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語文

《六國論》閲讀答案

欄目: 語文 / 發佈於: / 人氣:1.56W

在日常學習、工作生活中,我們有時需要做一些閲讀題,這時最離不開的就是閲讀答案了,閲讀答案是由資深教育者參與擬訂的、對有關閲讀題所做的解答。什麼樣的閲讀答案才能有效幫助到我們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六國論》閲讀答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六國論》閲讀答案

《六國論》閲讀答案1

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何哉?與嬴而不助五國也。五國既喪,齊亦不免矣。燕趙之君,始有遠略,能守其土,義不賂秦。是故燕雖小國而後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趙嘗五戰於秦,二敗而三勝。後秦擊趙者再,李牧連卻之。洎牧以讒誅,邯鄲為郡,惜其用武而不終也。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可謂智力孤危,戰敗而亡,誠不得已。向使三國各愛其地,齊人勿附於秦,刺客不行,良將猶在,則勝負之數,存亡之理,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

1.對下列句子中加粗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齊人未嘗賂秦 未嘗:不曾

B.五國既喪,齊亦不免矣 不免:免不了

C.是故燕雖小國而後亡 是故:因此

D.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 革滅:消滅

2.對下列各句加粗的詞語的詞義,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

①與嬴而不助五國也

②是誰之過與

③李牧連卻之

④卻匈奴七百餘里

A.①②詞義不同,③④詞義相同

B.①②詞義不同,③④詞義不同

C.①②詞義相同,③④詞義不同

D.①②詞義相同,③④詞義相同

3.下列各項中的句子是轉折關係的一項是( )

A.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何哉

B.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

C.洎牧以讒誅,邯鄲為郡

D.向使三國各愛其地,齊人勿附於秦,刺客不行,良將猶在,則勝負之數,存亡之理,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 參考答案:1.B

2.A

3.A

《六國論》閲讀答案2

六國論(蘇洵)

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

或曰:六國互喪,率賂秦耶?曰: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故曰:弊在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則獲邑,大則得城。較秦之所得與戰勝而得者,其實百倍;諸侯之所亡與戰敗而亡者,其實亦百倍。則秦之所大欲,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戰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孫視之不甚惜,舉以予人,如棄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後得一夕安寢。起視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則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慾無厭,奉之彌繁,侵之愈急。故不戰而強弱勝負已判矣。至於顛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此言得之。

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何哉?與嬴而不助五國也。五國既喪,齊亦不免矣。燕、趙之君,始有遠略,能守其土,義不賂秦。是故燕雖小國而後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趙嘗五戰於秦,二敗而三勝。後秦擊趙者再,李牧連卻之。洎牧以讒誅,邯鄲為郡,惜其用武而不終也。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可謂智力孤危,戰敗而亡,誠不得已。向使三國各愛其地,齊人勿附於秦,刺客不行,良將猶在,則勝負之數,存亡之理,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

嗚呼!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併力西向,則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嚥也。悲夫!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趨於亡。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

夫六國與秦皆諸侯,其勢弱於秦,而猶有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苟以天下之大,下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

9.下列各項中,加點字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思厥先祖父 厥:其,泛指列國的

B.故不戰而強弱勝負已判矣 判:決定

C.勝負之數 數:次數

D.始速禍焉 速:招致

10.下列各項中,加點字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

A.不賂者以賂者喪 輮以為輪,其曲中規

B.與嬴而不助五國也 客亦知夫水與月乎

C.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 故為之文以志

D.而秦兵又至矣 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11.下列各項中,加點詞語屬於古今同義的一項是(3分)

A.其實亦百倍 B.可謂智力孤危

C.下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 D.以有尺寸之地

12.下列對本文有關內容的賞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文章開篇直截了當提出論點:弊在賂秦,分別從不賂者和賂者兩個方面進行初步論證,剖析深入,邏輯嚴密。

B.第四段以齊、燕、趙三國滅亡的進程,具體論證了不賂者以賂者喪的道理。如燕國起初全力反抗秦國侵略,但後來由於派遣刺客,殺了良將李牧,於是終至滅亡。

C.為了增強説服力,作者還運用了多種方法,如用今日、明日,誇張地描述了割地賂秦的頻繁,表現了秦國的貪婪。

D.文章借古諷今,表面上批評的是六國,實際上是譏諷北宋統治者採取以賂求和的妥協投降政策,並告誡統治者切勿從六國破亡之故事。

13.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6分)

(1)子孫視之不 甚惜,舉以予人,如棄草芥。(3分)

(2)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3分)

參考答案

9.C(數:運數,指命運)

10.D(D而:連詞,錶轉折,但是A以:介詞,因為/介詞,把B與:動詞,結交,親附/介詞,和,與C為:被/動詞,寫。D的第一句有點難度,要聯繫上文,但通過排除其它幾項,也可以找到答案。)

11.D(D尺寸:古今義均指客觀的長度單位,形容距離短或數量少。A其實:古義:它的實際數目或它實際上/今義:副詞,表示所説的是實際情況B智力:古義:智謀和力量/今義:指人認識、理解客觀事物並運用知識、經驗等解決問題的能力,包括記憶、觀察、想象、思考、判斷等。C故事:古義:舊事,成例/今義:真實的或虛構的用作講述對象的事情,有連貫性,富吸引力,能感染人。)

12.B(殺了良將李牧的是趙國)

13.(1)(他們的)子孫看待國土卻不很愛惜,拿它送給別人,如同丟棄小草一般。(1小句1分)

(2)如果(六國)用賄賂秦國的土地封賞天下的謀臣,以侍奉秦國的誠心來禮遇天下的奇才。(重點字詞:封:封賞,事:侍奉,禮:禮遇。)

《六國論》閲讀答案3

 六國論(節選)

蘇轍

嘗讀六國世家,竊怪天下諸候以五倍之地,十倍之眾,發憤向西,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於滅亡。常為之深思遠慮,以為必有自安之計。蓋未嘗不咎其當時之士,慮患之疏,而見利則淺,且不知天下之勢也。

夫韓、魏不能獨當秦。而天下之諸候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韓親魏以擯秦,秦人不取逾韓、魏以窺齊、楚、燕、趙之國,齊、楚、燕、趙之國因得以自完於其間矣。以四無事之國佐當寇之韓、魏,使韓、魏無東顧之憂,而為天下出身以當秦兵;以二國委秦,而四國休息於內,以陰助其急。若此可以應夫無窮,彼秦者將何為哉?不知出此而乃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敗約。以自相屠殺。秦兵未出,而天下諸候已自困矣。至於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國,可不悲哉!

六國論(節選)

李楨

以餘觀之,彼六國者皆欲為秦所為,未可專心罪秦也。當是時,東諸侯六國也,未有能愈於秦國也;其溺於攻伐,習於虞詐,強食而弱肉者也,視秦也無異也。兵連禍結,曾無虛歲。向使有擅(據有)形便(地理形勢有利)之利如秦者,而又得天助焉,未必不復增一秦也,惟其終不克為秦所為,是以卒自弱,而取夷滅。

23.(2分)蘇轍以為“使韓、魏無東顧之憂,而天下出身以當秦兵”的條件是。(用課文原句回答)

24.(2分)李楨認為六國與秦國相同處在於。

不同之處在於。

25.(3分)下列分析不符合原文內容的是( )

A.蘇轍認為六國滅亡的原因是“韓、魏親魏以擯奉”。

B.李楨“未必不復增一秦也”的意思是:六國也可以像秦國一樣統一中國。

C.蘇轍認為六國的“自安之計”是“厚韓親魏以擯秦”。

D.李楨認為“視秦無異也”,是因為六國“溺於攻伐,習於虞詐,強食而弱肉者”。

26.(3分)李楨文中的觀點有其顯著的侷限性,請指出並簡要地分析這種思想的危害性。

 參考答案:

23.(2分) 以四無事之國佐當寇之韓、魏。

24.(2分)六國皆欲為秦所為 秦得天助而六國未得天助

25.(3分))A(其原因是不知“厚韓親魏以擯秦”,而“貧疆場尺寸之利,背盟販約,以自相屠滅”。

26.(3分)李楨觀點中顯著的侷限性是認為“秦統一六國得天助”,這是一種天命論思想。這種思想宣揚一切都是天生註定的,是不能靠自己來改變的。其危害性在於愚弄、奴役老百姓。

《六國論》閲讀答案4

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

或曰:六國互喪,率賂秦耶?曰: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故曰:弊在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則獲邑,大則得城,較秦之所得與戰勝而得者,其實百倍;諸侯之所亡與戰敗而亡者,其實亦百倍。則秦之所大欲,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戰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孫視之不甚惜,舉以予人,如棄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後得一夕安寢。起視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則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慾無厭,奉之彌繁,侵之愈急。故不戰而強弱勝負已判矣。至於顛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此言得之。

(節選自蘇洵《六國論》)

【小題1】下列加線字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

A.破滅之道也道:規律

B.不能獨完完:保全

C.與戰敗而亡者亡:滅亡

D.固不在戰矣固:所以

【小題2】下列加線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然則諸侯之地有限李牧連卻之

B.與戰敗而亡者後人哀之而不鑑之

C.不賂者以賂者喪洎牧以讒誅

D.至於顛覆師不必賢於弟子

【小題3】下列對文章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文章開宗明義,起筆即提出了六國破滅弊在賂秦的論點。先用雙重否定,既而又自為設問,從而使這一論斷更加鮮明突出。

B.文章通過諸侯割地賂秦而造成雙方土地消長的鮮明對比,證明了“賂”的損失遠遠不及戰爭的損失。

C.割地賂秦不但不可能換來和平保全自己,反而助長了秦的侵略野心和實力,造成顛覆的下場。

D.作者在第二段充分論述賂秦之害的基礎上用巧妙的引用,精當的比喻,形象地説明了賂秦必致滅亡的道理,從而有力地支持了本文論點,在結構上也有收束之意。

【小題4】用現代漢語翻譯文中劃線的句子。

(1)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

(2)故不戰而強弱勝負已判矣。

答案:

【小題1】B

【小題2】C

【小題3】B

【小題4】⑴想想他們的祖輩父輩,冒着寒霜雨露,披荊斬棘,才有了很少的一點土地。

⑵所以用不着戰爭,誰強誰弱,誰勝誰負就已經分得清清楚楚了。 答案解析: 試題分析:

【小題1】A.道:原因;C.亡:喪失;D.固:本來。

【小題2】A.之:結構助詞,的/代詞,指代秦。B.而:連詞,表承接/錶轉折;C.以:介詞,因為D. 於:介詞,到/介詞,比。

【小題3】證明了“賂”的損失遠遠超過戰爭的損失。

【小題4】這兩句翻譯,第一句稍難些,要在根據上下文的具體語境把握大意的基礎上,重點把握其中的關鍵詞語:厥,代詞,他們的;祖父,兩個詞,祖輩和父輩;暴,這裏是“冒着”的意思;以,才。

考點: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文實詞與虛詞含義和用法的理解及分析綜合能力,能力層次為B、C級。

《六國論》閲讀答案5

  六國論

(選自宋·蘇轍《欒城集》)

【原文】嘗讀六國世家①,竊怪天下之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眾,發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②,而不免於滅亡。常為之深思遠慮,以為必有可以自安之計。蓋未嘗不咎其當時之士,慮患之疏,而見利之淺,且不知天下之勢也。

【註釋①六國世家:指《史記》中的《燕召公世家》、《楚世家》、《趙世家》、《魏世家》、《韓世家》和《田敬仲完世家》,這六卷世家分別記述了戰國時期的燕、楚、趙、魏、韓和齊等六國的史事。②攻山西千里之秦:公元前318年,韓、趙、魏、齊、燕等五國聯合攻秦,反被秦國戰敗。此後,秦國逐一滅亡東方各國,至公元前221年完成統一大業。山西:指崤山以西。

【譯文】

我曾經閲讀《史記》的六國世家,私下裏感到奇怪的是,天下的諸侯國憑藉五倍於秦國的土地和十倍於秦國的人口,全力向西攻打崤山以西方圓千里的秦國,卻免不了被滅亡的命運。我常常為這些諸侯深思遠慮,認為一定會有可以保全自我的策略。因而未嘗不責怪當時六國的那些謀臣,他們對於禍患的考慮太粗疏,謀求利益的眼光太短淺了,而且不瞭解整個天下的形勢啊!

【原文】

夫秦之所與諸侯爭天下者,不在齊、楚、燕、趙也,而在韓、魏之郊①;諸侯之所與秦爭天下者,不在齊、楚、燕、趙也,而在韓、魏之野。秦之有韓、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韓、魏塞秦之衝,而蔽山東之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韓、魏也。

【註釋】

①郊:與下文的野互文,指國土。古文中,將成對的同義詞在相近的句式中分開使用以避免重複,稱作互文。另:周制,距都城五十里為近郊,百里為遠郊,後以郊泛指城外,野外。

【譯文】

秦國要和諸侯爭各國奪天下的場地,並不在齊、楚、燕、趙等國,而是在韓、魏的境內;諸侯要和秦國爭奪天下的場地,也不在齊、楚、燕、趙等地區,而是在韓、魏的區域。對秦國來説,韓、魏的存在,就好比一個人在心腹間患病一樣。;韓、魏兩國阻礙了秦國出入的要道,從而掩護了崤山以東的諸侯各國,所以對天下各國來説,沒有比韓、魏兩國更重要的了。

【原文】

昔者范雎用於秦而收韓①,商鞅用於秦而收魏②。昭王未得韓、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齊之剛、壽③,而范雎以為憂,然則秦之所忌者可見矣!秦之用兵於燕、趙,秦之危事也。越韓過魏,而攻人之國都,燕、趙拒之於前,而韓、魏乘之於後,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趙,未嘗有韓、魏之憂,則韓、魏之附秦故也。夫韓、魏,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於其間,此豈知天下之勢耶?委區區之韓、魏,以當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④而入於秦哉?韓、魏折而入於秦,然後秦人得通其兵於東諸侯,而使天下遍受其禍。

【註釋】

①范雎(jū):戰國時期魏國人,投奔秦國後受到重用,提出遠交近攻的策略,建議秦昭王現收服韓國,再進而吞併其他各國。他被秦昭王任為相,封為應侯。②商鞅:戰國時期衞國人,姓公孫,名鞅,投奔秦國後受到重用,輔佐秦孝公變法,因功封為商君,故稱商鞅。他曾多次策劃進攻魏國。③剛:齊地名,在今山東省兗州縣境。壽:齊地名,在今山東省東平縣境。出兵以攻齊之剛、壽:秦國的相國曾建議秦昭王越過韓、魏國境去攻齊國,被范雎勸止。④折:屈服。

【譯文】

從前范雎被秦國重用,他就建議拉攏韓國,商鞅被秦國重用,他就建議拉攏魏國。秦昭王在還沒獲得韓、魏的歸服時,就要出兵去攻打齊國的剛、壽兩地,范雎就為此擔憂而加以勸阻。既然這樣,那麼秦國所顧忌的,就可以看得出來了。秦國要對燕、趙兩國動用兵力,這對秦國是危險的事情;越過韓、魏兩國去攻打他人的國都,前面有燕、趙的抵抗,後面有韓、魏乘機進攻,這是危險的道路啊。可是,當秦國去攻打燕、趙兩國時,卻不曾有對韓、魏的顧慮,那是韓、魏歸附了秦國的緣故啊。韓、魏是諸侯各國的屏障,卻讓秦國人能夠在他們的國境內進出自如,這難道算得上是瞭解天下的形勢嗎?放棄小小的韓、魏兩國,讓他們去抵擋像虎狼一般強大的秦國,他們怎能不屈服於秦國呢?韓、魏屈服於秦國後,秦國人就可以對東方各諸侯國用兵,從而使全天下諸侯普遍受到秦國的禍害。

【原文】

夫韓、魏不能獨當秦,而天下之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韓親魏以擯秦,秦人不敢逾韓、魏以窺齊、楚、燕、趙之國,而齊、楚、燕、趙之國因得以自完於其間矣。以四方無事之國,佐當寇之韓、魏,使韓、魏無東顧之憂,而為天下出身以當秦兵;以二國委秦,而四國休息於內以陰助其急。若此可以應夫無窮,彼秦者將何為哉?不知出此而乃貪疆埸①尺寸之利,背盟敗約,以自相屠滅,秦兵未出,而天下諸侯已自困矣。至於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國,可不悲哉!

【註釋】

①埸(y):邊境。

【譯文】

韓、魏是不能獨自抵擋秦國的,可是全天下的諸侯卻要憑藉作為對西方的屏障,所以就不如親近韓、魏以此來抗拒秦國。秦國人就不敢越過韓、魏,去覬覦齊、楚、燕、趙等國,那麼齊、楚、燕、趙等國就能夠憑這樣的局面保全自身了。憑着四個沒有戰事的國家,去支持面對敵寇的韓國和魏國,使韓國和魏國沒有來自東方的憂慮,從而替全天下挺身而出來抵擋秦國軍隊。用韓、魏兩國對付秦國,其餘四國在後方休生養息,以便暗中幫助前方兩國解除危急,像這樣就可以應付一切事變,那秦國還能怎麼樣呢?諸侯們不知道想出這樣的策略,卻只貪圖邊境上些微土地的利益,違背盟誓、譭棄約定,來互相殘殺,秦國的軍隊還沒出動,天下的諸侯各國就已經困厄了。致使秦國人能夠趁虛而入,攻取這些國家,結果能不令人悲哀嗎!

【閲讀訓練】

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

(1)竊怪天下之諸侯

(2)昔者范雎用於秦而收韓

(3)則韓、魏之附秦故也

(4)故莫如厚韓親魏以擯秦

2.下列與韓、魏塞秦之衝,而蔽山東之諸侯句中的蔽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

A.項伯亦拔劍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

B.山峻高而蔽日

C.以為神,蔽林間窺之

D.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3.下列與而齊、楚、燕、趙之圍,因得以自完於其間矣句中的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城不入,臣請完璧歸趙

B.發憤西向

C.故夫天下所重者

D.素善留侯張良

4.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1)常為之深思遠慮,以為必有可以自安之計。

(2)秦兵未出,而天下諸侯已自困矣

5.閲讀全文後回答以下兩個問題。

(1)本文作者認為六國滅亡的原因是什麼?

(2)作者提出的主張是什麼?

【參考答案】

1.(1)責備,責怪(按:這是《大賽》的答案。而《古文觀止》等均解釋為奇怪。)

(2)籠絡,拉攏 (3)緣故,原因 (4)擯棄,排斥

2.A(題乾和A:掩護;B.遮住;C.隱蔽,躲藏;D.受矇蔽)

(題幹:保全,形作動;A.使完整,形容詞的使動用法;B.方位名詞作狀語;C.看重,重視,形作動詞;D.與友善,形作動)

4 .(1)我常常為這些諸侯深思遠慮,認為一定會有可以保全自我的策略。

(2)秦國的軍隊還沒出動,天下的諸侯各國就已經困厄了。

5.(1)六國之士慮患疏,見利淺,不能看清天下形勢而背盟敗約,自相殘殺,致使秦國得以各個擊破而滅亡。

(2)齊、楚、燕、趙四國應全力支援韓、魏,共同對抗秦國。(1)我常常為這些諸侯深思遠慮,認為一定會有可以保全自我的策略。

《六國論》閲讀答案6

六國論(節選)

[清]李禎

宋二蘇氏論六國徒事割地賂秦,自弱、取夷滅,不知堅守縱約;齊、楚、燕、趙不知佐韓、魏以擯秦:以為必如是,而後秦患可紓。

夫後世之所以惡秦者,豈非以其暴邪?以餘觀之,彼六國者皆欲為秦所為,未可專以罪秦也。當是時,東諸侯之六國也,未有能愈於秦者也;其溺於攻伐,習於虞詐,強食而弱肉者,視秦無異也。兵連禍結,曾無虛歲。向使有擅形便之利如秦者,而又得天助焉,未必不復增一秦也。惟其終不克為秦之所為,是以卒自弱,而取夷滅。彼六國相圖以攻取,相尚以詐力。而衡人方日挾強秦之威柄,張喙而恐喝之,即賢智如燕昭者,猶且俯首聽命,謝過不遑,乃欲責以長保縱親,以相佐助,豈可得哉!

所以然者,何也?則以誤於欲為秦之所為也。六國皆欲為秦之所為,而秦獨為之,而遂焉者,所謂得天助云爾。嗟夫!自春秋以來,兵禍日熾;迄乎戰國,而生民之荼毒,有不忍言者。天之愛民甚矣,豈其使六七君者,肆於人上,日驅無辜之民,胼手胝足、暴骸中野,以終劉①於虐乎?其必不爾矣!是故秦不極強,不能滅六國而帝,不帝,則其惡未極,其惡未盈,亦不能以速亡。凡此者,皆天也,亦秦與六國之自為之也。後之論者,何厚於六國而必為之圖存也哉!

曰:若是,則六國無術以自存乎?曰:奚為其無術也。焉獨存,雖王可也。孟子嘗以仁義説樑、齊之君矣,而彼不用也,可慨也夫!

注:劉:殺戮。

24.文章第二段中説六國皆欲為秦所為,具體指的是 。(2分)

25.對夫後世之所以惡秦者,豈非以其暴邪一句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那些後世討厭秦國的人,難道不是因為秦國的殘暴嗎?

B.後世的人憎惡秦國的原因,難道不是秦國的殘暴和邪惡嗎?

C.那些後世的人討厭秦國的原因,難道不是因為秦國的暴力嗎?

D.後世的人憎恨秦國的原因,難道不是因為秦國的暴政嗎?

26.從文中看,蘇洵、蘇轍以及作者認為六國滅亡的原因分別是(用自己的話概括)(3分)

蘇洵的觀點 ;

蘇轍的觀點 ;

作者的觀點 ;

27.對本文寫作特點的分析,下列錯誤的一項是:( )(2分)

A.本文開頭用蘇洵、蘇轍的觀點作為鋪墊,藉此引出自己的議論。

B.本文的主題是在六國為秦所滅和秦朝速亡的歷史事實上揭示出來的。

C.本文在觀點上與宋二蘇氏的觀點針鋒相對,是一篇典型的駁論文。

D.本文在論證過程中以説理為主,用例則以概括性的事例為主,較為簡潔。

28.作者在闡述秦滅六國一統天下時,用了一個帝字;在結尾闡述六國自存之道時,用了一個王字。結合本文的內容,簡述這兩個字內涵上的區別。(3分)

參考答案:

24.吞併六國,一統天下。(2分)

25.D(2分)

26.蘇洵的觀點:六國割地賂秦,自己削弱了國力,導致滅亡。蘇轍的觀點:齊楚燕趙四國沒有幫助韓魏抗擊秦國。作者的觀點:六國互相爭鬥,不行仁政,自取滅亡。(3分)

27.C(2分)

28.帝的內涵是指秦國用武力統一天下,用暴政治理天下;王的意思用仁政來治理國家,雖然沒有形式上的統一,但四海臣服,萬民歸心。作者認為,帝是不能長久的,而只有王才是贏得天下的正道。(3分)

《六國論》閲讀答案7

嘗讀六國世家,竊怪天下之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眾,發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於滅亡。常為之深思遠慮,以為必有可以自安之計。蓋未嘗不咎其當時之士,慮患之疏,而見利之淺,且不知天下之勢也。

夫秦之所與諸侯爭天下者,不在齊、楚、燕、趙也,而在韓、魏之郊;諸侯之所與秦爭天下者,不在齊、楚、燕、趙也,而在韓、魏之野。秦之有韓、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韓、魏塞秦之衝,而蔽山東之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韓、魏也。

昔者范雎用於秦而收韓,商鞅用於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韓、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齊之剛、壽,而范雎以為憂,然則秦之所忌者可見矣!秦之用兵於燕、趙,秦之危事也。越韓過魏,而攻人之國都,燕、趙拒之於前,而韓、魏乘之於後,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趙,未嘗有韓、魏之憂,則韓、魏之附秦故也。夫韓、魏,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於其間,此豈知天下之勢耶?委區區之韓、魏,以當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於秦哉?韓、魏折而入於秦,然後秦人得通其兵於東諸侯,而使天下遍受其禍。

夫韓、魏不能獨當秦,而天下之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韓親魏以擯秦,秦人不敢逾韓、魏以窺齊、楚、燕、趙之國,而齊、楚、燕、趙之國因得以自完於其間矣。以四方無事之國,佐當寇之韓、魏,使韓、魏無東顧之憂,而為天下出身以當秦兵;以二國委秦,而四國休息於內以陰助其急。若此可以應夫無窮,彼秦者將何為哉?不知出此而乃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敗約,以自相屠滅,秦兵未出,而天下諸侯已自困矣。至於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國,可不悲哉!

13.下列與“韓、魏塞秦之衝,而蔽山東之諸侯”句中的“蔽”意義相同的一項是(3分)

A、項伯亦拔劍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

B、山峻高而蔽日

C、以為神,蔽林間窺之

D、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14.下列各項中加點實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3分)

A.蓋未嘗不咎其當時之士咎:怪罪

B.故莫如厚韓親魏以擯秦擯 :擯棄,排斥

C.秦人不敢逾韓、魏以窺齊、楚、燕、趙之國窺:圖謀

D.至使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國隙:矛盾

15.下列各項中的加粗虛詞的意義、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3分)

A.常為之深思遠慮 / 以其求思之深而不在也

B.而在韓、魏之郊 / 起視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C.昔者範睢用於秦而收韓 / 智勇多困於所溺

D.然後秦人得通其兵於東諸侯 / 其皆出於此乎

16、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7分)

(1)常為之深思遠慮,以為必有可以自安之計。(3分)

答:

(2)後秦擊趙者再,李牧連卻之,洎牧以讒誅。(4分)

答:

17、閲讀全文後回答以下兩個問題。(4分)

(1)本文作者蘇轍認為六國滅亡的原因是什麼?

答:

(2) 蘇洵認為六國滅亡的原因是什麼?(不超過5個字)

參考答案

13、A(題乾和A:掩護;B、遮住;C、隱蔽,躲藏;D、受矇蔽)

14、D

15、C

16、(1)我常常為這些諸侯深思遠慮,認為一定會有可以保全自我的策略。

(2)後來秦國攻打了趙國兩次,李牧接連打退了他們(或李牧接連使他們退卻),等到李牧因為讒言被誅殺。

17、 (1)六國之士慮患疏,見利淺,不能看清天下形勢而背盟敗約,自相殘殺,致使秦國得以各個擊破而滅亡。

(2)弊在賂秦(不超過5個字)

【參考譯文】

我曾經閲讀《史記》的`六國世家,私下裏感到奇怪的是,天下的諸侯國憑藉五倍於秦國的土地和十倍於秦國的人口,全力向西攻打崤山以西方圓千里的秦國,卻免不了被滅亡的命運。我常常為這些諸侯深思遠慮,認為一定會有可以保全自我的策略。因而未嘗不責怪當時六國的那些謀臣,他們對於禍患的考慮太粗疏,謀求利益的眼光太短淺了,而且不瞭解整個天下的形勢啊!

秦國要和諸侯爭各國奪天下的場地,並不在齊、楚、燕、趙等國,而是在韓、魏的境內;諸侯要和秦國爭奪天下的場地,也不在齊、楚、燕、趙等地區,而是在韓、魏的區域。對秦國來説,韓、魏的存在,就好比一個人在心腹間患病一樣。;韓、魏兩國阻礙了秦國出入的要道,從而掩護了崤山以東的諸侯各國,所以對天下各國來説,沒有比韓、魏兩國更重要的了。

從前范雎被秦國重用,他就建議拉攏韓國,商鞅被秦國重用,他就建議拉攏魏國。秦昭王在還沒獲得韓、魏的歸服時,就要出兵去攻打齊國的剛、壽兩地,范雎就為此擔憂而加以勸阻。既然這樣,那麼秦國所顧忌的,就可以看得出來了。秦國要對燕、趙兩國動用兵力,這對秦國是危險的事情;越過韓、魏兩國去攻打他人的國都,前面有燕、趙的抵抗,後面有韓、魏乘機進攻,這是危險的道路啊。可是,當秦國去攻打燕、趙兩國時,卻不曾有對韓、魏的顧慮,那是韓、魏歸附了秦國的緣故啊。韓、魏是諸侯各國的屏障,卻讓秦國人能夠在他們的國境內進出自如,這難道算得上是瞭解天下的形勢嗎?放棄小小的韓、魏兩國,讓他們去抵擋像虎狼一般強大的秦國,他們怎能不屈服於秦國呢?韓、魏屈服於秦國後,秦國人就可以對東方各諸侯國用兵,從而使全天下諸侯普遍受到秦國的禍害。

韓、魏是不能獨自抵擋秦國的,可是全天下的諸侯卻要憑藉作為對西方的屏障,所以就不如親近韓、魏以此來抗拒秦國。秦國人就不敢越過韓、魏,去覬覦齊、楚、燕、趙等國,那麼齊、楚、燕、趙等國就能夠憑這樣的局面保全自身了。憑着四個沒有戰事的國家,去支持面對敵寇的韓國和魏國,使韓國和魏國沒有來自東方的憂慮,從而替全天下挺身而出來抵擋秦國軍隊。用韓、魏兩國對付秦國,其餘四國在後方休生養息,以便暗中幫助前方兩國解除危急,像這樣就可以應付一切事變,那秦國還能怎麼樣呢?諸侯們不知道想出這樣的策略,卻只貪圖邊境上些微土地的利益,違背盟誓、譭棄約定,來互相殘殺,秦國的軍隊還沒出動,天下的諸侯各國就已經困厄了。致使秦國人能夠趁虛而入,攻取這些國家,結果能不令人悲哀嗎!

《六國論》閲讀答案8

閲讀下列文段,然後完成練習題。

凡主將之道,知理而後可以舉兵,知勢而後可以加兵,知節而後可以用兵。知理則不屈,知勢則不沮,知節則不窮。見小利不動,見小患不避;小利小患,不足以辱吾技也,夫然後有以支大利大患。夫惟養技而自愛者,無敵於天下。故一忍可以支百勇,一靜可以制百動。

兵有長短,敵我一也。敢問:吾之所長,吾出而用之,彼將不與吾校;吾之所短,吾蔽而置之,彼將強與吾角,奈何?曰:吾之所短,吾抗而暴之,使之疑而卻;吾之所長,吾陰而養之,使之狎而墮其中。此用長短之術也。

善用兵者,使之無所顧,有所恃。無所顧,則知死之不足惜;有所恃,則知不至於必敗。尺箠當猛虎,奮呼而操擊;徒手遇蜥蜴,變色而卻步,人之情也。知此者,可以將矣。袒裼而按劍,則烏獲不敢逼,冠胄衣甲,據兵而寢,則童子彎弓殺之矣。故善用兵者以形固。夫能以形固,則力有餘矣。

11.下列各加點詞的解釋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A.知理而後可以舉兵 舉:發動 知勢則不沮 沮:沮喪

夫然後有以支大利大患 支:應付、支撐

B.不足以辱吾技也 辱:玷污 吾蔽而置之 蔽:隱藏

使之狎而墮其中 狎:陰險

C.此用長短之術也 術:本領 使之無所顧 顧:回頭

知此者,可以將矣 將:出發

D.烏獲不敢逼 逼:靠近 冠胄衣甲 衣:衣服

據兵而寢 兵:武器

12.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故善用兵者以形固 固不在戰矣

B.夫能以形固,則力有餘矣 故不戰而強弱勝負已判矣

C.夫惟養技而自愛者 向使三國各愛其地

D.夫六國與秦皆諸侯,其勢弱於秦 知勢而後可以加兵

13.下列各句在文中的含義和作用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利小患,不足以辱吾技也,夫然後有以支大利大患

----説明行軍打仗要有全局戰略眼光,不能貪小失大。

B.吾之所短,吾抗而暴之,使之疑而卻

----意為要儘量掩蓋自己的短處,使 敵人發現不了而猶豫不決。

C.善用兵者,使之無所顧,有所恃

----用兵打仗既要無所顧忌,又要懂得利用外物。

D.故善用兵者以形固。夫能以形固,則力有餘矣

----善於用兵的人懂得憑藉和利用形勢,那麼就有多餘的力量了。

14.下列各個句字編為四組,全都説明作者所主張的用兵心術的一項是:

① 知理則不屈,知勢則不沮,知節則不窮

② 見小利不動,見小患不避;夫然後有以支大利大患

③ 兵有長短,敵我一也。

④ 吾之所長,吾陰而養之,使之狎而墮其中

⑤ 故善用兵者以形固。夫能以形固,則力有餘矣。

⑥ 冠胄衣甲,據兵而寢,則童子彎弓殺之矣。

A.①③⑤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②④⑥

參考答案

11.A

12.B

13.B(暴為顯露)

14.C

《六國論》閲讀答案9

閲讀下面《六國論》節選文字,完成小題(12分)

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何哉?與贏而不助五國也。五國既喪,齊亦不免矣。燕、趙之君,始有遠略,能守其土,義不賂秦。是故燕雖小國而後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趙嘗五戰於秦,二敗而三勝。後秦擊趙者再,李牧連卻之;洎牧以讒誅,邯鄲為郡,惜其用武而不終也。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可謂智力孤危,戰敗而亡,誠不得已。向使三國各愛其地,齊人勿附於秦,刺客不行,良將猶在,則勝負之數,存亡之理,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

嗚呼!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併力西向,則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嚥也。悲夫!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趨於亡。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

夫六國與秦皆諸侯,其勢弱於秦,而猶有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苟以天下之大,下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

1.下列句子中劃線詞不屬於詞類活用的一項是( )

A.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

B.日削月割,以趨於亡

C.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

D.縈青繚白,外與天際,四望如一

2.下列句子中劃線詞語古今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

A.可謂智力孤危B.下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

C.以為凡是州之山水有異態者D.暴霜露,斬荊棘

3.下列對文段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第一段採用舉例論證的手法,圍繞着不賂秦的國家滅亡的原因進行論述,説明“不賂秦”的滅亡也是“賂”的結果。

B.第二段用比喻論證的手法,用“秦人食之不得下嚥也”形象地寫了假如六國能併力抗秦的結果,總結了歷史教訓,為後文評論現實做了鋪墊。

C.第三段點明題旨,將六國的形勢和北宋的形勢做比較,借古諷今,提醒北宋王朝統治者切勿重蹈六國滅亡的覆轍。

D.文中“嗚呼”“悲夫”等感情強烈的嗟歎詞的運用,讓文章在具有雄辯力量的同時也富有充沛的氣勢,表現了作者對北宋王朝的深深憂慮。

4.翻譯下列句子。(6分)

(1)夫六國與秦皆諸侯,其勢弱於秦,而猶有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

(2)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

答案:

1.D

2.D

3.B

4.(1)六國和秦國都是諸侯之國。六國的勢力雖然比秦國弱,可是還有可以用不賂秦的手段戰勝秦國的形勢。(2)治理國家的人不要被積威所脅迫啊! 答案解析: 1.試題分析:A.名詞用作動詞;B.名詞作狀語;C.名詞作狀語。

考點:本題考查學生“理解與現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能力層級為B級。

2.試題分析:A.智力,是兩個詞,智慧和力量;B.故事,舊事;C. “凡”就是“但凡”、“凡是”的意思,“是”要和“州”連在一起,是“這個州”的意思。

考點: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的能力,能力層級為B級。

3.試題分析:《六國論》中第二段的描述使用了對比論證,結尾又採用引用和比喻論證,中間穿插事實論證和道理論證,不一而足。

考點:本題考查歸納內容要點、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的能力,能力層級為C級。

4.試題分析:(1)第二小句倒裝1分,第三小句中的“可以”1分,“而”1分;(2)“使”字後省略補上1分,“為…所…”被動句式1分,感歎語氣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