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作文

書裏有個我作文

欄目: 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1.98W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書裏有個我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書裏有個我作文

書裏有個我作文1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這是高爾基説過的一句話,古往今來,多少文化名人對書籍有着高度的評價。“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些更是説明了書的重要性。

我常常覺得,品讀一本書時,並不僅僅是對語言的一種欣賞,而是透過書本,看到作者的內心世界。也可以説,一本書中,凝結了作者的心血,而書中發生的事,也可以是我的事。

在讀《魯賓遜漂流記》時,我彷彿進入書中,和魯賓遜一起出海,一起流浪到孤島上。剛開始,我體會到了魯賓遜的失望,但是他並沒有放棄求生的信念,頑強地依靠自己,在孤島上生活了二十多年。我學到了一種頑強拼搏,不放棄的勇敢者精神。

在讀《湯姆叔叔的小屋》時,我彷彿進入了書中,和湯姆叔叔一起努力奮鬥,在數次被轉讓後,我也體會到了世態的炎涼,但湯姆叔叔卻一直在為別人着想,直到死為止。我學了一種無時無刻為別人着想,不顧自身安危的頑強者精神。

在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時,我彷彿進入了書中,和海倫一起,體會開始時她那種無助、痛恨的心,體會她學習知識時欣喜、歡快的心情,體會她對光明的渴望,及那種永不放棄的精神。我學到了一種與命運頑強鬥爭,不輕言放棄的樂觀者精神。

書中有個“我”,那個“我”融入書中,與故事一起發展,與主角一同思考,與書中的人物一起喜怒哀樂。書中有這麼奇妙的世界,我終於明白了古人為何如此贊書籍,書籍有它自身的故事,吸引着一個個人去品讀!

書裏有個我作文2

定下心來,在那日的午後,手捧着我的最愛—《約翰克里斯朵夫》。近來有些不順的我,想在《約翰克里斯朵夫》裏找到自己。

看到約翰克利斯朵夫一直堅持着自己的夢想,堅持着熱愛音樂,他忍受着精神上的孤獨,生活上的寂寞,忍受着世人的嘲笑與諷刺,做到了其他人常人都做不到的事情。克里斯朵夫,不是一直都沒有放棄自己的夢想嗎?好像我自己就有自己的夢想吧!那個堅持的,且有些固執的自己好像就是一個新時代的克里斯朵夫。我尋找到了那個堅持的自己。

眼前浮現出克利斯朵夫與他的摯友們的書信,儘管他是忍受孤獨的,但在我看來他又是不孤獨的。他的身前襲來了兇猛的暴風雨,但他的身後有幾根柱子在支撐着他。他忍受着病痛的折磨,他無力去做一切事,但他卻不停止給他朋友寫信,他默默地承受了一切。在我認為,他早已該對友誼這種虛無縹緲的東西不再抱有任何的想像,哪怕一點兒。可他卻永遠選擇相信友誼,是啊!好像我也有朋友吧!那個相信友誼且有些天真的自己好像就是這一個新時代的克里斯朵夫。我尋找到了那一個純真的自己。

耳邊想起了克里斯朵夫彈奏的那些曲子,原先,那些曲子原先是被世人唾罵過的,而後來他的曲子卻似乎響遍四方。他用他的生命去演奏每一首曲子,他向傾聽者傾訴他靈魂上的痛苦。我的心頭隱隱感受到了,他之前所經歷的那些苦難,似乎無人想要知道,人們所知道的只是他彈琴很好罷了,可他真的經歷了太多太多的苦難,是啊!好像我也經常遭遇挫折呢!那個不畏困難且有些無畏的自己好像就是這一個新時代的克里斯朵夫。我尋找到了那一個勇敢堅強的我。

再一次靜下心來,深吸一口涼氣,我在書裏發現了有個“我”,我又一次找到了自己,書裏真的有個“我”!

書裏有個我作文3

我從小就愛看書,其中有一本與我結下不解之緣,每日形影相隨,情深難離。它就是冰心的《繁星·春水》。

《繁星·春水》中都是一些短小卻藴含豐富的小詩。每一首都宛如夜幕中的繁星,荷葉上的露珠,晶瑩純淨。每當我捧起它時,感覺書中的感情就是我的情感,書中處處有我的影子,讓我迷醉其中。

書中有這樣的一段,不僅是我的心聲,也是普天下所有兒女的心聲:“母親啊!天上的風雨來了,鳥兒躲到它的巢裏;心中的風雨來了。我只躲到你的懷裏。”詩人冰心用生動形象的比喻,把母愛之情傳達出來,是多麼情真意切、感人肺腑啊!

我小時候經常生病,爸爸常年在外地打工,只有母親一個人照顧我。每當黑夜來臨時,總是她在我身邊,為我趕走恐懼;每當我頭痛發燒時,總是她揹着我,送我去醫院;每當我受到委屈時,總是她安慰着我,讓我破涕為笑……時光暗淡了她的容顏,拘僂了她的腰身,但唯有對我的愛不曾退色。母親,我就是詩中的那隻小鳥,天上的風雨來了,除了你,誰是我在無遮蔽天空下的廕庇?

《繁星·春水》不僅有我真實的情感體驗,還像一面鏡子,燭照、盪滌着我的靈魂。

當我受到老師表揚沾沾自喜時,當我站在領獎台上忘乎所以時,當同學請教我問題我趾高氣揚時,那幾行哲理小詩“牆角的花,你孤芳自賞時,天地便小了“讓我一下子就臉紅了,是的,我就是那朵孤芳自賞的小花,驕傲自大,心胸狹窄。感謝你——《繁星·春水》,是你讓我知道:為人處世應當謙虛、坦蕩。生命之花,總是在謙遜的心境中絢爛開放。一旦陷入孤芳自賞之中,就會枯萎凋謝。

捧着它,細細咀嚼,慢慢品嚐,就會發現字裏行間處處藴含着我的真情實感,到處可見我的身影。讀着它,我體會到了母愛的偉大神聖,懂得了許多做人的道理。

書裏有個我作文4

書有很多種類型,如休閒,恐怖,教育等。很多人在讀書的時候恍惚間就把自己帶入了書的世界,將自己想象成故事內的主角,隨着故事的發展喜怒哀樂。

國小有一段時間很愛看《小王子》,喜歡異想天開帶着純真的小王子,卻不喜歡裏面用第一人稱“我”的作者。作者總是管束着小王子,這個不行那個也不行,就連像被蛇咬一口回到原來的星球也不可以。如果我是作者,我一定會放任小王子去做他任何想做的事,我也想去小王子以前的那個星球,如果我也讓蛇咬一下,是不是也可以去小王子的星球了呢?

六年級那時看了《魯濱遜漂流記》,精彩的故事情節讓我深陷其中,一面同情着魯濱遜悲慘的遭遇一面又感歎着他的機智和應變能力。讀者它帶有一些刺激的故事時我又忍不住幻想了起來:如果被衝上小島的是我那怎麼辦呢?我會找一個離海灘近但隱蔽的地方搭一個帳篷,光線一定要充足,最好周圍都是樹,半沉的船上我會找到什麼呢?衣服食物是肯定的,殺蟲劑也一定得找到!蟲子什麼的太可怕了。。。。。。胡思亂想一通後才發現自己想的一點都不現實。

上了國中以後我喜歡上了推理小説,最喜歡的一本叫《十三宗命案》,裏面是十三宗殺人案件,故事離奇線索混亂但讀到最後時又發現發生的事全都符合常理。我習慣會把故事的最後一頁空過去不看,儘量根據前文的線索自己推理出嫌疑人。推理對了,自己了一會兒再接着看下一篇;推理不對,默默佩服一下作者的智商然後根據結果再推一遍。過程雖然麻煩,但我樂在其中。用一段古文:雖累,但樂亦無窮也。

多看書可以長知識,學經驗,練思路,跟着書中的主人公一起思考未嘗不是件好事。走進書本,你會發現其中的樂趣。

書裏有個我作文5

黃昏的窗外,細雨叮咚,窗前是幽燈一盞,木桌一張,桌邊是我,手中是書。

這與我手中董橋的《青玉案》中的情景一模一樣!

這便是我愛它的原因,它不漫漫談國事,也不偷偷發牢騷,它寫的是生活。每個人都可以有的生活。

我覺得我也在那書中,跟着作者在那小巷中徘徊,去蓿園會見友人,或是在寂靜無人的夜裏,挑燈看那悠悠歲月。

整本書的基調是懷舊,而我剛好也是個戀舊的人。

作者愛古玩,幾乎每篇文章都要多少提到與友人鑑賞哪些珍品,我也喜愛古舊的事物,可惜我沒有古玩,只好留下自己身邊的事物,總也捨不得扔掉。

為什麼我們會戀舊?

這是作者的問題,也是我的問題。

在我家衣櫃的一個小角落裏,藏着我小時候的衣服,那些衣服早已不能穿了,可媽媽依然堅持留着。

媽媽説,每當看到這些衣服時,就會想起我幼時,把我抱在懷裏的時光。媽媽説完一臉的幸福,開心地笑着。

我突然明白了,為什麼作者在懷舊,為什麼他愛古玩,為什麼我總是捨不得扔掉伴我多年的那個布娃娃。

那是因為,這些事物身上,存留着我們最不想忘卻的記憶和美好的嚮往。

作者歷經苦難,最愛的還是和朋友在一起的純真時光。同此,我受到生活的洗禮,最愛的還是童年那無憂無慮的歲月。

這是作者的思考,也是我的思考。

我在這本書中,看見了作者,也看見了我。

別人説,書是一個紐帶,它貫穿了不同的時間和空間。

我要説,書是一面鏡子,它照出了我的生活,也照出了自己。

書裏有個“我”。

書裏有個我作文6

有人説,讀書就像照鏡子。如果説鏡子可以映射出我們的`外表,那書便真實地反映了我們的內在,包括我們的思想、精神等等所有的一切。在書的面前,我們似乎變得透明,變得一清二楚。在書中,我們可以找到自己的影子,因此,書裏有個“我”,會讀書的人就比別人更能認清自己,瞭解自己。

大多數人都會説,我們讀書是為了增長學問,提高修養,為自己的將來做好準備。但是多少人在讀書過程中意識到讀書的根本目的是要認識自己,完善自己。我們往往能從書中看得到存在於自己身上的東西,但似乎在平時並沒有發現。人總是更擅長對別人評頭論足。這時書便充當一面鏡子,把你自己和別人都完完全全地反射出來,讓你在評價別人的時候也捫心自問一下自己是不是也存在這樣或那樣的不足。書山客觀,但也來源於生活,書中的內容再怎麼離奇,再怎麼變化,它都脱離不了我們所生活的這個世界,因此與其説書裏有個“他”,倒不如説書裏有個“我”;我們在讀別人,其實是在讀我們自己的影子。

讀書不應該僅僅是為了將來取得什麼學位,找份什麼好工作而去讀,而是要為了自己的人生而讀。我想人生不應該只包括學位和工作這兩樣東西吧!人的一生是一個不斷認識自己、完善自己的過程。而在我們身邊已經有了最好的工具——書。當然,要從書中認識自己並不是那麼容易,真正的讀書應該是一個思考、探索、得道的過程。光是一目十行地讀是一點收穫也不會有的。會讀書的人就能與智者為伍,會讀書的人便能對自己的人生深層次的認識與詮釋,會讀書的人一定能把自己完善得更好。只有為一種崇高目標而讀書才是最有意義的讀書,最有價值的讀書,最有效的讀書,這樣讀書的人才可能最大限度地瞭解自己,挖掘自己,修正自己。

讀書是為了充實人生,豐富人生,使人生變得有意義;有意義的人生是在不斷認識自己、完善自己的過程中實現的,因此我們可以説,讀書就是為了瞭解自己,修正自己,讀書就是讀自己,讀出書裏有個“我”。

書裏有個我作文7

歲月悠悠,紅塵煙雨中,唯有到字裏行間,才能找到情感的歸宿,真正的自我,別樣的人生。而書籍也像一面明鏡,為我們指點迷津,感悟作做人的真諦,不斷地提升自我,發現自身的不足,向着書中的“我”學習。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一書中,保爾·柯察金那堅毅、頑強的精神是婦孺皆知的,暑假我也深入書中,彷彿置身於那戰火紛飛的前蘇聯,親眼目睹了保爾從一位懵懂的孩子,在戰爭無情地磨練下變得堅不可摧。他在戰場上的英勇,令人讚歎;他在修建鐵路時的蠻勁,令我震撼;而他對病魔的頑強搏鬥,以及對革命工作的忠懇,又怎能不讓我引發敬佩之情。

而《駱駝祥子》一書中也講述了一位老北京人力車伕的悲慘人生,然而文中的主人公——祥子,前半生的自信,要強則使我感慨萬千。走進書中去,在北京的大街小巷中,穿梭着祥子的身影,他不像其他車伕一樣遊手好閒,他有目標,有決心。因此他努力地奔走着,盡力地節省着,認為只要那樣就可以有個美好的將來。他這股衝勁不禁引起了我的思考。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不就應該有像祥子這樣對生活樂觀向上的心態,像保爾一般堅強的毅力嗎?即使,現在沒有冷酷的戰爭,沒有老北京那艱苦的環境。面對學習,這沒有硝煙的戰場,我們不就應該朝着自己的目標以堅韌不拔的毅力努力着,面對失敗要用樂觀的心態去坦然面對,不氣餒,不退縮。從頭再來,向着更高的理想奮鬥。

“書猶藥也,善讀可以醫愚”書籍是我們精神的支柱。遊走書間,學習真善美的心靈,學習高尚的美德,學習獨特的精神……這便是書籍給人類的滋養,它使我們的生活更加充實、光彩。讓我們跟隨着書的腳步,讓書裏的“我”成為真正的自我。

書裏有個我作文8

“去,還是不去呢?去了,怕看見那些熟悉的同學,不去呢,又怕……”一大早,我就坐在牀上猶豫了起來。昨天下午,我在去操場的路上,被人拽了一下,回頭一看,原來是我國小時最好的朋友——曉敏,她神祕地對我説,今天是她生日,晚上有幾個朋友在一起聚聚,希望我能去。

帶着惴惴不安的心情來到了學校。上午,第四節是語文閲讀課,老師照例把我們帶到閲覽室看書,今天輪到看《巴黎聖母院》,我不喜歡看外國小説,那句子太長了,讀起來很困難,但在老師的監督下只好翻開了課本:迎接我的是愛斯梅拉達和她那隻可愛的小羊,引我進入一個歡快的場面,接着,出現在我面前的卻是那莊嚴的巴黎聖母院,還有醜陋的卡西莫多。文中這樣描述他:幾何形的臉,四面體的鼻子,馬蹄形的嘴,參差不齊的牙齒,獨眼、駝背……似乎上帝將所有的不幸都降臨在了他的身上。這時,我的心不由地被刺痛了,這描述的何嘗不是“我”呢?我,皮膚黝黑,身材短小、肥胖,長着一張不太討人喜愛的臉,因此,我很自卑,就怕聽到“醜陋”兩個字,於是我把自己嚴密地“包裹”了起來……

如此醜陋的他會和我一樣嗎?我帶着“同病相憐”的心情繼續往下讀了起來:他勇敢,他從封建教會的“虎口”中救出了愛斯梅拉達。他智慧,他用“聖殿避難”的方法保住了姑娘的性命。他純潔,他以純真得不摻一絲雜質的愛,如同守護珍寶一樣守護着愛斯梅拉達,試圖使她遠離一切傷害……卡西莫多,你比我強多了,你雖然外表醜陋,但你內心卻是勇敢、高尚的。我不由得對卡西莫多有了深深的欽佩。

下課了,合上書本,卡西莫多這個人物卻在我眼前不斷閃現。他的愛,他的善良、勇敢讓我陷入了深思:是呀,我們每個人都是被上帝咬過的蘋果,身上都各有缺陷,如果因此把自己的心囚禁了起來,就會陷入無邊的黑暗之中。相反,如果能開闊自己的胸襟,像卡西莫多那樣去對待他人和生活,那麼心田上一定會氤氲着芬芳的花香。

晚上,我穿着校服參加了曉敏的生日聚會。

書裏有個我作文9

一個人,一本書,一杯茶;一雙腳,一條路,一個遠方。

在流轉飛揚的文字中,尋得一方淨土,棲息情感,微閉雙眸,暢遊朱自清構築的一片繁華。尋得共鳴,無畏無懼。

歲月匆匆,日子就這樣的川流不息。《匆匆》中提到我們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作者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裏,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他不僅自我反問:“過去的日子如輕煙,被微風吹散了,如薄霧,被初陽蒸融了,我留着些什麼痕跡?”我愕然,對啊,正如他所説赤裸裸地來到這世界,轉眼間也將赤裸裸地回去。

每每看到他如此反問我,我總能陷入一片寂靜的沉默之中,無以自拔。他的思索何嘗又不是我的。十幾年來,我如同在沙地上行走,雲淡風輕,沒有什麼足跡。春去春又回來,花落花會再開,時間就是生命每次的輪迴。

他的《背影》眾所周知,父親微胖而蹣跚的背影穿越時空成了父愛的經典。背影不高大,不挺拔,是在生活重壓下漸漸衰老的父親的背影。每當“目睹”爬月台的那一幕,我總是頭涔涔而淚潸潸。

彷彿那便是我的父親,而我便是那個遠去的孩子。

依然記得剛上高中時與父親離別的場面,他將我送上公交車,千叮嚀,萬囑咐,直到車子開走時,它再悻悻地下車,回眸,一個身影深深映入我的眼簾,

越來越小,直到消失在遠方。

從未見到如此深情而留戀的父親。在我腦海中父親總是用鐵甲做外衣,用刺刀當武器,用最冷漠的外表來掩飾,眼測不出深度,心望不穿浮沉。然而,在離別時刻鐵甲、刺刀已被融化……

朱自清用細膩的文筆、獨特的視角綴住了我的思考,彷彿我便是他,我因他的文章而行,總能尋到一個自己的影子。

他的文字縈繞着肺腑的孤島,他的書中有一個袒露心事,領略生命的快意的我。

書裏有個我作文10

書裏有個“我”

執着是一種磨練,一種境界,一種力量,一種催化劑。生活因執着而精彩,我因執着而美麗。

——題記

執着是一種磨練

執着可以磨練我的意志更加的頑強。就像王羲之在練字時,池塘裏的那塘黑水;詹天佑在修鐵路時,穿越八達嶺的隧道;毛澤東在紅軍長征時,手中的那根木棍;愛迪生在發明電燈時,桌上的那根鎢絲;林肯在練習説話時,口中的石子;我在詩詞朗誦比賽中,看手中的話筒。這些都是一種磨練,它更是一種是執着。

執着是一種境界

想要得到很高的境界,必須學會執着。登山隊員在登珠穆朗瑪峯時,登到頂峯時,當時“一覽眾山小”的感覺是一種境界;當葉詩文在游泳比賽中打破世界紀錄登上領獎台時的自豪也是一種境界。

執着是一種力量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要不執着,哪有這種一瀉千里的浩浩蕩蕩;“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要不執着,哪有這種傲氣和骨氣;“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要不執着,哪有這鐵漢般的錚錚鐵骨;要不執着,哪有我這種忘我的寫作。

執着是一種催化劑

因為執着,才有司馬遷的《史記》;因為執着,才有羅貫中《三國演義》中的神算諸葛亮;因為執着,才有施耐庵《水滸傳》的梁山好漢;因為執着,才有吳承恩神話般的《西遊記》。因為執着,才有我寫的包含淚珠的《媽媽的眼光》。

執着能讓我更加美麗,執着能讓生活更加精彩。願執着永駐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