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心得體會

【必備】心得體會作文4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96W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可分為國小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心得體會作文4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必備】心得體會作文4篇

心得體會作文 篇1

作為一名經驗不足,執教國小語文的教師,9月 20-23日,我很榮幸參加了成都市教研室組織的新課改下國小作文教學的研討會,感覺真是受益匪淺。從74歲的支玉恆老師和賈志敏、林莘老師等不同風格的精彩展示課中,我更進一步瞭解了國小語文習作教學的發展方向和目標,反思了自己教學工作中的不足。特別是林莘老師的闡述,使我的教育教學觀念進一步得到更新。作為語文教師,不是隻懂一些語文理論知識就行,我們要加強自身的文化修養,培養自身良好的人文精神,這樣才能把自己的人文精神滲透到學生身上。而且語文教師還要學高為師,有較高的藝術鑑賞能力和藝術修養,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引導學生髮現教材、生活中的美,才能引導其去感受,去創造美。通過這次的學習,我有以下幾點感悟:

一、教師要多讀書,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

想給學生一滴水,教師就必須具備一桶水。在兩位老師的展示課上都顯示了他們深厚的語文功底和豐富的語言積累,讓我深受啟發。在工作中,我們面對的是一羣對知識充滿渴求的孩子,將他們教育好是我們的責任和義務。這使我更體會到學習的重要性,只有不斷的學習,不斷的提升。不斷加強修養才能勝任教育這項工作。加強學習不僅僅只專業方面,要擴充到各個領域,在豐富自身專業知識的同時,廣泛涉獵各種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知識,從而更好地適應教學的需要,還要充分利用現代信息通訊技術,不斷擴大學習資源和學習空間,注重與其他教師和專家的合作探討,教師要秉承終身學習和教育理念,以適應教育改革的浪潮。

二、提高思想認識,淨化靈魂。

學習其實是一個反思、進步的過程,這十幾年的教學生涯,讓我已經慢慢倦怠,我早已像一台機器,不再有靈感。把教師當成了一種謀生的職業。可通過這次走進名師的課堂,感歎於他們思維的敏捷,語言的風趣豐滿,獨特的教育視角,健康樂觀的人生觀,豐富的教育經驗??激起了我內心中的心絃,觸及到我思想的深處,這次學習,對於我來説是一次難忘的充電機會。 三、作文來源於生活,生活是寫作的源泉。

著名教育家葉聖陶老先生曾説過:“生活是寫作的源泉,源頭盛而文不竭。”這番話道出了作文來源於生活,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因此,作為語文教師要引導學生走進大自然,瞭解社會,瞭解生活,瞭解國家大事,做到“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

事,事事關心。”引導學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使他們感受生活的充實。可以對家庭中的種種瑣事,校園內的樁樁小事,鄰里之間的不同爭執,乃至街頭巷尾的見聞,去體驗生活,領悟人生。生活是取之不盡的源泉,只要把學生引向生活,讓他們在生活的廣闊天地裏,以飽滿的熱情去體驗生活,歌頌生活,讚美生活,才會寫出真情實感的文章來。因為自然界中的花草樹木,學校家庭、社會生活中的人、事、物等,都是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隨時可以接觸的。教師應組織學生經常開展有趣的班隊活動,帶學生參觀遊覽,領略大自然無限的風光;走進社會,認識社會的真、善美;參加有意義的活動,讓學生用心體驗生活,感受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引導他們在活動中體驗並關注他人在活動中的表現。只有將生活和作文聯繫起來,讓作文素材開發成為無盡的源頭活水,學生習作時才會左右逢源,運用自如。沒有了材料,習作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生活是學生習作的主要源泉,學生只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留心觀察,用心思考,寫作之源就會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四、作文離不開閲讀,閲讀是寫作的基石。

古人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所以要讓學生廣泛地閲讀,不斷增加詞彙量,並在積累中有所發現,有所創新。正如羅丹所説:“美是到處都有的`,對於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因此,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到生活的大課堂中學習生活的語言。把家庭中人與人之間發生的事積累下來,學校中老師和學生之間、學生和學生之間、班級和班級之間發生的事積累下來。“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教師還要讓學生隨時摘錄,寫感受,有意識地背誦,並隨時評獎。因為國小生正是發展記憶力的黃金時段,記憶是智慧的倉庫,國小階段讓學生多記住一些東西,對他們的一生都大有益處。學生頭腦中儲存的材料就會與日俱增,再也沒有學生對作文“望而卻步”,“無米下鍋”,從而也激發了學生對作文產生了濃厚興趣,也就不再怕寫作文了。我在教學中還很注重運用多種方法來激勵學生多讀書。我常利用積累時間來開展讀書比賽,優秀詩文朗誦及背誦比賽。激發閲讀興趣,鼓勵他們多看一些有趣的故事、寓言,多讀一些詞句優美、情節感人的詩詞文章。我們規定每個學生必須準備一本讀書筆記,把自己在閲讀中學到的佳詞美句抄錄下來。提倡“不動筆墨不讀書。”“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指導學生寫讀書筆記、日記、觀後感、評論人物時事等。這樣既豐富了學生的寫作素材,也激發了學生寫作興趣,提高了學生寫作水平。

五、創設寫作情境,激發寫作興趣。

愛因斯坦説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習興趣是學生學習自覺性和積極性的核心因素,學生一旦對學習產生興趣,學習便不再是一種負擔,而是勤奮的探索,執着的追求。

常言道:“情動於中而行於外”。情感是思維的翅膀,認知的催化劑。作文一定要有感而發,不能無病呻吟,這就要求學生要善於抒發自己的思想感情。在寫作時找“動情點”,要細心地感受生活的喜怒哀樂,嘗試生活的酸甜苦辣,反思學習中的成敗得失,回味經 歷過的美好時光。總之,要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學生只有在真情湧動、激情盪漾、熱情似火的融情狀態下,才會煥發出忘我的探索精神,實現知識的超越和理性的昇華。因此,創設一定的情境,可以激發學生情感的共鳴。這樣的學生寫出來的文章,才有生活氣息,有真情實感,才能避免寫空話、假話的抄襲的弊端。

通過學習,我深知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必須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質,對學生要有慈母般的愛心,且不斷更新、充實自己的知識,做到與時代同步,才能培養出符合社會發展需要的人才,挑好肩上這付教書育人的重擔。

心得體會作文 篇2

本學期,上級領導終於給我校配備了“班班通”設備。為了讓學校的老師感受這一現代化教學工具的優越性,學校委派了部分中青年教師到小溪市鄉中學聽了三堂課(語、數、外各一節)。這次的聽課,讓我有了不一樣的感受。

讓我感受最深的是“班班通”的開通和使用,激活了課堂。在聽課中時常看到老師們獨特的教學設計、精美的課件演示、熱烈的課堂氣氛讓我心動。像曾老師上得那堂七年級英語課,雖然我不是英語老師,但我還是被她上課的激情所感染,被她精美的課件所吸引,被學生高漲的學習熱情所震撼。尤其是恰當的'課件展示相關的教學內容,即形象又生動,讓課堂上的一切都“活”了,老師 ”活了”,學生“活”了,知識也“活”了。一幅幅美麗的圖畫,一道道彩色的題目,深深地吸引了學生,提高了學生的興趣,並能讓學生的學習興趣維持下去,使學生在不知不覺的愉快的氣氛中發揮自己學習的主動性,從而使他們的整個身心都投入到學習活動中來,而在我平時的教學中沒法達到這個效果。

其次,讓我覺得使用了“班班通”後,教師的教學方便了,再也不用提小黑板了。平時,為了節約在課堂上抄練習題的時間,總得在課前把部分練習抄在一個小黑板上,從這個教室提到那個教室。再説,一塊小黑板也寫不了幾道題,一節課下來,黑板要擦好幾次,粉筆灰要吃無數。不講究的老師一節課下來,成了一個“粉刷匠”了。使用“班班通”就不一樣了,無論是例題還是相關資料,甚至動畫,一根手指頭就能搞定。而且都呈現在大屏幕上,所有的學生都可以看到,且能看得清晰。

另外,我的感悟是要下功夫學習課件的製作。“班班通”作為教學的一項輔助手段,對我們的教學工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我們的大部分老師對“班班通”和課件製作幾乎是一竅不通。尤其是學校的中青年教師應該成為學習和使用“班班通”設備的先行者,必須掌握這門技術。

最後,呼籲學校儘快組織全校教師進行有效地培訓,爭取使每一個老師會正確使用“班班通”,讓“班班通”在我們的平時教學過程中發揮其應有的作用,不只是一個擺設。

心得體會作文 篇3

如果失敗是成功之母,那麼堅持一定是成功之父。堅持過後,定有一朵美麗的花綻放開來,等着我們採摘。

——題記

歲月的風鈴搖啊搖,轉眼間四天的軍訓生活結束了。雖然結束了,但我心中依然感慨萬分。軍訓的點點滴滴依舊時刻浮現在我的腦海,讓我的情感久久不能平復。

胡路同志是給我們訓練的教官,他嚴於律己,又不失幽默,我非常喜歡他。我們七班的同學在胡路同志的引導下,都非常優秀。都説軍姿是軍人的基本功,於是,我是七班就開始苦練基本功。起初,我站了一分鐘,腳丫已經疼痛難忍了,每秒都是煎熬,每秒都又像刀子狠狠地劃過我的`腳底。但我告訴自己,要像草一樣頑強的生長,要做一個像胡教官一樣偉大的人,我便堅持站好軍姿。現在,幾分鐘的軍姿對我已經不成問題了。稍息、立正、跨立、齊步走什麼的,我們七班都有不斷練習。在教官的英明領導下,我班更是進步驚人。

一小時,兩小時,三小時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會操表演開始了。我們七班滿懷着激動地心情等待着教練的號令。該七班了,該七班了。我們邁着熟練而矯健的步伐踏上了屬於我們七班的舞台,認真表演了幾天來我所訓練的內容。

真是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啊——一會功夫就表演完了。功夫不負有心人,我們七七班獲得了二等獎的好成績。雖然是二等獎,但至少我為班級獻出了汗水,我努力了,我收穫了。

心得體會作文 篇4

每年6月的第三個星期日是父親節。在一個家庭裏,經歷最多風雨的是父親,得到最少傳頌的也是父親。有的父親因為工作常年在國外,他們希望天天和孩子在一起,卻只能對鬧着不讓爸爸走的孩子説“聽話”;有的父親老了怕麻煩孩子住進養老院,嘴裏跟孩子説“不用經常來”,送走孩子後卻黯然神傷;有的父親為了給子女掙學費,在外沒日沒夜地打工,卻錯過了孩子成長的每一個瞬間。今年的父親節雖然趕上端午小長假,但很多父親沒法和子女團聚,這一天,他們都是孤獨的。

父親是大山,對孩子們來説意味着強大和依靠。在孩子的眼裏,父親是男子漢,是頂天立地的,但卻不善言辭,不會像媽媽般無微不至,但遇到困難的時候,我們最先想到的是找父親。調查顯示,過半數90後遇困難第一時間找爸爸。雖然今年的“父親節”遭遇端午小長假,卻有太多的父親未能和孩子一起團聚,對於許多做父親的來説,“父親節”註定是孤獨的。而孤獨對於父親來説,可能不只是“父親節”這一天。

父親節前夕,一組名為《世界那麼大,別讓他等太久》的漫畫在網絡走紅,因觸碰淚點而在微博朋友圈引起了大量轉發。漫畫通過表現女兒和父親的相處點滴解讀了一個不善言辭卻默默付出的爸爸,網友反映看後好想回家。不過,那些想着要回家的網友,卻未必真能夠回去。

和父親在一起的日子是快樂的,也許每個人都會記得,小時候那個喜歡削鉛筆,教我們騎自行車,給我們包書皮的爸爸;長大後為我們無私付出,與我們共同分擔的老爸。但我們對於父親又瞭解多少?調查結果顯示,71.3%的90後知道父親節的日期,28.7%的90後不知道父親節的日期。如果説要問父親的生日,可能有許多人根本就不清楚。

我們一天天長大,父親卻會一天天老去,陪伴父親的能有多少時間?而陪伴父親身邊,又有多少話能和父親聊聊?和父親在一起往往是沉默的,很少能夠像小時候那樣和父親聊很多,自然不太可能會達到無話不説的地步。

我也是一位父親,平常扮演的是“嚴父”的.角色,和孩子在一起,多是談學習,很少是嬉戲的。總感覺和孩子隔着許多。雖然平時看到孩子快樂的樣子很開心,但卻很難蹲下身子和孩子一起“瘋狂”,只是在心中默默地高興着孩子的高興。

父親一定要孤獨嗎?一定要扮演“嚴父”的角色嗎?一定要作一個“虎爸”嗎?父親要承擔起家庭的責任,給家庭帶來幸福,要給孩子擋風遮雨,但父親卻不該是孤獨的,無妨和孩子一同歡笑,一同嬉戲,成為孩子的朋友,當老的時候,也無妨主動打電話孩子,和孩子聊聊心理話,成為孩子的知心朋友。不管任何時候,父親都不該是孤獨的,愛孩子,也該説出口,也享受着孩子的愛。

做父親的,是自豪的,是快樂的,應該遠離孤獨。“父親節”的“父親”不該是孤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