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心得體會

寒假教師讀書心得合集15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3.06W

當我們受到啟發,對學習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常常可以將它們寫成一篇心得體會,這樣能夠培養人思考的習慣。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寒假教師讀書心得,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寒假教師讀書心得合集15篇

寒假教師讀書心得1

教師個人讀書摘抄:《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好!

根據學校交代的工作。我利用將近一個月的寒假時間來給自己衝電,我看了一些關於《新教育》、《新課程標準》和《給教師的建議》等書籍,但是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受益匪淺。“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對於我們教師而言,要學的東西實在太多,而我們知道的東西又太少了。《給教師的建議》是一本非常好的指導教育理論和實踐的書籍,它帶給我極大的啟發和深深的感觸。書中給教師提出了一百條建議,每一條建議談到一個問題,有生動的實際事例,也有精闢的理論分析,很多都是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學中的實例,娓娓道來,真讓我獲益匪淺。

蘇霍姆林斯基在許多條建議中都提到,教師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素養,就必須要讀書、讀書、再讀書。要把讀書當作第一精神需要,當作飢餓者的食物。教師應該要不斷培養自己讀書的興趣,要喜歡博覽羣書,要能在書本面前靜下心來,善於對書本中的內容深入地思考。“教給學生一杯水,教師應該有一桶水。”這話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添加,也有用盡的時候。確實,我們教師教給學生的那點基礎知識,只是滄海一粟,教師要想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在教學時遊刃有餘,這就需要持之以恆地讀書,讀那些教育專著,從而不斷地補充自己的知識的儲備能量,使自己

的知識海洋變得越來越寬廣。對啊!這段話發人深省,讓我從本質上領悟了一些教育技巧的奧祕。

許多老師經過多年的教學,認為自己對所教內容已爛熟於心,沒必要再認真努力地學什麼新東西。這是非常錯誤的觀點,

一、因為知識越豐富,講起課來就越內容生動有趣、海闊天空,而學生的'思維就是適應生動有趣、海闊天空的;二、是知識是需要時時更新的,老的東西總會被淘汰的;三、就是教師在不斷學習中親身體驗學習過程能更加理解學生的學習過程,在制定學習計劃,實施教學過程中更容易做出符合實際的對策。總之教師永遠沒有理由停止學習或放鬆學習,而學習就正是在不斷的閲讀中實現。

一個人只有不停地讀書,才能從知識的海洋裏汲取更多的營養,才能不斷地充實我們的頭腦,提升我們的思想,才能讓我們擺脱“坐吃山空”、“無物可教”的尷尬境地!蘇霍姆林斯基説過:“一個真正的人應當在靈魂深處有一份精神寶藏,這就是他通宵達旦地讀過一二百本書。”所以讓我們所有的老師都來熱愛讀書吧!我們要堅持不懈地讀書,讀教育名家的書,吸納各家思想之所長,為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服務,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

寒假教師讀書心得2

《國小英語教學法》一書中指出,國小生學習外語具有模仿力強,記憶力好,勇於開口等特點和優越條件,對今後進一步學好英語,培養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將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因此,作為一名國小英語教師,我們的注意力和精力應該放在其語言技能的培養上,而不是放在單純的語言知識上,要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動機。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學生獲得英語的一些感性知識。打下較好的語音基礎,學習一定量的詞彙,接觸一定量的日常交際用語,從而具有以聽説能力為主的初步交際能力。使學生在英語學習中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個性得到健康和諧的發展。

作為一名國小英語教師,要搞好英語的教與學活動,運用恰當的教學方法,通過國小教學活動的趣味性,直觀性,實踐性使國小生愛學,會學,主動學。國小英語教學法課是一門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專業課。不是會講英語的人就能教好英語。我們不僅要具有堅實的英語基礎知識和運用語言的能力,還必須學習有關英語教學的理論,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

歌謠,充滿童趣,合轍壓韻,琅琅上口,迎合了少年兒童的`心理與口味。簡筆畫,一種具有普遍推廣意義的直觀教學手段,它運用最簡單的線條和平面形概括地勾畫出物象的主要特徵,用筆簡練,形象簡潔,應用簡便。它有利於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興趣,化解教學難點,變抽象為具體,化複雜為簡單,並能增強記憶,提高學習效果。運用歌曲和音樂學習語言也是外語教學的有效方法之一。用教唱英語歌曲的方法把兒童引入英語的廣闊殿堂,無疑是符合兒童心理髮展規律的,它具有以下作用:激發學習下去。提高學習效益。完善學習品質。充實文化知識等。

我們可以從各類兒童英語教科書中選擇一些旋律較熟,唱詞簡單適合的歌曲等。當然還可以自己在學生很熟悉的旋律中配上當堂學習的主要句行型,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紮實的掌握所學知識,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通過閲讀這本書,讓我對英語教學又有了許多新的想法。以後,在課餘時間應該多讀一些專業的書籍。更好的幫助自己搞好英語教學工作。

寒假教師讀書心得3

寒假裏學校組織了教師學習培訓活動,通過學習《國小教師專業標準》,我的感觸很多。

《國小教師專業標準(試行)》是為促進國小教師專業發展,建設高素質國小教師隊伍,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而制定的。其基本理念主要有四點,學習後深有體會。

1、"學生為本"。此理念讓我們立足學生實際,尊重學生。作為國小教師我們應時時處處以人為本,關愛國小生,尊重國小生獨立人格,維護國小生合法權益,平等對待每一個國小生。不諷刺、挖苦、歧視國小生,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國小生。

2、"師德為先"。 記得我國的教育家葉聖陶先生曾經説過"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為人師表"。師表就是指教師的道德行為和意志品質要成為學生的表率和典範。學習並貫徹標準精神已不是個人意義上的'品德問題,而賦有深刻的社會意義,即關係到千百萬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長,關係於祖國的未來。學校是培養教育下一代和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主要陣地,保護少年兒童健康成長是教育工作者的神聖職責。對學生堅持正面教育,推進教育現代化是所有教育工作者必須遵循的一條重要原則及神聖使命。

3、"能力為重"。作為教師在使自己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的同時,還應不斷優化課堂教學,積極開展各項研修活動,不斷提高自己課堂教學設計和實施能力。構建現代課堂,提高常態課堂教學效益,提高學生學習效果。我們要把學科知識、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相結合,突出教書育人實踐能力。

4、"終身學習"。要教育好下一代,使他們成為有用之才。 我們肩上的任務是沉甸甸的。它不光是對我們的職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還規範了我們的教學行為,也為我們專業發展指明瞭清晰的方向。我們在搞好自身教學的同時還要學習先進的國小教育理論,瞭解國內外國小教育改革與發展的經驗和做法,優化知識結構,提高文化素養。培養終身學習與持續發展的意識和能力。

總之,作為教師的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自己不僅在用學識教人,而且更重要的是用自己的品格教人。因此,用實際行動詮釋《國小教師專業標準》的要求是每一位合格教師必須做到的!我們教師要能夠做到嚴於律己,言傳身教,從思想到作風,從心靈到外表,從言行到舉止,在各個方面都成為學生的表率。我們要從自己做起,從每一件小事做起,一定要轉變觀念,提高認識,在實踐中不斷提高職業道德認識、陶冶職業道德情感、鍛鍊職業道德意志、確立職業道德信念、養成崇高的職業道德習慣。用愛心育人,師德塑人,為推動教育優質均衡發展,保障教育公平,深化素質教育而努力奮鬥。

寒假教師讀書心得4

手捧着《教師的挑戰》一書細細讀來,讓我對21世紀教師所面臨的挑戰有了進一步的瞭解,那就是為所有兒童提供高質量的學習機會。教師的責任不是進行“好的教學”,而是要實現所有兒童的學習權力,儘可能提高兒童學習的質量。在書中,一個個平凡的教師正在用自己的行動宣告:課堂上正在發生着寧靜的革命,那就是建立以傾聽和對話為基礎的學習共同體。這是學校整體變革的基點,是保障每一個兒童學習權的挑戰。

一、培養學生主動學習以及合作學習意識。

該書開篇就從“學習共同體”一個大家耳熟能詳的名詞入手,詳細闡述了合作學習的形式以及應實現的預期效果。所謂創造“學習共同體”教學,就是將教師的“教”有效地轉換成學生的“學”;將課堂變成“學習的場所”;將課堂模式轉變為“主題—探究—表現”為單位的項目型課堂。課堂上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師的角色應從單向的知識傳遞者轉變成觸發學生思維的引領者以及與學生充分交流溝通的分享者。傳統課堂大都是教師的一言堂,學生除了回答問題幾乎很難有機會表達自己的想法。然而課堂革命帶來的是師生角色的互換,學生在課堂上侃侃而談,發表自己的主張觀點,探索出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其間通過與他人的合作學習培養團隊意識,在習得知識的同時完善人格,從而實現教育的真正目的,教書和育人。書中反覆指出,學習是同新的世界的“相遇”與“對話”,是師生基於對話的“衝刺”與“挑戰”。在合作學習的課堂裏,每一個兒童與教師一道奏響着同聲相應、同氣相求的交響曲。可見學生自主學習以及合作能力培養的重要性。

二、轉變教師角色,把話語權還給學生。

教師應徹底轉變自己的傳統觀念,認為自己應該高高在上,一副盛氣凌人的樣子就可以駕馭課堂、操縱學生。相反,教師的角色應是和善的親近的學習領路人,課堂上聽到更多的如果是學生的聲音,而且是正向的積極的富有想象力和啟發性的聲音,那麼這將是一堂成功的課題。在我的語文課上,我曾經是那個因為害怕失去話語權從而不能有效控制課堂局面的謹小慎微的老師。很多學生閃光的想法都被瞬間扼殺,久而久之學生們不再願意開口,甚至連思考能力也開始減弱,沉悶的課堂讓時間過得更慢。後來,我開始尋找問題的出處。通過回憶曾經參與過的先進國家如韓國和美國的課堂教學模式,我幡然醒悟:原來一節好課是需要師生共同努力來完成。於是,我以最快的速度調整授課形式,讓學生佔據主體地位,鼓勵發言甚至是錯誤的説法。慢慢的`,課堂活躍了起來,學生們不時冒出的或精闢或出乎意料的回答常常讓我對這些年僅十幾歲的孩子們刮目相看。教師要像採擷珠寶一樣珍視每一個記錄學生成長的發言。

三、蹲下來,走進學生內心世界。

如何能更有效地讓學生融入到課堂之中始終是困擾年輕教師。我嘗試着從一個動作開始做起,蹲下來。由於法國班的學生年齡偏小,“蹲”這個舉動能拉近師生距離。蹲下來糾正發音,蹲下來指導書寫錯誤的漢字,甚至蹲下來跟他們遊戲……教師建立於學生相互傾聽雙向溝通的第一個要件是教師自身悉心傾聽每一個兒童的心聲,走進他們的內心。只有這樣建立起來的溝通方式才是有效的,才是穩固的。教師要敞開胸懷接納每個學生個體的多樣性和可能性。在國際部任教有着得天獨厚的優勢就是小班型授課,因此顧及到每一名學生並不是一件難事兒。每名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蹲下來,讓師生的心貼的更近;蹲下來,將自己的視線放得跟孩子們一樣平,看到的註定會是不一樣的風景。

著名教育家葉瀾教師曾經指出:“要從生命的高度、用動態生成的觀點看課堂教學。課堂教學應被看作是師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經歷,是他們生命中有意義的構成部分,要把個體精神生命發展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我們都能蹲下來,用自己的傾聽和包容走進每一位學生!

課堂有時看上去像大海一樣沉默,但在海底卻正在發生着劇烈的運動,而這種力量恰恰是難以抗拒不可估量的。

或許,我們的課堂教學風格正在發生着靜悄悄地變革。

寒假教師讀書心得5

從學生學習的五個環節(預習、聽課、複習作業、反饋)抓起,把獨立思考放在較為突出的位置.以預習為例要求學生改瀏覽型為思考型,使預習成為有意義學習.我們的做法是通過問題串的形式,誘發學生獨立思考,再在課上作相互交流和提煉總結.

獨立思考不是異想天開地胡思亂想,必須遵循正確的規律與方法.科學的思維方法,不是遊離於獲得和運用知識這個過程之外,而是貫穿、滲透在這個過程之中,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不只告訴學生結論,而要讓學生了解得出結論的過程和方法,知道知識的來龍去脈及相互聯繫.通過學習知識的過程,同時學會正確地思考,逐步構建起思想方法的體系,為真正意義上的獨立思考作準備.以“複數有關概念”的教學過程為例,隨着學生在課上的討論不斷深入,師生共同構建起復數概念的知識結構,並在此解決的過程中,提煉出一些思想方法.

教師講解不宜過細,要給學生留有思考、探究和自我開拓的餘地.否則,看似講透,實則難以內化為學生的觀點,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也無法形成,因此,教學過程中,對於最基本、最主幹的東西要講清,以利於知識遷移;而對於一些擴展性問題、簡單的推導和論證、前後知識對比以及區別和聯繫,對知識和方法的歸納、總結等,可以給學生留出餘地,激發學生自己去鑽研思考.

以“數學歸納法的應用舉例”的教學為例,我們的側重點放在了問題結論的探求上,而在此過程中,出現了有限與無限的矛盾,從而加強了學生對數學歸納法應用功能的理解.

推遲判斷是奧斯本智力激勵法的一個原則,該原則的要點是限制在暢想和討論問題階段,不宜過早地作出判斷和批評,要營造寬鬆的氛圍,使討論者在心理上具有安全感和自由感,不斷誘發創造設想,最終使思維走向靈活、深刻和全面。

寒假教師讀書心得6

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著作《給教師的建議》,我受到了深深感觸。的確,這些建議使作為教師的我們有了更明確的方向,給了我們極大的幫助,它就象一盞指路明燈一樣。

儘管今天的教育形勢比之蘇霍姆林斯基所寫書的年代有了很大的變化,但他的閃光的思想、精練的語言,對今天的教育工作者來説,絲毫不顯過時,它仍像一場及時雨,滋潤着一顆顆乾渴的靈魂。它像與教師面對面一樣,針對着教師的苦惱與困惑娓娓道來。在讀到“教師的時間從哪裏來”一段時,確實讓我產生了很大的共鳴。作為一名年輕教師,的確發現時間總是不夠用,每天總是備課、製作教具、上課、寫反思等,仰望時鐘,一天時間卻又過去,可收穫卻不大。

《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建議:那就是讀書,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他還在書中舉了一個例子:一天,一位老教師上了一堂非常精彩的公開課,她的風采吸引了在場的所有老師。

當別人問她:“你花了多少時間來準備這節課”時,這位老教師説:“對這節課,我準備了一輩子,而且,對每一節課,我都是用終生的時間來準備的!”感動之餘,我也豁然開朗。我們總在抱怨着時間的流逝如水似箭,可老天總是最公平的,它給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天24小時,問題還是出在疲於應付上,整天是事情在後面追着自己而沒有主動去做是事。

想想自己更是如此,做事急於“抱佛腳”。有時為了一節公開課,花了大量的時間在網上和雜誌上搜索着相關的'圖片和知識;有時為了寫一片論文也是絞盡腦汁,趴在電腦前浪費時間。想起來真是可悲!我想這就是平時不學習,急來“抱佛腳”的後果。書中提到:“讀書是節約老師時間有效的方法之一。讀書不是為了應付,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試問,從古到今,哪位成功者不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呢?俗話説:“活到了,學到老”,作為一名新時期的教師,我更應當主動地學習。因為只有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才能學會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贏得自身的發展,這是作一個‘真正的教師’所不可缺的“精神底子”。蘇霍姆林斯基也説:“一個真正的人應當在靈魂深處有一份精神寶藏,這就是他通宵達旦地讀過一二百本書。”我再反省自己:我又看了多少書呢?

蘇霍姆林斯基用他多年的教學實踐經驗向我們闡述了許多偉大的真理,雖然他來自於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國度,但他閃光的思想對我們這一代來説,絲毫不顯過時。我想教育的問題是共性的,它不會因為時代的變遷而改變或消失。今天,我淺談了讀了《給教師的建議》後的一些感想,其實它裏面的很多經驗都值得我去一一聆聽和反思!這些都將成為我一生將享用不盡的財富!

寒假教師讀書心得7

今天我們讀了一篇名叫《南極的除夕》的文章,這篇文章主要講述了南極考察隊僅用五天時間建好了一座長29米,寬6。2米,高1。3米的碼頭;他們只用了十多天時間,就把5000多噸建材物資從船上運到長安城;用罐頭盒把建站基地滲進的水一桶一桶的排除了。最後,南極長城站成功的在考察隊員們的手上建好了。

讀完文章,我被那隊南極洲考察隊深深地震撼了,被那愛國情懷所感動。南極洲考察隊用自己的智慧建造了南極長城站,可最令我敬佩的是他們那種堅持不懈的精神。

是什麼讓他們能這麼團結頑強呢?是他們穿的暖和?是他們知道這樣做能很快的做好,能早點去休息?都不是就算他們穿上一件棉襖,去做長時間的室外工作,他們也會這麼頑強。這其實就是因為為了開發南極的共同理想。使他們團結的像一個人一樣。你也許認為這個不太好理解,其實,説穿了我們生活中也有這些例子。班級中要出黑板報,大家為了出好黑板報這一個目標,擠出時間,團結的把黑板報出好;幾個同學要去戲劇表演,他們為了表演好這個目標,努力的`排練着節目。再小點,打掃衞生時,我們不也是為了搞好衞生這個目標而努力打掃嗎?這樣例子數不勝數,我們在為了同一個目標時,激發出來要把這件事做好的精神,不就是我們團結時做好每一件事的動力嗎?

《南極的除夕》鼓勵着我,從現在開始,我要好好學習,將來報效祖國,為國爭光。我要更努力成為有用之才,為祖國的建設貢獻一份力量。

愛祖國,從我做起!

寒假教師讀書心得8

最近讀了《賞識你的學生》一書,讀後感受頗多。全書用許多生動的案例詮釋了“期待效應”試驗、“需要層次”理論、“多元智能理論”等教育理論知識,闡釋了實施“賞識”教育的重要性、可行性,通過一個個令人扼腕歎息的教育故事,喊出了教師要善待每一個生命的教育理念。

一、讓人人都享受一份關愛

德育需要一種寬鬆、寬容和温馨的環境,對學生偶然的錯誤和閃失,不要過分求全責備,因為教師偶爾也會有背離道德的言行。學生在形成良好品行的過程中,尤其需要教師的關愛。愛,是一種重視,一種呵護。我們要站在珍視每個生命價值的高度去關愛每個生命個體的成長,像呵護荷葉上的露珠一樣,去保護學生的自主發展權。我們要重視每個個體的存在,每個人都是同樣重要的。所有的人都應該得到發展,不管是優秀的,還是發展有困難的,甚至是家庭特殊的,要不帶任何功利的

心理學家威廉?傑姆士説:人性最深層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別人的欣賞和讚美。因此,當教師能夠以“賞識”的言行對待學生,就會激勵起學生無窮的勇氣,喚醒他深埋的潛能,鼓舞他向着成功之路大踏步前進。而要讓教師擁有“賞識”這一法寶,根本就是要激發起教師的愛,讓教師出於愛來工作,而不僅僅把教育當成一個職業或是一種謀生的手段。“疼愛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熱愛別人的孩子是神聖!”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育中傾注了愛,教師就會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孩子,欣賞孩子每一個幼稚的想法和行為。教育中傾注了愛,教師就會以寬容之心對待孩子,理解孩子身上存在的不足。教育中傾注了愛,教師就會理解、接受、運用“賞識”這一有效的教育手段,在教育的花園中耕耘

二、讓人人都享有一次機會

“以人為本”,“一切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是新的課程理念。每一個學生的潛力是巨大的,而發展潛能的金鑰匙就是自信心。學生在形成良好的品行過程中,尤其是後進生特別需要教師的鼓勵和表揚。鼓勵和表揚的力量大於批評和處分的力量。學生在校接受教師的表揚和讚揚中,他會自覺地放大自己的優點,對自己表現出強烈的自信,極力使自己變得優秀,一些不良的品行也會在不知不覺中消除。針對學生的特點進行賞識。“賞識”這個詞,《現代漢語詞典》給出的解釋是:認識到別人的才能或作品的價值而予以重視或讚揚。這就告訴我們每一個教育者都必須首先認識到學生的才能,然後再予以重視和讚揚,要有針對性。也就是説並非“拉到籃裏就是菜”,胡亂指着學生的某一言或某一行大加讚揚、誇獎之能事,而是針對學生的特點進行賞識。賞識是一門藝術、一門學問,是教師的一門必修課。教師要通過不斷的鑽研、深入的學習,掌握賞識這一有效手段,並在適當的時機、合適的場合發揮其的作用。

三、賞識不是萬能的,但可以接近萬能

《賞識你的學生》中無數的成功者的經歷都告訴我們:外因並不是決定因素,內因才決定了事物的最終走向。學生的成長應該是學生自己的'事,只有調動和依靠學生自身積極因素才能真正做到。作家巴德?舒爾伯格七八歲時寫了第一首詩,母親對他的評價是“精彩極了”,父親的評價恰恰相反:糟糕透了。從母親的“賞識”聲中,他得到了愛的力量,那成了他今後靈感和創作的源泉;從父親的批評聲中,他得到了警告的力量,於是不時提醒自己“小心、注意、總結、提高”。在這兩種力量的鼓勵下,他終於成為一個的作家。透過這個事例,我們可以認識到,賞識是很多促進學生成長的催化劑中的極為有效的一種,它能夠激勵、喚醒、鼓舞學生內在的積極因素,從而使很多的不可能成為可能。

很多時候,我們怨天尤人,埋怨學生不夠聰明,埋怨好心得不到好報,靜下心來,想想平日裏那些毫不起眼的孩子,那些盡惹我生氣的寶貝,原來也都有可愛的一面。猛然醒悟:其實,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閃光點,只是有時匆忙的步履,泥濘的心情遮掩了我們的雙眼;繁瑣的工作,忙亂的頭緒,鈍化了我們的敏鋭;成績的鐐銬,升學的壓力擾亂了我們的心智,所以我們看到的,更多的是學生的缺點,而忽略了那一雙雙天真的眼睛,那一顆顆純潔的心靈。他們需要老師的關心和認可,需要老師的呵護和鼓勵,即使因為無心犯了錯誤,也需要我們的老師温和地指出,他們需要的是引導而不是指責,是真誠而不是偽善。他們是成長中的孩子,需要盡情地沐浴陽光,吸吮雨露,需要風雪的磨練,鮮花的簇擁。他們是最為敏感的一個羣體,能準確地識別老師對他們的幫助是出於關愛還是僅僅是功利的表現。所以教育應該是牽手,是澄明,是温情,是質樸,是師生間的彼此信任,相互尊重,互相理解。所以要學會賞識你的學生,先學會從心底去愛他們。

賞識學生,把他們當作自己的孩子來看待,挖掘他們的閃光點,理解學生、相信學生,不斷地鼓勵表揚他們,我想我們也一定會得到皮格馬利翁效應的。心理學家詹姆斯説過這樣的話:“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質就是被人賞識的渴望。”無論年齡大小,地位高低,人們都希望得到別人的不同,都不會拒絕別人的讚揚,來自別人的讚揚或獎勵,都會令被表揚者產生愉悦的情緒體驗,那麼學生也一定會朝着你引導的方向前進的。

寒假教師讀書心得9

喜歡上蘇軾,是已經很久的事情,讀着他的《定風波》,“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似乎能穿越時光,看到那駐足於在山頭驀然回首滿臉釋然的明星。

這個寒假很長,宅在家,真的有點悶。翻開這本囤積已久的《蘇東坡傳》,仿若走入另一個世界,跟隨國學大師林語堂先生一起見識蘇軾的一生。林語堂先生對蘇軾的評價是極高的,“元氣淋漓富有生機的人總是不容易理解的。像蘇東坡這樣的人物,是人間不可無一難能有二的。”在他筆下的蘇軾,是秉性難改的樂天派,是悲天憫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才華橫溢的詩人,是浪漫的月下漫步者......

不凡之人坎坷的一生,也許起起落落才鑄奇才。

雖然歷朝天子對蘇軾有敬慕之心,還總能得到歷朝皇后的蔭庇,在受審時,是仁宗的皇后救了他的命,後來又是英宗的皇后拔擢他,但蘇軾還是屢遭貶官,甚至逮捕,忍辱而活。

他被貶到黃州,在農舍雪堂和城中臨皋亭兩處住,每天兩處往返,明明是被監視的流浪漢的日子,卻被蘇軾過成了農夫的閒雲野鶴的生活,這種完全鬆弛,精神的安然自在,他所寫的隨筆雜記,成了我們最為喜愛的作品——四篇絕世妙文:《念奴嬌赤壁懷古》《赤壁賦》(前、後篇)《記承天詩夜遊》。

儋州在當時被視為海外,不宜居住之地,蘇軾流放到這裏,冬天沒有大米吃,只能吃芋頭喝白水當做飯食。“此間食無肉,病無藥,居無室,出無友,冬無炭,夏無寒泉,然亦未易悉數,大率皆無爾。惟有一幸,無甚瘴也。”真的是不屈不撓,真達觀,這樣的狀況下都不會讓他失去人性的快樂。

能看淡人生不如意,總能找到生活中的幸福,似乎是蘇軾與生俱來的能力,來自心底的達觀和釋然。可能正因為這些剛行走於雲端,又跌落到谷底的特別遭遇,才能讓這位曠世才子有了豐厚的生活體味,迸發人生的思考,恣肆灑脱的性情才有了看似隨性實則不向生活低頭的倔強。

不管他身處何地,何種境遇,總能把稍瞬即逝的感受,賦予不朽的藝術形式,流傳後世,豐裕我們的生活。

走近蘇軾,見識他的真性情。

真。為百姓幹實事。蘇軾在杭州主政時期,杭州城有五十萬人,卻沒有一家公立醫院,他從公款裏撥出兩千緡,自己捐出五十兩黃金,在杭州城中心建了一家公立醫院。這個“安樂坊”是中國最早的公立醫院。他還關心杭州居民的.用水問題,疏通杭州城的運河淤泥等,向專家請教,測量運河高度,擬好計劃,以防淤泥沉澱,保持運河地區的清潔。剛一結束杭州城的輸水管和六個水庫工程,就立即着手整理西湖,用淤泥建長堤,疏浚西湖,增加湖面的美麗,縮短往返距離。

的確,細數蘇軾為官時為人民辦的實事,能感受到他單槍匹馬隻身奮鬥的真誠,只可惜施展才華的時日不多,剛伸展出拳腳,就被政敵踢出局。

善。蘇東坡對弟弟説:“我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兒。在我眼裏天下沒有一個不是好人。”饑荒出現,屢次向朝廷報告,而救百姓於飢餓竟成為政客打擊他、使之失勢的題目。他的善,生不逢時。

在他的詩中,能把人民的心情反映得很充分,明明朗朗笑聲的歌,能聽出藴含的怒吼和歎息;在潺潺的水聲之外,能聽到農村老嫗的悲歎聲;在鷺鷥的鳴聲之外,又能聽見監獄中的呻吟聲。

朋友圈太強大,跟隨蘇軾拜訪了一圈宋代名人。

在蘇軾的年代,他本身就是一位跨界大明星,政界、詩詞界、散文界、書畫界赫赫有名,他的朋友、粉絲,上至歷屆皇帝皇后,下至平民百姓,對他的才情欽佩不已。

據説皇帝在用膳時,停著點頭微笑稱讚,旁人説一定是在讀蘇東坡的文章。有次,蘇東坡給皇帝上了謝表,皇帝向四周一看,對羣臣説:“蘇軾真是天才。”

蘇東坡自幼年傾慕吳道子,被貶黃州,傾其全部時間致力於繪畫,後來返回京城,他的詩畫朋友就在京師聚集,與米芾、李公麟、黃庭堅、蘇子由、秦觀、張耒等作詩、作畫、笑謔。

走到哪裏,都自帶光環。與和尚參寥同遊廬山數日,竟然可以在數百和尚之中引發轟動,大家爭相傳言:“蘇東坡來了。”

在書中,還看到王安石、司馬光、程頤等大人物,讀着,仿若置身於宋朝瞬息萬變的朝政中,跟隨政變潮流起起落落。

君王欣賞他卻不重用他;他遊歷、貶謫到各地,均有朋友陪伴他;妻妾兒女愛他敬他,弟弟子由一家和他共進退;政敵章惇等恨不能踩死他……蘇軾跌宕起伏的一生,是真實的人物傳記,卻在恍惚間誤讀成一部勵志的人物小説,這大概就是不凡之大家的非凡人生吧!

在讀《蘇東坡傳》時,我們在追隨一個具有偉大思想、偉大心靈的偉人生活,讀着他,崇拜着他,仰望着他,去嘗試着讀懂他留給後世的思想、人生的智慧、性情中的達觀。也許,他在用人生演繹“也無風雨也無晴”。

寒假教師讀書心得10

寒假走進蘇霍姆林斯基,使我反思語文教師的素養。

歲月悠悠,滄海桑田。踏過教學的腳印,回眸,卻發現,當一切的西方“後現代”改革渲染我們的課堂時,驀然,教師的專業素養卻成了我們應對的高山。

對於語文老師而言,專業素養意味着什麼呢?

我以為,語文教師應當成為“語文的化身”。那裏的“語文”應是“用語文的方式教語文”。語文的方式,不僅僅僅指語文課區別於其他學科的教學方式,更是指用語文的方式來思考、來感悟、來表達,敍事、隱喻、抒情、對話,乃至一聲問候、一句評價。那課堂上的分分秒秒,語文老師不僅僅僅屬於自己,他就應當成為語文。是否還能夠這樣説,如果以前我們説“我是教語文的”,那麼,我們這天應説“我是用語文教人的”。若爬過這座山,到達這境界,語文教師的素養務必提高。

有人這樣評價我們語文教師:視野不寬、知識貧乏,學識單薄、乾癟,以本為本,拘泥教材,搬教參,對答案,不善舉例和比喻,不善聯繫和聯想,不能對課文知識進行有效擴展和深化,教不活,化不開。底藴不厚、缺乏見解力和創造性,智慧疲軟,人云亦云,教學沒有深度和厚度。修養不足、育人乏術,職責心似乎挺強,藝術性卻很差,貌似很優秀,其實問題多多,自我感覺良好,反思潛力低下。情趣不多、教學生活乏味,類似套中人,心靈缺乏陽光,難與學生交往溝通。

君不見,語文教學的原點不在上課的老師形象怎樣的迷人、課件怎樣的精彩,甚至也不完全靠教案的設計多麼精彩、教學佈局怎樣的'巧妙,以上這些都能夠靠外在的人力、物力輔助加以彌補。然而,衡量一堂課的好壞,依我看,重要的有兩點,一是學科本位的價值獲得,二是教育學的含量。這兩者恰恰要靠教師的學科專業水準和教育教學潛力來引導幫忙學生完成,而前者卻是前提。

在xx,對於語文教師的專業素養,我簡單地概括為兩句話:第一、解讀教材的功夫,第二、課堂教學的功夫。然而如何培養這素養,讓教師所受的專業教育和積累下來的專業經驗,溶於教師課堂上的言談舉止之間,成為教育的機智和情懷,為學生的成長引路、照明,成為能夠在如此紛繁複雜的世界中能夠吸引學生熱愛語文的強有力的磁場,這或許值得每一位語文教師深思。

於是,每一位立志“用語文教人的”語文教師,是否就應當以一顆為師者應有的良心思考自己的課堂、自己的專業素養?專心行走於課堂間、

作為一名語文教師,直接體現自身專業素養的方式莫過於在課堂上的行走。一名語文老師是否至少應當具備這樣的條件,才能夠有勇氣行走於語文的課堂:一手好字、一副好口才、一篇好文章。這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我從這些年來的成長經驗中提煉、總結而成的,在此基礎上,才能談素養的藴藉和提高。我要求xx的語文教師,就從這些最基本的素質談起,我們的學生從xx畢業時也努力要做到這幾條。

寒假教師讀書心得11

要學生獨立思考,教學方式首先要提倡開放式,決不能“一言堂”,否則這種獨立性很快會受到極大的限制.其次,努力培養學生善於獨立地提出問題.因為能夠獨立地提出問題,不經過獨立思考是做不到的;而問題提得好,又恰恰表明了思考的深度.例如,拋物線的焦點弦是解析幾何的一個常見幾何模型,我們要求學生提出一些問題,結果學生表現極為踴躍,整理後共提出二十多個具有思考價值的問題.此外,還要儘可能擴大學生的知識面,以開闊思路.如高一新教材中設置的閲讀材料、實習作業、研究性學習等內容,實驗班老師都認真指導、精心組織,並提出一些“開放式”的問題,讓學生探索思考.

根據波利亞的“怎樣解題表”,我們常向學生提出以下問題:

(1)本題的'條件是什麼?結論是什麼?它們之間有什麼聯繫?又有什麼差異?

(2)你知道什麼與本題有關的問題嗎?如想出一個更特殊的問題?一個更一般的問題?一個類似的問題?

(3)能否找到一個解決計劃並實施這一計劃?在教學中,我們用這些問題向學生髮問,誘發學生獨立思考,因而不少學生也逐步學會了如何尋求解題策略的方法.

通過解題回顧,可以提高學生的元認知能力,使思維不斷走向深入,逐步形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如解題完畢後向學生髮問:

(1)能檢驗你的結果嗎?能説出你解題過程中走過的彎路嗎?

(2)能否用其他的方法得出結果?

(3)能否用這一結果或方法遷移到別的問題上去?

(4)能否把結果或方法加以推廣?學生一旦養成這種自問自答的習慣,對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形成的促進作用無疑是很大的.

對錯誤的解法作思考,不僅僅是為了找到改正的依據,而且有着更深層的作用:其一,它是正確思路得以產生的“母機”,錯誤根源的暴露往往伴隨着正確認識的產生,導致正確思路的出現;其二,對各種可能思路的研究充分暴露了學生的思維過程,在此過程中引導學生進行全方位、多角度思考,可使解題方法不斷優化,在培養髮散思維的同時,增強了思維的深刻性和批判性;其三,在糾錯的過程中,學生必須竭盡全力,尋找漏洞,構造反例,調整策略,即學生必須經歷複雜的心理變化,才能達到糾錯的目的,因而其過程本身是獨立性很強的思考活動。

寒假教師讀書心得12

《孩子們,你好》是一本讀後讓人快樂的書。文中阿莫老師的孩子們很快樂,阿莫老師也很快樂。那我們來看看阿莫老師的快樂教學法,我從開學第一天、課堂上、課餘三個方面來歸納了一下:

開學第一天,老師親切地叫出每個孩子的名字,這是要花一番功夫的,因為這是一年級學生的開學第一天,原本老師根本不認識他們,所以在開學前他對着照片上的樣子一一記下了每個孩子的相貌和名字。我們試想一下,當孩子與你第一次見面時就聽到你準確叫出他的名字,孩子心裏該會多麼激動與快樂。而且老師還一一與孩子握手,這時孩子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被尊重,從而他們也會來尊重你。在第一天的第一堂課上,沒有行為規範的宣講,老師也沒有嚴肅地説:“你以後就是學生了,學生應該怎麼怎麼樣,不能怎麼怎麼樣”,如果這麼説了,那孩子就會覺得被束縛了,從而不喜歡學校,不喜歡成為一名學生。阿莫老師是讓孩子們直接進入有趣的教學課堂,讓孩子們體會到學習的快樂,從而愛上學習。

課堂上的'阿莫老師應該是個很能幹的老師,他包攬了語文、數學、藝術課,書中也很細緻地寫出了每門課的教學法,通過典型的課堂現象和課堂事件展現出來。“如果課的教育環境能使兒童的課堂生活變得愈益生動有趣和愈益充滿着激情,他們就會喜歡上課。”我們都知道學生有興趣才能學得更好這個道理,但要做到卻要花一番心思和功夫,阿莫老師就給我們做了一個很好的典範。

我讀到最窩心的一個情節是:一個男孩在週六的早晨醒來,起牀後就要去上學,他媽媽就説:“今天是週末,不用上學,我們在家休息。”男孩説:“為什麼不能去學校休息呢?”看,孩子們已經愛上了學校,愛上了學習。

阿莫老師這樣評價自己的教育:如果想要在人道原則的基礎上完善我的教育方法,我就得牢記,我自己也曾做過學生,並且要努力做到:不使從前曾經摺磨過我的那種感受同樣去折磨我的學生。

寒假教師讀書心得13

今年寒假,我懷着激動的心情,讀了著名教育家李鎮西的《做最好的老師》一書。這本書記載了李老師從教25年的經驗與收穫,書中從作者步入崗位初期寫起,從青澀寫起,到有一定的經驗,到經驗豐富,滿腹經綸,將自己的成長與成熟一步步介紹給了我們。讀後,使我受益匪淺。李鎮西的教育思想和智慧,對教育觀、學生觀、班級管理、學生思想工作、學生心理健康、語文教學的理念和實踐,都有其獨到的見解。他的觀點,他對班級的'管理,使我感動,折服。同時,使我這個頗有一定教齡的教師,從中找到了前進的方向,更看到了未來和希望。在這裏,我可以找到教育的最新理念;在這裏我可以學到寶貴的經驗總結。從李老師成長的印記中,我們可以看到自己進步的影子;從他的成功教育案例中,我找到了一些適合我們的方法。它讓我明確了作為一名教師的目標,那就是成為一位勇於自我批評、善於積累、善於反思、有愛心、勇於挑戰、有目標的老師! 有人説,愛是一盞燈,黑暗中照亮前行的你;愛是一首詩,冰冷中温暖渴求的心房;愛是夏日的風,冬日的陽,春日的雨,秋日的果。是啊,著名教育家李鎮西的教育理念《愛是永恆的教育理念》,正是證明了這一點。他把自己所有的愛,全部傾注給了他所熱愛的教育事業,25年如一日,愛生如子,用他那“激情燃燒的歲月”,譜寫着一幕幕愛的篇章。他把自己融入到班級這個集體大家庭裏,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裏面去,把自己當作學生的朋友,去感受學生的喜怒哀樂,去贏得學生的信任與敬佩。

對照李鎮西的教育方法,我發現:自己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有着很多不當之處。例如:在對待學生的態度上,由於急於求成,常常忍不住對學生髮火,缺乏教育的技巧;有時,對完不成作業的學生,缺少耐心輔導,缺少個別引導,使學生對我敬而遠之,師生之間缺乏代溝。

通過讀李鎮西的《做最好的老師》一書,我對比反思自己,深感愧疚,覺得自己與一個好老師的差距太大。

寒假教師讀書心得14

寒假是孩子們期盼的,作為老師的我也同樣,寒假可以好好休息,但是怎樣過一個有意義的寒假,愉快的寒假讓自己有點困擾。作為青年教師自己有許多需要學習的東西,學校也為老師們着想,要求我們假期好好讀一本書,品一碗心靈雞湯,在愉快的假期裏也能成長。

我也挑了自己喜歡的一本書:肖川的《教師的幸福人生與專業成長》。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過幸福快樂,但是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實現。幸福是人類個體認識到自己需要得到滿足以及理想得到實現時產生的一種情緒狀態,是由需要、認知、情感等心理因素與外部誘因的交互作用形成的一種複雜的、多層次的心理狀態。而教師的幸福是教師在教育場景中自身需要得到滿足後的一種感受,是教師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中自由實現自己的職業理想的一種教育主體生存狀態。教師的幸福就是教育幸福。幸福的教師能培養出幸福的學生。

教師,循循善誘,守望的是講台,放飛的是夢想,播種的是知識,收穫的是未來。教育是教師的生命,因而教師的幸福首先來教育教學的工作。其次教師的幸福來自學生的成長與發展,因為從學生身上看到自己的勞動成果,進而體驗到精神上的無限幸福,學生的道德成長,桃李滿天下,便成了教師最大的幸福。教師的幸福同時也來自教師的.專業成長、教育研究、善好的學校生活。

教師的幸福其實很容易得到實現,當學生的成績有進步的時候,你會感覺到幸福。當調皮的學生開始懂事、聽話的時候,你會感覺到幸福。當在比賽活動現場,學生一起吶喊、加油、努力、全力以赴的時候,你會感覺到幸福。對於教師,我們很容易在身邊的小事上感受到幸福的存在。

幸福就是一種感覺,敞開心靈去感受,幸福無處不在。幸福就是一種充實、閒適,沒有空虛感,匱乏感、無聊感,沒有內在的緊張、焦慮。幸福就是內在的平安,自由自在。做一名幸福的教師其實也不是很難,保持良好樂觀的心態,認真的對待自己的教育事業,自己的學生,用心體會生活,你會發現幸福就在身邊!

寒假教師讀書心得15

一、教師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的角色

在新課程改革理論中,強調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只有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才能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在傳統的班級教學中,教師處於絕對權威地位,學生為各自的目標奮鬥,同學間是競爭,缺少互動。而新教改理念下的“小組合作學習”要求英語教師必須轉變觀念,樹立正確的教學觀、人才觀、教師觀、學生觀。新課改呼喚着教師解色重新定位。在小組合作學習交流的時候,教師由知識的灌輸者轉換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幫助者。在“小組合作學習”遇到困難的時候需要教師熱情的幫助、鼓勵、指導,這時教師由課堂上的上帝轉換為激勵者、指導者。由leader轉變為learner,因此,在新課改理念下實施。“小組合作學習”,教師必須由居高臨下的絕對權威轉換成為引導者、組織者和促進者。

二、組建合理的小組合作學習

通過課堂小組學習活動,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為學生提供儘可能多的機會去發展自己的學習思維;培養學生學會傾聽,學會討論,學會表達,學會組織,學會評價的多種能力。課前:考慮到學生的座次,以及各科老師早已規定好的小組等多種因素,按照英語學習能力,重新選出了能力較強的學生擔任小組長。組織組員課堂開展小組活動,組長再進行二次分工,分別負責檢查各項學習任務:前置性作業的檢查,單詞記憶的檢查等。課中:小組交流前置性作業時,指定組長負責檢查,大家互補知識的同時監督分數記載。在單詞教學中:組長領讀、小組學習、彙報單詞的讀音、拼寫以及造句。閲讀教學:自我檢查、小組學習(讀、翻譯、找知識點)、彙報、複述),課後評價:統一的小組評價本,統一的加分方式,統一的表彰方式。加強對個人的評價。

三、小組學習中的加分細則

1、前置性作業。每完成一項分別按優良不合格記分3分、2分,獎勵分:教師抽查組員全部完成每人另外獎勵2分。

2、課堂發言。積極回答問題,每週至少舉手一次。能提出有價值的問題1次+1分。

3、課堂展示。單詞類展示一次+1分,造句展示一次+2分,寫作作文展示一次+3分,全員參與每人獎勵1分。

4、紀律。説話、睡覺等違紀行為一人次—1分,同時小組-1分。

5、書寫作業。沒有按時完成作業一次—1分,認真書寫每次+2分。小組內成員都能按時完成作業並且書寫認真的小組,另外獎勵每人+2分。

四、小組合作學習的不足

1、實行之初,存在管理混亂、職責不清現象。

2、學生的參與度不均衡,其表現形或是在某些課堂上仍是少數人學習多數人遊離,小組合作學習時,學習好或性格外向的學生頻頻發言,其他人則成為“多餘人”,坐在那裏靜聽,達不到共同發展的'要求。

3、小組活動重形式,缺乏實質性合作。為了體現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理念,不顧問題是否具有探究性,把所有問題都拿來小組合作,導致問題過於簡單,小組合作只是作為形式表現出來。

4、在合作學習的小組活動中,有時因組內成員的意見不一致,分歧太多而爭論不體,造成內耗,浪費了大家的時間和精力。

在我們關注小組合作學習的同時,讓我們把目光收回到我們的課堂教學中,有些問題不得不引起我們的思考,比如:哪些內容、更適合於合作學習?合作學習中,每個人的分工如何確定?怎樣才能高效有序地組織合作學習?在注重“人人進步”的同時怎樣培養優秀生的綜合能力?我們還應針對這種現象,單獨把每組中不太願發言的同學找來,多鼓勵他們,引導他們,多表揚他們,如果這種現象能得到好轉,我們會上一個新的台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