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説課稿

【精選】説課稿國中8篇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6.21K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總歸要編寫説課稿,藉助説課稿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説課稿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説課稿國中9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説課稿國中8篇

説課稿國中 篇1

一、説教材

本節課是在前面學習了乘方運算的基礎上安排的,是下節學習算術平方根的前提,是學習實數的準備知識,有助於瞭解n次方根的概念,為學習二次根式作出了鋪墊,提供了知識積累。

這節課在內容安排上是先用實際例子引入了平方根及其概念,後半部分又在對平方與開平方進行比較的基礎上找出了求一個數的平方根的方法,並通過2個例題鞏固所學的概念,其中所選用的數字都比較簡單,求解過程詳細,可見其設計目的,並不着眼於計算,而在於鞏固概念.因此,本課的重難點都是平方根的概念,而突破難點的關鍵是抓住平方根概念的本質特徵,逐層深入,多角度展示。

新課標明確提出,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要從數學本身的特點出發,從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和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出發,讓學生經歷一個實踐、思考、探索、交流、解釋、應用的學習過程,在獲得對數學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多方面都得到進步與發展,因此,這節課教學三維目標就是:

1、知識與能力目標:能讓學生理解平方根和開平方的概念,能正確地讀寫有關平方根的式子.

2、過程與方法目標:讓學生經歷從實際例子歸納出平方根概念的過程,理解概念的本質.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就是讓學生體驗數學與生活息息相關,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體驗數學的作用與價值,使人人學到有用的數學.

二、説教法

以前學生雖然學過乘方運算,但由於間隔時間太長,他們會有不同程度的遺忘,甚至有些概念已沒了印象,同時也為了實現新舊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接軌,結合本課特點,我採取了以下教學方法:

(1)情境教學法:目的就是使學生儘快“走進課堂”,激發學生的興趣,引發學生思考.

(2)對比教學法:即把新舊知識,把二次方與平方根的概念,計算過程等對比起來進行教學.即使他們掌握了概念的本質,又完善了學生的知識結構,從而降低了學生的學習難度.

(3)經驗交流法:即使學生在獨立練習、思考的基礎上,學會與人交流,與人合作,經驗共享.

三、説學法

説到學法,有一份資料上説:一位美國教師在教學生畫蘋果時,提着一袋子蘋果分給學生,讓他們通過看,摸甚至咬上一口再畫,學生們就畫出了各種各樣的生活中的蘋果,自己的蘋果,而不是老師的蘋果,可見,學生才是學習的主人,我們應該把過程還給學生,讓過程與結果並重。新課程也強調學生的學習應在教師的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xing地學習.據此學生的學法我定為小組交流合作法和自主學習法.這樣,既能形成組內合作,組間競爭的學習氛圍,又能為學生搭建一個展示個人魅力的平台.

四:説程序

在設計思路上,我設計了四個環節,(一)情境導入,發現問題.(二)合作交流理解的概念.(三)自主學習,完善自我.(四)綜合訓練,突出重點.

(一)情境導入,發現問題

首先,我用多媒體播放問題情境,即三個問題:

(1)一個正方形桌面的邊長是3尺,求這個桌面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尺?

(2)已知一個正方形的面積是9cm2,求它的邊長.

(3)如果一個正方形展廳的地面面積為50平方米,求它的邊長.

前兩個問題很好直接回答,而第三個問題就會使學生產生思維上困惑,引發起學生的思考,導入平方根.

(二)合作交流,理解概念

這一環節是整節課的重點環節,首先,我設計了以下練習:

1、填空:(1)32=( ),(-3)2=( ),(2 )2=( ),(-2)2=( ) 02=( )

(2)( )2=9,( )2= 4 ,( )2=0

(3)如果x2=9,則x等於多少?x2=呢?x2=0呢?

(4)有沒有一個數的平方等於負數的?

2、想一想

如果説x2=a時,x就做a的平方根,思考1題中的結果並完成以下填空:

(1)正數的平方根有( )個,它們互為( ).

(2)0 有( )個平方根,它是( )

(3)負數______平方根(填“有”或“沒有”)

學生通過對比交流,自主探究,很容易就可完成以上兩題,對平方根本質的以及與平方的關係,也有了更深刻的認識,為突出重點,這個結論也是板書的內容.

(三)自主學習,完善自我

本環節涉及的主要是一些零碎的東西,難度不算太大,所以可以採取學生自學、教師輔導的方式進行,這裏分兩步進行:

第一步:讓學生自學課文中間部分的內容,並完成下列問題:

試一試

(1)正數a的正的平方根用符號( )表示.

(2)正數a的負的平方根用符號( )表示.

(3)x2= a 中,x 叫___,2 叫______;中,2叫______,a 叫_____

(4)讀作___________讀作________±讀作____________.

(5)中的a 應是_________數,能是負數嗎?

第二步:教師板書歸納。

從而即很好地完成了平方根的讀記教學,又使學生初步感受式子中a與的兩個非負特徵,利於算術平方根的教學.

(四)綜合訓練,突出重點

1、閲讀122頁最下面一小節的內容,並填空:

⑴在式子x2=a(a≥0)中,已知x求a是________運算.

已知a求x是___________運算.

平方與開平方互為__________.

⑵通過以上的學習,你怎樣求一個數的平方根?又如何來驗證你求得的結果?

讓學生先獨立解決⑴題,再小組交流⑵題的答案,找到解題的方法.

2、例2,例3是對平方根概念的`鞏固與拓展,在例2中由於學生還不熟於平方根的表示方法,所以應在平方根的概念和±號上加以明確,而例3則要把握平方根概念的本質,根據該數的正負或0來確定其平方根,這部分內容可用板演或展台展示結果的方式進行,讓學生獨立完成,應給予恰當的評價.

3、最後,我又設計了一道辨析題:在做一道求4的平方根的題目時,小明説:“4的平方根是2”,小紅説:“4的平方根是-2”,小強説:“2是4的平方根”小芳説:“-2是4的平方根”,請問他們的説法正確嗎?

通過這道題目,使學生在熟悉平方根概念的基礎上更加深理解,同時對以往五種運算中從未出現過的一題兩解的現象作出瞭解釋,使學生明白了一種整體與局部的關係,再一次突出了重點.

(五)小結中,我用“我要説”的欄目,鼓勵學生參與總結,發現學生的點滴進步,完善了學生的知識體系.

(六)課下練習,照顧到學生之間的差異,又做到前後呼應,分兩類:

1、必做題:即課本練習題.

2、選做題:解決引入中的問題,並説明答案的合理xing.

説課稿國中 篇2

一、説目標

1、使孩子理解和掌握平方差公式,並會用公式進行計算;

2、注意培養孩子分析、綜合和抽象、概括以及運算能力。

二、説重難點

本節教學的重點是掌握公式的結構特徵及正確運用公式、難點是公式推導的理解及字母的廣泛含義、平方差公式是進一步學習完全平方公式、進行相關代數運算與變形的重要知識基礎、

1、平方差公式是由多項式乘法直接計算得出的:

與一般式多項式的乘法一樣,積的項數是多項式項數的積,即四項、合併同類項後僅得兩項、

2、這一公式的結構特徵:左邊是兩個二項式相乘,這兩個二項式中有一項完全相同,另一項互為相反數;右邊是乘式中兩項的平方差,即相同項的平方與相反項的平方差、公式中的字母可以表示具體的數(正數和負數),也可以表示單項式或多項式等代數式、

只要符合公式的結構特徵,就可運用這一公式、例如

在運用公式的過程中,有時需要變形,例如,變形為,兩個數就可以看清楚了、

3、關於平方差公式的特徵,在學習時應注意:

(1)左邊是兩個二項式相乘,並且這兩上二項式中有一項完全相同,另一項互為相反數、

(2)右邊是乘式中兩項的平方差(相同項的平方減去相反項的平方)、

(3)公式中的和可以是具體數,也可以是單項式或多項式、

(4)對於形如兩數和與這兩數差相乘,就可以運用上述公式來計算、

三、説教法

1、可以將“兩個二項式相乘,積可能有幾項”的問題作為課題引入,目的是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使孩子能在兩個二項式相乘其積可能為四項、三項、兩項中找出積為兩項的特徵,上升到一定的理論認識,加以實踐檢驗,從而培養孩子觀察、概括的能力、

2、通過孩子自己的試算、觀察、發現、總結、歸納,得出為什麼有的兩個二項式相乘,其積為兩項,因為其中兩項是兩個數的平方差,而另兩項恰是互為相反數,合併同類項時為零,即

(a+b)(a-b)=a2+ab-ab-b2=a2-b2、

這樣得出平方差公式,並且把這類乘法的實質講清楚了、

3、通過例題、練習與小結,教會孩子如何正確應用平方差公式、這裏特別要求孩子注意公式的結構,教師可以用對應思想來加強對公式結構的理解和訓練,如計算(1+2x)(1-2x),

(1+2x)(1-2x)=12-(2x)2=1-4x2

↓↓↓↓↑↑

(a+b)(a-b)=a2-b2、

這樣,孩子就能正確應用公式進行計算,不容易出差錯、

另外,在計算中不一定用一種模式刻板地應用公式,可以結合以前學過的運算法則,經過變形後靈活應用公式,培養孩子解題的靈活性。

四、説學法

一、師生共同研究平方差公式

我們已經學過了多項式的乘法,兩個二項式相乘,在合併同類項前應該有幾項?合併同類項以後,積可能會是三項嗎?積可能是二項嗎?請舉出例子、

讓孩子動腦、動筆進行探討,並發表自己的見解、教師根據孩子的回答,引導孩子進一步思考:

兩個二項式相乘,乘式具備什麼特徵時,積才會是二項式?為什麼具備這些特點的兩個二項式相乘,積會是兩項呢?而它們的積又有什麼特徵?

(當乘式是兩個數之和以及這兩個數之差相乘時,積是二項式、這是因為具備這樣特點的兩個二項式相乘,積的四項中,會出現互為相反數的兩項,合併這兩項的結果為零,於是就剩下兩項了、而它們的積等於乘式中這兩個數的.平方差)

繼而指出,在多項式的乘法中,對於某些特殊形式的多項式相乘,我們把它寫成公式,並加以熟記,以便遇到類似形式的多項式相乘時就可以直接運用公式進行計算、以後經常遇到(a+b)(a-b)這種乘法,所以把(a+b)(a-b)=a2-b2作為公式,叫做乘法的平方差公式、

在此基礎上,讓孩子用語言敍述公式、

二、運用舉例變式練習

例1計算(1+2x)(1-2x)、

解:(1+2x)(1-2x)

=12-(2x)2

=1-4x2、

教師引導孩子分析題目條件是否符合平方差公式特徵,並讓孩子説出本題中a,b分別表示什麼、

例2計算(b2+2a3)(2a3-b2)、

解:(b2+2a3)(2a3-b2)

=(2a3+b2)(2a3-b2)

=(2a3)2-(b2)2

=4a6-b4、

教師引導孩子發現,只需將(b2+2a3)中的兩項交換位置,就可用平方差公式進行計算、

課堂練習

運用平方差公式計算:

(l)(x+a)(x-a);(2)(m+n)(m-n);

(3)(a+3b)(a-3b);(4)(1-5y)(l+5y)、

例3計算(-4a-1)(-4a+1)、

讓孩子在練習本上計算,教師巡視孩子解題情況,讓採用不同解法的兩個孩子進行板演、

解法1:(-4a-1)(-4a+1)

=[-(4a+l)][-(4a-l)]

=(4a+1)(4a-l)

=(4a)2-l2

=16a2-1、

解法2:(-4a-l)(-4a+l)

=(-4a)2-l

=16a2-1、

根據孩子板演,教師指出兩種解法都很正確,解法1先用了提出負號的辦法,使兩乘式首項都變成正的,而後看出兩數的和與這兩數的差相乘的形式,應用平方差公式,寫出結果、解法2把-4a看成一個數,把1看成另一個數,直接寫出(-4a)2-l2後得出結果、採用解法2的同學比較注意平方差公式的特徵,能看到問題的本質,運算簡捷、因此,我們在計算中,先要分析題目的數字特徵,然後正確應用平方差公式,就能比較簡捷地得到答案、

課堂練習

1、口答下列各題:

(l)(-a+b)(a+b);(2)(a-b)(b+a);

(3)(-a-b)(-a+b);(4)(a-b)(-a-b)、

2、計算下列各題:

(1)(4x-5y)(4x+5y);(2)(-2x2+5)(-2x2-5);

教師巡視孩子練習情況,請不同解法的孩子,或發生錯誤的孩子板演,教師和孩子一起分析解法、

三、小結

1、什麼是平方差公式?

2、運用公式要注意什麼?

(1)要符合公式特徵才能運用平方差公式;

(2)有些式子表面不能應用公式,但實質能應用公式,要注意變形、

四、作業

1、運用平方差公式計算:

(l)(x+2y)(x-2y);(2)(2a-3b)(3b+2a);

(3)(-1+3x)(-1-3x);(4)(-2b-5)(2b-5);

(5)(2x3+15)(2x3-15);(6)(0.3x-0.l)(0.3x+l);

2、計算:

(1)(x+y)(x-y)+(2x+y)(2x+y);(2)(2a-b)(2a+b)-(2b-3a)(3a+2b);

(3)x(x-3)-(x+7)(x-7);(4)(2x-5)(x-2)+(3x-4)(3x+4)、

説課稿國中 篇3

説教材:

本課的內容來自浙教版《科學》第二冊第三章"代代相傳的生命"第6節"植物生殖方式的多樣性"第1課時。 教材第3章是以生命週期為框架,主要講述了人的生殖和發育、動物生殖方式的多樣性、動物新老個體的更替、植物的一生和植物生殖方式的多樣性等知識,主要體現生命的週期性和生命代代相傳的原理。

所以本節課內容是第3章的一個重點。前面幾個知識點的教學是學習植物生殖的多樣性基礎,而且在學習植物的一生時課文中就留下伏筆:"花開放後,花粉落到柱頭上,經過一系列複雜的變化,子房就發育成果實,胚珠就發育成種子".於是在這節課上教師與學生共同探究來揭開它神祕的面紗。

説教學目標:鑑於對教材的上述理解,根據新課標對學生學科學、用科學的要求及本課特點,我在知識、情感和技能三方面都確立了具體的目標,同時突出重點。在知識目標中重點強調被子植物受精過程的基本情況,技能目標重在通過討論題培養學生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拓展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綜合分析的能力;觀察現象和提出問題的能力。情感目標是養成愛護植物、熱愛大自然、珍惜勞動成果的良好情操

説教法與學法: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對科學知識的學習始於他們在生活實踐中對自然界的認識,而不是單純對書本知識的記憶和接受。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必須關注學生原有認識對科學學習的影響,盡最大可能借助各種教育資源,引導學生認識原有經驗的侷限性,主動構建科學知識,學習科學方法,發展科學探究能力,培養態度、情感與價值觀,瞭解技術與社會的關係。因此本堂課主要採用多媒體演示創設情景、師生雙向交流、觀察與探究、學生討論等多種學習方法。鼓勵每一個學生充分參與整個教學過程,重視師生、學生間的交流與合作學習,在學習過程中獲得真實的體驗。

説教學程序:

第一步:創設情境,整體感知

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恰當的導入能激發學生的興趣,為新課教學創造最佳的學習氛圍,新課伊始,我從"春天來了,許多植物會開出鮮豔的花,大自然會出現繁花似錦的美麗景色。"將學生們引入春天。緊接着問:"根據你平時的觀察,説説植物開花時節,花會發生什麼變化?"這一問題一提出,學生們便熱烈地討論起來。由於觀察的侷限性,學生們只能看到表面的現象,如:含苞待放,蜜蜂採蜜等。這時我適當加以引導、點拔提示花結構會發生什麼變化,繼爾通過動畫展示讓同學們從視覺上感受這個變化的過程。引導學生讀圖比較豌豆花和棉花的傳粉方式有什麼不同,帶着問題,讓學生自學、自主分析得出,發展學生觀察思維能力。

第二步:提出問題,難度適當,引導學生,積極思考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引入是要把教學引向學生的主動學習、或是探究的開始,提問也不再是要求學生直接回答,而是能激發學生自主地提出更多有價值的問題。"因此在接下來的教學中提出了一些難度適當並有一定開放性的問題,如:(1)你認為哪種傳粉方式比較普遍?(2)你認為異花傳粉的途徑主要有哪些?等。希望通過這些問題能使他們在想象、思維和表達的過程中,切實鍛鍊分析綜合能力,增強他們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在這裏多媒體幫了大忙,通過錄像剪輯讓這些對城裏的孩子來説比較陌生的知識生動展現。學生的求知慾望非常強,在講好蟲媒花和風媒花後,我們班有同學這樣問:"老師,梅花是蟲媒花嗎?" 同學們聽了,七嘴八舌討論開來,"是啊!臘梅花很鮮豔,也很香應該也會吸引昆蟲吧!"我回答:"是"學生接着問:"梅花開在冬天,這時天氣寒冷沒有昆蟲,它怎麼傳粉呢?"其他學生緊張地看着我,還好我早早地查閲了這方面的資料要不然對同學們可無法交待。學生們在學習新知識的同時,又能發現新問題,提出新觀點,這便是我們最大的收穫。孩子們反璞歸真,他們渴求知識,他們積極思考,他們舉起小手想要知道有關世界的'所有"為什麼?"

第三步:仔細觀察,大膽猜想,積極表達

在這一步同樣用多媒體動態展示微觀世界的變化,提出問題:傳粉後花會發生什麼生理變化?通過讀圖和動畫讓學生在進一步瞭解胚珠結構的基礎上理解受精的過程。由於被子植物有性生殖知識的準確性和精確性,對於設置開放性題難度較大,只能通過觀察讓學生去理解和掌握這一知識點。最後小結"花是被子植物的生殖器官。"此話一出。有個男同學迫不及待的舉起手來問道:"竹子也會開花,竹子的花是它的生殖器官嗎?"這一問倒讓我一愣,因為在上課前我真沒想到學生會問出這樣的問題,於是我把這個問題給了同學們。學生們一下子熱烈的討論起來,有同學説:"老師,竹子開了花就死掉了,肯定不是它的生殖器官。"另有一名學生也説:"我們吃的竹筍是從地下長上來的,花肯定不是它的生殖器官。"(請不要去嘲笑孩子們稚嫩的語言吧!)聰明的學生忙從自己手頭資料上查起來,有同學在"教與學"上找到了答案,便念給大家聽。當學生們得到滿意的答案時,臉上洋溢着開心的笑。精彩是複製不來的,但是希望通過我們的引導,讓這樣的精彩能時時綻現。如果説在第一步中教師作為課程資源是理所當然的,"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此時此刻的我已退居二線了,我們要充分相信學生的能力,學生自身就是最可利用的課程資源,我們在授課過程中千萬別忘了——學生,這個擁有着智慧和靈氣的龐大羣體。

接下來我提出了許多可以讓學生自由發揮和表達的問題,如討論並交流:(1)果實的結構是怎樣的?它各部分是從花的什麼部分發育而來的?(2)為什麼桃子中只有一粒種子而西瓜有很多種子?(3)根據你的經驗想想看萼片掉還是不掉?(4)請你説説人們利用植物的花、果實和種子的情況等。"在中國由於我們的文化比較強調求同和服從權威,不太注重尊重孩子本身的思考和自決的權利。"而新課程的實施旨在改變這種現狀,重在放開學生的手腳,放開他們的思想,作為教師就應適當給程度不同的每一個學生創造機會,讓所有學生參與進來,去想象、去自由表達屬於他們自己獨特的情緒、情感,同時獲得成功的體驗和滿足感。

第四步:課外延伸,知識昇華、激發興趣。

讓學生了解我國古代科學的發展史,並意識到由於世界人口大量增加,糧食緊缺已成為全球性的大問題。介紹"水稻之父"袁隆平,激發學生興趣,因為學生對科學的興趣是學習科學最直接和持久的內部動力。

課後反思:

從課堂教學實踐來看,應該達到了預定的教學設想,也體現了新課程的基本理念。我先來談一下自認為比較成功的地方:

一、在問題的設計方面。

在問題的引入上,新課標規定應從實際情景入手,並且使學生能夠對問題產生強烈的求知慾。因此我在提出問題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仔細斟酌,()同學們基本上能在任務驅動、問題激勵下,產生強烈探究欲,提出了許多有價值的問題。如:"梅花是蟲媒花嗎?""竹子的花是它的生殖器官嗎?"整個問題的提出都能圍繞着重點和難點展開,面向全體學生,採用多種形式,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所得,並且採用循序漸進的方法,使學生對被子植物有性生殖的理解進一步加強,從而提高了學習效果。

二、氛圍輕鬆,媒體運用恰當。

小組討論和探究的形式讓全體學生投入其中,積極思索,輕鬆的氛圍讓所有學生都能感到自己在教學的整個過程是主角,是課堂裏的主人。本節課多媒體的應用使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以動態形式展示,更加生動和真切,讓學生無論從視覺還是情感上都得到了豐富。我們知道並不是每一堂科學課都需要多媒體課件,但是這一節內容我認為就適合於多媒體課件來展示豐富多彩的植物界,或者展示我們平時無法見到的自然事物,加深學生的認識。

這堂課還有許多不足之處或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如大量的材料雖然讓學生感到有趣生動,同時可能也會讓有些學生感到眼花繚亂只注意了畫面而分散了對於獲取知識的注意。但是我還是希望能通過與大家共同交流和探討,從觀念和教學方法或方式上得到進一步的提高。更希望能通過我們的共同努力來將素質教育進行到底,將新課程改革進行到底,培養出一批又一批具有科學素養的新世紀人才。劃亮一根火柴,閃亮了一下,就熄滅了,但倘若用一根火柴點燃一個火把,就可以散發出比一根火柴大十倍甚至百倍的熱量。

説課稿國中 篇4

尊敬的各位領導、評委們:

大家好!

我的説課是《走近父母》, 是針對國中二年級的心理輔導。下面我從活動設計意圖、目的、準備、輔導過程、課後反思五個方面對本課進行説課。

一、活動設計意圖

我女兒15歲,在我校讀九年級,成績很好,我很欣慰。但近兩年,我的乖乖女悄然發生着變化,不像以往“魚事蝦事”都粘着跟我説,甚至有了鎖着的日記。許多家長也常向我哭訴,孩子現在是如何的不聽話,如何不珍惜他的關愛等。多年的教學經驗和心理學知識使我知道,這是孩子步入青春期後逆反心理在作祟。再加上現在多是獨生子女,受祖輩父輩幾代人的嬌慣,多以自我為中心。不會也不願與父母溝通,影響學習和生活從而導致有的家庭不和諧,甚至可能影響他們的成長。因此,我設計了本課。

二、活動目的

1、知道影響與父母溝通的原因,掌握與父母溝通的技巧。

2、體會父母對自己的關愛,培養學生理解尊重父母的品質。

三、活動準備

1、排練情景劇。

2、教師製作多媒體課件。

四、活動輔導過程

本節課,我設計了七個活動環節:

(一)創設情境,導入主題

首先,播放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中“和”字的影像,明確“和”字充分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精神,而建設“和諧家庭”則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一個家庭只有每個成員都相互理解、體諒、溝通,才能和諧幸福。引出探討的話題《走近父母》。

設計理念:此環節從大處着眼,強調話題的重要性。

(二)敞開心扉,查找癥結

這環節,我設計了5個層面,逐層深入探討問題的根源。

第一層:播放歌曲。播放周杰倫的《聽哈哈哈話》,會唱的一起唱,全場馬上動了起來。這層我抓住青少年喜歡模仿偶像的心理特點,從接受人到接受歌的內容,肯定了處於青春期的學生從心底裏都知道父母的好,也渴望溝通,但表達時,由於生理、心理原因往往走了樣,引起學生的共鳴。

第二層:案例分析。案例中的丁強,集國中生與父母溝通的通病,引導學生討論回答問題,學生明確了父母的嚴格要求也是愛,問題是缺少溝通。然後讓學生思維發散,交流長此以往的危害。

第三層:正視自身問題。引導學生敞開心扉談自身溝通的問題。開始有些學生不願意談,我馬上進行心理暗示,告訴學生心理輔導課就是為學生提供説心裏話,宣泄情緒、情感的機會和場所。在一些外向型的學生的帶動下,學生們暢所欲言。

第四層:換位思考。我先明確有些問題的原因來自父母,然後,學生很自然從自身找原因,學生自我解剖的很透徹。

第五層:剖析危害。播放短片《問題少年》,通常我們用正面事例教育引導學生,但是反面事例運用好了更能給學生以警戒和啟迪。學生交流感悟明白了,與父母有些小矛盾都很正常,但長期溝通不好,就有可能成為問題少年。懂得了溝通不好的危害性。

設計理念:整個第二環節,引導學生逐步從表面感知,深入分析感悟,反思歸納。

(三)情感體驗,溝通重要

表演情景劇《心裏有困惑時》。維也納精神科醫生莫里諾認為,情景劇是一種以現實生活為模式的心理集體治療法。學生談觀後感,從而明確主動與父母溝通,心理會更愉悦。

為了使學生懂得與父母溝通的重要性,我選取了《獅子王》的片段,鮮活的畫面,極大調動了學生的參與興趣,我提示學生注意“辛巴”與父親腳印相合一幕。看後請學生閉上眼睛想,自己的手貼在父母手心上的感覺?啥時常這樣做?現在還需要嗎?一系列問題調動了學生積極的情感體驗,明確了還需要父母的關愛,使自己少走彎路。

設計理念:這環節,我設計時充分體現,在心理輔導課上,無論多精彩、生動的講授,都無法替代學生親身體驗到:與父母溝通的好處及重要性。

(四)暢所欲言,達成共識

我把學生在第二環節的溝通問題歸納起來,請學生交流寶貴經驗,互相學習。因為是展示自己的優秀面,學生熱情高漲,爭先恐後的支招,課堂氣氛非常熱烈。我則適宜的肯定和讚美。一位心理學家説“讚美,是人精神世界的陽光”。我會盡量提供足夠時間,讓每個學生都參與,使他們都有機會感受讚美的快樂。

設計理念:讓學生明白,榜樣就在身邊,也是自身,這種感召力,也將長時間影響着他們的心理,以後自然而然會嘗試、模仿和實踐。體現了學生的發展應建立在親身體驗的經驗基礎上。

(五)總結提升,內化行動

引導學生把寶貴經驗,總結成“溝通的技巧”,使學生從理論上得到指導,提高溝通水平。

前面交流中,與父母溝通多采用口頭交流的方式,啟發學生,還有哪些方式?學生稍稍思考,七嘴八舌的説了很多。

設計理念:在這一環節中,學生有種自豪感,因為他們的高招成了學習的經驗。依據皮亞傑的認識發展教學原理,學生是主動的認同化成順應的方式,由此,引導學生主動學習與探索,對與父母溝通的技巧及方式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

(六)吐露真情,昇華親情

關於中學生的.心理問題,我們牟平區教體局非常重視,開展了“與父母説心裏話”的互通信活動,為學生搭建了與父母溝通的平台。三名學生和我,聲情並茂的誦讀兩組信件,當學生們聽到自己掏心窩子的話,父母發自肺腑的回信,有的哭了。我則捕捉教育的契機,點撥到:普天下的父母都有一顆關愛我們的心,和我們的溝通,也多體現在對我們的關愛上。隨機,我拋出了一個問題:我們的父母值得我們怎樣做?學生們爭着搶着説:愛、歌頌、感恩等。我知道,學生已有了強烈的溝通慾望。馬上進行心理暗示:我們都是從心底裏愛父母,何不借這節課,把藏在心靈深處的“爸爸媽媽,我愛您”大聲喊出來呢?這時,學生都抑制不住自己內心的情感,大聲地呼喊,使課堂氣氛達到了又一個高潮。看着學生激動的樣子,我提醒到,這句話要常掛在嘴邊,落實在行動上,敞開心扉,與父母進行心與心的溝通,讓父母感覺到你的愛。為了渲染主題,我又設計了歌曲欣賞《兒行千里》,讓學生體味父母那深深的情,濃濃的愛。

設計理念:本環節我採用創設情境法,調動學生積極的情感體驗,使情緒得到了很好的宣泄。這樣既營造了良好的課堂氛圍,又幫助學生自覺的調整心態和行為,主動與父母溝通。

(七)放飛心情,美好祝願

精彩的結束語不僅是這節課的總結昇華,更是對學生寄予的無限希望。所以,我是這樣設計的:其實,在父母的眼裏,我們永遠都是孩子,永遠都是最愛,不到閉眼那刻,都會永遠關愛着我們。正處於青春期的我們與父母間有點小矛盾很正常,關鍵是要想辦法學會與父母溝通,解除矛盾煩惱,多一份理解,多一份溝通,父母舒心,我們開心。我願同學們能堅持和父母真心交流、真誠溝通,順利度過青春叛逆期。也祝願普天下的家庭和諧、幸福、美滿。

設計理念:我採用的是期望式和祝福式相結合的結束語,使主題得以昇華,使學生得到啟迪和激勵。

五、課後反思:

本節課,最成功的是我融入了母親這個角色,以朋友的身份和學生進行了心與心的交流溝通,調動了學生積極的情感體驗,引導學生懂得了要積極主動與父母溝通,掌握了溝通的技巧。這也是本課的重點。不足的是,培養學生理解尊重父母的品質,不是一節課所能達到的,還需要長期的進行輔導。

我的説課結束,請大家提出寶貴意見。謝謝!

説課稿國中 篇5

一、説教材

《雨説》就是一曲動人心絃的愛之歌。它採用擬人的藝術表現手法,讓“雨”對生活在中國大地上的兒童喃喃細語,傾訴真情,使人感受到“雨”這位愛的使者親切温柔的形象。在詩人筆下,“雨”和其他事物都被賦予生命的靈性,成為一種十分美好,神奇,有情有意的存在,使人覺得親切可愛,活潑歡快,充滿情趣。在教學這首擬人化的詩時,我們應該在朗讀詩歌的基礎上,結合課文註釋,用心體味,揣摩詩句,體驗詩人藴含的真情,達到背誦這首情詩的目的。

(一)《雨説》的敍述主腳就是“雨”,它象徵着為大地帶來春天,為兒童帶來歡笑的愛的使者。注意體會這首詩的擬人化的藝術表現手法,以及“雨”的形象的象徵意味。

(二)這首詩清新明朗,節奏歡快,融典雅的詩句與活潑的口語於一體,特別適合於朗誦。要引導學生加強朗讀,理解詩意,體會詩的魅力,感受春雨的美好。建議配樂朗讀。

(三)指導學生朗讀,要注意把握語氣語調,很好地表現“雨”的形象。這首詩長句比較多既要讀的連貫,也要在恰當的地方停頓,並掌握好句中的重音。

二 、説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感受詩歌的節奏和韻律,品味詩歌的語言;展開聯想和想象,與詩人感情進行溝通; 有感情地背誦這首詩;

過程與方法:朗讀詩歌,整體感知;品味詩歌,理解感情;展開想象與聯想,與詩人進行感情溝通。

情感、態度價值觀:朗讀這首詩,體會詩人表達的思想感情;

三、説教學重難點:

(1)品味詩歌語言,體會詩人表達的思想感情;

(2)展開聯想和想象,與詩人感情進行溝通;

(3)有感情地背誦這首詩.

四、説教學過程:

(1)、導入:請同學們欣賞一首歌《燭光裏的媽媽》。聽完歌曲,師總結:這首歌就是兒女對母愛的高度深情讚頌,同時我認為這首歌也就是每一位炎黃子孫對祖國母親的熱愛所作的真情告白。可就是,同學們仔細品味過雨的訴説嗎? (大多同學回答沒有)在特殊的背景下,詩人鄭愁予就送給了我們一首《雨説》,我們今天就來學習這首優美的詩。

(2)、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

1生用喜悦、輕快地語調朗讀這首詩三遍;

2生交流朗讀效果,以四人小組互讀互查,推選優勝者;

3各組優勝者全班交流朗讀,其他組可點評優劣(評時可對節奏語調點評)

4推選班內最優勝者,領讀全詩;

5師生齊讀全詩(可選喜悦輕快的曲子,生自選)

(3)、細讀全詩,理解品味

1、雨“説”了什麼話?主要表達了什麼意思?

2、副標題為什麼取做“為生活在中國大地上的兒童而歌”?(體會詩言志)

對於第一個問題,同學們在整體把握全文的基礎上能夠回答出來。

老師明確1、這首詩通篇都就是“雨”説的話。雨首先説她到來之前,“四月/已在大地上等待久了”,雨説要“探訪四月的大地。。。。。。”;雨説她就是到大地上來親近孩子們的。。。。。。;雨説自己“來的很遙遠”,她要教孩子們勇敢地笑。。。。。。;雨説“來了就不再回去。”這些話主要表達了一個主要意思:寒冷的冬天已經過去了,“雨”這位愛的使者要給大地帶來春天,給孩子們帶來快樂,讓孩子們勇敢地歡笑,有美好幸福的生活。

對於第二個問題,同學們要在討論的基礎上總結而出,教師要點撥背景引導得出答案。

介紹背景資料、欣賞《雨説》,解讀《雨説》(王景山)

老師明確2、副標題點明這首詩特為生活在中國大地上的兒童而歌,概括了詩的內容,表明詩人對中國兒童的期待和祝願,有利於理解詩的主旨,同時也符合孩子的心理和理解程度。此外,也藴涵着另外一層深意,即這首詩寫於70年代末,當時正值我國結束“文革”災難不久而開始新的歷史時期,詩人關注着中國大陸,看到她的變化所展現的希望,而兒童就是中國的未來,因此這首愛之歌,就是詩人對“生活在中國大地上的兒童”的祝福,也就是對中國美好未來的祝願。

3、品味詩歌語言,探究詩歌語言特色

1、詩歌就是作者用豐富的感情、鮮明的節奏、和諧精練的語言以描繪象,反映生活的文學樣式。對於語言的品位,就是把握詩歌內藴,與詩人感情進行溝通的`基礎。這首詩採用了擬人手法,這樣寫好在哪裏?

學生通過找擬人化的語言,會總結出大多好處,師誘導學生理解。這種手法不就是擬人手法,點擊二者的區別就是:前者用於整體藝術形象的塑造,後者僅僅用於語句的修飾。

明確:這首詩採用了擬人手法,讓“雨”對生活在中國大地上的兒童喃喃細語,使人感受到“雨”這位愛的使者親切温柔的形象。“雨”在詩人的筆下,被賦予生命的靈性,成為一種十分美好神奇有情有意的存在。不僅如此,對詩中對詩中其他事物都做了擬人化的生動描寫;俯拾皆就是。這首詩就是獻給兒童的,全詩出色的擬人化表現手法,使這首詩具有親切感人、活潑歡快、充滿情趣的風格,它切合兒童的心理,能打動孩子們稚嫩的童心。

2、擬人手法就是文學作品一種藝術表現手法,除此以外,這首詩語言還有什麼特色?

學生可繼續合作討論並互相交流,小組內選出代表全班交流,生之間談體驗。師生共同明確:(點擊)鄭愁予的詩往往透出中國古典詩的修養和一種動人的江南文化氣息,這首詩也就是這樣,它的一些用語和詩句,例如“蓑衣”“斗笠”“小燕子笑斜了翅膀。”詩人還善於針對詩的接受對象運用一些適合少年兒童讀者的口語,令人感到無比親切,詩人還善於在事物之間進行一種奇特的詩意的轉化。

(4)、有感情的背誦全詩

學生在自由背誦的基礎上,教師組織學生在小組內互背,推薦有感情同學領背、齊背,達到共同背誦下來的目的。

(5)、作業 以“‘雨’的自述”為題

將這首詩改寫成一篇三五百字的小散文,體會這兩種題裁在語言表達上的區別。

要求學生根據自己對課文的的理解來完成這道題,鼓勵學生創造性發揮。

説課稿國中 篇6

設計説明

本堂課的教學題目是《快樂的兔寶寶》,在設計教案時,我根據兒童熱愛動物,熱愛生活,好奇心強等生理特點和心理特點編創了一個有趣的童話故事情節:一羣活潑可愛的小白兔,和媽媽幸福的生活着。 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春天,這些兔寶寶在綠油油的草地上嬉戲,玩得太開心,不知不覺肚子餓,於是他們齊心協力的找食物。當他們吃飽喝足時,他們又圍成一圈情不自禁的舞蹈。通過這些故事情節,以遊戲的方式實現課教學的目標。

下面我從以下八個方面説説本堂課是怎樣教學的:

一、 指導思想:

興趣是最好的教師,運動興趣和習慣是促進同學們和終身鍛鍊的前提,只有激發和保持同學們的運動性才能使同學們自覺、積極的進行體育鍛煉,本節課遊戲內容選擇故事情節的運用,從而激發了同學們的運動興趣。本課教學以發展同學們運動能力為中心,重視同學們的主體地位。情境教學貫穿整個堂課,以前立定跳遠、快速跑練習為主線,以主體參與為策略,以合作創新為核心,通過同學們自學、自練、自評、互評、自創的形式展開教學活動,在活動中發展協調、靈敏、柔韌奔跑等素質,培養同學們的參與意識,創新精神,整體教學構想,立足於新課標五大領域,服務於同學們健康成長的需要。充分體現“樂中學,學中樂”的教學模式。

二、 教材分析

本課的主教材是立定跳遠。

本課的輔教材是快速跑。

依據《新課程標準》(水平三)的要求,結合六年級同學們心理、生理特點選擇了:

1、兔寶寶跳跳-----立定跳遠;

2、兔寶寶找食物-----快速跑。這個教材雖然不是很有新意,但是運用童話故事情節設計與組織還是可以讓這堂課有着較好的效果,作為一所農村學校,一些基本的知識也能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我們六年級的同學們有一定體育活動能力,她們生性活潑好動,班級凝聚力、榮譽感強,同學們守紀樂學,愛好文體活動,這給我的教學也帶來了很多的生機與便利。

三、 教學目標教學重點及難點

1、運動參與目標:培養同學們積極參與體育活動,增加同學們學習的積極性。

2、運動技能目標:讓同學們掌握立定跳遠的基本動作要領和方法。

3、身體健康目標:培養同學們正確的立定跳遠姿勢、身體姿勢,力求為以後的發展與提高打下基礎。

4、心理健康目標:使同學們養成正確面對困難,正確面對挫折的堅強意志品質。

5、社會適應目標:通過快速跑比賽,使同學們之間建立良好的合作精神和集體榮譽感。

教學重點及難點

本課重點:自由跳。

本課難點:雙腳同時用力跳

四、教學方法運用:

1、教法:根據本課內容枯燥的特點,我首先採用了情景教學法和情緒激勵法進行教學,以激發同學們的學習興趣,使同學們積極主動地去學習。另外,還採用了示範法,以準確的動作示範激發同學們“我要學習”的情感,以及採用講解法和練習法,通過教師的講解和同學們的練習,使同學們更快更好地掌握動作要領。

2、學法:本課在學法上主要採用了嘗試學習法、對比學習法和小組合作學習法。首先讓同學們在嘗試練習中發現問題,然後在相互對比、小組研討中悟出動作要領、理解道理,最後通過“小組協作”和“個人練習”相結合的學習方法,最終解決所發現的問題。從而促進同學們主動積極地參與練習,提高同學們學習的自主性。

五、場地與器材準備:三個同心圓、四個紅蘿蔔、八面彩旗 、四個小龍門、一台錄音機。

六、教學過程:

本課以同學們喜歡的動物形象“兔寶寶”貫穿課堂,從“兔寶寶早起勤鍛鍊-----兔寶寶跳跳-----兔寶寶找食物-----舉行聯歡會”的這樣一個流程進行教學,內容密切聯繫,從而達到提高同學們的彈跳力、奔跑能力、靈敏、柔韌等身體素質。

根據課的需要,本課分以下四個部分內容。

1、身心導入階段:準備活動時利用小兔子晨練這個情節組織同學們行在圓上做熱身運動。

2、身心發展階段:利用動畫情節兔寶寶跳跳引出我們的主教材——立定跳遠,讓同學們自己去發現、去探討枯燥的立定跳遠動作重難點——雙腳齊用力,雙手揮擺有力。給予同學們一定的活動空間和展示平台。發展同學們個性,提高同學們的創造力和想象力,使同學們成為學習的主人。讓同學們自己發現立定跳遠方法,充分發揮同學們的主觀能動性。

3、身心滿足階段:引出本課的輔教材兔寶寶找食物-----這是一項快速跑的項目,它是為主教材服務,它不僅彌補了主教材運動量不足。還發展了同學們智力,培養同學們動腦、親自體念能力和勇敢、自信、團結奮進的精神,提高同學們素質,增強小組間的合作意識,培養團結協作的精神。

4、身心平緩階段:在歡快的兔子舞中結束學習,使同學們肌體在快樂的氣氛中得到放鬆和恢復。

七、課堂教學效果預計:

1、心理狀況預測:根據本課特點,同學們積極主動參與學習,同學們學習的情緒高漲,並能在練習中獲得愉悦的心理體驗和情感交流;

2、生理狀況預測:練習密度在45%左右;平均心率在110--115次/分左右;平均心率為140次/分左右。

八、本課特色:

1、故事情節貫穿整堂課

2、小組長組織整個課堂

當然在本堂課中還存在很多不足之處,敬請各位領導,各位教師給予批評指正。謝謝大家,我的説課到此結束!

説課稿國中 篇7

説教材

1.教材內容

本節選自浙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七年級下冊》第三章第三節。本節課主要通過幾個簡單的引例來説明可能性的大小可以用數來表示,這些數是1,0和大於0小於1的數,由此給出概率的定義,導出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公式。本節設置的幾個例題目的主要是鞏固等可能事件的概率公式。

2.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本節課是在學生通過具體情境瞭解必然事件、不確定事件、不可能事件等概念,並在具體情境中瞭解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的意義,會用例舉法(包括列表、畫樹狀圖)統計在簡單問題情境中可能發生的事件的種類的基礎上,對其中的可能性事件的進一步學習和提高。有關概率的概念,本教科書將在八年級下冊學習“頻數和頻率”的基礎上,主要安排在九年級上冊學習,因此學習本節課主要是為以後的進一步學習打下紮實的基礎。

説目標

1.教學目標

依據教材的內容和大綱要求,我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瞭解概率的意義。

(2)瞭解可能性事件的概率公式。

(1)會辨別等可能事件。

(2)會用例舉法(包括類表、畫樹狀圖)計算簡單事件發生的概率。

(3)進一步認識遊戲規則的公平性。

通過新舊知識的聯結,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及進一步探索的樂趣,進一步加強了學生應用數學的意思。

2.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概率的意義及其表示。

難點:等可能性事件發生的條件比較複雜的情況下計算概率。

説教法

1.教法分析

基於本節課的特點和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我將採取發現與探究相結合的教學方法。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遵循“循序漸進”原則,精心編排、設計題目,由簡到難,層層遞進,達到面向全體的目的。

2.學法指導

源於生活、用於生活是學習數學的主旨。本節課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創設教學情境,導出概率公式,教學中通過大量的實際例子,讓學生知道什麼是等可能性,怎樣認識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否相等。

3.教學手段

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擴大教學容量,提高教學效率。

説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引例小花、小君和小芳三個朋友準備一起出去玩,她們要玩跳大繩,兩人搖繩一人跳。小花願意先搖繩,但小君和小芳都想先跳,於是她們決定用抽籤的辦法來決定:做4個紙團,其中只有一個紙團裏寫有“跳”字,由小君從中任取一個紙團,抽出有“跳”字的紙團,就決定由小君先跳,這個辦法公平嗎?如果不公平,怎樣改正才會使之公平?

2.師生互動,探討新知

從引例中得到,在客觀條件下使小君、小芳兩人抽到“跳”的可能性大小相等(也稱機會均等),那樣才是公平的。而事實上,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會遇到指明可能性大小的情況,我在教學中舉了一些描述實際生活中有關可能性大小的幾個例子:

(1)小明百分之百可以在一分時間內打字50個以上.即小明在一分時間內打字50個以上的可能性是百分之百.

(2)小華不可能在7秒內跑完100米.即小華在7秒內跑完100米的可能性是0.

(3)通過隨機搖獎,要把一份獎品獎給10個人中的一個.每人得獎的可能性是十分之一.

接着請學生結合生活經驗獨立舉一些類似的例子。

最後教師歸納出概率的定義。在教學中給出概率的定義後,我還要求學生回答引例中3個事件發生的概率。

接着教師給出一個求事件發生的概率公式:P(A)=事件A發生的可能的結果總數/所有可能的結果總數。着重強調學生容易疏忽的適用條件:事件發生的各種可能結果的'可能性都相等。還可請一些學生再舉一些實例來説明這些辨別各種可能性是否相等。

3.講解例題,綜合運用

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心理特點,在弄清等可能性的含義後,我設計了以下一個實際問題,幫助學生加深對概率公式的理解。

多媒體顯示:任意拋擲一枚均勻的骰子,當骰子停止運動後,朝上一面的數是偶數的概率是多少?是正數的概率是多少?是負數的概率是多少?

教學中,教師着重講清解法的思路和方法步驟:

(1)先分析判斷是否使用等可能事件的概率公式。

(2)統計所有可能的結果數和所求概率事件所包含的結果數。

(3)把它們代入公式求出概率。

1.練習反饋,鞏固新知

練習(1)從你所在小組任意挑選一名同學參加詩朗誦活動,正好挑中你的可能性是多少?

(2)轉盤上塗有紅、藍、綠、黃四種顏色,每種顏色的面積相同。自由轉動一次轉盤,指針落在紅色區域的概率是多少?指針落在紅色或綠色區域的概率是多少?

練習2(搶答題)

(1)一個布袋內有8個紅球和2個黑球,它們除顏色外都相同.求下列事件發生的概率:

①從中摸出一個球,是白球

②從中摸出一個球,不是白球;

③從中摸出一個球,是紅球;

④從中摸出一個球,是黑球

(2)20瓶飲料中有2瓶已個過了保質期。從20瓶飲料中任取1瓶,取到已過期的飲料的概率是多少?

(3)一次問題搶答的遊戲中,每個問題有4個選項,其中只有1個是正確的。搶答者隨意説出一個選項,這個選項恰好是正確答案的概率是多少?

2.變式練習,拓展應用

多媒體顯示:一個紅、黃兩色各佔一半的轉盤,讓轉盤自由轉動2次,指針2次都落在紅色區域的概率是多少?一次落在紅色區域,另一次落在黃色區域的概率是多少?

6.反思總結,佈置作業

引導學生總結本節課的所學知識,反思有什麼樣的收穫,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也讓參與反思的學生更多,在交流的過程中學會學習,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系,然後佈置作業,有助於學生應用能力及創新能力的培養。

説課稿國中 篇8

一、指導思想:

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以學生髮展為中心,把學生主動學習發展放在主體地位。

二、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使學生知道雙手頭上向前擲實心球的動作要領及用力順序。發展學生上下肢、腰腹、肩部、背部力量和身體協調素質;70%以上學生能正確的用力順序,達成個人目標。

2.通過遊戲教學,培養學生的組織性、紀律性,培養學生積極參與,學會合作,學會竟爭,積極向上的團隊精神。

三、教材內容:

雙手頭上擲實心球;遊戲“8”字跑跳長繩。

四、教材分析:

投擲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實用技能,又是鍛鍊身體,增強力量的鍛鍊手段,按田徑規則的投擲方法,是田徑運動的比賽項目。投擲教材包括投擲能力及投擲技術的教材。發展投擲能力是國中投擲教學的主要目標,但必須通過發展速度力量和掌握合理的`技術才能充分發揮,並取得良好的成績。

本次課是雙手頭上擲實心球的第一次課,重點是正確的用力順序,難點是上下肢協調配合技術。教學過程中要精講多練,以增加學生實踐練習的機會。

投擲教學要注意安全,要有自信,同伴有相互幫助。

五、教學重點與教學難點:

教學重點:

用力順序。

教學難點:

用力不協調,只追求投擲遠度。

六、教學策略:

1、 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性作用,積極調動學生的主體性效果。

2、 實心球教學時,教師採用講解、示範、傳授、啟發、設問等方法,引導學生知道正確的動作方法及用力順序,滿足學生的學會目標,探究動作順序的好奇心,從爾達成個人本次課目標及與別人挑戰的信心。

3、 “8”字跑跳長繩遊戲,分組有序、自主、合作練習,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做到每人蔘與、配合、投入、分享,體驗集體的樂趣與力量。

七、學習評價:

1、 評價學生學習實心球練習時,做到及時、有效、語言簡潔,採用診斷性的評價方式,能幫助學生學會新技術的方法,提高自我的能力,體驗學習成功的樂趣,促進學生自我發展。

2、 評價遊戲時,採用激勵性的評價方式,充分肯定學生學習過程的參與、互相幫助、自主性與合作性、引用競爭機制的目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