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作文

逃離的作文(10篇)

欄目: 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1.67W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逃離的作文,歡迎閲讀與收藏。

逃離的作文(10篇)

逃離的作文1

説起碎片化生活,我第一個想到的便是生活中的閲讀,一種碎片化閲讀。

八年級的暑假,我一直窩在家裏。難得放一次大長假,終於可以放鬆放鬆,犒勞犒勞自己了。所以,我準備去圖書館借幾本書回家看。可不知怎麼地,自從把書借回去後,明明空閒的時間很多,可閲讀時間卻變得少了。每天的讀書時間大約也就是中午與晚上,或者有時突發奇想隨手拿起一本就進行閲讀。就這樣借來的幾本書參雜在一起月,中午讀這本書,晚上讀那本,這本讀一點兒,那本都一點兒,最後連我自己都不知道我到底在讀什麼。

在我看來,現在式的閲讀就如我在暑假讀書那般,很急躁,不能靜下心來好好品讀一本書。而現在式的閲讀又是又像似一種形式,一種虛榮的形式。興許很多人認為:哦,我讀書了啊!我讀了很多書呢!天真,可笑而又可悲!是的,或許你是讀了很多書,甚至還包括一些明珠。可是,請你們問問自己,你們都進去了什麼?書最後的中心思想是什麼?作者想給我們呈現的又是什麼?當然,我這也算在反省自己,反省自己以往讀書的錯誤方式。而我在寫這些話是,內心更多的是後悔和遺憾。後悔與遺憾自己沒有把我曾讀過的書讀透。

再論閲讀吧,現在很多人閲讀的已不是看紙質書本,而是電子書,手機等科技設備了。科技發達是好事,可人們在其中看的內容卻很很令人失望。看網絡小説的越來越多,看微博段子的就更不用説了。經歷了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説等文學巔峯後,21世紀最熱門的文體莫過於段子了。曾有人調侃:“早上打開微博,有一種君臨天下審閲奏摺的感覺。”説實話,這種行為真的沒意義。

時代的快節奏讓人們幾乎沒時間安安靜靜地獨身享受閲讀了。大家只能抽取零碎的時間來進行閲讀,但這讀書的意義不也大大下降了?而且,有時候人們並非沒時間閲讀,而是因為書本中字太多,太深奧,沒意思罷了。人們在時代化的巨大書本迷宮中漸漸迷失自我,漸漸喪失了閲讀的興趣。

請,別做一個被碎片化閲讀,碎片化生活方式支配的人好麼?即使再忙,也請抽些時間留給閲讀吧!

逃離的作文2

我在公園的草地上發現了一支隊伍.這支隊伍走成了一條彎彎曲曲的小路.這是什麼呢?我趴下去一看,噢,原來是一支螞蟻隊伍.它們正忙碌着呢!有一羣螞蟻從洞穴裏搬出泥土,另外一羣螞蟻卻往洞穴裏運糧食,還有一羣螞蟻正來回穿梭,好像是在指揮其它螞蟻幹活……

出於好奇,我拿出一個紙da杯,將一些礦泉水倒進了紙杯裏,隨手抓了幾隻螞蟻放了進去.面對着這突如其來的“洪水”,這些螞蟻驚慌失措,在水中拼命地掙扎,觸角不斷地擺動,好像在發出求救信號.短暫的慌亂過後,螞蟻們好像不再害怕了,它們將腿伸開,撥動着紙杯中的礦泉水,猶如在划動着船槳.漸漸地,有幾隻螞蟻聚攏到了一起,它們彷彿在商討着逃離“洪水”的辦法.螞蟻們一邊商討,一邊搖擺着觸角發出信號,好像在告訴其它夥伴怎麼逃離.最後,這些螞蟻一步一步地游到紙杯的邊沿,逃離了“洪水”.緊接着,這些螞蟻趕忙爬出了紙杯,排着整齊的隊伍又加入到大部隊裏面去了.

過了一會兒,我將一塊小餅乾放在離螞蟻們不遠的地方.咦,螞蟻真靈巧,聞到了餅乾的香味.有一隻螞蟻首先爬到了餅乾的旁邊,圍着餅乾繞了一圈又一圈,然後爬了上去.接着,又有四、五隻螞蟻爬過來,它們也在餅乾上爬來爬去,跟前面來的那隻螞蟻碰了一下觸角,好像在嘀咕什麼.大約過了一分鐘,這些螞蟻一起爬回到大部隊的隊伍當中.怎麼這些螞蟻都不吃餅乾就走開了?難道餅乾不好吃嗎?過了一陣子,一支龐大的螞蟻隊伍來到了餅乾旁邊,望了望比自己身體大了幾十倍的餅乾,它們似乎在擔心能不能搬得動.過了好久,這些螞蟻個個全身不停地在擺動,彷彿在做熱身運動.然後,螞蟻們紛紛鑽到了餅乾的下面.喔,偌大的餅乾竟然給螞蟻們齊心協力地扛起來了.看着螞蟻們步伐一致地把餅乾一步一步扛回洞穴,我真是感到驚訝,原來集體的力量是那麼強大,難怪俗話説——“人心齊,泰山移”!

逃離的作文3

明天出去旅遊的時候碰到這樣的一位阿姨和叔叔,領着兩個年齡不大的小孩,孩子們大概也只有四五歲吧!小的有點困了,在這位阿姨摟在懷裏哄着睡覺,大的已經困的睡着了,就躺在旅遊目的地的一個大一點的露天牀上面。

身底下是光光的牀板,自己坐着都感覺硌得慌。小孩躺在那上面睡,身上也就蓋着挨着一件薄薄的薄衫,倒是夏天的天氣也不怕着涼,只是感覺孩子這樣跟着出來有點受罪!

忍不住走過去,和這位阿姨交談,帶着這麼小的孩子出來旅遊,大人小孩都受罪,倒不如在家裏比較舒坦!

這位阿姨説,自己本來就是給兒子看孫子呢,在家裏倒是舒坦,只是孩子們太沉迷於手機,在家呆着一整天都在看手機,大家也指導,一直讓孩子看手機,並不是一件好事,想着帶孩子去小區裏邊玩一玩,但是小區裏邊車比較多,不安全!

最後就決定帶孩子們出來旅遊,玩一玩,景點什麼的,孩子們也不知道看,就找一塊陰涼地,讓孩子們歇着睡一會兒,大人也能跟着歇一會兒,還不用玩手機!這樣也真的是一舉多得的好事!

自己聽着這位阿姨的話,倒也感覺挺有道理的!在外面確實是比在家裏見到的風景秀麗,看到的人也不一樣,更加重要的是,不要讓孩子一直沉迷於手機!

但是自己也知道,這並不可以從根本上解決孩子看手機的事情!因為我們不可能每天都帶孩子出來旅遊,畢竟旅遊的目的地距離家並不是特別的近,就算坐公交也得五塊錢的路費,再加上一路坐觀光車什麼的,下來也算得上是一筆不小的消費了!

拋開花錢不説,讓孩子們在這種露天的環境裏邊睡覺,也確實不是一件好事!

從根本上讓孩子脱離手機,更好的辦法就是大人的控制,其實小孩有的時候也很好解決,哭上兩次之後也就好了!

現在想一想,大人們為了讓孩子不看手機也是費盡心思,只是希望能夠找到正確的辦法!

逃離的作文4

生活中,我們常有許多煩惱和無奈:為了“美好前程”而忙忙碌碌,到頭來一事無成,疲憊不堪,為了“浪漫愛情”而冥思苦想,最後曲終人散,千瘡百孔。於是我們學會了掩飾,學會了欺騙,學會了逃離。

與人寒暄,言不由衷;為人處世,身不由己;在燈光迷離的舞台上,塗脂抹粉重重衣冠;在觥籌交錯的宴席間,虛與委蛇頻頻舉杯;在步履紛紛的旅途中,面如春色輕輕握手。為了功名利祿而變腔變調,從而喪失了做人的樂趣;為了取悦別人而仰人鼻息,從而喪失了做人的風骨。

我們想得到太多,卻不願意失去太多。於是我們選擇了逃離。

逃離愛情,做個孑然一身、無牽無掛的自己。在四顧茫然中尋找自由,在無憂無慮中追求快樂。以為自己遠離了寂寞,找到了自由與渴望,卻不知真正的寂寞是懂得寂寞,真正的自由是忘記自由。

遠離世俗,選擇“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的恬靜,選擇“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高潔,選擇“採菊東臨下,悠然見南山”的閒適,做一個“登山情滿於山,觀海情溢於海”的雅士。以為自己在生與死中悟到了唯美的詮釋,卻不知時光已在休憩中緩緩流過,生活缺少了幾分激情,幾朵浪花。

在生活中,逃避是不現實的,解脱是不可能的,放棄是不明智的。我們不可能打個包袱,從此浪跡天涯,追尋似乎是自己想要的卻又永遠不可能得到的夢境。我們所要面對的是真真切切的現實:我們有父母,有朋友,如果我們去瀟灑快活了,那他們怎麼辦?於是我們似乎又無法逃離。

漸漸地發現,其實逃離本身就是一場戰鬥,而敵人恰恰是我們自己。在叛逃所需的重新結構中,我們改造了自己,戰勝了自己,或許還徹底打敗了自己,讓新的我猶然而出。

因此在逃離的同時,我們又在迴歸。

迴歸是生命成長的節奏。人類生命的全部意義就是在逃離與迴歸之間尋找一種新的動態平衡。而這種平衡正是在逃離和迴歸中實現的。哲人説:我渴望找到一方淨土,安妥我的靈魂。這也許便是迴歸本身的昇華。

不斷地叛逆與逃離,又不斷地回收與復歸,情感與智慧,在平靜的時空中產生了張力。不管結局如何,不管層次如何,我們的確從中獲得了樂趣和意義。相信歷經滄海桑田,終得反璞歸真。

逃離的作文5

太久沒有敲擊鍵盤,手指變得很青澀;就像越來越懶得説話的我,嘴也愈發的矜持。

以前的我可能是那種溢於言表的人,但是現在的我喜歡捱着,我總是在想“又何必有所動作呢,讓時間去證明吧!”。就像年前因為工作與朋友間有些許誤會,不能説我態度不端正,可是對於明知道有誤會都不解釋的“懶”自己也覺得匪夷所思。

同樣是年前,撿回來一個國中時期的好友,由衷的説我挺開心的,對於孩童時一起陪伴過的夥伴我總是心存感激。可時光偏會把兩個人雕刻成完全不同的樣子,再見已然不如初見。所以一切美好都有其固定的時代,就算你再怎麼執拗也只是徒然罷了。

高中畢業後每年都同學聚會,六七十人逐漸縮水到今年的幾個人,人長大了就是會越來越忙,不免沮喪卻不能責怪。只有我,是那個儀式的忠實信徒,後來刻意琢磨了一下,我也不過是在為了聚會而聚會罷了。

初八那天凌晨2點多,被大學同寢一哥們的醉酒電話從睡夢中拉扯出來,急忙穿戴整齊去赴約。對方責備回來許多天從未聯繫他,又哭又笑又踢又抱,我只得做理虧狀連忙抱歉。我是一個重情重義的人,卻不善把它附於何種形式。

以前的我喜歡跟老媽聊天,現在的我只是會象徵性的“哦”一句。最近老媽總是喜歡問候我工作的種種,前幾天我説“別聊工作了,聊點別的吧。”可能是年歲大了,老媽那種失落感很是明顯,我雖然很自責卻很難強迫自己。人生於世無非是被一個個希望與失望包裹着,若我正得意我不會耀武揚威,若我正苦悶我更不會逢人抱怨。

小時候天真的以為:“只要長大了就可以逃離,逃離我所厭惡的那一切,去開拓屬於自己的淨土。”長大了才明白:“越是大了越要扛起,沒有人會關注你是否歡喜,有笑點的時候卻是一個都落不下。”所以我認清:“活在這個不知道是誰創造的人世,你只能選擇堅強自己。”

如歌裏唱“結了婚的男人首要任務就是掙錢” ,一直習慣窘迫的我也在為了共同的幸福而努力工作。如今的我不會再去想一個人流浪,我只想做一個稱職的凡人。

新年已過去了四分之一,這讓我感到很侷促,可是不管怎樣,我仍滿懷信心。只不過我也有個願望:“我不奢求任何人的幫助,只希望不要有人憑空添亂。”

我也會心疼自己,哪怕我只是一個木偶。

逃離的作文6

現代科技融入生活的方式有兩種:侵犯或是浸潤。

企業高管為何想“逃離城市”?我想,應是他們感覺到技術已侵犯了他們的生活,自己無法再隨性而為了吧?可他們真能“逃離”得了嗎?

不能。因為他們的心被技術侵犯了。心若被犯,生活怎能泰然?

遺憾的是,生活被技術侵犯的現象隨處可見。技術的先進帶來了生活的便利,可這種便利也滋生了人身上的惰性。由微博催生出的一個詞為“宅”,宅男,宅女,宅文化……現代人越來越愛宅在家,足不出户,通過微博遍覽天下大事小情。但“宅文化”也加深了人與人之間的隔閡,為何?既然發微博便可交流,那麼言談就省了吧,這也許就是“宅族”的心理寫照。但發微博並不能代替與他人的交談,更不能完全代替言語,成為表情達意的工具。先前不是有一杭州老人,因過年吃飯時子孫都在低頭玩手機、發微博而負氣離家出走了嗎?過分信賴現代技術,會讓感情變淺、變淡,也讓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得冷漠疏遠。不僅如此,“宅族”的社交能力也大幅下降,美國常青藤大學稱近年來每學期都有近1/4的中國留學生因社交障礙而被退學。現代技術侵犯生活的現象正日趨嚴重,不容忽視。

技術能夠為生活帶來諸多便利,但不應成為主宰,因為愛與善才是生活的真義。用技術浸潤生活,才能讓二者和諧共生。

近年,這種充滿正能量的感人之事層出不窮。20xx年春節,新疆烏魯木齊一條微博,引發“全城買鵝”;20xx年1月,鄭州一家麪館老闆發貼求助,引發“全城吃麪”;20xx年4月,為聾啞女童尋找耳蝸引發“銀川全城尋耳”……羣眾的善舉為什麼能傳播得如此迅疾?我想,是和微博帶來的便利分不開的。試問,如果沒有先進的技術,我們怎能在三天裏,幫捐書者將鵝運往全國各地?怎能在三個月裏,幫麪店老闆李剛籌集到50萬元手術費?怎能在114小時裏,幫女童找回人造耳蝸?

先進的技術是生活的催化劑,催生了人性中的愛與善。它讓“民氣可用”,讓每一位公民都有機會加入到行善的行列中,使正能量被無限傳遞下去。

技術應浸潤而非侵犯生活。

技術的浸潤,讓社會在這一刻,與愛和善緊密相連。

逃離的作文7

高鐵在軌道上安靜地行駛着,外面星稀月朗,車廂內一片寧靜,一位年輕的乘務員穿梭在車廂間忙碌。

忽然,“轟”的一聲巨響,震耳欲聾。我一扭頭,目光所見之處有一陣青煙飄散,一股白色的灼光,向我的眼前閃耀而來,接着又是一股震着耳膜的響。

“爆炸啦!趕緊逃吧!”不知是誰喊了一嗓子。

整間車廂驚醒了,緊接着一陣又一陣的躁動,人們驚慌地站了起來,拎大包帶小包,跑來跑去,都向廊道上湧,似乎成了一片漲潮的大海,波濤翻浪,雜亂無章。

爸爸一臉緊張,皺着眉頭,喘着粗氣。還沒等我來得及反應過來,爸爸便一把將我拎了起來,招呼媽媽,姐姐逃離:“快,準備好,往這邊走!”

我驚呼:“還有行李沒帶呢!”

“不管行李啦,這種緊急情況下,生命比財物重要!”

然後,爸爸帶着我到了一個空着的靠窗的位置,拿下掛在窗邊的紅色釘頭錘,緊握在手中,等待着時機。當時,我的腦中一片空白,只緊緊地緊緊地,握着爸爸的手,越握越緊,彷彿這就是我生還的救命稻草,怕他不翼而飛。

車速漸漸慢了下來,列車長似乎也發現了火情,人們越發慌亂了。

這時,那位乘務員從前面車廂疾步走了過來,急促中透露一絲緊張與慌亂。他二十五六,濃眉大眼,個子偏高,清清瘦瘦。身着藏青制服,肩上掛着一個對講機,對講機已不斷傳出慌忙而又嘈雜的聲音。他的鼻尖上滿是細細的汗珠,橄欖帽下,烏黑油亮的短髮間有了幾分“慌亂”。他右手拿着一隻喇叭,左手捏了捏衣角,然後清了清嗓子,面露冷靜,大聲喊:“安靜,安靜!大家不要驚慌,專業人員已經在查原因。一切聽我指揮,如果有必要的話,大件行李都不要帶,有孩子的往前面走,有序走!”

他的話如同給大家打一針鎮定劑,瞬間,大家安靜下來,靜靜地等待着時態的發展……“嘀嗒嘀嗒”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幾分鐘如同走過了幾個世紀。乘務員的.對講機傳來了聲音,“危機解除!危機解除!”原來是一位姑娘的手機和充電寶爆炸引起的事故。

大家歡聲雀躍,感慨萬分,慶幸自己逃過一劫。

高鐵在軌道上安靜地行駛着,外面星稀月朗,車廂內一片寧靜,那位年輕的乘務員仍然穿梭在車廂間忙碌,只是人們望向他的目光中帶着由然而起的欽佩和感激。

逃離的作文8

這是一張雙程景點票:“周莊”,“千燈”。周莊與千燈相隔不遠。

遠遠便看見大紅的“周莊你”張牙舞爪地雄踞着一爿天地,死死咬着你的眼,躲不掉的。

心懷忐忑,步入周莊。這是一場肉與肉的摩搓、絕殺,裹挾着汗味、水汽與濃郁的咖啡香,我逃到了一艘遊船上。

商業化的市鎮氣息扼住我的喉,叫人,噤了聲。

周莊“智慧”,周莊人更為“智慧”。在這裏,即使是一棵樹也可成為拍照牟利者的招財工具;即使是轉角處一塊巴掌大的空地,周莊人也不遺餘力,將它開發成西式咖啡館;宣傳手腕更是……

遊船駛過一座橋,我怔了怔——是陳逸飛畫中的雙橋!只是,我看得到:橋上的遊人壓得它不堪重負;我聽得到:那苟延殘喘中有低低的嗚咽……

歲月斑駁,侵蝕着石橋。雙橋橫亙着,像一塊開合的“傷疤”——那是,整個周莊的傷疤。

“阿婆,唱支船歌可好?”

一隻青筋虯勁的手直逼眼前:“小費。”

那一刻,我比三毛哭得更像個孩子。只是,她喃喃唸叨的是周莊,“我還會來的。”我卻是,“周莊……我不再來了。”

這樣的“智慧”,我,有些反胃。

千燈與周莊相隔不遠,千燈與周莊相差甚遠。

與“智慧”的周莊一比,千燈就顯得有些駑鈍。商業的氣息尚未染指這座古鎮,明清最長的青石板街沉默不語。

古戲台上,一羣崑曲票友啟口輕唱:“原來奼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

“來”字潺潺瀉出,聲歇處,“奼”以去聲的破竹之勢將曲調引入高潮。“似”,也是去聲,卻隱去了“奼”的振聾發聵,一路陡然直下,悲慼處,叫人落淚。像悲歎崑曲,像哀歎千燈。

誠然,千燈在周莊面前,顯得那樣矮。但,在千燈,你能感受到水紋處千燈肺葉的呼吸、開合。在千燈,時間就像一隻搖櫓的小船,咿咿呀呀,你還未曾留意,它已穿過水域,到那邊去了……

直到延福寺鐘聲響起,我才覺知天色已瞑。

碎碎的歷史塵埃含着温潤的水汽撲面而來。“夫唯不爭,則天下莫能為之爭”,古鎮的智慧,千燈的智慧,於此,悄然散發。

我,願逃離,逃離“智慧”的周莊。

逃離的作文9

何為逃離?逃離是陶潛“以菊為友”對官場的棄厭;逃離是海子“以夢為馬”對世俗的歎息;逃離是託翁“以筆為拳”與貴族生活的決裂。這樣的逃離,讀罷叫人蕩氣迴腸,不禁為他們的勇氣歎服。

然而,企業高管的逃離又是什麼呢?且不論,“高管”帽子是否沾染了城市的灰塵,這一路攀登,一路微博的“雅興”也着實令人大開眼界。他們的行動和視野被拷上了鎖鏈,又怎麼能真切地體會到山頂風光的雄渾和壯闊呢?

不知高官們可有將手機從山頂拋下,與城市徹底決裂的信心?王爾德沒有,他選擇用牢獄的痛苦包裹自己,成為一隻真正孤獨的夜鶯。西西弗卻有,他忽視了受罰推巨石的艱難,沿途的美麗風景讓他真切的感受到了自然的美。

假裝着手舞足蹈地歌唱着“逃離”的音樂,心卻被牢牢地捆着,豈不可笑?豈不悲哀?

南非前總統曼德拉説:“當我走出囚室,走向通向自由的監獄大門時,我已經清楚地認識到,自己若不能把悲痛和怨恨留在身後,那麼我其實仍身陷監獄。”這位偉大的反種族隔離的鬥士,因政見不和被白人當局關押了27年。釋放後,卻仍懷着一顆博大的心,選擇逃離——逃離生命中一切不公的悲痛和怨恨。讓它們在自己心靈的牢室裏接受“無期徒刑”。何其堅定,何其勇敢,何其偉大!

反觀當今社會,這樣堅毅的逃離是那樣的“鳳毛麟角”。去年《北京青年》熱播後,引來了無數“熱血青年”爭相追捧,卻經反覆思量將自己的一封“辭呈”扔進了垃圾桶;央視播出的“多於朋友溝通,貼近彼此心靈”的公益廣告後綴着數以萬計的迴應,地鐵上,“低頭族”們的身影還是隨處可見;“郭美美事件”,“鳳姐事件”令人義憤填膺,但當真有金錢的誘惑出現在你身邊,又有多少人守得住自己道德的底線?城市的霧霾天氣令人深知環保的重要,可大街上仍是垃圾成堆,小汽車仍叫囂着發出刺耳的笛聲……

我們並非不知道“逃離”的重要,並非沒有被生活桎梏肋得四肢青紫,可我們仍惴惴不安地握着鋒利的匕首,假託着藉口不願選擇真正的逃離。深怕一無所獲,深怕一無所有,深怕沒有意義。

請你做一個勇敢者,拍一拍那些高管的肩膀,將他們的手機扔進垃圾袋,在他們驚愕之餘笑着説:“真正逃離城市吧!這裏的風光不是更美嗎?”

逃離的作文10

“這佛光閃閃的高原上的人們啊,抬頭就是信仰,何必去追求壯烈動人的幸福……”西藏第十一世班禪如此感歎。的確,不必刻意追求心靈的自由與純淨,給自己減刑就是幸福。

大多數人都在感慨人心浮躁,策劃着一次又一次“逃離”,卻不能丟下俗世的牽絆。那羣企業高管算是精英了吧,“逃離城市”卻忘不了微博直播,置身於絕美的風景之中卻手捧手機,這樣的“逃離”終究是個笑話。當今社會的浮躁催生出了手機和微博,吃個飯,買雙鞋,總有人要發一條微博。飯局上人人手捧手機,冷落了親情,這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放不下這些,人們還總是嫌社會浮躁,怨生活乏味。殊不知,幸福與安寧離我們每個人都很近,可要夠着就是差那麼一點點。

這差的一點點就緣於我們自己。我們必須捨得真正放下那些給我們帶來浮躁的俗務,徹底地給自己減一次刑。著名主持人白巖鬆一直以來都承擔着公共知識分子這一角色,他的書《幸福了嗎?》就指出我們對信仰的缺乏。“我們渴望幸福,可幸福從哪裏來?從明天開始信仰嗎?”我們不能一邊抱怨,一邊準備“逃離城市”,一邊卻還惦記着發條微博讓別人都看到我們在做什麼。當我們尋找心靈的自由與純淨時,就必須真正地丟下俗世的牽絆。

有了決心還不夠,想要給心靈洗禮還得有正確的方法。實際上,我們只需要給自己減刑。陶淵明詩云:“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我們不需要轟轟烈烈地“逃離城市”,不需要將自己置於雪域高原,只需要來一趟心靈的旅行。餘秋雨在《霜冷長河》裏講過一則故事,他的一位朋友入了獄,餘秋雨反而為他高興,覺得他終於有時間靜下心來翻譯文學作品了。果不其然,那位朋友是帶着幾十萬字的譯稿出獄的。我們給自己的心靈減刑就是這樣一個過程。擺脱“人境”的牽絆,就像做一場夢。在夢中,我們做自己想做的事;夢醒了,塵世的煩惱煙消雲散,只覺一身輕鬆。

給自己減刑就是給自己徹底地減壓。當你被困在辦公室裏時,阿拉斯加的鱈魚正躍出水面;當你捧着手機看微博時,帕米爾高原的雄鷹正展翅飛翔;當你苦惱於看不下去手中的書時,西雙版納的金絲猴正穿梭於雨林……

而這一切,你只有給自己減刑後,才可能真正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