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作文

文明禮儀的作文集錦6篇

欄目: 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3.04W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説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文明禮儀的作文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文明禮儀的作文集錦6篇

文明禮儀的作文 篇1

中國自古以來就號稱文明古國,禮儀之邦,這一點曾被許多人忽視,在現代化的今天,文明在進步,人們的言行舉止也在發生悄悄的變化。

就拿我這次春節回老家來説吧,真是感觸多多啊!

我的老家在江蘇,每年回去一趟不容易,春節回家,爸爸媽媽帶着我還帶着一大堆的行李——每人手裏都拖了一個拉桿箱!打車真不容易啊,寧波大學的位置偏,出租車很少,許多人在等車,來了一輛,有人!再來一輛,還有人!過了許久,爸爸沉不住氣了,一遍遍的`看錶:不行了,再不來,我們趕不上車了!終於看見了一輛亮着“空車”的出租車疾馳而來,等車的人都迎了上去,我們行李太多了,根本趕不上,眼看一個大哥哥和大姐姐上了車,爸爸媽媽只能相對苦笑,但是,慢着,車居然在我們面前停了下來,大哥哥和大姐姐從車上下來了:老師,你們急着趕車先上吧。爸爸愣住了,還沒説謝謝呢,二個人已轉身跑向公交站了,“爸爸,你的學生真好!”坐在車上,我開心地説,“我不認識他們啊,他們不是我的學生。”爸爸有些感慨地説。

終於坐上了駛往南京的大巴車,車子乾淨寬敞,穿着制服的司機叔叔和藹可親,可是,再舒服的車,我也是要暈車的啊!“媽媽,暈車藥呢?”我問,媽媽在隨身的小提包裏找來找去,“啊,糟糕,今天出門的時候特意把暈車藥放在玄關的櫃子上,忘掉了!”“那怎麼辦?”我忍不住喊出了聲,要知道寧波到南京可要六個小時啊!我怎麼辦?司乘的叔叔聞聲而來,問清了情況,笑眯眯地説:“沒關係,我們車上備有暈車藥呢!”叔叔送來藥的時候,前排的阿姨熱情的送了一大把陳皮梅,説含在嘴裏就不暈了,後排的爺爺呢,送了我一片暈貼寧,説貼上就沒事了……媽媽和我一直在説謝謝,謝謝。真的,一路走來,我心裏甜蜜蜜的,真的不暈啦!

開開心心地回到了老家,這個春節過得真愉快!媽媽説我長大了,對長輩很有禮貌,對錶弟表妹懂得謙讓,連走路看到廢紙也會主動撿起來放進垃圾桶裏……媽媽,在一個充滿愛的環境裏成長,我當然會變得文明得體!

文明禮儀的作文 篇2

我的身邊有很多文明禮儀故事,一起來看看吧!以下就是我的第一次經歷。

第一次是這樣的,有天我和媽媽一起去遊樂園玩,剛上車的時候就有一位老奶奶上來了,此時座位已經坐滿了,這時有一個少年走過去把老奶奶給扶到了自己的座位上自己卻站了一路,這真值得我學習啊!我以後也要這樣做。

第二次是這樣的:有次我和媽媽一起逛街,路上有很多人,有的人吃了東西之後隨手就把包裝袋亂扔風一吹到處都是了,這樣很不好看。這時我看見有個老爺爺把這些垃圾袋撿起來之後放到了垃圾桶裏,其實垃圾桶並不遠可是為什麼人們非要扔在地上呢?這些都是舉手之勞的事,就是好的習慣沒有養成所以才這樣的到處亂扔垃圾,有的人還隨地吐痰這些都是不文明的.行為。

身邊的文明禮儀故事還有很多,我們一定要向這些好人好事學習,把自己變成一個講文明懂禮貌的好學生。看到不文明的行為要及時制止,這樣才能使我們的城市變得更美麗,我們的國家變得更和諧。

文明禮儀的作文 篇3

在任何地方任何時候,我們都要做到講文明、懂禮貌,因為文明待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文明,大家知道要怎麼做呢?文明是遇到時老師或同學都説一聲“您好”;是與人和平相處不打鬧;是待人親切、友好、大方和寬容;是自覺撿起地上的紙屑,讓地球多增添一片新綠。

“文明就是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要學會講文明、懂禮貌,不説髒話、粗話、幫助人、愛護人。在校園裏下課時,總能聽到那髒話從同學口裏脱口而出,總能見到一些同學隨手亂扔垃圾,破壞了我們的學習環境,這些是多麼不文明的行為啊!我們要從小事上做起,講文明、懂禮貌、幫助人、愛護人,送人玫瑰,手留餘香嘛。所以請大家記住,無論何時何地,都要講文明,從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創造文明美好的環境。

“行為文明禮儀要遠離粗俗”

做文明人,就是要遠粗俗要離遠粗俗,遠離野蠻。同們之間有時會發生一些小的誤會,有的同學會一笑了之,有的.會找其他同學評明,這是一種文明的行為,但有的同學會用相互打罵的粗俗行為去解決,這是一種野蠻的,請同學們記住:有粗俗、野蠻的行為是永遠解決不了問題的。

同學們,播下一個動作,收穫一個習慣;播下一個習慣,收穫一個品格。文明的事很容易做到,但它卻是生活裏很重要的事,也是最堅難的事。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一言一行、一點一滴做起,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講文明話,行文明事,做文明人,讓我們的文明禮儀之花結出累累碩果。

文明禮儀的作文 篇4

什麼是文明禮儀?中國曾經被外國人嘲笑亂丟垃圾、罵人……,作為一名中國人,該知道什麼叫文明禮儀。文明禮儀語言在許多地方見過:去外面逛街時,要懂得“不隨地吐痰、不亂丟垃圾”;見到老師時,要懂得對老師説聲:“老師,您好!”;升旗時,衣服要整齊、整潔;得到別人幫助時,該説聲:“謝謝!”;不小心傷到別人時,該説聲:“對不起!”;不打架、不罵人。這些都是文明禮儀,人與人相處,當然少不了文明禮儀。雖然,你覺得這很簡單,可不文明的行為會在你放鬆時冒出來,你可要注意喔!

在我們生活中,常常遇到不文明行為,在我來説説吧!

有一次,我和媽媽去買菜,突然看見一位阿姨在撕紙片,然後把紙片丟在地上,若無其事地走了。我連忙上去把紙片撿起,丟進垃圾桶。那時,阿姨已經跑得無影無蹤了。還有一次,我放學回家時,看見一位小女孩走着走着,往草坪裏吐了一口痰,搖搖晃晃地走了。我追上去,抓住了她。輕聲地對她説:“小妹妹,你覺得吐痰對嗎?”小女孩望了望她吐的痰,説:“對不起。”我對她笑了笑。

在學校也可以看見。牆上有許多小人畫,那是別人在亂塗亂畫,破壞校園的'美觀。升旗時,經常聽見有人悄悄説話;玩遊戲時,經常聽見有人説髒話、打架……

同學們,這些不文明的行為,你有過嗎?如果有,就趕緊改過來吧!社會的文明,從你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讓我們從小養成講文明講禮貌的好習慣,我們將會快樂地成長。

文明禮儀的作文 篇5

禮儀的起源與發展

中華民族素有禮儀之邦的美譽,禮儀在中華文化的歷史演進過程中,起着積極的推動作用。今天,經濟的全球一體化和信息共享的網絡化把現代人領到了一個無限伸展而又不斷濃縮的空間,這就是地球村。在這個有着60億居民的村莊裏,交往和溝通日益頻繁,説服和理解越發重要,其中,作為公關“第一印象”的禮儀就更顯得不可或缺。禮儀修養,不僅是人們必備的基本素質,而且是社會交往、商務活動和其他各項事業成功的一個重要條件。

中華禮儀的淵源

古人有言:“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故稱華。”古代華夏族正是以豐富的禮儀文化而受到周邊其他民族的讚譽的。早在孔子以前,已有夏禮、殷禮、周禮三代之禮,因革相沿,到周公時代的周禮,已比較完善。孔子是我國曆史上第一位禮儀學專家,他把“禮”作為治國安邦的基礎。他主張“為國以禮”,“克己復禮”,並積極倡導人們“約之以禮”,做“文質彬彬”的君子。孟子也重視“禮”,並把仁、義、禮、智作為基本道德規範,他還認為“辭讓之心”和“恭敬之心”是禮的發端和核心。荀子則比孟子更重視“禮”,他著有枟禮論枠,論證了禮的起源和社會作用。他説:“禮者,人道之極也。”把禮看作做人的根本目的和最高理想,把識禮、循禮與否作為衡量人的賢愚和高低貴賤的尺度。因而他強調:“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管仲則把禮看作人生的指導思想和維持國運的支柱。他説:“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從這些思想家的'言論中,不難看出,禮儀是適應調節人際關係的需要而產生和發展的。

我國古籍中,枟周禮枠、枟儀禮枠、枟禮記枠等就是最重要的古典禮儀專著。我國古代“禮”的概念,包含着豐富的內容,大體可歸結為三個層面:一是指治理奴隸制、封建制國家的典章制度;二是古代社會生活所形成的作為行為規範和交往儀式的禮制及待人接物之道;三是對社會成員具有約束力的道德規範(包括自身修養)。縱觀我國禮儀內容和形式的演變與發展,可以看出“禮”和“德”不但是統治者權力的中心支柱,而且其在幾千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許多有廣泛社會性與強大號召力的優良道德規範和人際交往的禮節儀式及生活準則,並且已成為中華民族共同的財富,對中華民族精神素質的修養起了極其重要的作用。西方禮儀的起源

在西方,禮儀一詞,最早見於法語的Etiquette,原意為“法庭上的通行證”。但它一進入英文後,就有了禮儀的含義,意即“人際交往的通行證”。西方的文明史,同樣在很大程度上表現着人類對禮儀追求及其演進的歷史。人類為了維持與發展血緣親情以外的各種人際關係,避免“格鬥”或“戰爭”,逐步形成了各種與“格鬥”、“戰爭”有關的動態禮儀。如為了表示自己手裏沒有武器,讓對方感覺到自己沒有惡意而創造了舉手禮,後來演進為握手。為了表示自己的友好與尊重,願在對方面前“丟盔卸甲”,於是創造了脱帽禮等。在古希臘的文獻典籍中,如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等先哲的著述中,都有很多關於禮儀的論述。中世紀更是禮儀發展的鼎盛時代。文藝復興以後,歐美的禮儀有了新的發展,從上層社會對遵循禮節的繁瑣要求到20世紀中期對優美舉止的讚賞,一直到適應社會平等關係的比較簡單的禮儀規則。歷史發展到今天,傳統的禮儀文化不但沒有隨着市場經濟發展和科技現代化而被拋棄,反而更加多姿多彩,國家有國家的禮制,民族有民族獨特的禮儀習俗,各行各業都有自己的禮儀規範程式,國際上也有各國共同遵守的禮儀慣例

等。有的國家和民族對不遵守禮儀規範者,還規定了一定的處罰規則,有的已把禮儀作為公民就業前的“入門課”,被企業錄用的大學畢業生,也必須先經過嚴格的禮儀訓練,才能上崗工作。

從上述關於禮儀的含義及其源流的敍述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第一,禮儀在中國作為社會秩序的一部分而受到中華民族歷代賢良的廣泛重視和提倡。第二,禮儀是為維繫和發展人際關係而產生的、並隨着人際關係和其他社會關係的發展變化而發展變化的。它不僅是社會交往的產物,也是國際文化交流的產物。第三,禮儀是施禮者與受禮者的情感互動過程。正如枟禮記·曲禮上枠所云:“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第四,禮儀是一種程序,有一定的規則,不是毫無聯繫的某些行為的堆積組合。第五,禮儀規範、程序是一定社會的人們約定俗成、共同認可的。第六,遵行禮儀是現代人文明的重要組成

部分,是人際交往的重要手段和途徑。

文明禮儀的作文 篇6

禮儀是人類為維繫社會正常生活而要求人們共同遵守的最起碼的道德規範,它是人們在長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漸形成,並且以風俗、習慣和傳統等方式固定下來。對一個人來説,禮儀是一個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養、交際能力的外在表現,對一個社會來説,禮儀是一個國家社會文明程序、道德風尚和生活習慣的反映。重視、開展禮儀教育已成為道德實踐的一個重要內容。

我們國家是文明古國,禮儀之邦,古代的人們很早就開始十分重視文明禮貌。正如我們在語文書上學過的孟子的名句:“愛人者 人恆愛之,敬人者 人恆敬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我覺得禮儀就是注意您的言語,您的`行為。做文明時代的我們,忘記文明,等於後退。讓我們的生活中多一些綠色,少一些污染。美麗的校園,來自於我們的努力;不能讓垃圾在校園裏橫行。用文明的言行讓你保持健康和整潔;不能讓廢紙塞滿您的口袋,遠離蚊蟲。對於同學,我們應充滿更多的關懷,對於校園,我們應充滿更多的愛護。善待環境,就是善待自己。每個人對於錯誤都應該知錯就改,古話説得好:“知錯就改善莫大鄢”。共創文明時代,我們一個都不能缺少。

我給您講個故事吧:星期天,媽媽對明明説:“你和爸爸一起去商場買點東西吧!”明明很高興,因為可以順便買點好吃的和一些課外書等。於是我和爸爸來到商場,準備乘坐電梯去二層超市。上電梯時人很多,我趕緊跑到前面衝上電梯,爸爸着急地説:明明你這樣做是不對的,為了安全要按順序排隊乘坐。明明回到爸爸身邊,準備和爸爸按順序上去。爸爸一邊把明明拉到他的前邊,一邊接着對明明説“乘坐電梯時不僅要按順序,而且還要靠右站立,以便有急事的人在左側順利通過。明明按照爸爸的要求,和爸爸一起順利來到二層超市購物,買完東西明明高高興興的回家了。

這次購物我不僅買到了明明需要的東西,而且從實際生活中知道了關於乘坐電梯的一些小常識,以後明明會按照有關要求乘坐電梯,做一名講文明懂禮貌的好學生。也希望同學們在乘坐電梯時按順序靠右站立,人人爭做文明小使者。

文明禮儀在身邊,讓我們做文明的小使者,把我們的國家的“文明古國”的稱號發揚光大。