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説課稿

《畫》説課稿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2.3W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説課稿,説課稿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要怎麼寫好説課稿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畫》説課稿,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畫》説課稿

《畫》説課稿1

説課老師:張 超 説課時間:20xx年11月 説課年級:一 年 級

《畫汽車》説課稿

我説課的內容是國小美術教材第一冊第11課《畫汽車》一課,下面,我着重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和重、難點、教法學法、教程過程、板書設計五個方面來談談我對本課的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根據《美術課程標準》所確立的階段目標,確定《畫汽車》一課屬於“造型·表現”學習領域,即通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表現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

兒童從塗鴉期開始,就對外形各異,功能多樣,色彩豐富的汽車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這節課就是為了使學生通過對生活中的汽車的回憶、觀察、大膽地表現,從而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發展獨特的個性。

二、教學目標和重難點:

(一)、教學目標

我把教學目標簡單的概括為三個方面:學會表現,學會學習、發展個性。教學重難點主要是:如何用想象、誇張等等方法去設計、表現汽車。

1、知識與技能

通過對汽車的觀察和分析的外形特點,讓學生了解汽車的異同之處,掌握汽車繪畫的步驟和方法。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實物與圖片相結合的方法講解及示範,引導學生進入汽車的樂園,瞭解汽車的基本構造、繪畫方法和步驟。培養學生的表現能力和創新精神,發展個性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提高學生的興趣,呵護學生的個性,讓學生多觀察生 活,認識生活感受生活。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1、 瞭解汽車構圖。2、 自主完成一幅完整的汽車繪畫。 難點:將構圖、創新得以應用和發揮,完成一幅作品

三、教法學法:

在教學中,為了更好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針對國小一年級兒童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我遵循“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的教學思想,通過情景創設,引

導學生主動探究,體驗學習的過程,培養自主學習主動探究的意識;通過評價激勵,引導師生間積極互動,體會創作的快樂,發展學生的想象力、提高學生的創造力。

四、教學過程:

為了使學生都能在視、聽、説、做、思等行為環節中經歷美術的過程、體驗審美的快樂,順利達成教學目標,我設計的教學流程如下: (—)課前鼓勵——比一比(亮點)

首先設置這一環節是為了鼓勵學生在課堂中的行為習慣和課程學習的自我要求和約束,同時為了鼓勵孩子更大限度的把課堂利用好,內容是:老師今天要在我們班評選五個小明星:1、問答小明星2、傾聽小天使3、觀看小寶貝4、坐姿小士兵5、巧手小畫家,看看隨表現得最棒,老師把小卡片發給他,下課每人獎勵一朵大紅花。

(二)視覺導入——看一看:

因為學生最喜歡唱歌看動畫片,通過兒歌和動畫的共同形式更直接讓學生知道所學的內容,從而引出本課課題—《畫汽車》。 (三)自主探究——想一想

學生最喜歡錶現自己,當我課件中出現幾張汽車的圖片讓他們認認汽車,找找相同的部分的時候,孩子們都會主動表現自己的所知、所見、所想。從而引出汽車從外形上看的組成部分。 (四)範畫示範——想一想:(亮點)

接着我設計了“範畫示範——想一想”環節,以學生們最常見的轎車為例,通過我的引導和學生的回答,分步驟先畫出車輪,在畫車身,在車身上再找車燈、車門、車窗等。同時為了發散學生思維,我創設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找出答案和方法,例如:幼兒園的小朋友們要出去玩,他們班有30多個下朋友呢,這輛小汽車能坐下嗎?誰能給他們想想辦法?方法有二:1、座大客車,大客車為什麼能坐下那麼多的小朋友,外形有什麼特點;2、開很多輛這樣的小汽車。兩個情境創設不僅發散學生的思維,同時讓學生更好地知道不同車的外觀特徵、性能和作用。同時強調畫畫步驟和構圖問題。 (五)思維拓展——猜一猜:(亮點)

找出生活中的車,讓他們説一説車的外形、性能和作用,同時讓學生猜一猜老師課件中的圖片是不是車,是不是有汽車的基本特徵,車輪和車身。從而打開學生的固定思維和模式,讓他們大膽聯想和想象,並鞏固知識點。 (六)大膽創作——畫一畫:

為了給學生一個自由發揮、創造的空間,我設計了“大膽創作——畫一畫”這一環節,讓學生在理解理解和想象相結合基礎上大膽發揮自己的動手能力應用能力。鼓勵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畫出自己想象或生活中的汽車。 (七)展示欣賞——説一説:

我接着設計了“展示欣賞——説一説”的環節,通過:1、找構圖飽滿的,2、找最有創意的,3、給不足的畫面好的建議和方法。等但各方面進行評價和學習,這樣不僅發散學生的思維,同時自己也明白了自己的不足,同時讓大家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培養學生自信心,體驗成功的喜悦。 (八)課堂小結——説一説:

同學們今天學會了什麼?還想讓你的汽車變得更漂亮嗎?下節課我們給自己的小汽車塗上漂亮的顏色!

最後,我給給學生鼓勵,五位小明星起立,大家掌聲鼓勵!

五、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分五部分:課題《畫汽車》、明星區、外形結構區、範畫區和學生作品展示區。

《畫》説課稿2

一、 設計意圖

蔬菜貼近生活,是孩子們熟悉的食物。在對蔬菜的認識下我們利用蔬菜的橫截面蘸上顏料來進行印畫。根據小班幼兒學習特點,主要引導幼兒發現美、追求美、和感受美。培養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能大膽愉快的參與到活動中來。所以我選擇了蔬菜印畫。

二、 説目標

1、 能嘗試用胡蘿蔔、藕、辣椒等蔬菜的橫截面,蘸上顏料進行印畫,初步感知印畫的方法。

2、 通過蔬菜印畫,感受這種特殊畫法的樂趣,豐富幼兒的想象。

3、 認識三原色:紅、黃、藍。培養幼兒認真作畫並保持畫面整潔、

三、 説重難點

活動重點:感受印畫的樂趣。

活動難點:感知印畫的方法。

四、 説教法

根據設計的活動內容,主要採用了直接導入法。

五、 説過程

在幼兒對小草的認識下,直接用小草導入主題。在小草上進行添畫學習印畫。嘗試用特殊的材料來初步感知印畫的方法。感受這種特殊畫法的樂趣。在印畫的過程中認識三原色。激發幼兒的興趣讓幼兒愉快的參與到活動中來。

《畫》説課稿3

各位評委老師:你們好。

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國小美術教材第4冊第1課《添畫》。下面我着重從教材分析、教法學法、課前準備、教程程序四個方面來談談我對本課的教學設計。

一、 教材分析

首先我根據《美術課程標準》所確立的階段目標,確定《添畫》一課屬於“造型表現”學習領域,即通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讓學生掌握根據圖片情境添加適當內容的添畫方法,訓練學生的剪、貼、畫的動手能力,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新能力,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同時也能提高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本節課面對的教學對象是國小二年級的學生,這一學齡的兒童是想象力與創造力非常豐富和活躍的時期,結合國小兒童的學齡特點,本着使學生提高對美的感受能力與藝術創造能力,我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為:

1、 瞭解添畫的基本方法,掌握如何將圖片內容與添加內容統一的相關知識。

2、 利用圖片情境添加適當內容,採用剪、貼、畫的方法進行裝飾和添加。

3、 通過本課教學,培養學生想象力和創新精神,學到相關美術知識,提高審美情趣。

明確了本課的教學目標,本課的重、難點就顯而易見了:

本課的教學難點是:

二、 教法學法

在教學中,為了更好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體現課程設計注重人文關懷,側重學生的體驗過程,針對國小二年級兒童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我遵循“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的教學思想,通過情景創設,引導學生主動探究、體驗學習的過程,培養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究的意識;通過評價激勵,引導學生積極互動,體會創作的快樂,發展學生的想象力,提高學生的創造力。

三、 課前準備

為了更好地上好這一節課,我又做了充分的課前準備。教師方面:一張風景圖片和添加好的風景圖片,課件等。學生方面;若干風景圖片、彩色紙、剪刀、膠水、水彩筆等。

四、 教學過程

圍繞以上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我將教學設計為欣賞比較、引出課題,引導啟發、瞭解添畫,自主探究、動手創作,展示欣賞、評價作業,課堂小結、擴展延伸這五個環節,同時也把教法和學法滲透在教學各個層面之中。為了順利達成教學目標,我設計的教學流程如下:

第一環節:欣賞比較、引出課題。我首先出示一張風景畫、一張添加完成的風景畫,讓學生欣賞、比較哪張更好看?在欣賞比較的過程中,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並引出本課課題-------添畫。

第二環節:引導啟發、瞭解添畫。由於每個學生的知識層面、觀察力與認識層面有所不同,因此我設計了這一環節。我先出示一些風景圖片,通過提問的方法來引導學生觀察探索、瞭解圖片內容與添加內容統一的相關知識,同時,通過討論的方法,讓學生了解添畫的方法,突破本課的重、難點。通過語言表述,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教學過程中,以此來調動學生勇於表現、釋放個性的積極性,讓學生真切體會到學習的成功與快樂。

第三環節;自主探究、動手創作。在這一環節中,因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新課程標準特別倡導的一種學習方式,它可以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合作意識等。所以在這一環節我先用激勵的語言表揚學生的學習精神,引導學生欣賞範作,到書中尋找答案、鼓勵他們相互交流、積極互動、講解自己的創作想法和創作材料,瞭解不同的方法步驟。教師再適當小結,解決本課的難點。通過這種安排,讓學生在小組中交流、在小組中合作、在小組中探討,使中、難點在小組合作、自主探究中得到解決。這樣就做到了問題由學生提、方法由學生想、思路由學生講,從而真正發揮學生主題作用,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只是組織者、引導者。

第四環節:展示欣賞、評價作業。在這一環節中,我出示學生的作業讓學生欣賞,並採用自評、互評為主,教師簡評為輔相結合的方法進行評價。自評中,讓學生説説自己作品的名稱、怎樣添加的。互評中,讓學生在共同參與過程中產生思想的交流和碰撞,提高審美能力。教師評價根據激勵性的原則,肯定學生的積極態度和創新意識。同時也要注意給能力較弱、性格內向的孩子多點展示的機會,讓所有孩子都參與到教學中,培養他們的自信心,讓他們體驗成功的喜悦,真正做到讓全體學生都成為學習的主人,樂於去學習。

第五環節:課堂小結、擴展延伸。科學精練的結束語能祈禱:“課雖盡,但趣無窮”的效果。因此我設計了這一環節,用體温的方法來給學生小結和梳理本課所學知識。最後,我給學生留下了一個擴展延伸的作業:和家長一起添加創作一幅風景圖片,可以一用來佈置我們的隊角、學習園地等。

總之,本節課通過精心設問、合作探討、動手探究、引導學生進行創造,強調鼓勵學生積極思考、自行探究,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和相互合作意識,實現了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創新能力的培養。但以上只是我對《添畫》一課的預設,在具體的教學中,我還將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進行調整,以達到最優的教學,讓學生學得更主動、更積極、更紮實。不當之處,敬請各位評委批評、指正。

《畫》説課稿4

説教材

我説課的內容是人民美術出版社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第五冊第六課《紅色的畫》,本課與下一課《黃色和藍色的畫》同屬於“造型-表現”的學習領域,是學生系統學習色彩知識的開始。學生通過本課學習,認識三原色,感受三原色中的紅顏色使畫面產生的特有美感,使學生開始從盲目的,隨意的塗抹顏色,到有意識的運用色彩,培養學生色彩美感,激發學生學習色彩知識的興趣,提高學畫色彩畫的積極性。

説學情

三年級學生的造型能力、塗色方法和線條組合已基本掌握,大部分學生可以有意識的使用漸變色,但有少數學生還處於無意識的塗抹顏色。通過這本課的學習,認識三原色,感受紅黃藍三種顏色使畫面產生的特有美感,培養學生色彩美感,激發學生學習色彩知識的興趣,提高學畫色彩畫的積極性。

説教學目標

結合新課程標準要求與學生實際情況本課我設定的三維目標有:

1. 知識與技能目標:知道紅色是三原色的一種,感受紅色的特有美感,學會運用紅色系繪製一幅以紅色為主的畫。

2.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教師引導,開展探究式合作學習活動,學生能夠用平塗或漸變的方法表現一幅紅色的畫,表達自己的情感。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增強學生對色彩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觀察生活,熱愛生活的情感。

説教學重難點

重點:認識三原色,感知紅色特有的美感,及其在畫面上的運用。

難點:引導學生在感知的基礎上用紅色表達自己的感受,啟發學生的發散思維。

説教法:

根據三年級學生的知識儲備情況和接受能力,針對和利用國小生形象思維發達的特點,本節課我主要採取了,做遊戲、創設情景、觀察欣賞、思考討論、延伸比較等方法進行教學,並運用多媒體課件,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把枯燥的講解變為生動直觀的教學方法,來提高學生們的學習興趣。

説學法

在欣賞美術作品時,形象是切入點,是關鍵,這節課我放手讓學生主動探究,教師提出問題,學生自己找出問題,通過各種方法來解決問題,教師作為引導者,重點、難點師生一起研究解決。從而讓學生逐步走進作品,感悟作品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和藝術技巧。

説教具、學具:本課教師用具有彩色水、照片視頻、多媒體課件、教師範畫, 學生準備用具有油畫棒、畫紙。

説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本節課上課前我安排好學習小組,整理好學習用具, 引導學生觀看紅色照片視頻,讓學生會回憶對身邊自然生活的生活經驗,感受紅色的美感。

這樣既調動情緒,激發學習興趣,也啟發了學生注意觀察生活。

二、導入活動

原色是這節課的知識點,用變色遊戲形式學生不用機械記憶就能理解三原色。然後連續提出問題“那種顏色可以代表你們此刻的心情?”

“為什麼?紅色給你們什麼樣的感覺?”這樣導入課題的同時也完成了學生對於紅色喜慶的理解。

三、講述新課

1、尋找紅色

引導學生回憶課前觀看的視頻中哪個紅色物品給你留下深刻印象,或者你還知道什麼紅色物品? 用水彩筆畫出印象深刻的紅色。充分調動學生的記憶,激發學習興趣。學生通過觀察、回憶初步對“紅色的畫”進行描繪,教師初步指導學生作畫構圖問題。

2、紅色用途

結合我國的文化特色和歷史背景,瞭解紅色在中國的獨特審美意義對學生也是一種很恰當的愛國教育。學生欣賞圖片(歡快的節日、在喜慶背景色、勝利慶祝色)共討紅色會用到什麼場合來了解紅色在中國人心中的特殊含義——吉祥如意的祝福!熱情向上奮發的中國!

3、研究紅色

我在學生感知紅色的基礎上出示自己範畫,讓學生尋找老師畫面中豐富的紅色。學生通過對比自己與老師的畫感受豐富的紅色帶給畫面的特有美感。進而引出紅色系列顏色,認識與紅色相關的其它偏紅顏色。學生通過和同桌互相介紹、老師來考察的形式熟記5-6中紅色。

4、認識“紅色的畫”

此環節,學生通過欣賞畫家的畫《剝玉米》來判斷:什麼樣的畫才是紅色的畫!對比學生作品,啟發紅色的畫表現了哪些題材;採用什麼不同的表現手法?學生在交流中互相學習、互相啟發,解決教學中的難點。這樣,拓展了學生的思路,也培養學生善於發現問題、勇於探究問題的學習習慣。

四、學生實踐

在學生作畫前,我出示自己的兩幅畫的不同做畫步驟圖,指導學生對比分析老師的這兩幅畫分別如何完成的?學生快速掌握兩種畫法,也培養了學生觀察分析、能力。教師再及時提出作業要求,引發學生髮散思考,激勵學生以合作形式大膽創新,提高合作學習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五、展示、評價

學生完成作業後,一起創辦“紅色畫展”,將自己的畫展示、介紹給同學,其他同學指出其作品的優缺點,教師做以補充評價。這樣提高對作品的鑑賞能力,解決繪畫中的主要問題,進一步深化理解教學的重點。

六、小結、拓展

總結本節課學習內容,教師以問題引導學生用其它原色也能畫一幅畫嗎?學生回家預習《黃色和藍色的畫》,感受知識延伸帶來的學習樂趣,為下一課學習做鋪墊。

説板書

這節課我設計的是一種較為均衡式的板書。注重體現板書設計的直觀、系統、簡明、美觀的特點。

課後反思:

這節課我營造適應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教學氛圍方面,在重視審美和的過程方面還有進一步拓展的空間。本課學習後,學生既能夠用平塗或漸變的方法表現一幅紅色的畫,也表達自己的情感。增強學生對色彩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觀察生活,熱愛生活的情感。學生雖然也比較認可這次教學活動,但總有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我在調整原有的教學實施,在強調色彩觀念演變的的基礎上,削減了色彩基本知識的講解,加強了色彩知識與學生生活經驗的鏈接,點到為止,留足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適當加強原有教學實施中藝術體驗部分的閃光點,使學生認識到寫實已經不是評價美術作品唯一的標準繪畫創作可以修改、反覆和推翻,過程是美麗的,降低具象的造型要求,提高學生繪畫表現的自信心。

《畫》説課稿5

教材分析

採用校本教材,《黑白裝飾畫》湖北美術出版社,於萍主編,20xx年11月出版。本教材是在欣賞、創作過程中,增強學生的審美感受,激發學生表現美和創造美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創作能力。進一步培養學生熱愛自然、表現自然的美好情感。本課是在體驗生活的基礎上,以自然風景進行想象創作,完成一幅誇張的、帶有個人情感的黑白風景裝飾畫。

學情分析:

裝飾畫的內容和體裁形式多樣,有花卉、人物、風景、植物、動物等等,在課上不可能面面俱到,考慮到高二年級的學生造型能力以及和美術大學聯考的內容銜接,所以我選擇了難易適中的裝飾風景畫為繪畫內容進行創作。這次課需要2課時。他們已經有一定黑白表現技法的基礎,在此基礎上讓他們創作風景裝飾畫,也能達到較好的畫面效果。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培養學生的基本裝飾審美意識、基礎理論和基本技能。瞭解“變形、誇張” 學習運用變形和誇張的方法。

2、技能目標:使學生掌握設計中構圖、造型的設計規律以及各種變化技法。會對自然畫面進行取捨,會運用歸納、概括和變形的方法繪畫風景裝飾畫。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具有裝飾造型、紋樣組織、構圖的運用能力以及優秀的審美觀,對美的洞察力以及一種超越常人、與眾不同的裝飾美感。從而培養對於視覺藝術設計形式的創造性思維方式。

教學重點:

對自然物象的歸納,概括。學習運用變形和誇張等裝飾方法繪畫風景裝飾畫。

教學難點:

利用點、線、面元素,黑、白、灰層次和誇張變形的方法創造出生動和諧的黑白裝飾風景畫。

教學方法設計:

講授、練習、輔導

學生準備:繪畫工具,黑水筆、勾線筆、風景圖片、素描紙。

教具準備:製作課件PP、範畫。

教學內容和過程:

組織教學,導入新課:

之前我們學習了黑白裝飾畫最基礎的點、線、面技法表現,今天的課題是《風景裝飾畫》。播放課件,明確裝飾畫的概念後,展示裝飾畫圖片(畢加索、米羅、夏加爾的繪畫作品)。讓學生分析討論裝飾畫和其他繪畫種類的不同,這個環節的設計是讓學生自己在討論和思索中體會裝飾畫的特點,而不是老師傳授裝飾畫的特點,特別是裝飾畫和其他繪畫種類的不同。這樣讓學生自己思索中得出結論,能更加記憶憂新,從而引出裝飾畫的特點。

裝飾畫的創作源於生活,“道法自然”是藝術創作的最高境界。植物、動物、人物、風景以及所有自然中的形象為我們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創作源泉。接着介紹裝飾畫的分類,因此,善於觀察生活、提煉生活、感悟生活、是創作者應具備的基本素質。

創作裝飾畫分兩個大的步驟,第一是寫生,第二是變化。寫生是觀察並獲取素材的第一手段,它是圖案變化的依據,是變形的前奏和變形必不可少的環節。變化是在道法自然、掌握素材的基礎上,對手中的寫生材料進行加工改造,使之成為裝飾紋樣。變化也是一種創造,使對象脱離自然形態,成為更加完美的藝術形象,使畫面具有表現力和感染力。在學習風景裝飾畫的變化方法之前我想問一下同學們,你們知不知道有哪些變化方法?你們認為應該如何對一張單純寫生的風景畫或風景圖片來進行變化,使它成為一張裝飾畫?引出風景裝飾畫的常用變化方法有五種:(1)省略法;(2)添加法;(3)變形法;(4)求全法;(5)解構法, 下面我們就來具體的學習這幾種方法。

(1)省略法:省略法就是將自然形態的素材變為裝飾造型的基本前提,當我們面對紛繁複雜的自然物象,首先應做的就是對這些素材刪繁就剪、提煉慨括,在簡化的基礎上對其進行進一步的刻畫處理。 將複雜的形象簡化到最低限度,絕不是簡單的形式追求,而是裝飾的需要。簡化後的形象要達到單純而不單調,有時還需要同時使用多種其他的裝飾手法,如變形法等。

(2)添加法:添加法需要在省略簡化的基礎上進行,是在畫面形象經過簡化的外輪廓中添加紋飾,目的是加強和突出主題和寓意,使畫面更加豐滿、裝飾性更強、意義更深刻。可以添加與形象相關的肌理,使形象更美。也可以在主體形象後面添加抽象的點、線、面或其他圖形,使圖案具有層次感。

(3)變形法:變形法是裝飾造型中必不可少的一種表現手段,變形指改變對象的視覺形態。有意識地通過誇大、縮小、彎曲、伸長等表現手法,去改變對象的正常形狀及比例。通過變形表現出來的形象,會在結構、形體、比例、肌理等方面突顯新穎、奇特,將美好事物的細節、特點誇大並表現得淋漓盡致。誇張是一種整體感受,把物體最具特徵之處提煉並演繹,使長的更長,彎的更彎,虛處更虛,實處更實,有疏有密的地方節奏更加緊密,以此擺脱自然狀態中的鬆散無序。

幾何化法是一種抽象誇張的方法,就是以幾何形慨括自然形象,使其規則化、幾何化、裝飾化。這是最易於掌握的變形方法。幾何形歸納的變化方法可以幫助畫面形成秩序感,同時幾何化的元素具有較強的裝飾性。點、線、面幾何化圖案的組合是畫面最大的特徵,幾何化使畫面具有抽象性和想象力。

(4)求全法:裝飾圖案的最大特點就是可以不受自然規律的限制,不受時空位置的約束,可以自由的表達創作者的主觀願望,在圖案表現中求全求美,是為求全法。求全法常常把違反常規的事物組合在一起,使其具有美好寓意。如將春夏秋冬四時之花同時開放在一個花枝上,寓意四季完美;把各類花卉最美的特點組合在一起,創造出一種世間沒有的花來,表達人們嚮往美好未來的願望。

(5)解構法:解構法類似於構成中的打散重構,也可以把它叫做剪拼重組。自然界中的物體經過歸納、提煉、慨括處理之後,根據主觀意圖,可以將它分割移位,然後再根據一定規律重新組合,稱之為解構法。使用這種方法創造的藝術形象往往融入了作者的情感和想象,源於自然又超越於自然。

在這個環節中展示周莊的風景攝影圖片讓學生欣賞,讓學生自己觀察思考,江南水鄉的秀美景色更好的帶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引出風景裝飾畫的構圖特點。

(一)多視點景物組合構圖;

(二)平視體構圖;

1、平行構成:構成畫面的結構線均是橫平、豎直的平行線,景物排列整齊、端正,具有平靜、安寧的藝術效果。

2、弧線形構成:將平視效果的景物以s線、弧線或波浪線等曲線穿插分割,構成畫面的迂迴曲折和縱深感,自然、活潑富於變化。

(三)立視體構圖。讓學生一目瞭然的得到信息,並能自己體會出裝飾畫和風景照片的構圖不同,在老師的提示中得出結論。明確裝飾畫的構圖方法及特點。

作業內容

以風景為主用簡化法、添加法和誇張法綜合進行變化,構成一幅美麗的裝飾畫。

教學反思:

裝飾畫的繪畫題材和手法有很多,在一節課的時間裏老師不可能將所有知識傳授給學生,而只能起到一個引導作用。通過這堂課能讓學生髮現生活中的美好景緻,在創作過程中善於抓住風景的主要特徵,刪繁求簡,掌握風景裝飾畫構圖、造型的設計規律以及各種變化技法,並能將其繪畫成自己理想的畫面,由此而熱愛繪畫,為將來的大學聯考打下基礎,就達到了本課的目的。

《畫》説課稿6

李老師的課能從身邊出發,從生活入手,教學環節層層遞進,從有序到無序到不規則到情感,有序和變化是整堂課的重點,李老師能夠很好地突破這一難點。技法課在國小中最難上,從古鎮西塘入手,PPT做得非常形象生動,能夠很好地講解近大遠小的技法難點。金老師的課堂,我有個想法想要和金老師探討,在突破難點的基礎上,是否能夠抓住亮點,比如畫面出來之後,是否可以把課前準備的燈籠、人物,有色彩地貼上去,這樣能使學生作品和美術課堂更加出彩。

《畫》説課稿7

一、説教材

《畫》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一年級上冊的第一篇課文。課文有一幅經過裝裱的山水畫和一首五言謎語詩。畫上有山、水、花、鳥,給人以山水相映,鳥語花香的美感。課文以“畫”這個謎底為中心,抓住山水畫的形象特徵展開描述,圖文對應,妙趣橫生。在教學本課時,要引導學生通過誦讀詩歌,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美,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語言文字。

二、説設計理念

《課程標準》強調:“語文課程應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閲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

低年級閲讀教學是母語教育起步階段的一項重要內容,她要求:“誦讀兒歌,童謠和淺近的古詩,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美。”因此我把“讓學生能朗讀課文並感受閲讀的興趣”作為起步階段閲讀教學的第一要求,採用多種手段讓每一個學生都喜歡讀書,主動地讀書,進而視讀書為一種樂趣、一種享受。讓學生通過讀書實踐“嚮往美好的情境”,“感受語言的特點”和“閲讀的樂趣”。力爭讓課堂充滿情趣,讓學生成為學習、發展的主人。

三、説教法

《課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發揮學生主體性和自主性是語文教學的核心,是衡量語文活動效果的重要標誌。語文中的閲讀教學要以讀為切入點,引導學生認真鑽研文本,誦讀文本,觸摸語言,達到“言皆若出於吾之口,意皆若出於吾之心”。在讀中體悟語言之精妙,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讓學生在反覆誦讀中,全身心地沉浸在語言環境中,“眼觀其文,口誦其聲,心唯其意”,從而知其味,得其趣,悟其神。並樹立“生活即語文”的理念。因此,在教學中,我還主體地位於學生,引導學生充分閲讀自主學習,積極思考,合作探究,討論交流。抓住父親的話聯繫實際進行的重點品悟,少講精讀,讀中感悟,課中明理,情感薰陶,感悟人生。

四、説學法

“方法是打開知識寶庫的金鑰匙”。為了給學生的“點金術”授人以漁。我着重引導學生自讀自悟,精讀領悟,討論理解及運用,讀、思、議、説、悟的方法學習。這樣喚醒學生的主動意識,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學生的主動精神,真正使學生成為語文學習的主人。

五、説教學流程及設計意圖

根據剛入學國小生的認知特點和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在教學本課時,要教學生認識11個生字,會寫4個漢字,瞭解“遠”和“近”、“有”和“無”、“來”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詞,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懂得這首詩講的是一幅山水畫。我認為一年級識字教學應該讓學生先認字,然後在認識字的基礎上學會寫字。因此,我將本課教學分為兩課時進行,第一課時重在引導學生熟讀古詩,理解古詩詩意,認識11個生字,而將會寫4個漢字,瞭解“遠”和“近”、“有”和“無”“來”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詞作為第二課時的教學內容。本節課教學時,我採取以下步驟:

首先由學生已知的謎語導入新課,激發學生帶着濃厚的興趣去學習課文,同時又為本課猜出謎底作了鋪墊。再借助多媒體課件映出山水畫,引導學生引導整體觀察圖畫,再由遠到近地觀察,説説圖上畫了些什麼。然後教師播放優雅的古典音樂,範讀課文,讓學生很快進入古詩描繪的優美的情境中。在學習生字這一環節中,首先我讓學生自由讀,要求讀準每一個字的字音,遇上不認識的字就請拼音朋友幫忙拼一拼,多讀幾遍。在此基礎上,用同位互讀,分組讀讀,開火車讀等多種方法鞏固讀音。既鞏固了生字的認讀,又膠片給學生學習和記憶生字的方法。第三個環節是誦讀古詩,理解詩意這一步是教學的重點,重在引導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讀,多媒體課件的展示及動作演示等手法去感悟詩的內容,想象詩中描繪的美好畫面,感受畫的美,語言文字的美。

六、説教後反思

認真反思本節課,還存在以下幾點不足:

1.由於學生年齡小,課堂上不時地亂動、坐不住,而我對課堂教學的組織緊緊停留在表面,缺乏實效性和趣味性。

2.由於時間的限制,對個別學困生關注不夠,他們參與還不夠積極、主動。

3.課上對學生的即時性評價,僅停留在口頭褒揚階段,實效性不強:

4.時間把握欠妥當,前鬆後緊,使得後面的教學草草了事,自己也臨時對預設的教案進行了調整,連板書設計也未能按計劃完成。

5.在指導朗讀的過程中,忽視了對學生唱讀的糾正:

針對以上存在問題,今後打算從以下幾方面改進:

1.認真學習《新課標》、《語文課程標準》,深入鑽研教材,瞭解學生,制定合理的三維目標,準確把握教學的重、難點,並突破重、難點。

2.進一步優化課堂教學設計和教具、學具的準備,精心設計每一節課,備好課為上好課奠定基礎,向課堂40分鐘要質量。

3.用新穎、靈活的教法來指導學生輕鬆、愉快的學,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真正體現他們的主體地位;並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讓他們變學會為會學、變不愛學為愛學、樂學。

4.教學中盡最大努力關注學困生,對他們多提問、多鼓勵。要進行分層教學、分類要求、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發展和提高。

5.課堂教學中對學生的評價要多元化,真正做到師評、生評、生生互評相結合,以此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自主性。

6.每上完一節課及時撰寫教學後記和心得體會,多問幾個為什麼,在反思中不斷完善,力爭使自己的教學藝術有所提高。

7.多和帶同頭課的老師交流,並向有經驗的老師請教,學習他們的豐富經驗,彌補自己的不足,不斷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8.業餘時間多學習新的教育理論專著,用新的思想來武裝自己的頭腦,不斷加強自身業務學習,不斷地充電,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和教學能力,以便更好地適應新課改的形式和目前的工作。

總之,自己教齡短,缺乏經驗,還請各位老師在評課時,給我多提寶貴意見和建議,以幫助我今後努力改進,更好、更快地成長。

《畫》説課稿8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大家好!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美術六年級下冊第4課《畫扇面》。我通過對教材的認真鑽研與解讀,擬定了如下教學步驟。

一、説教材

1.教材內容分析:

《畫扇面》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民教育出版社》美術六年級下冊第4課的內容。本課為造型表現領域的學習內容。本課以學生熟知的扇子藝術作為課程資源,把中國古代傳統的扇面工藝美術精華作為教學內容。通過欣賞,製作開展教學活動,讓學生了解扇面文化知識,掌握運用水墨形式創作扇面畫的方法。這一教學內容是以前面兩個學段中學習的水墨繪畫方法為基礎所進行的綜合運用。學習具有中國傳統扇面藝術形式作品——扇面畫創作方法的教學活動,是對以前學段中水墨畫知識分類學習的延續性總結。

2.學情分析:

水墨畫教學是國小美術教學中的一個重要內容,是學生了解和繼承中國傳統繪畫藝術精神的重要方式。通過在以前幾個學段中對以下幾個課題《水墨遊戲》《鳥語花香》《畫山水畫》《畫水墨動物》的學習,學生已經有了一些國畫方面的知識儲備,掌握了一定的筆墨技巧和構圖佈局的方法,並能夠創作一些簡單的中國畫作品。設計這一課題就是讓學生在國小最後一個學段中運用所學過的知識,與有趣的扇面畫工藝設計教學活動結合,綜合運用各種技能創作完整的國畫作品。感悟國畫的魅力和扇面藝術的實用性與裝飾性價值。

3.教學目標與重難點分析: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瞭解中國畫的相關知識、技法與特點。

2、過程與方法。讓學生按照繪畫——詩文——書法——鈴印的順序完成扇面畫。

3、情感態度價值觀。讓繪畫與詩文、書法、印章和諧統一地表達作者的情感,增進學生對祖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愛,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學重點:

1、對扇面畫的表現形式,繪畫題材、作用的瞭解。

2、掌握完成扇面畫的過程與方法。

教學難點:

讓學生將中國傳統藝術中的詩文、書法、繪畫、印章有機地組合在扇面這一載體上。

根據教學需要課前做了充分的準備:教師準備各種有扇面畫的扇子和獨幅的扇面畫作品(圓形,芭蕉形、摺疊形)及圖片資料,教師自制的扇面作品。多媒體課件,中國畫繪畫工具和材料。學生蒐集的各種扇子,中國畫繪畫工具和材料。

三、説教學流程

為能夠使學生在視、聽、説、做、思等學習行為的環節中能經歷美術的過程、體驗審美的快樂,以順利達成教學目標,我把整個教學過程設計為四個環節,既:激趣導入,啟發思考——欣賞作品,理解知識——學習技能,創作體驗——展示作品,交流評價。

(一)激趣導入,啟發思考

《美術課程標準》中提出:“以活潑多樣的課程內容呈現形式和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並使這種興趣轉化成持久的情感態度。應將美術課程內容和學生的生活經驗緊密聯繫在一起。”本課開始的導入階段我設計了一個有趣的教學情景。老師手持一把摺扇,瀟灑甩開扇子。在講台上來回走動吟誦古詩:“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老師用頗具情趣的表演激起學生的興趣,並跟着老師朗誦古詩。讓一位學生到前台體驗一下持扇吟詩的感受。這時提出問題:思考手中沒有扇子吟詩和持有扇子吟詩會有什麼不同?説説扇子此時的作用是什麼。通過對比思考總結出扇子不僅僅是納涼工具,而且是一種極具裝飾性的藝術作品。老師展示手中的扇子,讓學生觀察這把扇子與普通的扇子有什麼區別。引導學生欣賞扇子上的繪畫作品,導入本課課題。

(二)欣賞作品,理解知識

這一環節的設計主要是讓學生通過欣賞一些扇面作品,瞭解有關扇面文化發展的知識,扇面的各種形式和體會扇面的實用價值與工藝裝飾的藝術價值。

先讓學生思考:在哪些情景中見過執扇人物形象,分析扇子在不同形象人物手中起的作用?見過哪些用扇子形狀做的裝飾物品?電影電視,古代繪畫,舞蹈表演,休閒娛樂,居室裝飾,掛飾圖案……課件展示不同情景中持扇人物的形象和扇面在生活中廣泛應用的現象。通過這一問題啟發學生思考扇子在不同環境下的廣泛應用和對烘托環境和人物形象的作用。總結:基本功能—納涼,附加功能—裝飾。進一步提出問題:你見過哪些形式的扇子?介紹扇子的分類(從樣式和材質方面的不同分類)和扇面畫形式的分類(團扇和摺扇)。

古代的文人,藝術家往往在扇面上畫畫、寫字,既起到美化,裝飾的作用,又可以抒發自己的情感。課件展示:《洛神賦》顧愷之 (東晉)、《簪花仕女圖》周昉(唐)、《瑤宮秋扇圖》任熊(清)三幅圖講述我國扇文化的淵源。講述《題扇橋》的故事。提問:為什麼開始扇子賣不出去,而被王羲之題過字的扇子卻能高價買出?説明扇面被賦予一定的書法字跡或畫面,就具有了一定的藝術價值和收藏價值。如此設計是為創設有趣的故事情境讓學生在愉快的學習過程中理解扇面畫的實用價值和藝術價值。

(三)學習技能,創作體驗

這一階段首先讓學生欣賞名家作品,對作品進行分析,分析作品的構圖佈局的方式。分析課本上的作品《櫻桃與小雞》(唐雲),內容取材於日常生活所見,充滿生活情趣。運用墨色和紅色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構圖與題款根據扇面的形狀進行取勢安排成弧線形。畫面佈局兩端緊密,中間疏鬆。有疏有密,變化而統一,活潑而均衡。經過對作品的分析,在欣賞作品的過程中掌握了扇面構圖佈局的知識。展示幾個扇面作品讓學生自由分析,把所學的知識加以運用。

我通過演示扇面畫的創作過程,讓學生直觀地進行觀察,易於掌握基本的創作步驟和方法。1.摺紙剪裁。做出扇面的形狀。2.構圖佈局。對畫面結構作精心安排。3.落墨繪製。畫出畫面中的形象。4.題款蓋章。根據扇面的形式選擇題款方式:(依斜線寫或依曲線寫),加蓋名章,完成作品。讓學生體會中國傳統繪畫詩書畫印和諧統一的形式美感。

學生創作實踐時教師提出一定的要求:嘗試用國畫中的山水或花鳥形式畫扇面畫。 着重指導學生在繪製過程中注意扇面的構圖與佈局,題字的方式。 在這一階段中學生欣賞作品在已有所悟的基礎上,自己動手作畫做到學有所得。

(四)展示作品,交流評價

這一環節,通過設計一次扇面藝術作品展示和捐贈會,培養學生對美術作品欣賞的能力和用藝術作品美化生活和幫助別人的思想情感。使學生的思想得到昇華。

首先讓學生把自己創作的作品,張貼到展板上,作介紹和推介。同學之間相互欣賞和評價作品。選出自己喜歡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課件展示鄉村國小的“留守兒童之家”和那裏的孩子,建議大家捐贈自己的作品裝飾美化他們的大家庭的環境。對捐贈的同學頒發捐贈紀念證書。鼓勵學生在以後的生活中注意觀察,創作更好的美術作品去幫助別人。

四、説板書設計

根據教學活動內容的安排,板書設計分為三部分:課題,主要知識點,示範作品。要求目標明確,條理清晰。

畫扇面

基本功能——扇風納涼

附加功能——工藝裝飾

製作步驟: 1.摺紙剪裁。

2.構圖佈局。

3.落墨繪製。

4.題款蓋章。

扇子分類:材質: 紙扇 羽毛扇

木扇 芭蕉扇等

形式: 摺扇 團扇

五、説教學反思

本課的教學與學生生活經驗緊密結合,從學生的學習需要出發,注重興趣培養。不僅關注課程的人文性,讓學生了解一定的扇面文化知識。而且關注學生表現技能的學習與掌握。通過教學學生不僅掌握了有關扇面的知識和中國畫的基本技法,更重要的是發揮了美術課程的育人功能,達到了陶冶學生性情,激發學習興趣的教學目的。教師的示範教學,使學生能直觀的學習繪畫的表現技巧。使學生能順利完成作品。使學生的學習真正達到知識能力,過程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的三維目標和諧發展。

《畫》説課稿9

一、教材分析

本單元教材圍繞着“要正確看待問題,善於思考”這個專題選擇了幾篇不同體裁的課文,內容豐富。《玲玲的畫》講的是玲玲收拾畫筆時不小心把第二天參評的畫弄髒了,在爸爸的啟發下,她開動腦筋,在弄髒的地方畫了一隻小花狗,巧妙地掩蓋了污漬,第二天她的畫在評獎會上得了一等獎的事。課文內容簡單,主題明確,寓深刻的生活哲理於簡單的故事之中,對於啟發學生處理生活中的類似事件有較強的教育意義。

本文語言樸實,對話較多,玲玲的情感變化是本文重要的線索,爸爸富有哲理的話語是課文的主題所在。因此教學中教者要牢牢抓住這兩個方面,引導學生充分讀書,在讀中體會情感,感悟語言,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重點理解爸爸意味深長的話,從中受到啟發,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動腦筋,壞事也能變成好事的道理。

二、教學目標

依據課標要求、教材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本課時我確立了以下三個教學目標。

1、鞏固生字詞的識記。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讀文中感悟積累對自己有啟發的句子

3、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動腦筋,壞事也能變成好事的道理。

其中,指導學生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讀出人物對話的語氣和表情,引導學生在讀中感悟是教學的重點,理解爸爸説的話中所藴含的深刻道理是教學難點。

三、教學策略

(一)、抓主線整體把握理清思路

本文記敍的是常見的生活小事,內容淺顯,沒有詩情畫意的語言,該如何下手?考慮再三,我決定以玲玲的情感變化:高興、滿意(畫好作品)--着急、傷心(弄髒作品)--滿意、喜悦(畫更漂亮)為本文的主要線索展開教學。在複習完生字詞後,讓學生聽課文錄音,再次整體把握課文內容,畫出能表現玲玲心情變化的有關詞語,理清了玲玲從“滿意”到“哭了起來”再到“滿意”的情感變化。同時藉助課文中提到的兩幅畫,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從而形成了“以心情變化為主線”,“以畫為輔助”的兩條線索。這兩條主線相互交錯,相輔相成,使全文脈絡清楚,豁然開朗,撥雲見日般明瞭了。

(二)、抓朗讀讀中體會悟中朗讀

《大綱》指出:閲讀教學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

在教學過程中,我緊跟“讀(走進文本)---多形式地悟(理解文本)--再帶着感受讀(表現文本)”這一基本的語文教學理念,努力落實以讀為本的原則。首先保證閲讀的時間,從整部分朗讀,到重點句子的研讀,給學生充分的感悟時間。其次,在朗讀形式上,採用自讀、接讀、範讀、指名讀、齊讀、分角色朗讀等多種形式,激發學生讀文的興趣。我始終牢牢抓住那條情感主線,引導學生在朗讀中體會玲玲情感的變化,緊緊抓住玲玲的情感變化讓學生深度感悟文本的語言,讀出自己的獨特感受。例如在玲玲畫好了畫,滿意地端詳自己的畫時,就引導學生從表演者的表情中去體會,讀出玲玲的“滿意”;在爸爸催促玲玲快去睡覺時,就引導學生聯繫自己作業做晚了,爸爸媽媽怎麼催促自己時的語氣來讀爸爸的話;在爸爸問玲玲“怎麼了,孩子”時,就做了引讀處理,讓全班同學也一起問問玲玲;在玲玲哭了起來時,就指導學生想想,哭着説話時該怎麼説,從而讀出玲玲着急、傷心的語氣;在指導讀第8自然段時,引導學生從“滿意地笑了”感悟到玲玲高興的心情,從而讀出玲玲想出辦法把“壞事”變成“好事”後的“滿意”心情。

“從讀中來,到讀中去”讓學生從讀中去體驗,從讀中去換位思考,從讀中體會人物的情感,學生就從讀中得到了心靈的意會,體驗在讀中就得到了昇華,理解從讀中得到了加深,情感在讀中也得到了薰陶。

(三)、抓字詞落實訓練積累語言

字詞教學是語文教學中最基本的訓練之一,抓住課文中的重點字詞,根據詞語的一定情境展開想象,通過朗讀體會詞語的含義,不僅能幫助學生理解語言文字的表層意思,而且能使學生體會到詞語內在的含義和豐富的感情色彩,加深學生的內心體驗。在教學設計中,我就抓住了課文中的兩個詞語進行訓練。一個是“端詳”,另一個是“懶洋洋”。針對學生對兩個詞語的感知程度,我分別採取了不同的訓練方法進行訓練。學生對“端詳”比較陌生,教師進行空洞的解釋無助於學生真正地掌握這個詞,而如果採用表演這種外在的形式,讓學生看錶演説意思並用詞語説話,學生就對“端詳”有了比較深刻的理解。“懶洋洋”這個詞比較常見,但在這裏特別提出來,讓學生説説句子用上“懶洋洋”好在哪裏,學生就對譴詞造句的妙處有了更深的體會,為以後的寫作積澱了語言,使學生的語言訓練落到了實處。

《畫》説課稿10

一、説教材

教材是上好一堂課的關鍵,正確理解教材有助於課程的順利展開。我説課的內容選自人民美術出版社九年級上冊第6課,本課屬於造型·表現學習領域,主要展示了黑白裝飾畫的裝飾美感,並引導學生通過點、線、面造型和反白效果來裝飾畫面。通過這節課的探究學習,一方面可以培養學生細心觀察物象的好習慣,另一方面可以鍛鍊學生大膽創造美的能力。

二、説學情

合理把握學情是對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的具體落實,我面對的學生羣體特點如下:九年級的學生有了一定的社會美、自然美和藝術美的廣泛體驗,產生了與評價藝術作品的藝術性、感染力、表現力等藝術手段有關的情感體驗,審美觀念正逐步形成。不過在此之前,他們已經有裝飾畫的造型經驗和能力,為這節課的學習打下了一定的基礎。因此我將通過圖片欣賞,引導學生多觀察,掌握用不同表現方法及裝飾手法創作一幅有美感的黑白裝飾畫。

三、説教學目標

根據以上對教材的分析和學情的掌握,我確定瞭如下三維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瞭解黑白裝飾畫的美感,學會黑白裝飾畫點、線、面的表現方法和誇張變形的裝飾手法,創作一幅有創意和美感的黑白裝飾畫。

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思考、討論和動手實踐,能夠創作一幅具有裝飾美感的黑白裝飾畫。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養成善於觀察,勇於創造的行為習慣。

四、説教學重難點

基於我的教學目標,為了使課程有的放矢,我設置的教學重難點如下:

重點:學習黑白裝飾畫的表現方法及其裝飾手法,感受黑白裝飾畫的獨特魅力。

難點:創作有裝飾美感的黑白裝飾畫。

五、説教學方法

依據“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的原則,我將採用談話啟發法、趣味提問法、小組討論法和示範教學法,從而引導學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進行學習。

六、説教學準備

俗話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好的教學準備能夠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因此我做了如下準備:多媒體課件、鉛筆和素描紙等。

七、説教學過程

下面就是本次説課的最重要部分,説教學過程。

環節一:激趣導入

我將出示一個腦筋急轉彎的題目,説一説熊貓一生當中最大的兩個願望是什麼?學生回答後,引導他們感受黑與白的樸素純淨之美,從而導入課題《黑白裝飾畫》。

通過這種腦筋急轉彎的導入方式,營造活潑的課堂氣氛,使學生髮散思維,從而克服學生接受知識的畏難心理並激發他們的創作慾望。

環節二:描述分析

我將用多媒體展示黑白裝飾畫《鄉村少女》,請學生仔細觀察思考,然後向學生提問:這幅作品描繪了什麼內容?畫面給你什麼感受?結合畫面內容,學生可以思考得出畫面描繪了一個扎辮子的小女孩挎着裝魚的籃子的形象,給人一種簡潔與凝練的質樸之美。接着追問:畫家如何表達畫面效果的?學生思考可以得出畫家運用黑白兩種樸素、純淨的色彩進行表現。白色的辮子反襯出深色的衣服,同時籃子也是通過籃子裏黑白相間的魚反襯出它們的可愛形象的。教師總結出畫面利用黑白兩種樸素純淨的色彩,用簡潔和凝練傳遞出“海納百川”般豐富的審美信息,畫面運用黑白互襯的手法表現事物,以少勝多。

然後我會出示帶罐子的靜物圖片,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畫面內容,説説運用了哪些創作手法?並説説畫面物體有什麼特點?讓學生小組討論,師生共同總結出:畫面綜合了點、線、面多種造型因素,大膽將室內外景物組合在一起,並進行概括、誇張和變形造成的裝飾效果。

繼續引導學生觀察無裝飾與有黑白裝飾畫貓的形象,對比分析它的裝飾美。學生思考回答,教師總結出裝飾過的貓身上佈滿花朵紋樣,這種手法屬於添加法,是我國民間美術中常見的裝飾手法之一。

通過這樣循序漸進、層層設問的方式,逐步引導學生體會黑白裝飾畫的美感,學習其表現方法和造型手法,從而能自主創作出一幅有裝飾美感的黑白裝飾畫,符合本階段學生的思維水平和認知規律。同時通過小組討論的活動方式,可以使學生的思維之間發生碰撞,激發更多的探究性思考,養成良好的美術學習習慣。

環節三:示範講解

我將根據一組靜物照片示範一幅黑白裝飾畫。讓學生了解黑白裝飾畫創作過程中應該注意的事項,即創作時要對靜物形體進行誇張、變形、排列或簡化,拋棄其固有色,採用黑白色進行點線面的重組,表現畫面獨特的裝飾美感。這一過程體現了美術課程重視對學生個性和創新精神的培養,及時解決技法上的難點。

環節四:實踐展評

接下來便請學生選擇喜歡的題材和方法,自主創作一幅黑白裝飾畫。在此期間我會巡視指導,積極發現學生中的優秀作品,對部分學生進行技法指導。

創作結束後,我會請學生將作品展示出來,組成黑白裝飾畫展,並請他們介紹自己作品,同時請其他學生從畫面內容、表現方式和裝飾效果等角度欣賞交流,我會進行鼓勵性點評。

這一環節體現了新課標中教學評價對象和方式多元化的要求,利用自評、互評和師評的方式能夠檢驗本節課的教學成果,激發學生向更高目標努力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

環節五:小結作業

課程最後,我會請學生主動彙報本堂課的收穫和體會,來對本課知識進行梳理並進行情感昇華,讓學生認識到黑白裝飾畫我們生活帶來的美感。作業是請學生課後觀察生活中的事物,嘗試用黑白裝飾畫的方式把它們描繪下來。

這樣開放的作業可以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到美術和生活的緊密聯繫,感受藝術創作的樂趣。

八、説板書設計

為充分體現課程內容,以便於學生能夠理解掌握,我的板書設計簡潔、清晰、重難點突出。

《畫》説課稿11

各位同仁、各位評委:

大家好!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上冊第三單元畫角,下面我就從教材的地位、教學目標、教法與學法、教學過程、課堂小結、板書設計、反思幾個方面進行説課。

一、教材的地位

畫角是在學生直觀認識鋭角,直角,鈍角以及掌握角的度量的基礎上教學的,學習這些內容,對於進一步學習空間與圖形的認識以及發展空間觀念,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學習“畫角”之前,學生對於角已有一定的認識,已能對角進行分類。

二、教學目標

根據對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對教材的分析,並根據四年級學生的實際水平,我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通過動手操作,自主探究,小組討論等活動,使學生明確各種角的特徵。

技能目標:能夠用量角器畫指定度數的角,會用三角尺畫30°,45°,60°和90°的角。

情感目標:使學生能積極地參與學習活動,並獲得成功的體驗,形成各類不同的角的表象,發展空間觀念。

本着新課程標準,在吃透教材的基礎上,我確定了以下的教學重難點,教學的重點是怎樣用量角器畫角的方法,重點的依據:只有掌握了用

量角器和三角板畫角,才能理解和掌握畫任意一個角。難點是準確畫出指定度數的角以及用三角板畫角的和與差。這部分知識比較抽象,學生沒有這部分的知識基礎。為了講清知識的重難點,使學生能夠達到本節內容的教學目標,我再從教法和學法上談談。

三、教法學法 (一)教法

考慮到我校四年級學生的現狀,我主要採取學生活動的教學方法,讓學生真正的參與活動,從擺活動角到體驗畫角,學生能夠把量角的方法遷移到畫角中,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而且在活動中得到認識和體驗,產生踐行的願望。

當然教師自身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學資源。本人試着通過多媒體教學感染和激勵學生,充分調動起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對三角板畫角的探究興趣,從而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同時也體現了課改的精神。

基於本節課內容的特點,我主要採用了以下的教學方法:

1、活動探究法

引導學生通過創設情景等活動形式獲取知識,以學生為主體,使學生的獨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思維能力、活動組織能力。

2、直觀演示法:

利用動畫的演示等手段進行直觀演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掌握。

3、集體討論法

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組織學生進行集體和分組討論,促使學生在學習中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的精神。這樣有利於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對本節知識的認知更清晰、更深刻。

(二)學法

我們常説:“掌握好的學習方法是成功的充要條件”,因而,我在教學過程中特別重視學法的指導。讓學生從機械的“學答”向“學問”轉變,從“學會”向“會學”轉變,成為真正的學習的主人。這節課在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方面主要採取以下方法:自主探究法、分析歸納法、總結反思法。

四、教學過程。

為了突出重點,分散難點,營造獨立,自主的學習氛圍,在整個教學過程設計中,我力求充分體現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設計了五個環節。

(一) 複習舊知,激發興趣。

1、把下列各角填入適當的括號內。

鋭角、鈍角、直角、平角。

2、説出下列各角。 3、思考:我們已經學過量角的方法,如果知道一個角的度數,怎樣畫出這個角呢?

【設計意圖:本環節在舊知的複習中引發學生的求知興趣,從已有量角的經驗出發,為畫角的引入做鋪墊。】

(二) 動手操作,探究新知

1、教師明確研究任務:畫一個60°的角。

2、利用活動角,滲透角的畫法。

引導學生自主活動:

(1)利用活動角和量角器,想辦法擺一個60°的角。

(2)同學之間互相利用量角器檢驗。

(3)請擺得比較準確的同學介紹擺角的方法。

(4)嘗試擺不同的角。

3、引導學生學習角的畫法:

要求:利用量角器畫一個60°的角,畫完之後再用量角器量一量。 引導學生活動:

⑴嘗試並體驗畫一個60°的角。

⑵質疑,提出自己畫角時遇到的問題。

⑶請學生介紹自己畫角的技巧。

【設計意圖:從動手操作擺,到參與探索畫。給予學生充分的思維空間和思考空間,以發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實踐性】

4、教師演示角的畫法。

5、討論畫角的步驟。

一畫線,二重合,三找點,四連線,五標度數,六檢查。

(三)歸納小結,質疑問難

1、引導學生小結“角的畫法”

2、讓學生質疑問難剛剛出現的問題。

師:大家有什麼需要請教或者提醒別人注意的問題嗎?

【設計意圖:本環節意在讓學生滲透畫角的方法,重視自己的問題,找出自己所犯的錯誤,從而真正掌握畫角的訣竅】

(四)運用新知,解決問題。

1、用量角器畫出30°的角。

集體訂正。提問:如果不用量角器,你能準確地畫出30°的角嗎?(提醒學生利用手中現有工具——三角板)

2、讓學生畫45°的角,由學生代表展示這兩種方法。

3、提問:用一副三角板可以畫出哪些角?

我們常用的一副三角板有兩個,每個角的度數如下:

下面我們來畫一畫。

⑴動手嘗試:分別用一塊三角板畫角。(直接畫30、45、60、90) ⑵使用兩個三角板用加或減的方法畫角。

⑶合作交流,按照同樣的畫法還可以畫出哪些角?

(加一加75、105、120、135、150,減一減15度等)

【設計意圖:學生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完成了知識的學習。在小組的共同活動中,獲得了兩種畫角的方法,還通過合作得到了自己未曾發現的一些角,這樣使學生體會到合作的愉悦。】

4、讓學生畫出20°、70°、95°、135°和165°的角,比較與三角板的畫法,發現問題:

用三角板不容易畫出的角,而用量角器能準確地畫出,三角板在畫角時是有侷限性的,所以,在畫角時應該根據角的特點選擇合適的方法。

《畫》説課稿12

説設計意圖:

我們的《綱要》中指出:社會教育應結合日常生活進行。進入大班後,孩子們交往的圈子越來越大,他們生活在羣體中,會有困惑,同伴之間會產生矛盾甚至衝突。在班上經常會看到小朋友之間為了一把小椅子互相爭搶、自己佔有玩具、不和其他小夥伴一起分享等不愉快、不友好的現象。他們處理問題往往意氣用事,缺少經驗,方法簡單。大班幼兒的情緒情感具有外露、不穩定、容易變化等特點,容易發脾氣,產生生氣的情緒,如果不及時將不良情緒排解掉,就會影響心理健康。因此,我針對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選用較為生動形象的繪本《小路上的畫》作為顯性線索開展本次活動。通過活動,讓幼兒學會調整心態,以樂觀的態度、友善的做法解決問題,化解矛盾,與人和諧相處。本次活動既是社會活動,同時又是繪本閲讀活動。整個活動過程非常清晰,主要採用了PPT展示的方式,從繪本的封面導入,然後根據畫面內容一邊講述一邊引導孩子觀察,同時猜測故事的發展。

説目標定位:

1.欣賞繪本,比較故事中人物的行為和態度,體驗友善情感。

2.嘗試用“換種想法、換種做法”的思維方式,排解不良情緒。

3.體驗助人和自助的樂趣。

説活動重難點:

根據目標,我把活動重點定位於:讓孩子通過閲讀繪本故事深刻體會“換種想法,換種做法”的思維方式,嘗試去排解不良情緒,體驗與同伴之間的友善情感。

説教學方法(過程):

1、情景教學法:本次活動通過環境的創設,引發幼兒的好奇心,吸引幼兒參與到活動中來,讓幼兒融入到不同的環境中來體會不同的心境,

2、演示法

通過電教手段、多媒體及音頻,將故事書製作成了PPT,聲音、圖畫完美結合,為孩子提供了具體生動的感性經驗,是很適合孩子的學習特點和思維方式。整個活動圍繞孩子的感受而展開,讓孩子能夠視聽結合,多次感受。活動中我利用PPT課件幫助孩子們分析薩沙和卡佳的人物形象,引導孩子們仔細觀察畫面,對比故事中人物的行為和態度,體驗共同生活的友善情感;通過“調動經驗,設疑猜想”“巧設追問,解決難點”“質疑促思,突出重點”三個環節,幫助孩子們進_步理解了故事內容。讓孩子們對故事有更深刻的理解,更好的達到薰陶幼兒的心境,讓孩子們深刻地體會“悲傷,難過”和“開心,快樂”的不同心情,在這一個過程中,現代教學的輔助手段的運用發揮了傳統手段不可代替的功能,使理解和認識更透徹。

3、遊戲法:本次活動用了兩次次操作遊戲的活動

第一次,玩“跳遠”遊戲。讓幼兒比賽跳遠,體驗失敗、不開心的心情,使幼兒有一種切身的感受。在此基礎上,引導幼兒積極思考,克服自我中心,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即:遇到不開心、不快樂的事情,學會換一種想法、換一種做法,令自己快樂起來。正像活動結束後有的老師説的,這一環節中孩子們的體會不是很深刻,也許應給換個更貼切一些的遊戲,或則給這一遊戲更充足一些的時間,讓孩子們能夠融入到遊戲中。

第二次,述説自己的煩惱,讓幼兒説説自己記錄的、曾遇到的不開心的事情,引導幼兒自由討論,並遷移經驗,自己找到排解不開心情緒的方法。其實這一環節在活動中並沒有呈現出來,一方面是因為當時孩子的興趣點已經過了,孩子們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上一環節中美麗心情,我不想打斷他們,二是,我覺得活動到了此刻孩子們已經能夠有了深刻的體會,不用再畫蛇添足了,所以最後我把這一環節給省略了,但在課後我也幫孩子們完成了最後這一環節,效果也是可喜的。

這就是我對我的這一節活動課《小路上的畫》課後簡單思考,希望大家能給我更多的指點!

《畫》説課稿13

一、教材分析:

《卡通畫》是人教版國小美術第八冊第七課的內容,學習領域是造型·表現。卡通畫是學生十分熟悉的內容,本節課是在學生己有的認知基礎上安排的,通過讓學生從美術造型、色彩、表現形式的角度去進一步地瞭解卡通畫,感受卡通形象誇張、變形的特點,以及卡通畫與生活的密切聯繫。另外,通過學習臨摹卡通形象,培養學生的造型、構圖能力,提高審美能力,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二、教學目標:

1.感受卡通作品的色彩美與造型美。

2.初步學會欣賞卡通作品。

3.選擇一種方法,臨摹一幅自己喜歡的卡通作品。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瞭解卡通畫誇張與變形的特點,感受其色彩美與造型美。

教學難點: 瞭解臨摹卡通畫的一般步驟,並嘗試臨摹卡通作品。

四、學情分析

國小四年級學生每天都會接觸到大量的卡通形象,在每一個學生的腦海中都儲存着大量的卡通形象,他們對每件卡通作品都有自己喜歡的理由。卡通與他的生活密不可分,卡通作品誇張、變形的特點他們有所瞭解,但他們更多地是停留在淺層次的欣賞,沒有從美術的角度去認真地解讀。通過幾年的美術學習,他們具備了一定的繪畫造型、構圖能力,對勾線平塗的表現方法己經學習運用過。

五、教法學法

教學方法:啟發法 運用媒體法 演示法 歸納法

學習方法:欣賞法 動手實踐法 合作探究法

六、教學過程

為了圓滿完成教學目標,我將學生分成了喜羊羊、美羊羊、懶羊羊、沸羊羊、暖羊羊、慢羊羊等六個學習小組,並安排了以下的教學步驟:

談話導入→講授新課→學生練習→展示評價→課堂小結

在導入環節,我讓學生自由談一談自己熟悉和喜愛的卡通形象。

在講授新課時,我主要從以下幾個環節來展開:

首先,我讓學生欣賞一組卡通形象,説一説自己最喜歡的形象,並且談一談自己喜歡的理由。同時,讓學生説一説:除了動畫片,在生活中哪些地方還見到過卡通形象。

接下來,我再告訴學生:什麼是卡通,然後重點講卡通形象的特點。

我分別出示了寫實和卡通化的兩組圖形,讓學生對比欣賞,感愛卡通畫的特點,並且歸納出卡通畫誇張與變形的特點,再出示一組有代表性的卡通形象,讓學生觀察、分析、歸納,進一步地感受卡通造型形象、神態、動作的誇張。緊接着,讓學生再一次欣賞、討論教師的一組卡通範畫,初步瞭解卡通畫勾線平塗的表現方法。然後,再介紹卡通畫的臨摹方法。

接下來,我安排了學生練習。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進一步理解卡通畫與生活的聯繫,我特意為部分學生提供了一些衣服、杯子,手提袋等不同造型的作業紙,讓他們在上面設計卡通畫。

在評價交流環節,我採取了自評、互評、小組評、師評等方式。課後,還鼓勵學生在課後收集自己喜愛的卡通作品,並嘗試自己來設計卡通形象。

七、教學反思

卡通畫是學生十分熟悉的內容,本節課主要通過讓學生看一看、説一説、畫一畫、議一議來進一步地認識卡通畫的造型、色彩、表現手法的特點。如何讓學生從美術的角度去認識卡通畫,從中汲取有益的東西,從而提高學生的美術素養,是本節課中我要把握好的內容。教師是教學的組織者、參與者和引導者,怎樣把這一節看似簡單的繪畫臨摹課上活、上實,是我要認真去把握的一個重點。美術新課標中倡導:讓每一個學生都有所發展,在本課中,我力爭通過讓學生看、比、議、説、畫、評,使每一個學生都有所進步,有所收穫,實現面向全體學生的目標。

《畫》説課稿14

尊敬的評委老師:

你們好!

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江蘇少年兒童出版社的國小美術教材第6冊第8課《快樂卡通》這一課。

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準備、教法與學法以及教學過程這6個方面來淺談我對本課的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談到卡通畫,許多同學會津津樂道,同樣,上一堂卡通畫的課,同學們更是激情四溢。把影視作品、書籍畫報中學生熟識的卡通形象引進課堂,把學生喜愛的卡通玩具、卡通學習用品、生活用品等作為上課的一道風景線,在一定的情景創設下,使學生初步瞭解卡通畫的基本知識與設計過程,並初步瞭解中外及不同時代的卡通形象,在發展學生想象的同時,提高學生的美術構思和創作能力,這正是本課的立意所在。

二、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分析,並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我將教學目標確立為以下三點:

(1)知識與能力目標 :瞭解卡通畫的基本知識和繪製、設計方法。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觀察與瞭解、聯想與想象、示範與交流等方法豐富學生的創造與表現能力,使之能夠獨立創作出獨幅、多格卡通畫。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卡通畫學習,體會卡通世界給人們的生活帶來的幸福與快樂。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用添畫(臨摹)或創作的形式,畫一幅或多幅卡通畫。 教學難點:學生能夠創作出個性化的卡通形象。

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關鍵在於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適時點播引導,使得學生在與他人的合作交流過程中能夠獲得新知,並使得個性思維得以發展。

四、教學準備

教師:

多媒體課件、有關卡通畫的資料、與卡通有關的生活用品、學習用品以及各種繪畫工具。

學生:(讓學生課前把自己喜歡的卡通玩具和與卡通有關的學習用品、生活用品等分放於教室的四周)

與卡通有關的生活用品、學習用品、玩具、圖片以及各種繪畫工具。

五、教法與學法

為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以達到本節課所設立的教學目標,體現課程設計注重人文關懷,側重學生的創造過程,針對國小三年級兒童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我遵循“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的教學思想,我再從教法與學法上談一談。

教法分析:本節課主要採用探索發現法、小組討論法、創作實踐法並充分利用現代技術教學手段。培養學習主動探究的意識,通過評價激勵,引導學生積極互動,體會創作的快樂,發展學生的想象力、提高學生的創造力。

學法指導:新課程改革提出“以學生髮展為本”,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倡導積極主動、勇於探索的學習方式。因此,本節課主要採用合作交流、動手實踐、自主創新的學習方法。通過讓學生在説一説、看一看、論一論、做一做過程中主動獲得知識,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六、教學過程(展示——教學過程結構設計圖)

1。導入:鼓勵學生積極主動介紹自己所帶來的卡通形象(實物或圖片),從形象、色彩上説明喜歡的原因。(引出課題)

2。合作探究、教師講評:一起觀看影視作品中精彩的卡通形象,邊看邊思考:

(1)卡通形象跟現實生活中的人物、動物、植物等形象一樣嗎?有何區別?區別在什麼地方?(動畫使得課堂教學變得靈活直觀、新鮮有趣)

(2)試以形象説明卡通形象的外形特徵(誇張、變形、比擬、象徵等特點)

(3)小組討論交流,卡通形象的顏色該如何搭配?

3。教師示範:以人物或動物、植物的形象,示範卡通畫的創作繪製過程(鉛筆定稿、設計外形——賦予其動作、神態——着色)。使學生初步瞭解卡通畫的基本知識與設計過程,並欣賞了解中外不同時代的卡通形象。

4。展示:讓學生展示自己所帶的各種造型、各種表現形式不同的卡通學習用品、生活用品。使得學生感受到卡通就在我們的身邊,卡通來源於生活而服務於生活。

以小組形式討論:

(1)你準備設計怎樣的形象?

(2)你又準備以哪個卡通形象為基礎,重新改畫、添加成自己更喜歡的卡通形象?

5。學生創作:學生開始創作一個卡通形象或在原有的卡通形象的基礎上通過改畫、添加成為自己喜歡的卡通形象。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大膽創新,培養他們思維的深刻性和多樣性。

6。巡迴指導:巡迴指導時為學生準備充分的卡通圖片,供學生欣賞、臨摹或改畫、添加。

7.作業展評:可採用自評、互評、師評相結合的形式。這裏主要激

勵學生自己主動展示自己的作品,介紹其設計思路。這樣真正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

8。課外延伸:舉辦一次卡通形象校園展覽活動。以此來豐富學生們的課外生活。

9.板書設計:(根據教學活動的安排,板書分為四個部分)

第8課 快樂卡通

1。卡通人物的特點(誇張、變形、比擬、象徵等特點)

2。教師範畫(一、鉛筆定稿、設計外形 二、着色 )

3。優秀卡通範畫欣賞

4。學生作品展覽

本節課我就是通過讓學生欣賞動畫、介紹卡通形象引導學生主動探究,體驗學習的過程,培養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究的意識。通過學生自評、互評以及師評的方式來激勵、引導學生積極互動,體會創作的快樂、發展學生的想象力、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真正實現了知識與能力的同步提高。

我的説課完畢,謝謝大家!

《畫》説課稿15

一、説教材

《卡通——動起來的漫畫》是人美版國小第十冊十二課內容。

教材共兩頁,選取了中外各國大量的卡通圖片供學生欣賞。除一些卡通漫畫作品外,還有部分動漫影視截頻,不僅如此,在選材方面還注重了多種卡通表現形式的兼顧:傳統繪畫卡通、水墨卡通、電腦三維卡通、紙藝卡通等。在教學中有利於解決本課的兩個教學重點:1。通過欣賞不同的卡通作品,使學生對“卡通”這個概念有明確的理解;2。 通過欣賞和評述活動,最終可以創作出有獨特風格的卡通作品。

根據教材及教學內容,我制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知識和技能:

1、通過學習,瞭解卡通的由來及相關知識。

2、欣賞多種形式的卡通作品,認識卡通的一般表現形式。

方法與過程:

1、瞭解卡通的特點,繪製有特點的卡通造型。(這也是本課的教學難點)

2、鍛鍊和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能力和創造精神及對多種美術形式的認識和理解。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體會卡通創作的樂趣。

2、感受卡通形象的正面性格,引導學生支持國產動畫片發展。

畫具應準備鉛筆、水彩筆、彩色鉛筆等。

本課設計為兩課時,第一課時以欣賞為主,加以瞭解有關卡通的各種知識,第二課時則進行卡通作品的臨摹與創作,此次我講授的為本課的第一課時。

二、説教法學法

本課是一節“欣賞·創作”課,與教學內容、目標及環節,我主要選擇的有以下教學方法:

教法:直觀演示法、情境激趣法、分析比較法、講解法、欣賞感受法、要點指導法等。

學法:欣賞法、理解法、交流表達法、實踐運用法、分析比較法、練習法、情感體驗法等。

三、説教學過程

結合本課的教學內容及三維目標,我設計的教學流程為:

1。問題導入

通過問問題引出這節課我們學習的內容《卡通——動起來的漫畫》。

【設計意圖:這種方法直觀明瞭,由學生喜愛的卡通形象導入,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體現了本課的教學內容。】

2。分析探究

(1)認識並瞭解“卡通”

a。教師、學生分別講述自己看過的卡通片。

b。講解“卡通”這個概念。

【設計意圖:通過欣賞經典的卡通形象,引出視頻,利用圖片與視頻的直觀對比,使學生突破教學重點,理解“卡通”的含義。】

c。交流有關卡通方面的知識。

【設計意圖:進一步講述卡通知識,明白卡通的由來及發展,在認識的基礎上,達到“瞭解卡通”的目的。】

(2)欣賞並品評“卡通”

a。進行猜卡通人物的小遊戲。

【設計意圖:欣賞不同國家的部分卡通作品,通過讓學生欣賞一些喜聞樂見的卡通形象,激發學生對卡通的熱愛。】

b。遊戲進行後,學生通過自身體驗,總結出卡通兩元素。

【設計意圖:通過不同類型卡通作品的欣賞、品評,瞭解卡通動漫作品兩個重要的表現元素,達到“品評卡通”的目的,並解決本課的另一教學重點,即卡通人物的設計。】

3。繪畫創作

(1)選擇一個自己最喜歡的卡通形象臨摹或想象並表現一個卡通場景下一場景的動作、表情變化。

(2)教師巡視指導。

指導要點:美國動畫的造型較為誇張,注重情節,日本動畫的造型較為唯美,很注重鉛筆稿的製作。在臨摹或創作的時候要注意保持紙面的潔淨,畫面線條要流暢細膩,塗色應做到色塊均勻、色度飽和、過渡自然等。

【設計意圖:在學生練習或創作的過程中有針對性的進行指導,並對卡通造型手法加以指點,解決本課教學難點。】

四、説板書設計

本課教學我主要設計了文字板書形式,先在黑板上寫下卡通兩個重要的元素:表情和動態。然後把不同國家的的卡通特點板書在黑板上。【設計意圖:卡通兩元素和不同國家的卡通特點的板書為學生下一節課中卡通人物的創作做好了理論準備。】

在本節“欣賞·創作”課的教學中,讓學生在欣賞與交流中認識、瞭解卡通,運用卡通造型手法進行練習、創作,最終使學生愛上卡通。教學設計上與教學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與疏漏,敬請各位同仁雅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