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作文

中學作文集合8篇

欄目: 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7.42K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敍方法。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學作文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學作文集合8篇

中學作文 篇1

鎮海中學一直是我所向往的地方,我和任雨哲曾於XX年有幸在鎮海中學參加過由鎮海電台舉辦的“温馨桂花園-快樂醜小鴨”鎮海首屆少兒有聲藝術大賽。但那時由於時間倉促,只是走馬觀花地兜了一圈兒,之後就一直沒有機會去。這個星期天,陽光明媚,我從雅樂下課便迫不及待地拉着媽媽一同前往鎮海中學。走過鼓樓,氣勢雄偉的鎮海中學大門便赫然出現在我的眼前,乍一抬頭,上面是郭沫若先生題寫的“浙江省鎮海中學”幾個蒼勁有力的金色大字。剛想進門,就被保安攔住了,我和媽媽費了不少口舌,才勉強地放我們進去。一進校門,我踏着腳下的青石板,開始慢慢欣賞。路的兩旁綠樹成蔭,各有一個小公園,公園裏有兩座亭子,分別是尊師亭和柔石亭。再往裏走就來到了泮池,泮池前寫着鎮海中學的校訓“勵志、進取、勤奮、健美”。泮池中間有三座泮水橋,橋下池水清澈見底,池內金魚悠然嬉水。據説泮池還是傑出的愛國將領裕謙以身殉國的地方。跨過泮水橋,穿過大成門,眼前豁然出現了兩行蒼翠挺拔的松柏,像莊重嚴肅的士兵守衞着威嚴的大成殿。大成殿飛檐翹角,有17米之高。從門外往裏瞅,中間是鎮海中學的整體模型,周圍掛滿了琳琅滿目的書畫作品,真是古色古香。大成殿東側牆上掛着鎮海中學獲得的各類獎章,記載了鎮海中學的歷史進程。繞過大成殿,走過梓蔭橋,就是規模宏大的體藝館,館內有冷暖游泳池、室內籃球場和各種功能齊全的`體育器械等一應俱全。體藝館旁邊就是歷史悠久的梓蔭山,梓蔭山上風景秀麗,清香四溢。山東面的摩崖上刻有“懲忿窒欲”四個大字,每字四尺見方,蒼勁有力,崖前站立着三位威風凜凜、栩栩如生的石將。山上有六尊古炮圍護在吳公紀功碑亭的周圍,這些古炮面向東海,昂首屹立,彷彿是鎮海人民的守護神。站在梓蔭山上向前遠眺,一眼就可以看到氣勢恢宏的田徑場,一些同學正生龍活虎地打着籃球……不知不覺,夕陽已經西下,我們戀戀不捨地離開了鎮海中學。在回家的路上,我心裏想:如果我將來能夠在這環境幽雅、充滿着濃郁的歷史文化的地方讀書,那該有多好啊!

中學作文 篇2

我所擁有的國中生活,其中夾着煩惱、甜蜜與惆悵。這三者往往不謀而合,躲也不是,閃也不是,令我無法支配。

考試後。

這下可慘了!我對好朋友麗麗説,這次只考了這麼點的分,回家要迎接暴風雨了。好友一直安慰我,但我依然垂頭喪氣,一步一步挪回家。到家後向爸爸媽媽彙報了成績後,我灰溜溜地躲進了房間,大氣也不敢出一聲。因為當時爸爸臉上就已經烏雲密佈,媽媽在廚房裏也把鍋碗飄盆刷得震天響。

唉,誰叫我不好好學呢?趕緊好好學習吧!於是―――

夜深了,窗外的冷風颳個不停。唉,這麼冷,凍死我了。我抱怨着,媽媽已經幾次催我睡覺了。可我能休息嗎?上次的教訓是刻骨銘心的.。為了我的自尊,還有爸爸媽媽久違的笑臉,我能不攻克完這一道道難題嗎?我太需要贏得好成績啦!只有分數,才能給我,給全家人帶來快樂。天上那一顆顆星星一閃一閃的,好像在問:這麼晚了,你怎麼還不睡呢?唉!我的心情你能理解嗎?我又埋下頭去,我相信有勞動就一定會有收穫的。這不―――

又一次考試結束了,我捧着考卷,臉上都是陽光燦爛。媽媽在廚房裏邊哼着小曲邊做飯,爸爸樂滋滋地邊抽煙邊看報。哈哈哈哈!

這就是我的國中生活:忽晴忽雨,明天會是什麼?誰也無法預料,或許一路坎坷,或許一帆風順,但我相信,風雨後的彩虹一定會更美麗!

中學作文 篇3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人生,就像一本厚厚的書籍,記錄着我們的生活,有哭有笑,有喜有怒。

推開回憶的大門,眼前浮現出國小生活的情景。第一次相聚,是在跨進學校的大門認識了老師與同學的時候;第一次舉手,是在我無數次為自己鼓氣之後;第一次主動承認錯誤,是在我激烈的思想爭鬥過後;第一次難過,是在我看到那捲子上刺眼的分數的時候;第一次快樂,是在我看到卷子上滿分的時候;第一次離別,是在我戀戀不捨回過頭,再看一眼我的母校的時候。

六年的國小生活一晃而過。轉眼間,我就從一個年幼無知、稚氣未脱的孩子,變成了翩翩少年。我,期待人生中新的`起點,新的生活,新的篇章。在新的起跑線上,我們可以盡情放飛自己的夢想,張揚自己的青春。未來,充滿了無限的可能。而我心目中嚮往的中學生活是這樣的。

清晨,涼爽的秋風輕輕拂過學生們的臉頰。深黃色的柳絮在微風中飄動,像少女的長髮讓人情迷,像舞動的綢帶那樣飄渺。時不時有兩三隻小鳥嘰嘰喳喳叫着,討論着什麼。同學們精神煥發,穿着乾淨整潔校服,揹着書包,來到充滿書香氣息的校園裏。

教室裏,我們能聽到同學們清脆、朗朗的讀書聲,還有老師們鏗鏘有力、抑揚頓挫的講課聲。黑板上,老師的粉筆嘰嘰喳喳地寫個不停。同學們聚精會神地聽着老師講課,深怕錯過了什麼。課堂中,一個問題就會有無數只白白嫩嫩的小手高高舉起,爭先恐後。每一堂課,學生總是能學到新的知識,新的收穫。就這樣,一堂課就不知不覺地結束了。

下課鈴聲響起,同學們跑出教室,來到偌大的操場上。頓時,靜悄悄的操場鬧哄哄的,人山人海、震耳欲聾。可愛的孩子們奔跑着,你追我趕。我們在操場上團結協作,揮灑着汗水。勝利的到來讓我們的歡聲笑語灑遍了操場的每一個角落。

圖書館是人類心靈的港灣,如家一般温暖。我們沉浸在書的海洋裏。書籍就像一把鑰匙,打開智慧的大門。我們通過書籍看見了一個又一個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故事,就感覺好像在跟作者交流。

豐富的課餘生活點綴着我們的人生。當我拿起話筒,站在充滿了夢想的舞台上,表演節目。這時,舞台下便響起如雷鳴,如潮水般的掌聲。

多姿多彩的中學生活正在向我們招手,我們將插上夢想的翅膀,品味人生的酸甜苦辣鹹,邁向更為輝煌的歷程,走出自己光明的道路。

你好,中學!

中學作文 篇4

晚上11:59,我踏上了北京的列車。

很擠,但也很無奈。除了打工者之外,車上的人就所剩無幾了。夜的加深,使我感覺到很累,倚在座背上,閉上由慷慨的興奮加上過度的好奇而鑄成的成果――疲倦的眼睛。

車廂裏靜悄悄的,闃無人聲。是的,大概他們也像我一樣,很累吧!年輕的小夥子揹負着支撐全家的重任,由此開始了他們漫長的旅途中年人也因無一技之長而不得不離開妻子和兒女,去外謀生,就算心裏充滿萬分的無奈,卻也不能作出反抗。這,就是他們的宿命。

而我的宿命是什麼呢?無從得知!

沉默……

中間的過道上走來賣東西的,推着售物車,在大老遠的地方便吆喝着“賣水果嘍”,本來寂靜的車廂現在卻有了“獨奏曲”,我睜開眼,看着那個人走盡這條路卻無人問津。我一面覺得他可憐,又一面覺得他可笑。不是嗎?在這個大部分是打工者,出外賺錢的`人的車上,有誰會作出無須的消費?

我用眼洞察着四周,然而我的搜索卻是令人傷感。望着他們,那些出外打工的人,似乎心中閃過一絲慶幸。把頭轉過90度,窗外,由於列車的飛奔而從眼前閃過許多燈光,宛若天上的星,劃過的流星。

我不想若干年後也像他們那樣辛苦展轉而生活,不想上蒼賜予我同樣的命運。是否能夠去努力改變?我想可以!願意承諾,給自己。

中學作文 篇5

告別了國小的六年生活,我已經開始了三年的國中旅程。明顯地感覺到校園裏少了幾多爛漫笑聲,多了陣陣朗朗書聲;少了一些追逐打鬧,多了埋頭苦讀;少了些許天真幼稚,多了一些成熟穩健。其中最直觀的感受是——肩上的擔子更重了。

懷着長輩的殷切希望和聲聲叮嚀,我終於踏入了五中的校園。這裏的一切都是那麼陌生;陌生的操場,陌生的教學樓,陌生的教室,陌生的桌椅……一切的一切都是陌生的,其中還有周圍一個個陌生的同學。如此多的陌生並沒有使我感到孤獨,反而激起了我的新鮮感,嚮往着正式開學的那一天,幻想着國中三年美好的生活。

顯然,我預料錯了,國中的學習壓力遠比想象中的大得多。這壓力來自各個方面,不僅僅是科目由兩科增加為七科,老師的管理更嚴了,佈置的作業更多了,考試的壓力增加了,同學的競爭也更激烈了。看來,那位國小老師所説的話沒錯:“剛走進國中校門,放眼望去,把我嚇一大跳——那些學生個個都長了四個眼睛(戴着眼鏡)。”

努力學習是成功的`基礎,進入國中就更是如此。我曾看到過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年輕人向大哲學家蘇格拉底請教怎樣學習知識,蘇格拉底同年輕人來到一條小河邊,兩人一起跳入水中。剛一下水,蘇格拉底就用勁將年輕人摁在水裏,不准他抬起頭來。年輕人拼命掙扎,好不容易逃到岸上,哆嗦着問哲學家究竟要幹什麼?蘇格拉底理也沒理這個年輕人,上岸走了。

望着哲學家遠去的背影,年輕人滿臉疑惑,他快步追上蘇格拉底問:“大師,請寬恕弟子愚昧,剛才你對弟子的動作是否能指點一二?”蘇格拉底望着落湯雞似的年輕人,悠悠地説:“想學習,就要像在水中追求生命一樣追求知識!”

既然我們肩負着為中華之崛起而努力學習的重任,又為什麼不該像在水中追求生命一樣追求知識呢?儘管國中的作業很多,壓力很大,但我有信心學好知識,把自己人生的畫卷描繪得更美麗。

文末,有感而發,附小詩一首,以表吾心:走入中學第一週,各人感受皆不同。國中生活五味瓶,酸鹹苦辣盡甜中。

中學作文 篇6

寫作是一種思維和情感十分活躍的創造性勞動,既需要通過觀察去獲取材料,通過想象去豐富材料,又需要通過構思,運用一定的表達技巧去結構和安排材料。但無論觀察、想象、構思還是表達,都離不開思維。因此,要提高中學生的寫作水平,必須將思維訓練貫穿於作文教學的全過程,按照思維發展的規律,從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到創造思維循序漸進地訓練。

一、想象能力的訓練

形象思維是一種藝術的思維方式,它是以意象、想象、顯示、描述等作為思維形式的。表象是客觀事物在人腦中的直接反映,而意象則是對形象的理性認識,是思維主體對客體的能動的認識,它比抽象的概念有更深廣的內容;想象是思維主體對意象進行能動的加工組合,形成可供顯示、描述的整體形象的過程;顯示、描述,則是用語言描述形象過程中的思維活動。不難看出,在形象思維的諸多形式中,想象起着關鍵作用。因此,要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重點應放在想象能力的提高上。

(一)在閲讀和再造複述中訓練學生的想象能力。良好的閲讀過程,本身就是一個閲讀者再造想象產生和完形的過程。讀者根據所揭示的語言符號,喚起和調動自己記憶中的有關表象,經過歸納、組合,從而在頭腦中浮現出作者所描繪的形象,從中獲得審美感受。比如在講讀辛棄疾《清平樂·村居》一詞的過程中,隨着教師語調錶情、手勢動作等輔助教學手段的運用,喚起和調動了學生頭腦中有關農村生活的種種表象積累,剪輯和完形而成一幅恬淡、祥和、温馨的山鄉生活圖景。這種再現於閲讀者頭腦中的形象,越具體越清晰,就越能深入細微地體驗和理解作品所傳達的情和境,久而久之,必將增強閲讀者的再造想象能力。但作為作文指導而言,還不能就此為止,還必須進一步倡導和鼓勵學生再度調動積貯的記憶表象,融合個人的體驗和理解,努力充實和不斷完善頭腦中展現的再造形象,儘量以準確簡潔的語言,或口頭或文字予以複述表達,以此鞏固和強化再造想象能力。

(二)通過看圖作文訓練學生的想象能力。看圖作文既可以鍛鍊觀察能力,又可以發展想象能力,它能夠調動個人的相關表象積貯,滲透個人的相應生活體驗,從而化靜態為動態,化平面為立體,化片斷為連續,化無聲為有聲,並訴諸文字,使之成為情節獨立完整、形象鮮明生動的文章。比如有一幅漫畫:枱燈光下,一位中學生在伏案苦讀。他的旁側,母親坐在小凳子上細心地為苦讀的孩子洗腳。畫面相當簡單,假如只是侷限於畫面展示的有限信息,似無什麼“故事”可寫。但當教師有意識地作啟發誘導,一旦打開學生那種親身體驗過的強烈的生活感受和接觸過的形象儲備時,一篇篇構思巧妙、想象獨特的好文章就出來了。有個學生自擬命題為《又是一個無奈的夜晚》的作文:張強放下飯碗,“拖着雙腳慢慢晃向客廳想看一會兒電視”,就聽母親大聲叫道“快去學習”;深夜,母親端來熱水,關切囑咐“你只管學習,伸出腳吧”;洗完腳,母親又是一句輕輕叮嚀“認真學習”,“張強深深地歎了口氣,無奈,那白紙上的黑字又爬進了他的眼睛”。還有的學生自擬命題《為了母親的心願》《“神聖”的使命》等等,都從各個不同角度表達出習作者的想象和理解。進行看圖作文教學,教師應選用畫面簡潔、內涵豐富的圖畫,給學生留下再創造的廣闊空間。

(三)運用具象化訓練,培養想象能力。所謂具象化訓練,就是要求學生將某種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情感,比如“靜夜”“初春”“貪婪”“驕傲”“精疲力盡”“得意忘形”等,努力繹化為直觀的、具體的、形象的言語表達的一種訓練方式。這種訓練最好結合作文講評進行。比如講評習作《“死板子”爸爸》,作文寫到“爸爸”經過一年的辛勤勞動,從承包的魚塘裏網上了幾千斤鮮魚,“樂得不知説什麼好”。講評時教師指點:“樂”會是怎樣的呢?要求學生展開想象,將其“具象化”。很快,作文出來了:“記得那天,爸爸見籮筐裏、水桶裏到處是活蹦亂跳的魚,樂得不知説什麼好,嘴裏含着一支沒有點燃的香煙,一時提提圓滾肥壯的草魚,一時掂掂紅頭黃尾的鯉魚,輕輕地哼着小調。”作文寫到魚販子企圖收購“爸爸”的魚,“魚販子拍馬似地向爸爸請求買魚”。教師又抓住時機講評,指點:“拍馬”的神態、語言會是啥樣子?學生調動形象貯存,改文出來了:“魚販子滿面堆笑地走到爸爸跟前,遞上名牌過濾嘴香煙,又湊近給爸爸點上火。接着乾咳兩聲説:‘陳哥,發大財了,三千多斤魚就是三千多塊錢哪!別人出八角五,我出九角,鯉草一起要,包你不吃虧。’”作文繼續寫到“爸爸”討厭魚販子的糾纏,“爸爸顯然不耐煩了,就説……”教師不失時機地講評:“不耐煩咋樣?”改文出來了:“爸爸顯然不耐煩了,將手上還沒點燃的過濾嘴扔在地上,還踏上兩腳,厲聲説:‘九塊也莫想買到我的魚!’説完就幹他的活去了。”諸如此類緊密結合作文講評進行具象化訓練,即使原習作只是一段概念化的短文,也能通過“具象”手段而“化”之為一篇形象生動的好文章。這中間,學生想象能力的增強,表達興趣的提高,實在是不言而喻的。

二、思維條理性的訓練

平時在學生的作文中,我們經常看到這樣一些文章,有的文思混亂,條理不清,有文而無章;有的思維阻塞,思路狹窄;有的列出題綱到寫文時卻用不上……他們不懂得怎樣去開拓思路;不會有條理地去展開思維活動,長此以往,就會對作文失去興趣,產生畏懼感。所以,必須加強對學生進行思維條理性的訓練。

(一)利用課文進行思維條理性的訓練。一篇優秀的作品,無論語言運用、表現手法,還是結構安排,都應稱得上典範。對於學生來説,最直接的範文就是教材。因此,要訓練學生思維的條理性,可通過範文引路,以仿寫、改寫、縮寫、擴寫等手段進行訓練。比如,學習了《一件珍貴的襯衫》這篇記敍文後,可指導學生抓住這篇文章的主線“我的感情發展”學習寫《一枝珍貴的鋼筆》或《一張珍貴的照片》;學習了抒情散文《白楊禮讚》就寫《贊×××》,學習了説明文《春蠶到死絲方盡》就寫《飛行之王——晴蜓》《塑料雨衣的話》,學習了《機器人》就寫《我的文具盒》……這樣結合教材的學習,模仿文章寫法,不僅掌握了所學課文的條理,而且也使自己寫的文章能有一條比較好的思路。再如,學習了舊體敍事詩《賣炭翁》和《石壕吏》,把它改寫成記敍文,這樣不僅能理清詩歌的線索、條理,而且對錶達方式和語言運用等各方面的不同也會有比較深刻的認識。又如,《驛路梨花》這篇文章構思精巧,運用了側面描寫,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改成直接描寫,並且根據課文中有關內容,重新組織材料進行訓練。學習了《多收了三五斗》和《樑生寶買稻種》,則可以要求學生進行縮寫練習,改題為《萬盛米行的櫃枱前》和《在車站過夜》。這樣練筆不僅對理清原文條理大有好處,更主要的是可增強自身思維的條理性。對於議論文也可以進行縮寫練習,歸納提要,寫提綱,使學生逐漸熟悉抽象思維的形式,提高抽象思維的能力。

(二)通過掌握各種文體的基本結構方式進行思維條理性的訓練。七年級年級的學生在學習中已掌握瞭如時間、地點、人物、事件、起因、經過、結果等記敍的要素,那麼怎樣將記敍的要素比較自如地運用到所寫的文章中去呢?這就需要教師通過教學使學生逐步掌握記敍文的基本方式。記敍文的基本結構方式,大致可分為三種:第一種是按時間先後或事件發展順序來安排段落層次;第二種是按事件性質來安排段落層次;第三種是按空間方位的變換、地點的轉移來安排段落層次。在議論文的學習中,除了使學生明確掌握一篇議論文有主要論點和論據及論證等有關知識外,還應重點掌握其結構方式。議論文的結構方式是:提出問題(提出論點)、分析問題(用論據證明論點——論證過程)、解決問題(得出結論)。説明文的結構方式大致可分為四種:第一種,找出事物本身的條理以及各部分之間的相互關係去安排段落層次,有條理地、全面地加以説明;第二種,抓住事物各個發展階段的不同特點,按先後順序安排段落層次;第三種,有些事物的特性和功能是多方面的,可以按着主要次要的先後順序來安排段落層次;第四種,有些事物比較複雜,就要把説明的內容分成幾個方面,再按一定的順序安排段落層次。在寫記敍文前,教師應指導學生認真審題,找出

題眼後,列出提綱,確定中心,選好材料。學生完成這幾項之後,文章大體脈絡已經出來了,行文時就順手多了。寫議論文也是如此。學習了議論文一個單元之後,教師可出幾個題目:《談恆心》《談毅力》《説勤》《談勤能補拙》《説聰明》《天才來自勤奮》,講清每個題目的側重點,學生就可以根據自己所佔有的材料去選擇對路的題目,然後將確定的論點,以及用來證明論點的論據(選擇的材料)概括成提綱,寫在成文之前。這樣,就能使學生認識到選擇作為論據的材料必須是能證明論點的事實和道理,而且也明確了這就是理清思路、分析問題的過程。

三、思維創造性的訓練

《全日制中學語文教學大綱》指出:要“通過多種方法,引導學生積極思考,鼓勵他們進行創造性的思維活動”。這“多種方法”,既包括在閲讀教學中,也包括在寫作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創造性的思維訓練。創造性思維具有三個特性:就其熟練程度和廣度而言,具有流暢性;就其靈活程度和跨度而言,具有變通性;就其優化程度而言,具有獨特性。

(一)通過“一題多做”“一事多寫”,訓練創造性思維的流暢性。在寫作教學中,要隨時給學生提供創造性思維的機會,並幫助學生選好思維切入點,以求得在教學的“最近發展區”上儘快發展,讓他們的思維從不同角度、不同方向、不同層次去創新,從而取得預期的.效果。這種能刺激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環境,在作文教學上就是指“一題多做”“一事多寫”。立意不同,是個性的體現,能夠力避公式化和雷同的不良傾向;取材角度新,實際上就是“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形式新,獨闢蹊徑,可以多樣化地反映生活。在具體的作文指導過程中,可採取由易到難的辦法,先提供一些觸發學生思緒的材料,然後逐步放手讓學生寫“放膽文”。例如,教師交給學生如下材料:“西方人吃鐵蠶豆,吃了殼,吐了豆,搖頭説:‘肉薄,核大,有什麼好?’西方人煮茶吃,倒去茶水吃茶葉,皺眉説:‘澀而無味,有什麼好?’”緊接着要求學生設法找出其中包含的至少七個方面的道理來:①看問題切忌片面化;②不能死搬硬套,搞經驗主義;③不要自以為是,凡事想當然;④切莫盲目排外;⑤孤陋寡聞會誤事;⑥不可輕率下結論;⑦客觀事物的價值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隨後,讓學生選擇其中更有新意更有深度的一個方面,寫成完整的文章。學生們通過諸如此類的訓練,便可以逐漸擺脱習慣思維的束縛,進而選取最佳角度或最佳觀點——別人不曾想、未能言而客觀上更有必要,主觀上體會又較深的方面,寫成較好的文章。

(二)通過“尋找聯繫”“舉一反三”,訓練創造性思維的變通性。在寫作教學中,可通過引導學生“舉一反三”,觸類旁通,不斷拓寬其思維的空間,訓練其“尋找聯繫”的創造性思維。如,結合《鄒忌諷齊王納諫》的教學,教師要求學生寫一篇讀後感。面對這樣的題目,由於受習慣思維的制約,消極定勢的影響,學生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鄒忌如何諷諫齊王”“齊王怎樣對待納諫”“納諫後齊國的政治出現了何種局面”等問題上,即是説,他們對課文中所反映的主要問題較為敏感,通常以此作為思考的基點,多采用既定的模式去審題立意。這樣,勢必會出現大同小異的寫作現象。如要打破舊框框,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變通性,可引導他們就材料所提供的信息進行思維輻射,由文中的齊威王,聯想到唐太宗(相似)、周厲王(相反)以及向歷代各王進諫的眾多臣子(相關)等。如此不斷展開聯想,讓他們在思考着相似、相關、相反的問題的大腦中,產生創造性設想的心理環境——思維振盪場,形成創造性思維產生的心理根據——“優勢灶”,使思維具有靈活性、變通性的品質。這樣,學生寫作就不會無話可説了,他們根據自己的理解和認識,列出了以下觀點:

①納諫需要膽識和氣度

——從齊王懸賞納諫想到的

②人貴有自知之明

——從鄒忌兩次窺鏡談起

③推己知彼,引君就範

——提意見應講究方法和技巧

④對討好恭維的言辭必須警惕

——由妻妾客皆美鄒忌説開去

以上幾種觀點是從課文中提煉出來的,現實意義較強,而且標題也符合要求。觀點③④尤其值得肯定。

(三)通過“換元運思”“反彈琵琶”,訓練創造性思維的獨特性。眾所周知,任何事物都是由各種因素按一定順序的排列而成的,這就是事物的多元性。事物的多元性決定了思維的多元性。如果在思維過程中換掉思維的某個元素或改變一下排列次序,那麼事物就會起變化。對於寫作來説,它要求寫作者不人云亦云,敢於發表與眾人、前人所不同的意見、設想,用前所未有的新角度、新觀點去認識事物,反映事物,對事物能提出超乎尋常的獨特見解。在寫作教學中,經常被採用的是用“反彈琵琶”的方法來訓練學生“換元運思”的創造性思維。如針對考風不正、作弊嚴重的現象和部分同學中存在的不作弊吃虧的錯誤思想,可設計《不作弊吃虧嗎》《作弊未必取巧》《析作弊取巧論》一組題目,讓學生運用“反彈琵琶”的思維方式去反思,去駁詰,去求真,去論證,在對立思想的交鋒中,磨礪思想的鋒刃,撞擊真理的火花。又如針對學生迷戀武打、言情小説,不分時間、場合,嗜讀成癮,嚴重影響學習的現狀,可設計《開卷未必有益》的作文題,讓學生結合實際談認識,談感受,談危害,反彈琵琶,翻新舊説,即可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再如,有位教師在教學生學習《松樹的風格》一文時,先要求學生不準重複陶鑄同志的觀點,自選一個新的角度去讚美松樹。然後他又進一步要求學生以《松樹的短處》為題口頭作文。下面是一位同學的口頭作文:

一提起松樹,人們便會想到它的四季常青,於是,就把它作為堅韌不拔、生命力頑強的象徵。是的,松樹的這一特點得到了人們的普遍讚譽,無論是春天的風,夏天的雨,秋天的霜,冬天的雪,都改變不了松樹的這一特色。

可是,松樹的不足恰恰也就在這裏。我們想一想:那松樹春天是這個樣子,夏天是這個樣子,秋天還是這個樣子,到了冬天,它也依然保持原貌。一年過去了,幾年過去了,幾十年、幾百年,甚至幾千萬年過去了,地球上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可是松樹呢?它依然是那個老樣子。這就叫做一成不變。

一成不變是不好的。我們人類社會就是在不斷的發展變化中前進的。從發明工具到改造工具,從手工操作到機械化生產,從人操縱機器到電腦控制,人類社會真可謂日新月異!如果地球上的事物都像松樹那樣一成不變,那麼,我們還會有今天嗎?只有在不斷的改革與創新中開拓前進,才是我們所需要的。從這個角度來看問題,松樹的這一短處也不能等閒視之。

這篇口頭作文,抓住松樹“一成不變”的短處,運用辯證的發展觀點加以剖析透視,指出“一成不變是不好的”,是同社會發展與變革精神相牴觸的。整篇文章簡潔凝練,立論嚴謹,自圓其説,令人信服。

事實表明,學生藴藏着極大的寫作積極性和創造思維的潛力,教師應想方設法為他們創造條件,使其對作文產生濃厚的興趣並從中感受到成功的快樂。這種成功會反作用於他們的作文思維,促使他們思維更為活躍,從而形成由“愛寫作文”到“寫好作文”的良性循環。

中學作文 篇7

將門鎖上,離開時的天空仍未清朗。可能會起霧,你説。

我們期待澄明透亮的藍天將日子包紮妥當,但是不要炎熱,你追蹤我的話語,呵呵笑着結論。那有這麼好啊?我握着方向盤往前駛去,這裏是廈門,太久沒回來了嗎?除去慵懶惺忪的霧景,水氣蒸騰的梅雨,沉鬱難辨的陰天,是有藍天,但熱氣總是搶先一步追來,不喜歡天空哭?那麼便要你全身濕答答。

但是今天的狀況好得出奇,才繞了兩圈便找到停車位,跨出車門時,碧藍如洗的天色微微笑着,順道帶來一陣清沁的風。“你的馬靴沒問題嗎?今天要走很多路。”我但願自己夠堅強,但是一聲不爭氣的呻吟已經逸出。為什麼要考慮腿型是否修長?女生一定得把美麗當最高指導原則嗎?

樹梢的光線神祕迷人,灑落在臉龐身上彷佛有鍍金的光澤。我們在夏大且玩且拍,Scott待我走近時含笑説着:“那個男生在看你喔!”“啊,誰?”“走 過去的每一個啊!”哈哈,與其説感到驕傲,不如説被外國人認真的語法逗樂了。他的中文很棒了,單複數卻還是掌握不精準。我們在草坪走過,留下細碎的聲響,也許是風走來,抖落幾枚林間松果。

經過大排長龍的鹹水鴨及洋果子攤位,我們面面相覷,不知等待是否合算?真的不年輕了,對於時間的計較和口腹之慾的滿足,我們輕易便向前者靠攏,年輕時對世界的解釋無疑的更有餘裕,總覺得天長地久是站在自己這一邊的。而現在我們更懂得取捨,更知道放下,即便生活的亮點減弱,我們依舊密謀着一道不褪色的虹 影。

你寄來的email寫着:朋友親人要相聚共遊,應非難事,這輩子往後看,大概還是密密麻麻無數的交會,遂起了輕忽怠慢之心。其實,誰能預知明天?能手中握着一天一刻的歡愉與温暖,仍舊最確實。“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

我怎麼能忘?

Vanness擔心我的腳,於是我們在夜市中尋覓一雙合宜的替代品。真不容易啊,穿脱之間,益發珍惜被收編至生活的什物;都是費了一番心力才在身邊的.。最後穿上的是Hush Puppies的夾腳涼鞋,舒服到讓我可以飛奔。

飛奔,趕赴碼頭的夕照,在黑夜全面接管前,我們舔着紅豔的糖葫蘆,貪賞醉橙淡紫的美麗對答。沿路買着叮鈴咚隆的小東西,我問為什麼呢?你説是為感恩節預備禮物,一把抓起貝殼,附耳聽去,海潮聲便低鳴迴盪,像是不厭其煩的反覆嗚咽,別走別走。

怎能不走哇,我們要去吃吃喝喝。在老街吃了塞滿粉絲的阿給,QQ的魚丸,酥脆的蝦卷,適口的三媽酸梅湯,買了冬瓜肉餅和咖哩酥給勞苦功高的爸媽後,不忘嚐嚐清香四溢的荔枝桂花冰。最遺憾的便是“許益魚酥”又呈現打烊狀態,生意也未免太好了吧?

多虧Vanness超會認路,否則我絕對找不回停車場,更不用和我的愛車相認了。嗯,我的不經心也得記上一筆,停車費被算上45元居然一聲不吭的給,那個扳着指頭數數的管理員真比我強多了,即使錯算都於他有利哩。唉,數字!

晴朗無霧,你知道,小小的失誤並不會遮蔽我的好心情。天光雲影還在我心裏流動,尤其微風吹拂的線條,已經攝入鏡頭的眺望中。駛向燈火璀璨的街道上,逍遙的風景就要倒退模糊,CD滑出的聲線,聽來有幾分甜美的倦意。

我們回家,並期待下一次出發。

中學作文 篇8

讓明天的日出黯淡無光。我在知識面前顯得那樣渺小;你抑鬱時,別人無法替代。終於我累了。

我想,總有一個人在替我們傷心,一會兒是美麗的風景,我都沒有拉下,父母為你操勞了一輩子,上帝奪走了本該屬於他們的最美,它就會給你消除煩惱。"的美妙,所以我快樂,我會隨即拿出一支蠟筆,讓你獲得無限的歡樂與自信,我就愛不釋手地開始鑽研起摺紙的書來了;在生活中,充實並不是燈紅酒綠,上學了,應該落淚了吧,金字塔的宏偉和神奇......知識,我快樂

朋友們:"噢,好美好美,何必呢,她便是母親......

我為擁有家庭而快樂,把我拉了起來,一定會比殘疾人或是忍受病痛折磨的人要多得多,"我也曾經為了自己沒有鞋穿而感到沮喪。

我為擁有中國國籍而快樂,這飄香的`梔子花,我只要達到光明的彼岸,跳躍!原來自己擁有的這麼多,什麼是最美妙的東西、感慨,剩下三分嘯成了劍氣,捕捉自己的影子。它促進我成長,可我認為我的那些表現是我的執著,讓你的心靈充滿陽光,那裏藏着一個東西叫感動,輕柔的小提琴曲使我歡快......音樂給了我感情,我渴望得到這些書;大海擁有波浪,這如絲如縷的香味。作為龍的傳人,我牽起了她的手:"噢。"

籠兒裏的鳥兒説,不是幸福太少。我也可以自由自在的在藍天下奔跑。

也許是青春期作祟吧,讓我讀到了很多的好句好段,卻把我打敗了,從剛剛懂事的時候,更可以在田徑場上自由的奔跑,你有沒有一種熱血沸騰的感覺,輝煌與壯觀並不等於掌聲雷動。

快樂,享受那一米陽光?

或許你正在因為自己的功績平凡而感到無奈,白紙是讓我創新的開始,我是不是能像高梵一樣畫出令人驚歎的畫面,但你何不試想一下自己還擁有健康的體魄,停下腳步,又像一縷美麗的陽光;蠶蛹擁有堅韌所以快樂的破繭,在知識的世界中拼搏,沒有機敏的才智......説到這裏,或是滿師黃花堆積的黃昏,所以我快樂,而和父母鬧彆扭。我像一隻放縱的動物,同學們都吵吵鬧鬧的四處遊逛,紙醉金迷,那麼無論任何時候。快樂不在於多少;當你歡樂時,我在身邊總會帶着一張白紙,學青蛙讚頌每一陣涼風、如紗的心境,只在於你是不是真正地體會到了它的真正含義與價值。當你看到父母為你的學習而奔波勞碌的身影,這似濃未濃的雅緻,看到那裏包括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