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説課稿

氯氣説課稿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2.78W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説課稿,藉助説課稿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你有了解過説課稿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氯氣説課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氯氣説課稿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人教版高中新課程《化學》第四章是高中化學教材中唯一系統介紹非金屬及其化合物知識的一章。從教材體系看,它是前一章金屬及其化合物學習的延伸,共同完成無機物及其應用這一主題的學習,又是以後學習無素週期律的基礎,所以本章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從研究方法看,氯氣是典型的非金屬,本節學習化學特有的科學方法“結構決定性質,性質影響其存在製備和應用”,對以後研究其它非金屬及其分合物具有指導意義。從教育目的看,氯及其化合物在生活、生產上具有廣泛的應用,研究它更具有現實意義。

2、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1)氯氣與水以及鹼的反應;

(2)氯離子的檢驗;

難點:探究氯氣與水反應的產物以及次氯酸的漂白作用。

3、學生起點能力分析

(1)知識準備:知道氫氣、鈉、鐵能在氧裏燃燒;

(2)技能準備:能獨立進行簡單的實驗操作;

(3)態度:好奇心強,但探究意識淡薄,易將科學神化;

4、教學目標的制定

新課程倡導“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因此,只有準確理解和把握教材內容及其呈現方式所體現的課程目標和教育,深入分析和究掘教材內容的認知價值和情意方式,深刻感悟和領會教材內容背後所藴含的思想、觀點和方法等,才能在化學教學設計時確定適合的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①能描述氯氣的物理性質

②掌握氯氣與水以及鹼的反應

③知道氯氣是一種很活潑的非金屬

④通過探究實驗,培養分析問題的能力,設計並完成實驗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

①通過實驗錄像觀察、分析、歸納燃燒的定義

②通過觀看相像,學會篩選信息進行交流

經歷氯氣與水反應的產物以及次氯酸的漂白作用的探究,學習科學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學探究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①感受舍勤的成就和遺憾,體會質疑是科學研究的重點品質。

②經歷人類認識燃燒的三個階段,體會科學的歷史和本質。

③關注氯氣泄漏事件,能夠對化學有關的社會和生活問題做出合理的判斷。

一、教法和學法分析

教學方法是以教學目標為導向,以學生情況為依據,以教學內容為基礎,以培養學生素養為目的來選擇。本節元素化合物知識內容的教學,就不能孤立地死記硬背有關物質的性質,而要突出化學學科以實驗為基礎的特點,加強對典型反應和現象的感知,注重與社會、生活實際的聯繫,最終使學生形成“結構決定性質,性質影響其存在、製備和應用”的思維方式,掌握元素化合物知識的內在聯繫。本人充分挖掘教材的化學史料,採用情景教學的模式,輔以啟發討論和實驗探究的教學方法,有效地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同時使所學知識具有良好的遷移性能。

二、 教學設計的思想

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是基礎教育承擔的重要任務,也是化學新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按照新課程標準,科學素養包括三個方面: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然而,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全面、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卻是一個難題。近年來的研究表明,利用科學史料進行教學是一種可行的方法。化學新課程標準也明確指出“結合人類探索物質及其變化的歷史與化學科學發展的趨勢,引導學生進一步學習化學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形成科學的世界觀”,因此新課程注意“在人類文化背景下構建高中化學課程體系,充分體現化學課程的的人文內涵,發揮化學課程對培養學生人文精神的積極作用”。為了使化學史的教學在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中充分發揮作用,讓學生在學到化學知識的同時,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感受科學的發展和本質,本人從化學課程標準的精神出發,結合科學探究的特點,依據化學史料進行“氯氣”的課堂教學設計,利圖打破傳統的以知識為主線的教學模式。

三、教學程序分析

引言:通過舍勒發現並命名的化學元素約佔總量的1/4的成就和發現氯氣卻沒能給氯氣命名的遺憾形成對比,引起思維上的衝突,“為什麼會這樣呢?”此時學生被迅速吸引到該節課的教學情景中,從而體會質疑是一種可貴的科學品質。

設計意圖:體現化學課程的人文內涵,創設情景,使學生由“景”生“情”,情景交融,教學就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導入新課:“像這樣由於受流行觀點的束縛而不能發現事物真像的事情,在科學史上時有發生。我們知道氫氣,金屬鈉和鐵都能在氧氣裏燃燒,那麼氫氣,金屬鈉、鐵以及不活潑的銅能不能在氯氣裏燃燒?”由實驗錄像觀察、分析、歸納燃燒的定義,展開新課的學習。講述人類對燃燒本質認識的三個階段,得出“科學史就是人類不斷消除謬論,發現真實世界的探索過程。在這個過程裏,如果能夠多一些質疑,少一些盲從,那麼人類對燃燒的認識從燃素説到氧化説就不會是漫長的七十年,舍勒也可能由於正確認識氯氣而有更多重要的發現。”再次重申質疑的可貴。

設計意圖:結合人類探索物質及其變化的歷史與化學科學發展的趨勢,形成科學的世界觀。

探究氯氣的性質:

過渡:“那麼曾經讓舍勒百思不得其解的氯氣到底具有怎樣的性質?讓我們走近氯氣,關注液氯泄漏事件。

情景:播放江蘇淮安發生液氯泄漏事故的有關報道(從發生到人畜中毒情況)

錄像大約有3分鐘,放完後大家將有半分鐘的時間進行交流,然後請你説出有關氯氣的信息。

學生篩選信息進行交流。

難點的突破:為了引導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在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學生探究化學知識的經歷和獲取新化學知識的體驗。探究程度的把握對探究信心、興趣的影響至關重要。探究氯氣與水反應的產物,啟發討論產物中的氯元素的形式是氯離子、氯化氫,而產物次氯酸則直接給出,明確探究任務:檢驗氯離子,測定氯水的酸鹼性。氯氣與水反應產物是兩種酸,然而氯水使PH試紙先變紅後裉色,從而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思維衝突。在這樣的心理狀態下,學生的求知慾最旺盛,注意力最集中,思維最活躍。在次氯酸的漂白作用的探究中,完全放手,讓學生體驗探究的興趣和成功的喜悦

應用練習:預防中毒

引入:假如你在液氯泄漏事故現場,你會怎麼做。

設計意圖:關注人類面臨的與化學相關的社會問題,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參與意識和決策能力,同時完成知識的梳理。

課後學生活動:

(1)上網進一步瞭解人類對燃燒本質認識的歷程,談一談你個人的感受

(2)上網進一步瞭解江蘇淮安液氯泄漏事件,談一談你個人的想法及建議

(3)瞭解國際上使用化學物質進行自來水消毒的情況

設計意圖:從學生已有的經驗和將要經歷的社會生活實際出發,幫助學生認識化學與人類生活的密切關係,關注人類面臨的與化學相關的社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