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説課稿

一次比一次有進步説課稿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1.3W

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職工,編寫説課稿是必不可少的,説課稿有助於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那麼説課稿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一次比一次有進步説課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次比一次有進步説課稿

一次比一次有進步説課稿1

一、説教材

《一次比一次有進步》是人教版國小一年級語文的一篇課文。本文采用童話故事的形式把這一道理滲透在課文的字裏行間。瞧,小燕子真是個好孩子,燕子媽媽讓它到菜園裏去看冬瓜和茄子有什麼不一樣,它一連去了三次,在媽媽的啟發下,它觀察得一次比一次認真仔細,每次都有新的發現,終於瞭解了冬瓜和茄子的不同特點。這則童話告訴我們只要仔細觀察就有新的發現,這樣才能瞭解事物的特點。

二、説教學目標

根據本教材的結構和內容分析,結合着學生的認知結構和心理特徵,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認識13個生字,會寫3個生字,認識新筆畫橫勾,認識新偏旁“王”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理解課文,懂得只有認真觀察才能瞭解事物的特徵

 三、説教學重難點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我制定以下教學重難點:

識字、寫字朗讀課文

 四、説教法學法

考慮到學生的現狀,我主要採取設置情境教學法、朗讀法、質疑法,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使他們在活動中得到認識和體驗,產生踐行的慾望,培養學生將課堂教學和自己的實踐經驗結合起來,引導學生主動去周邊的客觀事物,發展思維能力。

五、説教學過程

1、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結合課文內容,我通過播放錄象《秋天的菜園》,並配以《小燕子》音樂,引出本課的主人公,從而激起學生們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開始學習。

 2、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主要通過讓學生觀看課文動畫及聽課文朗讀,並要求學生思考:小燕子去菜園看了幾次?這樣讓學生帶着問題進行聽,可以讓他們有目的的聽,對課文建立一個初步的整體感知。

 3、品讀課文,讀中明理:

這個環節的設計主要通過多種形式的讀,讓學生進入課文所營造的氛圍中,使學生在讀中理解課文,體會主人公的情感,培養讀的能力。如:小燕子觀察冬瓜和茄子三次不同的發現,以及三次中小燕子的心情,讓學生採用不同形式的讀,體會小燕子的快樂。而燕子媽媽的三次不同的態度,則通過老師的範讀、學生練讀等營造出氣氛,從而讓學生從小燕子的故事中明白做任何事情都要認真的道理。

 4、積累語言,昇華感情:

這個環節的設計我主要為了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通過分角色朗讀,讓學生讀出不同角色的.不同語氣,進而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使學生在讀中感悟,達到感情的昇華。

訓練是閲讀教學的中心環節。因為知識在訓練中鞏固,能力在訓練中形成,思維在訓練中發展,習慣在訓練中培養,情感在訓練中陶冶。在教學中,我力求遵循“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導,訓練為主線”的原則,組織課堂教學。如教學“冬瓜大,茄子小”時,我引導學生做動作來理解“大、小”的意思,沒有“紙上談兵”講意思,而是讓學生讀句子、做動作。這樣,有動有靜,動靜搭配,既使學生學得快樂,又通過訓練代替了教師的千言萬語。這一點,在讀的訓練中更得到了體現。通過“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導讀課文,加深理解;朗讀課文,體會感情;分角色朗讀,昇華感情。”這幾個環節的設計以及多種形式的朗讀訓練,培養學生的閲讀能力,幫助學生在讀中感悟,讀懂內容。

一堂課中要充分調動起學生的各種感官,訓練學生聽説讀寫的能力,因此寫的環節也必不可少,在最後幾分鐘我安排了生字書寫的環節。

一次比一次有進步説課稿2

一、 説教材

《一次比一次有進步》是人教版第一冊中的一篇童話故事,課文用擬人的手法,通過燕子媽媽和小燕子的對話,告訴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培養觀察能力,能掌握一些觀察事物的方法。

識字教學是低年級教學的重點和難點。而這篇文中的極大部分認讀的問題應該不大,所以我把它們在閲讀教學中,把識字教學和閲讀教學相結合。在朗讀方面,因為前面接觸的大多是詩歌,韻文,這樣的童話還是第一次涉及,朗讀有一定的難度,需要多時間,多形式,多層次朗讀,讓學生讀中有所悟,感受閲讀的樂趣。

《一次比一次有進步》的文章是在一問一答中展開的,學生的語言也應該是在一問一答中積累的。在設計時,我從學習“問”、學會“答”、練習“説”幾個方面來培養鍛鍊學生的説話,表達能力聯繫生活實際進行拓展。綜合以上幾點,我把本堂課的教學目標定為:學會本課12個生字,會寫生字,在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的基礎上,能有感情地讀好燕子媽媽和小燕子的對話之間的對話,同時學會有禮貌地問和完整的回答問話

二、説流程

接下來我想説説我這堂課的`流程:第一部分是課件導入,認讀課文,放在課文開始,一是用來調動學生的興趣。第二、是因為歌曲的動畫恰好讓學生感性的認識,由此引出課題,也比較自然。

第二部分是學詞讀句,感受雨點:在第二部分中我先讓學生自由讀全文,整體感知課文,以“多、快、熟”的要求進行識字比賽,充分調動學生的識字積極性和識字效率。接着便是分段教學。而老師有意識的指導學生觀察燕子三次觀察不同的結果。一是為了訓練學生的語言,二則是為下面學習作了鋪墊。從聽錄音知道是誰在問誰、在問些什麼?接着通過角色轉換學會讀詞句的語氣;在學習答時:從小燕子的回答入手,知道“回答”的這個詞的意思,繼而拓展讓學生來練習回答,説完整話;在學習説時,已放手讓學生自己讀,最後提出自己心中的疑問“為什麼媽媽説小燕子一次比一次有進步,為下節課存疑,留懸念。

第三部分是整合全文,指導書寫:由於前面一直是在分段教學,所以在課結束之前以老師問,學生答的形式來引出這課中所學過的幾個自然段,進行充分整合。

三、説細節

縱觀本堂課,不管我今天是否做到,但我力求體現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生字教學與閲讀教學相結合,識字教學要後伸,從字到詞到短語後到一句話,如在教學第一句話時,有個生字寶寶單獨想和我們見面,出示“菜”進行認讀,接着是出示其它的生字寶寶。生字前後在不同的語境中多次出現。事實也證明,在語言環境中識字是優質高效的。這一環節的設計認準了字不離詞,詞不離句的原則,把識字、解詞、讀句、學文有機的結合起來,讓學生憑藉課文語言理解詞義,在理解詞義的基礎上進行朗讀。這中滾動式的教學,意在讓學生通過多層面的語言實踐,理解鞏固新學的詞、句,讀通課文,讀懂課文。

二是以讀為本,培養學生的語感,讀中感悟。低年級的兒童剛剛開始學習規範的語言文字,處在語言文字訓練的起始階段。對於他們來講,正確的朗讀是學生理解課文最直接有效的方式,所以要讓學生有表情、有動作的朗讀。

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感知,在讀中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這節課中,學習“問”“答”這一環節中,我正是從這一原則出發,讓學生通過各種形式的讀來感悟,理解文本。如師生問答讀、指名讀、齊讀……。

三是體現人文性的滲透。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學生作為人是一種生長着的生命的存在,他需要教師從人文的高度對其生命加以關照。學生練習讀問句“你再去看看冬瓜和茄子有什麼不同?”除了讀出問句的語氣,同時,也滲透了媽媽對小燕子的鼓勵。

一次比一次有進步説課稿3

尊敬的各位老師大家好!我今天説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國小語文一年級上冊第15課《一次比一次有進步》第一課時識字課。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及重難點、教法學法的確定及教學流程這五個方面來完成我的説課。

一、教材分析:

本文采用童話故事的形式,把“只有認真觀察,才能瞭解事物的特點”這一道理滲透在課文的字裏行間。第一課時為識字課,認識12個生字,會寫“回、片”是主要的教學內容。

我根據一年級學生已經掌握的常見的認字方法、認知規律、結合本課知識的特點及課程標準的要求確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難點。

二、教學目標:

1、通過拼讀,找平舌音、三拼音節,學生能夠正確生字,弄準字音。

2、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識字能力,學生通過小組討論初步認識生字,通過組詞能夠區分同音字“再”和“在”。

3、正確認讀詞語,拼讀長句子。

4、學生能夠主動觀察生字的佔格,通過觀看教師範寫,熟練説出生字的筆順,正確規範書寫生字。

三、教學重難點:識字寫字

四、教學方法的確定:

依據《新課程標準》變注重知識獲得的結果為注重知識獲得的過程的教育理念,以學生髮展為立足點,以自主探索為主線,採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本節課是識字課,低年級孩子喜歡猜謎語,所以採用猜謎導入新課,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低年級孩子識字量有限,個別字音弄不準,不能正確流利的讀長句子,所以新課第一個環節就是教師範讀課文,使學生聽準字音;低年級孩子容易調動,喜歡參加比賽,所以我採用去拼音搶讀生字、男女生比賽讀詞語調動學生識字興趣;為了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激發學生交流分享的願望,我採用同桌小組交流進行識字,使學生主動的參與教學中,並體驗學習的快樂及成就感;在寫字環節,主要採用觀察、書空、臨寫方法,學生先觀察佔格,初步感知生字的寫法,然後提出問題學生觀察筆順,教師範寫,讓學生有目的的去觀察。

學法的確定:

縱觀本節課的教學流程:師範讀,生挺準字音——生自讀,認讀圈畫生字,彙報自然段及生字——小組交流學習的——生觀察佔格書寫,臨寫。教師自始至終都是“配角”,起到了引導的作用,學生才是主角,是學習的主體。整個教學環節讓學生在主動積極參與的過程中掌握新知。

五、教學過程:

根據以上各方面的特點,我想通過“創設情境、激發興趣;初讀課文,整體感知;交流方法,識記生字;指導書寫,培養習慣”四個環節來完成我的教學。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在導入環節,我採用猜謎和問題導入:同學們,你們喜歡猜謎語麼?猜猜看這是什麼動物?聽,燕子媽媽和小燕子在説話呢,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次比一次有進步》,來看看發生在燕子家的`故事。整個環節設計的目的在於引發學生強烈的興奮感和親切感,營造積極活躍向上的學習氛圍,為學習新知創設良好的情境,激發學生讀課文的興趣。

2、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本環節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教師範讀課文,生提準字音,接着生自讀課文,彙報圈畫的生字及自然段,這一部分讓學生初步感知文章內容,對易錯、難讀字能夠正確認讀,初步感知長句子的讀法;另一部分是讀題識字,認識“次”,分散教學任務。

3、交流方法,識記生字

在這個環節裏,小組討論進行識字,鼓勵每個學生用自己的方法認識生字,培養學生表達能力以及對識字方法的運用能力,增強學生學習的成就感,體驗學習、分享的快樂,同時增強合作意識。採用帶拼音讀、去拼音讀、開火車讀、男女生賽讀、放在詞語裏讀、讀句子等多種形式認讀生字,使學生能夠正確認讀生字,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了對生字字義的理解以及進一步加強了疑問句讀法的訓練。本課左右結構的生字很多,引導學生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認識新字,提高認字效率;通過組詞體驗“在和再”兩個同音字所表示字義的差異。

4、指導書寫,培養習慣

為了讓學生主動感知生字的寫法及佔格,培養觀察能力和表達能力,首先我讓學生認讀生字,學生正確拼讀後,生觀察佔格並彙報,在教師範寫之前提出要求讓學生觀察筆順,有目的的觀察提高了學生的注意力,然後學生彙報筆順,一齊書空,然後生描紅、臨寫,體驗生字的寫法。

六、引導學生總結全課。

這這節課你的收穫是什麼?生彙報,培養學生總結複習的能力。

七、板書設計:

一次比一次有進步

什樣仔細

本課板書比較簡潔,主要展示熟字記生字的方法,目的讓學生可以聯繫舊知探究新知。

一次比一次有進步説課稿4

一、説教材

《一次比一次有進步》是人教版第一冊第五單元的一篇課文,是一個童話故事,講了燕子媽媽三次讓燕子到菜園去看看冬瓜和茄子有什麼不一樣。小燕子每次去都有不同的收穫,它一次比一次有進步,使燕子媽媽高興地笑了。這篇課文告訴孩子們:對一件事物,只有進行認真、細緻的觀察,才能有比較全面的瞭解。

課文有兩幅插圖,不僅有助於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還可以使學生產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興趣,讓他們學會觀察事物的方法。

二、説學情

童話故事《一次比一次有進步》的主人公小燕子與它的媽媽之間發生的故事,已如同生活中的一年級的國小生和他們的媽媽之間發生的故事一般。這讓他們讀起來備感親切,很自然拿自己的.言行去和小燕子進行比較;最後把小燕子當成學習的榜樣,並從小燕子的故事中去明白做事要認真的道理。

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我將教學目標制定為:

三、説目標

知識目標;認識15個生字,培養學生自主識字能力。

能力目標:圖文結合,角色朗讀,深入理解課文。

情感目標: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激發學生對生活的熱愛之情。

依據教學目標我將教學重點、難點設計為:

教學重點:

讀懂課文,理解燕子媽媽最後笑了的原因,從而明白做事要認真的道理。

教學難點:

分角色朗讀課文,注意讀出不同角色的不同語氣。

教具準備:

小燕子和燕子媽媽、冬瓜和茄子貼圖、實物(西紅柿和黃瓜)、頭飾、多媒體課件。

四、説教法

在教學時,我遵循“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的原則,把指導朗讀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有意識地對閲讀方法進行指導,真正收到以讀代講,以讀促思、以讀助講,以讀悟情的效果,為此設計以下教學方法:

1、朗讀感悟法。 2、自學、合作、探究法。

3、評價、鼓勵法。 4、多媒體教學法。

五、説學法

語文學習教無定法,重在得法,貴在用法。為此設計以下學習方法

1、競賽、遊戲法。 2、自學、合作、探究法。

3、讀、思、議結合法。 4、實物觀察法。

六、説教學過程:

新課標要求:“語文教學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習慣。”結合本課的特點,根據學生實際,我設計了五個環節:

環節一:音樂入題,激發興趣。

良好的開端等於成功的一半。一上課,我首先讓孩子們邊聽邊唱一首大家耳熟能詳的兒歌《小燕子》後質疑:小朋友你們喜歡小燕子嗎?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一個關於小燕子和她媽媽的故事,出示課題《一次不一次有進步》引導學生讀題並質疑:燕子媽媽為什麼誇小燕子一次比一次有進步?”

設計意圖:通過插入動畫音樂,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讓他們帶着問題,懷着好奇的心情進入學習。

環節二:初讀課文、讀中識字。

1讓學生自由讀課文然後出於導學提示:在讀的時候,用圓圈把生字組成的詞語寶寶圈出來,並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住它。2再出示“幫小燕子找家”遊戲,採用小老師領讀,開火車讀等方法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產生自主識字的興趣。3最後出示詞語,找出哪兩個生字寶寶沒有組詞,由此引出“躺”和“掛”的教學。然後讓學生通過圖片直接貼在黑板上理解這兩個字,加深印象,幫助識記。

設計意圖:通過製作“小燕子找家”的小遊戲對學生自學生字的情況進行檢測,使他們能更好的學習課文。

環節三:品讀課文,讀中明理。

1讓學生聽課文錄音,一邊聽一邊想,出示自字要求屋檐下,燕子媽媽讓小燕子去幹什麼?請同學們用橫線劃出燕子媽媽説的話。2然後指導學生學習燕子媽媽説的三句話,引導學生讀出媽媽温柔、親切的語氣。(可採用個別讀、比賽讀、表演讀方法)再抓住重點詞看看,再去看看,再去仔細看看體會燕子媽媽一次又一次耐心教導和鼓勵小燕子去觀察。3由於一年級學生注意力集中時間短,興趣容易轉移,我設計課間律動這一環節讓學生跟着鋼琴曲做燕子飛翔的動作跟着小燕子到菜園去看看,再度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然後找出小燕子去了菜園幾次?它看到了什麼?用波浪線劃出小燕子説的話。4指導學生學習小燕子説的三句話,讀出小燕子經過自己一次有一次的仔細觀察後,發現冬瓜和茄子不同的那種一次比一次高興、快樂、驚奇的語氣。5出示圖片,引導學生了解小燕子三次發現冬瓜和茄子的不一樣?第一次發現冬瓜大,茄子小。第二次發現冬瓜是青的,茄子是紫的,第三次發現冬瓜的皮上有細毛,茄子的柄上有小刺。這裏用放大鏡放冬瓜和茄子圖片,引導學生體會小燕子觀察得認真,連這麼細微的不同都發現了。6分角色朗讀,可以配上自己喜歡的動作。7最後、請學生小組討論想一想,燕子媽媽為什麼誇小燕子一次比一次有進步,多多鼓勵學生,讓他們明白是因為小燕子觀察一次比一次認真。

設計意圖:通過電子白板的互動,多種形式的讀和評價,老師適度點撥,寓教於樂,樂中求學。

環節四:動畫回顧、角色表演。

出示動畫版的《一次比一次有進步》播放動畫視頻後讓學生戴上頭飾上台表演。

設計意圖:通過鏈接課文視頻動畫和學生角色表演,讓學生在快樂中加深對故事的印象,從而明白做什麼事都要認真。

環節五:拓展延伸、學以致用。

出示實物水果(黃瓜和西紅柿)讓學生髮現這兩種水果有什麼不一樣?讓學生用 “媽媽,媽媽,我發現了……”句式回答,由此讓學生明白可以用眼睛看、還可以用手摸、嘴嘗、鼻子聞、耳朵聽等方法發現它們的不同點。

設計意圖:通過口語交際,延伸課文內容,拓展學生思維,提高其口頭表達能力,教給學生觀察事物的方法。

七、説板書

結合低年級學生的認知特徵,我採用“圖文式”板書來突出重點,為學生理清思路。

板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