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作文

眾裏尋你作文

欄目: 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8.94K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眾裏尋你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眾裏尋你作文

眾裏尋你作文1

你,沒有強健的體魄,沒有感天動地的事蹟,而我卻苦苦將你尋找,只因你是一個有愛的人。也許我們彼此素昧平生,而你的形象,你的魂魄,卻如一座豐碑,佇立那裏,不動不搖。沒有任何理由,只因為你是個值得去銘記的人。

敬佩孫東林,敬佩他的誠信,敬佩他對農民工的那份尊重。縱然車禍帶去了他一家五口的性命,但他這片雪花打落在地上,鏗鏘有力,讓人震撼。一個樸實的念頭,值得他付出這麼多嗎?

敬佩王偉,敬佩他的忠誠,敬佩他對人民的深愛。縱然妻兒需要你的肩膀,縱然電話已不能再接起,但為了災民的需要,你在漆黑的夜晚義無反顧。

……

傾聽他們的故事,也是你的故事,彷彿在經受心雨的洗禮,傾聽天籟之聲,不是因為動聽,而是因為感動,感動不需要任何理由,它觸碰了那根藏匿在每個人心裏的那最脆弱,最敏感的弦,甚至一觸即痛。但我需要這份感動,這個世界也需要。

因為有愛,所以感動;因為感動,所以眾裏尋你。

黑白分明的世界中,你改變不了太多,但你的影響卻是無法言語的。對你而言,似乎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當然。高傲而純潔的靈魂,是你幕後的導演,那是件再好不過的東西,而美好的東西不會消逝。偌大的世界裏,只為夢中渴望的`身影,靈魂的寄託,思緒翻山越嶺,尋找……哪裏需要哪裏就會有你的身影,我追尋到那裏,只見你親切的安慰那些窮苦的孩子,你的身軀彷彿就是那些孩子們的支柱,有你在,他們的希望之河就不會乾涸。正如赤子錢偉長,好人郭明義,胸懷大愛,情灑人間。沒有理由,你做的一切都只為對得起胸膛中的那顆滾燙的心。

孰不知,驀然回首,你就在離我不遠的地方,只是悄無聲息。嘈雜的社會,冷酷的現實,只因為有你,曾經絕望的人看到了希望,那猶如懸崖壁上的稻草,儘管不能幫他們完全脱離苦海,但卻能給他們心靈上最需要的安慰。我將尋着那束光,那束永不消逝的光,走去,繼承你的信念,延續你的事業,無怨無悔。

你——平凡而偉大,默默付出的人們。

眾裏尋你作文2

如今,快節奏的生活讓人們不堪負荷,就連閲讀也被擠壓變形,由傳統的深閲讀變為時髦的淺閲讀。視聽衝擊和享受就這樣深入人心?深刻的、令人醒悟的閲讀方式就這樣被打壓的遁無形跡?快餐式的閲讀在輕鬆之餘真能取其精華?頑固的我難以相信,只得轉回身,尋找那泛黃的紙頁和昏黃的燈光。

可以想象,一羣稚氣未脱的孩童端坐在學堂裏,捧着書本,拖着長音津津有味地誦讀,身子也隨着那意韻擺動,雖似懂非懂,但也能徜徉其中,想象詩詞中唯美的場景,分享先人的精神與境界。

再看看今天的孩子們,拿着一本壓縮的小冊子,像背繞口令一般讀着乾癟的漫畫、淺淺的故事。這樣的淺閲讀,勢必會在孩子們心中產生不可磨滅的影響,在最純真的年紀就折斷了想象和思考的翅膀,割斷了與經典的聯繫,叫他們怎麼在長大後藉着自己的思考在書中領悟先人的思想,提升自己?

如果説孩子的閲讀方式不能代表社會的整體面貌,那成人的閲讀方式總可以反映這個時代的問題了吧。可是現在還有幾個成年人埋頭於書海,深讀經典,鑽研名著?還不是將那呆板、乏味的經典丟掉,抱着筆記本電腦看網絡小説呢。驚悚懸疑的.、青春偶像的,層出不窮。不妨回想古時候的儒生,衣着素樸,手捧《論語》,對孔聖人頂禮膜拜,總想將天下的書都讀遍,廢寢忘食,孜孜不倦,那種精神令人敬佩。

縱觀古今,哪位賢士不是寒窗苦讀數十載後,才得以留下千古傳頌的詩篇?哪位詩人不是飽讀詩書,遍嘗人間疾苦後才書寫下永垂不朽的經典?如果莊子只是個略懂詩詞的百姓,怎會有《逍遙遊》中那經天緯地的思想?如果辛棄疾只是個不識一字的武夫,怎會有“把欄杆拍遍”的豪情?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政治家、思想家、詩人、詞人都是在深刻的閲讀中反思、自省,在思想與靈魂得以提升後,才有了驚天動地的壯舉與豪言。那淺顯的閲讀怕是難以做到這一點吧,只是消磨時間罷了。

眾裏尋你作文3

從斑駁的甲骨文中,我看到了你的敦厚與智慧;從“飲酒但飲濕”中,我感悟到你的豁達與豪放;從“富春山居”中,我領略到你的率真與簡約。你曾經多麼輝煌,曾受多少人青睞,曾有多少人對你苦苦追尋……

如今,你身在何處?是否已改變了模樣?或許你已不在,或許你已被遺忘……孤身一人在這繁華的街市尋找你的足跡。各式各樣的廣告牌和精美絕倫的字體,讓我眼花繚亂,抬頭一看:依“衣”不捨,那是你嗎?你沒有回答我,“騎”樂無窮,是你嗎?你依然沒有迴應。

花花世界,你已杳無音訊,我難以置信。曾經深入人心的漢字文化,現在去哪兒了呢?哪個方正而又深有內涵的你去哪兒了?

難道都沒有人發現你不在了嗎?那些被稱為你的代言人的電視節目主持人,口中説“別墨跡了”是什麼呢?到底是“墨跡”,還是“磨嘰”呢?老師説,應該是“磨嘰”,為什麼主持人要那樣説呢?這也難怪,時代在進步,科技在發展,各種電子產品層出不窮,“圍脖”聊天早已不足為奇,年輕人要麼與社會脱節,要麼追趕時代的腳步,時刻走在潮流的前沿。

各大車站、商場,到處都有抱着平板電腦與智能機的人,為了省事,打着同音字、錯別字聊天的比比皆是。想想在語文課上,老師曾給我們分析的“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中的“直”、“圓”。今天的人們是否還有那份心境對字詞進行推敲?就連我自己也漸漸把你淡忘了。

那陳舊的書本被遺忘在牆角,我翻開塵封的篇章,那一篇篇名著上的印刷着你清新的悦目的字體,這應該是你吧,那形成於各個時期,有着不同風格與藝術特徵的文筆,總該是你吧。我還曾在一期《百家講壇》上見過你。《論語心得》紅遍大江南北,且不説“論語”給人的深思,也不必説論語所藴含的深刻道理,但是于丹那精闢的.語言,富有哲理的分析就能讓我們由衷折服。大家對於丹的喜愛,並不是單純的影視明星效應,而是發現自己正在缺失着某種東西。

也許咱們終究逾越不了“蘭亭序”的飄逸,詩詞也永遠留在了唐宋,融書法繪畫於一體的國畫,也鮮有人去探究它的意境。老祖先的精華就這樣被我們捨棄了,這到底是誰的悲哀呢?漢子文化,我還能在今天的作品中尋到你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