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心得體會

論語讀後心得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53W

論語讀後心得1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您能告訴我一字,使我可以終身實踐,並且永久受益嗎?如果有這麼個字,那就是“恕”字吧。就是你自個兒不想幹的事,你就不要強迫別人幹。人一輩子做到這點就夠了。

論語讀後心得

在現實生活中,如果因為別人欺騙了你,你也就用同樣的方法去騙取別人,這種處世方法實在是不可取的。我曾經與財務經理説過,不能因為有客户不講信譽,不按合同支付車款,一拖再拖,心中產生怨氣,就對我們的供應商也採取同樣的付款方法,也不講信譽,將來公司如何生存呢?無論何時,都要誠信為本,這樣企業才能做得長久啊!

所謂“恕”字,拓展一點説,“恕”字是講你不要強人所難,不要給別人造成傷害。言外之意是假如他人給你造成傷害,你也應儘量寬容。現實生活中的我,到目前為止,我的人生中曾被兩個所謂的小人傷害過,儘管他們兩個人目前的處境不是太好,只是不知他們是否還象以前一樣天天算計別人,曾經我在內心暗暗發誓,將來有一天我要報復,但隨着鋭意進取的學習和工作,心境不斷地調整,時至今日,心境變遷,以往那種過激的想法已淡忘,甚至想不起來,但內心深處當時的痛楚還隱約記憶。

現如今擁有一份寬容,奉獻一份真誠,執着一份情節,把持一份矜持,回頭再想想過去的思潮是十分的不成熟,但當時的處境所崩發出來的想法卻是成長過程的真實寫照。所以現在想想,毛澤東主席的講話是很有哲理的':“人是在不斷總結經驗基礎上日漸成長成熟起來的,”如果一個人不善於總結得失而一意孤行,必將走回頭路,弄不好還會犯同樣的錯誤的!

子貢曾經問老師:“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假如一個人很貧賤,但他從不向富人諂媚;一個人很富貴,但他不傲氣凌人。這怎麼樣?

老師説,這很不錯。但還不夠。還有一個更高的境界,叫做“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

更高的境界是,一個人不僅安於貧賤,不僅不諂媚求人,而且他的內心有一種清亮的歡樂。這種歡樂,不會被貧困的生活所剝奪,他也不會因為富貴而驕奢,他依然是內心快樂、富足、彬彬有禮的君子。

現如今,生活中仍有許多的人在進行進取,在激烈的競爭中,努力發展着自己的事業,忘我的工作,不要健康,不要家人,忘記了朋友。收入多少,職位高低,似乎成了一個人成功與否的標誌?

對照起來,我是否也有相同之處呢,心靈相照的快樂的生活似乎離我不是遙遙無期了?

論語讀後心得2

又一個暑假到了,學位領導為了提高全體教師的思想水平,擴大知識面,佈置了一個家庭作業,讀《論語》,寫寫自己的心得。買到書後,起初還讀不進去,但讀着讀着,有些語句讓我受益非淺。

《論語》它是儒家經典、道德典範、國學瑰寶。《論語》,流傳2500多年,不僅影響着我們的祖先,也教育着新時代的我們。它是聖人之言,雖説一度被人拋棄,但今天它又站在了世人面前,可想而之,它是多麼的偉大,同時也體現了孔子的魅力是何其的巨大。

《論語》傳遞的是一種樸素的,温暖的生活態度。它包括的方面有:學習、工作、孝道、對朋友、對同事、如何為政、道德修養等等。其中流傳下來的名言警句,精彩典故,至今還站在國人的心中。

讀《論語》後,悟出有關教育、學習、孝道、擇友的一些心得:

一、教育上、

孔子作為一代巨人,他首先是一位教育家,所以言語間總圍繞着“教育”這一主題,離不開“育人”兩字。大家知道,儒家學説的中心思想可以概括為“仁、義、禮、智、信”。所謂“仁”,就是愛人,要有一顆愛心。仁是做人的基礎,有愛心的人才能做好事情。作為一名教師,更要有一顆博愛之心、恆愛之心,有愛才有教育,愛是教育永恆的主題。所謂“義”“禮”是説做人要有一定的行為準則,要符合一定的社會規範。用今天的話來説,就是要遵守紀律、法律和道德的約束,這與我們對學生進行的禮儀常規教育、社會公德教育其實是吻合的。“智”就是知識、智慧。人要通過不斷的學習,更新知識,培養智慧。作到“活到老,學到老。”身為教者,更需要經常讀書學習,通過讀書完成知識的更新,篩濾舊有,活化新知,積澱學養,才能更好地擔當起教書育人的重任。“信”就是做人要誠信。如果這五點都做到了,那你或你的學生都是人中的佼佼者了。孔子在治學上非常嚴謹,他強調學習要堅持不懈、持之以恆,要“學而不厭”,“敏而好學”,“博學而篤志”;重視啟發式教育,“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教育方法要因人而異,因材施教。對於現在的我們來説,孔子的這些見解並沒有因為時代的變遷而變色,它時時鞭策着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不管是好的,不好的;聰明的,不聰明的;聽話的,不聽話的,都是那麼的有用。回味起來,還是那麼的有味道。

二、學習上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這是《論語》在學習中給我感觸最深的四則。前一則是説若幾個人走在一起,那麼,其中必定有可以當老師的人;第二則告訴我們敏捷而努力地學習,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第三則告訴我們只知道讀書,卻不思考,就會迷惘;只知道空想,卻不讀書,就會神思疲殆;第四則告訴我們什麼事知道事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才是真正聰明的態度呀!”這四句話雖然出自於兩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然是至理名言,意義重大。“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包含着一個廣泛的道理:能者為師。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每天要接觸的人很多,而每個人都有自己一定的優點,值得我們去學習,也可以成為我們的良師益友。學習中,更要“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千年的實踐證明,狂妄自大、自以為是的人,通常沒有什麼好的結果,而往往是那些勤奮好學、不恥下問、謙虛誠懇的人,才換得了一鳴驚人、學富五車的實績,造就了許多偉人。 除此之外,學習中還要思考,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做到理論聯繫實際,才能把你所學的知識放到最大,坐在那兒只是空想,那是不可能的,因為永遠沒有天上掉餡餅的好事。而那些成功人士都是靠自己的勤奮換來的。“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這句話太對了,尤其是對於我們教師來説,在上課傳授知識過程中,對於孩子提出的問題,知道的必定會傾囊相助,然而對於一些自己也是是而非,摸稜兩可的時候,就不能不懂裝懂,給孩子一個錯誤的解答,這不是我們每個教師所樂見的。

三、孝道上:

“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其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事父母,幾誎,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等。這幾句都是為人子女應如何孝敬父母的。為人子婦,必須盡孝,必須學習父輩的優點,遵從父輩的正確指導。為人父者,不可能事事正確,故子女應該擇其善者而從之,擇其不善者而改之,這才為真正的孝;侍奉父母,這是應該的,但如果一味要求子女對父母絕對服從,百依百順,這就成了愚孝。孔子説“事父母”,要“幾誎”可見孔子並不主張愚孝,父母有過失,子女要提出意見。但侍奉父母應該注意後輩的身份,即便有錯,也切忌直言規勸。也就是説,要講究技巧,如果自己直方規勸的話沒被採納,也不能生氣表現在臉上,這樣他們也會在你的行動上感受到自己的錯誤,從而改掉;一個孝順父母、尊敬兄長的人,是不會冒犯長輩和上司的。確實,應該孝悌第一,才學第二,為什麼説德才兼備呢,因為德在才先嘛;“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這一則讓我很感動,也深刻地教育了我。是的,不管是以前還是現在,不管是落後還是發達,不管是中國還是國外,都還是相通的!無論遊子去到哪裏,都要讓父母知道,不讓其惦記掛心,讓父母平安,有質量地生活,便是孝了!父母含辛茹苦,以無私的愛心把子女教養成人,子女理應孝敬父母,對父母的愛給予回報。孝道作為一種美德是永遠有會過時的!除此之外,孝有感情上孝,行為上的孝。作為人子,在感情上,隨着父母的逐漸衰老,對於老人的年齡應時時記在心上,在生活和街,更應對父母悉心照料。“一則以喜,一則以懼”,喜的是父母的年齡多了一歲,壽又添了一歲而高興;但同時又害怕,因為父母年歲越高,距離人生的終點越近,為兒女與父母相處行孝的時間也越短,所有就有這兩種矛盾的心理了。也許只有隨着我們年齡的增長,這種感覺才會深深地體會得到。父母為我們做得太多太多了,我們又應該怎樣做呢?在平時多做些為力所能及的事,比如為父母分擔一些家務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用父母操心,理解父母。在父母工作忙時,為他們沏杯茶,或是道上一句温馨的祝福,雖然只是一句簡單的話語,但父母聽來,心裏卻是暖暖的。這點我們中國人相對於外國人做的就不夠,那種“我愛你,爸爸,媽媽!”最簡單的話是很難説出口的`,這點我們應該向外國人學習。這樣才能加深彼此之間的感情。

四、擇友上:

人活在世上,除了親屬之外,還有就是朋友。如果你沒有朋友,這説明你的內心是黑暗的,是孤獨的,你將不會被這個社會所容納,你將受到別人的鄙視。俗話説得好:“多一個朋友多一條路;多一個敵人多一面牆。”這句話是有它的道理的,是老祖宗經歷之後給後人留下的。那如何交朋友呢?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孔子清楚地給我們歸納出了哪三種人作為朋友對自己有益,哪三種人作為朋友對自己有害。有益的朋友有三種人:一是正直的人。二是誠信的人。三是博學多聞的人。損友也有三種:諂媚逢迎的人,態度偽善的人,誇誇其談的人。我們每個人生活在社會這個大家庭中,要做到時時事事與人與已都滿意是很難的,這就需要我們結交好的朋友,從中收益,不斷的提高自己,完善自我。

“無友不如己者”,意思是不與在各方面比自己差的人交朋友。我覺得這句話有點牽強,如果都不跟比自己差的人交朋友,那麼誰跟你交朋友呢?!每個人都有長處,哪怕一點點,取長補短是正確的。當然,交友勿爛——要有底線。“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不要擔心人家不瞭解自己,要憂慮自己不理解別人。確實,一是要儘可能瞭解和理解、寬容別人,因為每個人的出生、成長環境都不同,所以行為模式等文化差的存在是正常的;二是不要總想着別人的問題和錯誤,多想自己做好沒有,做到最好沒有,自己做好了,別人自然會看到、知道和感覺到,別人也自然會努力做好了。

總之,《論語》從多角度反映了孔子思想特徵,在學習和研究的過程中,很有必要把《論語》的思想系統化,科學化,更好地理解《論語》的思想精神。我們作為一名教育者,不斷地深入研究學習這位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的偉大思想,並運用到教育教學中,以培養出更優秀的新一代的接班人,而做出自己的貢獻。

論語讀後心得3

這周,同學們學習了《(論語)十則》這篇課文,這篇課文是二千多年前的偉大教育家,也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和他的弟子的一篇語錄。這其中給我感受最深的兩則是:“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前一則是説幾個人在一起行走,那麼他們之中必定有人是我的老師;後一則告訴我們要實事求是,學習也是同樣的道理,要以誠實為先,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才是真正的智慧。這兩句話雖然出自二千年前的孔子之口,但在今天,是同樣具有教育意義。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包含着一個道理:能者為師。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觸到許多人,而每個人都有許多長處,值得學習,可以成為我們的良師益友。拿我們的班來説吧,在這個60人的集體裏,就有許多小“能人”:有的'擅長繪畫,有的寫着一手好字,有的是籃球場上的闖將,有的是象棋盤上的英雄,有的富有數學家般敏捷的思維,有的具有歌唱家的天賦……多向他們學習學習,多向他們的長處靠攏,正所謂“揚長避短”。這樣不就可以使我這株置身於萬頃細田中的小苗增添一些知識的養分嗎?

如果你想具有大海般淵博的知識,就應善於從生活中尋找良師益友,吸取他們的點滴長處。如果説拜能者為師是理所當然的話,那麼“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就容易做到了。首先,你得放下自己那份強烈的虛榮心,不要為了一時渴望得到榮耀,而不懂裝懂,其結果只是無聊而又可笑的。

朋友們,讓我們拜能者為師,且不要不懂裝懂。這樣,成功的大門才會時刻向我們敞開!

論語讀後心得4

《論語》心得讓我領略到智慧,中學生作文《我讀了《論語》心得》。《論語》告訴大家的東西,永遠都是最簡單的,它讓我們懂得一種面對人生的心態,一種人生理念。

《論語》告訴我們要懷着樂觀和積極向上的心態。把握好與人交往的分寸。讓自己成為一個能使他人快樂的人,讓自己的內心成為陽光般的.能源,去照耀他人,讓家人和朋友們乃至於更加寬廣的社會,從自己身上獲得一點使人欣慰的理由。

想要別人對你好,尊重你。你首先就得盡你所能為別人幫忙,做有用的事,做一個有用之人。《論語》中將孔夫子這個形象上,凝聚着他內心,傳導出來的一種飽和的力量。這種力量就是後來孟子所説的“浩然之氣”吧。

這句話,説的也蠻正確的,因為,只有當天地凝聚在一個人心中的時候,它才能夠如此偉大。不然如今的我國怎能這般繁榮,這般富強?

論語讀後心得5

于丹的《論語》心得中把論語分為七大道來闡述。這七個人生道德是----

天地之道,心靈之道,處世之道,君子之道,朋友之道,理想之道,人生之道。

看起來簡簡單單的二十八個中國漢字,卻有一番風味,當然,要把這些道德修養都具備的話,那可不是一朝一夕的容易事。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是人生之道。至少,我是這樣認為的。自己不想做的事情就不要施加於別人。如果你有了這一道德觀念。那將對你的一生有很大的幫助。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這是心靈之道。看見別人好的地方,要以他人為榜樣,向他人看齊,看見不好的'人要反省一下自己是否也有這樣的壞習慣。

人生中,還需要很多東西,道德修養是不可少的,所以,從現在開始,以前進為動力,讓自己成為一個品德高尚的人。

論語讀後心得6

論語,是記錄聖人孔子的言行的書。讀了之後,你可以感受到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抱負,他的很多高尚品德是當今很少人有的。他不僅教會人們應該如何接物待事,而且十分嚴謹的規範自己,以行動來做出表率。他之所以被後人成為聖人,就是因為他在平常生活中的一點一滴,累積成了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給我們的思想帶來了無窮的寶藏。

讀了論語通譯,雖然不能看了古文就知道如何翻譯成現代文,但是在註釋的幫助下也能明白孔子所想告訴我們的。覺得十分感慨,孔子在那時就能明白的這些道理,為什麼那麼多的人到現在都還不明白。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學而篇第一》了。“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這句話翻譯過來就是:不擔心別人不瞭解自己,只憂慮自己不理解別人。是啊,現實生活中,人人都需要理解,個個都渴望理解。人們視理解為溝通感情的紐帶和聯繫心靈的橋樑。大家都希望人與人的相處應該多一點寬容和尊重,多一點容忍和諒解。但是,世界何其大,人生何其複雜。若時時都想得到別人的.理解,恐怕是不可能吧。因為,人生沒有相同的路,每個人都不一樣,兩個思想志趣不同的人對待同一件事,兩種價值取向相異的人看待同一個問題,要彼此理解不是強人所難嗎?人不是從一個模子裏造就出來的,你有另人頭痛的事,我也有。我們彼此都渴望理解,可又用自己的要求去看別人,去苛求別人,於是我們之間有了“牆”,於是你苦惱,我也苦惱。可是,人們有沒有想過,許許多多的小事,為什麼一定要他人明白,一定要他人理解?其實,面對種種的不理解,只要我們給他一個微笑,用寬闊的胸懷去面對,不被理解又何妨?

商鞅是行變法,落得“五馬分屍”的結局;達爾文在説物種進化的時候被人們罵成瘋子;助人為樂的雷峯經常被人嘲笑,他們這些舉動,又有誰能理解?如果他們一味的追求理解,又怎麼?I衞真理?他們最初不被接受,是因為他們的追求走在了時代的前列;他們最終名垂青史,是因為他們敢於在不理解的目光中昂首向前。在現實中,有多少人能明白“理解”這個東西。他們可以追求別人的理解,以別人的議論為自己的主題,以別人的言談作為自己追求的目標,以別人的反應來調整自己的行為方式,甚至要去討好別人,為了所謂的理解,寫了一些優柔寡斷毫無逐漸的可笑人生。他們真的知道理解嗎,他們覺得他們真的是在理解別人,並換取別人的理解嗎,不是這樣的。

論語讀後心得7

《論語》教給我們的就是為人處事的道理。在講到處事之道時,孔子強調了“過猶不及”意思是做事情過了頭,和沒做到位是同樣的效果。所以“處事之道”主要講的是為人處事的分寸。

《論語》告訴我們一種做事的原則和把握原則的分寸,這就是所謂的“尺度”了。在《論語》中孔子強調事事有尺度,以避免人生的浪費。孔子不提倡以德報怨,他給的分寸是以直報怨。我認為在當今社會中,仍有很多人在“以德報怨”。對傷害自己的人,或是領導,或是戀人,仍然一味地恭敬,不敢以正直,公正的心態去面對他們。我認為這是非常愚蠢的,非常不理智的。首師大的于丹教授認為:“人生有限,把有限的情感留在最應該使用的地方,避免資源浪費。”是的,“人的生命是寶貴的,生命對於每個人只有一次。”所以人的感情也是有限的。難道你願意把自己寶貴的情感給一個有怨與你的人麼?我們應該把這寶貴的情感贈予一個有德的人。所以孔子云:“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意思是:君子也許不可能避免很多傷害,它可以被人欺騙,但他內心不能迷惘。簡單的説,就是,人不能被自己欺騙了,做出無效率的傻事。

在行為方面,孔子也強調了“分寸”孔子認為,人的行為一定要有“分寸”,人與人之間的分寸就是要保持距離。于丹教授認為:“最恰當的距離是彼此互不傷害,又能保持温暖。”我認為這個觀點是正確的.。因為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所以為了不影響別人,每個人之間都應該有一定的距離。只是距離有大有小。《論語》中也認為無論對領導還是朋友,都應保持一定的距離,掌握分寸。子貢曾問孔子怎樣才是好朋友。孔子曰:“忠告而善之,不可則止,無自辱焉。”意思是:看到他有不對的事,你好好告訴他,他不聽你的那就算了。在説下去只能自取其辱。所以,朋友間要有度,對最親近的人也是一樣。于丹教授認為:距離和獨立是對人格的尊重,最親近的人之間也應該保有。《論語》中提到的仁愛之心,是這樣説的:一開始就本着平等和理性的態度,尊重每一個人,稍微有一點分寸,有一點餘地。我身邊的同學就有這樣的煩惱:他知道他的父母很愛他,可謂是無微不至的關心。但他認為這樣卻失去了自由,透不過氣了。而我的父母給我有足夠的空間,他們希望我能早日獨立。所以,我覺得這個家庭很舒適,很快樂了。這正驗證了一句諺語:花未全開,月未全圓,即是最好的境界了。

對於工作呢,孔子認為也應有度。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意思是做好本份。我認為這並不全對。做好自己的本份固然重要,但當別人有困難請求你的幫助時,應該出手相助。所以,孔子在此補充了一句:“君子之於天下也,義之與此。”君子臨天下,做任何一件事,用義作為參照,作為法則。

孔子云:“慎於言。”告訴我們説話也應有度。在當今社會中,這一點甚為重要。適當的時間説適當的話。無論工作中還是生活中都應如此。我的學校就有一個鮮活的例子,一名同學因為在公共場合中説了有損於學校形象的話而被處以嚴厲的處分。此所謂“禍從口出”了。所以,于丹教授認為:“多思多想多看,少指責,少抱怨,少後悔。”

最後一條是“禮”。孔子云:“鄉人飲酒,仗者出,斯出矣。”意思是:大家在一起喝酒,孔子能做到等老人都出去後,他才出去。絕不與老人搶行。所謂聖人之聖,從日常點滴中即可看出。

對人,做事,講話掌握分寸,懂禮儀,即是《論語》教給我們的處事之道了。

論語讀後心得8

孔夫子曾經説過“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以及“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諸如此類的話,並且還説過“吾十有五而志於學”。孔子一直活到了七十二歲,五十七年的經歷使他仁德兼備,學問淵博,成為冠絕一時的大學問家,大思想家,可謂是震古爍今(不敢説後無來者,也起碼是前無古人了)。以如此身份,當他的高足問他時,他的回答竟然是“朝聞道夕死可矣”,多麼令人不可思議!

作為一個完全有足夠的資本炫耀自己的大學問家,孔子還有必要孜孜不倦的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學習探索中去嗎?答案是肯定的。

孔子的特點不是探求天地萬物的具體性理,而是探求社會與人生的具體性情。因為世間萬物的客觀規律也許是有限的,但是人的具體感情是無限的。作為有限的“人”,探究的是無限的'“人”,這也正是讓孔子感到學無止境的原因。人的性情舉止,是處於不斷的變化過程中的,每探究出新的內容,就打破了原來的舊的規律。“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把話已經説得很明白,去了解人性,才是最困難的。而孔子最精闢的論述,也自然而然體現他對人性的入木三分的見解。

陶行知説過,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在這一點上,和孔夫子幾千年前提出的主張“仁與德”的觀點不謀而合,兩人都是偉大的教育家,為什麼相隔千年,提出的觀點卻是驚人的相似?毫無疑問,兩人都是把“仁與德”當作自己去不斷努力實現的目標,不斷的學習,從而提高自身的修養與品德,這是有必然性的。

這就是孔子的學習!這就是聖人的學習!

也許我們這些凡人是永遠無法領會萬世師表的學習的內涵,但每一個人也許都可以從中找到一個新的自我。

論語讀後心得9

讀了一本好書,就像多交了一個朋友,終生受益非淺;讀一本好書,就像喝了一杯香濃的咖啡,餘味久久圍繞在心中,我讀了《論語》心得。看了于丹寫的《論語》心得,這便讓我們再次去認真思考人該怎麼活下去。

古人云,半部《論語》治天下。《論語》最大的魅力往往是用簡潔而又短小樸素的話揭示一個博大精深的道理。這些道理都穿越2500年的歷史長河來影響我們的`生活。于丹的《論語》心得告訴了我們一個人生追求。

一個人活在這個世界上最終的理想應該是給這個社會作出屬於自己的貢獻。作為中國人民,熱愛祖國的文化,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行為態度在一定程度上都會影響着我們的自身發展,和良好的教育,所以我們不懈怠,也不能夠懈怠……

論語讀後心得10

前一陣有朋友推薦了一本書給我,讀後頗有感觸,這本書名為《論語心得》作者是北京師範大學的于丹教授。“每個人的一生中都難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許我們無力改變這個事實,而我們可以改變的是看待這些事情的態度。”于丹給我們講述的《論語》的精華之一,就是告訴我們,如何用平和的心態來對待生活中的缺憾與苦難。“如果你因為錯過太陽而哭泣,那麼你也將錯過星星。”承認現實的不足之處,並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彌補這種不足,這就是《論語》告訴我們對待生活缺憾的態度。是啊,一直是我們對生活要求的太多,還是現實生活對我們要求的太多,原來我們可以活得更簡單快樂!

記得於丹老師在書中講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座寺廟裏供着一個花崗巖雕刻的非常精緻的佛像,每天都有很多人來佛像前膜拜,而通往這座佛像的台階,也是由跟它採自同一座山體的花崗巖砌成,台階很不服氣對佛像提出抗議,説:我們本是兄弟,憑什麼人們踩着我去膜拜你?你有什麼了不起?佛像淡淡地説:因為你只經過了四刀就走上了今天的崗位,而我經過了千刀萬剮才成佛……一個簡單的故事,使我如夢初醒。想當初做為一個剛邁上自己崗位不久的大學畢業生,常常會在工作中對一些安排充滿了怨氣,覺得受到了不公平的對待。我想這應該不是我個人的一種問題,剛踏上社會的畢業生估計或多或少都會有這樣那樣的想法,覺得這個世界和想象中的差別太大了,大的'有些可怕!讀完此書後我想可能問題是在於我們是帶着美好的想象踏上了社會,年輕氣盛,對問題的思考缺乏深度和虛心的態度。做事急於成功而盲目的與他人胡亂對比,總拿自己不如意的地方去和他人的好的方面做對比,不能接受別人比自己好。正如書中所説的佛像之所以能讓千萬人去膜拜他是因為他曾接受了千刀萬剮的考驗,而作為一名年輕的工作者,我們還有很多經驗等待去積累還有很多技能等着去學習。

因此,我們要對生活持有積極、樂觀的態度、一種好的心態就是多思、多想、多看,少指責、少抱怨、少後悔,要笑看人生,把飽滿熱情的精神投入到工作中。在現實生活中不怨天憂人,不做盲目攀比,要有理想,有追求,是我們起碼的生活方向。

論語讀後心得11

“仁”是什麼?

相傳古代有位老禪師,一日晚在禪院裏散步時突然發現牆角邊有一張椅子,他一看便知有人越牆外出。但他只是走到牆邊,移開椅子,就地而蹲。過了一會兒,果真有一小和尚翻牆,黑暗中踩着老禪師的背脊跳進了院子。

當小和尚雙腳着地時,才發覺剛才踏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師傅時,頓時驚慌失措。但師傅並沒有厲聲責備他,只是以平靜的語調説:”夜深天涼,快去多穿一件衣服.”

這便是“仁”。

《論語》所傳遞的第二個生活的'要訣,便是保持平和的心態。孔子曾讚賞他的學生顏回真正把孔子的人生觀貫徹到自己的身心之中了,做到“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顏回之所以能夠在物質的清貧之外,找到自己心靈的安穩和快樂,是因為他的喜怒並不依賴於外物,而存在於內心的安詳與平和。

人際交往

孔子強調在人際交往中,要保持自己人格和心靈的獨立性。一個具有完整人格的人,應該能夠保持內心精神世界的獨立。也只有這樣的人,才能獲得他人的尊重,進而獲得真正的友情。當受到他人傷害的時候,他並不贊同以德報怨,因為善待對自己壞的人,實際就是怠慢了真正對自己有恩德的人,所以他認為應該“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論語讀後心得12

孔夫子曾經説過“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以及“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諸如此類的話,並且還説過“吾十有五而志於學”。孔子一直活到了七十二歲,五十七年的經歷使他仁德兼備,學問淵博,成為冠絕一時的大學問家,大思想家,可謂是震古爍今(不敢説後無來者,也起碼是前無古人了)。以如此身份,當他的高足問他時,他的回答竟然是“朝聞道夕死可矣”,多麼令人不可思議!

作為一個完全有足夠的資本炫耀自己的大學問家,孔子還有必要孜孜不倦的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學習探索中去嗎?答案是肯定的。

孔子的特點不是探求天地萬物的具體性理,而是探求社會與人生的具體性情。因為世間萬物的客觀規律也許是有限的,但是人的具體感情是無限的。作為有限的“人”,探究的是無限的“人”,這也正是讓孔子感到學無止境的原因。人的性情舉止,是處於不斷的變化過程中的,每探究出新的內容,就打破了原來的舊的規律。“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把話已經説得很明白,去了解人性,才是最困難的.。而孔子最精闢的論述,也自然而然體現他對人性的入木三分的見解。

陶行知説過,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在這一點上,和孔夫子幾千年前提出的主張“仁與德”的觀點不謀而合,兩人都是偉大的教育家,為什麼相隔千年,提出的觀點卻是驚人的相似?毫無疑問,兩人都是把“仁與德”當作自己去不斷努力實現的目標,不斷的學習,從而提高自身的修養與品德,這是有必然性的。

這就是孔子的學習!這就是聖人的學習!

論語讀後心得13

寒假期間,我仔細閲讀了于丹教授的《論語》感悟這本書,讀後雖不能大徹大悟,但感觸頗深,給人一種心靈的觸動,心中頓生一份感悟。

大多數人都會覺得論語難懂,給人一種枯燥的感覺。而於丹教授卻用通俗易懂、樸實無華的語言和一個個震撼人心的小故事對《論語》中教育家孔子的一些為人處事作了經典的詮釋。使我們對幾千年來的傳統文化有了一個再認識,也使孔子的形象在我們的眼中變得清晰、親切而温暖。對我的生活觀、為人處事觀、教育教學觀等各方面都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然而,作為一名國小教師,我的言行可能會影響孩子的一生。下面從兩方面談談體會:

一、讓“快樂”陪伴我們的教師。

孔子説,“居之無倦,行之以忠,”他主張“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這就強調-教師要有愛崗敬業的精神和終身學習的理念。作為一名教師,應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水平,以較高的水平去完成自己的任務,努力教好自己的學生,向他們傳授有用的知識,讓他們有所發展。還應利用平時的休息時間來不斷學習,來適應時代對教師的要求。在工作和學習中,在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和職業道德水平中,一種涵養一種自信讓我感受到無比的充實和快樂。

在今天這麼一個競爭激烈的時代,保持良好的心態顯得尤為重要!作為一名教師,只要自己擁有健康的心態,才能培養出擁有健康心態的學生。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風順,難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許我們無力改變這個事實,而我們可以改變的是看待這些事情的態度。既然生活中的缺憾不能避免,那麼用什麼樣的心態來對待這種缺憾就非常重要了,心態不同,也許會帶來完全不同的生活質量。比如這半年,我任教一年級一個班的班主任工作和二個班的數學教學工作,課時少,內容多,要求高,教學任務繁重,每天備課備得頭昏眼花;同時每天有一大堆的班級事務需要處理。又由於所帶的班級學生年齡小,許多事都要老師親力親為,手把手教。但是我經常告訴自己:每天認真備課是為了更好地把握教材,更好地教我的`學生;一名優秀的老師應學會遇事冷靜、對學生有耐心,有愛心,不能讓壞心情一直圍繞你,否則會影響工作的心情,效率,甚至一事無成。其實學生都怕老師,特別是犯錯誤後,更不敢在老師面前抬起頭來,這時老師如果大發雷霆,往往不起作用,如果是平心靜氣地談話,在情在理地耐心教育,將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讀了“論語心得”後,我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我們要明確這個缺憾是我們必須面對的,也許有較長時間的面對,絕不要抱怨學生的懶惰,抱怨家長的不配合,抱怨領導的不理解而是要積極思考,班級裏儘管有部分差生,但也有較多好學生,説明我們的教學不是完全失敗的,對於那部分學困生,只要我們不斷反思,努力尋找適合他們的教學方法,終有一天他們也會進步的。

正如那句經典的老話:“記住該記住的,忘記該忘記的,改變能改變的,接受不能改變的。”在日常的教學中,我們要學會積極地控制自己的情緒,讓快樂成為教師生活的主旋律。

二、用“真愛”對待我們的學生!

儒家理論的核心和最精髓的東西之一是“仁”,于丹老師在“天地人之道”中解讀了“關愛別人,就是仁”。對於我們教師來説就是要愛學生。那麼怎樣愛學生呢?

于丹説得好,過分的苛責,不如寬容的力量而恆久。學會了寬容,老師就可以走進學生及家長的內心世界,學生及家長也就會感恩於老師的付出;學會了寬容,我們的內心將會有一種坦蕩蕩的感受,而不是整天怨天尤人。作為教師的我們,與學生的接觸較多,在教學過程中經常會碰到各種各樣的學生,這樣或者那樣的事情,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一些問題。我們在處理時,多從積極的方面來看問題,要少一些指責和抱怨,要多一些鼓勵和讚揚。只有這樣,你才會在學生的心目中留下較好的印象,你的教育教學工作也才能正常地開展。只有這樣,教師、學生和家長之間的關係才會和諧與融洽。《論語》告訴我們:要本着平等和理性的心態去尊重每一個人,彼此之間留一點分寸,有一點餘地,朋友之道,親人之道,皆是如此,稍微留一點分寸,得到的往往是海闊天空。尊重學生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愛學生。

我想無論是古賢聖人孔子還是于丹老師所想表達的意義在於,以簡約的語言點出人生大道,讓後世的子孫一一去實踐,讓那種古典的精神力量在現代的規則下融合成為一種有效的成分,讓我們每一個人真正把這些道理運用到自己的學習、生活、工作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