專業發展提供良好的教師教育氛圍與同伴教師之間相互支持和交流合作的人文環境。凡積極、認真參加每次主題培訓活動、並能大膽發表個人意見的教師均可獲5學分。

2、自主性記錄培訓

每位研究型骨幹教師必須填寫專業自查表,包括:

(1)本校英語教育的水平、條件和問題;

(2)本人從教英語的歷史及特長;

(3)本人蔘加培訓的需求與打算;每次訓練後都要撰寫訓練筆記,總結收穫體會;每次校本的小組反思後都要寫教學反思日誌;培訓期間還要通過電子郵箱和寫博客的方式與指導教師和其他學員進行交流,每週至少一次。凡認真完成以上學習與反思記錄工作的教師均可獲5學分。

3、任務性檢測培訓:

每位研究型骨幹教師必須完成以下“專業知識與技能”、“課堂教學研究”和“教學行動研究”三項專業培訓任務,以便進行培訓目標的全面檢測,凡達標者可獲10學分,執行細節如下:

(1)專業知識與技能培訓的任務與檢測:

每位研究型骨幹教師必須在基地學校或所在學校演示1—2節公開課,清楚描述自己的教學目標、過程、結果和所存在的教學問題,接受其他教師的評價與建議,並寫出自己公開課的反

思報告。完成公開課任務的教師可獲1學分,優質課可加0.5學分,能夠在反思報告中清楚描述和分析自己的教學行為、思想過程的教師可再加1學分(共2.5學分)。

(2)課堂教學研究培訓的任務與檢測:

每位研究型骨幹教師至少要將自己的1—2節課進行錄音,轉錄成課堂話語文本資料,以便對自己的`課堂教學的內容進行歸納性分析,並在指定時間與地點向其他教師報告自己的分析結論。完成分析文本的教師可獲1學分,在分析報告中能正確歸納自己教學行為要點的教師可加1學分,能夠在互助組內推廣該課堂教學分析方法的教師可再加0.5學分,(共2.5學分)。

(3)教學行動研究的培訓任務與檢測:

每位研究型骨幹教師必須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提出至少1個教學行動調研方案,並寫出相關的調查報告和行動研究報告,完成該任務的教師可獲1學分,在研究報告中能正確運用研究方法和手段調查問題、處理數據、進行調查結果討論的教師可加1學分,能夠根據自己的研究結論進一步進行後續研究、並在互助組內推廣該研究方法的教師可再加0.5學分,(共2.5學分)。

教師在培訓期間所撰寫的其他教育教學改革論文、實驗報告或相關論文、教學實踐指導報告等都可分別獲1、2或2.5學分。

以上各項培訓的最高學分為20.凡獲18學分以上(含18學分)的教師,評估總成績為“優秀”、凡獲得17—15分的教師為“合格”,獲15分以下的教師為“不合格”。

評價考核工作由培訓導師,研討小組,及教師本人共同完成。流動學院英語學科工作站將為每位教師統一建立“研究型骨幹教師專業發展”個人檔案(包括紙質與電子兩種文本)。評價以量化記分和定性評價相結合,以利於教師的繼續發展與本流動學院對我省貧困地區外語教師教育現狀的深入調查和研究。

凡檢測合格的教師將獲得海南師範大學流動學院所頒發的相關證書,優秀的骨幹教師將獲得海南師範大學外語系師範生“英語教育實踐導師”的榮譽稱號,他們還可以參與流動學院對其他縣的輪訓服務工作或師範生的教育實習指導工作。

五、協作管理機構

瓊中縣教育局、瓊中縣教師培訓中心、瓊中縣中基地學校與海南師範大學外語系共同組建“海南師範大學週末流動師資培訓學院英語學科工作站”,負責以上專業訓練活動的組織協調與行政管理工作,主要由基地學校和海南師範學院外語系具體實施訓練計劃,包括指導教師的聘用與管理、各種訓練活動的組織、博客網站的建設、學員學分的確認、以及學員專業檔案的建立等。

學校教學教學計劃 篇8

在繼續倡導“以美育人,和諧發展”學校辦學特色的統領下,牢固樹立讓學生全面發展、張揚個性的思想,充分發揮學校音樂、體育、美術學科的優勢、特點,讓學生學有所得,學有專長,陶冶情操、培養優秀品質、發展個性,為活躍學校的育人環境、育人氛圍、提升學校的校園文化氣息,為確保一個充滿生機、朝氣蓬勃的人文校園起到特有的作用,制定本學期音體美教學工作計劃。

一、音體美教學工作目標

以學校教學總體目標為指南,制訂讓學生掌握音體美基本知識、基本技術、基本技能,激發學生學習音體美學科的興趣,培養學生學習音體美的意識;以學生髮展為中心,培養學生的主體地位;關注個體差異與不同需求,確保每一個學生受益。

二、提高音體美教育教學質量的有效策略

1、增強備課的實效性,優化集體備課和個人備課模式。積極推行“備課研討”、“舊案新備”“備課抽測”等制度,引導教師在鑽研教材、優化設計和提高備課效能上下工夫。

2、在教學中要加強對學生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的指導,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發展學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增強學生的創新精神和技術意識,促進學生個性形成和全面發展,同時,也要重視特長生的培養。

3、加強學習教育教學理論的書籍。如:新課程標準、教育學、心理學、本專業學科的有關書籍等,學習後寫讀書筆記,讀書心得。

4、加強音體美學科教師的技能,技術的練習。如:體育教師的體操前滾翻、籃球的行進間單手低手投籃、音樂教師的發聲練習、樂器彈奏能力、舞蹈編排能力、美術教師的素描、寫生等等。

5、加強教育管理方面的學習。如:如何與學生交流、如何評價學生、如何調控班級的學生等等。

6、每位教師爭取做到研究一個教育教學方面的小課題,以此帶動教師教科研的能力,解決教學實際當中的問題。

7、繼續搞好校本教研活動,注重校本課程的開發利用

三、注重興趣小組的.訓練

1、紮實抓好平時各興趣小組的訓練工作,爭取多創精品節目,並通過多種渠道和形式(如參加各級各類演出或比賽)來展示這些節目。

2、在普及學生常規體育活動的情況下,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努力提高運動技術水平,建立自己有特色的體育傳統項目,在某一個單項上形成自己的優勢。

四、具體活動安排

(1)每週四下午課外活動時間,音體美組進行理論學習,每次由一名教師帶領大家學習教育教學理論,大家聆聽後發言、談體會感受,記錄在學習筆記本上。

(2)每週五下午放學後集體備課。選擇同一教材進行研討、準備材料、共同發言,形成一份大家集體智慧的教學案例。

(3)每週

二、三、四上午8:30——9:30為教師業務技術、技能訓練提高時間,在學校的操場、美術繪畫室、音樂教室對自己的技術、技能進行熟悉,能夠很好的應用於教育教學。

(4)聽評課活動安排在整個教學過程當中,要求每名教師都參加聽課、評課活動,並上一節準備課進行研討。

學校教學教學計劃 篇9

為了更加合理地安排教學時間,更加有效地完成教學目標,根據我校音樂教學的實際情況,制定了本教學計劃。

一、教育理念的思考,必須強調“以學生髮展為本”。

以往教學從教師的“教”考慮較多,以教師為主,很少考慮學生的學。它的理念是建立在‘教師中心論”上,強調教師作為教育的主體,學生通過教師的教、傳授去獲取知識,因此學生往往處於被動的狀態中學習。現代教育的理念,強調學生的學,以學生為本。所以教育理念定為“以學生髮展為本”。

二、音樂教育要面對全體學生,也應當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

中國小音樂教育是基礎教育、是普通公民教育,它有別於專業音樂教育。因此,面向全體學生實施素質教育乃是中國小音樂教育的理想價值觀。基於這種教育理念,組織音樂教學活動,必須面向每一箇中國小生。其中包括那些對音樂並不敏感或興趣不濃的學生。音樂課應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從中受益,都能得到發揮潛能的機會,也都能從中得到生活的樂趣和美的享受。為此,要轉變以教師為中心、以課本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模式,提倡以學生為主體,以參與藝術實踐和探索研究為手段,以培養學生創新、實踐能力為目標的新型教學模式。

音樂教育的目標之一就是要完善學生的個性。眾所周知,學生的音樂能力都會因為先天的遺傳因素和後天的教育條件不同而形成巨大的差異。因而其音樂興趣、音樂潛能、音樂生活的方式也會有所不同。音樂本身的非語義性及音樂藝術的自由性和多樣性,給接受者對音樂的多解性和個性化的演繹提供了廣闊的舞台,所以,一切音樂教學活動都不應該強求一致,應該允許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自由的發展,允許學生用自己獨特的方式學習音樂,允許學生有個性化的獨立見解。這一切,是與面向全體學生相輔相成。

三、鑽研教材編寫的思路。

教材編寫的思路是:以審美為中心,以(音樂)文化為主線,以(音樂)學科為基點,加強實踐與創造,加強綜合與滲透,把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貫穿於始終。

1.以審美為中心

為此,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要以音樂的.美感來感染學生,要以音樂中豐富的情感來陶冶學生,進而使學形成健康的音樂審美觀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必要的音樂審美能力。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學中,要積極引導學生對音樂的各種要素、各種表現手段作出整體性的反應,要積極引導學生感受、體驗、表現音樂中豐富的情感內涵,還要積極引導學生感受、體驗、鑑賞音樂的美,從而不僅做到現在受益,而且做到終身受益。

2.以(音樂)文化為主線

以往音樂教材的視角往往單純從音樂到音樂,很少從文化的角度去思考。近年來國外教育,很重視從音樂文化上去開拓。我們通過學習,認識到作為普通中國小的音樂教育,藝術教育為內容,把單純的音樂拓寬為音樂文化是素質教育的需要,因此本教材的內容,音樂與人、音樂與社會、音樂與民族、音樂與大自然的聯繫等等,把音樂置身於大文化背景之文化主題組織教材。

3.以(音樂)學科為基點

作為一門學科必然有它自身的體系,音樂學科也不例外。從音樂的諸要素的感性體驗認識;從最基本時值“一拍”到各種音符時值;從單拍子到複拍子;從單一音色到複合音色;舞步到動作組合;從打擊樂器到有固定音高的簡易樂器的演奏等等,教材都一一通過名淺入地步步展開,讓學生在實踐操作中,逐步獲得學習音樂必需掌握的淺顯音樂基礎技能。

4.加強實踐與創造

音樂課是實踐性很強的教學活動。教學活動要特別重視學生的參與和實踐,重視學生感受、體驗、表現音樂的情感,重視學生體驗、表現、鑑賞音樂的美。在以往的音樂教學活動中,往往偏重於藝術實踐的結果,而對實踐過程的教育價值重視不足。故此,我們不僅要重視藝術實踐的最後結果,也要重視實踐的過程,重視這個過程中的探究與創造,重視過程的教育價值,做到“結果”和“過程”並重。在教材的歌唱、演奏、欣賞教學中要加強探究性、創造性活動。在教材的編創與活動中,編有大量的實踐要求,讓學生與活動中去體驗音樂的美感,提高他們的音樂感受、表現、創造的能力。中國小的音樂創造非專業意義上的音樂創作,主要表現為即興演唱、演奏和形體動作(律動、舞蹈),也表現為旋律的編創,以及對音樂的不同演繹。

5.加強綜合與滲透

其一,音樂學科中不同教學領域間的相互綜合。如:演唱、演奏教學與音樂欣賞教學相聯繫;演唱、演奏、欣賞與音樂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相聯繫;感受、體驗、表現、鑑賞與相關音樂文化相聯繫等。其目的是促使學生在音樂學科內部各學習領域間能夠橫向聯繫,拓寬音樂視野,提高音樂能力。其二,音樂藝術與姊妹藝術間的相互聯繫。如:音樂與詩歌、舞蹈、戲劇、美術、建築、影視等。其三,音樂與藝術之外的其他相關學科間的相互聯繫。如:音樂與文學、歷史、地理、民族、民俗、宗教、哲學等。

6.把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貫穿於始終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人們與音樂保持密切聯繫、享受音樂並美化人生的巨大動力。因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逐步形成學生對音樂的學習志趣,是促使學生學習音樂的重要保證。在組織音樂教學活動時,都應充分挖掘音樂作品的藝術內容和情感內涵,發揮音樂作品的藝術魅力,創造性地設計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以激發、培養、發展學生的音樂興趣及愛好。

新教材的曲目選擇,在考慮作品的思想性、藝術性、民族性基礎上,尤其注重歌曲的可唱性與欣賞曲的可聽性,各年級的歌曲還兼顧時代性。朗朗上口,易聽易記,讓學生愛唱愛聽。在樂譜使用上,從我國的國情出發兼顧世界上使用的各部分主要譜種。刪除了過難的和絃等知識,和聲(音程)主要通過口風琴的目定低音伴奏的形式去操作實踐,另外,還有自制樂器,編創小品、遊戲、舞蹈等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教材的最後,還有活動性的測試與評估,鼓勵學生自測、自評、互評、他評,形式豐富多彩。

四、課時安排

第一課 三課時

第二課 三課時

第三課 三課時

第四課 三課時

第五課 三課時

第六課 三課時

第七課 三課時

第八課 三課時

第九課 三課時

第十課 三課時

第十一課 三課時

機動 三課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