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作文

炊煙的作文15篇

欄目: 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1.31W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炊煙的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炊煙的作文15篇

炊煙的作文1

高中的生活緊張而嚴肅,壓力在不斷增加,意識朦朧間,回憶起故鄉的生活確是回味無窮的。

不知不覺,我又走在了這一條青石鋪成的小道上,地下的泥土流出了淡淡的香氣,四周的小樹似妖嬈的舞女一般隨風擺動着臂膀。遠遠望去,家裏的紅磚煙囱又升起了裊裊炊煙,和風一起奔向了天空。

一路小跑,推開了廚房的門,在充滿鄉土氣息的灶台旁,是奶奶忙碌的身影。“奶奶,奶奶,今天中午吃什麼呀?”“啊,昊昊來啦,中午有你最愛吃的紅燒肉……”沒等説完,我已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動,開心地笑了起來。奶奶望着我,也會心地笑了,一老一小其樂融融。

“煙囱裏的煙是什麼味道呢?”無意間問奶奶。奶奶若有所思,隨後笑了:“孩子,煙是燒菜燒出來的,它一定也有菜的香味。”或許,這話在現在看來不過是一個玩笑,但年幼的我天真幼稚,將這句話印在了腦海裏,並開始嚮往這帶着淡淡菜香,隨風走向天際的炊煙了。

隨着年齡增長,學習任務一波又一波如浪般打在自己身上,比起找人宣泄,我選擇了保守沉默,獨自承擔諸多壓力。面對家人,也無法像幼時那樣無忌了。很少再推開廚房的木門,也很久沒有見到親切的土灶,對於忙碌的奶奶,也少了歡快的.對話,剩下的滿是答案以明的學習情況。站在院子內,看着田野上一片片麥浪,明知將會是豐收之季,心裏卻平添了幾分悲涼,這也就是魯迅先生《故鄉》中所説的“隔膜”吧。一陣菜香味飄過,回頭望去,奶奶正慈祥地笑着。下一瞬間,我明白了。是呢,故鄉和親人都不曾變過,被改變的,只有我而已,抬頭望去,煙囱裏的炊煙正伴着我歡樂的童年,一起緩緩流向藍天。

睜開雙眼,舍友們也已起牀,又將投入緊張的學習中了。

故鄉的炊煙帶走了我的童年,卻給我留下了青春,苦澀卻充滿活力的青春,而這苦澀也將消融在這流向藍天的炊煙中了。

推開宿舍門,走向陽台,透過這朦朧的霧氣眺望遠方,我又一次,看到了一道裊裊的炊煙。

炊煙的作文2

我覺得自己像一條幹渴的魚,被扔在土路上,我張大嘴巴想要説些什麼,卻什麼都喊不出來!

——題記

好久沒有受到故鄉炊煙的洗禮,衣服沒有炊煙的味道,總覺得我童年乃至少年的歲月隨風遠去,我伸手去抓,發現只剩下惆悵與無奈……

想那歸家的漢子,看到自家屋頂上的炊煙裊裊,滿腦子是油滋滋的大餅,紅津津的辣子,一碗冒着熱氣的紅薯酒便可解脱一天的憂愁;幾個孩童在巷口壘起蹩腳的灶台,總想點一把火,過一把做飯的癮,不成想卻被炊煙刺激的淚流滿面,灰頭土臉;蹲在牆根的老者,看到炊煙飄起,便會起身拍掉身上的浮塵,將手疊在背後,還不忘捎上在路旁撿到的三根玉米棒子,這是吃飯時要向老伴炫耀的一天的收穫……

那時的炊煙是故鄉的靈魂,故鄉的人對温暖的認識是從炊煙開始的,炊煙裏所藴含的是要我用一生去體味的,一如奶奶家的灶台總會在午後飄起炊煙,因為灶底的灰燼中埋着我喜愛的地瓜。炊煙裏有我童年的歡樂,有奶奶的温暖,有鄉村的記憶。

問過一位漂泊異地的朋友,他説沒有炊煙的`地方就沒有家的感覺。我點點頭。在一個晦暗的傍晚,一個漂泊異鄉的遊子,突然感覺到有一種熱淚湧流的想象,那往往是炊煙裊娜地鑽入你的鼻孔,浸入你的靈魂,勾起你所有的情愫,不顧一切地往家趕,只為看一看故鄉的炊煙,嗅嗅聞聞那故鄉的炊煙,呆在炊煙的懷抱裏,不願再次離開。

可是回家之後發現炊煙像一個破爛不堪的糟老頭,徘徊在村巷的水泥路上,伸出乾枯、虯枝般的手指怯怯地敲響緊閉的硃紅大門,許久,只有惡狗的咆哮作為迴應,他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縮手,臉色同時變作灰黑,轉過身默默地離開了。望着那佝僂的背影,我彷彿看到我童年和少年的歲月正在風中瑟瑟發抖,我趕忙跑回家,打開門,等待着他的到來。許久,我眺望着,發現他躺在路邊一動不動,路過的人掩面小跑,像是躲避瘟神,而我卻跑過去,抱着他瘋人一樣大哭,他帶走了我的記憶,帶走了鄉村的靈魂。

老頭走了,在生命的彼岸願他尋到幸福,此時我追問八面的風,為何就容不下一個老頭安靜的走家串户?為何就容不下一個老頭去渲染天空?為何就容不下一個老頭醉醺醺安卧牆角?這一切的一切,我們所有人都應尋找答案。

炊煙的作文3

那一抹裊裊的炊煙,慢慢地飄向了遠方……

我看着眼前的那碗白菜,思緒不由得回到了從前。

記憶中的奶奶總是會在傍晚夕陽將落的時候走進廚房,拈起鍋為她的寶貝孫女炒一盤糖醋白菜。她會先將剛從地裏拔出的娃娃菜一片一片的剝落,放在一個大盆中用井水仔細的清洗,動作輕而緩卻又不是優雅和風度,“嘩啦啦”轉眼間,洗淨的.白菜便整整齊齊的躺在砧板上“任君宰割”了。

這時,奶奶便會拎起菜刀動作嫻熟的快速切着白菜,恍若刀光劍影。將白菜切好後奶奶便轉身從小灶下拿出一個瓷白的小碗,將透明的白醋倒入小半碗,那透明的白醋裝在瓷白小碗裏,經過那抹微紅的夕陽折射,反射出縷縷紅光,令人產生一種迷離感,我痴痴地望着那瓷白的小碗彷彿這是一灘平靜的湖水,恍惚間,那湖水的平靜便被打破了。啊!原來是奶奶將幾滴赭紅色的醬油滴入碗中,剎那間,碗中便氤氲開一朵朵赭紅色的小花,像極了一幅水墨畫。

奶奶剛作完“畫”便低下身子,從廚房的角落拿回來一把幹了的松針放在灶前,又從灶裏扒出一盒火柴“唰唰”的劃兩下便燃了起來,奶奶眼疾手快的抓了松針連同火柴一起扔進了灶膛,又挑了一根粗大的幹松枝塞了進去,待火燒便關上了灶門。奶奶在鍋中倒入少許橄欖油,待油炸開後邊將白菜一股腦的倒進去用鍋鏟巧妙的翻轉着,使白菜受熱均勻,不會糊掉,也不會亂炸,過了一小會兒,當白菜和油都不再鬧騰後,奶奶便將那副“畫”倒入鍋中,頓時,廚房中瀰漫着一股勾人饞蟲的味道,奶奶再拿出白砂糖倒了一點點進去,再將白菜翻炒了那麼兩三下,使糖、醋、白菜完美的融合在一起。

這時,奶奶便會拿出一個古樸精緻的白瓷盤,將炒好的糖醋白菜盛在盤子中間,當奶奶將這盤凝聚着她心血的菜端上桌子時,臉上總會帶着一抹淡淡的微笑,彷彿那不止是一道菜而是一件藝術品。

奶奶自己原本不喜歡吃這道菜,她總覺得又酸又甜是串味的,但因為我喜歡吃,所以每天晚餐的餐桌上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每次看到糖醋白菜,便想起了奶奶,想起了她對我無限的包容和愛!我只願炊煙常在,這樣奶奶就能一直伴着我。

炊煙的作文4

有人説,童年的雨天最是泥濘,卻是記憶裏最乾淨的曾經。走過了人生的幾個階段,驀然回首,最讓我懷念的,竟是我無憂無慮的童年。而裊裊炊煙,是童年最深刻的記憶。

那時,上學前班,下午還沒放學,我的肚子便餓得咕嚕嚕地響,趕緊飛奔回到我家。學校到家有二里地的距離,我只用十分鐘的時間就跑到了村頭。這時,炊煙裊裊升起,我欣喜,因為我媽肯定又在給我做好吃的了。什麼炸麻葉,韭菜雞蛋盒子還有蒿子饃饃……還沒弄好我就用我黑乎乎的小手去拿,我媽總是佯裝生氣地説道“慢點,有沒有個女娃樣!”我總是置若罔聞,繼續吃我的。每次我都把肚子吃的圓鼓鼓的,然後跑到村東頭和我的'小夥伴們一起玩耍。這時,老媽總是叫住我,讓我拿一些吃的去分給我的小夥伴們。鄰居家的奶奶,常年一人在家,孤苦伶仃,兒子對她不聞不問。媽媽每次都把做好的好吃的盛一大碗給那個奶奶送去,有時她在忙活,便會差遣我送去。

常説“上的廳堂,下的廚房”。母親用一手好菜滋潤着家庭裏的每一個成員,客人來了吃完後也無不叫好。母親在生活上省吃儉用,從不苛待子女,友善睦鄰。

除此之外,母親給我最深的影響就是人格上的了。她雖然學歷不高,卻懂得很多人生道理。她時常教育我們:“媽不求你們能出人頭地,只求你們能做個誠實的人。”母親也總是用她切實的行動影響着她的每一個子女。

長大後,家家蓋了新樓房,灶台被砍了,大家都用起了煤氣,天然氣。炊煙已很難再看見了。母親説“煤氣炒的菜沒有灶台炒的好吃。”我也這樣覺得。每每買來一袋的麻葉,興高采烈地吃,結果令人大失所望,少了一股炊煙的味道,少了一股童年的味道,少了一種母親的味道。

我此生再也回不去的童年啊,我夢裏裊裊的炊煙啊,還有我最親愛的母親,像豔陽一樣,一同在我的記憶裏,照亮我的悠悠那些年,照亮我的漫漫人生路……

炊煙的作文5

兒時的鄉間裏,如今的記憶裏,總有一網散亂在霞光的裊裊,炊出那道清煙,把我再一次網起。

我家坐落在廣東的一個小小的和平村中,那可愛二樓平房,附着村尾,臨着莫河。倚在屋舍邊兒的是三畝農田。再往西兩公里遠,就是我所念的國小了。我每天踩點下課,剛出校門準能看見被微風吹散的炊煙,從最遠處的小房上頂一點一點抽離。

它永遠都沒有充滿張力的色彩,離遠了看就像被放大的的蟬翼,越發顯得纖細盈薄。炊煙輕輕撫上萬裏霞雲,頃刻間,原本“暮靄沉沉楚天闊”的它,宛如塗上一層釉,透過細縫的霞光顯得更加粲然,零零總總地撒在歸路上,我愛慘了這“盛世美顏”。

把炊煙中的霞光欣賞完後,鼻尖若有若無地縈繞着一種可人的飯菜味兒,我們不由得加快腳步。

離近了看,炊煙就像被撒潑在天際的牛奶,那濃得化不去的.乳白摻和着各種奇妙的顏色。抽着抽着,紅褐瓦就變丹赭了;散着散着,酞藍屋頂就變青了;繞着繞着,墨寶的拔地松樹就變淺灰了。臨到村頭頭兒,胸腔間最柔軟心尖兒忽地被碰觸,可愛的炊煙,那是最温柔的呼喚,氤氲着最馨香的味道,我似乎還能聽到柴火噼裏啪啦的聲音,看見母親端菜盛湯時靈巧的腕柄。胸腔裏的柔情似乎隨着炊煙一沖天際,更急切的想要看見母親。

歸途雖漫漫,然,心中有牽絆,不一會即踏回家中小院。遠遠的,我便能探嗅到荔枝木的暗香。見我回家,母親便把碗筷收拾來,分裝好的米飯。一家子環着五尺寬的方木桌,瓜分那道番茄炒蛋。母親煮的飯菜有着不可復擬的微醺,荔枝木燒出的番茄炒蛋把簡單的歲月美好,家裏的温馨讓年少的我成長。

一升即湧家人氣,炊煙引得學童歸,而若歲月能留情,炊煙豈會被泯滅......

二零年代,木柴生活沒了,取而代之的煤氣瓶越來越普及。那些大型的吸油煙機轟隆隆間把煙囱給拆了。看着在鍋鏟上只有半尺高的煙兒,我心拔涼拔涼的疼。沒內涵的配送番茄炒蛋,找不出母親醺香的荔枝木味兒;被金錢遺忘的鄉田裏,不復有奶白的田園圖;碼列整齊的商品樓裏,再也看不到勤勞的標籤。

温情繾綣,歲月自私,它只把炊煙留給我的記憶。

懷念炊煙。

炊煙的作文6

知道為什麼佛祖總是低着眉嗎?是這樣的,我曾經見過一個不結伴的旅行者。今後,我也許就是佛祖看着的,不結伴的旅行者。 曾聯想過這樣一幅畫面:與朋友坐在山頂上,享受着沐浴春風般的感受。折只紙飛機,使勁扔向遠方,看它飄,飄。飄過煙霧朦朧的村莊,飄過萬籟俱靜的森林,飄過魚遊細石的小溪,最後飄向人間的天堂。它承載着我們的夢想,他代表着我的的意志,它象徵着我們的希望。我們的思緒隨着紙飛機,飛向我們夢想的希望。

與朋友靜靜的暢談我們的夢想,是多麼美好的一件事啊。但是是這樣的享受能有幾次呢?時間將我們分離。三年聽起來很長,但是過起來卻如煙飄過,那煙想抓又抓不到,在這無奈般的折磨下,我們只有用回憶來安慰自己——回憶是多麼美好。

曾幾何時,我們陌生地擦肩而過。曾幾何時,我們成為了互相挑刺的同桌。曾幾何時,你把我罵你的話用手機錄下來。曾幾何時,我被你弄的哭也不是,笑也不是。曾幾何時,你終於丟開架子,向我請教數學題。曾幾何時,我們成為了無話不説的朋友。我們驚奇過,我們會有一樣的夢想——做一個對國家有用的人。我們詫異過,我們會異口同聲的説出同一個詞語。我們感歎過,我們怎麼這麼有默契。曾經的歡笑,曾經的言語,曾經的驚異,曾經的'悲歡離合。都在一瞬間破滅,煙消雲散……

我們的關係被同學們搞的渾濁不清,被老師用來胡思亂想。從那以後,我們不是同桌。看見對方,就像看見一縷煙。抓不到的煙。當我們相對而過時,只是眼神對視,相互點頭罷了。從他的眼神中,我看到的只是憂鬱。而我,是悲傷。

憂鬱的心情讓我們沒有朋友,但是我們仍記得我們的約定——努力學習,理想不破滅,併為之努力着。現在我們都考上了不錯的學校。儘管不在同一所高中,但是我們的友情都會被刻在心中的。

我恨三年過得如此的快,我很年華似春煙,我很那種抓不到的感覺。各在一方的我們,也許只有用心靈感應了吧。

知道為什麼佛祖總是低着眉嗎?是這樣的,我曾經見過一個不結伴的旅行者。今後,我也許就是佛祖看着的,不結伴的旅行者。

炊煙的作文7

鄉情是一縷裊裊炊煙,鄉情是一支青春的笛,訴不盡的是牽掛,道不完的是思念。——題記

記憶的車輪匆匆行駛,在我的臉上軋出兩道泥濘的淚痕。黃昏的炊煙裏的味道,情思纏繞,難忘那景,那情,那人。

歲月的鐘擺在心裏叩出響亮的迴音,想起那時小小的我和我小小的世界。

枕着院子裏大榆樹的根腳,從中午就開始想,奶奶晚上會做什麼好吃的呢?想着想着就睡着了,嘴角流出口水。奶奶忙碌之餘在一旁偷笑,從此我便有了饞貓的美名。這美名伴隨着我,在記憶深處留下一段段故事。

時間拖沓着步伐,好不容易捱到太陽下山,我的嗅覺牢牢地拽住了香甜的`味道,不自覺地走到了灶房,爐火燒得旺旺的,映紅了我的臉。奶奶的汗水也閃着晶瑩的光,柴火在灶膛裏舞動着耀眼的火苗,發出噼噼啪啪的悦耳的聲音,鍋蓋不安地跳動着。奶奶則像這場演出的指揮家,神聖而偉大。我在一旁,看得入了迷。

“開飯嘍!”奶奶端着盤子走過來,我盡力使自己不顯得那麼興奮,可那炊煙裏的香味,時時刻刻撥弄着我的神經。於是,我又忍不住開始了一場美食狂歡。

月色溶溶,奶奶在院子裏支起桌子,輕輕哼唱起一支熟悉的童謠。奶奶將我抱起,放在桌前的高凳上,心想事成,小小的我接過盤子,整個臉也埋進盤子裏。臘肉,土豆和嫩玉米燉在一起的香味,再也跑不掉了。吃完了,我呷着嘴,踮着小腳尖,費力地眺望幸福的星光,伏在奶奶的肩上,數奶奶的白髮。一根,兩根,三根……不知怎地,竟漸漸數不清了。不知怎地,奶奶的背竟漸漸馱了,不知怎地,我漸漸長高了……

時間的沙漏不知疲倦,帶走了一切美好的瞬間,帶走了那獨有的温暖炊煙的味道。我的心茫然而遙遠。然而,又因為了那炊煙,似乎我現在走得再遠,都不會迷失回老家的那條小路。

那温暖炊煙的味道,陪我度過了無憂無慮的童年。我漸漸長大,卻越來越留戀那炊煙的無憂無慮。

炊煙的作文8

順着明媚的陽光,在一個陡峭的山坡上,有一羣孩子在那裏自己端着鍋子準備燒飯。那就是我們。學農第二天我們去野炊。我和黃傑人生火,陳佳麒背鍋,林文傑和宋昊平拿食材,謝鴻傑和陳奇撿柴。

我們到了山坡上,人到齊了,大家便開始動手。陳佳麒把米倒進鍋裏,與菜攪勻。可是,這裏可有了爭議了。“把米剷平像貼鍋巴一樣!” 林文傑喊道。“不行,”謝鴻傑一邊説一邊指着那個鍋子,“應該都鋪在底下!”哎!還是問老師吧。我心想。可是我們很快達成了一致,用謝鴻傑的方法。

準備好了,進行第二步生火。這原本是我的工作,可是現在……“孫恬,你幫忙把碗了吧!” 林文傑説。哎!我這個“廚師”被“老闆”﹙指組長﹚貶為“洗碗”的“打工妹”了!我正抱怨着。一股濃煙向我撲了過來“着火”了!呦,那些燒飯的廚子,都被火薰得不知去向了!陳佳麒大廚被薰到別的組裏去了!還喊着:“哎呀!我受不了!”我的眼淚也不聽使喚地被薰了出來!喉嚨被薰得火辣辣的。

終於,火小了很多,煙也散了我們叫來了滅火的大伯,把火給滅了。只有闇火,在幫我們悶着飯。隱約可以聞見一股香味了。一雙雙飢餓難耐的眼睛都死死地盯牢那個裝這米飯的鍋子。看到夏怡他們組在倒數,陳佳麒説:“我們還有兩分鐘,快倒數。”我聽了這句話喊:“這沒到時間吧!”“哎呀不管了快一點!”説完他們又開始倒數。!突然林文傑告訴我説碗又髒了,在去洗一下!我聽了手忙腳亂地飛奔過去洗碗。我把手伸到裏面,哇!好冷!我一下子把手縮了回來。但又想到大家都在等着,便又洗了下去,洗好了。我把碗筷分開。還好來得及,嚇了我一大跳

大家分了飯便吃了起來。哇噻!大家吃得可香了!林文傑稱他要吃三碗,而陳奇一邊吃一邊喊着“好吃,好吃!就是太燙了點”我可慢慢地品嚐着,真好吃,自己做的飯菜可真香!

吃完了,大家紛紛抹着嘴,回味着那勞動的`味道!

自己勞動的味道是最香的!

炊煙的作文9

國中三年級的生活緊張而嚴肅,重壓在不斷增加,意識朦朧間,回憶起故鄉的生活確是回味無窮的。

無聲無息,我又走在了這一條青石鋪成的小道上,地下的泥土流出了淡淡的香氣,四周的小樹似妖嬈的舞女通常隨風擺動着臂膀。遠遠望去,家的紅磚煙囱又升起了裊裊炊煙,和風一塊奔向了天空。

一路小跑,推開了廚房的門,在充滿鄉土氣息的灶台旁,是奶奶忙碌的身影。“奶奶,奶奶,今天中午吃那些呀?”“啊,昊昊來啦,中午有你最愛吃的紅燒肉……”沒等説完,我已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動,高興地笑了起來。奶奶看着我,也會心地笑了,一老一小其樂融融。

“煙囱裏的煙是什麼味道呢?”無意間問奶奶。奶奶若有所思,隨後笑了:“小孩,煙是燒菜燒出來的,它肯定也有菜的香味。”可能,這話在目前看來不過是一個玩笑,但年幼的我純真無邪幼稚,將這句話印在了腦海裏,並開始嚮往這攜帶淡淡菜香,隨風走向天際的炊煙了。

伴隨年齡增長,學習任務一波又一波如浪般打在自己身上,比起找人宣泄,我選擇了守舊沉默,一個人承擔很多重壓。面對家人,也沒辦法像幼時那樣無忌了。極少再推開廚房的木門,也很長時間沒見到親切的土灶,對於忙碌的奶奶,也少了歡快的.對話,剩下的滿是答案以明的學習狀況。站在院子內,看着田野上一片片麥浪,明知將會是豐收之季,心裏卻平添了幾分悲涼,這也就是魯迅先生《故鄉》中所説的“隔膜”吧。一陣菜香味飄過,回頭望去,奶奶正慈祥地笑着。下一瞬間,我瞭解了。是呢,故鄉和親人都不曾變過,被改變的,只有我而已,抬頭望去,煙囱裏的炊煙正伴着我歡樂的童年,一塊緩緩流向藍天。

睜開眼睛,舍友們也已起牀,又將投入緊張的學習中了。

故鄉的炊煙帶走了我的童年,卻給我留下了青春,苦澀卻充滿活力的青春,而這苦澀也將消失在這流向藍天的炊煙中了。

推開宿舍門,走向陽台,透過這朦朧的霧氣眺望遠方,我又一次,看到了一道裊裊的炊煙。

炊煙的作文10

涓涓細雨,掠過遠方的山巒,撒向池塘,驚動了閒適的魚兒,他沒有停下,擠進輕掩的木門,敲響了老屋,打散了炊煙。

春回大地,在飢渴的大地千呼萬喚後,那一場春雨,為人們帶來恩澤。天暗下來,家家都亮起了燈,開始在灶台上做飯。他看起來很笨重——鋪磚抹泥,半天就能做好。諾大的枱面上還有很多位置可以來做菜。在每家每户的灶台上,基本都會有一個大塑料瓶裏醃的鹹菜,那是奶奶自己醃的,煮魚、炒菜、燉肉,抓上一把,都是一絕!特別是拿來做魚,再放點辣椒,湯鮮甜鮮甜的,是現在市面上賣的鹹菜不能媲美的。灶台上面,還會擺上土地公公,灶王爺。到了節日是要拜的。

灶台是一家幸福的體現,用灶燒飯,得要有人配合。媽媽煮飯,爸爸燒柴。有時媽媽火要大,有時要小些,火就着乾柴一個勁的往上竄,滿屋子的柴火煙。到我大了些,發現如何燒好柴也是一門學問,如何用最少的柴,燒最大的火,都只得實踐後才明瞭。飯菜再柴火逃竄下沸騰,掀開鍋蓋,白色的濃霧伴着柴火香迎面撲來,屋子頂上炊煙裊裊,營造出一個讓他鄉遊子思念的家。

把飯菜端上桌,回去盛飯。竹筒裏的飯被燒的比較幹,可飯裏卻帶有一種讓人魂牽夢繞的'柴火香!那鍋邊邊上的飯鍋巴是媽媽的最愛,更是“頂級”的美味,焦黃酥脆,那香氣,饞人!

夜裏,媽媽自然地把碗放進灶台慢悠悠地洗,我在旁邊陪着,娘倆聊着些有的沒的。廚房只留下了一盞燈,橘黃色的燈光把擦洗乾淨的灶台、擺在上面的油鹽醬醋全都抹成一片微醺似的淡黃。這些點滴雖都是家常小事,卻也平淡温暖。

如今啊,連最偏僻的山村也都換上了煤氣灶,屋子頂上不再有飯點的炊煙,叫遊子如何思念,心中只感落寞。用煤氣灶煮飯一個人就可以完成,煮飯再也不是夫妻兩人配合出來的菜餚;城市的廚房不比鄉野,比較小,媽媽嫌我在廚房礙事,就連擇菜也得到一旁;大功率油煙機把熱菜的香味都吸走了,再也沒有從前邊煮飯邊期待的樂趣了。煮飯只成了生活所需,米飯再沒了柴火香,沒了人情味。

如今,擔心奶奶身體,已經很少讓她做鹹菜了,灶台依舊在那,沒拆,冷着。鄉間,還有幾家人在燒柴?但窗外蒙蒙大雨,不見炊煙。

炊煙的作文11

當暮色悄然降臨的時候,不遠處裊裊升起一縷炊煙,安然地與天空相吻。人們結束了一天的勞作,開始了與家人齊聚的閒適。

這是我的記憶。離開家鄉很長時間了,我已漸漸忘記他們熟悉的音容笑貌,忘記了炊煙的模樣。

心裏莫名地想起很久沒給外公外婆打電話了,特別想他們。我情不自禁地撥通了那個熟悉的號碼。電話那邊傳來外公驚喜的聲音,他關切地問我最近的.情況。聽着外公的聲音,我想象着外婆在灶間忙碌的樣子,我彷彿看到了外公家廚房裏裊裊升起的炊煙;想起了與好友在屋前玩“跳房子”遊戲的光景。“都很好。”我只能簡短地説一句,因為此時已經淚流滿面了。

我決定回家鄉看看我的外公外婆以及那久違的炊煙。

車開得很快,我沒來得及回想家鄉的景象便在車站下車了。我頓時有一種惶恐的感覺。還好,扛着鋤頭的老伯伯向我咧開嘴笑,黝黑的皮膚有一種健康的美,心情便舒坦了。

走在回外公家的路上,我尋尋覓覓,尋找記憶深處的炊煙。但它彷彿被哈利波特施了隱身術般,不見蹤影。走得很久很慢,明明很短的路,卻花了這麼長的時間。我有些失望,覺得自己與家鄉與炊煙已失去了往日的默契。

天色很快便暗了下來。我便快步向家走去。忽然,整個人打了一個顫,便定在了那兒。眼前,是一縷淡淡的炊煙,帶着點兒谷黃色,以一種淡定的姿態,悠然向上升起。有微風吹拂過,一種真切的味道充斥着鼻腔,我感到一股厚實的温暖,是家鄉的味道。

這一刻開始,我的心與家鄉緊緊地貼合在一切,我知道,它一直都在。

我張開手臂,向家跑去。而那炊煙,像一朵不知名的花,淡淡地綻放,風一吹,甜蜜的花粉散溢在心田。

從那一刻開始,我知道,心中的家鄉會永遠存在,像炊煙一般的真實,充滿心中的每一個角落,走過生命的每一步旅程。

炊煙的作文12

那由縷縷炊煙和片片麥田組成的級級台階是母愛的積累!——題記

離村莊越來越近了,偉兒將目光從車窗投向村莊。村莊上空又飄起了裊裊炊煙,夕陽下的村莊掀得那麼蒼老,那麼地蕭涼,感覺是那麼靜。村莊裏的青年們都去了遠方,去了沿海,去拼打他們的未來,因為地裏再也不能種出他們的夢想。他們一滿18歲就離開了村莊,留下一些老弱病殘在村莊裏。偉兒知道那炊煙代表着母親在召喚晚歸的孩兒,看着那炊煙,偉兒想起裏小時候......

小時候,父親常年在外,母親努力撐起一切。她早早地把偉兒送進了學校,那時侯偉兒只有5歲,而學校卻在三四里外的村莊,每天下午母親總要去村頭接偉兒,擔心偉兒餓,怕偉兒被人欺負……每當偉兒看見母親站在那棵古槐下,偉兒就高興地奔向母親,拉着母親的手咯咯地笑,告訴母親他一天的收穫。時間推移,偉兒漸漸地長大了,能夠照料自己了,母親也更忙了,沒有時間去接偉兒了。她告訴偉兒,當他看見炊煙在村莊升起時,那是母親在盼望偉兒快回家了,偉兒從小就記住了這句話,偉兒知道那炊煙是愛的累積。

到了村口,偉兒才從回憶中回過神來,他看到母親仍是站在那古槐下,用慈愛的雙眼看着偉兒,看着離開自己一年多的孩子。母親執拗地接過偉兒的包,母親明顯地變老了,老得與她那四十歲的年齡不相符。偉兒和母親沿着河走向自家的屋子,向母親訴説着自己的高中生活,母親也告訴偉兒講今年的小麥收成很好,講着去年的.稻穀的減產……偉兒回過頭看了看村頭,村莊真的老了,就像母親,但村頭的炊煙卻依然濃濃的......

麥田裏,成熟的小麥搖晃着沉甸甸的腦袋,蟋蟀在埂邊亂蹦,柔柔的風過來,麥浪一波又一波,代表着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此時偉兒的心裏也是沉甸甸

炊煙的作文13

打着一把油紙傘,穿過密密的竹林,踏過青幽的石板,眼簾裏的小院的小石坑裏,積攢着雨水。

從窗外看向裏面,外公,獨自一人筆直坐在木桌上,手持細毛筆,安靜地臨摹着……

我輕輕的扣了扣柴門,外公打開門,見是我來了,忙招呼我吃水果,説是自家菜園裏種的,今天早上才摘的,新鮮着呢。

“外公,我想你做的紅燒排骨了!”我對着正在收拾桌子的.外公説道,外公挎着包出去了。

望着窗外,小雨已經停了,蝴蝶停在外公養的上面,幾隻麻雀在白楊樹上嘰嘰喳喳的叫着。外公的背影消失在了小徑上,望着他那佝僂的背影,我尋思着,好像不該來麻煩他。

想到這裏,我的心抽痛着,我怎麼這麼不懂事?還讓外公給我做紅燒排骨!我這才後知後覺的開始自責。

去幫外公砍柴,我心裏暗暗的想到。拿起斧頭和揹簍,沿着院子後面的小山,一路拾柴,白色的運動鞋已經成為稀泥的棲息地……而我仍然沉浸在拾柴的樂趣中……

不久外公回來了,正在準備材料,我拿着一大堆濕轆轆的柴,給了外公,外公看着一大堆濕柴,什麼也沒説,誇了我兩句,讓我出去休息……

我來到小院裏,外公獨自拿起之前剩下的乾柴,又把我那一大堆濕柴藏了起來。我去沉浸在欣賞景色當中,青山綠水,大好河山,面前的一條小溪,涓涓細流,時不時的幾隻小魚用尾巴拍打着水花。

還有云霧繚繞,直達雲霄的深山,透露出無窮的神祕……

不經意的一回頭,屋頂的煙囱,冒起了一縷炊煙,外公又咳嗽了幾聲,炊煙卻又更濃了……

外公喊了一聲吃飯了,聞着香氣,步伐快了一些,滿滿一桌子的菜,我們只有兩個人,我對外公説道:“弄這麼多菜乾什麼?我又吃不完。”

外公對着我笑了笑,卻什麼也沒説,望着他滿是皺紋的臉,那是歲月刻下的傷疤啊!他一個老人,無依無靠,也沒有伴侶,獨自一人在深山老林裏。辛苦養大的兒女們都在城裏面,他守着這間老屋,多少年了?是為了什麼?是年輕時曾許下的諾言,是對愛人的信仰,老一輩的愛情我們不懂,只知道傳統的封建思想,禁錮了他們的自由……

外公啊,固執的臉上多了一絲疲憊,外婆走了多少年了?你仍一個人守着這間空屋,又有誰能真正懂得你的痛……

炊煙的作文14

那座用土堆積而成的老房子裏,火爐裏的柴火燒得正旺,一縷縷炊煙從煙囱裏冒了出來,有時往上升進了天空,有時卻久久地徘徊在屋頂,這時,我們就會嗅到一種煙草的氣息。這縷苦澀而又特別的炊煙常讓我想起那個苦命的老女人的命運。

幼時居住在姥姥家的時候,我常常去田野玩耍,在去田野的路上,總會經過那個和我很要好的`老奶奶家的菜園子。那是她自己用柵欄圍成的一個小園子,毫無遮掩地搭在那裏。説實話那個小小的柵欄根本擋不了那些刻意來挖菜的壞蛋,只能擋住幾隻菜地裏的黃鼠狼。

記得有一次,我看見她家的菜園子裏又少了許多剛剛成熟的青菜,“就拿去吧,反正我種的菜就是給大家吃的啊。”她很久之前就失去了丈夫,自己一個人生活,靠賣菜掙點生活費。不過,我卻發現,她一點兒也沒有因為這拮据的生活而活得不自在。

她常常把我領到她的家裏,把我抱起,放在一把舒舒服服地藤木椅子上。我剛開始沒和她熟絡起來,就端端正正地坐在那兒,她一手抓過桌子上的瓜子兒,一粒一粒地剝給我吃。她也教我跳舞,她喜歡站在湛藍的天空下,寬闊的家門口,口中哼着小曲兒,旋轉着,旋轉着。

她旋轉的時候,那條黑色的裙子就鼓脹起來,如同一朵牽牛花。這時的她完完全全地把她內心的熱情表現了出來。

其實,儘管領居們不怎麼和老奶奶聊天,不去她家串兒門,但是大家似乎都在默默地關注着她。每當飯點的時候,姥姥做完飯就站在她家不遠處的地方望着,直到望到那縷炊煙一如既往地冒出來為止,姥姥才會安心地回家吃飯。

很快,冷酷無情的冬天來了,厚厚的雪掩蓋了菜園裏的菜,田野裏一片白茫茫的。我也很少去老奶奶家串門了。窗户上結了霜冰,我們也就自然而然地難以看清老奶奶家的炊煙哪時升起,哪時落下……

熬過了寒冬,我又像當七年級樣關注着那個不遠處的煙囱,看它有沒有按時地送炊煙出來。

可是,這一兩天裏,炊煙都從未飄出。

走了,老奶奶倒在明亮的火爐旁,靜悄悄地走了。

此時此刻的炊煙一股勁地往上飄着,我卻再也看不到那縷最美的的炊煙在暮日下緩緩上升……

炊煙的作文15

裊裊炊煙徐徐上升,在半空中慢慢消散,一輪紅日緩緩升起,跟隨着炊煙從東方的山頭露出了紅紅的笑臉。

“鏘……鏘……鏘……餛飩!大餛飩!香噴噴!三元一碗羅!”叫賣聲此起彼伏。人們從夢中醒來。洗漱完,吃碗大餛飩,就這樣,農村裏一天的生活開始了……

小時候,我住奶奶家,我和奶奶每天依賴這個叫賣聲起牀。奶奶給我套上大紅衣服,和我一起走到餛飩板車那兒,也不知道這些爺爺奶奶們是誰,大家都過來圍着我:“強強,這個臉蛋好白,這個可愛!”有的拉拉我的手,有的摸摸我的臉,好親熱。那時候我還只有兩三歲吧,鄰里親戚很團結、人與人之間非常友善,和睦相處,互幫互助。

在我記憶流淌着的海洋裏,讓我念念不忘的是一個我家阿太看管的“後花園”。

在“後花園”裏,有一個即將倒塌的豬圈,墨色的瓦片在屋頂安詳地躺着。可謂是參差不齊,但又錯落有致。颱風一吹,瓦片“啪啪啪”地碎了一地。在豬圈的門口,堆着一堆瓦片,專門為了修補這屋頂用的。豬圈裏頭,兩頭大肥豬互相追逐,發出“哄……哄……哄……”的叫聲。這時阿太會説:“不要叫,剛給你吃過。”雖然豬是聽不懂的,但阿太每天都會説同樣的話。豬圈旁邊還有一個茅廁,茅廁是阿太為了施肥,澆灌小菜用的。每當茅廁滿了,阿太就用容器舀出來。我召集來的小夥伴們都驚呆了,誰都沒有見過這種舀法。過了一會兒,在後花園裏玩耍的小夥伴們都不歡而散了,嘴裏叫着喊着:“臭死啦!臭死啦!甭舀啦!”個個拗着鼻子逃跑了。這臭味弄得“滿城風雨”,讓人終生難忘!

“後花園”四周都有籬笆圍起來,裏面雞鴨成羣。春華秋實,柿子樹梢上掛滿了大紅燈籠,桂花樹香飄萬里,菊花競相開放。果實花香年年都會來,可是,童年卻一去不復返了。現在我已經是一名五年級的國小生了。回想以前,阿太家的'後花園真是歡樂多多!現在的“後花園”失去了阿太的照顧,已經步入了暮年。

每當晚上我靜坐窗前,望着天上的星星,總會想起那裊裊炊煙,友好的睦鄰,念念不忘的“後花園”……還有,我那即將逝去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