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作文

家庭教育作文(集錦11篇)

欄目: 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2.32W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敍文、説明文、應用文、議論文。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家庭教育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家庭教育作文(集錦11篇)

家庭教育作文1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是縮小了的社會,是兒童生活的第一個環境、成長的搖籃,兒童時期是人一生最重要的時期,這一時期良好的心理髮展,將是一個人終生心理健康的基礎,堅強的意志品質、良好的自主性、自信心,良好的人際關係,較強的社會適應能力,這些優秀的心理品質,也是以兒童和少年時期的心理健康發展為基礎。學生的心理是否健康發展,需要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必要的心理輔導。

一、造成孩子心理不健康的原因

我國教育家謝覺哉曾經引用古人説過的話“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

不聞其香”,“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其原意雖然是為了説明擇友之道,借用來説明家庭環境對人的影響,也是很能説明問題的。我們認識到,家庭氣氛中有一些因素對兒童的心理健康是具有特別重要的影響。

(一)父母言行對孩子心理健康的影響

家庭是孩子最幸福的搖籃,父母是孩子心目中最親密,最可信賴的人,父母的一言一行對孩子有着極大的影響。

有些家庭家長感情不合,使孩子得不到足夠的關懷和照顧,使他在精神上感到孤獨與無助。父母爭吵時,言行粗魯,不僅傷害孩子的自尊心,而且也會使他變得急躁,情緒不寧,性格孤僻,不合羣。

有些家長情緒極易波動,會無原則地隨意亂髮脾氣,這樣會傷害到孩子的自尊心,會在孩子的心裏蒙上陰影,會使孩子產生敵對、自卑感等不良心理效應,有些甚者會使孩子有樣學樣,影響孩子以後在人際交往中的待人處世。

有一些家長,會以自己的喜怒哀樂來決定對孩子的親疏遠近。高興時就對孩子又親又抱,事事滿足;若是在不高興的時候,就對孩子冷漠以待,不聞不問。這樣容易使孩子顯得神經質、冷淡、在與別的孩子交往時喜怒無常,變換不定。

教育家馬卡連柯曾經説過這樣一段話:“不要認為只有你同孩子談話、教訓他、命令他的時候,才是教育。你們是在生活的每時每刻,甚至你們不在場的時候,也在教育着孩子。你們怎樣穿戴,怎樣同別人談話,怎樣談論別人,怎樣歡樂或發愁,怎樣對待朋友或敵人,怎樣笑,怎樣讀報——這一切對孩子都有着重要的意義。”

(二)父母教育方式對孩子心理健康的影響

1、期望過高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觀念在具有重視子女教育傳統的中國社會裏根深蒂固。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續,在兒女身上寄託着父母甚至幾代人未圓的希望與夢想。現在絕大多數國小生都是獨生子女,父母的全部希望都壓在了一個孩子的身上。因此,孩子從小就像一隻身負重託的蝸牛,在人生成長的道路上艱難地爬行。

他們要求孩子從小就按自己的意志發展,根本不考慮孩子自身的興趣、能力和其他個性特點。當孩子達不到自己期望的目標時,要麼大失所望,撒手不管;要麼就遷怒於孩子,大打出手。在我們的身邊就有很多這樣的例子:孩子除了在學校的學習之外,父母連孩子的'雙休日都給霸佔了,送孩子學音樂、學舞蹈、學書法、體育……安排得滿滿的。這樣的事情天天照樣進行着:可憐的父母們,正在為塑造他們自己心目中的音樂家、舞蹈家、畫家、書法家……而忙碌着,他們哪裏知道在孩子心裏深處早已播下了厭倦的種子!如此一廂情願的家庭教育,怎能不給兒童幼小的心靈蒙上一層揮之不去的陰影?

家長的心態決定了孩子的成敗,如果過分強調孩子的成績,往往適得其反。家長對孩子説:“考試考不好就揍你。”這些話往往令孩子心裏更加緊張,一緊張什麼都忘了,還能考出好成績嗎?其實,成長是一個過程,家長應該在乎孩子的每個過程,而不是隻盯着那個結果。用一顆平常心,培養一個平常人。

2、保護過度

對孩子的尊重不等於放縱,關愛更不等於溺愛。父母對孩子的過渡溺愛,使得孩子覺得自己是世界的中心,自己所獲得的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自己想要什麼就應該得到。這種以自我為中心的生活觀,使得孩子一步入社會受到一丁點打擊就會萎靡不振,產生抑鬱、人際關係敏感、適應不良等心理障礙。例:

媽媽對明明説:“兒子,你是媽媽唯一的寶貝,是媽媽的一切,媽媽願意為你做最大的犧牲。”結果,明明4歲了,媽媽還是整天喂他吃飯,給他穿衣穿鞋。明明上幼兒園了,他卻這也不會做,那也不願學,而媽媽還是一如既往的替他做事,這樣下去漸漸地會使明明感到自己不如別人,他將面臨一個陌生的世界,而逃避應負的責任,使他缺乏責任心和自信心。

父母對孩子千依百順,當發現他們存在這些問題時並沒有及時進行有效的防預措施,僅僅只是從物質上不斷地給以補償。這樣的月積日累,孩子心理障礙逐漸惡化,隨之也就引起一系列的心理問題。

家庭教育作文2

在我5歲的時候,媽媽就給我買了一本《三字經》讓我背,其中有兩句話我牢記在心,因為它講的就是家庭教育的事,這兩句話是:“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和“養不教,父之過”。從中可以看出,古代的人很重視家庭教育。對我來説,父母是我的第一任老師,他們從小給我講“幼不學,老何為”、“幼兒學,壯而行”的道理;他們是我的啟蒙老師,把我從愚昧無知,一步一步領進知識的殿堂……

我慶幸自己生在一個幸福的家庭中,爸爸、媽媽,還有舅舅都是大學文化程度,外婆是退休的國小高級教師,外公雖然沒進過大學的校門,文化程度同樣很高。在我三歲時,他們就開始教我識圖認字,四歲時就讓我描紅練字,並安排我開始學習音樂。可以説我們這個家庭文化氛圍很好,我有着得天獨厚的學習條件和健康成長的環境。我現在已經是三年級的國小生了,學習成績比較優秀。這些除了學校老師的教育外,還得益於我有着良好的家庭教育,仔細想想,我有下面幾點體會:

一、我雖然是獨生女,是目前我們家中唯一的小孩,但他們從不寵我,嬌慣我,從我懂事起,他們就每天給我講故事,讓我看圖識字,做一些腦筋急轉彎的遊戲,背誦唐詩等等,從小開啟我的智力,激發我的學習興趣。由於大人們善於引導,我的學習積極性很高,在上幼兒園時,已經能背誦三十多首唐詩,認識二、三百個漢字,就已經能寫一手不錯的毛筆字了。也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我喜歡上了畫畫,記得在姥爺的指導下,我曾畫了一幅《鬧社火》,描繪了正月十五玩社火的熱鬧場面,裏面形態各異的人物就有一百多個,這幅畫獲得了全國少兒書畫大賽的金獎;後面我畫的《家鄉美》、《飛上太空》和書法作品《草》都刊登在《西海都市報》上,這些成績使我嚐到了成功的甜頭,很有一點成就感,因此渴望知識的慾望更高了,學習的興趣更大了。我覺得我的家人很會調動我求知的積極性和自覺性,這是我特別愛學習的最大動力。

二、我的家人從不給我買零食和玩具,但對我學習有益的東西從不吝嗇。等我長大了一些,基本上能認識漢字時,他們就鼓勵我多讀書,並針對我的愛好,給我買各種少兒讀物。在購買學習用品上毫不猶豫,比如給我買鋼琴、電子琴,給我買筆墨紙硯,給我買其他開發智力的`用品等等。他們多次給我講“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不只一次的告訴我多讀書能提高自己的語言組織能力和寫作水平。通過看書,我認識了豐富多彩的世界,瞭解了許多科學知識。我體會最深的一點是:通過閲讀大量涉及各個方面的書籍後,在寫小練筆和作文時從不感到費勁。現在,讀課外書籍已經成為了我學習以外的最大愛好,一有時間,就會捧着書看,都達到了“如痴如醉”、“廢寢忘食”的程度,家人説我是一個“小書蟲”。我也覺得如果有一段時間不看書,就覺得缺點兒什麼似的。到現在,我已經閲讀了少兒版的中國四大名著及世界著名的童話、科幻等大量圖書,一些書我甚至看了7、8遍之多。我每天都暢遊在書的海洋中,如飢似渴的汲取着知識的養分。

三、我從小能夠健康茁壯的成長,除了社會的關愛,老師細心的教育外,家庭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如果沒有家長的配合、監督,對我的學習和表現放任自流,不管不問,説不定早已耽誤了我的學習。我的家長平時對我的學習和其他方面抓得很緊。每天督促檢查我的作業,給我輔導難題,給我批改作業,督促我預習新課等,使我進一步吸收、消化所學的功課,並對此加深理解,因此在學習中不覺得吃力。雖然我每天玩耍的時間很少,但由於家長合理安排了我的時間,比如什麼時候寫作業,什麼時候練字、彈琴。形成習慣後,不覺得忙亂,而且覺得充實、輕鬆。現在我除了完成正常的學習任務以外,還利用業餘時間堅持學習書法、鋼琴和英語,到現在我的書法已多次獲得省內和國內外的獎勵,電子琴已經通過中央音樂學院四級考試,鋼琴已過四級,樂理知識已過二級。在英語比賽中多次獲獎,曾到北京大學參加了全國英語童話劇表演大賽,並獲得一等獎。現在能流利的用英語表演多個童話故事。另外,我的家人還支持我參與校外的其他比賽,有意識的鍛鍊自己的膽識和口才。並在文明禮儀、尊老愛幼、幫助同學等方面給予了很多教導。

總之,我認識到他們這樣做,都是為了我好,期望我能成為一個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對社會、對國家有用的人才。我不會辜負家人的教育,我一定要做一名聽話懂事、學習優秀的好孩子。我為有這樣的家庭而自豪,我感謝我的家人。

家庭教育作文3

教育孩子的問題,實際上是一個將孩子社會化的問題。魯迅曾經批評一些人只會做孩子之父,不會做人之父。按照魯迅的意思,一個孩子呱呱墜地,這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人,而是一個人胚;只有這個孩子進入人類社會,獲得了一定程度的社會化(接受了人類的語言、情感、生活常識、基本文化等),才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人。孩子的社會化化得優還是劣,這和孩子的監護者和教育者密切相關。孩子從小生活在父母身邊,父母是孩子的起始性長期性的監護者和教育者,是造成孩子社會化優劣的重要因素。有的父母極不善於教育孩子,對孩子的社會化所起的積極作用很少,所以魯迅批評他們只會做孩子之父,不會做人之父。

人的社會化是有層次的。學會在社會中生活與交往所需的基本語言、情感、禮貌、生活常識、文化知識等,這種社會化層次可稱為“基層次”;在基層次基礎上,還歷練了但任縣鄉領導、經營中小企業、協調小範圍人事關係的較好素質,這種社會化層次可稱為“中層次”;在基層次和中層次基礎上,還造就了擔任省、部、軍團領導、經營大型企業、戰略性協調大範圍人事關係的基本素質,這種社會化層次可稱為“高層次”;在高層次的基礎上,更生昇華了能引領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向前進的領袖性智慧、人格、氣質等,這種社會化層次可稱為“頂層次”。孩子從小生活在父母身邊,幫助孩子實現基層次社會化的重要人物是父母。在幫助孩子實現基層社會化這件事上,不一定文化程度高的父母比文化程度低的父母做的好。因為基層次社會化的內容是一般社會成員都能具備的,而從父母具備引起孩子具備,需要的不是父母具有很高的文化程度,而是父母具有對孩子的良好的感染力、引導力和細緻的行動。在這裏,成功的關鍵是注重細節、調動感情,即善於從細節上培養孩子的思想認識和行為習慣,從調動孩子的積極情感上加速孩子的社會化。

請看兩位農家母親與自己的孩子的相處狀態:

母親甲帶着四歲的兒子小敏洗菜、做飯、用餐。整個過程從坐在庭院裏剝豆莢開始。母親説:“小敏,你拿條小凳來給媽媽坐,媽媽的腳蹲痛了。”“噢,我去拿。”“媽媽,給你!”“哦,謝謝小敏,小敏真乖。”“媽媽,我也來剝豆莢!”“好的。”“哇,小敏剝了一個這麼大的豆莢呀!這麼大,裏面有幾顆豆子呀?”“媽媽,有五顆。”“哦,小敏能幹,能數五顆豆子了。”“媽媽,這個豆莢這麼小呢!”“哦,這麼小,裏面有幾顆豆子呀!”“媽媽,二顆。”“噢,大豆莢包着五顆,小豆莢裏包着二顆,五顆多還是二顆多呀?”------菜燒好擺到桌子上,小敏爬到凳子要去舀菜吃,母親説:“小敏,今天你舅舅要到我們家來吃飯的,舅舅是客人,應該等客人來了一起吃,這是禮貌。”“懂禮貌的孩子是聰明的孩子,是嗎媽媽?”“是,小敏真聰明,小敏是世界最聰明的孩子!”

母親乙帶着四歲的女兒小慧洗衣、做飯、用餐。整個過程從站在洗衣池邊洗衣服開始。小慧拿過一隻襪子學着媽媽擦肥皂洗起來,母親歷聲説:“別動!你去玩!”小慧放下襪子呆了一會走開了,用一根棒子去撥大盆子裏的小雞。“別動!揍死你!”母親又嚴厲的説。小慧放下棒子走到洗衣水流出的水池口去玩水,一會兒就把褲子玩濕了。“你一下犯這樣一下犯那樣!看,褲子全弄濕了!”母親走過來“啪”的一巴掌,脖子上一把抓把小慧拎起來放到空地上。不聲不響的小慧這時“哇——”的一聲賴在地上哭起來,大而單調的哭聲在這個庭院裏孤零零的響了半晌。母親卻感到自在,其中或罵一句:“死哭!”並不怎麼理會他。飯還有燒好,兩碗菜上桌,小慧便爬上凳子一人吃起菜來了。吃得桌子上沾了許多菜湯菜碎,待父帶着客人回家吃飯,桌子上已“半邊席散”。

在這裏,母親甲能在細節上利用許多機會教育孩子,能把孩子的積極情感較好的調動起來。這樣,孩子的智力發展和健康感情的培養就會比較容易,既孩子的社會化就會化得較優,較快。而母親乙只圖自己幹活自在,把孩子遣在一邊就算沒事了,結果孩子可能因不能參加感興趣的洗襪活動而失去了一個智力發展的'機會;因受到母親不恰當的呵訴而情感受到壓仰和扭曲,萌發一定程度的反感、敵視、怪癖心理;因受到吃菜的放縱而增添了對事物與禮貌的違昧。這樣,孩子的社會化就化得劣、化得慢了。中國家庭教育網,孩子從小隨父母生活,父母會有很多機會感染和説孩子。做父子的積極情感,以幫助孩子較快的接受作為一個“人”所必須的基本語言、基本感情、基本禮貌、基本生活常識和基本文化知識,較好的完成基層次社會化。父母在家裏對孩子的生活、學習要作出有序、有理、有情、有樂的安排,當孩子在學習上遇到困難時要給予耐心的幫助,讓孩子感到家庭是一個和諧快樂的、能解決許多問題的、既有自由又不可妄為的小天地。家庭教育所做的工程,是造“人”的奠基工程,這項工程對於孩子一生的發展都有重要意義。父母要做好這項工程,必須的並不是自己具有很高的文化程度,而是自己具有如下四項素質:健康善良的人類心理、積極向上的公民生活態度、充滿熱情的愛子之心和強烈的家庭教育觀念(意識到家庭的言言、事事、物物、態態都是對孩子構成教育的)。這四項素質,是一般公民都能達到的。望子成才的父母們,只要好好盤點和充實自己的這四項素質,持之以恆付諸行動地重視家庭教育,在教育中做到“注重細節,調動情感”,那麼,其成功度相信一定不小。

家庭教育作文4

每一個家長都知道,孩子是自己的,可是,家長總把自己的孩子向外推,把自己孩子的一切交給老師,是家長極其不負責任的表現。

我認為教育整體分為三大教育,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家庭教育確定了一個孩子的根基,包括品德,胸懷,習慣,以及獨立思考能力和價值觀等基本都是在家庭中完成。

在這裏,就有一個例子。

每當我放學回家從他她門口走過時,看到她,我都會走得遠遠的。

每當我從她身邊走過,她不是舉板凳砸,就是罵人,她才一個幾歲的小女孩,就會罵髒話,各種污言穢語不堪入耳。

我痛的差點哭了出來,一把把她推開,看着她那笑嘻嘻的臉,氣急了,喊着説:“你有病啊!”

她媽媽就抱着她就開始不分青紅皂白的一個勁的罵我,什麼沒教養,欺負小孩子呀。。。。。。幾乎是能罵的,她統統都罵了。

“她是小孩子,你那麼大個,不會讓着點她啊,再説她那麼小,又打不痛你。”

我也不説什麼了,轉身就走,我知道,和她們這種人是沒有道理可講的。

是的,你的孩子還小,那他會一直小下去嗎?不要想説現在,你的孩子現在小,可是總有一天會長大,等到他長大了,想教育,也來不及了。

不是都説,學習要從小開始嗎?那教育又何嘗不是?

我曾經看過一句話:如果你不教育好你的孩子,不打你的孩子,那等你的孩子進入了社會,拿別人就幫你教育,幫你打。

那麼,該如何“打”呢?

你總覺得自己的孩子差,不如別人,拿別人和自己的孩子比較,嘲諷自己的孩子,你想過自己的孩子嗎?你對你自己的孩子都沒有信心,那你的孩子會對自己有信心嗎?

現在,老師們都慢慢開始重視起了家長對孩子的教育,陪同孩子一起讀書、一起作業。

“陪讀”就是要和孩子一樣,心無旁騖的學習,放下手機,離開電腦,靜下心來看書學習,也可以看孩子的書和孩子一起交流,這樣給孩子做出榜樣,褪去浮躁和居高臨下的指責,孩子才能真正得到你的幫助和支持,才會提高學習成績!

這個世界本來就不公平,怎麼可能公平,有很多的委屈很多的問題等着我們去面對和解決,所以我建議各位家長一定要多包容孩子,給予孩子更多的空間和選擇,即使錯了也沒關係,在孩子12歲以前所做的事情,沒有對錯,讓孩子拼命的去體驗,體驗的越多內心就越強大,人格就越獨立,經驗就越豐富。這些都是課本上學不到的!

孩子不是老師的,是你的,家長永遠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孩子永遠的榜樣,請做個稱職的父母!

因為老師再好再負責任,他也不可能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如果家長忽略了自己對孩子的教育,那就無異於把自己的'孩子往火坑裏推,害了自己孩子。

在我家附近,一個小女孩,她的爸爸在外打工,而她的媽媽整天只會玩樂。她特別的招人嫌,才四歲多,比我妹妹還小一些,打人、罵人,他都幹過。街上的小孩,沒幾個願意和她玩的,孩子不願意,家長更不願意。

我並不是怕她,我只是怕麻煩。

還記得有一次,我去姐姐家玩,回來走到我家門口,她就跑過來,一把抓住我的頭髮,像發了瘋似的一個勁的扯。

她媽媽就在隔壁,一聽到聲音就立刻跑了出來,一看到我就罵我。而她,一見到她媽媽就一個勁的哭,那委屈的模樣就像我打了她一樣。

聽她罵完,我也不還嘴,我指了指我凌亂的頭髮問道:“她做了什麼,你不知道嗎?我做了什麼,你不知道嗎?”

聽了她這話,我簡直都要氣笑了,不痛?

還小?多少人拿這個藉口給自己的孩子開脱過?難道小,就沒有自己的思想意識,難道小了,就可以為所欲為?

為什麼學習要從幼兒園開始,為什麼不一下子就上中學、上大學。

孩子還小,這是家長開脱的理由,是孩子開脱的理由。

那有些家長就會説了,打了,但還是不聽呀!對的,有些家長打了孩子,可孩子還是不聽,這是為什麼?其實這打也是有打法的,打,其實也是一種教育,可是這“打”,並不是不分青紅皂白的打一通、罵一頓,這樣粗暴的對待孩子,不僅沒有辦法讓孩子真正意識到自己的錯誤,還有可能在心裏留下陰影,性格容易變得偏激。

這“打”,其實可以不用打,如果你能平下心來和孩子和孩子交流交流,你也許會發現,你的孩子其實並不差,也不壞,他調皮有些時候可能只是因為想引起家長的注意而做的。

所以,家長對孩子的鼓勵是必不可少的,對孩子的陪伴也是必不可少的。

可是,有的家長總喜歡一邊看手機,一邊陪孩子寫作業,自己看會兒手機,抬頭一看,孩子作業寫的亂七八糟,於是大發雷霆,大加指責,你不但沒幫到孩子,還會讓孩子產生厭學的反作用。這種“陪”還不如不陪!

有的孩子會覺得自己努力卻還是得不到成功,會覺得不公平。

孩子是你自己的,不要總把他丟給老師。一個好的老師,或許能夠影響孩子三年五年,但是家長的影響力卻是一輩子的!

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永遠是你最重要的事業!

家庭教育作文5

轉眼間果果和他的同學們已經是國小五年級的學生了,可以算是學校裏其他小同學的高年級學長了。孩子們國小時期的學習生活也已經過了大半,很快就要面臨小升中這道坎了,作為家長,我把自己這段時間陪同孩子學習過程中的一些感受與想法寫出來,希望與班上其他家長交流一下。

一、學習同磨刀其實是一個道理,刀越磨越快。

在學習過程中,當孩子跨越幾個平台之後,也應該是越學越輕鬆,不是越學越費力。其實,這個説法是人大附中一位學生家長提出來的,他的孩子非常優秀,我在和他探討孩子學習問題的時候得知,他的孩子在國小低年級的時候學習成績並不突出,那時候他一直鼓勵孩子要向班上優秀的孩子學習,要敢於超越他們。孩子的母親當時的想法就是“我們怎麼能和小A和小B比呢,人家是多聰明的孩子啊,咱們孩子可比不過人家。”但是孩子父親不這麼想,每次考試過後,他都會給孩子定一個目標,讓他在學習上超越比自己成績稍好一位的同學。就這樣,終於有一天,孩子對父親説“爸爸,我已經是年級第一了!”。孩子父親説孩子國小的時候在學習方面確實下了一番苦功,但現在到了高中,卻省力了(這孩子發展很全面,除了學習成績優異,還有很多其他特長,這與家長的傾心培養分不開)。

通過和這位家長的交流,我想家長可以幫孩子設定一個可行的目標,要對孩子有信心,別人能做到的,只要方法用得對我們自己的孩子也能做到。孩子的進步一方面是孩子自己努力的結果,另一方面也是家長用心的結果。國小生畢竟年紀小,需要家長引路,家長心在孩子身上和不在孩子身上對孩子成長的影響是絕對不一樣的。現在很多家長都在談快樂童年問題,我的看法是快樂童年不等於説對孩子完全的放手,畢竟在中國這種應試教育的環境下,如果孩子學習成績不夠優秀,那麼眼前的快樂會是有限的而到了初、高中階段孩子會因為國小時期學習基礎不牢固而感覺壓力與負擔更重。所以我想在培養孩子其他興趣愛好的同時,在孩子能健康快樂成長的同時,適當的讓孩子的學習進度領先一步,讓孩子的成績相對優秀,這樣才能最終讓孩子有真正的快樂童年,進而成為一個快樂少年,快樂青年。

二、課外報班學習要有底線。

孩子到了五年級,一般家長都會給孩子報幾個課外班,奧數、英語或其他特長類的。我也給孩子報了課外班,我報班的底線就是孩子不勉強,自己願意上。我們報的班都是家長可以旁聽的,我觀察了一下,果果在上課的時候還是很開心的,與老師互動很好,每次都是上課的時候眉飛色舞搶着回答老師的問題,下課回家的路上倒是會有些瞌睡。我看到過一篇報道,北京一個即將小升中的孩子每週上9個課外小班,一年費用7萬多。這麼學的話,孩子真沒了自己思考問題的時間,幾乎每天晚上和休息日的時間都在上課,就是連軸轉,學的內容有很多也是重複的。這個時候即便家長能夠負擔得起學費,孩子的身體也負擔不起這麼重的擔子。所以我認為這是個很極端的例子。優秀的學生一定會有好的學習習慣,高效科學的學習方法。成績優異不太可能靠學習時間無限延長來達到。

三、學習要講效率與方法。

如果説果果學習成績還不錯的話,那麼這成績的取得靠的應該不是勤奮與主動,而是另外一些比較好的學習習慣。我觀察他的學習效率比較高,比如説作業完成很快且不用家長輔導或陪同。我想他能做到這點一方面是他做事注意力比較集中,另一方面一定是在學校聽課的效果比較好,而課上聽講是學習各個環節中最重要的一環,如果課上把握不好,靠課下自學那就真費時費力了。一般來説果果不會翻來覆去的做過多的課前預習與課後複習。無論期中與期末考試,數學這門課程他從來不用複習,因為有多年學習奧數的功底,課本上的知識對他來説還是比較簡單的。我現在希望他能在學習方面更勤奮主動些,我給他舉例子説如果你自己不想走而是靠別人推着走,那永遠也走不快,更不用説跑起來了。只有你自己想去達到目標,自己想跑那才能真正的跑起來。我想讓他明白,學習畢竟不是爸爸媽媽的事情,而是他自己的事情,不是為我學,而是為他自己。從我做家長的這方面來講,迄今為止我沒有強迫果果做他不喜歡做的事情,比如報課外班我會徵求他的意見,他不想報我不會強行給他報班學習。平時他不想學習而是想玩遊戲的時候,我雖然有時心裏不高興,但也會讓他玩,因為那個時候非要強迫他什麼事情效果也不會好。

四、愛老師,愛學習。

孩子的.情商培養是很重要的,智商很高但情商很低的人也不會是一個成功的快樂的人。孩子們應該學會感恩,感謝這一路上為他們成長付出那麼多辛苦的老師們。我很贊同陳老師在家長會上説的那個觀點:一個孩子如果喜歡一個老師就有可能喜歡上這位老師教的這門學科。果果對教過他的每一位老師都很有感情,前一陣因為他一、二年級時的班主任黎老師和他聊了幾句,他回家後特開心的告訴我“媽媽,李老師還記得我呢,她今天遇到我還和我説話了”。現在果果喜歡、佩服陳老師和李老師,就像他曾經在學校的調查表上填寫的那樣“我喜歡陳老師,她上的每堂課都像公開課一樣;我也喜歡李老師,他講數學很有方法”。”家長可以做學生與老師之間溝通的橋樑,孩子的一些情況及時與老師進行溝通(畢竟一個老師要負責班上八十個學生,而家長是最瞭解自己孩子的人)。同時也要讓孩子們明白,老師的批評其實也是對學生愛與負責的表現。

以上只是一些個人的想法與感受,希望與大家交流。

家庭教育作文6

在漫畫中我們可以看到,兩個同學因為考的分數的不同而獲得不同的待遇。在第一次考試中,甲同學獲得滿分,因而獲得母親表揚,乙同學因為沒有及格,而被甩了巴掌。第二次考試中,甲同學考了98分,而被父母批評被甩了巴掌。乙同學考了61分,進步了,及格了,因而獲得了家長的表揚。由此我們可以看到現代家庭的教育理念。

這種教育理念有其可取之處,也有其弊端。首先,就甲同學來説,100分與98分相差兩分,分數差距很小,並不能由此推斷出甲同學退步了,甲同學仍舊處於優秀同學的行列。但在其父母眼中,甲同學退步了,因而給予了他巴掌和批評。這種高標準,嚴要求的教育方式很可能造成甲同學的受挫,一蹶不振。或者心理扭曲,為得一百分不擇手段。這是這種教育觀的不合理之處。其次,就乙同學而言,他的成績進步了,雖然只進步了六分,但足以跨越檔次,讓他從不及格變成及格。父母對其採取的鼓勵表揚的方式,鼓舞了乙同學的信心,對其以後的學習有着長久的影響,乙同學很可能經過自己的努力不斷進步。這是這種教育方式的可取之處,應該繼續發揚光大。

漫畫中的這種家庭教育觀有其弊端,也有可取之處。究其原因,與我國的教育的教育現狀有着很大的聯繫,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對於其中的弊端我們要結合教育法規,教育現狀不斷改進,爭取使其更加完善。對於其中的可取之處,我們要繼承發揚。教育問題關乎祖國接班人的優劣,是關乎我國未來發展的大事,應該予以重視。

近日,重慶3年級國小生小希的作文《爸爸看手機》引發網友熱議。文中寫道:“我的爸爸很愛看手機,每次有空他都會拿出手機來看。有一次,我叫爸爸進來跟我一起看書、玩、畫畫,可我叫完後,爸爸沒聽見,害我叫了很久很久,終於把爸爸叫進來了,爸爸進來的時候還拿着手機。”(20xx年11月17日《新華日報》)

正當網友還在熱議“最催淚作文”《我想和爸爸媽媽一起吃晚飯》時,這篇感動許多人的作文又添了個姊妹篇,重慶3年級國小生小希寫了篇被稱為“最心酸作文”《爸爸看手機》。這兩篇令無數人淚奔、心酸的作文之所以被刷爆,暴露了當下許多家庭親子教育的缺失,忽視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必須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

常言説,童言無忌。“最催淚作文”説的是,小作者三年來一個人燒飯、一個人吃,爸媽總在單位吃,每天很晚才回家,孩子唯一的心願是希望能跟爸媽一起吃頓飯。“最心酸作文”説的是,小作者的爸爸每次有空他都會拿出手機來看。有一次,叫爸爸一起看書、玩、畫畫,可爸爸沒聽見,終於把爸爸叫進來了,進來的時候還拿着手機。這兩篇出自不同地區、不同孩子之手,被網友冠以“最心酸”、“最催淚” 的作文,從不同角度道出了家庭教育缺失的原因。一個家庭是因為工作忙,忽視了陪孩子吃飯;一個家庭是因為家長迷戀手機,導致與孩子缺少交流。殊不知,家庭教育不僅是每個家庭的“家事”,更是一個國家的“國事”,關係到千家萬户的切身利益,關係到國家和民族的未來。

當今時代,生活節奏快、工作壓力大,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但這不是父母不陪孩子的理由,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成長需要父母陪伴就像萬物生長離不開陽光的沐浴一樣,沒有父母的陪伴,就會造成親情上的缺失,很容易造成孩子性格孤僻。可惜大多數家庭都未能意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一忙起來就將家庭教育置之腦後。就拿陪伴孩子吃飯來説吧,不僅能改變孩子的未來,還會改變親子關係,已成為中外學者的研究共識。據美國CASA研究表明,家庭就餐次數多的.孩子比家庭就餐少的孩子獲得高分的比例多2倍,青少年失足的比例比少就餐的低1/2。每週同家人一起吃飯不到3次的孩子中,成績差的佔20%,而經常在家吃飯的孩子中,這一比例僅為9%。因此,我們工作再忙,也要擠點時間,創造更多的陪伴孩子吃吃飯等進行親子教育的機會,讓孩子感受人間真情,盡情地享受家庭的温馨。

對於“最心酸作文”中提到的一玩起來就沒完沒了的玩手機爸爸,生活可謂隨處可見,彷彿離了手機生活就無從適從,生活就黯然失色。國小生小希的作文,不僅尖鋭地批評了沉迷手機的爸爸,也善意地提醒更多的家長要引以為戒,不要玩物喪志,戒掉不良生活習慣,自覺地給孩子做好樣子;把陪伴孩子成長作為每天的必修課,留一定的親子交流時間,聽孩子講述成長的煩惱,和孩子做朋友,依法履行家庭教育職責,嚴格遵循孩子成長規律,不斷提升家庭教育水平。這也是教育部近日印發的《關於加強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導意見》,對家庭教育提出的具體要求。

親情是教育之本,是最具穿透力、感染力的家庭教育。筆者真誠地期待,家長們都能主動負起家庭教育的主體責任,讓網友們熱議的“最催淚作文”、 “最心酸作文”成為歷史,從而催生更多的“最浪漫”、“最温暖”的作文,結出家庭教育的“最温馨親子”之果。

家庭教育作文7

兒子睡着了,世界終於安靜了下來。圓圓的臉蛋、平靜的表情、均勻的呼吸,跟醒着的時候有着天壤之別,忍不住在他臉蛋上親了一口。坐在電腦前,回憶四年來養育兒子的點點滴滴,感慨良多,體會最深刻的一點就是教育孩子一定要放鬆心態、順其自然。

兒子百天的時候請人給他照了一組藝術照,我和老公驚喜的發現兒子穿上不同的衣服是如此的精神、漂亮,之前家裏貼的一張張的宣傳畫也不過如此嘛,兒子完全可以和他們媲美!就在這一天我給兒子然然建了一個博客,準備記錄兒子成長過程中的每個歡樂的瞬間,每個小小的感動。博客取名“順其自然”,意思是希望我在教育兒子的過程中能不急不躁,讓兒子快樂、健康、順其自然的成長。

願望是美好的,現實卻不總是那麼盡如人意。

對兒子三歲之前的記憶是相當美好的,彷彿一切都是優點:不愛哭、不怎麼生病、不挑食、不跟小朋友打架、個頭高、長得帥、愛學習、動手能力強等等等等。就連他説話晚都被冠以“貴人語遲”而當成了優點。那時的博客每週都會記上三四篇。三個月會翻身,一歲會走,兩歲能數到100,會拼圖,認識字,能自己看書講故事,會唱很多英文歌……一個接一個的驚喜,讓然然的博客也相當的豐富。每每跟博客裏的媽媽們交流我都為自已能有這麼一個聰明、健康、陽光的兒子而感到自豪和幸運。

快樂的日子總是過得飛快,轉眼兒子三歲了,還有一個月就上幼兒園了。在對照着《入園準備》給兒子做各種入園的準備時,我震驚的發現兒子有很多能力欠缺。語言能力上:看書講故事沒問題,但不會與人交流,不跟人打招呼,有了問題不會求助,不能表達自己意思。自理能力上:洗手、吃飯、穿衣、上廁所都不能完全自理。理解能力上:不聽或是根本聽不懂別人説話的意思,或是把別人的話當耳旁風,別人已經很生氣了,他卻跟沒事兒似的。這樣的能力怎麼能在幼兒園裏照顧好自己!我彷彿看到了然然洗手時香皂還沒衝乾淨就去拿吃的,飯沒吃完就跑去玩玩具,尿完尿提不上來褲子急得哭,老師上課他到處亂跑……我一下子急了,擔心兒子在幼兒不適應,決定在這一個月培養兒子的能力。

能力的培養豈是一朝一夕的事兒,開始的幾天我和然然都非常的痛苦。吃飯時沒吃飽就去玩,我好説他不聽,就耐着性子説:“你現在不吃就得等下一頓飯再吃了,中間餓了可沒有吃的。”可一會兒他餓了到處找吃的,我豈能讓他輕易就吃了,跟他説剛才為什麼不好好吃飯的事兒,他哪裏聽的進去,跟我搶吃的,還大哭,氣得我呼呼的。晚上睡覺我覺得他翻來覆去的就有尿,提醒他上廁所,他不尿,硬把他抱到廁所他都打着挺的不尿,又哭又鬧,放到牀上轉臉就尿了。強壓怒火的給他換衣服,換被褥,恨不得在他屁股上打幾下。下樓進電梯非得他自己按1層,別人按了他就不上了,得等下一趟。要是我們着急硬抱着他上去,他就哭,驚天動地的,跟他講道理他完全聽不進去,全電梯人都聽着他哭、看着我這個失敗的媽媽拿他束手無策。

在此期間我看了好幾本育兒的書,見到孩子的家長就跟他們交流,也嘗試了書裏和別的家長介紹的各種方法,但對於別的孩子有效的辦法對然然卻沒用。別的差不多大的孩子都比然然懂事兒、聽話。原來天使一樣的兒子怎麼突然變得這麼笨、這麼傻、這麼不可理喻了?我又氣又急,心情特別差。老公勸我孩子成長總得有個過程,不能太急躁,我一天到晚對然然橫眉立目的,然然的心情都不好了,原來一天到晚都在笑,現在動不動就哭。我一方面覺得老公只知忙工作,不知管孩子,對他很是不滿,另一方面也覺得他説的有道理。對待兒子的態度也轉變一些,不再那麼跟他較勁了,但心裏的焦慮卻絲毫沒有減少,而是隨着入園的臨近與日俱增。

不出所料兒子幼兒園的`適應過程非常艱難,是班裏哭得最厲害的兩個孩子之一。那段日子真是不堪回首,現在想起來眼淚都止不住的往下流。好在然然的幼兒園非常好,管理規範,班裏的老師們都很有愛心,不僅對然然的生活照顧的無微不至,還經常提醒我不要焦慮,要放鬆心態,然然其實是很棒的,讓我非常的感動與感激。

接下來的日子是比較平靜的,我調整了心態,坦然的接受了然然的種種缺點與不足,儘量創造環境鍛鍊他的能力。我又重新看了一些育兒的書,發現書裏的辦法其實是作者們在育兒的實踐中摸索出來的,是適合她們的孩子或是跟她們的孩子有共同之處的一類孩子的,我可以借鑑一些,而然然的獨特教育方法還需要我在教育然然的過程中去摸索、去總結。但有一點是毋庸置疑的,作者們的育兒之所以成功,是因為她們在孩子身上付出了相當的心血。付出才會有回報。

現在兒子四歲多了,換了一個心態去看兒子,發現調皮逆反的他也是那麼的可愛。我不再去想要把兒子培養成一個什麼樣的人,但我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關心他、愛他、教育他

放鬆心態,順其自然,育兒和孩子成長的道路才會變得辛苦而美好。

家庭教育作文8

在生活中,企業、汽車等每年都要進行年審,主要的目的就是檢查運行的質量如何,不好,就需要馬上整改,否則將受到處罰。既然這樣,我們如此重視的家庭教育為什麼不可以進行“年審”?

家庭教育進行一次“年審”,這也源於昨晚的一封信件。當孩子興奮地收到好朋友的一封信時,幾乎都跳了起來。可當孩子看完這一封信後,心情憂鬱地把來信給我分享時我還很高興(高興是為孩子把我當朋友看待,才會把信給我看!)。當我看完信後,我卻不自覺地流淚了。不為自己的得失,而是為一個昔日無憂無慮的孩子,現在變得如此壓抑?如此孤獨?突然我想想自己對待孩子的家庭教育是不是也得進行一次“年審”,正好是對孩子情感教育進行一次總結,也是對孩子教育的全面梳理,用坦誠的方式來迎接新的一天,為自己的鼓勁助力。當然“年審”的當局不是政府機關,也不是學校班級,而是我們自己。

做父母的是我們生命中最大的事業,每一年裏,我們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取得優異的成績,在這希望裏面,處理對孩子的家庭教育方面,我們做父母的表現如何?

首先“年審”是不是對孩子理解,我們是不是給自己的孩子足夠的樹立信心,支持鼓勵他。孩子“不聽話”,是要把這視為正常現象,對孩子多一份理解。如果父母有足夠的理解,孩子往往更容易接受父母的指導,少一些不聽話的行為。

第二“年審”自己是不是和孩子以朋友相處。隨着社會生活的民主化,家庭教育也將日益與時俱進了,平等的親子關係模式模式將日益發展和強化,這是一股不可逆轉的潮流。在歐美國家的家庭裏,親子關係是很平等的。在我們國家較開明的家庭裏,也有越來越多的親子能平等相處。我希望在這一點上,自己一定要提升,改變自己的大父母觀點。

第三“年審”溝通。記得在一本雜誌上看到了一份調查,100名父母每天與孩子交流的時間,發現大多數人的時間都很短,其中的一父親只有15秒。“功課做完了嗎?”“做完了。”“睡覺吧。”“嗯。”真是讓人難以置信,卻又似曾相似。同在一個屋檐下,卻聽不到彼此的心聲,於是家庭教育生出許多問題。教育專家説過最好的教育不是批評斥責和強制懲罰(當然這也是教育不可避免的形式)而是讓受教育者在沒有察覺到受教育的情況下受到教育。因此可以説,溝通是最好的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經常進行交流,因人、因事、因時、因地制宜,採取恰當的溝通方式,兩代人就會情連着情,心連着心,家庭教育就會多幾分順利。這點,我感覺與孩子做的很好,我們經常談心或小紙條來交流。

還要“年審”心理換位。在理解、平等、溝通的基礎上,我們還要學會換位思考,設身處地地從孩子所處的位置、角色、情境支思考、理解和處理。這樣我們與孩子之間就會有更多的相容。

“年審”自己的家庭教育,絕不是強詞奪理,也不是巴掌,是反省,是懺悔,是審視自己,是防微杜漸,更是自己對家庭教育的一次大檢閲。當你發現家庭教育這艘大船需要修補的時候,你就不會讓它一爛再爛下去。

以後每一年裏,我都要盤點一下自己花費多少時間陪孩子?有沒有自己的私心、面子、夢想,逼迫孩子爬書山遊題海,以“為你好”為藉口去剝奪孩子的'快樂?在出人頭地與健康快樂之間,如何選擇?

好嗎?學習怎樣?陳海青他們也都好嗎?我很想念你們。

英語現在學的如何?是不是有很大的進步呢?我想應該是不錯吧!

在這裏的日子總是會有緊張感。既然新鮮度已逝去,現在的也就剩下緊張吧?親人們都把我送上書山,讓我獨立生存,把我扔到卷海里讓我以打魚為活口。但是我如果想反抗,將會被嘲笑,所以我只能一一順從。考上十二中的日子,雖然平淡如水,但會更加緊張萬分,快樂對我來説是什麼?是大人們排斥之外的一種東西,我想要把它找回來,但是不、可、能。

那些什麼所謂的十二中、一中,我的前途,我的未來,只不過是沒有靈魂的空殼,它們有什麼意義?

像朱自清在《匆匆》裏寫的:“過去的日子如輕煙被微風吹散了,被初陽蒸融了……”我的日子在哪裏?如果它們離開了我,它們會不會孤獨?會不會害怕?會不會冷?會不會餓?我又要如何去尋找呢?

幾顆星星伴隨着月亮,而我一無所有,只有孤獨。所以,我希望有人來陪我,一個動物也足夠了,假設在哪一天,你在咱們大院看到了我的貓咪,能不能喂些食物給它呢?

家庭教育作文9

家是我們避風的港灣,成長的樂園,傾訴的天地,同時在家中也給了我們無數次的教育。有人認為這種教育是痛苦的,但也有人認為這種教育是幸福的,歡樂的,喜悦的,也許就因為這次家庭教育,造就了你的一生,也許就因為這次的家庭教育,使你走向了堅強的人生路,也許就因為這次的家庭教育,讓你“不費吹灰之力”輕而易舉的就摘取成功的桂冠,在家中我們會學到在學校中學不到的知識,所以家庭教育也是幸福的。在這裏,雖然有父母的批評的指責,但卻凝聚着父母對你一種特殊的愛——關愛,在這裏,有父母的鼓勵和支持,這是一種獨特的精神幸福,所以最美的幸福就是家庭教育。

在我腦海中清晰的記着:在上國小的時候,那時的我和現在的我似乎判若兩人,在那時,我的學習成績一次比一次差,一次不如一次好,一次又一次的讓我傷心欲絕。剛開始,在上一年級時,我是班裏的第七名,二年級時,讓我跌入了第九名,在那時我想一次考不好沒關係下一次努力就行了,所以我並沒有在意,可是到了三年級,成績讓我跌入了深淵,跌得我好痛好痛,真的再也不想起來了,讓我對學習充滿了憎恨,厭倦,有時會在我的腦海中蹦出一個傻念頭:唉,看來,我的學習命運應該結束了吧,既然成績已經這樣不堪一擊了,不然就這樣混下來吧,反正我的學習已經不再是一種樂趣了,不如趁着美好的童年好好的“玩玩”吧。從那以後,我變了,已經不再是原來的我了,那時候我自己也認不出來我是誰了。在那時候,我開始不寫作業了,成天給別的同學找小麻煩,到處惹是生非,還經常的惹老師生氣,有時,我還會做出過分的事,比如,欺負班裏的小同學,還經常給別人弄壞東西,因此我經常被老師留下,媽媽也經常批評我。這種行為使我變的目中無人,但是俗話説“好景不長留”我的囂張只持續了幾天,就被無奈的制止了……

在一次小測試中,我由於貪玩沒好好複習,所以當測試的時候,可想而知,我有如熱鍋上的螞蟻急得團團轉,這些題我毫無頭緒,看着簡單做起來比登天還難,真怕考不好老師會告訴父母,我又要挨批了,這是我心裏不知從哪裏冒出來的一句話“現在着急了,早管着幹什麼了,後悔了吧,活該!”考完試後沒幾天,,不妙的事情發生了,老師把我的成績告訴媽媽了,還親自找媽媽談話,交流,當媽媽回到家後只見媽媽氣的臉有如煮熟了的大紅蝦,我知道已經大事不妙了,可是晚了,媽媽的表情似乎真想把我臭揍一頓,消消氣,但是媽媽並沒有這麼做而是説要和我談談,這是我嚇出了一身冷汗。

我和媽媽進去後坐在牀上,這是我發現媽媽在努力的控制自己的情緒,不一會她心平氣和的對我説:“你也知道我這次叫你來的目的吧,你這幾天是怎麼一回事?成績為什麼一次不如一次呢?”我支支吾吾地説:“我~我~我不想學了……”媽媽似乎差點氣“暈,”於是,媽媽一邊歎氣一邊無可奈何地説:“我和你爸爸的文化水平都不高,所以我們只能靠下地幹活為生,為此我們是多麼的後悔呀,真想回到過去再好好得聽一堂課,我知道這是一種極其可笑的奢望,這是不可能實現的,但世上沒有後悔藥,為此,我們真的想快點結束了這一生,在下一生中再好好的學習,這也是一種奢望,這是一種最“恥辱的奢望”。但是,你不同,你生活在幸福的.家庭中,無論是學校、家庭、社會都給了你們不同程度的教育,你現在還有機會,你還可以拼搏,還可以努力,還可以再次造就你的一生,原來的時候,我對,你抱有很大的期望,我相信你一定能做的很好,你一定能讓我們一家人在一起健康快樂的生活,但是你辜負了我對你的期望,把我的夢打破了,你是我傷心欲絕,但你可知道,我現在對你還有一絲絲的希望,我希望你快速從‘黑暗’中走出來,讓我再次對你抱有希望,你再次圓了我的夢想……”當母親説完這些話時,我感到我的頭上猶如帶了一頂千百斤重的帽子,把我壓得抬不起頭來了,喘不過氣來了,這是我慚愧的看了媽媽一眼國小生作文,我驚奇的發現媽媽的眼睛中掛着已經毫無水分的淚珠,一直跨過了臉頰滴入了深淵這是我感到了媽媽對我的愛,我是多麼的幸福呀!我呆呆的在想媽媽剛才所説的似乎內涵深刻哲理的話,這時有一滴水珠在我臉頰上滾動着,我輕輕一擦,原來我哭了,似乎哭的那麼後悔,哭的那麼傷心,哭的那麼想走出陰影。最後,媽媽又説了一句話,這句話深深的震撼了我,使我在心中默默的發誓:“我一定要‘金盆洗手,重新做人’我一定要改掉以前的壞習慣,從新開始,好好學習,再次圓媽媽的夢,讓媽媽不在為我而傷心了,我要當一個孝順父母、尊敬父母的女兒!”其實母親説的是:“如果你不好好學習,就是對不起父母,不尊重父母,你一定要當一個孝順父母、尊敬父母的女兒!不要再辜負我。”

這短短的一句話,使我在今後的學習中發奮了,發狠了,忘情了,沒命了!讓我對學習又充滿了興趣。當我對學習產生抱怨時,這句話時時刻刻環繞在我的身邊,時時刻刻提醒着我,是我的成績不斷提高,才造就了我今天的好成績,這是我最最最最幸福的家庭教育了,它改變了我的的一生的人生路,讓我走向了光明,幸福,快樂……它是我從壞學生成為了好學生。

家庭教育作文10

《人民日報》曾以“掙脱安逸——‘牛勝虎’的啟示”為題講述了發生在哈爾濱“東北虎林園”裏的一件離奇事。佔地100萬平方米的“東北虎林園”建立的目的,是要把老虎從籠子裏放出來,逐步變人工餵養為野外捕食,提高老虎的生存能力,最終將老虎放回大自然。一天,參加全國報紙總編輯新聞攝影研討會的老總和攝影記者們興致勃勃地來林園攝影。然而,令這些攝影高手失望的是,當一頭小牛犢被送進林園之後,他們沒能拍攝到預想的“羣虎噬牛圖”,一場驚心動魄的牛虎爭鬥,結果以貌似強大的東北虎失敗而告終。兩隻東北虎使盡渾身解數,仍抵不住小牛犢的本能抵抗,最後只得灰溜溜地落荒而逃。細細一想,也在情理之中。雖然林園給了老虎廣闊的活動空間,和一般動物園不一樣,但在餵養方法上卻完全相同,即定時把切好的肉端到老虎面前。既然能飯來張口,不用出力就有美餐填飽肚子,老虎也樂得坐享其成。過慣了安逸舒適的日子,以兇猛著稱的獸中王便變得徒有其表了。而小牛犢則是本能地感到危在旦夕,奮力拼搏。牛虎相鬥,終以牛勝。

前不久有報載:一位成績優秀的北大學生,因為生活不能自理,除了讀書,吃飯之外什麼都不會的學生,最後退學了。學習成績是孩子優秀的具體表現,但一個學習成績好的孩子並不一定是一個優秀的孩子,我們家長的共同目的都是希望培養出具備優良心理素質、熱愛學習又能自立自強的孩子。現在在我們的家庭中,孩子多為獨生子女。有些家長對孩子寵愛有加,百般溺愛,生怕孩子吃苦,這樣培養出來的孩子將來去面對社會和生活呢?那麼,如何培養孩子的自立能力呢?

1、自立,從小抓起

(1)自立,他可以!

父母在相信孩子有自立的能力同時,父母也要讓孩子明白,他是可以自立的。因為自身工作時間的原因,我在下午四點半以前往往不能按時去學校接孩子,因此在國小一年級的時候就不得不“狠心”地教會了小孩自己獨自坐公交車回家。記得在小孩一年級下學期的時候,當時第一次讓小孩子自已坐車回家,説實話自己確實有些提心吊膽,一是怕孩子坐車不安全,二是怕孩子坐車錯過了車站,但是自已下午有教學任務,肯定不能按時去接孩子的,只能狠一狠心讓他自己回家。因為怕小孩錯過車站,我就在孩子的'衣服裏放了四塊錢,與他説好了,萬一車子坐過了頭,可以用另外二塊錢坐回來,沒有坐錯的話,那二塊錢就作為獎勵。那天當我忐忑不安上完課回到辦公室的時候,小孩正興高采烈地在辦公室裏與同事在玩,我不由地對他豎起了大拇指,表揚了兒子的能幹。

從這個例子可以看出,孩子並不像我們想象的那樣脆弱,孩子其實可以做很多事情,只是因父母的溺愛剝奪了他們自立的能力。我們應該鼓勵他,相信他,因為他的能力和潛力是很大的,一定是你沒有想到的。

(2)自立,從自理開始。

俗話説:“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同樣,不能自理,何以自立?所以,培養孩子獨立自主,應該先讓孩子養成良好的自理習慣。

我在培養小孩的自理能力時,主要是兩方面:一是在前一天晚上提醒他自己整理好第二天的學習用品。我認為國小階段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比每次考試100分都更重要,學會整理自己的學習用品和作好第二天的上課準備是培養小孩良好習慣的重要途徑,我一直都比較注意幫助孩子養成這方面的習慣。在整理時,我僅是起提醒和監督作用,一般不會去代勞,時間長了,孩子自然知道第二天上學前應作哪些準備。二是父母都比較忙的時候學會照顧好自己。許多父母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總是照顧得無微不至。其實,有時候,父母沒必要什麼事都去管,應該讓孩子自己去做。比如,天冷的時候,父母們不要先對孩子説“該穿大衣了”,而要讓孩子自己在感受中學會加衣服。孩子長大了,遲早將脱離父母的羽翼去獨立生活,因此在小孩成長的道路上早些教會孩子自己照顧自已非常重要,家長應逐步放手讓小孩學會照顧好自己。

2、自立要從小事做起。

在平時的生活中,我們每天都遇到這樣的情況:當一對夫婦要他們的孩子收拾起攤在桌上的書本、玩具時,有的孩子藉口:“我馬上……知道了……我現在還不想……我過會兒再收……我太累了……媽,你替我收拾吧”。這時,有的家長就退讓了,殊不知,這一退讓卻讓孩子失去了責任感,產生下一次反正爸爸媽媽會替我做的依賴思想。所以在給孩子交待任務之後,做家長的一定要剋制替孩子做事的慾望。

3、自立要適當地找“苦”給孩子吃。

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古人云:“自古英雄多磨難。”古今中外的許多名人,少年時代都是在貧困中度過的。貧賤憂戚的生活,激發他們奮發向上,經千錘百煉,終有所成。少年時代是長身體、長知識,培養高尚品行情操和良好氣質的關鍵時期。貧賤憂戚,固然不是我們故意追求的東西,但它確實可使有志氣的青少年產生強烈的危機感,懂得如何勤奮努力、創造未來;而養尊處優,把享受寄託在他人的勞動之上,就會缺乏危機感,不思進取。建議家長能適當找“苦”給孩子們吃,避免他們染上“富貴病”。而經歷過艱難困苦環境鍛鍊之後,人不僅有堅強的意志、實幹的本領,而且還會產生尊重他人、珍惜時光、愛護財物等優秀品質,其生存能力和競爭意識都會加強,這對於他們適應社會,有所建樹,將會大有裨益。

細細想一想作為家長真的很辛苦,但孩子的自立自強能力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家長自己必須做個有心人,制定計劃,持之以恆。家長的責任是做足球場上的教練,而不是上場為孩子踢球,更不是要孩子把球踢進你的球門。

家庭教育作文11

我們每一個人,脱離母體呱呱落地,降臨人世,作為一個社會成員,首先進入家庭生活。家庭是每一個孩子的第一個生活環境,家長,其中特別是父母,是孩子不可任意選擇的首任教師,家庭教育是人一生中接受教育的開端。嬰幼兒的頭腦象一張白紙,很容易塗上各種顏色。在孩子生活的早期,家長和家庭生活對他們實施着各種各樣的影響,這些影響在他們的心靈上留下極為深刻的烙印,很難消失。家長實施的各種教育,他們終生不忘,成為他們一生成長的基石。

孩子從出生的那一天起就接受着家長的影響和教育。最初的言語是從父母那裏學會的,最初的感情是受父母感染的,是父母手拉手教孩子邁出人生的第一步,是在父母指導下進入社會生活,瞭解社會的。孩子小時候,是形成習慣的最佳時間,良好習慣的形成在人的一生成長中起着打基礎的作用。孔子説:“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是説早期形成的習慣象是與生俱來的一樣穩固。

在兒童階段,孩子們的思想尚未定型,“心知未有所主”,有很強的可塑性。他們興趣廣泛,對於周圍的一切都感興趣,善於模仿,有很強的感受能力,有驚人的學習和記憶能力。

兒童時期,孩子們缺乏獨立生活的能力。衣食住行都須臾離不開父母的照料,在生活上和心理上對家長有極大的依賴性,他們的活動能力和活動範圍有限,主要是在家庭,在父母身邊同家長朝夕相處,家長的影響和教育幾乎天天都在強化。由於父母和子女有天然的血統關係,在朝夕相處的生活中建立了十分真摯深厚的感情,家長在孩子心目中很有威信,孩子十分信賴家長。因此,家長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自然成為孩子們效仿的榜樣。家長的'教育成為孩子生活的準則,家長對周圍人和事的評價標準,成為孩子道德評價的標準,甚至父母的作風、習慣、氣質、興趣、愛好、個性特徵等,都深深地影響着孩子。

家庭生活和家庭教育對於每一個人的德、智、體的發展起着奠基的作用,特別是對人的思想品德和個性品質的形成,甚至可以説是起着型塑的作用。有人説:“孩子是家長的影子”,“孩子是家長的翻版”,這種説法,都説明早期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家庭教育對子女身心的發展水平有決定作用馬克思説過:“法官的行業是法律,傳教士的行業是宗教,家長的行業是教育子女。”革命導師的教導十分深刻。作為法官,必須執行法律,否則就是失職;作為傳教士,必須以傳播宗教為本分,否則就是不虔誠;同樣,作為家長,必須以教育子女為天職,否則就是不稱職的家長。做父母的,必須象法官傳教士那樣忠於職守。

教育子女是家長義不容辭的責任,這是由社會職能所決定的。

在舊中國,勞動人民的子女很難獲得入學接受學校教育的機會,主要是在家裏接受的教育,父母自然是孩子的終生教師,家庭是孩子最長久接受教育的場所。

在今天,廣大勞動人民的子女都可以入學讀書,接受學校教育,即使在這種情況下,家庭教育仍然未失去它的作用,它還是孩子接受教育和影響的重要途徑。

孩子們在入學之前,絕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家庭裏渡過的。入學以後,每天仍有三分之二的時間生活在家庭裏,在父母身邊的時間遠遠超過在學校的時間,再加上雙休日、寒暑假,孩子接觸家長的時間、機會要比接觸教師多得多。因此,儘管孩子在入學後學校教育起着主導作用,但家庭教育仍然是經常起作用的重要因素。

孩子在入學之前所受到的家庭教育起着打基礎的作用。但學齡前家庭教育並不是家庭教育的全過程,而是家庭教育全過程的一個重要階段。應當承認,孩子入學以後,隨着年齡的不斷增長,知識的增加,社會經驗的日漸豐富,他們遇事有了一定的獨立見解,不象小時候那樣聽話了。但家庭教育還在繼續發揮作用。以到孩子們長大成人,走上社會,獨立生活,仍然直接或間接地接受着家庭教育的影響。

孩子到了國中,就進入了青春發育期。他們獨立活動能力增強,社會活動範圍擴大,要接受來自各個方面的影響。周圍環境的影響有積極的,也有消極的。這一時期,正是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孩子在思想和學習上開始分化。同時,這一時期,也正是孩子和家長重新調整關係的時期。調整好了,家長就可以繼續保持教育的主動權;如果調整不好,把關係搞僵了,就要喪失教育的主動權。因此,孩子進入學校以後,家庭教育不但不能放鬆,反而更應當抓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