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説課稿

《對稱》國小數學説課稿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2.96W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説課稿,藉助説課稿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麼優秀的説課稿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對稱》國小數學説課稿,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對稱》國小數學説課稿

《對稱》國小數學説課稿 篇1

一、説教材

本課時教學內容是:蘇教版四年級下冊第八單元第62、63頁。對稱是《數學課程標準》"空間與圖形"領域中"圖形與變換"的重要內容。學生在三年級下冊已經初步認識了軸對稱圖形和對稱軸,也接觸過根據對稱軸所在的位置,畫出軸對稱圖形的另一半的過程。那麼本課要在這基礎之上,着重在對"對稱軸"這部分知識的進一步探究、學習,能畫出一些簡單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正確判斷對稱軸的條數。學生經過三年級的學習應該已經有這方面的朦朧認識,但要通過今天的學習使這種認識浮出水面,在頭腦中形成清晰的,有條理的知識結構,進而加深對軸對稱圖形特徵的認識,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二、説教學目標

根據《數學課程標準》和教材特點,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我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為:

1.知識目標:

(1)讓學生經歷長方形,正方形等軸對稱圖形各有幾條對稱軸的探索過程,會畫簡單的幾何圖形的對稱軸。

(2)根據對稱軸所在的位置,畫出軸對稱圖形的另一半,並藉此加深對軸對稱圖形特徵的認識,發展空間觀念。

2.能力目標: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大膽猜想、分析判斷、動手操作、實踐驗證的能力。

3.情感目標:進一步感受對稱美,感受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運用,增加學習數學的興趣。

三、説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經歷發現長方形、正方形對稱軸條數的過程。

教學難點:正確畫出平面圖形的對稱軸。根據對稱軸所在的位置,畫出軸對稱圖形的另一半。

四、説教法和學法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獨的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操作,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依據這一教學理念,教學中,通過小組合作,藉助操作活動,讓學生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從而發展學生的數學技能。

五、説教學準備

長方形、正方形紙、平面圖形、多媒體課件

六、説教學過程

結合本課的特點,我設計了四個教學環節:

(一)複習舊知,導入新課

(二)動手操作,探索新知

(三)鞏固深化,拓展應用

(四)總結欣賞,反思延伸

具體教學過程如下:

(一)複習舊知,導入新課

本課的開頭,通過讓學生對圖片的觀察,從而自然的回憶對軸對稱圖形的認識,如何判斷一個圖形是否是軸對稱圖形,如何表示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調動其已有的知識儲備,也為本課進一步認識軸對稱圖形,探究對稱軸的條數,正確畫出對稱軸打下一個知識基礎。接着讓學生明確今天的學習內容並板書課題:圖形的對稱

(二)動手操作,探索新知

這部分我分為三個層次來教學:

1、探索長方形對稱軸。

2、指導學生畫對稱軸。

3、探索正方形的對稱軸和長方形的對稱軸。

首先第一部分探索長方形的對稱軸,我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學情,他們是有能力根據以往的知識經驗進行操作並得出結論:長方形有2條對稱軸,可以上下對摺,也可以左右對摺.這對於學生來説,並不難,所以我沒有在這裏放過多的時間。

其次,指導學生畫對稱軸,我把教學的重點放在了第二層次指導學生畫對稱軸上.引導學生思考:剛才同學們是通過對摺的方法找到對稱軸的位置的,可是很多軸對稱圖形是不能對摺的,比如黑板上的這個長方形,你怎樣來畫出這個長方形的對稱軸呢?由此激發學生探索的慾望,嘗試自己畫長方形的對稱軸,然後交流自己的方法。

而老師要做的是在學生自主探索的過程中,引導學生規範方法,在長方形中,只要找到兩條長(寬)的中點這兩個關鍵的點,就能很快地確定對稱軸的位置,連接兩個中點,就是一條對稱軸,正確規範地畫出長方形所有的對稱軸。

【設計意圖:經歷發現長方形對稱軸條數的過程,提出問題引起學生的質疑、思考、進而自主地探索、嘗試,想出解決的方法,解決這個問題,使解決問題真正成為因為學生需要而去解決。充分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性,提高學生的自我發展。而教師的示範作圖和必要的講解使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更規範、嚴謹。】

3、正方形的對稱軸

在第三層次探索正方形的對稱軸過程中,我先讓學生猜猜它有幾條對稱軸,然後自己動手摺一折,操作驗證,再在書上畫出結果,有了長方形對稱軸的探索基礎,學生能輕鬆找到並畫出正方形的所有對稱軸。

最後,我追問:你在畫對稱軸時是怎麼確定關鍵的兩個點的再次強調圖形對稱軸的正確,規範畫法,加深對軸對稱圖形對稱軸的認識。

【設計意圖:有了前面長方形對稱軸的探究經歷,放手讓學生嘗試折一折,作圖等方法,認識正方形的對稱軸,啟發他們通過操作自己發現正方形有四條對稱軸,正確畫出正方形的對稱軸。這樣很好地突出本課的重點,突破本課的難點。】

(三)鞏固深化,拓展應用

練習部分,我比較注重對習題的開發和利用,進行適當地順序調整、拓展和延伸,使練習部分成為本課的亮點。主要分為5個層次來練習。

1.想想做做第1題是對基礎知識的鞏固。

2.正多邊形的對稱軸。(想想做做第4題)

在學生完成畫出正多邊形的對稱軸後,我適當追問,引起學生思考:按照這樣推斷,那正七邊形會有幾條對稱軸?正十邊形呢?正一百邊形呢?那麼這個規律可以怎麼説?讓學生歸納總結出這道題中隱含的規律:正幾邊形,就有幾條對稱軸。

3.比較複雜圖案的對稱軸.(想想做做第2題)

學生在完成題目要求後,我又追問:你在找,畫它們的對稱軸的時候可以把它們和我們學過的圖形聯繫起來嗎?分別是哪些圖形?

【設計意圖:這樣的追問培養學生經常思索的良好品質,學會知識的整理、遷移、歸類,更好地解決問題。】

4.根據對稱軸所在的位置,畫出軸對稱圖形的另一半。

示想想做做第3題:根據對稱軸所在的位置,畫出它的另一半使它成為一個軸對稱圖形.這裏,我也非常注意體現學生的自主性和對學生方法的指導,讓學生想一想怎樣找最準確。

5.設計軸對稱圖形

請學生來做一回小小設計師,發揮想象力,自由設計對稱的圖案並畫出它的對稱軸。

【設計意圖:因為本課新授部分內容對學生來説比較容易接受,所以我在練習部分鞏固知識的同時,注意知識的拓展和提升,針對所學知識重組練習,由淺入深,由易到難,使學生階段性地提高認識。】

《對稱》國小數學説課稿 篇2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第56——61頁,軸對稱圖形

教學目標:

一、聯繫生活中的具體物體,通過觀察和動手操作,使學生初步體會生活中的對稱現象,認識軸對稱圖形。

二、使學生能根據軸對稱圖形的初步認識,在實物圖案和平面圖形中識別軸對稱圖形,能用一些方法做出軸對稱圖形,能在方格紙上畫出簡單的軸對稱圖形。

三、使學生在認識和製作簡單的軸對稱圖形的過程中,感受到物體或圖形的對稱美。激發數學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點:

軸對稱圖形的初步認識和製作。

教學難點:

軸對稱圖形的初步認識。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實物投影儀、剪刀、彩紙、圖形紙、釘子板、字母卡片等。

教學過程

一、猜一猜——情景導入

(一):欣賞錄像。(課件出示春天到北京旅遊的景象)

二、觀察、操作——探究特徵

(一)、觀察,初步感知

1、認識對稱

觀察照片,你能發現它們有什麼特點嗎?(師課件點擊放大剪紙圖。)

生:它的兩邊都是一模一樣的。

(課件點擊返回)那其它物體有沒有兩邊也是一模一樣的呢?

2、揭示對稱

像這樣物體的兩邊是一模一樣的,我們就説這個物體它是對稱的。那這些物體它們都是對稱的。

3、擴展認識

在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物體也是對稱的呢?(課件出示)和你的同桌説一説。

(同桌之間自由説,全班交流)

(二)、操作,體會特徵

1、從物體到圖形的認識

把這些對稱的物體畫下來,得到下面的圖形:(電腦出示按天安門、飛機、獎盃、蝴蝶等實物畫下來的圖形)

繼續觀察,這幾個圖形有什麼特點呢?

任選一個圖形,在小組內合作,嘗試能用什麼方法來驗證它

們是對稱的呢?

(學生操作,教師巡視,選擇不同的實驗方法。)

交流反饋。演示摺紙過程:對摺後兩邊是對稱的

板貼:對摺

師:那再請同學們觀察一下,你把圖形對摺後發現了什麼呢?在小組裏説一説。(學生小組交流)

生:它們對摺後兩邊是對稱(一模一樣)的。

師:那其他圖形也是這樣的嗎?師加以補充:像這樣,對摺後摺痕兩邊的部分完全一樣(對稱),稱為完全重合。板貼:完全重合

師:為了使大家看得更清楚,我們請電腦老師來演示一下。(電腦演示:2個對摺完全重合的過程)。請大家把其餘的兩個圖形再折一折,你發現了什麼?(學生操作,小組交流述説)

師:這些圖形它們有什麼共同的特徵呢?(點名回答)

生:它們對摺後兩邊是能完全重合的。

小結:像這樣,對摺後兩邊能完全重合的圖形是軸對稱圖形!(板帖:軸對稱圖形的概念)

師:今天我們就要來學習軸對稱圖形(板貼課題:軸對稱圖形)

師:這些圖形都是(學生講軸對稱圖形),那誰來説説這三張圖形為什麼是軸對稱圖形呢?

生:(點名回答)它們對摺後能完全重合,所以是軸對稱圖形。

師:如果把剛才對摺後的圖形打開來看看,還發現什麼呀?

生:一條摺痕。

師:有一條摺痕。這條摺痕就是這個圖形的對稱軸。(電腦演示對稱軸)(板貼:對稱軸)

師:你能找出另外兩張圖形中的對稱軸嗎?相互説一説。(同桌交流)

師:(小結)現在同學們知道什麼圖形才是軸對稱圖形嗎?在小組裏交流一下(小組交流)

二、識別,加深體驗——動手操作

師:同學們的表現真不錯。今天,一些圖形娃娃也非常高興來參加我們的活動,但它們有個要求(電腦出示P57“試一試”)要請同學們運用這節課所學的知識找出哪些是軸對稱圖形?大家能滿足圖形娃娃的要求嗎?組長拿出信封中的圖形,選擇自己喜歡的圖形動手摺一折,然後在小組裏説一説你選的是軸對稱圖形嗎?為什麼?(小組合作操作)

師:(點名回答)三角形是軸對稱圖形嗎?為什麼?

(點名回答,學生投影展示)

師:那平行四邊形是軸對稱圖形嗎?為什麼

(點名回答並投影展示)

…………

師:(小結)通過剛才的操作,同學們知道怎樣的圖形才是軸對稱圖形嗎?

生:(請2—3名學生説)

三、訓練,鞏固特徵

師:看來同學們學得真棒啊!下面吳老師呢就要來考考大家了。

(一)師:(課件出示第58頁第1題)這是我們生活中常會看到的一些圖形,你能一眼就看出它們中哪些是軸對稱圖形嗎?(直接提問,課件演示1—2個是軸對稱圖形,對有疑問的再演示)

(二)師:同學們知道嗎,我們學的英文字母,有很多也是軸對稱圖形呢!就讓我們在搶答遊戲中把它們找出來吧,看誰的反映最快。(教師舉字母卡片,學生搶答)

(三)師:(小結)為什麼N、S不是軸對稱圖形呀?

生:(上來動手摺一折)因為它們對摺後不會完全重合。

師:所以軸對稱圖形一定要對摺後能完全重合。(學生一起説)

四、做一做——內化新知

(一)教學例2做軸對稱圖形

師:剛才我們認識了軸對稱圖形,那大家想不想自己動手來做一個呢?請組長拿出信封中的材料,小組合作,各顯神通吧,看哪個小組製作的軸對稱圖形最美了。(小組合作設計,教師巡視)

師:誰來把你的作品給大家展示一下呢?

(請2種不同的方法到實物投影上展示,講講他們的做法)

師:(小結)看來同學們的方法可真多呀,我們做出來的軸對稱圖形對摺後能(學生講完全重合)(教師在實物投影上演示,並把一些學生的作品貼在黑板上)

(二)師:昨天吳老師也剪了幾個軸對稱圖形,(電腦出示P59第4題)下面的圖案各是從哪張紙上剪下來的,你能連一連嗎?請同學們把書翻到第59頁,在書上完成。(學生獨立完成,再點名回答,電腦相機演示連線)

五、全課總結

師:今天,我們認識了軸對稱圖形,通過這堂課的學習,大家有什麼收穫呢?把你學到的本領告訴你的小組同學。

(學生小組交流,再點名回答)

(對摺後能完全重合的圖形是軸對稱圖形,對摺後的摺痕所在的直線叫做對稱軸,還學會了做軸對稱圖形。)

六、鞏固練習

(一)師:同學們的收穫可真大啊!那國旗是一個國家的象徵,每個國家都有國旗,大家知道我國的國旗嗎?(電腦出示P59第5題)你能在下面一些國家的國旗中,找出哪些是軸對稱圖形嗎?我們用手勢來表示,如果是軸對稱圖形就用**表示,如果不是軸對稱圖形你就搖搖手,明白嗎?

(全班學生一起用手勢表達,老師在電腦上演示)

(二)師:剛才我們認識了那麼多的軸對稱圖形,那同學們想不想自己來畫一個軸對稱圖形呢?(電腦出示P58想想做做3)畫出下面每一個圖形的另一半,使它成為一個軸對稱圖形!

(翻開書到P58,學生獨立在書上完成,再電腦演示,做對的舉手)

七、看一看——拓展延伸

師:軸對稱圖形以其特有的對稱美,給人們帶來了一種和諧的美感,古今中外,有許多著名的建築也是對稱的,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對稱的建築,感受它們的奇妙和美麗!(電腦配樂欣賞著名的建築圖片)

師:生活中的對稱現象還有很多很多,有興趣的同學課後還可以到雅虎、百度網站去查閲一些有關軸對稱圖形的資料,和同學交流一下。

教學反思

本課是六年制國小數學第二學段空間與圖形中的學習內容,教學重點是使學生初步認識軸對稱圖形的一些基本特徵,難點是掌握判別軸對稱圖形的方法。在此之前學生已經學過一

些平面圖形的特徵,形成了一定的空間觀念,自然界和生活中具有軸對稱性質的事物有很多,也為學生奠定了感性基礎。這是一堂集欣賞美與動手操作為一體的綜合實踐課,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按照學生的認知規律,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的指導思想,因此,本課的教學設計力求體現:數學問題生活化,注重培養學生觀察、交流、操作、探究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充分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在教學過程中建構具有教育性、創造性、實踐性、操作性的學生主題活動為主要形式,以鼓勵學生主動參與、主動探索、主動思考、主動實踐為基本特徵,以學生的自主活動和合作活動為主。

縱觀這節課的教學過程,課堂教學模式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教師不再是簡單的知識傳授者,而是一個組織者和引導者,並調動了每一位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使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積極地參與教學的每一個環節,努力地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大膽地發表自己的觀點。學生始終保持着高昂的學習情緒,切身經歷了“做數學”的全過程,感受了學習數學的快樂,品嚐了成功的喜悦。在整個教學的過程中,始終以學生動手操作實踐為主導,在鞏固練習中也安排了一些學生操作的活動,讓學生在操作過程中體會“完全重合”和“不完全重合”的區別,為辨別是否軸對稱圖形奠定了基礎。在最後的製作軸對稱圖形時完全放手讓學生去操作,活動的設計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主動探索,讓學生在活動中感悟,在活動中體驗,使學習知識和提高能力同時得到發展。

《對稱》國小數學説課稿 篇3

一、説教材

1.説課內容:.

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國小《數學》第十一冊第四單元第四小節軸對稱圖形。

2.教材的編寫意圖:

教材從具體到抽象,從感性到理性,從實踐到理論,再用實踐檢驗理論,層次分明,循序漸進地指導學生認識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具有軸對稱性質的事物,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前面所學的平面圖形的本質特徵。

3.教學目的:

根據大綱的要求和教材的特點,結合六年級學生的實際水平,本節課可確定如下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操作,認識軸對稱圖形的特點,掌握軸對稱圖形的概念。

(2)能準確判斷哪些事物是軸對稱圖形。

(3)能找出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4)通過實驗,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和空間想象能力。

(5)結合教材和連繫生活實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愛生活的情感。

4.教學重點:

(1)認識軸對稱圖形的特點,建立軸對稱圖形的概念;

(2)準確判斷生活中哪些事物是軸對稱圖形。

5.教學難點;

根據本班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本節課教學的難點是找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二、説教法。

根據本節教材內容和編排特點,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按照學生的認知規律,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的指導思想,採用以實驗發現法為主,直觀演示法、設疑誘導法為輔。教學中,教師精心設計一個又一個帶有啟發性和思考性的問題,創設問題情景,誘導學生思考、操作,教師適時地演示,並運用電教媒體化靜為動,激發學生探求知識的慾望,逐步推導歸納得出結論,使學生始終處於主動探索問題的積極狀態,從而培養思維能力。

三、説學法

根據學法指導自主性和差異性原則,讓學生在“觀察一操作一概括一檢驗一應用”的學習過程中,自主參與知識的發生、發展、形成的過程,使學生掌握知識。

四、説程序設計:

課堂教學是學生數學知識的獲得、技能技巧的形成、智力、能力的發展以及思想品德的養成的主要途徑。為了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我對整個教學過程進行了系統地規劃,遵循目標性、整體性、啟發性、主體性等一系列原則進行教學設計。設計了五個主要的教學程序是:

(一)觀圖激趣,設疑導入。

(二)指導觀察,認識特點。

(三)演示導學,形成概念。

(四)動手操作,加深認識。

(五)綜合練習,發展思維。

五、説課過程:

第一、觀圖激趣、設疑導入。

1、(出示兩幅學生作品)

引導學生觀察、比較:哪一幅圖比較美?哪一幅圖不美?為什麼?通過觀察學生髮現:這幅圖不美。(教師手舉不美的圖畫)因為這幅圖的左右兩邊大小不一樣? 有沒有辦法使兩邊的圖形畫成一模一樣呢?讓學生帶着這個問題學習新課,

出示課題:“軸對稱圖形”。

(通過讓學生觀察色彩鮮豔的蝴蝶圖導入新課,既激發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又為新知作好鋪墊。)

第二、指導觀察、認識特點。

(電腦演示)引導學生觀察圖形特點。(P121的楓葉、蜻蜓、天平三幅圖)

(電腦操作)通過觀察得知:這些圖形的兩側分別對應相等。

(通過觀察,學生對軸對稱圖形有了初步的感知。為了讓學生進一步認識軸對稱圖形的特點,教師進行演示操作、指導學生學習。)

第三、演示導學、形成概念。

1、(電腦演示)並讓學生同步進行模仿操作。先把一張長方形紙對摺,在摺好的一側畫出圖形,把它剪下,再把紙打開,引導學生觀察,得出:摺痕兩側的圖形完全重合,從而引導學生概括出軸對稱圖形的概念和認識對稱軸。

(教師板書概念)

指導學生閲讀課文,幫助學生理解概念。

(電腦形象的演示,教師適時的引導,學生的動手操作,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觀察和概括能力;充分體現了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

2.(電腦出示練習)當學生了解了軸對稱圖形和對稱軸後,讓學生觀察這些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物體,通過觀察學生很容易發現這些圖形沿着一條直線對摺,兩側圖形能夠完全重合,這些圖形都是軸對稱圖形。

(通過觀察判斷,進一步加深了對軸對稱圖形的認識。)

第四、動手操作、加深認識。

1.為了幫助學生準確判斷軸對稱圖形和找出對稱軸,(投影出示P122頁的方格圖)讓學生把學具中的圖形剪下來,折一折,看看哪些是軸對稱圖形。

(檢查學生能否運用新知準確判斷軸對稱圖形。)

2、讓學生折一折之後,彙報結果。

通過操作得知:正方形、長方形、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和圓都是軸對稱圖形。接着指導學生從不同方向折一折,看各有幾條對稱軸。根據學生的彙報教師逐個演示操作過程。重點指導折圓的對稱軸。並啟發學生説出:圓有無數條對稱軸,圓的對稱軸就是本圓的直徑。

(在操作中,學生動手、動口、動眼、動腦,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各種感官參與學習,既發揮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又培養了學生的發散性思維。)

3、為了讓學生進一步熟練找對稱軸,運用電腦演示練習1的1一6題。找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第五、綜合練習、發展思維。

(一、)綜合練習。

1、遊戲。全體起立,每人做一個姿勢,從正面看左右兩邊是對稱的。再請三人上台表演。

2、搶答;觀察周圍哪些事物的形狀是軸對稱圖形。

(這樣設計,不但活躍了課堂氣氛,又檢查了學生掌握新知的情況,而且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讓學生感到數學就在自己的身邊)

3、判斷:

生活中不僅有些物體的形狀是軸對稱圖形,我們所學的數字、字母和漢字中也有一些可以看成軸對稱圖形。

(1)下面的數字或字母,哪些是軸對稱圖形?它們各有幾條對稱軸?

0 1 2 3 4 5 6 7 8 9

A B C D E F G H

(2)像這樣寫法的漢字哪些是軸對稱圖形?

口 工 用 中 由 日 直 水 清 甲

(通過這道題的練習,可以看出中國的漢字是非常美的。誰能舉例説出哪些漢字可以寫成軸對稱圖形嗎?)

(師生共同品味中國文字的對稱美,從而宏揚中國文化,做到知識性、技能性、思想性和藝術性溶為一體。)

4、配樂剪軸對稱圖形比賽。請同學們拿出一張彩色紙用對摺的方法剪出一個軸對稱圖形,然後貼在白紙上。並把剪得的作品貼在黑板上讓大家欣賞。)

引導學生觀察:哪些圖形較美?為什麼?

(在歡樂的音樂聲中競賽,目的是使學生的身心得到調節;把學生作品貼在黑板上,目的是讓每個學生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軸對稱圖形的美。)

5、觀察並説出下圖的對稱軸兩側相對的點A與A'、B與B'到對稱軸的距離是否相等?

(這題的設計,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二)歸納小結。

設問 :今天學了什麼?

什麼叫軸對稱圖形?

怎樣判斷軸對稱圖形?

什麼叫對稱軸?

怎樣找出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新課後的總結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同時有利於幫助學生理清知識結構,形成完整認識。)

現在能把兩側大小不同的蝴蝶圖畫成一模一樣嗎?(教師拿着新課引入時的不對稱的蝴蝶圖)

(前後呼應,解答課前疑難,目的是檢查學生活用知識的情況。)

全課小結:這節課,我通過五個環節的教學設計,既遵循了概念教學的規律,又符合國小生的認知特點,指導學生操作、觀察、引導概括,獲取新知;同時注重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動口、動手、動眼、動腦為主的學習方法,使學生學有興趣、學有所獲。

附板書設計:

軸對稱圖形

如果一條圖形沿着一條直線對摺,兩側的圖形能夠完全重合,這個圖形就是軸對稱圖形。

摺痕所在的這條直線叫做對稱軸。

《對稱》國小數學説課稿 篇4

一.説教材

教材分析

《軸對稱圖形》這課選自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三年級下冊。教材在編排上從具體到抽象、從感性到理性、從實踐到理論,指導學生感知圖形的軸對稱現象,層次分明,循序漸進。

對稱是一種基本的圖形變換,包括軸對稱、中心對稱、平移對稱、旋轉對稱和鏡面對稱等多種形式。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具有對稱性質的事物很多,學生對於對稱現象並不陌生。例如,許多藝術作品、建築設計中都體現了對稱的風格。對稱的物體給人一種勻稱、均衡的美感。

教材從學生熟悉的事物入手,通過形式多樣的活動,讓學生初步感知生活中的對稱現象,進而認識簡單的軸對稱圖形和對稱軸,為學生今後進一步探索簡單圖形的軸對稱特性,把握簡單圖形之間的軸對稱關係,以及利用軸對稱方法對圖形進行變換或設計圖案打好基礎。教材是按照知識引入——概念教學——知識應用的順序逐步展開的,體現了知識的形成過程。教材先通過天安門、飛機、獎盃的實物圖讓學生觀察、分析他們的共同特點,引出“對稱”的概念。接下來教材將這幾樣物品抽象為平面圖形,引導學生通過對摺發現軸對稱圖形的基本特徵,並初步描述了軸對稱圖形的概念。教材還在圖中出現了“對稱軸”這一名詞,但沒有給“對稱軸”下定義或作出描述,只是讓學生有所認識。

第二道例題則讓學生利用剛掌握的軸對稱圖形的初步知識,“做”出軸對稱圖形。通過這些活動,幫助學生進一步積累感性認識,豐富對軸對稱圖形的體驗,鍛鍊學生的實踐能力。

“想想做做”中,通過一系列的習題,加深學生對軸對稱圖形的認識。其中第3題在方格紙上提供一個軸對稱圖形的一半,要求畫出它的另一半,使學生有機會再一次在操作中體會軸對稱圖形的特徵。在“想想做做”後面,還安排了“你知道嗎”,介紹自然界中一些對稱現象以及世界上一些著名的對稱的建築,以進一步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幫助學生體會“對稱”的科學與美學價值。

學情分析

軸對稱現象是學生新接觸的一個知識點,這種現象廣泛藴涵在大自然中,學習這部分的知識,要求學生具備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説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使學生感知現實世界中普遍存在的軸對稱現象。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自主探求軸對稱圖形的特徵,理解對稱軸的含義,感受數學的美。

2.能力目標:在活動中培養學生從具體到抽象,再從抽象回到具體的思維方法。培養觀察、操作、表達、思維能力與探索意識,發揮學生的想像力、創造力,激發學生的審美觀點,培養學生創造美的能力。

3.情感目標:讓學生在實際操作活動中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鼓勵他們感受美、欣賞美、創造美,感悟數學知識的魅力,激發學生學好數學的慾望。

教學重點:理解軸對稱圖形的特徵

教學難點:掌握辨別軸對稱圖形的方法

二.説教法

陶行知先生説過這樣一句話:“我們要活的書,不要死的書;要真的書,不要假的書;要動的書,不要靜的書;要用的書,不要讀的書。總起來説,我們要以生活為中心的教學做指導,不要以文字為中心的教科書。”在數學教學中,從生活中學生感興趣的物體出發,強有力的吸引住了學生,讓學生體會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繫;為學生創設探究學習的情境;同時根據教材的編排和兒童的心理特點和思維特點,這節課準備採用觀察發現,小組討論,合作學習發現的方法,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能力。

三.説學法

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讓學生成為真正的主人,就必須在數學活動中學習數學,也就是在創造數學中學習數學。本課從具體的學生感興趣的物體中,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體驗探索成功的快樂;通過動手操作,小組討論來解決自己提出的問題;通過有層次的練習,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鞏固所學知識。

四.説教學過程

我先從孩子們感興趣的玩導入,在教師與學生共同玩的過程中拉近我和學生的距離,達到了寓教於樂的目的。

這節課的一開始,我先通過剪出一個“愛心”圖,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興趣,並且也能比較自然地揭示這節課的課題。

接下來,出示例題中的圖片,讓學生通過仔細觀察,並且自己動手摺一折,來發現這些物體是對稱的,揭示出“完全重合”這樣一個概念,使學生初步感知到平面圖形的對稱性,隨後,讓學生繼續動手摺紙,進一步揭示出“軸對稱圖形”的概念,以及讓學生初步瞭解對稱軸。

然後給出一些學生知道的幾何圖形和其他圖形,即課本中的“試一試”,同樣採用小組合作,共同探討的學習方法,來解決問題。這樣設計,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參與學習,既發揮了學生的解決問題的主動性,又培養了學生的發散思維,同時一定難度的圖形判斷,讓學生在跳一跳的前提下才摘到他要的果實,激發學生愛動腦筋,勇於探索。

學生學習完了“試一試”,此時學生對軸對稱圖形已經有了不少的認識,這時,就需要一些習題和遊戲來鞏固前面所學的知識,我安排了“找一找”、“做一做”、“猜一猜”三個環節,“找一找”就是課本中的“想想做做”第一題、第五題和第六題,主要是讓學生來判斷哪些圖形是軸對稱圖形,這兩道題主要是為了讓學生進一步的鞏固對軸對稱圖形的認識,能準確地判斷出一個圖形是不是軸對稱圖形。“做一做”就是課本中的例題2,讓學生自己動手來製作出軸對稱圖形,給了學生自我表現、自我創造的空間,有利於培養學生積極的學習態度和學數學的親切感,也有利於培養學生對美的感受能力。“猜一猜”

是在給出軸對稱圖形的一半的基礎上,讓學生猜出這個圖形的形狀。在這一題上是由簡到難,層層遞進。這既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又能使學生進一步加深對軸對稱圖形以及對稱軸的認識。

最後,我安排了一個“欣賞圖片,情感體驗”的環節,用課件展示出一系列美麗的軸對稱圖形,讓學生充分地享受這些美麗的軸對稱圖形帶來的視覺上的衝擊,感受美、欣賞美。在這節課的最後,我用一個軸對稱的漢字——“美”來進行總結,並將課題補充完整,美麗的軸對稱圖形。

全課設計,力求做到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想方設法創設生動活潑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始終處於好奇、好學的學習情緒中,讓每一位學生都學有所得,都體會到成功的喜悦。

《對稱》國小數學説課稿 篇5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對稱是數學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教科書分為軸對稱和中心對稱兩部分講述。“軸對稱和軸對稱圖形”這一節是在學生學過等腰三角形的性質,以及線段垂直平分線的性質定理,及逆定理的基礎上安排的一節內容。它是前面所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也是後面學習中心對稱的重要的基礎知識。本節課是在學習了“軸對稱定義及性質”的基礎上進行的。通過本節課的教學,主要是訓練學生初步的審美能力和初步的圖案設計操作技能,拓展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因此,這一節課無論在知識上,還是對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上,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教學目標

根據學生已有的認知基礎及本課教材的地位、作用依據教學大綱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為:

(1)通過對現實生活中的有關圖形的觀察和聯想,豐富學生的生活經驗,促進學生理解軸對稱圖形的概念,會畫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並能用適當的圖形和語言表達自己的思考結果。

(2)通過觀察、比較、實踐操作等活動,能正確區分軸對稱和軸對稱圖形,會利用所學知識畫軸對稱圖形。

(3)培養學生動手、動腦,探究問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4)培養學生良好的情感、態度和主動參與、合作交流的意識,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發展創新意識。

3、教學重點與難點

我認為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識別軸對稱圖形與畫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這是因為:

(1)《九年義務教育國中學數學教學大綱》中明確要求學生理解軸對稱、軸對稱圖形的概念,瞭解軸對稱的性質,會畫已知圖形關於某直線的軸對稱圖形。

(2)學習知識的目的在於應用,軸對稱圖形在現實生活中應用非常廣泛。如建築設計的軸對稱,服裝設計中的軸對稱,民間美術中處處體現着對稱的美學原則。

本節課的教學難點是正確區分軸對稱與軸對稱圖形的兩個不同概念,原因有兩點:

(1)學生對軸對稱圖形比較熟悉,但往往不能夠完全掌握它的定義;

(2)軸對稱與軸對稱圖形的聯繫,體現了中學數學中的整體思想,需要學生有較強的思維能力,這對於八年級學生來説有較大的難度。

二、教學方法與教材處理

鑑於教材特點及八年級學生模仿能力強,思維信賴於具體直觀形象的特點,我選用的是引導發現教學法,充分運用教具、學具,在實驗、演示、操作、觀察、練習等師生的共同活動中引導學生,讓每個學生都動手、動口、動腦積極思維,進行“創造性”的學習,另外,在教學中我還注意利用圖片的不同顏色的對比來啟發學生,運用投影儀提高教學效率,動態演出直觀生動的教學圖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應用意識。

關於教材處理:①把課後練習1(課本P91練習1)安排在軸對稱圖形的定義之前讓學生動手操作,觀察、發現、突出顯現知識的產生和發展變化過程,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②對於例4,做了適當的改造:添加了常見的幾何圖形,讓學生動手摺一折,再動筆畫一畫。③練習題組的設計以課本為藍本,結合學生實際作了適當補充。④根據學生課堂上的接受情況補充了實踐操作、動手設計。

三、教學程序

1、創設情境

首先,為學生展示縣城外河涼亭的大幅彩色圖片,為學生創設優美的學習情境,根據學生好動、好奇、好問的心理特徵,設置懸念:它很漂亮、美觀嗎?你能設計製作出如此漂亮的亭子嗎?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讓每個學生都進行積極的思維參與。

緊接着展示六幅生活中常見的軸對稱圖形,讓學生感受軸對稱圖形的美觀,並進一步設問:它們美在何處?它們有何共同特徵?讓學生通過觀察,比較發現,這些圖形都具有對稱美。通過設問和學生髮現的結果,揭示課題—本節課學習軸對稱圖形。

2、動手操作

在引入課題的基礎上,講授新知識,運用教具演示,並讓每個同學都動手操作:把一張紙對摺,任意剪成一個形狀,把它打開,觀察打開後的圖形有何特徵,讓學生通過實驗、觀察,引導學生髮現軸對稱圖形定義中的兩點:一是它是一個圖形能沿某一直線摺疊。二是直線兩旁的部分互相重合,並把這兩個特徵作為判斷軸對稱圖形的標準,有幾條直線,就有幾條對稱軸(投影顯示軸對稱圖形的定義)。

前面已經分析過,正確區分軸對稱與軸對圖形這兩種不同的概念是本節課中學生學習的難點,因此,我抓住突破難點的關鍵。

一、加強學生對軸對稱圖形定義的理解;

二、通過複習軸對稱的定義,引導學生找出定義中的不同點;

三是利用投影的直觀演示,啟發學生分析討論,從而使難點化解,並在化解難點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具體做法是:在強化學生對軸對稱圖形定義理解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複習軸對稱定義中的兩點:

①有兩個圖形,能夠完全重合即形狀大小都相同:

②對重合的方式有限制,也就是它們的位置關係必須滿足一個條件:把它們沿某一直線對摺後,能夠重合。然後引導學生把兩種不同概念中的兩點加以對比,學生便容易發現軸對稱和軸對稱圖形的區別:

(1)軸對稱是説兩個圖形的位置關係,軸對稱圖形是説一個具有特殊形狀的圖形。

(2)軸對稱涉及兩個圖形,軸對稱圖形是對於一個圖形而言的。

那麼如何理解軸對稱與軸對稱圖形有何聯繫呢?這是學生學習的又一個難點。此時,便利用投影演示,畫好對稱軸的軸對稱與軸對稱圖形,學生們就能很快發現它們的聯繫:①都有一條直線,都要沿這條直線摺疊重合,這時再對兩組圖形進行動態演示:把圖①中的兩個圖形移動到對稱軸的兩邊,使其成為一個整體,把圖②中對稱軸兩旁的部分移動到使其成為兩個圖形,引導學生觀察移動後的圖形,學生們會發現:圖①原本是兩個圖形關於直線對稱,即軸對稱,移動後成為了一個整體,是一個軸對稱圖形,圖②原本是一個軸對稱圖形,移動後成為兩個圖形關於直線對稱,即軸對稱,使學生理解了它們內在聯繫;②如果把軸對稱圖形沿對稱軸分成兩部分,那麼這兩個圖形就是關於這條直線成軸對稱;反過來,如果把兩個成軸對稱的圖形看成一個整體,那麼它就是一個軸對稱圖形,(投影顯示區別與聯繫)。

前面也已經分析過,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識別軸對稱圖形與畫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因此,我把課本上的例4做了適當改造:

例4:下面是我們學過的一些幾何圖形,説出下面圖形是不是軸對稱圖形,用學具折一折,並完成下面的研究報告,

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

平行四邊形任意梯形等腰梯形圓

研究報告:

這樣,通過學生先動手摺圖形,再動筆畫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從而順利完全例題,加深了學生對軸對稱圖形特徵的理解,也使學生知道了一個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可能不止一條,它能沿幾條直線對摺,就會有幾條對稱軸。

3、聯繫實際,加強訓練

為了及時鞏固,幫助學生對所學知識予以消化吸收,首先聯繫學生學習實際,讓學生辨認26個英文大寫正體字母中,哪些是軸對稱圖形(幻燈展示26個大寫正體字母),並讓學生書寫出是軸對稱圖形的字母,其次設計了有梯度的訓練題,初步瞭解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掌握情況。

4、發揮想象,創造設計

通過本節課的觀察實驗,學生們發現了生活中很多軸對稱圖形非常美麗,請同學們發揮想象,以學過的幾何圖形為基礎,設計出軸對稱圖形,然後在全班展示,共同欣賞(幻燈展示我設計的軸對稱圖形)。這樣,使學生所學知識得以昇華,讓學生真切體會到:數學使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美麗,生活處處離不開數學,從而體現學習數學的價值,激發其強烈的學習情感。

5、效果評價

通過回答問題的方式進行

①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學會了什麼?

②本節課中你學會了哪些學習方法,對你有什麼啟發?

通過小結,使知識成為“體系”,幫助學生全面地理解,掌握所學知識。

四、三點説明

1、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分為四個部分:

(1)定義;

(2)軸對稱與軸對稱圖形的區別與聯繫;

(3)常見的軸對稱圖形;

(4)學生設計出的軸對稱圖形。

2、時間的大體安排

創設情境,感受軸對稱圖形大約5分鐘,動手操作,理解軸對稱圖形大約19分鐘,聯繫實際,加強訓練約8分鐘,發揮想象,創造圖形大約10分鐘,效果評價及佈置作業約3分鐘。

3、整個設計要突出體現的特色

讓學生動手操作,讓學生實踐驗證,讓學生自己設計

《對稱》國小數學説課稿 篇6

各位評委:

大家好!

我今天説課的內容是蘇教版國小數學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稿四年級(下冊)第八單元《對稱》。

一、説教材

首先,來説説我對教材的理解,本單元是在三年級初步學習了軸對稱的基礎上繼續教學軸對稱圖形,採用對摺等方法確定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繼續教學平移,要把簡單的圖形在方格紙上連續平移兩次;繼續教學旋轉,要在方格紙上將簡單圖形旋轉90°。在內容的編排上先教學對稱,再教學平移,然後教學旋轉。本課一共分三課時,我這節課教的是第一課時。本課的重點在於結合實例,感知軸對稱圖形,發展學生的空間思維。本課的難點在於空間知覺的建立與培養。

二、説教學目標

根據本課的教學重、難點以及四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徵和已經在三年級初步學習了軸對稱圖形,認識了軸對稱圖形的認知水平,我確定瞭如下的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結合實例,感知對稱現象和軸對稱圖形的形狀。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觀察,操作、認識軸對稱圖形,並能在方格紙上畫出簡單圖形的軸對稱圖形。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體會數學與日常生活緊密相連的道理。

三、説教法

我來談談我對教法、學法的認識,根據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及教學目標的特點,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按照學生的認知規律,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的指導思想,採用引導發現法、直觀演示法、動手操作法等教學方法,在教學中,教師精心設計一個又一個帶有啟發性和思考性的問題,創設問題情景,誘導學生思考、操作,激發學生探求知識的慾望,逐步推導歸納得出結論,使學生始終處於主動探索問題的積極狀態,從而培養思維能力。學法應遵循自主性與差異性的原則,讓學生在“觀察一操作一概括一檢驗一應用”的學習過程中,自主參與知識的發生、發展、形成的過程,使學生掌握知識。

四、説教學程序

我來談談我對教學程序的預設,課堂教學是學生數學知識的獲得,技能技巧的形成,智力、能力的發展以及思想品德的養成的主要途徑。為了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我對整個教學過程進行了系統地規劃,遵循目標性、整體性、啟發性、主體性等一系列原則進行教學設計,並分為如下的五個教學環節:

(一)、複習舊知,引入新知;

(二)、動手實踐,探索新知;

(三)、鞏固練習,拓展延伸;

(四)課堂小結,深化新知。

(一)、複習舊知,引入新知

首先向學生們提出疑問,老師説“同學們,在學習新知識之前呢?老師要向大家請教幾個問題,我們祖國首都的天安門,它是什麼圖形?具有什麼特點?”學生根據三年級所學的知識順利的回答出來。接着再提問兩個差不多的問題引導學生回答。這樣做是為了讓學生們對過去所學知識進行進一步的鞏固與加深,也為了學習新知識打下良好的基礎,做好準備工作。其次老師再提問同學們“哪位同學能夠給老師舉出幾個軸對稱圖形的例子呢?”引導學生做出回答。繼而鼓勵同學並教給他們一個表揚的小口訣。我這樣設計是為了加強複習的強度,讓學生更加體會到軸對稱圖形的樣子,開拓學生的思維,增加想象的空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可以讓學生感覺到自己被尊重、被認可,自然而然產生自豪感,有利於學生學習新知識的積極性。

接着我給同學們動手演示,將一張長方型紙一面塗上顏色,然後沿中線對摺,提問“同學們,你們發現了什麼?這個圖形有什麼特點呢?”引導學生做出回答。(板書:對稱圖形)這樣設計是鍛鍊學生上課要仔細的學習,不能馬虎,給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其次提問“同學們,剛才哪位同學看到了老師是根據什麼折的線,是隨便折的嗎?我看看誰觀察的最仔細。”學生做出回答後,老師給予表揚並且加以明確,引出本課的教學內容。(板書:軸對稱圖形)我這樣設計的意圖是讓學生們養成凡事都要認真觀察的好習慣,表揚學生可以讓學生產生對新知的巨大興趣,引發去探求新知的積極性。老師明確答案是為了規範學生的數學用語,自覺形成一種研究數學問題就應該嚴密的觀念。

(二)、動手實踐,探索新知

首先我讓學生們自己去體驗一下什麼是軸對稱圖形。用長方形紙折出對稱軸並畫出來,讓學生走上講台為同學們講解。這樣可以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進一步認識軸對稱圖形,也鍛鍊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同學講解是讓學生也體驗一下當老師的感覺,而且在講解的過程中對知識的認識也會更全面。其次再以正方形為例,折出對稱軸,這樣可以讓同學進一步體會軸對稱圖形。再次向學生展示老師剪出的美麗圖形,老師説“同學們,我這裏有些好看的圖案,知道我一共用了多長時間就剪出來了嗎?”引發學生的興趣,為了下一步的教學。老師逐步指導學生也可以剪出如此美妙的圖形,讓學生將自己的作品粘到黑板上,表揚同學們都是一羣心靈手巧的好孩子。我這樣設計是為了讓學生展開充分想象的空間,動手動腦融為一體,融會貫通,將自己的作品粘到黑板上,可以讓學生在心靈上獲得很大的滿足感,鼓勵學生會讓學生有一種被重視、被認可的開心。

(三)、鞏固練習,拓展延伸

在這個環節中我預設了三個層次練習。

第一個層次:動手操作題

62頁上的“試一試”,首先讓同學們動手119頁上的圖形,動手摺一折,並且提出要求看看哪些是軸對稱圖形,哪些不是,如果是的話有幾條對稱軸?在62頁的圖上畫出來。學生開始動手操作,老師巡視。這樣設計的意圖是讓同學們加深對所學新知識的鞏固,而且動手實踐可以讓同學提高興趣。

第二個層次:搶答題

引導學生回答問題,多叫一些學生,因為機會均等,出現錯誤,要及時糾正,可以讓同學自己來,老師起輔助作用。我這樣設計是為了給每一個同學機會,讓同學自己糾正錯誤可以促進同學們之間的友情,懂得互相幫助。

第三個層次:練習題

63頁第2道,我採用讓學生上講台為同學們講解的方式,可以讓同學們加深記憶,並且有一種做小主人的感覺。解決第3道題時,我讓同學們用語言描述出來,這樣做是為了讓學生們鍛鍊口語表達能力,口齒清晰。解決第4道問題時,因為有困難,可以讓同學們進行小組討論,我這樣設計的意圖是鍛鍊同學們的小組合作精神。

第5道問題當成家庭作業佈置給學生回家完成。這樣設計是讓同學們懂得拓展延伸。

(四)課堂小結,深化新知。

我讓同學們回憶一下這節課所學的知識,並且發言,老師給予獎勵。可以叫這節課回答問題比較少的同學。我這樣設計的意圖是回顧整節課所學,鞏固知識,叫回答問題少的同學來回答是考慮到因材施教、因人而異,照顧到每一位同學,鼓勵學生更好的進一步的學習。

五、説板書設計:(最後來談談我對教學本節內容的板書預設)

軸對稱圖形

(粘着同學們自己剪的軸對稱圖形)

這樣設計的意圖是將本節課所學內容清晰地呈現在學生的面前。

這是我對本節教學內容的理解與預設,不足之處懇請各位領導批評指正,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