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説課稿

《〈寬容〉序言》説課稿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1.83W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説課稿,藉助説課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那麼寫説課稿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寬容〉序言》説課稿,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寬容〉序言》説課稿

《〈寬容〉序言》説課稿1

今天我要説課的題目是《<寬容>序言》,它選自天津市中等職業學校試用教材,一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單元。大綱規定,職高階段要繼續提高學生閲讀能力,養成自學語文的習慣。

本單元的閲讀訓練重點是“把握文意”。《<寬容>序言》是房龍為他的《寬容》一書所作的序言。卻更像一篇散文詩式的寓言故事。本文集趣味性、審美性、思想性於一身,是一篇文質兼美的好文章。

通過學習本文既可以訓練學生把握文意,提高閲讀能力,又可以達到潛移默化的人文薰陶和情感教育。現代的獨生子女越來越多,狹隘、自私不乏其人。他們缺少對人生、社會的獨立深刻地思考。因而我確立的情感目標是:用 “寬容”思想引導學生走出狹隘的個人世界,喚醒他們的“博愛”意識。再有現在的職高生學習根本不認真。學習基礎差,態度不端正,對於課文的閲讀理解只是停留在表面上。所以我確立的知識和能力目標是:①把握文意,充分理解“寬容”的深刻內涵。②培養學生正確、全面、透徹、辨證地閲讀分析的能力。那麼深入理解“寬容”的精神實質應作為重點。挖掘文中深刻的哲理,幫助他們今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形成健全人格則是本課的難點。

教學過程中,我採取了相應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①朗讀、默讀、速讀、精讀等方法的綜合運用。在朗讀的基礎上整體感知;在默讀的基礎上深入感悟;在速讀的基礎上精確篩選;在精讀的基礎上分析理解。②提問法:逐步引導學生對文章主旨的把握,讓師生在和諧的氛圍中平等交流,有利於學生思維的開發和語言的表達。③討論法:愛因斯坦有句名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歡快熱烈地討論之後,學生就有話可説,也就樂於表達出自己的思想。既發散了學生的思維,又為學生搭建了自主學習的平台。

古人云:供人以魚,只解一餐;授人一漁,終身受用。所以我在教學中堅持讓學生預習、質疑、討論、分析、總結、歸納等。我把學生分為六組,組長各一名。課餘,組長監督每人必須大聲朗讀課文,儘量提出有意義的問題,組內討論解決。通過學生自讀、解疑,初步把握文意。現代教育理論認為:教學的真正含義是變“學會”為“會學”。所以,預習就變得非常重要了。教學過程中多媒體教學是很有必要的。有時它能通過鮮活的畫面,深邃的意境,表達更深層的內涵,調動學生豐富的想象,拓展他們思維的空間,起到輔助教學目標的落實的作用。

授課過程中我將(展示課件第1張)用《沉思曲》作為背景音樂,用翱翔夜空,嚮往藍天的白鴿作為背景畫面。我這樣做的目的是:暗示學生人們對寬容、和平、自由的渴望。在此基礎上,我將用唐太宗對人生感悟的一段名言:“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見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引出課題(展示課件第2張)(板書:課題、作者)教師指出本課與其他序言的不同,及本課的學習重點。

然後我結合大屏幕介紹作者及他的作品《寬容》的情況。把教學引到下一個環節。(展示課件第5張)我請同學在預習的基礎上,在音樂聲中複述課文,並欣賞作者親手為該篇畫的插圖,及教師蒐集的相關圖片。我通過這一環節,既可檢查學生在預習時對基本文意的把握,又可使學生透過畫面發揮想象,走進作者的精神空間和內心世界,瞭解他的博大、深邃。

複述之後,我肯定優點指出不足,並鼓勵學生要堅持預習,養成習慣。設置疑問: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請同學回答後,明確課文主要內容即:一個古老的民族,在無知山谷裏世世代代生活的故事。下一個環節我是這樣銜接的:那麼無知山谷是怎樣一種狀況呢?

請一名同學朗讀課文第1節,其他同學找出對無知山谷進行描寫的詞句,學生篩選出關鍵信息後,大家自由發言,教師點撥明確答案:“無知山谷”是封閉守舊,貧窮落後,沒有生氣,沒有希望。然後我將用我國通過改革開放終於自立於世界強國之林,以及我校實行聯合辦學再次煥發青春與活力的事例啟發學生:要改變這種生活狀況,必須走出封閉的大門,用新的知識武裝自己。可是這種變革往往是需要昂貴的代價的!如課文中那個悲劇性的英雄人物——“漫遊者”。

接着就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第2-4節,找出對“漫遊者”的言行、神態進行描寫的語句,把握人物形象的內涵。小組討論歸納,教師點撥明確:“漫遊者”是敢於懷疑,衝破禁錮,探索新知,從容赴死,新思想的探索者傳播者。

然後我繼續引導:他歷盡千辛萬苦想引領人們投奔幸福的新天地,卻被“守舊老人”和“村民們”殺死了!我們看看“守舊老人”“村民們”在文中充當了什麼角色呢?同學們速讀課文之後,三組討論“守舊老人”,另三組討論“村民們”。在前面分析的基礎上,學生獨立完成這一環節,教師巡迴指導,達成共實後,學生自己歸納:“守舊老人”是愚昧守舊,頑固專制,殘忍鎮壓,舊思想的維護者統治者。“村民們”是愚昧無知,安於現狀,麻木不仁,盲從,幫兇。通過這一環節培養學生獨立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師總結:在“創新”與“守舊”鬥爭中,“漫遊者”實際上是被守舊老人所代表的舊思想、舊律法逼死的!而守舊老人卻幸福的生活着。要想悲劇不再重演,我們應該怎樣做呢?

找六個同學分角色朗讀第8節,教師以“對這件事我們的確很內疚,不過,假如當時我們知道的話,當然就……”為切入點,鼓勵同學補充省略掉的內容。同學們可以補充 “不殺他了”“寬容他了”等等。符合文意即可。有同學會問:作者為什麼不把話説明白呢?教師講解:平時我們總説“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數人手裏”,由於人們受認識的侷限,破除舊觀念,舊思想,接受新思想總要有一個過程,再加上頑固舊勢力的鎮壓,對於先驅者的新知人們可能一時不能接受,但只後悔、內疚是沒有用的,關鍵是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應該採取什麼態度?

學生自然感悟到應該“寬容!”。然後我將通過(展示課件第11、12張)展示布魯諾、商鞅、達爾文、譚嗣同等照片,及美軍近幾年來攻打伊拉克的慘照。使學生明確:要使真理得到發展,我們必須提倡寬容。歷史的進步要靠知識的進步,任何力量都不能阻擋人們追求真理的腳步,要保證真理得以發展,就要保證思想自由,採取寬容政策,反對以愚昧、無知、頑固、兇殘的態度扼殺真理。以此喚醒學生們的“博愛”意識,理解“寬容”的偉大意義,引起學生對人生、社會的深刻思考。

至此本課的學習重點得以解決,難點得到突破。挖掘了學生的思維深度,拓展了學生的思維廣度。

接着請同學齊讀文章結尾,通過教師點撥使學生明確:頑固的守舊勢力總是要鎮壓創新者的;有些善良的人們由於傳統的束縛,認識的侷限,總是有意無意地傷害創新者,這就意味着這樣的事情還會發生。所以,作者用“我們希望”來表達人們美好的心願。這也是作者寫作的真正意圖。為了使學生認識到:現實生活中也需要寬容。我將(展示課件第14張)讓同學們欣賞羣口相聲《讓一讓,生活真美好》,使他們在歡樂之餘體會人生的真諦!寬容是一種理解,寬容是一種信任,寬容是一種胸襟,寬容更是一種境界。最後讓我們(展示課件第15張)在一曲《愛的奉獻》中再次體會什麼是寬容。

為了檢驗本文教學目標的完成情況我設置了三道練習題。(見課件)

教師小結留作業: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學習了把握文意的基本方法,下面通過作業鞏固一下:我們提倡寬容,但現實中一味地“寬容”行嗎?課下按原小組進行辯論,每人形成一篇書面議論文。

謝謝大家!

《〈寬容〉序言》説課稿2

我今天所説課的篇目是《寬容》序言,它是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語文教材第一冊第四單元的第三篇課文。

一、新教材對高中語文閲讀教學的要求

人教社的高中語文新教材(試驗本),打破了傳統的閲讀與寫作、説話、聽話混合編排的模式,改為閲讀與寫作、口語交際分編;各個單元的教學重點相當明確。高中語文新大綱中明確規定,高中語文教學要讓學生“掌握語文學習的基本方法,養成自學語文的習慣”,“為繼續學習和終身發展打好基礎”,提出了“以閲讀教學為龍頭帶動整個語文教育是一個標本兼治的通途”,“要重視學生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主動學習、探究。語文教學以閲讀為本,改革舊的耗散性講析模式,注重閲讀教學的整體感悟,突出廣泛而自主的大量閲讀,突出全方位的閲讀技巧和能力的指導與訓練,以多種渠道培養良好的閲讀習慣,以閲讀帶動聽説寫能力的全面提高。突出學生的文化背景積澱,突出語文教育的人文薰陶”。

二、課文特點及在教材中的地位

《〈寬容〉序言》是房龍為他的《寬容》一書所作的序言,該序言的寫法很特別,是一篇散文詩式的寓言。作者以豐富的想象和聯想,虛構了一個“創新”與“守舊”兩大勢力鬥爭的故事,從而生動形象地説明了《寬容》一書的精髓。該文被安排在第二冊第三單元第四課應出於以下考慮:

1、本單元的學習重點是分析評價,借鑑吸收。對課文的分析評價,可以全面涉及它的內容和形式,也可以着重就某一個方面做出恰當的評價。該單元前三課要求分別為:對《黃鸝》的哲理作一點評價、分析評價《咬文嚼字》的觀點、體會並借鑑《我與地壇》對生命的認識,而第四課則是通過前三課的學習,培養學生自己分析評價、借鑑吸收的能力。

2、結合高中階段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對哲理的分析和借鑑,有助於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有助於培養良好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是繼第一單元的“整體把握、篩選信息”和第二單元的“研究探討、深入領會”之後的對閲讀能力的進一步提高。

三、學生情況分析

我們所教班級的高中學生由於社會教育的大環境影響,習慣了傳統的填鴨式的教育,缺少對人生、對社會的獨立思考,因而課文的理解會停留在表面,流於形式。另一方面,由於高中學生處於自身人格趨於形成的時期,又會過於強調“創新”而否定傳統,產生認識上的誤區,因此,引導學生正確對待課文藴含的哲理使該課應該注意的

四、教學目標與教學重點

根據以上分析,我認為該課的教學目標應確定為:

1、把握和評價故事中藴含的哲理。

2、理解“無知山谷”、“知識的小溪”等事物的象徵意義,理解故事中“先驅者”、“守舊老人”、“無知的人們”三種形象的典型意義3、培養學生思維的深刻性,能正確、全面、透徹的看待問題。教學重點為:透過本文主旨,進行創造人格的薰陶,培養對新事物理解、寬容的態度。

五、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的運用

“強化閲讀,整體把握,深入體會,正確評價”是本人在該課教學中的指導思想,在處理教材時,結合配樂朗讀使學生在總體上感覺、感知作者深邃的思想,通過多媒體補充,讓學生展開聯想的羽翼,領會寬容的要義,達到內化的目的。運用點評法正確引導學生理解文章的寓意,引導學生正確對待“創新”和“守舊”,“創新”和“傳統”的關係。在教學中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採用朗讀、詞段點評、討論、質疑、等方式使學生獨立思考,並把握和評價故事中藴含的'哲理。

《〈寬容〉序言》説課稿3

一、教材分析

教材的屬性及課文的特點

《〈寬容〉序言》選自華東師大出版社高中語文二年級下冊第四單元,這個單元的主題是表現人類的精神的力量,多篇文章意在表現正確的思想和頑強的精神能釋放出巨大的能量,具有改造世界的力量。《〈寬容〉序言》是房龍的代表作《寬容》的序言,這則序言用一個虛構的故事,濃縮了人類歷史發展的無數事實,強調了寬容精神對歷史進步、社會發展的推動作用。這篇序言既是一篇散文詩,也是一則意味厚重的寓言,既飽含詩情,又寓於深刻的寓意,極具思維和審美的張力。對學生和老師都有極大的吸引力,既有可教性又有可學性,是不可多得的優秀選材。

二、教學目標、重點、難點的確立,突破口的選擇

1)教學目標:

a、理解“寬容”的精神實質及其對人類歷史的推動作用

b、培養學生思維的深刻性,能正確、全面、透徹的看待問題

2)教學重點:透徹理解寬容的精神實質及其對人類歷史的推動作用

3)教學難點:清晰透徹地理解故事所藴含的深刻哲理

教學目標的設立是基於學生的實際情況設定的,但是思維的思辯性很差,因而在教學重要着重培養學生的思辯能力,使其能從更深的層面認識人類文明前行的軌跡。《〈寬容〉序言》講述了一個先驅者因發現了真理並用敢説出真相而被處死,但最終得到認可的故事,故事生動形象地揭示了《寬容》一書的精髓,怎麼樣從故事中讀出《寬容》這本書的思維內涵是教學的難點。這一難點的確立可以培養學生從充滿詩意的含蓄文本中解讀出文本的深層意藴和內涵。學生的思維能力能得到廣度和深度的發展。從大魚紋的觀念出發,以文學的方式來關照哲學命題,使學生能用準確、全面、透徹的眼光來看待和解決問題,避免個人的偏執和疏漏,培養思維的縝密和深刻。同時這篇序言的教學也承載着發展學生情感的任務。對個體世界過度關注,導致了學生思維和情感的狹窄,對人類歷史、思想、文明的發展是所知甚少甚淺的,確立這樣的教學目標也是想以漫遊者的悲劇故事來喚醒學生的“大愛”——對人類前行中的苦難的悲憫,強化人文的精神,加強思維的底藴。

4)突破口

教學中,我想以漫遊者的結局作為切入點,以他的殉難為中軸,上承人們對無知的安之若素和漫遊者驚奇地發現,下接人們的覺醒和悔悟,由舉世羣盲到卓爾不羣的精神個體出現,再到有知和無知的痛苦交織,在這種痛苦中反思寬容的意義和內涵。這個切入點可以鈎連起品味語言,感悟哲理和對寬容作用的思考。人類獨立思想的產生和發展的過程可以從中體悟,新的思想產生了,反動守舊的勢力為了維護自己的信仰、權威、生活秩序是無法以寬容的態度來對待新思想的,寬容是艱難的,但不寬容又會付出更大的代價,是以死亡和歷史真理的緩慢、滯後發展為代價的。因而對漫遊者的寬容也就意味着給他們自由、民主,這對思想的發展是至關重要的。

三、教學手段、方法

1、多媒體輔助教學

對於使用媒體教學,我一直是很擁護的,但也很謹慎。運用得好,媒體可以起到幫助教學的作用,運用不好,媒體就成了教學的障礙,對教學是一種牽制和限制。這是一則寓言故事,用媒體來創設情景有助於有效加深學生的理解,迅速進入故事的情境。媒體的運用過程中,精心選取了房龍親手為《〈寬容〉序言》所繪的插圖,還有人類歷史上和漫遊者有共同命運的先驅者的照片,這樣既可以使學生沉浸於房龍的哲理世界,也可以穿透故事進入人類歷史現實,各種情境的創設能更好的輔助教學目標的落實。

2)方法

a 、朗讀法:文質兼美的文章,朗讀是必不可少的。這篇序言更是集趣味性、思想性、審美性於一身,教學中適當設置朗讀可以從感受包含的事情進入深刻的哲理的感悟。

b、討論法:教學過程中,設計了一次討論,目的在於互相補充,彼此技法,同時也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了一個平台。

c、提問法:老師在備教材、備學生的前提下精心設計問題,以此和學生對話。這種方法很可能出現答非所問的情況,尋找對話的平台是最重要的。

d、讀寫結合法:教學設想者,有這樣一個環節,請學生為漫遊者寫墓誌銘,當堂完成有效地檢驗學生的理解、感悟程度。同時也能檢測文本語言對學生的影響。這一環節是我特別想嘗試的,期待它能成為本課的亮點。

四、教學流程

1、導入:用寬容不同版本的封面作為媒介體會這本書的非凡魅力引出作者方龍以及他極具“人文主義”特點的作品和他獨特的寫作方法。用極其輕鬆俏皮的文字撰寫歷史著作

2、認識這篇序言的與眾不同。

3、問題設計

a、漫遊者有哪些創新的舉動?從中可以看出他是怎樣一個人?

b、他的結局如何?為何會有這樣的結局?(討論)

c、如果當時人們寬容了漫遊者會有怎樣不同的情況發生?

d、通過這則寓言故事,感悟到了哪些哲理?

e、學習本文的語言,結合你的理解和感悟為漫遊者寫一則墓誌銘,其中“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結局”學生的回答有可能不夠全面,概括不夠到位,可以用一系列小問題進行鋪墊和追問。

如:

有哪些因素導致了這樣的結局

這些因素的特點是什麼?

分析具體的語言來得出特點。

《〈寬容〉序言》説課稿4

我今天所説課的篇目是《寬容》序言,它是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語文教材第一冊第四單元的第三篇課文。

一、新教材對高中語文閲讀教學的要求

人教社的高中語文新教材(試驗本),打破了傳統的閲讀與寫作、説話、聽話混合編排的模式,改為閲讀與寫作、口語交際分編;各個單元的教學重點相當明確。高中語文新大綱中明確規定,高中語文教學要讓學生“掌握語文學習的基本方法,養成自學語文的習慣”,“為繼續學習和終身發展打好基礎”,提出了“以閲讀教學為龍頭帶動整個語文教育是一個標本兼治的通途”,“要重視學生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主動學習、探究。語文教學以閲讀為本,改革舊的耗散性講析模式,注重閲讀教學的整體感悟,突出廣泛而自主的大量閲讀,突出全方位的閲讀技巧和能力的指導與訓練,以多種渠道培養良好的閲讀習慣,以閲讀帶動聽説寫能力的全面提高。突出學生的文化背景積澱,突出語文教育的人文薰陶”。

二、課文特點及在教材中的地位

《〈寬容〉序言》是房龍為他的《寬容》一書所作的序言,該序言的寫法很特別,是一篇散文詩式的寓言。作者以豐富的想象和聯想,虛構了一個“創新”與“守舊”兩大勢力鬥爭的故事,從而生動形象地説明了《寬容》一書的精髓。該文被安排在第一冊第四單元第三課應出於以下考慮。

1、本單元的學習重點是掌握序言這種文體。序言是寫在著作正文前的文章,但有自序和他序之分。內容比較廣泛,形式也很自由,感情色彩比較濃厚,但卻是緊扣寫書的宗旨經過組材。本文是在學習前兩課即《〈吶喊〉自序》、《衚衕文化》的基礎上繼續學習序言這種文體,從而更進一步瞭解序言的特點。

2、結合高中階段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對哲理的分析和借鑑,有助於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有助於培養良好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是繼第三單元的演説詞、第二單元的散文和第一單元的詩歌鑑賞之後的對閲讀能力的進一步提高。

三、學生情況分析

我們所教班級的高中學生由於社會教育的大環境影響,習慣了傳統的填鴨式的教育,缺少對人生、對社會的獨立思考,因而課文的理解會停留在表面,流於形式。另一方面,由於高中學生處於自身人格趨於形成的時期,又會過於強調“創新”而否定傳統,產生認識上的誤區,因此,引導學生正確對待課文藴含的哲理使該課應該注意的

四、教學目標與教學重點

根據以上分析,我認為該課的教學目標應確定為。

1、把握和評價故事中藴含的哲理。

2、理解“無知山谷”、“知識的小溪”等事物的象徵意義,理解故事中“先驅者”、“守舊老人”、“無知的人們”三種形象的典型意義。

3、培養學生思維的深刻性,能正確、全面、透徹的看待問題。

教學重點為:透過本文主旨,進行創造人格的薰陶,培養對新事物理解、寬容的態度。

五、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的運用

“強化閲讀,整體把握,深入體會,正確評價”是本人在該課教學中的指導思想,在處理教材時,結合片斷範讀使學生在總體上感覺、感知作者深邃的思想,通過多媒體補充,讓學生展開聯想的羽翼,領會寬容的要義,達到內化的目的。運用點評法正確引導學生理解文章的寓意,引導學生正確對待“創新”和“守舊”,“創新”和“傳統”的關係。在教學中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採用自讀、自由點評、討論、質疑、等方式使學生獨立思考,並把握和評價故事中藴含的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