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日記

《安妮日記》讀後感(通用20篇)

欄目: 日記 / 發佈於: / 人氣:2.81W

時間過得真快,一天又過去了,這一天裏,大家身邊一定有一些有趣的見聞吧,立即行動起來寫一篇日記吧。你所見過的日記應該是什麼樣的?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安妮日記》讀後感,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安妮日記》讀後感(通用20篇)

《安妮日記》讀後感 篇1

從13 歲生日收到父親送的精心挑選的最美麗的日記本到1944年8月1日,日記毫無預兆的永遠停留在這一天。剛過完十五歲生日沒多久的安妮,花一般的年級,夢想着成為一名記者和作家,而卻因為希特勒發動的一場可怕的世界戰爭,死在了集中營。

《安妮日記》是安妮遇難前兩年和家人及朋友藏身密室時的生活和情感記載。作為一個小小的猶太女孩兒,她的日記吐露了與家人的衝突,對愛情的好奇,以及在種族歧視和戰爭迫害下擔驚受怕的密室生活。

看完《安妮日記》一來你會欣慰於安妮的成熟勇敢和智慧,另一方面心理更多的是難受,難受於在那段黑暗的'25個月生靈塗炭僅僅是起源於愚蠢的權欲膨脹和種族優越。

安妮的日記後來被安妮家的一名傭工發現,並在戰爭結束後轉交給了她的父親——這個家庭唯一一名在大屠殺中倖存的成員。

安妮寫過:“我要活下去,在我死後也繼續的活着。”她的確做到了,即使在過去了這麼多年後,人們依舊沒有遺忘。提到法西斯,提到阿姆斯特丹猶太人,我們能想到的是安妮。她留下的對於法西斯罪行的珍貴證明,是人們不忘過去,謹記歷史的重要資料。平凡而真實的歷史記錄,足以引起人們心中的震撼和共鳴。這個世界即使過去了多年,種族問題引發的戰爭仍在發生,但更多的安妮也在世界的角落裏存在着。只是希望,在這些美麗的生命還健在,這些充滿着夢想的安妮還活着時,戰爭能提早停止。

《安妮日記》讀後感 篇2

看完了《安妮日記》這本書,讓我很有感觸,非常敬佩《安妮日記》裏的主人公ˉˉ安妮。弗蘭克,雖然她不是最漂亮的,也不是最聰明的,但是她堅強、勇敢,樂觀!她不怕面對艱苦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不怕面對戰爭世界的多種困難!

我覺得安妮和她的姐姐瑪格特弗蘭克都是兩個好學的孩子,在她聽到姐姐推算説十月一號就能上學,她們姐倆就高興的不得了!我還覺得安妮是一個尊敬長輩的人,因為不論是達思太太還是杜賽爾罵她,她都 不會頂嘴,如果是我的話,我一定會氣呼呼的'衝上去,一個勁地説她的缺點!哦,對了雖然她也會在日記裏對他們頗有微詞,但是,這也是她的一種傾訴!

我覺得庫格勒先生、克萊曼先生、梅普、沃森、艾莉……這幾位善良熱心的荷蘭朋友是偉大的,是樂於助人的!他們給弗蘭克一家和達思一家提供食物和一些生活必需品,有時候會帶一些小禮物和城裏的新消息!如果遇上重大的節日或某人的生日,大家就會聚在一起把自己的存貨拿出來和大家一起分享,為清冷的生活帶來一絲熱鬧,為艱苦的生活帶來一絲甜蜜!

我還覺得安妮是一個愛讀書的女孩,也是一個心靈手巧的女孩。因為安妮生日時收到了約瑟夫。考思寫的《荷蘭民間故事》、達西寫的《雛菊的山中假日》十分開心,有零花錢沒想着買吃的,而是想着買《古希臘和羅馬神話》。之所以説她心靈手巧是因為她會打毛衣,為這件事她還和杜賽爾爭過房間裏桌子的使用權呢!

安妮和我一樣都有一個夢想,就是希望世界永遠和平,沒有殘酷的戰爭,只有一個幸福和平的地球。

《安妮日記》讀後感 篇3

這幾天,我讀了《安妮日記》這本書,令我產生了許多想法。

這本書的大概內容我先給大家講一講吧!

安妮是個出生在德國的猶太人,因為希特勒上台後,十分排擠猶太人,所以他們一家搬到了荷蘭。

之後德國法西斯侵略者佔領了荷蘭,因此,他們的生活變得十分拘束,也失去了許多自由。接着安妮上了猶太人中學,她學習成績不錯,活潑開朗,善於交流,深受同學們的歡迎。

1942年7月,德國法西斯開始屠殺並囚禁猶太人。安妮一家在朋友的幫助下何4個猶太人一起住進了一個“祕密小屋”。

他們過着提心吊膽、見不得人的`生活。

就這樣,他們在這個沒有光的祕密小屋裏度過了大約910個日日夜夜。

這本書也寫了許多安妮對人生的感想,讓我也學到了很多。

在我看來,我覺得在這個世界上人人平等,猶太人也應該像正常人一樣過着幸福生活。現在也有一些富人排斥那些窮人,比如保姆、臨時工……

看了這本書我還感悟到了一個道理:人的一生會遇到許多坎坷,不要因為遇到一點挫折就抱怨、放棄,應該勇敢面對,就像安妮他們,在這兩年多的日子裏,沒有出過那一扇大門,也遇到過許許多多的問題,比如沒有了糧食、差點被人發現……在他們的艱難面前,我們的小挫折又算什麼呢?

《安妮日記》讀後感 篇4

安妮的日記陪伴她走過了少女成長的幾個年頭,然後戛然而止,就像她的生命一般。

故事的開始,或許不是在6月14日的那個星期天——安妮得到這本日記的時候。而是從她出生開始,作為一個猶太人的身份開始。

當你——我親愛的安妮,開始寫這本日記時,你才13歲,這可能是一個不錯的年紀,你開始變得成熟,卻還有着小孩的童趣。在你的生活中,一切都那麼輕鬆,生活中的小事也能讓你格外驚喜。

但好像有些人不想讓你這麼輕鬆地長大,他們抓捕同你一般的'猶太人。一時間,猶太人四處逃竄。

你現在大概有些不自在,不自在地生活在密室裏。你在這必須小心翼翼,卻好像被人忘記了,自己還是個孩子,你開始反抗父母,或自詡自己為“神經病”。但你還是沒有忘記學習,創造着內心世界的財富。“擁有勇氣和真誠信念的人,永遠不會在不幸中消亡!”這是少女內心的獨白,卻又是不幸之人死守的堅強。

我從來理解不了戰爭,它只會讓我們擁有的東西越來越少。侵略戰爭的背後,是侵略者一方的貪婪,如果他真正擁有了什麼的話,卻失去了人性。希特勒的做法,大同小異罷了,他只不過為了自己的利益,使猶太人處於水深火熱當中。

一個有着無限可能的15歲生命,扼殺在納粹的手下,更何況,不止這一個安妮呢。

《安妮日記》讀後感 篇5

“我希望在我死後,也能夠繼續活着”這是安妮在日記中寫的話。每當我一次又一次地讀完這本書時,總會思考:她真的做到了嗎?現實堅定的聲音告訴我:她的確做到了。

這本書讀起來是輕鬆愉快的,不像聞名遐邇的名著那樣枯燥無味,讓人沒有讀下去的慾望。每當我想起戰後的.滿目瘡痍,安妮的悲慘結局,便會不由自主地感到失落,情緒的落差就像高高飛起的風箏一下子被人扯了下來。

這本日記記錄了她從十三歲到十五歲的每一個充滿未知、危險但又富有情趣的生活細節,以及激烈的戰況和她內心深處的思考與疑問。在這兩年時間裏,安妮一家一直居住在一間密室裏,每一舉一動都受着限制。儘管我與安妮年齡相仿,讀起這本書來有着強烈的共鳴感,但我仍然無法想象,她是怎麼在如此與世隔絕、不自在的環境中生活的?然而安妮似乎並不這麼想,有時甚至把新的戰況當成一個逃離的新希望。她有着一顆無比樂觀的心,就這點,讓我無比欽佩。

我承認我總會被安妮樂觀的心態打動。“如果從外部看,我只是一隻沒有自由又喜歡嬉戲的小羊羔;但在內部,指引我的則是美好的那一面的我”她總是嚮往着美好的自己,美好的未來,而並非自己的悲慘的下落和戰後的慘狀。這不由得引發我的深思:對生活感到煩躁厭倦時,難道就一定要一味地抱怨生活嗎?還不如靜下心好好想想解決問題的方案,朝着美好生活大步向前。即使遇到困難,也不應徹底放下希望,失落只會讓陽光更難通過緊密的烏雲,照耀到我們身上。

的確,安妮早已在七十三年前去世,但她的樂觀仍然在影響着全世界。她仍活着,以另一種方式活着。每次在遇到所謂的“人生大起大落”時,想想這個女孩,我都會覺得,一切一定都會好起來。

《安妮日記》讀後感 篇6

我看了《安妮日記》這本書。通過前言我知道,這是一本感動世界的日記本。安妮是一位愛運動,愛看書的猶太少女。捕捉猶太人警察到處抓捕他們,安妮一家藏了起來。

主要講了安妮把日記當成忠實的夥伴,還給它取了個名字,叫做:“吉蒂”。她們那舉行了畢業典禮,放假了。後來,接到德國的`通知,捕捉猶太人警察要來他們那,抓捕猶太人了。安妮他們收拾好東西,躲藏在了密室裏面,其實是個公司的辦公大樓裏。他們有屬於自己的房間,裝飾起來。他們連洗澡都那麼麻煩,每人都選了不同的洗澡地點。安妮和她的姐姐瑪戈在一起洗澡。一個人洗着,另一個人就要幫她把水倒掉。安妮和她媽媽吵了一架,安妮覺得媽媽太小題大做了,對爸爸告狀。媽媽因為這個大哭了一場,安妮也哭了起來。安妮對爸爸説她對爸爸的愛勝過她媽媽。爸爸嚇唬她説,如果在和媽媽鬧彆扭,就要沒收她的日記本。安妮害怕了,她要快點把日記本藏起來。還寫了怎樣賺錢,吃東西等等。

但我看到後記時,後記告訴我不會再有下一篇安妮日記了。因為有人出賣了他們,捕捉猶太人的警察把他們給抓住了,現金貴重物品一律搶光了。八人送到了集中營,安妮她們幾個被處死了,只有倖存下來的爸爸,發現了安妮的日記,幸虧沒有被拿走,安妮爸爸就到處宣傳安妮的日記,和大家一起分享。

《安妮日記》讀後感 篇7

不過值得慶幸的是,她所經歷的一切並沒有使她的心田荒蕪,那裏已經成為一片生機勃勃的希望的田野!安妮想成為作家和記者,可這個美麗的願望在當時那股勢不可擋的黑暗洪流下顯得那麼脆弱,像閃着彩光的泡沫。但是安妮仍寫道:“這場殘酷也會告終和平與安詳會重新回來。在此同時,我必須執着我的理想。也許有一天,我能實現我這些理想!”讀到此我彷彿看到一個不屈的靈魂在黑暗的密室中吶喊!經過密室中無數個漫漫日夜,安妮由一個任性、少不更事的女孩蜕變為一名成熟的'少女。

在安妮的15歲生日時,安妮有了驚人的成長。她已將自己的反省提高到了社會層次,開始思考男女平等等問題了:“現代婦女要爭取完全獨立的權利了!”“但獨立也不夠,婦女還應該獲得尊重!”“我譴責的是我們的價值系統,和不承認女人在社會中的角色多偉大、多困難,同時也多美的男人!”……實現在讓人難以想象的那樣一個戰火蔓延、人人自危、無數人倒在血泊中的時代,身居密室接近兩年的十五歲少女安妮居然能真知灼見地談起了男女平等這個深刻的社會問題!讀到此處,我不禁感歎,戰爭能摧毀一切,唯獨不能侵佔一顆堅強、勇敢、自由的心!我相信《安妮日記》會一直流傳下去,控訴戰爭與醜惡,宣揚和平與友善,用她真摯的文筆,感動和啟迪一代又一代人!感動和啟迪一代又一代人!

《安妮日記》讀後感 篇8

《安妮日記》,講述的是二戰時期,安妮以及她的家人為了躲避德國人的追捕而躲避在她父親的香料倉庫中。倉庫當中的生活乏味、壓抑、又時刻提心吊膽。安妮沒有朋友,更沒有一個可以訴説的人,於是,她把她的日記本當成了知己,她把自己的心事都記載於日記本上。整本書充斥着一種悲傷,是對死亡的恐懼、以及未知的害怕。“不能有光,不能發出一點兒聲音,只有夜裏才能呼吸到新鮮空氣。”這樣壓抑的氣氛可能會讓人喪失理智。安妮是一個美麗又聰穎的女孩子,她喜歡收集電影明星、喜歡閲讀、有才氣,渴望成為一名記者或是作家。但是她的一切都在小屋當中被扼殺了。安妮在小屋當中經歷了兩年多的時光,這期間有對青春期的叛逆以及對愛情的憧憬、對生的渴望和對夢想的追求。

《安妮日記》通一個小女孩的直面傾訴,讓我們從側面感受到了戰爭的殘酷。孩子是無罪的,德國人犯下的罪孽卻讓千千萬萬無辜的`人受罪。

看完了《安妮日記》後,我久久不能平靜。

我想起汶川大地震中堅持存活下來的孩子們,他們的勇氣令我欽佩,也想起當今社會當中一些孩子因遭受小挫折而想不開,種種的對比在我心中鋪展開來,我想到的,是生命的意義。

每一個生命都是寶貴而獨特的,安妮在那麼艱苦的環境下都存活下來了,而我們又有什麼不能面對的?如果你也經歷過這麼一場浩大的戰爭,你還會對自己的生命這麼不負責任麼?

得到的答案是否定的。我想,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去看看關於二戰的電影,尤其是這本《安妮日記》,在惋惜安妮不幸離開的同時,我們也更應該懂得這本片子給予我們其他的教育意義:珍惜生命,活在當下。

《安妮日記》讀後感 篇9

戰爭陰雲籠罩下的阿姆斯特丹,即使是晴朗的天氣,也給人一種沉悶的壓抑感,但安妮弗蘭克,這個與我差不多大的女孩兒,卻能以樂觀的心態一邊自學,一邊保住生命!

她們的一家人躲藏在一間倉庫裏,13歲的安妮收到了一個生日禮物——日記本!從此開始寫日記!安妮最大的願望是當一名記者和作家,她在日記中吐露了與母親不斷髮生衝突的'困惑以及對性的好奇,安妮説:“二戰後我想出版一本書,叫《密室日記》,我經常心情沮喪,可是從來不絕望,我將我們躲藏在這裏的生活看成一場有趣的探險,並且將每個艱辛匱乏當成使我的日記更豐富的材料”!

從這本日記中,我們看到了一個純潔,率真,個性鮮明的安妮,我認為這樣一個年僅十三歲的孩子對自己的嚴格,身處逆境卻不屈服,不沮喪,反而勤奮學習,懷抱理想的頑強性格感到欽佩,特別令我們感動是安妮看到理想破碎,醜惡暴露,世界正在變成荒漠而無比痛苦時,仍然堅持自己的信念和理想,不屈服於失敗,反而更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她用精神上的充實彌補物質的匱乏,令人驚訝的是,這些文字出自一個十三歲的孩子之手!

安妮的故事像一個天然的電影劇本,它承載了樂觀,信念,感恩,勇氣和愛,我也要向安妮一樣堅強,努力學習,好好的生活!

《安妮日記》讀後感 篇10

在混亂中,有一個聲音保留了下來——安妮。她講述了她所經歷的一切事情。

猶太人為國做了許多好事,卻被一句謊話變成了“千古罪犯”。而命運卻像開玩笑似的,把安妮誕生在猶太人族裏。安妮原本平淡的生活毀滅了。但是安妮爸爸好心的同事幫他們安了家,於是安妮一家和範達恩一家“逃”到了“祕密後屋”躲避德國軍隊的追擊,經歷了許多事情。在這些事中,安妮和雙胞胎姐姐瑪格特的感情好了起來,且被嘲笑不懂事的安妮越來越顯得比同齡人要成熟得多。並且喜歡上了知心人彼得。

他們8人生活了25個月左右。他們早上不能有動靜,包括洗澡上則所;連晚上都不能開燈。

但好運不長,安妮和其他7人因有人告密而被抓。1944年10月,安妮,瑪格特和範達恩太太被送往貝爾森集中營。而被留下來的弗蘭克太太絕食死了。最後,俄軍救了弗蘭克先生,使他活了下來,但瑪格特和安妮——兩位花季少女先後死於疾病。那時的'安妮還不到16歲。

安妮是多有個性的一個人啊!被祖國拋棄了,卻仍然愛着荷蘭,愛着祖國的語言;就算到了祕密後屋,也把看書當成一種娛樂,一種放鬆身心的遊戲;當別人再三嘲笑她的不足時,她只是忍氣吞聲,儘量改正;她還把自己的感情和事情毫不留情的,毫無虛假的寫在了筆記本上。

“我希望即便自己死後仍然繼續活着。”安妮已完成了她的心願。我認為《安妮日記》會流傳下去。而安妮也會留在我們心中。

《安妮日記》讀後感 篇11

在希特勒執政的那幾年,戰火不斷,許多猶太人被殘忍殺害。但是,一位名叫安妮的女孩開始在這時寫出了她人生中的一本也是最後一本日記。

《安妮日記》原來是一本是與德國猶太少女——安妮·弗蘭克的日記。安妮給這本日記取了個有趣的名字——吉蒂。安妮向吉蒂訴説了很多事,例如全家移居去了荷蘭、和父母搬至密室、迎來新鄰居……但令我印象最深刻的,還是和父母搬至密室。安妮在日記裏僅僅用了一句話,就讓我們瞭解到希特勒對猶太人是多麼的殘暴與苛刻。“趕早上班的行人同情地看着我們,我們狼狽的樣子一定使他們難過,身上刺眼的黃色星星已經説明了一切。”大雨傾盆的日子裏,安妮一家還是堅持揹着包袱,提着行李,披着印有黃色六芒星的外套走向密室,他們沒有因為是下雨天而有絲毫鬆動,可見他們已經被希特勒折磨成了什麼樣子!

安妮一直都是一個堅強的女孩。雖然當時的局勢對於猶太人出身的'他們來説非常不妙,但她的字裏行間卻沒有透露出一絲對生活的絕望,反而有一種對新生活的期待與希望,她始終都相信,自己能平安生活到戰爭結束。安妮一開始是一個任性的小女孩,非常討厭戰爭,但是,縱然她再不想,也要接受這個可怕的事實,在密室的日子裏,她一點一點地蜕變,逐漸成為一個略帶着一絲倔氣的乖巧明理的女孩。所以,安妮也是一個學會成長的女孩。

我們要向安妮學習,學習她在困境中的不屈,學習她在困境中的堅持。

《安妮日記》讀後感 篇12

在我的書櫥裏,有一本我特別喜歡的書,它就是—《安妮日記》。

《安妮日記》是猶太小女孩安妮寫的一篇篇日記,她寫的是二戰期間密室裏的人的生活。安妮原來居住在德國的法蘭克福,納粹興起後隨家人避難來到荷蘭的阿姆斯特丹。在她生日那天,她收到一本精美的日記本做為生日禮物,從此開始寫日記。在密室漫長的25個月內,她用她的筆,用她要做個作家的夢想,記錄下了密室內每一天的事情和自己的成長。

現在我們閲讀《安妮日記》,不但可以讀到歷史、戰爭、種族迫害,還可以讀到安妮的期盼、成長與困惑以及她對和平的嚮往。在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能時刻感受到安妮那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熱愛閲讀和學習的態度,雖然安妮處在那麼惡劣的環境中,但她仍然滿懷着理想,身處逆境不氣餒、不屈服。我覺得我還要學習她善於思考、努力學習的品格。再想一想,安妮生活在戰爭時代,生活在不見陽光的密室中,但她仍然堅強樂觀、努力學習。而我們呢?生活在和平時代,卻身在福中不知福,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和安妮比起來,我們缺少着努力和勤奮。

通過讀《安妮日記》這本書,我覺得我們應該珍惜現在的生活,努力學習,為將來實現自己的夢想打下基礎,謝謝安妮給我們留下的寶貴的精神財富,願它伴隨着我們成長。

《安妮日記》讀後感 篇13

《安妮日記》是我在暑假裏讀的一本書,講的是安妮在密室裏度過的那日日夜夜。

安妮·費蘭克是一個猶太少女,原來居住在法國的法蘭克福,這天是安妮的生日,她收到這個日記本作為生日禮物,並給這個日記本起了一個名字叫吉蒂。

可是,好景不長,法西斯戰爭興起了,安妮一家轉移到荷蘭的阿姆斯特丹,這時,安妮已經上了中學,開始了她的學習之旅。

可是,法西斯已經侵佔了荷蘭,安妮一家只好到處尋找安全的地方隱蔽。

終於,在法西斯沒有發現的情況下,安妮一家又轉移到一家果醬公司的密室裏。

在這間密室裏,安妮度過了24個月,她躲進去的時間正好是女孩子最重要的的花季階段,可是,安妮沒有享受到花季的幸福,迎接她的只有大炮聲、槍聲等等。還有,在密室裏不能點燈,不能有光,不能有……總之還有很多很多的規矩。安妮就在密室裏一直寫日記,她用她的'筆為了實現自己要做個作家的夢想,寫了一本書,這裏面記錄了安妮對自然、性、上帝、宗教等等問題的看法,用現代人的語氣,為我們描述這她的世界。

《安妮日記》讀後感 篇14

放寒假的時候,我讀了《安妮日記》這本書,真是一本好書!

通過安妮寫日記,我覺得安妮應該是一個善良、活潑、堅強而且漂亮的猶太少女。她把日 記當做自己的一位朋友並常常寫信給日記(日記的名子叫基蒂)。

安妮很不幸,國為是猶太人而被希特勒捕殺,沒有辦法,安妮一家中口只好離開温暖的`家 ,搬到爸爸公司的一間祕密小屋,同時小屋裏又搬來了4個人,他們8個人每天都不能發出聲 音,以免被別人發現。小屋裏的8個人的性格不同,之間總會發生有趣的小事。

讀完《安妮日記》我感到無比敬佩安妮,安妮16歲,卻可以寫出這樣的言語,可以看出 安妮的潛質和知慧啊!可到最後,密室的8個人被別人出賣,全部被送往集中營。多麼可惜啊 !我們可以想象,如果沒有希特勒,如果安妮一家沒有被出賣,那安妮一定是個天才!也許 她長大了還會成為著名的作家,或者思想家。

安妮的文筆很好,從她的每一個字裏,我看到了密室裏8個人的性格,瞭解了他們,最重 要的是我看到了安妮的內心深處。

我們應該記住安妮,記住她的天真,和堅強!

《安妮日記》讀後感 篇15

《安妮日記》這本書是一個十三歲的小女孩安妮·弗蘭克在艱苦而寂寞、恐懼的藏匿期間寫 成的。

日記寫於1942年,安妮那時才十三歲。由於受到納粹的迫害,她們一家被迫生活在 一個地下密室,開始了暗無天日的兩年藏匿生涯。1944年,密室門被德國警察叩響,八名藏 匿者全部被捕。唯一的倖存者 ——安妮的父親,在戰爭結束後,致力於傳揚女兒安妮的日記 。

安妮一家被捕,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因為她們都是猶太人,歷史學家安妮·羅美 的丈夫看了日記後在文章裏寫道::“日記結結巴巴地道出了一個小孩子的.心聲,體現了法 西斯主義的可怕,連紐倫堡審判都不及它。”

我覺得,無論猶太人犯了多大的錯誤,都應該得到寬恕、得到原諒。安妮在藏匿生 活飽嘗了艱苦的生活、寂寞的時光、恐懼的心情,但她的心中依然點亮着希望之火,她確信 自己能成為一個作家、能堅持到戰爭硝煙散去的時刻,雖然這些只是幻想,但她心中依然充 滿了希望。

讀完這本書,我很佩服安妮,因為她在在納粹的迫害下,依然保持着樂觀的心情、 對生存的希望、生活的期盼!

《安妮日記》讀後感 篇16

我讀了安妮日記這本書,安妮的一切鼓勵了我。

我很喜歡安妮説的這幾句話:“只要我還活着,能看到這陽光,這無雲的天空,,我就不可能不幸福!” “只要還有這些,只要還有這陽光,這無雲的藍天,只要我能看到這些,我就不會憂傷!”安妮的這幾句話鼓舞了我,她是那麼堅強,我很佩服她,在那樣的險境裏,居然還能那麼開朗!我覺得安妮日記比我以前看過的書更具有真實性,因為這本書不是編出來的。

我在看安妮日記的`時候,總會把安妮所處的環境和自己比較,猶太人沒有自己的國家和土地,到處遷徙,只能靠經商維持生計。他們遷到西歐後,遭到當地封建主的歧視。安妮是在德國人的歧視下長大的,而我卻是和平平等的社會下成長的。自從開始看安妮日記,跟安妮的生活狀況相比,我的生活活多好啊,安妮喜歡上學,可因為她是猶太人,後來上不了學,我卻還能上學就有了自信心,上星期四體育課測試50×8我跑了1分47,我很興奮,雖然這成績對於別人來説,很小菜一碟,但對於我來説,這已經是不錯的成績了。

我知道我出了這種成績,是因為安妮有着的堅強精神,她那種精神打動了我。我很喜歡這本書!

《安妮日記》讀後感 篇17

最近我看完了一本特別有趣的書,《安妮日記》。

這本書主要以書信的形式,真實的記錄了一個猶太少女在兩年時間裏親身經歷的大大小小的事情。其中有對生活情況的細緻描寫;有對少女萌動戀情的直白流露;也有青春期特有的叛逆和躁動;有對人生日漸成熟的理解與思考,也是有對親情的排斥,但同時也無比的依戀和依賴………

通過這本日記,我看到的是一個心地善良,活潑可愛,個性率直,但卻有時多愁善感的女孩。太有主見,愛思考,唯一受別人的`影響,她堅強,有毅力,再遇到委屈的時候,人以微笑面對生活。

因為戰爭的原因,少女安妮在祕密小屋度過了青春期,如果沒有戰爭安妮會是一個怎樣的人呢?是一名才華橫溢的作家呢?還是一名特別有才華的人呢?…………可是都沒有,在祕密小屋,過了25個多月後,祕密小屋的所有人都被送進了猶太人集中營。最後,祕密小屋的八個人,只有安妮的父親一人生還。

這違紀是對二戰時生活的縮影,我們應記住安妮的日記,記住那字裏行間的堅強,天真,甜美…………

《安妮日記》讀後感 篇18

戰火紛飛的歲月裏,她,被視為異類,僅僅是因為她是一個猶太人,便令她死於非命,像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花兒,在對春天的憧憬中凋謝了。

安妮是一個十三歲的女孩,對生活充滿了幻想和希望,她的命運像是一幅帶着壓抑色彩的油畫,讓人感到悲哀。她每天給那個神祕的吉蒂寫信,通過一扇不常開的小窗子來觀察這個世界並記述着她對一切的想法,還幻想着成為一個作家或記者,可惜的是還未等她走出這個牢籠,便被瘟疫奪去了生命。她的悲劇也是給每個人的一個警鐘,是一個凝結着太多太多鮮血的教訓。

安妮很天真,她一直盼望着戰爭的結束,又像是一個真實的記錄員,不斷地從小窗户中瞭解外面並一一記錄下來,她想用她的'日記來告訴人們種族歧視的不該,在她的日記中也流露着憤怒與恐懼卻依舊寫道:“世界雖然這樣,但我還是相信人在內心裏其實是善良的”。也許她永遠也想不出自己會被出賣而進入一個永恆的噩夢吧,只留下這本日記,記載着她的痕跡。

在這個和平的年代,也許戰爭早已遠離,但請每個人銘記這段歷史,記住這個慘痛的教訓。

《安妮日記》讀後感 篇19

《安妮日記》裏的小主人公安妮·弗蘭克把我深深的感動了,為什麼呢?那就跟我來吧!《安妮日記》講述的是猶太少女安妮·弗蘭克和人在密室裏的真實記錄。安妮原來是居住德國的.法蘭克福,由於有外來人侵犯,她的一家就到了荷蘭的阿姆斯特丹。1942年6月12日,是安妮13歲的生日,她收到了一份生日禮物——一本精美的日記本,從這時開始她把日記本當成了自己最知心的朋友,並且把它取了個名字——吉。也從這時開始,她用她的筆以一個作家的夢想記錄下了在密室生活的點點滴滴,也寫下了關於自然、性、上帝、宗教等種種問題。

他們從1942年7月6日躲進密室,到1944年8月4日,在這漫長的25個月裏,安妮也用日記恢復了原來的鎮定。雖然她寫的每一篇日記非常簡短,可是我們可以看出安妮很想恢復自由。

我想:在密室裏那麼泛味、苦悶,安妮也面對着種種恐懼、不安,可是她怎樣能用一種簡單的方法——寫日記來消除這些呢?這可是一般人做不到的。

《安妮日記》裏的日記很簡短,但是給人的印象卻很深刻,這本書之所以可以選為世界名著,也因為它的真實和樸素,而也是它的真實、樸素,安妮的堅強自信把我給感動了。

《安妮日記》讀後感 篇20

《安妮日記》裏的小主人公安妮·弗蘭克把我深深的感動了,為什麼呢?那就跟我來吧!

《安妮日記》講述的是猶太少女安妮·弗蘭克和人在密室裏的真實記錄。安妮原來是居住德國的法蘭克福,由於有外來人侵犯,她的一家就到了荷蘭的阿姆斯特丹。1942年6月12日,是安妮13歲的生日,她收到了一份生日禮物——一本精美的日記本,從這時開始她把日記本當成了自己最知心的朋友,並且把它取了個名字——吉蔕。也從這時開始,她用她的筆以一個作家的夢想記錄下了在密室生活的點點滴滴,也寫下了關於自然、宗教等種種問題。

他們從1942年7月6日躲進密室,到1944年8月4日,在這漫長的25個月裏,安妮也用日記恢復了原來的鎮定。雖然她寫的.每一篇日記非常簡短,可是我們可以看出安妮很想恢復自由。

我想:在密室裏那麼泛味、苦悶,安妮也面對着種種恐懼、不安,可是她怎樣能用一種簡單的方法——寫日記來消除這些呢?這可是一般人做不到的。

《安妮日記》裏的日記很簡短,但是給人的印象卻很深刻,這本書之所以可以選為世界名著,也因為它的真實和樸素,而也是它的真實、樸素,安妮的堅強自信把我給感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