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説課稿

關於説課稿模板集錦九篇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1.76W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通常需要用到説課稿來輔助教學,藉助説課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怎樣寫説課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説課稿10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關於説課稿模板集錦九篇

説課稿 篇1

一、教材簡析:

《愛如茉莉》是蘇教版五年級的一篇新課文。文章以清新優美的筆調,記敍了媽媽生病住院,爸爸去醫院照料這件小事,描述了父母之間相濡與沫的關愛如平淡無奇的茉莉,潔白純淨,素雅温馨。全文字裏行間瀰漫着真情,充盈着真愛,是一篇引領學生與文本深入對話,紮紮實實進行語言訓練的好教材。

二、教學目標:

1、通過具體的語句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文中人物的內心世界,培養語感,通過細節描寫感受父母之間平淡卻深厚的親情,從而理解“真愛就像茉莉”。

2、聯繫生活實際體會生活中的愛,讓學生在廣闊的空間裏學語文,受到情感的薰陶。

三、教學重點、難點:

本課教學的重點是:在具體語境中感受 “愛如茉莉”。

難點是:互動生成,價值引領,意境領悟。

四、教法與學法:

“生活有真愛,細節見真情;語言有温度,字詞知冷暖”。本課教學擬摒棄按部就班的程序和繁瑣的分析,遵循“簡簡單單教語文,紮紮實實促發展”的理念,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心理特點,對內容大膽取捨,整合三個板塊:①朗讀詞語,感受茉莉;②讀悟課文,品味愛心;③仿寫練習,提煉昇華。從而引領學生與文本深入對話,紮紮實實地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體現語文課的原汁原味。

五、教學思路:

第一課時:學會生字新詞,反覆讀熟課文。

第二課時:在細讀課文,品味朗讀的基礎上,增強體驗,拓寬延展。

(一)朗讀詞語,感受茉莉。

1、板書課題:《愛如茉莉》

2、三讀課題,導入情場:

①這是一個温暖的詞,讓我們齊讀課題;

②這是一個博大的詞,讓我們大聲地讀;

③這是一個深情的詞,讓我們深情地讀。

3、出示詞語,讀詞品味。

(1)老師這兒有4個詞語,哪位同學來讀?

出示:平淡無奇 潔白純淨 縷縷清香 瀰漫詩意

(2)這4個詞概括了茉莉的特徵,茉莉是什麼樣兒的?在同學們心中是什麼樣的?用上一兩個詞語來描述,説一句話→説兩句話。

(3)小結:學課文時可以看到、學到很多詞語,不但要會記,還要會運用,要學會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出來。

[我認為這樣設計達到兩個目的,一是讓學生會讀並能夠積累文中的重點詞語;二是説話訓練,説學生在理解詞語包含的意思的同時學習運用。從而引領學生感受課文的語言,引領學生在不斷的嘗試運用中,深層次地品味語文,培養對語言獨特的感受能力。]

(二)自讀課文,品味愛心。

1、描述:生活中有茉莉花,我們學習的是《愛如茉莉》,文中爸爸媽媽的愛鑲嵌在課文的細節中,同學們要關注細節,人物的一個動作、一句話甚至一個眼神,都可能流露出茉莉般淡淡的真情,淡淡的愛;同時要感受描述的語言。語文是有温度的,是通過字或詞表現出來的。要通過一個字,一個詞,一個句子去感受茉莉般的温情與愛。

(板書:生活有真愛,細節見真情;語言有温度,字詞知冷暖。)

讓我們靜靜地去朗讀課文第6小節到最後的文字。

2、要求:劃出能表現愛的細節的詞句。如果是詞語用着重號在下面標出。在旁邊空白處寫寫自己的感受,寫寫批語。

[這一設計旨在引導學生從細節處來體會字詞的冷暖,教給學生具體的學法,讓語文的最佳目的和要求落實到具體的學習行為上。教師用自己的語言引導學生知道做什麼與怎樣做,長期以往,必將有利於促發學生真正學到語文,並且具備自己的學習方法。]

(三)體驗感悟,交流深化。

1、小組交流:

從哪些細節,哪些語段中感受到愛如茉莉。在小組內,把自己的感受最深的語句,請你先有感情地讀一讀,然後表達自己的觀點,同一段有不同感受可以補充。(師巡視)

2、班級交流(預設):

預設1 第二天早晨,媽媽用虛弱的聲音對我説:“映兒,本來我答應今天包餃子給你爸爸吃,現在看來不行了。你呆會兒就買點現成的餃子煮給你爸吃。記住,要等他吃完了再告訴他我進了醫院,不然他會吃不下去的。”

然而,爸爸沒有吃我買的餃子,也沒有聽我花盡心思編的謊話,便直奔醫院。

① 在媽媽心裏,生病與餃子哪一個重要?練習讀。媽媽為什麼不讓爸爸馬上來看自己?

②“爸爸直奔醫院”,ben和ben有區別嗎?從“直奔”這個詞可以讀出什麼?看到這個詞語,你看到了什麼畫面?練習讀。

[從語音入手抓住對“奔”字的感受,從語義的理解感受當時父親的'心情。引導學生關注、感悟文字的温度。]

預設2 第9自然段表述了一幅畫面,有沒有特別留意?大聲讀,讀完後談談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

當我推開病房的門,不禁怔住了:媽媽睡在病牀上,嘴角掛着恬靜的微笑;爸爸坐在牀前的椅子上,一隻手緊握着媽媽的手,頭伏在牀沿邊睡着了。初升的陽光從窗外悄悄地探了進來,輕輕柔柔地籠罩着他們。一切都是那麼靜謐美好,一切都浸潤在生命的芬芳與光澤裏。

①談談對這段話的總體感受。

②從“恬靜的微笑”、“緊握着的手”看出什麼?

③輕輕柔柔的,陽光是悄悄地“探”了進來,有沒有温度? “探”字有温度嗎?“探”和“照”有什麼不同?“照”和“射”都可以啊!一個“探”字使你想到了什麼?(陽光也不願破壞這美好的畫面,陽光也是多情的。)

[語文課是教師帶着自己的理解和學生共同學習的過程,引導學生通過“揮”字與“照”的比較,感受遣詞造句的獨具匠心,接近語言的真象]

預設3 這幅美景讓作者怔住了,下面的兩句話,會怔住我們的同學們。

爸爸邊打哈欠邊説:“我夜裏睡得沉,你媽媽有事又不肯叫醒我,這樣睡,她一動我就驚醒了。”

媽媽説:“你爸爸伏在牀邊睡着了,我怕驚動他不敢動,不知不覺,手腳都麻木了。”

①從這兩句話中,你們又感受到了什麼?

②這一夜,爸爸睡得沉嗎?從哪兒看出?爸爸為什麼睡得不沉?

③媽媽睡得沉嗎?你們從哪兒知道的?

④他們彼此都想着對方,實際上沒有睡好,卻想告訴對方睡得很沉,這是為什麼?

A:分角色朗讀。

B:引讀17小節:

為什麼寫幽香“鑽”到心中?對“鑽”有什麼別樣體會?為什麼會鑽到心裏去呢?説説你是怎樣體會的。

小結:幽香是氣味,不可能鑽進心裏,打動我們的是父母之間無私的愛;“愛”温暖彼此的心,所以覺得茉莉也顯得更加潔白純淨。愛如茉莉!

[通過具體文字與學生生活的聯繫,促使學生聯繫生活實際用生活經驗來解讀文本的含義。教師的小結,延伸了學生的理解,並通過教師的話語向學生傳遞教師的理解,讓學生感受到未曾感受或感受不深的。]

預設4 齊讀最後一句,“哦,愛如茉莉,愛如茉莉。”

為什麼 用了兩個“愛如茉莉”?為什麼不用三個?

一開始作者贊同這一説法嗎?為什麼後來不但贊同還寫出來了?

[加深對文本意圖的理解]

(四)個性理解,提煉昇華。

1、寫:不同的人對“愛”有不同的理解和認識,在現在的年齡,如果讓你打一個比方,你認為愛如什麼?用一句話,寫出你對愛的理解,愛如 ,

……

2、説:交流。

3、讀:讓我們一起朗誦老師寫的《愛如茉莉》。

愛如茉莉

愛是媽媽辛勞的身影,

愛是爸爸輕輕的叮嚀,

愛是恬靜的微笑,

愛是美麗的謊言。

愛是真誠理解,

愛是溝通無限,

愛如茉莉,潔白純淨;

愛如茉莉,清香瀰漫。

4、總結:人生的不同階段,對待愛的看法也不同。生活中要愛,同學之愛,老師之愛,父母之愛,讓我們該愛就愛。

[寫感受的過程,就是梳理自己思想和思考學習所得的時間,以這樣的方式,把文本中的語言温度轉化為自己的文字温度。]

板書:

愛如茉莉

平淡無奇

清香瀰漫

潔白純淨

説課稿 篇2

一、説教材

1、教材分析

各位評委大家好!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北師大版國小語文四年級第十單元《路》中的《絲綢之路》一課。本單元以“路”為主題組合單元,從道路、商路、求學路、人生路等幾個角度選編課文,並通過“語文天地”中的“暢所欲言”把對路的認識擴展到更廣闊的領域。

絲綢之路是一條橫貫亞洲,以絲綢貿易為主的古代商路。這條道路以我國當時的首都長安為起點,向西北延伸到地中海東海岸,輾轉到達羅馬各地。漢代偉大的探險家外交家張騫獻出了畢生的精力才開闢了絲綢之路。“它”成為促進歐亞和人類文明的紐帶。在今天我們要教育學生深切體會張騫的不畏艱險,百折不撓的愛國精神,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

2、教學目標

根據《語文課程標準》,教材的編寫意圖、課文的特點和學生的認知水平,特做以下設計:

(1)利用網絡教學使學生讀懂課文內容,瞭解絲綢之路的來歷,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熱情。

(2)運用“金鑰匙”介紹的方法默讀課文,複述課文。

(3)通過反覆讀文,體會過渡段的作用,並學習運用這一方法。

3、教學重點:

藉助“絲綢之路”專題網站,抓住關鍵詞句複述張騫開闢絲綢之路的經過。

體會過渡段的作用,並學習運用這一寫法。

4、教學難點:

體會過渡段的作用,學習運用這一寫法。

二、説學情

四年級學生已經養成了主動識字的習慣,會使用字典、詞典,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藉助學法提示,基本能獨立進行。能複述敍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動的形象和優美的語言,關心作品中人物的命運和喜怒哀樂,與他人交流自己的閲讀感受。對周圍的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興趣的內容提出問題,結合課內外閲讀,共同討論。並且具備了相應的電腦知識,會利用網絡蒐集有用的信息。

三、説教法、學法。

本節課在時間和空間上跨度都非常大,我在教學中採用啟發式和討論式教學法,讓學生上網蒐集信息,獨立鑽研、探究,通過小組合作整理資料,討論切磋,推選代表,全班交流的方法,弄清楚張騫出使西域的經過,體會張騫深深的愛國情懷。

四、説教學手段。

本節課利用網絡資源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初步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實踐能力。《絲綢之路》涉及的地理和自然科學知識複雜,非常適宜網絡教學。

五、教學過程

(一)確定學習目標,走進網絡學習。

第一課時讓學生在理解字詞讀懂課文的基礎上,初步瞭解了課文內容。並給予一定的時間瀏覽“絲綢之路”的專題網站,提出自己的學習問題。

第二課時,教師在事先整理學生的學習問題的基礎上,出示有價值的研究內容。如:1、為什麼説張騫是古代偉大的探險家、外交家?2、課文的哪個自然段是過渡段?他在文中起什麼作用?

讓學生深入閲讀課文並依據自己對課文的理解以及興趣所在,對學習問題進行選擇,確立自己的學習目標。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誇美紐斯認為: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是創造一種歡樂和光明的教學環境的重要途徑之一。接下來的時間就放手由學生去漫遊網絡世界,藉助“絲綢之路”的專題網站來幫助自己的學習,引導學生進入“人機交互,自主學習”的環節。

(二)研讀課文,網絡學習。

學生可通過操作,瞭解到絲綢之路的來歷、張騫出使西域的故事、漢代的中國文化與歐洲各國文化的交流,以及本課的學法指導。教師給予學生合作學習的明確要求:

(1)四人為一個學習小組,小組成員共同完成一項內容的調查研究。

(2)圍繞所研究的內容,共同上網站查找有關資料,相互交流,集體討論,形成共識。

(3)對收集的資料進行整理與組合,合作完成學習成果的書面資料。結合書面資料小組內進行學習成果的交流,並每組推舉一個代表進行全班交流,其他小組成員補充。

如此,學生完全是學習的主導者,既可以通過人機交互學習課文,也可以與周圍同學互相討論,協作學習或向老師請求幫助。在教學網絡中教師通過這套系統可以監控學生的學習過程,發現問題並對學生個別指導。

(三)彙報交流,暢所欲言。

通過學生自學前兩個問題,已經弄清楚了張騫出使西域的經過和過渡段的作用,在此處彙報交流。對於學生來説“交流”是一個十分必要的環節,他們需要在討論的過程中,把自己的收穫與夥伴共享,需要在爭辯的過程中,不斷地補充自己的不足。針對同學們共同存在的問題,老師引導學生們提出問題,相互討論,這種學生間的相互交流可以幫助發現問題的同學認清問題,找出原因,又提醒了其他暫時未發現問題的同學,如果碰到同樣的問題該怎樣解決,加深了每個學生對當前問題的理解。

在相互交流的基礎上,學生對所學的內容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如:學生在複述張騫開闢絲綢之路經過的彙報中,利用網站提供的複述方法,在討論重點句子及關鍵詞語的交流中,深切體會了張騫的愛國情懷,激發了學生的愛國熱情。

(四)課內自檢,語言積累。

1、首先,學生共同完成“添加過渡段的練習”。

2、其次,教師根據本節課的教學重難點預設了A、B兩套自檢題,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選取作答。此環節可幫助中、差學生查缺補漏,落實語文基礎知識,豐富語言的'積累。

(五)總結學習,課外延伸。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今天同學們利用網絡學習了張騫出使西域的經過,使我們又受到了一次愛國主義教育,我們怎能不被張騫那無私無畏、百折不撓的精神打動呢?

智慧的靈感讓學生享受到了學習的快樂。因此,在對課文已經完全理解的基礎上,學生反而產生更多值得研究的問題。從帶着問題走進課堂,又帶着更多的問題走出課堂,走向更廣闊的學習天地。這就是真正得學習的內涵。教師抓住這個學生的興奮點,鼓勵學生説説自己還想了解些什麼,建議學生對專題網站進行內容上的補充,這既是一種學習成果的展示,又為以後學習的同學提供了更多的學習資源。形成學習的一種持續性,開拓學生學習的思路,更是打破“學習一定在課堂”的傳統觀念。引導學生走出課堂,走進課外更豐富的世界,走進神 奇的網絡空間去充實自己,去體味學習的快樂……

六、教學反思

為了讓學生充分理解張騫出使西域的經過,體會張騫強烈的愛國熱情和理解過渡段承上啟下的作用,並學會找過渡段和添加過渡段。我把學生分為幾個小組合作學習。每個人先到“絲綢之路”的專題網站搜索自己有用的信息。再讀課文,第五至第七自然段,畫出重點句子,再在組內交流關鍵詞語。每人先練習自己説,然後在小組內説,最後小組內推選代表在全班複述。這樣教學既培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又使學生受到了愛國主義教育,大大地提高了學習效率。

本節課也存在着不足,學生上網速度獲取知識的能力還有待提高,語文教學與網絡的整合還有許多內容值得我們去實踐、去探索。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在語文教學與網絡的整合中我剛剛邁出了一小步,我會繼續努力學習,深入鑽研。

謝謝各位老師!

説課稿 篇3

各位領導、老師們:

大家好!

下面我向大家談談我對《高山流水》這篇課文的理解和教學設計。

一、説教材

這篇課文是西南師大版國小語文第八冊第五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本文講述了一個感人的傳説:俞伯牙琴藝高超卻難覓知音,一次偶然的機會結識了知音鍾子期,兩人相約來年再聚,不料俞伯牙等來的是鍾子期病逝的不幸消息,俞伯牙痛失知音,碎琴祭友,後人為了紀念這段“知音”友誼,將伯牙碎琴所在的小山命名為“碎琴山”,並將“高山流水”這個樂曲的名稱固化為成語,象徵友誼。這段流傳幾千年的佳話讓我們認識了一對忠貞不二、相互敬重的知己,也明白了“千金易得,知音難覓”的道理,教育我們要珍惜友誼,真心對待身邊的朋友。

這篇文章篇幅較長,是訓練學生快速讀文、概括文章大意的好素材;人物語言、動作、神態描寫細緻入微,是抓住這些內容感悟人物內心情感、培養寫作方法的好範文。

二、説教學目標

除了常規的自學生字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兩個教學目標之外,我將抓住重點詞句理解人物思想感情和培養學生珍惜友誼、團結同學作為另一個教學目標。其中,教學重點是體會伯牙的惜友之情;教學難點是理解伯牙碎琴的內涵。

三、説教學方法

本文多以人物神態、言行來揭示人物的內心世界,因此,我準備“以讀代講”,學生做到讀句子,想畫面,用心感受,用情朗讀,邊讀邊思,劃詞句批感悟。

四、説教學流程

本文的教學準備分兩個課時,第一個課時通過自學完成生字詞掌握、文章整體感知、課文分段、文章大意的概括以及初步實現感情朗讀等目標。

第二課時的教學流程有:自學檢測、導入新課,精讀課文、感悟真情,把握主旨、拓展延伸。

第一步自學檢測、導入新課

此環節準備檢測學生生字、詞的掌握以及熟讀課文的情況。

1、聽寫“磅礴”、“渺”、“捺”四個字,檢查學生書寫的正確性和規範性;

2、老師説出詞語的意思,學生説出相應的詞語,設計檢測“一見如故”、“心急如焚”、“如泣如訴”等;

3、按小節輪流讀文,教師適時幫助學生讀準、讀通課文;也為下一步的學習奠定基礎。

4、回顧文章大意,並板書文章的四個小標題——難覓知音、偶遇知音、憑弔知音、紀念“知音”。

設計意圖:通過上述步驟既檢測了生字、詞的掌握,以及讀文和整體感知課文的情況,又過渡到本課時的教學,同時基礎知識的落實也為精讀課文、感悟文本奠定了基礎。

第二步精讀課文、感悟真情

設計初衷:“偶遇知音”和“憑弔知音”是文章最重要的兩個部分,兩者一個表現出興奮,另一個表現出悲痛,在情感上又形成了對比和反差。考慮到學生學習思路的自然銜接和有意注意的有效利用,我準備在板書小標題後,直奔文章重點。

(一)偶遇知音激動萬分

我設計這樣的過渡語導學課文第二部分:一曲《高山流水》架起心靈相通的橋樑,讓伯牙和子期相見恨晚,那麼“伯牙為什麼説子期是他的知音呢?”

1、學生圍繞這一問題在文中尋找答案。

2、師生交流。(擇機板書“激動萬分”)

①簡要回答上述問題“伯牙為什麼説子期是他的知音呢?”。

②抓住“嘖嘖讚歎”、“意味深長”以及鍾子期的兩句話,體會鍾子期對音樂的領悟能力;

③抓住俞伯牙聽到鍾子期的評價後的言行舉動,來體會俞伯牙偶遇知音的興奮;

④為什麼伯牙遇到能聽得懂自己音樂之人竟如此興奮?引導學生回頭體會課文第二段的內容。指導學生讀出“琴藝高超”的自豪和“始終”的遺憾。

⑤抓住“一見如故”進行拓展。什麼叫“一見如故”?結識後他們會説些什麼呢?在伯牙和子期共處了日子裏,他們會做些什麼?

⑥總結學法:抓重點詞句,品讀賞析。

設計意圖:對一見如故的拓展是想加深對“知音”內涵的理解,“知音”不僅是聽懂音樂,更是“知心朋友”;對學法的總結,為下一環節自學提供方法。

(二)人散曲終重情重義

俞伯牙琴藝高超,然曲高和寡,知音難覓,滿懷的志向得不到賞識,伯牙的'心無人能懂,與子期邂逅自然喜出望外,一見如故。但“月無常圓”,當伯牙第二年如約來到漢陽江邊的時候看到的卻是子期的墳墓,聽到的是子期病逝的不幸消息。接下來導學課文第三部分——“憑弔知音”。

這部分的學習讓學生依據提示自學。

自學提示:

1、自讀文章8—12小節,用“——”畫出伯牙的語言,在描寫伯牙神態的詞語下面加上“△”符合,在描寫伯牙動作的詞語下面加上“·”。

2、想想伯牙得知子期病逝後是什麼樣的變現?為什麼會這樣?

1、學生自學彙報……

2、教師點撥、補充:

我準備這樣設計,處理伯牙摔琴這個句子:

①學生試讀,通過讀好“忽然”、“站”、“摔”、“粉碎”,體會伯牙此刻的心情;

②把“摔”字換做“扔”或“丟”行嗎,換一下讀讀看;

③加上導語,導讀此句。a、千金易得,知音難求,上天安排給我的知音為什麼又不辭而別呢?伯牙——(示意學生齊讀)伯牙彈着彈着,忽然站起來,接着長歎一聲,把瑤琴朝地上一塊青石摔去,頓時琴被摔得粉碎。b、是呀,去年今日,子期與我彈琴論道,共話人生,如今子期卻舍我而去,伯牙——(示意學生齊讀)……c、從此再也沒有人能聽懂我的琴聲,要琴何用呢?——(示意學生齊讀)……

④為什麼伯牙在得知子期死訊後會摔碎瑤琴呢?連個反問句道出了其中緣由。請大家齊讀——唯一的知音已不在人間了,我這琴還彈給誰聽呢?有誰能瞭解我伯牙的心呢?通過改寫成陳述句,對比體驗,並理解伯牙碎琴的原因。

3、教師小結:從此,伯牙的琴無人能懂,伯牙的心無人能解,伯牙碎琴既是對知音失去的惋惜,又是對知音的敬重。豈止伯牙如此,子期對這段友情也是敬重的。(板書“重情重義”)(指引學生找出相關句子)

設計意圖:伯牙對子期的敬重和對子期病逝的惋惜之情,在上述的朗讀和交流中學生一定會充分感悟,教學目標也就順利完成。伯牙敬重子期,子期敬重伯牙,二人重情重義,結局雖悲,但友情至真至純,永存人間。

第三步把握主旨、拓展延伸

1、“珍惜友誼、團結同學、真心待人”是學習本文的首要收穫,為了準確把握這一主旨,我讓學生學文後立即整理、交流自己的收穫;

2、但是,千百年來,對伯牙摔琴之舉的意義有不同的聲音和觀點,學生會有怎樣的看法呢?我讓學生盡情地發表見解。針對伯牙摔琴,你想對他説些什麼。

設計意圖:學生或批評、或勸慰,既能體現自己對伯牙的理解,又學生情感的完善和情商的培養。

如上是本文第二課時的主要流程設計,下面説説板書設計。

説課稿 篇4

一、説教材

1、教材分析

“組合圖形的面積”是國小數學人教版第九冊第五單元的內容。教材把這一內容安排在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積計算之後學習,讓學生知道在進行組合圖形面積計算時,要把一個組合圖形轉化成已學過的平面圖形再進行計算,這樣既可以鞏固對各種平面圖形特徵的認識和麪積公式的運用,又有利於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並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教材在內容呈現上突出了兩個部分,一是感受計算組合圖形面積的必要性。二是針對組合圖形的特點強調學生學習的自主探索性。

2、學情分析

根據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通過直觀操作,對組合圖形的認識不會很難,所以在探索組合圖形面積的計算方法時,我通過自主探索、小組合作交流等方式達到方法的多樣化。

二、説教學目標

基於以上的分析,我確立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在自主探索過程中,理解計算組合圖形面積的多種方法;並能根據組合圖形的條件有效地選擇合理的計算方法解決問題;能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2、能力目標:培養運用多種策略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滲透轉化的學習思想策略。

3、情感目標、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體會組合圖形的面積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價值。

三、説教學重點、難點

針對五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重難點為:認識簡單的組合圖形,會把組合圖形分解成已學過的平面圖形並計算出它的面積。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觀察組合圖形,根據圖形的特點,運用不同的方法計算出它的面積。在這個過程中,培養學生運用多種策略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

四、説教法和學法

1、説教法

(1)多媒體教學法

在教學中,我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課件引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活學生原有知識和經驗並以此為基礎展開想象和思考,自覺地構建良好的知識體系,特別是轉化圖形的幾種方法通過課件的演示,學生一目瞭然,直觀形象,更好的突出了教學重點、突破了教學難點。

(2)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教學法

設計中放手讓學生大膽探索,讓學生在拼一拼、分一分、畫一畫、算一算中體驗,在體驗中思考,在思考中發展。老師説的很少,基本上都是由學生自己探究出來的,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

2、説學法

(1)自主觀察思考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只有當學生真正自己主動、積極的參與到學習中時,才能最為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引導學生自己來觀察組合圖形的特點,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逐步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也有利於後面小組的合作學習以及更好地傾聽他人的不同意見,進一步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系。

(2)小組合作學習

小組合作學習能夠幫助學生在有限的時間裏,通過與他人的交流與合作,獲取更多的方法,找到合適、有效的解決問題的方法。本課讓學生在自主觀察思考的前提下,通過小組合作學習來進一步拓寬學生的思維空間,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五、説教學過程

為完成本節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讓學生充分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感受到組合圖形的趣味性,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環節:

(一)創設情境、複習引入

首先,讓學生欣賞一些日常生活中經常見到的圖片,讓學生觀察比較説一説共同之處,同時説説這些圖片的表面都由哪些圖形組合而成的。(這裏讓學生説出物品表面的圖形組成,為建立組合圖形的概念和計算組合圖形的面積打下基礎。)

其次,讓學生説一説生活中的組合圖形。這時我讓學生暢所欲言,盡情説説身邊的組合圖形,感受組合圖形就在身邊,體會組合圖形的美。最後讓學生拆開老師給大家的禮物盒,看看裏面是什麼禮物,就會使學生立刻認識到正方形、長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讓學生舉手發言回答,這些圖形的面積公式分別是什麼,誰説的對,老師就把禮物送給誰,這樣做既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為本節課後面環節提供積極活躍的氣氛,也可以複習這些圖形名稱及相應的面積公式,為確保正確的'計算組合圖的面積打下基礎。再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利用這些圖形,設計拼搭組合圖形,當學生創作完成,我讓他們在小組內交流,並鼓勵學生上台展示,向小夥伴介紹自己拼的圖案像什麼?是由哪些基本圖形組成的?從而明確組合圖形是由幾個基本圖形組合而成的,引出組合圖形的概念。

這一環節通過拆禮物,送禮物的遊戲,讓學生在説一説,拼一拼,看一看的遊戲過程中充分調動多種感官參與到學習中來 ,在濃厚的學習氛圍中感受到知識來源於生活,而又服務於生活,明確生活中的很多問題都和組合圖形有關。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經歷了拆禮物遊戲之後,學生的學習興致非常高,這時我在呈現一個這樣的生活情境:最近老師家的房子正在裝修,正計劃粉刷牆面呢,同時多媒體出示牆面的平面圖。

(1)首先讓學生觀察、討論:這個圖形的面積我們是否學過呢?又可以把它分解成哪些基本的平面圖形呢?學生通過前面的經驗,以及小組討論交流,學生可能會出現以下兩種情況:

A、是把這個組合圖形分解成一個三角形和一個正方形來計算。

B、是把這個組合圖形分解成兩個梯形。(對於這兩種情況我都及時予以肯定)

(2)接着再問學生,你們是樂於助人的好孩子嗎?那你們能不能開動腦筋幫助老師算一算粉刷這面牆老師需要買多少平方米顏料嗎?這樣的提問形式,學生當然很願意去動手、動腦幫老師的忙。然後以比賽的形式讓學生自己獨立完成:比一比,看誰的方法多,誰能更快更好的幫老師算出來,而我就在下面巡視,並幫助個別有困難的學生。

(3)當學生獨立完成後鼓勵學生上台展示自己的計算方法,並介紹自己的方法。同時,我在用多媒體清晰、直觀地向學生展示分割的過程。讓學生更好的理解計算組合圖形面積的方法。在讓學生自主觀察比較並在小組內交流討論上面幾種方法,最後讓學生自己總結出求組合圖形面積的計算方法:可以把一個組合圖形分解成簡單基本圖形,再把分解出來大的簡單圖形的面積加起來,掌握“分割法”在解決這一生活問題環節中,我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通過自主探索,小組交流,獲取更多的解題方法,讓他們在小組活動中都有成功的體驗和經驗的收穫。

這一環節,以小組比賽的形式幫助老師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激勵了學生探索新知的慾望,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學生通過自己動手分割,以及多媒體的直觀生動的演示讓學生能更好的理解組合圖形面積計算方法。

(三)、綜合實踐,學以致用

練習是為了學生及時鞏固新知,並能用學到的新知進行遷移。為此我設計了以下的下練習:

(1)為了鞏固新知,又突出本課的教學難點,我緊接着裝修的問題情景,設計了給地面鋪地板這一練習,先讓學生自主獨立的解決,學生會想到用四種方法來解決問題,並觀察第四種方法,讓他們自己觀察比較出不同?從而引導學生感受計算組合圖形的面積,有時也可以用一個圖形的面積減去另一個圖形的面積。滲透添補法。

(2)接着為了鞏固這一難點,我又設計了一個判斷題,淘氣、笑笑、小明、和小麗,他們也正在求一個組合圖形的面積,請你看一看,想一想,他們的做法都能求出這個組合圖形的面積嗎?你最喜歡誰的做法,為什麼?讓學生通過觀察他們這四位同學的轉化方法和這個組合圖形所給的數據信息,來判斷出,有的方法能夠求出這個組合圖形的面積,但是有的方法會因為沒法得到一些關鍵數據信息而不能求出這個組合圖形的面積,從而提醒大家要靈活應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各種問題。

(3) 最後,我鼓勵學生利用今天所學的知識,解決上課開始時,自己設計的組合圖形的面積,由課內延伸到課後,做到了首尾呼應,讓學生把掌握的知識拓展到實際生活中去。

六、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就像一份微型教案,這節板書力圖全面而簡明的將授課內容傳遞給學生,清晰直觀,便於學生理解和記憶理清學習的脈絡。

組合圖形的面積分割 轉化基本圖形添補

説課稿 篇5

教材分析: 1、課文地位及作用:本篇在單元中屬閲讀課文,以學生自我分析為主,教師輔導教學,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2、教學目標:知識目標:記人為主的記敍文

能力目標:實用閲讀能力

語言目標:領會文章思想內容,感受作為純真美好的情感,提高學生的思想品德修養。

一、導入新課(以下是課件教學)

1、運用媒體播放《漂亮媽媽》電影片段

2、問:同學們見過大海嗎?知道大海嗎?

答:播放的大海畫面,引導學生初步瞭解、大海如此廣和深。這深、廣的大海、遠古孕育了生命,養育了生命。

3、問:平常人們常以海喻什麼?

答:常以海喻:知識的海洋生活的海洋......

4、問:設懸念:

本文寫沙子見到了大海,將意味着什麼?

答“通過學完全文,明確本文題目含義。

二、1、這單元:通過不同文章的學習,瞭解寫景狀物為主的記敍文,記人為主的記敍文,記事為主的記敍文的一般要求。瞭解記敍文為何和抒情、議論相集合,明記敍文的寫作。

2、範讀或學生集體朗讀:

問:這是一篇以什麼為主的記敍文?

答:以記人為主的記敍文。

2、記敍文人稱有那些?

答:有第三人稱,本文采用第一人稱。

3、本文用第一人稱寫發的好處?

答:令人感到親切,可信。

4、記敍文表現手法?

答:記敍文是記敍描寫的表現手法為主,此外,抒情、議論、説明的表現手法為輔。

強調本文是以記敍和抒情統一於一體,深深的情感藴含在娓娓的記敍之中。

5、記敍文中以記人為主、勢必有對人物的描寫。任務描寫法有那些?

答:人物描寫法:有肖像描寫、行動描寫、語言描寫、心理描寫。強調側重在心理描寫。寫得精練、傳神。

重點:本文通過寫“我”—一個身體畸形的女孩,在繼父的鼓勵下,出了家門,戰勝了自卑,成了一個能自立於世的人。

四:段落分析

分析:全文分三部分:

一(1):介紹“我”是個畸形的女孩,八歲前,沒邁出過大門一步。

本段:簡潔而形象的幾句話,讀後令人無限同情。她的童年,沒有自由,沒有遊戲,沒有歡樂,也缺少父母的慈愛。

二(2—25)“我”在繼父的'鼓勵、教育、幫助下,掌握了獨立生活的能力。

繼父鼓勵、教育、幫助下——戰勝自卑獨立於世界過程:

一層:(2段-12段):在繼父鼓勵下,跟繼父上街了。

這層有心理描寫、動作描寫、神態描寫等。都很貼切兒童的特點。(指的課文那些句子?)

沙子由害怕、羞怯—高興地與孩子們一起去玩。

二層(13—17):大海的故事使沙子確立了生活的信念,有了奮鬥的目標。

強調:這是沙子的童年生活中重要一次。

分析:沙子和別的兒童一樣,特別愛聽故事、而其繼父當過海員、最熟悉大海了。寫其繼父給沙子講大海的故事、一定很心動、令人感到自然、真實。所以沙子:“我聽得着了迷”--對大海產生了無限嚮往,繼而向繼父發問:“我能看見海嗎?”,繼你説:“能、等你再長大些,等到15歲,我就帶你去看大海。”--“我的眼前豁然亮了”。

為什麼會這樣?怎樣理解這句話?

答:沙子想去看大海,到15歲繼父會帶她去看大海。沙子幼小的心靈中有了一個信念、生活中有了一個目標、精神上產生了一種巨大的鼓舞力量,生活也就立刻感到有了意義,有了樂趣,自然“我的眼前豁然亮了”。

三層(18-22):在繼父的鼓勵、教育、幫助下,沙子獨自商店、做家務、學文化,最終能自立於社會。

分析:沙子的繼父:退休海員--年近60--哮喘嚴重--經濟條件差--沙子母親離開了他們。

沙子--不是他親生女兒---還有殘疾。

沙子繼父卻以頑強積極的態度、面對現實中的一切困難。以博大的胸懷愛護沙子、關懷沙子的成長、幫助她戰勝自卑、樹立生活信念、指導她學文化,督促她學會料理生活中各種事務、鼓勵她的點滴進步,使沙子終於自立於社會。

沙子繼父在文中只是作為一個陪襯人物來寫、但其極普通人身上閃射出耀眼的光輝、感人到深。

四層:(23-25)沙子覺得自己真正長大了,但繼父卻因病去世了。

分析:“我覺得自己真正長大了”。

----原來一個“怕極了”“羞怯”“見人”,現在“在鎮子上穿街走巷、為繼父請醫生、買藥、做各種各樣的事情。我獨立承擔了全部家務。”繼父在彌留之際,向沙子承認“我對你撒謊”,從中可看出什麼?

答:1、看出繼父是個誠實的仍

2、繼明知過敏性哮喘、必須遠離大海、但又答應帶沙子去看海,完全是為沙子考慮、用心良苦。他撒謊,但無愧於心。

3、臨終前勇敢承認自己不對,相信沙子最終會理解他一番苦心的。

三(25)沙子終於領悟到“看大海”的真正意義---繼父把沙子領進了生活的海洋。

分析:這段來在全文中的重要地位。

如果文章不寫這一段、全方就成了一個不幸孩子的故事。

沙子失去了唯一的親人。沉浸在失望委屈和傷心之中。文章的基調就變得哀怨、感傷和低沉。而且文章前面所寫的沙子的一切努力,在失望之中也變得毫無意義了。

有了這一部分“帶我去看大海”,就不僅是字面上的意思,面是有了深刻的內涵,文章前面的所寫沙子的一切努力到此就完美地表現為沙子真正成長為一個自立於社會的有用之人了。使全文具有一種催人奮進不力量、基調顯得積極健康了。從面深化了主題。

這一段有與無,是有質的區別的。

結尾是畫龍點睛之筆,極為成功。

説課稿 篇6

一、教學目標

1、學生通過實踐練習活動熟悉、掌握口算整十數除整十、幾百幾十的數的方法(商一位數)。

2、初步掌握用整十數除的試商方法和豎式的書寫格式,會用列豎式的方法計算商是一位數、除數是整十數的除法。

4、初步掌握用“四舍”、“五入”法試商,會用這兩種試商方法進行筆算。

5、步掌握除數不接近整十數的除法的試商方法,能正確計算除數不接近整十數的筆算除法。

6、讓學生經歷探索過程,瞭解商的變化規律。

7、學生能夠結合具體的情境進行出發估算,並説明估算的思路。

8、通過學習、探究,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概括能力和推理能力。

二、教材分析

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是國小生學習整數除法的最後階段,它是在學生學習了多位數乘一位數、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單元主要內容有:口算除法、筆算除法。

用整十數除整十數、幾百幾十數的口算,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用到,同時又是學習除數是兩位數筆算除法的重要基礎。因此把它安排在筆算之前教學。為了解決試商這個關鍵問題,教材按照計算的難易程度分兩段編排:①商是一位數。主要解決商的書寫位置、除的順序、突出基本的試商方法,幫助學生理解筆算的算理。②商兩位數。對於試商的方法,本單元主要採用“四捨五入”法,即用“四捨五入”的方法把除數看着與它接近的整十數去試除被除數。這種試商方法學生比較容易掌握,並且在大多數情況下,試一兩次就能確定出一位商。在教學一般的試商方法的基礎上,教材還注意教學在特殊情況下,靈活地運用試商方法。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

1、掌握口算和估算的方法,能正確的`把兩位數看成整十數。

2、能熟練的進行試商和商的定位。

3、培養根據具體情況採用不同方法試商的能力。

難點:

1、掌握估算的方法,並正確進行估算。

2、確定商的位置及試商方法。

3、運用“四舍”、“五入”法試商。

四、具體例題分析

1、P78、79頁例1是口算除法。(整十數除整十數或幾百幾十的數,商一位數。)80÷20=4注重學生説算法:算法一:想乘法做除法,20×4=80,所以80÷20=4。算法二:8÷2=4,所以80÷20=4。在“想一想”中,83÷20≈( )80÷19≈( ),讓學生自主思考,最後教師要引導方法:先估除數成最接近的整十,再估被除數,然後用口訣能計算出來。120÷30= 的方法同上。

2、P81-82頁的例1是筆算除法1商是一位數的除法(1)(除數是整十數的除法),92÷30=在這個例題(1)中重點解決試商的方法和筆算豎式的書寫格式(商寫在什麼位置)。例題(2)140÷30=重點解決被除數的前兩位不夠除,要看前三位。通過兩題分析、歸納:除到哪一位,商就寫在哪一位上。

3、P84頁例2是筆算除法1(2)(除數不是整十數的除法)。例題(1)84÷21=是把除數“四舍”後試商的教學。例題(2)196÷39=是把除數(五入)後試商的教學,注意這裏有一個調商的過程,要放手讓學生探究如何調商最恰當。

4、85頁例3是筆算除法1(3)(除數不是接近整十數的除法)140÷26=,這裏涉及到兩次調商的過程。把“26”看成“30”來試商,大了,再把“26”看作“25”來試商。可能有的學生還會把“26”看作“20”來試商,這裏要引導學生從第一次試商後的餘數來觀察試商也行。所以本節課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自己解決問題。在這一節課還要歸納出:每次除得得餘數要比除數小。

5、P89頁例4是筆算除法2商是兩位數的除法。例題(1)576÷18=要讓學生知道除數是兩位數,先用“18”去除被除數的前兩位“57”,除到哪一位,商就寫在哪一位上。例題(2)930÷31重點在於除到十位餘下的數是0怎麼辦?(不夠商1就商0)。在這節課中通過回憶“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的計算方法,並討論: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與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有什麼相同點和不同點,從而歸納出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的完整方法。

6、P93頁例5是研究商變化的規律。第一組集合題讓學生體驗商變化的規律:被除數不變,除數變化,商也發生變化;除數不變,被除數變化,商也發生變化。第二組用一個表格的形式讓學生明確被除數和除數同時擴大或縮小相同的倍數,商不變。

五、習題分析

重點分析練習十七的相關習題。

第一題,完成表格時一方面是複習我們剛剛學過的筆算除法,另一方面也是複習“單價×數量=總價”的數量關係。

第二題,完成表格時一方面是複習我們剛剛學過的筆算除法,另一方面也是複習“速度×時間=路程”的數量關係。

第三題,分析數量關係很總要。

第四題,先讓學生獨立做,再交流方法,這裏要引導學生用商不變的規律完成。

第五題,先出示前四個小題,讓學生回答,並説説計算方法。然後再出示後四小題,運用商不變的規律進行計算。

第六題,讓學生觀察討論,這裏實質上是運用了商不變的規律使計算更加簡便。這種方法值得推廣。

説課稿 篇7

指導朗讀:鹿弟弟惋惜地對哥哥説;“這玫瑰你白栽了,一朵花都沒看着。”

(二)、研讀課文 5-8 自然段,讀悟結合

1 、可鹿弟弟為什麼後來又説玫瑰沒有白栽呢?讀讀 5 、 6 自然段,你讀懂了什麼?

2 、交流

( 1 )為什麼鹿弟弟後來又説沒有白栽呢?

指導朗讀黃鶯、微風的話。

① 黃鶯飛來了,黃鶯在對小鹿説什麼呢?小朋友自己讀一讀句子。

② 哪一位小黃鶯先來跟小鹿説話?小黃鶯會怎樣地對小鹿説呢?你為什麼見到玫瑰就想唱歌呀?

③ 微風吹來了,微風看到這些玫瑰的時候心情又怎麼樣?你是怎麼知道的?

( 2 )、聽了黃鶯和微風的話,很多小夥伴也趕來了。你看,他們也看到聞到小鹿的`玫瑰花了,他們會對小鹿説什麼呢?創設情境,説話練習。

出示:()也看到(聞到)了小鹿的玫瑰花,()地對小鹿説:“()”

( 3 )小鹿自己雖然沒有看到玫瑰花,但玫瑰花已經開在別人的心田,生根、發芽了。能給別人帶來快樂,小鹿也感到了快樂。剛才還在替哥哥感到惋惜的鹿弟弟這下也很高興,(板書:沒有白栽、高興)

( 4 )一起高興地讀讀鹿弟弟的話。是啊,我們終於明白——小鹿的玫瑰沒有白栽。

( 5 )指導朗讀小鹿及鹿弟弟的話。

5 、分角色朗讀課文。

四、總結拓展

同學們,小鹿親手栽種的玫瑰花不僅為自己帶來了歡樂、友誼,更重要的是也為周圍的朋友帶來了花香,帶來了幸福,真是“一人栽花,香飄萬家”。為別人帶來幸福才是最大的快樂。讓我們也常常為別人帶來快樂吧!

五、作業:

1 、書寫生字

( 1 )多好的小鹿啊,他讓我們學到了這麼多。我們該怎麼感謝他呢?

我們寫一個“謝謝”送給他好嗎?

( 2 )這個“謝”字你怎麼記住它?教師範寫。學生臨寫一個。“微”字注意什麼?和謝字結構很像,我們照着也來寫一寫。其他的生字小朋友自己和同桌討論一下,想辦法把它們記住。

( 3 )學生書寫生字

2 、課後讀讀托爾斯泰的《老人種蘋果》,你又會想到些什麼?

六、板書設計

小鹿的玫瑰花

惋惜 ← 白栽

高興 ← 沒有白栽

説課稿 篇8

一、説教材和理念

各位評委大家好,今天我們小組帶來的課例為人教版國小五年級下冊第七組課文:人物一組中的第二篇課文:《刷子李》,選自作家馮驥才的《俗世奇人》。短文以刷子李的高超手藝為話題,以生動有趣的語言、一波三折的體現了人物的大本領,大智慧,作為一篇閲讀課文,正適合教師以讀引讀,在充分發揮學生自主性中提高閲讀學習積極性。

二、説學情

據我瞭解,盛平國小五年級學生已進行過快速閲讀訓練,具備較強的理解能力及一定的自學能力,寫人為主的文章也接觸較多,為此教學中我的設計以引導學生自主思考為主,課前要求學生做足幾項準備:自學生字,熟讀課文,收集有關馮驥才和他的《俗世奇人》的資料並拓展閲讀其他寫人的出色文章。

三、説目標

綜合學情及本組課文的主旨,我設置本課主要目標為,一是在有感情朗讀中感受人物形象,二是領悟並學習作者抓細節刻畫人物的.方法。感受人物形象,學習描寫手法是教學重點。因學生對粉刷工藝瞭解少,如何避免在體悟刷子李高超技藝時出現障礙成為教學難點。

四、説教法和學法:

所謂“教學有方,教無定法”,為了實現教學目標,在教學中我主要運用:讓學生進入課文角色以感悟形象的情境教學法,和在多重朗讀、自主思考總結後進行寫作的讀寫結合法。

五、説流程

在具體施教中,我主要分為五步走:

第一步,火車敲開門

用開火車的方式檢查生字預習,輕鬆中拉近師生距離,集中精力進入第二步:初見刷子李。

第二步, 初見刷子李(“激趣法”導入課文,初步感知人物。 )

時空交錯,我們的刷子李忽然有了名片,這樣不合常理卻又在情境之中的引入,迅速提起學生興趣的同時速覽人物信息,形成閲讀期待。課件中的名片除了基本信息外,還附上一句“要是身上有白點,白刷不要錢!”。怎樣的粉刷匠才會把這種規矩印在名片上?同學們帶着好奇探索課文,請學生自己總結:刷子李的技藝給你什麼印象?老師不點透,留給學生豐富想象,讓自己漸漸走進刷子李。

第三步,走進刷子李(重點切入,感知“動作”,突破教學難點)

各位,讓我們現在一起化身曹小三,來到師傅身邊,你看到了什麼?怎麼你學徒的頭一天,見到聽到學到的,恐怕別人一輩子也不一定明白呢?學生一定能通過自主閲讀,尋找到課文中對刷子李的動作描寫,再讓學生隨自我感受邊讀邊表演,自願的入情入境,體會刷子李師傅絕妙的技巧,教學難點不攻自破。接着,再現曹小三那句感慨,承上啟下,順勢引來發問:此時曹小三最關心的是什麼呢?有了前面的積累理解,稍加點撥學生就能發現:當然最關心刷子李身上到底有沒有白點!此處吊起學生的胃口,激發閲讀興趣,再集中默讀課文第6——9自然段,請學生概括幾段話的內容。此處老師也準備了自己概括的三句話,但目的不在灌輸,而是讓學生自主總結材料後,平等的進行分享、互相借鑑。在這裏,藉助三個詞語:居然——竟然——原來,揭開疑問,加強人物感悟,更讓學生在充分朗讀中發現,原來這裏運用了一波三折的寫作手法,可以令故事如此跌宕起伏,精彩不斷。

第四步,三想刷子李(趁熱打鐵,學寫一波三折,打通教學重點)

曹小三在師傅的黑衣上找不到粉點時、當他又在師傅褲子上發現白點時、在他最後知道這白點其實是燒出的小洞時,他把師傅的形象想了三回,學生的心理也跟着波折了三回。在居然、竟然、原來三詞的充分體悟下,學生已有話説,此時讓他們代替曹小三寫出心中所想,寫作不再苦,已成樂。這裏我不硬性規定學生一定使用剛才的三個連接詞,體會曹小三內心的波折,寫出真情感,才是重點。充分讀,練寫作,本課的重點難點已經一一突破。

最後,第五步,體味刷子李(體會文章教育思想,拓展延伸,昇華主題)

故事寫得這樣引人入勝,難怪作家馮驥才要發出這樣的感慨!課件再度出示引子句:

“恐怕別人一輩子也不一定明白呢。”此時的齊讀,帶着學生多少內心感受,適時談談所學所感,領會刷子李對徒弟的教誨,讓學生對刷子李的整體形象,又深入了三分。帶着新的學習經驗,請學生分享之前所查到的資料,學生感受加深,更能激發學生廣泛閲讀的興趣,一課完滿結束。

總之對於這篇閲讀課,學生能獲得自主感悟人物形象的閲讀方法,拓展學習的方法和能力,在讀與悟中更加熱愛生活,已是我認為最大的成就,謝謝。

説課稿 篇9

教材分析:

《你真棒》是二年級上冊第四單元《你 我 他》中的第二個主題活動。旨在引導學生去觀察和尋找周圍人身上的優點和長處,提高學生認識他人的水平和能力,並能以恰當的方式表達自己的讚美之情。由於低年級兒童的經歷有限,做事想問題都顯得純真直率,看問題想事情往往以自我為中心,不能很好地評價他人和顧及他人的感受。基於這種情況,培養孩子欣賞他人的優點和長處是尤為重要的。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能發現、欣賞他人的優點和長處。

能力目標:以恰當的方式讚美他人的優點和長處。

情感目標:通過被人誇獎,樹立自信,激勵自己不斷進步,幫助學生養成欣賞他人的習慣,培養積極健康向上的`生活態度。

教學重點:讓孩子去觀察和尋找周圍人身上的優點和長處。

教學難點:提高發現他人身上優點和長處的能力,真誠地讚美別人,在體驗讚美帶來的快樂的同時激勵自己不斷進步。

教學過程中我儘量做到:

1、創設愉悦和諧的教學氛圍。上好一堂課,要讓學生在準備學習之初,就進入愉悦的情緒狀態,為教學創設最佳開端。課前,通過腦筋急轉彎和學生拉近距離,然後以“我心目中的明星”展開話題,引出班級明星集,誇誇自己,相互誇獎,給學生一個輕鬆的學習氛圍,這樣就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接下來,又通過課件畫面渲染、點擊幸運數字、魔術盒展示、訪問交流會等多種活動,使愉悦的氛圍得以延續。學習成為學生髮自內心的一種願望,他們自覺地、主動地參與,才會有成效。

2、注重活動的實效性和層次性。活動是學生喜歡的形式,它使學生獲得愉悦的情感體驗和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但活動要有明確的目的性,任何形式的活動必須服務於教學目標。本節課設計了2個主題活動,從誇自己到誇同學,誇同學這一板塊也設計了兩個環節,在誇優秀同學的時候,也要關注那些優點不太明顯的孩子,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説的弱勢羣體,讓他們也在讚美聲中得到快樂的體驗。使學生髮現每一個人身上都有優點,並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恰當地讚美他人,體驗讚賞他人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