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語文

博爾赫斯《沙之書》閲讀練習及答案

欄目: 語文 / 發佈於: / 人氣:6.95K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

博爾赫斯《沙之書》閲讀練習及答案

沙之書

博爾赫斯(阿根廷)

線是由一系列的點組成的;無數的線組成了面;無數的面形成體積;龐大的體積則包括無數體積……不,這些幾何學概念絕對不是開始我的故事的最好方式。如今人們講虛構的故事時總是聲明它千真萬確;不過我的故事一點不假。

我單身住在貝爾格拉諾街一幢房子的五樓。幾個月前的一天傍晚,我聽到門上有剝啄聲。我開了門,進來的是個陌生人。他身材很高,面目模糊不清。也許是我近視,看得不清楚。他的外表整潔,但透出一股寒酸。他一身灰色的衣服,手裏提着一個灰色的小箱子。乍一見面,我就覺得他是外國人。開頭我認為他上了年紀;後來發現並非如此,只是他那斯堪的納維亞人似的稀疏的、幾乎泛白的金黃色頭髮給了我錯誤的印象。

“我賣《聖經》,”他對我説。

我不無賣弄地回説:

“這間屋子裏有好幾部英文的《聖經》,包括最早的約翰·威克利夫版。我還有西普里亞諾·德瓦萊拉的西班牙文版,路德的德文版,從文學角度來説,是最差的,還有武爾加塔的拉丁文版。你瞧,我這裏不缺《聖經》。”

他沉默了片刻,然後搭腔説:

“我不光賣《聖經》。我可以給你看看另一部聖書,你或許會感興趣。我是在比卡內爾一帶弄到的。”

他打開手提箱,把書放在桌上。那是一本八開大小、布面精裝的書。顯然已有多人翻閲過。我拿起來看看,異乎尋常的重量使我吃驚。書脊上面印的是 “聖書”,下面是 “孟買”。

我信手翻開。裏面的文字是我不認識的。書頁磨損得很舊,印刷粗糙,像《聖經》一樣,每頁兩欄。版面分段,排得很擠。每頁上角有阿拉伯數字。頁碼的排列引起了我注意,比如説,逢雙的一頁印的是40,514,接下去卻是999。我翻過那一頁,背面的頁碼有八位數。像字典一樣,還有插畫:一個鋼筆繪製的鐵錨,筆法笨拙,彷彿小孩畫的。

那時候,陌生人對我説:

“仔細瞧瞧。以後再也看不到了。”

聲調很平和,但話説得很絕。

我記住地方,合上書。隨即又打開。儘管一頁頁的翻閲,鐵錨圖案卻再也找不到了。我為了掩飾惶惑,問道:

“是不是《聖經》的某種印度斯坦文字的版本?”

“不是的,”他答道。

然後,他像是向我透露一個祕密似的壓低聲音説:

“我是在平原上一個村子裏用幾個盧比和一部《聖經》換來的。書的主人不識字。我想他把聖書當做護身符。他屬於最下層的種姓,誰踩着他的影子都認為是晦氣。他告訴我,他那本書叫“沙之書”,因為那本書像沙一樣,無始無終。”

他讓我找找第一頁。

我把左手按在封面上,大拇指幾乎貼着食指去揭書頁。白費勁:封面和手之間總是有好幾頁,彷彿是從書裏冒出來的。

“現在再找找最後一頁。”

我照樣失敗,我目瞪口呆,説話的聲音都變得不像是自己的:

“這不可能。”

那個《聖經》推銷員還是低聲説:

“不可能,但事實如此。這本書的頁碼是無窮盡的。沒有首頁,也沒有末頁。我不明白為什麼要用這種荒誕的編碼辦法。也許是想説明一個無窮大的系列允許任何數項的.出現。”

我和他談話時,繼續翻弄那本無限的書。我假裝興趣不大,問他説:

“你打算把這本怪書賣給不列顛博物館嗎?”

“不,我賣給你。”他説着,開了一個高價。

我老實告訴他,我付不起這筆錢。想了幾分鐘之後,我有了辦法。

“我提議交換,”我對他説。“你用幾個盧比和一部《聖經》換來這本書;我現在把我剛領到的退休金和花體字的威克利夫版《聖經》和你交換。這部《聖經》是我家祖傳。”

“好吧,就這麼定了。”他對我説。

使我驚奇的是他不討價還價。後來我才明白,他進我家門的時候就決心把書賣掉。他接過錢,數也不數就收了起來。

那人離去時已是夜晚。以後我再也沒有見到他,也不知道他叫什麼名字。

我上了牀,但是沒有入睡。凌晨三四點,我開了燈,找出那本怪書翻看。其中一頁印有一個面具。角上有個數字,現在記不清是多少,反正大到九次冪。

我從不向任何人出示這件寶貝。隨着佔有它的幸福感而來的是怕它被偷掉,然後又擔心它並不真正無限。我本來生性孤僻,這兩層憂慮更使我反常。我有少數幾個朋友,現在不往來了。我成了那本書的俘虜,幾乎不再上街。我用一面放大鏡檢查磨損的書脊和封面,排除了偽造的可能性。我發現每隔兩千頁有一幀小插畫。我用一本有字母索引的記事簿把它們臨摹下來。簿子不久就用完了。插畫沒有一張重複。晚上,我多半失眠,偶爾入睡就夢見那本書。

夏季已近尾聲,我領悟到那本書是個可怕的怪物。我把自己也設想成一個怪物:睜着銅鈴大眼盯着它,伸出帶爪的十指撥弄它,但是無濟於事。我覺得它是一切煩惱的根源,是一件詆譭和敗壞現實的下流東西。

我想把它付之一炬,但怕一本無限的書燒起來也無休無止,使整個地球烏煙瘴氣。我想起有人寫過這麼一句話:隱藏一片樹葉的最好的地點是樹林。我退休之前在藏書有九十萬冊的國立圖書館任職,我知道門廳右邊有一道弧形的梯級通向地下室,地下室裏存放報紙和地圖。我趁工作人員不注意的時候,把那本沙之書偷偷地放在一個陰暗的擱架上。我竭力不去記住擱架的哪一層,離門口有多遠。

我覺得心裏稍稍踏實一點,以後我連圖書館所在的墨西哥街都不想去了。

(有刪改)

6.下列對本文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小説的情節包括開端、發展、高潮、結局四個部分,其中最高潮部分是:“我”想方設法從賣書人那裏得到了那本“沙之書”。

B.小説最出人意料的情節有兩處:一是“沙之書”奇妙特性的逐漸顯現;一是“我”將“沙之書”藏在了圖書館。

C.文中“隱藏一片樹葉的最好地方是一片樹林”,這句話的含義是:每一個有限的個體因為無限的同類得以永存,也因為無限的同類而容易被忽略。

D.小説在結尾部分通過“我”將“沙之書”丟棄的舉動,表現了渺小的人類在無限的事物面前無所適從甚至恐懼的心理。

7.下列對本文藝術特色的分析鑑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 分)( )

A.小説前半部分介紹諸多《聖經》的版本,作用是讓讀者承認小説的真實性,又為下文用《聖經》來換取“沙之書”作伏筆。

B.小説中的敍述者“我”接觸這本書的開始,就交代説自己並不懂書中的文字,避免了對該書具體內容作過多解釋,突出了“沙之書” 具象生動的特點。

C.小説情節荒誕離奇得近乎一個個迷宮,情節發展懸念叢生,引人入勝,結尾奇峯突起,出人意料之外。

D.小説用一本既沒有開始也沒有結局,無限可能與無限延續的書,採用象徵的手法,折射出了現實世界的無限性、複雜性。

8.小説中的“我”對待“沙之書”的情感態度經歷了怎樣的變化過程?請結合文本做簡要分析。(4 分)

9.作家對待虛構有3種態度:第一種是承認自己的小説是虛構的,是自己腦子裏的產物;第二種是煞有介事,寫得像真有其事,儘管內容是荒誕不經的,如博爾赫斯;第三種是既不承認自己小説是真實的,也不説是虛構的,完全是一副信不信由你的曖昧態度。請結合文本相關內容,簡要分析為什麼説博爾赫斯對待虛構是第二種態度。(6分)

答案:

6.A小説的最高潮部分是“沙之書”使我備受折磨,煩惱不堪。 7.B突出了“沙之書”抽象的特點。 8.①首先充滿好奇,想方設法要得到它;②然後是沉迷鑽研,迷失於書中無法自拔,③緊接着領悟到“沙之書”的可怕,感到煩惱甚至恐懼;④最終放棄、逃避,讓“沙之書”淹沒在圖書館的書海之中。(每點1分,每一步寫出情感詞,並聯系文本稍作分析即可。情感詞能寫“好奇——困惑——敬畏——恐懼”等類似答案皆可)9.①書販的長相:真實性在於身材很高,外表整潔,透出寒酸;灰色衣服,灰色箱子;稀疏、泛白的金黃色頭髮,荒誕之處在於書販的長相卻面目模糊不清;②“沙之書”的樣式:就真實性而言,這本書的外觀裝幀和內部印刷與其他書沒有太大的區別,“八開大小,布面精裝”,“每頁兩欄。版面分段,排得很擠。每頁上角有阿拉伯數字”等等;荒誕之處在於,異乎尋常的重量。頁碼很亂,封面和手之間總有好幾頁,好像從書裏冒出來一樣,找不到第一頁。找最後一頁照樣失敗,頁碼無窮無盡。一頁上印着面具,角上的數字大到九次冪。③讀者心理:對於客觀世界的事實,“沙之書”是虛構的,但面對“沙之書”的心理卻是真實的,那便是一個人遭遇“無限之物”的心理感受過程。④人稱使用:採用第一人稱強調故事真實性並直接説明“不過我的故事一點兒不假”,但“我”的內心擔憂“擔心燒起來無休無止,使整個地球烏煙瘴氣。”卻很荒謬。(每點2分,答出3點滿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