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説課稿

有關人教版國小語文説課稿模板合集9篇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1.82W

作為一名教職工,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説課稿,説課稿有助於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優秀的説課稿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人教版國小語文説課稿10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有關人教版國小語文説課稿模板合集9篇

人教版國小語文説課稿 篇1

一、教材分析

這篇自讀課文介紹了靠賣火柴維持生活的孤兒小珊迪,在為“我”換零錢穿過馬路時,不幸被馬車軋斷雙腿,臨死前託付弟弟還零錢,牽掛着弟弟沒人照顧,最後悲慘死去的故事,讚揚了小珊迪誠實、善良的品質。

選編本文的主要意圖是,通過閲讀實踐,進一步培養學生按敍述順序整體把握課文主要內容的閲讀能力;讓學生從文中受到感染,學習故事主人公誠實、善良的品質,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瞭解課文按事情發展順序敍述的特點,理解課文內容。

能力目標:通過有感情的朗讀、感悟和交流,培養學生自讀自悟、合作探究的能力。

德育目標:學習小珊迪誠實、善良的品質,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創新目標:結合具體情境進行想象,培養學生創造心往一處想想象的能力。

三、教學支點

重難點:通過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從中學習小珊迪誠實、善良的品質。

創新點:1、在小珊迪受傷,七個便士不知去向的時候,引導學生進行創造性想象。 2.在小珊迪臨死時,從他的目光中引導學生進行創造性想象。

空白點:在文章的結尾處,提供練筆機會,為學生深入理解課文留下空白。

四、教學過程

一、啟讀,未成曲調先有情

1.教師用緩慢而低沉的語調講述《三次逃票》的故事。

同學們,老師給大家講一個真實的故事(懷着沉重的心情)。

在德國,有一位中國留學生以優異的成績畢業了。畢業以後,他去德國的大公司尋找工作。第一家公司拒絕了他,第二家公司也拒絕了他,第三家公司還是拒絕了他。他一連找了20多家大公司,結果沒有一家肯接收他。他想:憑自己的博士文憑和優異成績,找一家公司應該沒什麼問題吧!但是,誰也沒想到,他找的一家小公司還是拒絕了他。

2.讓學生猜想,為什麼德國那麼多家公司都會拒絕這位中國留學生(學生的猜想可能有:看不起中國人、專業不對口、留學生要價太高、公司已經人滿為患、公司不景氣等)。

3.教師繼續講述《三次逃票》的故事。

這位中國留學生憤怒了!他對那家小公司的老闆説:“請您告訴我,你們為什麼要拒絕我?”那位老闆説:“對不起,先生。我們從網上找到了一份關於您的記錄。記錄顯示,您在德國留學期間乘坐公共汽車,曾經逃過三次票。”中國留學生吃驚地説:“逃三次票算得了什麼?難道我的博士文憑還抵不過三次逃票嗎?”德國老闆鄭重地説:“是的!先生。我們知道您不缺文憑、不缺知識、不缺能力,但我們認為您缺了一樣東西!正是您缺的這樣東西,讓我們德國人不敢聘用您。”

4.讓學生自由發言,聽了這個真實的故事有些什麼想法。

二、通讀,潛心會文動真情

1.教師:同學們,我們這位中國留學生缺文憑嗎?缺知識嗎?缺能力嗎?那他到底缺了什麼呢?讓我們一起到《小珊迪》這裏去尋找答案。

2.學生自由讀全文。要求讀得正確、流利,讀的時候注意自己的感覺和心情的變化。

3. 指名分段讀課文。教師隨機指導學生的朗讀,特別注意下列語句的朗讀指導:①他對我們説:“先生,請買盒火柴吧!”(a、請注意冷的感覺。b、體會一下,那麼冷的天,小珊迪只穿了一件又薄又破的單衣,小臉凍得發青,一雙赤腳又紅又腫。在這樣的情況下,他説話能這樣輕鬆、這樣有力嗎?c、人在發抖,嘴脣在發抖,聲音也在發抖。要讀出這樣的感覺。)

②“啊!請您現在就買吧!先生,我餓極了!”小男孩乞求説,“我可以給您去換零錢。”(a、請注意餓的感覺。b、餓了還有力氣嗎?餓了還會大聲説嗎?c、他是怎麼説的?是乞求説。怎樣的請求叫乞求?可憐地請求、懇切地請求、苦苦地請求、像要飯一樣地請求,這才叫乞求。要把這樣的感受讀出來。)

③可憐的小珊迪躺在一張破牀上,一看見我,就難過地説:“先生,我換好零錢往回跑的時候,被馬車撞了。我的兩條腿全斷了,就要死的。小利比,我可憐的弟弟!我死了你怎麼辦呢?誰來照顧你呢?”(a、請注意這是一個斷了兩條腿、快要死了的人説的話。b、請注意這是一個臨死前還擔心着弟弟、掛念着弟弟的人説的話。)

4.渲染氛圍。

三、參讀,一字一句總關情

1. 教師充滿悲痛、充滿崇敬、充滿懷念地訴説:小珊迪死了。為了那一盒小小的火柴,為了那四個需要找還的便士,他死了!除了他的弟弟小利比,除了故事中那個買火柴的我,誰也不知道小珊迪死了,誰也不知道小珊迪是因為什麼死的。但是,故事中的那個我,卻被小珊迪的事蹟深深地感動了。他永遠忘不了小珊迪那誠懇的面容,永遠忘不了小珊迪那使人信任的神情。永遠忘不了小珊迪那雙充滿乞求、充滿善良、充滿感激的眼睛。他想為小珊迪畫一張像。他想把小珊迪的這張像永遠放在自己的辦公桌前。天天看到他,天天想起他。他會畫一張怎樣的像呢?

2.學生默讀課文,然後完成課堂練筆一。

請用課文中描寫小珊迪外貌的詞句,寫一段關於小珊迪外貌的話。

(小珊迪的外貌擬寫如下:小珊迪穿着一件又薄又破的單衣,瘦瘦的小臉雖然被凍得發青,但他的.面容是那樣的誠懇,他的神情是那樣的使人信任,他的眼中充滿了乞求、充滿了善良、充滿了感激。)

3.當堂交流學生的小練筆,教師作隨機點評。

4.教師深情地訴説:看來,小珊迪的外貌已經深深地印入了我們每個同學的腦海。聽着大家的發言,我們彷彿又一次看到了小珊迪那誠懇的面容,又一次看到了小珊迪那使人信任的神情。

四、研讀,設身處地悟深情

1.教師充滿深情又若有所思地訴説:為了找還那四個便士,找還那部分不該屬於他自己的錢,小珊迪被馬車軋斷雙腿、不幸死去了。我在心裏默默地想,如果小珊迪不急着把四個便士還給人家,他就不會被馬車撞倒,他就不會死去。我又想,小珊迪難道真的不需要那些錢嗎?

2.學生默讀思考,畫出有關語句仔細體會。

3.組織全班交流。

①從“身上只穿一件又薄又破的單衣,瘦瘦的小臉凍得發青,一雙赤腳又紅又腫”看出小珊迪非常需要錢。

②從“我可以一便士賣給你們兩盒”看出小珊迪非常需要錢。

③從“為了使他不再糾纏,我打算買一盒”看出小珊迪非常需要錢。

④從“啊!請您現在就買吧!先生,我餓極了”看出小珊迪非常需要錢。

⑤從“我給了他一先令,他轉身就跑了”看出小珊迪非常需要錢。

⑥從“他倆是孤兒,父母早就死了”看出小珊迪非常需要錢。

⑦從“可憐的小珊迪躺在一張破牀上”看出小珊迪非常需要錢。

⑧從“我的兩條腿全斷了,就要死的”看出小珊迪非常需要錢。

⑨從“小利比,我可憐的弟弟!我死了你怎麼辦呢?誰來照顧你呢”看出小珊迪非常需要錢。

4. 教師動情地、肯定地訴説:是啊!正像大家剛才分析的一樣,其實小珊迪非常需要錢。他需要錢去購買衣服御寒,需要錢去購買麪包充飢,需要錢去醫治自己的雙退,需要錢去照顧自己的弟弟。他還需要錢去上學,需要錢去遊玩,需要錢去過一種幸福的生活。他真的太需要錢了!這樣一個需要錢的孩子,當他被馬車撞斷雙腿,當他的帽子找不到了、火柴找不到了、有七個便士也找不到了的時候,他的心裏會怎麼想呢?

學生完成課堂練筆二。

一輛馬車把小珊迪撞倒,從他身上軋了過去。他的帽子找不到了,火柴也丟了,有七個便士也不知哪兒去了。小珊迪心裏想:

(學生練筆擬寫如下:1.糟了!便士!便士!那些便士哪兒去了?我拿什麼錢去還那位先生吶?2.我的腿不能動了。我怎麼辦吶!那位先生還等着我回去還他四個便士呢。3.我的腿斷了。我會死嗎?我要是死了,那位先生的錢怎麼辦呢?我可憐的弟弟怎麼辦呢?4.先生,您一定等急了吧。我真想馬上把錢還給你的,可我被馬車撞了,我不是故意的。5.人窮志不能窮。我雖然被馬車撞了,可能會死去。但那位先生的錢我一定要還給他,我不能讓他瞧不起我們窮人的孩子。)

5.組織全班交流,教師作隨機點評。

五、精讀,含英咀華品至情

1.教師充滿敬意地訴説:多麼善良的孩子!多麼可敬的孩子!即便是在自己遭遇車禍、隨時都會有生命危險的情況下,他首先想到的是要儘快把錢還給人家、是自己弟弟今後的生活。難怪故事中這位買火柴的先生做出這樣的判斷。

投影呈現:當我想到孩子那誠懇的面容,想到他那使人信任的神情,我斷定他不是那種人。

①指名誦讀此句。

②把“誠懇”的意思、“信任”的意思突出來,該怎麼讀?指名誦讀。

③把“斷定”的意思突出來,該怎麼讀?指名誦讀。

④把“他”的意思突出來,該怎麼讀?指名誦讀。

⑤把“不是那種人”的意思突出來,該怎麼讀?指名誦讀。

⑥你想突出哪種意思,你就怎麼讀。全班齊讀。

2.教師設疑:他不是那種人!請問,他不是哪種人?

投影呈現:當我想到孩子那誠懇的面容,想到他那使人信任的神情,我斷定他不是那種____________人。

3.指名回答,指名上台板書答案。

(預想的答案如下:坑蒙拐騙、人窮志短、惟利是圖、見錢眼開、見利忘義、貪圖錢財、不講信用……)

4. 教師以一種堅定地、一氣呵成的語氣訴説:説得多好啊!他很窮,他非常需要錢。但他絕不是那種坑蒙拐騙的人!絕不是那種人窮志短的人!絕不是那種惟利是圖的人!絕不是那種見錢眼開的人!絕不是那種見利忘義的人!絕不是那種貪圖錢財的人!絕不是那種不講信用的人!這樣的孩子可愛嗎?這樣的孩子可敬嗎?這樣孩子我們會把他遺忘嗎?不會!永遠不會!(教師一邊訴説,一邊用粉筆在學生所寫的答案上逐個打叉。)

5.學生全體起立,懷着敬意再次動情地誦讀此句。

六、活讀,妙筆且抒箇中情

1.教師:我們忘不了這位可愛又可敬的小珊迪,我們也忘不了那位可憐又可悲的中國留學生。同學們,聽了小珊迪的故事,你一定有話想對那位中國留學生説,是吧?請把你想説的話寫下來。

2.學生完成練筆三。

請給那位中國留學生寫幾句話,説説你的感受和想法。

人教版國小語文説課稿 篇2

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好!

我説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國小語文五年級下冊第三組“語言的藝術”主題中的一篇精讀課文《楊氏之子》,我將從以下方面闡述對這節課的思考。

一、説教材

本單元的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人物語言的精妙,在語文學習中積累語言。

《楊氏之子》選自《世説新語》,是國小生初次接觸文言文,本文講述了樑國姓楊的一家中九歲男孩風趣幽默,機智巧妙地應答他人的故事。課文行文簡潔,不足百字,語言幽默,頗有趣味。

二、説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根據文章內容特點、學生情況和課程標準提出的總目標,確定本課教學目標如下:

1)會寫6個生字,會認3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家禽”等詞語

2)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做到正確、節奏停頓得當、抑揚頓挫。

3)瞭解文言文的基本特點。

4)能根據課後註釋,疏通全文,瞭解故事內容。

5)抓住重點詞,體會故事中孩子應對語言的巧妙和聰明機智。

教學重難點:

本課是學生第一次接觸古文,學生能否正確地斷句,流利地朗讀,是首先遇到的困難,因此指導學生朗讀和背誦是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讓學生參考課後註釋讀懂意思,整體感知課文內容,並把沒寫出來的內容補充出來,應做為難點來突破。

三、説教法:

閲讀教學的核心是讀,因此本課教學主要採取讀式教學法。文言文導入——講究激勵性;初讀尋疑——提倡自主性;再讀釋疑——倡導探究性;細讀解析——主張創造性;美讀品味——提倡鑑賞性;熟讀成誦——主張積累性。意在拓展學生思維,培養學生創新精神。

四、説學法:

學習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是讀,學習文言文的最好方法還是讀,因此學習本課的主要方法是朗讀。讓學生經歷初讀—再讀—細讀—美讀—熟讀—誦讀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引導學生讀思議相結合,讓學生經歷尋疑—釋疑—解析—入情—品味—成誦—讀寫的過程,體現學生從提出問題到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

五、説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講課文之前,我先以上一單元日積月累裏的古文詩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等提問,我説前半句,學生回答後半句,再讓學習展示這樣的語言自己還積累了哪些,“已所不欲,勿施於人”、“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等等,一下子點燃了同學們的上課熱情,孩子們説了很多我預設之外的文言文詩句,這樣我很自然的過渡:像剛才大家説的這些語言都是出自文言文,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完整的文言文。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首先,從題目入手讓學生們理解“楊氏之子”。我是這樣做的:問學生“貴姓”,教孩子們用“免貴姓什麼”來回答,再追問大家:“那他是?”同學們便饒有興趣的回答“李氏之子”或者“何氏之女”了。引導學生很好的理解並且運用了這個知識,學習效果很好。

起初,我設計的先讓孩子們自由讀,然後指名讀,再針對問題來重點指導。王恩瑞王主任看了我的設計,提出來,這是學生們第一次學習文言文,有必要教師先泛讀、隨之領讀,再讓孩子們練讀。我馬上調整了我的設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並在課堂上指出“讀”就是學好文言文的訣竅。

(三)根據註釋,疏通全文。

本課只有五句話。學習第一句話,同學們翻譯起來很簡單,“樑國姓楊的人家有個孩子,九歲了,非常聰明。”我問“哪個字意為非常”,孩子們輕易説出“甚”,我舉例子,那麼咱們班的小磊很可愛,可以説成?淼淼讀書聲音很動聽,可是説?星辰長得非常非常帥,可以説?這樣,“甚可愛,甚動聽,甚帥”孩子們理解的很好,也會用了,而且課堂氣氛很歡樂。隨之着重理解通假字“惠”,同智慧的“慧”,這裏其實不是孩子們第一次接觸通假字,我們在此處複習了《清平樂村居》中“最喜小兒亡賴”的.“亡”,和日積月累中“路曼曼其修遠兮”的“曼”,既回顧了舊知,又加深了對通假字的認識。

第二句重點理解“詣”字,詣多指拜訪尊敬的人或長輩,可見這楊氏非同一般,是孔君平尊敬的一個人,而且楊、孔兩家交往甚密,不然怎會“乃呼幾齣?”這個小孩怎麼會知道來人姓孔?既然如此,就不能理解為孔君平是以楊梅取笑楊氏子,而是開個玩笑,“考考”他,是不是“甚聰惠”。

第三句當孩子們翻譯出是“楊氏子為孔君平端來了水果”時,我提問:“文中並沒有寫出是誰為誰端出水果啊”“為設果”中並沒有指明,你是怎麼知道的?學生自然提出是根據上一句話得知的,這時點撥學生:文言文的語言表達十分精練,表達的時候跟我們現代文可不一樣,像這一句就省略了主語,叫承前省略。(指導學生注在文中)理解的時候我們就要聯繫上下文的意思作一些補充。這種方法我們現在也經常在用,叫(板書:聯繫上下文)。

第四句和第五句我們要重點品讀,尤其要體會語言的巧妙。孔君平以姓氏做文章和楊氏子開玩笑,小傢伙以其人之道還至其人之身,機智地作以回答,我利用板書,讓孩子們更好地理解了兩人對話的弦外之音。同時,又着重體會了“未聞”和“夫子”兩個詞語的使用,反應出楊氏子不但機智,還很禮貌,真不簡單啊!我設計了兩組讀,分別由我來説上句:“此是君家果”學生分別回答“孔雀是夫子家禽”和“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再譯成現代文來説一遍,很明顯地體會出加上“未聞”,語氣是多麼的委婉。再説“夫子”,怎樣的人可以稱得上‘夫子’?

師:如果來的人不是孔君平,而是張君平、李君平,還能稱夫子麼?(不一定)如果來的是阿姨呢?(不能,因為阿姨是女的。夫子一般指男的。)老師可以稱為——夫子嗎?

師:如果來的是一個小男孩呢?(不行,因為夫子指的是大人。)

師:是的,夫子一般指年齡比較大的男士。

師:如果來的是一個沒有文化、目不識丁的老農,我們可以稱他為夫子麼?(不行)

師:一般有文化、有涵養的成年男子,可以稱為夫子。比如孔子我們就稱為──(生齊:孔夫子)孟子──(生:孟夫子),我借當時正好校長和幾位老師在場,順勢提問,比如你們的苗校長,可以稱為——苗夫子,張校長可以成為---張夫子。何老師呢?張老師呢?學生馬上反應説“不行,夫子是指男的!”可見,稱孔君平為“夫子”是多麼的得體啊。

這麼巧妙的回答,楊氏子一定思考了很長時間吧?(理解:應聲答曰:不假思索,幾乎想都沒想。)

小結:楊氏子的回答是如此快速,如此巧妙,如此有禮,怪不得文章一開頭就説了!齊讀:(樑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補全板書:甚聰慧

此處,我做了一個這樣的設計,拓展孩子們的思路,非常有意思。

我問如果來訪的客人姓黃,你覺得他會怎樣回答?

生:未聞黃瓜是夫子家菜。……未聞黃鶯是夫子家鳥。……

又問如果來訪的君平不姓孔,也不姓黃,而是其它的姓,你會説一句嗎?孩子們反應很快,不遜於楊氏之子啊!這是我補拍的片段,不過再現了課堂真實的場景。

(四)指導背誦。(機動)

(五)閲讀鏈接、好書推薦

回顧方法:推薦閲讀《世説新語》。你會發現學習文言文很有意思。

六、説板書:

這樣的板書設計,內容精當簡約,點明“讀”的重要。能讓學生一目瞭然的感受到課文是從“孔、楊”兩姓上做文章,引發出歡樂的故事。故事中的小孩聰惠,表現在反應快,會聽、會説,突出了文章重點。副板書當中學習方法的歸納更是簡明、實用。

總之,整堂課始終以學生為主,以讀為主,讀中解,讀中品,最後熟讀成誦,既使學生讀懂了課文,又教給了學生學習的方法,更豐富了學生的想象力,激發了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人教版國小語文説課稿 篇3

【説教材】

《荷葉圓圓》描寫了盛夏季節池塘裏邊一個生動、有趣的場景:荷葉兒圓圓的,碧綠碧綠的,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在荷葉上嬉戲,小水珠把荷葉當作了搖籃,小蜻蜓把荷葉當作了機場,小青蛙把荷葉當作了歌台,而池塘邊的小朋友則把荷葉當作了涼帽。字裏行間處處都表現出荷葉兒給小動物、小朋友帶來了無比的歡樂。文章共有5節,除第一節外,其餘4節的寫法基本相同(先寫誰説什麼,再寫他怎麼做),想象豐富,充滿童趣,讀來琅琅上口,學生非常喜愛。

【説學情】

通過大半個學期的學習,極大多數學生能比較熟練地根據拼音讀準字音,在識記漢字方面也積累了一些方法,如部件分析法、加一加法、減一減法、姐妹字等,能有效地幫助識記漢字。在閲讀方面,學生逐漸產生了興趣,在老師的引導、點撥下能讀懂一些短小、淺顯、有趣的文章,初步嚐到閲讀所帶來的快樂。大多數學生能做到讀準字音,不加字,不漏字,基礎好一些的學生能讀出句子的語氣。

【説教學目標】

要求學生根據拼音讀準11個生字,一是藉助拼音這根“枴杖”來降低學習難度,避免老師機械、重複地領讀,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自學習慣;二是在拼讀生字的過程中,對前階段所學的拼音字母及拼音方法也起到了複習鞏固的作用。正確區分前後鼻音的發音,對上海地區的學生來講比較不易,因此在生字教學時應加以重視。“不加字,不漏字”是朗讀課文最起碼的要求,從一年級起就應該重點抓,讓學生從小養成良好的朗讀習慣。閲讀、理解、感悟三者互為作用,互相促進,不能為閲讀而閲讀,重感悟是語文新教材的特點之一,強調人文精神的培養,讓學生在閲讀理解的基礎上感受到荷葉給大家帶來的快樂。語文能力本質上是實踐性的,而不是認識性的,脱離語言運用的實踐活動,語文能力的發展將會是一句空話。因此,把看圖説話當作教學目標之一,目的在於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舉一反三,進行知識遷移,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安排寫字的任務,目的是使學生的寫字練習經常化,做到課課寫、天天寫,描摹生字,做到少而精,既體現了新教材識字分流的原則,也不加重學生負擔,不但讓學生寫好字,而且逐漸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

【説教法】

教師們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一旦對某事物產生了興趣,就會專心致志地去鑽研、學習。教學過程中的第一個板塊“看圖激趣,導入課文”就是在這種指導思想下設計的。荷葉兒圓圓的、綠綠的,非常惹人喜愛,國小生也不例外。當看見綠得晶瑩剔透、大圓盤似的片片荷葉出現在屏幕或黑板上時,小朋友會眼前一亮,產生許多遐想,立刻對學習課文產生了興趣。課文的第一節描寫的是荷葉的形狀與顏色,在寫法與內容上與其他幾節不同,因此安排在導入課文時,通過學生的看圖説説話、讀讀句子解決,與遊戲融為一體。

新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閲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閲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因此,在教學過程的第2個板塊中,主要採用了自學、小組討論、集體反饋等形式,讓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容,藉助拼音自學生字新詞。在學生自學的過程中,教師是一個有效的組織者和理智的指導者,當學生思維受阻或遇到困難時,及時啟發引導,當好學生的引路人。

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着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語文課上的聽、説、讀、寫是進行語文實踐活動的途徑之一。在教學過程的第三,四板塊中,安排了較多的語文實踐活動,如“挑選你自己喜歡的小節,讀讀演演”,“其他小動物來到荷葉上會怎麼説,怎麼做”,“看圖把句子説完整”等等。在這些活動中,教師不必用過多的框框去要求學生,要鼓勵學生大膽想象,積極發表自己的見解,落落大方地説出自己的想法,學生的回答有偏差或不合理的地方,適當給予引導,幫助學生樹立表達的自信心。通過這些活動,幫助學生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積累比較規範的句式、語段,進行知識遷移,從而逐步提高語文素養。

【説學法】

本課的教學設計中,學生主要有三種學習方法:自學、小組合作學習、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習。生字的字音、對課文的整體感知主要採用自學的方法。通過前階段的拼音教學,學生們已經基本掌握拼音的方法,能比較熟練地拼讀音節。放手讓學生自己拼讀音節,讀準生字字音,應該不是一件難事,極大多數學生能勝任。個別學

生有困難,在後面的幾個教學環節或聽同學交流、或聽同學朗讀課文中會得到幫助。對課文整體感知通過學生自讀課文完成,教師在學生朗讀完課文之後,通過“你讀懂了什麼,有什麼疑問,覺得最有趣的是什麼”等簡單的問題,瞭解學生對課文的感知程度,並及時給予鼓勵。

對於生字字形的識記主要採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在小組內,學生們各自闡述識記生字的方法,思維的火花發生碰撞,可比比誰的識記辦法多,方法妙,互相取長補短,提高識字效率。至於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語文能力培養方面,則需要在師生共同學習,共同探討中得以實現。要深入學習課文、理解課文的精妙之處,光靠學生的自學、小組討論是不夠的,教師必須精心設計提問,讓學生帶着問題深入學習,讓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讀讀悟悟、練練説説,從課文中汲取文化營養,積累語言,提高能力。

【説實施】

導入課文學習可以看圖説話着手,當學生説到“荷葉兒,圓圓的,綠綠的”時,教師可適時引導“那麼,在又圓又綠的荷葉上會發生什麼有趣的事呢”,導入對課文的學習。學生在自讀課文、自學生字時,教師應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作個別指導,及時掌握學習動態。學生在交流發言時,教師要耐心、仔細地傾聽,用多種方法表揚、鼓勵學生,讓學生大膽説,放心説,説出自己的所悟所得。及時調控教學節奏及教學氣氛,讓學生在愉悦的氛圍裏學知識,學本領。設計練習要照顧到不同層次的學生,看圖把句子説完整中,“蘑菇是小白兔的”,可讓基礎較差的學生來講,最後一句則可讓基礎較好的學生來説,讓每個學生都有成功的體驗。

最後一個環節中“小水珠變魔術”,説穿了就是鞏固字詞,若製作媒體有困難,抽讀卡片也無妨,但效果不及前者好。

【課堂板書】

荷葉圓圓

搖籃機場歌台涼帽

小水珠説。小蜻蜓説。

小青蛙説。小朋友説。

【教學反思】

本文文字優美,想像豐富,充滿童趣,讀來琅琅上口,學生非常喜愛。因此,學生在學習本課時,思想集中,學習積極性高,發言積極,能各抒己見,大膽練習説話。

根據本課特點,除了學習生字之外,我設計了較多的説話練習,給學生提供説話的機會,從而積累語言文字。例:在導入課文時,讓學生説説荷葉的形狀顏色;在初讀課文後,讓學生説説在又圓又綠的荷葉上發生了什麼有趣的事;在第三個環節中,讓學生看圖開展想象,説説小魚、小螞蟻會把荷葉當做什麼、會怎麼做。一次次的説話練習,給學生提供了人人説話的機會,而且説話要求一次比一次提高,難度一次比一次加大。由於説話練習的難度設計得有坡度,加上有課文內容做鋪墊,所以學生並不覺得很難。説話練習的設計,要結合課文內容、要根據學生年齡特點,由淺入深,適合不同層次的學生,從而讓學生從“敢説”到“會説”,積累語言,為後續的學習打好基礎。

【訓練材料】

一、基本題

1.認讀漢字:晶荷搖台停籃友朋油放紅

2.認讀詞語:寬大展開菜籃水珠荷花日光燈搖頭停車涼帽

搖籃機場笑嘻嘻

3.想一想,説一説。

圓圓的荷葉是誰的搖籃,誰的機場,誰的歌台?它們各在荷葉上幹什麼?小朋友又把荷葉當作什麼呢?

二、拓展題

1.用不同顏色的筆將下面的詞語連成句子。

小水珠歌台,躲在下面吹泡泡。

小蜻蜓屋頂,停在上面休息。

小魚把荷葉當作機場,戴在頭上遮太陽。

小朋友搖籃,躺在上面眨眼睛。

小青蛙涼帽,蹲在上面唱歌。

2.想一想,説一説。

你會把荷葉當作什麼?你能仿照課文説幾句話嗎?教學實錄片段

(看圖説話部分)

師:小青蛙説:“荷葉是我的歌台。”小青蛙蹲在荷葉上,呱呱地放聲歌唱。

那麼,其他小動物會把荷葉當作什麼?他們會怎麼説、怎麼做呢?

(出示小魚、荷葉的圖片,讓學生練習説話。)

生:小魚説:“荷葉是我的房子。”小魚游過來,住在下面。

生:小魚説:“荷葉是我的陽傘。”小魚游過來,躲在下面。

生:小魚説:“荷葉是我的帽子。”小魚游過來,藏在下面。

生:我覺得把荷葉當作小魚的帽子,好像這頂“帽子”太大了一點。

師:我也有同感。把荷葉當作小魚的房子、陽傘還

是比較合適的,當作“帽子”對小魚來説確實太大了一點。

(出示小螞蟻圖,繼續練習説話。)

生:螞蟻爬過來,坐在上面,説:“荷葉是我的小船。”它坐在上面搖呀搖。

生:螞蟻説:“荷葉是我的操場。”螞蟻爬上荷葉,踢踢腿,彎彎腰。

師:小朋友的想像真豐富,説得挺不錯。教學案例

從“學會”到“會學”

在教學本課生字階段,除了讀準後鼻音“晶、停、放、朋、紅”字音外,我讓學生重點説説“搖”和“籃”的識記方法,使同學之間相互啟發,逐步掌握一些識記漢字的方法,提高識字效率。

師:“搖”、“籃”的字音我們已經會讀了,接下來,讓我們想些好辦法,記住這兩個字。

生:我用動作記“搖”字(做“搖”的動作)。

生:“搖”是用手來搖的,所以有個提手旁。

生:我是用部件來記的。“搖”有三個部件,左邊是“扌”,右上是“爫”,右下是個“缶”。

師:這三種方法真不錯。能説説怎麼記“籃”字嗎?

生:籃子一般是用竹子做的,所以“籃子”的“籃”是竹字頭。

生:我知道它有一個姐妹字:藍天的“藍”,草字頭的藍。

生:我想請教大家,籃球的`籃是兩個(藍、籃)中的哪一個?

生:我想大概是竹子頭的“籃”。因為我看見籃球架上的那個“籃”,形狀有點像編的籃

子。

師:同學們,這位同學説的有道理嗎?

生(齊):有!郭沫若説:“教育的目的是養成自己學習,自由研究,由自己的頭腦想,由自己的眼睛看,由自己的手來做這種精神。”如果學生具備了識字的能力,識字的潛力將可大大發揮,學生遇到不識的字,可通過自學解決。學生自學而識的字是通過自己動腦探究學到的,印象深刻,容易鞏固。教師改進教學,在識字教學中滲透探究性學習,根據漢字的構字特點,讓學生探究識字方法,鼓勵學生自己創造好的方法識字。通過教學,學生掌握並創造了許多方法,獨立識字能力不斷提高。在識字過程中,他們思維活躍,充分發揮豐富的想象和奇特的聯想,時時閃現出創造的火花,伴隨這個過程的是一種善於思考、勤于思考的良好思維品質的養成。

傳統的識字方法,是課文中要求識的字,不論難易,一律按讀準字音、分析結構、組成詞語的順序,平均使用力量,字字過關。這種識字方法枯燥乏味,學生不感興趣。其實,低年級的學生是最富有想象的,他們的思維既形象又活潑。在生字字形教學中,不失時機地讓他們發揮自己的想象,讓一個個靜靜的漢字在學生們頭腦中變得生動形象起來,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如案例中的“搖”字,可以用部件來記,也可以用動作幫助記憶。正是這些生動有趣的識記方法,使學生學習漢字成為了一種樂事、趣事。

需要補充説明的是,學生的識字方法和能力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通過老師引導和同伴之間相互啟發、影響逐步學會的。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追求的是一種“教是為了達到不需要教”的境界,注重教給識字方法,培養識字能力,同學之間的合作和交流也能起到互相學習的作用。這樣,學生經過一個階段的“學會”,逐步變成了“會學”,並且越學越精彩。

人教版國小語文説課稿 篇4

一、説教材

《揠苗助長》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二年七下冊第八單元中的一篇講讀課文。《揠苗助長》選自《孟子﹒公孫丑上》,講的是古時候有個人盼望禾苗長得快些,就把禾苗一棵一棵往上爬,結果禾苗都枯死了。這則寓言告訴人們:不顧事物發展的規律,急於求成,反而會把事情弄糟。

安排這篇課文的意圖是:讓學生讀懂課文,初步瞭解寓言表達上的特點,體會寓言包含的道理。寓言本身通俗易懂,故事情節鮮明有趣,但寓意深刻,體會寓意是學習本課的重點和難點。

二、説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程標準,課文特點,和低年級學生的認知規律,我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2個生字,認識12個生字。掌握由本課生字組成的詞語。

2、讀懂故事內容,體會故事中的道理,懂得做事要老老實實,不能急於求成。

3、朗讀課文,能用自己的話講述這個寓言故事。

結合本單元的要求,重點引導學生“體會寓言所表達的寓意”,我把本課的教學重點定為以讀為本,在讀中感悟,讀中理解,讀中品位。本課教學的難點是讓學生抓住重點詞語,通過朗讀來理解課文內容,在讀中悟出寓意,潛移默化地從這個故事中汲取經驗教訓,達到自我完善的教育效果。

三、説教學思路

新課程要求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自主學習相結合,力求做到教學方法的多樣性、靈活性、創造性。為此,在本課的教學中,我着力啟發學生質疑、朗讀、表演……努力營造寬鬆和諧的教學氛圍,讓教師與學生平等對話,課堂上激發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探究,合作交流……在閲讀中培養語感、發展思維、不斷創新,最終使學生學會學習,使語文課堂真正成為師生合作互助、共同探索、共同進步、共同享受的樂園。

因為本課是一則寓言,短小精悍,所以我準備一課時完成本課教學。

課前準備:生字卡片、掛圖。

四、説教學設計

下面我就説説我的教學設計:

課前口語訓練

説一説,你知道哪些寓言故事?

(一)、初讀課文,瞭解大意

孔子説過:疑,思之始,學之過。一篇新的課文,在學生還沒有閲讀之前,他們肯定有很多疑問。那麼,我就給學生充分的時間閲讀課文,並且給學生提出了兩個閲讀要求:

1、讀準字音,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2、思考:這則寓言主要講了什麼?學生邊讀課文邊思考問題,在老師的輔助對一篇陌生的課文逐步熟悉,在初讀課文的`過程中也熟悉了生字詞,達到了初讀課文的教學效果。

(二)、指讀課文,學生字詞

在初讀課文過後,我指名學生分自然段朗讀課文,並且學習生字新詞。學生朗讀完一個自然段我會提出相應的問題以引出生字詞,再指導生字書寫,然後換一種朗讀形式讓學生再讀本段。讀完課文,也就學完了生字,最後複習鞏固生字,通過指名讀、男、女生讀、分小組讀來完成生字詞的教學。

(三)、齊讀課文,感知大概

通過迴歸整體,再讀課文,指名回答這則寓言主要講了什麼,可以更全面地瞭解故事內容。

(四)、精讀品味,議中悟理

這一教學環節的設計我打破了常規的教學思路,採用了“逆推情節,順推結果”的方式。我逐步提出了禾苗為什麼枯死、為什麼要把禾苗往上拔高兩個問題,從結果推原因,從而深入理解課文內容。通過這一教學環節也使學生明白了學習方式的多樣性,滲透了新的學習方法,這比讀懂這篇課文重要得多。語文的學習,一方面是學習語言,另一方面也是學習方法的過程。所以在我的課堂教學中我會在和學生一起學習語言的情況下,和學生共同探討學習方法,在不斷的學習中掌握越來越多的語言知識,找到越來越多的學習方法,擁有越來越多的創新精神。

(五)演演比比,加深理解

在學生對故事情節比較熟悉的情況下,分小組讓學生自己演一演這個寓言故事,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國小生,尤其是低年級的國小生,對錶演的慾望很強烈,他們非常想把自己當作課文中的人物。這一環節的設計既使學生好表演的天性得到了釋放,同時也再現了課文內容,使學生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兩全其美。

(六)勸導農夫,得出寓意

新課程標準上提到語文課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要求教師在教給學生知識的同時注意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這是語文教師所不容忽視的。在教學的過程的尾聲,我貼出了課文的插圖,圖上畫着一位農夫在炎熱的氣候下在田裏一棵一棵地往上拔禾苗。我於是順水推舟地提出:同學們,看着這位農夫在這麼炎熱的氣候下,辛苦地拔禾苗,你忍心嗎?然後讓學生各抒己見,慢慢地他們由笑話農夫轉化為同情農夫,產生幫助他人的思想。這個過程就是本課人文性的體現。

人教版國小語文説課稿 篇5

一、説教材

本文是這單元訓練提出的不懂的問題的第一篇課文,在本單元中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為以後學生學會提出問題的能力起到鋪墊作用,這篇課文通過一個商人尋找駱駝的事,説明了遇到問題要多觀察,多分析思考,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本文的寓意耐人尋味,,引人深思,課文共11自然段,運用人物對話的形式,按“丟駱駝第一自然段——找駱駝2-10自然段——找到駱駝11自然段”的順序,步步深入,故事富有哲理,是對學生進行邏輯思維訓練,因果關係的句式訓練和朗讀訓練的好教材。因此我擬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主動學會本課中幾個生字,能區別多音字“哄”“嗎”的讀音,理解9個新詞的意思,能區別“走失和丟失,詳細和仔細”的不同意思,,能仿照例句,把不完整的因果句補充完整,3,初步學會預習課文,提出不懂的問題

(2)過程與方法目標在語文能力體系中,讀佔鰲頭,已成為人們的共識,因此,本文重在引導學生多元感受文章的情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以讀促思,以讀代講。以讀引導想象。背誦老人説的一段話。

(3)情感態度目標”瞭解老人是怎樣知道商人走失的那隻駱駝的情況,特別是遇到事情要仔細觀察,抓住事物之間的因果關係進行分析判斷,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

(4)教學重點、難點:通過以上分析,我確定本課的重點:1,多元感受文章的情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理解老人怎麼會做出正確判斷的,2,學會提出不懂的問題,根據新課標第二學段學生的閲讀要求,那麼學會提出不懂的問題也是難點。

二、説教法

新課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而“發展”卻是一個動態的生成過程,這個過程中的因素和情景無法預見,也就產生出許多的生成性問題。必然要求教師要形成“彈性化”方案,要適當“留白”隨時調整,以滿足學生自主探究,合作發展的需要。因此預設本課採用地教法如下:

1、以讀代講法:在語文能力體系中,“讀”佔鰲頭已成為人們的共識,閲讀教學歷來是語文教學得重中之重。因為讀書是理解課文最好的方法。讓學生有層次的讀,盡情地讀,力求讀出對課文的獨特感悟。

2、質疑問難法陶行知先生説發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可見讓學生學會提出問題十分重要。這也是本單元的訓練重點。

3、情境教學法我班孩子共有的特點就是有好奇強、愛探索、易感染,愛表演。容易被新鮮的事物和動態的東西所吸引,思維以直觀、形象為主,因此在本文教學中以圖文結合、多媒體教學、表演等方法來創設情境輔助教學。

三、説學法

根據我班學生自學能力較差這個特點,在本文教學中我將努力引導學生學會自主思考,在讀讀劃劃議議中整體觸摸文本,養成自主探究主動質疑的學習方式,學會傾聽,在共同交流中,披文、入情入鏡構建新知。

四、説程序

新課標提出了,教師要創造性的理解教材、處理教材,因此為了把目標落到實處,我預設安排實施教學分3個大板塊進行學習:第一大板塊:在問題情境中自主探究。第二大板塊:在多元朗讀中感知課文,第三板塊:在反覆練説中訓練思維。

第一大板塊:在問題情境中自主探究。

首先和學生一起回顧上節課提出的問題,並出示問題:老人沒看見商人走失的那隻駱駝,為什麼對駱駝的情況知道得這麼詳細?這節課咱們就帶着這個問題去讀懂課文,讀好課文。這板塊的設計目的是回顧舊知識。為新課做好鋪墊,使教學前後銜接,同時讓他們帶着問題去讀課文,再同桌合作交流,預計學生會學的有目的,學的有興趣。

第二大板塊:在多元朗讀中感知課文。

新課標強調,在閲讀教學中,要讓學生充分的讀,讓學生在讀中入情入境,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訓練語感,在讀中提高語言的表達能力,在讀中受到感情的薰陶,從而實現學生素質的全面提升。為了更好的'解決本文的主要問題,我讓學生先學習2-9自然段,這幾段是商人與老人的對話,講述了老人所知道的情況,理解難度並不大,因此我重在引導學生去讀,多媒體出示句子,首先讓學生自由練,然後指名讀,教師隨即問,你剛才是懷着一種怎樣的心情讀的?為什麼要這樣的,讓學生自己説出理由。並隨即理解“忿忿”的意思,以及當時商人的想法,讓學生想象説話。如此步步引導把朗讀與理解課文結合起來把“讀”和“説”結合起來不僅提高了學生的朗讀能力,而且由點到面,加深對課文的整體把握,體會到文章的感情色彩。

接着通過分角色讀以及同桌表演讀齊讀等多種形式的讀進一步,使學生在讀中體會商人的情感,從着急到高興再到萬分高興,最後轉喜為怒、忿忿的。並在讀中體會老人的冷靜沉着。然後在學生讀文的基礎上追問:從商人與老人的對話中你知道了什麼?回答並板書:左腳有點跛,左馱蜜右馱米,缺了一顆牙。這板塊的設計真正體現了以讀為本,以讀代講的教學原則。

第三板塊

第10自然段是全文的重點部分,預設通過,讀讀、劃劃、議議、畫畫等手段,使學生明白:遇到問題要多觀察,多分析思考,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預計教學思路如下:

1、師過渡:老人知道了那麼多,他是怎麼知道的?剛才同學們通過自學有所瞭解了,現在請讀讀第10段,劃出那幾句是寫老人怎麼知道駱駝特點的。

2、交流:並板書看見…又看見…還看見

3、進行因果句説話訓練,出示:老人知道駱駝的左腳有點跛,那是因為---------。老人知道駱駝左邊馱着蜜,右邊馱着米,那是因為-----------。老人知道駱駝缺了一顆牙齒,那是因為-----------。讓學生先自由準備説,在指名説,師生對話,齊説。並換個句式用因為…所以…來説。(讀是內化吸收,説是外化表達,在學生充分讀的基礎上,讓學生把內化吸收了的課文語言,再重新用自己的話表達出來,也是一種能力的培養,並能夠在説的過程中逐步瞭解了老人的思維過程,也培養了自己的思維能力和思維方法。)

4、質疑,討論:讓學生針對老人説的話提出心中的疑問,組織討論,幫助解決,學生可能會提出以下問題:a、為什麼看見腳印右邊深、左邊淺就知道駱駝的左腳有點跛。針對這個問題,可以讓學生上台演示一下,跛腳人走路的姿勢,感受一下雙腳用力的不同,通過學生親身體驗,問題便會迎刃而解,b、學生可能還會問:駱駝啃過的樹葉上留下的牙齒印是怎樣的?教師藉助簡筆畫,讓學生選擇哪一張葉子是駱駝啃過的?並説明理由。然後指導朗讀老人的話,昇華情感。通過讀、説、議、以及辨認,使學生理解老人之所以能做出的準確判斷的依據,讓學生和老人一起經歷着思維的過程,進一步感受老人遇事冷靜,觀察仔細,認真思考的思維品質。

5、第11自然段僅兩句話,告訴學生事情的結果,我預設先齊讀,再抓“果然”一詞,追問:從“果然”一詞你讀懂了什麼?再次體會老人的思維品質,自然學生談談為什麼要順着腳印去找,説説理由,也訓練了學生的多種思維能力。

四、在深讀課文後抒發感想。

1、讓學生結合板書,再説一説老人沒看見商人走失的駱駝,,為什麼對駱駝的情況知道的這麼詳細。自由説——指名説。對課文進行整體回顧。

説説學了這篇課文,你又什麼感想?或收穫?並板書仔細觀察——認真思考——得出結論

2、這節課由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導入新課,再由問題的解決結束這堂課,使整堂成為一個不可分割讀整體,同時讓學生來總結,抒發感想,説説收穫,由培養了學生的説話能力,並讓認真觀察、冷靜思考的處事理念深入學生心中。正如葉聖陶先生所説:"千教萬教,教人求知;千學萬學,學做真人

五、説板書

本文板書力圖直觀形象的反映課堂教學的全過程,用簡潔的文字,勾勒老人思維活動的全過程,教育學生遇事要仔細觀察,認真思考。

人教版國小語文説課稿 篇6

一、教材分析

《恐龍的滅絕》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二年級下冊的一篇科學小品文。本單元以走進科技世界為專題,精心選編了四篇課文,圖文結合,從不同的角度,説明了生活中處處有科學,引發學生去觀察,去思考,去發現。本課以科學探究為魂,以科學家們關於“滅絕”的説法為線索,介紹了恐龍滅絕的幾種説法。

依據編排意圖、教材特點以及學情,本課我準備用兩課時教學,這裏我説説第二課時的教學策略與理念,本課時教學目標是:

1、知識能力: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龐大、突然、枯萎”等詞語。

2、過程和方法:自主讀書、在合作交往中互相啟發對科學詞語的理解,對課文有深刻感悟。

3、情感態度價值觀:對恐龍的滅絕等自然現象有進行科學探究的興趣和願望。

教學重點:能流利地朗讀課文,感悟理解一些詞句和課文介紹的相關知識。讀懂恐龍滅絕的五種説法。

教學難點:讀中理解、感悟恐龍滅絕的原因,對恐龍滅絕等自然現象有進行科學探究的興趣和願望。

二、教法學法

1、情境法:運用農遠資源,結合學生實際,對資源進行二次開發,使之更加適合我們的課堂,調動學生的內在體驗,激發學生強烈的探究慾望。

2、以讀代講法:通過多種形式的讀書,開展小組間的合作學習,使學生在讀中有所悟,在合作學習中獲取新知識,從而真正地成為學習的主人。

三、教學過程

(一)媒體展示,創設情境,激活思維。

導入中,我先播放恐龍動畫。播放動畫視頻,創設活生生的恐龍世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然後我以問啟思:“你們認識這些動物嗎?你們能叫出它們的名字嗎?你們瞭解它們嗎?”畫面展示,縮小了學生與文本之間的空間距離,貼近學生的心理認知狀態,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恐龍。)再活用圖片,讓學生看圖想詞形容恐龍,比如龐大的恐龍,兇猛的恐龍等,聯繫恐龍圖片及“龐”字的構字特點理解“龐大”。這美好的恐龍世界是科學家們根據化石構想出來的,現在還能看到一隻恐龍嗎?啟發理解“滅絕”。完善課題(板書:恐龍的),讀課題質疑,誘導思考,直奔教學重點。

(二)以讀促悟,合作交流,自主探索。

朗讀時,播放錄音朗讀,以聲音、畫面激活學生潛在的情感,聽中思考:恐龍生活了大約兩億年,為什麼消失了呢?聽完後,讓學生自由選擇一種説法,小組合作,抓住重點詞句,深入理解、感悟,進一步研讀,在交流討論中整體感知,歸納恐龍滅絕的幾中説法,學會用詞語概括,並板書這幾種説法。“閲讀是個性化行為”。這個過程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學會合作,學會探究。

(三)品詞析句,欣賞語言,深入領悟。

1、齊讀第一自然段,瞭解恐龍悠久的歷史

2、對比研讀,理解語言的精妙。

老師範讀第二自然段,讀中故意漏掉“突然”、“慢慢地”,引發學生的注意,理解“突然”。接着齊讀去掉“突然”“慢慢地”的對比句,感受到從句子中刪去“突然”“慢慢地”,就會與實際相悖。

“地球上突然變得十分寒冷。”究竟有多冷?造成恐龍的死亡,播放寒冷景象的視頻,啟發想象:如果在那樣的處境下你們會有什麼樣的感受?會怎麼做?帶着這種感受讀好課文。啟發理解“躲避”“嚴寒”,聯繫上下文,運用句子補寫空白:“假如恐龍有冬眠的習慣,它們就能;假如恐龍身上有厚厚的皮毛,它們就能。”對比再讀一讀,加深學生對文本的體驗。

(這個環節我藉助農遠資源,幫助學生從直觀上理解了課文的重點詞句,讀思結合,通過對語言的比較和揣摩,感知語言的精妙

和用詞的準確性。長期以往,加強了學生語感,提升了學生正確運用語言的能力。)

3、自主感悟,領會語句。

默讀第三自然段,讓學生標一標共有幾句話,想一想每一句話説的是什麼。播放星球相撞的視頻,隨機理解“塵埃”;是呀,塵埃籠罩了大地,太陽不見了,啟發學生聯繫身處黑暗的感受來體會恐龍的處境,帶着這種感受讀好句子。推想沒有太陽的地球是一種怎樣的景象?理解“枯萎、死亡”,再次體會在黑暗中面臨飢餓的恐龍的感受,帶着這種感受師生對讀,深層次地理解每一句話的'意思;接着排一排五個句子的順序,最後用上“因為……所以……”的句式説一説,理清其因果關係。

(本環節我藉助農遠資源,創設星球相撞引起恐龍滅絕的情境,啟發想象,聯繫生活經驗,讀中品悟,再精心設計語言訓練,突破課文難點,學生讀懂了句子的意思,理清了事物間的因果關係,再教給學生如何讀懂一段話的方法,授他們以“漁”。)

4、連詞説句,整體感悟。

自由朗讀第四自然段,交流恐龍滅絕的其他原因,並板書。然後啟問:孩子們,恐龍的滅絕還可能有哪些原因呢?組織學生交流後,以“一種説法是……另一種説法是……還有其他的種種説法……”為開頭,師生合作練説恐龍滅絕的説法,加深體會。

(閲讀教學應該由整體到部分再回歸整體,內化語言的感悟程度,本環節構建了發展的語文課堂,語文生活化,學以致用,促進語文人文性與工具性的和諧統一。)

(四)拓展延伸,發散思維。

齊讀第五自然段後,出示拓展資料,再給學生一些網址,培養學生學會蒐集相關信息和圖文資料,自辦小報,張貼在教室的學習園地裏。佈置寫一()寫作業,把想到的關於恐龍滅絕的説法寫下來,展示並互相交流。

(從課堂向課外延伸,拓展語文學習空間;多媒體資源的利用,重視課外知識的補充閲讀,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是大語文教育的體現。)

最後總結:同學們,恐龍為什麼滅絕?至今仍是一個謎!還能復活嗎?有待我們去探究!留給我們的思考是什麼——生命與環境有着密切聯繫,我們要愛護環境,珍惜生命!

四、板書設計。

本課的板書設計突出了教學重點,非常簡單,但留有空白,啟思拓展,引發學生再學習,是訓練學生語文表達能力的再用資源。

五、教學效果預測。

應用農遠資源,把學生帶進恐龍世界,縮短學生與文本之間的空間距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理解重點詞句,引導學生讀中理解感悟重點段,突破教學難點,達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總之,農村中國小現代遠程教育工程的實施為推動農村學校的教育教學帶來了機會,我們學校教師抓住這一良好的機遇,合理利用使其發揮最大的潛能,全面提高農村學校的教學質量。

附板書設計:

一種説法寒冷説

31恐龍的滅絕另一種説法星球相撞説

偷吃恐龍蛋

其他種種説法傳染疾病

氣温下降

還有…….

人教版國小語文説課稿 篇7

一、説教材

《珍珠鳥》是七年級(下)第六單元的首課,這個單元以“人與動物”的關係為內容,專題編選課文。五篇課文都是寫動物的佳作,都各自從不同側面反映了“人與動物”的關係,閲讀這五篇課文,不但可以激發關愛動物,善待生命的情感,還可以引發對人與動物關係的深入思考。

《珍珠鳥》一文主要通過由於我對珍珠鳥的悉心照顧和真切關愛,小鳥由怕人到喜人、近人、親人、愛人,最後到與人融為一體的經過。從而譜寫了一曲人與自然之間的愛的頌歌,並由衷地發出了“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感慨。文章從對“人與鳥”的關係的敍述中,啟發學生在“人與動物”和諧共存方面作深入思考。

二、説學生

1從德育的角度講,現代學生並不缺少“被人愛”,相反的,恰是因為擁有太多的“被人愛”,反而使他們缺少了一種“愛別人”的胸懷,根據陶行知的教育理念,最美好的教育應該是把孩子們對善的嚮往提升起來,把人的良知煥發出來,使他們在學習知識的同時,建立起獨立的精神,健全的人格,懂得愛和自由, 樂於創造,熱愛自然,學會生活和懷有理解人生的渴望。因此,利用語文學科的特點,對學生進行“愛”的教育是責無旁貸的,也是力所能及的。

2從語文角度講,國中學生對文學作品的閲讀,往往還只停留在以情節判斷作品好壞這一淺層面上。因此,幫助學生品味文學語言,提高文學鑑賞能力更是語文教學的一項長期的任務。

三、説學習目標

基於以上對教材和學生的分析,結合課標對七年級學生的要求,我將學習目標確定為:

知識和能力目標: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掌握課後“讀一讀、寫一寫”中的十個詞。

摘抄生動、優美、深刻的語句。欣賞和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

能找出自己喜歡的句子或段落並欣賞,養成品味語言的習慣,從而提高鑑賞文學作品的水平。

(二)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激發學生珍視生命,關愛動物的情感。

設置理由:

根據新時期人才培養要求——“培養有愛心的下一代”、課標要求和課文特點。

(三)過程和方法目標:

促進學生養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調動已有的知識儲備,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引導學生髮表自己的見解。做到觀點明確,言之有理。

四、説學習重點:

品味文章語言,提高對課文的感悟能力、鑑賞能力,激發學生愛的情感。

設置理由:

1課後練習一、二。

2本文語言優美,內容充滿愛意,是一曲人與動物之間愛的頌歌。

五、説學習難點:

領會“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深刻內涵。

設置理由:

1課後練習三。

2以七年級的學生的能力層次,對課文的理解很可能只會停留在本文是寫“人與鳥的關係上”。但本文絕非如此,而是小中見大,即不僅是人與動物需要信賴,而且人與人,國家與國家也是如此。

六、説教法

提問法、點撥法、師生互動法。 設置理由:教師是組織者、促進者、引導者、參與者。

七、説學法

1、朗讀法、圈點批註法、提問法、討論法。2、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貫穿始終。3、學習抓住關鍵詞去揣摩、品味。

設置理由:課堂是學堂,學生是學堂的主人。

八、説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並簡介作者(5分鐘)

由“人與鳥”的關係導入,請學生結合自己的經歷來談自己與鳥兒之間的難忘的故事。

設置理由:

為了調動學生自己的親身體驗,將閲讀課文與生活實際聯繫起來。

(二)檢查預習(6分鐘)

1質疑(讓學生帶着問題進課堂。可以是字詞方面的,可以是內容方面的,可以是結構方面的。

2學生提出問題後,由其他學生解答,有難度的教師適時點撥、啟發,拓寬學生思路,讓學生養成發散思維的習慣。這樣可以生生互動、師生互動。

3出示幻燈片一(易讀錯、寫錯的字詞,馮驥才的簡介。)

設置理由:

促進學生養成預習的習慣、主動學習的習慣、帶着問題進課堂的習慣。

(三)整體感知(10分鐘)

1朗讀課文

學生根據對課文的理解,放開聲音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出節奏,讀出語調。

2出示幻燈片,默讀課文,圈點批註

幻燈片的內容是:

根據問題快速閲讀課文:(a)歸納我為珍珠鳥做了哪些事?(我的舉動)(b)珍珠鳥對我有什麼反應?(c)我從和珍珠鳥的相處中得到了哪些感受?

3前後桌交流——合作探究

4引導學生小結並出示幻燈片三

改善鳥居環境信賴膽小

按時添食加水}我——————鳥{漸漸膽大

按捺住好奇心愛親近我

不輕易打擾。信賴我

設置理由:

1促進學生篩選課文中的有關信息。

2三個問題的設計能夠有效的幫助學生逐漸明白人與鳥之間的關係是什麼?這種彼此信賴的關係是如何建立起來的。這三個問題能促進學生對課文的基本內容和感情基調有個初步的把握。

(四)閲讀、賞析、研討(14分鐘)

整體把握了文章的內容,只是完成了一半的學習任務,內容需要形式來表達。因此,還要在閲讀過程中分析、欣賞、研討作者在表達技巧方面的精彩之處。讓學生大膽地合作交流,鼓勵學生積極嘗試在課文中加批註,與作者對話,表達自己對語句的鑑賞評析。欣賞並學習課文的優秀的表達技巧,如:用詞準確生動形象,擬人化手法的運用,融情於動作、融情於景、融情於場面的寫法等。

1跳讀,把自己最喜歡的句子或段落用括號括起來。

2朗讀自己括起來的句子和段落(可以搖頭晃腦,讀準字音、讀準節奏、讀準語氣。),並體會哪些地方最順口,哪些地方最動情。

3在旁邊批註喜歡的理由(可以就一個詞的妙處,可以就修辭手法的作用,……

4前後桌交流賞析研討

5請同學賞析(小組代表)

6教師小結:

可圍繞“如何批註”、“如何賞析”、引導學生總結學習本文的收穫。

設置理由:

1批註的過程實際是學生與作者的對話過程。

2自主合作探究是學語文的好方式。

3此環節,學生可能有新問題產生,鼓勵他們帶出課堂去探究。

(五)拓展延伸出示幻燈片四(5分鐘)

聯繫現實,展望未來。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經歷,談論對學習了本文之後的感悟。

1人和動物有沒有不和諧的因素呢?你對此有什麼看法呢?

2怎樣做一個讓同學信賴的人?

設置理由:

1這個設計讓學生在聯繫生活中感悟“人與動物”的關係。

2語文與生活的關係。

(六)教師小結(5分鐘)

今天,我們在作家馮驥才的書房裏,目睹了一幅人與鳥相親的畫卷,這是用信賴創造出的美好境界。其實,在世界上每一個角落,你、我、他(她)都能創造出美好的境界。正如韋唯的歌曲“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讓我們在欣賞歌聲中結束這一課吧!(在播放歌曲時出示幻燈片五,也就是作業佈置)

(七)作業佈置出示幻燈片五

1摘抄文中富有哲理的句子和描寫雛鳥憨態可愛的句子。

2學習本文擬人化的手法,寫片段作文,以某一動物為對象,字數300字。

3課外閲讀老舍的《小麻雀》。

人教版國小語文説課稿 篇8

一、教材分析

《荷花》是人教版國小語文第六冊第一單元的第一篇課文,是葉聖陶先生的作品。寫了“我”在公園的荷花池邊觀賞荷花並展開想象的事,讚美了荷花婀娜多姿、生機盎然的美,表達了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課文作者因景入情,以情觀景,情景交融,不僅寫出了荷花的丰姿,而且寫出了荷花的神韻,使讀者既賞心悦目,又有身臨其境的感覺。讓學生隨着教學過程的推 進,入情、動情、移情、抒情。課堂教學以情感為紐帶,變得更富誘惑力,使學生的好學精神得到培養,促使學生在好學、樂學中逐漸懂得愛,懂得熱愛崇高,追求美好。這對於三年級的孩子來説,具有獨特的吸引力。

二、 學生情況分析

荷花對於三年級的孩子來説,具有獨特 吸引力。我所教的三年級的孩子們思維活躍,接受新事物較快,但由於生活在城鎮,對荷花在本課的教學中,我巧妙地運用多媒體技術引導學生認識和欣賞荷花那不同尋常的美。

三、教學目標

根據學生和教材特點,確定教學目標:

l、學習本課的生字和由生字組成的新詞 ;

2、通過觀察畫面、創設情景、深入感知課文,欣賞荷花的美麗,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和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背誦課文。

4、學習作者觀察事物、展開合理想象的方法。

四、教學重難點

在信息技術環境下有機整合語文教學, 將課文重點部分的文字形象化、音效化。 促進學生藉助多媒體自主、個性化的閲讀。從而達到感受荷花之美,培養學生審美情 趣和熱愛大自然的'情感這樣的教學目標。

五.教法和學法

教法

1、採用情境教學法,使學生感覺如臨其境,易於理解。

2、直觀教學法:通過多媒體的直觀演示,激發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突破教學難點。

3、以讀代講法。教學時讓學生通過各種形式的讀,讀中理解,讀中體會。

學法:

1、遵循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的“三為主”原則,學生採用:看、聽、讀、品的方法學習。

2、採用探究性學習方法,使學生在閲讀後自主探究合作。

六、 教學過程

根據教學目標和重難點的設定,我把荷花第二課時的教學設定為四大環節:

(一)錄象引入,整體感知 (在初讀課文和激發動機中——入情)

葉聖陶先生説:“入境始於親。” 新課開始,教師要讓孩子情感的河水盪漾起來,使他們對新課的學習,形成一種期盼的慾望,關注的心理。為此,我設計瞭如下環節來導入新課:今天,我們先來個謎語“一個花姑娘,開在炎炎烈日下,長在清清碧波中,身陷污泥心地潔,芳香撲鼻醉人心。” 這麼美的荷花,大家喜歡嗎?讓我們一起來欣賞。

我利用多媒體創設情景,把孩子們帶 到荷花池。 如此激情導入新課,學生的聽覺、視覺、思維、想象,“多頻道”運作,情緒一下子被調動起來了,形成了“未成曲調先有情”的良好的課堂基調。教學也因為生的入情,而進入了積極的狀態。

二)直奔重點,品味美麗 (在感受課文描寫的形象中——動情)

在欣賞畫面以後,我將以“作者是怎樣把看到的美景寫下來的呢?”的這一過渡語讓孩子直接去學課文的二、三自然段。

由於學生的個性品質存在着諸多差異,同一種方法不一定適合每一個學生。因此,我提供三種方法讓學生選擇:(朗讀法、畫圖法、討論法)朗讀法:用感情朗讀表達出你體會到的美;畫圖法:用五彩的筆描繪美麗的荷花;討論法:用語言和夥伴交流學習體會。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和特長自由組合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學習。這樣設計教學,將使學生的自主性真正加強,學生的頭腦不再是儲藏知識的容器,而是被點燃的火把,閃出智慧的光芒和個性的亮點。

在學習後交流學習體會時,交流的方法是:找出自己覺得美的句子,説説美在哪裏,能講出理由更好 。 “荷花已經開了不少了。荷葉挨挨擠擠的,像一個個大圓盤。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有的才展開兩三片花瓣兒,有的花瓣兒全都展開了,露出 嫩黃色的小蓮蓬,有的還是花骨朵兒,看起來飽脹得馬上要破裂似的。 ”

藉助圖畫,通過自主學習,孩子們一定能大膽地、自由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從“挨挨擠擠”體會荷葉的茂盛之美;從“碧綠、嫩黃”體會顏色之美;從“冒、飽脹、破裂”體會荷花的長勢之美;從“有的……有的……有的……”體會一池荷花千姿百態的美。

1、 在引導學生提出“冒”字後,我將採用以下步驟讓學生深刻理解“冒”

(1) 換詞體會“冒”的妙處;

(2) 讀課文體會怎樣長才叫“冒”,選一個喜歡的詞填到這句話中,大聲朗讀、用心體會是不是這種味道?這樣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解讀“冒”,是對“冒”字內涵的領悟。

(3)荷花冒出來的心情怎麼樣?

(三) 在領悟課文的神韻中——移情

精讀時要將學生的情感移入課文描寫的對象上,從而使已激起的情感深化。我通過三條途徑將學生的情感引向深層,產生移情。1、藉助比較區別;2、藉助想象展開;

3、藉助語言媒介。課文第三自然段中沒有對荷花的“姿勢”進行具體描寫,因此我設計了以下環節:1、課件展示:看圖想象説話,“這麼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勢,有的 ,有的 ,還有的 。”小組討論,指名説,集體評議。2、指圖引讀這一自然段最後一句話。討論:作者為什麼把這一大幅畫看作是“活的畫”呢?用這麼美的詞句來描寫荷花,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這樣的設計,既鍛鍊了學生的想象力,又訓練了學生的表達能力,而且加深了對荷花美的認識,使學生更深地體會受到作者對荷花強烈的喜愛之情,可謂一舉三得。

(四) 在表情朗讀和語言訓練中——抒情.

表情朗讀是抒發學生內心感受的一種常用形式。表情朗讀雖然讀的是作者的語言,但包含了學生自己的主觀感受。他們往往用恰當的語氣、語調、語速來表達,抒發他們對作品中人物、角色、場景的情感。因此,在課文第二、三自然段中,我都設計了表情朗讀。特別是第二自然段,還安排了背誦訓練。在反覆品讀欣賞後,荷花之美躍然紙上,呼之欲出。此時,學生的情感達到了高潮,這一背誦環節,不僅加深了學生對課文語言文字美的品味,而且促進了學生對優美語彙的積累內化,從而更好地抒發了學生的情感。學生有情,教材有情,“學生——教材”之間的情感橋樑就是教師。由教師來傳遞情感,讓學生隨着教學過程的推進,入情,動情,移情,抒情。學生在充滿情感的課堂教學中學會熱愛生活,追求美好。

七、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不僅起着舉綱張目的作用,還有畫龍點睛的作用,為了更好的體現教學內容和教學重點,我設計瞭如下板書

荷葉 挨挨擠擠 像大圓盤

3.荷 花

荷花 半開 全開 含苞

人教版國小語文説課稿 篇9

《四季》是一首富有童趣的兒歌。本文通過對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葉、秋天的穀穗和冬天的雪人這幾種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現四季的特徵。接下來由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人教版國小一年級語文上冊《四季》説課稿,歡迎大家閲讀!

一、説教材

《四季》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一年級上冊的一篇課文,。文章語言親切、生動、文字優美,四幅插圖色彩豔麗,是一篇適合朗讀且體現新課標合作學習為主的,培養學生初步閲讀能力、自主學習能力的教材。

二、説學情

教學面對的是剛入學的孩子,此時學生已具備了對漢語拼音的拼讀能力。在拼音部分的《秋葉飄飄》這首兒歌中,學生對了秋天裏楓葉飄落這一自然段現象有所瞭解。

三、説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認識11個生字。會寫4個字。

能力目標:正確地朗讀課文,並嘗試背誦課文。

情感目標:瞭解課文內容,知道一年有四季及四季的特徵,感受各個季節的美麗,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樹立初步的環保意識。

四、説教學重點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識字、寫字和練習朗讀。

五、説教學方法:

通過創設情景,激發學生的閲讀興趣,引領學生自讀自悟自編。通過多種形式的讀,讓學生受到情感薰陶。

六、説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七、説教法、學法

1、情境創設法,圖文結合法

2、突出多讀,訓練能力

八、説教學過程:(第二課時)

一、激情導入、引出課題

上節課我們讀了《四季》這首詩歌,知道了一年有四個季節,它們是──(春、夏、秋、冬,師板書:春夏秋冬,生書空)這節課老師要帶你們到大自然中找找春、夏、秋、冬,你們想去嗎?可是要去沒那麼容易,要先來闖關,敢不敢?

(設計意圖:從孩子們比較喜歡的詩歌入手,引導學生從詩中感受四季的美,使學生在課堂開始就有濃厚的興趣,產生好奇心和求知慾。藉此先讓生複習春夏秋冬四個生字,帶着問題找去四季)

二、理解四季詩,熟讀成誦

〖第一關〗認讀生字:〈課件出示生字〉

1、出示帶拼音的生字〈自讀、指名讀、齊讀〉。

2、出示去拼音的生字(跳讀、開火車帶組詞讀)

〖第二關〗讀四季詩:〈課件出示四節詩〉

1、誰能把課文讀正確。(強點讀書要求、自由讀、指明讀、齊讀課文。)

2、(師生合作讀課文):

草芽(尖尖),他(對小鳥)説:(“我是春天。”)

荷葉(圓圓),他(對青蛙)説:(“我是夏天。”)

穀穗(彎彎),他(鞠着躬)説:(“我是秋天。”)

雪人(大肚子一挺),他(頑皮地)説:(“我就是冬天。”)

(括號中的話由學生讀)

〖第三關〗背四季詩:

1、指導學生看着課件上的圖和這個句式把課文背下來。

自由準備──指名背──齊背

2、感情朗讀( 自由讀、指名錶演、指名上台讀、齊讀、分角色等多種形式結合,達到熟讀成誦的目的。)

(設計意圖: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採用了通過闖關形式,從認讀生字、讀四季詩、背四季詩、讓學生通過讀,鞏固生字,讀準字音,把課文讀通順、流利,為理解課文內容,注重了從易到難的原則,來達到教學目標。。)

三、感受四季美,創編四季詩

1、 課件播放四季風景畫面及配好的.音樂,隨機出示春夏秋冬四季圖:

指明學生觀察圖 ,説説你找了什麼季節,從哪裏找到的?找到了什麼?(指多名學生練習説話)

2、你們看了春夏秋冬的景色,你有什麼想説的嗎?你想做些什麼?

3、你們猜老師想做什麼嗎? (引導學生當小詩人)

(出示四季景色課件)

桃花(紅紅),他對(燕子)説:“我是(春天)。”

西瓜(圓圓),他對(小熊説)説:“我是(秋天)。”

4、小結;剛才我寫了春天的詩,你們能去寫寫夏冬的詩嗎?

(讓學生根據課件看圖編詩。並把自己的詩讀出來。)

(意圖:出示四季圖,讓生看圖找四季,激起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説話能力,感受四季的美麗。)

四、繪四季景:

(設計意圖:通過讀了四季詩,看了四季景,編了四季詩,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的熱情,用畫畫來表達對四季、大自然的熱愛。)

五、板書設計

2、四季

春 夏 秋 冬

(設計意圖:以一年有四季及四季的特徵為主線,濃縮了這節課的精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