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作文

【實用】故宮遊記作文3篇

欄目: 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2.65W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故宮遊記作文3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實用】故宮遊記作文3篇

故宮遊記作文 篇1

7月28日,我和媽媽坐火車來到了北京。我們遊玩的第一個地方是頤和園。那一天,天氣很熱,我和我的同學還在路上吃了冰激凌。我們走了有20分鐘就到了頤和園,園裏有着綠綠的荷葉和粉紅的荷花,還有滿臉窟窿的`蓮蓬。我還買了東西,有水晶盒子、翻片。由於下午還要排練,所以我們玩了一會就坐地鐵回了酒店了。

我和媽媽遊玩的第二個地方就是天安門了。它的前面有四個噴泉,還有一個毛主習相片。我覺的天安門一點也不好玩,穿過門洞就就完了。

我們遊玩的第三個地方就是故宮了,它是古代侍候皇帝和妃子住的地方。這裏好大,我才轉了一點就沒勁了。我還看見了古代時候用的傢俱。

我覺得北京真好玩呀!

故宮遊記作文 篇2

我們先參觀了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它們是皇帝上朝議事的地方。我們接着去了鐘錶館,裏面有各國、各地進獻的鐘表,很漂亮。然後,我們去了珍寶館,我在裏面看到了皇帝用的25方玉璽,原來,不同的玉璽使用的`地方是不一樣的,有的是頒佈詔書時用的,有的是征伐時用的,還有的是封賞時用的……最後,我們從神武門出了故宮。

故宮好大呀!我走得筋疲力盡,不過,學到了很多知識,很有收穫哦!

第三天

今天早晨我們5:00就起牀了,出發去八達嶺長城。我們到達後,看見長城像一條巨龍蜿蜒盤旋在山上,非常雄偉。長城是用來防禦的,每隔一段就有一個烽火台。我們今天登上了第5個烽火台。路上,我不僅提着東西,還拉着媽媽,媽媽誇我好厲害。

下午,我們去參觀了”鳥巢“和”水立方“,非常壯觀,非常漂亮。

”不到長城非好漢“,我也是一條好漢了!

第四天

今天,我們去了天津。先去了古文化街,在”泥人張“那裏看到了很多泥人,非常好看。然後,我們去了海河邊,拍了照片。接着,我們去了周總理的紀念堂,瞭解了周總理的一生。下午,我們在天津港坐了船,看到了很多大吊車,我知道了天津港是我國最大的貨運港口。我們還看到了填海造的陸地。

天津也很好玩。

故宮遊記作文 篇3

説起故宮大家應該不會陌生,電視裏皇帝坐在高大的宮殿裏與大臣們商議國事,十分威風。為了更進一步瞭解這偉大的建築羣和壯觀場面,我們來到故宮進行參觀。

為了參觀能達到更好的效果,我們先了解了它的建造歷史。故宮又稱“紫禁城”它是明清兩朝皇帝生活辦公的地方,它始建於明永樂年間。因為當時明朝剛剛建立不久,原來元朝的殘部勢力還很強大,經常騷擾明朝北方,所以到了永樂皇帝時下令遷都北平,並在此建造金壁輝煌的宮殿,進行“天子守邊”的戰略思想,他建的那座宮殿便是今天我們見到的故宮。

故宮一共有四個大門,東面的叫“東華門”、南面的叫“神武門”、西面的叫“西華門”、正對着我們的也是最大的便是“午門”了。説起“午門”電影裏常見某位大臣犯了大錯便要從這門推出去斬了。進了午門才算進入故宮,過“內金水橋”穿過“太和門”便到了故宮裏最大的殿“太和殿”,它是所有宮殿裏最“高級”的殿了,它前面有二對銅龜和銅鶴,它們象徵着“國運永昌”。這座大殿建造的十分精巧,體現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建造技術的高超水平。後面的“中和殿”、“寶和殿”的造型與“太和殿”都不一樣,這些大殿都是由很多根紅色的大柱支撐,每個大柱上都刻着一條迴旋盤繞栩栩如生的金龍,格外壯觀。這三座大殿是故宮最有名氣的“三大殿”。休息片刻我們來到“後宮”,這裏是太后、皇帝及后妃們起居的地方。屋裏擺設有非常華麗的鑲滿各種鑽石的鐘表,每間屋子裏都有一張華貴的牀,牀上的`被子擺放的整整齊齊的,每個桌子上都有一支紅蠟燭,上面盤着一條金龍,這些都體現出當時封建時候的君主生活的奢侈和豪華。聽説在清末時候為了給慈禧太后過一次生日竟花了白銀一百五十萬兩數字相當驚人,而在當時因受外國侵犯軍費竟然短缺,這樣加快了清朝滅亡的速度。

下面我們到的地方沒有那樣高大的宮殿羣,卻是有山有水,環境優美的“御花園”,這裏原是後宮和皇上休閒娛樂的地方,我們從小而狹窄的假山中間的小道走出去,映入眼簾的是一片寬闊的水池,真有點“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這個水池裏養了許多的金魚,它們在水池裏游來游去悠閒自得,使人覺得如同來了人間仙境一般,十分幽靜。當年乾隆皇帝就在這個環境優美,如詩如畫的地方作了許許多多的優美的詩,可見這裏的景色有多麼幽靜典雅。

太陽快要落下了,餘光射到了所有的殿上,好似給故宮鋪上了一層金,使這座有着悠久歷史的皇宮增添了幾分神祕感。隨着落日我們的故宮參觀也將要結束了。經過了這次參觀,使我知道理我國古代建築物的精巧和古代君主生活的浪費,我為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建造技術感到自豪,更為我國五千多年的燦爛的歷史文化感到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