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作文

冬至的作文集錦14篇

欄目: 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1.47W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冬至的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冬至的作文集錦14篇

冬至的作文1

“叮叮噹噹”,廚房裏傳來的聲音打斷了我與周公的約會。我揉揉惺忪的睡眼朝廚房喊:“奶奶,一大早忙什麼呢?”

“今天冬至,我們在準備過冬至節,你快起牀幫忙……”

我連忙起牀,走進廚房,看到全家人正各司其職。媽媽正在做冬至團,爺爺忙着殺雞、煮肉,奶奶在擺放祭祖用品。我也加入忙碌的隊伍,和奶奶一起往桌上擺放祭祖供品。供品可豐富了,雞鴨魚肉,糕餅水果,酒水茶飯,樣樣齊全。看着奶奶一絲不苟擺放供品的樣子,我想起了每年冬至奶奶都説的老古話:“冬至大如年。”果然奶奶又開説了:“冬至大如年,這些個供品得仔細擺放才是。”經奶奶再三檢查沒有遺漏後,爺爺點上香燭,祭祖儀式開始了。全家人懷着虔誠的心從大到小依次祭拜祖先。

祭祖儀式結束後,奶奶開始準備豐盛的晚餐,她一邊準備,一邊又説起了她的'老古話:“有的吃冬至夜,沒的吃凍一夜。”我問奶奶這啥意思?奶奶樂呵呵地説:“今天晚上我們要吃一頓豐盛的團圓飯。”不一會兒,奶奶就把晚飯準備好了。果然豐盛,滿滿一桌子菜,特別是那熱氣騰騰的老母雞,散發出誘人的香味。奶奶給我盛了滿滿一碗雞湯,又夾了一個大雞腿説:“冬至要吃雞。”我連忙接一句:“冬至吃雞,大吉大利!”奶奶連聲説:“對對對!冬至吃個雞,來年好身體。”全家人哈哈大笑,奶奶的這些老古話真有意思。

我一邊吃一邊問媽媽:“冬至怎麼來的?”媽媽説:“早在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時代,我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了冬至。古人講,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至南,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古人認為冬至是二十四節氣的起點……”媽媽知道的真多,但我更喜歡奶奶那些老古話。

我家的冬至就在奶奶的那些老古話裏,在隆重的祭祖儀式裏,在豐盛的團圓飯裏。

冬至的作文2

十二月二十二日是冬至,平生第一回去仙遊楓亭為祖父、祖母及姑姑、姑丈掃墓。算是對他們有個交待。

對莆田為什麼是冬至時節全民掃墓,有了初步的瞭解。據説此風俗是緣於春秋戰國時期,當時中原的百姓到了農曆冬至這一天,家家户户都禁食,以紀念仙逝的先人。這種習俗由於戰亂,中原的先民遷徙到長江以南也把它帶到遷徙地。由於莆田民風淳樸,此習俗流轉至今,保留髮揚光大,已經成為當地老百姓約定俗成的節日。每年的這一天,莆仙地區的老百姓統統上山祭祖、掃墓。滿山遍野活躍着一羣羣穿紅衣裳的莆仙女人,也成為當地冬至節日裏最亮麗的一道風景。

二十一日去看老師,師母問我來仙遊幹什麼?我説,掃墓。她竟然反問,女孩子掃什麼墓?我不解,為啥女兒不能掃墓。原來當地風俗,女兒出嫁就是人家的人了,再沒有資格為父母掃墓。所以當地只要是獨生女户,非要讓女婿入贅或做“兩顧”。目地之一就是自家老倆口百年之後有人掃墓,不至於絕後,死後連個掃墓的人都沒有。瞭解到這樣的習俗,此時才理解沒有兒子人家的悲哀,懂得當年我的父母為什麼要把我留在家裏的原因。因為我們是二女户。由此可見莆田傳統習俗力量強大。在福建省的其他地區,這種女兒不能為父母掃墓的習俗早已革除,我在外地長大、生活,從不知道今天還有這樣落後的風俗習慣,而且在莆田堂而皇之地盛行,這是為什麼?

另一件事就是看見父母墓碑上雋刻着還活着的兒子、媳婦的名字。這也是過去我不曾知道的事。這樣的行事我認為很好。符合現代環保節約土地的觀念,一家人在一起;其次不浪費資源,以後有人去世,只要把骨灰盒安放即可。可能是我孤陋寡聞,其他地區早有這樣的做法。

第三件事是直到今年的冬至因為去掃墓,我才發現大哥的.外孫女管她的舅舅喊伯父。大哥的女兒也留在家裏。我不解,因為大哥有兒子。好奇問大哥,他竟不回答。之後瞭解才知蹊蹺之處。原來是大哥嫌女婿條件差,故意出難題。誰知女婿願意,也就成就一樁姻緣。

這些莆田獨特的風俗很有意思,值得細緻品味,它充分的反映莆田人對待人生的體驗和感觸,民間習俗力量根深地固強大,依然夠威夠力!

冬至的作文3

二十四節氣中,要説哪個最温馨,那麼一定非冬至莫屬了。因為在那一天,家家都會圍坐在一起吃一頓熱氣騰騰的湯圓,團團圓圓,和和美美。彷彿冬至不吃湯圓,就與中秋不吃月餅,元宵節不吃湯圓一樣,缺少了節日的氣氛。

每年的冬至到了,我都喜悦小滿懷。因為我都會想起那色彩繽紛,Q彈絲滑的湯圓以及它那撲鼻而來的香味,使我無法忘記。

一大早,我便從牀上爬起來,一溜煙兒跑到廚房。果然正如我所料,媽媽早已捧着一大個粉紅色湯圓坐在椅子上,笑眯眯地等着我。耶!又可以捏小動物啊!想到這兒,我三步並作兩步,衝到房間換好衣服。“叮咚!”門鈴響了,我哼着小調走過去打開門“呀!姐姐是你呀!來來來一起捏小動物吧!”我拉起姐姐走向廚房。

只見,媽媽已經開始了“手工模式”,漸漸地,一隻胖乎乎的小豬,經過媽媽這一番巧手打造出來,可我和姐姐還看得入神,陶醉在其中,還不肯“出來!”呢?

“我也要捏!”説着我就抓起一團湯圓搓了起來,一個歪歪的身子出來了,緊接着尖尖的小耳朵也“冒”出來了。再接着,不起眼的'小眼珠也從胖乎乎的臉中“鑽”了出來。大功告成!這時姐姐和媽媽一同笑了,我趕快跑去照鏡子:啊!我成了大花貓了!

“妹妹,四不像煮好了!”姐姐一邊笑一邊喊。“四不像”那是什麼啊!我湊過去一看,啊!小豬早就成了一團肉呢!哈哈……

“媽媽,冬至怎麼來的?”我一邊吃飯,一邊問媽媽。媽媽告訴我説:“冬至又名‘一陽生’,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中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時間在每年的公曆12月21~23日……”我和爸爸聽了,直誇媽媽學問大。媽媽笑着説:“要想學問大很簡單,多讀書即可。”我聽了直點頭。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每一個節氣都有自己獨特的習俗特點。作為一箇中國人,要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才對。

冬至的作文4

冬至是北半球白晝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同時也是正午太陽角度最低的一天。冬至又稱冬節,為二十四節氣之一。

冬至是中國傳統節日,每年冬至前後都會有冷空氣頻繁活動,氣温下降。所以,冬至這一天,人們喜歡食用熱乎乎的食物,有的包餃子,有的做湯圓。而我們山城重慶,習俗就是喝羊肉湯。每到冬至日,外面寒氣徹骨,我家卻温暖如春,洋溢着節日的喜慶氣氛。

去年冬至節,我放了學回到家還沒進家門,一股香味就撲鼻而來。我來不急扔下書包,就問:“爸爸,今晚準備了什麼好吃的呀?”“羊肉湯鍋”,爸爸笑盈盈地説,“啊,羊肉湯呀!”我討厭吃那玩意,心情一落千丈。我撅着的小嘴,彷彿嘴上掛了一個小茶壺。爸爸將羊肉湯舀了幾勺在我的碗裏,淡綠色的葱花在白得似牛奶的湯裏打着轉,好像在對我説:“快嚐嚐吧,美味着呢!”

“冬吃蘿蔔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藥方,我也一樣健康。”媽媽夾着一片冒着熱氣的蘿蔔念着。突然,弟弟叫了起來,“真好吃,好吃。”我看着鍋裏那泛白的羊肉湯,頓時讓我聯想到滾滾而來的奶油,羊肉一絲一絲,捲曲地富有藝術,那硃紅的羊血同碧綠的青菜為湯鍋添上了獨特的風彩。我再也忍不住了,端起碗,輕輕地小喝了一口。一縷香香的.、暖暖的、軟軟的細流浸入了我的牙齒,滲入我的喉嚨,進入我的肚子裏的胃口袋中。啊,真香,真舒服,真可口,全身都暖暖的。此時,回家進門時的討厭情緒早已拋到九霄雲外,愉快的和家人享受着這色香美的羊肉湯鍋。我再也停不下來了,一口接一口,一碗接一碗……讓我不禁吟起偉大詩人蘇軾的詩來:“秦烹惟羊羹,隴饌有熊臘。”

在冬至,天氣變得更冷,人與人的心卻走得更近了。所以,我喜歡冬至。在冬至,我們收穫了很多。同時,也收穫了一份等待,等待春的到來。

冬至的作文5

當香味裊裊升起,灶火漸息,用那雪白的糯米粉包裹的湯圓啊!那甜甜的,黏黏的,熱氣騰騰,幸福滿滿的湯圓呀,滿是我們同學辛辛苦苦的勞動成果。

今天是冬至,學校竟然安排我們做湯圓,真是意想不到啊,大家都開心極了,這是我們第一次在學校裏做湯圓。

老師先幫我們分好糯米糰和麻心,再把我們每8人分成一個小組開展活動。好,湯圓開做啦! 我們把湯圓揉成一個個小球,然後壓扁加入少量麻心,像包餃子一樣,把皮粘合在一起搓成圓球。當然,我遇到了問題--總是不能把湯圓搓圓,總是有一個一個的“小尖角”.裝着餡的湯圓裏頭似乎有許多調皮的小人,像是把腳一隻一隻翹出來,形成一個一個尖尖的角,真是難看。哎,都是軟軟的糯米粉惹的禍,任我們怎麼努力搓都沒用。後來,我乾脆等“湯圓們”幹一點了,硬一點了再去搓,裏面的“小人”安心了,不會再動了,真是“軟的不服,得來硬的”! 再看看其他組的.同學--瞧,有的同學把餡放得太多了,結果成了“黑煤球”;有的同學沒放餡,湯圓就成了“實心球”.施捷仁同學在做的時候,禁不住鮮美的麻心餡的誘惑,往嘴裏一點一點的塞,引起了同學們陣陣笑聲。

一節課過去了,我們的湯圓做得差不多了,一個個白白的“胖娃娃”整整齊齊地擺在桌子上,像“孩兒兵”排着隊伍等隊長檢閲呢! 做好了,當然少不了吃這個環節。嗨,熱氣騰騰的湯圓來啦!湯圓冒着熱氣,在盆裏等待我們品嚐。“咦?這湯圓湯的顏色怎麼跟在家裏吃得不一樣?”哦,是湯圓的“餡漏”了!後來我們知道,原來“罪魁禍首”是王子木。他做了一個“黑煤球”湯圓,外頭是餡,而餡的裏頭才是糯米粉,所以,我們的湯圓湯全被它“污染”了。

雖然湯圓包得不是很好,但我們吃得津津有味。一碗碗熱熱的、親手包的湯圓,一碗碗承載着同學們歡聲笑語的湯圓,在寒冷的冬天散發出陣陣暖意。

冬至的作文6

冬至,是我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一個傳統的節日。俗話説“冬至大如年”的説法。這一天是白天時間最短,黑夜時間最長的一天。我們老家還有一種説法,如果冬至要下雨,那麼過年就會睛,相反如果東至要是晴,那麼過年就要下雨或者下雪。

今天是家家户户吃餃子的習俗,我們家也是一樣。一大早媽媽就去菜場買了新鮮的肉和一些蔬菜,還有一些包餃子的原料。媽媽回到家先把麪粉和好,然後把肉和蔬菜都剁好,調好了餃子餡,就開始擀餃子皮,我特別喜歡擀餃子皮,因為麪皮拿在手上就像橡皮泥一樣可以做各種各樣的小動物,媽媽包的餃子特別的好看,一個個包的'非常飽滿像一個個金元寶,爸爸包的也不錯,可就是我怎麼包也沒有爸媽包的那麼好看,樣子特別醜,媽媽還説包的這麼難看等下煮好了都給你吃,我一聽這話就扁着嘴説:“哼,就不。”

到了中午,餃子就開始煮了,餃子在鍋裏煮了一會,香味就撲面而來,我可真想偷偷的去吃一個呢!過了一會兒餃子終於出鍋了,我像一尺小饞貓一樣迫不及待地吃一口,可真美味。媽媽幽默地説:“吃了餃子,天冷了就不會凍掉耳朵了。”爸爸説冬至吃餃子還有一個故事,是為了紀念醫聖張仲景。”我問為什麼要紀念他呢?爸爸就便給我講起了張仲景的故事。

當時,天下大亂,盜賊四起,到處瀰漫着戰爭的硝煙,生靈塗碳,民不聊生。張仲景回到家鄉,正是冬天,大量饑民耳朵都凍裂了,潰爛發炎,張仲景見了心裏很不是滋味,就想了一個辦法,用新鮮的羊肉和火紅的辣椒還有一些藥材放到大鍋裏精心熬製,然後將煮好的食材撈起來剁碎,碾成泥,用麪皮包成耳朵狀,這便是今天的餃子,煮熟的餃子和湯水香飄十里,張仲景把這些煮熟的餃子分給了那些饑民吃。幾天後,饑民們凍裂的耳朵也因吃了餃子而痊癒。這湯水人們也叫驅寒湯。從此為了紀念張仲景就有了冬至吃餃子的風俗。至今還流傳着一句話“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

餃子也快吃完了,爸爸的故事也講完了,我恍然大悟,原來是這樣啊!今天既吃到了美味的餃子,又聽到了一個關於名醫張仲景的故事。這一天真讓我長了不少知識。實在是太開心了!

冬至的作文7

冬至二十四節氣之一俗稱“小年”,這一天北方有吃餃子,南方有吃湯圓的習俗,在我們義烏除了要給祖先掃墓外,必不可少的一項就是吃湯圓,而這當中又怎麼能少了我這個小饞貓的身影呢?

這不吃完午飯,洗好手我就迫不及待的催着媽媽和我一起做湯圓,在媽媽的指導下我先往盆子裏舀上滿滿3大勺糯米粉,然後媽媽邊幫我加温水邊指導我和麪,我使出渾身解數用力的來回揉搓,只見原本鬆散的麪粉像一個個聽話的孩子漸漸的聚攏在一起形成了一個光滑潔白的大團子,揉好麪糰就可以做湯圓了,我學着媽媽的樣子,從麪糰裏揪下一小塊,放在手裏邊捏邊轉,柔軟的麪糰慢慢變成了一個有個凹洞的麪粉球,我再在裏面填上媽媽事先做好的芝麻餡再把口封上,這時媽媽説:“我們冬至吃的湯圓也叫“冬至圓”。“圓”有“團圓”“圓滿”之意,所以我們要把湯圓搓的圓圓的。”話剛説完,結果我一下用力過度,湯圓裂開了一條口露出了裏面的.餡就彷彿在嘲笑我的無能,但我並不氣餒接着再來,慢慢的我就找到了感覺,湯圓也做的越來越好,不一會滿滿一砧板白胖湯圓就被我和媽媽做好了。

這時水也開了,只見媽媽把砧板上的一顆顆白白的湯圓往水裏送,湯圓們有的像個練習了千萬次的跳水運動員優雅的躍入水中,有的像個勇敢的士兵雄赳赳氣昂昂地往前衝,有的又像個嬌嬌弱弱的小姑娘躲躲閃閃地也入了水,轉眼湯圓就煮好了,我急不可耐的盛了一碗,看着碗裏一顆顆又大又圓的白胖湯圓,我舀出一顆輕輕的咬了一口,一股糖水伴着芝麻流了出來,好香好甜呀!一直甜到了我的心裏。我調皮地眨眨眼對媽媽説:“媽媽書上説了吃了湯圓大一歲,我要快快長大,所以今晚我要多吃幾個湯圓啦!”

這就是我的冬至節雖然天氣很寒冷,卻讓我感受到勞動的快樂,也讓我體會到濃濃的愛。

冬至的作文8

傾聽着20xx年的腳步聲,我們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冬至夜——這美好的一夜,北半球白晝在一年中最短的一天。傍晚,我和妹妹一放學就來到了奶奶家,説好了,要與他們共同度過這温馨的.一夜。爺爺、奶奶也正要出門樂呵呵地迎接我們呢!

該吃晚飯了,奶奶端上了白切羊肉、紅燒排骨,熱氣騰騰的香菇雞湯全是我們愛吃的菜,奶奶説:“有句老話説啊,冬至夜,‘有銅錢人吃一夜;嘸銅錢人凍一夜’舊社會中有多少人家,在這個時候窮人都只有挨凍的份啊!

”奶奶在與我們憶苦思甜呢。是啊,爺爺接着説:“現在時代不同了,孩子們多幸福啊!

你們知不知道有關冬至的來歷呢?”晚飯後爺爺給我們講了“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説法。相傳漢朝時,北方匈奴經常騷擾邊疆,百姓不得安寧。當時匈奴部落中有渾氏和屯氏兩個首領,十分兇殘。百姓對其恨之入骨,於是用肉餡包成角兒,取“渾”與“屯”之音,呼作“餛飩”。恨以食之,並求平息戰亂,能過上太平日子。因最初製成餛飩是在冬至這一天,在冬至這天家家户户吃餛飩。以後就作為一個傳統節日來過了,有冬至宰羊,吃餃子、吃餛飩的習俗,南方地區在這一天則有吃冬至米團籽習俗。怪不到早上我們吃的就是奶奶從穆桂英美食店買回的糯米糰籽啊!

同時,爺爺説道:“冬至也是一個節氣,太陽的照射有過了冬,長一葱;過了年,長塊田之説。每年冬至節也告訴我們氣候都要進入一個最寒冷的階段,交冬數九就是從冬至開始。有農彥説:“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雁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冬至,是我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一個傳統節日。過了冬至,白天就會一天天變長,過了今晚明天就是冬至節了,太陽離我們越來越近了,春天也就離我們不遠了———,冬至節前我們渡過了一個有意義的冬至夜!

冬至的作文9

在冬至時節,寫給逝去的母親。

——題記

冬至來臨的時候,天氣一天天冷了起來。我心也漸漸冷了行起來。行走在沒有一絲雲彩的藍天下,石楠樹上掛着彩色的果實,香樟樹鬱鬱葱葱,梅花含苞待放,心應該是遠離荒漠的,可卻被莫名其妙的悲哀荒涼侵擾着,難過着,心也越加荒涼。

今生已經有多偶然,哪怕是至親母女。緣分可遇不可求,哪怕是父母和子女。真正的懷念,是在失去之後。當懂得親情彌足珍貴的.時候,早已經沒有沒有了。在夢中相見母親,在幽幽的找尋中醒來,我會想是否有來生。假如有來生,但願有緣相遇見到母親,哪怕讓我看見您幸福平安,不像今生那麼辛苦,不再英年早逝。

我知道,嚴冬來臨的時候,春天不遠了。

那條和母親一起走過的小河早已經不在了。如果在,這個季節,河邊麥田裏應該有不多的薺菜,閒暇時可以採摘回家,那可真是美味。不久河畔的鳴蛙就會在耳旁,還有從水邊草叢裏提起了的成串的蛙卵,還有被我驚擾的蝌蚪羣,還有田埂上的野生報春……

還記得那個水還很涼的黃昏,我不怕水涼銑足而濯,臉上的和頭髮上欲甩未落的水珠,被母親的責怪。只可惜那時的我裝不下那淡淡的暮色,如果當時就能把它化成墨滴,暈一種結局,也許在這寒冷的冬夜,就是歲月留給我的温暖,是我對明天對春天的期盼。可是,那已經留在記憶的面孔,只在遠方相互注視。

春暖花開的時候,那微笑又像往常一樣,隨黃昏隨天地暗去了,剩下的依舊是無窮無盡的念想。

季節輪迴,人生怎麼輪迴呢?親情怎樣輪迴呢?

冬至的作文10

“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看着裊裊炊煙,聞着幽幽清香,品着絲絲甜香,冬至是那麼美好,那麼祥和。

昨日,我在老家過冬至日,可謂四世同堂。首先阿太就拿出了一個火紅的爐子,又取出一大籮筐,裏面鈔票滿堂,應該是祭祖祭神吧。阿太取出一把放入爐子,點上火,我也參與其中,一同一把把地放着,阿太在一旁念念叨叨,雙手合十不斷祈禱,祝願我們身體健康,學有所成。炙熱的火映襯着我們的期許。

一轉鏡頭來到美食階段—湯圓。奶奶首先用粉和水攪和在一起,還使出了“乾坤大攪拌”,那粉團既不稠,也不稀,白白的,嫩嫩的。接着便是將芝麻與粉團合在一起,這可得有一定的水準。奶奶將粉團搓成圓,輕輕地壓平,放入適量的甜芝麻,再將兩旁的粉團往中間填。在旁的我也按捺不住,學着奶奶的樣子,有模有樣地做了起來,可在放芝麻的時候出現了問題。芝麻放得多了些,我使勁一捏,捏出一個尖來,不斷修整,才差不多是一個圓。瞥眼,瞧見奶奶早已將做好的一批湯圓像訓練有素的士兵排列整齊。我一邊看着,還一邊嘖嘖讚歎奶奶的手藝。

媽媽也沒閒着,拿來鍋,倒水,將湯圓一個接一個地投了下去。我在旁靜靜地看着,只見湯圓靜靜地躺在水底,就像初生的寶寶那般可愛。逐漸地,水開始沸騰,湯圓在鍋裏上躥下跳,調皮極了。少頃,湯圓出鍋了,房間裏瀰漫着湯圓淡淡的清香,是那麼誘人。我迫不及待地取來碗,拿起勺子,舀起一勺湯圓,放置在碗裏。冷了一會兒,只見碗裏黑黑的.,原來是我包的湯圓露餡了。我迫不及待地一口塞進嘴裏,可謂是舌尖上的盛宴,嘴尖飽滿圓潤,如得温豔玉。入食道,進肺腑,沁人心脾,芝麻的甜香在口腔裏久久地迴盪。

湯圓,象徵着團團圓圓,幸福滿堂。我嘗着湯圓,心裏漾起一股暖意,親情也在美味中一點一點凝聚,洋溢着節日的喜慶氣氛。

冬至夜,天變得更冷了,而我們的心卻走得更近。美食的碰撞,心與心的温暖,讓冬至變得温馨,讓我們收穫了別樣的親情!

冬至的作文11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民間有一個傳説,就是冬至這天不吃餃子容易凍耳朵。其實冬至真正的意思另有其文,還是我們敬愛的楊老師給我們講了為什麼要吃餃子?原來是為了紀念神醫張仲景舍藥救人的故事。冬至在每年的十二月二十一日至十二月二十二日之間,根據天文方面的知識,冬至當天白天最短,黑夜最長。

今年的十二月二十一日這天下午,我們班舉行了迎冬至、包餃子的勞動實踐活動。我們全班同學共同度過了一個美好而温馨的時刻,期待吧。

下午三點半,活動開始了。我們飛奔到了體育室,已經有很多家長在緊張的忙碌着。我跑到我們小組的操作枱,桌子上擺放着各式各樣的廚具,各種顏色的餃子皮,還有散發着香味的`肉餡。阿姨、奶奶們擀皮的擀皮,包餃子的包餃子。我很高興也加入了包餃子的行列。奶奶也參加了活動,在奶奶的精心指導下,我很快完成了一個餃子,不過餃子的外觀形象是我自己創作的,所以我給起名為“外星人”。要想餃子包的好就要多練習,我們很快就進入了角色。

一會,楊老師宣佈説,讓每個組準備一件餃子作品,以備今天參加比賽,大家高興壞了,各組在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完成作品。有做玫瑰花的、老鼠的、心形的……五花八門,奇思妙想什麼樣的都有。

很快餃子就包好了,進入煮餃子時刻,每組都有電鍋,有家長負責指導我們煮餃子,我們真正體驗到了快樂。大家吃餃子的姿態真是千奇百怪,有的同學小口小口的吃,有的同學直接將整個餃子直接放入嘴巴里,嘴圓圓的,真有點像豬八戒吃桃子,一口吞一個。

活動很快就結束了,楊老師將參賽作品作了評價,我們很高興,希望下次課外活動很快到來。這真是美好又快樂的一天。從今天活動中我體會到“勞動是辛苦的,不勞而獲是可恥的。”

冬至的作文12

無意中看了眼牆上的日曆,才知道冬至到了。

——題記

冬天無聲無息的來了,帶來了陣陣寒風,驅趕着路上的行人。

這麼冷的天,我只能呆在家裏了。我坐在沙發上,百般無聊的四處看,無意中看了眼日曆,咦?今天冬至誒!

我跑向媽媽,“媽媽,媽媽,冬至是幹什麼的啊?”

“冬至是一個節氣,我們常在這一天吃餃子。”

“吃餃子?我們是買着吃嗎?”

“不,今天啊,我們自己包餃子。”

“自己包餃子?好啊好啊,我也要包!”

“好啊,那你現在就先看看媽媽是怎麼包的吧。”

聽到這句話,我就趕忙跑到媽媽身邊坐下,盯着她的手,不想錯過一絲細節。只見媽媽拿起一張餃子皮,舀了一點肉餡擱在餃子皮的中心,把兩邊一對摺,又捏了幾下,一個好看的餃子就做好了。看着媽媽做的這麼好,我也不禁躍躍欲試。説到就做,我也拿了一張餃子皮擱在手心,舀了一些餡擱在餃子皮上,然後一捏,本以為會像媽媽捏的一樣好,想不到卻把餡都捏了出來,“這是怎麼回事啊?”“小笨蛋,你的餡包的太多了。”我只好又拿了一張餃子皮,這次我只舀了一點餡,兩邊一捏,這次沒有漏出來,太好了,只是,好像太扁了些,一點都沒有媽媽捏的好看。不過,這樣應該……差不多了吧。我又做了好幾個餃子,不過都是扁扁的。等了一會兒,我的.餃子就出鍋了。雖然相貌不怎麼樣,但是吃着卻是別有一番滋味。

這次包餃子我是真的體會到了勞動的快樂。原來自己的成果不論在怎麼難看,也是最好吃的。

冬至的作文13

當香味裊裊升起,灶火漸息,用那雪白的糯米粉包裹的湯圓啊!

那甜甜的,黏黏的,熱氣騰騰,幸福滿滿的湯圓呀,滿是我們同學辛辛苦苦的勞動成果。今天是冬至,學校竟然安排我們做湯圓,真是意想不到啊,大家都開心極了,這是我們第一次在學校裏做湯圓。老師先幫我們分好糯米糰和麻心,再把我們每8人分成一個小組開展活動。好,湯圓開做啦!

我們把湯圓揉成一個個小球,然後壓扁加入少量麻心,像包餃子一樣,把皮粘合在一起搓成圓球。當然,我遇到了問題——總是不能把湯圓搓圓,總是有一個一個的“小尖角”。裝着餡的湯圓裏頭似乎有許多調皮的小人,像是把腳一隻一隻翹出來,形成一個一個尖尖的角,真是難看。哎,都是軟軟的糯米粉惹的禍,任我們怎麼努力搓都沒用。後來,我乾脆等“湯圓們”幹一點了,硬一點了再去搓,裏面的“小人”安心了,不會再動了,真是“軟的不服,得來硬的”!

再看看其他組的同學——瞧,有的同學把餡放得太多了,結果成了“黑煤球”;有的'同學沒放餡,湯圓就成了“實心球”。施捷仁同學在做的時候,禁不住鮮美的麻心餡的誘惑,往嘴裏一點一點的塞,引起了同學們陣陣笑聲。一節課過去了,我們的湯圓做得差不多了,一個個白白的“胖娃娃”整整齊齊地擺在桌子上,像“孩兒兵”排着隊伍等隊長檢閲呢!

做好了,當然少不了吃這個環節。嗨,熱氣騰騰的湯圓來啦!

湯圓冒着熱氣,在盆裏等待我們品嚐。“咦?這湯圓湯的顏色怎麼跟在家裏吃得不一樣?”哦,是湯圓的“餡漏”了!後來我們知道,原來“罪魁禍首”是xx。他做了一個“黑煤球”湯圓,外頭是餡,而餡的裏頭才是糯米粉,所以,我們的湯圓湯全被它“污染”了。雖然湯圓包得不是很好,但我們吃得津津有味。一碗碗熱熱的、親手包的湯圓,一碗碗承載着同學們歡聲笑語的湯圓,在寒冷的冬天散發出陣陣暖意。

冬至的作文14

我國的傳統文化底藴深厚,有着各種各樣的節日,如:除夕、元宵、清明……既然節日都有這麼多,那肯定也少不了我們的二十四節氣啦!二十四節氣有: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其中,我最喜歡的便是冬至了!

冬至俗稱“冬節”“節”或“壓歲”,既是二十四節氣中最重要的一個節日,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古時有“冬至一陽生”的講法,就是從冬至這一天開始,陽氣開始慢慢地回升了。也就是古人所説的`陰極之至,陽氣始升,日南至,日影長之至,古曰“冬至”。所以啊,古人把冬至視為吉日,是冬季祭祖的大日子。

説起來,冬至還有不少傳統習俗呢!比如説:祭天祭祖、擺宴席……祭祖,就是家家户户把家譜、祖像、牌位等等,放置在八仙桌上,同時,還要將香爐、貢品等擺好。至今,在粵西、潮汕、浙江等地,還保留着祭祖的習俗。

各個地方的習俗也是有所不同的。在廣東,那裏的人們就會在冬至這天吃燒臘和姜飯,有時還會“加菜”吃冬至肉;在潮汕這個地方,有句民諺叫“冬至丸,一食就過年”,俗稱“添歲”。潮汕人認為,冬至時候的水最醇,都會在冬至這一天釀酒。

在咱們浙江,杭州的習俗是在冬至這一天吃年糕,預示着年年長高,為下一年圖個好彩頭。説到浙江紹興,大家自然而然會想到紹興黃酒,既然紹興的黃酒那麼有名,那麼紹興人冬至會釀酒嗎?答案是——當然了!在紹興,人們釀酒總愛在冬至前下缸,稱為“冬釀酒”,釀成後香氣撲鼻,十分誘人。

還有咱們嘉善的冬至習俗,就是——吃上一碗熱氣騰騰的“桂圓燒蛋”。大家可能會覺得奇怪,這甜食怎麼能跟雞蛋放在一起煮呢?其實吧,是因為以前大家的生活條件不好,就只能用手頭上現有的食材,桂圓和雞蛋就這樣被人們搭配在了一起。這桂圓燒蛋吧,要先把桂圓剝殼,放進鍋裏煮上一會兒,再加入雞蛋液,等雞蛋凝固了,就差不多可以出鍋了。一直到現在,老一輩的人都堅持在冬至做桂圓燒蛋。當我們問起為什麼時,老人們總是笑着説:“因為冬至這一天夜晚最長,不吃桂圓燒蛋的話,會凍一晚上,半夜還會肚子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