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説課稿

五年級《慈母情深》説課稿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1.01W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説課稿,説課稿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那麼説課稿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五年級《慈母情深》説課稿,歡迎閲讀與收藏。

五年級《慈母情深》説課稿

五年級《慈母情深》説課稿1

一、説教材

《慈母情深》選自著名作家樑曉聲的作品《母親》,是一篇略讀課文,講述的是貧窮辛勞的母親不顧同事的勸阻,毫不猶豫地給錢讓“我”買《青年近衞軍》的事,表現了慈母對孩子的深情,以及孩子對母親的敬愛之情。

根據教材的特點、課程標準、單元教學目標以及五年級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我確定了本課的教學時間為一課時,教學目標有三個:

1、知識目標:認識三個生字。理解“失魂落魄、震耳欲聾、脊背、龜裂、忙碌”等詞語,並且再現到課文中加深感悟。

2、能力目標: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領悟作者通過外貌、語言、動作的描寫表現人物的寫法。

3、情感目標:通過對重點句、段的理解感悟,體會母親的慈祥、善良和作者對母親的感激、熱愛與崇敬之情,喚起學生敬愛母親的情感。

教學重點:通過對母親外貌、語言、動作描寫的重點句、段的品析,體會母親的慈祥、善良以及我對母親的感激、熱愛與崇敬之情。

教學難點:如何通過多種方式的解讀,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體會“情深”,提高閲讀能力。

二、説教法

高效課堂更加關注學生成為學習和發展的主體這一問題。為了提高學生的興趣和課堂教學的效率,根據高年級略讀課教學的要求、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認知規律,我採用個人獨學,小組合作、彙報交流、主題教學(抓住“文眼”——“深”)、創設情境、以讀代講、指導點撥等教法,放手讓學生自主閲讀,討論交流,愉快學習。

三、説學法

“閲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和體驗”。因此,我主要引導學生採用自主學習法,小組合作探究法。讓學生邊讀邊悟邊批註,通過小組合作探究,彙報交流展示,質疑反饋拓展等活動,抓住人物外貌、語言、動作等,體會慈母情深。

四、説教學過程

第一環節:創設情境,揭示課題:

1、通過播放《遊子吟》畫面,讓學生背誦這首詩來引入新課。目的是創設情境,喚起學生對母親的感情,引發學生的閲讀期待;另一方面用學生熟悉的關於母愛的一首詩導入,讓學生邁出成功的第一步,緩和緊張的心情,為下文的學習作了鋪墊。

2、交流資料,簡介作者。課前安排學生查找資料,瞭解作者。目的是訓練學生查找資料的能力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第二環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以自已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可以採用個人讀、默讀、輕聲讀、小組合作讀等方式。要求:(1)遇到生字多讀幾遍,爭取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2)大致瞭解課文主要內容。

2、彙報。(1)指名讀小黑板上的生字詞,如:“失魂落魄、震耳欲聾、龜裂忙碌攥”等。(2)用自已的話簡述課文大意。

【設計意圖】尊重學生的原有知識和經驗構建課堂教學,目的是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發揮學生的個性,養成學生邊讀邊思考的習慣。

第三環節:再讀課文,小組合作學習

略讀課文的教學着重指導學生將精讀課文中學到的方法用於閲讀實踐,因此要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所以我讓學生再次自由讀課文,要求他們邊讀邊悟邊批註,找出反映慈母情深的句子。之後,與小組內其他同學交流。要交流自己讀書的發現、感悟和疑惑。小組內不能解決的問題,待下一步師生共同解決。

【設計意圖】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自主學習和小組合作探究學習,體現新課標理念。

第四環節:彙報交流,感悟慈母情深

在全班彙報交流時,教師相機着重引導學生彙報關於描寫母親外貌、語言、動作和神態的語句。如:“我穿過一排排縫紉機,走到那個角落,看見一個極其瘦弱的人,脊背彎曲着,頭湊近在縫紉機板上。”“背直起來了,我的母親;轉過身來了,我的母親;褐色的口罩上方,一雙疲憊的眼睛吃驚地望着我,我的母親……”“母親説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彎曲了背,立刻又將頭俯在縫紉機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等。教學中,教師相機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併發揮想象。在有感情地朗讀和豐富的聯想中着重引導學生從母親的外貌、語言、動作和神態的語句,體會母親的瘦弱、貧窮和辛勞,體會母親的慈祥與善良、平凡與偉大,從而感受母愛。學生在讀中感受到母愛後,順勢引導學生體會“我”對母親的感激。

【設計意圖】學生在自主學習,自讀感悟、小組合作的基礎上進行彙報交流展示,可親自領悟文中人物內心的情感世界,獲得獨特的感受和體驗。在讀中悟情,感受準確的語言所表達出來的美,體會平凡母親的.偉大,感受偉大的母愛,激發熱愛母親的思想感情,使學生自主地獲取知識,成為真正的學習主人。

第五環節:質疑問難,相互探究

此環節着重培養學生髮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習慣和能力。

第六環節:拓展延伸,昇華情感

這個環節主要是讓學生課外閲讀其他表現母愛的作品,讓課堂的餘温在課外延伸,體現新課程的“大語文觀”

五、説板書設計

慈母情深

震耳欲聾的噪聲

瘦弱彎曲的脊背

疲憊不堪的身體

毫不猶豫地一塞

爭分奪秒地忙碌

這個板書設計是文章中心的濃縮,是課堂教學中師生雙邊活動的縮影。我抓住重點詞板書,簡潔而清晰,達到畫龍點睛的效果。

六、説教後反思

整個教學設計我認為還是很符合新課改的教學理念的,自己認為做得較好的地方:

1、教學目標基本上達成了。

2、儘管這節課我覺得時間緊了些,內容多,但教學效果還是好的。

3、課堂上我能根據學情靈活調節教學內容,不是在走教案也不是被學生牽着走,能關注學生的學情,調控到課文的重難點上來。

4、對學生能力的培養、訓練學生的語言,也是我這節課和平時教學中力求做到的,比如:生字詞的解決;如何通過人物的語言、外貌、動作來刻畫人物形象;小練筆的訓練,重點語句的朗讀背誦都是在訓練學生的語言;

5、引領學生走出文本,走出教材,閲讀課外相關文章,都體現了一種大閲讀觀。

6、板書設計體現了靈動性:如“毫不猶豫”“爭分奪秒”是學生真實的感悟。

五年級《慈母情深》説課稿2

一、説教材

《慈母情深》選自人教版五上年級第六單元。本單元安排了四篇有關父愛、母愛的文章,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體現出了人世間最樸素也最偉大的愛。本文作者樑曉聲以細膩的筆觸描寫了其兒時為了能買一本《青年近衞軍》而向媽媽要錢的事,而母親在生活極其困難的情況下毅然給他書款的事,讓人從中感受到了母親對兒子強烈的母愛。

文本對母親的描寫細緻入微,通過外貌、動作與語言等反映了母親對孩子深沉的愛。尤其是文章中兩處對母親的外貌與動作的描寫,通過詞排的排比方式與倒裝的表達手法刻畫了母親工作的艱辛,表達了作者內心的酸楚以及對母親深深的感激。這兩段文字雖簡單卻飽含着深刻的意藴,值得學生細細品味其寫作的妙處,感受其中包含的深情。五年級學生對於人物描寫的方法已有一定的瞭解,但其對於如何通過細節的深入刻畫表現人物並不十分清晰。本文中的幾處有關母親的描寫是讓學生體會這種人物細節描寫方法的極佳素材,這是本文教學的重點所在,而這兩處有關母親的特寫鏡頭,表達富有特色,體會這樣寫的妙處也是本文教學難點所在。

二、説目標

教學目標是一節課的根本所在,準確的目標定位是體現課堂教學實效的根本所在。根據五年級學生的特點,我認為本課的教學目標可以確定為以下幾點:

1、在課文讀悟、聯繫上下文理解語句的過程中,理解“失魂落魄”、“震耳欲聾”、“龜裂”、“數落”等詞語的意思。

2、通過朗讀、圈劃,進一步感受文章通過人物語言、動作、外貌等描寫方法,刻畫人物的方法。

3、通過聯繫上下文及言語轉換的方式,體會排比、倒裝手法,在表現人物特點的過程中所起的作用,並從中感受到母愛的深沉與偉大,並能有感情地朗讀相關的語句。

其中,教學重點為:通過聯繫上下文、補白及言語轉換的方式,體會文章中關鍵語句中包含的深沉的母愛。教學難點為:在言語轉換的過程中感受排比、倒裝手法在表現人物情感中的作用。

三、説過程

本課是一篇略讀課文,語言樸素簡潔,表達清晰,我認為大致可以分為三個塊面展開教學。

(一)初讀課文,理清文章事件

第一步:學生自讀課文,瞭解文章的事件過程。

在學生自讀基礎上,教師通過讓學生抓到課文中的線索的辦法,引導學生梳理事件過程,列出簡要的小標題。

第二步:定格關鍵片斷,感受文章的關鍵片斷。

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教師有義務對教材內容進行合理的選擇,讓學生在40分鐘的教學時間內經歷更為有效的學習。

本文是一篇略讀課文,有前面一篇精讀課文學習的基礎上,我們完全可以抓課文中的關鍵點進行進一步的深入探討,做到取捨有度。根據我對我們學生的瞭解,學生基本上會對文章中“要錢買書”部分深有感觸。

(二)定格描寫,體會語句含義

學習是學生主體介入文本,自主感悟,運用語文學習方法得到言語習得的過程,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在課堂上給予學生靜讀、靜思、靜悟的時間和空間。

在確定了文章中關鍵內容的基礎上,本塊面教師引導學生展開一系列的言語體悟過程。

第一步:圈劃有關母親的描寫。

我們應該看到學生的基礎畢竟是參差不齊的,我們的教學應該關注學習的全體,而不能讓學習成為部分優秀生的亮相台,而讓其他學生成為默默的陪讀。

在本步驟中,教師在學生們經歷幾分鐘的靜讀、靜劃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進行彙報交流。在彙報交流的過程中,學生們再一同思考,再次補劃,於是對母親的描寫的感受變得更為豐富而立體。

第二步:自主感悟母親的描寫。

劃出了有關母親的描寫後,教師引導學生通過聯繫上下文深入體會重點語句,抓住關鍵詞進行細緻品味。

在這個環節,教師充分給予學生靜讀的時間,通過讓學生進行圈劃批註以及聯繫上下文、聯繫生活經歷的方式,對關鍵語句進行品讀。

第三步:點擊探討母親的描寫

在交流的過程中,教師根據學生感興趣的語句情況,隨機進行點撥與指導,提升學生對語句的理解與感悟。

在此,根據我對我們學生的瞭解,學生大概會對三個重點語句有相對深刻的感受。

一是“我穿過一排排縫紉機,走到那個角落,看見一個極其瘦弱的脊背彎曲着,頭和縫紉機捱得很近。周圍幾隻燈泡烤着我的臉。”這個語句我們可以通過引導學生抓住母親的動作描寫,初步感受母親的艱辛,並不必進行長篇的討論。

二是“背直起來了,我的母親。轉過身來了,我的母親。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對眼神疲憊的眼睛吃驚地望着我,我的母親……”這個語句是文章中非常有特色的一個語句,應引導學生進行詳細的探討,通過多種形式感受語言表達的方法與效果。

首先讓學生通過自讀,發現這句話在表達上的特點。在此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對語句表達形式進行轉換,體會表達方式背後的表達效果。第一次轉換是把幾句話進行合併處理,只留一個“我的母親”,體會文章通過排比表達作者內心強烈的情感湧動;第二次轉換是把“我的母親”置前,感受倒裝寫法中對母親的強調,感受母親為了我們的生活付出的艱辛之巨大,在此再通過鏈接前後文中有關我家家境的相關描寫進一步感受作者內心對母親的感受;第三次轉換是在“我的母親”中加入修飾詞,談談我讀到了一個怎樣的母親。通過這樣三次轉換,使學生對這一語句有深刻的理解與感悟,化為深情並茂的'朗讀。

三是“母親説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彎曲了背,立刻又將頭俯在縫紉機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這一語句通過讓學生體會三個“立刻”的重複運用,引導學生體會,這一元五角錢背後所藴含的深沉的母愛,體會到母親為了我們的整個家庭全身心的付出。

在這三個重點語句的品讀過程中,我力圖通過深入的“品”,反覆的“讀”來感受其中藴含的人間真情。當然,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必定還會有對其他語句的感受。教師可通過簡要的點評,及時肯定學生的理解。

直擊重點,重點突破,往往能令學生達到深入的理解與感受,形成穩固的言語習得。在此,通過有詳有略讀悟、有取有舍的品味,使學生對文章中的特色進行了深刻的感受。

(三)朗讀拓展,感受母愛無疆

教學不能就教材而論教材,而應該注重教學的舉一反三,以一化萬。在品讀了文章的關鍵語句後,學生對文章中所傳遞出的情感有了深刻的理解與感受,在此基礎上,我們可以引導學生品讀其他有關母親的描寫,感受天底下母親共同的特點——深沉的母愛。

如鏈接冰心的《紙船——寄母親》、鏈接史鐵生的文章中有關母親的描寫片斷,在學生細細品讀的基礎上,交流感想,暢談理解。

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以上只是我的理想過程,在實際教學中還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課堂上呈現的各種生成情況進行隨機的調整與完善。

五年級《慈母情深》説課稿3

在選擇這一課時,我的腦海中久久地浮現着王崧舟老師那一堂兩個小時的《慈母情深》的課,那不着痕跡地引導與深情地朗讀,激活了文字裏的詩意,喚醒了孩子們的感覺,讓學生讀出了心酸,讀出了慈愛。

那麼我在上這一課之前,我就在思考:我如何利用四十分鐘的時間,既從王崧舟老師的課中受到啟發,又根據自己班學生的特色上出自己的風格,使孩子們也受到一次心靈的洗禮呢?

下面,我就簡要地説説自己的設計和想法。

一、精選鏡頭,感悟深情

《慈母情深》節選自著名作家樑曉聲的親情小説《母親》。作家對母親的描寫並沒有濃筆重彩,沒有直白地流露,只是從富有生活化的外貌、語言、動作、神態等細微之處體現出來,刻畫了一個為生計疲於奔命的母親,仍堅守着家庭的温暖,堅守着對兒女的希望。

因此,我在設計時,教會學生自讀的方法,然後引導學生帶着方法,通過自讀,找出描寫母親的語句品讀、交流、感悟,再從中篩選出幾個鏡頭來細細體會。

鏡頭一:工作中的母親——勞累

這個鏡頭攫取了幾個描寫母親工作的段落,引導學生既讀出文字表面的意思,也讀出文字背後的.情感,猜測母親的生活狀況,揣摩母親的心理活動,引發學生的情感共鳴。

其中一組慢鏡頭和一組快鏡頭,寫法相似,但描寫出母親兩種截然不同的狀態——疲勞和忙碌。我引導學生從寫法的獨特之處入手,通過對比朗讀、師生配合讀等方式,感悟母親這一慢一快背後的艱辛付出,更能激發學生對母愛的深刻領悟,再指導學生用朗讀傳情達意,在讀中悟,在悟中讀。

鏡頭二:給錢時的母親——慷慨

一個如此貧窮而勞累的母親,當作者向她要錢買書時,她會如何呢?為了讓學生更深入地理解母親的用心,我先設想了生活中的母親對自己的小氣與節省,來反襯出對孩子的慷慨。這慷慨從一“塞”中流露得最淋漓盡致。有了前面對家庭情況的拮据和母親工作的勞累的感悟作為鋪墊,此時“塞”出的真情便水到渠成了——塞出的是心血,是慈愛,是期望……

二、還原生活,引起共鳴

於漪老師説:“語文與生活同在。把學生關在教室裏,侷限在課本中,必然遠離實踐。一定要打開生活的大門,讓學生在豐富的社會實踐中學好語文,用好語文。”這告訴我們語文與生活不可分割的關係。

這篇《慈母情深》便是作者樑小聲在成功之後,回憶一件小事中慈母對他的期望與鼓舞,對他創作人生的影響。故事本源於生活,讀來更是樸實無華,母親的言行舉止恍如就在身邊一樣自然。因此品讀過程中,孩子們很容易迴歸生活,找到共鳴,設身處地談出自己的感受。

特別是文中慈母情深感動了作者,作者懂得回報母親時,我設計了一組詩,由學生從生活中找鏡頭來填寫,這既是對文中反覆、排比段落的仿寫,又能引導學生髮現母愛,感恩親情,達到更高層次的共鳴。

當然,因為今天是公開課,學生面對這麼多聽課的老師,有些緊張,不敢表達,所以我特意把教學節奏放慢下來,引導時難免會有些囉唆重複,但是,我想只要能讓儘量多的孩子們參與其中,即使超過一點點時間,又何妨呢?畢竟我們不能為了自己的教學設想和進度來拔苗助長吧!所以,這堂課雖留有遺憾,仍覺值得!

五年級《慈母情深》説課稿4

大家好!

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慈母情深》。下面我從教材、學情分析、教法、教學過程、板書設計五個方面進行説課。

一、説教材

《慈母情深》選自著名作家樑曉聲的作品《母親》,講述的是貧窮辛勞的母親不顧同事的勸阻,毫不猶豫地給錢讓“我”買《青年近衞軍》的事,表現了慈母對孩子的深情,以及孩子對母親的敬愛之情。

根據教材的特點、課程標準、單元教學目標以及五年級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我確定了本課的教學時間為一課時,教學目標有三個:

1、知識目標:認識11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理解“失魂落魄、震耳欲聾、龜裂”等詞語。

2、能力目標: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領悟作者通過外貌、語言、動作的描寫表現人物的寫法。

3、情感目標:通過對重點句、段的理解感悟,體會母親的慈祥、善良和作者對母親的感激、熱愛與崇敬之情,喚起學生熱愛母親的情感。

教學重點:通過對母親外貌、語言、動作描寫的重點句、段的品析,體會母親的慈祥、善良以及我對母親的感激、熱愛與崇敬之情。

教學難點:理解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二、説學情

五年級學生已具有一定的閲讀理解能力和知識經驗,而且前面已經學習的一篇有關父愛的精讀課,對於這篇略讀課的學習有很大的幫助。但由於學生生活條件優裕,對當時的時代背景不瞭解,理解作品中人物的感情是難點。本文是略讀課,但篇幅較長,我事先佈置學生預習,自學生字詞,把課文讀通順,為新課的學習做好準備。

三、説教法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為了提高學生的興趣和課堂教學的效率,根據高年級略讀課教學的要求、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認知規律,我採用創設情境、以讀代講、合作交流、指導點撥等教法,放手讓學生自主閲讀、自主探究。

四、説教學過程

根據本課的教學目標和重點、難點,我設計了以下的教學程序:

第一環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這一環節分三步進行:

1、學生齊背孟郊的《遊子吟》引入新課,目的是創設情境,心靈溝通,喚起學生對母親的感情。

2、板書課題:“慈母情情”,請學生讀課題,瞭解作者。

第二環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這個環節的設計目的有三:一是檢查瞭解學困生的預習情況,二是幫助學困生疏通生字詞,理解並積累詞語。三是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第三環節:品味課文,體會情深

新課標強調以讀為本,閲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

1、出示閲讀提示,分組分閲讀課文。先在小組內交流找出的語句,並讀熟悉,便於全班交流。教師着重引導學困生個別交流,滲透讀書方法,朱熹的讀書方法:心到、眼到、口到,還要做到耳到、手到。

2、全班交流彙報,教師適時點撥,抓住重點語段:引導學生在想象畫面,默讀、齊讀、的感情朗讀中體驗,昇華情感,體會濃濃的`慈母情,深深的愛母情,

第四環節:補充練筆,體驗深情

作家用真情感人,你們用你的語言感動了老師。(板書)不但讓我看到了一位貧苦、瘦弱、辛苦、通情達理的母親對兒子的深厚的愛,還讓我看到了一位懂得感激、敬重和熱愛母親孝順兒子,平凡的小事,深深地母愛,令我們感動,生活中,我們的母親也一樣讓我們感動,老師也有。我們回報母愛不要等將來,現在能做的就做到,及時回報。

(這一環節目的是引導學生感受母愛,知道用行動回報母愛,激發閲讀寫作興趣)

第五環節:課堂小結,佈置作業

選作一個你喜歡的作業:

1、為母親洗一次腳;

2、寫一寫和母親之間發生的事。

(這個環節的設計是分層佈置的,讓學習困難生做力所能及的作業,簡化問題,培養其自信心。第二個作業是為本單元的習作做鋪墊。)

五、説板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