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説課稿

《畫楊桃》説課稿15篇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1.74W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説課稿,編寫説課稿是提高業務素質的有效途徑。那麼寫説課稿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畫楊桃》説課稿,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畫楊桃》説課稿15篇

《畫楊桃》説課稿1

教材説明:

《畫楊桃》是人教版第六冊第三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課文主要講圖畫課上,對楊桃進行寫生練習,“我”根據自己看到的,把楊桃畫成像個五角星的樣子,同學們覺得好笑。老師通過這件事,既啟發我們知道同一個事物從不同角度看有不同結果,從中受到科學思想方法的教育;同時又教育我們要尊重他人的多元理解,要設身處地地去看待事物。

一、説教材。

作者第一部分先略寫父親教導我畫畫要實事求是。第二部分具體細緻地敍述把楊桃畫成五角星的事,以楊桃為主線,寫“我”、老師和同學看楊桃時的不同情景。“我”看楊桃時,按照父親的教誨在自己的角度認認真真地看楊桃,並實事求是地畫成了像五角星的形狀,自己覺得很滿意;老師看楊桃,是老師聽到同學們想當然地嘲笑我畫的楊桃時,親自到我的座位上審視楊桃;同學們看楊桃,是老師請同學們輪流坐到我的位置上看楊桃,發現這個角度看楊桃,確實就像個五角星。老師藉機教育同學們看事物要有自己的角度,並能實事求是地反映。同時要尊重別人的看法。因為即使對待同一個事物,從不同的人,不同的角度看,都是不同的。不同的人物在看楊桃時候,體現出不同人物的思想情感。最後寫父親和老師的教誨使“我”一生受用。作者通過人物的對話、神態描寫,生動形象地説明了同一個事物,從不同角度觀察有不同結果的思想方法。

二、説教具

在本課教學中,我利用實物、多媒體,讓學生學得輕鬆,有利於學生理解課文內容。

(1) 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這樣教得生動,學得輕鬆,更能有效的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增強閲讀教學的趣味性。

(2) 在學生已有經驗的基礎上,努力培養學生的自學探究能力,最終讓學生學會學習。

三、説學法

基於對教材的分析,這節課我引導學生按“看看—找找—讀讀—説説”的步驟進行探究。即引導學生用心看,想象着説,認真讀,仔細找。

在理解重點的教學中,我想先運用舊知識導入新課,再用實物吸引學生感官,用不同的朗讀方式,學生間自由的交流等手段,讓學生明白道理。

對於難點,我想先採用小組討論、逐句分析的方法找出每句中的關鍵詞,再反覆朗讀,聯繫實際來加以突破。

學生活動過程設想

在分析重點段落時,讓學生自讀、自悟,再配以自由讀、分角色讀等方法理解課文,通過實物讓學生親身體驗一下,感悟一下課文。在理解老師説的這段話的意思時,可以自由的討論研究,再加上剛才現場觀察的感悟概括而出。

本次的上傳教案得到了許多教師的關注,大家從不同的角度予以了指導,並提出了許多合理化的建議。經過認真思索,採納了一些合理化的建議,將教學環節進行了適當的調解,在此一併表示感謝 !

四、説教學過程。

《畫楊桃》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要求:

1.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同一個事物從不同的角度看會有不同的結果,使學生從中受到科學思想方法的教育。

2.理解老師説的一段話意思。

3.認識6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叮囑、審視、和顏悦色”等詞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文中老師説的那段話。

教學重點難點:

聯繫全文內容,理解老師通過畫楊桃這件事所説的道理。

教學用具:

掛圖,多媒體,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略)

第二課時

一、 導入新課

二、檢查詞語並學習課文

大屏幕出示詞語(指讀、齊讀)教誨的意思?課文中説誰的教誨使我難忘?請打開書齊讀該段。什麼叫受用?(得到益處。)由此可看出父親和老師的話對我的一生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1、課文當中,父親是怎樣叮囑我的?請大家打開書找出課文當中父親的話。

2、學生動手找,指名讀後出示句子:

3、經常“叮囑”是什麼意思?“想當然”是什麼意思?什麼是“畫走了樣?”

師説:父親對我的要求是嚴格的,那麼我在學校圖畫課上畫楊桃的時候,有沒有忘記父親對我的叮囑呢?

4、請同學們看大屏幕,(出示畫楊桃的段落)默讀並思考:①我看到的楊桃是什麼樣的?②、我是怎樣畫楊桃的?看你有沒有神速的雙眼,很快就能找出來。

出示句子:女生讀!

5、假如你也是同學中的一個,看到的楊桃竟然是五角星的形狀,你會怎麼想?

6、當我把這幅畫畫完的時候,我的心情怎麼樣?

7、看了“我”的畫,同學們有什麼反映?老師又是怎麼做?怎麼説的?(同學們哈哈大笑,老師沒有笑。)自由讀課文6~19自然段,找出老師和同學們兩次對話的句子,自由讀讀這些句子,體會到了什麼?(同學們對我的嘲笑,鬨笑 ;難過、內疚、慚愧)

8、出示兩段對話,學生自由對比讀兩段對話。你有什麼發現?

9、分角色朗讀,你分別讀出嘲笑和不好意思的語氣

10、對於認為“好笑”的同學,“老師”沒有去批評責備,而是“請他們輪流坐到‘我’的座位上”, 從不同角度去看楊桃的不同樣子。老師這樣做的目的是什麼?(出示楊桃實物讓學生仔細觀察,體會角度不同,看到的樣子也不同。)

11、老師從學生回答的語氣中,已經知道同學們的態度轉變了,所以老師的態度也發生了變化,他是以什麼樣的態度説下面一番話的?

12、“和顏悦色”是什麼意思?出示老師的話,指名讀。

13、老師説了幾句話,每句話什麼意思,你讀懂了哪句話?學生彙報。

14、你從中明白了什麼?

15、老師的這段話當中,哪一句話與父親説的話很相似,請找出來。出示教師和父親的話語。讀後討論,他們相同的地方是什麼?(要實事求是地表現自己的角度看到的東西。)

16、父親和老師的教誨對作者岑桑的一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真的使他一生受用。作者最終成長為一個作家。讓我們來看看他的情況。(打也作者簡介)

三、總結

當別人的想法同自己不一樣時,不要輕易下結論,要看人家是從什麼角度去看的;自己也應實事求是,相信自己的眼睛。這樣我們就能在生活中科學、客觀地處理問題。

四、聯繫生活,想像拓展。

1、現在,讓我們看着大屏幕再來整體感知一下全文,邊聽邊思考以下問題:你想對他們説些什麼呢?請選擇其中一個人物,對他説幾句話。

我想對作者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想對曾經嘲笑過“我”的孩子們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想對循循善誘的老師説:--------。

2、在日常生活中你聽到或遇到過像畫楊桃這樣的事情嗎?你有哪些體會、感受,你從中明白了什麼道理。請你也拿起筆用概括性的語言寫一寫你的這些體會、感受和明白的道理。

附板書設計:

11.畫楊桃

父親 是什麼樣 就畫成什麼樣

我 認認真真看 老老實實畫

老師 相信自己的眼睛

《畫楊桃》説課稿2

一、説教材:

本課位於本冊教材的第三單元,主題為“可怎樣看問題,怎樣想問題”。本組教材有一個共同特點:都是用具體的事情來説明一個道理。所説明的道理,分別從不同的角度豐富了學生的思想方法。《畫楊桃》作為一篇精讀課文,説的是圖畫課上,老師讓我們畫楊桃,“我”根據自己看到的,把楊桃畫成像個五角星的樣子,受到同學們取笑。老師通過這件事,既啟發我們知道同一個從事物從不同角度看會有不同結果,又教育我們要實事求是地看待問題,使我受到了很大的啟發。我認為課文可以分三個角度去教學,即“我”的作畫態度、“同學們”的心理轉變、“老師”的言行舉動,在這“三大板塊”上建立感悟與體驗,在充分的閲讀之後逐層挖掘“實事求是”的內涵——學會老老實實、學會用“實事求是”的眼光去評價別人、學會實實在在做人做事。根據上面的解讀與分析,我認為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句,分塊解讀課文內容並從中受到“實事求是”的啟發,是本課學習的重難點。

為了突破教學重點難點,我決定用兩課時完成本文學習。第一課時,認讀本課生字,整體感知,研讀“我”的作畫態度、“同學們”的心理轉變、這兩大板塊。逐層挖掘“實事求是”的內涵。第二課時,正確讀寫本課生字詞語,研讀“老師”的言行舉動,繼續挖掘“實事求是”的內涵在回顧全文,深化“實事求是”的內涵。

【教學目標】

根據語文課程標準對中年級學生的具體要求,結合本組教材特點及課時安排,我將第一課時的教學目標制訂為:

1、認讀本課6個生字。 2、讀通課文,把握課文的梗概。

3、能夠抓住關鍵詞句,運用聯繫上下文的方法,研讀“我”的作畫態度、“同學們”的心理轉變、這兩大板塊。逐層挖掘“實事求是”的內涵。

4、初步認識“實事求是”的內涵,感受老老實實作畫的態度,學會用“實事求是”的目光去評價別人。 其中第2、3個目標是本課的重難點。

【教法學法】

朗讀體會法。簡化閲讀教學中的講讀環節,扣住關鍵句,指導學生反覆誦,在誦讀中積極思考,以讀促思,以讀促情

讀寫結合法。在閲讀感悟文本的基礎上,創設情境進行寫話,強化表達能力。

【説教學設計】

我將用四個板塊的設計來實現第一課時的教學目標:1、圖片導入,初讀整體感知。2、再讀課文,引導形成話題。3、走近作者,品讀“作畫態度”。4、四、走近同學,體會態度變化。

一、圖片導入,初讀整體感知。

第一步,出示楊桃圖片,簡單介紹,拉近文本和學生生活的距離,讓學生也進入美術課堂,一起去看看小主人公是怎樣畫楊桃的。然後出示課題,齊讀課題。

第二步,要求學生大聲讀課文,讀準字音,圈出生字新詞。

第三步,教師出示詞語:【叮囑 審視 輪流 和顏悦色 教誨 受用】先要求學生讀準這些詞語,再請學生聯繫上下文説説其大致意思,最後讓學生選用詞語説説課文主要內容。 這一設計首先是想讓學生初步瞭解文章大意,同時把學習詞語放到具體的語境中去,既使學生理解了詞義,又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運用詞語。

二、再讀課文,引導形成話題。

第一步:請同學再讀課文,想想我在課堂上是如何畫楊桃的。

第二步:請學生用結合其中的一個字或一個詞來談談感受,找出關鍵詞—老老實實,通過理解引導學生形成話題:如何理解“實事求是”其中的涵義。

這一環節,我引導學生聚焦關鍵詞“老老實實”,形成話題。一方面是力圖引導學生抓住作者着力刻畫和描摹的中心點、情感的昇華點、主題的凝聚點。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能夠激起學生的課堂實踐興趣,使學生能夠圍繞中心話題,自主研讀文章,理解文章所承載的情感。

三、走近作者,品讀“作畫態度”

這一環節,我打算圍繞“老老實實”這個詞進行突破。

第一步:引導學生自由讀1-2段:結合句子説説如何理解“我”這種“老老實實”的作畫態度?我預設學生會找出以下兩處:

第一處:父親的話。針對此處可以進一步引導學生讀後説説讀懂了什麼?結合學生的回答,同時解決對於“想當然”這個詞的理解。讓學生明白想當然只能畫走了樣。接着引導理解父親的嚴肅和語重心長,並通過朗讀表現出來。這樣學生就能理解我正是老老實實地聽從了父親的叮囑,才把楊桃畫成了——五角星。

第二處:我的座位在前排靠邊的地方。講桌上那兩個楊桃的一端正對着我。我看到的楊桃根本不像平時看到的那樣,而像是五個角的什麼東西。

就此處我選擇用對話的形式和“現身説法”的方式(也就是讓學生坐在“我”的位置上來看看這隻楊桃),讓學生體會不同的角度,會使你看到的東西和別人看到的不一樣,讓學生作者的感受獲得共鳴,然後引導學生把這份共鳴讀出來。

第二步,將第二處與第一處進行迴應。讓學生體會小作者在看到楊桃時心中也產生過疑惑,是父親的叮囑讓我消除了疑惑。再讀“我認認真真地看,老老實實地畫,自己覺得畫得很準確。”時能讀出實事求是,讀出我對自己的畫的滿意和自信。

四、走近同學,體會態度變化

這一環節,我打算用對比朗讀的形式進行突破。

第一步:學生自由對比讀兩段教師與同學的對話。然後交流自己有什麼發現?我預設引導學生抓住標點符號來理解同學們的心理。第一段話中同學們的答句後面都是感歎號,表示想當然不假思索的語氣;第二段話語中多了兩處省略號,説明同學們的回答支支吾吾,結結巴巴,遲遲疑疑。

第二步:朗讀同學們嘲笑我的話語。鼓勵學生個性化朗讀。

第三步:教師轉動楊桃讓所有學生都體驗這個角度,然後提問:你就是剛才發出嘲笑聲的同學,看着眼前的這一幕,你心裏想説些什麼呢?拿起你的筆,寫下你想説的話。引導學生寫下心底的感受。

相信通過這三步的層層遞進,在學生的文字裏一定會感受到學生已經學會去尊重在別人作畫時的實事求是。這時,適時地迴應父親的叮嚀,進一步理解“老老實實”,之後再次朗讀這些對話,學生的朗讀一定有一個新的提高。

在第三第四環節的設計裏,我採用多種方式突破難點,目的在於想讓學生通過各種形式的自主探究與文本進行交流,同時藉助多種朗讀手段達到加深對課文理解的目的。把外化的情感內化為學生自己的情感。

【板書設計】 畫楊桃

爸爸:是什麼樣,畫成什麼樣

我:認認真真,老老實實畫

【説效果】

整節課的教學設計,我都把學生放在和教師平等的位置上,建立一種和諧融洽的、新型民主的師生關係,從而調動了課堂教學主體——學生的積極參與,讓學生在閲讀的全程中去理解和體驗,並有所感悟和思考,從而使閲讀真正成為學生的個性化行為。

《畫楊桃》説課稿3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上午好,我是aaa。

今天我説課的題目是《畫楊桃》。我的説課分為六個部分,分別是:説教材、説目標、説教法、説學法、説教學過程 、説板書設計。

一、【説教材】

《畫楊桃》是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第三單元中的一篇精讀課文。課文主要講圖畫課上,對楊桃進行寫生練習,“我”根據自己看到的,把楊桃畫成像個五角星的樣子,同學們覺得好笑。老師通過這件事,啟發我們知道同一個事物從不同角度看有不同結果,從中受到科學思想方法的教育。

選編這篇課文的主要意圖是,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語句理解課文內容,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體會其中的深刻道理——無論做什麼事或看問題,應該實事求是,堅持科學的思想方法 。

二、【説目標】

為領會編者意圖,達到應有效果,根據課標的三個維度、中年級學生活潑好動、思維活躍的特點及本課語言準確、生動的特點,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生字詞語。

2.能讀通讀順課文,有感情地角色朗讀文中的人物對話。

3.能通過抓住重點詞句理解體會,初步讀懂課文所藴涵的看問題或做事情的時候,不能憑空想象,要實事求是。

三、【説教法】

教是為學服務的。選擇適當的教法,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依據新課標理念,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本課我採用“一法為主、多法相輔”的策略,以“讀悟結合法”為主,情景教學法、信息收集法為輔,優化結合,充分體現先學後教,以學定教,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

教的目的是為了不教。為了讓學生學會自己學習,本節課我將重點採用“自主學習法”、“合作探究法” 和“朗讀感悟法”。

四、【説學法】

1、主動學習法:讓學生朗讀課文,並提出問題,讓學生在獲得感性認識的同時,

教師層層深入,啟發學生積極思維,主動探索知識,培養學生思維想象的綜合能力。

2、反饋補救法:在練習中,注意觀察學生對學習的反饋情況,以實現“培優扶差,滿足不同。”

五、【説教學過程】:

為落實教學目標和體現教學理念,我把教學過程設計成以下四個環節1、談話引入新課。2、初讀課文,整體感知,檢查預習情況。3、精讀課文,積澱語感。4、迴歸整體,進行總結。

(一)、導入部分

主要是簡單介紹楊桃,利用多媒體課件為學生展示楊桃的圖片。然後出示課文標題“畫楊桃”,並且讓學生就標題展開聯想提問。學生提出的問題可能有“誰畫楊桃?”“怎樣畫楊桃”“楊桃畫得怎樣?”等等,教師對這些問題進行提煉。

(二)、初讀課文,檢查預習情況

1、讓學生帶着教師提煉的問題默讀課文一遍,並圈出生字詞;

2、檢查生字詞的掌握情況

3、讓學生以4人小組討論的方式討論問題,選派小組代表在班級內交流答案,然後教師對問題進行點撥與總結,接着出示生字詞“ 叮囑、審視、輪流、和顏悦色、教誨、一生受用”要求學生讀準這些詞語。

(三)、精讀課文,積澱語感

討論問題,全班交流、反饋:(層層遞進、掌握重點、突破難點)

1、引導理解“教誨、叮囑、審視、半晌、和顏悦色、一生受用”等詞的含義,並回歸原文進行深入理解。

2、父親叮囑我什麼,老師講的話具體指什麼?

3、畫楊桃過程中發生了什麼事情,為什麼我要把楊桃畫成五角星?

4、父親的話有什麼深刻的含義?

5、有感情讀最後一段。

(設計意圖: 1、要培養學生敏鋭的語感,就必須從語言文字的細節入手,教會學生抓住課文中的關鍵詞語理解課文的表達方法。)

2、《課標》提出要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這裏安排小組合作學習是為了落實在個體感悟基礎上實現優質資源共享。3、在朗讀中,我引導學生從文本中讀出感情,把感情送進文本。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

的薰陶。通過這一環節的學習,學生大概掌握了本課的重難點。)

(四)、迴歸整體,進行總結

總結全文時,我讓學生説説學習本節課後的感受?待學生交流完後,在適時總結學法並讓學生再次有感情地誦讀全文。在誦讀中感受父親的話,激起學生堅持科學的思想方法、一切從客觀實際出發的情感共鳴。讓學生在心中留下語言、留下形象、留下情感。

六、【説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是文章結構的簡縮,體現作者的寫作思路和課文重點。我的板書力求精簡,重點突出。

11、畫楊桃

爸爸的話 是什麼樣,畫什麼樣

老師的話 是什麼樣,畫什麼樣

我的畫 認認真真,老老實實 實事求是

總之,以上設計我力求體現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在教學設計總體上體現“實”字,在具體教學環節中體現“精”字,在教學過程中體現“真”字,將紮實的語言訓練和“個體價值的體現”結合起來。我的説課完畢,謝謝!

《畫楊桃》説課稿4

一、説教材。

《畫楊桃》是人教版二年級一篇精讀課文。課文主要講圖畫課上,對楊桃進行寫生練習,“我”根據自己看到的,把楊桃畫成像個五角星的樣子,同學們覺得好笑。老師請同學們輪流坐到我的位置上看楊桃,發現這個角度看楊桃,確實就像個五角星。老師藉機教育同學們看事物要有自己的角度,並能實事求是地反映。同時要尊重別人的看法。因為即使對待同一個事物,從不同的人,不同的角度看,都是不同的。不同的人物在看楊桃時候,體現出不同人物的思想情感。最後寫老師的教誨使“我”終身難忘。作者通過人物的對話、神態描寫,生動形象地説明了同一個事物,從不同角度觀察有不同結果的思想方法。

二、説教學目標

1、學習生字詞,讀準多音字“倒”。

2、能積累“靠、視”等生字拓展的詞語。

3、朗讀課文,能讀出對話的語氣。

4、能説出看到“我”畫的楊桃,老師和同學們的做法有什麼不同,並説説自己受到了什麼啟示。

三、説教法

(1)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這樣教得生動,學得輕鬆,更能有效的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增強閲讀教學的趣味性。

(2)在學生已有經驗的基礎上,努力培養學生的自學探究能力,最終讓學生學會學習。

四、説學法

基於對教材的分析,這節課我引導學生按“看看—找找—讀讀—説説”的步驟進行探究。即引導學生用心看,想象着説,認真讀,仔細找。

在理解重點的教學中,我想先運用舊知識導入新課,再用實物吸引學生感官,用不同的朗讀方式,學生間自由的交流等手段,讓學生明白道理。

對於難點,我想先採用小組討論、逐句分析的方法找出每句中的關鍵詞,再反覆朗讀,聯繫實際來加以突破。

學生活動過程設想在分析重點段落時,讓學生自讀、自悟,再配以自由讀、分角色讀等方法理解課文,通過實物讓學生親身體驗一下,感悟一下課文。在理解老師説的這段話的意思時,可以自由的討論研究,再加上剛才現場觀察的感悟概括而出。

五、説教學過程。

這篇課文我分為兩個課時完成。按照“激趣導入——識記生字——整體把握——深入講解——拓展交流”五個環節進行講解。第一課時負責前面的三個環節,第二課時需要複習回顧再完成後兩個環節。

1、激趣導入。《畫楊桃》是一篇很貼近學生課堂生活的課文,我設計的導入方式就是用學生上美術課臨摹引出課題,一方面拉近學生和課本的距離,讓學生領悟到課文中的主人公就在我們的身邊,另一方面引出學生們的興趣,畫楊桃會發生什麼呢?

2.識記生字。讓學生自主學習,發佈朗讀任務。課件出示自學要求:讀課文,讀準字音,把生字詞多讀幾遍,把語句讀通順,同時標出自然段;採用查字典、結合語境、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方法理解新詞的意思。

開火車認讀生字詞,檢查認讀情況。引導學生採用各種方法識記生字,比如組詞造句、尋找形近字、比賽認讀等。對於較難的字老師在黑板上板書,提醒學生注意筆順筆畫,學生在練習本上描紅書寫,教師巡視,並對寫得較好的同學提出表揚。

3.整體把握。請小老師帶讀課文,其他學生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引導學生按照“起因、經過、結果”的方式回答,初步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對學生口語概括有一定的幫助。在整體把握文脈後,鼓勵學生提出自己不明白或者不懂的問題,老師也可以提出問題供學生思考,老師為什麼不直接告訴同學原因,而是讓同學們去“我”的座上觀看?這件事為什麼讓“我”終生難忘

4.深入講解。逐段講解。引導學生根據課文內容和插圖回答自然段的內容、“我”畫楊桃的過程、態度,畫出楊桃畫成了什麼,為什麼畫成這樣?幫助學生仔細閲讀課文。多媒體展示出楊桃的不同角度圖片,請同學們再次觀察並引導學生理解,不同角度看的楊桃東西也不同。拋出質疑,引導學生根據這些問題一步步地往下深入學習。同學們的反應是什麼?為什麼有這樣的反應?後來怎麼樣了?要求學生用“因為……所以……”的句式説一説同學們的這種變化。引出角度不同樣子不同的道理。指導學習朗讀同學們的語氣,強化一開始同學們嘲笑“我”後來不好意思、尷尬的情緒,體會這中羞恥的感覺,讀出這種反差感。一方面能夠讓學生更加深刻的感受這種情緒,另一方面將同學帶入到課文中,體會到老師這樣做的教育目的。指導學生朗讀老師説的話,表現出老師耐心的態度和談心式的教育方法。

請同學根據自己的理解,説説對最後一段的想法。對學生進行模擬設問,比如當別人的看法和想法與自己不一樣時應該怎麼做?深化主題主旨,讓學生將學習到的道理帶入生活中去。

5.拓展交流。和同學一起完成課文後邊的題目。鼓勵大家互相評價,指出優點。聯繫生活實際,互相説説有沒有遇到過類似的事情。或者創設情境,讓學生設身處地思考行動。

六、説板書設計

13畫楊桃

起因:畫楊桃,畫成了五角星

經過:同學們嘲笑,老師神情嚴肅角度不同,樣子不同

結果:終生難忘

不要……要……,要……要……

這篇課文篇幅較前面較長,所以我採用很簡練的板書設計,幫助學生準確把握大概思路。讓學生明白,無論課文長或者短,我們都可以通過正確方法將之精煉簡化。

《畫楊桃》説課稿5

 一、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精讀課文,課文主要講的通過畫楊桃這件事,啟發同學們懂得了做事情或看問題,要實事求是的道理。

二、學情分析

本節課的教學對象是國小三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閲讀能力。應訓練他們圍繞課文內容提出不懂的問題,用自己的話説説課文主要內容的能力。另外,在畫楊桃這件事中,爸爸和老師教會了“我”怎樣面對同學們的嘲笑。這樣的經歷,孩子們在成長的過程中,也能遇到類似的事情。應怎樣面對他人的誤解,學會尊重他人,這是很值得學生去探討的問題。還使學生通過對課文的學習,懂得看問題或做事都要實事求是,從中受到科學思想的薰陶。

三、學習目標

根據新課標要求和教材特點結合學生實際,我將本課的學習目標設定如下:

1、在預習的基礎上認識“囑、審、肅、晌、悦,誨”6個生字,正確規範的書寫“叮、排、靠”等12個生字,正確讀寫“叮囑、想當然、前排、靠邊、一幅畫、審視、嚴肅、半晌、和顏悦色、熟悉、教誨”等詞語。

2、在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的基礎上,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中老師説的那段話。

3、學習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懂得無論做什麼事或看問題,都應該實事求是。

四、學習重點、難點

依據對教材的分析和學情的分析,我認為本課的學習重點和難點是學習抓住重點語句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藴含的道理。

五、評價設計

為了更好地落實學習目標,我設計了與之匹配的評價設計:

針對學習目標一:採用自讀、指名讀、同桌互讀等多種形式的讀,通過傾聽,互評的方式進行評價,使百分之九五以上的孩子能準確認讀生字,讀通句子。

針對學習目標二:通過自讀感悟、教師引導、角色體驗等多個環節,多個層次的教學。讓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孩子,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熟讀成誦老師説的那段話。

針對學習目標三:通過抓住作者畫畫時的態度、父親和老師的話這些重點語句,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分角色朗讀和角色體驗等多種方式突破重難點。使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學生能體會無論做什麼事或看問題,都應該實事求是。

六、教法、學法

教是為學服務的。選擇合適的教法,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本課我採用“一法為主、多法相輔”的策略,以“讀悟結合法”為主,自主學習法”、“合作探究法”、“朗讀體會法”和“角色體驗法”為輔,優化結合,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教學中,我積極倡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通過讀讀、劃劃、議議、悟悟鼓勵學生選擇合適自己的學習方法,尊重學生個性差異。

七、學習過程

這篇課文我打算用兩課時來完成教學。第一課時的主要任務是讀通課文,理清脈絡,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第二課時的主要任務是:通過研讀不同人物對待畫楊桃這件事的不同態度,體會文章的主旨。下面我詳細説説第二課時的教學安排。

以“看”為線索,設計了三個環節:

(1)讀中理解,引出“看”;

(2)揣摩道理,品味“看”;

(3)鏈接課外,內化“看”。

(一)讀中理解,引出“看”

在這個環節中,我讓學生自讀課文第一自然段,然後找出父親對作者説的話。(你看見一件東西,是什麼樣的,就畫成什麼樣,不要想當然,畫走了樣。)

這個句子是本課教學的重點句之一,我是這樣引導的:首先,引導同學們讀讀這句話,説説你沒有不理解的地方。(預計學生對於“想當然”這個口語化的詞語,會不太理解。)於是,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填空練習,來幫助理解:你畫一樣東西,是圓的就___,是方的就______,不要把圓的畫成_______,也不要把方的畫成_______,否則就是想當然。

然後再讀父親的話,在朗讀中進一步體會“想當然”的含義。

在本環節的教學當中,以此為切入口,在全課教學中有牽一髮而動全身之效。同時,引導學生朗讀感悟父親的話,理解“想當然”一詞的意思,從而理解父親的話中所藴涵的道理,也是突出重點的重要一步。

(二)揣摩道理,品味“看”。

分四個層次:

(1)以問促讀,讀思結合。

(2)角色體驗,深入理解。

(3)角色朗讀,細讀品悟。

(4)問題探究,明白道理。

(1)以問促讀,讀思結合。

《畫楊桃》説課稿6

一、説教材

1、教材分析

《畫楊桃》是人教版課標本語文第六冊第三單元中的一篇精讀課文,課文主要講的是圖畫課上練習畫楊桃時發生的事情。“我”根據自己看到的,把楊桃畫成像個五角星的樣子,同學們覺得好笑。老師卻通過這件事,啟發同學們懂得了看問題或做事情的時候,不能憑空想象,要堅持科學的思想方法,一切從客觀存在的實際出發,實事求是,不要輕下結論。課文對人物語言、神態的描寫具體細緻,形象生動,能準確反映人物內心世界。

2、説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練習説話。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中老師説的那段話。

(3)、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懂得無論做什麼事或看問題,都應該實事求是。

3、説教學重難點

本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是學習抓住重點語句理解課文內容,懂得無論做什麼事或看問題,都應該實事求是。

二、説教法和學法

1、朗讀體會法:以讀為本,讓學生在步步推移的多種讀書形式之中,以具體語言為載體,深層感悟課文所藴含的人文精神,體會“我”認認真真、老老實實的畫畫態度,感悟父親對“我”的教誨。

2、角色體驗法:感情需要感情去觸摸,感情需要用感情去交融,這就需要科學的方法來助讀,以激發學生的情感共鳴,進入深度的學習體驗,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課教學中,我讓學生把自己當作文中的老師,當作文中的“我”。 老師為什麼神情嚴肅?如果你是老師,在這半晌沉默的時間裏,你的心裏會有些什麼想法?想象説話:為什麼同學們對我的態度會有這樣的變化呢?由此進行角色感受,角色體驗,進而理解課文,獲得情感。

三、説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出示楊桃實物或圖片)同學們,你們知道這是什麼果實嗎?今天,我們要學一篇課文,就與楊桃有關。(板書:畫楊桃)看到這個題目,你們想知道什麼?(板書:畫楊桃)

1、齊讀課題。

2、讓學生圍繞課題質疑。

(1)誰畫楊桃?

(2)怎樣畫楊桃?

(3)畫楊桃的過程中發生了什麼事?

(4)作者為什麼要寫畫楊桃這件事?

(二)、初步感知,瞭解內容

1、自讀課文,讀準字音,把生字詞多讀幾遍。

2、利用查字典,聯繫上下文理解新詞意思。

3、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4、課文中還有哪些地方不理解,提出來。

(三)、逐段深入理解課文

1、學習第一自然段,指名讀。

2、學習第二至三自然段,指名讀。

3、學習第四至六自然段

默讀第四至六自然段。

4、學習第七自然段,自由讀這一自然段。

(四)、檢查預習情況

1、指讀生字詞。

2、指讀課文。

本文講的是一件什麼事?

3、你理解了哪些新詞意思?怎麼理解的?(交流)

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

想當然:憑主觀想象,認為事物應該是這樣。聯繫課文內容,父親經常叮囑“我”,看見一件東西是什麼樣的,就畫成什麼樣,不要憑主觀想象,畫走了樣。

(五)、質疑

提出不懂的問題。(常識性問題師生當堂解決。有關課文內容理解的問題師生梳理歸納。)

(六)、佈置作業

l、熟記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地讀課文。

(七)、總結全文

1、當別人的看法、想法和自己不一樣時,不要先認為別人錯了,要看人家是從什麼角度看的;還要相信自己的眼睛,要實事求是。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這樣做,能使我們每個人一生都得到好處,我們要牢記這個道理。

2、齊讀例數第一、二自然段並試背誦。

《畫楊桃》説課稿7

一、説教材與學情

教材分析:《畫楊桃》這篇課文是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第三組課文中的一篇精讀課文。課文主要講圖畫課上,老師讓我們畫楊桃,“我”根據自己看到的,把楊桃畫成像個五角星的樣子,同學覺得好笑。老師卻通過這件事,啟發同學們懂得了觀察一件事物要從多角度去觀察,要實事求是,要尊重他人。本文具體描寫了人物的語言和神態,這也是本文寫作的一個突出特點,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和心理變化來分析課文,體會父親和老師的話的含義是授課的重點,在深入閲讀的過程中,要抓住這一重點,幫助學生領悟其中的道理。另外,本文以對話描寫為主,因此適合進行朗讀練習。

學情分析:本節課的教學對象是國小三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閲讀能力。應訓練他們圍繞課文內容提出不懂的問題,用自己的話説説課文主要內容的能力。另外,在畫楊桃這件事中,爸爸和老師教會了“我”怎樣面對同學們的嘲笑。這樣的經歷,孩子們在成長的過程中,也能遇到類似的事情。應怎樣面對他人的誤解,學會尊重他人,這是很值得學生去探討的問題。當然,也要使學生通過對課文的學習,懂得看問題或做事都要實事求是,知道同一個事物從不同的角度看會有所不同,從中受到科學思想的薰陶。

選編這篇課文的主要意圖是,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語句理解課文內容,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體會其中的深刻道理——無論做什麼事或看問題,應該實事求是,堅持科學的思想方法,就能終生受益。

二、説教學目標

根據本單元的重點,我制定瞭如下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叮囑、想當然、前排、靠邊、一幅畫、審視、嚴肅、半晌、和顏悦色、熟悉、教誨”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中老師説的那段話。

3、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懂得無論做什麼事或看問題,都應該實事求是。

教學重難點:學習抓住重點語句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藴含的道理。

三、説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各個學段的閲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和默讀。”由此可見“書聲琅琅”是一堂好的語文課的重要特徵之一。要把語文課真正上出原汁原味的語文味,要回歸語文的本色,就需要在恰當運用多媒體的同時,讓學生充分朗讀,領悟語言文字的美,感受情感的激盪,喚醒童真童心。

四、説教法

(1)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這樣教得生動,學得輕鬆,更能有效的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增強閲讀教學的趣味性。

(2)在學生已有經驗的基礎上,努力培養學生的自學探究能力,最終讓學生學會學習。

五、説教學流程:

以上述理念為基礎,針對本課教學內容敍事性強、含義深刻的特點,我打算從文本的整體性出發,先在學習字詞瞭解課文梗概後形成了一個閲讀話題——如何理解“實事求是”?並整合“我”的作畫態度、“同學們”的心理轉變、“老師”的言行舉動這“三大板塊”建立感悟與體驗,在充分的閲讀之後逐層挖掘“實事求是”的內涵——學會老老實實、學會用“實事求是”的眼光去評價別人、學會實實在在做人做事。

為此我主要安排以下六個環節。

一、談話引入新課。

通過老師出示圖片和資料,讓學生對原本不熟悉的楊桃有了更多的瞭解。通過引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拉近文本和學生生活的距離。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讀課文。

要求: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並把生字詞圈畫出來,遇到不認識的字,用喜歡的方式解決,自主交流識字方法,提高識字能力。

2.教師檢查部分學生朗讀其他學生指錯,這一環節即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又培養學生的傾聽能力。

3.檢查認字識詞的情況

這一環節使學生不但認識、理解生字詞,而且還要結合具體的語言環境來理解,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多種形式的理解詞義為感悟課文做好鋪墊。

4初讀課文讓學生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呢?

設計意圖:《語文課程標準》要求三-四年級段的學生,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此問題設計的目的是訓練學生用簡短的語言敍述文章主要內容的能力。

三、默讀課文,理解感悟,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1默讀這篇課文讓學生提出不懂的問題?並歸納學生提出的問題。

設計意圖:默讀課文,能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這是《語文課程標準》對三-四年級段的要求。對於學生提出的問題,老師應針對不同情況採取不同的方法處理。對於淺顯問題,可讓學生再讀課文的相關內容,自己解決,或由老師、同學幫助解答;對於需要在深入閲讀中才能解決的問題,老師可幫助學生梳理歸類,並記下這些問題,留待合作探究中解決。

2根據教師梳理的問題,學生自主合作探究

學生在合作中學會傾聽小組其他成員意見、合作探究,共同分享探究的成果,通過探究,學生理解課文的內容,懂得無論做什麼事或看問題,都應該實事求是。提高了學生自讀自悟的能力。

四、指導對話朗讀,體會標點的神奇

指導對比朗讀教師與同學們的兩次對話,體會“同學們”態度的變化。

學生自由對比讀兩段對話。你有什麼發現?

出示兩段對話:

“這幅畫畫得像不像?”“不像!”

“它像什麼?”“像五角星!”

“現在你看看還像楊桃嗎?”“不……像。”

“那麼,像什麼呢?”“像……五……五角星。”出示老師和學生的兩段對話。使學生找出標點的不同,體會不同的標點符號表達不同的情感。體會第一段話中同學們的答句後面都是感歎號,表示想當然不假思索的語氣;第二段話語中多了幾處省略號,説明同學們的回答支支吾吾,結結巴巴,遲遲疑疑。從“同學們”的語言變化,感知“同學們”從誤解“我”到理解“我”的變化過程。通過對話朗讀使學生充分體會同學們的心裏變化的過程。從而理解老師神情的前後變化

五加強寫字指導

兩課時我共指導五個字,通過典型的字指導,提高學生的書寫能力。

六、課外延伸,提升認識

通過作者的簡介,和作者説的一段短小精悍的話,讓學生更深刻的理解實事求是對作者的一生受用。從而使學生受到教育知道今後要做什麼樣的人。

今天我這節課的設計力圖使課堂充滿琅琅的讀書聲,體現語文課應有的激盪的情感味和率真的兒童味。語文課呼喚本色的迴歸。倘若我們的語文課真正地充滿了語文味,我們的學生一定能夠在豐富多彩的語文天地裏,感受語文的無窮魅力,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個性得以發展,人文素養也會因此而提高!

以上是我對這一節課的預設,但真實的課堂教學中存在許多缺點和不足。還請各位老師多提寶貴意見,以便我在今後的教學中不斷改善和提高。謝謝大家!

《畫楊桃》説課稿8

一、課文概述:

《畫楊桃》是一篇精讀課文,主要講的是圖畫課上練習畫楊桃時發生的事情。“我”根據自己看到的,把楊桃畫成像個五角星的樣子,同學們覺得好笑。老師卻通過這件事,啟發同學們懂得了看問題或做事情的時候,不能憑空想象,要堅持科學的思想方法,一切從客觀存在的實際出發,實事求是,不要輕下結論。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學習抓住重點語句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藴含的道理。

難點:從課文內容體會做什麼事都要實事求是的道理。

三、教學設計理念:

1、跨越式教學理念強調在學生學習任務設計時,給學生一個支架,提出供學生研讀的問題。

2、新課標指出,有效教學更多地關注可測性或量化。如教學目標儘可能明確與具體,以便於檢驗教師的工作效益。問題的解決即達成了目標的實現。師生共同拎出“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問題至關重要。

四、問題設計:

1、“我”為什麼會把楊桃畫成“像五個角的什麼東西”?

2、老師的神情為什麼變得嚴肅了呢?後來為什麼又變得和顏悦色呢?

3、老師的話與父親講的話相似之處在哪裏?為什麼説他們的教誨使我一生受用?

五、對問題設計的想法:

1、第一個問題既簡單卻又是核心問題的根基問題,埋藏着第二個問題。

2、第二個問題是全文的重點及難點問題,也是學生體會課文藴意的關鍵點。

3、第三個問題是全文的核心問題,也是全文學習的高潮點,更是學生體會寓意的着眼點。

六、對三個問題的處理:

1、第一個問題:自主研讀,彙報解決。

2、第二個問題:我採取對比朗讀教師與同學們的兩次對話,體會“同學們”態度的變化。為了緩解難點,我在學生對比朗讀之後説發現——閲讀拓展閲讀材料一:神奇的標點符號——再讀,讀出人物內心世界。

3、第三個問題並不難,但寓意深刻。我結合時機,選用了拓展閲讀三:作者介紹。

岑桑説的這一段短小精悍的話:“多年來,我一直腳踏實地,實事求是地做人、做事,這是從小時候老師、父親對我的教誨。幾十年來在文學上我自己留下的卻只有幾行腳印,那些淺淺的腳印隨着時間的流逝,便將不留半點痕跡了。”既與課文學習相得益彰又揭示了課文寓意,給學生留下了無盡的思考。

七、教學資源設計:

拓展材料一:神奇的標點符號

拓展閲讀材料二:作者簡介。

閲讀拓展閲讀材料三:魯迅《藤野先生》等

八、對資源設計的想法:

1、緩解“對比閲讀説發現”環節的難點。閲讀拓展閲讀材料一:神奇的標點符號,再讀,讀出人物內心世界。

2、幫助學生體會文章的寓意。引用了岑桑説的一段短小精悍的話。

3、學完課文之後,我選取了魯迅的《藤野先生》,讓學生通過閲讀經典名篇,達到既昇華認識又體會兩篇文章兩位老師形象相似之處及不同之處。

由此突然想借用竇桂梅老師一個定義——不設“圍場”的課堂:即這種課堂其實就是追求一種不確定性、生成性,瀰漫其中的思想和生命氣息將使課堂充滿不可預料的魅力,使課堂成為一個思維激盪和靈感勃發的“場”。

我想説,跨越式課堂不正是追求這樣一種不設“圍場”的課堂,問題是我們如何為學生營造這樣一個“場”?

如果我們在有限的時間,盡最大可能用好了教材與拓展資料,而拓展資源真正地為教材服務或為實現跨越服務了,我想我們的課一定成功了一大半。

問題:

在中高年級,我們如何篩選及處理拓展閲讀材料?

拓展材料的類型往往分為三種:

一是與課文內容相關聯的補充性拓展;

二是與課文表達形式相類似的遷移性拓展;

三是具有比較鑑別意義的比較性拓展。

備課時,可先想一想:結合文本,我們需要哪種類型的資源?處理三種類型的拓展材料時一定要做到適時,有度,有效;不要循規蹈矩。

在中高年級,我們可重視選擇基於主題遷移性和比較性的拓展材料;把內容或形式上有一定聯繫的讀物加以對比,使學生由此及彼、組合積累,實現類化、遷移。

我們還要重視選擇經典文章,在拓展閲讀時可向學生重點推介這些文章,當然也要考慮學生的閲讀心境。有一定難度的經典文章可給予指導性閲讀意見甚至可以截取某個片斷。

九、對打寫題目的設計:(兩個題目)

1、同學們,我們已經在這節畫楊桃的美術課上認識了這個班級的老師、同學,還有那個畫畫特別認真的“我”,也瞭解了發生在他們中間的故事。現在,你想對他們説些什麼呢?請選擇其中一個人物,對他説幾句話。

2、你對資料城中的哪篇文章印象最深刻,把你的想法寫下來。

十、對打寫題目設計的原則:

1、能引領學生用各個側面領會文章寓意,能引起學生思想共鳴的話題。

2、設想學生在打寫中能説真話,不説空話、套話的話題。

3、打寫題目設計有梯度,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有發揮的餘地。

4、預設打寫內容較寬泛話題,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所讀後寫心中所想、所思,寫出有創意的文章。

十一、本課教學板塊回顧:

(一)篩選問題,導入研讀。

(二)層層剝離,直奔目標。

1、一般問題,自主解答。

2、對比朗讀,直擊難點。

3、入境朗讀,對比感悟。

(三)拓展閲讀,昇華認識。

(四)聯繫生活,抒發感悟。

餘勝泉博士提出的閲讀教學“七個層次”,字詞;文意;結構;藴意;寓意;妙筆;風格。我想自己做來確有些生硬,但整堂課學生學得紮實,投入。

倘若能在每課書中不留痕跡地實現這“七個層次”,我的學生必定會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學生。

惟有不斷學習,為之努力……

《畫楊桃》説課稿9

一、教材簡析

《畫楊桃》是人教版實驗教材第六冊第三組中的一篇課文,這組教材圍繞“怎樣看問題,怎樣想問題”這個專題編寫,《畫楊桃》是其中一篇精讀課文。它主要講圖畫課上,老師讓“我們”畫楊桃,“我”把看見的楊桃如實地畫成五角星的樣子,受到同學們的嘲笑,老師教育“我們”看到什麼樣子就應畫成什麼樣子,使“我”受到很大的啟發,通過生活中的平常小事説明同一個事物從不同的角度看,會有所不同,教育我們做事、看問題要實事求是。本篇文章內容貼近學生生活,淺顯易懂,樸實的語言講述一個樸實的道理,是可以讓學生細細品味,感悟做人的道理的好材料。三年級的學生已經掌握了一定的閲讀方法,他們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能抓住重點語句理解課文內容,能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動的形象和優美的語言,關心作品中人物的喜怒哀樂,初步能夠通過閲讀有所感悟,獲得思想啟迪。根據文本特徵和對學生的學情分析,將本課教學目標預設如下:

1、通過自讀自悟,創造性評價等語文實踐,懂得同一個事物從不同的角度觀察會有所不同,領悟到做事要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

2、認識6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叮囑、想當然、前排、靠邊、一幅畫、審視、嚴肅、半晌、和顏悦色、熟悉、教誨”等詞語。

3、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具準備

一個楊桃。

三、教學設計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閲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對話”意味着平等與交流,意味着合作與探究。所以本課教學把學生看作是鮮活的生命體,努力實現文本與生命的對話,設計了以下兩個教學板塊:初讀感知、期待對話和以讀悟理、經歷對話。

(一)初讀感知,期待對話。

期待,在學習上表現為一種迫切求知的心理狀態。只有讓學生產生與文本對話的期待,學生才會主動走進文本,和作者進行心靈溝通。板書課題後,教師請學生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方式來讀書。可以默讀,可以朗讀,可以兩個人,也可以小組讀。經過充足時間的朗讀後,指名學生逐段朗讀來檢查字音。因為課文中間有不少人物對話,學生閲讀起來可能有困難,所以這裏安排學生在分角色朗讀中弄清對話者和對話的內容,掃清閲讀障礙。特級教師支玉恆認為,學生讀書後,一定會有一種“讀完了就想説一説的衝動。”因此教師請學生第二遍默讀課文,讀完了,請學生自由站起來説説自己對課文的理解、體會、心得,或者感覺、感受和疑問。這樣設計的意圖不但是為了培養學生自讀自悟、表達質疑的能力和習慣,也使老師瞭解了學生初讀後對課文的理解程度和疑難所在,為下一步的教學,提供了學情參考。從對文本特徵和對學生學情分析情況來看,學生理解和疑問的重點應該是“角度不同,樣子不同”和“是什麼樣,畫什麼樣”這兩個點上。這樣經過初讀初悟,激發了學生與文本對話的慾望,產生了一種深入閲讀的期待。

(二)以讀悟理,經歷對話。

在這個板塊中,設計三個讓學生與文本展開對話的環節。讓學生在情感的驅動下,走進文本,與文本中所要表達的思想情感拉近距離,引發情感共鳴,從而產生“獨特的理解、感受和體驗。”

1、在語文實踐中與文本對話。

《語文課程標準》中強調滲透綜合性的語文實踐活動,淡化學科界限,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在這個環節中,教師請學生畫楊桃。把楊桃放在教師中心的位置上,讓學生各自畫自己所看到的楊桃,並這樣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按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去畫;不會畫的,再讀課文,邊看、邊讀、邊畫;只畫輪廓,不必細描。”教師有意把楊桃放在教室中間的位置,學生可以有四面八方各種不同的角度。在作畫的過程中,教師請學生朗讀“能夠知道正確作畫”的有關課文內容,也就是課文倒數第二自然段的這句話:“我們應該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是什麼樣的就畫成什麼樣。”這樣通過邊讀、邊看、邊畫的語文實踐,讓學生親身實踐、親自體驗課文所講的事實,並進一步理解這些事實所藴含的道理。人們要做到“是什麼樣,畫什麼樣“,並不像説的那麼容易,必須像課文中父親和老師説的那樣“不要想當然,要相信自己的眼睛”,也必須像文中的“我”那樣“認認真真地看,老老實實地畫”。這些道理,經過讀書思考與實踐體驗的結合,經過學生與文本的充分對話,學生理解起來會十分深刻。

2、在創造性評價中與文本對話。

在學生作畫的過程中,教師收集幾幅具有典型性的學生作品,把他們用投影儀放大,請學生以“作品的作者有沒有讀懂課文”為題,對作品進行評價。這裏作為評價者,首先要把課文讀懂。教師引導學生用課文中的這幾個句子來指導評價:“老師看了看這幅畫,走到我的座位坐下來,審視了一下講台上的楊桃。”“老師請這幾個同學輪流坐到我的座位上。”學生如果讀懂了,他會走到圖畫作者的座位上去審視楊桃,然後進行評價。這裏就有了兩重意義上的評價,既有評價者對圖畫的評價,又有師生對評價者的評價。然後,再請作畫者來讀課文,讓他用課文中的語句來説明自己為什麼能畫得很正確,即課文中的這句話:“我認認真真地看,老老實實地畫。”對於畫得不正確的作品,則重點讓學生聯繫課文中父親和老師的話,來認識畫錯的原因。在整個評價過程中,始終堅持聯繫課文語句去評説實踐中的實際事物,讓學生在運用知識的過程中學會閲讀,提高認識能力,落實本課的教學重難點。

3、在拓展性閲讀中與作者對話。

這裏,教師請學生回過頭來想:“剛才我們作畫和評價時引用的課文語句,大多在哪些段落中?”學生會指出是課文的第1-2自然段和倒數第2-3自然段。教師請學生朗讀這幾個段落,引導學生抓住重點段落中的重點語句理解課文,準確把握文章的內容和思想。然後,請生齊讀課文最後一段,討論“一生受用”的含義。最後,引導學生“跳”出課文,從“畫楊桃”這一特定事件中,把思考引向更廣泛的領域:畫楊桃要“是什麼樣,畫什麼樣”,那麼做其他事情呢?經過師生舉例説明,最後歸結出“實事求是”四個字。進一步落實本課教學的重難點。

《畫楊桃》説課稿10

一、説教材

這是人教版三下第三組的一篇精讀課文,主要講的是圖畫課上練習畫楊桃時發生的事情。“我”根據自己看到的`,把楊桃畫成像個五角星的樣子,同學們覺得好笑,老師卻通過這件事,啟發同學們懂得了看問題或做事情的時候,不能憑空想象,要堅持科學的思想方法,一切從客觀存在的實際出發,實事求是,不要輕下結論。

二、説目標

1.認識6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叮囑”等9個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中老師説的那段話。

3.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懂得無論做什麼事或看問題都應該實事求是。

三、説方法

1.直觀教學法:揭題時,運用圖片、多媒體創設情境,拉近學生與文本的距離。

2.朗讀體會法:本課的對話較多,適宜朗讀。通過抑揚頓挫、聲情並茂的朗讀,幫助學生理解人物的內心活動,體會人物的思想變化,同時對學生進行有效的語感訓練。

3.培養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讓學生運用“讀、找、想、品、寫”的方法學習課文。

四、説過程

(一) 揭題

出示學生課前美術課楊桃的寫生畫,欣賞引出課題。

(由於學生對楊桃並不十分熟悉,因此課前結合美術課對楊桃進行寫生,一方面是對這種水果的熟悉,另一方面也瞭解楊桃在不同角度的樣子,為學習、理解課文作鋪墊。)

(二) 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自由讀課文,自覺標出小節號、生字、詞語等。

2.指名讀讀得好或難以讀好的段落,隨機正音,指導學習生字。

(本課的生字並不多,不獨立安排識字,在朗讀中結合學習生字詞。)

3.課文主要講了什麼事?“畫楊桃”是哪部分?在書上標出。

(三) 想象朗讀,理解內容

1.“我”是怎樣畫楊桃的?在書上找出詞語。教師板書。

2.看了“我”的畫,同學們有什麼反應?分角色朗讀課文。

(這是對文本的情景再現,使學生對人物的心理有更深的瞭解。)

3.出示句子:

“楊桃是這個樣子的嗎?”

“倒不如説的五角星吧!”

這些話是誰説的?説的時候神態會是怎樣呢?多媒體出示對話的補充。

(文章的對話沒有交代説話對象的神態。讓學生想象補充,既是對文章內容的理解,也是為學生寫好人物打下基礎。)

(四)對比寫話,領會中心

1.老師的態度是怎樣的?劃出詞語,教師板書:嚴肅、半晌、和顏悦色

老師的態度為什麼會有變化呢?當時他會想些什麼?

2.出示老師説的那段話,齊讀。

讀了這段話,你有什麼啟示?你印象最身的是哪句話?

4.讀最後一段馬伕親的教誨是怎樣的?讀第一段。

出示老師和父親的兩段話,對比讀:有什麼共同點?

5.現在,同學們又會説些什麼呢?寫話練習。

(這個環節,寫出反應不同學生的內心想法,其實是學生在學完課文後的體會內化和交流。)

(五)總結課文,體會升華

學了這篇課文,你有什麼啟示?

(這個環節體現的是本組課文編排時的訓練點:讀故事,説啟示。)

《畫楊桃》説課稿11

一、説教材

《畫楊桃》是冀教版國小語文第五冊第四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課文主要講圖畫課上,對楊桃進行寫生練習,“我”根據自己看到的,把楊桃畫成像個五角星的樣子,同學們覺得好笑。老師通過這件事,啟發我們知道同一個事物從不同角度看有不同結果,從中受到科學思想方法的教育;學情方面,通過第一課時的學習,三年級學生已經能夠夠掃除生字障礙、讀通讀順課文,抓住關鍵詞語掌握課文主要內容,對課文有一定的理解。

根據以上我對教材的認識和分析,針對中年級學生的認知規律,我把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1、知識與技能:分角色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老師與父親的話;

2、過程與方法:通過“以讀代講、讀中感悟”理解課文內容。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懂得無論做什麼事或看問題,都應該實事求是。

這樣確定教學目標,使傳授知識,發展能力和陶冶情操緊密結合,在同一教學過程中,互相滲透,共同完成。

另外結合本單元閲讀訓練的重點,我把“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老師與父親的話”作為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二、説教學理念

創設情境,營造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將“讀”的訓練貫穿於教學全過程,引導學生通過聽、説、讀、議、寫等多樣的語文實踐活動,培養自主探究精神,實現“本真語文”的課堂迴歸。

三、説學法

雖然説教無定法,但科學合理的方法能夠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根據課程標準中年級學段目標,針對本課時的教學目標和三年級學生的特點,我選擇以下教法:角色扮演法、朗讀體會法,點撥、引導學生自讀自悟,充分發揮他們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學法是:自主探究、小組合作學習、交流展示以分角色朗讀為主,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四、説教學過程

在《畫楊桃》第二課時的教學過程中,我準備設計了以下四個環節:

 一、整體回顧,複習導入

1、通過前面的學習,大家已認識了楊桃,瞭解了課文的主要內容,現在誰來説説,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麼事?

2、師:那我把楊桃畫成五角星的原因又是什麼呢?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17課《畫楊桃》

(設計意圖:回憶課文主要內容,增強學生對課文的印象,激起學生探究課文內容的興趣)

 二、研讀品味,嘗試探究:

1、交流課前預習問題:“我”把楊桃畫成五角星的原因是什麼?

2、學生彙報交流,教師點撥。

預設:

(1)父親的教育。我讀國小四年級的時候,父親開始教我畫畫兒。他對我要求很嚴,經常叮囑我:“你看見一件東西,是什麼樣的,就畫成什麼樣,不要想當然,畫走了樣。”

根據學生的回答,理解“想當然”的意思?舉個生活中的例子説一説什麼叫“想當然”。引導學生體會這段話意思,進行感情朗讀。)

(2)我記住父親的教誨,在圖畫課上,認認真真地看,老老實實地畫。

“有一次,學校上圖畫課,老師把一個楊桃擺在講桌上,要同學們畫。……自己覺得畫得很準確。”

引導學生理解,父親的教誨讓我記住要認認真真地看,老老實實地畫。課件出示楊梅的各角度圖片,輔助學生理解。練習用“不像……而像……”造句。)

(3)試着把這兩個原因連起來説一説,加深理解。

【設計意圖:表達能力是需要語文教學長期培養的。通過這一環節的設計,既培養孩子的表達能力,也能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3、利用課件出示思考問題:當我把畫交上去之後,出現了怎樣的情況?

要求同學們默讀3--17自然段,勾畫出表現同學們神態變化的詞語或句子,試着説一説。

課件出示:當我把畫交上去的時候,有幾個同學看到了,他們(),當老師舉起我畫的“五角星”,有幾個同學仍然(),於是,老師讓他們(),同學們不再笑了。老師想要告訴我們()道理。

【設計意圖:學生們的變化源自老師的教育方式,因此,從學生的變化入手,讓學生再細讀課文,藉助支架,表達清楚故事的內容,從而為後面瞭解老師的話做好鋪墊。】

4、自讀自悟,小組討論。

【設計意圖:教師要處理好獨學與合作學習的關係,必先獨學,才能合作學習。】

5、全班交流;教師引導,深化理解。預設:

師:同學們之所以發生了這麼大的變化,是因為------老師。

師:面對哈哈大笑的同學,老師-----

生:老師看了看這幅畫兒,走到我的座位坐下來,審視了一下講桌上的楊桃,然後回到講台,舉起我的畫兒問大家:“這幅畫兒畫得像不像?”

師:審視是什麼意思?

生:認認真真地看

……

師: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老師?

生:認真

師:想想此時老師的心裏在想什麼?

生回答。

師:面對嘲笑我的同學,老師的神情變得嚴肅了。他請-----

生:他請這幾個同學輪流坐到我的座位上。……看到的是什麼樣就畫成什麼樣?

師:和顏悦色是什麼意思?

生答。

師:你有看到了一個什麼樣的老師?

生答。

師:真是這樣一個認真,喜歡用事實説話的老師,用這樣一件小事讓他們明白了深刻的道理。讓我們分角色朗讀3--17自然段,再去感受同學們的變化,老師的智慧。

指名學生分角色朗讀。

師:老師為什麼不直接把道理告訴學生,而是反覆提問讓學生實地觀察後才説出道理。

生回答。

【設計意圖:對於課文所要表達的道理以及老師為什麼要這樣做,是本課時的一個難點。通過老師的幾次追問,讓學生深入思考,從而理解課文內容。】

 三、總結提升,深化主題。

1、學完本課,你有什麼收穫?提示:畫楊桃如此,生活中的其他事情呢?你想到了什麼?

2、拓展:盲人摸象的故事,你有什麼看法?蘇軾《題西林壁》有詩云:“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談談你的理解。學生彙報,教師點撥。

3、教師總結:尊重別人,相信自己。看的角度不同,處理事情的方法就不會一樣。

(設計意圖:語文源於生活,在結束階段,跳出文本,聯繫生活,引導學生把讀到的語言文字和自己的生活經驗溝通起來,把思維的觸角延伸到更廣闊的閲讀世界。)

四、佈置作業,鞏固提升。

小時侯,父親和老師的教誨讓作者一生受用,瞭解了作者這次畫楊桃的故事,你想對“我”,對曾經嘲笑過“我”的孩子們,對循循善誘的老師説些什麼呢?請選擇其中一個人物,對他説説心裏話。

【設計意圖:通過説一説的方式,使學生自然而然地就仿照着課文來表達一件事情,也為課後的小練筆做鋪墊。】

設計思路:這節課的板書設計遵循板書為教學服務的教學理念,力求精簡,重點突出,體現作者的寫作思路和課文重點。

11、畫楊桃

爸爸的話 是什麼樣,畫什麼樣

我的畫 認認真真,老老實實實事求是

老師的話 是什麼樣,畫什麼樣

《畫楊桃》説課稿12

《畫楊桃》是國小語文人教版第六冊第二組的一篇精讀課文。

課文主要講圖畫課上,對楊桃進行寫生練習,我根據自己的看到的,把楊桃畫成五角星的樣子,同學們覺得好笑。老師通過這件事,啟發我知道同一事物從不同角度看有不同的結果,從中受到科學思想方法的教育。

新課標要求:引導學生通過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和體會思想感情,鼓勵學生摘抄好詞佳句,積累語言,進一步提高閲讀能力和表達能力。

根據課標要求,我確定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學習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難點是從課文內容體會什麼事都要實事求是的道理。。

為切實突破教學難重點,我在教學中採用討論,實物觀察,舉例説明,電話輔助等教法。指導學生利用抓關鍵詞語理解內容的學習方法,實物觀察,合作討論的學方法來主動解決學習難重點。教具的選擇有楊桃一隻、插圖、重點段落投影片,投影機。

在講授中首先創設一種情景,讓學生模仿課文中所描述的對楊桃寫生,看看在不同角度觀察的同學是否觀察到的楊桃樣子不一樣。然後換角度觀察使學生增強感性認識,激發閲讀與思考的積極性。

其次,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探究的學習主體性,讓他們在初步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去發現自己不懂的問題,然後利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通過分組討論來解決問題,推舉代表在班上發言。

在解決重點問題的基礎上,教師指導學生朗讀,利用自由讀,分角色讀的形式,讀出人物個性特點,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重點是朗讀老師神態變化和學生的對話。進而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板書設計形式的設計主要是來突出反映課文的重點同一事物從不同角度看有不同的結果,從中受到科學思想方法的教育。

課後佈置是根據所學來描述生活中類似的事情,説明同一事物從不同角度看有不同的結果。

《畫楊桃》説課稿13

一、説教材

1、教材分析

《畫楊桃》是人教版課標本語文第六冊第三單元中的一篇精讀課文,課文主要講的是圖畫課上練習畫楊桃時發生的事情。“我”根據自己看到的,把楊桃畫成像個五角星的

樣子,同學們覺得好笑。老師卻通過這件事,啟發同學們懂得了看問題或做事情的時候,不能憑空想象,要堅持科學的思想方法,一切從客觀存在的實際出發,實事求是,不要輕下結論。課文對人物語言、神態的描寫具體細緻,形象生動,能準確反映人物內心世界。

2、説教學目標

根據以上教材的特點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新課程的三維目標理念,在教學中我擬定以下幾點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叮囑、想當然、前排、靠邊、一幅畫、審視、嚴肅、半晌、和顏悦色、熟悉、教誨”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中老師説的那段話。

(3)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懂得無論做什麼事或看問題,都應該實事求是。

3、説教學重難點

本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是學習抓住重點語句理解課文內容,懂得無論做什麼事或看問題,都應該實事求是。

二、説教法和學法

1、朗讀體會法:以讀為本,讓學生在步步推移的多種讀書形式之中,以具體語言為載體,深層感悟課文所藴含的人文精神,體會“我”認認真真、老老實實的畫畫態度,感悟父親對“我”的教誨。

2、角色體驗法:感情需要感情去觸摸,感情需要用感情去交融,這就需要科學的方法來助讀,以激發學生的情感共鳴,進入深度的學習體驗,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課教學中,我讓學生把自己當作文中的老師,當作文中的“我”。老師為什麼神情嚴肅?如果你是老師,在這半晌沉默的時間裏,你的心裏會有些什麼想法?想象説話:為什麼同學們對我的態度會有這樣的變化呢?由此進行角色感受,角色體驗,進而理解課文,獲得情感。

3、材料補充法:文本只是為課堂學習提供了一個載體,我準備以文本為契機,由文本拓展適當的課外材料,補充教學,使學生在學習中加深體驗。

説學法——在教學中,我積極倡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通過讀讀、劃劃、議議,鼓勵學生選擇合適自己的學習方法,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尊重學生個性差異,把學習主動權還給學生。

三、説教學過程和設計意圖

這篇課文我打算用兩課時來完成教學。第一課時的主要任務是初讀課文,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學習文中的生字新詞。第二課時的主要任務是:通過研讀不同人物對待畫楊桃這件事的不同態度,體會文章的主旨。下面我詳細説説第二課時的教學安排。本課時共分四大板塊:第一板塊——複習回顧,導入新課,第二板塊——引導體會文中的“我”,初步感悟文章的主旨,第三板塊——引導學生抓住“同學們”的語言變化,體會“同學們”從誤解“我”到理解“我”的變化過程,深入體會文章的主旨,第四板塊——抓住教師的神態變化,體會“老師”的循循善誘,再次提升文章的主旨,第五板塊——鏈接課外,想象拓展,內化文章的主旨。

第一板塊——複習回顧,導入新課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瞭解了課文的主要內容。現在,誰來説一説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預計學生很快就能説出課文主要講的是圖畫課上練習畫楊桃時,我把楊桃畫成五角星而引發的事情。)

然後我再提問:在這件事當中,作者都提到了哪些人呢?(根據學生的回答,老師板書:“我”、同學們、父親、老師)。

這篇課文的題目是《畫楊桃》,我到底是怎樣畫楊桃的呢?

根據課題質疑,學生的自主學習就有了明確的方向和動力。

第二板塊——引導體會文中的“我”,初步感悟文章的主旨

1、我到底是怎樣畫楊桃的?帶着這個問題,快速瀏覽課文,找出相關段落讀一讀。(學生自由讀第二自然段)

2、再次默讀你找出的段落,用劃出你是從哪些句子裏讀出我畫楊桃時的表現。引導交流。

3、認真地讀讀這些句子,並用下面的句式進行説話訓練——“我”之所以把楊桃畫成了“五個角的什麼東西。”,是因為xx。(預設學生的回答是——(1)我的座位在前排靠邊的地方。(2)我看到的楊桃根本不像平時看到的那樣,而像是五個角的什麼東西。(3)我認認真真地看,老老實實地畫,自己覺得畫得很準確。(板書:我的畫認認真真老老實實)4、開展小組討論:“我”知道楊桃的樣子嗎?知道,那為什麼還要把它畫成五角星呢?在小組討論的基礎上,學生大都會明白“我”是受了父親的影響。與此同時,課件出示父親的話:“你看見一件什麼東西,是什麼樣的,就畫成什麼樣,不要想當然,畫走了樣。”

5、這個句子是本課教學的重點句之一,我是這樣引導的:首先,引導質疑:請同學們讀讀這句話,説説你沒有不理解的地方。(預計學生對於“想當然”這個口語化的詞語,會不太理解。)於是,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填空練習,來幫助理解:你畫一樣東西,是圓的就,是方的就,不要把圓的畫成,也不要把方的畫成,否則就是想當然。

6、再讀父親的話,再朗讀中進一步體會“想當然”的含義。

“我”畫畫時的態度是本文畫楊桃事件的導火索。在本環節的教學當中,以此為切入口,在全課教學中有牽一髮而動全身之效。同時,由此引導學生對第一自然段中父親的話進行朗讀感悟,理解“想當然”一詞的意思,從而理解父親的話中所藴涵的道理,也是走出突出重點的重要一步。

第三板塊——引導學生抓住“同學們”的語言變化,體會“同學們”從誤解“我”到理解“我”的變化過程,深入體會文章的主旨

1、對比朗讀教師與同學們的兩次對話,體會“同學們”態度的變化。

(1)出示7-10自然段和13-16自然段兩段對話。同學們,請你們認真地讀一讀這兩段話,多讀幾次,再説説你有什麼發現?

·“這幅畫畫得像不像?”“不像!”“它像什麼?”“像五角星!”·“現在你看看還像楊桃嗎?”“不像。”“那麼,像什麼呢?”“像五五角星。”(估計學生能發現:第一段話中同學們的答句後面都是感歎號,第二段話語中多了兩處省略號)

(2)你能把這些標點符號用你的朗讀來表現出來嗎?在學生充分自主朗讀的基礎上,指名讀,我隨機評議:你為什麼把上一組句子讀得這麼響,這麼幹脆,而把下面一組讀得那麼輕,那麼吞吞吐吐的樣子呢?學生可能會會説:第一次看到有人畫楊桃,畫成了五角星,真是太好笑了,可是到文中“我”的位置上看了之後,沒想到真象五角星,所以很不好意思,很難為情等等。

(3)在學生體驗同學們心情的基礎上,要求學生通過同桌合作的方式,用一個詞語來形容自己説這兩組對話時的不同語氣,給句子補充提示語:預計會説:

“這幅畫畫得像不像?”“不像!”同學們xx地説。(不假思索地大聲説)“它像什麼?”“像五角星!”大家xx地説。(異口同聲)現在你看看還像楊桃嗎?”“不像。”他x地説。(結結巴巴)

“那麼,像什麼呢?”“像五角星。”他xx地説。(他遲遲疑疑、支支吾吾)

在學生充分合作探究的基礎上,我適時點撥:同樣的文字加上不同的標點可以表達不同的意思,這就是中國語言文字的魅力。2、進入角色,想象説話。同學們,你們的態度為什麼有這麼大的變化呢?當你坐到我的座位上時,你的心裏在想些什麼呢?預計學生會説:這一看,我發現從“他”的角度看楊桃,它確實像個五角星。這一看,我知道了不能想當然地嘲笑別人。要實事求是,設身處地,尊重別人的看法。我知道嘲笑“他”是錯的。

有了這些體會,我相信你會讀得更好。齊讀上面的兩組句子。以上安排,一方面是領會課文意思的需要,一方面也是訓練學生的多元想象,同時為學生學習寫人物的對話打一個基礎。在這對比朗讀、想象的過程中,能使學生在比較中加深體驗。

第四板塊——抓住教師的神態變化,體會“老師”的循循善誘,再次提升文章的主旨

1、老師小結過渡:“我”從被誤解到被理解,同學們從誤解我到理解我,這個過程的變化,起主導作用的是老師的教育。請大家找一找,讀一讀,劃一劃描寫老師的語句。在學生充分自獨的基礎上,引導反饋,分別是第11自然段和18自然段。

2、我讓學生自由讀第11自然段,説説你讀懂了什麼?在交流反饋的基礎上,重點解讀“嚴肅”、“半晌”。我是這樣引導的:請大家想象一下,老師為什麼神情嚴肅?如果你是老師,在這半晌沉默的時間裏,你的心裏會有些什麼想法?預計學生能想象得出,聽到同學們的朝笑聲,老師肯定很生氣,他還可能會想:我得像個辦法來教育他們等等。

你們都想到老師的心裏去了,能用你的朗讀來表現出來嗎?用指名讀,小組讀,齊讀等多種方式進行朗讀。

利用課文中的空白處進行想象説話,能夠激活學生的生活體驗,可以讓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本。

3、課件同時出示第11自然段和18自然段,讓學生放聲朗讀,並啟發:讀着讀着,你發現了什麼?學生可能會説,老師的態度發生變化了。我追問:是哪個詞語告訴你的呢?引導反饋,理解詞語“和顏悦色”。再讓學生“和顏悦色”地讀讀老師的話,感受老師話中的含義。這句話沒有深奧難懂的詞彙,因此,我主要採用自由讀,指名讀,比賽讀等多種方式的讀,讀出老師的“和顏悦色”,讀出老師的語重心長。(並相機板書:老師的教誨——是什麼樣,畫成什麼樣))同時,在熟讀的基礎上引導背誦。

4、出示教師和父親的話語。讀後討論,教師和父親的話語那麼相似。他們相同的地方是什麼?(引導學生明白:要實事求是地表現自己的角度看到的東西。)他們不同之處又是什麼呢?(引導學生明白:老師的話語中又提到要尊重別人的看法。)總結——當別人的想法同自己不一樣時,不要輕易下結論,要看人家是從什麼角度去看的;自己也應實事求是,相信自己的眼睛。這樣我們就能在生活中科學、客觀地處理問題。

通過老師的話和父親的話的對比,運用背誦的手段,讓學生明白話中重要語句的教育意義,感知課文前後呼應的特點

第五板塊——鏈接課外,想象拓展,內化文章的主旨

1、同學們説得很好,確實,在父親和老師的影響下,作者最終成長為一個作家。讓我們來看看他的情況。課件出示岑桑的簡介。岑桑,生於1926年,筆名岑桑、端木橋,廣東順德人,我國當代著名作家。1949年畢業於中山大學社會學系。1950年參加工作,1985年當選中國作家協會廣東分會副主席。1942年開始發表作品。1962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散文集《當你還是一朵花》、《在大海那邊》、《岑桑散文選》,詩集《眼睛和橄欖》等20餘種。評論集《美的追尋》獲第二屆廣東魯迅文學獎,《岑桑作品選》獲首屆冰心兒童圖書獎等。岑桑説:“多年來,我一直腳踏實地,實事求是地做人、做事,這是從小時候老師、父親對我的教誨。幾十年來在文學上我自己留下的卻只有幾行腳印,那些淺淺的腳印為時間隨着時間的流逝,便將不留半點痕跡了。”2、讀了這段文字材料,你又有什麼體會?(學生談)看來小時侯父親和老師的教誨對作者岑桑的一生產生了多大的影響,真的使他一生受用。讓我們再好好地來讀讀課文中老師、父親的那段話。3、現在,讓我們看着關於岑桑的這段資料,回想他小時候在圖畫課上把楊桃畫成五角星的事情,回想那節課上老師對我的教誨:你想對我説些什麼呢?你還想對曾經嘲笑過“我”的孩子們説些什麼呢?或者你又想對循循善誘的老師説些什麼呢?請選擇其中一個人物,對他説幾句話。課件出示:我想對作者説:xxxxx。我想對曾經嘲笑過“我”的孩子們説:xxx。我想對循循善誘的老師説:xxx。

學生寫話交流

閲讀既要入乎其內,又要出乎其外,入乎其內是進入文本世界,作者世界去揣摩,去發現,出乎其外是跳出文本的框架去審視,去表達。本環節的設計正屬於後者。説話練習,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獨特體驗,經歷這一過程,學生對課文的教育意義就有了更深的感悟

四、説板書設計

畫楊桃

父親的叮囑是什麼樣,畫成什麼樣

我的畫認認真真老老實實

老師的教誨是什麼樣,畫成什麼樣父親的叮囑和老師的教誨,相同的話語,在文中的首尾出現,板書展示了文章這一結構特點,同時也明確地體現了課文的主旨所在。

《畫楊桃》説課稿14

一、教材分析

《畫楊桃》這篇課文是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的一篇精讀文章。主要講的是圖畫課上練習畫楊桃時發生的事情。“我”根據自己看到的,把楊桃畫成像個五角星的樣子,同學們覺得好笑。老師卻通過這件事,啟發同學們懂得了觀察一件事物要從多角度去觀察,要實事求是,要尊重他人的道理。

二、教學設想

新課標要求:引導學生通過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和體會思想感情,鼓勵學生摘抄好詞佳句,積累語言,進一步提高閲讀能力和表達能力。根據課標要求,我確定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學習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難點是從課文內容體會什麼事都要實事求是的道理。

為切實突破教學重點難點,我在教學中採用討論,實物觀察,舉例説明等教法。指導學生利用抓關鍵詞語理解內容的學習方法,用實物觀察,合作討論的學方法來主動解決學習重點難點。教具的選擇有楊桃一隻、插圖、重點段落投影片。

在講授中我首先創設了一個情景,我課前準備了實物楊桃,讓學生模仿課文中所描述的對楊桃進行寫生,看看在不同角度觀察的同學是否觀察到的楊桃樣子不一樣。然後換角度觀察使學生增強感性認識,激發閲讀與思考的積極性。

其次,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探究的學習主動性,讓他們在初步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説説自己讀懂了什麼,發現自己不懂的問題,然後利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通過分組討論來解決問題。引導學生提問,思考討論:“老師的神情為什麼變得嚴肅了?最後為什麼又變得和顏悦色?”“老師為什麼不直接把道理告訴學生,而是反覆提問讓學生實地觀察後才説出道理?”…通過研討使學生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領悟課文包含的深刻道理。

在研讀課文重點段落時,我意圖讓學生重點去抓住一個人物進行深入研究。通過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和心理變化去理解課文內容,去領悟含義深刻的詞句。在解決重點問題的基礎上,指導學生朗讀,邊讀邊悟,利用自由讀,分角色讀的形式,讀出人物的個性特點,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重點是朗讀老師神態變化和學生的對話。進而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課後我佈置學生根據課文所學內容來描述生活中類似的事情,説明同一事物從不同角度看會有不同的結果。目的在於讓學生通過回憶、訴説,對本堂課所明白的道理有更深刻的體會和感悟。

總之,語文學科是一門複雜的學科,不同的課文,必然有不同的教法,怎樣找到最適合“本課”的個性化的教學方法,而又符合閲讀教學以讀為本、讀思結合的基本規律。還值得我去作進一步的思考。

《畫楊桃》説課稿15

一、教材分析

這是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的一篇精讀文章。主要講的是圖畫課上練習畫楊桃時發生的事情。“我”根據自己看到的,把楊桃畫成像個五角星的樣子,同學覺得好笑。老師卻通過這件事,啟發同學們懂得了觀察一件事物要從多角度去觀察,要實事求是,要尊重他人。

二、心育目標

1、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2、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和想象力。

3、培養學生從多角度去看待事物和思考問題的能力。

三、心育策略

通過觀察實物,設置情境,多種形式的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在讀中體會,在情景中體驗,在體驗中領悟,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看到的結果是不一樣的,要學會多角度去看待事物和思考問題。

四、實施例談

1、遊戲導入,初步感悟:黃色的乒乓球怎麼又成了黑色的了?引導學生質疑,又自己尋找答案,初步領悟到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事物,看到的結果是不一樣的。

2、品讀父親的話:緊扣“叮囑”,讓學生體驗“父親”這個角色進行朗讀,和老師互換角色在情境中對話,齊讀等多種形式的讀,讓學生明白看到是什麼樣就畫成什麼樣,要實事求是,不能想當然。

3、實物展示,審視楊桃:出示楊桃,讓學生從不同角度觀察,在情境中激發了學生的想象力,在觀察楊桃的體驗中讓學生感悟到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得到的結果是不同的。

4、品讀老師的話:通過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自己分析問題,討論問題,在思考中明白從不同的角度出發,結果是不一樣的。

5、遊戲鞏固,拓展延伸:從課文裏跳出來,在遊戲中運用剛才學到的道理來解決問題,鞏固了所學的東西,引導學生多角度地去思考問題。

教學設計:

11、畫楊桃

教學目標: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叮囑”、“審視”等詞語,背誦最後兩個自然段。

3、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同一樣事物從不同的角度看會有不同的結果。

4、培養學生的説話能力,觀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教學重難點:

1、聯繫全文,理解老師通過畫楊桃這件事情所説的道理。

2、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教學準備:

課件、楊桃、乒乓球。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遊戲導入

1、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份禮物,想不想看?

2、 (出示乒乓球)請看,是什麼呀?它是什麼顏色的?(黃色)

3、 (出示球的另一面)好,請大家再看看?它又是什麼顏色?(黑色)

4、怎麼剛才明明看到是黃色的球,它又變成了黑色的了?難道它會變魔術嗎?

5、同學們,由此你們想到了什麼?

6、同一件事物,換個角度來看,看到的結果是不一樣的。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畫楊桃》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7、板書課題,大聲齊讀課題。

二、講解新授

(一) 、初讀課文

1、釋題:看到題目中的“楊桃”,你想到了什麼?生自由回答。

2、課件出示楊桃的相關介紹,師簡單介紹。

3、看到題目中的“畫”,你又想到了什麼?生自由回答。

4、同學們的問題都提的很好,都是愛動腦筋的同學,那讓我們帶着這些疑問先自己讀讀課文。看看,你讀懂了什麼?

5、自由讀課文。

6、反饋。

(二)、體會重點語句

過渡:同學們明白的道理可真多!課文中的誰告訴你們的?

1、父親是怎麼告訴“我”的?

2、老師又是怎麼告訴“我”的?

3、是啊,課文中的小作者有一位好父親,一位好老師告訴他畫畫的方法,讓我們一起讀讀他們的話。(課件出示兩段話,男生讀父親,女生讀老師)

(三)、品讀父親的話

1、(體會“叮囑”)父親對自己孩子都寄託了無限的希望,總是千叮囑,萬叮嚀。同學們,平時你們的爸爸媽媽叮囑過你們嗎?誰來學學你們的爸爸媽媽叮囑你們的樣子?

2、點名回答。(多元評價,你學得真像!你也有位好父親!你記住了爸爸的叮囑,真棒!)

3、那課文中父親叮囑我時應該怎樣説?自己好好體會體會練習練習。

4、剛才大家都練習得特別認真。平時都是你們聽父母的叮囑,聽鄭老師的叮囑。今天,我來當課文中的小孩,誰願意來叮囑叮囑我?

5、點名回答。大家覺得他像嗎?(像)請同學們像他這樣讀,叮囑叮囑你們的孩子。齊讀。

6、父親告訴我畫楊桃的方法,你能用簡單的話來概括嗎?(是什麼樣,就畫什麼樣)師板書。

(四)、審視楊桃

過渡:課文中的“我”是個乖孩子,按照父親的話去做,卻遭到了同學們的嘲笑,這是為什麼呢?

1、我們一起來説説下面的故事吧。

2、分角色朗讀第2—12自然段,一生讀旁白,1、2大組讀老師的話,3、4大組讀同學的話。

3、咦?我明明是按父親的話去做的,同學們為什麼嘲笑我呢?

4、點名回答。

5、哦,是這樣。那“我”到底有沒有畫錯呢?

6、你們怎麼知道?耳聞不如目睹。我們來親眼看看楊桃究竟是什麼樣子的?

7、 (出示楊桃)讓我們像課文中的老師一樣來看楊桃。老師是怎樣看的?

8、 (課件出示)“審視”是怎樣看的?誰會看?

9、點名上台看,大家評點。

10、大家覺得他像“審視”嗎?

11、誰來説説看他是怎樣看的?

12、請大家學着他這樣來審視楊桃。看看你看到的楊桃是什麼樣的。

13、多個角度展示。

14、我看誰的樣子最像“審視”?好,老師覺得你看得最認真,你來説説。(點不同位置的同學説,鼓勵學生大膽想象)

15、一個普普通通的楊桃,從不同的角度看,看到的樣子可真是千姿百態呀!

(過渡)課文中一開始嘲笑我的同學,這下知道自己錯了,一個個多麼不好意思呀!看到這個情景,老師的神情由嚴肅變成了什麼?(和顏悦色)

(五)、品讀老師的話

1、他又説了什麼?誰想當老師來説説?這個大組坐得最端正,你們來試試。(課件出示)

1、老師講的話真有道理,讓我們來好好地體會體會。

2、學習小組帶着問題合作學習:

朗讀思考:

(1)一共有幾句話。

(2)關於畫楊桃老師講了幾個方面的意思?

(3)聽了老師的話,你想到了什麼?

4、反饋。師隨機板書:多角度觀察,尊重他人。

5、師引讀。

6、學生聯繫生活實際談談自己的感受。

三|、拓展延伸

過渡:老師講的道理,大家都明白了嗎?若從課文中走出來呢?

1、我們一起來玩個遊戲吧:樹上停着三隻鳥,被獵人打死了一隻,樹上還剩幾隻鳥?為什麼?請你從多角度考慮,並説出你的充分理由。

2、學習小組討論。

3、學習組長彙報。

4、師小結。

四、 總結全文

是啊,畫畫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父親和老師告訴我們看到是什麼樣的就畫成什麼樣。老師還告訴我們要學會多角度觀察,更不要隨便嘲笑別人,要尊重別人。(點板書)我想,這些話不僅對我們畫畫有幫助,對我們學習生活、思考問題有幫助,對我們今後做人更有幫助,將會讓我們一生受用。讓我們記住父親和老師的教誨吧!(齊讀老師説的話)

《畫楊桃》評課稿:

優點:

1、學科心育目標較合理,考慮了工具性和人文性。

2、為實現心育目標,心育策略符合要求,遵循了直觀性原則,採用了課件,實物等。

3、通過各種形式的讀來理解,體會課文,體現了語文的學科特色。

4、注重了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在體驗中親身感受。

5、課件簡練精緻,達到了為教學服務的目的。

6、教師的綜合素質高,語言親切,教態自然大方。

7、教師注重了口頭能力的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強。

不足:

1、觀察力的培養只注重了教學生觀察,應該還要拓展。

2、人文性注意的較好,工具性注重的還不夠。

3、在課堂中若關注細節,處理好課堂中的偶發事件,更能體現心育特色,為課堂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